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建設研討發言材料范文
時間:2024-02-24 09:5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隊伍建設研討發言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深入探討點撥迷津,平等交流碰撞火花。在和諧、寬松的研討氛圍中,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的學員與公安大學相關業務系部的專家、教師一起,共同研究、討論當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對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際工作的結合進行重要探索和有益嘗試,已成為2005年以來高級警官培訓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一)根據培訓需求,加大研討力度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反映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結合不夠密切的問題,尋求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之間的最佳結合點,新學期伊始,進修部通過多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在借鑒有關兄弟院校培訓經驗、鞏固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原有“對口研討”、“三級研討”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加大研討力度,積極開展培訓班學員與我校相關業務系部專家、教師的專題研討。
分管培訓工作的校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強調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開展專題研討的特殊重要意義,明確這是實現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培訓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確保培訓質量的重要環節。2005年年初,經校長同意,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開展學員與學校專家、教師的專題研討。
分管校領導專門主持召開了由進修部、教務處和有關教學系部參加的專題研討聯席會議,確立了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與我校專家、教師開展專題研討的目的、指導思想和組織形式等,為專題研討扎實、有效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通過調查摸底,確定研討主題
公安部政治部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調訓學員通知的注意事項中明確提出,學員報到時要攜帶關于公安工作、公安隊伍建設的一個熱點問題、一個難點問題和一個典型案例。
為了結合學員所帶熱點、難點問題和典型案例,切實把專題研討工作抓緊、抓實、抓好,進修部對2005年舉辦的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所帶的材料分別進行了匯總、歸納,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調查摸底的過程。在第56期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所帶的122份材料中,熱點、難點問題有89個,根據學員提出的相對比較集中的問題,進修部將“問題探討”確定為該期培訓班的研討專題,開展了以指揮決策班學員為主、其他班學員自愿參加的,與治安有關專家和教師共同進行的專題研討。
經過這次比較成功的嘗試和探索后,進修部對第57期警督晉升警監班學員所帶200份材料中的154個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分類統計,然后分別按照指揮決策班、隊伍建設班、社會管理班、打擊犯罪班確定四個研討專題,即:“如何以人為本,科學用警,實現警力資源優化配置?”“民警合法權益受侵害現狀及保障措施?”“實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使公安交通執法工作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如何應對?”“如何運用現代偵查理論和高科技手段,提高打擊犯罪的力度和效能?”
通過摸清情況,了解學員普遍關注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專題研討的指向性得到了增強。
(三)提供研究平臺,促進教學相長
由進修部組織、分管校領導出席的第57期警督晉升警監班的四次專題研討,公安大學共有9個相關業務系部的27位專家、教師參加,發言的學員共有30位。
每一次專題研討,學員們都積極、踴躍發言,學校專家、教師則在學員們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提綱挈領地進行解答,適時指點迷津,每次都因為需研討的問題多而比規定的時間延長。
開展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與學校專家、教師的專題研討,為學員與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經驗、研究問題的平臺。大家抓住當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坦誠交流,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這種研討的含金量非常高,是學員和教師兩種資源的強強對撞,既體現了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關系,又體現了上與下的渠道、橋梁作用,更體現了學員和教師雙方受益、互贏的動力關系。
二、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開展學員與專家、教師專題研討的思考
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開展學員與公安大學專家、教師的專題研討,應該是一種平等對話、開放討論、自由交流、思維碰撞、啟迪智慧的互動教學活動,營造的是學員與專家和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民主、寬松的交流、討論氛圍;倡導的是學員與專家和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共同的切磋、思維的碰撞、思想的交鋒;改變的是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各自為戰、相互脫節的狀態;創新的是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際工作的緊密結合。
通過兩期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5次專題研討的實踐,可以看出專題研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總結經驗的同時,不能回避,專題研討中還有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筆者不揣冒昧,談一些自己的粗淺思考,以期不斷改進和提高專題研討的水平,積極探索深化專題研討成果的方法,真正實現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的有效鏈接。
(一)目前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專題研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專題研討既有淺層次的,如交換信息,共享經驗;也有深層次的,即結合學員提出的問題、困惑,學員與專家和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及時交流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的成敗、得失,在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對存在的共同困惑進行反思時,拓展廣度、深度,橫向擴展,縱向深入。對某些問題的深層次研討,要將公安理論教學與適應公安實踐需要密切結合,才能使理論教學與實踐同步或適度超前,而不滯后于實踐。
但是,在目前的專題研討中,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如下問題:學員比較機械地陳述預定的發言材料,研討缺少自己的見解和思想;學員與專家、教師滔滔不絕地“各抒己見”,進行獨白,研討缺少必要的交流與對接;學員與專家、教師或手捧筆記本忙著記錄別人的發言,或“袖手旁觀”,研討缺少必要的質疑和爭辯;學員與專家、教師在同一水平上就事論事,研討缺少及時的調整和跟進,缺少不斷的深入和提升……這些現象如果盡早發現、制止,就可以避免專題研討流于形式,改變專題研討缺乏實效的沉悶、被動局面。
(二)加強和改進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專題研討的建議
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的學員與專家、教師在積極參與和親歷專題研討的實踐中,學
員們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問題表現在,既希望在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能與同行交流、切磋,學習和了解其他地區和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也希望得到我國公安機關最高學府公安大學的專家、教師的指導,這是開展專題研討的最佳起點。專家、教師與學員雖有共同的方向,但在本體、條件、實踐、知識等方面有不同專長、不同能力結構、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主觀意見,所以容易與學員獲得異質互補。這正是學員與教師的特殊資源優勢。要變潛在的優勢為現實的優勢,充分發揮學員的實際工作經驗優勢和專家、教師的理論知識優勢,實現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的有機統一,才能使專題研討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所以,應該從組織者、學員和專家、教師三方面入手,完善專題研討的內容和形式,深化專題研討的成果,才能實現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際工作的有效鏈接。
1、組織者方面
開展專題研討,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的學員能為學校公安理論教學送來新鮮的實踐養料,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所以需要很好地總結經驗,進一步開發和完善適合學員特點的、體現互動的、實現公安理論與公安實踐密切結合的培訓方式。作為組織者進修部,要充分利用上級公安機關與下級公安機關“結合部”的優勢,既及時吃透上級公安機關的精神,又及時了解下級公安機關的需求,通過挖掘學員資源,提出課題,組織專題研討,促進教學相長,不斷提升研討質量。
為了使專題研討真正達到預期的目的,首先要解決好主題問題。研討主題對研討能否取得成效至關重要。進修部既要密切關注最新公安理論研究成果,又要在深入、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善于發現、提煉大多數學員共同關注的公安實際工作中的現象、問題、困惑,從而貼近實際,貼近學員,選擇現實中提出的、學員想弄清楚的問題作為重點,從學員的真實需要出發,讓學員有想說、可說、能說的共同話題,吸引學員參加研討,使他們暢所欲言。同時,要注意突出現實問題的針對性、先進理論的指導性以及學員和專家、教師參與的廣泛性,發揮好組織、設計、引導、協調、促進的作用。
其次,每期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專題研討之后,進修部要建立多元反饋機制,深入了解研討的真實效果,以及學員和專家、教師的真實感受。例如,可以通過無記名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的方式,了解學員和專家、教師對專題研討的看法:研討主題是否恰當?研討形式是否有利于交流?是否真正互動了?專題研討對他們是否真正有所幫助?通過專題研討他們是否有了新的思考?研討中的觀點對他們的理論教學工作和公安實際工作是否有建設性建議的作用?等等。
2、學員方面
學員帶著問題來,或專題研討主題確定后,學員以積極的思維方式來圍繞主題,認真思考工作中的困惑、疑慮、問題,這是實現專題研討真正互動的基礎。在問題的驅動下,學員才會主動思考,所以學員是否帶著思考,是專題研討能否向縱深方向發展的重要因素。
學員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需要與有經驗的同行溝通,與專家、教授對話,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將專題研討獲得的理論、知識、經驗、方法經過吸收、消化,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新思維和促進工作發展的新理念,從而指導工作實踐,合理規劃未來。
專題研討的價值不在于給學員和專家、教師多少答案,而在于引發學員與專家和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的對話和深度思考,促使大家交流、溝通、合作,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所以,盡管沒有一個最終的標準答案,但大家對問題的認識要更加深刻,每個人在其中都要有所收獲。
3、專家、教師方面
專家、教師與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班學員開展專題研討,綜合性和實踐性強,對專家、教師的要求高,因此,專家、教師要建立一個團結、協作的小組,以彌補每個單獨的專家、教師在知識結構上和專業上的不足。
專家、教師從公安理論層面進行分析時,要貼近、緊扣學員的工作實際和疑惑、不解問題,運用最新理論成果去分析和回答問題;解疑釋惑時,既要高屋建瓴,凸顯學術功底,又要深入淺出,做到通俗易懂,以引起共鳴,把研討引向深入。
專家、教師還要將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教學能力。專題研討的立足點是放在解決學員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但著眼點應放在公安理論教學與公安實踐的結合上。現實問題是獲得公安理論的原動力和方法論基礎。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泛的。公安理論教學不能脫離公安實際,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每次專題研討后,專家、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反思,發現、探求、總結規律性的東西,并上升到理論高度,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這樣就完成了實踐一理論一再實踐一再理論的過程,使實踐不斷發展,理論不斷成長。
4、專題研討的內容和形式方面
為了避免專題研討的低水平重復,確定研討的內容時,不必只局限于學員帶來的熱點、難點問題,還可以結合我校專家、教師進行的研究課題,結合公安部業務局部署的當年的工作重點來考慮研討主題;確定研討的形式時,可以結合學員的工作崗位和專家、教師的術業、專攻,來分層、分級進行,還可以邀請公安部有關業務局的調研部門參加專題研討。
專題研討既要有預設、計劃、準備,即研討組織者、學員和專家、教師對研討的主題、中心、問題在研討前要有必要的準備但更要強調即時、生成、生態,即全體參與者不要因為事前的準備,干擾、破壞了對研討進程的現實關注,喪失了對研討中產生的新問題的敏感性。過度的準備往往容易導致“照本宣科”、“循規蹈矩”,使研討失去活力和真實。
專題研討既需要傾聽、認同、分享,更需要有針對性地質疑、探討、論證。學員和專家、教師要圍繞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對策、辦法,研究未來的發展趨勢,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這是保證專題研討向縱深發展的推進策略。
5、專題研討成果的深化方面
篇2
幼兒教育教師隊伍管理水平幼兒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奠基人,是幼兒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狀況,直接影響著辦園水平的高低和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當前,幼兒教師隊伍狀況令人堪憂,從學歷上看,教師水平層次不齊;從人員構成來看,既有正式職工,也有臨時聘用;從性別上看,清一色的女性教師。幼兒教師隊伍總體素質偏低、年齡老化、骨干教師缺乏,這給全面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實現園所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面對日趨激烈的幼教競爭,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和充分認識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審視園所師資隊伍現狀,進而采取積極有效的建設措施,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惟有如此,才能有效推進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幼兒園管理和辦園水平,實現幼兒園和諧發展。
那么,如何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呢?管理學中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要有較大的盛水量,需要一樣長的木板正確地安裝在一起,且木板與木板之間結合要緊密,還需要有堅固的“桶梁”和直徑大而厚實牢固的桶底,更需要有堅韌有力的“桶箍”,任缺少一樣,都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木桶”。一個幼兒園教師隊伍,其實就是一只木桶。而“這只木桶”只有經過精心打造,才能有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按照這一理論,結合幼兒園實際,感到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必須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轉變觀念,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幼兒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而作為幼兒素質教育的承擔者、實施者,教師隊伍的結構狀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教育質量的高低。按照“木桶理論”,要打造一只即令人賞心悅目,又經久耐用,大容積的堅固木桶,板材很重要。因此,必須在全園大力宣傳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加強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教育,轉變那種當幼兒教師“小兒科”“沒出息”“什么人都行”的舊觀念,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職業思想,積極調整幼兒教師隊伍結構。為此,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提高待遇,積極引進高學歷人才,提升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另一方面,又要結合園情,不斷優化年齡結構,建立一支老、中、青比例合理的教師隊伍,這樣才能保持幼兒園的持續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幼兒教師都是清一色的女性,這也給幼兒教育造成一些不足和缺憾,如女性化、缺乏陽剛之氣等。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一個人的智力開發、性格養成、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十分重要,是需要全方位教育的。從事物發展規律來看,多元化的環境里,能夠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從而增強分辨事物的能力,促進孩子思維的活躍。因此,調整幼兒教師隊伍性別比例,吸引男教師補充到幼兒教師隊伍中,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是對孩子成長和幼教事業健康發展的促進。
