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仙女彈琴范文
時間:2023-04-08 17:5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山奇石仙女彈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九月七日
有名的黃山,每天有許多人來參觀。是因為黃山有四怪分別是:奇松,怪石,去海,溫泉。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怪石。
就說天狗望月吧,白天,你可能很難看到狗,但是晚上的時候,你就會看見一只狗抬著頭望著月亮,好像在跟玉兔說話呢?這就是天狗望月。
再來講仙女彈琴,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個石凳,凳子上坐著一位仙女,仙女前面有一個琴。仙女彈琴的名字就叫開了。
篇2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這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這些怪石、奇松、溫泉和茫茫云海,四絕中的一絕: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
每當夜幕來臨,這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夜光之狗”,望著月亮一眨也不眨,身子一動也不動,因此,它無愧地獲得了“天狗望月”的稱號。“獅子搶球”也不錯嘛!看!在“天都峰”上,有兩只獅子,它們都露出兇狠的目光,張開血盆大嘴,里面的一顆顆尖牙利齒,像一把把尖刀,如果獵物到它的嘴里,一定跑不掉。它們后腳支撐著身體,前腳抬得高高的。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兩只獅子的前腳中間,放著一個球,好像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禮物。
“仙女彈琴”雖說沒“獅子搶球”,“天狗望月”那樣有趣,可愛,但是,她也有自已的特點哦!看,她那形態,動作,猶如仙女般的優雅,讓人忍不住從心底里發出贊嘆。你看!那長長的衣裙一直拖到地上,她坐在凳子上面,衣裙遮掩了她的下半身。她的手上拿著古箏,用那柔嫩的手指輕輕地拔動那細細的琴弦。要是“仙女彈琴”是真的,你一定會被這優美的琴聲所陶醉。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仙桃石”等等。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大家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篇3
在一片山海上有一位仙人背著他心愛的背包一動不動地站在山頭,想著我要去哪里旅游。這就是有趣的“仙人背包。”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兩只獅子它們搶著一個漂亮的小花球。你爭我奪,誰也補讓誰。這就是有名的“獅子搶球。”
黃山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仙女彈琴”、“仙人踩高蹺”、“飛來石”、……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歡 迎 投 稿白云飄飄網
篇4
同志的這段話,精辟地闡述了創造精神能力與民族進步,國家富強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處于世紀之交的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教育要面向21世紀,培養創造型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創造型的人才就要具有創造型的思維能力。心理學認為;思維是人腦借助于語言而實現的以已知識為中介的、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無論是學生上午的學習活動,還是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整個智力的發展水平。因此,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而想象力在人們認識客觀現實、理解他人體驗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創造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市人們探索新領域的觸角,是從已知走向未知的橋梁。如果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則是“維系美麗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學生只有通過想象才能品味詞句,引導觀察,從而提高創造思維能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注意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現以《黃山奇石》一文為例,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品位詞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了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究竟什么是想象?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再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從詞句的比較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比如講《黃山奇石》一文,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仙桃石像天上飛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上有一個桃子似的大石頭。怎樣讓學生體會想象的含義呢?于是我問學生:“這塊石頭的樣子像桃子,可以稱它為‘桃石’,為什么前邊還要加一個‘仙’字呢?”這一問,學生們開始動腦筋了,有的說:“加了一個‘仙’字,表示它很神奇,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說:“加里一個‘仙’字,表明它有靈氣。”還有的說:“加一個‘仙’字說明它是神仙特意放到那里的吧!”抓住這個機會我總結說:“看,這么一個普通的桃石,前邊家了一個‘仙’字,會使我們產生了這么多的聯想,而這些聯想都是我門根據這個桃石,想出來的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天上掉下來的,有靈氣,神仙放到那里的)這就是想象。”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飛來得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石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于是我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問學生“桃石會飛嗎?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于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我從品味詞句入手讓學生聯系實際理解理想像的含義。
二、引導觀察、創設想象思維的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最初是具體形象、動作和原有知識緊密相連的。而后才逐步轉化為大腦的內部運動。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比如講授《黃山奇石》時,圖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學生很快發現,“猴子”是指山頂上想猴子的一塊巨石;“海”是指山間像翻滾的波浪一樣的云霧。顯然人們把這兩種景象融為一體,稱為“猴子觀海”。這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接著我又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著”“蹲”“望”這些描寫動態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這是我讓學生結合看圖,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只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云海驚呆了。”有的說:“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只猴子望著翻滾的云海在沉思。”這是我抓注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為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
