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風民俗范文

時間:2023-04-02 03:0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蒙古族的民風民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

篇1

關鍵詞:蒙古族剪紙;造型語言;民族特色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12-0220-02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56個少數民族,有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在當今藝術大發展大融合的形式下,很多的民族文化開始相互融合,彼此都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形式。要開發這些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就需要我們首先對這門藝術本身進行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剪紙藝術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在生產生活中創造性運用以剪影作為形象表述的藝術形式,是在多種材料上運用雕刻、剪裁、鏤空等手法創造的藝術,它是遼闊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剪紙是內蒙古流傳最為廣泛、歷史最為悠久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學研究,其淵源可追溯到北魏時期,而學術界則認為其更為久遠,這種剪影語言在原始社會的巖畫、彩陶、紅山文化的玉雕、匈奴與東胡銅器等都有所體現。

剪紙藝術人將這門貼近生活、扎根于人民的民間藝術,代代相傳。內蒙古的剪紙藝術極為豐富,在農牧民的生產生活中發展并延續了幾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剪紙極具藝術特色,既有原始藝術特點濃厚的藝術作品,又有符合現代人審美趣味的現代剪紙形式。

一、蒙古族剪紙藝術題材

蒙古族剪紙藝術主要題材為人物鳥獸、民間故事、民風民俗,有的表達吉祥喜慶的,有反映生殖繁衍的,有的祈求消災降福的,有表現草原文化風情、展現現代蒙族人快樂生活的。

一個地區剪紙樣式與當地的民風、民俗、民族文化歷史、和圖騰崇拜等有著密切關系。例如:和林格爾民間剪紙,其影描較多,傳承的是遠古巖畫和匈奴青銅鏤空藝術。包頭地區的剪紙也同樣具有非常豐富的歷史積淀。包頭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紅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匯地,許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不斷交融和更替中被傳承下來。包頭的漢墓中曾出土過用金箔剪制的各種動物形的貼飾,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紙類鏤空藝術的歷史見證。

二、蒙古族剪紙藝術造型語言特征

內蒙古地大物博,擁有遼闊的草原,養育了具有悠久民族文化歷史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發展歷史脈絡,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習慣,形成了其特有的藝術語言形式。無論是藝術形態方面,還是文化內涵方面,蒙古族剪紙都蘊含著我國北方草原文化形態的圖騰崇拜、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思想,成為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重要的民俗學、歷史學、藝術學、考古學和審美學等多學科人文價值,被學界譽為“農耕與草原圖騰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國北方剪紙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紙遺存之一。

(一)蒙古族剪紙的氣質――粗獷與細膩

蒙古族剪紙在造型語言方面既有粗獷的一面,又有細膩的一面。現在有一些蒙古族藝術家在剪紙的造型手法上追求原始的、不加修飾的、減法式的剪紙創作風格,用簡潔的圖形語言表達剪紙創作的內涵,努力體現草原人粗獷的不拘于細節的性格特征。像內蒙古民間剪紙藝術家薩仁老師的作品,在人物形象與動物的造型上都用的是簡約的造型手法,努力追求畫面的意象美,視覺造型語言簡練而又不失其應有的美感。對蒙古族男人臉部刻畫上,她用簡潔的線條勾勒出鼻子和嘴,用洗練的手法表現眼睛與耳朵,將蒙古族漢子的粗獷和對家庭的溫柔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審美情趣也會相互影響,漢族剪紙的細膩性、復雜性也逐漸融入蒙古族剪紙當中。一些藝術家受此影響,在畫面的造型語言上更趨細膩、唯美,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強調惟妙惟肖,表達的主題也更加隱晦。蒙古族剪紙藝術家榮鳳敏的作品《盅碗舞》人物造型形象而有動感,造型手法上大氣又不失細膩。尤其是在背景圖形的處理上,將圖底的疏密關系進行了強烈對比,主體人物形象并用大面積的實圖,只是在頭飾、衣角、裙邊等地方做了花紋類的細節裝飾,將蒙古族姑娘那種婀娜多姿、偏偏起舞的形象表達得淋漓盡致,整幅作品動感十足,細膩又不失大氣。

(二)蒙古族剪紙造型語言的高度概括與傳神特性

受中國的哲學思想的影響,中國藝術以善、倫理為主要的表達主題。當代的內蒙古藝術家在創作剪紙藝術時也受到這個理念的影響,在設計畫面內容時,注重表達蒙古族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蒙古族剪紙同其他地區剪紙一樣,都是藝術家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提煉來表達主題的。比如,用剪影的手法將藍天、白云、蒙古包、人物、牛羊等事物共同安排在一個畫面之上;用陰陽紋理的處理方法,相斷、相連的處理手法,來表現事物或人物鮮明的性格,既追求形似,又注重神似。當代的蒙古族剪紙藝術家的創作多以蒙古人為主體素材,在表現蒙古族特征的時候主要是從服飾特征人手。蒙古族有很豐富的服飾種類、復雜的帽式、精美的刺繡,剪紙藝術家抓住這些飾物的特征,幾個簡單的陰刻與陽刻處理,就將其表現的十分生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圖3中,藝術家將人物的頭做橫向處理,使臉部微微上揚,就傳神地表達出蒙古族小姑娘和她小狗朋友之間的友誼。小姑娘手上還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使畫面童趣盎然。作品既高度概括,又十分傳神。

蒙古族剪紙藝術氣質上乘,布局合理,氣韻生動,與其他民間剪紙相比更具概括性,也更生活化。

(三)蒙古族剪紙造型藝術意象之美

篇2

蒙古族興起于中國北方草原,隨著成吉思汗征服各地方政權和遠征國外,在繼承幾千年來北方民族所創造的草原文化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種文化之優長,使蒙古族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喜歡翱翔于藍天的雄鷹,喜愛馳騁在草原上的駿馬,于是,就把民族的情感、性格和來自大草原的氣勢,都融匯于鷹和馬的舞蹈形象上。草原民族也很喜愛大雁和天鵝,這是因為當這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著冬天即將到來,讓牧民作好越冬的準備;當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溫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在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女性的動態則常模擬天鵝的形象。它既象征女性的溫柔、潔美,又能體現出牧民婦女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在從事狩獵民族的舞蹈中,還常出現熊、虎、鹿等形象。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征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是來源于數千年草原文化對游牧民族的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在繼承古老文化的基礎上創造與升華。

