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3-09-22 17:21: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篇1

關鍵詞:蒙古族;民俗;文化;服飾;歌舞

長期以來,在我國幼兒藝術教育領域中,對幼兒進行民俗文化藝術教育的研究一直是個空白。我園從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優勢,為“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同時,以蒙古族文化為藍本,開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與幼兒園藝術教育整合的研究”。以該課題研究為切入點,不斷深化課改,探索、建構、優化具有蒙古族民間藝術教育特色的園本文化課程實施體系,落實保教質量的提高、幼兒的充分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讓蒙古族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

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大草原上,他們勤勞勇敢、驃悍豪爽,他們與宇宙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細石堅碩以及其他生物種群的和諧共生,創造了優秀的民間藝術。這些民間藝術內容豐富,在情感、認知、審美、創造等多方面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開展蒙古族民間藝術教育可以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幼兒的民族意識,對他們終身發展具有強烈的導向;還可以豐富幼兒真實的藝術體驗。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藝術興趣和藝術天賦,有助于幼兒全腦功能的開發和創造力的發展,同時對弘揚蒙古族優秀的民族文化有重要意義。

二、讓蒙古族民族服飾文化走進幼兒園

民族服飾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首要標志。蒙古族服飾有著濃厚的草原風格和適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男裝傾向于渾然大氣,女裝呈現為精美。我們開展“蒙古族服飾”的主題活動,請家長幫助收集了許多蒙古族服飾,從網上下載了許多蒙古族服飾的照片,與幼兒一起欣賞這些服飾的色彩、圖案、刺繡以及它的功能,激發幼兒的欣賞能力。

三、蒙古族歌舞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滲透

(一)幼兒園開展蒙古族歌舞的意義

將民間藝術納入幼兒教育的范疇,不僅可以大大豐富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適應21世紀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對當今中國課程改革思想的驗證和實踐。

(二)挖掘蒙古族優秀歌舞藝術內容,豐富幼兒教育課程資源

蒙古族是一個質樸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著優美的旋律,獨特的韻味,歌中時時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開闊。我們選擇長調牧歌和馬頭琴獨奏曲對幼兒進行民族音樂的熏陶。蒙古族民間舞蹈久負盛名,傳統的馬刀舞、筷子舞、安代、布利亞特婚禮、馴馬手、小青馬、盅碗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捷。表現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我園的教師共同研究,將蒙古族的手位、舞步列入形體訓練中;在學習蒙古族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互相合作,感受節日喜悅的氣氛;并將模仿矯健的大雁、活潑多樣的馬步、熱烈的摔跤和歡樂的擠奶舞融合于律動和舞蹈組合中,對幼兒進行蒙古族歌舞的欣賞和教育,讓幼兒從中感受蒙古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摯的情感,充分發揮蒙古族藝術教育的功能,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萌發了幼兒熱愛草原、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蒙古族歌舞藝術課程資源的挖掘,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篇2

赤峰市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擁有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資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資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認識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長期以來,卻一直沒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沒有建立一個明確的開發理念,對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在開發內容和模式選擇上思路單一,眼界不寬等,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提出解決方案。

赤峰市旅游業發展到今天,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從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入手,發掘具有赤峰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項目,并以此塑造赤峰的人文形象,提升赤峰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本文從目前我國民俗旅游開發的基本狀況、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組成、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概況、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特色分析、赤峰市民俗旅游發展的基本狀況、民俗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赤峰民俗旅游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產品系列開發設想、赤峰民俗旅游市場開拓構想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人來共同關注赤峰市的民俗旅游開發。同時我們要在對赤峰自身民俗旅游資源充分了解和認識的前提基礎下,對赤峰的民俗旅游資源進行有效而又合理的開發。為赤峰的旅游添上亮麗的一筆,讓更多的人了解赤峰。

[關鍵詞] 民俗 民俗旅游 旅游開發 赤峰市

上個世紀中葉以來,伴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旅游業進入了一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時期,這時,有意識地將民俗與旅游結合在一起,研究民俗與旅游的關系,探討民俗如何介入旅游活動并為旅游事業發揮效益,才真正成為民俗學與旅游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傳承,引人入勝,形成了具有鮮明特征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來,我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民俗文化資源,結合豐富而廣闊的自然生態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俗旅游。利用、開發民俗旅游資源對推動我國旅游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赤峰地區,在開展民俗旅游方面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進展。

一、民俗旅游與民俗旅游發展概述

1.民俗與民俗旅游的內涵

民俗是指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由民間創造的,又為民間所通行和傳習,為人們共同傳承的物質文化生活,包括各種物質生產、飲食、居住、遷徙、歲時、婚喪禮儀以及工藝、農業、游藝等習俗。民俗也是“民間習俗”的簡稱,廣泛的含義是:一個民族流行于民間的全部風俗習慣,具有世代相襲的傳統文化現象。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葉濤于1990年提出的,“顧名思義,民俗旅游是民俗與旅游的結緣,是以民俗事項為主體內容的旅游活動”1995年,劉印其學者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來開展的旅游項目,如尋根祭祖、進山朝香、民間藝術表演、民俗展覽、節慶活動、風味食品、舊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話,就是到民間去旅游,到民俗氛圍里去切身體驗?!盵2](p.5-55) 這一概念的提出,體現了人們在理論上對民俗旅游的逐漸認知與重視。

2. 目前我國民俗旅游開發的基本狀況

中國的民俗旅游開發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中國剛剛推行開放政策,現代旅游業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首先從發展國際入境旅游開始起步。為吸引海外旅游者,當時開發的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國內最著名的、品位和級別最高的名山大川和歷史文化兩個領域,民俗旅游的開發作為補充性產品還局限在比較狹窄的領域,無論是在開發的廣度、還是在開發的深度方面,都沒有展開。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伴隨著國內旅游的興起,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也進入大發展時期,民俗旅游產品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直至今日。民俗旅游曾被認為具有投入少和取之不竭的優越性而成為近年來我國各地,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開發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于是,民俗博物館建起來了,民俗旅游村寨開放了,并移植、興建了許多模擬的民俗風情園或民族文化村、民俗一條街等景點,還舉辦了各種各樣名目的民俗節慶活動。所有這些確實在一定時期內給一些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應看到,許多打著民俗旅游招牌的旅游點或旅游活動項目其實展現給游客的并不全是真實的、健康的、豐富的民俗文化此類所謂的民俗旅游非但不能給各族人民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相反,正破壞著民俗文化,損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極為有害的影響。

赤峰市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擁有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資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資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認識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長期以來,卻一直沒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沒有建立一個明確的開發理念,對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在開發內容和模式選擇上思路單一,眼界不寬等,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提出解決方案。本文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對赤峰的民俗旅游開發進行探討,期望有益于赤峰的民俗旅游健康發展。

二、內蒙古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概述

赤峰市位于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與河北承德、遼寧朝陽接壤。 “赤峰”是蒙古語“烏蘭哈達”的漢譯,因城區東北部有一座赭紅色山峰而得名。全市總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轄3區7旗2縣,有蒙、漢、回、滿等30個民族,總人口460萬,其中蒙古族人口82萬,是赤峰的主體少數民族。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全國考古學文化發現和命名最多的地區之一。舉世聞名的紅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均發源于赤峰。因此,赤峰市在國內外享有“中國北方文化之源”的美譽。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為我國北方各少數民族活動的中心,具有濃郁的蒙古族風情,發展旅游業條件得天獨厚。赤峰市有美麗的草原風光。赤峰市有草原面積 4.7萬平方公里,著名的草原有貢格爾草原、烏蘭布統草原、巴林草原,統稱為昭烏達草原。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赤峰發展民俗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赤峰發展前景廣闊, 經濟潛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發優勢的地區, 是實施西部開發戰略的前沿陣地。建國50年來,特別是黨的以來,經過全市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以醫藥、食品、有色金屬、能源等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逐漸形成,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已成為自治區東部的工業和農牧業基地。赤峰地處東北與華北經濟區的結合部,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陽等幾個中心城市的輻射。

1.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概況

根據中國民俗學家烏丙安教授的民俗學分類方法,赤峰的民俗旅游資源可分為經濟的民俗、社會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藝的民俗四大類:

(1)經濟的民俗

生產習俗如游牧倒場、六畜飼養;圍獵狩獵包括放鷹、設地箭、設陷井;特色捕魚如兜網、旋網、叉魚冬季“阿圍”。

居住習俗如蒙古宮帳、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典型的阿寅勒家居、各類氈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木刻楞、土窯子、樺皮棚、奧倫仙人柱、馬架子、草房。

特色飲食如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包括全羊宴、烤全羊、九九全羊宴、蒙古八珍、手扒肉、全羊湯、詐瑪宴:野味菜肴、奶食品、“瓦特”餅、“托古列”、蘇子餡餅、飲馴鹿奶;獸肉獨特烹飪:包括阿斯根、阿素、吊燒、灌血清、老考太、粹腌肉、樺樹汁。

(2)社會的民俗

信仰民俗包括薩滿教各類祭祀儀式、儺文化、藏傳佛教信仰自然、崇拜動物、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特色婚禮包括迎娶式、送親式、逃婚式、互迎互送式等。

(3)信仰的民俗

包括那達慕、祭成吉思汗、興畜節、打鬃節、狩獵節、馬奶節、避暑節、吉祥節、米闊勒節、敖包會、奧米那楞大會。

(4)游藝的民俗

游戲競技包括摔跤、賽馬、射箭、賽駱駝、擲布魯、踢烏蘭紅、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馬術、棒打兔、滑雪、頸力、放爬犁、踢毽、圍鹿棋。民間歌舞包括阿爾丁道兀、布吉格、珠吉格、馬頭琴、火不思、頭管、四胡、烏力格爾、好來寶等。

2. 赤峰市民俗旅游資源特色分析

赤峰市有濃郁的蒙古族風情。美麗神奇的昭烏達草原養育了熱情豪爽的 “ 馬背上的民族 ”―― 蒙古族,他們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禮儀、祭祀神靈與禮拜祖先的程序,蒙古族婚禮、蒙古族服裝服飾、民族歌舞、各種節慶活動和蒙古族飲食等民族文化所包容的內涵, 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

赤峰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則是其典型代表,由于歷史、地域特點的差異及其潛移默化的影響,蒙古族文化又表現出多元特質和地域性差異,其中赤峰地區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主要是以巴林蒙古族為代表的。

(1)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獨具特色

民族服飾格式各異,有著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舊時牧區蒙古族男人多穿長袍,清代后,官宦知識家庭婦女多穿"旗袍",普通勞動婦女亦穿長衫,但不緊腰開歧;中老年婦女長衫藍白色居多,寬松肥大,男女長衫都束腰。腰帶多為絲綢或成幅紅綠幅布。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以肉食品、奶食品為主。蒙古族游牧,騎馬是蒙古民族一大特色。牧區迄今10~60歲不論男女外出、串親、放牧都騎馬。牧民另一行具是勒勒車,走敖特爾(牧場)、搬家、拉水、拉運東西均用勒勒車。

