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理學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4-03-18 18:00: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費心理學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Bai Fuxian
(大慶職業學院,大慶 213022)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Daqing 213022,China)
摘要: 《消費心理學》消費者行為學是市場營銷專業的主干專業課,是培養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性、應用性、發展性的特點的學科。根據職業教育知識、能力、素質教學目標的要求,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優化教學內容,構建科學的課程結構,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但在現階段該課程往往存在教材內容不適用、教學模式與方法陳舊、考核標準不科學等問題,導致教學中出現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等現象。因此對這一課程進一步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三個方面,對消費者行為學課程改革進行探討,以期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Abstract: Consumer psychology is main course of marketing specialty, is to develop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bility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s the discipline with comprehensive, applied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ing go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the main task of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is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build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structure, promot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However,at this stage,the course often exist in some issues, namely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are not suitable,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are obsolete,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is not scientific, which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in teaching that students are lack of learning initi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unable to combine. Therefore, reforming this course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s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discussed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nsumer behavior,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tudy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using knowledge.
關鍵詞: 消費心理學 課程改革 案例教學 項目教學 考核方式
Key words: consumer psychology;curriculum reform;case teaching;project teaching;assessment methods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32-0257-02
0引言
《消費心理學》是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心理現象產生、發展、變化一般規律的科學,它是建立在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廣告學等學科基礎之上,是一門具有綜合性、應用性、發展性的特點的學科,研究消費心理,對于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于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對于學生,使其在校專業課的學習、心理素質的提高、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正確引導消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從目前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來看,的確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嚴重脫節,不能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所以對這一課程進行進一步改革勢在必行。
1消費心理學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還是采用傳統授課教學方法,老師講課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雖然也引進國內外先進案例,但在傳統的重原理輕實踐的教學方法影響下,一個“案例”實際上只起到一個“例子”的作用;案例沒有發揮真正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結構很難培養出頭腦靈活、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必須進行改革。另外,由于學生普遍缺乏普通心理學知識,《消費心理學》又涉及到心理學很多基本理論,內容較抽象,學生很難看懂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傳統教學方法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2 采用的教材缺乏系統性和應用性消費心理學課程教材大多以普通心理學和市場營銷學為基礎,同時也結合其它學科理論,但沒有能夠很好的把各部分整合起來,沒有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材從整體上大多數還是偏重理論,另外,教材編寫模式上缺乏創新,不利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
1.3 采用的考核方式單一以往我們檢驗《消費心理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就是閉卷考試。考試的內容理論問題、原理問題占大多數。這種純理論的考試,讓許多學生認為平時不用學,考試時背背就能拿好成績,考完了所學的知識也就忘的幾乎所剩無幾了,于是便造成了學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根本談不上提高學生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他技能。這種考試方式需要改革。
2改革教學的思考
2.1 改革教學內容,采用基于模塊的任務引領式教學職業院校消費心理學的教學,應圍繞著市場營銷專業崗位技能體系結構確定所需的理論知識。理論知識不求體系化,只求知識的應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理論知識是為崗位技能培養服務的,只要做到“必須、夠用”則可。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將教材內容按管理流程設計成六大模塊,其中“消費者的一般心理過程分析”和“消費者的個性心理分析”模塊屬于“基礎模塊”,“社會因素與消費心理分析”和“商品因素與消費心理分析”和“網絡營銷中的消費心理分析”模塊屬于“應用模塊”,“營銷服務與消費心理”模塊屬于“提高模塊”。“基礎模塊”是消費心理學的最基本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心理學最基本的知識;“應用模塊”與實踐聯系最為密切,是消費心理學的核心模塊,主要介紹在營銷過程中各種因素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提高模塊”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靈活選擇的部分,主要介紹了營銷溝通的技巧、怎樣處理影響服務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引人了現今與消費心理學相關的最新知識和方法。
