老舍代表作范文
時間:2023-03-26 14:3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舍代表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5月10日,中國嘉德2013春季拍賣會中備受關注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以成交額6.42億元收場,其中“老舍胡青藏畫”專題16件拍品均以拍前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成交額達1.676億元。
據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介紹,此次為義賣專場,所得資金將全部用于建立老舍文藝基金及贊助中國老舍研究會、北京市老舍文藝基金會、老舍文藝獎、北京老舍紀念館、青島駱駝祥子博物館、重慶四世同堂博物館和籌建中的濟南老舍故居紀念館,“將老舍藏畫資源回歸到老舍事業本身上來,以從事各項公共事業”。
此次上拍的16件作品包括8幅齊白石、4幅黃賓虹、2幅吳昌碩、1幅傅抱石和1幅于非的,件件堪稱幾位大家的“標準件”。老舍、胡青夫婦與齊白石的交往可以說是齊白石藝術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上世紀30年代末胡青為齊白石四子、五子補習功課,到解放后老舍命題白石作畫,夫婦倆20余年與齊白石交往頻密,而由老舍命題的齊白石晚年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更是傳為藝界美談。此次上拍的8幅包括了齊白石各個時期的花鳥山水精品,每件均可作為其該時期的代表作。
篇2
《駱駝祥子》里祥子的三起分別是:祥子從農村到北平當人力車夫,拿苦干三年攢的錢買了新車;祥子賣掉駱駝,省吃儉用,準備攢錢買車;虎妞用低價為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祥子的三落分別是:祥子被憲兵抓去當壯丁,車也沒有了;祥子為了買車攢的錢被孫偵探騙去;祥子為了辦虎妞的喪事,又賣掉了車。
《駱駝祥子》的作者
《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描繪了舊北平城里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在祥子剛到北平城時,希望通過勞動致富,打算憑借自己的勞力,成為上等車夫。但是世事不由人,因為兵荒馬洛,祥子失去了它的馬車,后來攢夠了錢又被搶劫一空,最后和虎妞的婚姻徹底毀了祥子,祥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成為了到處騙的“城市垃圾”。
老舍是中國現代文學家,一生著述頗豐,其代表作除了《駱駝祥子》,還有眾人都知道的《四世同堂》、《茶館》等作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茶館》這部作品浸注了老舍對于滿族民族命運沉痛思考,老舍在人物形象和行為的描寫中體現了強烈的沒落情懷。
在《茶館》之前其作品中沒有一位亮明滿族身份的人物!但《茶館》中出現了兩個旗人形象松二爺和常四爺,分別是老舍批判和維護的對象。松二爺身上體現的是三百年來積下的歷史文化舊習和心理癥結,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譴,也忘了自勵。他們創造了一種獨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他們對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內部的沖擊和外來的凌辱,必然使這個民族走向衰落。
老舍對于常四爺這個滿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其滿族情結的第一次正面釋放。常四爺,這個老北京旗人中間走出來的自食其力者,是《茶館》這出戲里,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個形象。可見老舍對這個人物是付出了最大的感情的,有滿滿的同情和寄托。”
作者寫常四爺的主要用意:一是要人們知道旗人下層有一批忠肝義膽的愛國者。二是要表明從清末過來的滿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窩囊廢”。三是表現滿族精神文化中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
首先,在常四爺的身上體現了晚清時八旗將士的多數人仍在堅守的愛國情操。當清朝末年他還吃著皇糧、坐得起茶館的時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飯”的馬五爺,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國人、尤其是感到國不國民不民的慘狀后,他能沖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國要完!”出獄后就趕上庚子年,為扶清滅洋,他跟洋人打了幾仗。雖然國還是破了,但他的民族氣節還在,“什么時候洋人敢再動兵,我姓常的還準備跟他們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國人哪!”其次,常四爺一生保持著滿族人“又倔又硬”的脾氣,不向惡人低頭,不向命運讓步。“我賣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鐵桿莊稼沒有啦,還不賣膀子力氣嗎?”再次,常四爺心地善良,正直豪爽,為人仗義。在他還沒沒落時,看到窮苦人會施舍碗面給人。當自食其力時也沒有人窮志短,“瞧著給,該給多少給多少!”松二爺死了連棺材也是他化緣化來的!作為旗人他對國家的命運有著清醒的認識,大清國應該受到歷史的懲罰:“該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說句公道話!”
