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文解析范文

時間:2024-04-12 15:4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語文課文解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語文課文解析

篇1

新課程倡導改革,自發實施教育改革,這既是現代教育辦學方向,又是適應當代社會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學生自主、探討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情操。適應改革要求,提倡高效課堂,教師要從歷史意義出發,培養適合新形勢下的新型學生,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切實做好課堂改革。

關鍵詞:

高效課堂;中學語文教學;語言社會性

一、語言的社會性

學習語言,重在語文實踐,因為語言是交際工具,不僅承載著歷史,更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除了從家庭、社會獲取知識外,更重要的環節是課堂教學。語言的社會功能性決定了高效課堂的必然性。人們的社會交流思想、信息傳遞,需要我們有嚴肅的語言框架與完善的語言體系,以有效進行社會交流,實現語言功能。

二、語文課教育教學目標

從傳統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這已經被大家接受。新課標指出: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黑板、粉筆逐步走向多媒體介入教學,以開發學生智力、能力、思想為主導方向,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改變教育觀念,多角度、多層次地滿足學生的學習目標。把傳授知識變為自主接受知識,深入研討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準確讓學生領會文本內涵,實現完成教育教學目標;有效且高效教學,達到新型人才的標準等。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探討,更新自己的知識領域,多方位設置適合本班學生的教育方式,學生才能高效接受文本內容。

三、中學語文高效課堂嘗試

1.教師的教學行大膽嘗試新方法。由于許多教師習慣黑板、粉筆教學,思想保守,不敢涉及改革內容,擔心自己知識不夠,管理層就要注重培養教師的教育技能,使他們能夠駕馭每一節課堂;組織他們接受新的教育思想,進行培訓學習,改進傳統方法。如:利用交互式白板、PPT、FLASH(圖片、視頻、美術、音樂)等媒介參與教學,教師對這些資源要有所了解,并大膽嘗試使用。不僅是這些新的教育手段,還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社會是多元的,教育應是豐富的,所以只有開放教育,才能高效。

2.充分調動學生資源,讓他們活動起來。

2.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學習活動,“眼過千遍古,不如手過一遍”不也是這個道理嗎?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參與,讓空間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在課堂中自由發揮,讓他們的思想馳騁,既解放老師,又開發學生的智力。

2.2傳統教學是老師設置問題,學生作答,我們要打破這一守舊模式,讓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積極思考?!墩撜Z•述而》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要講究啟發設問。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沁園春•長沙》中“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老師不必一一交代,讓學生結合歷史自己理解。他們會展開各種討論,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認識,結合文本也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其實就是一種嘗試,他們既學習了歷史知識,又領略了文本內容,還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使教學輕松愉快,使學生更有參與意識。

2.3教育改革不僅是形式上的改,更落實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課堂上恰當進行點撥與指導,找出文本的課堂目標,廣開言路,突破重點,既要引導學生深挖課本內涵,又要老師進行研討文本,吃透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組織課堂,教師沒有梳理出準確的文本信息,也就談不上高效課堂。

2.4嚴把教學常規,不能隨意散放。雖然進行自主教學,但學生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師要嚴把課堂教學規律,有分寸地進行探討教學,即讓學生有話說,做到讓學生學到正確的知識,從文本中汲取營養,從課堂中受到教育。教師要把握幾個環節:課前的預習設置,要富有開放性,但又不失文本信息;課堂重在交流與提問,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學,組織學生把有效問題拿到課堂上,剔除無關緊要的問題;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間思考,包括信息的篩選、整理,字詞句的理解,藝術技巧的應用,但這不等于教師不參與備課,反而要求教師充分備課。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準確傳遞信息,否則學生得不到準確的信息,就會挫傷積極性,沒有更有效的問題設置,達不到高效課堂的要求。

2.5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學習是多元的,學生思維是開放的,要多方位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背影》一文,我們怎樣讓學生感知父愛的偉大呢?生活中有形形的背影,但我們的學生沒有真正關注自己父母的背影,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父母給你留下多少背影,多少背影是讓你永遠記住的。這樣學生會較快理解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中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感悟。

2.6有效開展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不能少的,現在許多教師沒有布置課外活動,這是不科學的。課外學習是對課堂學習的補充與消化,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活動,設置主題與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外的閱讀,講座、演講、名著的欣賞等。我們不能禁錮于課本知識,要有效利用客觀的資源,豐富文化知識。

3.改善教學設備,開發多方資源。我們有可觀的教學資源利用,現代教學已經不僅僅限于課本知識,要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識。比如通用技術、科普知識、機械設計、計算機等,都可以開發學生智力,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泛,把課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再由實踐幫助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充分的展示空間,這樣有助于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墩撜Z》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指對于學問和學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只有學生喜歡了才能談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漸趨漸行的活動,我們可以多交流,多學習,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作者:王光明 單位:文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篇2