(2)待人接物的禮儀豐富多樣

巴林蒙古族的主要禮俗為見面禮、祝壽禮、過本年、賀滿月、過生日等。

見面禮:對見面禮,巴林蒙古族最為講究。父母在,晚輩不可與長輩對面而坐,吃不同席,更不可與長輩同桌飲酒和抽煙。站坐須在其自己位置上,在長輩講話時不許亂插話。外出回來先到祖輩、父輩面前請安問好。

祝壽:巴林蒙古族老年人從60歲開始祝壽,以后逢十便祝壽,但父母在世,兒孫輩即使60歲以上也不為自己賀壽。一般過95歲就不計年齡。壽禮一般是牛、綿羊或皮、棉長袍、靴子、煙荷包、銀錢等。

過本年:只老人過。屆時,鄉親、朋友、親戚齊聚,為其舉行賀壽儀式。客人帶酒和哈達及其他祝壽禮品,先滿酒、獻哈達、贈禮品,后由主家招待客人。滿酒時一般滿四、六、八碗,蒙語稱“朱來”。祝壽完畢,主家贈給客人煙荷包、毛巾等。

賀滿月:巴林蒙古族孩子滿月時邀請鄰居、親朋為其慶賀。為使孩子長命百歲,要做“長壽面”食用。這天以奶食招待客人。

過生日:其禮節大體與給孩子賀滿月相同。屆時要給孩子剃發,戴帽子。宴席開始后,大人代孩子給每個前來祝賀者滿酒叩頭。

(3)信仰禁忌奇特神秘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進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 烤濕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爐或腳蹬火爐;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將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從鍋中扎取肉食。

水忌:蒙古族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許洗婦女的臟衣服或將不干 凈的東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者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并將繩子的一端 埋在東側,相當于掛出了“閑人免進”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產忌:蒙古族婦女生孩子后,一般要在屋檐下掛個明顯的標志,生男孩掛弓箭,生女孩掛紅布條,客人見此止步。

(4)節慶多彩、民間演藝精湛

蒙古族除過春節(受漢族影響)外,還過“興畜節”,蒙語“瑪力新魯勒乎”。無固定日期,正月至清明間擇日舉行。千盞燈節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這是為紀念燃燈佛誕辰和宗喀巴圓寂日,蒙古民族最注重的鍋撐子節,農歷臘月二十三為祭日。

每年農歷5月13日舉行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那達慕,蒙古族語意為娛樂游藝,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那達慕盛會傳統的項目為男兒三藝比賽,即博克(摔跤)、賽馬、射箭。 充分展示燦爛的馬背民族文化。 蒙古族素有“馬背民族”之稱,賽馬是蒙古族傳統娛樂項目。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蒙古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藝而著稱。蒙古族的射箭比賽分騎射和靜射。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體育娛樂活動。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煉力量、體魄和技巧。而現在的博克主要成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與本事的體育娛樂活動。

三、 赤峰市民俗旅游發展分析

1.赤峰市民俗旅游發展的基本狀況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民族風情濃郁,蒙古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民族服飾,特色鮮明的婚禮習俗,草原那達慕、祭敖包等活動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已開發的喀喇沁蒙古族親王府、白音敖包度假村、烏蘭布統草原綜合旅游區、巴林蒙古部落、翁根山旅游區、沙布臺蘇木查布湖旅游區、巴彥塔拉草原旅游區、格根好特民族樂園、貢格爾草原蒙古部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區。其中,喀喇沁旗依托于豐富的旅游資源,憑借蒙古族親王府國家AAAA級景區這一優勢,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增強為游客服務意識,從而使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今年旅游總收入達到715.53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01.12%;接待國內外游客21818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7.98% ,各項旅游指標再上新臺階,創歷史新高。下表旅游者的年際變化和旅游收入變化揭示了赤峰市旅游市場的規模和變化趨勢:

從表中可見,赤峰近幾年來旅游人數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特別是2004年隨著克旗阿斯哈圖石林旅游區、喀旗王府旅游區晉升為國家4A級旅游區;克旗紫蒙山莊晉升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赤峰市進入中國特色城市200強行列之后,赤峰的旅游業更是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

2. 民俗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雖然赤峰近幾年的旅游業發展迅猛,但赤峰旅游業起步晚,旅游市場規模小,一些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都還沒有引進來,致使赤峰的旅游開發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民俗旅游開發中的問題更要引起人們的觀注,通過本人兩個月的在景區實習和大量資料的查閱,確實發現了赤峰民俗旅游開發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

(1)民俗旅游資源整體水平不高,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沒能很好的體現蒙古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文化的精神和靈魂是孕育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但在各個景區景點卻普遍缺少展示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內容,個別的訪問牧戶活動,也嚴重商業化和形式化,特別是各景區景點的民族風情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更帶有濃重的商業色彩,只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重形式而忽略內涵。

(2)民俗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大多沒有開發

赤峰市的民俗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大多沒有開發,少數已開發的景點也僅限于現有資源的簡單利用,文化含量和空間容量不足,缺乏應有的旅游容量。赤峰歷史文化資源相當豐富,除一部分不可利用的資源外,仍有相當的部分是可以開發利用的。但目前卻基本沒有開發,只對少部分資源進行了簡單利用,規模小而缺乏應有的文化內涵。如巴林塔拉草原旅游區、貢格爾草原蒙古部落度假村等景區由于沒有進行深度開發,本來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開發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項目,可是事實上卻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愿投入成本而放棄了對景區的深層次的開發,只局限在表面。像巴林蒙古部落這一景區,進入景區只能看見幾個蒙古包,一片草原和幾匹馬,在景區里根本就感覺不到蒙古族那種豪放灑脫、馳騁草原的那種氣概,純粹是商業化的景區,所以無論是在旅游容量上,還是在文化涵量上,都明顯不足,無法滿足旅游者的需要。

(3)在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歪曲原生文化的傾向,甚至摻雜了某些虛假的成分

在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歪曲原生文化的傾向,甚至摻雜了某些虛假的成分。有的景點在表現民族文化時,由于對民族文化理解不深,出現了歪曲的傾向,或往原始靠,挖掘了一些不成熟的東西,甚至是一些已經拋棄了的習俗;或往繁華靠,挖掘了一些不屬于該民族的文化,從而淡化了民族特點,掩蓋了民族文化的實質。在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中,不尊重歷史事實,捕風捉影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從而使一些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缺乏事實根據,導致文化闡釋不準確,甚至嚴重失實。

(4)大部分景區景點民俗文化表現形式單一,雷同現象明顯

赤峰大部分景區景點的民俗文化旅游基本上都是以被程式化了的蒙古族民俗為主,內容和形式上單一而又雷同。有人戲稱內蒙古的民俗旅游是一片草原,一座蒙古包;一條哈達,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塊肉;一匹馬,外加一堆石頭(敖包)。大部分景區景點千人一面,從形式到內容基本相同,給游人的印象是蒙古族民俗文化僅此而已,再無開發的余地,不僅游興大減,而且對這里也失去了進一步了解的興趣。

(5)民俗旅游產品開發中缺乏民間性和可參與性

民俗文化是伴隨著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歷史傳承的一種文化,是民眾生活的體驗,它的突出特點是淳樸性和鄉土性。因此,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無論是內容還是格調、造型、色彩等,都應按照民俗原生態來展示,以凸現出民俗的民間風格和地方或民族特色,從而給旅游者以親切、真實、淳樸、鄉土的心理感受,否則就成了所謂的“偽民俗”。而赤峰許多景區景點的民俗文化開發正是缺少了這種應有的民間性,所有的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幾乎都是程式化和形式化的表演項目,演者自演,觀者自觀,不僅給人以某種失真的感覺,而且還很難使游客參與其中,從而減弱了產品的吸引力。

(6)從業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對民俗文化和傳統缺乏應有的理解

大多數旅游景點的從業人員缺乏起碼的歷史文化知識,對民俗文化和傳統所知甚少,有些甚至根本沒有什么了解,所以對旅游景點所體現的民俗文化內涵很難把握,曲解和歪曲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赤峰市民俗旅游開發設想

1. 赤峰民俗旅游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

(1)保持本色,注重個性

民俗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一個要素,是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性格特征的。這些特殊的歷史和風俗習慣被賦予了強烈的感情。旅游者的旅游動機之一就是“求異、求奇”,所以歷史氛圍越重,文化差別越大,生活氣息越足,就越能吸引旅游者來親身體驗異質文化模式帶來的奇特感受,能夠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得到無窮的樂趣。

所以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的基礎就是真實生活中的特色,個性的塑造與展示,取自生活,追求自然、樸實無華的生活內容蘊藏著無限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內涵,更易讓游客理解和接受,得到悅目悅神的體驗。

民俗旅游的發展就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過程,但“弘揚”是有個合理的度的,“過”和“不及”都不利于旅游業的發展,尤其要杜絕對民風民情的褻瀆和歪曲,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這些都不利于民俗旅游的發展和弘揚光大。

(2)要開發的產品必須具有旅游價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價值。不能用學術價值來衡量或代替旅游價值。有些重大學術價值的歷史遺跡,可以開發成為專項旅游產品,但卻很難開發成大眾旅游產品。開發時必須審慎對待。

(3)產品開發注重知識性、審美性、獨特性和可參與性相結合

開發歷史文化產品必須尊重歷史事實,要有歷史根據,不能捕風捉影或憑空杜撰,必須能給游客提供正確的知識。開發民俗文化要符合現代審美觀念,重視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堅持文化性、民間性和參與性原則,不能一味求“俗”求“異”。在表現手法上要現代,特別是要利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圍,調動起游人參與的興趣,讓游客產生真實感和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要引導游人用現代審美觀審視蒙古族民俗與歷史文化,讓現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4)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有機地結合起來

赤峰地區分布著大量的草原牧場和森林,它們的生態狀況直接影響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中國華北、東北的氣候。所以保持這里的生態平衡,意義深遠。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環保工作應提上日程,要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不能只重開發不注意保護。

(5)各區和旗縣緊密結合,注重精品開發

赤峰市下轄七旗二縣三區,各旗縣都有豐富的民俗旅游資源,赤峰市民俗旅游具有大分散,小集點。從全市看,旅游資源分布比較分散,但從局部看,卻又很集中,形成了北、中、西三個空間組合體,也就是三個資源區,這樣各區要注重協調,避免開發的重復性,緊密聯系構建精品景區。

(6)重點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赤峰市民族眾多,但最具有特色的和最有旅游開發價值的還是蒙古族民俗,在內容的選擇上,應重點開發巴林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習慣和蒙古貴族的習俗:如巴林蒙古族的經濟民俗(如牧業習俗,狩獵習俗、居住習俗、服飾餐飲習俗等)、社會民俗(如婚俗、歲時節慶、人際交往習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買習俗等)、游藝民俗(如口承語言、民間歌舞,游戲競技民俗)等;蒙古貴族的生活習俗也是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特色,應重點突出這一特色民俗。如欣賞王府雅樂,迎賓禮儀、生活習俗,觀看王府婚慶典禮、公主下嫁儀式、清代服飾表演等活動。

