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業技術創新范文

時間:2023-09-22 17:58: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推動農業技術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推動農業技術創新

篇1

關鍵詞:需求方牽引;農業企業;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10-0118-02

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和歷程已經證明,技術創新是人類的財富之源,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還帶動了新產業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高級化演進,促使經濟持續發展。但是技術創新無論是作為一種企業行為還是一種企業績效,都要經過市場的檢驗,都要符合市場的需求,能夠滿足和創造需求的技術創新才是持久的,有生命力的。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的需求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對農產品的消費開始由數量滿足型向質量保障型的方向發展,百姓對農產品及服務的需求無論在需求寬度還是需求深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國的農業企業必須以分析和預測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把握市場需求的脈搏,進行適時的技術創新。有研究表明,在市場因素中,對農業企業技術創新影響最大的是潛在市場容量大小和農戶、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接受。[1]

一、農業企業的特點及其技術創新的意義

相較于工商企業,農業企業有其明顯的特點,農業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一)農業企業的特點

農業企業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一般指使用一定勞動資料,以現代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為主,進行專業分工協作、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從事商品性農業生產以及與農產品直接相關的經濟組織,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有關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等活動的經濟體。主要包括從事種植、林業、畜牧業、副業、漁業等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還包括以農產品為直接原材料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業龍頭企業。

農業企業除了具有一般企業的特征外,還具有本身的特征。一是農業企業經營對象的鮮活性。農業企業區別于工商企業的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農業企業經濟活動的自然性和有機生命性比較明顯,以生物、動物農產品作為農業企業的經營對象。二是農業企業生產面臨多重風險,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農業生產是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自然生產過程。這兩個過程交織在一起,使其必須同時面臨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另一方面,農業企業無法像工業企業一樣進行標準化生產,這給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帶來難度。三是農業企業自身素質不高。農業企業以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為主的特點,很多農業企業處于人口規模不大、人才流動性不強、交通不夠方便的二三級城市或農村鄉鎮,市場營銷觀念較為落后,缺乏競爭、質量和品牌等意識。基于農業企業的上述特征,農業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活動,相對于其他類型企業的技術創新而言有較強的地域性、極大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和較長的創新周期。

(二)農業企業技術創新的意義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主體又是企業,而農業企業作為上聯農民、下聯市場的農業經濟組織,是現代農業最主要的經營主體,因此,農業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是發展現代農業關鍵所在。農業的技術創新關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企業依據市場而進行的創新,可以更好地滿足百姓的需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農產品市場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農業企業本身要要提高競爭力、獲得超額利潤也只能通過創新活動才能實現。

二、市場需求和農業企業技術創新的關系

研究表明,技術創新要想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開展,需要企業內外動力的支持,概括起來主要有市場推動、技術發展的推動、政府政策行為的推動、企業家行為的推動、市場結構的作用推動。而在這些創新動力中,市場牽引是最為重要而持久的力量,包括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在市場經濟時代,企業的行為取決于市場的需求,它決定了企業技術創新行為的目標。大量的實證研究和分析表明,絕大多數創新都是由市場需求引發的(而不是由技術推動激發的)。[2]

農業企業所面臨的各類風險中,市場風險不容忽視。因為企業技術創新的最終成果要在市場階段實現,如果市場階段失敗,整個技術創新活動將是功虧一簣。據美國工業協會統計顯示,在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中,工業品失敗率大約在25%,消費品失敗率則在30%~40%。進一步對失敗原因調查研究表明:技術失企業生產而言,成功的標志是其生產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獲得認可,這樣才能實現其商業價值。所以在農業企業經營中,企業家需要考慮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考慮消費者是否可以接受其農產品。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要通過創新來爭得市場的一席之地,這樣才能使其產品在市場中占有相對優勢,從而獲得超額利潤。農業企業技術創新的選擇是否符合當今社會需求,是否能滿足人們對農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的要求,是企業在競爭中成敗的關鍵。另一方面,農業企業的技術創新也要通過分析和預測農產品市場需求作為其出發點。所以農業企業要技術創新,要以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為出發點。

篇2

關鍵詞:農業;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技術創新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1]。

1 農業技術創新特征

農業技術創新包括農業科學創新,創新成果的生產、推廣,以及對從事農業人員的培訓、銷售等內容。農業技術創新是一個全方位農業設計過程,可以理解為農業經濟創新,因為農業經濟與農業科技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和相互完善的關系,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農業技術創新,而農業技術的創新又能為農業經濟帶來收入。農業技術創新包含著新技術創造、認識和掌握以及新技術應用、轉移和傳播,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先進的由科研人員、相關行業、相關部門組成的完整系統,各要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其協調性決定了新的農業技術從產生到傳播應用的周期,各要素間的關系越協調,這個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術是主體

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等內容,可以應用到農業科技創新中來。生物技術當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將人們需要的各種農作物特性保留下來,將不需要的隱藏或者剔除,經過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種具有抗性更強,產量很高、營養更豐富、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袁隆平培育高產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對不同品種的水稻進行雜交,獲取起其中優點最多的品種進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進行推廣種植。美國科研人員將血紅蛋白基因轉移到玉米當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種的高產能力,還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質含量。生物技術在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特別是其基因工程,對農業技術創新有著強力推動作用。

1.2 周期長

農業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具有較長周期。農業技術創新,比如植物新品種選育,既需要一定時間來實現篩選,新品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自然環境,因此農業技術創新具有周期長的特征。

1.3 非理論性

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常通過電腦進行虛擬技術方案實施,比如進行植物新品種種植后產量等數據的搜集。由于現實環境的復雜性,新的技術或品種在電腦模擬中表現出的優秀能力可能在實際種植中因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降低。所以,農業技術創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論性。

1.4 必須具備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是一項新的農業技術能夠生存下來所必須具備的特性之一,也是農業技術創新的核心與基本要求。農業技術創新的可持續性表現在:資源利用可持續性,農業技術創新須以生產力提高、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為基礎,力求實現技術創新對環境無污染,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可持續發展創新理念,農業科技創新須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應達到無公害、對食用者身體無影響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視為合格的農業技術創新。

2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我國農業技術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2]。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缺少強力的科技技術支撐,我國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也相對較弱,即便有了好的創意也沒有相應的技術來實現。早在20世紀,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總值和勞動生產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總值也只是增長了一倍而已,這其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2.2 單產水平低

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夠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較為分散,土地單產能力較低。土地單產水平低的不僅體現在農作物種植上,經濟作物上也表現明顯。

3 總結

通過農業科技創新特征和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生產較發達國家還相對落后,只有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支撐,才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方法;創新方式

1新時期農業技術的推廣方法

1.1加強對農業技術相關推廣人員的培訓

農民作為我國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的主體,在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方面有直接影響,并且農業技術的推進離不開農民作用,因此,在選擇適合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時,需要選擇具有較強農業技術的人員。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我國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可以對從事農機技術推廣的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知識素養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聘請具有極強專業技能的人才進行技術推廣培訓。還可以利用宣傳的形式,提高農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增強農民對農業技術的認可[1]。

1.2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各個行業在市場競爭中呈現日益激烈趨勢,并且在市場競爭中,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已經難以在現代化激烈的農業競爭中生存下來,這就使農民在生產經營中,使用一些新型的技術手段,來增加市場競爭力。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型農業技術推廣的組織已經建立起來,比如涉農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等。這些不同類型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可以針對不同的農業生產需求進行服務,在使用服務中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在農業技術推廣中要重視建立多元化性質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使農業技術更加適用于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還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的市場競爭力。

1.3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程度重視

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為了確保農業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對農業經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需要聯系我國農村經濟進步和農業技術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在原有的農業管理模式基礎上實現優化,逐漸將農業經濟管理的重心向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發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2實現農業技術創新的方式

2.1加強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

在進行農業科學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具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加入,還需要大量資金和設備投入,這樣才能保證農業技術真正實現快速、合理有效創新,對此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創新方面的人力、物理和財力的投入力度。在建立長效穩定的投入機制時,需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科技成果創新投入機制。還需要提高農業技術創新中非競爭性的經費比例,設立相應的“地方農業科研院所業務費專項”以及“農業科研院所自主創新基金”等,對不同級別的農業科研機構進行穩定投資和支持,以此來提升農業技術創新的自主性,這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2.2構建農業科技需求主體