一、課前準備“細”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備教材、備學生上下工夫。首先,細心研究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智力、認知、學習習慣等差異,并在課堂環境中充分利用這一差異,使每位學生在課堂中都各有所獲。據此,我以為,以下細節是教師在備課中應關注的“落腳點”:一是文本潛在的教學細節,如文本的空白處、隱含處、關鍵處、延伸處、情感處等;二是文本對話的教學細節,包括教師對文本“內核”的獨特建構和智慧生成,對語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其次,在學生初步接觸文章之時,也要有要求、有目的地讓學生去初步把握文章。教師可要求學生從字詞、句子、段落三方面預習課文,做到認字解詞、積累優美句子、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課內積累“細”

語文主要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而學習語言文字重點在于積累,關鍵在于語言的欣賞,也就是說,語文知識是學生自己學會的,不是教師講會的。當然,這里所說的積累并不是簡單的讀一讀、記一記,而是在教師引導下,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能力。

如有教師在教授五年級《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通過以下細節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細節一:分析“飄飄悠悠、頂天立地、層層疊疊、九百多級;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止步、半途而返;輕輕松松、自在悠閑、炯炯有神、朗聲大笑”十二個四字詞語。教師指導學生先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詞語,然后將詞語分為三類,得出山險、游客累、掃路老人樂的特點。細節二:掃路老人的樂與游客的累形成了對比,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游人與老人的句子,學生明白了寫游人累是為了反襯掃路老人的樂——樂山、樂水、樂過程、樂自然美。細節三:寫一寫想對掃路人說的話。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細節引導是基于學生認知的需要,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引導,而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是符合情境要求的引導,而不是東拉西扯、無中生有的。

三、課中運用“細”

語文教學是一個語言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處處隱含著文本與學生的生長點。教師要用一雙慧眼,及時地去捕捉與挖掘。在一次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上的是四年級《一路花香》一課,在品讀了“爛水罐和挑水人”的對話后,教師結合他們談話的內容,選取了學生關注的一個切入點,提煉形成了一個辯論話題:“挑水人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教師讓學生各站在兩個角色的立場,形成辯論的雙方:破水罐——覺得挑水人沒有必要把水灑一路;挑水人——覺得應該灑下一路水,種下一路花香。學生內心潛藏的兩種觀點被有效地激活了,引發了認知沖突,這就促使“對話”牢牢生長于學生的心中,并展示出了學生情感體驗的豐富性。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冥想:“好水罐聽到他們的對話后會怎么想?怎么說?想一想,寫一寫,畫一畫?!彪S后,教師作出小結,升華情感,“一路花香”的深刻含義就得到了更完滿的詮釋。

四、課后拓展“細”

在鮮活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善于抓住課本拓展的契機,把握課本拓展的火候,既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追求,更是對我們教師教學機智的考驗。學生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在感受美的同時,還能領悟文字中的價值和精神追求,體驗各個時期不同的美的形象,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種美的享受,那種美的情感閱歷,就如小草沐浴在細雨如絲的春風中一樣。學生在享受文本塑造出的美的同時,教師更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向更深處發展,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一些嚴肅而又不是唾手可得的問題:生活道路如何選擇,人生價值如何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何在,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自然……把學生的美的情感引入學生靈魂的更高層次,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美育的更高目標。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長城》時,我設計了以下細節。細節一:從“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一句中探索修建長城的艱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艱難。細節二:介紹我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練筆,介紹某一處景觀,與大家分享,最后與課文對比,總結寫法?!堕L城》中所描寫的景觀是大氣磅礴的,但是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之中,還能體會到《長城》不僅寫出了大氣磅礴,更寫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在修建長城過程中所承受的苦難。學生內心一種對祖國,對美好明天的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并由此引申為一種普遍需要的愛與感恩的良知。這也是拓展閱讀的目的所在。

篇3

【關鍵詞】 導入 多媒體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5(a)-0090-02

對于企業管理來說,細節決定成敗,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呢?作為一線教師,筆者聽過也上過若干節公開課和觀摩課,能深深體會到:一節課的成敗與否最終主要取決于教師對課堂流程中的某些細節的處理。下面筆者就自己遇到的一些典型事例,談談課堂教學中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