2.2 改革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為達到一定教學目的而選擇的具體、實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感到“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如何實現“貴在得法”呢?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和摸索,我們在消費心理學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授課的同時,還嘗試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教學,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下面就幾種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和探討。
2.2.1 案例分析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從中學習相應的知識點,針對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行為環境形成職業行為能力的一種方法。《消費心理學》以普通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研究在市場營銷活動中消費者所特有的各種心理現象的,這些心理現象是在購買行為中產生的,是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以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一般心理規律。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是消費者,消費心理學就是研究每天發生在他們身邊或他們身上的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基于這一的特點引用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費情景和消費行為作為案例,采用先由學生獨立分析,再以書面作業完成的方式進行教學;還可采用先分小組討論,后到課堂上全班討論這種集中形式授課。教師的任務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在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體驗這一節中我們讓學生討論最近兩年的日本本田和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分析召回事件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讓學生分析QQ和奇虎360之間的沖突對消費者購后心理的影響。學生反應熱烈,分析積極。從而拉近學生與消費心理學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對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2.2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消費情景,讓學生扮演各種可能的消費角色,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消費問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體驗,達到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的目的。還可以由一組人表演,其他學生針對該組人員的表現進行分析,這樣的情景再現會更真實、具體,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表達的能力。比如關于商場折扣、營銷人員推介技巧、服務過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情景角色扮演方法讓學生有的模擬營業員角色,有的模擬顧客,來加深對消費者行為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2.2.3 分組討論法二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要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而競爭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潛能的最好辦法。因此,利用分組教學的辦法把一個班級自由組合分組,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表述觀點的機會,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同時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積極進取精神。
2.2.4 項目教學法在傳統的《消費心理學》教學中,采用 “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實現培養目標。而“項目化教學”是一種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即在教學過程以實際項目為實踐教學對象,將知識點融入項目中,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的老套路,以完成“項目”作為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項目活動設計偏重于操作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一個典型項目為依托,將項目分解成一個個任務案例進行剖析,通過模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它對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3 改革考核模式,注重過程評價以往消費心理學教學結果的考核,只注重概念、原理的掌握,記憶內容偏多。導致學生理論與實際生活脫節,不會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消費現象和消費行為。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了以往單純以期末理論考試評判學生的做法,增加學生平時課堂討論和實踐作業的考核比例,注重過程評價。課程成績評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為20%案例分析報告、30%課堂表現或小組討論和50%課程內容考試三大模塊,這一考核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學生平時不學、期末考試前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考完就把知識全部忘掉的應試型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全程投入學習,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林紅.“模塊式任務先導”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踐,廣西教育,2009.18.
[2]葉福華.試論案例教學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職業教育研究[J].2006.2.
[3]于顯輝,徐長冬.消費者行為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北方經貿,2008.10.
[4]李迪.《消費者行為學》教學改革的思考網絡財富,2009.18.
篇2
關鍵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 消費心理學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A
一、什么是行動導向教學法
20世紀90年代,德國著名的職業教育研究專家勞耐爾(Raune)教授和他所領導的德國不來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系統的理論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以行動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該理論對德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職業教育實踐產生了巨大影響。
行動導向是一種以職業行動或工作任務為主導的職業教育思想,它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綜合職業行動能力與全面素質。行動導向是以行動為導向,這里的行動本質上是工作,即通過學習情境中的行動(任務)來學習。學生是學習的行動者,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和協調者,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通過“行動”來學習,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中實現“心、腦、手”的統一。
