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范例范文

時間:2023-03-20 23:11: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問卷調查范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問卷調查范例

篇1

關鍵詞:WTO;WTO規則與案例課程;黑河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反思;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1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11-0007-03

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規范國際經貿規則的多邊經濟組織,是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更是一個國際貿易條約群體。WTO法律制度是現代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展最快、最新、最富活力的法律門類。我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WTO成員,這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該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開設的專業必修課之一,主要是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提供有關WTO方面系統的法律規則知識,并結合相關案例分析,了解WTO規則的一般應用,通過學習使學生熟練的掌握WTO的相關規則和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與貿易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運用WTO的基本規則理解分析具體的案例并將所學知識實際運用于今后的工作中,為我國對外經貿服務。

《WTO規則與案例研究》該門課程在黑河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014-2015年第二學年度的2013級國貿專業開設,全年級抽樣調查人數為72人,其中國貿1班抽樣21人,國貿2班抽樣23人,國貿3班抽樣28人,占班級總人數抽樣的86%。在問卷的設計中,主要采用問答形式進行設計,問題一是詢問學生最喜歡的章節、喜歡的章節原因;問題二是詢問在該門課程中最希望了解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問題三是詢問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通過以上內容調查,以期獲得教學反饋信息,進行教學反思并提出該門課程授課的改進措施,從而有效的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充分利用對話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學習能力。

一、問卷問題一調查的現狀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問卷問題一調查統計結果(表1)

(二)問卷問題一調查統計結果分析

1.數據結果分析

在20章節的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獲得8章的點贊,占總授課章數的40%,其中點贊人數最高的是第16章《傾銷與反傾銷規則與案例》,獲得25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34.7%。第二位的是第8章《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獲得14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19.4%。第三位的是第20章《知識產權協議》,獲得9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12.5%。第四位的是第2章《認識規則》,獲得8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11.1%。第五位的是第10章《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獲得7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9.7%。第六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則》,獲得5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6.9%。第七位的是第9章《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措施協議》,獲得4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5.5%。第八位的是第1章《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理論基礎》,獲得2人點贊,占抽樣人數的2.7%。

從統計數據的結果看,可以發現與我國國際貿易熱點相關性強、關注度高的內容受到學生的歡迎;對于理論應用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學生非常喜歡;在前衛、新穎教學方法使用后學生的關注度和喜歡程度提高;受學時所限個別章節的案例教學受到限制,導致學生關注度和點贊率低。

2.學生喜歡章節內容原因分析

第1章《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理論基礎》是《WTO規則與案例研究》課程的第一次課,學生關注高,而且講授的比較優勢理論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核心理論,比較優勢理論明確了國際分工的重要性,同時也為產業間貿易、產業內貿易之間的拓容效應產生提供了可能性,授課教師從比較優勢理論的現實應用性角度出發,讓學生探討了比較優勢理論的功能和效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第2章《認識規則》部分,授課教師首先進行了理論部分的講授,隨后設置了45分鐘的課堂辯論,以暴力是否產生規則作為辯論議題,學生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互相辯論完成了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完成了板報設計、辯論主持、辯論師生打分、師生評議、最佳辯手的選拔、攝像、錄像等內容,凝練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6章《WTO的主要原則》授課教師主要講授了非歧視原則、貿易自由化原則、允許正當保護原則、穩定貿易發展原則、公平競爭原則、鼓勵發展和經濟改革原則、地區貿易原則、貿易補救原則、透明度原則,其中的非歧視原則、允許正當保護原則、公平競爭原則、透明度原則的案例分析使學生明確了原則的實質,故而受到了關注。

第8章《紡織品與服裝協議》授課教師以服裝出口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作為討論題,發現學生對頭腦風暴、自學習模式較為欣賞,能夠主動的配合授課教師完成討論任務,并形成網絡論壇,進行互動交流。

第9章《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檢驗措施協議》,授課教師將重點和難點放在了農業協定與動植物衛生檢驗協定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上,使學生明確二者的差異,能夠準確甄別案例中的障眼法,以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

第10章《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該章內容的興趣度主要是因為學生有愛國情懷,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非常重要,要通過我國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使國際貿易能夠順暢。

第16《章傾銷與反傾銷協議》,學生喜歡這章的原因是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我國與其它國家進行貿易時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很多,該章內容能夠幫助我國未雨綢繆,預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在對外貿易中我國屢屢遭受外國的反傾銷調查,必須通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通過對規則的學習,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

第20《章知識產權協議》,因為90后的大學生在大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思潮中,創業的非常多,每天有一千六百萬萬的企業家誕生,每天有五萬件以上的專利申請,因此在創時代,知識產權與創業息息相關。未來是知識競爭的時代,誰掌握知識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和財富,而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是一個重要的、前沿的問題。

二、問卷問題二調查的現狀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問卷問題二調查統計結果(表2)

(二)問卷問題二調查統計結果分析

1.數據結果分析

在20章節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側重希望了解其中9章的內容,占總授課章數的45%,其中投票人數最高的是第10章《知識產權協議》10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13.8%。第二位的是第2章《認識規則》8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11.1%。并列第三位的是第16章《傾銷與反傾銷協議》和第7章《農業規則》,7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9.7%。第五位的是第2章《認識規則》8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11.1%。第六位的是第9章《衛生與動植物衛生檢驗措施》6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8.3%。第七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則》5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6.9%。第八位的是第4章《WTO成員簡介》獲得3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5.5%。第九位的是第11章《海關估價協議》2人投票,占抽樣人數的2.7%。

從統計數據的結果看,可以發現學生對直觀的視頻教學有需求,同時希望結合國家的時政與教材進行無縫對接,側重希望了解如何處理國際貿易的爭端和摩擦,進而形成國際和諧貿易關系,有的學生還希望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終極跨越,最終以就業來達成對知識的深度運用和拓展,有的學生還希望了解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發展弊端,從而明確與發達國家貿易過程中的差距。

2.學生喜歡章節的原因分析

第2章《認識規則》可以發現學生關注時事、熱愛祖國,希望國家的經濟實力提升,同時也希望我國在貿易過程中與其它國家的貿易關系能夠和諧。

第4章《WTO成員簡介》,學生更加明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差距在哪里,希望通過規則體系的學習從而達到解決現實問題的初衷。

第6章《WTO的主要原則》,想知道WTO互惠性體現在哪里,進而深化對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了解和掌握。

第7章《WTO農業規則》,通過了解農業規則的談判背景,進而了解國家間利益的訴求和談判意圖,進而了解國家間的利益關系,通過貿易獲得經濟收入。

第9章《衛生與動植物檢驗措施協議》,針對我國出現的毒奶粉、毒蔬菜、毒水果事件,學生越發認為賣方的道德素養和產品質量意識要提高,從社會層面更加要加強對違法人員的懲處和制裁,進而形成示范宣傳效應,進行安全風險的有效防范。

第11章《海關估價協議》,學生迫切希望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工作來實現個人所學的內在價值,通過在貿易工作的社會實踐將《WTO規則與案例研究》《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課程有效對接,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第16章《傾銷與反傾銷規則與案例》,學生主要想了解應對傾銷與反傾銷貿易爭端的方法和途徑,以期達到貿易國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長遠貿易和諧關系,從而實現互惠共贏。