1 課堂導入環節走形式,“導”而不“入”是常事

某次去聽某?!巴n異構”公開課觀摩活動,教學內容是牛津高中英語Book5 Unit1 Reading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文章內容是關于一個主持人與一個嘉賓討論幸福的話題,嘉賓就拿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為例說明如何尋找幸福。第一位老師一上課就用許多圖片來展示各種不同場合的幸福時刻, 同時問:“Do you feel happy?”,同學們就用“Yes”或“No”來簡單回答,然后教師又問同學“What’s happiness to you?”。實際上是想讓學生利用圖片來意會幸福就是一個微笑,一個熱水澡等等,但沒有學生能夠意會老師的意圖,整個導入環節除了新奇地欣賞一下圖片之外,什么也沒有,跟授課的內容基本沒聯系起來。好像只有老師最后一句話是有點作用“Let’s have a look at what is happiness to Sang Lan”,這樣課堂開頭浪費了許多時間。而第二節課呢,老師沒有使用圖片,老師采用復習的方法提問到: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he last unit?學生馬上異口同聲“Laughter is good for you.”。教師接著問“When you are watching stand-up comedies, can you feel happy.”。學生回答“Yes”老師又問“When you are playing out the two plays in the project of the last unit, can you feel happy?”。學生回答“Yes”。老師又問“When you are injured or disabled,will you feel happy?”。學生回答“No”,老師接著說“But Sang Lan can.”。于是就亮出了目標重點,開始學習Sang Lan的新課內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節課因為“幸?!边@個話題太抽象,而教師又偏面地關注了圖片的作用。導入設計不切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語言能力。因此學生不知說什么或想說也說不出來,出現了脫離學生實際能力的“導入”設計。第二節課“導入”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和教師的話語比率,因為問題很簡單,以致學生無話可說。本該是學生說的比老師說的多,現在卻反過來了,因此雖然是“導”了,但也不成功。

那么我們平時“導入”該注意些什么呢?(1)話題要導入貼近學生實際,目標定位要低,讓學生有話可說。(2)設問信息量要大、要具有發散性,即要留足學生回答的空間,要讓學生唱主角,不能變成老師的“獨角戲”。(3)導入要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切勿生搬硬套。(4)導入要自然、快捷,時間要恰當,不能主次顛倒,導入與學習不分。最后,導入要求施教者富有感招力和創造力。

總之,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對課堂整體效益的重要意義,能夠經常分析自己課堂導入的優缺點,積極探索高效導入的方法與技巧,為自己的課堂注入活力。

2 重視合作學習的表象而忽視合作學習的本質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普遍關注,并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得以廣泛的應用。然而縱觀現實中的課堂,卻發現課標下合作學習實施過程出現了諸多不良現象。

首先是合作之前缺少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獨立思考,只有先進行獨立思考才能推進到小組合作,但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并非如此,例如,某次在聽課中聽到如下片段:教師布置課堂任務:What does a friend mean?How should we make friends? How should we maintain friendships?任務剛呈現在幻燈片上,教師即刻要求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顯然在操作環節上出了問題。以上三個問題的交流合作必須建立在個體的獨立思考基礎之上才行,沒有了各具個性的對友誼的認識、理解和處理辦法,就不會碰觸出小組合作交流中的火花。沒了這些獨道的見解和思維成果,自然小組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合作交流的基礎。那么,這時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只能也只有讓優秀學生動口動手。而學困生也就沒了獨立學習思考的機會,他們也只能從優秀學生那兒獲取信息。這最終導致整個課堂表面熱熱鬧鬧,而實際上就如“水上浮萍,空中樓閣”,小組交流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特別是學困生無法進行真正的交流,只能是這熱鬧的看客。這樣長此以往,優生與學困生的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欲望都受影響。

篇4

一、篇章分析環節

篇章分析環節旨在幫助學生在分析文章的內在邏輯以及連接詞語的同時,建構語篇概念。在該環節中,教師將閱讀文本切分成若干片段,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對零散的段落進行排序整合并思考排序的理由。學生完成該項任務后,主動地呈現答案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對文本中連接詞語的使用進行總結,啟發學生在閱讀本文的過程中注意連接詞語的語篇銜接和連貫功能。

語篇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學習語言運用的載體。學生只有具備了識別各種語篇體裁和結構的能力,才會有目的地實施閱讀策略,獲得必要的語篇信息,達到相應的閱讀目的。該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出閱讀教學中對語篇教學的關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二、辯論技巧分析環節

辯論技巧分析環節旨在幫助學生以閱讀文本為依托,掌握一般辯論稿的邏輯、結構和語言特點,并了解辯論中除文本語言之外的其他關注點。

在該環節中,教師以問題鏈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該辯論稿的結構特點。在問題回答之后,教師歸納出正方辯論稿的語篇常見模式:呈現問題―提出對策―分析后果,同時指出事實和數字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辯論的效果。繼而,教師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反方辯論稿,并找出每段的主題句。學生大白板上畫出主題句。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反方的論述是如何對正方觀點進行反駁的?然后,教師對反方辯論方式進行總結。這兩個活動是在語言層面對辯論稿的撰寫提供必要的指導。接著,教師通過舉例,總結出辯論中的“禮貌原則”。再次播放辯論大賽選手的精彩視頻,指出體態語言等在辯論中同等重要。最后教師讓學生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辯手,在學生回顧本節課的所學內容后,將所有的辯論技巧及注意事項進行總結,凸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對辯論技巧的指導。