在進行農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為了確定創新的方向和技術創新的實用性、有效性,就需要構建新型的農業科技需求主體,以此來推進科技的進步,而在進行內在動力構建的過程中,新型科技需求主要有2個方面:在構建農業經營主體時,需要不斷增強農業對科技的吸收融合能力;還需要重視農民科學技術文化素質的提高,不斷增強農民吸收、消化和使用科技的能力。對此,需要對農民進行科技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訓,提升農民綜合文化素質,培養懂技術、有文化、善經營以及會管理的農民隊伍。

2.3優化農業科學成果的轉化平臺

在進行農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創新的技術成果符合農業發展需要,就必須要加強農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的優化建設,推進農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體系的完善,并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這樣有助于促進科技和經濟有效結合。在進行優化農業科技轉化平臺過程中,可以通過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撐等方式,推動農業技術成果向現代化生產力轉變。

篇4

關鍵詞: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F30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8-0081-03

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農業產業化,歷經探索起步、發展完善和創新提高階段,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地推動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1]。但現階段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農業產業化與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化相脫節,農業產業化基本以生產貿易型為主,科技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明顯。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內外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國農業產業化對農業科技創新的需求愈來愈迫切。因此,加強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的研究也愈顯重要,成為關系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大課題。

1正確把握農業科技產業化的內涵

什么是農業科技產業化?對此,國內外有多種不同的概念。筆者認為,農業科技產業化是以高新農業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主導,以農業技術商業化為主線,以農業科技企業為主體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已經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國發展農業科技產業化,有利于區域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確把握農業科技產業化的內涵,應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理解:

1.1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

按照社會效益的大小,農業技術創新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經營型農業技術創新,以創新者、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效益為主,如種子、農藥、化肥、加工技術等;第二類是以社會效益為主導的公益型農業技術創新,以生態效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主,如資源與環境、耕作栽培技術等。農業科技產業化主要是指第一類經營型農業技術創新。

1.2堅持以農業技術商業化為主線

經營型農業技術創新的產業化是指從技術創新源到技術市場化開發的全過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獨立、相互聯系的創新主體連接起來的、使科技開發價值不斷增值的創新鏈條集合體[2]。這一創新鏈條集合體是一個復雜網絡系統,企業、科研機構、大學、投資機構、政府、中介機構、推廣機構等多元化創新主體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創新功能。高新技術商業化是貫穿農業科技產業化的主線。2005年,農業部科教司和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聯合對全國29個省(市區)的187家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現狀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擁有獨立研發機構的企業有124家,占調查樣本的67%,與科研單位、大學聯合設置的有47家,占25%。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創造更大的市場收益,已經成為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普遍選擇。

1.3堅持以企業為產業開發主體

農業科技產業化的實施主體應該是從事農業科技產業開發的科技經濟一體化的科技型企業,而不是一般的生產貿易型企業。國際上對科技型企業有三項公認的標準,一般采用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大于3%,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大于10%和創新產品占企業銷售收入大于50%作為衡量科技型企業的指標。雖然按照國際標準,我國絕大多數以農業科技開發為主業的農業企業都達不到這一標準,但這一企業發展方向卻是勢在必行。

1.4堅持用高新科技和現代產業組織改造傳統農業

農業科技產業化實質是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就是使高新技術向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滲透和擴散,從而造成農業科技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不斷增值,農業關聯產業不斷擴大,形成和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鏈系統。同時,隨著農業高新技術向傳統農業各個環節及關聯產業的滲透和擴散,必然導致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產業組織方式、增長方式、管理理念和管理體制的根本性改變[3]。因此,農業科技產業化不僅是技術創新和轉化問題,它與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密不可分,也只有在現代產業組織方式條件下,農業高新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其增產增收效果。

1.5以建設創新型現代農業為目標

各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都反復證明,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條必由之路[4]。在中國推進現代化農業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歷史任務,不僅是一場生產力的變革,也要求生產關系作相應的調整[5]。當前,我國應結合中國實際,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相結合,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現代農業發展之路[6]。

2推動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的發展思路

推動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的發展思路應該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技產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以“企業主體、協同創新、技術跨越、產業提升”為方針,大力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化。這一發展思路的內涵包括四個方面:

2.1企業主體

以農業科技型企業為主體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現階段我國農業產業化企業中,科技型企業比例很低,多數農業產業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差,企業核心競爭力弱。農業科技產業化最終必須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因此,要把培育科技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重點,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科技轉型。

2.2協同創新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尚不具備自主技術創新能力。企業從節約研發成本、追求規模經濟、提高組織效率、分散投資風險、加強資源互補、防止惡性競爭、創造協同效益、構建競爭優勢等內部驅動因素出發,必須加強與多元化創新主體的多層次、多方位的合作,以迅速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農業技術創新的主體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大學、科研機構、企業、政府、民間協會等,在國家農業技術創新系統中,多元化的創新主體各自承擔著特有的創新功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法律、經濟等多種有效機制將多元化創新主體按照技術商業化的規律將它們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價值不斷增加的共生共榮的農業科技價值鏈網絡系統,這是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7]。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從技術創新源到大規模技術市場化開發的全過程視為多元化創新主體以利益為紐帶鏈接而成的多元組織節點鏈條集合體,通過農業科技產業鏈條上中下游所有組織節點的緊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專業化水平,增強協同創新效率,從而達到科技產業鏈系統中的所有組織節點運作效率最優化、利益最大化,促進科技成果沿著科技產業鏈網絡系統迅速而高效地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8]。

2.3技術跨越

從理論上講,技術跨越是指技術后進者以非連續性飛躍式發展的方式,趕超先行者并接近、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質變形態[9]。具體地講,技術跨越發展是在借鑒發達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集成自主創新和國外先進技術,跨越農業技術發展的某些階段,直接應用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高新技術和產品,進而形成農業科技產業后發優勢,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綜合競爭力。

2.4產業提升

現階段,我國農業產業化企業多以生產貿易為主,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低,創新產品在總產值中的比例低,精深加工產品的檔次和比例低,因此,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化的重大任務就是要加快提升產業層次。就是說,要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層次,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

3加快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加是農業科技產業政策的基本目標。圍繞這一基本目標,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科技產業系統創新能力,應從以下方面著力:

3.1實施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戰略

必須堅決打破舊體制產學研相分離的體制,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戰略,構建農科教、產學研府民緊密結合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創新體系。首先,要增加對重大關鍵性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協同攻關,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二要加大對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作為現代農業開發和經營的主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培育其技術創新能力,大力推進農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的緊密結合[10]。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形式,加速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增加農民收入[11]。政府培育和扶持一批技術水平高、持續創新能力強、管理科學、產品市場前景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3.2建立統籌發展協調領導機制

應充分發揮政府在我國農業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的統籌協調作用。針對我國農業科技產業的特點和發展階段,政府主管部門應統籌協調領導全國和區域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統籌協調農業科技產業創新和技術創新,統籌協調農業科研教學機構、企業和中介組織,充分調動全國涉農部門的積極性。政府在農業科技產業化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3.3扶持農業科技產業重點項目

科技產業化項目在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中起到鏈接多元化創新主體的,集技術、資金、人才等多種創新要素綜合紐帶作用,政府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好這一鏈接杠桿[12]。以技術跨越、產業提升為目標,選擇一批影響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全局的戰略性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農業科技龍頭企業集群,重點扶持技術高、效益優、規模大、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扶持農業高新科技領先龍頭企業,重點扶持面向國際市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4加快建設技術轉移交流平臺

技術轉移交流平臺在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中起到促進技術信息在多元化創新主體之間快速流動、快速升值的作用。應抓住農業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有力時機,不斷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加快建設高水平的農業技術轉移和技術交流信息平臺,并使其成為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業技術的網絡信息交流和建立中介服務機構等方式,加強企業與農業科研教學機構的信息對接和技術對接,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技術升級和農業科研教學機構的成果轉化。

3.5構建農業科技產業中試基地

中試基地在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中處于技術孵化創新的關鍵環節,要加快建設國家級農業科技產業中試孵化基地,構建高水平的農業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并使其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平臺建設,增強農業科技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技術和配套適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支持技術研究與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的關聯性項目。完善農業科技產業孵化器,培育農業科技中小企業集群。促進各類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型企業的成長,增強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13]。

3.6制定農業科技產業優惠政策

有關產業創新的優惠政策是促進多元化創新主體協同創新的劑,應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農業科技企業實行免稅、減稅和低稅政策。允許農業科技企業在稅前按銷售收入計提一定比例的技術開發基金,并把實際投入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相關費用抵扣稅金。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并允許部分購買費用抵扣稅金。對投資或再投資于高新農業科技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適當延長所得稅優惠年限。要充分運用財政支持、金融信貸、引進外資、風險投資等多渠道,解決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參考文獻:

[1]黃連貴,張照新,張濤.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成效及未來發展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08,(31).