二、加強師德教育,提升教師凝聚力,樹立道德風尚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高尚品德和良好作風的教師,很難育人,同樣也是一個不稱職的教師。從“木桶理論”中我們知道:如果木板與木板之間存在縫隙,那么其容量只能為零;即使有了做桶的板材,如果沒有桶箍,那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堆木板而已,容量同樣是零。這“桶箍”即幼兒園的凝聚力。園所要和諧發展,“木板”與“木板”之間的配合必要緊密,要達到“天衣無縫”。如果幼兒園教師心與心之間有隔閡,步調紛亂,甚至互相拆臺,那么,園所的工作肯定做不好。同時,一個園所如果沒了凝聚力,就會如一盤散沙一樣,各行其是,會大大削弱園所的發展之力。因此,必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努力形成一個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富有凝聚力的戰斗團體。
因此,作為園長首先要具有正確的辦園思想及良好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建立一個共同的愿景,讓老師們對幼兒園的未來充滿信心,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職業意識,豐富職業情感,優化職業行為。引導教師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做好從事教書育人這一職業的心理準備;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建立教師的專業成長規劃,通過規劃和設計,引導教師把自己的職業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使教師明確其發展的目標,并轉化為成長的動力,強化了自我設計的激勵功能。園領導要利用不同的場合經常幫助教師提高職業認識,樹立職業理想,堅定職業信念,增強教師從事幼兒教育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立定為幼兒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志向,從而建立良好的職業風尚。同時,園長要善于蹲下,并融入教師中,善于與教職工交流和溝通,分享她們的成功,傾聽她們的建議,力爭與她們達到心靈的相通、相融,真正成為他們事業的合作伙伴,這才能對她們產生持久的激勵效應。總之,通過教育和多種形式的園所文化建設,使教師在目標的一致性、價值觀的統一性、行為的協調性方面得到明顯加強,全體教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牢牢地擰成了一根堅韌的“桶箍”,增強了幼兒教師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積極創設條件,搭建平臺,不斷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如果要盛更多的水,就要將短板接長。有語云:“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春滿園。”一所幼兒園的實力往往取決于它的整體狀況,可以說,幼兒園的發展,靠的是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一只木桶的水容量,還取決于不一樣長的木板構成的桶底,沒有桶底,容量只能為零。不僅如此,一只木桶的儲水量,還取決于木桶的直徑大小。“桶底”即教師的人文素養及掌握的各項專業知識和技能,其直徑即為教師素養的廣度和深度。一所幼兒園既要和諧,更要持續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水量”就會不斷地增加,這就需要桶底堅固無缺,否則,“桶底”泄露,甚至開裂脫落,就會令整個“木桶”崩潰,所以,需要園長在注意木板長度的同時,多渠道增加“桶底”的厚度,打造堅固耐用的“桶底”。當然也更需要增加“桶底”的直徑,因為這也是提高盛水量的重要因素。
1.積極為教師的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現實生活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曾經有一段時間,幼兒教師被描述為孤獨的職業,主要是因同事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互不合作,彼此孤立,不僅不利于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影響了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阻礙了教師專業成長。為此,我們在每學年初的教師配班工作中,積極探索“幼兒園――年級――班級教師”分級聘任,建立在逐級雙向選擇的基礎上由園長分級分批聘用,教師采取自愿提名優化組合的辦法,適度考慮讓情趣相投的教師一起工作,加強溝通和合作。在日常管理中大膽實施各部門自主管理,以部門為單位,以團隊師德創優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崗位創優活動,重視部門建設目標的確立,引導教師建立個人發展愿景,營造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氛圍。
2.立足園本教研,深化幼教改革,積極推動《綱要》的貫徹實施
園本教研是促使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重要方法,它不僅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還能促進幼兒園的發展,使幼兒園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自我超越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為此,我們采取多種方式推動園本教研工作的開展。
(1)夯實園本教研開展的基礎
一是建立園本教研制度,明確幼兒園園長為第一責任人。二是努力改善園本教研的條件,為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如訂閱專業雜志,克服困難加大教研經費用于培訓、學習和研討;使用電腦備課并連接寬帶網;為便于記錄教學過程,添置了攝像機,購買了照相機……這些條件的改善,為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構建了新的平臺。
(2)積極開展多種類型的園本教研活動
為了推動園本教研工作的開展,聘請幼教專家進行現場授課、講座和點評,實施專業引領;開展教學能手競賽,將教師綜合素質、說課、反思和答辯納入了考核內容,突出專業引領,強調自我反思。多姿多彩的園本教研活動,推動了幼兒園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3.以園為本,構建園本研訓的平臺
園本研修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我們進一步加大園本教研力度,要求教師對園本培訓要樹立一個觀念,養成一個習慣。一個觀念――常規工作就是園本培訓。教師從早到晚做的那些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說都是園本培訓,而且是最具體、最實在的培訓。如果能這樣認識,那些常規工作在心理上就不再是負擔,而是提高能力的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就不再是完成任務了事,而是會自覺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作結果也不再是單純地教育孩子,而是使自己得到了成長。一個習慣――凡公開場合的發言或談話,都經過認真準備,并形成書面材料。如:文明班級觀摩、班級環境創設現場講解、班級教師工作總結、集體備課發言、教研組說課、教師論壇等等,都要求寫成書面材料。這對幼兒教師來說,便于她們對工作中的問題深入思考、斟酌語言、提高水平。我們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教師的教學業務、理論水平都會在一定時候出現飛躍。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在教師整體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為提高幼兒教育水平,我們利用下午集體備課時間,利用并加強互動研討、案例學習、課題研究、自我反思、外出學習培訓等形式,積極開展“園本教研”,不斷提升教師整體業務素質。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能夠切實、快速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好辦法。
4.開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活動
為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我們組織開展了相關的活動。一是“優秀教師”評選活動,進行電教知識、美術技能、教科研知識、保健安全應知應會等培訓,每年開展基本功競賽、教學評優活動、團隊說課創新活動、保育員操作技能大賽等,提高保教人員的業務技能。對各種大賽中獲獎者,由幼兒園專門召開隆重的表彰會予以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二是公平競爭,開放性掛牌教學。為促使教師盡快成長,我們重點組織了“教師開放性輪流掛牌教學”活動。每學期約用兩個月時間,每月由幾名教師開展公開教學,園內教師只要有時間,就可以觀摩、評點她的教學全過程或某一環節。我們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全程拍攝,將拍攝的課堂實錄供教師之間相互觀摩。三是開展理論學習活動。幼兒園每年提供一定的業務書籍費,購買專業書籍,訂閱教育教學期刊。另外,我們還要求骨干教師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為她們的教學研究服務。四是克服資金困難,多種形式請專家進園開展講座和培訓,開闊眼界。五是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幼兒教師整體素質為根本,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的工作力度。
四、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骨干教師是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中堅力量。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在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中,骨干教師素質的高低和數量的多少是關鍵。如何盡快地有效地建設一支素質良好、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的骨干教師隊伍,是實現幼兒園內涵發展的關鍵。從“木桶理論”中我們可知:木桶的板全是一樣長,只能證明有較強的儲水潛力,但還需要有堅固的“桶梁”,才能將其提起,將它的潛力發揮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桶梁”即教學骨干和帶頭人。教師隊伍這只桶要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要有一批教學骨干。否則,這桶水就會成為“死水”。幼兒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造就創造性、綜合性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人才的培養依靠教育,教育的發展依靠教師。培養和選拔一專多能、富于開拓與創造力的骨干教師,再以她們作領頭雁,去影響、帶動教師群體,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從而進一步轉變觀念去主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培養骨干教師是幼兒園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加速造就一支骨干教師隊伍是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
培養骨干教師,造就一支素質良好的骨干隊伍,必須有一套過硬的措施。作為園長要善于引導,切實抓好三個環節的工作:交底、選苗、操作。交底,即新教師到幼兒園后的第一次談話就交底,希望她立足園所,三至五年成為骨干。選苗,通過一年的試用期考察,對于符合骨干教師基本素質的對象,確定為重點培養的苗子。操作,指在實際工作中實施的“一指、二帶、三亮相”。對她們在業務上提出“三、二、一”要求,指明成為骨干教師要由此起步。“三”是指三個說得清,即說得清本年齡段大綱要求,說得清某個教育活動為什么運用某種教法,說得清運用教材的意圖;“二”是指兩個拿得出,即拿得出象樣的觀摩課(公開課),拿得出象樣的專題文章(本園教研主講);“一”是指一個看得準,即在了解幼兒教改動態的基礎上,看得準本園的品牌和特色發展趨勢。通過加強優秀教師群體的培養與管理,建立骨干教師交流平臺,擴展培養、選用人才的渠道,穩定和發展骨干教師隊伍,以此推動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發展。
為促進教師盡快成才,使教師隊伍建設扎實有效,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必須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我們成立教師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和教育科研中心。骨干教師在這個中心中挑重擔,想辦法、出點子,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研究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具體問題和應對策略,建立培養對象的個人檔案和信息資料庫,強調培養對象在教育實踐和教育改革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角意識,強化骨干教師的內功修煉和形象塑造,通過傳、幫、帶,指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發揮其示范和輻射作用。近年幼兒園先后培養了一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全市唯一)、一名省級保教能手、兩名省級教研骨干、五名市級教學能手及多名獲得市級表彰的技能技巧單項能手,這些骨干教師的快速成長,為幼兒園實現打造一流,創建特色幼兒園奠定了堅實的隊伍基礎,促進了幼兒園的內涵發展。
篇3
關鍵詞:教學團隊;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4.16
一、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使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校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在這樣的背景下,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指出“加強本科教學團隊建設,重點遴選和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的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1]《意見》的正式啟動了國內大規模的“教學質量工程”建設,而作為質量工程重要建設內容之一的本科教學團隊建設也隨之拉開帷幕。教學團隊建設是搞好學科專業建設的關鍵,也是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重要保證。
有關高校教學團隊的建設,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層面展開了研究。有的從理論上對教學團隊建設做了深入思考,如劉寶存探討了教學團隊的涵義和特征,團隊建設的必要性與意義,團隊建設的基本思路等內容[2];馬廷奇分析了教學團隊擔負的三大任務,即“創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3];都光珍著眼于“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認為教學團隊建設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有利于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各取所長,進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4]。有的基于具體的教學團隊建設展開討論,如李健等以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系教學團隊為例,探討了教學團隊的組織機制、運行機制與工作機制[5];任曉光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工原理教學團隊建設為例,對教學團隊建設的主要任務進行了探討分析[6];李楊裕等對農林院校師資隊伍現狀及教學團隊建設進行了初步研究[7]。針對外語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論述較少的狀況,南京大學王守仁教授等的研究可以看成是外語教學團隊建設研究的雛形。他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研究中提出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導師指導四個方面入手,對人才培養手段進行改革,并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經過探索與實踐,他們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批高素質英語專業人才,建設了一系列優秀課程,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8]。外語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相關論文僅有汪紅對外語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理念和構建模式的分析與探討。她認為在外語專業方向建設教學團隊就是“要為某一具體的外語專業的教學搭建平臺,以教學團隊為平臺,按照‘分級搭建、分別建設,相對獨立、相互支撐’的構建模式,堅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的建設原則,突出師資梯隊的建設。通過師資梯隊建設促進大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9]。
本文以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為例,探討教學團隊在教學理念創新、制度建設、教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從實踐層面考察高效教學團隊建設的方法與措施。作為全國首批立項的外語類三個教學團隊之一,“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依托英語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在總負責人白解紅教授的直接領導和親自參與下,學校、院、系負責人十分重視和支持團隊的建設和發展,團隊成員通力配合,采取實實在在的辦法與措施,把團隊建設的各個方面處處落到一個“實”字上,在教學理念更新、制度建設、教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務求實效,扎扎實實地建設國家級教學團隊。
二、“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實踐
(一)教學理念與思路的運用
