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應急指揮能力提升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3: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場應急指揮能力提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場應急指揮能力提升

篇1

關鍵詞:電力企業,應急管理,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現代城市的規模和功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復雜,對電力供應的依賴也日益增強,城市生產能源、生活保障、通訊等都離不開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的供電是城市穩定的重要因素。現代城市電網規模較大、結構復雜、聯絡廣泛,電力突發事件具有危險源多、次生災害多、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等特點。一旦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發生時,電網極易受到影響,造成供電中斷,給城市功能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因此,研究提升供電企業的應急處置能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3年前,我國對應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災害管理方面。2003年的抗擊“非典”,暴露出我國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如信息渠道不暢通,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不健全等問題,應急處置能力還較弱。“非典”之后,國家下決心全面加強和推進應急管理工作。2006年國務院《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7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對國家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法制給出框架和依據。國家電監會、國家安監總局也分別對電力企業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管理、隊伍建設、培訓演練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國家規定和要求,南方電網公司2007年《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應急管理工作規定》,2008年了《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14個專項應急預案,框定了南網公司系統的應急管理模式。

嚴格依從于南網公司的應急管理模式,玉溪供電局經過兩年多建設,基本建立了以應急預案系統、應急保障系統、應急指揮系統及應急運轉機制為主體的應急管理體系。筆者認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影響及提升供電局應急處置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應急指揮系統運轉效率、應急培訓及演練的廣度與深度。

2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的探索和思考

2.1改善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可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有效支撐。

應急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目前南方電網公司系統的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三類。不同種類的應急預案,其編制目的和作用也不相同。提高三類應急預案的編寫質量,可從系統層、操作層、執行層三個層面分別提升供電局應急處置能力。

2.1.1 綜合預案的編制應系統、全面。

綜合應急預案是針對供電局整體,對可能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則的說明,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綱領文件。編制綜合應急預案,應充分理解國家、行業、上級單位對應急管理的相關規定及要求,充分分析本單位面臨的各類突發事件風險及應急資源情況,對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與處置的通用流程等作詳細說明,從源頭對本單位應急管理體系構筑總體框架。所謂“綱舉目張”,綜合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對全局應急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牽引和奠基作用。

2.1.2 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應具體、明確。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較為典型的突發事件(如電網事故、設備事故、人身事故、自然災害等),明確其應急程序和具體的應急行動方案,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骨干文件。編制專項應急預案,應突出“專項”,即專業性。在依從于綜合預案的前提下,專項應急預案應從本專業出發,深度分析對應的突發事件風險及內部可調用資源、外部可聯動資源,擬定明確、具體的處置流程及措施。專項應急預案按專業對綜合應急預案提供支撐,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專項應急預案應可直接作為應急指揮機構的行動指南和操作腳本。

2.1.3 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應簡潔、明了。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文件。突發事件現場作為應急處置的“第一地點”,是最直接的信息源和處理終端。綜合預案的框架構思、專項預案的骨干支撐,都需要在現場處置方案得到落實。同時突發事件現場又是最需要快速反應的場所,及時、正確的第一時間處理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基礎,意義十分重大——以觸電人身事故為例,傷員觸電后實施急救的黃金時間僅僅只有幾分鐘,只有現場迅速正確處置,才可能挽救生命。因此,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必須突出簡潔、明了的特點,依從于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以最少的文字描述最重要的流程和信息——如詳細行動步驟及順序、信息報送方式及渠道、注意事項及特殊要求等,具備較強的操作性。實際運用中,也可以圖表形式具體體現并張貼,以達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2.2提高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效率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根本保障。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另一個重點是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應急指揮系統對于應急處置的作用,就如同大腦和神經系統對于人體的作用,是根本因素。筆者認為,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流運轉、判斷與決策、資源調配、指令執行與反饋,其中信息流運轉聯絡其他三個要素(見圖1)。因此筆者認為,提高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效率,關鍵在于信息的高速、準確流轉。

圖1 應急指揮系統運轉過程

2.2.1 應急指揮機構應明確、唯一。

應急指揮機構是大腦。多個應急指揮機構并存,必將導致多頭指揮,指令的權威性與有效性將互相排斥或交叉,造成信息混亂,直接影響應急處置工作的開展。

實際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供電局應明確突發事件所對應的應急響應級別,并對應于每一個應急響應級別,確定唯一的組織機構履行指揮職責。響應級別及指揮機構的確定和對應,應在管理標準或應急預案中具體給出,并在全局范圍內進行協調和統一,確保規范性和一致性。如:專項應急指揮部和局應急指揮中心的關系和區別、各自的職責和指揮權限等,應給予明確描述。

2.2.2 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應明確、唯一。

突發事件發生后,對信息報送、指令傳達的要求是快和準。從國家到行業,再到南網公司,各級應急管理機構都對下級報送信息的時限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信息流轉快速準確,必須明確各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在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中應明確信息報送對象聯系方式、時限、內容要求等內容。同時,為了減少事發現場和下級單位信息報送工作量,信息通道宜唯一,或盡量避免輻射式報送。如,在信息報送要求未整合的情況下,若變電站現場發生一起設備事故,當值負責人在組織現場處置的同時,還需分別向調度、生技、安監、變電管理所等部門報送信息,短時間內信息報送量過高,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2.2.3 應組建強大的信息處理組,避免信息堵塞。

應急工作組是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部分。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過程中,工作組的數量和種類不盡相同。但是,作為信息流“處理泵”的信息處理組,應是必不可少且應強化組建的。在應急處置過程中,信息處理組承擔信息接收、統計、分析、匯總、及上報等工作,是信息流運轉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信息工作組配給資源不足或運行不暢,勢必造成應急處置過程中大量信息無序流轉或堵塞,甚至出現錯誤支持信息提供給決策層,導致錯誤決策。

考慮到上述因素,信息處理組不應臨時組建。應在專項預案中明確信息處理組的固定人員(包括B角)、職責、工作流程,并實現表單化。通過日常演練磨合,充分準備,應急處置時才能做到高效快捷。

2.2.4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可為指揮系統運轉增效提供強力支持。

網絡和視頻系統的廣泛運用,可極大提升信息流轉頻率和實效。主動運用南方電網公司應急指揮信息管理系統,減少對下級單位信息索取,亦可大大減少信息流量,增加流轉效率。在日常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除注重信息化硬件平臺建設外,還應加強運用能力培訓,使信息化手段能夠真正為系統運轉增效服務。

2.3普遍、深入的應急培訓和演練可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基礎環境。

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的概念,實際上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針對應急預案、應急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大型工機具使用方法、生命自救互救的學習,可稱為應急培訓,示范性、檢驗性應急演練,也可作為應急培訓。兩者目的都是促進應急相關人員對應急管理體系的熟悉、對應急知識和技能的熟練掌握。

2.3.1 宜采用“普遍培訓、重點培養”的方式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

我們企業的應急隊伍和應急專家組都是基于生產技術和管理骨干建立起來的,成員并非專業應急搶險人員,實際上我們并沒有一支“24小時待命”等待搶險任務的應急隊伍。鑒于日常生產工作地點的離散性以及突發事件發生的不可預知,要做到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最快速度派遣搶險隊伍趕赴現場,就必須做到各專業部門隨時能夠派遣熟悉應急管理的技術人員到位。因此,針對“固定名單”的應急培訓和演練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應采用“普遍培訓、重點培養”方式,對幾乎所有員工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對其中的骨干組織有針對性的重點培養。此種方式對于“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有較大支持。

2.3.2 培訓和演練應關注深度,務求實效。

員工的應急意識、知識、技能,以及對應急管理體系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員工應急意識、知識、技能,培訓和演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和淺嘗輒止的培訓和演練,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未必有效,反而可能有害。因此,培訓和演練的實效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提高培訓和演練的實效,關鍵有二:一是要有的放矢。要明確目標,根據目標分解制定培訓、演練計劃,分批次、有步驟地組織開展,逐步實現目標;二是要閉環管理、持續改進。針對每次培訓和演練認真總結分析,查找問題,逐一落實解決,擬定下階段改進方向。

3 結束語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在電力企業推進實施時間并不長,國家對于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也正處在在發展中。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對于提升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的研究和探索也才剛剛開始,借此文對現有的一些經驗和實踐進行總結,今后將更加注重應急管理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實踐運用。

參考文獻:

[1]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

篇2

為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增強全社會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全區應急管理工作水平,區政府決定今年在全區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年”活動,現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年”活動,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要求,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應急預案演練年”活動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鞏固、提升、精細化”的總體要求,使應急預案更加完備、可操作性強,應急隊伍熟練掌握救援技能,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和決策、協調、處置的基本程序,檢驗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現場處置能力和應急專業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全面推進全區應急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今年各單位至少要開展一次以上的應急預案演練,演練要有針對性,確保達到演練的目標。

