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4-01-19 17:4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發展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區發展的建議

篇1

【關鍵詞】社區教育 學前教育 社區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001-02

社區學前教育在我國是一種“舶來品”,我國的幼兒教育領域一直不斷的在進行各種研究與探索,以期望充實教育內容,拓展教育途徑,擴大教育影響,培養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要、身體健全的新一代公民。我國社區學前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扎根于對社區學前教育的認識與普及應是首要的工作。

一、社區學前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社區”一詞最早由德國的社會學家滕尼斯(F.J.Tnnies)提出,將其用于社會學研究之中。據文獻顯示,目前的社區定義以達150余種,我國葉中海教授認為,社區“是由聚居在特定區域內相互聯系著的,具有共同成員感、歸屬感的人群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20世界初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學校是社會的基礎”這一思想,“社區教育”便是從此出現。隨著杜威的教育思想廣泛流傳,社區教育也逐漸的發展成熟并被世界各國所接受。[1]社區學前教育是社區教育的一部分,是社區教育大系統下針對學齡前兒童(0-6歲),以地域為基本特征,聯合、利用各種區域內資源對兒童進行教育并促進社區發展的一種形式。社區學前教育是一個整合的資源和形式,它集合了幼兒教育工作者、父母、老人和幼兒園、兒童樂園、兒童圖書館、親子樂園等等的社區內各行各業、各型各色人員和機構。在社區教育大系統下,發展社區學前教育應居于重要的地位,因為幼兒期與家庭的聯系最密切,實施社區學前教育相對更容易。對于社區內幼兒園教育來說,整合社區優勢資源,能夠更好的完善幼兒園教育活動,實現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國家于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總則第三條就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我國的社區學前教育正逐漸的發展起來。

二、我國發展社區學前教育的必要性

1.發展社區學前教育,有利于實現家園共育

家庭是社區中的一個小分子,它與幼兒有著天然的聯結,是社區教育的中堅力量。發展幼兒園教育,需要家庭的鼎力相助。學前教育階段,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生態教育學者認為,家庭是幼兒生命最自然的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與孩子最先接觸,對孩子的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幼兒期的孩子年齡較小,身心發展尚不成熟,需要更多的全方位保育和教育。家園合作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家園合作有利于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幼兒在學校接受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離園回家主要和父母在一起,當教師與父母的教育理念差別較大時,孩子往往無法形成一致的認知,使得孩子的教育無效,甚至造成教育的負面效應。第二,家園合作有利于促進與家長的溝通。有效的溝通,能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問題。第三,家園合作能充分的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開闊幼兒的視野。

2.發展社區學前教育,有利于豐富幼兒園課程形式和內容

社區有著眾多的教育優勢,可為豐富幼兒園的課程提供幫助,主要表現在:一社區成員具有職業優勢。社區成員職業各異,每一種職業對幼兒來說就是一扇認識社會的窗子,具有特殊職業的社區成員被邀請到課堂當中,能使幼兒的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二社區機構。社區擁有親子樂園、圖書館等機構,幼兒園可以聯合這些教育資源,組織幼兒學習活動,增加課程的形式。比如,可以組織孩子參觀圖書館,學習參觀禮儀,增加認知等。三社區老人。文化融合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滲透于教育實踐和思想中。傳承優秀的文化,體現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獨到之處,社區的老人可以被邀請到課堂,請他們講講本地區獨有的小吃、手藝、故事等等。

3.發展社區學前教育,有利于順利實現幼小銜接

目前我國的幼小銜接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幼兒過早過度接受知識傳授、教師教育方法尚不得當、家長觀念落后陳舊等。這些不當的現狀,使得幼兒失去應有的快樂童年,課業壓力大、心理負擔重等。針對出現的問題,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等積極的互動,在幼兒園方面,應擺正教育正確理念,學習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方法,不一味地的迎合家長讓幼兒識字的要求,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愉悅、輕松的教育環境。在家庭方面,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陳舊的錯誤教育理念。《兒童權利公約》指出“以符合兒童不同階段上、接受能力的方式適當指導和引導兒童”,家長切不能拔苗助長,以損害了幼兒短暫的童年時光為代價。

篇2

1以形成特色產業為主,做好規劃布局

國家的政策的大力支持對定西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定西市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精神,認真編制設施農業發展規劃,精心謀劃設施農業重點項目,積極爭取進入國家和省市的“十二五”規劃中,全力推動定西市設施農業建設的快速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的原則,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要求,在渭河流域、洮河流域和漳河流域及城郊等交通便利、水肥條件好、土壤肥沃的地區大力發展蔬菜產業,適度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大力發展精細蔬菜和高檔瓜果;在洮、渭、漳河沿川灌區、引洮工程灌區大力發展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重點發展高原夏菜和反季節特色蔬菜產品,積極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綠色品牌蔬菜。

