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理學心得范文
時間:2024-03-20 15:45: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費心理學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說他一輩子裝聾作啞。
原來是這樣顧客走進他的店里,指著一件商品問:
“這個多少錢?”
”什么啊?“商人手貼著耳朵問。
“這個多少錢!?”
“什么?有多少?”
“是多少錢!!”顧客有店對商人惱怒了。
“哦!這個多少錢啊?稍等下~”商人對這里屋里的人喊
“老板~這個柜臺上的東西多少錢啊?”
里屋傳出一陣帶著睡意又不耐煩的吼聲:
”不是說了么!那里的商品要80快!好了別煩我!”
“哦,這樣啊~好的!”商人回過身來對著顧客。
“您也聽到了,老板說要50塊,不過我可您便宜點40塊拿走怎么樣?”
顧客暗自竊喜匆匆付過錢后一溜煙就走了。
第二個
有一家牙膏場,他們的牙膏很受歡迎,每年的利潤都比前一年超過20%,但是這個月卻只增長了14%。公司的會議上所有人都為前景擔心,公司的老板希望有人想出辦法。這個時候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對老板說我可以為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你必須先給我5W元。
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他的年少輕狂所吃驚。
老板想了下拿出5W元給了年輕人。
年輕人說:把我們牙膏的口徑增加1毫米。
這一年的公司利潤超過了40%……
第三個
聯合國大家都知道,一開始聯合國是沒有地方的,一些人只好求助商人們,商人們逐利,幾乎所有的商人都避開了這個話題,這個時候有一個財團出來選出一大塊地捐給了聯合國。
聯合國建成后其四周的房價飆升很快,而那個財團早就在聯合國建成以前連著聯合國把相鄰的地皮房子買下……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消費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征.消費心理學是消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研究消費心理,對于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于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消費心理是影響消費者實施消費行為的眾多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不是所有的消費心理都能轉化為消費行為的;
也不是所有的消費行為都是由消費心理引發的。
產生什么欲望,是個人問題,可以用消費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如為什么或怎樣產生對異性的需求;
滿足欲望的6W(何時、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價等)如何選擇,則是消費行為學問題,要用以文化人類學為基礎的“消費行為學”來研究。如,是通過搶婚、還是上帝安排、還是父母之命、還是自由戀愛來滿足對異性的需求;
“消費行為學”認為,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的因素有:
文化因素(文化、亞文化、社會階層);
社會因素(相關群體、家庭、角色與地位);
個人因素(年齡、生命周期段、職業、經濟環境、生活方式、個性、自我概念);
心理因素(動機、認知、學習、信念、態度)。
消費心理僅僅是影響消費者實施消費行為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者的分別,不是可有可無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營銷史上的多數企業的勝敗得失,促銷活動方案或策劃者本人的優劣判斷,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區別為起點的。
端正促銷目的:消費行為VS消費心理
應該是定價策略吧
以下是我在網上找的 比自己說的好 就引用了 還有案例
定價策略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中不同變化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程度采用不同的定價方法,制定出適合市場變化的商品價格,進而實現定價目標的企業營銷戰術。
(一)新產品定價策略
新產品的定價是營銷策略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關系到新產品能否順利地進入市場,能否站穩腳跟,能否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關于新產品的定價策略,主要有三種,即取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和滿意定價策略。
篇2
Abstract: Because of good family economy,there was the phenomenon of big dipartities in high level of consumption,single consumption spcies,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orientation,which is among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psychnological reasons behind the consumption phenomenon,suggested school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scientific,civilized and pers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關鍵詞: 獨立學院大學生;消費心理;消費觀念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psychological;consumption concept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6-0225-02
0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已經成為特殊的消費人群。一方面,他們尚未獨立,還需父母資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他們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強烈的消費欲望;同時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家庭經濟背景多數較好,也為他們的消費理念加入了特殊因素。大學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新鮮血液,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個人消費觀念乃至經濟方面的實際情況對高等教育的開展尤為重要。本文以大學生消費心理為主題展開調查,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存在的消費現狀及其原因,并借此培養他們的科學理性消費觀念。
1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消費現狀調查
研究隨機選取了廣州市四所獨立學院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了問卷調查方法,從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消費來源、消費種類、消費取向進行設計,其調查結果如下:
1.1 大學生月均消費金額67%在800-1000元左右,極少部分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在500元以下,相對比的有15%左右的大學生月消費水平在1000元以上甚至更多,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是較高的,且大學生們之間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1.2 大學生們的生活費大部分都是來源于父母,有些大學生是靠平時的工作(兼職、勤工助學)以及獎學金來貼補生活費的。對于大學生們來說,他們都會把剩余的生活費存進銀行,但也發現大學生偶爾會出現生活費不夠用的情況,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學生們多數會求助父母。
1.3 大學生的消費種類單一,其生活費主要是花在飲食上,此外大學生們的另一個花費方式是游玩享樂。而大學生們的學習費用以及音像制品的費用相對較少。可見,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多以玩樂為主。
1.4 在調查的結果中我們還發現,大學生的消費取向不合理。大學生們大部分沒有一個系統的消費觀念,甚至根本沒有合理運用個人生活費的想法,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活費用,其學校在大學生理財方面也顯得并不是很重視。
2獨立學院大學生消費取向的主要體現
2.1 品牌時尚是永恒的追求現在的大學生都是一群高等學歷,思想觀念前衛的特殊的群體,他們始終站在潮流的前線,追求新鮮的事物,他們追求時尚的生活學習方式,擔心自己會落后于潮流。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消費隊伍,他們的消費眼光主要是追求新潮,追求時尚和情趣,他們在進行消費的時候,往往帶有很強烈的感彩。現代社會品牌就代表了商品的質量,決定了商品有較高的價格。