(7)合理規劃,改善旅游基礎設施

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對每一個旅游地的規模及接待總量上有一個合理化的控制。在接待設施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優化籌資、投資方向與投資結構,積極利用國外資金、外地資金、本地私人資金和其他社會閑散資金、從交通、通訊、供電、供水、景點建設等方面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標準及文化品位。

(8)重視對景區景點的大力宣傳

全面設計主題形象,利用快捷、有效的宣傳媒體,呈現出特點鮮明、生動形象的宣傳口號,配以聲文并茂的逼真圖像,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的同時,使更多的人來了解這里神秘而又傳奇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民俗。滿意的旅游過程必將提高旅游地的形象,間接的口碑將就會使宣傳工作向著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9)加強綜合治理,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健全各種法規條例。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及旅游經營單位要積極協調、溝通,避免條塊分割的弊端導致的有利大家爭,有問題互相推的嚴肅和法律性的管理經營現象。

其次,要保證旅游人力資源的供給,在數量上、結構上、素質上基本適應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或適度超前,制定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訓計劃,完善教育培訓制度,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

再次,各部門的人員設置要合理。例如:在必要的景區要設置保安,根據旅游部門制定的約束和管理條例,保安應在旅游的全過程跟隨游客在旅游地可能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有效地維護區景內的正常秩序。

(10)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資源而展開的旅游活動,開發民俗旅游無疑是對各民族、各地區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得當,必然會對當地或該民族的民俗文化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因此,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開發的同時必須加以保護,保護不是凍結,不是封閉式的與世隔絕、與時代隔絕,采取封閉式,隔離式的保護,是完全忽視本民族、本地區人民渴望走向富裕、走向現代化的需求和愿望,本質上是禁止了民族文化的進步。我們應該充分尊重本民族繼承發展自己文化傳統的愿望,讓各民族自己決定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傳習、發展的道路,即在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時,要保護其原始形態不受破壞,體現它的“原汁原味”。在具體開發中,應時刻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他們的后代依舊世代過老祖宗的日子,但我們可以把他們的文化通過記述等形式保留下來,作為一代歷史見證。年輕一代的摩梭人可以通過被保留下來的文化特質,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蘊含于其中的文化意義。在這一點上,摩梭文化旅游開發方式值得我們借鑒[3]。

2. 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產品系列開發設想

(1)草原馬術民俗旅游系列產品

“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是人們對蒙古族草原的美好印象,蒙古族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而赤峰市又是有大片的草原,精心策劃,開發出以駿馬文化為代表的民俗精品,例如可開發賽馬、跑馬、騎馬、套馬、馬車、馬術、馬戰表演等系列產品,充分反映遼闊大草原騎馬民族英勇豪放的特質。如開發的好,這將成為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亮點和賣點。

(2)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系列產品

作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可以說是蒙古族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它是一種民族和民族藝術象征,作為一種民俗的產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蒙古族獨特的飲食習慣如手把肉、馬奶酒和各種香飄襲人的奶食品,以及他們那古老而美麗的飲食茶酒具,都有著濃郁的民族色彩,都是蒙古族獨特的旅游資源。充分利用蒙古包,開展走入“浩特(自然村)”活動,“住牧民家,吃牧家飯,干牧家活,享牧家樂”。

(3)草原節慶民俗旅游系列產品

蒙古族民間習俗中,祭敖包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動。那達慕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盛會,它起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聚會,那達慕最初項目只有蒙古族傳統的三項競技活動:賽馬、摔跤、射箭。充分挖掘那達慕的內涵,塑造那達慕品牌,不僅會增強赤峰草原旅游的魅力,而且還會促進商貿流通、物資交流、經濟洽談等活動。

(4)草原婚慶民俗旅游系列產品

以豐富有趣的蒙古族婚俗,開發草原婚慶旅游產品。比如,開發草原新婚游,以藍天白云,遼闊草原為背景,配以浪漫的民族歌舞,廣泛吸引海內外游客,提升赤峰旅游的知名度。

3. 赤峰民俗旅游市場開拓思路

(1)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做好區域協作

①毗鄰京津

赤峰市毗鄰京津,市區距我國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北京僅448公里,正處于北京的旅游輻射圈之內,是北京旅游旺季分流的理想旅游地。本區與北京有鐵路、公路、航空聯系,旅游通達條件較好,開發二者之間的區域旅游,條件十分便利。據悉,赴赤峰觀光旅游的有一大部分是經北京方面來的。因此,臨近京津,是本區旅游區位的最大優勢,要充分利用這種地區優勢發展我們的民俗旅游。

②近鄰承德、秦皇島

赤峰距承德旅游區160公里,距秦皇島旅游區200公里。承德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莊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承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宏偉完整的皇家行宮建筑群。秦皇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旅游勝地很多。這兩區游人不斷,可充分利用赤峰地區與之有利的旅游空間聯系,發展區域旅游,以發揮他們在旅游開發上的互補增強效應,從而形成一條海濱風光、皇家園林、草原民情、蒙古貴族生活習俗旅游、北方文化的旅游線路。充分發揮承德、秦皇島的窗口作用,把赤峰的旅游形象樹立起來,提高在國內外的旅游聲望。

③接鄰東北遼寧

赤峰市東部鄰接遼寧省,一段時間曾屬遼寧管轄,經濟、文化交往密切,有著和諧的地緣關系。它位于東北林海雪原旅游資源區和內蒙古草原風情旅游資源區的結合部上,可充分利用地緣關系發展互補旅游,隨著赤峰與大連、沈陽、錦州乃至長春的頻繁接觸,必將為跨區域性的旅游創造條件。

④區內與通遼和錫林郭勒盟為鄰

赤峰地區在自治區內與通遼市和錫林郭勒盟為鄰,可以充分調動三者之間地緣相近優勢,發展一體旅游。這三區結合,以大興安嶺森林、科爾沁沙地景觀、錫林郭勒草原風情為主,兼有赤峰特有的民俗旅游等眾多的旅游產品,必將是一個旅游的切入點。

(2)發揮資源群體優勢,組建全市拳頭產品

赤峰地區民俗旅游資源雖特色多,層次多,但大部分為小型拳頭產品,規模不大,對廣大潛在的旅游者缺乏吸引力。充分認識和利用已開放景區的小型拳頭景觀,加強合作開發,提高整體形象。抓住資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利用林東與克旗、喀旗與寧城及赤峰周邊的團塊優勢,推出組合產品以吸引旅游者。本人認為應該是加強喀旗蒙古族親王府的開發與管理,推出特色民俗旅游項目來構建赤峰市最精華的民俗旅游產品。使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得到大力發展。

五、結論與前景展望

俗語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赤峰的民俗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在我國是少有的,只要好好開發利用,必定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成為赤峰旅游發展的又一亮點。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旅游開發項目。只要合理開發利用從實際出發,利用本身所特有的優勢如:建筑、服飾、風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飾就能保持古樸的民風,特有的風情就可以招攬游客。而且通過旅游,可以有效帶動當地的經濟特別是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幫助這些地區摘掉貧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達到旅游扶貧的目的。2005年,內蒙古赤峰市旅游行業以鞏固提高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成果為動力,全面提高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旅游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全市旅游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赤峰草原水草豐美,風景如畫,畜群如云。赤峰地區以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文化,富有傳奇的魅力,與草原景觀相融合,更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蒙古族文化是本區旅游資源的靈魂。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挖掘其深層內涵,充實旅游內容,是赤峰民俗旅游開發利用的主題。赤峰市豐富的民俗旅游資源,蘊涵著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大力開發民俗旅游精品,塑造民俗旅游品牌,對于拉動赤峰旅游業的發展,全面提升赤峰旅游業的水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赤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周尚意:中國民俗旅游[Z].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出版公司

[2]陶立潘:民俗學概論[M]. 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96

[3]袁 利:從克林頓西安入城式想到的[J].民俗學研究. 1999,(4)

[4]馬曉京:西部民族地區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J].民俗學研究.1999.(4)

[5]郭 穎:試述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旅游學刊.2001,(3)

[6]吳忠軍:民俗學的幾個問題[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1999,3

[7]色 音 烏 云:內蒙草原的民俗與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8]王 迅:蒙古族風俗志[M].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0

[9]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

[10]葉 濤:關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東岳論叢,2003

[11]徐世明:昭烏達風情[M].中國文史出版社:北京, 1991

[12]內蒙古資源大辭典[M].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3]周尚意 范麗娜:中國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淺探[J].國土經濟.2001, (2)

[14]郭玉坤:民俗旅游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 (4)

[15]董莉莉 楊文棋: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問題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4, (3)

篇3

關鍵詞:蒙古族;畜牧業;諺語;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232-02

畜牧民族也稱游牧民族,指全民族大部分人都從事畜牧生產的民族。蒙古族是黑龍江地區從事畜牧業的少數民族代表,他們主要依靠畜牧業提供的肉、毛皮、油脂、乳汁和骨頭為生,故隨牲口四處游牧[1]。黑龍江的地理環境對蒙古族畜牧業放牧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提,他們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嫩江西岸的廣大山林、草原地區,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就是水草豐美、森林茂密的天然牧場,草原就是他們生存的希望。史載他們的生活:“俗善騎射,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宅,皆東向日”,“戈獵禽獸,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王沈:《魏書》)。他們世代沿襲并發展著祖輩以畜牧業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的傳統。

畜牧業諺語是生產諺語的一部分,從本質上來說是牧民們不斷地與自然界進行斗爭并從中積累和創造的語言財富,它作為蒙古族民族語言和民間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產生于在蒙古族生產的過程中,并通過祖輩們口口相傳沿用至今。許多諺語都是植根于人民大眾實踐土壤中的經驗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這些流傳至今豐富的蒙古族畜牧業諺語是反映民族生產文化的明鏡,是綻放在歷史長河中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之花。

一、游牧諺

“游而不定居人遭罪,定而不游牧牲畜遭罪,只有定居放牧,才能人畜兩旺?!盵2]

“逐水草而居,靠天養畜。”[2]

蒙古族祖先早期過著游牧不定居、靠天養畜的生活,放牧人在草原沒有固定的住所,畜群游牧到哪,他們就在哪扎起蒙古包。這種生活漂泊不定,畜群在長期游牧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穩定性,于是放牧人意識到“定居放牧”對畜牧業生產的重要性,不再“逐水草而居”。

正如恩格斯所說:“畜群的形成,在適于畜牧的地方導致了游牧生活。”蒙古族開始小規模的在草原上聚居,進行定居放牧生活。但為維護草場的生態平衡,便于牲畜的飼養管理和保護牧場以及飼草,游牧民族均適時地進行季節性遷徙,即依季節特征,合理地使用牧地。從靠天養畜到科學放牧,蒙古族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聯系,在實踐中完善生產方式,在放牧時掌握好度,不急功近利,才是畜牧業民族長期生存之道。

