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儀范文
時間:2023-04-08 21:4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行走之禮——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這就是“趨禮”。傳統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見面之禮——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傳統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于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托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傳統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著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習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入坐之禮——傳統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后,所謂“虛坐盡后”。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飲食之禮——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后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后,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嘗”。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篇2
過大禮:男家擇定良辰吉日,帶備禮金及禮餅、椰子、茶葉、檳榔、海味、三牲(包括雞兩對、鵝兩對、豬脾兩只)、蓮子、芝麻、百合、紅棗、龍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龍鳳鐲一對、結婚戒指和金鏈等等,送到女家。當女家收到大禮后,將其中一部份回贈給男家,這叫“回禮”。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蓮藕一對、芋頭一對、石榴一對、四季桔一對、手帕、女婿的西裝、皮帶、禮、銀包、紙扇一對、利是兩對,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嫁妝:古時,女子需要一個大桔和一個小桔到男家做嫁妝,內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蓮子、龍眼、及利是伴著;還有“蝴蝶雙飛”較剪;“良田萬頃“尺,龍鳳被、枕頭、床單等床上用品;拖鞋兩對、睡衣和內衣褲各兩套;子孫桶(痰盂),內放紅雞蛋一對、片糖兩塊、十只紅筷子、姜兩片、還要一把傘。
上頭:上頭儀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舉行,須擇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時辰開始(約一小時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雙方各自家中舉行。男女雙方均要穿著睡衣,女方更要在一個看見月光的窗口,開著窗進行。所謂“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長輩,擇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從前,女方上頭后便不準落地走動,所以上花轎時須由大妗姐背著。上頭時“好命佬”、“好命婆”會一邊梳一邊說:“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正日出門:打開紅傘,代表開枝散葉。撒紅豆綠豆和米于傘頂和車頂,用以辟邪。
篇3
一、宴飲之禮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范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范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一壺水為客人凈手。共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圣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飲儀禮是非常認真的,有時顯得相當嚴肅,有的朝代皇帝還曾下詔整肅,不容許隨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詔批評朝中筵宴儀容下端的現象,事見《宋史禮志十六》的記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詔曰:朝會陳儀,衣冠就列,將以訓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紀律。況屢頒于條令,宜自顧于典刑。稍歷歲時,漸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會,宜令御史臺預定位次,各令端肅,不得喧嘩。違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雜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視彈奏;同職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禮者,委閤門彈奏;其軍員,令殿前侍衛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轄,但虧失禮容,即送所屬勘斷訖奏。
朝中筵宴,預宴者動輒成百上千,免不了會生出一些混亂,所以組織和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并不太多,我們可以由《明會典》上讀到相關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諸宴通例說:
(筵宴)先期,禮部行各衙門,開與宴官員職名,畫位次進呈,仍懸長安門示眾。宴之日,糾儀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東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錦衣衛、鴻臚寺、禮科亦各委官糾舉。
凡午門外飲賜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題準光祿寺,將與宴官員各照衙門官品,開寫職銜姓名,貼注席上。務于候朝外所整齊班行,俟叩頭畢,候大臣就坐,方許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預先入坐及越次失儀。又題準光祿寺掌貼注與宴職名,鴻臚寺專掌序列貼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祿寺行鴻臚寺,查取與宴官班次貼注。若貼注不明,品物不備,責在光祿寺;若班次或混,禮度有乖,責在鴻臚寺。
二、待客之禮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禮》、《儀禮》與《禮記》中已有明細的禮儀條文,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禮儀的具體內容。
首先,安排筵席時,肴饌的擺放位置要按規定進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則。帶骨肉要放在凈肉左邊,飯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則放在右方;膾炙等肉食放在稍外處,醯醬調味品則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漿也要放在近旁,蔥末之類可放遠一點;如有肉鋪之類,還要注意擺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顛倒。這些規定都是從用餐實際出發的,并不是虛禮,主要還是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飲器的擺放,仆從端菜的姿式,重點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陳文規定。仆從擺放酒壺酒樽,要將壺嘴面向貴客;端菜上席時,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氣,如果此時客人正巧有問話,必須將臉側向一邊,避免呼氣和唾沫濺到盤中或客人臉上。上整尾魚肴時,一定要使魚尾指向客人,因為鮮魚肉由尾部易與骨刺剝離;上干魚則正好相反,要將魚頭對著客人,干魚由頭端更易于剝離;冬天的魚腹部肥美,擺放時魚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則背鰭部較肥,所以將魚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這細微之處體現出來,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會鬧出不愉快來。
再次,待客宴飲,并不是等仆從將酒肴擺滿就完事了,主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導,要作陪伴,主客必須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煩就多了。陪伴長者飲酒時,酌酒時須起立,離開座席面向長者拜而受之。長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還入座而飲。如果長者舉杯一飲未盡,少者不得先干。長者如有酒食賜與少者和僮仆等低賤者,他們不必辭謝,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不給。
侍食年長位尊的人,少者還得記住要先吃幾口飯,謂之嘗飯。雖先嘗食,卻又不得自己先吃飽完事,必得等尊長者吃飽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飯時還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隨時要準備回復長者的問話,謹防發生噴飯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嘗一嘗。如果是水果之類,則必讓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搶先。古時重生食,尊者若賜你水果,如桃、棗、李子等,吃完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須懷而歸之,否則便是極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將沒吃完的食物賜給你,若盛器不易洗滌干凈,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則于飲食衛生有礙。
尊卑之禮,歷來是食禮的一個重要內容,子女于父母,下屬對上司,少小對尊長,要表現出尊重和恭敬。對此,不僅經典立為文,朝庭著為令,家庭亦以為訓。《明史禮志十》有庶人相見禮,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曾兩度下令,都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禮儀。
洪武五年(1372年),凡鄉黨序齒,民間士農工商人等平居相見及歲時宴會謁拜之禮,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長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內外官致仕居鄉,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禮。若筵宴,則設別席,不許坐于無官者之下。與同致仕官會,則序爵,爵同序齒。
古代的許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禮作為家訓的訓條,教導子孫謹守。清人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禮》,就提到這樣的訓條:
凡進饌于長,先將幾案拂試,然后雙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潔,肴蔬必序列。視尊長所嗜好而頻食者,移近其前,尊長命之息,則退立于傍。食畢,則進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則揖而就席,食必視尊長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將畢,則先畢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隨置之。