該環節的設計以體裁為文本解讀角度,引導學生從語言和技巧等角度分析辯論各個方面的特點,從而有效地指導學生辯論文本的閱讀和辯論實踐。

三、文本解讀輸出和評價環節

篇5

論文摘要:通過轉寫一節高中英語課堂話語實錄,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主要考察課堂話語模式中會話結構,探究如何通過教師提問教促進課堂互動,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出機會,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見,新課改希望學生有更多的使用目的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和時間,能夠通過更多有意義的語言運用提高目的語的綜合運用能力。那么在實施新課標若干年后,現行高中英語課堂話語究竟有什么特點?高中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話語現狀又如何呢?本研究試圖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運用課堂話語分析理論,通過課堂錄音的手段對一節在溫嶺中學展示的詞匯課Module 1 Unit5 Nelson Mandela/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新人教版)做了師生互動話語結構分析,探討在新課改實施多年的背景下,現行地方高中英語課堂話語現狀。

1 課堂話語結構分析

所謂課堂話語(classroom discourse)是指在課堂情境中使用的語言,由于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的特殊的社會角色及他們同時所進行的活動,課堂話語的形式及功能與其他場景中所使用的語言不同。Sinclair(1975)和Rod Ellis(1994)把課堂話語概括為IRF三段模式,即教師的引出語目(initiating move)、學習者的回答語目(responding move)和教師的反饋語目(feedback or follow-up move)。大量的研究表明(Amy B.M.Tsui,1995),這種三段式的IRF再課堂教學語言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

T:Who is a generous,active,devoted,selfless hero in Elias’mind?Who? (initiation)

S:Nelson Mandela. (response)

T:Nelson Mandela. (feedback)

通過筆者對這節課堂實錄轉寫成的語料分析可以看出,這位教師在教學中大多采用這種三分模式組織教學(如上例),這一模式中教師的主控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一模式能滿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要求嗎?筆者認為在這種IRF 模式的教學環境里,學習者在外語發展上可能會出現三個問題。第一,與教師相比,學生運用目的語相對較少。第二,學習者幾乎處于被動地位。第三,學生只是被動地對老師的提問做出反應,而不能積極地處理信息。因此,這種孤立的提問-回答-反饋模式,無論無何操作,都不能給學生創造許多交際機會。不過在這節展示課上,筆者感受到教師受到了新課改的影響,為了促進學生有更多輸出進行了更多提問,重新啟發了學生,讓IRF模式有一些新的變化形式。如:

T: Please make up your own sentence using the first sentence structure “These years/days have seen…” (initiation)

S: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 .(response)

T:These weeks have seen many unusual things.Can you tell me an example? ( initiation)

S: In our school,many students went back home.(response)

T:Why did they go home?(initiation)

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response)

T:Yes,because they have a cold.Maybe have a fever,right?So take care of yourself. (feedback)上這節課的時候正處于“甲流”在全國肆虐的時候,某中學的一些學生因為得重感冒回家了,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之下,對當時的情況作出一個描述,這樣的師生對話具有了真實性、交際性、互動性的特征,學生也有了更多機會輸出目的語。

雖然這樣的比IRF結構更為復雜的結構的會話比例只占到了21%,而IRF模式占到79%,但是在這樣一節詞匯課上,老師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師生互動有了一定的實踐。筆者認為在真實的課堂語境下(尤其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IRF已無法滿際性的課堂組織要求。目前對外語發展的要求不僅只強調語言的準確形式,而且還要求語言內容和交際能力。教師只有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傳遞的話語信息,適時地增加學生的話輪,才能提供學生更多輸出和檢驗其使用目的語的機會,增強學生使用目的語的準確性和流暢度,從而提高二語習得的效率。

2 課堂提問

那么如何適當增加話輪?增加師生互動,給學生更多機會輸出目的語的機會?這就與教師提問技巧有相當大的關系。在教師課堂話語中,提問占了很大的比例。 當然提問的技巧更是對學生輸出更多的目的語起著很重要的作用。Long&Sato(1983)對提問的分類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與論述。他們提出了展示性問題(display questions)與參考性問題(referential question)的劃分。展示性問題指提問者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而參考性問題指提問者并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例如:

T:What did Elias do to help Nelson Mandela?(display questions)

S:He joined the ANC Youth League.

T:Um?

S:And he ble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t’s all,thank you. "

T:Did he like violence? (display questions)

S:No.

T:No,he didn’t like voilence,but he helped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Thank you.

以上兩個問題都是展示性問題,這類問題占據了很大比例,學生可以在書本中找到相關信息,回答以上問題。當然,參考性問題在課堂提問中也占了一定比例。如:

T:Who is the hero or heroine in your mind?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or her?Why?What do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talk about one of heroes and heroines. (referential question)Several minutes later

S:The hero in my heart is Chenglong.I think everyone loves him.And I also think that a hero should have many good qualities.My hero Chenglong does.He is active,because he is a movie star.He devotes himself to acting in the movies.He is also very generous.He often gives money to help the people who are poor.And as a matter of fact,he is very kind.The last several years have seen him acting in may movies.And I learn his selflessness,kindness and so on from him.Believe it or not,I think he is the greatest hero in my mind.That’s all.

T:Thank you!