一是通過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準備情況,不足之處及時調整補充。

三是提高指揮組織人員的組織協調能力,增強應急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的應急執行處置能力,鍛煉應急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演練隊伍的技能和素質。

四是加強應急聯動,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人員職責任務,理順部門協調聯動關系,完善應急聯動機制。

五是加強應急管理知識宣傳,提高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應對能力。通過演練和實踐,進一步完善各鎮(辦)的總體應急預案和各部門、各單位的專項應急預案,進一步掌握預案內容,檢驗預案的科學性、規范化和可操作性,進一步提高本單位應急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應急管理整體工作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精心準備,明確目的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科學設計演練方案,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制訂并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確保應急演練工作順利進行。通過應急演練,培訓應急隊伍,落實崗位責任,掌握相關技能,了解應急機制和管理體制,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和決策、協調、處置的基本程序,檢驗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現場處置能力和應急專業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評價應急準備狀態。

(二)全面實施,檢驗能力

1、檢驗應急響應的能力。演練單位要根據應急演練的目的和類別,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開展事件信息的研判工作,并按照分級響應原則作出應急響應,及時決策,制定搶險救援方案,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實施指揮救援,及時做好事件的先期應急處置工作。

2、檢驗現場救援的能力。演練單位按照不同的演練目的、演練形式、演練內容和演練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考慮可能出現和發生的問題,注重問題設置的綜合化和復雜化,檢驗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出現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全面提高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能力。

3、檢驗應急聯動的能力。應急演練由預案編制單位牽頭,其他相關單位予以協助。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要根據應急處置的實際需要,成立專項工作組,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做到指揮機構、救援隊伍,通信指揮、交通疏導、醫療救護、治安管理等協同配合,做到統一組織、協調、指揮、調度,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提高參與演練各單位的應急聯動、協同配合能力。

4、檢驗應急保障的能力。演練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應急演練的人員保障、財力保障、場地保障、應急物資和器材保障、通信保障及安全保障等應急保障工作,確保應急演練活動順利開展。

(三)總結經驗,提升水平

演練活動結束后,演練部門和單位要進行演練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查找自身不足,適時修訂、完善預案相關內容,整改存在問題,不斷增強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及時將應急預案演練總結評估報告和圖像資料等報區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

篇3

【關鍵詞】 演練 協同 方法 模式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電監會、國家電網公司、重慶市人民政府對電力應急工作的要求,深刻吸取國內外大面積停電事件教訓,檢驗和完善《重慶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重要保電事件處置應急預案》等各項預案,有效落實電網風險防控措施,提高重慶各級政府、電網企業及社會用電單位的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協調聯動能力,近四來,重慶市電力公司聯合市政府應急辦、各區縣政府和相關重要客戶單位,分片區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聯合演練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極具實際操作價值的“331”大型綜合應急演練模式【3-夯實應急管理基礎、基層、基本功;3-建立公司與基層單位(包括單位與單位)之間、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公司與電力客戶之間的應急協調聯動機制;1-建立完善一套演練評估指標體系】,指導應急演練工作有效開展。本篇從演練課題確立、聯合組織機構建立、腳本方案編寫、技術方案優化創新、演練形式創新、演練評估等各方面,對演練的變革與管理做出了詳細介紹,為更好的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提供了經驗。

一、準備階段

1.1 設立演練課題

以建立“各級政府-供電企業-電力客戶”三方聯動機制為目標,最大范圍發動各級相關政府和重要(高危)客戶,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聯合演練。

1.2 市電力公司應急辦牽頭,各相關基層對口銜接各級政府部門、參演客戶,并達成一致共識,確定各具體參演單位

為達到演練效果,提升社會單位和公眾應對突發電力公共事件的意識和緊急狀況的處置能力,演練需盡可能大范圍的組織社會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參與。因此,要依托演練相關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基層供電單位,對口銜接、協調當地重要(高危)客戶和大型社區,為演練提供場地和人員等,積極配合參與演練。

1.3 成立聯合演練工作機構,抽調相關參演單位人員集中辦公

為有效開展演練各項籌備工作,協調組織聯合演練涉及的政府部門、電力客戶和相關基層供電企業等參演單位成立演練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按照演練重點內容的不同,工作小組下設不同的專業組,一般分為演練策劃組、社會聯動組、綜合信息組、新聞宣傳組、技術支持組、編導攝制組、電網調度組、專家評估組等8個小組。

1.4 編制演練方案、腳本

根據演練目的、相關應急預案和應達到的演練目標,制定演練方案,方案中明確演練主辦、承辦、參演單位、組織機構和職責、計劃演練時間、演練地點、演練故障設置、演練流程和工作推進計劃等。

根據演練方案,對各實演點和演練主會場技術條件進行實地了解,以充分結合各單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實際情況和展示公司責任央企形象為原則,對演練情景事件進行總體設計,按照演練主會場屏幕布置、模擬事件發展順序編制演練總腳本。

二、實施階段

2.1 制定與實施演練技術方案

應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在日常演練中應率先嘗試和實踐不

同地域、不同行業現場與演練指揮部音視頻信息的互聯互通。

1)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之間

利用市政府應急指揮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實現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與各區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音視頻傳輸,同時通過各區縣應急指揮中心之間的音視頻傳輸。

2)公司和各區縣單位之間

利用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市電力公司與各區縣供電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音視頻傳輸。

3)公司與市政府人防應急指揮平臺之間

利用社會公共通信網絡(光纖通道),實現市電力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與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區縣供電企業與區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音視頻互聯互通。

4)電力演練現場與公司之間

利用公司應急移動指揮系統(應急指揮車衛星通信系統)實現各現場同步演練點與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語音、圖像、數據傳輸。

5)其他演練現場與政府人防之間

利用市政府人防系統應急指揮車無線數字圖像傳輸系統和現場語音對講系統實現其他演練現場與指揮車之間的語音、圖像傳輸。

最終實現在演練主會場有效匯集來自市電力公司、市政府應急指揮平臺、各基層供電單位、各區縣應急指揮平臺、各現場演練點的音視頻信息,為指揮部快速各類應急指令創造了條件。

2.2 開展分步演練、專題片制作等

大型綜合實戰演練,會邀請相關的觀摩嘉賓和領導,為更好的讓來賓了解演練情況、突出演練重點、展示企業風采。需制作一段時長在5分鐘內的宣傳短片,用于正式演練開始階段,能讓觀摩人員更加直觀的感受演練。

為在有效時間內,更好的展示演練各環節,達到以演帶練的目的,突出演練的聯動性、生動性與立體感,豐富演練內容,在同步演練前,需要提前組織部分單位開展分步演練,拍攝記錄演練全過程。在同步演練的過程中,穿插分步演練畫面,能更好、更全面的檢驗和展示演練全過程。同時,利用開展分步演練的機會,邀請經信委、安監局、電監辦工作人員對客戶供電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大型社區居民客戶進行停電宣傳,增強公眾危機意識與協同應對能力。

2.3 組織同步預演并完善細節

演練的成敗關鍵很大程度在于演練過程是否流暢、自然。同步預演是為保證萬無一失開展正式演練的重要環節,同步預演細節的磨合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主會場內后臺操作人員的音視頻信號切換、主會場聯絡人員與各分會場以及現場實演點聯絡人員的協作配合;二是同步演練現場參演人員的演練過程以及與主會場演練指令的配合;三是政府應急指揮平臺、電力應急指揮平臺、現場移動指揮平臺的融合運轉。只有做到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才能將演練辦出水平、取得實效。

2.4 與參演單位共同擬定邀請觀摩人員名單

成功舉辦一場高規格演練,離不開參演各方領導的重視和相關上級單位、部門的指導,為很好的向上級領導匯報、展示演練取得的成效,正式演練時應邀請主要參演單位的上級領導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通過觀摩演練,熟悉應急業務,建立各方聯絡機制,發現問題,找準今后努力、改進的方向。

三、總結評估階段

3.1 演練評估、總結

演練方案明確了演練評估專家組組長和人員,通常由政府或上級單位應急管理專家擔任,通過對演練從準備階段到實施階段的全過程參與,能夠對演練效果、取得的成效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演練評估應根據演練科目設置情況,事前制定演練評估標準,用于對演練全過程進行評估。演練結束后一個月內完成演練工作總結,進一步明確不足,找準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4

關鍵詞:北斗;定位;短報文;應急通信

中圖分類號: U285.24 文獻標識碼:A

1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區域性有源三維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我國此前已成功發射了十六顆北斗導航,已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2013年可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1.1 定位原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主動式雙向測距二維導航,中心控制系統解算,供用戶三維定位數據。其原理是采用三球交匯測星原理進行定位,以兩顆衛星為球心,兩球心至用戶的距離為半徑,可畫出兩個球面。另一個球面是以地心為球心,畫出以用戶所在位置點至地心的距離為半徑的球面,三個球面的交會點即為用戶的位置。