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談話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對翻滾的云海,它會想到什么?”這是課堂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它會想,我要是孫悟空踏著云彩飛過去見觀世音有多好。”有的說:“我要是會游泳,跳下去游個痛快。”還有的說:“我要是長出翅膀,飛到對岸去該多好!”……就這樣,我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創設了想象思維的氛圍,最中使學生的思維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想象訓練,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以《黃山奇石》一文為例,再學習“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
等章節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維中語言表達的順序,即先介紹景物的名稱,然后敘述景物的形狀特點,最后介紹景物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等,按照這樣的順序,我又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對文中略寫的景物,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等景物進行再造想象,續編新內容。具體步驟是:
1.讓學生用填空的形式擴充想象內容。比如:天狗望著月亮。
2.采用提問式發散思維。比如:什么樣的獅子?怎么搶著?搶著什么樣的球?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想象 創新源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40
小學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廣泛的興趣、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是創新的源泉。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和運用教材中的想象點,聯系學生的生活,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想象力。
1 誘觀畫面,引導創新想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備色彩美麗,新穎、生動、形象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有利于以圖學文,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教學中,筆者巧妙地指導學生觀察插圖,通過想象再用言語表達,使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得以發展。如《難忘的潑水節》一課,有一幅圖畫著和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潑水節時的喜慶場面。筆者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中人物衣著、動作、表情,引導學生想象人物之間的對話、心理活動,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筆者先引導學觀察圖,讓學生想象:A.如果你是那個小女孩你會怎么辦?B.如果小女孩突然從畫中走出來,你會怎么做?這樣通過想象,學生擴寬了思路,想象出許多為小女孩謀求生路的辦法來,并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時對小女孩、對有困難的人產生了極大的同情心,而學生也在想象中培養了創新能力,使思想境界邁向了更高的一層。
2 深挖文字,指引想象作畫
小學生有喜歡動手、善于動手的特點。當小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到創新成果時,他會感到無比喜悅和自豪,會激起他們不斷創新的興趣。如學了《四季的腳步》后可以啟發學生:同學們,作者眼中的四季娃娃是那么可愛,你們的四季娃娃將會是更加美麗的、多彩的。你們能選擇你最喜歡的季節,做個小畫家,把它畫出來嗎?又如教學《暮江吟》一課時,讓學生分別以《月夜圖》和《暮色圖》為題,給詩配上插圖。這樣,通過畫畫這一形式,烘托了課堂效果。
3 續編故事,培養創新潛能
教材中有一些故事較強的文章,似乎把故事講完了,但實際上似完未完,余韻裊裊,讓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合理地應用課文中的“藝術空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如《凡卡》這篇課文的結尾是凡卡把那充滿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時候,封面上只寫鄉下的爺爺收。這封信爺爺能不能收到呢?凡卡以后的生活又怎樣?這里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老師可抓住這個契機,提出問題,啟發想象,讓學生續編故事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意識,發揮他們的潛能,產生新奇大膽的創造成果。又如教學《窮人》一課時,在學習具體感受和理解漁夫一家的善良、同情心以及樂于助人的品質后,讓學生續寫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面對桑娜這一大家子,生活又極度艱難的情況,學生想象豐富、活躍,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創造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
4 遷移知識,締造想象空間
想象是創新思維的翅膀,它比知識更重要,一切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決定著思維的創新。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十分注意發現和挖掘學生自由想象的潛能,使學生的思維空間更開闊。如《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結尾部分提出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等幾種奇石的名字,筆者引導學生運用文中學到的其它四塊奇石的描述方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這些石頭的樣子,為什么人們給它取這樣的名字。并讓學生說說,除了課文介紹的這幾樣奇石,你還能想象出別的不同名字的奇石嗎?這樣學生通過想象,創造出許多稀奇古怪、意想不到的黃山奇石來。然后,筆者再讓學生進行介紹,這樣既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的能力。
想象能力是創新的潛力空間,想象的方式很多,隨著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的不斷積累,孩子們的想象也就會越豐富、越具體、越生動。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能抓住教學的契機,留給孩子們廣闊想象的海洋,讓孩子們揚起想象的風帆,乘風破浪。
參考文獻:
[1]張曉輝.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想象的探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13).