行動導向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體驗式的學習方法的結合,行動導向教學法不是一種具體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構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頭腦風暴法、引導文教學法、張貼板教學法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要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消費心理學》中的應用
《消費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基礎知識與市場營銷理論的有機結合,是心理學一般原理在市場營銷活動中的延伸和應用。對于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來說,掌握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和消費行為規律并有效運用于市場營銷實踐中,是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之一。基于《消費心理學》這種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嘗試采用了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三種具體的行動導向教學法。
(一)案例分析教學法。
案例分析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從中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它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首先引用相關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思考,教師進行引導、總結,最后把案例中相關理論知識系統梳理;另一種是先講理論知識,接著引出與之對應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最后對案例總結點評。第一種筆者認為通過案例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不會受先入為主的理論知識的束縛,但要求教師問題設計合理,引導能力強。第二種能使學生更好的把剛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強了理論知識的掌握,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差,分析案例時發散思維容易受到束縛。
如果教學時間允許,可以把兩種形式結合起來。例如,在教授商店選址的心里分析時,我先讓學生看了“家樂福的選址”案例,提出問題“家樂福商場選址有哪些要求?”學生們紛紛說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讓學生討論“家樂福這些選址的要求體現的了消費者什么消費心理?除了這些要求,商場的選址還應注意些什么嗎?”通過引導、歸納、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選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論知識。最后再展示“萬客隆選址策略”案例,讓學生分析該案例中選址的優缺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定某種情境與題材,讓學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充分體會角色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模式。情景模擬結束以后,請學生對參與演練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看他們是否真正參與其中,是否有意識關注消費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識塑造自己營銷素質。最后,讓學生寫一份結論分析。
例如在講解商品定價與消費心理時,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挑選四人參加表演,第一組四人扮演服裝商店的店員,第二組扮演四個大學生,第三組扮演四個農民工,第四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和兩個孩子。每組沒有參演的學生負責評價自己組員和別組組員的表現。通過店主和不同的顧客之間議價的過程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價與消費心理的關系。
(三)頭腦風暴法。
采用“大腦風暴”教學法時,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地發表意見,在發表意見時,教師不對其正確性或準確性進行任何評價。學生不需要為自己的觀點陳述原因,其他學生也沒有必要立刻對某個學生的觀點加以評價、開展討論或提出批評,最后所有意見均放在一起統一進行整理和評判。通過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促使學生對某一教學課題產生自己的意見,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激勵引起連鎖反應,從而獲得大量的構想,經過組合和改進,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遺憾消費形成的原因?怎樣有效防止遺憾消費?”這個問題時,一邊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一邊做記錄,學生發表完意見,大家一起總結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消費心理學》中的應用注意事項
1、積極引導每個學生參與。剛開始時部分學生參與較少,可能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表達;或者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達;還有可能是有些學生已經習慣了“填鴨式”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對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不適應。這時教師要積極關注這部分學生,鼓勵他們。
2.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或咨詢者或主持人,以達到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效果。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用行為來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團隊中自主地進行學習,達到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數教師由于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思路或做法與教學內容出現偏差時,往往對學生進行單獨或團隊的暗示、指導,甚至以教師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強調,嚴重遏制了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違背了行動導向教學的初衷。
3、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教師的前期策劃與過程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還是頭腦風暴法,一般持續時間長,這對教師如何安排好教學進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學生在比較自主的狀態下保持學習的自律性和主動性,保證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對行動導向教學的過程有更強的控制能力。這也是今后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作者: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旅游管理專業,助教 ,碩士學位, 畢業于中南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
參考文獻:
[1]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7.1 9.
[2]薄躍萍.德國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研究.天津大學,201 0.37.
[3]尹金金.淺析行動導向教學中激勵機制的運用 .當代職業教育,2 011,34.
[4]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101.