三、進食之禮
飲食活動本身,由于參于者是獨立的個人,所以表現出較多的個體特征,各個人都可能有自己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習慣。但是,飲食活動又表現出很強的群體意識,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體范圍內進行的,在家庭內,或在某一社會團體內,所以還得用社會認可的禮儀來約束每一個人,使各個個體的人的行為都納入到正軌之中。
進食禮儀,按《禮記曲禮》所述,先秦時已有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在此條陳如下:
虛坐盡后,食坐盡前。在一般情況下,要坐得比尊者長者靠后一些,以示謙恭;食坐盡前,是指進食時要盡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擺放饌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臟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讓食不唾。宴飲開始,饌品端上來時,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貴客到來時,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執食興辭。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如果來賓地位低于主人,必須雙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畢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肴之序,遍祭之。進食之前,等饌品擺好之后,主人引導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進食的順序遍祭。
三飯,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虛口。所謂三飯,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飯后便說飽了,須主人勸讓才開始吃肉。
宴飲將近結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畢才停止進食。如果主人進食未畢,客不虛口,虛口指以酒漿蕩口,使清潔安食。主人尚在進食而客自虛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宴飲完畢,客人自己須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給主人的仆從。待主人說不必客人親自動手,客人才住手,復又坐下。
共食不飽。同別人一起進食,不能吃得過飽,要注意謙讓。共飯不澤手。當指同器食飯,不可用手,食飯本來一般用匙。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
毋嚙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
毋投與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頭,也不能把骨頭扔給狗去啃。
毋固獲。不要喜歡吃某一味肴饌便獨取那一味,或者爭著去吃,有貪吃之嫌。
毋揚飯。不要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揚起飯粒以散去熱氣。
飯黍毋以箸。吃黍飯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飯必得用匙。筷子是專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無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無菜筷子派不上用場,直飲即可。
毋嚺羹。飲用肉羹,不可過快,不能出大聲。有菜必須用筷子夾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動手重新調和羹味,否則會給人留下自我表現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調。
毋刺齒。進食時不要隨意不加掩飾地大剔牙齒,如齒塞,一定要等到飯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調味醬便喝。醢是比較咸的,用于調味,不是直接飲用的。
濡肉齒決,干肉不齒決。濕軟的燒肉燉肉,可直接用牙齒咬斷,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則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斷,須用刀匕幫忙。
毋嘬炙。大塊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滿口腔,不及細嚼,狼吞虎咽,儀態不佳。
當食不嘆。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類似的儀禮也曾作為許多家庭的家訓,代代相傳。讓我們還是以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禮》為例,以下的這些話自然還是由《禮記》上演繹出來的:
篇4
游戲之一、取筷子
將一雙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請兩人表演親吻。
游戲之二、吃香蕉
用彈性繩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躍起能夠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剝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為了不讓繩子縮回,一個做動作,另一個必須咬住香蕉,這就要看兩人的配合了。
游戲之三、點火柴
將火柴插于紅棗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紅線中間扎一支點燃的香煙,兩頭分別由新人咬住,兩人你進我退,合力用煙點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實的“牙功”與眼光才能獲得成功。
游戲之四、夾彈子
