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體系范文

時間:2024-02-07 18:10: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品格教育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品格教育體系

篇1

【關鍵詞】品格教育;德育教材;統計分析;存在問題

一、對德育教材德目的統計分析

1.對人教版小學教材《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德目的統計分析

品格教育要求的十個德目內容在小學教材《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呈現的特點是:注重對“忠”“仁”“勤”“和”德性品格的培養教育,它們文本內容所占的比例依次為:20%、19%、14%、12%;相對對“義”“信”“儉”的德性品格的培養教育的內容就顯得比較少,它們的文本內容所占比例依次為:5%、2%、2%。這樣的以培養德性品格為主的德目內容安排情況,脫離了小學生發展的客觀實際,我覺的是不合理的。因為從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弱,自立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因此,開展培養“社會公德”為主的品格教育,更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禮”“仁”“孝”等德性品格。

2.對人教版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德目的統計分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出對初中生“勤”的德性品格的培養,顯然是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識發展很快,渴望自我的發展。在這時期注重對他們“勤”的德性品格的培養,應該是抓住了道德發展的關鍵期,這對于他們以后的自我意識和認同感的發展會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的。正因為初中生是自我明顯發展的時候,此時他們更容易處處體現自我,所以應該在小學階段培養的基礎上,繼續培養他們“社會公德”方面的德性品格。

3.對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德目的統計分析

高中階段的品格教育培養的德性特點有兩個極端,非常地突出對“忠”的德性品格的培養,比例高達37%。而卻完全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德性品格的培養,即“孝”。而“忠”以“孝”為先、為基礎,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養成“孝”的德性品格,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內化“忠”這一德性品格。在實際行為上也才能移“孝”作“忠”,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對“忠”“孝”德目的具體內容設計顯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此階段,還是忽略了對“儉”的德性品格的養成教育。

4.對高教版大學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德目的統計分析

在大學階段的品格教育方面以突出“勤”的德性品格為主,它的文本內容所占比例為25%,這也是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的。大學生逐步向成人轉變,各方面趨于成熟,但是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和經歷,心理方面還是相對稚嫩,但其自我的意識和要求是空前發展的,因此需教育引導他們勤奮努力,自強自立。但是,很矛盾的是,此階段對“智”的德性品格的培養卻又非常的忽視。可見教材在內容上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品格教育德目及其銜接存在的基本問題

1.德目銜接不到位

從整體上來看,體現相應德性品格的十個德目在各個學段之間存在著銜接不到位,結合不緊密,有越位、缺位、倒掛現象,缺乏層次性,系統性,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養的循序漸進性。比如“忠”的德性品格的培養在小學階段就非常的注重,相應的文本體現內容所占比例是20%,比例最高。對“忠”的德性品格的培養,在小學階段排在首位,但在初中階段卻是排在了第八位。銜接上顯然不到位。

2.德目具體內容簡單重復

德目的具體內容很多都表現出簡單的重復,這樣,在學生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使他們產生似曾相識之感。客觀地說,這樣的學習內容也往往也沒有了吸引力,也就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的效果會不明顯也就不足為怪了。

3.德目內容設計脫離學生實際

品格教育的德育教材德目內容在設計上是脫離了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實際的。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在小學階段德目內容設計上應側重體現對小學生的“禮”“孝”“和”“信”“儉”等德性品格的養成教育,培養其良好社會公德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但是實際的教材內容編排上更多的是側重對小學生進行“忠”的德性品格的養成教育;到了初中,也還應該在小學“禮”“孝”的教育基礎上,繼續培養初中生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習慣,但在此階段中對“儉”“信”“孝”等德性品格的培養還是不夠重視。很明顯,在對“信”德目內容的設計時存在的問題是最大的。小學、初中不重視,在高中、大學才開始引起重視,這樣破壞了德目設計的階段性、漸進性規律,那么品格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難達到,以期通過品格教育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丁錦宏.品格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關鍵詞:食品專業 實踐育人 課程考核體系

食品工業是一個永不衰敗的行業,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于食品專業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同時對于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深化實踐育人教學的理念,切實提高食品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就必須在實踐育人指導下改革食品專業的教學考核體系,凸顯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深化考核模式改革,架構以學生及實踐能力為本的課程考核體系。

一、課程考核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食品專業課程考核存在許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兩點:

1.考核內容具有局限性

考核內容局限于教材、筆記或作業,沒有突出以能力為主,未重視食品專業實踐技能訓練,也沒有本專業的特點,突出個性化培養,實現“教、學、做”一體化;考核內容未能充分考慮到專業需求、專業目標定位、課程類型、職業技能要求等因素。其結果是學生考前死記硬背,既不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

2.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化

期末考試一錘定音,平時考核的權重低;考試方式基本上是閉卷考試或開卷考查,考核方法單一,缺乏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評定,導致一些學生平時不努力期末搞突擊;課程學習方式多為老師講學生記、做作業、做實驗等單一方式,缺乏多樣性(例如小組討論、參觀食品廠、專題探討、市場考察、頂崗實習等)。其結果是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實行課程考核改革的配套措施

課程考核改革的實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既要和全面的教學改革緊密相連,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持。

教學改革意識要深入每個師生的心中。全員師生都要認真學習,深入探討教學改革的方案以及實施的方法。 充分認識到:“人人都是實施者,個個都是改革者!”食品專業教師要到食品企業、行業實踐,積累實踐生產經驗,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建設出一支具有“雙師型教師”、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要在一批企業、工廠中建立較穩定的校外實踐、實訓基地,能安排大多數學生參觀學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或畢業實習。要建設功能較強的校內食品實習實訓基地,具有虛擬食品工廠、虛擬車間功能,可做企業的工藝研究、產品生產等實用技術的訓練。教學計劃的制定應有較大的靈活性,方便根據企業、食品廠的實際情況安排實踐教學環節。

三、食品專業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高等教育是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工學交替的發展之路,即一條社會開放式辦學之路,因此,食品專業課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應具有社會開放性的特點。