二、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與風俗習慣

茫茫草原,人煙稀少,居住分散,遠行人的飲食、住宿都需要得到同胞的幫助。于是,從很早的時候起,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禮貌待客,就成了每個牧民自覺遵循的禮俗。敬茶、敬酒 、獻哈達等都是蒙古族人們的熱情待客的民風民俗。

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在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后,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根據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文化背景和形象特征等特點,令我們清晰的知道了解蒙古族燦爛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間舞蹈是草原文化有的一支奇葩。由于有《牧馬人》、《鄂爾多斯》、《筷子舞》、《盅碗舞》、《擠奶員舞》、《雁舞》、《摔跤舞》、等作品的出現,使蒙古族舞蹈達到了真正的藝術境界,并影響和左右了原生態民間舞的發展走向,從而使蒙古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

三、蒙古族舞蹈的表演形式與風格

蒙族的原始信仰是薩滿教,蒙古汗國時期才開始信仰或推崇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從中可以看到當時政治上得需要,而各種宗教對蒙古族文化也產生一定影響。

沙吾爾登(薩吾爾登)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具有牧區文化的色彩。表演時以民間樂器“托布秀爾”(或譯作“陶布修爾”)伴奏,由于樂曲多用“沙吾爾登”命名,所以這種舞蹈稱作“沙吾爾登”或“托布秀爾樂舞”。

安代是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流傳于內蒙可科爾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庫倫地區最為盛行。安代源于薩滿跳神,是由薩滿“唱白鷹”跳神治病發展而來的舞蹈形式。過去以唱為主,后來逐漸發展為今天自娛性群眾舞蹈。

筷子舞與盅碗舞流傳于內蒙古伊克昭盟地處內蒙古農業區河套平原,所以當地的民間舞蹈自然會受到農耕文化影響。舞蹈中使用的筷子與盅碗道具,就都是農區常用的生活用具。然而在“筷子舞”、“盅碗舞”民族樂器伴奏、當地民歌伴唱聲中,舞蹈的動態形象、技巧與表演風格,洋溢著濃郁的草原文化生活氣息。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背景蘊育了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探討蒙古族文化對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不僅是印證文化遺址和文化分析,更重要的還是找出草原民族的精神實質。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新疆 衛拉特蒙古族 金銀器 紋飾

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草原文化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幾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國內外諸多學者的關注,并且,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在民間流傳也十分廣泛,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審美意識的反映,是在新疆衛拉特蒙古族歷史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的社會環境中逐漸沉淀而形成的一種民族藝術傳統,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價值。

1 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內容

在新疆衛拉特蒙古族文化中,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它是人民群眾思想感情、理想信念、審美意識的具體藝術表現。每一種紋樣都有新疆衛拉特蒙古族特定的風俗用途和傳統象征意義。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無論是出現在銀碗、蒙刀、茶壺,還是煙斗、鼻煙壺上都有惟妙惟肖的動物、植物圖形和自然存在物即宗教圖案等色彩濃郁的裝飾紋樣,都反映了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勞動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融的美好現象,也以此看出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和諧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 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生命寓意

2.1 生殖崇拜的表現形式。

生命意識與繁衍意識是人類最基本的意識之一。和許多原始民族一樣,蒙古族原始圖騰崇拜中對人體生殖器官的崇拜作為對人類生命力的探尋,同樣潛隱地反映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之中。從最初的女性生殖崇拜的母系社會到后來男性生殖崇拜以男權為主的社會體系,都體現了新疆衛拉特蒙古族“萬物生生不息”的哲學理念。在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上看到蓮花和萬字紋的圖形,就是以圖形傳達生命寓意,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文化藝術的思維形式,是生命價值的具體體現。

2.2 宗教崇拜的表現形式

宗教崇拜主要源于原始社會末期就有的薩滿教和1 3世紀時期傳入的印度佛教、藏傳佛教。受薩滿教和藏傳佛教的影響,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在紋樣構成、色彩應用都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宗教色彩,如“吉祥八寶”紋樣經常應用在銀碗、蒙刀、打火鐮等金銀器上。

3 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的當代價值

3.1 市場價值

從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市場對工藝美術的需求開始不斷增長。在新疆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也是有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民族。新疆衛拉特蒙古族質樸與率真的藝術風格也將旅游產品開發帶到了一個工藝藝術形式多樣的藝術世界,找到將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與當代藝術相互交融、滲透的方法成為重中之重。

3.2 文化價值

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價值體現

在很多方面。首先,它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第二,其工藝的技術和藝術更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第三,作為民族文化,它既是歷史性的,又具有現代性,是現代生活文化的具體表現;第四,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新疆衛拉特蒙古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的形象大使。

3.3 藝術價值

在我們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可以在一些寺廟中和遺留的貴族家中看到很多歷史悠久的珍貴金銀器。通過研究這些傳統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可以了解到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民風民俗,不但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也有極大的收藏價值。

結語

藝術起源的主要因素是人類對生命的不斷追求的過程,是一種內在需求的精神動力,這種力量在現實生活中轉化為一種實際行為,是人類生命力的體現。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活動伴隨著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產活動而發展、傳承。新疆維拉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不斷延續與變化,揭示著生命意義和藝術價值,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紋樣的藝術價值就是在新疆衛拉特蒙古族人民生命力的不斷升華、意識活動不斷豐富中而創新和提高的。新疆衛拉特蒙古族金銀器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是生活里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都與民族審美、民族心理、民族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是新疆衛拉特蒙古族獻給我們的一份瑰麗的藝術珍品。

參考文獻

[1]阿木爾巴圖.蒙古族美術研究[M].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

[2]李飛.中國傳統金銀器藝術鑒賞[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篇4

那達慕,蒙古語為“娛樂”或“游戲”,起源于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文體娛樂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那達慕的文化內涵也日趨豐富,新疆博爾塔拉各地分散的那達慕逐步發展成為 年度全州性的集民俗、文化、體育、經貿、旅游為一體,民族風情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各民族同歡共慶的草原盛會。博爾塔拉那達慕草原節已成為新疆的三大旅游節之一。

現場

過去,那達慕草原節每年7月在風光秀麗、金花如毯的賽里木湖湖畔舉行。為保護賽里木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生態環境,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在博樂市南城區修建功能齊全的賽馬場,作為那達慕草原節的主會場。2006年又建成了規模宏大、設施一流的綜合體育館,成為那達慕草原節的分會場之一 ,舉辦時間也改在秋高氣爽、瓜果飄香、銀棉似海的金秋季節,活動內容在一些傳統項目的基礎上,增加蒙古族的江格爾說唱、維吾爾族的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等專場娛樂活動,弘楊各民族的傳統文化。