1.2 主要功能

(1)快速定位。系統能夠覆蓋我國全部國土,無通信盲區,為服務區域內的用戶提供全天候、實時定位服務,定位精度接近GPS。

(2)短報文通信。一次可傳送多達120個漢字的信息;可提供群組呼通信及廣播,數據存儲備份,數據實時查詢下載,數據多點分發等北斗增值服務功能。

(3)精密授時。精度最高達10—20納秒(雙向)。

2 鐵路應急通信系統現狀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運行規模迅速發展,高速鐵路運營范圍已逐漸由經濟發達地區迅速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伴隨著列車時速的提高,對鐵路運輸安全的關注程度也不斷加強,對可能的險情發生后的快速處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鐵路應急通信系統已同數調系統一樣成為高速鐵路的基礎通信設施。

2.1系統結構及設備配置

鐵路應急通信按鐵道部、鐵路局兩級應急指揮中心組成系統,系統由應急指揮中心設備、傳輸網絡、接入設備三部分構成。

應急通信中心設備應包括應急中心通信主設備、衛星接入設備、應急指揮臺、應急操作臺、應急值班臺、應急中心音/視頻終端和網管終端。

應急通信現場設備應包括事故現場應急接入設備、傳輸通道設備、終端設備等。原則上每200km配置1套應急通信現場接入設備。

2.2 系統功能

應急通信系統應能提供事故現場至應急中心之間多路語音通信、靜止圖像和動態圖像實時傳送、顯示以及數據通信等功能。話音通信包括應急中心之間、中心與現場之間、現場內部的單呼與組呼。圖像功能應能同時支持H.264和MPEG-4編碼的視頻,能實現視頻的轉發、分發功能;系統應提供現場無線攝像功能;支持實現現場應急搶險會議的功能。

2.3 使用現狀

鐵路應急通信系統在多次應急搶險中,為迅速恢復行車秩序,減小經濟損失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從目前已經上線運行的各個廠家的應急通信設備來說都存在一個盲點:在其他領域的應急通信系統中已廣泛采用的GPS定位、導航設施和GIS并沒有在鐵路應急通信系統中得到應用,在鐵路行業的應急通信技術體制中也沒有相關內容的體現。

如果在應急通信人員和搶險救災人員在奔赴應急搶險現場的過程中就能夠把行進方位、路線實時發回到應急指揮中心的顯示大屏上,而且能夠實時把路上人員組織情況、救援物資、車輛分布情況等相關的信息在不依靠其它公共網絡的情況下發送到指揮中心,同時指揮中心也能夠把欲下達的指令、氣象信息、正在醞釀的搶險措施等隨時掌握的信息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實時發送到應急通信和搶險人員,無疑對應急通信和搶險過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 北斗系統在鐵路應急通信領域的應用前景

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流動人數的猛增和各種物資資源不平衡的分布對我國鐵路運輸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鐵路的安全運行也顯得至關重要。“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受其他國家的控制,是可靠性較高的導航系統。這就更增大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鐵路應急通信中應用的可能性。

可考慮在原有鐵路應急通信系統中增加對北斗導航模塊獨特功能的應用,完善原有應急通信功能,實現事故現場與應急指揮中心、調度中心間基于北斗短報文的應急信息的實時傳遞,并據此制訂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鐵路應急通信技術規范。

4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應用于鐵路應急通信的設想

4.1 整體解決方案

鐵路應急通信指揮系統增加基于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定位、導航、短報文通信功能,由北斗系統、應急中心的指揮型用戶機以及短報文指揮調度和GIS系統軟件、應急現場的北斗手持式用戶機、車載式用戶機和內置于現場應急接入設備的雙模導航模塊三大部分組成。

在鐵路應急通信現場,為相關應急通信人員配備成熟的單兵設備、車載設備,為參與現場搶險的救援車配備車載機,完成對現場單兵人員和應急搶險車輛的定位、導航和短信應急通信功能的增強。在現場應急接入設備中內置北斗導航模塊,完成現場設備對定位功能和短信收發功能的增加。

在應急中心通信設備上,通過配置基于北斗導航的指揮型用戶機設備,并在應急指揮臺上開發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具有定位、導航功能的GIS軟件和SMS短報文指揮調度等軟件模塊,也可以結合原有的應急通信有線、無線、3G、衛星等傳輸網絡來完成應急現場與應急中心一體的應急定位、導航功能,以及北斗導航系統所獨有的短信息實時調度功能。

4.2 系統功能

(1)短報文指揮調度功能

基于北斗通信功能的短報文指揮調度界面,顯示所屬各用戶終端上傳的短報文信息,并對單個用戶或用戶群下發指揮調度信息及其他通播信息。可實現點對點通信、組播通信、實時短信接收、通信查詢功能、預置電文等功能。

(2)應急GIS信息平臺功能

應急中心在原有通信平臺之外建立基于北斗定位導航系統的應急GIS信息平臺,通信平臺和GIS信息平臺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為現場搶險救援工作保駕護航。GIS平臺可顯示應急救援現場詳細地圖、救援人員、救援車輛等分布信息;根可據應急現場需要生成導航路徑;可根據北斗終端的定位信息顯示不同報警狀態;可實現對地圖進行放大、縮小、查看等功能;可具有距離量算功能等。

結語

隨著鐵路應急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系列技術規范要求的出臺,以及鐵路安全保障的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完整統一的鐵路應急通信網絡是必然的趨勢。針對鐵路應急通信的特點,開發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鐵路應急通信網絡,可極大的提高應急指揮的靈活性,提升應急現場的處理能力。

篇5

關鍵詞:應急指揮;三網融合;保證安全;降低損失

近年來,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公共安全、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對社會的穩定發展和公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面對危害,如果應對不利,往往就會產生巨大的損失。因此,如何及時、高效地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各類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損害,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信息)研發的系列應急平臺解決方案,以數字化預案為基礎,具備綜合協調、臨測監控、信息報告、綜合研判、調度指揮、應急培訓演練等諸多符合應用管理業務需求的功能集,能夠幫助應急指揮部門建立統一指揮、功能完善、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截至目前,該系列應急平臺已經在中央八部委以及江西、安徽、江蘇等五個省市的重要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急應用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安全支撐平臺和大量行業綜合應急解決方案,為國家及時、高效應對突發事件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新指揮手段 改變傳統應急指揮方式

眾所周知,在重大突發事件面前,時間就是生命,應急指揮工作往往就是與時間賽跑,以實現及時有效地援救,最大限度地保障公眾生命及財產的安全。但是,傳統應急指揮是以被動式的響應為主,通過人工報警等手段啟動應急預案,總是難以在第一時間掌握事故情況,無法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尤其一些緊急性更高的突發事件,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救援,往往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單一化、被動式的應急響應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應急指揮業務發展的需要,亟待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保障和預防控制體系。

結合應急指揮的現狀及需求,國家級信息領導廠商航天信息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和業務積累,以軟硬相結合的公共安全技術為核心,以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實踐化預案技術為支撐,從應急平臺體系頂層設計入手,緊密結合應急管理業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急應用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安全支撐平臺和大量行業綜合應急解決方案。應急指揮系統作為一種全新的可視通信交流方式,具備直觀、快速、信息量大等優點,可以有效加快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達及溝通效率,極大地提高決策速度,從而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援。

預案數字化 應急全盤智能管理

應急指揮工程在我國尚屬新興行業,通過應急平臺建設,主要解決提供或者提升信息匯聚、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展現分析、快速反應等方面的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和健全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對于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具有重要意義,是目前國際先進的應急指揮手段。

航天信息研發的應急應用平臺以數字化預案為核心,提供強大的應急業務管理和應急智能決策能力,實現了應急業務過程的可視化展示和分析,具備日常管理、風險分析、監測監控、預測預警、輔助決策、綜合協調、信息與總結評估等功能。當突發事件發生時,通過預案模型能夠全盤調出應急所需的基礎數據和應用服務,使應急預案貫穿于整個應急管理流程中,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在應急管理各個階段的作用。

三網融合 實時高效調度指揮

應急指揮是一個覆蓋面廣、涉及多部門協同的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現場各類信息的分析與處理,為指揮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傳統應急指揮過程中,指揮中心對事件現場的實時情況掌握較少,往往無法及時獲取現場的視頻畫面;同時,分散于不同地點的領導、專家、應急隊伍之間,只能通過手機、對講機、視頻會議等通信手段進行溝通,而難以進行統一的會商,導致整個指揮調度工作效率低下。