[2]黃鋼,等.科技價值鏈創新是提升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力的關鍵路徑[J].農業科技管理,2007,(6):1-5.

[3]蔣和平,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思路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張寶文.新階段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5]萬寶瑞.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對策[J].求是,2008,(4).

[6]黃鋼.新時期中國農業高科技企業的管理變革[J].經濟體制改革,2006,(1):127-130.

[7]黃鋼,徐玖平.農業科技價值鏈系統創新論[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7.

[8]黃鋼,徐玖平.論科技價值鏈創新管理與農業科技創新[J].農業科技管理,2005,(4):1-5.

[9]潘偉光.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農業企業跨國發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10]王玲.論農業科技產業化的實施主體及協同創新[J].四川農業科技,2008,(2)

[11]盧江勇,蔣和平.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實證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08,(6).

篇5

關鍵詞:農業;技術創新;成效;發展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5

技術創新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中應用了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理念,或者使用了新的材料和工具等,都屬于創新新技術的范疇,通過對工藝、技術和理念等進行創新[1],來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或者通過新技術開發新的產品,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務,讓產品的質量或產量有所提升,在農業市場中占據重要發展地位。

1 農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我國是人口大國,基于我國的國情,人口眾多對糧食作物的需求量較大,必須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將農業技術創新作為建設的重點,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農業技術創新至關重要,通過農業技術創新將作物生產達到優質、高效和高產的目標。

2 農業技術創新成效

2.1 農業育種創新技術

從植物遺傳學規律等方面考慮,可以通過對農業植物品種進行改良,并通過先進技術進行生產,通過技術創新,將作物生產達到優質、高效和高產的目標。例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他的團隊研究的新品種雜交水稻,并在原有雜交水稻的基礎上進行改良,使得水稻的產量大幅度上升,新品種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可達1700萬hm2,每年增產的水稻產量可多養活7000萬人,并且通過對水稻的性質進行改良后,可將新型的雜交水稻種植在具有鹽堿化的土地上,并且水稻質量較高。

2.2 農業種植技術創新

在種植農作物時,農民往往會因為種植環境或者條件限制等降低了生產效率,甚至會影響生產量,而在當前出現的現代生物技術[2]、節水灌溉技術、模式化栽培等先進技術,并且在農業生產中根據植物的生態環境等打造數字化采集技術,針對植物生長需要的環境和條件,密切關注植物生長情況,尤其是土壤水肥供養和光照等,應用農奴才能遠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可視化信息服務技術和設備,可以大大的降低農民的工作任務量,減少了實地探查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2.3 轉基因技術

當前生物技術發展迅速,并且專家們逐步將生物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逐步研制出了抗病毒辣椒、抗病毒番茄和轉基因大豆等一系列作物,中國農科院研制的抗蟲棉花,可以有效的避免病蟲害的出現,提高了棉花質量[3],也降低了農民施藥施肥的工作任務。

2.4 網絡農業、精確農業和現代化農業創新技術

通過網絡監控和網絡管理來進行農業生產,針對塑料大棚采用網絡監控系統進行管理,坐在家中便可以觀察大棚內的作物生長情況,并且可以觀察到作物的變化和是否存在病害,采光等情況,通過對某片作物種植的 監控來密切的關注作物的生長情況,并針對性的提供應對方案,防患于未然。而農業智能技術是通過智能化操作和系統來完成對作物的培育,摒棄了傳統的種植作物的工作,可以利用智能技術對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并查看是否達到健康成長的指標,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處理。

3 大力發展農業技術創新

當前農業建設是國家建設的重點部分,國家和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農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旨在通過創新技術和創新理念的應用,可以大大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作物生產質量。要想大力發展農業創新技術就需要廣大農民共同參入,加強對農民的農業知識培訓,樹立農業科技創新的意識。運用當前新近的科技信息網絡,讓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可以達到共享,分享農業生產經驗和技巧。國家和政府需要對農業科技創新投入較大的資金,并出臺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等進行保護,加大對農業創新技術的宣傳和推廣[4]。要想提高農業生產率,降低農民工作量,提高農民的收入,就必須要對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進行優化和革新,應用當前的先進技術,如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等多科目的技術類型,將其與農業生產融合,提高創造農業生產的新技術和新工藝,轉變傳統農業生產理念,造高效農業。

參考文獻

[1]吳淑杭,徐亞同,凌云,等.豬糞便生態型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6(1):168.

[2]姚延婷,陳萬明,李曉寧,等.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8):122-130.

篇6

關鍵詞:農業經濟増長;農業技術進步;經濟增長

當前,我國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農業收入,這種現象嚴重的制約了農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另外,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式也多是粗放式發展,經濟增長的方式沒有達到最優。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終必然是走可持續與集約化發展的道路。本文重點針對農業技術來研究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發展的概述

(一)農業發展中的相關概念

在我國農業是指依托土地資源進行動植物生產的產業。農業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所謂狹義的農業主要指依托土地資源進行種植農作物的種植業。廣義上的農業還包含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及相關的副產業。所謂的農業技術是在農業活動的生產活動中,農業從業者為實現增產與增收,對從事的農業活動進行的技術改造與優化活動。在農業領域內,農業技術的進度對農業發張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外在表現有:落后技術的淘汰,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農業產值的增長、生產效率的提高。

(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雖然有了明顯的增長,但在農業的產業發展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有:農村耕地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人地矛盾日惡化;農業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較弱;農業技術發展緩慢;土地集約化程度低;農業經濟整體呈現不出規模效益;農產品供過于求,競爭力弱;農業經濟結構不合理等等。

二、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改變農業生產要素的質量

農業技術進步可以改變農業生產要素的質量,以此可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技術進歩的作用首先通過生產要素的改變來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中,生產要素主要是農作物、魚類、林木及牲畜。通過改良農作物、魚類、林木及牲畜的品種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實現農業中生產要素的品種提升,需要現代的農業種植與遺傳學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對所依托的土地資源進行改造與優化;需要改造生產工具與器械,提升生產效率;另外,還要提升生產所依托土地資歷的利用率,以此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二)優化農業生產環節

農業技術的進步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要素的優化中,更通過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表現出來。整個農業的生產活動中,通過利用科學技術,提升農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可以優化土地的基礎建設,改善耕地水土流失與土地沙化的狀況;還可以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的發展。在農業延伸產業上,農業加工業發展可以通過技術發展,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其產能與品種。在流通環節,通過農業技術的進步,依托先進交通工具與便利的交通設施,可以實現農產品的快速交換。此外,企業可以建立起功能齊全,渠道多樣的信息網,加強農業生產各環節的聯系,以此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

(三)改良農業的產業結構

農業不僅僅是指農業種植業,它包含了多個產業統。通過改良與優化農業的產業結構的可以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農業的增長質量,農業的產業結構也會得以優化與改良。舉例來說,畜牧業與漁業可以通過改進農業技術以此優化其產業內部的結構,甚至優化兩部門產業間的結構,從整體上使整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得以優化,最終是農業得以發展。

三、農業技術進步的優化策略

(一)提升農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要從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著手。首先。國家農業管理部門,特別是科研部門應該改變其技術研究方向。當期,我國地方的農業科研部門的關注重點是農業生產,科研重點幾乎全部在農業生產上。農業科研部門應將科研重點放在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上,發展可持續的循環農業。除此之外,科研部門應該關注農業的品種改良、信息技術提升等。其次,農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不應該忽視政府的監督作用。在農業科研領域中,所有的科研項目經費往往是由政府部門來提供。政府在農業技術提升中,充當了投資人的角色。在整個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中,政府部門更應該發揮其宏觀管理的角色與監督者的角色。再者,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農業科技的產業化主要是指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這種產業化是指上市農業發展與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高新技術園區開發與拖入,通過政策、地域及農產業優勢吸引農業科技企業與單位入園,實現農業科技的產業化。

(二)加強農業產業的教育

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要不斷的加強農業產業的教育。加強對農業從業者的職業教育,使其成為農產產業化經營的主體;開展實用農業技術的培訓,增強農民的科學生產意識;積極引導與強化農民及相關從業者的市場觀念。農業技術提升的關鍵是農業從業者對新技術的運用。因此,農業從業者應該積極接受農業產業教育,增強其科學文化素質,并在農業生產中將農業技術及相關知識運用起來,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推動農業的市場環境改革