第19《章服務貿易總協定》,學生希望以經濟新常態作為出發點,在保障我國經濟中速穩定發展的同時,把握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一是現代服務業,二是廣闊的農村市場。

第20章《知識產權協議》,學生希望看到知識產權相關的實物或是視頻音像資料,進而掌握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發展趨勢。于此同時,將知識產權轉化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方面賺錢,一方面形成創新驅動力。

三、問卷問題三調查的現狀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問卷問題二調查統計結果

經過72人次的抽樣,學生反映的學習WTO規則與案例課程遇到的最大困難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章節略顯乏味,學生聽不進去課,想玩手機;二是希望通過實踐操作來加深對實驗途徑的了解;三是專業術語有些多,有些術語講授不夠深入;在做案例分析的時候對知識點的分析有點模糊,理解不夠透徹;四是對WTO的歷史和中國與WTO的關系有些模糊,對規則體系不夠了解;五是書本的內容有些枯燥,學習難度大;六是學生缺乏經濟思維,而且從來沒有這方面的了解,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WTO方面的課程學習,都需要經濟思維,對寫論文有也會產生影響;七是案例分析的難度有些大,主要是學生的專業知識鞏固不到位;八是教師授課語速有些快,來不及記錄,有些章節跨度大,不好整理,應該要學生有一定的準備;九是想深層次的了解WTO規則各原則制定的背景和深層次的原因;十是應使教授的內容變得有趣味性。

(二)問卷問題三調查統計結果分析

72位學生提出的11個學習困難,究其原因有教師層面的原因,也有學生層面的原因。教師層面原因:一是受學時所限部分內容不能深入展開;二是從授課教師的學科出身來說不是學習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出身;三是教師學習的外語語種為俄語,對英語語系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方面的文獻閱讀存在困境;四是教師對于一些專業術語講授時過于通俗化,深層挖掘內涵及內涵比較解析較少;五是對學生預習的方法和策略講授較少;六是教師之間的學科間教研溝通較少;七是未形成實用性較強的特色教材,現有講義過于理論化。學生層面原因:一是上課迷戀手機者較多,專注度低;二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沒有復習和預習的學習習慣;三是缺乏長期學習的意識,對所學專業不夠熱愛,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就讀;四是在案例分析的時候前后知識不能連貫應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較弱。

四、《WTO規則與案例研究》課程教學改進措施

根據調查問卷的信息反饋,授課教師經過教學反思后,擬采取以下教學改進措施。

(一)教師授課改進措施

一是有效應用俄語。授課教師依據已有的四級俄語基礎,積極學習經貿俄語,依托中俄跨境電子商務的趨勢,投身于中俄邊貿企業的調研中,將對俄貿易的經驗教訓反饋給學生,指導學生擇業、就業。

二是跨學科的戰略學習。依托現有所授課程,積極開展跨學科的課題研究,吸納同行進行共同研究,共同進步,通過貿易、金融、統計、物流的跨學科研究形成應用經濟學的學科團隊和教研團隊,以此積極應對主席的一帶一路戰略,與中俄蒙經濟走廊經濟帶發展思路對接,引導學生投身于一帶一路的中俄大陸橋建設中來。

三是教會學生學習。教師要教會學生讀書,從學習方法上,要學生能夠用經濟的眼光,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利用手機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論壇、網易公開課、慕課網站等新的傳媒途徑獲取較新的知識,從學習習慣上,要學生認真的做好預習和復習,并對老師提出的各類觀點提出質疑和問題,積極思考。

四是形成課程團隊,編寫特色教材,為建立精品課做前期準備。一門課程一位教師單打獨斗是沒有發展潛力和潛質的,只有團隊的力量才能形成思想的碰撞,同行之間要積極交流,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揚長避短。結合國際貿易的新穎和前沿案例編寫特色教材,服務實踐教學。

五是積極依托調研社會關系,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建立實習就業基地,打破社會與學院之間鴻溝,引導學生投入到社會實踐中,通過創業自食其力,通過就業了解社會,為學院專業樹立無聲名片,同時找到差距,做好就業反饋,修正培養理念。

(二)學生學習改進措施

一是互助合作模式。在課程學習過程,學生要自發的形成學習團隊,通過思想火花的碰撞,實現頭腦風暴法的最佳效益,即多個點子的分享,使學生們能夠針對各類思想火花形成創新思維,為知識的遷移做好準備。

二是圖書館模式。有效應用黑河學院圖書館、新華書店圖書館、黑河市圖書館三座實體圖書館,要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的氛圍,在硬件保障的基礎上有學習的文化軟環境,打破二表和三表分割班的情形,實現混班操作。

三是媒體模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包括電腦、電視、手機、報紙、書刊、特色軟件進行媒體化學習,從而實現現代學習手段的實時應用,打破老師黑板和PPT教學的傳統模式,進入到自主媒體學習模式。

四是實習就業模式。由于學生對實際就業環境的未知,所以在課堂上的玩手機現象就是茫然的集中反映,只有深入到實習環境中去,才能使學生真正的意識到什么是必須學的,什么是必須要會的,什么是要向別人請教的,什么是自己需要提高的。

五、結論

主席指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對于黑河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WTO規則與案例研究》的教學來說,更要改革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脈學生需求,點擊熱點問題,對話時事要聞,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以頭腦風暴法、互助學習法、案例法、問題導向法、翻轉課堂法為必要手段,通過現代媒體與學生對話,將學生培養成有創意的創客。

參考文獻:

篇2

摘要:小學音樂課程的正確評價能夠使小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能,培養興趣,建立自信,從而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筆者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理念及方法進行研究,希望對促進現時代的小學音樂教學做出有益貢獻。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評價

小學音樂教師對小學生的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對比中,把握其進步與發展,使評價起到激勵和促進的作用。新課程要求我們用新的評價理念、方法和途徑來開展小學音樂教育。這種評價應更具多樣性、合作性和過程性,能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音樂靈性,促迸小學生身心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

一、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音樂教學評價理念

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核心是為對小學生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尊重個體的差異,關注和促進小學生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內容和主題。

1.尊重個體差異,關注個人興趣、愛好。由于遺傳因素和教育環境的差異,每個小學生的音樂知識基礎、音樂天賦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異。因此不同的小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各不相同。老師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衡量所有小學生,而應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不同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讓每個小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音樂的興趣。興趣是學習音樂的根本動力,音樂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更要關注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2.堅持鼓勵、鼓勵性評價。當小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評價時,他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相反,當小學生們的愿望和行為受到教師的否定、批評、指責時,則有可能產生挫折感,引發消極情緒和抵觸行為。為了保持和提高小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及時捕捉有用信息,對小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適度的鼓勵、激勵性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小學生心理負擔,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小學生參與的水平。

3.注重音樂實踐。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音樂的欣賞、歌唱、創造、綜合都離不開實踐活動,如果單純地注重理論或者理性知識的評價而忽視了實際意義上的練習和實踐的評價,音樂就會顯得毫無意義,《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

二、現代教育技術支持的發展性小學生評價方法

1.觀察記錄法。對小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記錄是一種最實際的評價方法,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小學生課堂表現,并記錄下來。觀察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教師精心設計,注意執行,便可以得到小學生的各種表現信息,然而記錄的過程卻很繁瑣,每次觀察的結果不容易保留。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將事先設計好的評價指標用電子表格的方式表現出來,并把觀察記錄后的結果保存在每個小學生各自的文件目錄下,在一個階段結束或學期結束時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得出結論。這樣的記錄有序列,不凌亂又容易保存,便于教師把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小學生正確的發展性的評語。