教師的一個參考性的提問,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聯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在幾分鐘內組織了一段關于自己心目中英雄的小短文,用了大量本節課學過的單詞,詞組及句型結構。如:quality,active,selfless,devote…to,As a matter of fact,generous,the last few years have seen等等)從學生的輸出情況來看,學生對這些詞和詞組及句型結構不僅理解了而且能夠運用,表到自己,更重要的是聯系了自身生活體驗。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于這類參考性問題更能積極思維,學生的參與程度也更高。那么這類參考性問題是否能更多在我們教學中應用呢?應用之后是否能更好實現詞匯的最高目標---學生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詞匯?筆者認為通過參考性的問題,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語境,學生想說,并能多說,一是增加了接觸詞匯的機會;另外,能運用詞匯讓學生有成就感。在本節詞匯課上,作者做了一個統計,展示性的問題為90%;參考性的問題占10%。

許峰的調查表明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比例多寡直接與教學效果好壞相對應,調查清楚地顯示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采用的參考性問題明顯多于教學效果較好或一般的教師。展示性問題適合于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參考性問題可以與學生的實際經驗緊密相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意識,從而更有效地達到語言輸出地最終目的。但兩者在教學中缺一不可,我們教師應合理地結合兩種問題組織教學。既讓學生敢于發言,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同時又使問題具有一定難度,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引起學生的興趣,維持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對目的語的真正運用。

3 結語

通過對本節高中詞匯課的師生互動話語分析,雖然它只是個案但是也反映出目前高中英語課堂上師生話語一些特點。教師提問中展示性提問占絕大多數,參閱性問題太少,表現出高中教師非常重視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現實;學生反饋中簡單回答情況占絕大多數,缺乏對學生真正運用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而老師在話語中始終占據了主動地位,在很多時候給予的反饋也只是good 或者是重復學生給出的答案,沒有在學生的回答中捕捉更多的信息,增加話輪,讓學生有更多輸出。

篇6

關鍵詞:高中語文 接受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

近些年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認為接受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是對立的,彼此不能統一,也有很多教師認為接受性學習已經不再適合社會發展要求,終究會被探究性學習所取代。結合經驗和實踐,本文通過分析探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各自的特點,提出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兩種模式應有機整合的觀點。

一、接受性語文學習的優勢與局限性

在接受性高中語文學習中,教師將課文中涉及的重要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重視給學生提供完整的知識,滿足于學生對教師所講知識的應知應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較為系統、全面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尤其是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同時,在接受性語文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進程,便于教師組織和控制教學活動。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接受性學習也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

(一)單一、封閉式學習,學生能力發展易被忽視

接受性學習以語文基礎知識掌握為重要的評價標準,教學內容側重于現成的、系統的固化知識,教學模式單一、封閉,未能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親自感悟的機會,長期下來,學生只是僵硬地掌握了字詞句的基本意思,而不能很好地從這些字、詞、句所組成的優美作品中感悟到鮮活的情感與靈動的思想,在運用精確的文字去傳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時更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囿于教材、拘于課堂等缺點,使接受性學習不能引導學生探究語文知識對于自我完善和社會發展的價值。

(二)學生的情感培養易被忽視

在接受性學習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認知的工具,情感、價值、潛能的感受與發掘受到限制。如在《荷塘月色》的課后練習中,有“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說為什么作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樣一道題,在接受性學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向學生介紹作者的時代背景和生活境遇,然后由學生根據教師的介紹總結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反映了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與苦悶彷徨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也就得以解決了。如果我們本著“把薄書讀厚”的原則,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學生自己動手多查閱相關資料,答案也許就不會這么簡單直接,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感悟也會更加豐富和真實。

二、探究性語文學習的優勢與局限性

(一)以問題為中心,拓寬學生知識面

探究性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價值在于其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以問題為中心,涉及范圍很廣。探究性語文學習的問題既可以來源于課文本身,又可來源于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社會生活,或者是具有時事性的社會熱點問題。在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包含著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結合、跨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結合以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這一開放式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和了解到多方面、多學科的知識,綜合運用多種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增強。

(二)參與過程性,學生充分、能動地參與語文學習過程

探究性語文學習改變學生以往被動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表述思想以及交流成果的能力。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能夠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通過自我體驗、自我探究和自我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得到發展。

(三)實踐性,激活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探究性語文學習的優勢之一是能夠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語文學科知識的價值。探究性語文學習強調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關注社會重點、熱點問題,如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方式的影響等。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有利于學生激活學習中的各種知識儲存,能夠促進學生運用知識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探究性學習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

雖然探究性學習具有以上多方面的優勢,但探究性學習更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難以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語文學科基礎知識,與教學目標相背。

三、接受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整合

(一)課堂教學應注重教師引導與學生主動學習的結合

在接受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融合的過程中,可以先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同時應注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語文課堂中,我們應該“少講多問”,通過提出適宜的、開放性的問題,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索、獨立思考。在語文課堂中,凡是需要讀的就讓學生去讀,凡是需要寫的就讓學生去寫,凡是需要討論的就讓學生去討論,凡是需要歸納總結的就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討論、思考和總結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在課堂中建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平等的學習氛圍