1.課程考核采取校內外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以往我院對教師課程教學主要采用四種內部考核,即由領導、督導、同行、學生進行考核,而缺少校外(市場、用人單位和行業專家等)的專業技能性考核內容。過分強調課堂教學質量,卻與社會實際需求脫軌,這樣既不利于食品專業學生很好的融入社會,也不符合我校服務社會的宗旨。因此,一門課程如果由校內學習和校外實踐兩個部分組成,則課程考核要堅持校內考核與校外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2.考核目的的轉變

從注重考核的結果轉變到重視考核的過程。食品專業課程的考核成績應由兩部分構成: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結果性考核成績,過程性考核內容應包含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包括學習態度(有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自主性等)、學習能力和操作技能(有學習方式與方法、選擇學習資源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動手操作能力、操作熟練程度等)、學習效果(指的是獨立完成課程學習相關內容、作業完成情況、實踐環節的數量與質量)三個方面。只有完成過程性考核才能開始結果性考核環節;過程性考核成績為主應占考核總成績的60%以上,以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改變“平時不努力,考試前突擊”情況。

3.專業課程考核形式要多樣

過程性考核形式有多種,主要的形式有: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考核、平時課堂表現考核、階段性考核(如期中考試)、大型作業考核(如調查報告、論文)、社會實踐活動考核等。平時作業情況考核是根據學生完成相關作業的數量和質量來評定成績。平時課堂表現考核是根據學生的出勤、學習積極性、課堂提問評定成績。階段性考核是在單元教學完成后測試學生,測試的方法有筆試、答辯、實操、項目設計等。大型作業考核是由完成一個較大型的綜合性任務來考查學生應用、分析與綜合的實踐能力或技能。實踐性項目考核主要是針對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開展的,學生完成后應提交實訓報告、實習報告或社會調查報告等,但應重點考查學生基本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等能力提高情況。

4.專業課程考核內容的改革

應從考核內容是教材內容的重復轉變到著重考查職業素養、能力和技能操作上;應從考查理論為主轉變到考查實操能力與專業技能為主;應從單純的布置作業和期末考試等形式轉變到對產品、生產工藝和開發成果等的考核;應把獲取的國內外職業技能證書轉變成課程成績。

5.考核成績的評定與考核

從常見的百分制記分為主轉變到“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種定級標準為主。課程教學要想取得好效果,教學過程應時時體現學生是主體、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目標;教師不僅要做到“授業解惑”,還應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指導能力,學生技能的學習及熟練程度、職業技能考證通過率也應是課程效果考核的一些重要指標。

加強食品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件重要的任務,這需要高校積極探索實踐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化課程考核體系改革,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不斷強化和規范實踐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高夢祥,嚴奉偉,王辰等.食品科學與工程產學研合作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教學研究,2009,4,(32):57-60.

[2]張劍,李夢琴,馮勤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06,(6):50-52.

[3]蘇林.淺析中西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J].科技信息,2009,(18):116-117.

篇3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教育,創新研究

大學新生從剛踏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在他們學習,溝通,生活的過程中,他們別無選擇地面臨著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帶給他們的各種壓力,尤其是在知識經濟全球化的當下,畢業之后的就業問題就已經把一些高校畢業生壓得踹不過氣來。因此必須不斷深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去,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幫助大學生自信地走向社會,最終走向成功。

一、積極心理學的本質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1]。它是現階段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研究領域,這是由于它的全新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積極心理學的特點是它可以用積極的態度來解讀人生,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挫折,直擊內心并且深層解讀人類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為幸福健康樂觀的人生提供知識保障。

1.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簡介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研究思潮,他主要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研究當時錯綜復雜的心理現象。由于該思潮的獨特性,它的提出可以說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為之后的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臺。積極心理學主要關注的是人類的美德,品質等方面,它采用大膽積極的態度來解剖人們的內心世界,在積極的認知,感受,分享的過程中來凸顯人類本身的價值。積極心理學采用鼓勵的教育模式來激發人類未知的潛能,督促人類朝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2.積極心理學的積極意義

傳統心理學是靠著承認人類心理疾病的感知去尋求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有別于傳統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積極意義在于它換了一個角度闡述了人本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它并沒有否認人類自身的心理疾病,而是采用積極鼓勵的研究態度去理解心理學對于人類的重要性。為一些普通心理障礙的人提升了幸福感,新鮮感,有助于自身心理疾病的治療。積極心理學認為,每一個個體都會面臨變好或者是變差的選擇,當你感覺自身條件不如平常人的時候,積極心理學教你積極樂觀,正確認識自我,而不應該自暴自棄,怨天尤人。這樣的積極鼓勵模式,幫助你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3.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

大學生是心理變化最強烈的一個社會群體,由于青春期的作祟,大學生很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如果在校期間沒能正確妥善地處理好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對其今后的自身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會成為大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因此在轉變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加入以樂觀健康為主旋律的積極心理學元素,重點塑造學生的人文品格,培養一種能夠適應社會的積極情緒,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這對大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都是有著戰略性意義。

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所謂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指大學生在符合自己年齡狀況,心理上能夠滿足該階段應有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情緒,整體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2]。大學生心理狀態研究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因此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已經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只有和思想政治,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教育理念才能培養出真正被社會所用的人才。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有著重要學術價值。

1.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尤其是在2011年馬加爵事件和2013年復旦大學生投毒案件曝光之后,輿論把大學生這個社會群體推到了風口浪尖。可能這對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這樣的輿論壓力是不公平的,但是這些事件背后隱藏著大學生心理存在嚴重扭曲現象的社會影響還是真實存在的。因此,高校在緊抓專業文化教育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努力構建一套完整的心理教育體系,切實解決當前大學生的心理難題。

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亮起紅燈主要還是因為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社會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期待也越來越高。而復雜的社會交際圈更使得剛畢業的大學生陷入深深的迷茫當中,從而產生的極度落差感就導致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如果不能及時疏通這類障礙,排除解難,那就很容易造成極端事件的產生。大學生校園生活是開放的,友好的,事物總有兩面性,這樣獨立的校園生活也很容易造成大學生不能自理的生活狀況,久而久之,在生活中得不到自我肯定之后,心理問題也會愈發明顯。不管是社會,還是校園還是個人,能夠造成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要依靠自己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一起去戰勝心理障礙,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大學生。