2.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是指利用精心設計的問卷收集調查對象的相關信息從而探索各種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一種方法。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問卷調查可以通過師生網絡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師既可以把問卷掛在BBS論壇上和小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通過e-mail發到小學生信箱,小學生回答完畢后再把結果反饋給教師。這樣的問卷調查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可以大大激發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因為它不涉及具體的知識,只是側重對小學生個性、特長、心理等情況的了解,因而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中完成,又能從多種角度評價自己,這種評價既可以公開也可以是秘密的,能夠充分體現小學生的真實想法,具有濃濃的人文性。

3.范例展示與作品分析法。所謂范例展示就是在布置學習任務之前,向小學生展示符合學習要求的學習成果范例,以便為小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預期。教師所提供的范例一方面可以啟發和拓展小學生的思路,另一方面還會在技術和主題上對小學生的工作起到引導作用。會對小學生日后的獨立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使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可參考的范例來規范自己的努力方向。

總之,通過各種評價方法能夠促進小學生的音樂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尋找小學生富有個性的未來,引導學生不斷尋找到新的發展點。只有讓小學生成為音樂課堂教學活動評價的主體,才能使小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分享應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

參考文獻:

[1]陳敏玲.新課程下小學音樂教學評價[J].新理念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10(7).

[2]吳潔.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初探[J].校園歌聲,2008(7).

篇3

關鍵詞:高職 學生 創業能力 現狀 探究

2012年12月,筆者在范例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該校高職建筑工程、機電、物流專業的學生。共發放問卷246份,回收246份,有效問卷243份,有效率為98.7%。對問卷進行統計,并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討論。期間,對范例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17名進行訪談調查。

一、從受訪學生背景角度看學生創業能力水平狀況

1.性別差異明顯

除合作能力、判斷力和好奇心三項,女生人均分值顯著高于男生外,其他各項人均分值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在創新能力和創業價值理解上更為突出。在創業價值理解上,男生在“創業是為了追求家庭幸福”的選項上非常集中,達到人均0.99分,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學生干部的優勢沒有預想的好

整體感覺各項結果比較接近,但學生干部的號召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兩項優勢還是很大的,這個結果符合預期。但值得思考的是,調查結果顯示在做事執著和不怕失敗兩項和接受新事物、關注新技術兩項上劣勢明顯。所以,在范例學校,學生干部的使用和培養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從調研的角度分析原因:本次調研,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效果,學生干部的范圍擴大到了組長、宿舍長和社團負責人等,這樣做的結果,可能弱化了學生干部的突出優勢特點。

3.區域差異

本次調研區域劃分,不是以戶口為區域劃分標準,而是以成長大環境劃分的。從調研數據看,城鄉差別不大,只是在創新能力方面,城鎮學生優勢更明顯。說明城鄉差別逐漸在弱化,但城鎮學生生活環境信息量大,學習機會多,知識面更寬,在創新能力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

4.其他三個分類項目調查發現

有實習、創業經歷的學生,接受過創業指導和家庭有成員經商的高職學生,整體能力水平顯著高于另一部分學生。說明創業能力培養、創業實踐和重要性,同時說明,學校、社會、家庭是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搖籃,實踐是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也說明家庭、社會、學校對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現狀的認識

1.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的總體認識

調查中,對于“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問題,受訪者多覺得這一問題不值得一提。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經常用到案例教學,如授課內容需要,會給學生列舉一些有關創業的案例。對于“創業能力培養時刻記在心上”,受訪者覺得沒那樣想過,也沒那樣做過,感覺學習壓力很大,沒時間思考這些問題。當引導受訪者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價值觀、持續學習能力等談一些看法時,大家表現出對目前學生的價值觀不滿,感覺當今的青年人功利思想嚴重,有利可圖就做,沒好處就躲。但受訪者對學生的再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有比較一致的肯定。對責任感狀況,大家眾說不一,普遍認為現在學生不關心政治、不關心經濟發展,不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團隊意識差,但注重家庭,渴望家庭幸福。

2.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現狀的分析

由于受訪者對創業能力認識的局限性,本部分的訪談需要對受訪者做一些解釋和引導。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大家對創業能力認知度不夠,了解不深。從另一側面也揭示出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難度,學校教師對不清楚的事情怎么可能去支持、去做,而且去做好呢?對學生創業能力現狀的原因分析,大家普遍認為是因為獨生子女家庭的成長環境、社會大環境和學校重知識輕能力的辦學思想造成的。

三、結果分析

綜合以上調查結果,問卷從學生自我認知的角度看自身創業能力水平現狀,訪談則從與之相關人員的角度看學生創業能力情況,希望能更客觀、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問題。

1.突出優勢

一是創業愿望強烈,有創業激情和夢想。二是有較扎實的專業技能功底,有一技之長。三是有學習創業知識的愿望,渴望開設專門的創業課程。四是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有較好的創新基礎。五是溝通能力強,承受能力較強,有創業潛質。

2.明顯不足

篇4

制定葛塘街道社區教育課程體系

總結社區教育中心多年來開展社區教育培訓活動的實際,結合涉農街道特點,編制了葛塘街道社區教育中心課程體系:

這個課程體系圖為社區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框架。當然,這個課程體系是開放式的,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及形勢發展及時擴充、不斷更新。

廣泛開展社區教育問卷調查

為克服培訓課程與居民實際學習需求有所脫節的問題,更好地進行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的創建,經過社區教育中心全體同志多次研究討論,反復斟酌修改,歷時幾個月,我們設計編印了《六合區葛塘街道社區教育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表在了解被調查居民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情況、政治面貌和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設計了居民對社區教育的了解程度,參與程度,本人的興趣愛好,繼續參與學習的愿望與程度等選擇項,重點設計了居民愿意參與哪方面的學習與具體的學習項目,我們根據涉農街道社區的特點,把學習需求分成了“生產技能培訓”、“教育培訓”、“健康保健培訓”和“休閑娛樂培訓”四個大項,每個大項里又分別設計了具體的課程項目,共計36項,分別標上序號,便于被調查居民選、填,最后是請他們針對社區教育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

我們于2011年下半年在全街道11個社區開展了社區教育問卷調查,共發放社區教育問卷調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4份,有效回收率73.2%,其中選擇有很強烈參加繼續學習愿望的616人次,占被調查總數的30.8%,占回收問卷的42.1%。

“問需于民”是這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所在。雖然只是抽樣調查,但是對于我們的社區教育培訓活動、積極開展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為我們更好地開展社區教育工作提供了現實基礎。

積極開展各類社區教育培訓活動

為了讓社區居民更好地享受社區教育的成果,就業有渠道、創業有門路、致富有希望、生活有勁頭,社區教育中心在辦學理念上注重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積極有效整合社區內教育資源,加強與街道勞保所、農業科、婦聯、經濟科、司法所、綜治辦、團委、文體中心等職能部門溝通協作,強化自有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尋求域外資源的支持配合,發揮市區農科教講師團、科普講師團的專家授課團隊的功能,自2012年8月社區實驗項目獲市教育局批準立項以來的一年中,我們圍繞制定的課程體系,圍繞工作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各類社區教育培訓活動。