預備一盤玻璃彈子,讓新郎新娘各執一支筷子,兩人一齊將彈子夾出。不妨請在場的幾對情侶和新人進行比賽,落后者表演節目。
游戲之五、對詩比賽
若新郎新娘是喜愛文學的,那么請他們來一次對詩擂臺賽。先由新郎吟詩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個字與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復,接不下來者判負,負者表演節目。
游戲之六、夫妻識字
這個“識字”是讓新郎著一個“字”(或一個短語),然后請新郎做各種動作(不準說話,不準用手描筆劃)給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識”這個字。選“字”的時候,挑那些與新婚氣氛相吻合的內容,例如:“愛”、“戀”、“夫妻”等等。
游戲之七、說昵稱
新郎新娘分別想十個昵稱去稱呼對方,什么心肝啊,寶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假如來賓不滿足,則可要求再說。
游戲之八、親親甜心
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貼在他的臉上和脖子上,讓蒙著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戲之九、接吻
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個長吻,三分鐘或是五分鐘都可以。
游戲之十、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鬧洞房時,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種邊歌邊舞的游戲,嫂嫂手托盤子,盤內鋪紅紙,紅紙上放栗子、棗、花生、桂元等物。
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邊撒邊唱。鬧洞房的眾人聽了嫂嫂的歌唱,也隨聲附和,洞房中歡聲笑語徹夜不斷,嬉笑打鬧聲一浪高過一浪。
撒喜床的游戲是一種群體民間游戲,所有鬧房的人都是演員,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為主角要擔負起活躍洞房氣氛的任務,責任重大。
所以,這個主角是要經過娶親人家精心挑選的。其重視程度,與選擇婚禮司儀一樣慎重。在娶親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鄰居的嫂嫂輩中逐個挑選。有些地方選一個,有些地方選兩個。
篇5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面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制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數百種。
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面、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面食為主,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陜西鍋盔、山西刀削面、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面、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肴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肴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于籠統,并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肴類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肴類型,最后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
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征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
篇6
關鍵詞:傳統禮儀;教育;調查
筆者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即如何讓學生傳承傳統的文明禮儀。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90多歲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騎著電動車路過的劉女士便趕緊下車扶起了老人。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翻版“彭宇”,劉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時候,請周圍的幾位路人為自己作證。“姑娘,我不會賴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對劉女士很是感恩。然而,當老人被送到醫院后,卻改了口,稱是劉女士撞了他。幸虧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虧有目擊者愿意為劉女士作證……看完后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國人怎么了?難道作為禮儀之邦的國民把應有的文明禮儀忘卻了?中華民族自古為禮儀之邦,今天,我們正在營造真誠、友愛、和善的生活環境,構建和諧、文明、幸福社會,開展中學生傳統禮儀教育,不僅是傳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時展的要求。
然而,傳統禮儀教育不同于一般學科教育。首先,傳統禮儀是千百年來的倫理文化積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傳統禮儀有所不同。因此傳統禮儀教育沒有現成統一的教材。其次,傳統禮儀來自于生活,體現于生活,傳統禮儀的教育不應該只采取單一的課堂講授的方式,教育方法應該靈活多樣,突出傳統禮儀教育的社會化和生活化,以中學生日常養成道德講禮儀的良好習慣為教育宗旨。在傳統禮儀教育過程中,既應當讓學生“知其然”,知道應當怎樣做,還應當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中學生傳統禮儀教育如果只是單純傳授禮儀的規范和具體操作的要求,而沒有充分發揮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不注重對傳統禮儀文化底蘊的感受,這樣的傳統禮儀教育也是殘缺不全的。學校傳統禮儀教育不是培養學生只會循規蹈矩、照章辦事,而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達到自覺體現傳統禮儀的更高境界。