“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以創新教育為理念,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通識教育為路徑,逐步形成了“語言知識技能的發展與知識、方法論掌握一體,與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開發并重,與人格個性、人文精神培養融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以各種方式把團隊的教學理念與思路融入課堂教學、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測試手段改革等各個方面。
教學研討常態化。團隊的教學理念與思路包括很多符合當代語言教學規律的先進思想,如自主學習理念的構建,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的開展等等,團隊采取聽專家報告、學文件、觀摩公開課及討論等方式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使教學研討成為常規教學的一部分,并逐步使這些先進的教學思想融入日常教學實踐。
把教學理念與思路融入日常教學。針對“讀議寫”系列課程的實際,我們在理念上強調以“議”為中心,以“讀”為途徑,以“寫”為目的,輸入(讀)與輸出(議,寫)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方法上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式、研究式教學;教學模式上逐步探索出“課前大量閱讀與思考,課中積極討論,課后大量寫作”的教學模式;各課程在遵循上述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任課老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比如“讀議寫(四)”堅持對學生讀、議、寫三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在閱讀方面,不僅有將教材中的文本至少閱讀三遍的剛性要求,又有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其他讀物及網絡資料的彈性任務;在議論方面,采取學生復述――老師指點――學生討論――老師講解的方式,著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寫作方面,每學一個單元之前教師要求學生寫不同體裁的文章(如記敘文、論述文等,視課型和時段要求而定),并從中挑選兩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點評后發到班級公共郵箱,然后讓全班學生閱讀并寫出評語。
“口語口譯”模塊針對傳統的聽、說分離的現象,嘗試在“輸出驅動假設”理論指導下,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精品課程“英語視聽說”多媒體數字資源庫,通過多種形式的“視”、“聽”輸入帶動學生的“說”,從而實現網絡環境下英語視、聽、說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教學中秉承團隊的教學理念,通過轉變學習觀念,改善學習行為和方法,逐步將單一的“聽”、“說”技能型課程轉變為融技能發展與人文教育、思辨能力培養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
開設新課程。根據團隊的教學理念,我們推出了全新的“英語讀議寫”系列課程,改造了原有的部分課程。按原有計劃,新課程的開設從2008級開始有序推進,其中包括“視聽說”模塊的課程、“口語口譯”模塊的課程,以及“讀議寫”模塊系列課程。讀議寫(一)、讀議寫(二)、讀議寫(三)、讀議寫(四)及口語口譯模塊口語(二)等新課均順利開出。歷史學博士謝文玉等人開設的“美國歷史導讀”基于省社科基金課題“文學的歷史記憶與歷史重構”等研究,考察文學藝術與社會、歷史及政治意識形態的關系,在內容上有突破,方法上有創新,對學生的思維有啟迪作用,并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開發新教材。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教材建設,而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做好教材建設工作對于一個優秀教學團隊的發展極其重要[10]。“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按照團隊全新的教學思路與理念,教授新課的老師需認真研發新教材,其中涉及讀議寫等系列課程教材的設計與開發。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讀議寫(一)配套使用的教材《英語學習策略》、讀議寫(二)與讀議寫(四)教材已完成并投入試用;《英語口語教程》(上、下冊)教材完成修訂并出版;視聽說模塊方向的電子教材也在進一步完善中。
準備后續課程。通過開設選修課的方式為后續課程的陸續推出做好準備,如黃振定教授開設的選修課“西方哲學文獻選讀”,為正式開設“讀議寫”計劃中的“西方哲學”課程做準備,謝文玉博士在“英美國家歷史”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了院選課“美國歷史與文化經典文獻導讀”,為以后承擔團隊的課程進一步積累經驗。“中西文化導讀”等課程也在積極準備相關材料。
改革測試手段。單一的評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學改革的實施與發展。我們在測試方面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效結合,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并在有效監控學生學習過程的同時以報告會、讀書報告、課程論文等多樣化的考核手段逐步替代以試卷形式集中進行期終考試的傳統評價方式。
(二)團隊制度建設
教學團隊是由具有共同的教學目標并為實現該目標而共同承擔責任,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而形成的正式群體。“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在成立之初就對團隊各項建設進行了初步設計和整體規劃,在組織制度、激勵制度以及成員準入制等方面建立了相應的管理規定。
建立健全了組織保障制度。帶頭人是團隊的核心,在團隊建設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實行團隊帶頭人全面負責,模塊負責人牽頭組織,課程主講教師具體實施,課程教師各司其職的管理體制,形成了一個組織有序、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高效團隊。這個群體由不同年齡、職稱、知識結構、學歷和學緣結構的教師構成。
建立了較為全面的激勵制度。建立激勵制度,制定相應崗位的具體任務、職責和學期考核獎懲辦法,對成績突出者,予以獎勵。
實施團隊成員動態制。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團隊帶頭人有充分管理本團隊的權利,對考核未達到良好等級者,進行警告直至淘汰出本團隊;及時吸納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其他各方面條件也符合本團隊要求的教師。
基本工作常態化。教師在加入團隊時,需認真思考自己將要承擔的課程,近幾年打算完成的教研、科研等任務,并以任務書的形式上交團隊秘書處備案保存,年底對照檢查;任課教師在每學期上完所教課程后須及時對該課程進行反思,并以書面形式匯報教學理念、思路,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團隊針對存在的問題召開會議集體討論解決。
(三)教學研究
團隊緊抓語言教學的熱點難點問題,以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任務型教學等理論為指導,積極開展應用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圍繞教學中出現或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集中申報相關教改課題、撰寫論文,從計算機輔助教學、測試、語言習得等角度開展了多維度的應用語言學研究,在二語習得、語言測試等領域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近兩年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外語類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教改課題10余項。理論研究也同時推動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系列工作。團隊總負責人白解紅發表了系列文章,探討英語專業教育模式、專業學習任務的雙重性、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和諧課堂建設等重要問題;主持2008年湖南師范大學教改課題“英語聽說讀寫基礎課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該課題隨后獲批為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唐燕玲主持2009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國際水平與中國特色:人本思想與外語專業特色建設研究與實踐”,對人本思想與外語專業特色建設、外語創新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外語類核心刊物上發表了有關重要論文。鄧穎玲發表系列文章,探討基于網絡的“英語視聽說”合作學習策略研究與實踐、網絡環境下立體化教學模式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等問題,并主持2009湖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外語專業開放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和湖南師范大學教改課題“英語口語教學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鄧杰運用計算機理論與技術、測試學等理論,發表了系列論文,探討聽力學習在線質量評估與輔助決策、網絡環境下視聽說任務型教學以及話語信息的處理等問題,同時主持2009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語言理解能力測試的命題質量控制研究”。曾永紅的實證研究“英語專業學生隱性語法知識應用實證研究”發表在中國外語界重要的學術刊物《外語教學與研究》上。易艷萍、李志紅分別主持2009湖南師范大學校級教改課題“《圣經導讀》(讀議寫教程之四)立體化教材建設與教學研究”和“評價體系與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此外,相關精品課程以及教學平臺(教學資源庫)建設也在進行中。
總之,教學團隊鼓勵團隊成員圍繞教學理念與模式、課程建設、教材編寫、教學方法與手段更新、考試評價辦法、教學資源建設以及英語本體研究等方面開展改革和研究,開始出現教研、科研齊頭并進的強勁勢頭。
教學研究的加強促進了相關教學成果獎的獲取。2009年9月,白解紅教授領銜的“網絡環境下以學習策略訓練為特征的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榮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是全國本屆成果獎中外語類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該成果以外語教學、二語習得和信息技術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自主與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以應用技術創新和信息化資源開發為途徑,創造性地構建了“網絡環境下以學習策略訓練為特征的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成果以教學模式改革為突破口,對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的理念、內容、方法和手段等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將傳統單一聽力訓練課改革成了一門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網絡課程,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同時對外語專業各語種和大學英語的教學與研究均具有很好的示范輻射作用和推廣應用價值。鄧穎玲、白解紅、鄧杰完成的“導學式教學模式與合作學習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榮獲2008年湖南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該項目隨后于2009年獲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英語視聽說教研室被評為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研室。
(四)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徐靜村在總結介紹西南政法大學國家精品課程“刑事訴訟法學”課程時也提到“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培養一流師資隊伍”的經驗,并以此為基礎推動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及科研的發展。(見徐靜村論文“精品課程建設淺淡”,發表于《》2007年第3期。)
,教學團隊建設對培養師資隊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團隊成員通過參加教學研討、理論學習等活動,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不斷提高。團隊依托國家重點學科,引領并緊跟國內外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態,積極舉辦高層次的學術會議,常年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講學,積極參加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學術氛圍濃厚,有力地促進了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2006年,主辦了“第一屆國際認知語義學研討會”,認知語義學的奠基人之一Leonard Talmy教授應邀做了主題發言和專題講座。與會代表開展了多視角、多維度的認知語義學理論與應用的研討。2008年,與《外語教學與研究》編輯部和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了“首屆全國外語教學與研究中青年學者論壇”,近300與會代表齊聚一堂探討外語教學與研究的熱點問題。此類會議的成功舉辦對促進我國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和外語教學研究與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我們支持和鼓勵團隊成員參加各種不同形式的教學研討會,如白解紅于2009年11月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專家論壇”,并作了“英語視聽說網上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索”的主題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普遍關注。這些都對團隊師資隊伍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團隊的學歷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團隊成員已獲得博士學位的有11人,在讀博士生9人,碩士研究生6人。學緣結構也進一步改善,從外校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學位的共有12人。知識結構復合化、梯隊結構合理化初見成效。同時,我們還通過各種方式或渠道,選派了10名團隊成員到國內外知名大學做訪問學者或進修學習。師資隊伍整體水平逐年提升。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總結近兩年團隊建設的情況,我們發現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仍需繼續努力:
1繼續加強教學資源的開發與運用以及讀議寫系列課程教材的研發。目前,讀議寫系列課程已投入試用的教材有2部,需繼續修改的教材2部;其余三門課程教材仍在開發中。與此同時,加強教學資源庫與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在建設原有計劃的教學資源庫與網絡教學平臺的同時,積極準備讀議寫相關課程教學資源庫與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
2深化教學改革。由于團隊建設的時間還比較短,學生受益的情況還不能充分體現出來,今后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繼續深化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效果評價機制的改革。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倡導交互式學習,將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11]。
3加強教學研究。朱軍、郭斌認為,所有團隊成員的研究都是圍繞教學展開的,并與課程教學相結合,成為教學的一部分[12]。因此,我們如何進一步使團隊成員的研究更多地關注教學中的熱點難點,更好地為教學服務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況且,由于教研教改研究成果發表的園地不足,團隊成員每年發表的教研、教改論文數量還不夠多。今后我們要加強引導,采取積極措施,鼓勵教師們開展研究,力爭出版或發表更多高質量的教研論文,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結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如:過于注重教師個人在教學中的作用,忽略團隊作用的發揮;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處理不當,難以做到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傳統教學方法單一,多為課堂填鴨式、一言堂教學,缺乏“學習共同體”(community of learning)意識,難以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互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校改革與發展的主題。
構建教學團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是教育部規劃本科教學改革,推進教學質量建設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研究改革教學工作、開拓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方法改革、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的重大舉措。教學團隊是一個集學習、教學研究于一體并把學習與教學研究的成果運用于具體教學實踐的群體。教學團隊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因此,加強教學團隊的師資建設,用幾年時間,通過攻讀學位、集中培訓、進修、訪學、參加國內外相關的教學研討會等各種可行的方式提高團隊成員的理論水平與教學水平,構建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等方面更加合理的學術、教學梯隊,促使教學上水平,教研上臺階。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高思辯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人文修養。總之,我們的團隊建設實踐說明,在“實”字上找差距,在“實”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求成效,在“實”字上謀發展,是一條有效建構一個高效務實的教學團隊的基礎,是推進教學團隊各項建設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財政部. 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 教高[2007]1號.