篇4
關鍵詞:《駱駝祥子》 語言特色 地方色彩
老舍一貫主張寫作應使用“俗”與“白”的口語。并且說應該把白話的真正香味燒出來。在作品里被人們稱道的北京"大白話"實際上是經過作家提煉的、加攻過的人民口語,《駱駝祥子》這部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品,最能代表老舍小說創作的語言特色。
運用北京口語寫作是老舍語言藝術的最主要特色。他善于從北京人口語中發掘寶藏,加工提煉,加以創造。《駱駝祥子》中的人物都是北京住大雜院的城市貧民,說的都是地道的、純正的北京話,老舍熟悉他們的語言,因為他也住過大雜院。《駱駝祥子》中人物語言和敘述語言都是北京話,所以小說的北京地方色彩不僅在于老舍描寫了當地的風士人情,而且也是由北京話烘托出來的。
老舍的語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首先是他采用了北京語音“兒”化韻,用“兒”化韻的語音響亮,是組成“嘎嘣脆”的北京口語的重要成分。語音的修辭作用很大,北京話“明兒”“明兒個”跟普通話“明天”詞義相同,但語音比“明天”響亮,而且它本身又粘連著地方色彩。又如北京話中的“甭”比“不用”的音韻響亮,可實際上它確是“不”和“用”的串聯合并現象。另外,小說中還有很多北京話詞匯,如“鼓逗”、“心程”、“扒樓”、“敢情”等都使讀者感到特有的北京風味和音樂美。老舍說“除了注意文字的意義而外還應注意文字的聲音與音節”,這就發揮了語言的音韻之美。我們不要叫文字老爬在紙上,必須叫文字的聲響傳到空中。確實如此,老舍的作品的語言讀起來都是“響嘣兒脆”的。
他大量加工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老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頂平凡的話調動得生動有力”,燒出白話的“原味兒”來;同時又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制的美,寫出“簡單的、有力的、可讀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語言的通俗性與文學性統一起來,做到了干凈利落,鮮活純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語詞、句式、語氣以至說話的神態氣韻,都有他獨特的體味和創造,又隱約滲透著北京文化。老舍融化了狄更斯、契呵夫、莫泊桑、歐?亨利等小說語言的幽默、洗練、優雅,形成了他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獨具文化熱色的語言,他那通體光潤圓澤中透露出民族文化的智慧和外觀。老舍采用經他加工提煉了的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觀和社會風情,正確生動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簡潔樸實,自然明快。文字“極平易,澄清如無波的湖水”又“添上些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這是老舍在《我怎樣寫〈駱駝祥子〉》中的話。老舍來自平民,他對學習中國民間通俗藝術保持濃厚的興趣,并寫了鼓詞、戲曲、掌握了許多民間藝術精華。據黃杰俊等《利用微型電子計算機對〈駱駝祥子〉進行語言自動處理》一文,利用計算機統計,《駱駝祥子》全作近11萬字,只用了2400多個漢字,出現頻率較高的都是常用字.他還善于有選擇地使用北京口語,增加語言的地方風味。在這里,不僅冷僻字眼一個也沒有,就連常用的“時”,老舍不是寫成“時候”,就是寫成“那陣子”,如果單說一個“時”,顯得文縐縐的,不合普通話的口語習慣。比如寫祥子身體的“挺脫”、“硬捧”,寫劉四是個“放屁崩坑兒的人”,祥子窮途末路,病體炎炎地為人家作喪事時,“在馬路邊緩緩的蹭”,曹先生家的女傭稱贊祥子是“老實巴交”,都是取自北平人的唇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和教養。虎妞引誘祥子時的一番話,更是聞其聲如見其人,使虎妞這個老處女,這個車廠女兒的潑辣、粗俗而又工于心計的性格躍然紙上。可以說《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語言,都是個性化了的。作品的敘述語言也多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既不夾雜文言詞匯,也不采用歐化句法,長短句的精心配置與靈活調度,增加了語言的音樂感,在老舍手里,俗白、清淺的北京口語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光彩。作品在情節交代和人物介紹時,筆墨儉省,表現力強。