篇3
關鍵詞:酒店收益管理;研究式教學;專題化;綜合化;實踐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3-0115-03
一、引言
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課程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傳授知識,還包括對學生判斷能力、分析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以及對人性的認識,從而成為一個完整的有獨立人格的人等。作為管理學一級學科下的酒店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應用性特點,其教學長期面臨著對教學地位的再認識以及如何提升學生從業能力。特別是本科層面的教學一方面既要避免教學的高職化,片面注重技能的培養;另外一方面,也不能過分強調理論教學的比重,避免脫離實踐和崗位。如何創新教學設計,使本科層次的酒店管理教學發揮應有作用就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結合酒店管理最新發展趨勢,從《酒店收益管理》特色課程出發來探討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二、問題的提出
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為21世紀最重要的、回報率最高的邊緣產業之一。在美國,收益管理課程是許多頂尖商學院工商管理(MBA)的必修課程。由于收益管理所帶來的高回報和當前數字時代酒店分銷的復雜性,收益管理已經成為星級酒店提升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酒店收益管理》課程是酒店管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兼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綜合的特點。該課程融合了經濟學、消費心理學、市場營銷學、運籌學等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統計預測決策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培養學生利用收益管理思想解決酒店定價、渠道管理的能力,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對星級酒店實際運營和管理具有一定認識。這就使得必須更深入研究該課程教學目標和方法,深化教學改革。
(一)院校對酒店收益管理認識剛起步,收益管理人才緊缺
本科層次的酒店管理專業自從2008開設立以來,如何使其區分于高職層面的人才培養以及教學體系適應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一直是專業發展探討的熱點話題。本科酒店管理專業教育屬于職業型、專業型教育,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國內許多高校一直將為酒店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定為最終的培養目標,但過高的專業目標會使學生從業心理上產生誤導,導致過多的學生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沒有良好的心態,“眼高手低”。另外,部分高校在設置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時十分倉促,許多相關專業的任課教師缺乏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相關的從業經驗,這就致使許多高校采用照抄照搬的方式來設置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看不到產業發展最新趨勢和要求。
近年來,由于競爭環境的改變,星級酒店數量的不斷增加,移動技術蓬勃發展帶來的消費習慣的改變,購買方式和渠道日益多元,用“傳統”的方法來建立與客戶的關系和運營模式已不再有用。這使得酒店收益管理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十多年前,主要是國際品牌酒店集團使用先進的收益管理系統。而如今大量的酒店,無論是單體酒店還是區域性或者全國性的酒店集團,都開始使用收益管理方法或系統來確保它們定價策略的正確性,以獲取更大收益。而在院校培養中對酒店收益管理人才的培養剛剛起步,開設此類方向或者課程的學校寥寥無幾,有關收益管理的專門人才培養更是非常有限。國際上許多酒店集團只能通過設立區域收益管理中心來實施集中式的收益管理工作。
(二)《酒店收益管理》課程教材極為缺乏,教學資料獲取困難
教材是教學之本,優秀的教材具有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內容新穎、深入淺出等特點,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收益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航空業,引入酒店業是80年代中后期,進入國內酒店業時間不長,加上酒店管理自身學術研究相對業界落后。因此,相關收益管理教材非常缺乏,目前市場上僅有一本教材(《收益管理:有效實現飯店收入的最大化》)能作為教學使用。而相關收益管理教材要么內容上不吻合酒店業的收益特征,要么是非常寬泛,沒有在專業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由于收益管理涉及酒店企業的核心商業利益,全體部門收益文化的建立、內部產品的定價策略、銷售渠道管理、收益和預訂崗位職責等內容,各家星級酒店或者酒店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都嚴格保密,往往難于獲得。加上收益管理需要酒店系列數據支撐,使得課程教學開展,特別是案例教學及小組討論的基礎材料獲取較為艱辛。
三、“以綜合化、專題化、實踐化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一)課程教學目標設計
隨著酒店業的挑戰不斷增加,酒店收益管理經理的職責也經歷了從分析師到決策管理者的巨大轉變。酒店收益管理經理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操作技能,例如:熟練使用相關的工具,更需要具有較強的決策能力和戰略思維。一個優秀的酒店收益管理經理會經常與總經理和銷售總監對酒店的市場定位(如:細分市場的結構)及如何完成目標等話題進行探討。收益經理還要依據整體目標,制定房量控制策略和定價策略,并且軟技能對收益經理同樣重要,如協作力、溝通力和領導力。優秀的收益經理既是改革的推動者,也是領導者。很多的酒店部門,例如預訂部、銷售市場部、財務部和前臺,都要和收益管理團隊密切合作,保證準確地執行正確的戰略。因此,學生收益管理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關注學生酒店管理技術素養的養成,也要強化學生酒店收益管理能力的塑造,注意學生收益技能與專業知識的統一。
(二)課程教學設計原則