[2] 劉寶存. 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 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 中國高等教育, 2007(5): 29-31.
[3] 馬廷奇. 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定位與策略探析[J]. 中國高等教育, 2007(11): 40-42.
[4] 都光珍. 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的思考[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9(1): 27-29.
[5] 李健,等. 教學團隊建設中的機制創新與實踐[J]. 中國高等教育, 2009(10): 28-29.
[6] 任曉光. 高等學校高績效教學團隊建設初探[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8(5): 43-45.
[7] 李楊裕,等. 農林院校師資隊伍現狀及教學團隊建設初步研究[J].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09(1): 12-17.
[8] 王守仁,朱剛,王文宇. 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2005(11): 45-47.[9] 汪紅. 外語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理念和構建模式[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9(2): 29-32.
[10] 吳萍. 以學習為中心的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 , 2005(1): 125-128.
[11] 徐靜村. 精品課程建設淺淡[J]. , 2007(3): 126-128.
[12] 朱軍,郭斌. 研究型大學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諸要素探析[J]. 科教文匯, 2008(8): 1-2.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Teams
ZENG Yonghong, BAI Jiehong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篇4
關鍵詞: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技能培訓
作者簡介:李俊(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供用電工程系,工程師,高級技師;張葵葵(1968-),女,江西九江人,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供用電工程系,講師。(江西南昌330043)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6-0022-02
為全面提高電力企業員工培訓質量,實現員工培訓“做大做強”的功能定位,結合《江西省電力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訓規劃》要求,2011年,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以開展“精品培訓項目”建設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有價值、可推廣的電力培訓教育模式,為提高培訓項目管理水平、建設一流培訓中心創造內生基礎。
“電能計量Ⅲ級(技師及以上)職業能力培訓”項目組,通過深入一線的調研、客觀的培訓需求分析,拿出了一套有價值的培訓方案,入選為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精品培訓項目”之一。本項目組期望以“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為契機,推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培訓內容模塊建設、培訓方式方法建設、培訓精品教材建設、培訓管理制度建設,實現“精品培訓項目”成果轉化與推廣。
一、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立項意義與理論支撐
電能計量作為計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及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其技術水平和員工的技能水平不僅事關電力工業的發展和電力企業的形象,而且影響電能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和準確、可靠,關系到電力企業、廣大電力客戶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作的好壞是客觀經濟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力開展電能計量人員崗位培訓,提高電能計量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是電能計量培訓的重點之一。
崗位技能培訓不僅要有好的、實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與實際工作環境一致的培訓場所。作為承擔江西省電力公司生產技能人員培訓工作的培訓中心,近年來已建成多個與生產一線場景相吻合的電能計量實訓室,通過近些年的培訓,已摸索出一套針對一線人員的培訓方法,但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建設針對電能計量人員的精品培訓項目就是重中之重。通過此項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培訓質量,而且可以帶動其他培訓項目朝著更有利于員工技能提升的方向發展。
然而,何為“精品培訓項目”?如何開展“精品培訓項目建設”?項目組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都沒有檢索到明確的表述。參照教育部關于精品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的定義:“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建設,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建設相應層次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優秀教材為核心,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前提,以教學內容現代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平臺,以科學的管理體制為保障,集觀念、師資、內容、技術、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體建設”。本項目組認為,“精品培訓項目”也應很好地詮釋“五個一流”。“精品培訓項目建設”也應是以現代先進的職業教育思想為先導,以建設相應層次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優秀培訓指導教材為核心,以“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前提,以培訓內容現代化、實用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平臺,以科學的管理體制為保障,集觀念、師資、內容、技術、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體建設。
二、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進程安排與建設思路
“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項目組以江西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精品培訓項目建設標準》為依據,按照上述“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要求,圍繞培訓師資、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教材、培訓管理5個方面,逐步開展“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的4個步驟:2011年4月-5月進行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2011年6月-7月進行培訓項目設計和師資隊伍培養,2011年8月-9月進行培訓實施和培訓評估,2011年10月-12月進行項目總結和形成項目成果。具體建設思路如下:
第一,培訓師資隊伍建設。走“校企聯合、理實一體”的道路。由于歷史的影響,一方面,培訓中心的專職培訓師多是院校畢業后長期從事理論教學的老師。他們理論扎實、教學經驗豐富、表達能力強,但是缺乏現場工作經驗、實踐操作能力弱;另一方面,企業技能專家,現場工作經驗豐富、實踐操作能力強,但是理論相對薄弱、缺乏教學經驗。為建設一流的培訓師資隊伍,項目組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是走出去,選派優秀教師到供電公司電能計量一線掛職鍛煉。只有將理論聯系實踐,成為“雙師型”人才,才能勝任企業培訓的需要;二是請進來,引進供電公司一線的優秀人才,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兼職培訓師,壯大我們的隊伍。
第二,培訓內容模塊建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深入現場、深入一線,了解企業、員工的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出企業需要、員工滿意的培訓內容模塊,才能制定出合情、合理、合用的培訓方案,才能收獲企業、員工和培訓機構期望的培訓效果。為此,項目組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的要求,將電能計量Ⅲ級職業能力培訓項目分解成3個模塊,每個模塊的培訓內容均以與現場關系緊密的實際操作項目為主。
第三,培訓教學方法建設。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方法,引入先進的行動導向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問題研討、現場實操等等,推進培訓項目的教育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豐富性。
第四,培訓項目教材建設。以《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為基準,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補充、開發電能計量一線員工迫切需要的相關專業知識、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指導手冊和標準化專業試題庫,利用團隊優勢,做出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課件及視頻材料,建設網絡培訓平臺,進行遠程分享。
第五,培訓項目管理建設。項目組嚴格按照培訓中心標準流程的要求,認真做好“培訓需求調研培訓項目設計培訓項目實施培訓效果評估”4個環節的規范化管理。每期培訓班開辦前,項目組會將培訓方案、課程要求、學員信息等告知培訓師;開班過程中,項目組全程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學員和培訓師的各種問題,確保一、二級評估的準確、可靠;培訓班一結束,項目組立即收集整理培訓歸檔材料,并通過反饋進行及時整改,從而形成以培訓中心為龍頭的對地市公司培訓業務的開展起示范作用的精品培訓項目。
三、電能計量精品培訓項目建設亮點介紹
1.深入生產一線,了解實際需求
由于《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 第25部分:電能計量》的時間為2009年初,顯然很多的最新技術沒有列入其中。項目組考慮應該將最先進的技術放入培訓中去,以體現培訓項目的先進性和及時性。為此,將“智能用電技術”和“GIS技術”引入培訓內容中,并將所有培訓內容按照技能項目和子項目的層次編寫成了課表的形式。
項目組自2011年3月即開始廣泛學習、搜集資料,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的要求,編制《電能計量專業培訓需求調查表》。2011年4月-5月通過實地調查及網絡調查的方式,對南昌、九江、贛州、撫州、萍鄉、吉安、景德鎮和贛東北8家供電公司電能計量人員進行了培訓需求調研,征求他們對我們設計的培訓課表的看法和建議。項目組根據從一線獲得的數據和培訓建議進行歸納整理,確定培訓項目的內容模塊。
2.合理配置教師,突出高效實用
按照調研整理出的培訓課程內容,項目組從江西省電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庫中選擇生產一線專家作為主講教師。這些專家多年來一直從事省公司互感器的檢定和驗收工作,在江西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及其地市供電公司計量中心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對現場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了解非常及時;“電能計量裝置錯誤接線檢查技能操作項目”由培訓中心專職培訓師擔任,他們也都是多年從事該項目教學的主講教師。這樣配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培訓的效率和實用。
3.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員參與
由于參培學員大都來自于生產一線,從“工作狀態”到“學習狀態”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為了盡可能縮短學員的適應時間,快速地進入培訓學習狀態,本培訓項目,特意以“情緒管理”課程開始,通過疏解學員的心理壓力,讓學員以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然后學習業務技能、新技術;最后進行研討。7天的培訓課程,以快樂學習為基礎、以培訓需求調研結果為依據,循序漸進,力求做到在快樂中學習、在問題情境中學習,從而切實提升學員的業務技能,強化學員的工作流程意識。
在技能培訓中,通常我們會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的方法為“講授法”,也就是“灌輸”的模式,學員在學習中很難達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效果,并且也容易阻斷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在“電能計量裝置錯誤接線檢查技能操作項目”的培訓教學中采用當今職業教育界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的“行動導向法”進行教學。學員通過全身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激發出了“探索知識”的潛能,同時也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一言堂”現象,鼓勵學員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最正確的操作方法,使學員實現從“要我這樣做”到“我要這樣做”的轉變。
4.提前精編講義,實施全程錄像
在本培訓項目實施之前,按照精品培訓項目管理建設要求,我們事先向各位培訓師提供了培訓模塊大綱、教案、講義、課件等編寫的要求和模板。督促各位培訓師按照“行動導向”的理念,認真備課、按時交納材料。項目組按照培訓模塊序列,精編講義,讓學員在報到之時即可拿到講義,方便學習與記錄。
本培訓項目還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全程錄像。將7天的教學錄像,結合精品課件,制作成本項目的“精品培訓項目”視頻教材,為更多的不能前來參加培訓的現場電能計量專業工作人員提供網絡學習參考,也為進一步做好培訓項目積累素材、奠定基礎。
四、經驗總結
筆者認為,作為精品培訓項目的建設者,培訓師在精品培訓項目建設過程中應該把握好以下4個環節:
1.準確把握培訓需求,為打造精品奠定基礎
企業培訓機構要成功地開展職工培訓項目,就要將過去那種“我有什么,我教什么;我教什么,你學什么”的推銷式培訓做法改變為“你要什么,我教什么;你缺什么,我教什么”的營銷式培訓做法。只有通過訓前的充分調研,才能把握不同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要什么”,才能了解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培訓學員“缺什么”,進而確立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找準培訓的指導思想和著眼點。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為打造精品構建框架
培訓師應針對培訓內容的特點,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思路。可以根據崗位需求進行專業能力項分解,再圍繞每一個專業能力項,進行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的設計,以明確課堂的教學點,也就是明確培訓師的操作點和學員的掌握點。它包括知識的重點、難點,技能的訓練要點,還包括方法的指導點和情緒的協調點。針對成人教育的特點,培訓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設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也將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
3.創意編寫培訓講義,為打造精品搭建橋梁
培訓講義是將培訓師的教學設計與學員的能力構建實現清晰對接的橋梁,是培訓目標的具體化。職業培訓的講義不同于學歷教育的教科書。它不應該長篇大論強化理論,而應該簡潔明白強調實用;它不應該太高精尖,而應該通俗易懂、實用夠用;它不應該是簡單的培訓師語錄、課件翻版,而應該是學員的行動指南、學習指導。培訓講義應該人本化、實用化、邏輯化、系統化,一本綜合考慮企業需求、員工興趣的講義必將受到廣泛的歡迎。
4.充分利用技術手段,為打造精品擴大影響
只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技術、教學手段,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教學的水準。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作為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其生動、形象、直觀、鮮明的特點,令傳統教學手段望塵莫及。而且,精品培訓項目建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好的培訓教學資源能夠盡可能地被更多的人來學習使用。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網站建設就成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精品培訓項目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擴展項目影響,為精品培訓項目建設創造更深更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公司人力資源部.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專用教材電能計量[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朱曉慧.談談精品課程建設[J].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5,(11).