2.2 主流價格、質量和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在實際消費過程中,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為講求實際、適度消費以及與潮流并進,他們消費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物品的使用價值,往往比較看重商品的質量,同時在注重價值的基礎上對時尚和潮流的定義也更加深入,兩者合一的產品最值得信賴,此種心理在當代大學生消費群體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3 消費注重符號價值一件商品,有著彰顯社會等級并且進行社會區分的功能,這就是它的符號價值。一件商品的符號價值越高,它就越能將消費者與其他人區分開,并體現出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聲望。而一些人追求的這種重視商品給個人帶來的一些社會信息的消費,叫做“符號消費”。于是人們選擇的消費成了通過名牌體現個人,表現自我個性的行為,成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攀比,相互認同的標記。因此,符號消費又可以劃分為兩種符號表現形式:一是“趨同”,二是“示異”。所謂“趨同”,就是通過消費上的一致,用來認證自己與一個自己認證的小群體成員之間的統一。具體表現就是,當群體內的其他人買了一種商品的時候,盡管自己并不需要那件商品,但是為了保持統一還是買了。而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需要它的使用價值,而只是為了在自己的小群體里保持一致性。所謂“示異”,就是在消費的時候,避免和別人的一樣,盡力選擇不同的商品。
3獨立學院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3.1 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差距逐步增大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日常消費主要以生活消費為主,飲食費用和時尚用品及享樂開銷是重中之重。而對學習資料和文化用品較少,這種消費結構的不合理影響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質量。同時在對大學生月平均消費的調查中,有不足8%的學生在500 元以下的生活水平線上堅持學業;67%的學生月平均消費在800-1000 元之間;有10 %的學生維持在500-800 之間;而有15%的學生月消費則在1000 元以上。在我國當前處于社會轉型期的大背景下,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在逐步增大,兩極分化將更加顯著。
3.2 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同學愿意寧愿節衣縮食或者犧牲自己其他的開支去購買一個時尚的筆記本電腦和最新的手機;有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比如一雙昂貴的運動鞋或化妝品,他們不惜去借錢購買甚至去讓銀行卡透支。這反映出了,現在的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不懂得量入為出,往往只是圖一時的快樂,而在滿足自己的購物欲望之后,就背上沉重的債務,嚴重的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3.3 儲蓄觀念淡漠,理財觀念需培養和加強在問及學期末經濟情況如何時,72%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限額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因專業知識而注重理財的學生,數量極為有限。可見,當前大學生的理財觀念需要加強引導,注重培養。
3.4 戀愛支付過度在調查中發現,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需要多支出100-300 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 元左右,多者則達到1000 元以上(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 。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4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心理成因及影響
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心理活動是消費者在購買行為的全過程中發生的系列心理活動,它是消費者對客觀消費對象與其自身主觀消費需求的綜合反應,是消費的一個決定性因素。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因經濟背景良好,其消費心理也獨具特點:廣范的知識面使其在消費時注重知識性,對新鮮事物熱衷并樂于嘗試,使其在消費的同時注重時尚性、潮流化,強調新穎美觀;由于個性獨特,思想起伏,在消費時會情緒化,即興購買、沖動性的購買代替計劃性的購買;而富于創造力的思維、強烈的表現能力,使大學生在消費時注重個性,追求與眾不同。消費態度,即個體以特定的方式對待人、物、思想觀念的一種傾向性。消費態度通常決定了大學生對某種商品的評價,甚至代表了某種積極或消極的感覺和行為趨向。大學生在消費心理上表現出以下特點:
4.1 追逐新鮮心理對于新產品,不少大學生在廣告輿論和宣傳的長期影響下,或是接受贊同,或是產生逆反心理,但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最終趨近新產品,進而產生消費。
4.2 求美唯美心理這是大學生以追求欣賞價值為主要目的的購物心理。在同一品牌、同等價位、相同款式、不同色彩間,大學生的消費選擇自然以達到最大欣賞價值為目標。
4.3 時尚名牌心理青春是激情張揚的時代,大學生追逐個性,為了顯示商品的附加屬性,如氣質品位等,或為了炫耀自己,他們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追求品牌卓越、款式新穎的進口高檔商品。通過消費此類商品,以達到表現富有、高貴、灑脫、時髦的目的,此類大學生消費群體極少考慮到商品使用價值和商品的實際質量。
4.4 盲目從眾心理主要是指消費者在購物認識和行為上不由自主地傾向于同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意志薄弱、順從型性格的大學生從眾心理更強一些;當大學生對商品的認知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消費的目的時,更多地表現出從眾心理;從消費利益的角度講,大學生多認為隨著多數人購買總會得到好處,即使上當受騙,也是大家一起上當,以求得心理上些許的安慰。
5獨立學院應引導大學生樹立個性、文明、科學的消費觀念
5.1 發展個性消費由于個性的不同,不同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也迥然不同。美國社會學家戴慧思認為:“高速的商業化進程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余地,提高了物質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國家對社會生活的壟斷。”在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對大學生的消費,尤其對于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應以學生為本,遵循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發展特征,尊重大學生的個性選擇,因此,我們不宜壓抑大學生的正常消費,相反,在購買力允許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發展其個性消費。
5.2 消除不良消費消費所追求的內心滿足是永無止境的。有些大學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濫用個人和家庭的經濟能力去趕時尚、追新潮,這不僅會助長講名牌、好攀比、愛虛榮等不健康的消費觀念,還會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帶來不必要的浪費。因此,應該在大學生中倡導文明消費行為,加強自身修養,抵制畸形消費,消除不良消費。
5.3 倡導文明消費文明消費即強調健康向上的消費精神,反對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費;強調智力性、發展性消費,反對只重視娛樂性、享樂性消費,逐步提高消費結構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實現最大的消費價值。通過倡導文明消費,使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適度的、健康的消費;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費,從而正確地評價和選擇自己的消費行為。
5.4 提倡科學適度消費由于從小受到過度照顧,遠離家長過獨立生活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理財的經驗。因此,必須提高大學生對國情、社情和家情的認識,要對學生的消費加以科學的指導,使大學生的消費步入健康、科學、適度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成四堂.大學生消費觀教育探微[D].南京師范大學,2007.
[2]秦云,祝志杰.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消費原則淺論.華東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篇3
【關鍵詞】消費心理分析、廣告文案教學