《酒店收益管理》課程要遵循“綜合化、專題化、實踐化”為原則,探索這一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一是對課程專題化的改革;即以專題方式(問題項目)為線索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代替原有的以條塊化知識為核心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增強學科間的系統性和關聯性,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直觀、更容易接受,提高教學效率。二是對課程綜合化的改革;即利用綜合化、系統化的思想,消除學科和課程障礙,將被課程和學科分割開的知識點再整合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整體,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三是對課程實踐化的改革;即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除對理論知識進行強調之外,還要注重對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強調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和促進,真正達到知識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知識的目的。總之,《酒店收益管理》課程要遵循綜合化、實踐化和專題化的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的經濟管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基礎知識,對酒店管理問題進行解決,通過分析實踐問題,形成獨立的容易操作的教學專題,啟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程教學實施方法
1.強調問題導向,實施專題化的教學內容。收益管理是酒店為了提高其客房的利用率,而從微觀市場出發開發的管理供需的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的形成,經過了從理論到實踐又從實踐到理論的螺旋式的上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實踐問題,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與啟發,會不斷完善相關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每一步進展,每一個問題都是活脫脫的教學內容,最終形成收益管理理論方法體系。
《酒店收益管理》課程是以收益管理為依據所形成的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理論方法體系,在組織教學內容以問題為線索,將課程內容分成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7個專題,即:收益管理要解決的問題、收益管理實戰方法(超額預訂)、市場需求分析與預測、酒店散客與團隊管理(渠道管理)、酒店產品開發與定價(價格策略)、收益管理的實施、餐廳、宴會和會議的收益管理。每個專題都有其相對應的核心問題,即:如何提高酒店出租率和平均房價、如何解決酒店No show造成的客房閑置、酒店如何進行市場需求的分析與預測、酒店如何根據客人性質進行渠道控制、酒店如何依據客房特點和外部市場環境進行定價、如何實施收益管理、如何提高餐廳、宴會和會議廳的利用效率。課程內容圍繞核心問題展開。同時,針對問題,配備合適的案例進行教學,把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融入案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自己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開發了酒店超售管理決策案例,酒店一周價格調整案例,酒店銷售渠道控制案例,酒店細分市場收益管理案例,餐廳與會議收益實施案例等。隨著酒店管理實踐的變化這些案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專題化教學內容的組織,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一個解決實踐問題的過程,并依據這一過程,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達到指導學生的目的。
第一,在對問題的描述時期,通過案例教學方法,教師可向學生展示酒店管理實踐中的背景以及問題,通過績效考核,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和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第二,在問題的分析時期,通過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質疑與討論,通過相互間的討論尋求可能的答案。即便不能全面解決,也會形成一定的方法和思路,然后教師再進行指導和點評,更容易使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
第三,在問題的解決時期,利用解決問題的工具,制定出各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方案,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整體思考以及對工具掌握的興趣。
第四,在總結問題時期,利用傳授式的教學方法,提升強化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促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思考。
2.針對能力結構,貫徹教學內容的綜合化。綜合化的知識應用是專題化教學內容的需要,也可以說是教學內容的綜合化。綜合化要求把被課程和學科分割的知識整合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整體,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就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對每個核心問題進行解決,包括市場營銷、管理經濟學、酒店管理、消費心理學等知識以及計算機工具及統計預測和運籌等定量方法等。同時,每個專題中的實踐問題都以一定的社會經濟背景為基礎,所以解決方案肯定會受影響。如在解決收益管理問題時,政府對行業的管制也是重要的制度限制因素;解決酒店超額預定問題時,社會文化因素會影響預訂實施的有效性。在定價管理中,要兼顧顧客滿意與企業社會責任,不能完全以利潤為唯一目標。總之,收益管理實施成功與否,是多種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3.明確任務驅動,提升教學內容的實踐化。《酒店收益管理》課程以項目研究式為基礎,從課程開發開始就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并及時關注酒店行業時態,對最新的實踐問題進行分析解決,使該課程在培養學生素質和就業競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雖然《酒店收益管理》課程具有面向實踐問題的特點,但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仍然認為理論知識比較重要。