篇5
文體活動,送溫暖送清涼活動,保證每年一次教工外出療休養和體檢,進一步營造寬松和諧的校園氣氛。進一步濃厚“潼港是我家,發展靠大家”、“責任重于泰山,理想高于一切”的育人氛圍。以下為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校長學期工作報告材料范本材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參閱。
校長學期工作報告材料一
一、指導思想
____年是學校實施四年規劃的關鍵年。學校將以黨的十_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秉承“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深化內涵,彰顯特色,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責任教育,繼續深化課程改革,進一步細化學校內部管理,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層次。
二、主要工作
(一)優化校園環境建設和諧家園
1、精神文明建設
繼續抓好文明創建,以黨支部掛帥,以工會為載體,全體師生全員參與。積極開展文明組室、文明班級的創建活動,學校組織師生參與迎世博主題活動,重視發揮工會的作用,支持工會的讀書活動,文體活動,送溫暖送清涼活動,保證每年一次教工外出療休養和體檢,進一步營造寬松和諧的校園氣氛。進一步濃厚“潼港是我家,發展靠大家”、“責任重于泰山,理想高于一切”的育人氛圍。
2、人文校園的建設。
妥善協調“三種關系”——干群關系、師生關系和家校關系。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一是關心激勵教師,繼續做好免費工作早餐的供應工作,組織好教師旅游休閑活動,共享世博成果;二是暢通溝通渠道,不定期召開教職工、家長懇談會、交流會,溝通思想,了解需求。三是開展世博主題活動:主題:歡慶精彩世博共創和諧家園。
3、加強師德修煉。我們要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引導教師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迎精彩世博,與文明同行”為主題,開展教工校園禮儀系列活動,制定教師校園禮儀規范;組織世博禮儀系列講座;開展教師校園禮儀大賽,評選“禮儀教師”,引導教師做一個懂禮儀、有涵養的人。引導教師“言語思美、行為思正、工作思進”,做到敬業愛生、能教善教、創新奉獻。進一步完善并努力實施《潼港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引導教師增師識、強師能、修師德,努力建設學習型團體、敬業型集體、研究型群體。
4、平安校園的建設。
繼續爭創新一輪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德育室要加大學生良好行為規范養成的教育、檢查力度,各位班主任更要將學生的行規、安全教育管理作為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全體教職員工要履行好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責任,把學生的安全時刻放在心上,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消除,發現學生中有不安全現象及時予以阻止和教育。在全國第二個“512防災減災日”舉行一次疏散演習。校園安全無小事,我們人人都有責任為確保校園一方平安作貢獻。
(二)繼續深化“責任教育”,初顯學校辦學特色
1、依據“小學生責任教育”校本課程標準,進一步完善“我的責任”校本課程教材,抓好落實校本進課堂,積極開展“責任教育”課程教研組活動,在教研中要繼續針對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結合案例討論研究,讓教研活動、評價活動有效地幫助教師正確理解本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量。
2、在抓好責任教育進課堂和責任教育專題活動的基礎上,嘗試研究建立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責任教育評價激勵方式,從理論和實踐的高度形成比較完善的責任教育體系。
3、抓好德育、少先隊的各項常規工作。認真抓好班主任(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期末進行班主任的述職考評,評選優秀班主任,全面落實“兩綱”,夯實學生行為規范基礎,開展各類特色主題活動和家長學校活動,提升德育工作實效。
4、抓好責任教育專題活動。以少年軍校與小學生社團為載體,扎實開展實踐體驗教育。重視發揮和拓展學校德育基地的效能,使少年兒童在社會實踐中,體驗軍人嚴格的組織紀律和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好作風,體驗敬老助困、樂于助人的好風尚,體驗熱愛家園、維護集體榮譽的好品德。
5、建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制定以“責任在我心中”為主題的班風建設目標讓責任教育成為班隊活動的主題,制定能自我約束的班級公約,倡導書香班級,讓學生在書籍中尋找道德的真善美。要進一步加強班集體建設,注重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培養。在抓好行為、紀律、衛生等班級基礎性工作的基礎上,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力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
(三)完善常規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1、抓好教學常規。
細化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的常規要求,本學期重點抓好作業的批改、后三分之一學生的抓差補缺,繼續加強月考的質量監控,強調學業成績的合格率。
2、抓好學科競賽與畢業班的教學。
強調人人參與,面向全體學生,考察學科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各學科開展形式多樣的能力競賽。高度重視畢業班教學工作,特別是畢業班學生的思想教育與抓差補缺,確保我校的教育質量穩中有升。
3、抓好隨班就讀工作。
關注特殊學生,做好隨班就讀學生的檔案管理和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
4、合作互助,研討課堂教學。
要切實加強合作備課,優化備課環節。教師要重視對共享資源的二度修改,重視練習設計的研究,重視課前準備,切實提高電子備課的效率和質量。教研組內教師要相互合作,人人上課、聽課、評課,通過“說課、議課、點評”,真正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思考,人人發言,人人受益”
5、抓好體衛藝科工作。
(1)深入開展體育教學研究,提高體育課質量,杜絕放羊式。抓好陽光體育活動,開展好兩課兩操兩活動,鞏固廣播操,訓練一支能在藝術節上展示的學生廣播操隊伍。
(2)衛生室要加強校園衛生和學生個人衛生的檢查和反饋,特別要抓好教室整潔的檢查和反饋;上好雙周三的健康教育課;做好“六病防治”工作;健全學生衛生健康檔案,特別是特異體質學生的歸檔工作。繼續抓好甲型流感的預防工作。加強食堂管理,確保師生用餐安全。
(四)加強校本研修,促進教師發展
按照學校制定的校本研修實施方案,確定學期研修目標要求,制定研修計劃,有機整合校本科研與校本教研,強化校本研修力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建立教師個人發展自我評價制度。在“教師個人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這個學期在師德、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和措施,期末針對目標、措施進行達成情況的自評,以此促進教師的自主發展。
2、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學校要創設條件、提供平臺,組織、引導教師自覺學習,充實底蘊。第一,要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要繼續開展各類校本培訓,組織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培訓,開展網頁評比、課件制作評比等系列現代信息技術技能比賽。第二,借助“校園網絡”,讓教師們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找到一條方便快捷的通道。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觀看特級教師上課及專家講座錄像,并開展評議、交流等活動。第三,要倡導教師自覺讀書學習。學校將結合新教育實驗,努力營造“書香校園”。要規范教師閱讀課的管理,并組織讀書心得演講和征文比賽。
3、引導教師嚴格自律。我們要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引導教師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努力在教師中樹立團結協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樂于奉獻精神。要樹立典型,激勵全體,開展評選學校師德之星、辦公室活動,全體行政成員更要注重細節、率先垂范。我們要開展以師德師風為話題的沙龍、主題的演講、征文等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中。在教師考核中,將教師自評、同行互評、學校審評和學生、家長的評價結合起來,同評優聘職相掛鉤。
4、激勵教師積極進取。根據學校教師的實情,落實分層要求,進行分類培養。制定完善《潼港小學校級骨干評選辦法》,在教師申報的基礎上,分步組織理論與實踐的考核,符合條件者,授予相應稱號,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與津貼,通過壓擔子、搭梯子、指路子等方式,提升其層次,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成長創設平臺與階梯。
校長學期工作報告材料二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立學習共同體為目標,以校長的辦學實踐為主線,以校長的自主研修為基礎,以學校發展診斷為切入口,充分發揮名校長的引領作用和工作室成員間的團結合作,努力提升校長辦學的綜合能力。
二、工作目標
借助名校長工作室這一核心平臺,充分發揮名校長的引領、示范、帶動、輻射作用,全力打造學習型、研究型工作團隊,探索符合北鎮實際及特色的校長隊伍成長機制與便捷通道,為均衡北鎮教育發展做出貢獻。
三、工作重點及措施
1、個人規劃。工作室成員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結合工作室兩年規劃方案,科學地制定出本人的兩年專業發展規劃、年度研修計劃,明確今后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和步驟。
2、理論學習。工作室成員要加強對教育理論、教育專著的學習和研究,通過分組學習、交流研討、讀書沙龍、管理名著解讀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認識。工作室為每個成員提供適當的圖書等學習材料,要求每位成員每年閱讀1-2本教育專著,并撰寫好10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或心得,每年至少在工作室博客上發表不少于2篇工作感悟,交流心得體會。
3、專題研討。工作室建立“專題式”主題研討制度。由主持人根據研究方向確定主題,帶著專題深入到各自學校全方位展開診斷式服務,嘗試建立每年度兩次專題性研討會。
4、教育考察。有計劃地組織工作室成員外出培訓、觀摩學習、考察名校等。
5、課題研究。工作室成員要根據個人研究方向承擔一個課題研究,撰寫課題實驗方案,積累課題研究資料,定期在工作室博客上研究信息,工作室將督促并鼓勵全體成員做好科研成果轉化。各成員每人將至少撰寫一至二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上交流,對優秀成果工作室予以經濟獎勵。
四、主要工作時間安排
1、20__年7、8月份:添置名校長工作室辦公設施、設備;起草工作室兩年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學年計劃、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員崗位責任,并組織通過;
2、20__年9月份:討論、研究工作室成員個人發展規劃、學年研修計劃、課題研究實驗方案;討論“學校文化建設對促進特色學校發展的研究”;
3、10、11月份:赴成員學校就學校文化與特色學校的發展進行學習調研;
4、12月份:召開“學校文化與學校特色發展研討會,工作室中期工作自評總結會;
5、20__年3月份:組織“學校文化建設對促進特色學校發展的研究”培訓講座。同時整理上半年針對課題研究的各種成果。
6、20__年4月份各成員校開展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
五、具體要求
1、工作室成員要緊密聯系各自學校的實際展開研究,以自己的辦學實踐為主線,邊學習邊研究,借此推動自己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工作室成員對工作室安排的工作要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示范引領,工作室運行相對分工,張成玉、關華校長全面負責中學校長辦學過程性研討、學習、調研等活動的開展及相關資料的整理;王春香校長全面負責小學等學校辦學過程性研討、學習、調研等活動的開展及相關資料的整理。
3、工作室成員在本年度內對照名校長考核細則、工作室考核細則創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務,并達到優秀以上等次。
校長學期工作報告材料三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一年,要在__縣教育局和__鎮中心校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發展,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實現師生共同發展為終極目標,貫徹落實教育局和中心校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走質量強校、教研興校之路,實施學校主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辦學水平的新突破。
二、工作措施
(一)細化落實平時工作,做好招生工作促進學校發展。
1、細化工作,嚴格按照指標要求,扎實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統計、整理和歸檔工作。
2、做好學前班招生工作。主動與村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工作,想法設法保證學校生源。
(二)堅持以人為本,提高隊伍素質。
1、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能力。從教育發展的新高度來推動學校的發展,以先進的理念、優質的教育服務,限度地發掘學校的內在潛力,創造出新的教育教學業績。
2、加強師德教育,樹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教師形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中深入開展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活動,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職業道德。
