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摘抄范文

時間:2023-04-04 17:34: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摘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摘抄

篇1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努力探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下面是值得借鑒的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推薦優秀讀物,介紹主要內容

例如,教完《孔明借箭》后,學生對孔明的神機妙算深感佩服,于是我趁機介紹《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和“三顧茅廬”,并提出:“你們還知道哪些三國故事呢?”一石激起千層浪,班里喜愛課外閱讀的學生紛紛給出了答案:“空城計”“三英戰呂布”“七擒孟獲”等。全班學生的閱讀興致大增,達到了良好的引導效果。

2.以教師的閱讀感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從我自身的教學實踐表明,教師介紹自己的閱讀經歷,講述自己的閱讀感受,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我講述了自己初中時期閱讀了《海底萬里》,至今仍印象深刻,書中一一介紹了無窮大海中的各種魚類、植物,以及地中海下的神奇隧道等。結果,學生去圖書館借閱書籍時,爭著要借《海底兩萬里》。

3.利用名人效應,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殿堂

我找來一些名人撰寫的關于讀書經歷的文章,推薦給學生,利用名人效應,引導學生愛上讀書。例如,我讀到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為一套名著作的前言,馬上推薦給學生,讓學生感受一個教育家的閱讀經歷,激起學生對閱讀這個美好天地的向往。

4.提供優秀的閱讀平臺,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如果沒有優秀的適合學生的讀物為載體,學生是不可能喜歡上閱讀的,所以,教師要努力創造這個優秀的閱讀平臺。

前年我到一個較偏僻的農村小學支教,我積極地在班級里開展讀書活動,并且根據每個學生特點,為他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全班學生閱讀的熱情空前高漲。有一個男生在作文里寫道:“以前我很討厭讀書,可是當我讀了從圖書館借來的《十萬個為什么》之后,我發現原來書里有這么多有趣的內容,從此我愛讀書了。”

二、引導學生選擇經典書籍閱讀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說過:“如果我建議,我建議去讀經典,經典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充滿前人的智慧。能成為經典的必是好書。”因而,我向學生推薦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閱讀書目和新閱讀研究所在國家圖書館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這些經典書籍能夠成為小學生的精神支柱,能夠讓他們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應該很樂意地去當這位引路人!

三、教給學生閱讀經典書籍的方法

1.學會精讀

我經常為學生開設閱讀賞析課,目的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會精讀,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語言表達和思想內涵去分析、積累、背誦,培養學生精讀、感悟的能力。

2.學會寫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我非常注重讓學生學會寫讀書筆記,并教給方法:

(1)摘抄原文。閱讀中遇到好詞佳句進行摘抄,以加強語文積累。

(2)提綱式摘錄。要求學生寫出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3)寫讀后感。引導學生抒發讀書感受。評價文中人物、事件、語言等,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確保讀書時間

我讓學生制訂讀書計劃,合理安排閱讀時間,確保每天認真閱讀30分鐘以上。我還利用每天下午的20分鐘自習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日積月累,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提供課外閱讀的展示平臺

1.開展讀書交流會

讓學生有機會把自己摘抄的優美詞句、讀到的新鮮有趣的故事或自己的讀書體會與大家分享。這個活動很受學生的歡迎,他們非常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發言時常常博得同學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樣一來,一批喜愛閱讀的優秀學生帶動起全班同學的閱讀熱情,閱讀的濃厚氛圍就建立起來了。

2.開辟“好書推薦”專欄

我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開辟了“好書推薦”專欄,由教師或學生在該專欄張貼推薦內容,專人負責審核,要求把所推薦書籍的大概內容介紹出來,若附上推薦理由則更好。這樣,班級里關于閱讀的討論越來越多了。

3.優秀讀書筆記展評

我在每一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階段進行“優秀讀書筆記展評”活動,一批優秀的“讀書筆記”亮相于全班學生,給認真做讀書筆記的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也給全班學生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

篇2

一、指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因此,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尤為重要。而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而在我們農村小學,學生家長的文化層次相對較低,家長或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空閑時間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將,即使有人拿起書本,也是那種不入流的消遣書,學生很難從家長那兒得到“讀好書”的熏陶。為了營造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的環境和氛圍。老師義不容辭的肩負著向學生推薦優秀課外讀物的重要使命。