廣告文案寫作在整個廣告運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屬廣告的表現環節,根據調查資料,廣告效果的50%――70%來自廣告的文字,所以,廣告文案的寫作水平的對能否提高廣告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告文案寫作是廣告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它是研究廣告作品中語言文字部分寫作規律的一門應用科學。提高學生廣告文案的寫作水平,對他們今后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以及順利走向職場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廣告文案寫作水平,除了語言文字寫作技巧的訓練之外,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分析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在此基礎上把握好以下幾步。
第一步,從消費者消費心理分析出發,找到文案寫作的切入點
廣告文案寫作與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的關系十分密切,研究消費心理是廣告文案寫作的依據和出發點。在消費過程中,消費心理直接或間接決定他們的消費行為,所以, 廣告文案寫作一定要建立在消費者心理分析的基礎上,了解目標消費者的欲望、興趣、愛好、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在眾多的信息中如企業產品特點、市場、定位、對象等,找到最能切合消費者需求的信息點,并由此而切入。
如濟南“錦繡泉城”樓盤系列廣告文案之一,“標題:門前那條冒著汩汩清泉的石板路,全世界只有一條……正文:決然歸隱的大詩人王維,空山偶遇的世外意境,清泉石上流對濟南而言,曾只是很普通很隨意地散布在墻根、尋常里弄,不理會詩人怎么驚喜,也不理會世界怎樣稱奇,濟南人只是很隨意地在院子里隨意一挖,掬泉泡茶,日長日短,占據著人類居住環境中最奢侈的位置,如果說有比濟南人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一定是泉水,不住在泉邊就不是住在濟南。廣告語: 錦繡泉城,重現依守泉邊的生活”。該文案并不著眼于我們常見的樓盤廣告,如容積率多大、樓層多高、設施怎樣、單元面積多大等等,而是找出了與濟南緊密關聯的特質――泉水,現代濟南人都市生活中心靈渴望回歸的質樸恬然的生活――依守泉邊的生活。該文案深情婉約,觸動了濟南人內心深處最珍貴的部分:“如果說有比濟南人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一定是泉水,不住在泉邊就不是住在濟南。”
第二步,圍繞消費者利益展開文案的創意思維
找到文案的切入點后,就要圍繞消費者利益展開文案的創意思維。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波諾將人類的思維方法分為垂直思考法和水平思考法兩種。而廣告創意普遍采用水平思考法,這是西方廣告創意人員根據愛德華?德波諾關于兩種思維方式的理論發展出來的創造性思維方法,即:向面上發散性思維,這種思維方法強調思維的多向性,善于從多方面來觀察事物,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在廣告文案的寫作中,創意并非天馬行空,而是圍繞消費者利益展開的。正如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所說:“真正的廣告創意是一種組合商品、消費者以及人性的種種事項”。
如長城葡萄酒廣告文案,“標題:三毫米的旅程,一顆好葡萄要走十年。正文:三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離, 一顆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間的距離 。不是每顆葡萄, 都有資格踏上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園中的貴族 。占據區區幾平方公里的沙爍土地,坡地的方位像為它精心計量過,剛好能迎上遠道而來的季風,它小時候,沒遇到一場霜凍和冷雨,旺盛的青春期,碰上了十幾年最好的太陽,臨近成熟,沒有雨水沖淡它醞釀已久的糖份,甚至山雀也從未打它的主意,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耐心地等到糖份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才把它摘下,酒莊里最德高望重的釀酒師,每個環節都要親手控制,小心翼翼。而現在,一切光環都被隔絕在外,黑暗、潮濕的地窖里,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進。天堂并非遙不可及,再走十年而已。 ”該文案主要表現高品質的長城葡萄酒是怎樣釀造的,這是消費者關注的,也是消費者利益所在,文案作者圍繞消費者利益展開創意思維,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將優質的土地、良好的生長環境、有經驗的摘葡萄工人、德高望重的釀酒師、嚴密的窖藏等整個長城葡萄酒的制造過程表現出來,
第三步,運用人性化的訴求,與消費者心靈溝通
明確了創意思路以后,在具體的廣告廣告文案寫作時應該體現人性化的現念,采用人性化的訴求方式,以達到與消費者心靈的溝通。因為文案寫作的目的不僅滿足受眾商品信息的需求,同時關注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生存狀態,這樣可以使產品與受眾縮小心理距離,增加認同感,最終產生消費行為。案例:臺灣大眾銀行電視廣告,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畫外音:一個老婦人,因為攜帶違禁品,在委瑞瑞拉機場被拘捕了。她是一位臺灣人,沒有人認識她,她告訴他們,這是一包中藥材,她是來這里燉雞湯給女兒補身體的,她女兒剛生產完。她們有好幾年沒見。蔡英妹,63歲,第一次出國,不會英文,沒有人陪伴,一個人獨自飛行三天,三個國家,三萬兩千公里,她是怎么做到的?字幕:堅韌、勇敢、愛,不平凡的平凡大眾,大眾銀行標版。”對平凡大眾的贊美,展現的是平凡大眾的生存狀態,謳歌了他們堅韌頑強的精神,同時暗合了廣告的主題。此廣告以平凡大眾為視角,體現了廣告主體“大眾銀行”
第四步,選擇恰當的語言風格,營造能激發消費者情緒的語境
最后落實到寫作上,是語言風格的運用,目標消費者不同,他們接受的語言風格也不一樣,因此,分析不同消費群體的生存狀態和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運用他們喜好的語言風格,營造出能激發消費情緒的語境,這樣就能打動消費者。如“老村長酒”,產品市場定位是低檔白酒中的優質品牌,銷售目標是農業人群。該廣告的廣告語是“朋友,別拿村長不當干部”。打招呼似的這樣一句話,平易近人、詼諧有趣,非常貼近目標消費群體。再就是Dr.Martens休閑鞋系列雜志廣告文案:(一)標題:沒有什么比這種感覺更好,正文:我單身/我收集沙子/我看弗洛依德/ 我穿Dr.Martens……(二)標題:不要告訴我做什么才是對的,正文:我逛二手店/我吃棒棒糖/我看NBA/我穿Dr.Martens……(三)標題:只有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正文:我走路/我聽Underground/我喝白開水/我穿Dr.Martens……廣告語:自信?固執?永不妥協。很顯然該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是年輕人,他們有獨特的個性,我行我素,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標題體現了他們的生存方式,廣告語是他們精神的寫照。這樣的文案更能打動這一目標消費群體。
以上四步,是廣告文案寫作的關鍵,在教學中,從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分析入手,正確把握好這四步,學生才能把握廣告文案寫作的精髓,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廣告文案寫作》劉西平黃小琴編著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
篇4
關鍵詞:消費心理學;實踐能力;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7-0180-02
我國高校在開設消費心理學課程時,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在實際中,消費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學習要比實踐占用的時間更長,也就是說,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本沒有得到提升和鍛煉。所以,如何通過消費心理學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該課程的教學重點內容。因此,分析消費心理學的教學問題,根據問題提出解決方法,設計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實踐,提高對消費心理學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同時可以提高成績。
一、消費心理學教學中的現有問題分析
(一)教學內容比重失衡
我國高校設立的消費心理學課程,比較重視理論知識,而不是實踐。消費心理學課程分為兩部分,一是影響消費者的內部因素,二是影響消費者的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從消費者的心理方面進行講解,外部因素則是通過經濟方面的原因進行的解釋。它們都涉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教學關系不大,所以教材安排設計的側重點主要在理論方面,而不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學生在消費心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并不強,教學內容比重設定失衡,要改變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向。