2有效利用政策支持,解決資金問題

設施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它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要緊緊抓住國家和省上擴大內需、扶持發展設施農業的有利時機,精心編制一批質量好、水平高和輻射帶動面廣的設施農業項目,積極向省上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支持。要想解決設施農業發展資金缺乏,應采取“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民和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原則,充分發揮政策支持和利益導向機制作用,整合資金發展設施農業,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資金扶持,并積極協調金融部門給予信貸支持。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土地流轉,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動員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回農村發展設施農業,利用企業成熟的服務體系和銷售體系,把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手段引入設施農業生產中,發揮行政推動和市場引導兩個方面的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推進設施農業建設。

3加強多行業的合作

設施農業的研究,不僅是作物的基礎研究、栽培研究,更是設施工程和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因此這是園藝、生態、農業工程等多學科的研究。要想研發出一整套過硬裝備及配套技術,形成與國際同類產品的強有力的競爭,必須做到設施農業的產業化,它是設計、制造、生產、銷售集,農科貿一體化系統。為了使整個系統順利運轉,需要建立社會服務體系、生產組織體系、人才培訓體系、商品供求信息體系等,因此,必須加強多行業的合作。

4加強技術交流,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因為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是促進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所以科技部門的支持成了定西市設施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定西設施農業的發展,要依靠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的檔次。首先,加強科技知識的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文化素質。努力培養一批懂技術、懂管理、會指導的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加強對廣大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水平。對現有農技人員進行設施農業技術的培訓,努力提高科技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和服務農民的水平。通過開展理論培訓、現場指導培訓、電視電教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典型事例引導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教育培訓體系,確保他們能夠真正掌握先進種養業技術,有效提高農民的整體技術水平,提高他們對設施農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其次,加大科普教育,促進新技術示范推廣。設施農業的主體是農民,因此,我們培訓的主要對象是廣大農村基層的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在農村大力開展設施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講座,組織有關專家送科技下鄉,以科技示范園、科技示范戶建設為抓手,以點帶面,加速示范、推廣。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編印宣傳材料、現場觀摩、專題培訓、考察學習、入戶動員、算帳對比、黨員帶頭、干部示范、大戶引路、黨員冬訓、思想教育“三到戶”、百名科技人員下基層等活動的開展,組織致富能人和致富典型開展巡回宣講,制作各類宣傳畫、宣傳牌、廣播、電視等形式,加大對設施農業建設的宣傳力度。

5建立農業科技服務平臺,促進設施農業持續發展

針對定西市干旱半干旱氣候特征,大力開展旱作設施農業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建立設施農業科技服務平臺。農業科技創新為平臺是為廣大農民、農業專家提供交流互動、咨詢服務的網絡平臺,同時為農業產品生產者和商家提供服務支持。發展設施農業必須以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切實解決設施農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6建立健全市場體系,打造設施產品品牌

6.1完善市場體系

市場體系是設施農業的發展的主要載體,市場問題、流通問題與設施農業快慢、好壞有直接關系。首先要在生產環節引導農民按國家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規程、肉類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提高農產品品質;其次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在農產品生產的集中地區興建區域易市場;第三要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搞好市場信息服務。高度重視中介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連接生產流通之間的紐帶作用。

6.2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篇3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極大提高,人們有了更強的經濟能力和更多的休閑時間開展社會交往,必然對居住條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現代住宅與傳統意義上“家”的概念有了較多的區別。同時,住宅是建造量最多的民用建筑,住宅的建筑設計則是住宅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合理的建筑設計,不僅可以降低工程造價,而且還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本文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對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勢作初步探討。

1、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道路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更應該是生態文明時代。人類運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產和生活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按照國際社會所承認的原則進行設計。

(1)對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視地方場所的文化脈絡。運用技術的公眾意識,結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簡單合適的技術。

(2)樹立建筑材料蘊含能量和循環使用的意識,在最大范圍內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溫能量,破壞環境,產生廢物以及帶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舊的建筑材料和構件。

(3)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盡量應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筑空間使用的靈活性,以便減少建筑體量。將建筑所需的資源降至最少,減少建筑過程中對環境損害,避免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以及建材的浪費。