究其原因,首先,《酒店收益管理》課程的性質是使用科學管理方法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科學管理方法,如果基礎不扎實,理論理解就較為吃力。其次,酒店管理本身具有應用性強的特點,而許多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很難接觸到具體的酒店管理細節,而酒店收益管理針對的又是微觀市場,致使學生很難消化致使,認為理論性太強,這一問題在進行校企合作時可以得到驗證。為此,課程除了采用案例教學方法之外,還須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第一,采用分組方式,進行酒店研究式教學。收益管理綜合實踐項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某一家酒店的市場分析,通過對顧客需求分層、周邊供應市場、進行調查研究,結合酒店內部具體的客房規模、渠道切分、定價策略以及餐廳等經營環節,進行總體收益分析。通過對真實市場實踐的調查,讓學生思考,如何根據預訂情況進行動態價格調整,如何預測未來市場走勢給出合理的銷售渠道管理。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的影響,對自主的研究式學習方式學生還不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施中定期對各個實踐項目小組的進展進行溝通、檢查和督促,保證小組實施的質量和有效性,并且要求不同小組的進行階段性成果展示,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氛圍,項目研究也會逐步走向深入。因而通過實踐項目,可改變學生對酒店管理的最初認識,引導學生站在酒店經營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同時,在實踐項目的完成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軟件應用能力。
第二,搭建基礎平臺,提供輔助教學工具。使用教務輔助網絡系統,開展網上教學,把1小時課堂變成24小時平臺,鼓勵學生自學;使用通知功能,隨時與學生溝通課程進展;通過平臺,更新課程參考資料。另外,借助全球酒店專業數據庫STR Global和“先之網網絡課程”多形式提供教學支撐,多途徑提升學生自學效果。
《酒店收益管理》課程改革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以及課程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價值具有深刻認識,要求教師對酒店業實際運營非常了解和熟悉,要求教師能夠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環節,要求教師能夠有效控制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這就對教師的知識結構、管理能力和工作經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結語
《酒店收益管理》課程的最大特色是必須和產業發展的實踐緊密結合,但是實踐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隨著產業發展的最新變化,并對其凝練和運用到教學過程是本課程永久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永莉.航空公司收益管理課程的專題化、綜合化、實踐化[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12,(04):57-60.
[2]徐福英,劉濤.參與式教學的實施與應用研究――以《酒店管理原理》課程為例[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3,(04):79-81.
篇4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國際貿易的增長促使國際結算業務同步增長,給從事國際結算業務的金融結構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國際結算業務也成為中資、外資銀行必爭的一塊領域,而國際結算業務中對客戶提供的貿易融資業務,更是最具競爭性的領域。而國際結算業務的競爭最終是國際結算人才的競爭,因此,培養高素質的國際結算業務應用性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國際結算課程是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等專業的專業必修課。
國際結算課程的基本內容包括:國際結算中使用的票據,闡述了票據的基本概念、特征與相關的票據行為,并重點闡明了幾種常用票據種類;國際結算的方式,系統闡述了匯款、托收、信用證、銀行保函等國際結算方式;國際結算中的單據及其審核,闡述了運輸單據(包括海運提單、租船合約提單、空運提單等多種運輸單據)及相關附屬單據,并另辟一章,闡述了國際結算的各方審單的具體程序、注意事項等。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完整地掌握國際結算的基本理論框架,并能靈活運用于國際貿易結算實踐。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國際結算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重點掌握票據和信用證的使用、單據制作、貿易融資等內容,并了解國際結算方式的最新發展。一、國際結算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目前該院國際結算課程仍是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理解不好,學習主動性不高。
國際結算課程學習內容中涉及諸多國際慣例及規則條款,不講這些條款教學內容不完整,而講解條款又非常的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往往對國際結算理論知識掌握較好,在實務工作中卻無從下手。
(二)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不合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外語能力、中外文化及風俗、貿易習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教學計劃中,仍是采取了傳統的課程設置,沒有體現上述要求。建議在課程設置上根據專業的需求,可開設世界經濟地理、消費心理學、涉外禮儀等課程供學生選修。
(三)實踐教學問題。
許多學生能夠掌握一些理論知識,卻無法將理論知識和工作崗位的實操結合。雖然學院有國際貿易實訓實訓軟件來進行角色演練,但與現實工作崗位中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對該專業來說,由于涉及到商業機密,一筆外貿交易從最開始的交易磋商到最后的國際結算的完成,所需要的時間跨度太長,絕大部分的企業不愿意接納學生替崗實習。