農業技術的發展也依賴于農業產業本身。通過對農業產業進行改革,為農業技術發展創造良性的市場環境。農業技術的發展本就隨著農業市場環境變動而變化,市場對農產品與生產機械需求增加,市場上眾多參與者會更多的關注于通過提升農業技術水平以獲取更多農產品。因此,通過對農業產業進行改革,增強市場對農業產業的需求,改善農業產業的市場環境,最終,創造有利于農業技術發展的市場環境,以此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四)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

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與傳播有助于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要做到及時、有效地將最新的農業技術推廣給農業從業者。最終,能夠幫助農業從業者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各種問題,促進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業技術的推廣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和研究體系。技術推廣與研究體系要堅持以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對農業技術進行多元化的技術推廣與研究。要避免單純依靠政府主導,要充分發揮農業、農民及相關從業者、農業經濟組織、農業技術研究企業的力量,要做到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五)提升農業技術隊伍素質

農業技術的提升離不開專業的農技研發人員,提升農業技術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才是關鍵。對于農業技術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素養的提升核實對農業技術團隊的培訓工作。因此,農業技術研發團隊要加強對其從業人員的培訓;在進行人員招聘時,要對研發人員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不僅要求研發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知識,還要求研發人員具有大量的農業經驗;對農業技術研發團隊而言,還應該完善對其考核評價制度。團隊及研發人員素質的提高要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制度的作用。通過對相應人員進行考核與評價,以此激烈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作者:李玉紅 單位:開封市農村水利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1]馮妮丹.廣西農業技術進步的測算與分析[D].武漢.華中農業科技大學,2011.

[2]高桂華,張南.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應用——以內蒙古農業循環經濟分析為例機[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3(01).

[3]高啟杰.中國農業技術創新模式及其相關制度研究[J].中國農村觀察,2004(02).

[4]焦紅兵.科技進步對經濟増長作用的分析的[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07).

[5]牛凱.農業科技進步對我國區域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浙江農業學報,2013,25(3):652-659.

篇7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時空分布極不均衡的國家,干旱缺水問題相當嚴重,水安全狀況日趨嚴峻。目前,正常年份中國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我國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尚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農業是用水大戶,缺水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制約因素,農業節水至關重要,節水農業技術的推廣,關系到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現今,我國的節水農業發展的關鍵不是缺乏科技成果,而是科技推廣滯后,節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下。在技術儲備相對完善的條件下,節水農業技術擴散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農戶作為新技術的最終接受者,為什么對節水技術表現出消極的態度?影響農村節水技術推廣應用的因素是什么?對以上問題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二、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研究綜述

“推廣工作是一個把有用信息傳遞給人們(傳播過程),然后幫助這些人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正確的觀點,以便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或技術(教育過程)的一種過程。”依據推廣的涵義,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首先需研究節水技術創新的擴散,要依據擴散規律研究如何干預擴散,哪些因素影響擴散,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影響,使節水農業技術擴散向著獲得較高技術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方向發展。其次,應認真研究農戶行為及其改變規律,農戶是市場經濟農業生產經營的微觀主體,應明晰農戶行為及其改變的規律,了解農戶的技術需求,使傳遞的節水農業創新成果與農民的需求層次相對接,并采取措施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促使其改變態度,轉變行為,采納創新,實現依靠科技發展改變農戶自身與群體的目的。所以,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的研究集中于兩個方面:(1)宏觀層次上的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研究(2)微觀層面上經濟主體的節水技術采用研究。本文從節水技術擴散和農戶采納節水技術行為兩個視角,分別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進行綜述。

(一)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的研究綜述

1.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的理論研究。節水農業技術擴散是以技術創新擴散的理論為基礎,主要以技術擴散的規律性研究為主。一項具體的高新技術,從采用到衰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采用新技術的人數隨時間變化呈正態分布,將接受者的人數累加,在時間趨勢上就呈現一條S型曲線,節水農業技術的擴散是一項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擴散的過程。因此,節水農業技術擴散規律也應遵循高新技術擴散規律。格里列希斯(1957)考察不同信息傳遞機制下農業技術采用率的時間規律,提出“傳染病模型”,指出一些創新之所以比其他創新擴散的快,是由于這些創新本身的特性(相對優勢、相容性、復雜程度、可試驗性、可觀察性)使得他們被“感染”的概率較高。而羅杰斯(1995)的創新擴散理論研究指出只有創新者率先采用新技術,其他人看到由新技術產生的收益后將會自動傳播,由此提出“進步農民策略”理論,即技術推廣人員應主要將新技術傳授給進步的農民。奈爾斯•羅林(1998)針對創新擴散理論中的不完善因素:人口群體在心理特征、獲得信息能力和資源等的不一致性、散播過程的信息失實以及先采用者和晚采用者的不同報酬等,則提出了“目標群體策略”理論。另外,農業科技成果供求理論、公共產品理論、農業發展的誘致技術變遷理論、內源發展理論等相關理論的發展為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

2.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的影響因素的研究。在實證方面,學者對節水農業技術擴散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技術擴散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尋找出主要的影響因素。例如:哈格斯特朗(1967)認為,信息在空間上的“有效流動”是決定技術擴散的最重要因素。格里列希斯(1971)對歷史創新擴散的“S”形增長曲線分析,指出“S”形增長曲線由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決定。Caswell(1985)、Dinar等(1992)、XimingCa(i2004)、MariaMaucer(2005)對節水農業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節水模式的節水程度、市場網絡、水價、農戶收入水平、風險偏好、政府補貼等因素對節水技術的擴散有顯著影響。而Green(1996)的定量研究表明,水價并不是影響現代灌溉技術擴散的主要因素,作物特性、耕地特性和是否使用地表水等因素對現代灌溉技術的擴散有顯著影響。楊旭(2005)運用Logit模型以及層次分析法研究指出,在我國的節水農業推廣擴散過程中,會受到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狀況,農戶自身,節水技術,政府行為五個主要影響因素。在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擴散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國亮(2011)將其歸納為擴散源、被擴散的節水灌溉技術、擴散技術采用者三方面的影響因素。

3.節水農業技術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研究。近年來,國內學者重視解決我國節水技術擴散存在的技術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朱希剛(1999)、顧煥章(1997)、韓洪云(2001)、衛明鳳(2005)等學者研究表明,由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推廣經費來源無充分的保障、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偏低等因素,以及我國農業教育、科研、推廣的環節不能有效銜接,農業部門比較利益低,導致農業的投入不足,引起對技術需求不足;而我國長期以來自上而下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導致了農戶技術需求與科研人員及技術推廣人員對技術供給的認識脫節;由于節水灌溉工程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遠遠超過單個農戶的承受能力,且節水公益性強,保密性差,造成中國目前節水技術研究投入不足,技術推廣率低。即農業技術存在著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不協調的矛盾,而節水農業技術的矛盾體現尤為突出。對于解決此矛盾,黃季餛(2000)、朱希剛(2002)、衛明鳳(2005)等學者建議應當加強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土地經營規模、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并且應當從降低采用新技術的風險、提高新技術的經濟效益入手,重點在于完善我國的農業科研機制,提供農民真正需要的技術創新。

4.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及擴散機制研究。現有的研究表明,我國農業技術擴散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體制的而非技術的,加快我國農業技術擴散,促進農業技術進步的關鍵在于體制的改革與完善。對技術擴散機制有代表性的系統研究有:朱李鳴提了技術創新擴散引導機制,他認為,引導機制是由技術擴散動力機制、溝通機制和激勵機制組成的自動系統;傅家驥(1992)指出,技術創新擴散機制由供求機制、計劃機制、中介機制、激勵機制以及競爭機制所組成,他認為,在擴散過程中,這五種機制同時發揮作用,它們的合力決定著擴散的模式;武春友(1997)提出了技術創新擴散動力機制,他認為技術創新擴散的動力由推動力和牽引力合成,二者共同作用,推動著技術創新成果的擴散。我國應建立一個明確分工、充分競爭的農技推廣創新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應建立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以農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主體,以解決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為主攻方向,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為目標的科技服務推廣體系(黃季焜、胡瑞法等,2000;沈宏、王東升,2004)。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及其效益發揮的基本前提是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農業生產資料的市場化流通體制,高素質的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以及農民的組織化,樓豫紅(2003)、龔宇,王璞(2005)等研究指出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問題的根源是利益的分配與不滿足問題;培育市場需求、加強政府調控管理及監督職能、水價調控手段、因地制宜選擇節水技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等是建立協調的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必要措施。