在寫到劉四這個流氓無賴的經歷時和性格時,小說里敘述道:“年輕的時候他當過庫兵,設過賭場,買賣過人口,放過閻王債,”“在前清的時候,打過群架,搶過良家婦女,跪過鐵索”,以結構相似而長短不一的句式,每句話里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又都極為平易俗白,不假雕飾,為人物勾畫出一副精彩的畫像。客觀敘述與主觀剖白的水融,使《駱駝祥子》在平靜的外界景物襯托下寫活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心理波瀾。與虎妞結婚以后的祥子,漸漸地連拉車也厭惡了:“原先,他以為拉車是他最理想的事,由拉車他可以成家立業。現在他暗暗搖頭了。不怪虎妞欺侮他,他原來不過是連個小水桶也不如的人。”像是作者的敘述,又像是祥子心中的思量,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小說中那段關于烈日和暴雨的描寫,也同樣可以說就是祥子心中的感受。
他善于運用純熟的北京話來描述富有地方特色的風俗人情,刻畫人物的性格,敘述故事,褒貶事物,他的語言是經過提煉了的北京口語,其特點是平易然而不單調不俗氣。特別是兒化的運用,作家從容地調動口語,給平易的文字添上了親切、適當、活潑的味,在活的北京口語的基礎上錘煉純凈的文學語言。全書一共用了641處兒化,有的篇章多達40多處。還有很多詞匯都是地道的北京話。如“拉晚兒”,“嚼骨”,“膠皮團”,“殺進腰”,“譜兒”,“耍個飄兒”等等,全是很純熟的北京口語。他非常熟悉北方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他的作品中的語言以北京話為基礎加工錘煉而成的,沒有矯揉造作的知識分子腔,俗白、凝練、生動、純凈,的確是“宛轉如珠,流暢似水”,活潑有趣,雅俗共賞。無論是刻畫人物或是敘述故事,都那么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然而又看不到絲毫雕琢的痕跡。這對于中國文學語言藝術的豐富和發展是個突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5
一、戲歌《前門情思大碗茶》的創作背景
《前門情思大碗茶》是一首由姚明作曲、閻肅作詞所創作的一首極具京腔京韻味的民族聲樂作品。自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以來,便立刻傳遍全國,轟動一時。它通過歸國華僑回憶兒時在北京生活時的往事及對大碗茶的情思,表達了遠方游子祖祖輩輩對祖國故鄉北京的無限愛戀之情。表達了歸僑回到朝思慕盼的前門時,回憶起兒時和祖父輩在哀草蓬生的北京所度過的灰色年華;如今再看到英姿挺拔、紅墻碧瓦的北京時,帶著童心想再喝一口大碗茶的喜悅心情。
而作為為歌曲創作的詞作者――閻肅,對于北京也有著深厚的情感,從小他就喜歡看老舍的作品,老舍的作品大多是寫北京的風土人情,京味十足,像那《茶館》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把北京的氣息在這部作品清晰的體現出來了。北京的戲劇文化藝術很濃厚,經常有演出,而閻肅本人自己也是非常的喜歡北京的曲藝和戲曲,同時他特別喜歡逛胡同的,北京的大街小巷幾乎都被他走遍了。這些素材為他為《前門情思大碗茶》作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懷著對歌曲創作的熱誠,他走訪了許多帶有北京標志性的景物,像那故宮、天壇、盧溝橋、潭柘寺、太和殿、四合院等等。這首詞的中心思想則都是圍繞著“鄉情”這一詞而感悟的。
二、戲歌《前門情思大碗茶》的演唱特色
《門前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格的現代歌曲。它通過歸國華僑回憶兒時在北京生活時的往事及對大碗茶的情思,表達了遠方游子祖祖輩輩對祖國故鄉北京的無限愛戀之情。
歌曲的旋律吸收了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并借用了大量的裝飾音來處理歌詞,保證了字正腔圓,聲聲入耳。在伴奏中使用電子合成器模仿三弦、琵琶等音色,使歌曲京味十足,韻味無窮。演唱者清晰的吐字、柔美的行腔、樸素的演唱風格將京韻大鼓的韻味表現得淋漓盡致,韻白語氣韻味十足,半說半唱也與唱腔自然銜接。戲中有歌,歌中有戲,戲與歌有機糅合渾為一體
三、戲歌《前門情思大碗茶》的演唱特色分析
1.戲歌中民族唱法的體現