航天信息研發的三網融合指揮調度平臺通過現有的有線網、無線網、衛星網三大網的有機融合,對綜合語音平臺、綜合視頻平臺進行資源調度,達到不同網系間的語音互通和視頻數據資源要素的共享,實現了音視頻資源的 “一網聯通”和“一鍵調度”,為應急平臺的指揮通信、數據傳輸和共享、遠程會商與協調、圖像接入等多種調度業務功能提供全面保障,使各級指揮決策人員能夠真正做到“看得見、聽得到、調得出”。這一高效、協同、可視化的應急指揮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全面的感知、智能的預警與統一接警、高效的會商與決策、快速的處置與善后,做到快速協調跨部門資源,高效應對處理突發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和影響。

服務八部五省 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航天信息應急平臺系列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務院辦公廳總值班室、國家核應急響應系統、國家民政部減災中心、國家環保部環境衛星減災中心、中央黨校應急指揮仿真實驗室、江西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安徽省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北京奧運安保周界安全項目等多個重要區域或項目中成功應用,系統運行穩定,成效良好,并曾榮獲中國應急管理信息化技術創新獎。

篇6

【關鍵詞】電力應急通信;短波通信;應用

1 引言

云南是災害頻發、災害覆蓋面廣、受災損失嚴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災害造成的電網故障不可避免。2008年年初,南方地區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使云南電網遭受了嚴重破壞,災害不僅損壞了電網一次設施,同時也造成電力骨干通信電路的中斷,公網通信也由于斷電而無法正常使用。由于現場缺少必要的應急通信工具,使得災害現場的應急指揮調度工作和電網的搶修恢復工作開展困難。因此,建立電力應急通信系統是很有必要性的。

2 短波通信介紹

2.1 短波原理介紹

無線電廣播、無線電通信、衛星、雷達等都依靠無線電波的傳播來實現。無線電波一般指波長由100000m到0.75mm的電磁波。根據電磁波傳播的特性,又分為超長波、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短波的波長為100m到10m,頻率為1.6~30MHz。短波的基本傳播途徑有地波和天波2種。

短波通信中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天波。天波是由天線向高空輻射的電磁波遇到大氣電離層折射后返回地面的無線電波。電離層是指從距地面大約60~2000km處于電離狀態的高空大氣層,只對短波波段的電磁波產生反射作用。電離層分為D,E,F1和F2四層。D層高60~90km,白天可反射2~9MHz的頻率;E層高85~150km,這一層對短波的反射作用較小;F層對短波的反射作用最大,分為F1和F2兩層,F1層高150―200km,只在日間起作用,F2層的高度大于200km,是F層的主體,日問、夜間都支持短波傳播。電離層的濃度對工作頻率的影響很大,濃度高時反射的頻率高,濃度低時反射的頻率低。電離的濃度以單位體積的自由電子數(即電密度)來表示。電離層的高度和濃度隨地區、季節、時間、太陽黑子活動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這說明要想取得較好的短波通信效果,除了有先進的短波設備外,必須采用合適的頻率。

2.2 特點及比較

與衛星通信、數字集群等通信方式相比,無線電短波通信有著許多顯著的優點: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繼站即可實現遠距離通信,建設和維護費用低且運行成本低;設備簡單,可以使用固定基站進行定點通信,也可便攜背負或裝入車輛實現移動通信;電路調度容易,臨時組網方便快捷,靈活性強;抗毀能力強,體積小,適應各種環境條件。上述優點是短波通信被長期保留、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同時,短波通信也存在著些明顯的缺點:可供使用的頻段窄,通信容量小,只適合語音、低速數據及圖片的傳輸;短波的天波信道是變參信道,信號傳輸穩定性差,電臺的操作需要一定的經驗與技巧;大氣和工業無線電噪聲干擾嚴重。

與群體間的任意通信,傳輸距離以基站建設覆蓋范圍而定。

2.3 組網介紹及站址選擇

云南作為我國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災害種類多、分布廣、頻率高、損失嚴重等特點。云南北部的昭通、曲靖、麗江、迪慶地區冬季溫度較低,是冰雪災害發生重點區域,中部的昆明、楚雄、玉溪地區常年氣溫起伏不大,不易發生冰雪災害;南部的紅河、文山、普洱、版納、臨滄、保山、德宏地區屬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夏季雨量豐富,容易引發洪澇災害并伴有山體滑坡現象。怒江地區由于海拔落差較大,河谷熱帶氣候及常年積雪的雪山多種氣候并存,洪澇及冰雪災害發生概率較大。

(1)在昆明建立應急指揮中心,曲靖作為備用應急指揮中心,分別配置125W固定電臺,以指揮中心為中心點,覆蓋整個云南省域范圍(約39萬平方公里)。

(2)在昭通、麗江、臨滄、文山4個地區分別配置125W車載短波電臺,覆蓋中心臺無法覆蓋到的地區。

(3)根據受災情況,在受災指數高的地區酌情配置20W背負臺。在昆明、昭通、大理、楚雄、臨滄、德宏、普洱版納、紅河配置10套背負臺,確保受災現場到指揮中心的通信暢通。

(4)分別在昆明、曲靖、昭通、麗江配置有/無線轉接器,實現由受災現場短波系統就近轉入行政交換專網,確保受災現場與指揮中心的互通。

(5)云南省范圍內任意地區受災,最多將通過兩跳就能進入指揮中心。第一跳由受災地區直接接入指揮中心,或由受災地區接入就近的車載電臺;第二條由車載電臺接入指揮中心,此時有兩種方式可選,可通過無線對無線接入,也可以通過無線對有線接入指揮中心。

(6)當語音通話質量無法保證時,通過發送短信或傳輸圖片或文件的方式,及時進行應急現場情況溝通。

通過以上分析,就以昆明作為短波應急通信中心,按照最遠覆蓋距離1000km和200km分別畫圓,如圖所示。200km遠的距離基本覆蓋了: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曲靖市、紅河州。在這五個州市,使用20W的背負臺就能夠與指揮中心取得聯系。超過200km覆蓋的地區有:昭通市、大理市、麗江市、怒江州、迪慶州、德宏州、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州、文山州。考慮分別在麗江市、臨滄市、昭通市、文山州設置125W移動車載臺。

3 通信移動應急指揮平臺的建設

云南電網移動指揮平臺包括1臺應急通信車和1臺應急指揮車。應急通信車和指揮車采用1+1的建設模式,構建電力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現場指揮中心,通過3G、海事衛星、短波通信等方式,與云南電網應急指揮中心組成前方、后方應急指揮通信網。

3.1 應急通信車

應急通信車主要是配備各類應急通信設備,在應急指揮現場承擔與外界通信功能。應急通信車應同時實現與指揮中心,及與應急指揮車的雙向話音和數據通信。應急通信車按照功能主要劃分為通信系統、音視頻系統、輔助系統三個系統。

(1)通信系統:包括移動通信接入系統(3G)、短波通信接入系統、無線接入系統、海事衛星接入系統、無線接入系統(AP)、統一通信平臺等。

(2)音視頻系統:包括音頻系統、導航定位系統等。

(3)輔助系統:包括供配電系統、辦公系統、照明系統等。

(4)其他:通信終端設備、兩車互聯、車輛改裝、備品備件等。

3.2應急指揮車

應急指揮車主要是在應急指揮現場起到會議功能,是與應急通信車配合使用的。因此,主要功能包括通信系統、音視頻系統、輔助系統三部分。可實現應急指揮車與應急通信車之間的高速雙向數據傳輸。

(1)通信系統:包括統一通信平臺、語音通信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等。

(2)音視頻系統:包括音頻系統、電視系統、導航定位系統等。

(3)輔助系統:包括供配電系統、辦公系統、空調系統、照明系統等。

(4)其他:通信終端設備、兩車互聯、車輛改裝、備品備件等。

4 結語

通信應急指揮系統有效結合利用有線通信系統、3G無線接入系統、短波通信系統、海事衛星通信系統、數據通信系統、語音通信系統、導航定位系統和綜合語音調度平臺等系統,大大增強了突發事件等各類突發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置能力,全方位保障了應急通信的機動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了云南電網應急通信保障能力,更加有力的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沈琪琪,生.短波通信[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

[2]胡中豫.現代短波通信[M].北京:國防科技出版社,2003.