(二)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我國高校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就是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雖然借助了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多媒體技術,但教學的形式沒有改變。因此,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忽略實踐。以講授課程為主的教學方法,更多地提到的也是理論知識,而不是和實踐相結合的案例,使得我國高校消費心理學的教學方向和內容出現偏差。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在消費心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能力,首先要改變教學手段,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實踐的意義和作用,幫助他們設計實踐活動。
(三)學生特點定位不準
高校開設消費心理學課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職場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其重點應該是實踐過程。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發生巨大改變,讓他們主動參與討論,研究消費者的心理,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但學校在設定這門課程時,忽略了學生的想法,導致課程內容設定枯燥無趣,尤其是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感覺到厭倦,沒有實例進行對比。所以說,由于學校對學生的特點定位不準確,導致課程設定不合理,最后導致消費心理教學施展不順利。學生對消費心理學課缺乏興趣,導致教學失敗。所以,學校要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觀察,設定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要求的課程,保證教學課程的順利進行。
(四)考核內容深度不夠
消費心理學,不僅是對消費者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還包括對社會經濟和商品經濟的研究,多方面地結合,才能深入消費者心理。但高校在設定消費心理學課程時,對于知識難易程度的設定比較初級、簡單,考核時的教學內容也不夠深,更多的是理論知識。所以,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會在講課時側重講解理論知識,尤其是要考核的知識點,這使得知識點的設定深度不夠,考核深度也不夠,尤其是沒有實踐考核內容。所以,學生在消費心理學的教學中,缺乏實踐能力。
二、實踐能力培養方案
(一)增加教學方法
1.案例分析教學法。消費心理學主要是研究消費者在商品市場經濟變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心理活動。課程的理論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入和課程教學內容相符的實例,讓學生在課堂中分析實例,提高實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大學生更關注和自身消費有關的商品活動,可以讓他們分析一下:為什么法定假日期間去國外旅游購買商品的人很多,假期期間商品的價格波動是什么樣的,對消費者有什么樣的影響,可以為國家帶來多少利潤等。這可以把學生帶入情境中,通過實例分析消費者的心理活動。
2.角色扮演法。學生缺少實踐機會,尤其是在社會上進行實踐更不容易,因此在消費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設定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真實地體會消費者和銷售人員之間的心理博弈,發現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活動有什么樣的差距。在學習消費者氣質和消費能力及心理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人。比如,一個學生扮演銷售人員,其他學生有的扮演學者,有的扮演“暴發戶”,有的扮演農民工,有的扮演家庭主婦,讓他們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心理活動,并準確地表現出此時角色的狀態。然后再扮演銷售者,揣測這些消費者的心理狀態,并把商品賣給消費者。
(二)改變教學場所
篇5
一、中學生生活消費的現狀
家長對子女生活消費存在不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又缺乏貼身教育,使其從小養成了亂花錢的習慣,以致各種消費嚴重超支:
1、吃穿消費,嚴重超支。正常的伙食補給、生活費用支出是正常的,但有些學生每天要吃零食開支數十元,還有些學生沾染了抽煙、喝酒等惡習,有些穿著時髦,講究品牌檔次,一套衣服上千元,一雙鞋子也買一千多元,沒有數百元一雙不肯穿,嚴重超出家庭經濟能力。
2、玩樂消費,嚴重超支。部分學生追求享樂、游玩。有的出現曠課、逃學,整天出去上網玩傳奇游戲、打臺球:有的甚至參與賭博、結伙打架,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給家長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3、交通通訊消費,嚴重超支。有些學生不顧家庭經濟實力,要家長購買高檔手機、MP3隨身聽、文曲星等,僅手機話費每月就多支出一至四百,有些甚至超出五六百元,配置手機不是用于正常的通訊往來,而是常常收聽無聊資訊臺,或同學之間打電話發短信聊天,既浪費話費,又消磨學習時光。中學生帶手機可謂是“弊大利小”。有些往返學校不愿乘公交車,經常乘坐出租車往返,這些無非給家長增加經濟負擔。
4、交友消費,嚴重超支。進人中學,同學人際關系發生變化,各人根據自己的愛好、性格重新有了新朋友,同學之間的往來友好無可厚非,但有些每天沉迷于游玩,吃喝消費在一起:有些認為男女生戀愛是時尚風氣,為了追求對方求得異性好感,愛打扮,出手大方,一人的生活消費變成兩人的開支,費用大量增加,“早戀”現象無疑給家長增加了額外負擔。
二、不良生活消費心理分析
1、嚴重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從眾多學生的消費心態看,他們認為時代不同了,生活水平已經有質的提高,不同于以前“講節儉、餓肚皮”的時代。對自己的生活要求也大幅度提高。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長對子女的溺愛、嬌生慣養的傾向也日益突出。學生的攀比心理不斷強烈。他們已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理能力薄弱,經不起艱苦生活的考驗,隨之而來的虛榮心不斷膨脹,最終導致部分學生誤入歧途。
2、追求刺激心理。進人中學階段,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逐漸學會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氣,他們在家背著家長,在校瞞著老師。當然,這些學生最初吸煙是因為好奇、覺得神氣。時間一久便導致煙癮難消,所以也就不斷地買煙、吸煙,長此以往,當被發現時,已經難以一時得以改正。當前中學生抽煙人數正在不斷增多,這不得不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網絡引誘青年一代講究吃喝玩樂,面對網上光怪陸離的信息,沒有社會經驗、思想不成熟、識別判斷力差又極易被好奇心驅動的學生,很可能受到不良影響,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學校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他們在內容污穢的網站中尋求精神刺激:在游戲的天地里縱橫馳騁,游戲人生:在聊天的世界里天南地北,甚至享受“網戀”和“網絡婚姻”所帶來的種種樂趣。如:某生因沉迷于網絡游戲,連續泡了七夜通宵上網,夜不歸宿,為逃避寢室檢查,有時請人代睡,有時筑好被窩應付檢查:還有的沉溺上網,與家長意見分歧甚至離家出走,流浪街頭,惹得老師家長到處尋找。凡此種種,都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三、不良生活消費心理成因分析
一是家庭原因。部分學生家長對子女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的形成產生誤解。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凡是生活的事,我都不要孩子操心,什么都幫他做好,只要他們好好讀書。”他們認為這是對孩子的關懷,孰不知,這樣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形成和成長是有害無益的。還有的家長采用“以錢代情”的方法,以為給的錢越多,越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以致造成部分學生任性、自私、退縮、貪婪的心理。有些家長由于長期經商忙生意,企業老板忙于創業,很少顧及子女的學習,也沒有及時與老師溝通商討,有的甚至把整學期生活費一次給孩子支配使用,其他時間完全放任自流,這樣就助長了部分學生亂花錢苗頭,自然形成不良消費習慣。事實告訴我們“錢給越多,孩子會變壞的因素越大”。結果事與愿違。書沒讀好。錢倒花了不少。
二是社會原因。在經濟大潮沖擊下,人們面對“金錢萬能”、“一切向錢看”的思想意識逐漸增強。社會的大氣候,形形、千奇百怪的社會現象和不是風氣,必然滲透到學校中來,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少數地方賭博成風,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等有禁不止,管理不力,對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的未成年學生影響很大,學生極易受各種不良風氣誘惑,養成各種不良習慣。
三是自身原因。青少年進入中學階段,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明顯增強,由于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很難?時改正過來,為了滿足某種不正當的需要,往往會失去理智和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極易沾染各種惡習,甚至做出無法想象的后果,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四、不良生活消費心理的對策和矯正