參加那達慕草原節,可以領略到賽馬、賽駱駝、摔跤、押加、射箭、斗羊、叼羊、姑娘追等13個類別的,充滿濃郁民族風情特色的傳統體育比賽和表演,欣賞到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江格爾”、“麥西來甫”、“阿肯彈唱”、“民間戲曲”等專場文藝演出,觀看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雜技團的巡回演出和在賽馬場放映的優秀電影,還可以漫步博樂商業步行街觀看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和各類展銷活動。

看點

賽馬是蒙古、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自古以來世代相傳的騎術活動,更是蒙古族、哈薩克族最激動人心的傳統娛樂活動之一,每年在舉辦那達慕草原節時,牧民們都要趕來參加賽馬活動。賽馬一般分速度賽馬和賽走馬,本屆那達慕草原節速度賽馬設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五個項目。速度賽馬的騎手 般都是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在新疆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擁有善騎善射的本領。射箭分步射與騎射兩種,是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族世代相傳的最古老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在喜慶集會上經常舉行的娛樂活動之一。“姑娘追”大都是由未婚男女青年結對子。小伙子可以在途中與姑娘說笑甚至談情說愛。等到雙方到達指定地點以后,小伙子立即掉轉馬頭急馳,女方則要奮起直追,追上之后可以揮動馬鞭抽小伙子的皮帽或白氈帽,小伙子只能躲閃不能還手,如女方喜愛對方,則輕輕揮動馬鞭以示愛慕之情,惹來觀眾哈哈大笑。

篇5

論文摘要:遼闊無邊的北方草原生活造就了我國蒙古族粗獷、豪放的性格,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同時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圖形文化特征。獨特的生存方式、神秘的圖騰崇拜、圖形的審美習俗都與蒙古族的發展歷程有著解不開的淵源。

無際的草原成就了蒙古族粗獷、豪放的性格,同時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圖形風格。要探尋蒙古族的藝術淵源,必須了解他們的傳統文化風貌,并通過對其民間傳統圖形的研究了解蒙古族人在民族藝術上的審美追求。

一、蒙古族人對圖騰符號的崇拜

列寧說:‘恐懼創造神。”《蒙古秘史》己載;‘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李兒貼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一同過騰古思海,來至汗難名子河源頭的不而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根據蒙古語的解釋,‘‘李兒帖赤那”意為“蒼色狼”,“豁埃馬蘭勒”一詞是“白色的鹿”。蒙古族自詡為‘蒼狼白鹿”的后代,這顯然有極深刻的圖騰崇拜的意味。根據北方民族史、蒙古族的歷史典籍中的有關記載,從蒙古族崇尚薩滿教的神扯觀念表現中也可推定蒙古先民確實將“狼”、鹿作為圖騰進行崇拜。在蠻荒的北方草原,“狼”對于草原游牧人群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野獸。它們往往集結成群,無論捕食或對付進犯之敵,都協同戰斗,團隊意識極強,且兇猛而富有靈性。于是人們由恐懼而敬奉,把它們視作自己的親屬和同類,這也許就是“狼”圖騰崇拜的緣由。“狼”的圖騰崇拜不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尊崇,也傳達了人類對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識的認同與自信。作為圖騰符號的‘糧”圖形有著強烈的宗教意味。原始圖騰崇拜是蒙古族人的宗教信仰與審美取向的中介符號。蒙古族人民對“狼”圖騰的崇拜,也涵攝了對“狼性”文化的審美意識的深刻體驗。因此,“狼”圖騰作為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文化藝術符號,滲透進蒙古族文化的基因中,而審美文化、藝術活動作為文化形態也受其影響。由于受萬物皆有神觀念的影響,蒙古人對其他的動植物有著崇拜心理。根據考古及史料記載,蒙古族的圖騰崇拜還包括有牛、馬、羊、虎、鹿、蝶、魚、佛手、杳花、蓮花等圖騰紋飾。雖然這些紋飾有些已經完全失去了原形,成為遠古圖騰文化的象征和回憶,但始終表現出蒙古民族特有的藝術活動與審美情趣。

二、蒙古族圖形文化的樣式特征

圖形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占有很大的份量,無論是圖騰禁忌的圖形樣式,還是審美需要的物件裝飾圖案,都充滿著蒙古族對生命、生活的態度。在原始信仰中,蒙古族人始終認為本氏族源于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它們有著親緣關系,于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崇拜的圖騰,也才有了古老的、著名的“狼”圖騰的神話。因此說,蒙古族的圖騰崇拜是對動植物的崇拜,實際是源于對祖先崇拜的一種對應轉換,這種對應轉換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的神話和圖形展示出來。

蒙古族人對與他們共同生存、生長的動物和植物有著特殊的感情。如牛、馬、羊、駝、犬、狼、鷹、鹿等及各種植物,象征著上天降下的吉祥,傳達對幸福的理解與對理想的追求。聰慧的蒙古族人將這些動物、植物演義成圖形紋樣,將其應用、展示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之中,如日常的服裝、家俱、生活用具及對環境的裝飾。同時由于“萬物有靈”的觀念影響,對這些圖形的使用往往有著嚴格的限制。究其圖形特點,一般表現為三大類。

自然紋樣:云紋、山紋、水紋、火紋及紋有蝴蝶、蝙蝠、鹿、馬、羊、牛、駱駝、老虎、龍、鳳及其他的動物圖案等,植物紋樣有花紋、草紋、蓮紋、牡丹紋、桃紋、杏花紋等紋飾圖樣。充分體現了蒙古族人崇拜自然、熱愛自然的樸素審美觀。

吉祥紋樣:受佛教、薩滿教文化的影響,宗教中的一些圖案也應用于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其中佛教、薩滿教中的盤長紋,法螺、佛手、寶相花等八吉祥紋樣圖案在他們的生活中廣為使用,特別是盤長紋。在民間,盤長(蒙語烏力吉烏塔蘇,)多用于服飾、毛氈、器物雕刻品上,其圖案本身盤曲連接,無頭無尾,顯示出綿延不斷的連續性,寓意長久不斷。蒙古族的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寓意深遠。

文字紋樣:蒙古族的文字如同阿拉伯文,屬篆字體,是一種把鄰接的字形連起來的草篆文字,本身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又具有一定的審美性。它書寫自由,美觀大方,蒙古族人將其用于服裝、鞋帽及毛氈織物的裝飾中。它既是文字,用以記事,又可作為圖形,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隨著歷史的發展,同時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如福、祿、壽、喜等文字圖案,應用得也比較廣。