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我配合閱讀教學積極向學生推薦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為學生架起從課內向課外閱讀的橋梁。如在學完《賣火柴的女孩》后,我便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勝的讀物;學科普文期間,我就建議他們閱讀程度適合的科普讀物;教學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導下,學生們便興致勃勃地去讀了原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我還精心挑選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等。其次,我還適當推薦給學生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比如,鄭淵潔的“皮皮魯”和“魯西西”等系列童話故事,成為眾多小學生童話夢中的主人公。通過閱讀各類書刊,學生慢慢明白,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還有更浩瀚的書海等待他們去遨游。讓學生能慢慢走出語文課本,走向語文大世界,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因此除了指導學生選擇讀物外,我還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學生掌握多種讀書方法和技巧 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可見,閱讀應有多種方法和技巧,要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所讀材料的不同,來選擇恰當的方法。我主要教給學生精讀、略讀、瀏覽這三種讀法。精讀法主要是針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提倡集中精力,精細地閱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記憶內容,想象情境,感受意境美、文辭美,人物美;略讀法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迅速地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意在了解大概內容,對于長句要善于抓主干,遇到難詞、生字,只要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就可以跳過去;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對所讀的書報,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等。這樣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然,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以后,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

2教學生學會摘錄批注 我國教育家徐特立曾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句話中的“動筆墨”,就是圈點批畫記的意思,指出了摘抄記錄的重要性。在這一閱讀方法上,偉大導師列寧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讀書時非常喜歡在書頁空白處隨手寫下豐富多采的評論、注釋和心得體會。在閱讀時認真作符號、寫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讀書時開動腦筋,記下某些感受,記錄某些思想火花,這是一種卓有成效的讀書方法。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發現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方便隨時記背,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也可在文本的空白處寫下自我體會等等。摘抄可在讀中進行,也可在讀后補記,感想可長可短,語言繁簡皆宜……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總之,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受制于空間。長期積累,終就“厚積而薄發”,就會合理用于寫作之中,下筆如有神。這樣既有效地提高了閱讀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增強課外閱讀的自覺性和持續性

課外閱讀如果缺少教師的檢查和監督,有時候很容易虎頭蛇尾,所以教師要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同時,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循序漸進,分層要求 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有計劃地循序漸進。比如,對低年級學生,關鍵是要通過各種方法引導他們喜歡讀書,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讀起來,讀進去,帶著一顆愉悅的心,在優美的語言文字中含英咀華,品味感悟,豐富情感,在大量的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感染,為生命成長奠基!然后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拔高要求。

2、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 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班開設了大閱讀課。把每周星期五的第六節課定為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交流。閱讀時有老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有效地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3、做好課外閱讀的檢查與評價 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教師要經常采取談話、檢查讀書筆記等方式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可以把檢查閱讀情況和班級活動、語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比如,開故事會、專題知識搶答,批閱讀書筆記、讀書報告會等,以此促進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

4、表彰先進,堅持閱讀 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評為班里的“閱讀小明星”,把該生照片貼在學習園地上,并寫上她最喜歡的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教師及時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興趣高漲,會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

篇3

一、加強對課內閱讀的指導

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教師應加強課內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得法于課內”。教學要在重視文本教科書的同時又超越文本,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新機制,這樣,語文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1.開展創造性閱讀,注重人文性與個性化

長期以來,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并不是閱讀活動的主動參與者,而是更多地依賴教師、迷信書本,成了知識的被動接受器。開展創造性閱讀,就是要改變這種局面,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注重個性化朗讀的指導,尤其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中,特別是在把握文章的主旨時,應鼓勵學生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迷信權威、迷信書本。開展創造性閱讀就是鼓勵學生勇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和感受,提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應予以肯定,從而營造出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只有這樣,我們的閱讀教學才能從那種“人云亦云”“異口同聲”的模式中解脫出來。在閱讀的同時,教師可以穿插各種小練筆,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舉一反三。