篇7

一、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價值

應急救援通信體系主要針對有重大影響的突發災害事件而言。隨著世界性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重大特大惡性災害事故及突發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

消防部隊擔負著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一支黨委政府直接領導的現役部隊,具有反應迅速、訓練有素、戰斗力強等優勢,我國的災害救助基本是以消防為主體服務于社會。應對突發事件,消防救援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要在國家應急救援機制的規范下發揮其特有的威力。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后,要求消防部隊快速反應、措施有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情況掌握快,二是投入警力快,三是采取措施快。因此加快應急通信指揮體系建設,提高消防部隊搶險救援能力,是當前消防部隊建設的迫切需求。

二、當前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消防應急救援組織混亂,通信不暢通

由于突發事件、重特大火災撲救和大型活動安全保衛參加的警力較多,有的還涉及到跨區域滅火救援指揮,在指揮調度上,由于應急救援組織體系還未形成,由于應急響應不統一,指揮層次不清晰,通信指揮系統不規范,極易造成指揮權交接和指揮命令傳達上的混亂。在執行應急救援任務時,由于缺乏經常性的溝通和應急演練,社會相關力量協同作戰調集難、指揮難,部門間直接、有效的綜合作戰體系不能及時形成,各部門職責不清、協調不力,應急救援任務中容易出現通信不暢通等問題。

2.2消防應急通信技術手段滯后,器材配置質量參差不齊

當前,雖然消防通信裝備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從實際情況看,通信裝備的配備仍有欠缺,配備通信器材與《公安移動通信網基本級》、《公安移動通信網警用自動級規范(GA176-1998)》等有關規范仍有差距,造成頻率使用不規范,通信距離有限,在救援現場不能通過電臺進行協同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滅火救援統一指揮的效率,且現有的常規通信手段因保養不善、質量不高、設備老化,影響功能發揮。在現場應急通信上,主要依靠無線常規通信對講機和少有的衛星電話,覆蓋范圍小,缺乏數字化、智能化的集群通信設備,缺乏圖像傳輸、會商、定位設備。

三、加強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用分層指揮、多種通信方式并存的方式保障通信體系順暢

解決消防應急救援層次和組織混亂比較好的做法是將參戰人員根據分工劃分成不同的組,指揮部通過電臺指揮到各組負責人,各組內部再通過另外的通話組向下指揮,逐級分組、分層指揮。在信道不夠或信號不好的情況下,還可采用常規通信與集群通信互補的通信方式。指揮部通過固定電臺對外聯絡,向下通過常規單頻通信。采用分層通信,單頻與集群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從而有效地解決350兆信號覆蓋率,確保戰斗任務中通信體系的暢通。

3.2充分利用先進的通信技術,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的消防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為目前消防通信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消防通信的建設應打破傳統觀念,推廣使用先進的通信網絡,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的消防通信網絡。依托公安PDT警用數字集群及LTE寬窄帶融合專網建設,進行實時圖像和語音傳輸,構建數字化智能平臺。同時,衛星技術來保障大范圍、高帶寬的實時通信問題等。實現應急現場機動化、移動化網絡的快速建立,提升通話質量和精準化、扁平化、可視化指揮調度能力

3.3加強滅火救援通信預案的制定與演練

篇8

森林火災消防安全應急演練總結

近年來,xx區生態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人居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截止xx年底,該區林地面積達到13萬畝。林地面積的快速增長、林內堆積物的增多、林村混合以及市民森林防火意識淡薄,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是入秋以來天氣干燥少雨,風干物燥,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目前正值“清剿火患”戰役打響之際,為了進一步提高該區森林防火應急處置隊伍的自救和撲救能力,鍛煉應急救援隊伍快速反應、協調作戰的技能,確保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能充分利用周密的撲火方案、先進的撲火裝備,提高對突發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置能力,x月x日下午,xx區林業站在xx鎮黃渡生態園舉辦“xx年森林防火培訓和應急演練”。市綠化市容局林業處、區綠化局、安亭鎮農委、安全辦等有關領導及各鎮林業站、各養護社一線工作人員共7多人參加了演習觀摩。

隨著“現場點火”的一聲令下,森林防火現場應急演練拉開了序幕。巡查員上報、指揮中心迅速落實、撲火隊員著防火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疏散人群、查看火情、鋪水管、架水泵、操工具、滅火,整個撲火演練順序流程清晰,撲火人員緊張有序。隨后,消防人員演示了干粉滅火器、滅火毯等撲火注意事項,手把手教會工作人員滅火水袋的鏈接、收緊、甩出等要領。最后專業人員對今年下發的滅火器、水泵、油鋸、割灌機等器械的使用和維護進行了現場培訓。養護人員們在專業人員的示范下,紛紛要求親自體驗,使用滅火器、滅火毯,發動水泵,操作風力滅火器等,掌握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

整個培訓演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與會人員體驗了整個防火應急處置的過程,也深深感受到了應急處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該區將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撲救專業隊伍建設,并要求各鎮、相關單位務必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把責任落到實處,嚴格管控野外火源,強化督促檢查,做好撲火救災的各項應急準備,確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問題。

森林火災消防安全應急演練總結

1、撲火演練及培訓總結

一、參加培訓的各村撲火隊及護林員配合協作,服從命令,參演熱情高。

本次培訓共有我鎮10個村的村級撲火隊及護林員參加,各支隊伍能夠準時參加,按照演練方案,提前做好參加演練的各項準備工作。演習過程中,各撲火隊不畏天氣炎熱,不畏山場陡峭,不畏火險重重,各負其責,勇敢作戰,實戰氣氛熱烈。演習中,鎮村干部及撲火隊同心協力,共同奮斗,服從命令,服從指揮,體現較高的整體指揮與作戰協調程序水平。結束后有些老同志都累得坐在地上喘粗氣;每個隊員臉上包著毛巾,在指揮員的安排下分幾個組輪翻撲打火勢,為了防止風大引起跑火,一隊特地卡住退路,一隊猛打,動作迅猛、作風頑強、訓練有素,隨隊采訪的記者都圍著抓拍他們的鏡頭。有些當過兵的護林員說,真沒想到我們的撲火隊員命令意識這么強。

二、注重宣傳報道,達到示范與教育警示作用。

這次演習我們邀請了各村委會成員、鎮一般干部、黨政領導及各村村民代表、小組長。當晚鎮廣電站報道演習情況,演練的影響面很大,達到預期效果。通過宣傳,展示了我鎮組織處置應急森林火災事故與各村隊伍協同作戰的程序與過程,同時,結合向社會宣傳森林防火與安全防范知識,為保護我鎮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取得積極的`示范與教育警示作用。

2、演練存在的問題

一、演練現場的信息收集與任務區分應加強。

由于現場指揮員在演練前對地形地貌的信息收集不夠全面,對聯合演練各隊伍的特點與任務的區分不夠詳息,為此,對演練山場火勢的蔓延趨勢與指揮聯合撲救預見性不夠,局面控制較為被動。表現在演練前的任務區分過于形式化,指揮員與隊伍缺乏緊密聯動;指揮對山場的地形地貌、風力風向等重要的自然因子解讀不清,隊伍的具體任務區域不夠明確,隊伍負責的任務輕重差別大,且相互支援調度不夠及時;有的隊伍在演練中與指揮員失去聯系;各中隊指揮員沒能及時的向總指揮員報告火場情況,特別是遇到困難時,報告請求支援不及時,進攻與防御節奏掌握不好,簡單停留在打打停停、不行撤出等戰術,導致在實戰中會出現遺誤戰機;各中隊的小組編隊在演練中沒有實際發揮作用,大隊伍作戰不能很好貫徹小區域作戰的戰術,中隊指揮員不能很好針對火情調整戰術與合理分工;如何運用優勢兵力,重點突擊和分組單個擊破的戰術在演練中也沒很好得到運用。

二、火場引路員的作用不明顯。

在陌生的地形里撲救森林火災,引路員的作用非常關鍵,由于引路員對地形等方面的情況比較熟悉,會增加對火場局面判斷的準確性,在請求支援、何時撤退、選擇撤出路線等方面也是具有實際作用。這次演練的地形不是很復雜,引路員的作用得不到發揮,有的只忙著協助撲火,引路員的職責與作用又待進一步提升。同時,還必須提升我們的指揮員和消防隊員在實戰中如何發揮引路員作用的管理水平。

三、使用撲火工具不熟練規范。

缺乏對不同的火勢、風勢、植被類型的變化合理使用各種撲火工具的能力水平,應該加強對隊員正確使用滅火器材的知識培訓。

3、加強森林消防工作的意見

一是加強各級指揮員的訓練,重點提高指揮素質。

要求指揮員口齒要清晰,遇事要沉著,指揮要果斷,分工要合理,實戰中要靈活地處置各種情況,與火場指揮部要保持緊密聯系,服從命令,服從指揮,嚴格紀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克服猶柔寡斷,減少遺誤戰機。

二是加強撲火隊員的體能訓練。

各撲火隊平時要注重加強鍛煉,提高隊員的體能,才能有充沛的體能完成撲火任務。各村不僅在火險重要期需要待崗練兵,平時也可以通過舉行一些體育鍛煉項目,增強體能。練兵千日強素質,用兵一時才打贏。