(二)農戶采納節水技術行為的研究綜述

1.建立模型對農戶采納節水技術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建立以效用和預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農戶采納新技術行為模型,從理論上對影響農戶采納行為的因素進行定性分析。如:Carey等(2002)考慮水價格和水市場等未來干旱程度的隨機性和經濟激勵因素的不確定性,建立灌溉技術采納的隨機動態模型,指出農戶只有在預期的水市場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時,才會采納節水灌溉技術。XimingCai等(2004)運用二階段隨機程序模型SPM,提供了一個分析平衡化有利情況下農戶最大化預期利潤和不利情況下最小化利潤損失風險的模式;考慮了未來水文狀況(不確定因素)對灌溉技術采納的影響并證明其影響顯著。Dridi等(2005)研究了在農戶和用水管理之間存在不對稱信息時,水資源分配和灌溉技術采納的激勵機制模型,研究指出逆向選擇降低了現代化節水灌溉技術被采納的程度;盡管在不對稱信息下存在逆向選擇,農戶仍有進行水交易的激勵,二次分配提高了水資源的分配效率并引致附加的采納現代化灌溉技術的需求。國內學者的模型研究中,黃季焜(1994)在生產函數中加入技術決策轉換變量,構造了一個受技術采用預期影響的投入產出模型。汪三貴(1996)、孔祥智(2004)對模型進行改進,引入信息變量、風險變量、機會成本、政策變量等,來分析在特定約束條件下農戶的技術采用過程。此類模型不考慮時期因素,屬于靜態模型的范疇,可通過引入經驗變量對模型進行動態化轉換(林毅夫,2008)。刑美華(2009)用多元選擇模型中的排序選擇模型對變量進行回歸分析,來判斷特征因素對技術采用的影響。在對于農戶技術采用決策分析時,現有研究主要運用博弈的方法,韓青(2005)運用“囚徒困境理論”分析得知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增加農戶選擇先進節水技術的預期,激勵農戶采用灌溉技術。方蘭(2006)采用GAMS方法建立了一個空間水資源模型,通過對模型的優化尋求項目區最優的水資源配置、管理和個體農戶對灌溉技術的選擇。

2.實地調查農戶采用節水技術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研究者分別從創新精神、資源稟賦和資源獲得的公平性、技術的適用性等角度對影響農戶接受節水技術的因素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實地調查數據的分析,找出影響農戶技術采納的因素以及影響強度。Feder(1985)、AtanuSaha(1994)、Bonabana(1998)、MariaMaucer(2005)、Ervin等(1982)、劉紅梅(2008)、謝西玲(2008)、蔣曉茹(2009)等的研究證明了農戶年齡、教育因素、農戶經濟狀況等自身特征是影響農戶采用和學習農業技術的重要因素,它影響了農戶的風險承擔能力、資金使用分配決策等。而AtanuSaha(1994)、Green(1996)、MadhuKhanna(2001)、孔祥智等(2004)、林毅夫(2008)指出土地經營規模、作物特性、耕地特性和是否采納地表水等外部環境因素對現代技術的使用有顯著影響。Schuck等(2005)研究干旱程度對農戶節水灌溉技術選擇的影響;干旱程度顯著影響農戶采納更有效的噴灌技術。此外,Negatu(1999),MariaMaucer(2005)研究指出,農戶的信息渠道、信息水平和主觀風險因素是影響農戶采用和學習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因素。韓洪云(2000)、于法穩(2005)、王克強(2006)、雷波(2008)等均指出:農業水價改革是調節農戶灌溉行為,促進農業節水實現的重要經濟手段,農業水價改革能有效促進農業節水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李艷(2005)、江煜(2008)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得水價的提高激勵了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納。韓青(2004)、劉宇(2009)、劉曉敏(2010)、李佳怡(2010)建立影響農戶參與節水灌溉技術因素的Logit模型或者Tobit模型,實證研究得出:水資源短缺程度、農業水價、政府扶持與否、信息便捷度以及農戶的風險意識均會影響農戶灌溉技術的選擇。謝西玲(2008)研究指出,農戶對節水灌溉技術的需求大,但節水灌溉技術供給呈現多元化格局;那些具有強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應屬于公共產品的節水灌溉供給,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呈現出現代灌溉和傳統灌溉并存、技術采納地域化、農戶主動性兩級化的特點。于素花(2001)研究指出,采納某項節水技術的節水效益回報必須大于該項技術的年金成本,且兩者差異越大,表明該項技術推廣的可能性越大。由于技術采納過程中的外部性,農戶在自利基礎上的微觀選擇并不會導致社會最優的宏觀行為;政府必須要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以充分發揮其在重塑農戶行為動機和實現社會最優采納水平中的連接作用,引導農戶的微觀選擇,實現社會最優的宏觀行為(李圣軍,2008)。已有研究大致認為經濟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影響灌溉技術的采用。

三、研究述評與展望

(一)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研究述評

1.研究視角方面。國內外學者研究多以經濟學、公共管理學以及相關農業技術學科入手;研究多以節水農業技術擴散規律和農戶的經濟理性為分析切入點;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們對節水農業技術的空間擴散、對農民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和連續時間演變的農戶行為視角下的研究逐步重視并發展迅速。

2.研究方法方面。國外學者研究重視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并行;國內研究以實證研究為主,分析研究中理論建構較薄弱。定量研究方法上,大量研究主要采用統計方法、線性方法、Logit模型、Tobit模型等分析方法,而部分研究已經開始重視運用SPM模型、博弈模型、實物期權投資模型、期限分析等更為復雜的分析方法。對于調查對象和方法的選擇,以一次性調研所形成的事后分析為主,但近年來,學者們已逐漸重視案例式的過程研究,即通過案例和試驗的模式來考察一項節水技術從推廣設計到采用行為,再到技術影響后果的整個過程研究。

3.研究內容方面。國外研究已形成系統的理論框架,研究內容中重視研究的實用性、操作性。國內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外理論與方法的推介、擴散的影響因素、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進、農戶對節水農業技術的選擇等方面。研究內容比較集中,有助于對中國具體國情下的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清晰認識和有效解決。綜上,在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國內學者對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進行了諸多領域的探索,發展迅速成果顯著。未來國內研究應更加重視理論研究,進一步加強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結合,在研究方法上,可運用SPM模型、博弈模型、實物期權投資模型、期限分析等一些復雜的分析方法,同時,應加強案例式的過程研究,注重研究的系統性、實用性及操作性。

篇8

(一)低碳農業的內涵及特點

(1)能源消耗少。

結合不同生物的特點,充分發揮它們在生產系統內的循環利用或再利用,在實現收益最大化的同時,既盡可能地利用了農業生產條件,又減少了資源消耗,達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2)生產可持續。

低碳農業既滿足當下人類社會的需要,又不破壞滿足后代人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它涉及農業資源,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農民增收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要求農業可持續發展。

(3)產品、環境雙綠色。

綠色、環保貫穿低碳農業的全過程,生產、生態能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安全需要。

(4)多領域的協調。

低碳農業發展涉及的領域非常寬泛,需要相互配合。生產和生態的協調,制度的健全,管理的高效,技術的創新等,既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又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活和生存環境。

(二)低碳農業技術創新的內容

技術創新是實現低碳農業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廣。

1.節省型農業技術。

此類農業技術主要包括節地、節水、節藥、節肥等節省型農業生產技術。一方面推行低產田改造技術,提高高產耕地比例,另一方面推行立體種養模式,如“稻田養鴨”或“蔗基魚塘”的生態農業系統,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率;采取科學措施,積極發展防滲渠道和管道輸水,減少水的滲漏和蒸發,同時大力推廣間歇灌溉、滴灌、噴灌、微灌等節水農業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用水;加強抗病蟲品種、生物農藥和病蟲害物理防治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減少農藥對人畜的毒副作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節肥方面,要重點推行測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術,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減少化肥對地下水和土壤的浸染,改善土質.