1.堅持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

在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社區教育中心根據周邊企業和用人單位以及農村勞動力的實際需求,同街道勞動保障所緊密聯系,按照區、市人社局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總體要求,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充分發揮社區教育中心與企業共建的綠化工和電焊工兩個技能實訓基地作用,聘請有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人員,為培訓班學員上課。一年來,開辦2期初級綠化工培訓班,參培學員123人。培訓既有理論知識傳授,又有實踐操作指導,經過120學時的培訓,這些學員均通過了區勞動部門的理論考核和職業技能鑒定所的技能鑒定,領取到了專業等級證書。我們中心又積極與街道勞保所、街道所屬企業單位聯系,推薦他們就業,其中的120人成功轉移就業。

2.強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我們根據街道農業發展的需要,開展以“新品種、新技術、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我們協同街道農業科經常深入村居,走訪農業部門,了解街道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針對農戶養殖種植的技術需求及生產中出現的共性難題,邀請相關專家開辦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一年來,我們共開設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60期,3200人次參加培訓學習。2012年9月,我們請來市水產研究所茆健強副所長為水產養殖大戶、示范戶進行水產養殖的專項培訓,并向培訓的農戶發放科技宣傳資料,發放物化補貼產品。2013年5月,根據需求,我們又適時請來市政府農科教講師團成員、市農機推廣站林站長為種植大戶傳授水稻機插秧、田間管理、桔梗還田等大田種植技術。一年來,我們還結合上級部門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開辦了三期“職業農民”的培訓。除了適時地開辦這些培訓班外,我們還針對當地和周邊鄉鎮的農戶前往示范基地購買茄果類蔬菜種苗的情況,及時編印茄果類蔬菜栽培及田間管理的實用技術資料,無償送給農戶。

3.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技能培訓

一年中,社區教育中心全力配合街道勞動保障所開辦12期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班,參培學員420人。其中舉辦3期初級刮痧班120人,經過1個月的培訓,這些學員全部通過了市勞動局的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的技能鑒定,領取了初級證書;1期中級刮痧班30人;1期育嬰師培訓班40人;2期營養配餐培訓班80人;5期創辦你的企業(SYB)培訓班150人。通過這一系列的培訓,滿足了街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實際需求,提高了從業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為促進街道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開展各類崗位培訓

為了提高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在崗員工的業務知識、服務態度和專業技能,一年來,社區教育中心協同街道工會、經濟科等部門,共開展各類崗位培訓32期1440人次。其中有街道工會的法律法規培訓、女職工互助保護培訓,街道文體中心的體育指導員培訓,街道經濟科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知識培訓等等。

5.青少年校外教育

2013年暑期,圍繞“學習、宣傳黨的十精神”、“老少共話中國夢”、“感恩社會、感恩老師、感恩家長三感恩教育”、“宣傳亞青會、青奧會,做好東道主”等主題,社區教育中心協同街道關工委、婦聯、團委等部門,組織五老講師團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主題宣講24場次1816人次。另外,社區教育中心的網絡教室暑期免費對青少年學生開放,并提供專業電腦教師現場輔導,為他們利用網絡進行電子閱覽、查閱資料提供幫助。

6.新市民教育

2013年,社區教育中心成功地舉辦了一期老年同志計算機培訓班,參加培訓18人,其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也有55歲。這個班本不在我們課程考慮之內,這些老同志因征地拆遷搬進小區居住,由村民變成市民,渴望獲取新知識,他們自身有學習電腦的需求,我們捕捉到這個信息,及時與他們聯系,了解他們具體想學習哪些方面的內容,何時方便上課等,然后我們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安排培訓內容與課時,確定上課時間,聘請教師,這些老同志上課積極性都很高,聽課也很認真,但限于年齡、學歷、電腦基礎、接受能力等原因,熟練運用電腦技能還不是太好,但都很有收獲。培訓班結束后,他們又主動提出想學習廣場舞,問我們是否能提供舞蹈教師,我們社區教育中心又積極促成了這件事。這個班的成功開辦,為我們社區教育培訓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另外,考慮到社區居民集中生活在小區,消防安全是個隱患,我們也積極與街道安全科等部門協作,對居民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講與咨詢活動。

為使社區教育的培訓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注重信息反饋,定期不定期地召開社區居民和培訓學員的座談會,還針對學員和授課教師進行專項訪談。通過座談訪談,及時了解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師學員對社區教育中心培訓工作的建議意見,并及時改進我們的培訓。

多樣化的社區教育培訓為構建社區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實踐范例。

編撰校本教材

在社區教育課程體系眾多課程中,我們根據社區教育中心的實際情況、自身條件、培訓的頻度、課程的代表性、社區教育新形勢要求等因素,確定了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初級綠化工”、再就業培訓中“初級刮痧”和新市民教育中的“老年同志計算機操作”等三門課程為我們社區教育中心精心打造的精品課程。

我們把確定的精品課程編寫成校本課程,分別是《初級綠化工知識概要》《初級刮痧》《老年人學電腦基礎教程》。在編寫教材過程中,我們多次邀請區教科室的主任、老師等專家來校指導編寫工作,過程中還多次就教材的編寫與一線授課教師溝通,以期使編寫的教材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篇5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8-0-01

目的:按照衛生部、全國愛衛辦下發的《無煙醫療衛生機構標準》、衛生部《關于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和江蘇省、蘇州市“力爭到2010年底所有衛生行政部門和70%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建成無煙單位”要求,滄浪區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行政部門貫徹文件精神,積極致力于無煙單位的創建工作中。為更好地了解基層醫務工作者對于煙草危害的知識知曉率及控煙行為形成率,以便更好地開展控煙工作,特組織了本次調查。調查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在區疾病預防保健中心、轄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每個單位抽取50%的工作人員為本次調查的調查對象。共調查194人。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員向被調查者說明問卷填寫要求,然后由被調查者本人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年齡、性別等),調查對象的吸煙狀況(是否吸煙、煙齡、每日吸煙量等),吸煙危害健康、戒煙與疾病發生的關系等相關知識(K),對控煙工作的態度(A),在日常生活及控煙工作中采取的行為(P)。

1.3 質量控制

問卷通過疾控相關業務人員共同商榷擬定、確保問卷的效度、信度。調查由區疾病預防保健中心指定各單位一名質控人員,并對質控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問卷收回后進行審核,及時更正錯誤及補漏。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共收到有效問卷194份,平均年齡40.26±13.57歲。其中吸煙者24人,占11.86%;不吸煙者171人,占88.14%。吸煙者煙齡與抽煙數統計情況見表1。

2.2 吸煙危害健康、戒煙與疾病發生的關系的知識(K)調查

此次調查顯示,在基層醫療衛生人員中,仍然有29.36%不知道吸煙會增加白內障的發病率,有24.14%的調查者對于不管什么時候吸煙,都可以比不戒煙的更健康這一觀點觀念模糊。

2.3 對控煙工作及戒煙的態度(A)調查

93.81%的調查者認為很有必要創建無煙單位,僅1.55%的調查者反對創建無煙單位,其余調查者對于創建無煙單位抱無所謂態度。

2.4 在日常生活及控煙工作中采取的行為(P)調查

從被動吸煙者對于二手煙采取的行為來看, 53.61%的調查者表示“對于二手煙,他們只會開窗通風”,35.05%的調查者選擇“會主動制止”, 11.34%的調查者對于二手煙采取不作為的態度。另一方面從吸煙者主動戒煙的行為調查來看,在接受調查的23名吸煙者中只有7人準備戒煙,占吸煙者30.43%,不打算戒煙者5人,占21.74%,打算今后減少吸煙者11人,占47.83%。