三、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努力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積極心理學理念致力于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看待一些心理現象,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拓寬了新的思路[3]。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模式來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潛能來獲得幸福生活的方法,因此在積極心理學視域下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時展的必經之路。

1.致力于塑造積極的學生品格

塑造學生堅毅的人生品格,讓學生成為生活中的樂觀者,學習上的成功者,這是每個人民教師應盡的義務。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認真加強挫折教育,塑造學生積極的人生品格才能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大學生是正在處于青春叛逆期,這段時間內的心理疏通工作尤為關鍵。而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心,作為高校工作者應該從實處入手,把塑造學生良好品格作為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目標。但是良好的個人品格是在平常學習生活中鍛煉而來的,并不只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工作,從身邊的小事抓起,從而塑造學生更適應社會的獨立性格。

2.致力于改善校園壞境建設

自古就有孟母三遷,孟子母親為了能夠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壞境,費盡心思,曾兩遷三地,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母愛偉大的同時,還在暗示著一個好的文化壞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當代,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壞境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基礎保障,因此致力于建設優美的校園文化壞境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大學校園壞境應該著重體現“干凈,整潔,溫馨”等字眼,讓學校以嶄新的面貌面向學生,讓學生在舒適的校園壞境中生活,這樣的改善舉措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為學生心理品格的培養提供幫助。

3.致力于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積極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都存在積極的心理潛能。所以尊重大學生的自我心理發展史正確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條件,不干預,不阻礙是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應用中的現實依據。高校可以通過現階段擁有的心理課程以及課外的心理輔導來進行心理教育,除此之外,要從根本上分析大學新生的心理特征,把心理課程當做學校的特色課程來做,積極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把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中去。

4.致力于開設具有心理元素的校園文化課程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門優秀的,引人入勝的文化課程是每一位學生的最愛,有些學科正是因為枯燥的課本知識使得學生提不起對于該門課程的任何興趣。在學科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開設豐富多彩的心理文化課程是構建健康心理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課程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尋找良好的機會來對學生進行正確有益的心理輔導,把心理教學滲透到平常的教學中去,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意志,減輕因為文化課程給學生帶來的一些影響。

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須糾正之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職能由專業心理學家溝通”的錯誤理念模式,把積極心理學當成是一門專業文化課程去對待,在枯燥的文化課學習中加入積極心理學的元素,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我相信在積極心理學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會有本質的改變。對學生自身而言,也只有通過自己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校,最終熱愛自己。

參考文獻

[1] 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心理學[J].(人大復印資料).2012(06).

[2] 陳鍵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評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3(02).

[3] 任勝濤.淺析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組織環境的構建[J].論文天下.2011(08).

作者簡介:

篇4

1.高職校園文化與在職教育體系銜接不暢

在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門類,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加快,現有職業人才知識和技能繼續通過在職教育這種形式提升。在職教育人員數量急速增長,而且在這種職業教育體系中學生的成長對他們的影響也將更加重要。但是高職校園文化中卻與在職教育的對接不暢。校園文化沒有體現在職人員的主體地位,而僅僅是針對在校學生。在職人員在參與職業培訓中沒有歸屬感。這對在職培訓的效率效果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而且,這些職業教育的效果對在職人員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對在職教育的基本屬性也是一種很大的損害。

2.校園文化與時代環境對應性不強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應當積極引入時代因素,體現時代特點,順應時代環境。只有這樣培養出的職業人才才能符合市場和社會發展需求。因為市場中的企業和崗位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但是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時代因素成為影響這些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此我們應當更加重視時代因素對高職教育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當前的校園文化創新性不足,大都是在高職院校成立初期建立起來的文化體系,這在高職院校建設當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推進作用,這對學校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不足

所謂內涵不足就是指校園文化當中的價值觀影響力不足。學生的價值觀沒有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而發生變化。校園文化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精神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物質文化。其中精神文化也就是高職院校總體的價值取向,也是對學生價值觀產生作用的重要途徑。但是這一層面的校園文化在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比較欠缺。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高職校園文化到大多為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

二、建設適應在職教育體系的校園文化對策

1.在校園文化中引入在職教育元素

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向在職教育傾斜,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僅僅針對在校學生,但是這種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有效滿足當前聲勢浩大的在職教育體系。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職人員重新培訓和教育的頻次也會增加。高職的在職教育功能需要充分強化和體現出來。為此我們應當盡快建立適應在職教育體系的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當中引入在職教育因素,體現在職人員地位和作用,使其成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中的參與者。

2.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時代感

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時代感不強是非常不利的一個傾向。有的校風校訓還是制定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這些校園文化不能體現當前我國如火如荼的市場經濟建設。為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根據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趨勢,以當前的人才需求為基本目標。注重人才能力培養、職業素質提升等方面的時代內容。

3.注重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篇5

在過去三個月,無數校長、教師、家長、社會人士都對我提及關注學生“品格教育和建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這些意見讓我意識到應該轉變新加坡教育未來發展的側重點。

一、2030年的世界和新加坡

根據倫敦經濟學院一名教授以國民生產總值為基礎做的報告指出,世界經濟重心已經從1980年的大西洋,移至2010年的中東,預期將于2030年移至亞洲。經濟重心轉移到亞洲將為新加坡提供無數商機,但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也將為新加坡帶來沉重的競爭壓力。新加坡每年僅培養12000名至13000名大學生,怎樣和中國、印度每年培養1000萬名大學生和無數熟練技工相比?