二、關于放牧工具的諺語

“用料追牛才肥,用鞭打馬才飛?!盵2]

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擅長騎馬涉獵。諺語中的“鞭”則是騎馬時重要的輔助用具,用于驅使馬匹按照人類的意愿完成各種動作,皮鞭打在馬身上,馬則會跑得飛快。民間使用的這種皮鞭,通常都是由牧民親手制造而成,他們用?;蝰R的皮切割成細條,再用幾股這樣的細條編在一起,鞭梢兒的位置僅剩一條,手柄上有時還會刻上家族的名字。諺語中說道:“手不離鞭,走遍山川”,騎馬放牧時離不開鞭子,使役干活時更離不開鞭子。

“旅行的人離不開拄棍,放牧的人離不開套鞭。”[2]

這則諺語中的“套鞭”就是我們常說的“套馬桿”,是牧民用來套牲口的一種工具,它一頭拴著用皮繩做的活套,另一頭是長木桿牧民握在手中。套馬桿的制作非常講究,一般用濕牛糞捂過的白樺木制成,是牧民牧馬必備工具。使用套馬桿是畜牧民族的一種絕活,需要掌握熟練地技巧才能操作的得心應手,套索被拋出去,正好勾住馬頭,是為最佳。

“套馬桿”如同蒙古族的“青稞酒”、“蒙古包”,都是草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就像赫哲族的“魚叉”和“魚皮衣”代表著漁獵民族文化一樣,從生產工具的不同我們就能看出不同民族獨有的民族特色。

三、關于放牧經驗的諺語

“氈包要立在陽處,西伯 ① 要安在高處?!盵2]

諺語中的“氈包”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篷帳,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蒙古包”。氈包一定要搭建在向陽之處,這樣有利于增加包內溫度,居住舒適?!拔鞑笔敲晒耪Z,指圈羊群的柵欄,放牧之后羊群需要回到柵欄以內的范圍進行活動,柵欄立在高處,可以相對確保羊群的安全,以免在低處時受到狼群的襲擊。

“放牧不近水,三天就后悔。” [2]

蒙古族有句諺語說道:“三日不吃還能放牧,一日不飲出不了門”,可見水對牲畜的重要性。放牧的地點很有講究,牧民們在長期放牧中總結到,河邊放牧牲畜可以邊飲邊食,一舉兩得,這樣不僅放養出來的牛肥馬壯,還提高了放牧效率,節省了放牧時間,凸顯了放牧民族的地域特色。

“母羊一大片,公羊一條線,羔羊不離盆場轉?!?/p>

觀察和了解牧區不同物種的性格和生活喜好,是放牧的一大學問。這則諺語正體現了對不同種類的羊群分類的必要性。懷孕的母羊應散放,這樣可以保證羊胎安全,以免互相擁擠掉羔。公羊性情剛烈,好亂跑跳,放牧時要使它排成一排順序前進,以免放牧時秩序混亂,不好管理。羔羊體力差,體制嬌弱,喜歡吃嫩草,適宜在地勢平坦、草質良好、路程不遠的地方放牧。

經驗的積累使牧民們因地制宜、分類管理、有序放牧,人與牲畜的和諧共處成為茫茫草原上最美好的畫面。

四、關于“馬”的諺語

“灘上萬畜,馬為瑰寶。”

“南船北馬。” [2]

“馬和歌是蒙古族的兩只翅膀。”

有關“馬”的諺語在蒙古族畜牧業諺語里獨具一格,形象的體現了蒙古族視馬如寶的民族特色。游牧民族素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馬被寵為牲畜之珍珠、畜中之王,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中,“馬比一切更受重視,沒有馬,草原經濟就無法經營”[3]。對以畜牧業經濟生產為主的游牧民族來說,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上,馬不僅是生產上的得力助手,同時,也是牧民們朝夕相伴,親密無比的生活伙伴。他們馴育馬、熟悉馬、依靠馬,更由衷地熱愛馬。對馬的深刻感情使他們對馬的了解更加深刻入微。

蒙古族畜牧業諺語內容豐富,數量繁多,本文只是針對一小部分畜牧生產諺進行淺析,從中獲取更深層次的民俗文化知識。像馬克思說的那樣――文學藝術都源于勞動。諺語作為源于底層民眾勞動生產中的一門語言藝術,它濃縮著人們在點滴生產中認為行之有效、屢試不爽的經驗,它所反映的生產方式、民族特色以及民俗內涵,都值得我們今后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覃光廣,馮俐,陳樸.文化學辭典[K].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

篇4

【關鍵詞】 蒙古族文化藝術;標志設計;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 [文獻標識碼]A

蒙古族文化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蘊含著游牧民族創造和審美的情趣。蒙古族文化藝術是在傳承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礎上,伴隨著蒙古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民俗風情、地理環境、宗教習俗等的演化而逐步發展并延續的,其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我們現代設計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設計元素。蒙古族文化藝術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洗禮后,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廣義上的草原文化是指綜合了飲食服飾、文學藝術、天文歷法、民間工藝、建筑醫藥等全部領域的文化藝術。本研究限定蒙古族文化藝術中的宗教藝術、文字藝術、民間藝術(民間剪紙、民間圖案、民間刺繡)及民俗文化、圖騰文化為主要研究范疇,探索將蒙古族文化藝術通過圖形化的整合與提煉融入現代標志設計的方式方法與可行性。

一、“同構”構成形式

所謂同構構成,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新圖形。同構后的新圖形并不是元圖形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超越或突變,因而能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給予觀者豐富的心理感受。從圖形的表現內容來講,它使組合后的圖形產生了新的意義和內涵,使同構后的標志內涵更多樣,是豐富現代標志設計圖形構成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構”這一概念最早來源于西方現代設計,然而在我國民間圖形構成中,同構構成的表現形式的使用是其構成法則中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潛在規律。格式塔心理學家的試驗表明,當一種簡單規則的形呈現在眼前時,人們會感覺極為平淡,相反雜亂無章的形則會使人產生煩躁感,而真正能引起人興趣的,則是那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稍微背離規則的圖形。這種圖形首先喚起一種注意或緊張,繼而是受眾對其進行積極的組織,最后組織活動完成,最初的緊張感消失。這是一種有始有終、有有起伏的體驗,是能引起審美愉悅的過程。由此我們推導出同構圖形的原則:即,“舊元素、新組合”,用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圖形,以一種新的前所未有的同構方式加以組合。通過這種同構方式得到的視覺新體驗使人既熟悉又陌生,會引發觀者極大的好奇心,從而使標志的設計變得更加順暢和自然。筆者在2013年的標志設計教學中,對將蒙古族文化藝術以同構構成的表現形式應用于標志設計的方法進行了多次的嘗試與實踐。作為實踐案例之一的賽納手工藝制作中心的標志設計(該中心是以蒙古族工藝品的研發與制作為目的的機構組織)就是以同構構成的表現形式,將蒙古族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馬元素與蒙古族文字相結合。機構名稱中的蒙語“(賽納)”具有“好的(美好的)”之意。在標志設計中,將抽象后的馬頭鬃毛部分置換為蒙古文字“(賽納)”,洗練的線條古樸自然,使馬形象與蒙古文字渾然一體,形成一種奇妙的組合。整個標志造型新穎,視覺印象明快,寓意傳達深刻(圖1)。

二、以“線”為主的構成形式

“線”是蒙古族文化藝術中非常重要的構成與表現手段,無論是雕塑、巖畫、服飾藝術還是民間工藝美術,都常以線的造型為基本構成手段。蒙古族文化藝術中的線條無疑是極具概括和抽象雙重功能的表現形式,因此,在蒙古族藝術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以線為主的構成形態。例如,蒙古族民間傳統圖案中的盤腸紋樣、回紋、卷草紋等都是以線的形式構成?!熬€”作為基本構成形態之一,它與現代標志設計有著許多共通之處。以“線”為主的創作和設計共同體現了實用價值與審美的并存,物質與精神的相互交融。以“線”構成的標志設計主要是研究標志圖形的骨架部分,不同種類的線所構成的標志具有不同的性格。由直線構成的標志符號給人以嚴肅、安定之感,直線賦予人的心理印象是速度與緊張感,有銳利、直接、簡潔、明快等特征;而以曲線構成的標志圖形則相對隨意、親和。另外,在標志符號中出現的徒手隨意畫的線,則帶有很濃的人情味,整體表現更為感性和情緒化。

在標志設計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采用蒙古族文化藝術中線的表現形式構成標志的方式也進行了廣泛嘗試。圖2為以線的形式構成賽納手工藝制作中心的標志設計案例。它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寶的“八吉祥”之一“盤腸”的造型,圖案本身盤曲連接,無頭無尾,無休無止,顯示出連綿不斷的連續感,有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盤腸紋樣在蒙古族生活中的適用性很強,是極具代表性的圖案。賽納手工藝制作中心的標志設計把線形的盤腸紋樣與蒙古族文字“(賽納)”相結合,共同組成了鉛筆的造型。整體設計以線的構成形式一氣呵成,新穎獨特。其作品的成功之處源于設計中對傳統圖形符號的理解、選挑、組合、轉換以及對線的構成形式的整體把握。

三、蒙古族文化藝術中“意”的沿用

蒙古族文化藝術中的“意”沿用到現代設計,也是標志設計的一個創新方法。與圖形之“意”相結合可以使標志的設計更具說服力。蒙古族民間圖形之所以受到藝術設計領域的矚目,除了其圖形符號所具有的審美情趣外,更重要的在于圖形背后所隱藏著的精神內涵,即獨特的民族文化精髓。例如,蒙古族圖案中的卷草紋,是以花草為基礎構成的波曲狀的花草紋樣,細葉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圖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動感和連續性,形態優美生動,具有連綿不斷的韻律感。(1)故有生生不息、千古不絕、萬代綿長的吉祥寓意。

圖3是將蒙古族民間圖形的“意”應用于標志設計的教學實踐案例,它是蒙古族美術教育研究所的標志設計。蒙古族民間廣為流傳的蘭薩圖案,常與盤腸、卷草組合應用,是生命永生繁衍的符號,具有天地相通、陰陽相合、萬代延續的含義。此標志巧妙地將廣泛應用于蒙古族生活中的蘭薩圖案作為標志的基本框架,并與“美”字相結合,充分體現了蒙古族美術教育研究所的民族特色與機構屬性,且自然貼切,無牽強之感。

蒙古族文化藝術在標志設計中的同構構成方法與線的構成形式及意的沿用在整體標志構成中是密不可分的。同構構成的方法有時以線的構成方式出現和存在,兩者的結合又蘊含著一定的內涵與寓意。而寓意豐富的標志設計通常也借助于同構及線的表現方法。將蒙古族文化藝術應用于標志圖形的好的設計通常是三者的完美結合。

蒙古族文化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廣泛的題材、豐富的內涵、多樣的形式,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將蒙古族文化藝術應用于現代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不僅僅是對設計表現形式的創新,同時也是對民族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注釋:

(1)參見阿木爾巴圖《蒙古族圖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0頁。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蒙古族民俗文化[M].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6.