3、研訓結合,以研促訓,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學校將請骨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和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交流,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三)堅持德育首位,提高育人實效。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溝通校內外德育工作網絡。要充分發揮少先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的主力軍作用,充分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讓德育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2、抓好學生常規教育。少先隊要全方位地抓好學生的常規管理,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上操和課間行為規范等,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3、要加強德育科研工作,改進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徑,以班隊活動、隊會課為陣地,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繼續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以重大節日為契機,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形成良好品德。
(四)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要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使教學常規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同時建立健全各種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學校檢查、教師互檢和交流互動。學校將加強不定期抽查,完善對教學常規管理的檢查評估、反饋通報制度,并把檢查結果列入教師個人和學校評估檔案,作為教師職稱評聘、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2、努力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樂學。
3、做好畢業班工作,做好學生和老師的思想工作,定期進行座談,爭取創造佳績。
4、深入推進課程改革。要以校本教研為抓手,通過集體備課、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反思交流、案例分析、專題研究等形式,提高教師駕馭新課程的能力,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并落實在課堂上。
篇6
關鍵詞:現場教學;規范化;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8-0010-02
一、現場教學基地建設的規范化
1.“挖掘打造”現場教學基地。從培訓空間維度看,教學活動的進行不是在學校,不是在課堂,而是在現場;從培訓時間維度看,教學活動以具有示范性、典型性的現場教學點發展時序為軸線,將走過的歷程、面臨的問題、形成的經驗等作為教學內容。時空維度對現場教學的要求可簡化為“可看”、“可學”,對應的培訓需求就是看得懂、學得會。“可看”指具有可看性。現場教學點要有具體物化的建設成果,要有視覺上的沖擊力,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起到“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適宜的現場教學點往往具有兩個特征:發展的過程具有示范性;發展的成果具有可視性。盡管“可看”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但對于觀摩學習型現場教學,這是實現“解放思想、開拓眼界”等培訓需求的重要部分。“可學”則是在“可看”基礎上向“耐看”的延展,是現場教學的核心要求。一般來說,現場教學點需要具備以下若干基本要求:1本發展的教案,1個展覽館,1部錄像片,1個會場,1個講解員,1次交流。
2.“管理維護”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教學基地的選擇首先應遵循就近原則,即選擇有蘇州特色的現場教學點。一方面利用蘇州的歷史文化、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傳統資源,如選擇在蘇州具有代表性、特色性、先進性、創造性的鎮、村、社區等。另一方面積極發現蘇州各行各業具有創新性、領先性、代表性的工作亮點,并將其作為現場教學基地進行重點打造。現場教學研究室應成立項目小組,對確定的優勢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挖掘,歸納與提煉經驗做法、典型事例、創新成果等,進而轉化為干部培訓的教材。精心選配現場教學教師,編寫培訓教材,設計教學方案。現場教學一般采取“課堂專題授課”、“現場考察學習”與“組織案例點評”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教學教師向學員發放教學方案和基地簡介,介紹培訓流程,講解專題案例,強化學員感性認識。授課教師或專家現場對教學點案例進行分析,開展案例點評,通過學員討論,進一步鞏固理論學習成果,研討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通過在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實現了“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有效對接,讓課堂在現場教學中得到延伸,讓教材在現實課題中豐富完善,最大限度地使理論學習與現場案例有機結合,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訓質量。
二、師資隊伍建設的規范化
現場教學的理論研究突破與實踐探索創新離不開一支堅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作組織保障。現場教學研究室在實施“組織人才培養工程”方面努力做好平臺服務、門檻準入、考評激勵工作。
探索以“八庫”建設為抓手建立平臺共享工作機制。八庫建設指“主題資料庫”、“基地資料庫”、“視頻資料庫”、“教學教案庫”、“基地聯系庫”、“考察線路庫”、“師資建設庫”、“信息反饋庫”。每位有志于現場教學的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共享的“八庫建設”,查詢下載到不同教學主題的蘇州市相關政策文件,包括具體教學基地的文字、視頻資料,標準化的教學教案以及教學路線、講解文本、研究成果等。
探索以試講準入為抓手建立考評激勵工作機制。以學院教師考評小組為主導,現場教學研究室通過組織教師開展現場教學試講活動,根據得分情況擇優聘選優秀教師加入現場教學師資團隊。教學試講活動有兩大亮點:一是參與試講的教師必須遞交3份文本材料:教學教案、試講課件、教學設計中的講解詞;二是試講采用說課和授課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力求教學整體宏觀、具體微觀同時展現。
探索以提升服務為抓手建立“1+X”工作機制。“1”指現場教學研究室,“X”指單個教師。現場教學研究室作為現場教學管理部門,其最重要的工作職責是搭建平臺,鼓勵、引導有志于現場教學的教師成為師資團隊中的一員,幫助現場教學師資不斷成長、不斷提高。在隊伍結構上采用專兼結合的三種模式:單主題單點、單主題多點、多主題多點。現場教學研究室和每一單個教師組成虛擬團隊,點對點、心貼心,陪同設計線路、共同創作教案、打磨教學內容,指導、幫助大家走上現場教學講臺。
三、現場教學流程的規范化
1.基于現場教學流程設計的視角。蘇州干部學院現場教學流程設計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現場觀摩體驗式,“現場”主要指教學地點。在學員具有一定理性認識的基礎上(相關主題的課堂教授),把學員帶到現場教學點,了解其發展歷程,參觀其發展成果,通過感性認識帶來的頓悟促進領導干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就教學方法而言,屬體驗式、參觀觀摩型現場教學。二是現場交流互動式,“現場”既是教學地點,也是教學素材。現場交流互動式流程是在現場觀摩體驗式流程基礎上,融合其他類型教學方式,如交流式、調查式、訪談式等。三是現場研討分析式,“現場”是教學地點,是教學素材,也是教學案例。觀摩體驗式重在體驗,重在感官刺激,包括看、聽,更多地屬于被動接受。交流互動式重在交流,核心在“問”,在“問”中主動參與教學。研討分析式重在研討,核心在“思考”,起點是思考問題,落腳點在解決問題。
篇7
15年是一個節點。總結過去的成就和不足,找準自己的優勢、目標和短板,也恰是為企業的下一個5年、1O年、15年的發展提供輔助。在15周年紀念日這一天,由黃島區人民政府和商周刊社主辦、明月集團承辦的一場“海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意在為企業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把脈問診”。本刊遴選了青島明月海藻集團董事長張國防以及與會幾位專家的發言,并將他們的觀點進行了重新梳理。
魏昂(北京農業科學院教授):
海藻肥的應用和開發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
4年前,海藻肥料這個行業讓我跟明月集團結緣,兩個詞可以形容這家企業這幾年來帶給我的感受:“日新月異”和“欣欣向榮”。在海藻肥料行業,明月集團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領軍企業。也已經被全國廣大農民所認識。
明月海藻肥實驗中,一個洋蔥可以重達4斤,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實驗的“老吳蘋果”,去年5畝地收入了30萬元。一箱蘋果(8個)在當地可以賣到80~100元,而且還要提前兩三個月預定。去年12月份,他們和歐盟、我國香港簽訂了有機食品的供應合同,一箱蘋果的出口價是300元。這兩個例子就是對明月海藻肥在當前農業發展中重要作用的體現。三聚氰氨、亞硝酸鹽的超標,西瓜的裂鼓,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我們的實驗中,使用明月海藻肥和先進技術,都能得到80%~90%的解決。
現在,農村的土壤有很多地方已經棄耕了,而且已經到了不能夠種植的地步。某些蔬菜大棚的土地,土壤已經嚴重酸化,這種嚴重酸化的土壤種植出的作物是非常不好的,而且農藥化肥的超標對于食品安全造成很多影響。海藻肥以它獨特的特性,對于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酸化、鹽化,促進作物根系生長,提高產量,增加品質,都有一個很好的效果。所以,有專家就認為,海藻肥的出現,會給中國農業帶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的趨勢現已逐步顯現出來了。
海藻肥在農業的應用上,有一個很好的效果,農民把海藻肥譽為“傻瓜肥料”,它可以讓作物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該長葉的時候長葉。這樣即使對農業的技術掌握不多,也可以長出好的果實。所以,海藻肥的應用和開發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
王繼業(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處長):
明月應抓住海洋戰略機遇不放
次貸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一直處于低迷期,各國都提出用科技來調結構、轉方式。目前,我國政府提出了綠色GDP,不再盲目追求GDP的多少。
沿海國家對海洋戰略越來越重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各國對藍色經濟的發展關注度更高。我國歷屆政府也高度重視海洋戰略,現在,國家把海洋強國納入到實現“中國夢”和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這樣的戰略高度,對于從事海洋開發的企業來說,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國家已經確定了廣東、浙江、福建和山東為海洋經濟示范省,科技創新也是海洋強國戰略的核心,在這樣的機遇面前,明月集團應該抓住不放。
明月集團的第一個15年,是企業改革的15年。也正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時機,企業從單純的褐藻生產發展到在海藻工業方面世界知名,形成了一百多個品種、六大鏈條。
面對新的機遇,企業除了要繼續本著“技術是根、創新是魂,人才是本”的理念,強化自主創新,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放寬視野,探討新型合作模式,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真正做成國際化的一流企業。
秦益民(嘉興學院教授):
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前景廣闊
海洋生物產業特別適合發展醫用材料。海洋生物本身是親水性的,而且帶有生物活性,一個人如果受傷了需要處理,親水功能是最重要的,因為人體約70%是水分。所以,生物醫用材料行業是一個有巨大發展潛力和美好前景的產業。目前,明月集團是利用海藻酸鈉的親水性,將其加工成纖維、薄膜,然后應用到醫用紗布領域。
目前,全世界有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許多躺在病床上的老年人會有褥瘡、皮膚潰瘍、大小便失禁等問題,這就需要大量的稀釋材料。在日本,這個產業市場已經很大。
在生物醫用材料方面,明月集團優勢很大。首先對海洋生物質有充分的發展基礎;其次,作為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比小的初創型企業更有規模優勢,包括研發能力、營銷等;此外,其比大型國有企業更有靈活性。
從人才角度而言,國內很多企業,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跟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明月集團前15年主要是做好海藻酸鈉,還只是在某一個行業里發展,但如果隨著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進入新的領域,除了會涉及到一些新的研發能力的建設,還需要人才隊伍的擴大,需要更多的人才。剛大學畢業的人,需要從頭培養,有一個很長的周期。如果發展新興產業,而且要高速度發展的話,就需要成熟的、有經驗的人才和團隊,如何吸引他們,如何將不同區域的人才更好地組建到一塊,發揮最大效用,這本來就是一個課題。人才的配備,會給企業的發展速度帶來影響。
企業除了要確定合適的發展目標,在發展方式上,還應更注重戰略聯盟的建設。企業自身也許會涉及到人才引進、資金引進、技能等等,如果通過戰略聯盟的方式,把國內的優秀資源整合到明月集團旗下,企業就會有更大、更好的發展。
薛憲明(清華大學教授):
戰略、組織和機制要優化
明月集團是一個優秀的企業,但如果想要更優秀,就需要在許多方面優化。明月集團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不是非要做大,而是一定要先做強。
企業需要優化的部分,主要在三個方面:戰略、組織和機制。
戰略層面,企業基本的方向沒有問題。就像從青島到北京,只要往西北方向走,肯定能到達,但選擇坐火車還是飛機,需要考慮。在戰術的考慮和戰略方向的匹配上,明月集團需要優化。如果坐火車,什么情況下坐,需要根據行業的熱點和當時市場的狀況做出選擇。
前年,我曾在給張家港一家上市公司做輔導時,給它做過前后產業鏈可控性的延伸。因為在中國做生意,如果企業的產業鏈不可控,風險非常大。在產業鏈前端,明月集團可以成立一個海藻貿易公司,除了供應自身需要,還可以供應其他企業,渠道就變廣了。后續如果再成立一個貿易公司,專門銷售公司的海藻產業,也可以通過收購其他企業的海藻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
國外很多成功的大企業,供應鏈可控性越強的,越有競爭力。企業不單單追求技術領先,還需要很多的資源匹配。有了更完善的供應鏈,企業自身可控性越強,核心競爭力就越強。就目前而言,明月集團是最有理由,也是最有潛力做到這一點的。