針對這些在國際結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績效技術的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方法。二、績效技術
績效技術,也普遍被稱為人類績效技術,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學和其后的教學系統設計。
運用績效技術改革國際結算教學有一定的優越性,國際結算課程體系復雜,內容繁多,而且其中國際貿易慣例、法規更新、新的貿易融資服務不斷出現,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教學要求。而采用績效技術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與高效性。績效技術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的價值,真正做到學習行為效益與價值的協調,提高學習效果。可見,運用績效技術改革國際結算教學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三、應用績效技術解決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績效技術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關研究人員根據自己在特定情景中的應用、實踐經驗,總結了許多工作模型,但大多數工作模型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這些基本要素是“分析(Analysis)開發(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與評價(Evaluation)”,簡稱為ADDIE。如何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益,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是當代教育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當前國際結算教學出現的的弊端,運用績效方法解決國際結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績效分析:明確國際結算教學目標與要求,采用績分析,找出存在的績效差距。
在對國際結算課程進行具體分析后,識別出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記住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內容,掌握國際結算使用方法與條件、工藝流程等,并及時開展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教師與學生在有限的學時(68個學時)內掌握國際結算中的票據、結算方式、金融服務,完成本課程的教學。教師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識別學生及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缺陷與不足,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找出影響教學效果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國際結算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本身對這門課程沒有興趣,學習效率自然會降低,久而久之學生自信缺乏,學習主動性較差,陷入惡性循環,這樣績效差距就會更大。
次要原因則是學生所處客觀環境的影響。例如:現實中獨立學院的大多數教師都是該專業研究生或博士畢業就進入教師行業,缺乏在外貿企業或金融機構的實際工作經驗,上課時也就只能根據書本現有的知識講授,內容不能和實際情況相聯系,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對此,可鼓勵教師采用業務培訓、掛職鍛煉等方式定期在校外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鍛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同時,通過向金融機構、外貿企業等實務部門聘請兼職教師到校授課或進行實務講座,全面提升教師實務教學水平。
在進行績效分析時應多方面分析找到問題存在的癥結,對癥下藥,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二)干預措施的確定與實施。
主要干預措施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其學習這門課程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找到一個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國際結算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選用案例可以是當今社會的真實案例,也可以由自己根據需要講解的知識點來設計一些案例,這類型案例的內容一是圍繞本節課的內容展開的,再來可以加入一些之前學過的知識點來進行整體教學。如在講到票據的性質中的設權性和無因性時,舉出案例:2012年5月19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價值400萬美元,5月12日,乙開給甲一張以丙為付款人,甲為收款人的遠期匯票作為貨款支付工具,付款期為2012年9月10日。6月15日,甲將匯票背書轉讓給丁。丁于到期日向丙提示付款,但遭拒付。丁于是將拒付事實通知甲和乙,并向乙追索。而乙以收到的貨物與合同不符為由拒付。請學生思考:此事件應由誰負責?為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又是什么?經過同學們的激烈討論后,得出結論此事件應由乙負責,由于這張匯票是一張未承兌匯票,因此,作為出票人的乙就是主債務人。乙只要出票,根據票據的無因性,只要票據記載合格,就能享受票據權力,所以不能以貨物不符為由拒付。關于貨物不符的問題,應依據合同的規定向甲要求索賠。至此,學生自己就明白了票據的性質。
次要措施包括提高教師的實務教學水平,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等。通過這些干預措施的確定、分析、調整,找出具體解決措施來縮小差距。干預措施分析與確定是否合理,主要依據績效差距是否縮小或者消除來衡量。
(三)反饋與評價。
形成有效的評價體系檢測干預方案的實施效果,查看績效目標的縮小程度,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目標。評價不是一項終結性工作,應該貫串于整個績效技術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活動。四、工作展望
-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術的求職意向
- 下一篇:包裝設計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