[2]王永強,等.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圖典2:北方卷(上)[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篇5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祭品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在古代,祭祀時,由薩滿擊鼓念咒,眾人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圍繞著敖包,順時針繞三圈,膜拜祈求神靈的護佑與賜福。蒙古族牧民雖皈依了藏傳佛教,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沿襲著祖先的,認為高大雄偉的山是多種神靈居住的地方,有著通往天堂的道路。因而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

(一)敖包的構造敖包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載體和場所。蒙古民族敖包祭祀習俗歷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圣山。據《蒙古秘史》卷2記載:成吉思汗在年輕時被蔑爾乞特人追趕,藏在不罕山里,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下山后說:不罕山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記載原文為:“將不峏罕合勒敦山,每朝其祃之,每日其禱之。我之孫之子孫其宜省之。言訖,向日,掛其帶于頸,懸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對日九跪,灑奠而梼祝焉?!雹侔桨耐庑纬释炼押褪研问剑蛲潦熘W鳛槊晒抛宓募漓胧サ?,它最初建造于家族領地?!笆紫扔伤_滿發起,薩滿向居民說,保護神需要自己的住所,于是就指定景色秀麗的高山、丘陵或路口作為建敖包的基地,經過若干個儀式后,在劃定的小圓形地塊,人們動手用土或石造成小堆,這樣新的敖包便出現了。”②敖包多數是單個的,但也有兩個并立的敖包,或有7個和13個的敖包群。敖包一般都建于高處顯眼的地方,而有時在路口,人們認為路口的敖包有擋鬼避邪的功效。敖包給人以神秘莫測、肅穆莊嚴之感。

(二)敖包的祭祀程序祭敖包的傳統方式,主要分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類。所謂血祭,就是宰殺牛、羊,向敖包獻牲祭祀;所謂酒祭,就是揚灑奶酒、鮮乳之類,向敖包獻祭;所謂火祭,就是在敖包前點燃爬地松及柴火,將肉食、奶食象征性地投入其中焚燒,燒出濃烈的食物氣味;所謂玉祭,就是將價值昂貴的珠寶、錢幣之類撒到敖包頂上,祈求福佑。敖包祭祀由薩滿主祭,元代由蒙古巫覡領其事。《蒙古秘史》載,成吉思汗命兀孫老人及豁兒赤等“衣白衣,騎白馬”主祭祀,坐上首,封為“別乞官”?!安貍鞣鸾虃鞯矫晒挪菰?,在祭敖包時,薩滿‘咒祭’被喇嘛‘經祭’所代替;民間祈禱文多有改動,古祭文有所變化;薩滿血祭也被果物、牛奶、酒、牛酪所取代?!雹廴缃駸o論在草原牧區還是在農區,在敖包祭祀中,都將娛神敬神與娛人結合在一起。敖包祭祀形式與內容在近百年變化很大。隨著時代的變遷,蒙古族已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單一的游牧民族,部分蒙古人已從事了農業。由于農牧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異。敖包祭祀一般在農歷五至六月間舉行,有的地方七、八月份舉行。“因為五月對于農牧民來說是一個分界線,此時青草已經萌生,大地為綠色牧草所蓋。牲畜繁殖,整個草原經過漫長嚴冬,又恢復了怏然的生機。衛拉特蒙古認為這是神靈所賜給。因此,要舉行節日,進行祭祀儀式來表示對神靈的感謝?!雹馨桨械囊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聯合祭祀的。祭祀時,非常隆重、熱烈,這時草原上風和日麗、水草豐美、鮮花盛開、牛羊肥壯,羊羔開始斷奶,馬駒漸漸長大。為了喜慶豐收,表達興奮之情,人們身穿艷麗的服飾,帶著食品共聚于敖包,舉行祭祀儀式和娛樂活動。敖包祭祀活動都在天氣晴好的上午舉行。人們首先將敖包清理整修一新,頂上插滿新鮮的樹枝,換上鮮艷的五色彩旗。人們將馬奶酒、奶茶、煮熟的羊肉、點心等敬獻在敖包之前,由部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喇嘛作司儀,帶領大家念誦祭祀文,共同感謝天地山川為草原帶來的豐收和吉祥,懷念祖先的功德。而表達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翼。祭祀儀式結束后,大家按順時針方向繞敖包三圈,祭祀宣告完成。然后人們在敖包周圍的草原上開始舉行各種文體活動,賽馬、射箭、投布魯等。有蒙古琴書和民歌手給人們獻藝,老少眾人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安代舞,悠揚的馬頭琴聲響徹在茫茫草原上。

二、敖包祭祀的文化變遷

“敖包神是古代蒙古族薩滿神之一,是氏族部落的最高保護神。敖包祭祀的主要對象是天、地、人、龍。”⑤祭祀敖包的目的,是祈禳災邪、驅惡避瘟,祈禱水豐草茂、人畜兩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敖包祭祀起源于古老的薩滿教信仰。在當代語境下,雖然敖包祭祀儀式的傳統在蒙古族建構敖包形制和祭祀儀式過程中發生著變遷,但其事物的本質屬性與時空環境一同呈現的整體狀態還依然存在。它表現了草原人傳統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策略的集體記憶。當前文化與環境的共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敖包祭祀文化所體現的尊重生態文化的精神成為我們現今人類所要遵循的可持續發展的文明源泉。經歷歷史的諸多變遷,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被保留了下來。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的敖包在形狀上依舊,但其內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它的祭祀成份在弱化,由敖包帶來的民族文化的娛樂氣息卻日益濃厚。

三、敖包祭祀的文化意義

敖包祭祀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演變、神化和升華,成為一種神秘的文化現象。如今,蒙古族敖包祭祀依然保留著那些神秘的色彩和文化特征,并具有獨特的內涵和神奇的原生態祭祀文化色彩。它是傳承文化的載體,即涵蓋著蒙古族精神、信仰、道德、理念、生存哲理以及風俗習慣、競技比賽、群眾娛樂文化、生產生活技巧等廣泛而深層的內容,是多種文化交匯相融的集中表現。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動歷史悠久,家喻戶曉,影響廣大,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風俗價值、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是一個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縮影,與此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和禮儀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創造力。敖包祭祀作為一種文化空間,包含了蒙古族的許多傳統文化和習俗,對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敖包文化,對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四、敖包祭祀的文化空間保護

中國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認為:“搶救民俗文化空間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當務之急”他呼吁: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報和審批中,要把關注和保護的重點向民俗文化遺產的項目轉移或傾斜,特別是應把與百姓生活與心理密切相關的文化空間的遺產保護列為重中之重。⑥因此,我們有必要將保護敖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點放到保護文化空間上,應采取以下措施對其文化空間進行保護。第一,文化空間保護的根本,是對能夠保持當地文化特征的群體的保護。大力提高農牧民傳承人的保護意識,實現傳承人社會地位和職業的轉換,即由農牧民轉換為民俗文化工作者、民俗表演者等。這種轉換,一方面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通過培訓、培育,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文化自覺,使他們在享受習俗傳承帶給他們的種種好處的同時,達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更加樂于保持傳統習俗,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第二,保護過程中必須找到其合適的載體(人、場域、行為、儀式),使其在人、群體、社會中得以現實延續和發展,為敖包的傳承提供良好的環境。第三,有必要借鑒“文化空間”的組織管理方式,探索群眾文化活動的運作方式社會化。第四,利用敖包等“文化空間”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政府和有關的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管理和引導。這種管理和引導是科學、有序的管理,它可由地方官員分片劃區,依靠群眾文化部門的指導與輔導,依靠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層層負責,使整個活動井然有序,體現出新時代的文化特色。

篇6

一、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內部競爭問題探析

(一)旅游產品差異化特征不明顯

旅游產品差異化特征不明顯表現為旅游開發重復建設、旅游項目雷同、旅游內容相似,并由此產生草原民俗旅游產品的替代性競爭。

首先,內蒙古的自然景觀以草原景觀為主,遼闊的草原成為自然旅游資源的主導形象。內蒙古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居延海,綿亙3000余公里,草原面積占自治區總面積的2/3,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分為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烏拉特六大草原,草原類型從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過渡到荒漠草原,雖各有特點,但均以草原風光為共同點,草原景觀特征突出,在很多區域內景觀相似性很強。民俗旅游資源以特色濃郁的蒙古族與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民族民俗文化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為人文旅游資源的主導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開發的原材料存在著很強的共性,導致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差異化特征不明顯。

其次,落后的旅游開發觀念是旅游產品差異化特征不明顯的另一個原因。賈鐵飛先生認為:長期以來,內蒙古一直沿襲著關于旅游發展的一些陳舊觀念和認識,如:旅游發展的資源主導觀念,旅游業是一個低投入、高產出的觀念,旅游業只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觀念,等等。這些觀念和認識與現代世界旅游發展的形勢很不相符,造成內蒙古旅游業發展投資規模小、重復建設和低水平建設多、科技含量低的狀況,阻礙了內蒙古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而顯現在旅游業發展中的陳舊觀念和認識也正是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規模小、內容相似、項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區景點建設的榜樣負效應導致旅游產品特色不明顯。由于成功旅游景區景點建設的榜樣負效應,使旅游開發者盲目效仿,不但影響了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差異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導致相似的產品在旅游市場上產生競爭。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較早開發的兩個草原旅游點,旅游設施的建設、旅游項目的設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成為內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開發草原旅游項目的地區與企業競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復和模仿,致使全區的草原旅游點出現雷同現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點大同小異、缺乏特點,旅游產品特色不明顯,旅游業發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資源開發載體的模式化傾向導致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形式單一,差異化特征不明顯。目前國內流行的人文旅游資源開發成產品的依托載體多為博物館、展覽館、民族風情園等,并有發展成為固定模式的傾向,內蒙古各地的規劃中也大量采用了此類手段。其中的博物館、展覽館形式呆板,游客的參與有限,與旅游需求參與性強的趨勢相悖;而民族風情園能夠滿足游客的參與和娛樂需求,但數量過多,會呈現形式單一、項目雷同、重復建設的問題。因此,在建設時就要注意數量,否則從形式上就難于體現旅游產品的差異化,再疊加上內蒙古民俗類旅游資源的差異性認同率低的問題,所開發的旅游產品獨特性弱,難于對旅游者產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產品是內蒙古的主導旅游產品,面對有限的客源市場,獨特性小的草原民俗旅游景點之間必然出現惡性競爭,競爭的結果是市場上游客分流,最終導致旅游點之間形成了替代性競爭。與此同時,差異化特征不明顯的旅游產品會使客源市場難以拓展,旅游點經濟效益增長困難,進而導致經營粗放,難于出現精品,更難于創建旅游品牌。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體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紀旅游業競爭的法寶。目前,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還未成體系,主題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21世紀,該問題能否解決直接關系到內蒙古旅游業的發展。