此外,新加坡年輕人面對的大變動不只是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以及科技的日新月異,還包括傳統社會架構的變異,如家庭、生活方式的改變。新加坡將面對從今天8人養一名老人,到20年后劇減至僅有3.2人養一名老人的老齡化社會。

隨著新加坡變得越來越發達,家長所受的教育越來越高,他們的對孩子的預期將繼續改變。

二、奠定新加坡優質高效教育體系的關鍵基礎

在過去幾年,我們實施了大大小小許多改革,使我們的教育系統變得越來越強大和優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忽視一些關鍵的基礎。

第一,我們需要在所有方面,包括德、智、體、群、美幾個方面培養兒童全面發展。

第二,我們需要迎合新加坡人的多樣化需求,讓所有人在其一生不斷進步,我們不是為所有人規定一條路徑,而是不管學生背景,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路徑和機會。這些路徑之間彼此有橋梁和階梯,沒有死胡同。

第三,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嚴格和高標準。

第四,在設計政策時,我們需要效率和效力,保證公共投入實現最大價值。

第五,好的政策需要合理實施并協同努力。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每個人都相互補充。

第六,教育必須適合我們獨特的背景。我們應該有勇氣和信心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將我們的制度變成最適合我們的。

第七,我們需要在強調基礎和確保未來之間找到合適平衡。

三、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導向一直隨著時代要求不斷更新:從1959年起的生存導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導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導向。在這次教育部工作藍圖研討中,我希望強調下一個發展階段兩個重點。我希望讓教育系統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全面教育,更加強調價值觀和品格發展。我們可以將此概括為“學生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短時期內,我們也許不可能制定出我們必須做的所有方面,但是我希望勾畫出一個主要的方向和原則,并實施一些專門的改革來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所謂“價值”,包括“自我價值”、“道義價值”和“公民職責價值”。“自我價值”給予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識,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道義價值”培養學生在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尊重、負責、關懷和賞識他人:“公民職責價值”則培養學生成為堅強、有毅力、有知識、有見聞,國家有難,能奮起捍衛祖國的好公民。

如果說價值觀提供了哲學基礎,那么品格發展將使這些價值觀變得鮮活。價值觀和品格培養必須構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教育”的核心。

四、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我們將從3個廣泛的領域著手工作,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價值觀導向”的教育。

1.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確保所有學生成功

今年教育部工作藍圖的主題是“我們的兒童,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未來”。兒童必須是未來我們所有教育工作的核心。

為了重新確認價值觀和品格培養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的核心位置,教育部將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組”,全面規劃學生的品格教育課程,檢討課程發展活動評分架構。目前,國民教育、課程輔助活動和公民與道德教育的工作由不同小組進行。因此,教育部計劃把這3個組別整合為新的品格與公民教育組。這樣一來,課程規劃的協調工作可做得更好。在新課程尚未推出之際,教育部會為學校制作一套策劃課程的指導資料。這套材料估計可在11月完成。新的綜合課程可以更突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各校根據自己的校風和校史編入與別校不同的內容。

除了從課本中學習待人處世之道,另外還將通過參與各種課程輔助活動,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課程輔助活動的真諦在于讓學生體會努力、團結和紀律的意義,而不是盲目地以追求獎牌為終極目標。

因此,教育部接下來還會檢討現有的課程輔助活動評估框架(LEAPS),目的是把評分基準從學生取得的成就轉移到參與過程上,鼓勵他們多加入非競賽類的體育項目和其他活動。

2.追求“以學校為本,教師主導”的卓越:授權學校和教育者為每個學生做到最好

學校是教育系統行動的中心。只有學校做對了,我們才能獲得正確的結果。因此,必須授權學校并賦予教師能力。

自1998年推出的“卓越學校模式”和“獎勵計劃總藍圖”,旨在栽培學校持續求進步的文化、能力和動力,通過學校之間的競爭提升水平。近十年來,這些計劃使學校的整體水平顯著進步,學校也能辨認出好的治校方針,并與他校分享。但是,這些計劃卻為校方增加了不少行政工作。因此,教育部將對“獎勵計劃總藍圖”獎項進行檢討,探討這個金字塔式獎勵架構是否還有存在意義;將鼓勵學校把焦點放在創造與分享好的治校方針,而不是為贏獎疲于奔命。

教育部除了對“卓越學校模式”和“獎勵計劃總藍圖”進行簡化和調整,以方便學校有更多空間創新及更好地應付每個學生的需求外;還將取消“持恒成就獎”,讓學校省下資源去加強更多不同種類的活動;另外,教育部也將改變肯定一所好學校的方式,以幫助學校以學生為本和鼓勵它們持續進步與創新。

此外,所有獎項的評估工作打算由“卓越學校模式”的校外驗證進行。換句話說,學校無需特地去申請這些獎項,這有助減少教師工作量。

為方便學校過渡到新架構,現有架構將持續至2013年。教育部會繼續和學校對話,再定細節。

我相信這些改變將提升學校的自,給它們更多靈活度應付學生需求。

3.尋求與家庭和社會的合作:增強伙伴關系

要實現“以學生為本、價值為導向”的景觀,需要家長和社區的大力配合。這樣的合作非常重要,因為價值觀和全面教育不可能由學校單獨完成。

接下來,負責社區與家長輔助學校理事會(Community and Parents in Support of Schools)的高級政務次長賀華吉和沈穎將探討如何讓更多家長參與推動教育事業。

有了社區與家長輔助學校理事會的引導。家長志愿者就能更快領悟到他們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家長可以更投入孩子的生活。理事會還將提供資源和知識,指導家長如何更有效幫助學生發揮所長。

五、結語

我們需要培養有堅定的價值觀,關愛家庭和同輩并深深植根祖國的年輕一代。我們的教育體系必須為所有兒童創造機會實現其潛力,同時也必須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格,以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并為新加坡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我們與學校領導、教師、輔助教育者和家長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篇6

關鍵詞:地域文化;現代教育體系;安徽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人所皆知,但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則往往被遮蔽和忽視。一定區域內,地域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地方文化,它不僅表現為一般的文字、圖像資料和傳說故事等語言形式,還表現為特定的人文、地理風貌、社會風俗、習慣、傳人、文化遺存、遺產等實體形態,因而地域文化對人能產生直接、深刻、全面、長久,甚至終身的影響,也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地域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開發與利用,也有利于明確地域文化教育在現代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教育者的重視。