蒙古族圖形紋樣同其他民族,特別是同漢族關系密切,但在運用紋樣時卻顯示出蒙古族特色。蒙古族喜歡組合運用圖案紋樣,如將盤長紋延伸再加人卷草的云頭紋,纏繞不斷,變化多樣。利用圖形的曲、直線的變化,表現不同的感情,將曲、直線條的不同形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畫面布局。在構圖上采用幾何對稱、變形夸張的手法,隨心跡化,從而達到內與形式、情感與表現的統一。

三、蒙古族傳統圖形樣式的應用

蒙古族民間圖形的運用十分廣泛,特別是在建筑及其裝飾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筑是蒙古包,它伴隨著蒙古族牧民走過漫長的歷史,具有草原游牧民族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蒙古草原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帶,冬季寒冷且漫長,夏季氣候多變,牲畜對氣候和草場的依賴性促使牧民一年數次地逐水草而棲。冬暖夏涼的蒙古包是為適應游牧生活和草原的自然環境所設計的蒙古族獨有的居所。

蒙古包由木門、氈墻、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組成。每一個組件上面都附飾有美麗的圖案,內容大多寓意吉祥如意、祈福平安。各種圖案交錯生輝,氈房內外裝飾圖案多為二方連續的云紋、幾何紋或卷草紋,并在氈墻的角落裝點角隅紋樣。在構圖上以包頂為中心,以圓心為基點,向四面放射狀地點綴圖案。

氈毯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既具有實用性用于鋪陳保暖,又可作為審美用于裝飾。在兩千多年以前蒙古族人就開始用牛毛或駝毛捻成線,延續傳統的編席方法編織出具有美麗花紋圖案的各種地毯。地毯紋樣多以對稱式幾何圖案為主,外圍圖形有方有圓,內部圖案嚴謹對稱。主圖案多以龍、鳳、八仙、團花、吉祥圖案為主,邊飾云紋、植物紋、回紋、萬字紋、角隅紋等圖案。在構圖上,大多是中央有圓形團花,四邊圍繞裝飾草龍間花,構圖飽滿,內容豐富,形成富麗與古樸兩種風格的畫面。遼代在北京建都后,地毯就成為宮廷里專用的鋪設品。它吸收了草原各民族地毯技藝的長處,同時吸納了漢族織錦、瓷器紋樣,形成了獨特的地毯藝術風格。在色彩上,主要以藍、黃、褐三色為基調,間以紫紅、白、黑等色,既對比,又協調,所以又稱之為“中國的黃藍毯”。傳統的編織方法是:氈毯在編織前設計好圖案,根據編織的經緯線特點進行設計,工藝多為手工編織。隨著時代的發展,盡管受外來文化、技術的影響較大,但蒙古族的地毯藝術至今仍不失為藝術瑰寶,它是民族民間藝術傳承的結晶。

服飾圖案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形式之一。服裝的裝飾圖案更多地體現出蒙古族人的文化、宗教信仰、圖騰崇拜、審美習俗等。特別是圖騰圖案,對其的應用最為多見。無論服裝,還是飾物,無一不顯現圖騰文化的痕跡。多變的自然現象使先民們感到茫然,由此產生的圖騰圖案應用于服裝的裝飾上,期盼崇拜的圖騰形象能夠隨時護佑他。如常見于蒙古袍、腰帶、帽子、靴子等上的圖騰圖案及各種象征符號圖案;如日月形紋、高山流水紋、葫蘆紋、漩渦紋、回紋、雷紋、云紋、山紋、水紋、火紋以及狼紋與鹿頭冠紋圖案。蒙古族先民們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往往通過這些圖形來認知自然、診釋自然。這些都是對自然和生命的一種認知形式。同時由于受漢文化的影響,在蒙古族的服飾中還常飾有吉祥云紋、飛翔仙鶴、五爪金龍等吉祥圖案。在這里龍圖騰為最高權力的象征,仙鶴代表最高尊位,具有強大的威懾與企慕的效應,都是遠古圖騰的重現與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服飾做工精細、協調美觀,其中還有大量的抽象幾何圖形作為邊飾,圓中帶方、曲中有直、環中套環,體現了蒙古族對佛教的“圓通,圓覺”的理性精神思想的理解。

在蒙古人心目中,帽飾是吉祥與權威的象征。據《后漢書·蠻傳》所記:“盤蠻‘好五色’衣服,制戴皆有尾型。”蒙古帽后面的“尾”是蒙古族人愛犬、敬犬和‘火圖騰”祟拜觀念的再現。其中圓形帽象征天,古有‘嗽人不欺天”、“欺人不欺帽”的說法。由此可見,帽飾代表天而擁有神圣崇高的意味。蒙古帽上多飾有太陽紋、火紋、花紋、祥云、龍鳳等紋飾。

靴子是馬背民族最具特色的與蒙古袍配套的民族服飾之一。蒙古靴子種類很多,常見靴幫和靴底有花紋、古幣紋、龍紋、鳳紋、云紋、蒙文篆字等作為裝飾。同時靴子圖案因地區部落的差異、用途而有變化。這些圖騰圖案在其服飾中象征勇敢、強悍及頑強的生命力。服飾圖案多采用刺繡、縫帖的方法,制作程序比較簡單、自由。

篇6

“薩滿”一詞源自阿爾泰語系

通古斯語族,意為瘋狂不安、因興奮而狂舞的人。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錫伯族和赫哲族都稱他們的神職人員為“薩滿”(Saman),蒙古人則稱自己的神職人員為“博”。

薩滿,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信仰,學術界普遍稱之為薩滿教;也有學者認為,將其稱之為薩滿文化更貼切一些。它影響人們的生活面很廣,卻沒有“經典”留存,以供人們學習、傳播,更沒有廟宇寺院來培養神職人員或貯藏經書。比起佛教“有經書、有基地(廟宇)、有官方支持”的強大力量,薩滿無處不在,卻又深藏民間。它更像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來去無蹤影,與大自然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薩滿”一詞被歐洲學者們在17世紀到西伯利亞旅行探險時記錄下來,逐漸成為今天的學術名詞。歐洲人對它的神秘性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后來在許多地區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經過數百年的考察記錄與研究爭論,學術界依據地域形態對薩滿做出了廣義和狹義的劃分。狹義的主要是指以西伯利亞為中心的東北亞地區各民族,特別是通古斯民族中所流傳的民間信仰。廣義的主要是指東起西白令海峽,西至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以及北美、澳大利亞、北極愛斯基摩人在內的所有原始巫術。即使是狹義的薩滿,它所涵蓋的地區也包括了今天的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和中國境內尤其是北方民族所在的地區。