現今我們所說的民族唱法,是在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礎上,吸收我國傳統聲樂藝術和歐洲美聲唱法融匯而成的一種唱法。由于這種唱法在演唱民歌和民族特色濃郁的創作歌曲時,字清聲純、情真味濃,符合中國人民的聽覺習慣,能夠表達我們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氣質追求,聽起來特別的親切感人,深受人們群眾的喜愛。我們在演唱過程當中,以民族特色為行腔、韻味為擅長,遵循“以字行腔”“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申請兼備”“唱演均重”等特點,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情、形、字、氣、聲” ,從而構成了我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的總體特征。
2.戲曲中蘊含的民族聲樂元素
從《前門情思大碗茶》這一作品我們可以看出,民族唱法與戲曲都是同根同源,都是在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產生與發展起來的,這二者有著許多的共同點,主要可以概括為:
第一, 美學精神相同。這兩者都共同具有中國傳統美學精神,講究韻律與意境,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感官上情感與倫理的結合與滲透,強調中庸、簡約、適度,崇尚寫意傳神等等。例如,民族唱法中歌曲《黃河泰山》就結黃河泰山之景,抒發愛國愛民的情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還有,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在“打虎上山”這一幕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氣沖曹漢,抒豪情寄壯志面對全山” ,借林海雪山之景,抒發革命者的壯志豪情,同時也營造出情景一體的意境之美。
第二, 文化底蘊相同。他們同是民族聲樂的共同體,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體現真摯含蓄的民族性格,表現大一統的民族心理結構,強調人品與藝品的統一。重視音樂的教化功能、美育功能以及“寓教于樂”的特點等等。在民族唱法歌曲《白發親娘》和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李鐵梅的唱段“爹爹留下無價寶” ,就充分表現了中國人重感情和志存高遠的民族文化底蘊。
篇6
關鍵詞: 老舍 文學創作 心理動因
一
哪吒通過剜腸剔骨的死亡,才重現蓮花化身;宋江等梁山好漢經過死亡,才能回歸星宿的位置;岳飛因為秦檜的陷害冤死,才回到他原本大鵬的本體;林黛玉焚稿嗲椋通過死亡回歸于靈河岸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在這些例子中,主人公都是以死亡作為再生的契機,也就是說他們必須以死亡或出家結束原有的生命狀態,始能回歸于原來的神話生命,為了讓人回到原始生命,必須讓他們經過今生的死亡,死亡是通往隔離的過渡,是精神的再生,是由俗到圣、由死而再生的不可或缺的過程。
老舍投湖自盡于“”開始時,他走得這樣的倉促,是他素來就有輕生之念嗎?不是。老舍在《還想著它》中提到他在華僑中學開始教書不久,便病倒了,身上起了小紅點。他自己說過“痧疹歸心,不死才怪”,因此“有點怕死”,“可是,住了不到幾天,我發燒,身上起了小紅點。平日我是很勇敢的,一病可就有點怕死。身上有小紅點喲,這玩藝,痧疹歸心,不死才怪!把校醫請來了,他給了我兩包金雞納霜,告訴我離死還很遠。吃了金雞納霜,睡在床上,既然離死還很遠,死我也不怕了,于是依舊勇敢起來……”[1]
當死神來臨時,老舍流露出對生的眷戀,對死顯得那么懼怕,那他又何來勇氣,自己主動投奔死神呢?或許我們能從其文學創作中找到蛛絲馬跡。因為任何一名杰出的作家,其生命的狀態都不僅存在于個體的軀體中,更寄寓在他的作品中。
二
由于某種原因,老舍作品中的人物大都具有殉道式的心理特征,他們或以死亡,或以出家結束原有的生命狀態,并回歸到屬于他們的理想的生命、世界之中。
在《宗月大師》中,宗月大師是劉大叔出家后的變體。劉大叔在出家前是個十足的闊大爺――有著兩個大院子的宅子,宅子后面有個后花園,宅子的前后左右全是他的房屋,如果把那些房子齊齊排起來,可以占半條大街,除此之外,他還有幾處店鋪。但是,他只懂得花錢,而不知道怎樣計算。人們吃他,他甘心讓他們吃;人們騙他,他付諸一笑。他的財產,有一部分是賣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騙了去的。可是,他不管,不肯去請律師。貧與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樣的,他的笑聲照舊是洪亮的。到“我”在中學畢業的時候,他只剩了那個后花園,已一貧如洗了。假若在這時候,他不再隨便花錢,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園和城外的地產。兒女受著饑寒,自己也受盡折磨;可是,他還是去辦貧兒學校、粥廠等慈善事業。