1 安徽地域文化教育的內涵

地域文化蘊涵著豐富的地域文化教育資源,地域文化資源是地域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感知地域文化,學生能夠確認自己的文化特性,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修養,自發地弘揚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自然而然地對本地社會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安徽地區自古就有勤勞艱苦的傳統,無數先輩九死一生,冒險從事貿易或是去外地創業,比如徽商群體,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安徽人無畏的開拓精神、努力打拼的精神、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這種安徽人特有的拼搏精神,對于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教育資源。安徽許多艱苦創業的企業家成為很多年輕學生偶像,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從內涵上來說,地域文化不但對本地區風俗習慣和文化傾向的形成有決定作用.而且是推動本地優秀人才群體產生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地域文化發達的地區優秀人才,特別是與地域文化特征相對應的專門人才就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如果能夠利用這些安徽地域文化資源,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自覺地尋求地域文化的影響,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教育作用,必然會促進安徽人才整體成長和進步。

2 安徽地域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開發利用現狀

現代教育體系中的地域文化教育就是將地域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地域文化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由于安徽很多學校辦學時間短,學術底蘊不足,加之當前在現代教育領域存在著技術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一些學校單純注重學生操作技能的訓練,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僅僅滿足于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所需的實際知識和技能,而對于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地域文化教育則重視不夠,對學生的人文知識教育、人文精神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地域文化教育處于邊緣狀態,地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遠遠沒有受到重視。

3 安徽地域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具體問題的探討中,我們采用了調查方法,我們于2012年3月對安徽7所學校地域文化教育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了以下主要問題。

3.1 地域文化的熟悉度不高

我們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學生對安徽地域文化的喜愛程度與熟悉程度有較為明顯的差距。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安徽地域文化有較高的認同度,表示很喜歡和比較喜歡占到了61.18%,表示不喜歡的只占2%,還有一部分學生持中間態度。與之矛盾的是64.99%的學生表示只了解一點安徽地域文化知識,或者完全不了解。這說明學生雖然喜愛地域文化,但卻對地域文化知識缺乏了解,地域文化教育的缺位顯露無疑。大多數學生對歷史名人比較熟悉,但對人文景觀、民間習俗、民間藝術不太了解,如果教育者不加以及時的引導,他們對本地文化的缺失必然會影響人格的完善,以及對本地社會的認知,甚至對本地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3.2 地域文化課程設置不佳

從全國范圍來看,一些本科院校已經開始實施地域文化教育,開設地域文化課程,舉辦地域文化活動,拓寬地域文化學習途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山西師范大學就讓讓地域文化資源走進大學課堂,在學生中掀起了學習地域文化的熱潮,并投資改建或新建了“晉學博物館”的人文素質教育基地。湖南大學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岳麓書院文化與歷史》課程,聘請名師大家以講座的形式授課,在湖南乃至全國都掀起了一股學術熱潮。與本科院校地域文化教育興起的熱潮形成鮮明的對比,本地區很多學校對地域文化教育還不夠重視,從教育管理者,到普通教師都對地域文化作用的認識比較模糊。比如某某學校的《安徽地域文化》是文化市場專業的必修課,2學分,開設一個學期。其它院校雖然舉辦相關的講座、學生活動,但還沒有開設此類課程,還未形成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

4 安徽地域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開發利用對策4.1 不斷提升學校和教師對安徽地域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意識

學校和教師是現代教育體系中,地域文化資源開發的執行者,只有教師與學校的積極參與,才能將真正落實文化教育的設想,實現課程的目標。教師與學校的知識、態度,以及對課程的目標和教材的認識都對課程的實施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地域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利用地域文化資源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地域文化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地域文化的涵養。首先,安徽文化課程的教師要做本地文化的通曉者。隨著外來文化、各種文化信息的沖擊,地域文化面臨著被忽視、被掩蓋的危機。很多人對地域文化不感興趣,甚至漠視,一些教師也缺乏對地域文化最基本的了解。作為安徽文化的傳播者和教育者,教師本身要對地域文化感興趣、主動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積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才能投入地域文化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再者,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地域文化課程面向社會,與本地社會聯系緊密。教師要創造性地教學,充分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運用多種形式將學校、家庭、社會連為一體,使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了解社會,學習文化。

4.2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在地域文化課程的建設過程中,也要重視隱性課程的作用。學校隱性課程的表現形式多為學術講座、社團活動、文體活動,以及隱含在校園建筑、人文景觀等物化文化背后的人文意蘊。

4.3 開發指向性明晰的教材,建立健全評價和保障機制

無論時代和社會如何發展變化,教材始終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課程資源。首先,教材的定位要注意實用性。目前已經開發的安徽地域文化教材,大多數是專門教材,為中文系、歷史系的專業課編寫,為非專業編寫的不多見。我們認為,地域文化教材必須以“實用”為目的,體現文化與現實密切的聯系,開拓學生的眼界,鍛煉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探討。其次,教材的內容選擇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專題可以安排多一些素材,對學生不感興趣,或是不容易接受的內容可以簡略一些。對于大多數學生感興趣的名勝古跡、飲食文化、民間故事和民間習俗等內容可以著重,教材的內容可以盡量豐富。再者,教材的編寫以專題為單元。教材可以根據文化資源的分類歸結為若干相對獨立的文化專題,采用介紹性的文字介紹每個專題的內容,例如,安徽方言單元,可以介紹安徽方言的形成、特點、方言分區和影響幾個部分的內容。

總之,隨著地域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地域文化定義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地域文化教育的涵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和擴展。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我們要激發學生學習地域文化的興趣,達到地域文化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從而實現培養適應本地社會文化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邦俊.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教育[J].中學語文,2010,(11).

[2] 陳時見.全球化視域下地域文化教育的時代使命[J].比較教育研究,2005,(12).

[3] 陳曉瑩.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的地域文化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5,(12).

[4] 杜鋼.地域文化教育與比較教育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3,(10).