區域旅游形象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的系統,它可劃分為總指標層、次指標層、子指標層、組類指標層、基礎指標層和原始指標層。作為總指標層的區域主題旅游形象又由次指標層的歷史形象、現實形象和發展形象構成。內蒙古的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的旅游形象是內蒙古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是多年來內蒙古著力促銷傳播的主題旅游形象,幾乎成為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原生旅游形象。這一形象為自治區開拓客源市場,為自治區旅游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其主要表征為歷史形象,體現現實形象和發展形象因素的含量仍然較低,即內蒙古的主題旅游形象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對于該問題,旅游學界頗有同感,如賈鐵飛先生認為:目前,內蒙古并未在全國旅游競爭中形成完整、豐滿、鮮明的旅游形象,往往是“講資源,盲目樂觀,論形象,殘缺不全。”內蒙古一直將“草原”作為內蒙古旅游的核心形象,這本無錯誤。但內蒙古旅游無論在對草原概念內涵、外延的探索上,還是在對區域草原資源的配置上,還都處在一個較低的層次水平上,致使旅游規劃與旅游業發展實踐嚴重脫節,遠不能擔當起草原所應有的深遠含義。因此,對于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核心形象和主題形象亟待作深開發,使之豐滿、富有內涵,形成一個完整的旅游形象系統。

草原民俗旅游形象體系的不完善、旅游形象的單一以及游客對人文旅游資源的差異性認同率低等問題已經直接影響了旅游者的旅游決策行為。自然旅游資源的差異性由于在外觀上顯現得較為明顯,如山岳旅游資源與草原旅游資源外觀差異顯著,故游客的認同率較高。但游客對內蒙古的人文旅游資源差異性認同率較低,且主要體現在民族風情與民俗旅游資源上。旅游者的這種心理因素導致了旅游決策行為出現擇一草原旅游地即可的決策模式,直接制約了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整體形象的形成和草原民俗旅游的深入開發,并使旅游地之間產生了替代性競爭。因此,在內蒙古的主題旅游形象已經形成的基礎上,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開發應首先研究差異化旅游形象的定位與設計,并在旅游促銷時突出差異化的旅游形象,形成完整的區域旅游形象體系,從而去拓寬旅游市場、促使旅游活動向縱深發展。

二、解決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內部競爭問題的對策

(一)科學規劃,實施差異化戰略

首先,科學規劃。王大悟先生認為:旅游規劃的核心,就在于把將要開發的旅游城市或景區設計成一個什么樣的旅游產品,制作成怎樣的產品。另外,旅游規劃的核心是旅游產品的差異化。在旅游規劃中必須緊緊圍繞旅游產品設計這個核心,進行差異化規劃,構筑產品的特色和韻味,形成市場的亮點和熱點,這樣的規劃才是成功的?;趯让晒鸥鞯刈匀画h境與人文環境的分析,各地的旅游資源及其賦存環境、開發環境都存在著很強的差異,解決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問題的最佳途徑是旅游產品的開發應進行科學規劃,采取差異化策略,這一點也是目前旅游規劃編制方和委托方的共識。

其次,積極倡導旅游產品供給者的高度合作?,F今的旅游市場是開放的市場,企業生產具有自主性,而企業生產都是出于獲取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這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因此,哪種旅游產品或項目利潤大,旅游企業就會生產相應的旅游產品或項目,再加上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的原材料共性強,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出現內容相似、項目雷同的旅游景點進行替代性競爭。因此,實現旅游產品的差異化除了需要旅游規劃的編制者科學合理地統籌安排旅游景點的布局和旅游產品及旅游項目外,更需要倡導旅游產品的供給者高度合作,采用旅游產品差異化戰略,生產差異化特征強的旅游產品,杜絕盲目效仿、盲目比附,從而使旅游產品之間的替代性競爭變為互補性合作,實現利益的均增與共享。

再次,建立實施旅游產品差異化戰略的強大保障體系。旅游產品的差異化戰略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協調工作,需要得到積極的支持與保障。為保證其科學性與可操作性,有必要組建研究機構,聘請研究蒙元文化、內蒙古歷史地理、民俗、建筑、藝術及企業發展戰略、營銷等各方專家,專門研究該問題,并對旅游產品差異化的內容與實施過程進行監控、及時研究反饋信息并實時調控。理順相應的管理體制,充分運用政策法律計劃等宏觀管理手段進行旅游產品差異化的宏觀調控與協調,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支撐體系,以達到保證旅游產品差異化戰略的順利進行和實施、解決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內部的競爭問題、促使內蒙古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二)進行旅游產品的創新,增加科技含量

進行旅游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的核心目標是要提高旅游產品在旅游供給市場上的競爭力。旅游產品競爭力表現為旅游產品所具有的開拓市場、占據市場并以此獲得盈利的能力。

首先,內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產品的創新應選擇合適的創新類型。目前傳統旅游目的地的創新類型主要有:旅游產品類型結構的創新,內涵創新,功能創新,過程創新,主題創新。

篇7

大部分蒙古族喜歡飲酒,酒已成為這個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深深融入蒙古人的血液中。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可能與長期生活在高寒環境有關,更喜歡飲烈性的酒,如《牧人》中所唱的“最愛喝的是烈性的酒,最愛唱的是蒙古的長調”。另外,蒙古人也青睞飲用奶酒,蒙古人釀制奶酒的歷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潰瘍、肺結核等疾病。蒙古族飲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視煮肉湯的習俗,蒙古族認為肉湯的營養價值比肉本身還要高,吃肉時不喝湯不能離席,他們比較喜歡排骨湯、全羊湯、精肉湯,還有在湯中加入米做成的肉粥。蒙古族的特色飲品還有酸味奶飲料,稀者為酸奶,稍稠些的為酸乳,具有開胃健脾通便美容的功效,也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乳業品牌。蒙古族飲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視煮肉湯的習俗,認為肉湯的營養價值比肉本身還要高,吃肉時不喝湯不成席,全羊湯、精肉湯、排骨湯、是他們的餐桌常見的。此外還作為高端宴會的“蒙古八珍”和平常百姓愛吃的蒙古小菜。此外,蒙古族的飲食禮儀是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豐富多彩,最主要最普遍的飲食禮俗有薩察禮、德吉禮、迷拉禮和祝福禮,蒙古族飲食習俗中也有很多禁忌,如禁止扣放盛奶的器具、禁吃變臟的食物等等。

二、蒙古族飲食文化在旅游業發展中的意義

旅游離不開飲食,二者相得益彰。旅游活動與飲食文化相結合,對提升民族的經濟文化價值、促進旅游業和餐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包含了蒙古民族的豐富的食材、獨到的飲食加工技藝、蘊涵深厚的飲食美學和飲食民俗等文化內涵,它已成為蒙古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散發著藝術的美感。隨著內蒙古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注重旅游活動的內在質量,講究旅游活動內在的文化品位,對飲食也有更高的要求。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發展對旅游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蒙古族飲食文化對于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蒙古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要吸引廣大旅游者前往內蒙古旅游觀光,不僅要有美麗的草原風光、絢麗的歷史文化古跡,而且還要有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特色的飲食文化,特別是民族飲食文化,會為我們帶來無盡的魅力,會使各方游客有興趣和蒙古族交流,溝通,對蒙古族飲食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品嘗蒙古族的美食,進一步推動內蒙古旅游事業的發展,增強內蒙古旅游的魅力。其次,有助于我區傳統飲食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增強蒙古族飲食文化的影響力,促進我區飲食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游客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了解人數的增加,蒙古族的飲食被更多的人接受,對蒙古族的飲食文化無疑會有極大的推動和宣傳作用,從而促進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增強我區飲食業的特色魅力,無疑會對以“食、住、行、游、購、娛”為主的旅游業起到推動作用。再次,有助于促進蒙古族特色文化宣傳,進一步增強內蒙古旅游的魅力。旅游業的發展中為內蒙古特色的飲食文化,特別是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展示平臺,蒙古族飲食文化要更好適應市場需求,也會對自身提出更高的發展要求,對自身種類工藝不斷完善也會加強與其他地區飲食文化的交流,以得到更好的發展。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游客來通過接觸到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會對整個蒙古族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這對以草原文化為主題的內蒙古旅游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的飲食文化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被作為一個獨立的旅游產品受到重視,目前發展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存在如下重要問題:

(一)旅游開發價值認識不夠,營銷不足

旅游產品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支持,然而從內蒙古的旅游發展的實際來看,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開發價值認識沒有引起各級主管部門足夠的重視。蒙古族飲食文化只作為旅游活動中的補充,沒有把其作為重要的旅游產品加以開發。目前內蒙古各級政府、旅游局及旅行社在發展旅游時,仍然重點宣傳和營銷傳統的優勢旅游項目和新興的旅游項目,如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呼和浩特周邊的草原觀光旅游;響沙灣、恩格貝等沙漠觀光和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探險旅游;以成吉思汗陵園和大小召為代表的文物古跡觀光旅游,飲食文化旅游僅僅作為旅游活動的補充,沒有把其作為重要的旅游產品加以開發,更談不上專業的研發和營銷團隊。

(二)項目單一,參與性差

從旅游發展現實來看,飲食文化旅游項目較為單一,以享受為主,參與性不強。目前主要旅游者能夠品嘗到的特色飲食主要有草原旅游區包含在團費中的手把肉,訪問牧民家庭時品嘗的奶茶、奶酪等奶食品以及蒙式早餐,而作為蒙古族獨具特色且有較高品質的烤全羊、烤羊腿由于制作工藝復雜、耗時較長、價格昂貴只能被列為計劃外餐,因此只能被少數豪華旅游團所享用。內蒙古各大城市及旅游區所提供的飲食基本上如上所述,項目較為單一。此外,目前已有的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基本上以品嘗佳肴的基礎層次為主,并沒有考慮到旅游者對于飲食文化的精神需求,端到旅游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經加工完畢的食物成品,如“烤全羊”制作過程中令人嘆

為觀止的蒙古族熟練的宰殺羊、剝皮以及烹制的過程旅游者無法欣賞和參與到,再如熬制奶茶及各類奶食品和奶制飲品有趣的制作過程也無法參與。(三)品嘗為主,文化和營養價值介紹不足營養價值和文化是飲食類旅游產品開發的核心,但在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開發者卻忽視對蒙古族深厚的飲食文化和豐富的營養價值的發掘。經營者只是簡單提供味道不錯的菜肴,游客在用餐之后,留在印象中的往往只是一時的美味,并沒有對菜肴的歷史、文化典故、食用習俗等文化內涵和營養價值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開發者沒有把蒙古族飲食與蒙古族民俗風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游客的精神享受,難以讓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在飲食過程中,若對蒙古族菜肴的典故和營養價值沒有較深的印象,就很難提高旅游地主體文化的綜合吸引力,也就無法增加經濟收入。