2、建筑結構的優化

住宅建筑除了有不同的面積標準外,更有住宅類型的不同,如“核心家庭” 、 “兩代居” 、 “老年住宅” 、 “殘疾人住宅”等服務于不同職業階層和不同人口構成的家庭的住宅戶型,這就對住宅戶型提出了適應性和可變性的要求。當前,住宅設計中常用的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以及框剪結構等常用結構體系的住宅基本上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而應用大跨度預應力樓板結構體系的住宅就是能適應這種變換要求的一種住宅型式。該型式住宅戶內無梁無柱僅是一個由外墻、分戶墻、門窗等圍合而成的住宅大空間。在這樣一個住宅大空間里,它可以讓住戶參與對自己住宅的設計,即“二次設計” 。建筑師的設計工作可以只是用外墻、分戶墻等劃定出每個住戶的“界限” ,并在其內先設置好那些使用功能比較單一,但受管道、設備等制約以及對住宅面外形影響較大的一些房間,如廚房、衛生間以及陽臺等,這些房間的布局和大小應該統一固定。在此基礎上,其余使用功能比較復雜,但受管道、設備等影響不大的靈活可變空間,則由住戶根據個人的需要以及職業、年齡及興趣等不同來分割出玄關、客廳、餐廳、工作間、琴房、娛樂室、臥室、儲藏間等不同的使用功能用房,并且可以隨著居住時間的推移,家庭成員構成的變化而對戶內空間重新組合調整,從而滿足新的生活需要。這種文化住宅是未來的發展潮流,戶型的個性化將支撐人的獨立性,個性化的戶型將成為今后的主導戶型。如果現在住宅不具備給住戶留有更多自由隔斷、拆移、擴大面積以及戶型二次、三次改造的發展平臺和通道,那么目前設計再好的戶型也會過時。同時住宅空間的可再造性,也為日后業主的二手樓房買賣增加了祛碼。毫無疑問,具有可再造性的房子,即使是5年、10年以后也不會落后,仍將成為二手房市場的熱銷貨。

3、住宅建筑全面性

“以人為本”的住宅建筑人性空間與自然空間的合理結合之后,需將適合現代化社會發展的人類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慮到其中,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適性,適應性,智能型等等。

(1)住宅建筑的舒適性

住宅建筑的本質就是為人服務,首先就要講舒適性,也就是說住宅建筑要尋求一種在符合購買面積,戶型的基礎上,使得各功能的空間有詩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動,同時要保證各功能空間的相對秘密性。為滿足室內環境質量,各功能空間要采光充足,通風良好,使用率高,并體現一定的藝術性和超前性。對于外部空間的環境,居民交往的空間創建也是居住舒適性的重要體現,應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納入進來,作為居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要結構明朗,群體設計要多種圍合,風格多變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間,配合如一,廣場,綠地,小品,通透環廊等構成統一景觀,做到安全寧靜,溫馨而利于交往。

(2)住宅建筑的適應性

主要表現在多樣性和可變性兩方面,多樣性:由于住宅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住宅開發建設單位要避免“貧富皆宜”的單一項目,要有一定的特殊,適合多種目標群體,賦予個性化的項目,來滿足日益多樣的市場需求。可變性:由于功能的多樣性和技術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間的靈活可變得以實現,其可變性一般是以“戶”為設計單位,按基本間定型的廚衛等定型設計,居室部分采用活動式隔斷靈活分隔,即每戶的平面圍護結構不變,管道基本固定不動,廳室隔斷按一定模數靈活變化,分戶墻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戶墻而根據實際購買需求取舍的售樓方式,據此,住戶的室內布置就可以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設計布置一個溫馨而有個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3)住宅建筑的智能型

智能建筑是把現代的高新技術,如智能型計算機,多媒體通信,智能保安,環境監控等技術與建筑藝術相融合在一起,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信息資源和對使用者的信息服務及其與建筑優化組合,使人獲得投資合理,適合信息社會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適,便利,靈活的建筑空間。通俗的講,智能建筑就是一種有創造力的環境。

(a)安全,健康,節能,舒適宜人,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質量的環境,溫度,濕度,照度可以自動調節,環境的色彩,味道與背景噪音可隨心所欲,盡量利用自然界的光,冷,熱,大氣等,自動調節室內環境,最大限度的減少能源消耗,創造更有人性的生存環境。

(b)不同用戶對不同環境的要求,開放式的大跨度和大空間結構,允許用戶迅速,方便的改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4、生態住宅

人口劇增、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土地沙漠化、淡水減少、不可再生資源日漸枯竭等等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覺,我國是近十年來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能源與環境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文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建筑尤其生態住宅的開發與建設將是大勢所趨。以為有大片綠地或水面的住宅區就是生態小區、生態住宅的觀點是極其片面的。

篇4

以年初工作計劃精神為指導,主動適應新形勢,探索新路子,優化德育內容,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努力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為全區教育系統“十一五”發展規劃打好堅實基礎。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繼續突出“兩大教育”重點,進一步優化德育內容。