2.新型的育種技術。

這種技術使植物的生命力頑強,抗病蟲害能力增強,單位面積產量更高,并且能加強碳儲存的能力。育種主要有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基因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和細胞工程育種等。

3.有機肥的更有效利用。

化肥過度使用會引起土壤板結,并且碳排放過高,污染環境。現在多提倡有機肥,它含有豐富的腐植酸,可以改變土壤結構,使土壤變得松軟,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同時有機肥富含的氮、磷、鉀、鈣等多種營養元素,可以達到作物增產的效果,不過,有機肥的肥效較慢,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不足,所以在施肥的過程中,可將有機肥與化肥根據一定配比交叉使用,各取所長,使肥效發揮到最大。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開發。

此類能源可重復利用,如水能、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在風能豐富的農村地區建立風能發電站,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水電站。在太陽能豐富的地區建立太陽能電站等,并且加快其規模化、產業化,使之用于生產、生活,增強服務社會經濟生活的功能。

5.循環利用農業技術。

這類農業技術主要包括農副產品和廢棄物的肥料化、飼料化和能源化應用三大方面。如秸稈還田可培肥地力;生物工程技術和腐熟堆肥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可將畜禽糞便和秸稈發展成沼氣、制造成有機肥,既減少養殖糞污、秸稈等直接排放引起的污染,又增加了能源;同時,在秸稈產出量大且相對集中的地區,推廣應用青貯方法,將青秸稈轉化為大型牲畜的青貯飼料。

6.農作制度創新技術。

該類技術以土壤耕作為中心,包括少耕、免耕、水稻直播、灌溉、輪作等多類技術[1],促進土地的修復和保護,達到降低農業生產系統碳排放,農田生態固碳的目的。

二、低碳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障礙

(一)傳統思想的束縛

1.傳統意識根深蒂固。

長時期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生活模式決定了農民要改變過去那種依賴化肥農藥、對環境危害大的農業模式,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過渡。新技術要在農村推廣,必須首先打破農民選擇簡單、易學、成本低的傳統習慣,改變觀念;其次,思想觀念的改變需要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足夠的認識,要有改變的勇氣和決心,需要認真鉆研和勇于實踐的精神;第三,需要寬裕的資金支持。這都是目前我國農民普遍缺乏的。

2.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難以改變。

在中國漫長的農耕文明中,中國形成了獨特的分散經營、各自耕種的小規模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阻礙了有效推廣新技術,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低碳農業需要一種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模式。

(二)相關制度有待健全

1.低碳農業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監督體系不完善。

截至目前,我國沒有關于低碳農業的評價指標和監督管理相關的標準和措施。2011年1月19日頒布的《中國低碳城市評價體系》,針對的是對城市低碳的評價,幾乎沒有涉及低碳農業。既然缺乏具體的評價指標和體系,監督管理就不存在。我國傳統的粗放式生產方式使農民的低碳意識比較薄弱,監督管理不易實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國是在國際大環境下被迫接受的低碳意識,“我們并沒有深刻認識如何發展低碳農業的模式和路徑,甚至對發展低碳農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缺乏基本的自覺”,沒有找到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農業發展模式,所以,低碳農業的監督工作無從談起。

2.低碳農業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備。

2001年農業部啟動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制定了《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2009年又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等法規。這些法規的頒布和實施為發展低碳化農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在實際實施中,缺乏針對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此外,我國的低碳農業發展也缺乏中長期的規劃。

(三)低碳農業發展中遭遇的障礙

目前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各種創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方面的障礙,具體表現如下:

1.財政投入不足。

我國現有的農業基礎設施大部分利用率已經很低,要想為農業生產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來實現設備利用率的提高。目前我國政府對低碳農業的資金投入缺口較大,“發達國家農技推廣經費一般占到農業總產值的0.6%--1.0%,發展中國家也在0.5%左右,但我國不足0.2%”。資金投入明顯不足。

2.精壯勞力的缺乏。

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需要精壯勞力的廣泛參與。目前我國農村大批的精壯勞動力外出從事各種各樣的城市產業,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留守的弱、老、婦、幼,他們無法承擔推廣低碳農業技術的重任。農村勞動力匱乏成了不爭的事實。

3.農業生產模式的嚴重制約。

首先,規模化程度較低的分散的農戶農業生產模式妨礙了創新技術推廣;其次,農戶生產組織化程度較低,對應用新技術的風險缺乏有效的風險規避,農戶接受和應用新技術的興趣不大;第三,農村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目前,我國農村產業還處在粗放式生產經營階段,生產者主要靠老傳統、老經驗就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因此,對新技術的使用興趣不大

4.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

相對于發達的城市網絡來說,農村的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目前我國涉農網絡較少,資源庫建設投入不夠,農村科技信息資源缺乏,涉農計算機應用系統不完整,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農業服務系統。農民缺乏了解低碳技術的有效的、便捷的信息渠道,創新技術很難在農村普及。

5.金融支持缺乏力度。

由于利潤偏低,回收周期長,所以在農村金融領域,信用社處于一枝獨秀的地位。農民在使用新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村信用社無法滿足大量的資金需要,農民很難從信用社取得貸款,一些好項目和產品因資金問題而作罷,這大大妨礙了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降低了農民使用新技術的積極性。

三、克服低碳農業技術創新障礙的路徑

(一)科技興農,健全農村教育和服務體系

1.健全農村基礎教育與科技教育體系。

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水平,將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一方面保證農村的每個孩子都能上學,實現義務教育水平的均衡發展;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本地的職業院校聯合,實行訂單培養,為低碳農業培養一批技術骨干。

2.構建面向小農經濟基礎的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一方面,結合我國國情和民情的發展道路,發揮各地方的地理優勢,建立起以村為基礎,以村組織或合作組織為依托的低碳農業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普及低碳農業新技術知識;另一方面,組織相關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針對農民的需要,現場指導,及時解決各類問題,加快創新技術的應用。

3.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人才是推動低碳農業技術創新的關鍵。發展低碳農業技術創新主要需要三類人才:一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人才。要想發展低碳農業,技術優先,目前我國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匱乏,所以需要通過研發投入的傾斜和設立重點基金項目等手段扶持低碳農業關鍵技術攻關,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隊伍。二是能吃苦耐勞的農技推廣人才。在農村,新技術的推廣需要有人帶頭、指導,不厭其煩的講解。農用網絡的不發達和農民的素質決定了這類人才必須能吃苦耐勞,熟悉當地的土地情況和農作物的種植情況,能實際性的指導農民使用新技術,將低碳農業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三是實干高效的經營管理人才。這種人才能對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管理,開發低碳、綠色環保農產品市場空間的發展潛力,提高新技術的實用性。

(二)建立網絡化的農技推廣模式

1.建立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模式。

首先,強化政府主導的六大農技推廣體系的職能,提高推廣效率,宣傳、介紹最新科研成果,使科學技術變成實際生產力。其次,鼓勵科技單位、高等院校和用戶積極溝通,雙向選擇,滿足不同農業主體的科技創新所需,實現理論、實踐雙贏。第三,鼓勵建立非政府性質的農技推廣機構,由一小部分人帶動一大批人,實現農業科技的轉化。

2.縮短農技推廣的路徑。

減少農技推廣過程中的中間環節,促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與應用主體之間的廣泛交流。現實農業生產中“專家、基地、農戶”、“專家、協會、農戶”、“專家、龍頭企業、農戶”等模式,縮短農業科技推廣路徑,解決科研與推廣、科技與應用的分離。

3.構建農業科技創新應用網絡。

(1)鼓勵農戶、涉農企業、大學生村干部、駐村干部、農業科技人員、農戶合作組織等積極參與到農業科技應用實踐之中,加快農業新科技的應用。

(2)加強各應用主體間的網絡化聯系與合作。農戶、涉農企業對農業科技知識的學了專業的職業教育外,還應加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對農業新科技的應用能力。

4.加強農村合作組織建設,以較大的農業生產規模應對市場風險,獲取更多利潤。

(三)建設有利于低碳農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篇9

術創新的重任只能由農業龍頭企業來承擔。而企業技術創新的組織類型直接影響其創新能力和績效,本文在對中國農

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其技術創新的組織模式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組織

1 中國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現狀

我國農業是以小規模的、分散的家庭式小農生產為主,這種模式難以容納先進的科學技術,技術創新的重任只能由農業龍頭企業來承擔。只有通過龍頭企業聯合、帶動其他中小企業和個體農戶,形成群體規模,最大程度地集成、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使高新技術成果大量進入商品化農業生產,以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80多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00多家,中小型龍頭企業數萬家。[1]農業龍頭企業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把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銷售緊密地聯系起來,全面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通過較高收入促進農業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形成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

中國龍頭企業技術創新雖然在不斷發展,但總體上創新能力還不強,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少。