在整合接受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時,應改變傳統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單向輸出知識,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學習知識的師生關系。從注重“教師主體”向注重“學生為中心”改變是整合這兩種學習方式的重要方面。教師的重要職責在于引導、啟發和鼓勵,教師不是課堂的權威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中,要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和探究意識,讓學生積極、能動地求知。

(三)創新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僅僅讓學生獨立思考是不夠的,一則思考單一,二則有時容易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通過討論、小組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集思廣益,相互交流,互為補充,既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以上教學方式是對接受式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補充和突破,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篇7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332-01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概述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與社會各行各業聯系在了一起,而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以多媒體作為一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為標志,已經逐漸成為當前社會教學的主要手段。通過多媒體來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地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有效地擴充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借助于多媒體的優勢,可以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融入到信息化的聲像、圖片與音樂等三維空間當中,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的氣氛,加深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信息技術的出現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如果高中語文教師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多媒體的課堂中獲益。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作用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它既是一門知識型的學科,又是一門技能型的學科,因此,要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體現語文學科的雙重特點,讓語文學科的特點得到體現,也讓多媒體技術促進高中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是對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以教材、黑板和粉筆為主要的教學工具。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普遍運用在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數字化的教學環境,這種信息化的手段豐富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不僅改變了教學的開展方式,而且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為高中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第二,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高中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課堂教學顯得呆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一旦遇到較為抽象的知識,很多就無法理解。但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豐富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手段,能夠用更加生動形象和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第三,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宰和主導地位,學生是被動的學習接受者。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這種課堂教學角色,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和角色地位,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促進者,要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為目標, 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第四,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當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不但教學效率低下,而且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時間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矛盾,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是亟需解決的問題。運用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有效地整合和提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能夠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因此,運用信息技術對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首先,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高中語文的教學手段更加靈活。并非每一節語文課都需要多媒體手段,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尤其是合理安排與多媒體技術相關的教學內容,盡量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研究的學習平臺,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高中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下,語文教師要針對所講授的內容,靈活地選擇適合的多媒體手段,比如,在講解《孔雀東南飛》之前,教師可以先采用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導入,激發學生內心的悲傷之情,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課文中情感的體驗。當學生的情緒被帶入導入的情境之中時,教師可以順勢將新學的內容遷移出來,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習新內容,這樣就很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其次,運用信息技術使得高中語文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豐富高中語文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方式,將高中語文的相關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有效地克服了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抽象、枯燥的缺點,為高中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有效擴充了高中語文的書本內容,拓寬的學生的視野和認識。例如,高中語文在教授《琵琶行》等古詩詞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對琵琶演奏以及詩詞本身的內容有更為深刻和形象的理解,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最后,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加強高中語文教學研究。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高中語文的教學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編排、設計,改變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單一、直接的授課方式,將多媒體和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地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講授史鐵生《我與地壇》時,可以先播放有關史鐵生的記錄片,讓學生對史鐵生的生平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對其頑強不屈的精神有一定的認識,同時對地壇的由來、現狀等進行解析,讓同學對課文所涉及的關鍵知識有相對清晰的認知,提高學生對課文相關內容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課文所蘊含的精神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的領悟,將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卜紅麗.新課程理念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D].魯東大學.2009

篇8

摘 要:剛剛步入高中校園的學子,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做好應對高中物理知識的嚴密性、抽象性的準備,用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的方法和思維去學習高中物理,出現了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問題,學習成效低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著重探討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初高中;物理銜接

物理教師應當利用自己的慧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理性剖析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銜接問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一、引趣式教學,提升物理的可接受性

高中物理教材中,為了深化學生的認知,將一些復雜的物理現象進行簡化處理,忽略其中的次要因素,只研究影響物理現象的主要因素,構建物理模型。教師應將抽象化的物理知識進行形象化轉變,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的輔助功能,采用直觀性教W模式,巧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為學生構建一個有歸屬感的教學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促進知識的內化吸收,解決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彈力”相關知識時,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教學優勢,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彈力為例)

師:同學們!初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彈力,例如課件中這些例子,彈簧彎曲、橡皮筋拉伸都能產生彈力,你是怎么知道彈力的存在的呢?(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生1:因為橡皮筋被拉伸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來自橡皮筋收縮時的牽引力。

生2:擠壓彈簧,松開手,它能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

師:說得很好,那么怎么證明兩個物體相互碰撞之間存在彈力呢?(此時,課堂安靜下來)

師:那我們繼續看課件。

將兩個學生玩激光筆的視頻片段呈現在學生面前,一個學生利用激光筆照射不銹鋼餐具,將光電反射到墻壁上定為點A,另外一個同學擠壓這個餐具,發現光點位置移動,變為點B。此時,學生議論紛紛,課堂充分活躍起來。

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教學優勢,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課堂,利用圖像、聲音等教學素材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物理的可接受性,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幫學生解決初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相關難題,構建物理模型,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優化教學環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物理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的教學宗旨,教學中不僅注重知識理論的教授,也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實踐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也是教學中的難點,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化吸收,真正掌握相關知識,培養物理思維。物理教師應當采用優質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環節,巧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另外,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概念、類比、概括等思維方法對物理現象理性加工,探尋物理規律,剖析事物之間的聯系,不斷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學物理中理想化模型“質點”的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當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有目的地將抽象方法教授給學生。

師:同學們!在初中的時候,我們研究過一些列車運動問題,其中會遇到很多復雜的物理現象,我們應當采用科學方法對問題進行簡化處理,便于我們進行研究。大家知道怎樣去研究列車的運動規律嗎?