1、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動員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特別是要結合今年9月第三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和紀念勝利70周年重點教育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教育,使學生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需要倡導集體主義,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存在的各種消極現象,培養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

(1)繼續組織和落實好第三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動。今年是勝利70周年,各校要以此為契機,結合實際,充分挖掘各種教育資源,精心設計、策劃和全面開展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的系列教育活動。

以校園開放日為主要形式,在9月份選擇一天為校園開放日,集中開展教育活動,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全區結對的學校(包括與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結隊的學校)要積極開展校際交流活動,并把活動的內容向家長開放、向社會及媒體開放。相互間交流學校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以及課堂教學、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中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經驗和做法。

(2)充分發揮人民防空試點學校的作用。今年,區教育局和區人防辦在全區中學和4所試點小學開展了人防教育。下半年各校要繼續抓好本項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記錄,能經受檢查。

(3)引導和提高廣大中小學生了解使用地圖和辨別錯誤地圖,特別是帶有政治性問題地圖的能力,形成正確使用中國地圖的氛圍,自覺維護國家版圖的尊嚴。

2、強化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重點放在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上,重視文明行為的反復訓練,使學生學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講衛生、愛勞動、勤儉節約、愛護公物;做到儀表整潔,行為文明,維護秩序,熱心公益。

(1)進一步深化班集體創建和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我們將在適當的時機召集全區骨干班主任針對班集體建設進行專題論壇,集思廣益,探索班集體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

(2)加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善于與人平等相處。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生理健康教育,樹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意識,培養健全人格。

(二)以“四項建設和一個促進”為基礎,堅持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保障機制。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以培訓為途徑、以激勵表彰為重要抓手,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認真抓好班主任培訓工作。不斷完善班主任培訓制度,今年暑假期間已經推薦了部分學校部分班主任參加了各級班主任培訓班,下半年還將加大推薦力度。

(2)充分發揮各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各校要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辦法和評價方法,嚴格班主任的任職條件,精心挑選和培養班主任(特別是新上崗的班主任),要嘗試實行班主任持證上崗制,要安排一定的時間組織班主任的校本培訓通過培訓全面促進班主任成長。

2、加強德育課程建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滲透到所有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把教學內容視為學生精神升華和德行發展的智力基礎,把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視為促進學生合作互動、營造民主平等氛圍的載體。

下半年我們將以市半年度德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實施新課程,實踐新德育”這一主題為中心,結合高中新課程改革,啟動高中新課程中“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實施方案的研究工作。各校要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和德育創新活動,并結合“三校”建設的實施要求,針對當前教育中出現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認真總結歸納,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取得突破。年底將組織有關人員對各校“三校”建設進行督察和考核。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各校要努力凈化校園環境,為學生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讓每一堵墻壁、每一處景點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各校要堅決抵制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和影響,抑制低級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向健康、高雅方向發展。

篇5

關鍵詞:現代建筑;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在當前的建筑建設中,人們希望通過建筑設計來改善環境和提高建筑的質量和性能。在現代的建筑領域中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建筑技術和建筑理論,從而使現代建筑的質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時也為現代的建筑設計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現代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則

1、設計需遵循整體性和綜合性原則

整體性設計原則指把要設計的建筑作為一個整體來全面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整體的功能、構成及其發展的規律,從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及相互結合的關系中揭示系統特征與運動規律。綜合性設計原則必須從要素、結構、功能、相互關系和歷史發展等各個方面綜合地考察,是指對任一系統的研究,在綜合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2、設計需聯系性和動態性設計原則

聯系性設計原則要求在建筑設計時要考慮到相互聯系的諸多方面,要考察研究的對象系統本身的方方面面,還要考察系統周圍環境。系統存在的外部條件是環境,系統與環境中其他系統有著種種相互聯系,主要包括:環境給系統提供資源、系統給環境提供的污染。動態原則是探索系統的內外聯系與系統發展變化各個方向、趨勢、活動的速度和方式,對于建筑設計來講要立足現在,把握時展方向。

3、設計需有序性設計原則

高層系統由低層的系統組成的,在相同層次系統間有相干性。因此系統是有序分層次的,是層層相關的結構關系,層次越低,結合越強。因此,單體對群體、使用的房間對功能區、基地對環境都有著構成性關系,其結合度應遞減方能促進結構和功能的穩定。一旦上層系統中某個環節破壞,勢必影響到它的使用功能。正確處理各部分的關系是建筑設計中應認真處理的重要步驟。