他忘了自我,也忘了――給民眾放糧放錢,不過只是延長貧民們受苦難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攔住他們心靈和肉體的死亡。劉大叔還是那么熱心、那么真誠。在“我”出國以前,劉大叔的兒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園也出了手。在歷經這種生命的劇痛之后,他入廟為僧,夫人與小姐入庵為尼。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他也也賭,但是絕對不會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現在,他每日一餐,入秋還穿著件夏布道袍。這樣苦修,他的臉上還是紅紅的,笑聲還是洪亮的。出家以后,劉大叔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沒過多久就被驅趕出來了――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不惜變賣廟產救濟苦人。但廟里不容許這種方丈。一般來講,方丈的責任是擴充廟產,而不是救苦救難的。離開大寺,他到一座沒有任何產業的寺廟里做方丈。他既沒有錢,又要日日為僧眾們找到齋吃。同時,他還堅持舉辦粥廠等慈善事業。他窮,他忙,他每日只進一頓簡單的素餐,可是他的笑聲還是那么洪亮。
宗月大師熱衷于關注社會群體生命狀態,以殉道式的精神放棄了自己的家庭與財富,犧牲個體以濟群體。以出家結束原有的生命狀態,并回歸到屬于他的簡單而淳樸的、救濟蒼生的理想的生命與世界之中。
在《微神》中,“我”暗戀的純情女子,面對生活的艱難、生存技能的有限,背負不能承受的生活重任,而不得不拋棄道德,走上不歸路。――由于“我”的懦弱遠赴南洋,女子因隔離而心發了慌:盡管她想念著“我”,但還是接受了一個長得像“我”的青年。肉體的獲得不完全是愛的滿足,容貌的相似不能代替愛的真形,兩人最終走向陌路。而這時候,她父親破產,不得不把自己賣給一個闊公子,為了供給她的父親買煙吃。她把愛藏在心中,拿肉體掙來的茶飯營養著它,深恐肉體死了,愛便不存在了。長久的,她丈夫感受不到她的愛,對她由討厭變為公開辱罵、痛打。最終,逼得她承認自己是心另有所寄。于是,她被趕出來了。而她的父親照樣找她要錢,不得已,她選擇了當。雖淪為,為著“我們”曾經有過的朦朦朧朧的一段戀情,一段美好又高潔的戀情,她心里永遠愛“我”。假如“我”不回來,“我”就是她茍活于世的唯一緣由。可是,“我”偏偏回來了,而且回來得這樣遲――她見了“我”,找不到自己,不知道拿什么給“我”,于是在打胎的時候自己下手殺了自己。她念及的是:“我”回來遲了,她別再死遲了――她再晚死一會兒,她便連住在“我”心中的希望也沒有了。她不愿破壞自己在“我”心中的形象,而不惜自殺身亡。
這些人物的死亡,或出家,都表明老舍將筆觸伸及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惰性中,不遺余力地想把民族血液中的沉淀物剔除掉,希望在惰性的傳統文化心理中多增添一點亮色。而這最好的捷徑,便是讓作品的人物多一些剛烈的性格,甚至不惜恤身。“難道生活是那么美好,值得我們用鐐銬去換取嗎?”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三
老舍對民眾社會心理的批判,透視國民的劣根性,反省傳統文化的創作心理主要集中在他的畢生代表作《四世同堂》之中――說好話的磕頭作揖的哲學,無法避免祈天佑的受辱;傳統的禮節,不能消弭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老舍用事實告訴人們:逆來而順受,自己只管自己過活的思想,是釀成如今苦難生活的根源之一。因此,作者希望有抗爭的火星,嘹亮國人黑暗的心理、懦弱的精神。負載這種精神的使者需有不屈的犧牲精神。于是出現了祈天佑的不堪侮辱而自殺;棚匠劉師傅去家離城而從軍;曾經沉湎于茶、酒、詩、畫之中的錢默吟,在經歷了血的教訓之后,明白了“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假若北平是樹,我便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必活下去”[2]。他由隱士轉變為戰士,并且轉變為敢于犧牲的斗士。
這些人物的殉道式犧牲精神,是老舍賦予他們的,他們的精神就是老舍先生的理想精神。他希望這種精神感召人們,沖破國人那封建守舊、迂腐頹唐,懶散茍且、糊涂懦弱的“本色”,力摒沒有明晰的國家意識、缺乏健全人格的病態性格和畸形心理。
毋庸置疑,老舍的這種思想是有現實根源的。這是受其母思想的影響,使他具有“軟中硬”的思想,對“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劃好的界限”[3]。他曾說:“及至社會上真有了禍患,他會以身諫,投水,他殉難!”