篇7

關鍵詞:汽車職業教育;國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162-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種體系要能“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經過數年的發展,國內汽車職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如社會需求旺盛與有效供給不足,規模能力提高與結構質量不盡合理,就業能力提升與社會的吸引力不強等。面向未來,教育部提出了構建以“產教對接,校企合作”為核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經過對國外職業教育的成功先例的研究與比較,并結合成都師范學院職業教育師資的培養目標及汽車工程系校企合作項目的探索經驗,本文圍繞面對未來如何展開汽車職業教育的改革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對策。

一、整合汽車教學資源,深化“產教對接,校企合作”,實現產教和校企共贏

由于我國汽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包括不同學校汽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區汽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及不同層次汽車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和汽車職業的社會吸引力不強,汽車技術從業人員的學習資源和大部分中職學校汽車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十分短缺。

因此,一方面,應該整合汽車技術資源,并聯合汽車企業,集思廣益,建立全國汽車應用技術網絡資源庫和汽車職業教學資源庫,使它為汽車職業教育和汽車技術行業服務,并且成為從事汽車技術專業人員的終身學習平臺。從而,提高汽車技術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推動汽車職業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在終身教育的理念下發展汽車職業教育,汽車職業院校要主動融入社會,與企業接軌,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人才,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使產教對接,協調推動學院與政府、行業、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合作理論、指導合作發展;設計合作制度,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渠道,豐富合作項目;破解合作難題,形成合作機制。

以德國的職業教育為例,德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是世界上成功的職教模式之一。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為德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雙元制是一種非全日制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教育模式,學生一邊在職業學校接受專業理論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教育,一邊在企業中接受職業技能培訓,這樣,學生能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

近年來,成都師范學院汽車工程系通過和汽車企業建立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學生團隊參加各種全國及省級汽車類競賽取得了好成績,如,“全國職業院校汽車營銷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西部賽區電磁組二等獎”、“四川省房車精英賽第二名”。其模式是企業提供生產設備、技術資源和教學科研實訓基地,教師指導學生并和企業技術人員交流學習,學生組成團隊進行汽車創新設計與制造,同時參加相關大學生汽車類設計大賽。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能進行開放式學習,培養了其專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敏銳地捕捉到社會的需求。因此,學校自身能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整合調整專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二、加強汽車中職師資的建設,完善中職教師的聘用制度

從歷年來我國中等職業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情況可以看出,我國職業教育的存在的問題是社會吸引力不強,另外,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高職高專、普通本科學校的生源以及培養目標具有差異性,因此,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由于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部薄弱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建設和師資比較薄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職業教育水平。汽車職業教育作為一個比較年輕的模塊,也應該重視中職師資的建設。通過對一些中職院校的調研,目前我國中職師資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中職教師數量不足、中職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及優秀中職教師流失嚴重。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中職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在我國汽車類中職院校中,文化課教師比例偏高,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比例偏低,而專業課教師中同時具有汽車專業技術能力、職業教育理論和專業的教學技能的教師很少,“雙師型”教師明顯不足,教師在課程改革、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較低。然而,全國師范院校大多數是培養自然科學學科的師資,缺乏對汽車技術專業的師資培養。

為了解決我國汽車職業教育師資薄弱的問題,一方面高等師范院校應該加強中職師資的培養;另一方面汽車中職院校應重視師資建設,加強對中青年教師的汽車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的教學技能的培訓;再者,國家應修訂職業教育法;完善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標準、教職工編制標準、教師企業實踐、集團化辦學等制度;持續開展“產教對接”,推進職業教育與國家重點產業、教育鏈與產業鏈、學校與企業融合發展。以德國為例,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特性也決定了德國職業教育師資結構的雙元性。在德國,從事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師資主要有兩種,即職業學校的教師和在職業學校之外的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是企業)的實訓教師。按照德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實訓教師是“在企業里或其他非學校機構中負責職業教育的,在業務上和品格上合適的人員”。按照德國法律,實訓教師必須通過由《實訓教師資格條例》(AVEO)規定的資格考試。另外,成都師范學院為解決職教師資的問題,在普通學科師資培養的基礎上,提出了培養職教師資的目標,鼓勵學生加入職業教育的模塊,汽車工程系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利用學校師范生培訓基地和合作企業資源,努力建設汽車職教師資的培養模塊。

三、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加強各級汽車職業教育的相互銜接溝通與滲透

終身教育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按照終身教育理念發展汽車職業教育,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職業教育事業提出的基本發展方向。因此,汽車職業教育要遵循終身教育理念,必須堅持“面向人人、面向終身、面向未來”的方針。

我國現行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該系統由學校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兩大部分組成。學校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的主要部分,分為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層次,其中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我國汽車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汽車職業技能培訓環節比較薄弱,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汽車技術培訓體系;二是汽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間、汽車職業教育內部各層次之間的銜接和溝通不暢。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車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不銜接,培養理念、培養方法、課程設計和內容安排上沒有很好地銜接。職業教育體系總體上可分為三個相互銜接的階段:職業啟蒙教育、職業準備教育和職業繼續教育。這樣來看,汽車職業啟蒙教育,甚至是整個職業啟蒙教育,難以滲透到基礎教育之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修訂的《關于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建議》(2001)中曾明確提出:初步了解技術和職業生活應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對現代文化的技術本質的理解,并使他們尊重那些需要實際技能的工作。這種入門教育應成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過程所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它應該成為從初等教育開始一直到中等教育頭幾年課程中必須有的內容。但是,我國普通教育強調學科本位,沒有很好地將實踐和職業技能緊密聯系起來,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中很少滲透職業啟蒙教育方面的內容,甚至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也是主要強調文化知識的教授和學習,極少提到職業教育的內容。因此,學生對社會的產業結構、技術發展和職業的變遷沒有基本的了解,對汽車產業知識更是不了解,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不利于汽車職業教育和汽車產業的發展。另外,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溝通是單向的。普通教育畢業生可以接受高一級的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畢業生接受高一級普通教育的機會則非常小。盡管我國有關文件規定,中專、技校、職高的畢業生可以報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教學內容、高考制度、高考內容等的影響,這些畢業生升入普通高校的人數并不多。而且,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進入普通高校的比例被嚴格限制,可供選擇的高校數量也很少,這種職業教育的封閉性嚴重地影響了民眾接受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更限制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為了提高汽車職業教育的水平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職業啟蒙教育,通過職業啟蒙教育可以使少年兒童對社會職業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他們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有利于其在教育分流時,對專業和職業做出正確選擇。另一方面,建立高中階段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互通機制,適當擴大中職畢業生對口升高職的比例,同時考慮各地區經濟、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因素,加強終身教育的理念在全國職業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四、加強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汽車類高等職業教育僅限于專科層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層次的職業教育。高職高專的汽車專業的學生如果要升學,基本上只能升入學術教育體系,而不是職業教育體系,況且這部分人的比例非常小。雖然,我國目前已經開設了專業碩士和工程碩士,但這基本上成了一部分考研分數較低的學生逃避社會的選擇之一。