此次問卷調查特別針對如何有效的開展無煙單位的創建工作進行了調查,調查者的回答情況見表2

3 討論

控煙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因為煙草給社會帶來的疾病負擔日益增長,控煙工作從某一側面體現著衛生事業的發達程度。轄區基層衛生醫療人員中以女性居多,此次調查中,男性48人,女性146人,男女比例1:3.04,調查對象中的吸煙者皆為男性,吸煙者占調查者的11.85%,占男性調查者的47.92%,較其他地區的男性醫務人員吸煙率偏高[1]。因此男性的控煙工作是創建無煙單位的重點工作。

從吸煙者對于戒煙的態度來看,愿意戒煙的人僅占30.43%,轉變吸煙者觀點,引導其主動戒煙也許是控煙工作的難點,亦是控煙工作的關鍵。然而從吸煙對身體的危害調查中看,29.36%不知道吸煙會增加白內障的發病率,因此加強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告知吸煙對身體健康的諸多危害,提高吸煙者對于吸煙危害的知曉率,糾正其錯誤觀念,或許是引導其主動戒煙的一劑良方。

對于被動吸煙者,二手煙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婦女、兒童、胎兒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因此導致的流產、死產、嬰兒猝死綜合癥,將是給吸煙家長帶來的一個沉重的教訓。控煙工作中,吸煙對于家人的危害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喚起吸煙者戒煙的決心,使戒煙工作更順利的開展下去。

從創建無煙單位的決策者角度來看,絕對的禁煙可能在短時期內是有一定的難度。建立專門的室外吸煙場所,以制度約束職工在辦公區域、公共場所的吸煙也是保障非吸煙者健康的一種措施。

煙草危害已經不是衛生事業的新課題,但是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控煙工作必將是衛生工作的主旋律之一。縱覽國際社會,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然掀起了控煙工作的。通過法律約束、無煙場所的設定、處罰金措施的逐步落實,法國的吸煙人數從歐洲之冠在20年間成為了人均消費香煙最少的國家;新加坡通過立法,在公共場所嚴格的禁煙,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控煙工作的典范。

煙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工作,只能使人們對于“吸煙有害健康”這一觀念的知曉率明顯的提高。縱覽各個成功禁煙國家的范例,加強煙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可能只是控煙工作的輔助力量。由于煙草本身含有的尼古丁等成癮物質的作用、人們對于煙草的依賴心理以及社會吸煙的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控煙工作顯得舉步維艱。效仿國外先進經驗,從法律制度上對控煙工作予以一定的保障,制定強有力的控煙制度,可能才是推進控煙工作的一條捷徑。

總之,在控煙的干預中,既要有媒體層面的宣傳,更需要制度層面的約束,同時也需要心理層面的刺激,比如引入行為改變技術中的榜樣作用(領導帶頭禁煙)、正強化(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等技術,多管齊下,可能會使控煙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濟南市;大學生:羽毛球:課余活動;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0-0045-01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集競技性、欣賞性和游戲性為一體,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的體育項目,羽毛球運動還是一項在中國大眾普遍流行的健身活動。羽毛球運動相當于進行每分鐘心率為120-160次的中低強度的有氧代謝運動,能有效增強大學生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呼吸系統,具有明顯的減肥功效。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濟南市五所大學體育課教師以及學生。

1.問卷調查法

設計出了《濟南市大學生參加羽毛球業余活動的調查研究》問卷,對學生參與羽毛球的情況,對羽毛球開展的態度,學校開展羽毛球用的場地,器具,教師等均設置了相關問題,整個設計基本遵循了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

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調查了深圳五所普通中學的體育課教師以及學生。本次調查,發放110份問卷,每個學校發放20名大學生以及2名體育課教師。共發放學生100人,回收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86%。還因為有4份分卷填寫不全,顧有效問卷為80份,問卷有效率為93.02%。

2.數理統計分析法

運用微軟的Excel軟件對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尋找數學規律,并對可能的調查結果做出合理的預測,分析和解釋。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濟南市羽毛球活動場地資源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濟南市五所大學羽毛球場地情況,我們可以得知盡管各個大學都有專門的運動場地,場館,且運動設施和器材的情況相對良好,仍存存在現有的體育場館因為場地有限,往往被學生用于平常較為喜愛的籃球,排球比賽和日常訓練,卻很少會專門掛羽毛球網進行羽毛球訓練。

2.濟南市大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情況

表1濟南市大學生在課余時間經常參加的運動項目(n=80)

3.濟南市大學生業余羽毛球活動開展現狀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5所學校沒有1所學校將羽毛球設置為選修課,學生參加課外羽毛球活動總體上是以個人活動方式為主的情況,說明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的自發性、自由性比較強,基本上是處于無組織的活動狀態。

表3大學生每周參與羽毛球業余活動的頻繁程度(n=80)

表4大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持續時間統計表(n=80)

三、濟南市大學生羽毛球運動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1.存在的問題

(1)學校缺少羽毛球運動場地和器材。一是學校領導對于羽毛球運動在校園的開展并不重視,因此沒有對羽毛球的開展進行投資。二是學校為了招生,在有限的校園場地內進行教學樓,宿舍樓和食堂等的擴建,大大占用了可以作為羽毛球運動的土地。

(2)大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缺乏正確認知。有的大學生提出從小喜歡參與的運動是足球和籃球,認為羽毛球缺乏力量性與對抗性,沒有籃球和足球激烈有競技性,是女孩子的玩意。還有的大學生因為自身身體素質差,存在消瘦,肥胖等,體態與正常同學有一定差別,自我效能感極差。漸漸的,這類學生會對體育課產生厭煩心理,對于新的運動形式和新的技能培訓,如羽毛球競賽以及其他羽毛球課余活動興趣不大并甚至因為有基本的技能檢測而感到擔憂害怕。

(3)中學缺乏專業的指導老師。羽毛球教師平常的練習不足,導致自身動作不標準,而羽毛球專業技能的學習很大一部分在于動作的多次模仿練習。不標準的動作給學生帶來錯誤的范例,甚至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羽毛球技能的學習。

2.對策和建議

(1)加快羽毛球場地、器材建設,提高場館設施的利用率。各學校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切實搞好羽毛球場地、器材建設的規劃,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利用企業贊助,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改善羽毛球教學、訓練環境。

(2)開展宣傳活動,加強校園羽毛球文化建設。體育運動的魅力與活力來自于競賽,它能激發人的潛力,增加集體榮譽感。各種形式的比賽不僅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興趣的最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促進學校提高重視的最佳方法,所以有計劃的組織比賽對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大有益處。學校應該通過學校廣播站,電視臺積極宣傳羽毛球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價值功能,并組織學生觀看優秀的羽毛球比賽等,為廣大大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羽毛球運動氛圍。

(3)擴大教師隊伍,引進羽毛球專業教師。從訪談的情況來看,羽毛球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不足,自身羽毛球知識和技能不足,加強羽毛球師資隊伍建設是目前中學著力要解決的問題。認真做好體育與健身新課程的體育教師培訓工作,促進羽毛球教師專業發展,加強羽毛球體育教師培訓工作、建立推廣體育新教材的培訓機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薛林峰.浙江省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水平.結構的調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

[2]杜曉峰.紹興市高中羽毛球模塊課程開設與發展的現狀研究[J].運動,2010,(5):72-73.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34.