2 我國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現代的農業發展要求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相互融合。我國農業科技資源基本上分布于公共的科研體系中,由于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激勵機制失效,研究開發與農業生產經營脫節,人們的技術創新意識不強,科技成果轉化率一直不高。同時,農業生產經營中實際需要的技術問題也沒有科技人員開展研究,尤其是農業的儲藏、保鮮、篩選分級和加工等產后服務技術嚴重滯后,制約著農業生產經營的發展。而中國農業企業總體上規模偏小,且盈利水平不高,絕大多數龍頭企業目前尚未建立起自身的技術創新體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因此導致企業在育種、加工、保鮮等方面缺乏高新技術而使產品質量不高,或缺乏先進的包裝技術、推銷手段落后等而使銷售受阻,真正叫得響的具有競爭力的名牌不多。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2.1 龍頭企業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技術創新的理念上,許多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沒有真正面向市場,技術項目缺乏預見性,最終損失了資金失去了市場。在技術引進方面,單純地為生產而引進,缺乏對技術的吸收、消化和提高。

第二,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我國很多龍頭企業沒有獨立的科研部門,科研投入不足。

第三,企業本身發展狀況的限制。我國的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緩慢,除了上述主觀因素之外,還因其客觀上規模過小、實力不強,難以充分利用企業的有效資源進行技術創新。

2.2 龍頭企業外部環境方面的原因

優良的外部環境是滋生新技術的土壤,然而就現階段來說,我國龍頭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也存在著許多不利于其技術創新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在農業科研方面投入的經費嚴重不足。一組數據表明:1985~2003年,我國農業科研投入年均增長率只有3.8%,低于同期農業4%的增長率。農業科研投入只占全國科研經費的5.6%,而同期農業GDP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科研投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0.51%下降到2003年的0.39%。我國的農業科技投入在農業GDP中的比重僅占0.44%,不僅遠低于高收入國家平均3.29%、中等收入國家1.37%的水平,也低于0.58%的世界平均水平。[2]而農業科研投入不足的后果就是使許多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缺乏必需的基本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創新乏力。這導致農業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不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很少,農業領域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已經連續7年空缺。

第二,沒有真正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主體。我國很多農業院校和研究機構,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場而是向政府和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或為自己獲取職稱。

第三,人才是關鍵。毫無疑問,在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最關鍵的是人才因素。現階段我國農業科研人才供給不足。我國每萬農村人口中僅有4名農業科技人員,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有40多名。在農業科研隊伍中,具有學士學位的科研人員所占比重不到30%,具有碩士學位的科研人員所占比重不到3%,而博士學位獲得者僅占0.5%。并且我國的人才培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學校很多教學內容與實際嚴重脫節,重理論輕實際,造成許多學生技藝不精,業無專長,更談不上在技術創新方面有所作為。[3]

第四,就農技推廣人員而言,由于環境及待遇不好,基層農技部門很難吸引到高學歷人才,加上一些非專業人員進入,造成農技隊伍中整體知識水平低,且80%集中在種養等產中階段,而產前咨詢,產后加工、保鮮等領域專業人員極少,推廣隊伍結構不合理,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缺乏知識更新和進修深造機會,專業知識老化現象普遍存在,難以跟上現代農業新技術發展的步伐。

由于我國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遇到了以上的種種問題,阻礙了其發展,這就需找到一種適合龍頭企業發展的技術創新模式,推動其健康快速發展。

3 我國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的組織選擇

組織類型、組織結構約束著企業創新能力和績效。農業龍頭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技術創新組織,以提高生產能力獲取高效益。鑒于目前的情況,我認為中國農業龍頭企業有以下幾種組織選擇:

3.1 層級組織安排

即內部性主體創新模式,指企業設立自己的研發部門,開展技術創新。企業要及時追蹤市場發展動態,根據市場需求態勢、產品領域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政府產業政策的導向,確定本行業技術創新的目標。在企業中建立科研中心、科研基地,聘請高新技術人才,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技術研究,開拓市場。如四川光友薯業有限公司。它位于四川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薯類深加工為主的高新技術型、科技產業型民營企業,公司主要從事以紅薯、馬鈴薯為原料的方便粉絲生產、食品機械制造和食品工藝技術研究,下設光友薯類技術中心、光友薯類綜合開發培訓中心、光友方便粉絲廠、光友薯類食品機械廠等機構。

這種模式以企業自身為創新主體,其優點可根據自身及市場的需求,進行有目的地研究開發。組建自身的研究開發機構,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優化技術創新資源配置,開發新品種、新工藝,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盈利能力。

3.2 市場型的組織安排

指企業委托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承擔研究開發,由企業把研發成果引入市場。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企業

很少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和開發,這種科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與生產、科研與市場的脫節,造成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滯后,也造成了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創新能力的弱化。改變這一現狀的重要途徑就是讓龍頭企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發展。如山東龍豐集團,為了提高公司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及時掌握制粉行業的最新技術動態,專門成立了技術開發中心。先后與中國糧食科研所、上海醫科大學營養食品研究中心、山東輕工業學院、山東農業大學、中國人民總后勤部等科研院所建立廠協作關系,并聘請了美國、瑞士、日本、韓國等國的專家擔任高級技術顧問。此外,公司每年都派出3~5批專業技術人員到國外考察培訓,跟蹤掌握國際同類科技的最新動態。不斷引進國內外的先進科技。

這種相互合作的模式,使新技術應用于產品當中,占領了市場,使龍頭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同時也充分發揮了科研院所的研究職能。

3.3 企業技術聯盟

企業技術聯盟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互相致力于技術開發的行為。中國農業龍頭企業一般規模不大,人才匱乏,企業內部主體創新較困難,而采取技術聯盟方式,獲取適用技術是一最佳選擇。以聯盟作為技術創新的組織形式,可突破企業規模對技術創新的限制,分散研發成本、縮短研發時間,降低技術創新的風險。這種組織形式在我國暫無資料證明其存在,但應是我國農業龍頭企業今后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3.4 面向市場的政府組織安排

這種組織模式是國家計劃部門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機會,綜合確定國家重點創新計劃,或者由某些農業科技創新單位,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機會確定農業技術創新項目,向政府計劃部門申請列入國家重點農業技術創新計劃,爭取國家計劃資助。這將大大提高農業技術創新效率,提高技術創新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使市場需求與政府計劃有機結合。這種模式既可以為企業獲得國家的資金支持,一旦成功后,又能為企業創造財富。

這種模式的代表就是金健米業,1999年,公司科研人員獨立承擔了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早秈米深加工及其副產品綜合利用。其中兩個子項目“99NKY1002―3保鮮方便米粉”和“99NKY1002―4補血、降血脂米片”的研究在短短一年時間里獲得了成功,2000年3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級技術鑒定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成果的取得標志著金健米業的科技創新步人了良性發展軌道,為解決中國常年積壓的上百億公斤早秈米找到了出路,為企業的增產增效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帶動農民增收創效找到了落腳點。[4]

4 政策建議

首先,要加強對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由于農業科研基礎性、社會性和公益性的特點,決定了世界各國政府的科研機構在其農業技術創新體系中占主導地位,并由國家給予巨額資助。在法國,幾乎所有的農業科研機構都由政府包辦,其經費90%源于政府。日本國立農業科研機構的經費幾乎100%來自國家政府,公立農業科研機構經費90%以上來自當地政府。連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其農業科研經費中公共撥款也接近50%,自1958年以來,大約都以8%的速度逐年增加。

其次,完善相關法規與政策。這方面可借鑒美國的一些做法。美國為解決知識產權和產業創新停滯不前的問題,1980年國會通過了貝赫一多爾法案,規定大學利用聯邦政府資金開發出來的技術成果,其知識產權屬大學所有,商品化權利也屑大學,大學須負責將研究成果投入使用也成為接受聯邦政府研究基金的條件之一。同時規定,大學可以保留出售發明和轉讓許可證的經濟收入。貝赫一多爾法案成功地調整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關系,使學術界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源泉。80年代以后,學術界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了技術轉移工作,建立技術轉移辦公室,聘請產業界的科學家或交給律師新的任務,推銷教授們在研究活動中開發出來的技術。企業也紛紛改變各自為政的做法,或建立技術轉移辦公室,跟蹤大學和國家實驗室的研究情況;或與學術界組成聯合體,協同開發和促銷技術;或購買專利,開發新產品,這就打破了部門、機構、行業之間的界限,解決了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有效、低成本、迅速解決的問題,解決了科技創新、研究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脫節的問題。政府、產業和學術界緊密結合、相互合作是美國農業技術創新的體系模式。

第三,鼓勵企業增加對研究開發的投入。政府要通過制定政策措施來鼓勵企業增加研究開發的投人,實施技術創新。

第四,農業時滯性強風險大,往往難以吸收私人投資,政府有必要選擇性地介入技術研究與開發,進行宏觀引導與調控,并適時地參股建立一些龍頭企業急需而自身又難以完成的技術創新項目。

第五,為龍頭企業的融資創造良好的環境,開辟多種經費來源,形成以龍頭企業自身積累為主,包括科技貸款、社會投人等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業技術創新投入體系。培育和發展技術創新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特別是要利用股票市場分散技術創新投資風險的功能,鼓勵社會各種力量投入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事業。

參考文獻

[1] 三農數據網.www.sannong.gov.cn.