三是各村要增加隊伍消防器材裝備,提高合理使用森林消防器材能力。

參加演練僅僅是各村的撲火隊及護林員,實戰中的不定性很多,有的隊伍消防器材裝備簡陋,應急時會嚴重缺少,影響撲救。要求各地要按照有關規定與要求,配足備齊各類森林消防器材裝備。要針對演練中對部分撲火工具的使用效果進行比較總結,重點從撲救效果入手,開展培訓與訓練,努力提高機能,充分發揮隊伍的作戰能力。

四是繼續加大森林消防工作的宣傳力度。

我們要在鎮級宣傳的基礎上,與市電視臺、市晚報社、海峽都市報社等新聞媒體協作,堅持全方位的宣傳教育,使全鎮人民都提高森林防火的自覺性與責任感,為我鎮的森林消防再上新臺階而努力。

森林火災消防安全應急演練總結

根據《xx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開展全省森林防火應急通信實戰演練的通知》文件要求,為確保森林火災火場應急通信系統穩定,火災撲救信息傳輸暢通。20xx年xx月xx日上午10時,廣安市、區林業局在棗山鎮三圣村三組聯合開展了森林防火應急通信實戰演練。按照演練方案,區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在接到火警后,區森林火災應急中隊30余人立即攜帶風力滅火機、3號工具、砍刀等滅火工具和5G網絡視頻傳輸系統趕赴火場。根據現場火情,區森林火災應急中隊采取“阻、打、清”相結合,快速出擊、科學撲火,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術,僅用40分鐘就將森林大火撲滅。在撲火的過程中,利用5G網絡視頻傳輸系統,將現場火情和撲火過程同步傳輸到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通過此次應急演練,現將取得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總結如下:

一、總結預案演練活動經驗

這次應急演練活動是我區森林火災應急救援方面的大練兵,總體看是成功的、圓滿的。具體體現在:

(一)領導重視

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應急演練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先決因素。領導充分認識預案演練活動的重要意義,對這次應急演練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親臨預案演練現場。

(二)準備充分

市林業局與我局、棗山鎮自20xx年xx月以來就著手籌備這次應急演練活動,組織起草了《xx區20xx年森林火災應急演練活動實施方案》,演練場地進行了精心布置,提前一個星期進行了預演。在準備階段,召開了多次會議,共同商議應急演練活動開展的具體事宜。

(三)演練到位

參與這次預案演練活動的棗山鎮、區森林火災應急中隊在事故情況報告、應急反應速度及現場應急處理等方面均基本上達到了有關應急預案要求,達到檢驗應點工作機制是否完善,應急反應和應急救援是否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否協調一致的目的。

二、演練存在的問題

在認真總結預案演練活動經驗的同時,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記錄不夠詳細。

主要表現為當天值班人員沒有記錄接到電話的具體時間,只記錄了當天的日期,沒有準確到幾時幾分;沒有記錄值班人員對信息報告的處置情 況;信息報告的內容,值班人在整理記錄時過于簡單,沒有進一步核實事件發生的詳細情況。

分析:一是演練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有關準備工作不足;二是經驗不足,平時尚未形成簡要明了、準確記錄的習慣;三是由于演習演練值班人員比較緊張,第一時間內只想將報告的情況盡快向上報,沒來得及詳細詢問。

(二)撲火設備較落后。

一是風力滅火機屬國產型,過于笨重,當撲火隊員攜帶風力滅火機登山趕到火場后,體力已消耗殆盡,戰斗能力大大降低;并且國產型風力滅火機在撲火過程中故障率高,難以發揮風力滅火機在撲救森林火災時的主力作用。

二是森林火災阻斷工具落后,在需要開設防火隔離帶時,主要依靠砍刀等簡陋工具,速度慢、效率低,缺少油鋸、割灌機等高速有效的先進工具。

(三)群眾配合不夠。

篇9

1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

常見的應急通信指揮車一般采用先進的衛星通信技術、圖像采集、處理和傳輸技術及計算機通信技術等,組成一個功能較為完備的移動指揮中心.該系統在處理緊急突發事件(如地震救援)中機動靈活、快速反應,把現場情況通過車載衛星系統傳送到遠程指揮中心,實現現場與指揮中樞之間的遠程圖像監控、語音調度和數據查詢等,使得指揮中樞決策人員如臨其境,及時獲取現場信息,保證了決策的準確性.為實現事件現場與遠程指揮中心聯動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這種應急通信指揮車通常被稱為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

2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的應急通信指揮車

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的應急通信指揮車與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有所不同,因為城市軌道交通典型的事故場景與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的應用場景不盡相同.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主要用于地震救援、科學考察等沒有基礎通信網絡可以利用的情況.因此它的遠程通信主要依靠衛星鏈路來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則不同,這里我們把毀滅性地震造成的災害排除在外,而將典型的救援場景設定為在軌道交通地下隧道中發生列車脫軌、相撞、火災和爆炸等突發事件時的緊急救援.這也是軌道交通最困難的救援場景.假設當事故發生時,應急通信指揮車迅速開赴現場,停靠在事故發生隧道的相鄰地下車站的出入口,通過單兵背負的音視頻信號采集設備將現場情況發回應急通信指揮車,并由指揮車上傳至軌道交通應急指揮中心.與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不同的是:此時不必使用成本高昂的衛星通信.

因為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必定存在各個移動通信運營商網絡信號的良好覆蓋.因此借助3G公網實現現場音、視頻信息的上傳及指揮中心調度指令的下達是一個經濟合理的技術方案.

要求車載通信系統的制式及設備與軌道交通原有的通信系統相互兼容,實現互聯互通,這也是軌道交通應急通信指揮車不同于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當地鐵隧道發生事故時,其相鄰車站的通信設備有可能并未毀壞,這種情況下應急通信指揮車就可以通過光纜迅速便捷地接入軌道交通專用傳輸系統從而實現與應急指揮中心的信息傳輸.

此外,軌道交通專用無線通信采用800MHz頻段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各車站設兩載頻基站,能夠提供一個控制信道和7個通話信道.當隧道中發生事故時,相鄰車站基站即使還能正常工作,也沒有能力承載因事故救援而突發的巨大話務量.因此,要求軌道交通應急通信指揮車配備車載TE-TRA基站,至少以單站集群的方式來補充原系統信道的不足(視車載TETRA基站與原系統設備的兼容程度,有可能通過專用傳輸系統提供的傳輸通道接入原軌道交通TETRA交換控制中心,從而提供更多的系統功能),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原有無線通信終端設備,使其在應急救援中盡可能發揮作用.尤其是重慶軌道交通警用無線通信也納入800MHz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為警用通信設置專門的虛擬用戶群組)的情況下,讓既有的TE-TRA終端設備可以在應急救援中加入通信,就顯得尤為重要.

通信系統構成與功能及技術指標

能夠滿足軌道交通應急救援功能需求的應急通信指揮車通信系統如圖1所示.軌道交通應急通信指揮車系統由軌道交通應急指揮中心設備和車載設備兩部分組成.其中車載設備又分為5個子系統:視頻通信、公網/專網通信接入、TETRA數字集群通信、廣播及供電子系統.

1系統功能

1軌道交通應急指揮中心設備

應急指揮中心設備應能通過有線和無線鏈路與應急通信指揮車之間實現語音、圖像、數據通信.可動態監控現場情況,指揮和部署各種救援力量.中心的設備由可視化調度設備、解碼單元、綜合控制管理平臺(含軟件)及用戶終端組成,應能實現與軌道交通控制中心既有專用電話系統及視頻平臺間的互聯互通.應急指揮中心設備采用平臺化理念進行設計,內部結構實現層次化、模塊化和標準化.系統軟件采用NGN體系架構,具有高度可靠性、良好兼容性和靈活的擴展能力.

2應急通信指揮車車載設備

1)視頻通信子系統.系統由單兵攝像機、發射機和接收機,車載3G視頻服務器、硬盤錄像機、頭枕顯示器及野戰光纜等組成.系統通過單兵攝像機實時采集現場圖像并經單兵發射機采用無線(COFDM)方式傳到接收機.為保證單兵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可靠的無線通信,本方案采用野戰光纜將接收機引至現場附近區域,野戰光纜另一端連接車載3G視頻服務器.接收機將視頻圖像信息上傳至應急通信指揮車存儲和顯示,并經編碼壓縮后通過3G公網發送到應急指揮中心.接收機與應急通信指揮車間除具備視頻傳輸功能外,還可以進行話音通信.

2)公網/專網通信接入子系統.應急通信指揮車與應急指揮中心之間的傳輸通道主要依靠3G無線公網.通過車載3G視頻服務器,除能將現場實時圖像上傳至應急指揮中心外,還能與應急指揮中心建立語音通話,確保應急指揮中心對現場的指揮調度.車載3G無線視頻服務器選用雙網多卡無線視頻服務器.采用多信道捆綁技術、網絡編碼自適應技術等,支持雙向語音傳輸,支持高清圖片的實時抓拍,支持本地音、視頻實時存儲,支持GPS軌跡定位,可解決超遠距離圖像傳輸.在鄰近地鐵車站通信設施正常時,可通過野戰光纜,直接將車載通信網絡接入到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網絡中,實現與應急指揮中心、各車站之間的語音、數據和視頻通信.