四、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開發利用的設想

(一)加強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重視和營銷飲食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其他旅游資源開發相比,具有投入較小回報率高,且可不斷利用的優勢,所以,要盡快把蒙古族飲食文化開發利用工作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把其作為重要的旅游產品加以開發。要對蒙古族飲食文化資源進行系地分析研究,建立資源信息系統,通過準確的評估確定其吸引力和開發潛力。同時,還要加強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營銷,充分發揮大眾新聞媒體的作用,可以在報刊、電視臺、電臺開辟專欄、專題,進行廣泛宣傳。各級旅游主管部門和旅游景點網站也應加大對蒙古族飲食、蒙餐名店的介紹宣傳力度。還可將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豐富內容匯集在光碟里,通過光碟進行宣傳。也要充分利用各種重大節慶活動和經貿活動,例如草原文化節和民族商品交易會等活動大力推廣蒙古族飲食文化,還可以將旅游飲食與旅游線路一起開發,共同包裝設計,甚至在條件成熟時,在飲食民俗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展以飲食為主的專項旅游。

(二)加強蒙古族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參與性的開發蒙古族飲食就單純的飲食種類就有百十多種,經常品嘗到的僅十多種,所以,今后要改變以往單一的飲食品種,增多飲食種類,如蒙古小菜和面食的種類。同時,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旅游開發應該擺脫以前單純品嘗的模式,大膽引入游客參與制作的環節?,F代旅游者不僅要品嘗佳肴,而且要求參與并融入菜肴的制作過程中,獲得一種有別于以往生活的情趣和刺激的體驗。參與性旅游開發就是讓游客有一個原生的旅游環境,有一種身在其中,入鄉隨俗的體驗。蒙古族飲食文化者要增強游客用餐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理解,滿足旅游者娛樂、探奇、求知等目的??傊?,開發參與性蒙古族飲食文化,旅游者可以尋求到現代喧囂都市里所缺乏的自然經濟狀態下的粗獷和質樸,讓客人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體味到真正的草原文化。

篇8

論文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熱潮,世界各國民族文化不斷的相互沖擊與整合,在全球社會追求和諧、平等、公平等人文氣息的同時,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那達慕以其獨特的人文價值擺在了世人面前。本文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分析了那達慕民俗體育活動中人文價值的體現,以期能為促進那達慕的發展與宣傳提供參考。

目前全球化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關注的關系到一個民族文化生存的熱門話題,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領域,通過在經濟上占有優勢的發達國家通過貿易關系的優勢地位又開始蔓延到文化領域,致使全球化的今天,多個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整合,往往發展中國家民族文化容易受到發達國家文化的沖擊。在全球社會追求和諧、公平、平等,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以其特有的人文價值適應了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蒙古族的那達慕就是其一的典型代表。那達慕民俗體育對中國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做出過卓越的貢獻,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其活動內涵深刻的體現了豐富的人文價值。作者簡單歸述為以下幾點:

一、循規守禮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并富有傳奇色彩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濃厚游牧文化特征的民俗文化,它融游牧民族宗教信仰、體育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歌舞藝術、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等文化為一體,體現了蒙古族游牧生產生活特點和民族心理的傳統民俗文化。那達慕文化是一種世代相傳的體育文化,這種傳承性對于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歷史多年的發展當中那達慕具有維系社會安全、豐富文化生活以及規范與教化、物資交流等等多種功能,而且對民族個體的社會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模塑意義,多少年來深刻地、全方位地影響著蒙古人的成長,使蒙古人始終傳承著古老的文化體系。

表現在那達慕的傳統內容賽馬、射箭、搏克、打布魯、蒙古象棋、沙嘎(嘎拉哈)等,不僅源于早期的生產生活,而且又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從匈奴、突厥、鮮卑等開始,射箭、騎馬、摔跤就已經成為家庭孩子必學的生存技能。蒙古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游牧經濟兼狩獵經濟的特點,必然也十分注重家庭對每個孩子生存能力以及狩獵、馴化和畜牧技術的訓練。牧民老少一起參加或參觀那達慕大會也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實踐延續。

二、人與自然和諧

我國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體系中蘊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和諧素養,對今天建設和諧民族社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蒙古族那達慕以其特有的氣質與和諧品格,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新的啟示。

寄托著民族情感、民族智慧和民族道德的傳統集會“那達慕”具有著豐富的和諧精神,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民族與民族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競爭和友誼如何合理處理,對手之間如何關愛以及功利和榮譽面前如何謙遜等等,它符合了民眾崇尚和諧、自由、美滿、愉悅的永恒心理需求,尤其搏克比賽中,尊重對手、愛護對手、服從裁判、公平競爭的作風以及各種獎勵方式都表現有豐富的和諧精神,顯現著重要的和諧教育意義。

那達慕文化承載著游牧民族自由與生態和諧的文化精神,他們愛護牲畜尊重和憐惜生命,保護生態自然環境,處處體現著人們對生態平衡的強烈愿望和執著的追求,起到了一種宣傳教育的功能,即教育人們熱愛大自然、崇尚大自然,并感謝大自然的恩賜,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三、民族凝聚價值

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意識、民族個性、民族愛好與審美等深層次的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的無比深刻的歷史記憶,是一個族群在歷史長河中智慧的結晶。周期性的節日增加了一個地域、一個族群的凝聚力,加強了他們對自己族群的文化認同,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奮進的精神。

每次大小型那達慕大會都會聚集很多的人數,特別是盟旗舉辦的大型那達慕,少則幾萬多者十幾萬人。盡管電視等媒體進行現場直播,但是更多民眾為了追求視覺上的刺激以及真實的感覺,男女老少都去參加觀看,觀眾群里經??吹侥暧饣椎睦险吣坎晦D睛地觀看。尤搏克比賽為很多群眾所推崇,每當那達慕大會上開始搏克比賽時,原本秩序井然的大包圍圈會場,會瞬間發生重新整合,變成小包圍圈,把搏克手的比賽場地圍在中間觀看,往往這時維持秩序的民警也束手無策,順其自然,因勢利導。通過那達慕大會的舉辦,使更多的蒙古族人民聚集在一起,增強了民眾之間的交流與團結。

四、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指在一個民族共同的生存環境、生產方式及其文化模式下形成的集體性格,也是一個民族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想、習慣、情操、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

歷史傳承的草原那達慕,其核心文化符號是著名的“男兒三藝”即賽馬、摔跤、射箭。那達慕三藝顯現出了蒙古人族群的民族性格,蒙古族民眾普遍認為不掌握“男兒三藝”就不是蒙古好漢?!叭嚒奔妓嚫叱娜送谀沁_慕大會上脫穎而出,象征一種生存能力和男性氣概而成為人們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從而會有較好的社會地位和擇偶的良好優勢。那達慕大會也因此成為蒙古勇士和英雄展示英武的舞臺,成為滿足蒙古人英雄崇拜心理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媒介。無論是激烈的賽馬比賽、競爭拼搏的摔跤運動,還是生氣勃勃的射箭,都是草原民族肢體語言的表述,這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價值觀。這個以牧業為生計方式、以草原為家園的民族在節日里用自己民族獨有的方式表述著民族精神。

五、參與平等、誠信守則

那達慕大會的搏克比賽鮮明的體現著現實的生活哲理:搏克比賽規則“不分體重級別”、“人人平等參與”、“一跤定勝負”。這個規則從現代體育競賽的角度看有些不公平、不合理,但民眾認為,人生經歷中遇上比你高大的猛獸和敵人時,你不能與對方講“你的體重比我大,你吃掉我或打死我是不公平的,你只能用智慧和技巧打敗對方是唯一出路;還有在嚴酷的生存路途中,取勝的機會是非常少而珍貴的,往往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不分體重等級和一跤定勝負”是最符合現實生活哲理的。

搏克比賽在每次那達慕大會上都是最亮麗的焦點,觀看民眾都以搏克而歡呼與自豪。但是博克運動從古至今一直沒有排斥過女性,如今女子搏克如同男子搏克一樣顯現著性格的魅力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內蒙地區各種形式的那達慕大會上也都設有女子搏克項目的比賽,還有不少地區設有女子搏克培訓基地,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它正確詮釋了社會本有的態度,因為競爭是不分強弱不分性別的,女性同樣需要較強的競爭力,尤其在就業壓力和傳統性別觀念根深蒂固的今天,搏克對激發女子平等獨立意識、更新傳統落后的女性認識觀,提高女性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女性全面認識自己,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現代社會中勇于實現自己,以自己的行動挑戰社會中仍然存在的性別歧視。搏克運動蘊含著豐富的德性精神,能夠讓人真正的理解德性、追求德性和實踐德性。因此,搏克的竟爭和道德并存的精神對人的教育意義具有現實性。

六、審美價值

蒙古族的審美價值往往根植于周圍環境和生活現實中。對蒙古民眾來講,那達慕大會是一個充分展現傳統文化之美的動態藝術杰作,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的審美教育大課堂。每當舉行那達慕的時候會場的自然環境、建筑裝飾、色彩搭配及形狀、有節奏的喧囂、服飾和舞蹈、祝詞贊詞以及選手形體的線條等等依賴感官的作用合并起來都會給人一種特殊的情調,成為人們藝術和美感的基本原料,使人產生深切的美感,起到一種自然審美教育的功能。

那達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是草原文化圈的先民們留給后人優秀、豐厚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枝奇葩,處處透視著現代文明所追尋的人文氣息。我們在深深的感激、崇敬和景仰之余,應當認真、嚴肅地思考,仔細盤點、清理整合那達慕文化資源,提煉符合現代氣息的物質和精神因素,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促進文化優勢的傳承,始終堅持以人文本,大力弘揚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使國人受益,同時受益與世界。

參考文獻:

[1]白紅梅.文化傳承與教育視野中的蒙古族那達慕.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3

[2]刑莉.蒙古族那達慕的人文精神.文化影虹,2010(5)

[3]光.蒙古族那達慕辨析. 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8(4)

篇9

關鍵詞:民族文化 舞蹈教學 民族民間舞蹈

民族民間舞蹈流傳于民間,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時,也受當地民俗文化的制約。諸如當地的民風民俗、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等等因素的影響。

本身并沒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只是為了自娛自樂而即興發揮的舞蹈形式?,F在多數學校都開設民族舞蹈班,然而由于學生舞蹈水平參差不齊,對民族民間舞蹈所承載的文化性之理解各異,而使得現在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多流于形式,只是簡單的動作和技巧的模仿。教師在教授時,一般僅僅通過演示動作要領,使學生模仿,多做練習以達到學會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到的只有表面的動作,而沒有領會內蘊的深厚情感。各個民族舞蹈的動作形態都是當地文化生活等的抽象體現。鑒于這種復雜性,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的傳授舞蹈的動作和形態,更應該把舞蹈文化拓展到民族精神方面,從而使學生領悟到舞蹈的真諦。