薩滿教是建立在萬物有靈基礎上的一種自然信仰形態,是一種自然的多神信仰。在中國范圍內,保持或曾經信仰過薩滿教的民族有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裕固族、滿族等。他們崇拜的神很多,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風雷雨雪江河,火樹山虎熊鷹……其中,天神是崇敬的首位,在游牧文明中經常提到的“長生天”即是。“長生天”是一切“騰格里”天神中的至上神,主宰著世界和人的生活。蒙古族長期保留著祭祀天、地、圣山、圣湖的習俗。

薩滿教是因其神職人員——“薩滿”而得名的。在自然崇拜與圖騰崇拜之后,又產生了祖先崇拜。“薩滿”成了人與神之間的使者,是保佑人畜平安、免除災難的祖先神靈的代表。男女都可以成為“薩滿”,有時氏族酋長本身就是“薩滿”。男性“薩滿”被稱為“博”,女性“薩滿”被稱為“烏都干”。作法時,他們身著薩滿服,手執薩滿鼓、精靈偶像等,唱頌并舞蹈。蒙古“薩滿”是溝通神靈和人之間的中介,是神的代言人,除災滅患、占卜問相、祈禱祭祀,在人們心中有著崇高的威望。

融入靈魂深處

初到草原的人有時會問:蒙古包和敖包是一回事嗎?答案是:蒙古包是人居住之處,而敖包則是祭神的場所。敖包,蒙古語,直譯是“堆”,但其真實的含義及起源都與薩滿教息息相關。

敖包是薩滿教的祭神載體和作法事的場所。它以石塊堆砌而成,頂端有旗桿,周圍插滿柳枝和吉祥彩色布條,象征人們虔誠的心意。薩滿教的神職人員在作法事的時候,尤其在祭祀諸神的時候,都要在敖包旁進行。民眾也會主動聚集到敖包旁,獻上供品,包括酒、水果、點心、肉、布匹等。儀式結束后,薩滿主持者再分給大家享用“敖包賀西格”(敖包的福分)。祭敖包就是祭天地、祭祖、祭水火等,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平安等。

敖包一般分為家族敖包、嘎查(村)敖包、蘇木(鄉)敖包、旗(縣)敖包。也有學者把敖包分為祭天敖包、部落敖包、將軍敖包、紀念敖包、呼日胡敖包、翁貢敖包、官方敖包、寺廟敖包、蘇力德敖包、諾彥敖包、村屯敖包、詛咒敖包、歷法敖包、湖泊敖包、標記敖包、兒童敖包、牲畜敖包、狩獵敖包、動植物敖包、誓約敖包等。最大的敖包在蒙古國的不爾罕山上,那里是成吉思汗的敖包。蒙古國每年都有隆重的祭敖包儀式,總統也會出席儀式,并親自祭拜。

敖包所在的位置多種多樣:路邊的敖包保佑道路暢通;湖邊的敖包祈望圣水長流;草場邊的敖包保佑水草茂盛……它們無一例外都在被保護物的上方,大小不等,但同樣莊嚴。

去過蒙古國的人們都知道,在路邊經常會見到敖包。凡是路過者,無論是哪國人都會下車,圍著敖包順時針轉三圈,從附近撿來石頭添到敖包上,并手持酒、馬奶、牛奶等或是能代表心意的其他敬物,虔誠地放在敖包上,在心中默默地許愿、祈禱。完成儀式后,內心感到踏實、平和而滿足。這不僅是入鄉隨俗,亦是一次心靈的凈化。

由于敖包的位置通常很明顯,在當地的知名度也很高,游牧人在辨別方位時自然會想到以此為坐標,敘述地點時會說某處在哪個敖包附近,在哪棵樹的前面,在哪條河的北面等等。久而久之,敖包也就有了標志的作用。各部落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界樁就以敖包為標記。漢語文獻里將之寫作“鄂博”、“鄂包”等。清代的一些地圖上,都標畫著作為國界的敖包。但這是敖包后來的延伸意義,原始意義上的敖包祭祀依然是具有薩滿教內涵的祭祀活動。

草原上古老的薩滿教流傳了千百年,它作為蒙古族古老的信仰曾經在人們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隨著蒙古社會的發展,薩滿教逐漸失去往昔的作用,在佛教進入后又與之相持對立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在與藏傳佛教的斗爭中被取而代之。但是薩滿教已深深融入蒙古族人的生活中。

如今,在蒙古人高度集中、民風未改的地區還保留著薩滿教的習俗;在其他地區,薩滿依然以變異的形式繼續存在著,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能看見它的痕跡。比如蒙古族的呼麥(一種利用喉嚨發出多聲部的藝術形式)、安代舞蹈、蒙醫正骨、祭敖包以及祭天、山、湖、神樹、神石等習俗,至今仍然存活在蒙古人和其他信仰薩滿教的民族里。其中蘊含的崇尚自然、對萬物有敬畏感等思想在藝術、哲學、政治、軍事、民俗、道德、法律、醫藥衛生等方面都有體現。

篇7

【關鍵詞】 圖書館;服務創新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文化信息需求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公共圖書館要努力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為廣大用戶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的同時也要根據社會時代需求,必須采取多樣化的主動服務措施,努力建設自己獨具特色的信息資源,開展特色資源服務。特色創新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尋求新的發展之路的必然產物,只有堅持服務創新的道路,公共圖書館才能繼續充滿發展的活力,才能在信息服務競爭中持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涵

廣義上的圖書館服務創新是指一切關于圖書館服務或針對圖書館服務的創新行為與活動。創新行為與活動的主體既包括圖書館服務的提供者。也包括圖書館服務的接受者,其客體是圖書館所提供的各類服務,其結果是通過引入全新的服務或改進現有的服務來滿足用戶變化的需求,給用戶帶來新的價值,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涵豐富,創新形式多樣,創新的新穎度廣,對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的理解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圖書館服務是一個過程,其服務創新也是一種概念性和過程性的活動。其結果大多為一種無形的概念、過程和標準。如一種新的服務流程,一種新的服務模式等。