[2]黃有德.小學語文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培養[J].中國科研創新導刊,2010,(12).
篇6
說到黃山,五絕可是要知道的,它們分別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雪景。贊美黃山的詩句也不少哇!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紅艷春花簇簇開,黃山美景盼人來……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游黃山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游黃山心得1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游覽了號稱“震蕩國中第一奇山”的黃山。在短短的幾天行程里,黃山縹緲變幻的云海,蒼勁古樸的奇松,還有那惹人喜愛的珍禽異獸,深深的吸引了我,使得,黃山歸來多日,我的心依舊徜徉在黃山的美景之中不能自拔。
奇松怪石山道
在登山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許許多多的“黃山松”,它們蒼勁古樸,形態各異;有的斜長在陡峭的山坡上,有的直直地矗立在巖石的縫隙之中;那些石頭歷經千萬年云海的浸潤,承受了千萬年風霜的侵襲,造就它們奇特的身姿,細細的看,你會覺得,它們形態各異,如猴子,如烏龜,如雄雞,我貪婪地欣賞著這些奇峰怪石,不得不從內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這嶙峋的怪石之間,一條條小道或沿山勢而上,或穿石縫而過,或在山間左盤右旋,如一根隨風飄動的綢帶一樣連接著這個山頭和那個山頭。山路陡峭十分難走,鼓足勇氣登上一個山頭,放眼遠眺,群山就掩映在了忽濃忽淡的薄云中,和著山間“呼呼”的風,似乎也在隨浪伏動一般。
云海溪流雪花
清晨時分,我們乘坐纜車上山,纜車的空間很大,大約可以容納15人左右。我們隨著人群進了車廂,纜車就穩穩地啟動了,一瞬間,自己置身于黃山的奇妙之中,讓人感到自己仿佛穿梭在云深霧繞的仙境一般。
這時,一輪紅日已經噴薄而出,怯怯地向下望去,成片成片的雪還沒有完全化去,映照著透過山峰而來的縷縷陽光,這些雪花似乎瞬間變成了一條條溪流,順著山谷向下流淌。雖然置身于纜車之中,但是我似乎依然聽得到小溪流向春天的“潺潺”的流水聲。
游黃山心得2黃山的美,體現在它的奇峰。這里峰峰稱奇,可謂是各有千秋。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峰是:光明頂、天都峰、始信峰和最高的蓮花峰,大家只要登上其中一個,就算是來有所值了。
黃山的美,更體現在“四絕”。
“四絕”的第一絕非奇松莫屬。黃山上松樹隨處可見,它們長在半山腰,長在巖壁上,長在石縫里,長在懸崖邊,生命力無比頑強。黃山松的造型非常奇特,葉子綠油油的,枝干彎彎曲曲的,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鳳凰,有的像騰空而起的老虎,還有的像首尾盤臥的巨龍,好像一支支神奇的畫筆,為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黃山奇松的代表有: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怪石是黃山的又一“絕”。黃山處處能看見奇形怪狀的石頭,這些石頭的模樣可謂天差地別,有的像仙女,有的像巨人,有的像飛禽,有的像走獸。形狀栩栩如生,仿佛會飛,會跑,會唱,會跳,十分有趣。其中比較有名氣的包括:“飛來石”、“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再說云海。雖然在別處也能看見云海,但都沒有黃山的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莫測,從高處望去,云霧圍繞著青山,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個個山尖,仿佛大海里的小島,時隱時現。因此,黃山又名“黃海”。