老舍在那場民族的浩劫中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實現了自己三番五次在書寫中勾勒的理想,超越了世俗的精神,飛升到了自己的自由王國。
參考文獻:
[1]老舍.還想著它[A].老舍自傳[C].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
篇7
關鍵詞:《駱駝祥子》;修辭;辭格
在《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中,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完整有序,環境描寫有聲有色。現簡要分析
如下:
一、小說簡介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后,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誰知沒過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夢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后,夢想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
心,從上進好強變得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已經變成了末路鬼。
二、反問——加強說話語氣
反問是在描寫人物對話時常用的一種修辭,它是指無疑而問,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我們通常說的明知故問就屬于這一類。一般情況下,語氣強硬,能夠突出人物性格。小說在開頭,預設祥子的命運時,曾有:“假若老這樣下去,幾時才能買上車呢?為什么這樣呢?難道自己還算個不要強的?”這幾句就寫出了祥子為擁有自己的車而拼搏的情景,突出了祥子堅強吃苦的性格。如,第五章:“咱們出來為的是什么,祥子?還不是為了錢?只要多進錢,什么也得受著。”寫出了社會這個大染缸對祥子生活和思想的影響。
在整部小說中,用了反問的句子大約有42處,大多是描寫人物對話,或者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暗示。但是不論怎樣,這種手法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個性,給小說增添新奇色彩。如,第二十一章有:“什么?死了?”體現出人物有點質疑的語氣。把要表達的確定意思包含在問句里,這一句就寫出了語境:劉四爺的女兒死去的信息。這看上去像個簡單的疑問句,但它折射出一種悲劇,這句話出自別人之口,恰好暗示了社會的黑暗現實。
三、排比——提高表達效果
排比手法,在小說中也偶爾出現。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相關聯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使內容和語勢增強的修辭手法。在小說第一節,寫祥子的身世時,有這樣的句子:“沒有力氣,沒有經驗,沒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當中也得不到好氣兒。”這個句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語勢,提高了表達效果,讓一個可悲可嘆的下層人物躍然紙上。使祥子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更加突出,對讀者了解文學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排比在小說中詳細地說明了主人公的職業地位。“回來,分頭送少爺小姐們上學,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學的,有上幼稚園的;學校不同,年紀不同,長相不同,可是都一樣的討厭。”寫出了祥子日常的工作狀態,很忙也很累的現實。起到了說理的作用,使祥子的社會地位更加明顯,他是服務別人的一名勞動者,而接下來的句子,又用了一個排比句:“以楊先生的海式咒罵的毒辣,以楊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壯,以二太太的蘇州調的流利,他們素來是所向無敵的。”為讀者展示了張媽粗俗的性格,通過排比句,有很強的說服力。
排比有時候可以讓說理更加透徹。在小說結尾:“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這是對祥子個人命運的總結,用排比寫出了祥子走向失敗的原因,祥子是一個追求生活理想,但最終被社會壓垮的人。排比句的使用形象地說明了祥子的結局。
四、夸張——渲染事物性質
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夸飾或鋪張。它是故意言過其實,對客觀的人或事物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夸張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和強烈共鳴,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文學中,夸張是運用想象與變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寫出不尋常之語。
小說中多處描寫自然環境時,用到了夸張的手法。如:“夏初的一陣暴熱像一道神符,使這老城處處帶著魔力。”很顯然,這句用了夸張手法,寫出了天氣的炎熱。進一步渲染了祥子生活環境的惡劣。“七月十五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這一句,就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自然環境的炎酷,突出了祥子堅強的性格,起到了渲染環境的效果。
篇8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學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喜愛并能自覺學習語文的少了,特別是到了初中階段,由于課程的增多,愛讀愛學語文的學生更是所剩無幾。很多學生認為,語文有什么可學的,努力不努力成績相差都不會太遠。這種錯誤認識,很是讓人堪憂。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多做點功課:
一、讓學生明確語文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能夠理性的認識和看待問題,教師可通過講解、舉例子等,讓學生明白:“語文是學好各門功課和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工具。”語文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更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二、讓學生“近朱者赤”
大家都知道,教師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甚至會起到關鍵的“熏陶”作用,久而久之就會“傳染”給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課要盡量做到聲情并茂,并適時、適地背誦一些名人名言或名家名篇,這樣不但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會使他們耳聞目染,無形之中感受、體會到語文的真諦,明白學語文的意義,并慢慢地喜愛上她。
三、調動學生學習的胃口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求知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
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使用一些吸引學生的導語或新穎的形式來導入新課,并在講課的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配以教師抑揚頓挫的講解、恰如其分的面部表情和手勢等,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美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四、適時、適當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
1.因缺乏恰當的學習方法而造成語文成績終不見起色,也是造成部分學生對語文不“感冒”的原因之一。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真切地感受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重要性。因此,我常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如:學習生字詞的方法、語文常識的記憶方法、文章段意的概括、閱讀的技巧等。對于以上四個方面,可采用編順口溜、講故事、比較概括等方法來進行指導。
2.老舍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說《月牙兒》、《斷魂槍》,話劇有《龍須溝》、《茶館》等。怎樣才能讓學生記住這些毫無聯系的作品呢?我引導學生把這些作品編成小故事:“駱駝祥子”一家“四世同堂”,在“龍須溝”里開“茶館”。有一天,突然來了一個叫“月牙兒”的小男孩,他背著一支“斷魂槍”,真是殺氣騰騰、令人膽戰心驚。這樣,學生學習文學常識的興趣一下子高漲了起來,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里老舍的六部作品永記在了心間!