(2)服務創新的新穎度廣。既包括引入全新的服務,也包括對現有服務的擴展即在現有服務基礎上增加新的服務項目,還包括對服務風格和形式的變化等。

(3)服務創新的形式多樣。不僅包括服務內容的創新,還包括服務流程、服務模式、服務方法等多種形式的創新

。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特色文獻、創新閱覽室、特定讀者、創新特殊服務方式、新穎讀者活動、特色數據庫等等。

二、鄂爾多斯市圖書館的服務創新

1、民族地方特色文獻。民族地方文獻資源是反映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風俗的知識寶庫和信息源,是了解和研究某一民族地區工農業生產、科學文化、民風民俗、歷史和現狀的主要情報來源,蘊藏著與眾不同的信息資源,極具開發利用價值。民族地方文化是民族地方文獻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地方文獻的特色所在。民族地方文獻在內容上傳承了民族地域的獨特文化。

鄂爾多斯地處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的聯結處,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時最早開發的地方。此后一直是歷史上北方多個民族共同活動的舞臺,是民族匯集、交往最集中的地區,漢、匈奴、烏桓、鮮卑、敕勒、狄、羌、突厥、黨項、契丹、吐谷渾、蒙古等多個民族先后在這里生存繁衍。鄂爾多斯文化中融入的民族文化因素眾多,其中以蒙古族文化最為顯著。鄂爾多斯是保留蒙古族傳統文化最完整的地方,在鄂爾多斯流傳下來的文化典籍十分豐富。如庫圖克臺徹辰洪臺吉的《十善福白史》、羅卜葬丹津的《蒙古黃金史》、薩岡徹辰的《蒙古源流》、賀希格巴圖的《古今寶貝史綱》等著作,在蒙古族文化、歷史、文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歷經八百年延續下來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動中包含了諸多祝頌詞、祭文、祭歌,其內容與形式涵蓋了蒙古民族歷史、文化、信仰、風俗、語言文學等多個方面,是研究鄂爾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信息資源。鄂爾多斯民族藝術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多方面反映了色彩斑斕的社會風貌。如映射社會現實的長調民歌《六十棵榆樹》、反映軍事生活的長調民歌《豹花駝羔》、宗教戲《米拉?古如》、反映鄂爾多斯獨貴龍運動的民歌《席尼喇嘛》等,這些藝術作品不僅為深入研究鄂爾多斯蒙古族悠久而富有傳統的文化提供了佐證,而且也是探討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沿革、民俗習慣和社會風情的寶貴資料。

近年來,鄂爾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研究得到了重視,涌現出大量反映鄂爾多斯的歷史、經濟、民俗、生態、宗教、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當代的鄂爾多斯民族地方文獻內容更加廣博,品種更加繁多,如展現鄂爾多斯民俗文化的《鄂爾多斯婚禮》、《鄂爾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反映鄂爾多斯民族狀況的《伊克昭盟民族團結》;反映鄂爾多斯經濟發展的《鄂爾多斯經濟板塊研究論文集》《鄂爾多斯經濟論叢》;反映鄂爾多斯地方文化的《鄂爾多斯文化》《伊克昭盟文化史料》等。

近期,鄂爾多斯市圖書館新購進一批內容新穎,版本稀缺的蒙古國新蒙文圖書,大大的增強了館藏特色文獻,成為了鄂爾多斯市圖書館一新的亮點,慕名而來的讀者絡繹不絕。至此,鄂爾多斯市圖書館以館藏蒙文書籍方面已在國內取得領先地位。

這些古今與當代的珍貴資料得到很好的保護、挖掘、整理、開發和利用,已然成為鄂爾多斯市圖書館不同于其他圖書館的特點。

2、拓展服務空間,提供創新服務。公共圖書館在完成自身主要職責的同時,還應拓展服務空間,大力豐富服務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傳統圖書館開展一些更深層次的服務。以下簡單介紹鄂爾多斯市圖書館的幾個拓展服務。

(1)數字圖書館。1998年李嵐清副總理視察國家圖書館時就明確指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模式是數字圖書館。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崛起,數字圖書館必將成為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通過搜集各類信息,編輯信息,形成有效的信息資源或在可以采用在網上建立專業性的信息資源,幫助用戶集中查找網上相關的專業知識或信息;還可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供數據庫檢索服務、教育服務與網絡培訓、網絡閱覽服務等。鄂爾多斯市圖書館近年來不斷增加數字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購置了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新東方英語、正保遠程教育等網絡資源,使圖書館的的傳播知識、社會教育等職能得到更有效的發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共享工程鄂爾多斯市支中心”。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中央推出的一項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鄂爾多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工程建設工作,市財政連續撥付370多萬專項資金建設鄂爾多斯支中心,2007年初完成了鄂爾多斯市支中心設施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該中心專用場地面積約900平方米,擁有服務器等各類設備和電腦133臺,還配有專職技術人員。鄂爾多斯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承擔以下職能:

①作為鄂爾多斯市的文化信息資源管理中心,接收和管理來自商機中心的文化信息資源。

②發揮共享工程信息資源共享共用的優勢,利用上級中心的資源,依托鄂爾多斯市之中心,積極通過電子閱覽室、網站、視頻放映、場地培訓等方式,為當地的民眾提供多樣化的、靈活的文化信息資源服務。

③對鄂爾多斯全市的基層服務網點建設和服務進行規劃,向服務網點拷貝和安裝信息資源,并負責基層服務網點的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

(2)信息服務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信息時效性要求的提高,圖書館的信息服務逐漸轉變為“以讀者為中心”及時主動地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推送服務。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實現了信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其中手機是一種高效的信息傳遞手段,它有著便利、簡潔、低成本、接收實時高效等優勢,使得它在信息服務領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鑒于手機的優勢條件以及圖書館現代讀者信息服務的需求,鄂爾多斯市圖書館運用的短信服務平臺、手機掌上圖書館、語音服務、移動圖書館等服務既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時空,增加與讀者互動的途徑,同時也幫助圖書館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使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更上一層樓。

(3)個性化服務。個性化服務是相對于圖書館群體服務而言的,它是基于用戶的信息需求,對信息進行搜索、組織、分析、重組,把這些整理信息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向用戶提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務,即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需求,或通過對用戶個性習慣的分析而主動向用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務。鄂爾多斯市圖書館設有專門的無障礙通道,為盲人讀者配備了專門的閱覽區,全面提升無障礙服務,讓更多的特殊人群走進圖書館,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完善了圖書館的服務職能;還常年為殘疾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電話預約、送書上門服務;為了提高農民工綜合素質,在建筑工地開設了全市首家“農民工書屋”;定期到民工聚居地、老年公寓免費放映優秀影視資源、汽車流動圖書館定期為偏遠地區送書下鄉活動等等…透過這些個性化與差異化的服務,圖書館就像家一樣親切、舒適、便捷,真正做到以讀者的需求和感受為第一。