最后,再介紹一下溫泉。溫泉,古時叫“湯泉”,這里溫泉充足,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水質很好,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泡半個小時,所有皮膚表面的有害細菌都會被殺死。
朋友們,黃山是無比美麗的,凡是到過這兒的人都會被吸引住。希望大家不要破壞這兒的一草一木。祝愿大家這次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游黃山心得3黃山擁有眾多的野生動物資源,飛禽走獸種類繁多。其中,當數黃山短尾猴特別多,那猴子一點也不怕生,在巖石間從容地爬上爬下,十分靈巧,它們紅紅的屁股在白雪皚皚的巖石上顯得特別顯眼。
唧唧喳喳的鳥兒也趕趟兒一般地湊著熱鬧,那些鳥兒種類各異,白的,紅的,黑的都有,而它們的叫聲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婉轉動聽,有的短促渾厚,有的似一支小曲在幽靜的'山間飄過,有的如流星一般劃過,短促卻很給力。穿行在著層層疊疊的山峰之間,聆聽著這一首首自然的交響曲,對于什么是“鳥鳴山愈幽”的境界應該有了更加深的感觸。
梅花鹿一直是吉祥安寧的象征。無意間在一片林子邊,我驚喜地看到了一只梅花鹿。此時的它,正注視著我們一群人,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種機靈與警惕,在冬天懶散的陽光下,它繡花的衣裳閃爍著綢緞般的光澤。真當我想進一步和它親近時,那個漂亮的精靈,卻邁開四蹄,遠遠地跑開了,如一道絢麗的云朵,霎那間就消失在了遠處的林子里。
黃山歸來許久,我還在細細體味著,從來沒有一座山讓我感到如此回味無窮的。“五岳過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早有耳聞,總以為言之過甚,沒想到那是真的。
唉,我的筆觸實在是太稚嫩了,真的無法寫出黃山的美妙神奇
游黃山心得4黃山以雄奇壯麗馳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臨游覽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游覽,多少令人高興啊!
一進黃山,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飛流直瀉的瀑布。它像一條銀色綢帶,從云天里抖落下來,夾帶著嘩嘩的水聲,急流奔騰,氣勢雄偉,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順著山溝蜿蜒而流,成了溫順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見,我忍不住把腳伸了進去。啊,冰涼冰涼的真比吃冰棍還痛快!
我爬過上海長風的鐵臂山,可沒見過黃山這樣陡峭的峰巒!黃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不見絕頂;黃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黃山真險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幾乎是直上直下,只有拉著鐵索,才能爬上去,不禁叫人膽戰心驚。
黃山的云海又是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層層濃霧,把那些奇峰遮著無影無蹤。大風吹過,霧氣飄散,種種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現眼前,使人感到如入仙境;遠看,朵朵白云像一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山巒,翩翩起舞;又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一座座高山仿佛是大海的小島。
啊,美麗奇妙、雄偉壯觀的黃山,我愛你!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永遠忘不了你!