針對以上各種不良生活消費心理現象,筆者以為應當采取以下矯正措施:
首先,加強正面的思想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知榮辱,樹新風”為主題,加強勞動教育,樹立勞動觀念,積極培養他們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尊重父母,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思想行為。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加節約意識。古人曾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道出了勤儉治家的方略,對當今青少年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其次,對不良消費心理的學生加強溝通,積極引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最能了解熟悉孩子的性格特征,愛好特長,思想表現,家長應當了如指掌。當孩子離開父母身邊,到中學就讀,特別是寄住學校的學生,家長應當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新情況,新想法,隨時與學校老師聯系溝通,通報孩子的優缺點,便于老師了解,有目的地對其成長進行幫助教育。學校老師應對每個學生高度負責,要像關心自己子女一樣關愛每一位學生,傾注愛心,悉心教誨。重在引導。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要深入學生,了解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狀況,生活習慣。如發現問題,要找出思想根源,采取適當方式,因勢利導進行談心教育。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不足之處,幫其及時糾正缺點。增強學生責任感和事業心。
第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教育,認真疏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校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日常行為規范準則。如上課期間嚴禁學生隨意買吃零食;禁止學生佩帶手機、首飾,穿奇裝異服,留怪發型;嚴禁賭博、抽煙、喝酒、私自外出通宵上網:嚴格進出校門制度。針對部分學生的不良生活消費心理,開展以“八恥八榮”為主要教育內容,利用廣播、班會課、小組討論、刊出墻報等形式,進行“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教育。同時聘請革命老干部進行革命傳統專題講座:組織放映有關革命傳統影片。從而樹立正確輿論導向,端正學生消費態度,增強節約用錢的意識,促使他們在刻苦學習的前提下,保持節約儉樸,勤奮好學的本色。同時,家長應針對孩子的消費采取措施,做到重教育。勤疏導,克服孩子不良生活習慣。
篇6
【關鍵詞】物理教學 非言語信息 作用
一、非言語信息
非言語信息主要是指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勢、動作等包含的信息,以及各種事物的形態、顏色、空間位置及其所處的時間、地點、環境所形成的氛圍等所發出的信息。
伯德惠斯特爾發現,人大約有兩萬五千種面部表情,因此,觀察一個人臉部不同部位的動作,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洞察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費里森的研究則證明,在解釋相互矛盾的事物過程中,人更加注意臉部表情,而不是言語內容和聲調,眨眼次數(除生理和反射性眨眼之外)與人的心境和大腦思維有密切的關系,大腦在獲取信息時,會使眨眼次數減少,甚至短時間內暫停眨眼,直到大腦完成思維和貯存為止。霍爾的研究表明,人總是根據某個特定的時刻,對他人的感情選擇彼此之間的距離。經量化實驗,從接觸到18寸左右是情同手足的親密距離;18寸到4尺是比較親密的距離;4尺到12尺是社交距離;12尺到25尺是公共距離;如果超過25尺(7米左右)雙向非言語文流幾乎成為不可能。另一位語言交流心理學家梅拉比,通過大量實驗得到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等于0.07的言語加0.38的音調加0.55的面部表情。”總之,科學實驗和實踐都告訴我們,非言語信息的傳遞量及其作用是很大的,不可忽視的。它傳輸的是非理性的情感信息,而這類信息是言語載體不易攜帶的。
二、物理教學中的非言語信息及其作用
在物理教學中,非言語信息是豐富的,交流也是廣泛的。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響著教和學的過程及其效果。大家都知道,一個優秀物理教師的教學,不但課堂設計科學嚴謹,語言準確精煉,而且非常注重師生感情、課堂氣氛、教態、教學環境、課外活動等的非言語信息的溝通。因為他們認識到知識的傳授是以師生心理間的積極溝通為基礎的,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圍中進行的。單就課堂教學來說,學生不但要集中精力聽教師對知識的講解,而且是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這就是說,學生不僅是從教師的言語中理解知識,而且要從教師的語氣、音調、面部表情、眼神、動作等非理性的情感信號中來感受知識。
教學實踐亦證明,如果教師對所講知識的理解深透,掌握熟練,且能感受到它的美之所在時,在教學中會自然流露出一種陶醉的激情,講起課來或鏗鏘有力,或娓娓動聽,表情眉飛色舞,神采飛揚,眼睛特別明亮(因情緒激動淚腺分泌增加之故),特別具有吸引力。這些言詞之外的非言語信息絕不是文科教學獨有的“專利”,它也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能集中學生的精力,引發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心靈智慧,觸發學生的直覺與靈感,使學生的心理、情緒和智能協調發展。而學生的情緒也必然反饋給教師。當教師從學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中得知學生理解了所講的知識,感受到知識的美妙和自己的心境時,教師也會因遇到“知音”而更加興奮。師生的這種情感的互相激發,使教學活動產生“共振”,這種和諧狀態必將促成教和學的高效率。反之,教師備課不充分,對知識的理解膚淺,甚至含混不清時,講解只有照本宣科,不但言語干干巴巴,而且表情呆滯,眼神飄忽不定,動作手足無措。盡管有的人故作姿態,也逃脫不過學生敏銳的感覺。此時,學生必然感到疑惑乏味。于是,精神渙散,思維紊亂,進而產生厭倦情緒聽不下課去。同樣,學生的情緒也反饋給教師,師生互相削弱。這種負反饋的循環機制,使教學難以正常進行,效果可想而知。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靠它攝取信息,也靠其輸出信息。據有關研究表明,視覺的攝入信息量占所有活動總攝入量的83%--85%,而聽覺的攝入量僅占11%。
可見,正常人主要是靠視覺攝取信息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條信息通道,加強視覺教學。這方面物理教學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實驗的出發點是觀察。目前,有的教師仍在用講解實驗來代替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用大量的實驗練習題來代替實驗操作;學生則是在聽實驗,背實驗。其原因,除了設備條件、考試方法等因素外,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觀及對非言語信息的作用還不太了解所致。事實上,從言語與非言語信息的作用機制來說是不能輕易互相代替的。因為不論怎樣生動形象的言語也不能在學生頭腦中直接形成物象,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就是這個道理。例如短路現象和保險絲的作用,如果只用講的方式來教學,盡管反復講解多次,學生的印象總是不深刻,容易遺忘。如果用實物現場接好保險絲,閉合電鍵燈亮了,當用帶絕緣柄的導體將其短路時,火光閃處,啪的一聲,一縷青煙冉冉升起,燈息了;解除短路導體,重新接好保險絲,燈復明了。毫無疑義,實驗現象給于學生的這種非言語信息,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學生將終生難忘。
學生的眼睛是非言語信息輸入的主要渠道,那么教師則要盡量使用面部表情、眼神、動作等向學生發射信息。例如講話的同時用眼神、表情等與之相配合,眼要始終對著學生,并適時地變換角度,使大多數學生能直接從教師的表情與眼神中獲得言語中不能攜帶的信息。在提問學生時,要用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回 答問題的學生。在回答出現偏差時,要表現出耐心,保持信任,給以鼓勵的目光,除必要的提示外盡量不說話,留給一定的思考時間,回答正確時,老師點頭含笑,表現出滿意欣慰之情;有創新時,則要報之以欣喜贊賞之情。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些非言語的情感信息對于學生就象春雨對禾苗一樣“潤物細無聲”。
篇7
關鍵詞:地方高職院校 消費心理 消費行為
大學生消費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物價的升高、互聯網通訊技術普及和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等外部經濟技術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逐漸呈現新的特點。經濟環境與技術的變化在豐富大學生的消費內容、革新消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效應。因此,在新的環境下加強對高職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十分必要。