篇7

關鍵詞:數學問題意識;提問能力;教學策略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情況是教師“一言堂”,這種“老黃牛”式的老師并不占少數。本人曾跟蹤調查過,這種“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在傳統教育中即為一種至高無上的奉獻精神,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調查的100人中,只有6%的學生認為喜歡這種老師。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多次提及“提高學生數學地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對學生數學地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的評價”。足以說明新課程對培養學生的高度重視,要求把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權利還給學生。

二、學生不提問題或提不出問題的主要原因

學生不提問題是心理問題;學生提不出問題是方法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方法有關。通過問卷調查與接下來的教學實踐,學生不提問題或提不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不敢提問

通過問卷調查,在“關于回答問題時我()”,選“想回答,但不敢舉手”的占40%;選“懂,但怕說得不好”的占44%。

從這兩項中可以得出我們的學生是有一定的問題意識的,是希望回答問題的。只是由于一些環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即使知道有問題也不敢表達出來。

2.沒有時間問

問卷中有46%(重點班)的學生認為沒有時間來提出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鼓勵學生提問的意識,上課沒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使得學生不太有機會提問。

3.不習慣提問

從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提問質疑習慣,這說明學生仍習慣于“接受式”的學習,把解題看成是一種任務,缺乏獨立思考意識。

4.不善于提問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75%的學生認為主動提問是學習有上進心的表現,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動性較差,不能積極探究問題、發現問題,不會問問題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要信任學生

教師要信任我們的學生,接受他們的建議,相信他們的能力。學習是一項參與性的活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討論、對話和辯論,引導學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就是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去嘗試:體驗成功,品嘗失敗,得到提高和進步。

2.教師示范,使學生勇于提問

當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充分理解時,往往提不出問題,無疑可質。如何促進他們質疑,進而轉化為認識上的需要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借助教師示范性的提問。教師提出問題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啟發、點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為他們質疑提供范例,使之模仿或參照教師的樣式,進而為他們自己主動質疑拓寬思路,并在反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質疑求索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可設置一些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從而誘發學生提問。

3.構建和諧課堂

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表現和發展。因此,教師要解放學生的思想禁錮,破除學生思想深處存在著的“惟師”“惟書”“惟一”的思想定勢,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只有這樣,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問,逐漸增強問題意識。

4.精心設計教學,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使學生樂問

篇8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教育技術能力 網絡平臺

一、背景

為了加快基礎教育全面發展,2001年我國全面啟動了面向教育教學改革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近幾年來,國務院和教育部先后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關于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同時,為了縮短城鄉在教育教學資源環境各方面的巨大差距.由國家和地方籌資百億元全面開展實施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2003—20O7年,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初步實現了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共享優質資源.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的信息化環境基本具備。

如何迅速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利用教育技術的能力,落實資源建設與應用“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研”的要求,使廣大教師掌握新課程理念和運用優質教育資源的理論與方法.成為實現農村工程應用效益,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內容。

隨著農村中小學校的“四配套”工程落實到位,以及“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的全面展開,蘇北地區廣大農村中小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環境日臻成熟。蘇北農村中小學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如何,能否適應信息化教育教學的需要,成為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蘇北農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的調查

筆者以蘇北某小學在職教師為研究對象,該小學擁有公用機房3個,約80臺計算機.每個班級都匹配了多媒體計算機。可接人互聯網,教育技術應用環境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調查對象均為各學科任課老師。共發放問卷81份,回收81份.有效問卷8l份,由于得到同行教師的大力支持,調查工作組織良好,回收率、有效率均達到100%。問卷采用微軟的Exe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比例均為百分比。

(一)調查對象分析。

參與調查的教師來自筆者就職的蘇北某村小,共有教職工81名,在校學生數1256人在所調查的對象中.教齡最長的為28年,最短的3W。平均教齡為12年,教齡在10年之內的占了48%,在1l一20年之間的占4l%:在學歷方面,以中專和專科為主,共73人,占總人數的90%;在職稱方面,小學高級占6%,一級34%,二級11%,沒有填寫的4%,中學一級l%,二級21%,三級2%;所涉及的科目有小學語文、數學、歷史、自然、幼教及初級中學數學。

(二)調查方法。

筆者將擬研究的問題編制成調查問卷,以當面作答的方式供調查對象填答。本次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及其應用態度.把握其教育技術能力的現狀;同時,為了彌補問卷調查所獲信息的不足,搜集有關態度、情感、知覺或事實性材料.觀察受訪者的誠摯性與態度.由此判斷受訪者問卷調查部分回答的真實性,對部分調查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問卷調查結果反饋。

調查結果表明:在使用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水平上。能夠熟練使用Word和Exeel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54%和38%.仍有24%和28%的教師不會使用以上兩個軟件。僅有l4%的教師制作過課件,44%的教師不會制作課件,掌握軟、硬件安裝技能的人數不過17%。在網上,教師們經常查找的教學資源為優秀教學設計(37人)、典型課例(36人)、文本備課資料(26人)、教學軟件(23人)、教育理論著作(9人)。有44%的教師從未使用過課件教學,認為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占59%。在使用網絡課件進行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法只有l8%贊同單一模式,82%的教師支持混合模式,即支持教師講解和在線學習相結合,或在線指導與在線學習相結合。有70%以上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對指導自己的教學設計很有用,而實際自覺運用的人數卻只占總人數的31%調查結果還表明:70%以上的教師認為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有很大的用處,他們對培訓的內容要求比較強烈的依次是:技術與理論相結合(51%),范例與方法相結合(31%),技術(10%),理念(8%)。78%的教師對通過網絡培訓教育技術充滿信心,71%的教師認為運用網絡學習可以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二)教師訪談結果反饋。

1.通過訪談得知,多數教師表示支持多媒體教學,認為它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原先靜態呆板的課本和板書被替代為充滿生趣的動畫和投影,化無聲為有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有些教師反映小學生到多媒體教室上課的積極性越來越差甚至有個別學生逃課的現象。

3.談話調查中有二三位老教師對多媒體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他們認為上課時用上電器就是多媒體教學,就是放個錄音,將小黑板的內容投射到屏幕上,換湯不換藥

四、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對所收集的數據.經過系統統計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一)關于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們大都持肯定態度。教師主動運用教育技術的意識有明顯提高,這為進一步開展教育技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校硬件設施是教師提高教育技術能力的物質基礎,盡管全國信息化建設硬件環境有了大幅改善,但蘇北農村地區的總體硬件水平還是偏低。大部分教師對所處的教育技術應用環境并不滿意。

(三)一線教師有著強烈的學習愿望,希望能進一步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許多教師能夠堅持自學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

(四)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夠的理解,難以恰當地選擇教學媒體并進行教學設計。

(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積極性不夠高,原因主要是缺乏信心和整合的技術,有太多的顧慮和沉重的工作負擔與心理壓力。培訓中應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整合技術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

(六)在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面,大多數教師認為現行的培訓體制和評價制度需要改進,培訓的內容和方式應該更加有層次,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應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而不是短期培訓可以完成的。