(4)文化休閑服務。圖書館利用自身的環境優勢,可以開展書畫展、音樂會、文體活動;也可以舉辦各種講座報告、知識競賽、各種培訓班;還可以為讀者提供影視欣賞等現代化多媒體娛樂。鄂爾多斯市圖書館開設少兒多媒體圖書館、電影圖書館、音樂圖書館、鄂爾多斯歷史文化名人手稿館、讀者健身中心等“館中館”娛樂場所,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舒心的閱讀環境。通過文化休閑服務,使讀者在休閑中體驗到讀書的樂趣,緩解心理壓力,品味生活情趣,提高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在保護、傳承、開發與利用本地區民族特色文獻的同時應根據時代需求,為讀者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服務。實踐證明,民族公共圖書館的特色服務不僅極具生命力,而且提高了圖書館的地位和價值,喚起社會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視和關注,吸引社會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視和關注,吸引人們更多地利用圖書館,從而推動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新疆的美是大美,是雄奇壯闊的美,只有到過新疆的人,才能真正領略新疆的美。隨著旅游熱的風起云涌,2010年新疆旅游迎來了“高歌猛進”發展勢頭:截至2010年底,接待游客人數達到了3000多萬人次,創造了新疆旅游史上的新紀錄。

新疆是充滿魅力的,新疆的魅力在于耐看、耐讀、耐玩、耐品嘗。

新疆是耐看的:五大風景區可以和世界風景名勝區相媲美,十大旅游景區可以和國內著名風景區比肩

“人類凈土”喀納斯,是山地綜合自然景觀美的典型代表;人間仙境天山天池、那拉提草原,集冰川、雪峰、高山、湖泊、河流、森林、草原等多種自然景觀于一體,是全球中溫帶干旱荒漠區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帶的典型代表;歷史文化名城喀什、吐魯番世界聞名。

十大旅游精品區有:塞外明珠賽里木湖被著名詩人周濤譽為“思想的湖”;國家地質公園可可托海有“地質礦產博物館”的美稱;巴音布魯克草原是中國最大的天鵝繁殖地和棲息地;庫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沙漠;托木爾一大裂谷是全球超大型山岳冰川的集中分布區;庫車大峽谷堪稱地質“活化石”;烏爾禾魔鬼城是國際雅丹地貌的突出例證;沙雅、輪臺胡楊林為世界上胡楊林分布最為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區;烏魯木齊南山是國內少有的避暑、滑雪勝地。這些絕世美景,組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

新疆是耐讀的:四大文明在這里交匯,多民族文化在這里交融,要想讀懂新疆,需要游遍歷史文化名城名地

喀什噶爾,一座維吾爾民族特色和民俗風情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唯一一座反映伊斯蘭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態的典型城市;烏魯木齊是亞心之都,二道橋的國際大巴扎,被譽為建筑藝術的“城中之城”,是濃縮了西域歷史文化底蘊,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歌舞演藝、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典型維吾爾街區;吐魯番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堪稱“絲路文化博物館”,素有“葡萄之鄉”的美譽;特克斯八卦城,是將《周易》八卦學說與城市規劃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八卦城;伊犁是哈薩克民族聚居地,哈薩克族阿依特斯(阿肯彈唱)、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哈薩克族氈房營造技藝、哈薩克族服飾(哈薩克刺繡)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地;巴音郭楞是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族東歸部落的聚居區,“江格爾”“那達慕”“薩吾爾登”“蒙古族長調民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地;察布查爾錫伯民俗文化名鎮,是全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錫伯族刺繡”“錫伯族弓箭制作技藝”“錫伯族西遷節”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地;哈密回王府是新疆規模最大、建筑最宏偉的清宮廷建筑群,集中展示哈密木卡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文化中心。這些名城名地,構成了新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的人文景觀。

新疆是耐玩的:各種旅游活動和賽事此起彼伏,一年四季幾乎月月都有精彩內容

為了推動新疆的旅游業,國家旅游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及自治區旅游局面向全國主推四大旅游節日,體現了對新疆這個中國旅游勝地的重視。

每年六月下旬舉辦中國新疆國際旅游節。這是新疆“中國西部旅游勝地”標志性節日,旅游節期間,除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外,還將邀請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旅行商,舉辦中外旅游企業洽談會、旅游經貿合作簽約活動等。

每年十月舉辦中國新疆國際旅游攝影節暨國際胡楊節。世界上6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的胡楊在新疆。每到秋天,新疆大地一片金黃,以胡楊為載體的中國新疆旅游攝影節為海內外眾多旅游攝影愛好者提供了展示風采的平臺,是孕育旅游攝影家夢想的搖籃。

每年十月舉辦中國新疆特種旅游節暨千車萬人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活動。新疆是徒步愛好者公認的“戶外天堂”、汽車越野的自駕游天堂。以阿爾金山、塔克拉瑪干沙漠、四大古道為主戰場的探險游和以伊犁、博爾塔拉、塔城為主線的自駕游,已經成為戶外愛好者的最愛。活動以大漠文明為依托,結合自駕車、戶外探險,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疆特種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打造西部最佳自駕車旅游勝地、戶外運動天堂國際知名品牌。

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中國新疆冰雪旅游節。這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冬季旅游節,也是推動新疆“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的標志性節日,2008年起升級為國家級旅游節慶。在冰雪旅游節期間,冬季旅游高峰論壇、冬季旅游產業博覽會、冬季旅游投資簽約洽談會將活動推向,各地州市同時舉辦的豐富多彩的冬季旅游活動,使新疆的冬季充滿生機和活力。

圍繞新疆四大旅游節,各地州市旅游活動更是此起彼伏、各具特色:每逢一月,冰雪資源豐富的福海縣將舉辦每年一度的冬捕節(捕魚節);三月,距離沙漠最近的鄯善將舉辦“沙漠之春”探險旅游文化節;四月,裕民山花節將成為新疆最早的花節;五月,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將在美麗的賽里木湖畔舉辦新疆環賽里木湖自行車拉力賽;六月,伊犁地區迎來“天馬節”;七月、八月哈密的“哈密瓜節”、吐魯番的“葡萄節”、和田的“玉石旅游文化節”歡樂登場;九月、十月,喀什達瓦孜旅游文化節、“環塔拉力賽”盛大開幕。地州及景區不定期舉辦的節日也獨樹一幟:如巴州的“東歸節”、阿圖什的“無花果旅游節”、阿克蘇的“龜茲旅游文化節”、博爾塔拉的“那達慕大會”、烏魯木齊南山的“帳篷大會”等。每當賽事和活動來臨,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哈薩克阿肯彈唱、蒙古長調等散落在民間的音樂歌手都會云集而來,唱出舞出新疆世居民族最美的樂章。