本人所在學校是一所農村普通高中,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自鄉村農民家庭,這是實施傳統禮儀教育的有利條件之一。可是,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傳統禮儀的學習和實踐的興趣,成為一個注重自身修養、注重禮儀的品行兼優人才。在開展傳統禮儀教育校本課程的探索中,本人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調查報告活動和體驗式活動進行傳統禮儀教育,實現道德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傳統禮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如家庭禮儀、書信禮儀、人際交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就餐禮儀等,中學生或多或少耳聞目睹過一些傳統禮儀。為了使學生對傳統禮儀文化有深層的理解,我有針對性地選擇簡易可行的課題,引導學生進行調查研究,書寫調查報告,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本地區本民族傳統禮儀的真、善、美。以“本地就餐禮儀的調查報告”為例,為了利于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我精心設計如下的調查報告:
調查人: ( 班)
調查目的:中華民族自古具有“溫,良,恭,儉,讓”之五德,以禮律己,以德待人。然而,當代中學生傳統禮儀的嚴重失落,令人痛感。禮儀,禮貌不僅存于心中,也表現在適當的形式中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細節中。而就餐禮儀,是日常生活中隨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費力,也不勞神,就餐禮儀是“生活常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拾就餐禮儀,喚回靈魂已是不容忽視的了。為此,我們決定對這課題進行調查。
調查地點:學生家庭所在地( 縣 鄉或鎮 村)
調查對象:學生父母、本村年長者等。調查時間;2011年元月至2011年3月。調查方法:訪問、問卷。隨機抽樣:隨機抽樣60歲以上的男女性各50名。
問卷調查:1.就餐時賓主座位應是( )
A、相鄰,賓居主人右側 B、相鄰,賓居主人左側 C、賓主座位相對。D、無指定座位。
2.就餐完畢,離開餐桌前,應該( )A、將筷子并列架在碗上 B、將筷子并列放在桌上 C、將筷子交叉架在桌上。
3.就餐時下列做法正確的在后面括號打√,錯誤的打×。
(1)主人用自己的筷子為客人夾菜,表示熱情友好。( )
(2)主人不時為男賓敬煙,表示熱情好客。 ( )
(3)侍者為客人盛飯時要盛滿碗,表示讓客人滿意。( )
(4)就餐完畢,客人應有意在自己碗留些食物,表示有禮謙遜。 ( )
(5)主人要不斷勸酒,致客人出現醉態,表示主人熱情。
( )
(6)口內有食物,避免說話。 ( )
4.就餐時,還應注意哪些禮儀?至少列舉3個。
(1) (2) (3)
調查組織:高一年級( )班學生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回家期間,給被調查者說明調查意圖,取得長輩們的支持,以學習就餐禮儀為目的,訪問調查,現場記錄,發放調查表格,收集調查表格。
數據處理:運用統計分類匯總表等方法進行處理,得出結論。
調查效果:本調查結論可作為本班學習和實踐傳統禮儀的參考依據。
調查心得:通過本次調查,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學校學生就餐禮儀情況調查,餐館就餐禮儀調查等。當然,每完成一個課題的調查研究,及時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匯報調查結果,鼓勵學生現場模擬操作,各抒己見,將本地傳統禮儀中蘊含的合理思想提煉出來,使傳統禮儀在與時俱進中得到延續。學生在掌握傳統禮儀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自覺身體力行,逐步養成守道德講禮儀的良好習慣。
篇7
【關鍵詞】弘揚傳統文化;文明禮儀習慣;教育之根本
我國自古有“東方禮儀之邦”美譽,禮儀一直被當作人生的基礎課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禮儀發展史。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人在社會中生活,必須學會講究禮儀,才能立足于社會。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在我們課題研究帶動下,作為班主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積累傳統禮儀文化,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之根本
從誦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入手,滲透文明禮儀之根本教育。
《三字經》《弟子規》孩子們雖然在一、二年級時已經背誦過了,但是當時是否理解了呢?卻不得而知。現在重新復習誦讀,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每周誦讀五條《論語》,他們就能輕松,愉快地完成任務。在誦讀的過程中,他們驚奇地發現:原來《三字經》《弟子規》里的很多內容大多都來自于《論語》。比如:《論語》中的“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與《弟子規》中的“弟子規,眾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都講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這樣,他們一邊背誦,一邊聯系舊知,熟記了誦讀的內容,加深了理解,滲透了做人的根本――仁、義、禮、智、信。在誦讀這些國學經典中傳承了我文明禮儀的文化,明白了許多做人的根本。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