4、設計需結構性和最優化設計原則

結構是連在關系及作用下的結合方式。一般而言,結構決定性能,性能表現反作用于結構。所謂要素主要是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結合,要素的穩定直接影響到了運動的方向及其發展趨勢等。關系就是把要素全部連接起來的作用,關系到質和量。因此一定要了解它的結構,遵循結構性設計原則。同時系統中所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差異整合過程。要通過差異整合才能使建筑每個部分有機地組織,促進整體大于部分的之和,必須注重最優化設計。

二、現代建筑設計的構成要素

1、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及用途,是人們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建筑是人們用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體,建筑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都應滿足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問題。

2、建筑技術

建筑技術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結構、物理、構造、設備與建筑工程技術等各項技術保障。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各個方面進行詳細設計,全方位綜合考慮問題。

3、建筑藝術形象

建筑藝術形象也是人們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包括建筑群體和單體的體型、內部和外部的空間組合、細部處理、材料的色彩和質感等綜合因素所創造的綜合藝術效果。建筑外部造型設計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而在內部空間的處理過程中主要以實現空間利用為目標。

4、經濟合理性

建筑設計時還必須考慮經濟的合理性要求。其在結構安全和美觀大方的原則下,使用較少的投入從而得到最多的經濟利益,或在同樣勞動下,獲取最佳效果,使建筑設計達到適用性與經濟性的統一。

三、建筑設計的方法

1、平面功能(流線)法

建筑平面設計是解決絕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對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時就會對所構想的建筑設計進行具體的分析。雖然建筑是一個三維向量的產物,不應該也不可能單一談論一個局部,但是對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還是有必要單獨提出和研究的。平面處理的好壞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怎樣通過使用流線的分析,設計出合理的建筑功能來。比如我們對公共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常常要從使用人員的使用流線之間的關系、密集人群的安全設計、個體私密性等問題進行平面功能的組合;應該提供一個開放、安全、穩定、有親和力的公共空間。而這些處理在大多數情況下建筑師在分析平面功能關系時必須全面考慮。平面功能(流線)法是目前建筑設計人員大量采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關系,通過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從功能出發進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組合,同時考慮建筑的空間設計等環節。

2、構圖法

現代建筑的基本體量、空間或其它要素,都可以歸納為簡單的幾何形體,如矩形、正方形等。建筑設計通過構圖要素來分析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從中分析出形體之間的比例、尺度、對比、主從、韻律、均衡、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使用構圖法進行建筑設計的一個前提是:建筑師是怎樣對其所設計的建筑進行定位的。構圖法的一個典型實例是巴西國會大廈。

3、結構法

結構法亦稱為結構主義的建筑設計方法,其主旨是通過建筑的結構形式來表達建筑設計。結構與建筑空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過結構設計的表達來演繹建筑物的性質,現代建筑大師也曾經把建筑結構要素當作裝飾要素來處理。但那些結構要素本身依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結構外露,就像要告訴人們建筑內容是如此的豐富,以至于人們看到此類建筑有時甚至會有點不知所措。

4、符號象征法

符號象征法是我們把約定俗成的符號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內部的裝飾部位,或是用符號來演繹建筑平面和空間體量。雖然很多的建筑在設計時生硬的照搬這一特定的符號并不一定能很好的體現建筑的文化,但是這個方法還是大量的運用在一些對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業可能想通過企業符號在建筑設計時很好的融入其中來展示企業的形象等。

5、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對以往的建筑設計進行系統的分析,從中提煉自然法則、歷史、文化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情趣以及人們的思想,作為建筑設計的出發點,從而進行建筑設計,力求通過建筑設計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及行為習慣。

四、現代建筑的發展趨勢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了城規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園林廣場設計、雕塑與壁畫等環境藝術品設計以及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和精神要求所進行的理想的內容環境設計,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以至于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十分實用的新興邊緣科學。

1、回歸自然化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長,人們向往自然,和天然飲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綠色環境中。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流派由此興起,對世界各國影響很大,在住宅中創造田園的舒適氣氛,強調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應用,采用許多民間藝術手法和風格。在此基礎上設計師不斷在“回歸自然”上下功夫,創造新的肌理效果,運用具象的抽象的設計手法來使人們聯想自然。

2、整體藝術化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豐富,人們要求從“物的堆積”中解放出來,要求室內各種物件之間存在統一整體之美。室內環境設計是整體藝術,它應是空間、形體、色彩以及虛實關系的把握,功能組合關系的把握,意境創造的把握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協調。許多成功的建筑設計實例都是藝術上強調整體統一的作品。

3、高度現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建筑設計中采用一切現代科技手段,設計中達到最佳聲、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實現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創造出理想的值得人們贊嘆的空間環境來。

結束語

建筑設計是現代建筑的靈魂,同時也是確保建筑質量和性能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必須要加大對建筑設計的重視力度,并且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建筑設計,從而才能夠提高建筑設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啟洪.現代建筑設計方法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0