在組織優化上,明月集團先上車、再買票的做法也是對的。先把企業開動起來,但要開到高速公路上去怎么辦?就是要在輪胎、發動機等各個方面再加強。
組織架構上,應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機制。成立貿易公司,拉長供應鏈可控性,可以做到內部市場化,這會使企業對管理更加明確化,有一個明確的游戲規則;成立投資戰略部,則可以對內對外投資有一個更清晰的成本核算;擁有多家子公司的明月集團也需要內控,控安全、控成本、控環境。
機制的改革優化,主要在流程再造上。流程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明確授權。如果沒有管控流程,授權就是放權,非常危險。所以,流程是一個團隊管理最安全的東西。管控流程的再造,也是為了企業不論在誰的領導下,都能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所在。
金樹人(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糖醇分會理事長):
海洋生物可以跟淀粉行業結合起來
明月集團不僅在海洋生物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對我國淀粉深加工和糖醇產業,也有很大的貢獻。
在甘露醇方面,盡管明月集團不是最早涉足的企業,但其加工的提取率卻是世界最高的。法國的羅蓋特公司是百年企業,但它們的膽固醇、葡萄糖的提取率也只有40%~50%,而明月集團是60%~65%。前幾年,羅蓋特開始主動找明月集團進行技術交流。
除了現在已經很普及的模擬移動床的應用,明月集團的MVR(離心蒸汽壓縮機)也取得了很好的節能效果。MVR設備是上世紀60年代德國最先發明的,但是國內沒有人敢用。明月集團后來是首先使用的。之后,2011年10月,中國淀粉工業協會在國內做了MVR的推廣會之后,企業的應用才漸成規模。如果全國有關行業都能用上的話,對全國的節能能起到10%~15%的作用。
將來,海洋生物可以跟淀粉行業結合起來.一是將淀粉深加1二的一些技術和設備,在海洋生物提取中應用起來;二是將海洋生物產業中的先進技術,應用推廣到淀粉行業。
此外,明月集團的海藻肥在許多飼料里可以起到抗生素的作用,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大量抗生素加入到雞飼料和豬飼料中,食用后最終對人體的免疫力帶來極大的破壞。如果能通過海藻肥來解決抗生素的問題,是非常好的。但僅僅依靠明月集團是遠遠不夠的,國家海洋局等部門應該加大力量支持海洋農業的發展,建立海洋基因實驗室,把海洋的生物基因轉移到陸地上。
薛長湖(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健康行業或是明月將來的一個重點
青島的海洋生物產業,已經有幾十億元的規模,但還需要進一步做大。
海洋生物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但有多少技術是我們在未來五年甚至十年能夠產業化的?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當下做生物產業,很多時候做的只是一個概念。用了海洋領域的東西,可能占比只有1%,也叫海洋生物產品。比如做海帶面條,但里面海帶的添加量不超過3%。
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第一位的就是技術。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一個厚重的研究團隊和一個技術中心。明月集團有一個20人的技術中心,這支撐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一味依靠外在力量,企業是永遠發展不起來的。
明月集團一開始做海帶的應用,最成熟的是海藻肥,但技術含量并不高。明月集團從海藻肥轉向生產其他產品,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但企業將來的發展一定要解決原料的問題,如果解決了這一問題,確立了原料優勢,企業將來會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
生物資源的利用,從一開始的深加工到海洋食品的精加工,再到綜合利用,范圍越來越廣。“十二五”規劃提到,養生健康產業將來的規模是一萬億元,每年增加30%的需要。藍色經濟可以做健康產業,明月集團也可以做,而且可以作為將來的一個重點。
記者手記
篇8
關鍵詞:施工項目;施工管理;工程質量;驗收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in the entire project, it relat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to a wider range, can affect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live and work,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exu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spects, this paper from the ideological goals, behavior, direction, refused to false and other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engineering of all aspects of operating results, and strive to achieve optimal ext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cceptance
中圖分類號: TU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必須樹立質量意識
保證體系,落實層層質量責任制,加強企業自控能力,提高企業的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還應大力貫徹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推行科學管理。筆者認為,抓好施工現場管理,要以升華全企業職工現場管理意識為先導。眾多優秀企業家對抓好施工現場管理的必要性已形成了共識,但是這還不夠。要形成全員、全過程、全企業的強化施工現場管理意識。從國內的情況分析,實現全面質量第一辦法有兩點:一是推廣應用建設部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二是大力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切實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工作。
2 嚴格管理,消除事故隱患
只有嚴格管理、嚴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辦事,才能提高工程質量。然而,有些企業在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大上項目,往往出現拆東墻補西墻,到頭來資金嚴重缺口;違反工程科學規律;有的利用行政干預,確保"關系戶"穩拿工程,使一批不具備施工技術、設備、管理能力的低等級施工隊伍進入建設行列。招標投標制已實行多年了,在執行中確實取得一定成績。但由于機制問題和管理制度不全,運作中時緊時松,沒有走上正軌,大有流于形式的趨向。部分承包商對工程的投資不是通過千方百計把對施工生產的工程質量、材料消耗、現場管理和機械設備、經濟核算、成本與費用管理等各要素的優化來做到節約投資,增大利潤,而是通過偷工減料"設計變更"等不正當手段來增大利潤,直接蘊含了事故發生的因素和擴大了投資的源頭,有的甚至導致"豆腐渣"工程的產生。由于建筑市場發育不健全,存在管理真空和管理錯位,最直接的后果是影響了建筑市場秩序,造成了一些質量安全事故或質量隱患。因此,要加強建設工程的管理,對于各種違法違紀的行為,要堅決查處。
3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基建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影響著工程質量的優劣。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技術強的基建隊伍,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基本建設涉及到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環境等多個學科。高素質的建設管理人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實際管理經驗,而且還要具備適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應變能力,掌握高科技知識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所以,要從戰略高重視抓好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必須認真學習掌握施工及驗收規范,并且進行書面考試和實測,考試合格后才能組織管理施工,使人員達到優化配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保證工程質量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管理人員要勇于實踐,開拓進取,總結實踐經驗和知識。把過去管理人員單純囿于驗收簽證和監視澆搗的狹隘范圍,擴大到參與全面管理、全盤指揮的領域。
隊伍建設是保證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因素。第一,從誠信度角度來講,誠信度好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滿意率和支持率,因此應該選擇有誠信的單位。第二,要從優中選擇更優。首先施工單位要優秀,其次施工單位所承包的項目要優秀。有些單位雖然規模較大,也有過較好的成績,但是往往會出現承包給不合格個體或掛靠的現象出現,因此不能以施工團體的名號為選擇的唯一標準。應實際考察和檢查施工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并結合自身特殊的特點和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施工團體。聽取一些實際投資人的意見。必要時可以參觀此團隊已經完成的建筑,核對其質量,風格特色等是否符合自身單位的要求。
4 完善規章制度
施工單位是否具有施工水準,是否有嚴格的施工規范也是要注意參考的一項標準。一個訓練有素的隊伍也必然有一個嚴正有序的流程規范,這要求建筑施工單位要有明確的自我監督的意識,隨時隨地調整自身的狀態,遵守《建筑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細則。施工質量必須達到標準,對于市場不規范,水平差需求不合理等應及時采取措施。首先應嚴格遵守終身責任,建筑的保質期和保用期納入規范。一旦介入工作就必須保質保量,否則承擔相應責任,嚴禁各種各樣的借口出現,施工之前要明確甲乙兩方都要把握對圖紙方案的深入了解,雙方都經過技術和感官上的通過才能夠正常開始投入建設,態度上要嚴肅認真,對于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早懷疑早解決,嚴禁松懈思想,將個人利益與工作問題混為一談。做好施工規劃,不可臨時抱佛腳。更不能不按具體方案操作,臨時更改計劃要經過多方批準,更改設計圖紙。
施工人員作為工程的直接操作者,經歷了施工的各個環節,對于其質量和操作工藝的好壞有著一手的發言權,同時也肩負著完成工作,贏得滿意度的重大使命。其行為不可隨意,要通過一定的規章來約束。實際工作時應該有固定的人來負責固定的工作,并達到固定的質量要求,對于技術研討方面,讓多方人員一起討論進程的優缺點,提出適當的意見和建議保證施工完成順利。
5 加強驗收工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項產品最終成形必然要從原料的選擇上開始控制。一個好的產品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原料做鋪墊。每一種原料都必須有合格檢驗單,生產批號,準許流入市場的許可證,要了解生產單位的背景和生產水平。更要注重產品質量。此外從人員經驗方面做出直覺判斷,并嚴格進行檢測,要明確寧缺毋濫的原則。不可用所謂相似材料,功能不符合的材料應付了事。一旦發現,要接受嚴肅處理。對材料的儲存保管要得力,不可亂堆亂放,做好防水防腐蝕措施,定期對其質量進行重復性檢查工作,使用之前要確定其能用度不變,才可以最終投入使用,從源頭做好精選措施,保持對優秀品質的追求心態,亦不可虎頭蛇尾,開始時積極響應鼓勵性措施,后期狀態松散,僅僅是應付工作,甚至為了私人利益松懈檢查和管理。這是最終產品難以過關的一個重要因素。
要經過嚴格的驗收才能確定工程的結束。這是將前期工作作為結論,對使用者開放的一個必要環節。它能夠反映出前期的勞動結果,是工作追求的最后驗證標準。其執行部門是基建單位,進而聯合眾多相關企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通過依據設計方案。從各個角度考察竣工結果是否按照方案準確實行,材料選用是否有問題。是否有弱點存在,如果存在不如意之處立即確定方案和規定時間,修改工程。這一流程必須嚴整,規范,有一定的程序,隨意性不可太大,一旦出現問題要有及時的應對策略。對工程的相關文件也要注意查對和收藏,檢查人員應有獨立的人格品質,要以嚴格的責任心來對待工作,杜絕假公濟私,貪污腐化的現象發生,成為建筑行業合格的工作者。
6 結語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的民用建筑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民用建筑企業的工程質量是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民用建筑質量觀念指引良好的質量意識、正確的質量觀念,有利于工程建設者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這在民用工程建設中是一種強大的無形生產力。因此,加強工程質量方面的管理,是參與到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各有關利益方不容推卸的責任。強化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重視和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努力實現工程的高質量,創造出更多的優質工程。
篇9
【關鍵詞】有效提問;師生互動
一、背景及意義
為了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模式,提高青年教師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現圍繞市“十二五”科研課題――《師生課堂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進一步探討學科課型的有效策略,優化課堂提問教學技藝,明確師生認知互動的有效策略,學校進行了學生版和教師版的“課堂有效提問情況調查問卷”。此調查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有效提問策略研究”的基礎狀況,掌握一手材料,為下一步科研活動的開展及研究奠定基礎。
二、對象及方法
(一)學生問卷調查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30個教學班,1200余人。在4――8年級的16個教學班中,我們隨機抽取200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男生占53%,女生占47%;班干部占21%,組長占18%,普通同學占61%;學生層次均衡,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本次調查是將調查對象集中進行問卷調查。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采用的問卷是我校課題組根據校情學情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的《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提問情況調查問卷(學生版)》問卷調查。