1.開展豐富的文明禮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為了使弘揚傳統美德與文明禮儀教育具體化,生動化,貼近生活實際,真正起到教育實效。我班從三月份開始就開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禮儀系列的主題班會活動。如:“征集文明禮儀班訓”、“如何使用禮貌用語”、“講中華傳統禮儀故事會”、“文明禮儀小品”展演活動、“文明禮儀演講比賽”和“文明禮儀書法比賽”活動。活動中,人人參與,個個都當演員,人人都背詩歌,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表演能力,又生動的對自己和同學進行了教育。活動中,我們討論出了具有班級特色的班訓,評選了最佳演員、最佳課本劇、最具創意獎、最佳演講能手、小小書法家等多個獎項。這一系列的活動增加了孩子們的榮譽感,加深了他們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力爭要做校園“文明禮儀小標兵”。
2.利用節日,開展“我是優秀好少年”系列少先隊活動。“三八”婦女節和母親節,我號召孩子們在家做優秀好少年,為母親做一件事,感恩母親做孝順父母的好少年;植樹節,我號召學生栽花、植樹,美化環境,做心系祖國和他人的好少年。愚人節,我讓孩子們談“愚人”和“被愚”的感受,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誠實的好少年。
這些多彩的活動豐富了傳統文明禮儀教育的內涵,鍛煉了孩子們的能力,促進了文明禮儀行為的養成。
三、抓住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文明禮儀教育
在教學中創設樂學氛圍,落實禮儀規范訓練,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有機統一于教材之中,把傳授知識和陶冶情操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例如,的《七律》,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的的艱難歷程,謳歌了中國工農途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四、立足常規管理,常抓住文明禮儀教育
篇8
【關鍵詞】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高職教育;價值
一、當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近20年來高職院校都有了一個大的發展。據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高校名單,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共計1423所,其中公辦高職高專院校1098所,民辦高職高專院校322所,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高專院校3所。高職院校數量的增加,標示著高職學生數量的增加,隨之,高職教育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首先,大部分高職院校把培養目標都定位在技能化,但在技能化培養的過程中,忽略了學校“育人”的原初責任,造成了學生單方面的“畸形”發展。其次,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文化的融入上更傾向于“活動”的外延影響力,譬如獲獎等,往往忽視了文化的內核。最后,顯性文化的影響所帶來的“經濟唱戲”的價值被無限夸大,譬如儒家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課程化、課堂化、社團化、實體化,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在當代高職教育中,傳統禮儀文化的缺失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化,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從高職教育的相關管理部門到高職院校再到高職院校的師生,都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真正價值。
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一)是當前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素質的高低,首先看的是學生是否具有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榮譽感。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中華民族繁衍發展過程中源于生活的、自覺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是對人們正確選擇的引導,也體現著主流的價值取向,而這些恰恰是當代高職教育所缺乏的。
(二)是當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手機、電腦等成為當代高職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很多高職學生沉溺于網絡的世界中,逐漸喪失了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受網絡虛幻世界的影響,很多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的問題,特別是在畢業之后面臨現實的高壓職場環境時,不適應、想放棄等負面情緒充斥內心。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教育不僅僅是對禮儀規范的講解和傳承,更是智慧處事的潛移默化注入,這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的和諧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篇9
一、以“五色”為中心的色彩體系