篇6

[關鍵詞] 高昌區 實驗室能力 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 S851.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1-0274-01

近年來隨著環境的惡劣,動物疫情不斷的出現,對畜牧業的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造成經濟損失。同時,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也在提升,而且食品問題不斷的出現,對人們的飲食帶來一定的威脅,使得人們逐漸對飲食安全失去信心。因此,需要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加強獸醫實驗室的建設,作為疫病和食品安全監管的第一道防線,對設備進行更新升級,及時發現牲畜出現的問題,將畜牧養殖業疫病的防治作為工作的重點,及時解決獸醫實驗室建設資金和設備的問題,為實驗室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經驗。

1 高昌區獸醫實驗室建設的現狀

高昌區獸醫實驗室主要職能是實現動物疫病的防治、監控和預警等,對國家規定的疫病進行診斷,針對發生疫病的情況進行分析,對疫病進行防控,并對其他地區可能發生的疫病進行控制,負責全區的疫病實驗室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對疫病的情況進行準確的診斷。我單位在實驗室硬件方面和隊伍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較為顯著,但是需要進一步將實驗室進行規范化的建設,增加疫病控制監測的質量,而且技術人員的實力需要進一步增加,提升疫病的控制和預警的能力,為高昌區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但是現階段實驗室在運行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業務經費相對不足動物實驗室不僅承擔法律規定的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和防疫監督工作,也承擔了很多上級委托的工作,但財政對增加的工作沒有安排經費,也沒有將實驗室的執法經費和畜產品安全監管專項經費列入預算,導致業務經費相對不足。實驗室在設備更新方面也促在一些不足,經費不足導致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明顯下降,實驗設備落后,設備的管理也存在不足,造成實驗室整體管理存在較大的弊端。

2 獸醫實驗室建設存在問題

高昌區在獸醫實驗室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全國實驗室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現在:

2.1 實驗室建設的經費不足

高昌區獸醫實驗室雖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疫病調查方面和運行經費方面存在不足,使得獸醫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受到一定影響,運行設備在更新換代方面較差,設備的使用效率也逐漸下降,導致監控工作不到位,影響正常的預警和防治工作,一些設備在使用中出現問題,但是實驗人員未及時發現,導致實驗室準確性受到影響。

2.2 設備人員不足,設備不全

設備管理人員也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對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和維護,這樣

才能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高昌區在獸醫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設備建設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實驗室的布局還是不夠合理,在儀器和人員的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經驗,實驗室儀器的維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在病理檢測設備和監測成像設備方面也相對匱乏,需要在這方面提升檢測的能力。實驗室在人員的配備方面存在問題

2.3 技術人員培訓不足

在對實驗室人員進行考核的過程中,需要在實驗室的考核和基本的工作資格取得之后,再進入實驗室工作,這樣才能將實驗室報告出具的更準確權威,提升疫病防治的質量。但是高昌^雖然對人員進行了一定的培訓活動,但是在證件方面明顯的存在不足,考核工作也存在問題,造成實驗室在管理發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管理存在問題,實驗室發揮不出原本的作用。

3 提升高昌區獸醫實驗室建設的措施分析

3.1 建立專項資金,加大投入力度

在高昌區實驗室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設立專項資金,對實驗室進行專門的建設,不斷的更新設備,提升疫病檢測的準確性。政府需要加大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并提供一定的政策幫助,同時,可以提升實驗室設備的建設,達到雙贏的效果。

3.2 增加設備管理的專業性

在進行設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提升設備維護和管理的專業性,制定科學規范的管理方法,對實驗室的各項設備進行科學的規范和管理,制定嚴格的流程,提升實驗室的使用壽命,增加實驗室的檢測質量。同時,建立專門的儀器監督管理部門,定期的對設備進行維護,保證設備的運行始終處在良好的狀態。

3.3 提升實驗室人員的素質

在實驗室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升實驗室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關注技術能力的提升,同時還需要增加人員的對實驗室設備的認知能力。可以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活動,對專業的技能進行培訓,不斷的提升人員的技術能力和各項專業的素質,從而更加科學規范的進行工作和學習,為技術的進步提供必要的保證。另一方面需要培養人員規范操作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能力,掌握使用的技巧,提升設備的使用能力,更好的適應實驗室的工作,保證檢驗的準確性。

結束語

高昌區在進行實驗室建設的過程,技術和設備各方面不斷提升,疫病預警和檢測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為高昌區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關注這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獸醫實驗室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涂凌云,楊虹,高琳.淺議地市級獸醫實驗室能力建設與發展[J].中國動物檢疫,2013,02:24-25.