游黃山心得5暑假的一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了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旅游。我終于也有了機會來到黃山,觀賞黃山秀麗的景色。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覽了黃山之后對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話的意思是游覽五岳歸來,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了黃山,就連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黃山的確不同尋常,它兼有泰山的雄,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最高的峰是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聳立天外的峰頂,云霧繚繞,神秘莫測,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難難于上青天。特別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似乎正在下墜,令人心驚膽顫。
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就說“仙女彈琴”吧,那美麗的仙女著琴,悠揚的琴聲在山間久久回蕩,好像在讓人們評贊她的琴聲。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愛的小狗,抬頭望著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獅子搶球”、“猴子觀海”、“ 龜魚對望”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篇7
一、豐富審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的美麗景象,使學生具備對美的事物及屬性的感覺能力,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美是自然的一種作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人們創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巍峨的高山,奔騰的大江,挺拔的青松,翱翔的蒼鷹,給人以壯美之感;春花秋月,青山綠水,白云初晴,流鶯爭鳴,則使人感到秀麗柔美。生機盎然、氣象萬千的大自然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
2.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我們知道,人類的美感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它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并隨著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美感的這一性質決定了不同的人面對同一種事物所產生的美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豐富學生的美感,就必須豐富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二、注重形象思維,訓練想象能力
1.運用遷移,培養想象。如《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詳細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四塊奇石,結尾部分提到了“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獅子搶球”等幾種奇石的名字。提到名字的這些奇石美在哪里、奇在哪里?為什么取這樣的名字呢?教學時,可讓學生小結并運用以上學習四塊奇石的方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這些石頭的樣子、為什么人們給它們取這樣的名字,并當一當小畫家,把想象中的石頭給畫出來。
2.聽辨音響,誘發想象。例如,將公雞的叫聲(或鬧鐘的鈴聲)、刷牙聲、開門聲、關門聲、急促的腳步聲等組合在一起,就很自然地使人聯想到是某個人早晨起床后,洗漱完畢就匆匆出門了。聽音響說話或作文,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3.引導吟讀,展開想象。文學主要是形象思維的結晶,而審美的思維始終要伴隨形象,離不開形象,要運用形象思維。這種思維離不開聯想。按照這一思維規律,吟讀作品必須伴隨形象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樣才能達到審美求真的目的。
三、創設審美情境,實現審美教育目的
1.進行美讀,創設“耳聞”的美境――如聞其聲。美讀是指以正確的讀音、富有魅力韻味的聲調、適中的節奏進行朗讀,給學生以示范和感染。建構主義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己的建構活動,教師只是學生的學習資源之一。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字正腔圓、感情飽滿的美讀,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其建構的“美的情境”。學生從那有聲的、無聲的語言中,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美的信息。
2.再現美景,營造“目睹”的美境――如臨其境。綜觀小學語文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蘊含著許多美的因素,是美的信息的載體。語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具體感知自然物的形姿狀貌、領略自然物的形態美,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身在畫中”的美感。
3.探究美藝,再造“互動”的美境――如魚得水。從信息原理看,教學活動是一種信息互動反饋的過程,課堂上,師生、生生在相互的信息傳導、接收、再生、反饋中教學相長。在教學中,互動探究就是追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合作,這就是美的表現。
四、提高教師美學修養,堅持以美育人
1.教師應該具有美的師德和優雅的審美氣質。對學生而言,教師審美氣質的顯揚既是一個感受的過程,又是一個動情的過程。教師優雅的談吐、高雅的愛好、敏銳的審美判斷力、準確的審美鑒賞力更有助于學生在愉快的情感中陶冶情操,養成作為現代文明人所應有的涵養和氣度。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就像一個充滿神奇、瑰麗無比的萬花筒,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興趣和幻想,用他們自己的彩筆在空白的人生答卷上描繪著自己的未來,他們的思維沒有任何約束力。正是由于這些天性,可以說孩子們是想象的天才,而想象又是發明創造之父。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創造能力是現代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結合語文本身的特點,在字、句、段、篇等雙基教學中培養,在各項語言訓練中進行。