此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要求學生既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又具備中級水平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生源只有具備了這兩方面的素質,高等職業教育才能培養出合格的技術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卻是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主,況且這部分畢業生屬于普通高考分數較低的人群,再加上他們也不具備職業技能和知識,必然導致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去職業化”。這樣一來,我國職業教育規模形成了隱性萎縮,不利于技術型人力資源的開發,更是加劇我國高級技術型人才的供求失衡。

基于以上思考,面對未來,我國汽車職業教育體系發展技術本科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使一些汽車技術應用型的本科院校定位于職業教育目標,重點培養本科層次的高級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提倡部分職業教育質量高的汽車類高職院校向技術型本科院校發展。再者,逐步完善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使汽車職業教育體系向縱深發展,使我國汽車高等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24-56.

[2]劉來泉.世界技術與職業教育縱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5.

[3]孫元政.德國職業教育的特色及借鑒[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5).

[4]歐陽育良.論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4,25(1):56-59.

[5]李建中.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趨勢及中國職業教育的基本對策[J].外國教育資料,2000,(6).

篇8

(一)職業教育“終身化”

國外很多國家充分認識到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不僅僅把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更是把它作為為社會培養綜合人才,聯系社會與學校的紐帶。“終身教育”就是要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既有熟練的專業知識,更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鮮明個性,具備優良的道德品格和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精神品質。

(二)注重培訓主體的人文教育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訓主體的價值選擇也應該是多元化的,職業教育機構就是培養人文素質的科學土壤。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培訓者與受培訓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始終把受訓者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

(三)支持全民教育

全民職業教育就是受教育者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的都可以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形式。國外教育機構就是堅持全民教育的理念,充分發掘潛在的受教育者,優化職業教育的結構,壯大職業教育的隊伍。

(四)政府與他相關機構對職業教育的大力支持

國外政府相關部門和職業教育的領導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出符合職業教育本身發展需要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始終把受教育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盡可能地讓受教育者用最少的金錢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二、國際職業教育改革新趨勢

(一)教育資源綜合化

各國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都是由本國的基本國情和國民需求決定的。國際上很多國家更注重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二)強化教育監督,開設共通性課程

國際職業教育機構中的教育監督機構主要由政府主要負責人員和各界優秀人才組成,是對職業教育機構中的教育教學質量、課程設置、人員配置、師資力量等進行評估和監督。同時,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機構均開設了具有共通性的課程。以實現所有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共同的目標,就是個性化教育和綜合教育的協調發展。

(三)以終身教育理念為目標,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相互貫通

怎樣解決職業教育發展動力不足、出口較窄的問題是當前很多發達國家正在研究的現實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相互貫通,共同發展,消除二者之間的障礙。

(四)職業教育有法可依

西方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初就開始為職業教育的實行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僅對職業教育的職責、目標宗旨、權利義務等細節做了明確規定,也為職業教育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五)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系到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西方發達國家也都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如英國職業教育的教師首先必須是重點院校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其次必須通過專業課的考試和試講面試等環節才能進入職業教育院校任教。

三、國際職業教育改革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思路的啟示

(一)轉變觀念,把職業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要本著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原則科學的制定治校方針,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也要按照入學人數等合理確定招生規模。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然而,現在的優秀人才稀缺,勞動者綜合素質不強且大多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這會嚴重阻礙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擺脫這種困境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讓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好地教育,讓他們通過職業教育學知識、長本領、懂技術,讓職業教育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我國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更重視對理論知識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應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強化對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真正讓他們學以致用,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強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還能為以后的就業提供更多幫助。

(三)完善開放式終身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我們要完善終身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讓所有人都成為終身學習者,讓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謂開放式,就是要加強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校之間的聯系與合作,讓低一階段的學生有向更高階段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建立了這樣一個開放式的終身教育體系會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四)建立嚴格的職業教育管理機制

我國的《職業教育法》規定,各職業院校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該機構主要負責學校日常事務的管理、人員調配等。學校的招生招聘工作也要符合國家規定,在職教師要有教師資格證和相關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這些嚴格的管理機制是職業院校有序發展的保障。

(五)以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為工作重點

篇9

以“愛國、厚德”為高職素質教育理論楔口

任何教育模式的開展都離不開民族文化土壤,都必須與文化背景相結合。“愛國、厚德”的北京精神體現了城市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協調、歷史底蘊與未來發展取向的統一,以此作為高職素質教育的理論楔口,彰顯了素質教育的地域特色。

(一)彰顯“愛國”情感,重塑職業素質教育思想核心

“愛國”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思想興起的直接目的。19世紀60年代興起,使中國職業教育初現思想萌芽,其后資產階級早期改良派、維新派甚至革命派都將職業教育視為救國圖強的途徑。中國近代職業教育家黃炎培等人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正是在愛國思想的驅動下促使他們興辦職業學校,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同時在教育實施過程中,黃炎培等人也強調要重視學生愛國意識的培養。從實業教育興起之時,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職業教育思潮重新崛起后,人們一直把愛國精神作為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第一思想教育要求。時至今日,這種把愛國精神放在首位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我國當今的人才思想道德素質要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承載“厚德”品格,樹立德才兼備教育理念

當前,部分高職學生基礎文明素質較差,言行不文明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是素質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厚德”思想的引導。北京精神的品質描述為“厚德”,其源自《周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必須將“德”擺在首位。以“厚德”指導職業素質培養,要求高職生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既要以強烈的愛國意識與集體意識為核心價值,還要有正確的職業觀、協作精神與服務意識。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要求素質教育的開展必須時刻秉持“厚德”精神。