[2]曹蕓,熊仲良.社會需求與獸醫系統實驗室能力提升[J].中國動物檢疫,2014,03:12-15.

篇7

關鍵詞 衡陽 公路口岸 園區經濟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當今社會,口岸不僅承擔著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職能,也是區域經濟體直接融入全球經濟的戰略平臺,通過其強大的服務功能來擴大綜合交通體系以促使內陸經濟和邊海連為一體。2011年建成的衡陽公路口岸,應立足于衡陽和湘中南,充分發揮其作為內陸經濟對外改革開放的前哨和樞紐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極———園區經濟的發展。

一、衡陽口岸發展歷程

隨著外向型經濟的迅速發展,作為內陸省份,湖南5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必須通過泛珠三角區域沿海口岸。因此湖南積極開展跨區域口岸大通關合作,2008年與上海簽署區域口岸通關合作協議,2010年湖南與深圳、廣西和福建又簽署了口岸大通關合作協議。目前,湖南擁有國家一類口岸三個,二類口岸中有郴州、岳陽公路口岸、長沙樹木嶺鐵路口岸、長沙霞凝水運口岸等。而作為全國最早設立海關和檢驗檢疫機構的地級市之一,近三年來進出口總額在湘南三市中排名第一的衡陽,口岸建設卻落后于郴州:2005年12月,省府批準建設郴州公路口岸,2009年,原衡陽海關駐郴州監管組升格為正處級的長沙海關駐郴辦事處,郴州公路口岸投入運行。而衡陽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只是在近幾年,衡陽經濟借助于園區經濟開始發力,外向型經濟日益擴大,衡陽成功獲批了中國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國家加工貿易轉移重點承接地,具備建設開放口岸的良好基礎和條件。2009年12月,才獲得省政府批復同意,到2010年12月口岸項目才開始奠基,今年才建成并投入使用。

衡陽公路口岸地處衡陽白沙洲工業園區(深圳工業園)中心,與園區一體化:通過外環路能快捷到達各高速公路和國道,距湘桂鐵路衡陽南站不到1公里,距白沙物流園不到2公里,從園區至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只有1個半小時的車程,距擬建的衡陽機場僅半個小時的車程。毗鄰丁家橋湘江千噸級港,千噸級船舶通過松木港區沿湘江北行,經岳陽城陵磯內河口岸通江達海。衡陽口岸區域具備海關、檢驗檢疫、銀行、稅務、保險、外匯管理、貨貸、運輸等檢查檢驗和服務功能,并同步配套口岸信息網絡系統,形成口岸“一站式”、“一條龍”服務的快速大通關平臺。2011年,衡陽公路口岸與在衡陽南站開行的“五定班列”、鐵海聯運和白沙物流園相輔相成,形成衡陽大通關物流中心,極大地促進衡陽及周邊省市的開放型經濟發展。

依托工業園區快速發展的衡陽外向型區域經濟

十一五期間,衡陽經濟快速發展,迅速躋身湖南經濟第一方陣。2010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7.6%。這其中,工業園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成。與此同時,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近3年來,共引進內外資項目1696個,其中,外資項目254個,實際到位資金94087萬美元,內資項目1442個,實際到位資金363.8億元,成功承接產業轉移企業630家,發展加工貿易企業130家,13家世界500強企業和16家央企,這些絕大部分都集聚在衡陽的相關工業園區,成為推動衡陽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急劇發展的衡陽園區經濟,不斷擴展的衡陽外向型經濟,使得衡陽需要一個開放的口岸,同時也具備了建設開放口岸的良好基礎和條件。

衡陽口岸應充分促進衡陽經濟園區的快速發展

現代經濟學認為任何一個地區要在經濟發展上搶得先機、獲得較好較快的發展,都離不開建好現代化的大口岸。而口岸不僅僅是一個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更是一個要有良好的軟件與硬件、服務功能與環境組合而成的貿易便利化來支撐的概念。因此,衡陽口岸建設既要充分認識衡陽及其周邊地區城市的發展優勢,把口岸建設發展規劃納入到整個湘中南發展大局中來;同時,衡陽口岸的發展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要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口岸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口岸對接的兩個大市場,服務衡陽和湘中南區域經濟的發展,通過兩者間的良性互動,實現衡陽口岸與衡陽園區一體化發展。

1.借助口岸的建設,大力發展衡陽的口岸物流,建立衡陽物流園區。口岸物流是指利用口岸貨物集散的優勢,以先進的物流服務基礎設施、設備為依托,以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為支撐,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優化物流資源整合為目標,強化口岸周邊物流輻射功能的綜合物流形態。衡陽工業園區要以此為契機,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專項物流,支持發展多式聯運,提升物流業分工協作水平,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公司,著力打造物流服務品牌供應商,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統籌海關、檢驗檢疫、港口、船務、貨代等信息資源,促進物流供需無縫對接,以促進物流業在白沙、松茶、哲橋3大物流園區集群集聚。