五、促進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加強學校教育技術硬件環境建設。

硬件建設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實現的基礎.是學校教育技術發展的物質保障,農村學校的經費比較緊張,僅靠學校的力量難以達到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學校應當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拓寬籌資渠道,完善學校設備。總之,應當能夠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方案.加強學校硬件環境建設。

(二)加大資源庫建設的力度,提高自身資源開發平。

教學資源是影響學校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也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性工作.所以應充分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農村小學一方面要積極籌資金,引進適合實際需要的優秀教學資源。加強教育資庫建設,盡快實現教師間,學校間教育資源共享。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根據自身特點和教學需要,加強現代教育技教研力度,引導教師從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育技術和教育資源等方面進行整合,開發適合本地區教學實踐的教學資源.并以此促進學校教育技術的開展…。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素養。

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養是學校教育技術發展的可靠保證,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應成為中小學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學校和主管部門必須重視學科教師的培訓工作,采取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在培訓內容上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師院校也要把對師范生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養作為未來師資隊伍的重要內容。

(四)更新觀念.內化教育技術應用理念。

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教師觀念守舊,方法落后,在接受新的信息時和追求探索時有較強的惰性.不能擺脫原有的思維方式,加之信息閉塞,資源匱乏.不能很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課程已走進課堂,全面影響和沖擊著教師的舊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要主動更新觀念,用內化了的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參與教育改革,改變過去片面強調重知識教學的模式,建立以開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讓現代教育技術服務于教學.使課堂更精彩。

(五)構筑教育技術網絡培訓與交流平臺。

小學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內容涉及范圍廣.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師需要不同的學習資源。限于農村地區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素材、案例等豐富的培訓資源無法在短期內為每個教師所獲得。通過構筑網絡支持與交流平臺.大量的培訓資源可借助平臺得以共享,從而大大提高資源的豐富程度…;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彌補集中式培訓時問短的缺點。培訓結束后,教師和學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長期的交流。解決學員在教育技術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鞏固培訓成果,提供持續的跟進式支持.促進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持續發展。

篇9

關鍵詞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物教學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1 問題的提出

自主學習又稱為自我調節的學習,一般是指個體自覺地確立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自主學習具有主動性、獨立性和自控性三個基本特征。生物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已近十年,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外眾多研究者通過研究與實踐構建出多種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多種教學方法和策略,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惑,如:這多種教學模式是否都適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實施后能否得到同樣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提取了前人眾多研究成果的共通之處,明確了具有普遍性的兩種教學方式,即目標引領的和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在本校的日常教學中實施并進行比較,以探討這兩種教學方式對初中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學習興趣的影響及其可行性和教學效果。

2 自主學習教學方式

綜合國內外眾多自主學習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來看,關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以具體的學習目標來引領整個學習過程,如自學輔導法、“六步”教學法、“定向一自學”、“自我監控的自主學習模式”、“趣導一自主學習”、“引導自主式”、“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等,都是以具體的學習目標來引領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和必要時的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再加上教師的有效指導來達成學習目標,實現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培養。(2)以問題貫穿學習的始終,如發現教學法、“指導一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專題探究教學模式等,均以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或直接給予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開展自主學習,必要時也進行合作學習,需要深入探究時還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引路人的作用,通過問題的最終解決來實現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培養。(3)以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范例來開展自主學習,如范例教學法、“案例研究”學習模式等,通過特殊的例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特殊”來掌握“一般”,或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來構建知識、培養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研究者更多地采用目標引領或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研究,而較少采用案例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因此,筆者選定第一、二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和比較研究。

2.1 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

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的教學流程大致為:明確目標一自主學習一合作學習一教師精講一學生小結測評。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依據學習目標制定必須經歷四個漸進的階段,即:①教師預先制定學習目標并呈現給學生;②學生結合學習內容制定小組學習目標;③學生結合學習內容自行制定個人學習目標;④學生自定個人學習目標,并嘗試寫出學習內容的知識框架。教師通過四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的教學流程為:確立學習目標循標自學自學匯報合作學習精講梳理學生小結達成目標隨堂檢測。

2.2 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

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創設隋景提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精講小結測評。由于問題呈現的方式不同,可以是教師呈現一個情景引導學生自行提出問題,也可以是教師直接展示一個問題情境,還可以是教師展示一個大問題再引導學生提出小問題。

3 教學實踐

3.1 實踐對象

選取七年級106班和107班學生共98人,這兩個班學生的入學成績、學期考評成績、男女比例和人數等方面都是基本相近的,均為49人,都是筆者任教;對照班103班也是筆者任教。

3.2 實踐方式

(1)本研究采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教材;學期末測試采用,南海區統一印發的試卷。

(2)實驗班106班采用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組織日常教學,107班采用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組織日常教學,對照班采用常規教學法教學。教學實踐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首先是教師嘗試在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明確教材和教輔資料的使用方式以及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然后結合教材內容適當運用相應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并最終實現兩種教學方式在實驗班的深化運用。

(3)實驗班和對照班均使用統一的教輔資料。

(4)在教學實踐開始和結束時設置了兩個相同的調查。生物學學習興趣調查和中學生自主學習問卷調查,用以檢驗本實驗對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問卷調查時,為避免學生對自主學習這個概念產生先入為主的思想而影響問卷的效度,下發給學生的問卷標題為“中學生學習基本情況調查問卷”。

3.3 實踐過程

教學實踐時間從2010年2月22日(新學期開學)至2010年6月13日(該學期生物課結束),為時約4個月。

3.3.1 前測

在前測階段(開學第一周)進行前期成績的對比分析及相關問卷的調查和統計,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在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中的生物學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在實驗班和對照班中同時進行生物學的興趣度調查和《中學生自主學習調查問卷》調查,并統計調查結果。

3.3.2 教學實踐和檢測

教學實踐開始,教師按預設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每隔7個星期進行一次學習檢測,用以檢驗兩種教學方式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無漸進的效果。

3.3.3 后測

后測階段(學期結束前一周),在實驗班和對照班中再次同時進行生物學的興趣度調查和《中學生自主學習調查問卷》調查,統計調查結果,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在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中的生物學成績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4 研究結果

前測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班學生測試成績的對比以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度、自主學習能力三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較好地說明了在進行教學實踐之前,實踐對象在生物學的學習掌握程度以及興趣度、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差異不大。

后測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目標引領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績差異非常顯著,問題引領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績差異較顯著。在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度方面,這兩種

教學方式的實施均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學習內容的自主性”、“時間管理”和“學習環境的控制”這三個方面的提升作用是顯著的,在“學習策略”和“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兩個方面的提升作用非常顯著,而在“學習結果的評價與強化”方面的提升作用不顯著。

5 討論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發現本實踐研究驗證了一些理論設想,以及兩種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的可行性和教學效果,具體表面在以下幾個方面。

5.1 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更利于提升學生的生物學學業成績

由于兩種教學方式的實施都能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必要時均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優帶良、以良帶差,實現整體共同提高,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都有促進作用。學生后測的生物學學業成績得到顯著提高,說明這兩種教學方式的有效實施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而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對學生生物學學業成績的提升作用顯著優于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

5.2 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比分析興趣度調查前后測結果發現,盡管兩種教學方式的實施均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但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更加顯著。由此不難看出,比起帶著學習目標來開展學習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來學習則更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這也符合學生心理的發展規律。