作為地方高職院校,大多具備相似的發展背景和發展歷程,所處地域的經濟也相對落后,學生表現出相似的消費特點,本文通過對我校――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消費心理與行為的分析能折射出同類院校學生消費的共同特點。2014年4月,我們《營銷心理學》課程建設小組對我校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開展了消費狀況的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大學生收入與支出水平、消費結構、購買方式、消費觀念、購買決策等內容。
1.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在全院范圍發放問卷550份,回收問卷528份,其中有效問卷521份。其中男性187名,女性334名,以大學一年級為主,共410人,其余111人為大二年級學生。各系根據專業人數比例隨機發放問卷。學生平均年齡21歲,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386人,占統計人數的69%。
問卷共有14道題目,問卷內容涵蓋個人月平均消費金額、家庭月收入、網絡購物情況、消費支出內容與結構、消費類型、消費觀、消費決策和消費的計劃與管理等內容。調查結果首先進行分類比較統計,區分不同年級、性別和戶籍(農村、城鎮)信息,之后匯總統計結果,找出數據間的共性與差異,以全面反映學生的消費狀況。
2.調查結果分析
2.1收入支出情況
根據我校大學生月平均消費金額和家庭月收入的統計結果,可反映作為地方職業院校參與調查的學生的月收入支出水平(下圖)。
總體而言,學生的消費水平適中,月消費水平在5000~1000元集中度較高,結合對學生的訪談,這一數據能真實反映我校學生的消費水平,與當前物價水平比較吻合。根據2013年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安徽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4元/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98元/年,城鄉收入差距較大。我校學生農村與城鎮家庭收入差距較小,原因在于絕大多數農村家庭通過外出打工,拓寬了收入渠道,但家庭總體收入水平不高,多數集中在5000元以下。調查顯示73%(378人)的學生生活費用完全由家庭供應,23%(116人)的學生生活費用部分來源家庭供應,部分來源與勤工儉學和獎助學金,3%(17人)的學生完全依靠自己。
從消費內容和結構分析,食物消費占據主體地位,其他主要支出依次為通訊(手機、上網)、服裝、日用品、戀愛、交往、旅游交通等方面。消費內容和結構基本合理,表現不足的是參與調查的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消費支出較少。個別學生網絡游戲消費、戀愛消費支出過多。
2.2消費的計劃與管理
調查顯示,47%的學生(244人)從沒有記賬的習慣,29%(151人)偶爾記賬,僅5%左右的學生對自己的支出做記錄。從每月生活費的結余情況來看,每月稍有一些結余的同學比每個月生活費用都比較緊張的同學數量略多,分別占比44%(226人)和29%(151人)。每月生活費綽綽有余的和每月手頭都很緊張的同學比例相當,分別占比13%和14%。從消費的計劃性方面統計,62%的學生拿到生活費后沒有消費計劃和安排,需要用的時候就用。33%的學生選擇先存一部分,有計劃地進行消費,還有5%的學生馬上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另外,通過調查中的訪談,學生們普遍缺乏理財意識和理財知識。
隨著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家庭對子女的生活費用補給更加充裕,而對于指導子女如何合理支配生活費用則需要加強。多數同學消費的計劃性不強,還有少量同學存在奢侈消費現象和透支、借支消費現象。
2.3消費觀念
我校大學生整體消費觀務實節約,戶籍差異不明顯。統計表明,43%的被調查者在購買商品時將商品的質量與功能作為選擇依據,43%的被調查者將價格優惠作為首選標準。4%的學生表示只選擇名牌商品,另有10%的學生看重商品的外觀。可見,我校大學生消費比較理性,在選擇商品過程中不盲目從眾和攀比,有獨立的消費見解。
對于自己特別喜愛的商品,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會考慮自身經濟情況決定是否購買,也有14%的學生選擇會很難控制自己,一定要買到。在評價周邊同學的消費表現方面,參與調查的學生意見一致,認為同學之間消費行為的差異性不大,不良消費現象很少,我校大學生總體消費表現一般。
2.4消費方式與傾向
我校84%的被調查者(426人)有網絡購物的經歷,但網絡購物的頻率低,71%的被調查者(360人)表示對電子商務缺乏了解,偶爾網上購物或通過同學幫助進行網購。從人數比例來看,大二網購人數比例略高于大一,城鎮女生比例略高于其他。在購買服裝、手機和電子產品時,被調查者主要傾向于“反復比較研究同產品”和“聽從家長和朋友意見”,而選擇“看廣告或聽促銷員意見”和“盲目沖動購買”的各占比5%。當手頭緊,實現不了購買目標的時候,7%的學生(34人)表示會向父母要錢,35%的學生(182人)人選擇自己慢慢存錢,41%的學生(207人)會主動放棄購買, 12%的學生選擇向朋友借錢。表明我校多數大學生在經濟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愿望,渴望減少對父母的經濟依賴。這些數據也說明我校學生的消費仍以確定性消費為主,消費觀念和方式多屬于傳統型。
3.調查結論與建議
本次調查顯示,我校學生消費水平適中,消費結構合理,多數同學屬于傳統消費、理性類型,且具有追求經濟獨立的意識,同時大家對消費缺乏計劃與管理、財商不足、消費隨意。學會科學合理消費對于高職大學生的生活與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消費指導。
第一,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觀,消費觀受家庭、社會、文化、學校及同伴群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培養文明節儉、健康理智的消費觀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相反盲目攀比、揮霍炫耀的消費觀則對學生成長不利,甚至導致學生走入歧途。高職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增加此方面內容。其次,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和消費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消費現象,提高學生的消費認知與辨別能力。當前,物價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購物網絡安全問題和消費欺詐現象都是社會熱點,也容易引起高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開展相關的案例研究或主題討論活動能幫助學生積累消費知識經驗。同時,指導學生學習消費與市場經濟、消費與環境保護、消費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學習與運用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等新型消費方式,有利于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緊跟時代步伐,學會科學消費、理性消費。第三,指導學生開展消費的計劃與管理,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生而言,缺乏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的意識,為此,可開設投資理財類選修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記賬的好習慣,培養理財意識。當前高職校園里不乏勤工儉學和自主創業的學生,許多成為勵志成才的典型。高職學生具有充裕的課余時間,學業壓力小,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社會勞動對于自強自立能力的培養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王彬,大學生消費行為及消費心理調查與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2,(26)
篇8
關鍵詞:專心;理解;思維定勢
擔任小學數學教師已經兩年多了,還記得剛踏入教室的那一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了我教學生涯的第一堂數學課,但我的教學水平還不夠成熟,以至于課堂進度太快,孩子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就又進入了下一個設定好的環節。現在想來,我那時太想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了,卻忽略了學生才是我這堂數學課的主體,讓學生學會要學的東西才是這節數學課的教學目的。由于以上種種,我在教學中吃了不少虧,也從那時起,我開始逐步探索和改變我的課堂,希望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解決課堂教學實際問題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變革、新做法。
在我的課堂上,我發現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方面:一是聽講不專心,二是對題目的理解力不夠。
一、抓住眼睛,豎起耳朵,提高課堂專心程度
學生在課堂上的走神或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1.被一些突發事件所干擾
譬如在認真聽課的時候,突然有什么聲音、響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或者突然發生了什么事情,將學生的眼球轉移了過去;又或者無意之間眼角瞄到了教室外面的某樣東西等。
2.思維停留在之前的問題或事情上