篇9
漢語言文學的閱讀不僅僅要做到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要做到深刻的感悟與認知,從中體會里面的情感所在,并且進行有效的鑒賞,發掘出里面的思想情感,刻畫出我們內心的感悟,表達我們深厚的情誼。根據問題要對癥下藥,明白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同時找出相應的對策,進行有效的解決。
二、主題模塊化的通覽
這里所說的就是基礎的模塊化閱讀,將風格相同和相似的課文拿到一起,進行背景知識的參照閱讀,這有利于整體分辨記憶,我們接觸的是比較多的,為了形成一個模塊化閱讀,將分散的知識點集中起來,進行專門的組織,以列表的形式整合起來,一目了然,知道有哪些代表作,各是什么題材,側重于哪一方面,形成一個小的篇章,這樣閱讀起來快捷迅速和順利,記憶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閱讀了一系列的老舍和魯迅的相關作品之后,我們就可以展開閱讀思考,總結老舍和魯迅作品的特色,比較其異同點,口頭性的總結演講,參加交流活動。
三、課內的閱讀和有效的拓展
篇10
《駱駝祥子》這本書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看完了這本書的你,從中都有哪些心得體會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駱駝祥子讀后心得范文5篇”,歡迎閱讀與借鑒!
駱駝祥子讀后心得1最近,我讀了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從而令我感觸良多。
小說通過一個舊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后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賭的行尸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夫,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后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么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為什么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了嗎?回答是肯定的。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了,也有許多人退步了,這個退步是指人們的心靈變得敗壞了,丑惡了,他們去賭、、搶劫……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
駱駝祥子讀后心得2《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
作品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最低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歌頌了祥子勤勞、樸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劇命運的原因。
作品圍繞著祥子買車所經歷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將筆觸伸向廣闊的城市貧民生活領域,通過祥子與兵匪、與偵探、與車廠主、與虎妞、與同行等各個方面關系,描繪了一幅動蕩不安、恐怖黑暗的社會生活圖景,從社會、心理、文化等層面展示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斗,直至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劇一生。祥子原是一個年輕健壯的農民,忠厚善良,勤勞樸實,沉默寡言,堅忍要強,但經過三起三落挫折打擊,他的理想終于破滅,性格扭曲,墮落成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劇反映了城市畸形文明病及愚昧文化給人性帶來肉體、精神上雙重傷害,凝聚了作者對城市文明病與人性關系的藝術思考和批判性的審視。
作品以嚴肅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樸實明朗的語言,代替了過去失之油滑的詼諧。作品采用大量的敘事、抒情夾議論的心理描寫,替祥子訴說著血淚凝成的痛苦心聲,既刻劃了人物性格,又表達了作者摯熱的感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從語言、環境到風俗人情,顯示了作者日漸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藝術風格。
駱駝祥子讀后心得3《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祥子這個人力車夫的遭遇,展現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下層勞動者的欺壓,也寫出了勞動人民的為了過上美好生活不斷奮斗的毅力。
祥子是個有力氣的鄉下小伙,來到城市謀生。他當上了人力車夫,一開始拉別人的車,大部分收入都給了車主。因此他希望能攢錢買自己的車。有了自己的車,收入就會變高。
對于車夫來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是幫別人拉車;對于車夫來說,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剛買著車,連車帶人就都被搶走了。
祥子遭遇的情況就是后者,他剛剛買了新車,就被抓了壯丁。他費盡心思逃了出來,又開始努力地拉車,重新攢錢,希望再買一輛車。
讀到這里,我感覺到祥子有著堅強毅力,一定可以克服生活的重重難關。
但這次他又沒能買上車,他辛辛苦苦攢起來的錢被一個壞偵探敲詐一空。
他最終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第一次賣給他車的劉四爺的女兒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不幸的是,虎妞死于難產。
祥子因此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把車賣掉了。他不再勞動,開始游戲生活,吃喝賭,墮落成了城市垃圾。
讀者可能會認為,祥子的墮落因為他沒能再一次堅強起來,活該!可是,如果換位思考一下,把我們放到那個環境里,我們還會堅強起來、繼續奮斗嗎?我想老舍要傳達給我們的觀點是:在不公平的社會里,就連跌倒再爬起來多次的人也被生活打擊得毫無希望。老舍利用對一個社會側面的描寫,表達了他呼喚社會公平的理想。
有一項很有趣的統計:“經過《喜羊羊與灰太狼》全集統計,灰太狼被紅太狼用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過2347次,被食人魚追過769次,被電過1755,捉羊辦法想過2788個,奔波過19658次,足跡繞地球954圈,至今一只羊也沒吃到,他并沒有放棄,想想灰太狼,我們現在的這點苦算什么呢?”