生:列車那么大,又在運動,研究起來太麻煩。

師:沒錯,我們在研究這類問題時,想要從列車上去研究顯然不能實現,這時我們可以把列車看作一個質點,這樣問題就變得簡單起來,列車運動過程中,我們忽略列車自身的長度,因為這對于整個運動過程可以看作一個次要因素,將運動過程看作質點在運動,簡化問題,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妙用。(學生聽后恍然大悟)

教師繼續深化學生認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質點的意義。

師:大家結合身邊的實例,能不能說出哪些類似列車的運動?(課堂活躍起來)

生1:站在教學樓上,向遠處拋出一個沙袋,測量沙袋的落地時間。

生2:將教室中的桌子,從最后一排移動到第一排,測量移動的距離。

……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復雜的物理現象進行簡化處理,將初中覺得十分復雜的問題利用理想化模型輕松解決,幫學生構建了物理理想化知識模型,培養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

總之,物理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巧妙分析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中出現的問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學生實現復雜物理知識的內化吸收,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為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原因 對策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語文教改是有成效的:一些銳意改革的教師探索過不少閱讀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但總的說來,這些改革并沒有從根本上摒除舊的教學理念,以文章學為理論指導所進行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仍占統治地位。其主要問題是:

1.1 從文章結構入手解析“范文”,從積累語文知識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內容要點和零碎的語文知識點。多年來一直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教學參考書》就是典型的例證。其“參考”內容有:作者介紹、時代背景、結構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修辭方法、練習答案等。這種用“生理解剖學”方法和以獲得“生理解剖”結果為認知目的的高中閱讀教學,違背了閱讀的根本目的和閱讀教學的能力培養目標。

1.2 從“讀寫結合”入手,把對范文的解析同時擴展為模仿范文的寫法來進行作文教學。幾十幾年來,高中語文課本以文章體裁編組課文單元,用“單元知識短文”歸納、闡述本單元課文的文體知識,學什么文體范文就設計寫什么文體的作文。這種課本編輯方式,實際上是把閱讀與寫作這兩種不同的思維過程和心理活動混為一談。課文成了閱讀和寫作的共同觀照物,因而出現了用文章結構分析來置換、代替閱讀信息處理的怪現象。

2.造成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原因。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從這點來看,閱讀教學不僅能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可感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這樣的教學本應一舉兩得,學生應該是樂于學習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恰恰相反――學生對閱讀課并不感興趣,甚至認為學習語文是痛苦的。為什么會如此?原因在于:

2.1 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成為教師的陪襯。一直以來,高中語文教師上課滿堂灌,講的太多,讓學生思考的太少,即使閱讀課也是如此。全國特級教師于漪曾指出:“要教會學生會學語文,課堂不是教師演講的地方,而是學生學的地方。一定要讓學生讀教材,再好的教材讀不進去也是沒用的”。由于沒有擺正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關系,教師完全主宰著學生和文本。師生之間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不平等的關系,沒有真正的對話,有的也是在教師的牽引下,往往是為了迎合老師的、言不由衷的答問,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特感受。

2.2 閱讀教學定式化、流程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經常在學生讀過一遍教材與教材有過一面之緣后即開始講解分析,把原本生動活潑的有機的文章肢解成零碎的知識、語法、中心思想等,忽視了文章的整體性,使活潑的語文閱讀流于程式化。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生吞活剝式的學習課文:課文先被分段,然后機械的分析段意和寫作特點。分完段之后則是沒完沒了的分析,分析句子的性質、句子成分。至于中心思想則更是學習語文的重要一環。凡是文章必有中心思想,否則就是對文章理解不深不透。這種定式化的閱讀教學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這種機械的做法扼殺了語文的生機和活力,使語文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沒有了美感和心靈的愉悅。結果為敷衍了事,學生們往往依樣畫葫蘆,而放棄了讓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

2.3 忽視語文的具體可感性和學生感受的差別,對文章的理解整齊劃一。由于教師主導了課堂,為了應對高考的要求,教師往往只強調標準答案。這樣,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被抹殺,造成一種千人同聲、萬人同言的教學局面。久而久之,課堂又變成了死寂的海,只有老師的答案能激起死水中的微瀾。這種標準化答案扼殺了學生鮮活的個人情感體驗,使學生難以體會文學鑒賞的樂趣,感受不到審美的愉悅,學生也就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

3.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對策。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本來應該生動、活潑的語文閱讀課變成了最枯燥、最死板的課。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境,迎來閱讀教學的比較理想的狀態呢?