5.3 在生物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由《中學生自主學習調查問卷》調查分析結果來看,本研究側重于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主學習能力,兩種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實施后,學生在把握學習內容、自我管理學習時間、恰當運用某些策略學習和控制學習環境等方面的能力均有較大的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也得到較好的發揮,說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是有實效的。

5.4 兩種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各有優劣

在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方面,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對學生的促進作用更顯著;在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問題意識等方面的作用,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要優于目標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這說明兩種教學方式都能在某些方面引導學生形成高效有個性的自主學習方式,但各有優劣。

5.5 在生物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在七年級下學期的生物教學中運用這兩種自主學習教學方式實施日常教學,均能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任務,學生的部分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成績和學習興趣也得到顯著提高,說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這兩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是可行的,其教學效果也是顯著的。遵循這兩種方式的幾個變式循序漸進的實施日常教學,既能幫助學生實現主動建構知識的目標,又能逐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相關能力,是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繼續使用的。

6 思考與建議

反思本學期所做的各項工作,要有效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目標引領和問題引領的自主學習教學方式都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但引導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要靈活。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靈活地交替運用這兩種教學方式組織教學,當中也融合了發現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提升教學效率。

(2)采用自主學習方式教學時,教師必須先做好自主學習前的學習鋪墊;開展自主學習的時機要恰當,不論是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都必須把握恰當的時機。

(3)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組織日常教學必須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教學的內容及教學的各個環節設置不宜過多,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和學習。

篇10

關鍵詞:醫教協同;護理教育;培養模式

1基本情況

1.1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以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三年制護理專業2017屆、2018屆4個醫教協同班學生(研究組)和參與教學管理的醫護人員為主要對象,以接受傳統培養模式的學生(對照組)為參照對象,通過教學成績相關數據比較、調查問卷和訪談等形式了解人才培養質量。

1.2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兩種方式,量性研究與質性研究相結合。由調研組成員負責問卷發放和回收,調研組負責人進行實地走訪、記錄和梳理。共發放問卷185份,回收185份,回收率100.00%;實地走訪兩個教學醫院,分別為楚雄州人民醫院和大姚縣人民醫院。

1.3統計學方法

主要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平臺———問道網錄入數據,獲得問卷結果。

2結果

2.1培養效果較好,但師生主觀評價稍有差異

調查組分別從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對培養效果的滿意度、再次參與的主觀意愿等方面對學生和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從統計數據來看,學生與醫護人員的主觀評價存在一定差異。醫護人員對醫教協同培養模式一致持肯定態度,總體滿意度非常高;84.97%的學生認為培養模式改革很有必要,但是只有65.57%的對培養效果感到滿意;而在再次參與醫教協同培養方面,70.69%的學生選擇愿意,有29.31%的選擇不愿意或無所謂。經過訪談,調查組了解到部分學生存在對醫教協同培養模式認知模糊、對醫院教學環境和方式不適應以及依賴心理較強等問題。

2.2崗位能力提升,但就業競爭優勢未凸顯

醫教協同培養模式下,第二學年的護理專業課程在醫院開設,由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進行教學,學生融入醫院環境,直接接觸臨床,將學習內容與崗位工作任務相結合,培養臨床思維、臨場溝通、應急處理、團隊協作和人文關懷等崗位能力,實現學習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2]。從調查結果看,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學生在操作能力、人文素養和護理禮儀3方面有明顯優勢,操作能力較為突出。以培養目標為參照,校院雙方均認為學生還存在專業知識有待加強、理論與操作不能很好地銜接及自我認知不清、定位過高等問題,可見培養過程中理論教學效果欠佳,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有待加強。就業是社會對畢業生能力認可程度的直觀反映,調查中研究組34.66%的學生認為與對照組相比自己在找工作過程中稍有優勢、43.75%的認為沒有優勢。從兩屆畢業生就業率來看,研究組學生就業優勢并未凸顯,與對照組差別不大。

2.3專業課程設置合理,但教師教學成效不好

為進一步了解教學成效,調查組統計兩組學生第二學年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和護考通過率,并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組學生專業課程平均成績略高于對照組,但在人均掛科率、護考通過率方面并不占明顯優勢。調研組就課程設置和教師教學成效兩方面進行了調研,發現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雖然學校和醫院均要求選派經驗較為豐富的醫護人員擔任專業課程教師,但研究組近40%的學生認為在校教師上課效果好,83.98%的學生認為在校教師有必要參與專業課程教學,并且多數學生認為來自醫院的教師應加強教學方法、理論知識、師生溝通能力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培訓。而參與教學的醫護人員也認為需要通過觀摩、培訓、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學能力。

2.4學生管理規范,但課外活動有待豐富

學生管理是醫教協同培養模式實施的困難之一。目前各教學醫院依照學校管理模式,為學生選聘專任班主任進行管理,并按照學校教學時間安排學生作息,總體情況較好。但有兩個問題較為突出:(1)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有效途徑,研究組學生和教師普遍認為在醫教協同培養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學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失。(2)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問題。課外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調研組發現研究組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頻率遠遠低于對照組,活動形式也比較單一,多數是教學醫院的職工活動,專門針對學生的活動很少甚至沒有,這與調查中研究組45.51%的學生選擇偶爾有活動,35.96%的選擇一學期有1~2次活動的結果一致。

3討論與建議

3.1重視醫教協同宣傳,提高學生認同度

本次調研發現,研究組學生對醫教協同培養模式有一定了解,但較為膚淺,僅停留于表面。參與前多數學生對醫教協同知之甚少,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意義不清楚,沒有從內心對這種模式產生認同感;參與后又因缺乏適當的交流和引導而出現適應不良,被動學習,自我定位不清,對學什么、怎樣學缺乏思考,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應加強對醫教協同的常態化宣傳,通過主題班會、動員會、座談會、新老生交流等使學生深入了解并接受醫教協同培養模式,利用微信公眾號、微視頻、學院網絡宣傳陣地等宣傳醫教協同培養現狀和進展情況,促進學生對醫教協同培養模式從認知轉變為認同。學生入院后應組織崗前培訓,全方位幫助其盡快熟悉醫院環境,明確學習要求,清楚學習安排,融入醫院文化,并按照醫院的規定和要求履行自身職責,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3.2明確實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護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滿足護理崗位需求,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醫教協同培養模式下,院校雙方應在實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將核心知識、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質進行有機融合,以評判性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與合作能力、信息運用和終身學習能力4方面專業核心能力為重點,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3]。逐步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效果反饋體系,借用客觀量表如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測評量表、評判性思維量表等,建立有利益相關的第三方人員參與的綜合評價系統,及時獲取政府部門、行業單位、行業專家、學生及家長等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與管理方式,提高社會及教學醫院的認可度。嘗試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有效拓展學生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教學模式改革,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持續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是實現校院教學過程、教學資源和教學情景“三融合”的有效途徑。(1)鼓勵學院專業教師“下、訪、掛”,擔任醫院護理部相關職務,在教學醫院組織開展崗前培訓、教學巡講和示范教學等活動;鼓勵醫護人員到校隨堂聽課、觀摩,參與學院師資培訓;學院和醫院教師定期進行討論交流,學習新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2)根據教學醫院實際情況創新授課模式,將研究組教學進程和課程安排與對照組分開,如授課計劃不以2學時為單位,而是按專題或項目內容隨機安排,甚至可以單科推進方式開展某些課程教學,通過教學方式小班化、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信息化,全面推進教學改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