“五色”發源于五行。“五行”是中國古老哲學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涵蓋了時辰、氣候、方位、神靈、人文社會等物質與精神的各個方面。“五行說”將天地宇宙、萬物萬象按照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對應起來,進而解釋萬物萬象相輔相成、相互對應的關系。五色則對應五方,帶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即所謂東方者太昊,其色屬青,故稱青帝,以掌春時;南方者炎帝,屬火,赤色,故稱赤帝,以司夏日;居天下之中者黃帝,其色屬黃,支配四方;西方者少昊,其色屬白,故稱白帝,掌管金秋;北方者顓頊,其色屬黑,故稱黑帝,以治冬日。從而給五色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內涵。
《中國服飾文化》一書中寫到:“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華民族有著從一到二再到四,再到五的歷史性色彩圖騰崇拜式的演進。簡單的說,一是紅色;二是黑白二色;四是青紅黑白;五是青紅白黑黃。”及“洪荒期尚紅;夏商期二元對立,尚黑尚白;西周期四方模式,青赤黑白;春秋始五行橫式,四色并坐,黃在居中”。從一色到二色直至五色,揭示了中華民族對色彩從發現到感悟的審美歷程。
中國傳統色彩體系以“五色”為主體,創造了以不同主色調為中心的配色形式。而五彩并用在我國禮儀、婚嫁的裝飾、服裝刺繡裝飾、戲劇臉譜裝飾及宗教繪畫中運用最多,體現了一種對昌盛、輝煌世界的向往。楚漢時期漆器裝飾上所創造的“雜五色”是在正五色的基礎上配以其他間色,其裝飾效果更加絢麗多彩。
二、“二色”與色彩陰陽觀
著名學者靳之林先生在其專著中提出了在中國民間美術的色彩體系中,稱之為“陰陽觀”的色彩觀。色彩陰陽觀發源于太極陰陽,即“二氣相交,產生萬物”。中國民間習俗,男女婚嫁和生命繁衍時多用紅色,而喪葬禮儀時則多掛白色,二者并稱為紅白喜事。在舊式婚俗中,男披紅,女掛綠,民間叫做“紅官,綠娘子”,是太陽的紅色與大地草木的綠色的結合。按這種陰陽合一的色彩觀,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色彩組合選擇,如虎圖騰崇拜的民族“以黑虎為天、為父,以白虎為地、為母,以黑白象征天地、陰陽、雌雄”。
在中華色彩應用系統中以二色為基調的色彩配置,也是一個重要的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有青花瓷中的藍與白、蠟染中的靛青與白、漢代瓷器中的紅與黑及中國畫的黑與白。二色配色表達意境明確,給人鮮明的感染力。二色看似簡單,卻可以創造出變化萬千的裝飾效果。
三、色彩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中國傳統色彩的重要特征。傳統色彩往往超脫了色彩本身的物理性質,被各種觀念和審美意識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
《周禮?冬宮?考工記》載:“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
從上面的文字看,五色對應于五方。封建帝王則利用五行的方位觀念,確立君、臣、將、相等的至高地位與權力,五色便成為代表地位與權力的象征色彩。這些都具體地體現在建筑、服飾的等級劃分上,用于皇室貴族的建筑裝飾、服飾、器物等的色彩,普通百姓是不得使用的。下面以赤、青兩色為例闡述如下:
(一)赤――太陽生命的象征。太陽與火都是萬物生存之源。原始人類崇拜太陽,崇尚紅色,完全出于生存的本能。血也是紅色的,代表著生命的活力。據專家考證,原始人類在人的尸骨上涂上紅色,代表了對人死后復生的期盼。
秦漢時期,楚人的遠祖信奉于拜日、崇火、尊風等原始宗教。楚漢漆器及棺木上大量紅、黑兩種漆料繪制的裝飾紋樣(也有以紅、黑為主,雜以其他色的)。除了起源于地方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外,原始意識崇拜的遺存是很重要的因素。
千百年以來,紅色在中國被賦予了各種象征因素,既有祭天、婚慶,也有戰爭。紅色代表著熱烈、繁盛、鼓舞等各種寓意,并與民族符號同構起來,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性色彩。
(二)青――生命與生機勃勃的象征。青,介于綠藍之間。《荀子?勸學》中載:“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青是植物、樹木的顏色,初春季節,萬物返青吐綠,顯示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在古代,樹木被看成生命的象征而受到尊崇。因此,在漢語詞典中就產生了“青年”、“青春”、“青絲”這些表示年輕一代的詞匯,而這正是普通百姓所期盼的吉祥、興旺的景象。
中國傳統色彩的象征性這一特點,被直接運用于戲劇服飾、臉譜繪制和布景設計中。在京劇臉譜中,紅為忠、白為奸、黑剛強、青忠勇、黃猛烈、草莽藍、綠俠野、粉老年,金銀兩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色彩成為“辯善惡、別忠奸”的符號。
事實上,傳統色彩象征性和符號性與現代設計色彩學的理論有許多共同之處,所不同的是中國傳統色彩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和人文藝術觀念。
四、色彩的抽象性
傳統觀念對色彩的同一個詞性不同使用場所其定義不同,如“青”字,分別可以表示綠色、藍色、黑色(“青絲”即黑發),表現出色彩在中國人傳統思想觀念中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日本學者清水曾認為中國古人的“青”字常與黑(蒼)、綠、藍混用,可以表示綠色、藍色、黑色。
色彩的這種抽象模糊性,恰恰說明中國人觀察事物所具有的意象性的特征。與形態相比,色彩本質上是抽象的,色彩附著于物體,沒有物體也就沒有色彩。但是,色彩是形態的表現基因,沒有色彩也就沒有光彩,缺乏精神品質,形與色互為作用、相輔相成。
色彩的抽象性特征更加能夠體現思想情感。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色彩即思想,色彩的總體性表明一種意義,沒有這種意義,便一無美處。”
篇10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周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周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
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后進。
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