一、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教學活動契機,以議啟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內在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尋覓、求索,教師則成為學生解疑釋難的導師。例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擦燃火柴出現的五次幻想時,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問題學習第一次出現的幻想:(1)小女孩為什么要擦燃火柴?(2)擦燃火柴后為何出現這種幻想?說明什么?這樣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己鉆研課文、理解課文,而教師只在疑難處邊點評邊總結,給學生提供積極思維的“肥沃土壤”,就讓學生嘗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并能自學后四次擦燃火柴的幻想,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狄德羅曾說過:“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由此可知,想象是創造之本,一切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思維的想象,沒有思維就談不上想象。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特點,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矛盾中去,孕育創造性思維的萌芽。例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教師可依據教材提出問題:在你的想象中,小興安嶺是個什么樣子?如果你來到小興安嶺,你會看到什么?喜歡哪個季節?能把你喜歡的季節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緒調動了起來,學生就會興奮地把自己的想象用形象的詞語描繪出來。這時,教師不能干預,要讓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假設、構思,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讓他們始終在愉悅中思考,點燃智慧的火花。有些頑皮而聰明的學生,想象超出了課文內容,教師應該表揚他們這種豐富的想象力,這樣就形成了一堂新穎而活潑的課,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二、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這就要求學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提出疑惑。針對疑問,學生可以自己尋找答案,也可以大家共同來解決。解決問題時,學生可自由發言,也可通過智力競賽等形式搶答。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解放思想,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使答案漸趨完美,從而培養他們勇于探索的個性。
每名學生在思維中對于同樣的字、詞、句、篇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他們會從新的角度、新的觀察點去審視客觀事物,提出自己既新穎又獨特的見解。例如,《小攝影師》一課,課文最后的結尾寫了高爾基在等小攝影師。教師可以利用最后一句話讓學生想象“小攝影師回來了沒有”這一問題,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學生說:“回來了,舉著照相機給高爾基照相。”有的學生說:“回來了,是給高爾基道歉。”有的學生說:“沒有回來。”還有的學生說:“他回來了,但沒進去,因為他不想再去打擾高爾基。”這樣,同一問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和答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此外,在寫作文時,教師也不應限制學生的思維,在觀念上要讓學生有新的突破和探索。例如,寫“小書包”時,有的學生把它寫成了《會考慮問題的小書包》,有的學生寫成了《會哭的小書包》,使靜物小書包成為了一個具有人的思想、語言栩栩如生的生命體。通過寫這樣的作文,學生不僅敢說、敢寫、敢想,而且還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使文章別具一格、獨具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打破了陳舊的作文方法。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敢于超越傳統習慣的束縛,擺脫原有知識范圍的羈絆和思維定勢的禁錮,善于把大腦中已有的知識信息重新組合,產生具有進步意義的新設想、新發現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靈活地遷移運用各種法則、原理、規則,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就能使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對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但這些思維有些是不準確的,甚至是離奇的。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討論加深認識,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容納別人的觀點、看法,取長補短,使他們的認識接近答案,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思維,從而準確無誤地理解課文。例如,教學《翠鳥》一課時,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翠鳥嗎?假如你看見翠鳥會怎么樣?有的學生說:“我會抓住它。”有的學生說:“我會一直看著它。”還有的學生說:“我會把它的窩安在我家的院子里。”學生的這些想法,有的對,有的錯,怎么辦?這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我們是學生,是少先隊員,應該怎么做呢?學生會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錯誤的觀點會逐漸被正確的觀點所代替,既打開了思路,發展了語言,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達到了教育目的。
此外,模仿中創新也是培養創新思維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黃山奇石》一文的“猴子觀海”“仙桃石”等四塊奇石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放映圖片激發學生對“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奇石的興趣,然后讓學生描寫其中的兩塊奇石。有一個學生是這樣描寫“天狗望月”的:“天上蹲著一只黑色的大狗,正仰著頭,呆呆地望著月亮。它可能是嫦娥姑娘不小心走失的‘忠實門衛’吧,難怪它忠心不改,日夜仰望著月宮里的主人……”此時此刻,學生完全陶醉在黃山奇景之中,興趣有了,思維活了,語言也優美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定勢思維去思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片廣闊的創造思維天地,為他們托起屬于他們自己的那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 謝幼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中的應用.
[2]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王本中.小學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的理論基礎與試驗模式.