3)TETRA數字集群通信子系統.應急通信指揮車配備具有單節點工作能力的便攜式800MHz頻段TETRA數字集群基站,可為指揮車及周邊的TETRA終端提供無線調度通信服務.該基站兼容地鐵既有的TETRA數字集群終端,無論事故隧道相鄰車站的TETRA基站是否損壞,均可使用野戰光纜將車載基站提供施主信號的便攜式光纖直放站部署在事故隧道口或隧道中.在相鄰車站基站損壞的情況下,為事故現場的TETRA終端提供TETRA入網通信的條件;在相鄰車站基站未損壞的情況下,可以擴充信道數量,提高呼叫的接通率,改善服務質量.當應急通信指揮車車載TETRA基站與原軌道交通TETRA系統達到最理想的兼容狀態(同一廠商生產的設備并采用相同的軟件版本)且事故隧道相鄰車站的專用通信傳輸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傳輸通道將車載TETRA基站接入原軌道交通TETRA中心交換控制設備,以提供更加完備的系統功能.

4)廣播子系統.系統主要由功放、喇叭和有線話筒等組成.可將車上所有音源根據需要在車內和車外播放,還可實現車內監聽、車外廣播.

5)供電子系統.為保證應急通信指揮車在復雜條件下的可靠供電,采用市電、取力發電機、UPS逆變等3種供電方式.各種供電方式都要求進行電源凈化和穩壓處理.供電系統應具有防雷擊功能、漏電保護功能.同時還具有過、欠壓保護和過流保護功能.確保電源系統和用電設備的安全.市電供電擁有最高優先級.供電系統除為應急通信指揮車供電外,還應配備便攜式發電機,為無線視頻接收機、光纖直放站遠端機等前端設備供電.

3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3.1通信指揮車與指揮中心間的視頻傳輸本方案利用移動通信公網作為應急通信指揮車與應急中心之間視頻圖像的主要傳輸途徑.因此其傳輸質量指標主要依賴公網的服務質量指標.此外,本方案選用的3G視頻服務器采用雙通道集群捆綁技術、網絡帶寬自適應技術和H.264+視頻壓縮編碼優化技術,可以提升傳輸通道的帶寬并根據網絡參數的變化自動調整視頻幀率(最高可達25幀/s),使數據流控技術更適合低帶寬網絡傳輸專業的圖像,色彩還原度高.其具體指標如下.

1)視頻輸入:1路~4路(可選同傳);傳輸分辨率:D1,PAL制704@576;NTSC制704@480;Hafe-D1,PAL制704@288;NTSC制704@240;CIF,PAL制352@288;NTSC制320@240.

2)幀率:CIF幀率1~25幀/s可調(實際幀率視3G網絡狀況而定).

3)碼率:碼率可調,視3G網絡帶寬而定(支持EVDO、WCDMA通信模式);典型碼率420kbps左右(2路CDMA2000帶寬情況下);典型碼率700kbps左右(2路WCDMA帶寬情況下);自動調整圖像組(GOP)長度,自適應網絡帶寬.

3.2視頻圖像采集終端與指揮車端接收機之間的視頻傳輸傳輸方式:采用雙向IP型TDMA-OFDM全雙工體制;數據速率:1~315Mbit/s(視調制方式而定);接收門限電平:靈敏度-97dBm(10-6BER@8MHz信道寬度);工作頻率:325MHz;信道帶寬:8MHz;OFDM子載波數:4096;調制方式:QPSK/16QAM;視頻接口:1路復合視頻(PAL制);音頻接口:1路音頻輸入/輸出.

3.3TETRA數字集群通信子系統本方案車載TETRA數字集群通信子系統從系統功能到技術指標,與軌道交通專用無線通信系統通常采用的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并無本質區別.且軌道交通專用無線通信系統的技術指標在業界早已成為常識,因此這里不再贅述.唯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設備選型時一定要考慮與原軌道交通專用無線通信系統設備達到最深層次的兼容.

2無線移動視頻傳輸采用的關鍵技術

本方案在無線移動視頻傳輸中采用了編碼正交頻分復用(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COFDM)技術.COFDM是目前世界最先進和最具發展潛力的調制技術,其基本原理就是將高速數據流通過串并轉換,分配到傳輸速率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進行傳輸.COFDM技術屬于多載波調制技術,它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使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以相互重疊,從而減小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COFDM技術使用了自適應調制,根據信道條件的好壞來選擇不同的調制方式.COFDM還采用了功率控制和自適應調制相協調的工作方式.信道好的時候,發射功率不變,可以增強調制方式,或者在低調制方式時降低發射功率.由于這種技術具有在雜波干擾下傳送信號的能力,因此常被利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擾或者抵抗外界干擾能力較差的傳輸介質中.它的實用價值就在于支持突破視距限制的應用,是一種對無線電頻率資源充分利用的技術,可以對噪聲和干擾有很好的免疫力,繞射和穿透遮擋物是COFDM技術的核心,其在無線圖像傳輸方面的應用有以下獨特的優勢:

1)卓越的/繞射0與/穿透0能力,使得其適合在非可視和有阻擋的環境中實現無線圖像的實時穩定傳輸,受環境影響小。

2)適合于高速移動中進行實時圖像的無線傳輸.可在車輛、船舶和直升機等平臺上使用,傳輸可靠性高.

3)傳輸帶寬高,適合高碼流、高畫質的音、視頻傳輸,圖像碼流一般可大于4Mbps.接收后的圖像質量接近DVD畫質,完全可以滿足接收端后期音、視頻分析、存儲和編輯等具體要求.

4)在復雜電磁環境中,COFDM具備優異的抗干擾性能.其抗多徑干擾、窄帶干擾及信號波形間干擾性能優越.通過各個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

本方案的特點

綜上所述,軌道交通應急通信指揮車通信系統有如下特點:

1)采用公眾移動通信地面網絡作為應急通信指揮車與軌道交通應急指揮中心之間的視頻信號的傳輸鏈路,使得應急救援中通信系統的使用成本大為降低(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均采用昂貴的衛星通信鏈路).

2)應急通信指揮車通信系統與原軌道交通通信系統的高度有機兼容與結合.

3)將視頻圖像采集上傳至指揮車環節進行了簡化和改進(通用型應急通信指揮車系統的視頻圖像采集終端與車載接收機之間通過中繼接力的方式進行視頻信號的傳輸,其缺點是系統組網復雜,可靠性稍遜).本方案采用野戰光纜將車載接收機向事發現場盡可能前移,減少中間環節,增加通信可靠性.

4)車載TETRA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增加便攜式光纖直放站,通過野戰光纜將光纖直放站快速布設于事故現場附近,實現車載基站射頻覆蓋范圍的擴展,為軌道交通公安干警以及與應急救援密切相關的人員提供通信支持.

篇10

[關鍵詞]消防 大數據 指揮中心

中圖分類號:TN9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6-0293-02

引言

消防指揮中心是消防應急救援工作的信息中樞,是滅火、應急救援與社會救助的調度平臺,是輔助領導指揮處置緊急事務的中樞神經。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政府公共服務不斷加強和消防工作職能日益拓展,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任務急劇增加,強度和難度日益加大。面對形勢和任務,如何充分應用消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將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消防部隊內部和外部數據整合到一起,利用大數據深入挖掘各種有效信息,打造現代化的公安消防應急指揮中心,以滿足滅火應急救援現實斗爭的需要,改善消防社會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消防指揮中心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1.1 接警出動量逐年上升

近年來,全國消防部隊接警出動量呈直線上升趨勢,消防部隊承擔的任務由單一火災撲救為主轉變為包含火災撲救和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爆炸的救援工作,水旱災害、氣象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的處置,礦山、水上事故,重大環境污染、核與輻射事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群眾遇險溺水、取馬蜂窩、取鑰匙、為民送水等社會緊急事件的處置等大量滅火救援和社會救助任務。

1.2 災害事故類型復雜多樣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層地下建筑和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產運輸業不斷發展,加之極端氣候日益頻繁,各類災害事故、自然災害頻發高發。近幾年來相繼發生4.12蘭州市自來水局部苯含量超標事件的居民生活飲用水運送任務,8.4蘭州蘭石化170萬噸重催裝置泄露事故,9.19蘭州天泰汽配城倉庫火災,10.15蘭州七里河區天緣建材市場火災等多起典型突發的災害事故,滅火和應急救援、救助工作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等特點。