3.1 提倡學生多讀、老師精講。要逐步改變那種老師是演員學生當觀眾的局面,逐步把老師是主體改變成老師是主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強調改變學習方式,把學生從被動壓抑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讓學生主動地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要求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語文閱讀的教學活動成為學生實踐的過程。

3.2 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的多邊互動、融合、提升的復雜過程,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如此強調體驗的價值所在。

3.3 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篇10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使用策略

合理使用語文教材可以輔助教師做好備課工作和課堂教學工作,創新師生對話平臺,幫助學生獲取系統的語文知識,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本文將從汲取有益的教學因素、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淺談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材使用策略。

一、高中語文教材使用現狀問題

1.未能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高中語文教材的主要構成部分是目錄、課文、習題、插圖、注釋和附錄等,課文是通過分類別、綱目和模塊來進行編排與陳述,課本中的目錄、習題、插圖、注釋和附錄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輔助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理解課文內涵、提高語文應用能力的關鍵因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使用這些因素才能有效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創作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大多數教師沒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資源,只重視講解課文內容,忽視了插圖、注釋和習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作用,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全面的了解。例如在講解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這句詩時,部分教師只重視精講現代譯文,沒有指導學生認知“塞上長城”的典故和深層含義,忽視了教材有機體的存在,未能充分使用教材資源。

2.教學觀念存在封閉性

雖然語文教材在課程開發和使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只屬于一種課程資源,教師在使用這種資源的同時還應該進行有效地擴展和挖掘才能發揮語文教材的最大教育價值。目前,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封閉性,將語文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局限于教材內和書本知識中,導致語文教學活動過于封閉、狹隘、僵化和被動。

3.教學方法過于僵化

從整體上研究,高中語文教學方法還趨于僵化,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沒有促進語文資源的有機整合,過于依賴課本,對于語文教材中的錯誤不予以修改和校正。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注釋中,對于“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這一句中的“媛女”的注音不正確,應該為四聲,教材注釋為二聲,“許”的釋義也不正確,教材將“許”解釋為“默許”。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許”并沒有“默許”的含義,應解釋為“答應”,大多數教師對這些錯誤不予以糾正,只以教材為標準。此外,教師通常會將課堂時間用來細講課文,不重視其他教學活動,長期下去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材使用策略

1.汲取有益的教學因素

教師應汲取一切有價值的教學因素,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指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積累自然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誠實、善良、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愛國精神。例如在解讀《記念劉和珍君》和《故都之秋》時,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在解析《再別康橋》時,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詩的音樂美、建筑美和繪畫美,發揮美育作用,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講解《動物在游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分析動物游戲的科學知識。另外,教師應科學利用目錄、課文、習題、插圖、注釋和附錄等教學因素,讓學生更為靈活、生動地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例如在解讀必修一“奇妙的對聯”這一探究活動時,先告訴學生對聯的規則是“仄起平落”,接著為學生分組展示古詩詞中的對偶句和優美的春聯,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輕風舞細柳,淡月失梅花”“窗前聽雨雨舒心,庭內觀花花解語”“青松翠柏送寒去,白雪紅梅迎春來”。然后,教師可以用課件呈現上聯,讓學生對接下聯,整理學生的優秀對聯,形成學習資源共享,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2.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應注重轉變教學觀念,不拘泥于語文課本教材,結合教學內容,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適當地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快樂學習語文,傳承語言文字知識。例如在講解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歌曲《月滿西樓》,并列舉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像《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點絳唇·蹴罷秋千》《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永遇樂·落日熔金》等,精講詩詞韻律,增強課堂的文化藝術氣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解析《竇娥冤》這篇元雜劇時,教師可以用課件為學生展示作者關漢卿的簡介資料,指導學生了解他的其他代表作《望江亭》《拜月亭》《調風月》《西蜀夢》和《孟良盜骨》等,讓學生鑒賞戲劇視頻《竇娥冤》,然后和學生一起分析竇娥、蔡婆婆、竇天章、張驢兒等人物形象,加強學生對課文和中國戲劇文化的理解。

在講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這首詞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呈現描寫戀人分別的詩詞,像杜牧的《贈別·其二》、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孟郊的《古怨別》和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柳永的生平經歷,引領學生分析詞中所描寫的“寒蟬”“長亭”“驟雨”“煙波”“暮靄”“酒”“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的作用,豐富學生的古典文化內涵。

3.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應深入了解新課程理念,促進語文教材內容和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整合,為學生創建藝術化語文課堂,將課文和經典講解插入課件中,讓學生欣賞各種美麗的畫面,聆聽高雅的音樂,鑒賞直觀化的視頻,并啟發學生的文思,輔助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語文,讓學生在鑒賞課件的同時學會思考,及時糾正教材中的錯誤,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