篇9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興趣;方法;"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071-02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大的動力。我們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因為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同的,我們還要根據不同學的性格、愛好和閱讀材料的內容等特點,采用不同的手段跟方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他們的心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品味,使他們在閱讀中發現自我、提升自我,使鑒賞活動成為他們的自覺修養過程。
2.教給讀書方法
有的學生讀書喜歡憑借自己的興趣,對于那些具有曲折故事情節,形象生動的內容就會認真讀,而對于一般的材料,則是走馬觀花地瀏覽。有的學生雖然讀書認真,卻不懂得吸取書中的知識和信息,不知道學習里邊的寫作技巧,更不會將之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因此,這樣的讀書方法效果甚微。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給學生介紹一些巧妙的方法。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加以實踐應用,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方法一:瀏覽性泛讀。這種閱讀方式就是需要學生有足夠的閱讀時間,有足夠的興趣,在無需仔細閱讀材料內容的時候,通過觀看標題、前言、目錄等,對文章的大體內容了解一下,這樣就能在時間不多的情況下獲得文章中有價值的信息。
方法二:探求性速讀。這樣的閱讀就是為了快速閱讀,做到"四塊"即閱讀過程"看書快",看到信息"識別快",識別內容"理解快",理解內容"記憶快"。這樣的閱讀能使學生信心高漲,興趣也會得到增加,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記憶力等。
方法三:品味性精讀。閱讀文質兼美的文章。在閱讀這樣的文章的時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細心,在閱讀的時候認真揣摩作者對他的構思和立意等,還要不斷消化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在看到喜歡的語句的時候可以標注下來,反復閱讀。這種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方法四: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
3.利用"問題"在感悟的基礎上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俗話說:"讀書不思考,猶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思考,閱讀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在閱讀之前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到思考的過程中。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學生由于成長的環境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經歷不同,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分層次進行指導,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時,讓學生共同講討論學法"你認為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這課?"學生通過討論都認為學習這課首先要從"學習提示"開始,然后從課題入手,再根據課后問題來幫助學習課文。課后第一題:"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黃山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幾塊奇石的樣子?"這是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時做到邊讀邊思考,從而了解課文內容;第二題:"默讀課文第三段,說說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是提醒師生這是本文的訓練重點,要求重點學習和掌握;第五題:"依照課文第三段說一段話,介紹下面兩塊奇石:天狗望月、仙女彈琴。"這是學習課文第三段"并列寫法"后,進行知識遷移而設計的,讓學生讀寫結合學以至用。由此可見,在學習課文時如果學生都能分析、研究一下課后問題,就能使它們在閱讀中發揮"導游"的作用,使學生在學課文時,少走彎路。
4.讀說結合,在說話中提高閱讀能力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讀"與"說"是對文字信息的輸入輸出,讓學生要在說中將對課文中理解的內容表達出來,"讀"與"說"的有效結合,才能達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教學《狐貍和烏鴉》一文時,我讓學生發揮想象,以"肉被騙走以后"為題編個小故事。這時學生的興致高漲,思維也像打開閘門的水,噴發而出。學生滔滔不絕,而且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結局。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在說話中提高了閱讀能力,真是益處多多。
5.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筆記的重要性。讀書筆記的形式有很多。包括:摘抄型。比如對閱讀材料中一些優美的語句等進行摘抄。提綱型。就在在閱讀結束,對閱讀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后,用提綱挈領的方式將材料的主要內容記錄,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在閱讀完一個材料后,將自己的感想和領悟記錄下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聯想型。即是通過自身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把握,通過聯想和想象,改編故事,續寫故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6.豐富語文學習資源
語文教學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應構建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拓寬教學渠道,開發和利用生活中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與啟迪。 語文學習資源包括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課堂學習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多媒體教學手段等;課外學習資源包括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各種標牌廣告以及自然風光、 文物古跡、風俗民情、 國內外和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話題等。 教師必須充分發揮這些語文學習資料的效用,才能促使學生全面而又和諧地發展。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選取適合他們的閱讀材料,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中把說、讀、畫、思等相互關系能相互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并注意給予積極地評價,將點點滴滴積累于平時。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提高。
參考文獻
[1]沈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3,12:223+248
[2]輔溪芳.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路徑[J]. 內蒙古教育,2013,12:27.