以“創新、包容”為指導探索高職素質培養新途徑

北京精神除了在思想理念層面上對高職生素質教育有重大的引導價值,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創新、包容”明確了素質教育途徑的創新。

(一)凝聚“創新”精神,改善職業素質教育基礎

改善職業素質教育基礎,主要體現在教育內容、方法上的更新,以及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方面。高等職業院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首先需要明確當代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確立職業素質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建構、教材編寫等環節中時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其次,以創新精神完善教育手段。創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在硬件設施上即表現為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而這在軟件上對師資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由灌輸型教育向啟發式教育轉變,努力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于爭辯,激發其創造潛力,培養其創造精神;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方法,敢于向未知領域挑戰。同時,通過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使學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環境中塑造其鮮明個性。

(二)秉持“包容”態度,吸納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經驗

發達國家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職業教育制度,研究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制度,以開放的心態吸收、融合各國的職業教育理念對我國職業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澳大利亞的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模式強調“繼續教育理念”,即職業教育和培訓建立在終身教育基礎上。澳大利亞教育體系將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視為平行系統,兩者區別主要在于學習的內容:普通教育以學科研究為主,而職業教育以應用性學習為主。在職業教育體系中,國家同樣建立了統一的證書制度和模塊式課程結構,建立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溝通渠道,使就業前教育與就業后教育相聯系。這些經驗對解決我國高職學生升學難的問題提供了有益借鑒。

篇10

關鍵詞:蒙氏教育;幼兒教育;品格;思考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3歲看小,7歲看老”,也就是說幼兒時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最佳階段,3歲--7歲這個階段養成的品格會影響和跟隨人的一生。《狼孩》的故事人盡皆知,當狼孩剛剛被人們發現的時候,不喜歡與人接觸,喜歡用牙撕開吃生肉,走路和跑步時手腳并用,不會語言,只會像狼一樣嚎叫,就是因為在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與狼生活養成了狼的生活習慣。為了幫助狼孩適應了人類生活,用了兩年學會簡單會話,用五、六年的時間學會走路,但跑的時候還會手腳并用,直到死也沒像健全人一樣說話,《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幼兒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心理及品格教育的重要。蒙氏教育以其以幼兒為中心利用預設教育環境教育為特色,培養孩子健全品格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讓我們借鑒和思考。

1.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理念

1.1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內容

蒙臺梭利教學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麗亞•蒙臺梭利女士(Maria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著重于培養孩子專注度、秩序感、獨立能力和手眼協調等多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數學教育、感官教育、語文教育、文化教育五個方面內容。通過日常生活教育對幼兒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訓練,以培養其良好習性和獨立自主的人格;通過觸覺、嗅覺、視覺、味覺、聽覺等感官教育結合感官教具培養孩子對感官的敏銳;數學教育通過由少至多量的比較然后引入加、減、乘、除等簡單運算操作,從而介入四則的運算的數學基礎;語文教學方面強調拼音、筆順語言表達等母語教學,同時培養英語入門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在蒙氏教室配備了植物、動物、天文、地理、歷史、地質等玩教具教孩子學習怎樣照顧動植物、認識自然、了解環境和宇宙萬物的奧秘。

1.2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的特點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的特點是以兒童為主、注重完全人格的培養、順應兒童自然成長的規律、提供充分的教具、不“教”的教育、把握敏感期的學習、教師居于協助啟導的地位等特點。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專門為孩子打造一個可以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兒童世界”。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注重教師的啟發式引導教學。在教學中提供充分的教具進行教室分區的環境情景教學,蒙氏教室是縮小版社會的雛形,孩子通過學習如何分享和學會知識技巧并懂得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和如何領導別人。通過學習動作、感覺、語言、技能和道德發展等,使兒童形成一個身心統一、品行自律、心智平衡的獨立人格。認為兒童具有無限的潛能,其生命的最終發展是走向獨立,應著重培養孩子健全獨立的品格。教學中通過具體的練習如五官感覺練習、生活基本能力練習、智能練習等方式來形成健全的人格基礎。

2.對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理念培養幼兒人格的思考

2.1幼兒園和教師對幼兒形成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兒園是是幼兒通過班級形式組成的“兒童之家”,幼兒園內教學布置按日常生活區、感官區、美術區、語言區、數學區、自然區、情景游戲區等不同功能組成的“區角教育”又仿佛兒童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兒童社會”通過創設了溫馨舒適和優美和諧的“有準備的環境”讓幼兒在自主、寬松的氛圍中敢做、敢說、敢想,表現出較強的獨立自理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讓幼兒通過自我校正和自我學習,體驗探索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孩子是老師的影子,要塑造幼兒的品格意識首先要塑造教師的品格意識和提高教師的品格素質,這樣才能讓兒童通過對良好品格教育的模仿最終形成內化。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有高尚的品格和廣博的知識,還要善于去發現和創造,要不斷的根據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去發現和尋找適合孩子的教學設施和活動材料。積極為幼兒的成長創設良好教學環境,促進幼兒的優秀品格塑造和身心和諧優化發展。

2.2家庭教育和家園同步教育對幼兒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兒不好的習慣和毛病往往是因為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溺愛和寵愛造成,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一些孩子在引起爭執時經常會說“媽媽就是這樣說的”、“爸爸也是這樣做的”或者“老師告訴這樣的做的”充分說明家長和老師行為、語言的導向作用。作為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做到言傳身教,對待孩子不要過度保護、溺愛嬌縱和包辦代替等行為。幼兒園在課上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為的優秀品格教育,幼兒會通過學校的蒙氏教育學習和體驗回到家庭就會自覺地實踐、模仿和情景再現。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學還要大膽而耐心地給孩子機會“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導孩子“如何去做”。做到家園同步相得益彰,并鼓勵幼兒讓幼兒懂得溝通、交流、分享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優秀的品格。

作者:李景輝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存金溝鄉中心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