由于課間發生了比較吸引人的事情或之前的題目、練習讓他一下子沒有“回味”過來,都可能引發接下來課堂學習活動的不專心。
3.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時常走神
有些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若課上的內容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一味地要求學生專心聽講也是無稽之談。又怎能怪學生聽課不認真呢,這與教師的教學藝術關系密切。
4.因為視力問題,而降低課堂注意力
隨著學習年歲的不斷增加,有部分學生會因為讀書、寫字習慣的不當等問題而使視力下降,沒有及時佩戴眼鏡的學生就可能因為這一原因導致課上專心程度的下降。
二、訓練思維,加強記憶,提高題目理解能力
上課的專心聽講并不能說明學生的全部水平,我們并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只會聽講而不會運用。因此,在我的課堂上,我力求運用各種有效手段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他們真正能做到舉一反三、學用結合。
針對學生們理解題意能力的不足,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方法:
1.有意讀題,加強記憶
在平時的練習中,我發現有部分學生性子比較“著急”,喜歡拉起題目就做,也不去管自己到底有沒有把題目讀完,有沒有真正把握題目的要求,而這樣的行為習慣無疑是不可取的。想要糾正學生這樣的行為習慣,就必須提高學生的讀題能力。
在學生讀題之前,我會要求我的學生認真記住自己讀到的內容,讀完后隨機要求學生進行重復。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有些學生支支吾吾,特別是那幾個平時表現得比較“心急”的學生,一旦有學生比較自然地口述出剛才讀到的題目時,我就會及時地進行表揚,讓他們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為以后的訓練之路奠基。果不其然,在熟悉了這樣的讀題訓練之后,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看過一遍之后就復述出題目的基本內容。達到這一層次后,我不僅要求他們進行口頭復述,更要求他們能夠在此基礎上區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有時兩個一起說,有時只是口述題目,有時要求說其中的已知條件,也有時要求說出所求的問題,隨意又有目的性地提出這些要求,讓我的學生在平時讀題的時候,無意中就養成了有意讀題的習慣,加強了學生對題目的記憶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題目理解能力是相當有幫助的。
2.情境創建,加強理解
在綜合了形象與抽象的小學數學世界中,我們有時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們所熟知的“形象”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例如在這樣的一次練習中,我們就可以運用這一點來幫助學生加強理解。題目是: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太平路上,小明說:“我家離少年宮大約有5000米”,冬冬說:“我家離少年宮大約有3000米”,茄子博士說:“他們兩家之間的路程大約有多少米?”學生思考后大多會得出“兩家之間的路程是8000米”這樣一個結果,對這一結論的解釋也相當充分:從題目中可以知道,小明家離少年宮大約有5000米,冬冬家離少年宮大約有3000米,那么將兩個距離相加,5000+3000=8000(米)。但也有個別學生說出“2000米”的結論,但大多學生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一下子不容易想通這2000米到底是怎么得出來的,這時候,我就請出兩位得出這一結論的“個別”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小明和冬冬,以講臺為“少年宮”,講臺所在的過道為“太平路”,這兩個學生只要一站位,產生“2000米”結果的情境就自然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十分形象地讓大家明白,原來當小明和冬冬的家都在少年宮的同一側時,要計算兩家之間的路程是需要相減的,即5000-3000=2000(米),這一題是有兩種解法的。我想,恰當的情景再現會比教師的口頭講解更有說服力,也更有效。
篇9
【論文摘要】 隨著經濟地迅猛發展和社會地不斷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在不斷更新。而作為社會消費中重要群體的大學生,尤其是處于民族地區的大學生有其特有的消費理念。本文將通過對右江民族醫學院大學生戀愛消費心理與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探討民族地區大學生的戀愛消費狀況與行為特征,以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處理好戀愛與消費之間的關系。
我院(右江民族醫學院)地處“老、少、邊、山、窮”的廣西百色,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較不發達地區,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較差,其戀愛消費的行為與心理合乎自身條件的同時又有一定的區域性特點。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對我校醫學生的戀愛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分析研究了其戀愛消費心理與行為的特征,以期得出我校大學生戀愛消費現狀存在的弊病和非理性因素,探討出相應措施和對策,希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處理好戀愛與消費之間的關系。
1 基本數據分析
這次我們以問卷形式對位于民族地區的右江民族醫學院的
部分本專大學生進行了戀愛消費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65份。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53人。有戀愛經歷的占總數的65%。
1.1 月生活費 400元以下占54%;400~600元占39%;600~800元占5%;800元以上占2%。
1.2 經濟來源 家庭給予占86%;課余打工占10%;勤工儉學占3%;獎、助學金占1%;其他則是0。
1.3 問卷調查
1.3.1 問題一:你的戀愛消費主要用于 飲食(38%);服裝、日用品(15%);禮物(11%);通訊(23%);游玩(12%);其他(1%)。
1.3.2 問題二:如果你是男生(女生),在你看來戀愛消費的目的 取悅對方,鞏固感情(25%);顯示自己瀟灑大方(必須的,沒什么目的)(29%);其他(46%)。
1.3.3 問題三:你認為自己的戀愛消費合理嗎 量入為出,合理(68%);不合理,但有能力接受(30%);難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費(2%)。
1.3.4 問題四:如果你是男生(女生),你怎樣看待戀愛消費中的aa制 理所當然(58%);很沒面子(認為是男生窮酸了一些)(28%);根本不能接受(14%)。
2 民族地區大學生的戀愛消費行為特征
2.1 消費形式多樣化,總體消費結構趨同 當今的大學生戀愛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花前月下,往返圖書館。總體來講,學生戀愛消費主要在飲食和日常通訊方面。服裝、日用品、禮物、游玩這四種消費基本均分比率,分別占到總數的15%、11%、12%。他們對自己的戀愛消費各有“偏好”,但是總的消費結構并無大的分別。
2.2 消費水平不高,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 本次調查對象位于老區,當地的經濟發展落后,故而消費水平不高。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人月均戀愛消費在50元以下的占48%,50~100元的為30%,100~150元的為10%,150元以上的僅占6%。大學生戀愛消費主要從月生活費中支出,扣除每月必須其實所剩并不多。民族地區大學生家庭經濟大都不富裕,家庭所供給的生活費并不寬綽。在調查中月生活費在400元以下的占54%,即使在民族地區,四百元的生活費支出也會稍顯緊張。我們通過學生訪談了解到,每年都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因家庭經濟拮據而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這個比例在各個班級中大約占到了50%。經濟制約成為戀愛消費直接的“關卡”。所以民族地區大學生戀愛消費就比一般大學生多了一份克制。
2.3 理性消費為主,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盡管在調查中68%的大學生自我評估戀愛消費是量入為出,合理,然30%的大學生也坦言在處理戀愛消費存在“不太合理,但有能力緩解”,2%的大學生感到“難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費”。由于大部分大學生獨立掌管自己的生活費多在上大學后才開始,他們中間很少有人會刻意培養和加強“財商”。部分同學經常沒到月底生活費就已經用光了。情侶在一起消費的增加讓兩個人都感到有壓力。可見大學生戀愛消費存在弊病。
3 民族地區大學生戀愛消費心理
戀愛消費一直是大學生日常消費的主戰場。但對于民族地區的大學生來說他們處于追求與現實相矛盾的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有其獨特的戀愛心理。