[2] 黃大防.農技站空空的,連桌子都沒有[N/OL].人民網,

2005-03-11.

[3] 丁巨濤.當前我國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障礙因素及對策

[EB/OL].(2004-03-25).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

200403/1 2004032576959.hmd.

篇10

舒爾茨對原始技術與現代技術異質性的論述表明他已敏銳地覺察到從原始技術到現代技術進化中的斷裂。隨著技術的進化,經歷了從原始技術范式到現代技術范式的轉換,按照技術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種不同的技術范式:原始技術范式、現代技術范式(末端治理技術范式、線性經濟技術范式)和循環技術范式。現代技術范式通過反向增長的自然代價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是其顯著特征,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循環經濟技術范式視生態閾值為客觀存在,認為環境的凈化能力和承載力是有限的,一旦社會經濟發展超越了生態閾值,就可能發生波及整個人類的不可逆的災難性后果。因而,循環經濟技術范式要求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

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的形成依據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建立在生態學、系統論和經濟增長理論基礎上,它以技術哲學領域關于“技術范式”及其發展轉換的研究成果為生成本源,以生態倫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耦合為支撐體系,以人與自然關系演變及中華傳統生態文明為文化淵源,形成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理論基本框架。

2.1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結構分析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是生態倫理學與現代技術的耦合體,生態倫理學的理論思想和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主體框架。基于循環經濟的目標訴求,生態倫理學與現代技術具有緊密的內在關聯性。一方面,生態倫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倫理學,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態倫理意識轉化為現實的生態倫理實踐,使其提倡的生態維護、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道德原則對人類經濟活動提供重要的價值引導;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才能夠把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經濟思想變成現實。因此,從理論與實踐的層面分析,生態倫理學為現代技術提供了“生態觀”的價值導向,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起一種穩固而持久的道德關系;而現代技術則作為生態倫理學的價值觀“載體”,為循環經濟提供了實踐工具,二者交融互動,既推動生態倫理學的不斷升華,也促進現代技術的理性發展,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起一種合理而長久的經濟社會關系。循環農業作為一種體現生態環境價值要求的經濟發展方式,只有將人類技術經濟活動建立在生態倫理基礎之上,才能真正實現維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經濟效率的雙重目標。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試圖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道德關系的生態倫理學,與倡導提高經濟效率的現代科學技術,就成為互為補充、相互支撐、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體,成為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支撐和本源,共同支撐循環農業理念和循環農業實踐的深化。

2.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科學生態倫理觀是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決定要素,樹立了技術范式的“生態哲學”或“生態學世界觀”。

2.2.1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價值觀認知

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認知基于科學生態倫理觀。它強調“生態價值”的全面回歸,主張在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向生態化轉向,承認“生態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權利,摒棄人類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這樣的技術價值觀指導下,技術創新的實踐過程由技術效益化向技術生態化轉換,倡導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技術。

2.2.2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特征屬性

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等關鍵性原理及其基本規律與各種現代技術耦合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技術“硬核”的理論基礎。在其指導下,技術研究者建立基礎性的技術類型選擇與發展效果的評價體系,使技術創新活動始終實踐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要求,使技術系統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像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循環一樣,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生產率最高。循環農業最主要特征是產業鏈的延伸和資源節約,因此其技術支撐重點體現在資源的節約與高效利用、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農業產業鏈延伸過程中的清潔生產以及農村生活環境建設幾個方面。

2.2.3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

從生態學角度看,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構成已經突破一般性技術范式的技術共同體定義,把范圍從“人-技術”關系擴大到了“人-技術-自然(環境與資源)”系統。在微觀層次,主要包括技術人員的組成;技術人員與生產人員(技術使用者,包括農戶、農業企業等)以及與技術之間的相互關系;人、技術與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之間的耦合方式。在宏觀層次上,主要指循環農業的組織方式及其運行模式,包括:以生態農業模式的提升和整合為基礎的循環農業模式;以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多級循環利用為目標的循環農業模式;以及以循環農業園區為方向的整體循環農業模式。

3循環農業發展與技術范式升級

循環農業是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生產、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農業的發展需要傳統技術范式的變革。現代農業發展所依托的傳統工業經濟技術范式的逆生態性,使之在“改造傳統農業”的同時,卻導致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而且,這些問題在舊的技術范式下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我國循環農業發展將最終依賴于技術范式升級。需要探討的是,從現代農業技術范式到循環農業技術范式,雖然是一次全新的技術范式選擇,但這種變換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經緯,而且也仍然離不開現代工業化技術基礎原理的支撐。尚未發生由于技術“硬核”變革導致的技術認知和共同體的嬗變。也就是說,還不足以引發一次技術范式的“革命”。

3.1傳統農業技術范式的“理性回歸”

中國古代“天人調諧”的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內在價值和客觀規律,要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天人調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難發現這與循環農業技術范式的科學生態價值觀具有一致的思維原則和價值觀。雖然循環經濟符合天人調諧的理念,然而中國傳統農業技術主要還是依靠農業生產活動中的經驗積累,靠直觀的或表觀的觀察形成一套技術思想體系。傳統農業技術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長時期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這種穩定狀態一方面維持了傳統農業的繁榮和傳承,使中國傳統農業和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礙了技術革命和創新,使得近代以后遠遠落后于西方。因此,引進和結合西方現代農業技術成果對農業傳統技術進行徹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實現現代循環農業的外部動力。可以認為,現代循環農業是在中國傳統農業生態理念延伸基礎之上對現實農業生產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對傳統農業技術范式的“回歸”,也不是現代農業技術范式的“革命”。

3.2現代技術范式的“技術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認為,一個技術范式體系的建構是在技術硬核和外層保護帶基礎之上的。其演進也有2種類型:一種是技術硬核的變革,稱之為技術范式革命;另一種是技術硬核不變,只是外層保護帶技術進行了完善和提升,從而改善了技術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等關鍵性原理及其基本規律與各種現代技術耦合構成了循環農業技術范式體系的理論基礎,在其指導下,技術研究者遵循農業經濟增長與生態系統質量改善的動態均衡機制,將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系統的各種資源要素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加以統籌協調,并據此建立基礎性的技術類型選擇與發展效果的評價體系,使技術創新活動始終遵從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要求,最終使技術系統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像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循環一樣,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效率最高。

鑒于從技術形成與發展的本質特性來看,各種現代技術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環農業技術范式“技術硬核”的主要部分,變化只是發生在技術間的組合方式與應用方法,屬于完善和提升階段,因此,尚不能夠把這種技術范式的演進稱為技術范式的“革命”。綜上,從概念的內涵看,“進步”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其內涵相當寬泛,不利于對現象的精確表達;而“創新”雖然是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卻又包含了明顯的“破壞性”成分,必然會有人要經歷痛苦的過程。同時為了避免與“技術創新”混淆,筆者認為把這種技術范式的轉換稱為“技術范式升級”更為恰當。

4結論

發展循環經濟絕不能陷入對技術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過技術表象看到決定技術效應的、最根本的、觀念層次的價值和標準。因為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首先要求觀念層次的變革,從注重技術的社會價值轉到兼顧技術的生態價值,從注重技術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到兼顧技術的未來價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態道德標準和價值理念,才能實現技術效益化向技術生態化的轉換。技術哲學領域關于“技術范式”及其發展轉換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認識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建立循環農業發展的技術范式升級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現代農業的“弊端”是技術范式的落后,現代農業發展所依托的傳統工業經濟技術范式的逆生態性導致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這些問題在舊的技術范式下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技術范式升級是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循環農業技術范式強調在生態閾值的范圍內,從原來的僅對人力生產率的重視轉向提高資源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