1.3 公眾期待越來越高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日益深入,群眾對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在當前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條件下,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不僅要“動作快”,更要“救得好”。否則,消防指揮中心作為接警調度的第一環節,極容易陷入媒體的“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就容易使消防部隊處于“救援不力”的問責窘境。

2 當前消防指揮中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消防指揮中心主要承擔警情受理、力量調派、初戰指揮、輔助決策、信息處理、輿情監控、戰備督導和值班管理等業務職能,但受實際工作人員少、整體綜合素質不高、災害事故現場信息獲取手段單一,綜合數據信息收集及處理能力弱等因素制約,導致消防指揮中心綜合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當前,消防指揮中心建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2.1 信息收集不到位,整體職能定位“低”

一是指揮功能不明顯。有的官兵片面地認為指揮中心的職責就是接警和調車,其他的都是全勤指揮部的工作,“重調度、輕指揮”的陳舊觀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指揮中心前期調度指揮和輔助決策功能的拓展和應用,人為造成接警調車與全勤指揮部到場指揮兩個環節之間的“指揮真空”,對滅火救援行動后續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二是協調能力不明顯。在接警環節缺少對災害事故真實情況信息獲取手段,無法積極主動的分析和預判災害現場的發展狀況,超前調度應急辦、醫療、電力、供水、燃氣等社會專業救援力量配合消防開展現場處置。三是參謀作用不明顯。當前,消防指揮中心信息搜集、綜合、分析、上報功能弱化,信息及數據的綜合處理分析工作不全面,很多重要的災害處置信息和輿情反饋信息,往往依靠全勤指揮部信息助理或辦公室文秘人員來完成,對于信息整理和上報工作要么回避、要么推諉、要么應付,缺乏第一時間整理上報重要信息,供上級決策參考的綜合能力和主動意識,很容易在重大敏感問題上造成被動。此外,輿情監控職能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2.2 專業技術不到位,人員組成“弱”

一是任職經歷亟待豐富。很多從事調度指揮崗位的官兵,缺少基層經歷,很多調度員以前就是中隊的接警員,一線滅火救援的經歷很少,對車輛器材裝備一知半解。走上調度崗位后,很多人對車輛器材裝備的種類、性能、參數等要素,都是通過突擊背記的方式去了解、認知和掌握,缺少“知行合一”的融煉,存在認知與實際不符的現象,為調度指揮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時效性帶來了隱憂。二是人員編制亟待增加。面對日益拓展的工作職能,指揮中心無接警調度員編制,任務重、編制少,加上人員休假、培訓、出差等因素,使現有調度指揮和值班處警體系很難固定和深化。三是綜合能力亟待提高。很多官兵的思想認識仍然停留在接警調度口齒伶俐、表達清楚、記錄準確、匯報及時的基本層面上,認為指揮中心的主要業務就是接電話、走水源、記街路,自我定位就是“傳聲筒”、“活地圖”,很少有人從新形勢、新任務的實際需要出發,自覺、主動地培養和提升信息研判能力、綜合協作能力、警情分析能力和輔助決策能力,這也是很多同志雖然從事綜合崗位,但卻缺乏綜合能力的一個主要原因。

2.3 數據整理不到位,內、外數據集成“差”

一是目前指揮中心各類基礎數據來源主要依靠滅火救援指揮系統,受數據采集范圍、更新時限及不同業務部門規范要求不同等因素的制約,數據來源單一,數據更新不夠有效及時,對接警調度及滅火救援實戰造成一定影響。二是內、外部數據集成共享不到位。目前,全國大部分指揮中心能夠共享的社會外部信息資源主要為公安系統的道路監控圖像信息,社會輔助救援資源、地理圖像信息、社會單位信息及共用通信網絡資源的共享還不到位,發生大型災害事故需要聯動處置時,主要依靠電話聯系,方法單一,效率較低。

3 加強消防指揮中心建設的幾點建議

消防部隊是一支箭在弦上、彈在槍膛、時刻待發的戰斗部隊,值班處警是滅火救援工作最基礎、最關鍵的環節,如果對這支部隊滅火救援工作用快、準、強三個字來形容的話,那么值班處警工作就應該是最快、最準、最強。值班處警,是公安消防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滅火與應急救援行動成敗的關鍵。調度指揮人員能否準確、快速、科學處理好每次警情,事關社會安全穩定,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消防部隊保障民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作用的發揮。只有緊緊抓住接警調度、科技支撐、訓練創新、服務保障和業務拓展等5個環節,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出消防指揮中心的中樞作用,為牢牢把握初戰制勝的主動權奠定堅實基礎。

3.1 接警調度要到位

一是完善調度指揮專業機制。深入調研本地區災害事故的類型和特點,收集整理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建立符合本地區實際需求的災害事故等級調度制度,對火災和各類搶險救援事故進行分級,對各級災害事故所需力量進行定量標注,編制下發《等級調度指揮規定》,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全勤指揮體系和接警調度機制。二是力量編程要合理。對所屬全部人員、車輛、裝備器材等資源進行統計整理,針對各類災害事故類型對滅火救援力量科學進行編隊和分組,并按區域劃分滅火救援小組,實現一鍵式調度,縮短接警調度所用時間,增加調度力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2 科技支撐要到位

一是將指揮中心與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和重大危險源單位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連接起來,使指揮中心可以更高效的掌握火災現場情況。二是將公安“天網”監控系統和交警的路況監控系統與消防指揮中心進行互聯對接,實現從接警出動、途中行駛、到場處置的實時監控,為初戰指揮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建立支隊滅火救援微信群,通過微信、3G手機等通信手段,與報警人、起火單位及時取得聯系,在首戰力量到場前從報警人和起火單位獲得火災現場各類信息的視頻、音頻信息,并第一時間通過支隊微信群發送到各級指揮員的手機上,便于各級指揮員掌握現場情況,做出正確決策。四是為各執勤車輛配備平板電腦,將轄區水源、道路、重點單位和重點部位的信息全部錄入其中,并通過3G或4G網絡實現同步傳輸、資源共享。

3.3 訓練創新要到位

一是拓展業務訓練。參照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消防指揮中心建設的先進理念,不斷拓展指揮中心業務練兵內容,在傳統訓練的基礎上,系統深入地開展公文寫作、信息報送、急救常識、器材裝備熟悉操作、輿情監控、信息化應用等培訓科目,提高指揮中心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是開展心理訓練。對接警調度員開展心理學、邏輯學、統籌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訓,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強接警調度工作的精準性。三是豐富趣味訓練。通過采取開發消防水源和城市街路拼圖,制作消防車輛器材裝備參數性能卡片,開發由各類消防車模型、建筑物、構筑物、化工裝置模型組成的消防戰旗或消防沙盤等措施,隨機設定復雜多變的現場情況,進行初戰指揮調度日常訓練和模擬演練,讓參訓人員直觀形象的了解模擬災害現場的總體情況,利于全局觀念和戰略思維養成。同時,提高了訓練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便于參訓人員快速了解和掌握相關業務知識,培養放射性思維,以訓練方式的創新推動思維方式的轉變。

3.4 保障措施要到位

一是在指揮中心選人、用人上給予政策傾斜,優秀人才可以由指揮中心優先選調,并適當在干部晉職晉銜、士兵學車、入黨考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增加崗位貨幣性補貼,激發崗位的競爭力和官兵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建立梯次培養機制,大力加強后備人才的培育工作;定期開展典型戰例點評和業務研討,及時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適時組織指揮中心骨干外出學習、考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三是采取經常性考核的方式,對接警調度崗位人員的能力水平進行評估,對不適合繼續工作的予以調整,使隊伍時刻保持高效、嚴謹的工作狀態。

3.5 業務拓展要到位

一是加強執勤備戰的督導檢查。指揮中心要充分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遠程監控系統、點名系統和車輛GPS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切實加大對基層單位的管控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通過視頻點名、監控錄像、車輛定位等措施,隨時抽查各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和人員、車輛在崗在位情況,切實督促各基層單位加大部隊管理和執勤備戰工作力度。二是加強滅火救援現場的督導檢查。對所有執勤車輛安裝車載GPS裝置,實時掌控各參戰車輛的行車軌跡、停放位置、滅火劑載量、加水時間等動態參數,對于消極怠戰、加水時間過長、拖延到場時間的,支隊將以此為依據,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切實保證火場紀律。三是加強隊伍管理的提示提醒。以短信、電話、電子郵件、輿情專報等形式,向上級領導和基層指揮員通報執勤備戰、隊伍管理、上級督查檢查等工作動態,為部隊中心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參考文獻

[1] 馮立杰,羅慧,崔立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04.

[2] 楊翼z,張利華,黃寶榮,李穎明.?城市災害應急能力自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實證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1006-3862(2010)11-0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