一、全面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講解每一個舞蹈單元時,將其門類與其相對應的民間文化相對應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充分領會其中的文化內涵。例如在教授藏族舞蹈的時候,要使學生了解到藏民族高原牧區的生活環境,了解藏民的生活習性和勞作習慣,更要了解到藏民由于海拔高而導致呼吸帶有負重感的特殊生活習慣,這就為更好地理解藏族舞蹈中慢呼慢吸的特色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例如,《弦子》這首藏族舞蹈中較富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的“屈伸”動作是其的基本律動,用慢吸慢呼可使動作顯得沉穩流暢,腳下有根。在學習蒙古族舞蹈的時,要了解蒙古族人民性格豪放,且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這些原因決定了蒙古族舞蹈明快的節奏,奔放的熱情。蒙古族人民豪放、開朗奔放的個性在蒙古舞中多以“抖肩”和“翻腕”等動作還表現。橫擰的動作、后靠的體態,是與本民族的英雄歷史緊密相關的。

蒙古舞中粗獷剽悍、穩健豪邁的氣息,多由舞蹈演員呼吸上的重拍慢吐氣來體現。而在苗族舞中,由于本民族長期聚居在山谷,養成勞作時“一順邊”的習慣,因而其舞蹈中女子“踩鼓”時,身體一順邊的擺動就是這種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的再現。只有使學生在深刻了解學習中的民族舞蹈之深蘊的文化內涵,跳舞時才能更加逼真、生動、傳情。

當然,僅僅依靠學生自身去揣摩、體會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風土人情還遠遠不夠,作為教師,必須適時地利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深入地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內蘊,才算真正理解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才算最終掌握了民族舞蹈的內蘊。

二、剖析動作體態的由來

民間民族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舞蹈藝人長期的揣摩、體悟和加工升華之后而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任何一種民族舞蹈的形成,都經過了相當長時間地傳承和創新,已經具備了相對穩定的特征,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套經典的動作、體態和律動。這些獨具特色的動作正是這種舞蹈區別于其他舞蹈種類的根本之所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規定學生動作形體,為了做動作而做動作,而是要對這些體態、姿態、律動進行分析。例如:東北秧歌,它的基本體態是始終保持上身前傾、略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因為他們居住在東北平原,寒暑分明、地勢平坦,人們多是從事墾荒、開礦等勞動,他們樸實、直率、堅韌、樂觀,形成了東北秧歌特有的基本體態和動律。通過對動作的文化解讀,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時,清楚動作的由來,更好的體會動作的內涵。

三、積極創設各種民俗情景

民族民間舞蹈是人民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所創造的藝術結晶。它得益于人民在田間或地頭中的勞作形態,然而這種純天然的動作形態想要在舞臺上通過藝術的手法來進行演繹實屬不易。因為,沒有逼真的場景,無法使得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慶豐收、揚麥場的場面境況。也自然就無法使得他們感受到這種勞作中所體現出的喜悅與熱情。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時收集相關的資料來給學生營造舞蹈氛圍,幫助他們盡可能快地融入到這種場景中。

1.舞臺化的情境

可以借助舞臺、燈光、音響等所營造出的藝術效果,來更加真實、生動的反應當時的勞作場面,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例如維吾爾族舞蹈的教學,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身穿維吾爾族的民族服裝,頭頂小朵帕,梳起十幾條維族的小辮子,一下子維族姑娘的靈動感就近在眼前了。這種仿真化的演出,使得學生仿若身臨其境而更容易接受。

2.生活化的情景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相關的生活道具,使得舞臺做到對生活的逼真化模演,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快進入情境而情緒高漲。諸如,排練休息時,也可以喊著東北秧歌中叫鼓時的“嘿嘿”以及藏族舞蹈中的“呀拉索”等。

3.想象化的情景

倘若無法從生活中截取適當的素材來搬上舞臺,那么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們產生聯想。例如,在講述藏族舞蹈時,無法對藏民的生活進行還原化全景展現,卻可以借助投影儀來播放一些體現藏族風情的圖畫:奔騰不息的雅魯藏布江,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脈,沉靜憂郁的納木錯圣湖等。通過這些圖片展示教學,學生就能夠對藏民的生活環境、地域特征以及等有個初步地了解,再來教學生學習藏族舞蹈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時要時刻提醒自己教授給學生的不光是技術層面的技藝,而更應是對舞蹈內蘊的深層文化的教授。因為民間舞蹈是一種來源于民間生活,而高于民間生活的藝術形式。將民間文化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和傳承下來,是中國民間舞蹈教育進步的基礎。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民間舞將有更加廣泛的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充分的領略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魅力??傊?,民族民間舞蹈作為生活的一種反映,不僅僅來源于生活,而且更加注重表現高于生活之外的民俗文化,體現著人民對其生活情感和內蘊的深層關注。

參考文獻:

[1]許霓.論芭蕾基訓在形體訓練中的實用價值[J].中國西部科科技,2007,(4).

[2]李靜.普通高校芭蕾基礎訓練教學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4,(8).

[3]柴黎明,長場景.芭蕾基訓的基本要素[J].東方藝術,2005,(6).

[4]劉薇.芭蕾基訓規范之我見[J].前沿,2008,(9).

[5]潘濱.淺談高師舞蹈教學中的芭蕾基礎訓練[J].廣西藝術學院學報,2005,(6).

篇10

【關鍵詞】內蒙古;民間美術;教學;傳承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175-02

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由于各個民族的環境和風俗不同,在民間美術的表現上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和鄉土特色。內蒙古族民間美術品種就非常的豐富,涉及的范圍非常的廣,包括繪畫、雕塑、刺繡、服飾、家具器皿、戲具、玩具、編織等等[1]。內蒙古族民間美術的創作都是有依據的,與民間的民俗、宗教活動是息息相關的,是伴隨著民俗、宗教活動而發展的,是人們在生產勞動和民俗活動過程中為了表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對生活的態度而創作的。所以這些創作不拘泥于形式,不會去描摹大自然,而是自由地創作,利用敏銳的觀察力,大膽的想象與夸張的手法從生活中創造新的繪畫樣式,以此表達自己的情感,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對于民族高校美術教育來講,蒙古族有著豐富的民間美術財富,在高校教學中培養出民間美術人才有很大的優越性。所以,高校美術教育不但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還肩負著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的重任。

一、發掘與推進內蒙古民間美術在民族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發掘內蒙古民間美術的主觀性與自由性。現代的民間美術面臨著滅絕與失傳的危機,發掘與推進內蒙古族民間美術對于提升民族文化認識非常的重要。由于現代高校美術院校的學生都是通過全國美術聯考考上的,受高考模式的影響,學生死記硬背作品,缺少觀察力和表現力,作品缺少個性。同時,改革開放后藝術變得多元化,現代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西方教學模式為主,學生過于注重造型與寫實的能力,注重技巧的練習,盲目地創新,用觀念與新奇的技法來吸引人們的眼球,對傳統文化了解甚少,導致其作品只注重畫面的形式感,而缺少了民族性與個性。所以,在教學中將藝術語言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系起來,特別是對傳統民間美術課程的重視,是美院教學的重中之重。

我校美術教育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從小生活在蒙古大草原,對本民族有著特殊的情結,通過不斷挖掘和推進蒙古民間美術,可以讓學生真正地感受生活,感受民俗藝術。美術創作力的培養大多來源于民間,民間美術可以說是所有藝術的來源,民間藝術家們不但有嫻熟的技藝,還有民族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支撐,他們的作品真實自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一點是值得美院的學生學習的?!吨芤住芬嘣疲骸耙魂幰魂栔^之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2]。道為萬物之母,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民間藝術家的作品所表現的最高境界正是我們說的“道”,道法自然。通過民間美術的主觀性與自由性的啟發,激發了學生想象力,提高了美術作品的創造力。

2.推進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傳承性。內蒙古民間美術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有非常大的實用性和審美性,內蒙古族的刺繡、雕刻、版畫、服飾等工藝非常的精湛,可以說是內蒙古人智慧的結晶。學生從小耳濡目染地也接觸了一些,蒙古民間美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美術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有些內蒙古族學生從小學習了一些民間工藝,如蒙古的刺繡和蒙古圖案等,他們將現代的工藝技術與民間藝術相結合,創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他們將蒙古族的圖案制作在工藝品、壁毯、服飾、煙荷包、鼻煙壺褡褳、碗袋等上面,大力發揚了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傳承性,使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傳承得以創新。

二、內蒙古族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

1.開設民間美術課程?,F在多數的民族高校美術教學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少將民間美術作為一門專業的學科進行普及。在高校開設民間美術課程是重中之重,就內蒙古民間美術來講,它不單單是一種美術形式,還承載著太多的蒙古族文化內涵?,F在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內蒙古民間美術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所以民間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靈活教學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2.加強高校教師的培訓。內蒙古民間美術中的各種技藝制作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于教師的培訓也很重要。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對民族民俗、宗教學有著更深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地傳授給學生。教師向有成就的民間藝人請教學習,創作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術作品,通過總結分析,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案,在此期間學校要提供專門的工作室,準備相應的材料,教師和學生齊動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學習中去。

3.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現代的民族高校美術教育實踐的機會非常的少,學生沒有動手能力,導致了教學與實踐的脫節。校外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近距離觀看藝人的繪畫與創作過程,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學到技法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繪畫創造與審美能力;開展校外寫生基地,例如內蒙古通遼市是版畫之鄉,內蒙古民族大學版畫專業的學生已經開始去版畫的基地觀摩學習,感受草原文化的同時,向版畫家們學習版畫,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加強了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同時,民間美術大多數都是以師徒或父子關系等傳承的,為了更好地教學,我們要提升民間藝人的地位,可以邀請他們來美術學院任教,藝人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所創作的作品都是有一定的依據的,有畫訣、繡訣等等。這些都是藝人們總結出來,以傳給后人的。畫訣對民間美術中的色彩、造型、構圖等都有了很好的歸納,和我們平時教學中的繪畫理論知識基本相似,民間藝人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可以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3]。

三、內蒙古民間美術在民族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內蒙古民間美術具有實用性與裝飾性兩大特點,不管是繪畫、雕塑、平面設計、包裝設計、藝術品設計等,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保留傳統民間美術的特點、挖掘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的同時,融入新的技法、新的風格、新的感受,創作出全新的具有本地域風俗的作品。挖掘民間美術的內在美,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情懷以及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對民間美術的傳承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這在美術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目前在內蒙古民族大學,有個別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比如制作時尚的民族服飾、首飾、裝飾性民族繪畫、小浮雕等,并且在上學期間有了自己的創意小店,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留學生和教師的光顧,將經濟利益與自己的作品相掛鉤,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還起到了民間美術的傳播與交流作用,同時也有利于自己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內蒙古民間美術教育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專業技巧,還能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隨著內蒙古民間美術在高美術校教學中地位的提升,內蒙古民間美術的傳承也會得到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阿木爾巴圖.蒙古族民間美術[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