2.把課外引入課內,構建大語文教學動場

語文教學必須要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增加語文課的文化內涵,不能將經典名著、時文精品拒課堂之外,應在把握教科書的基礎上提供有價值的材料,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在“法定”的教學時空內,彌合課內與課外的鴻溝,讓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課堂內掌握最大量的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把背景資料引入課堂,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隔很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聯系時代背景才能理解人物的情感。如學習柯巖的詩歌《種子的夢》,如果僅從表面上理解種子的夢想:吸收養分,積蓄著力量,夢想自己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在課前就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柯巖的資料,自己也把關于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打印出來。課堂上通過學生對資料的交流,了解詩人在“”中一家人深受迫害。詩人用人性化的語言描述種子的夢,抒發自己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祖國新生的寄托。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把經典美文引入課堂,加大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抓住教科書中某些有價值的知識點,如體會文章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形象等,可以把與之相關的課外資料推薦到課堂上,與相應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能拓展學生的視野,為課外閱讀打下鋪墊。如學習《草船借箭》后,我選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和大擺空城計的內容整理印發給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激起了課外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班內掀起了讀三國、品三國的熱潮。

這樣課內課外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加大了課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有計劃地指導課外閱讀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有效的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伸,能讓學生真正聰明起來。

1.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推薦合適讀物

好書,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跡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緊張、驚險、曲折的情節吸引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只有教育學生讀好書,才能使學生從好書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樹立良好的審美觀。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教師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好書,可以讀,哪些是壞書,不可以讀,不斷提高他們的鑒別能力。教師要制定好每學期的讀書計劃,減少閱讀的盲目性。

(1)推薦延伸性的課外書籍。在學生學習了課文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進行延伸性課外閱讀。如學習了《鯨》一文,推薦學生閱讀美國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作品《白鯨》和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進一步了解鯨的生活,了解海洋,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學習了《永生的眼睛》,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夏洛的網》,以激起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深入思考。

(2)推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經典美文。經典文學作品都經過了幾代人的閱讀體驗,其作用不言而喻。反映時代精神的美文,有助于學生把握時展的脈搏。但是,教師推薦的經典美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選擇符合他們認知特點的讀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閱讀的興趣。一般來說,小學低中年級側重提高想象能力,可提供童話寓言、民間故事、古詩和通俗的小文章。而高年級學生除了故事外,還對人物傳記、傳奇、驚險科幻小說等感興趣。女生一般喜歡看故事情節較強的書,我向她們推薦《綠野仙蹤》《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等,而男孩對歷史、科學、體育、科幻等方面感興趣,于是我經常向他們推薦《水滸傳》《中華上下五千年》《神奇的大自然》《科學之謎》等。由此可見,教師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要做到有的放矢,使每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所推薦的讀物類型要盡可能的廣泛而多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這樣可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也各有所獲。

2.及時指導,提高課外閱讀質量

課外閱讀為學生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教師要想使學生把課內學到的讀書方法靈活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就要及時地加以指導,開設閱讀方法指導課,教給學生一些讀書方法。

教師要及早讓學生養成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以及用眼衛生等習慣。開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無化”是無益的,應該邊讀邊想,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不斷地在重點詞、句、段上圈點批注,抓住重點詞、句、段去理解,再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書的意思。

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讀物、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有效措施。讀書筆記主要有四種:摘抄,如抄精彩詞語、優美句段、格言警句等,積累語言;列提綱,如寫出文章的要點、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寫讀后感,指導學生把原文的思想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寫出讀文后的感受;寫書評,如評價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小學生的語言雖然是幼稚的,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是有限的,不到位的,但他們對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曲直已有一定的認識,通過寫書評的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3.學校家庭相結合,保障閱讀時間

家庭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有許多成名人士正是因為有著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從小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受益終生。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學校教育可謂事倍功半。

因此,開展課外閱讀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每次開學都要召開家長會,把自己制定的讀書計劃與家長交流,請他們提出修改意見,取得他們的支持;同時號召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寫下閱讀心得。在讀書匯報會上,請親子閱讀出色的家長介紹經驗,以掀起親子共讀的熱潮。閱讀過程中,借助家校聯系卡及時把學生的閱讀情況匯報給家長。這樣家校結合起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保障了課外閱讀的時間

4.及時評價,不斷提高閱讀興趣

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比激勵,給予學生一定的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激發他們主動閱讀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語文素養。根據實際情況,我采用靈活多樣的評比方法,如開展故事競賽、智力競賽、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等,評比學生的讀書心得、優美句子摘錄并頒發獎狀。可根據學生課外讀物的數量,評出不同星級的讀書明星;學期末評選讀書標兵,并頒發獎狀和書籍。這樣既鼓舞了先進,也對其他同學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