新疆也是耐品嘗的:中國極品葡萄、哈密瓜,有世界極品羊脂玉……還有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

篇9

《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新疆卷》(依米提?米合肉拉主編,中國ISBN中心,1998年版)正是一本十分全面的介紹新疆地區民族民間舞蹈的書籍。書中以新疆地區分布的各個民族為脈絡詳細講解了各個民族的每一種民間舞蹈,對這些民族和每一種民間舞蹈都做了詳細的調查,其中包括他們的分布地區和所屬民族以及發展狀況。編者在書中依次介紹了新疆地區存在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錫伯族、俄羅斯族、塔克斯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和達翰爾族等民族的民間舞蹈類型,通過對他們的音樂和舞蹈以及服裝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了每個民間舞蹈所隱藏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書中圖文并茂,對一種舞蹈類型及其動作特點都做了十分詳細的講解。

維吾爾族是新疆地區的一個大族,其民俗民風都極具民族特色,善舞也是維吾爾族人民的一個象征,“維吾爾族人會走路就會跳舞”。維吾爾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各具特色。賽乃姆歷史悠久,流傳范圍廣,一般都出現在大型的聚會場合,舞蹈形式自由而多樣化,可以隨著音樂即興而舞。刀郎舞是一種節奏感很強的舞蹈,其動作粗獷腳步有力,從舞蹈的形態中還依稀可見原始部落時期的舞蹈影子。除了這兩種舞蹈之外,維吾爾族還有薩瑪舞、皮爾、木勺舞等十多種舞蹈類型。在《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新疆卷》中,編者都對這些舞蹈進行了整理和介紹,從舞蹈的動作到音樂的類型都做了十分盡的講解和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維吾爾族人民幾千年歷史進程和民族文化演變過程。

哈薩克族也是新疆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民族。哈薩克族的舞蹈類型雖不如維吾爾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卻有著一種名為“卡拉角勒哈”的舞蹈,不僅成為了哈薩克族的象征,也是整個游牧民族的代表。因為它舞起來像極了一匹奔跑的野馬,步伐穩健,姿態優美,就像以畜牧業為生的草原人民一般勤懇,善良。對這個舞蹈進行介紹時,編者首先介紹了卡拉角勒哈的音樂,這首以冬不拉伴奏的樂曲歡快、活潑,在樂曲的伴奏中,使得卡拉角勒哈多了一份俏皮和靈活。

一部舞蹈史就是一部民族發展史。從最初的氏族社會到現在的文明社會,舞蹈都不僅陪伴著新疆地區每一個人的一生,也伴隨著新疆地區幾千年的發展進程。從舞蹈的每一個動作和樂曲的每一個音節都可見當時人類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充滿智慧的新疆人將這些獨特的生活方式都放進了舞蹈中并流傳至今,現在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種舞蹈,更是他們對待生活和生命的熱忱。這些自由而奔放的舞蹈和樂曲就像這些熱情洋溢的新疆人民一樣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中散發著熠熠光輝。

篇10

農七師一三七團的尹志禾就是這批手工藝人中的一個,且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尹志禾從小就喜歡畫畫,喜歡在地上、紙上、墻上、木板上涂涂抹抹,他的油畫工底扎實,有大手筆的風范。參加工作后干的是木匠活,他便把畫畫的愛好延伸到木雕、木刻等木藝上。企業停產后,尹志禾干了幾年的個體木工,靠給人家做家具養家,后來他到了電站做電工,這些經歷為提高手藝積累了營養。

1994年,20余集電視劇《蘇武牧羊》以魔鬼城為主要基地,展開攝制工作,因為這是一個大型古裝劇,又是一部集中表現西北民族生活場景的劇目,道具基本上要在當地現做,道具準備情況好壞,直接影響著拍攝進度和制片質量。攝制組、美工組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僅購來的木料、發泡塑料就有八九汽車。

由于設計、制作外景道具的幾位主要工匠,還在內地為另外一部電視劇工作,一時不能來疆,許多道具趕不出來。這急壞了制片人劉白塵。百十號人,上百匹馬、幾百只羊,每日要吃要喝不談,耽擱了拍攝計劃事更大。

此時,尹志禾正在該劇中擔任群眾演員,扮演一個小王爺,他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找到主管劇務的副導演,毛遂自薦。

當副導演、美工組長觀看了尹志禾的油畫、手工木制品后,決定讓他試一下。

尹志禾吆喝來一幫哥們,僅用一天時間,便按要求做好了一輛古代車馬戰車。尹志禾他們還依照自己對蒙古族民俗、民風的理解,自作主張,“畫蛇添足”,在戰車上加了一些小飾物,雕刻上一些圖案。劇務組的一幫人看了后,異口同聲地說“OK”。

尹志禾等人由此受到鼓舞,進駐美工組的工作大院,正式拉開攤子,開始為這部片子做道具。一群群鹿、一只只鷹、一個個木人在他們手中活起:來;羊頭、圖騰(高大的浮雕柱子)從院中抬起來;一幅幅人像油畫送到了攝影場地;汗王大帳中布置的一切物什都做了出來……保證了攝制工作正常進行。

一部反映古代西域內容的電視片,欲在新疆攝制一組關于大軍戰營的畫面。考察組在疆內跑了三個地方,第四站來到了風城。

尹志禾聽說此事后,連夜做了一幅畫,他以魔鬼城為背景,大寨依山丘而建,西域大漠風貌盡在其中,山丘襯出護寨墻(木柵欄)、寨門、哨塔的雄壯、威武,軍寨與大自然渾然一體。

他的構思得到了考察組的首肯。考察組看上他的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成本最少,他用山丘巧妙地擋住了大部分的營寨,主要顯露部分只有寨門、哨塔和一段護寨墻,而護寨墻可在拍攝中一段一段地挪動使用。

拍攝前,尹志禾與一幫哥們用10天時間制作搭建了哨塔,美工組長看后,翹起大姆指說:“比設想中的更具體,更雄武、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