3.1 家庭經濟跟不上戀愛消費步伐,產生心理誤區 今天的大學生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受到社會上一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影響[1]時,如果自己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老師、家長的指導幫助,很容易出現相同的心理趨向,自卑、虛榮、把感情等同利益化等,正因為這些思想的作怪,他們在戀愛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用金錢來衡量感情的好壞,然而我院大學生家庭狀況普遍一般,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為愛縮緊褲帶”的現象,甚至出現一些家庭比較困難的同學因為跟不上高消費戀愛的步伐而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來。從表面上看,戀愛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的意義上說,這種消費現狀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了當今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這種心理和意向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大學生對愛情浪漫的追求高,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學生愛情高消費和低收入的矛盾。
3.2 大學生戀愛心理各異,消費易受群體影響 由于對自己的把持力不足,大學生的戀愛行為易在群體引力下走入誤區。例如:(1)從眾心理。進入大學,來到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由于種種原因很容易導致大學生不自覺地希望尋求異性知己。尤其是看到身邊雙雙對對的景象,“跟大流”心理也就無可厚非;(2)虛榮心理。有的大學生只顧追求物質追求,貪圖一時享受,為搏紅顏一笑出手闊綽、費盡心機。尤其是看到周圍的戀愛轟轟烈烈的時候自己也想讓制造點希奇的事情來炫耀一下,這樣消費開支也就大大超支。(3)憂患心理。學生情侶在消費分擔上存在著隱患。性別角色在戀愛中會得到強化。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在認為aa制很沒有面子或根本不能接受的人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男生。也許受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只要有男生在,就不會讓女生買單,在戀愛中由男方買單更是人之常情,如果由女方買單,男生會被看不起。因此,虛榮心作崇,在外出消費時,男方就很容易成為買單者。此外,當和對方鬧別扭的時候,許多同學通常通過買禮物來為自己彌補錯誤,從而使開支又 大大提高。
4 思考和建議
加強大學生包括戀愛在內的消費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事業觀,處理好愛情和學業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大學教育重要內容,同時也一直是社會關注的敏感話題。民族地區的大學生是同齡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負民族地區發展的重任,均衡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他們來說尤其不能疏忽。作為大學生,加強對愛情的認識,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消費觀、理財觀是提高修養的“必修課”。引導健康的戀愛消費理念,需要集合學校,社會,以及大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4.1 普及高校開展對民族大學生戀愛消費的教育和引導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他們科學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推動作用。但我們了解到,目前針對大學生戀愛消費引導的課程相對缺少,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對于戀愛消費沒有明確理解。開展校園互動交流活動,開設理財的講座,增設學生勤工儉學崗位,這些都將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更理智的消費環境。
4.2 積極融入社會角色,加強大學生自我定位和理解 長期以來,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在于學習。由于長時間厚此薄彼,養成了大學生缺少對社會的認知與適應。絕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支出來自于家庭供給,所以他們在支配經濟的能力上尚欠缺,在戀愛消費的掌控上尤顯薄弱,戀愛消費的目的和具體安排對于大部分大學生而言都是模糊的。身為一名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社會成員,在消費上應當遵循量入為出,統籌規劃的原則。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既能促進大學生合理消費,又能使大學生對于愛情有正確的理解。戀愛消費并不是大學愛情的“新衣”,它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科學消費,關鍵在于大學生始終不忘自身角色,加強個人修養的提高,提高約束力和判斷力。
篇10
【關鍵詞】大學生;網購;消費;心理
大學生思維活躍、心態開放、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充足的課余時間和可自由支配的生活費用,加上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網絡普及、電子商務急速發展的時代,網購已逐漸成為高校學生購物的主流形式,在其中,必然也會存在和產生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網購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絡中心(CNNIC)的《2014年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32億,較2013年底增加2962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9.8%。與2013年12月相比,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從48.9%提升至52.5%。與此同時,手機購物在移動商務市場發展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05億,半年度增長率為42%,是網絡購物市場整體用戶規模增長速度的4.3倍,手機購物的使用比例由28.9%提升至38.9%。網購用戶中大學本科學歷者占比較高,為35.9%。其次是大專學歷和高中/中專/技校學歷,所占比例分別為25.7%和23.7%。大學生已經成為網上購物的主要力量。在接受調查的名學生中76.5%的同學表示經常或偶爾進行網購,極少和沒有參與過網購的學生比例分別為17.3%和6.2%。
二、大學生網購的動機和心理
(一)內在因素:求廉、求便心理。在接受調查的位學生中,絕大多數表示廉價、打折、方便促使他們更傾向于網絡購物。據數據顯示,由于網店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在巨大競爭下,網絡的商品價格比在實體店購物消費的金額要低20%一30%,在生活費用并不高的學生群體中,這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時,學生擁有手機和電腦的比例巨大,在信息如此通暢的背景下,學生們隨時隨地、足不出戶就可以一覽當下低價且不失時尚的物品。同時,如網上購票、網上訂餐等更是給學生群體帶來了諸多便捷和閑適。灑脫而無約束、簡單而便捷正是學生群體所追求的。
(二)外在因素:商品多樣、商家營銷策略的驅動。在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中,網絡購物平臺擁有全國各地商家的店鋪,商品種類多樣、形式多變,更有平時市場上所不常見的新奇物品,在商家的相機下,這些商品顯得格外誘人,激發了人們的購買興趣。同時商家店鋪別具一格的裝扮、溫和親切的溝通、以及承諾的七天無條件退貨退款、包郵、注冊會員送優惠券、好評返現等營銷策略讓學生倍感可信,從而產生購買行為。
三、大學生網購時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雖然都到了獨立的年齡,但容易人云亦云,辨別和獨立能力還相對較差。在選擇商品時,容易被商家的巧語所打動、被買家所謂的“好評”所蒙騙,購物渠道選擇缺乏多樣性、購物結構不盡合理。在購物遇到欺騙和不合意時不善于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權利,容易造成利益受損。
在接受調查的198位學生中,網購月消費在300元及以上的達到了13.2%,據了解,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用大多在1000元左右,300元以上的月網購消費很明顯較大的限制了大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花費支出。這可能影響到學生們的正常生活和交往。
同時,66.5%的學生經常網購的物品為服裝、鞋子、化妝品上,花在購買書籍上的只有13.5%,出于某些諸于擔心食物變質和質量的原因,只有1.1%的學生選擇經常在網上購買食品;有18.9%的學生選擇了其他。可見衣著服飾在學生群體當中的吸引力和關注度,據2012年2月27日淘寶數據盛典顯示“每分鐘賣2358件衣服,全年出售衣服連起來的長度可以往返月球兩次”。
可見在對網購前景的預測中,有52.3%的同學認為網購的發展空間很大,會被人們所接受;35.5%的人認為網購發展前景不好說,畢竟存在很多問題;4.7%的同學認為網購在短期內不會有較大發展;還有7.5%的同學表示并不關心。如此顯示,在多數學生學生看來,網購擁有很好的未來,從心理層面講,他們對網購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和認可,甚至走向依賴。
四、結語
- 上一篇:網絡輿情監管措施
- 下一篇:社區應急管理工作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