[3]姜亞利. 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 快樂閱讀,2013,18:46.
篇10
1. 側重朗讀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段,我是這樣處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陰/又冷。指導學生用低沉、悲傷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環境描寫側面烘托了人民對總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擠滿”、“長”、“多”三個詞讀重音,使學生在朗讀中也和人們一樣沉浸在對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中。如此引導,學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豐富了語言庫存,有陶冶了情操。
2. 側重合作
古語云:獨學無友,孤陋寡聞。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討論,相互進行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流,可以誘發對言語的感悟,可以進一步感悟課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學《驕傲的孔雀》一文時,先要求學生自己對照圖文仔細讀課文,然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驕傲的孔雀》的故事情節,看學生間的合作精神怎樣,同時也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何。結果學生把孔雀那種驕傲,認為自己漂亮,妒忌別人,驕傲得連自己都不認識等表現得淋漓盡致。
3. 側重想象
選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構思立意、運筆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內容,形成語言文字的空白。教學時,在這些地方引導學生瞻前顧后,補充情節或空項,則能促進閱讀,增強語言訓練的力度。如《黃山奇石》一文,課文根據黃山巖石名形相似的“奇”,通過“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等石的具體描寫,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一筆帶過,形成空白。我們可引導學生緊扣“奇形怪狀”,抓住巖石的名字,發揮想象力,分別說說這三塊略寫的巖石的樣子。模仿前文描寫的句式手法,把這三塊巖石具體寫下來。然后要求學生改寫課文,把這三塊巖石作為詳寫的內容,把原文中詳寫的四組巖石作為略寫,開頭結尾不變,進行更高層次的訓練。
4. 側重自悟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以學生閱讀為前提,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這句話強調的是學生在獨立學習過程中,對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感知,對課文的內容、層次、感情、語言特點、重點詞句、精彩片段,進行符號批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讓學生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使思想得到啟迪,靈魂得到凈化,個性得到張揚。
5. 側重質疑
“學貴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質疑蘊含著創新的因素。由此可見,讓學生質疑,對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提高素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應當成為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教《落花生》一文,有學生提出:“落花生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個對比不科學。為什么?因為桃子、石榴、蘋果既可觀賞,又可食用,這不是一舉幾得嗎?總比落花生只供食用不可觀賞要好得多。雖然學生的理解與作者的表達意圖有失偏頗,但能向教材挑戰,就很難能可貴了。有了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變被動為主動,進入“憤悱”的狀態,也就達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目的。
6. 側重體驗
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以學生個體體驗為基礎的,是學生對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行為、認知和情感的整體參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追尋“體驗”,讓體驗全方位地進入開放的語文課堂,也正是當前語文教師的傾心追求。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小稻秧歷險記》,一位學生朗讀到雜草被噴霧器大夫用化學除草劑噴灑后,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時,聲音很大,力氣很足,情感不到位。于老師幽默地啟發:“要么你這株雜草抗藥性強,要么這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給你噴灑一點。”說完,朝他做了噴灑的動作。在于老師創設噴灑情境的激發下,這位學生如歷其境,有了真切體驗,再讀時,他耷拉著腦袋,真得有氣無力了。
7. 側重辯論
將“辯論”這一形式納入課堂,一是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二是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照亮心靈的沉睡區,深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三是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創新,敢于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不迎合別人,活現出一個實實在在的自我。更重要的是通過爭辯能夠明白是非,從而培養學生能言善辯和口語表達能力。如在教完《落花生》一文,向學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成兩組,各自代表“蘋果”、“花生”,然后根據各自的觀點展開辯論。辯論分為三次,第一次說自己的好處,第二次講自己的不足,第三次談當前社會為什么需要“蘋果”和“花生”這樣的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個個小臉漲得通紅,答辯精彩,氣氛熱烈。最終大家統一認識:人要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對社會有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人才。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激活童真、回歸自我、學做真人”的目的。
8. 側重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