學生采用的問卷是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及為服務課題研究而設計的,問卷主要是圍繞學生喜歡的上課形式、學生喜歡的提問方式、學生答疑的心理需求、傳統課堂形式的改良等幾大項內容而分解的15個小問題來進行調查研究。
四、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喜歡上課形式多樣化
⑴――⑷道小題顯示出,95%以上的學生非常喜歡上課形式多樣,語言幽默,課堂氣氛寬松的老師。
⑸小題中,有97%的學生喜歡的老師是上課時能夠鼓勵同學多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看來“鼓勵式評價”百試不爽。
⑺――⑼小題告訴我們,有89%的學生喜歡老師上課時多開展一些適宜的活動,幫助他們理解所學知識。78%的學生喜歡老師上課用多媒體課件,有73%的學生愿意幫助老師操作課件。有14%的學生不喜歡課件,有8%的學生認為有無課件無所謂,這個數字讓我們有些意外,是否我們的課件實效性不強?是否我們的課件流于形式?值得深思啊,如果學生不買賬,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
(二)學生喜歡提問方式多樣化
通過⑹小題得知,我們老師上課時使用最多的“一問一答”式的提問形式,只有25%的學生喜歡,這一調查的結果非常值得我們老師深思。有53%的學生喜歡“小組討論”的方式,也由此證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問題探究的自主學習模式深受學生喜歡。當然還有18%的學生喜歡傳統式的“直接講授”。看來,要想適合所有學生的口味,還真需要老師們因時定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學生答疑的心理需求值得教師關注
⑽小題,如果學生上課有不同的見解,有七成的學生選擇課后提出,真心希望我們的老師能夠在課后認真與他們交流,要珍惜孩子們對老師的這份尊重。
⑾小題,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小組討論問題時,有93%的學生能夠做到或希望做到“自己說,也聽同學說”。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小組合作”這種授課形式,真正做到課堂的“有效”,進而達到“高效”。
⑿――⒁小題是對學生心理的一種拷問,之所以稱之為“拷問”,是因為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越發不愛回答問題,九年級的課堂多出現的是教師自問自答。這種拷問又取決于老師的啟發和引導,有54%的學生愿意在上課時代表所在小組發表見解,77%的學生愿意積極舉手,等著老師叫自己的名字。不過,26%的學生不愿意代表所在小組發言,16%的學生心理希望老師叫自己卻不愿意舉手,這樣不樂觀的數字恰恰是我們老師應該挖掘的市場,更是我們老師“進步”的空間,當然也是我們課題組應該研討的課題的切入點。
(四)傳統課堂需注入新時代元素
⒂小題是多項選擇,87%的學生認為師生配合的好,有交流和互動,能聽懂、會做題,就是一節好課;62%的學生認為老師講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就是好課;53%的學生認為課堂氣氛活躍而重點突出、結構緊湊、條理清楚是一節好課;53%的學生認為老師語言幽默,說話有道理就是好課。到底什么樣的課才算是好課呢?老師要結果,學生要過程;老師要成績,學生要快樂;老師要能力,學生要心情……矛盾又統一,教育的魅力。其實我們也正在進行課堂改革,傳統課堂注入了一些新時代的元素,在保證文化知識得以傳授的情況下,加入一些學生喜歡的開放性的環節。
五、思考與對策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體制、明確責任
“科研興校”,教育教學水平關乎學校興衰,師德建設也尤為重要,這些都納入學校中長遠規劃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形成完善的科研工作網絡。在校長領導下,要明確科研管理職責,由校長、業務校長、教務處科研主任、學科帶頭人組成的科研領導小組,從校長到基層,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系,并溝通教導處、班主任、科任教師之間的橫向聯系。所有工作都要強調突出全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意識。要通過常規教學活動,培養出一支政治合格、業務過硬、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隊伍。
(二)提升教育教學素養,以點帶面,抓好培訓
要提升科研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就要抓好課題組教師隊伍的培訓。學校以打造有理念的教學實踐者、引導者,創建學習型科研團隊為目標,大力強化實驗教師的培訓,以科研能力為重點,著力提升其綜合素質。學校還為實驗教師們提供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教師們帶著任務去學習,回校后進行學習心得匯報,把新的理念和經驗以及感悟,傳授給全體教師。在校內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讓教師們明確任務,自我學習,以先進的理念洗腦、充電。通過集中培訓,引導教師們在科研工作中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篇10
1教材面臨嚴峻挑戰
學前教育學教材版本較多,估計未來幾年會有更多教材出現,但是目前大多數教材與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去甚遠。這些教材一是強調學前教育學的學科獨立性,重心在于學前教育學的學科框架,而不關注未來的幼兒教師到底應該知道什么,學些什么。二是教材的教條主義傾向嚴重,基本是沿用普通教育學教科書的編寫模式。事實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會關注學前教育學是否應獨立成為一門學科,而是關注學前教育學究竟是什么,它和中小學教育不同之處何在,獨特性在哪里。學前教育學應該是幼兒園教師職業視角下的學前教育學。
2教學范式急需改革
獨白式教學是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的主導范式,在獨白式教學范式中,師生之間是非民主的對立關系,教師成為傳遞知識的專家,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教師講、學生聽是學前教育學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教師關注課程知識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容易忽視學生的實踐經驗,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去引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與教材、幼兒等建立對話式關系等。獨白式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
3考核評價標準單一
高職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并對教材體系如何轉化為教學體系的把握不足,教學過于注重學科的理論性而忽略其實踐性,教學評價基本沿用多來年的考核評價標準,任課教師往往是根據學生期末成績,再加上平時課堂表現進行綜合評定。課程考試以知識點為主,大多數學生在期末考試之前突擊應付,學生只憑記憶就可取得高分。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已經成為教學的生動寫照,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學前教育學相關知識。這種考核方式急需改革,否則不利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完善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的建議
1課程開設需經過必要的調研和論證
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的開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經過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廣泛收集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將這些要求進行整理、歸納和分類,轉換成核心技能,再根據核心技能的要求開設相應的課程。明確每一門課程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這樣才能保證所開設的課程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一致,避免所開課程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的現象。把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放在突出的地位。要積極從幼兒園實際需要出發開發課程,緊緊圍繞“學生畢業后可適應哪些工作崗位”、“幼兒教師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任務”、“幼兒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素質”等重點問題開展調查,以此為據構建課程體,實現由學科知識本位向職業能力本位轉變。
2關注幼兒園發展動向,更新課程教材內容
教材內容要推陳出新,任課教師要充分關注學前教育領域的發展動向,創造條件深入到幼兒園一線,做好資料收集工作。所編寫的學前教育學教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學內容應貼近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反映幼兒園教改新動向,對課程內容和教材進行革新,不拘泥于學科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跳出原有的課程框架。教師也可以編寫補充教材或是以活頁補充講義的形式,把最新的知識充實到課程教學中,特別是豐富的家庭教育學相關內容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能再自我陶醉于現有的學前教育學教科書體系,不能再迷戀學科體系的完美光環,而應與時俱進,轉換思維方式,超越單一課程邏輯的局限,對傳統學前教育學教材進行變革,讓課程內容具有鮮活性、情境性、有效性、實用性。將以往教科書的宣言式風格轉換成對話式,對教科書和教學計劃重新設定,既要考慮教師教的空間,也要考慮學生學的空間。在教材的編寫與教學過程中就要把“主題活動”模式貫穿其中,讓學生從學習之初就真實地接觸到幼兒園教學情境。著眼點要放在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備的有效性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上,不再局限于自身邏輯的科學化追求,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取向
3變革學前教育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引入幼兒園活動模式,改革幼兒園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學生根據分科教學所學的知識技能并不能適應目前幼兒園以“主題教學”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模式。延長實踐教學活動時間,豐富教學實踐方式。要按照職業工作崗位所對應能力的要求組織教學,基礎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基本的原則,增加學生實踐實訓課程的內容與比重,讓學生在“教、學、做”合一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提高,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實踐中提升”。一是統一安排學生深入幼兒園進行教育實習,加強對教育實習的管理與指導,通過改革教育實習過程、指導方法、評價指標和考核方式等,提高教育實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以完成幼兒教師工作任務為驅動,在課堂內進行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訓活動,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操作練習法、情境體驗法、片段模擬練習法、試講評價法等多種形式(包含教育活動設計、說課、研討、相關的教育材料制作等內容)。讓學生知道怎么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發揮其“直觀感性、開闊眼界、啟迪思維”的重要功能。
4改革課程評價體系,大力推行過程性考核
一是改變學生成績的評定辦法,強化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以學生的實踐學習為主,應適當增加學前教育學課堂考核和課后作業的評價環節,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小組作業、教育實踐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討論以及平時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應作為課程評價指標。二是可以舉辦校園文化節、舞蹈、音樂劇、玩教具制作,開展美工、故事演講等實踐技能比賽,還可以讓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項目完成的情況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實踐體驗和相應的專業實踐能力。三是要改變教育實習的評價方法。例如,增加評價環節,變目前的結果評價為過程評價,對實踐教學的準備、中間過程及結果均進行評價,從而對教育實習活動進行全程監控和指導;改變評價主體,變過去指導教師的單一主體評價為多主體評價,除高職指導教師、幼兒園指導教師評價外,將同學互評和本人自評也納入評價范圍,從而充分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搭建實踐教學平臺
一是組建由高職指導教師和幼兒園指導教師共同組成的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高職教師的理論優勢和幼兒園教師的經驗優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建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在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架起連接平臺,在此基礎上,開展教育實習、教育見習、教學觀摩、幼兒園教學研究、科研課題研究等系列活動,既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實踐教學機會,又豐富高職教師的實踐經驗,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二是著力打造一支“名師引領、雙師素質、專兼結合、重在建設、形成梯隊”的優秀課程教學團隊,吸納行業專家參與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研一體化”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的指導,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學術交流和橫向研討,開發校企合作和行業技術服務,實現校、園互動,全面參與幼兒園的教改實踐,培養青年骨干,推動課程團隊教師的成長。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