小說里的祥子也曾經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的人。他曾經被當兵的抓去,自己新買的車也被搶走了;他服侍過一家很不講理的富戶;好不容易才攢夠了買車的錢,一下子又被偵探敲詐一空……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我明白了真實的生活不像動畫片里所講的那樣有趣,而是冷酷無情,需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
駱駝祥子讀后心得4祥子年輕力壯,為了追求屬于自我的幸福他選擇了繁忙的城市生活,可是,當年輕力壯的鄉下漢在城市中打拼時,他卻發現這偌大的北平卻沒有他的容身之處時,他感到無比的沮喪,在困苦中一次又一次的掙扎,在失望中一次又一次的嘆息。
最終有一天,在一次偶然的發現中,祥子找到了自我的機會——拉黃包車!
滿身的力氣,矯健的身板,靈活的肢體,祥子仿佛就是為這個職業打造的人物……
第二天祥子租了一輛車,就上路了,可是一天下來,祥子并沒有拉著生意,可是祥子并沒有灰心,果然,第三天,生意很好。可是一天的奔波讓祥子的身體像散了架似的,但祥子并沒有放棄,休息了兩天就繼續上路了。老實能干的祥子最終打出了自我的天下,并得到車廠老板的認可結識了老板的女兒——虎妞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從骨子里透出一種蠻橫這樣老實的有些不知所措,可是虎妞卻總是一天到晚纏著祥子……
祥子有了自我的打算,他決定努力賺錢,買一輛新車屬于自我的新車,這樣就不用交所謂的抽頭了,祥子一向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著,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祥子最終有了自我的一臺車,這樣他感到無比的欣慰,禍不單行,在一次出車市,祥子的車子被軍爺扣住了,并且祥子也被扣押成為了苦力…這樣的打擊對于他來說是致命的!剛剛樹立起來的信心一下子破滅了,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但他渴望逃脫困境,最終,祥子抓住了機會,在一次戰亂中,祥子成功逃脫,還以外獲得了幾只駱駝,這些駱駝對于祥子而言是沒有用處的,可是如果把駱駝轉化成金錢的話那將是一筆財富,然后再用這些錢去買一臺新車,那正是在適宜可是了,于是祥子將它們賣掉,又
重新買了一臺車,繼續完成他的心愿……
祥子幾次在逆境中摸爬滾打,有幾次在失望中重拾信心,有多少次在困苦中走出,重新燃起期望,這也許就是那種無窮的力量吧……成功,成功是一團散沙,每個人都有把他們清理成形的義務,自我就是你,你就是自我。什么都是零,什么都是期望,期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成功的訣竅就是像祥子一樣,勇往直前的信心,矯健的身板,趁著自我年輕力壯出去打拼。
不管結果如何,我期望祥子能夠成功,在北平能成就一番事業……
駱駝祥子讀后心得5我最近讀了一本好書——《駱駝祥子》,老舍的代表作。每當翻開這本書,一個追夢人在我的眼前飛奔,拉著他剛剛買來的車,好像裝在這一生的幸福,這個人就是祥子。
祥子有著他的小九九:攢錢買車!不喝酒、不抽煙、不賭錢,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有的是力氣,有的是車技,有的是本事。為了買車,祥子再窮再苦也樂意,一分一角得攢著,整整攢了三年,最終祥子買了一輛屬于自我的車。他欣喜之余也夢想著有一天擁有自我的車工廠,讓和自我一樣的人實現夢想。
然而,現實與夢想是不成正比的。他的車被一群亂兵搶走。經過打擊,祥子變得一無所有,可是他還有夢。他一次次奮發,但夢想一次次被打碎。他和虎妞結婚了,很少拉車,不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跑了,也不再有以往的那股精神勁了。每一天都在生活的漩渦里掙扎了,他期望能夠爬到岸上去。虎妞難產,死了,這使祥子的一切又化為了烏有。他奮發過、振作過、掙扎過、絕望過,他只是想經過自我的努力實現一個小小的夢想難道就這么難?小福子的自殺吹滅了他夢想的最終一朵火花。于是,他開始不再相信這個世界,用自我的善良樸實,欺騙利用朋友,這讓我心酸。
我曾被祥子感動,夢想打碎,在造夢;我曾為祥子心酸,為什么所有的坎坷都降臨在他的身上;我羨慕過祥子,他擁有那么多完美的夢想……
祥子生在文化之城,卻變成了走獸,這并不是他的錯,是命運摧毀了他。我感到十分慶幸,慶幸自我生在了一個民主的時代。在那里,有千千萬萬個和祥子一樣的追夢人卻都沒祥子那般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