篇8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趨勢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3)07

近年來,綠色的概念越來越普遍。人們越來越提倡綠色理念。綠色出行,綠色食品,綠色奧運等理念都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隨著人類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人們對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現代綠色建筑作為一種節能建筑,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大力發展現代綠色建筑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重點研發項目。本文簡要介紹了綠色建筑的含義與概念,分析了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從材料選擇,建筑選址等方面闡述了一些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最后,根據綠色建筑的發展情況,初步預測了現代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建立節約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日益枯竭的能源,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為人類創造一片綠色的生活環境。

1.“綠色建筑”的含義與概念

綠色建筑,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現代綠色建筑,是環保,健康,和諧建筑的代名詞,是人們在建筑中,不斷研究發現,利用多種多樣的科學有效措施和一些現代先進技術對建筑材料和施工過程進行合理改造,從而很大程度地節約自然資源,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加強對環境的保護,重要的是,要能夠達到人民對健康,節能,安全,經濟,高效的要求,建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建筑,則稱之為綠色建筑。同時,綠色建筑也是平衡的生態,優雅的環境和低碳環保的代表,綠色建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自然資源,盡最大可能減少浪費,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一種新型建筑。綠色建筑在能源的利用上,多依靠太陽能提供熱能和電能,太陽能非常穩定可靠,且能夠持續開發利用,重視對太陽能的利用,是發展綠色建筑事業的重要保障。現代綠色建筑能夠保證人類生活居住和工作辦公的安全穩定,為人類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總之,綠色建筑,是人文,自然和經濟的完美結合,是當前社會的大勢所向,現代綠色建筑,融入了更多的人文關懷,與自然和諧相處,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并不斷開發新能源,打造健康綠色的建筑理念。

2.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

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是基于人們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意識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

2.1節約資源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根據資料統計,我國消耗了世界百分之六十的水泥,各類資源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在我國存在著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面臨著國際上的各種輿論壓力。隨著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提出,在建筑設計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都綜合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浪費,降低資源浪費率,提高資源利用率。現代綠色建筑主要利用可再生資源,對水資源的利用也提高了重視,盡量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循環利用。從這些方面,現代綠色建筑設計能大大節約資源,實現社會發展經濟化,資源利用最大化。

2.2節約能源。

傳統的房屋建筑里,為了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多利用電力來調節室內溫度,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居民用電負荷較大,在能源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現代綠色建筑主要以開發利用太陽能為主,利用太陽能進行光照和供暖,并采取科學的技術,在夏天為建筑創造自然的涼爽環境,有效利用夏季自然風。采用新式隔熱材料,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這樣能從很大程度上節約能源,減少能源消耗。

2.3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傳統的建筑在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常常忽略了環境因素,在建筑建設過程中,多多少少對環境造成了危害,打破了生態平衡。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則考慮到環境因素,在建筑設計上,注意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使用的建筑材料為天然無害的,對人體和環境都不會造成傷害。因此,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回歸自然,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3.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

現代綠色建筑設計是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代表,要完善現代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最大程度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

地球只有一個,很多資源只會減少,不可再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綠色建筑要不斷開發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在綠色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為建筑發電,照明,調節空氣等。太陽能和風能都屬于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應該大力研發,充分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

3.2積極研發水資源重復循環利用技術

在人均水資源占有上,我國屬于嚴重缺水國家之一。水資源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而水資源不可再生,因此,在現代綠色建筑設計中,要積極研發水資源重復循環利用的技術。現代綠色建筑設計中要做好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利用等環保系統,水資源的再利用,要充分考慮水量和水質問題,并且要合理規劃空間分布,促進廢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

3.3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目前,我國的可用土地面積越來越少,愛護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我國目前土地資源緊缺,可用的土地資源每年都在不斷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現代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要圍繞合理利用土地為中心展開,重視節約土地,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表面的占用率,降低對地面綠化帶的破壞,不重復建設,盡量減少對土地使用的浪費。

總之,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建立在健康,環保,人文的基礎上,節約資源,開發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實現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人與自然三方面的和諧統一,建設綠色建筑,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4.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環保和節能在現代綠色建筑中一直是重點考慮因素,縱觀當前的綠色建筑特點,可以初步預測出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綠色建筑設計中,太陽能,風能,以及地熱能等新型天然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綠色建筑的主流能源,建筑中會大面積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來為建筑供電,照明,供暖。在人文設計方面,綠色建筑的設計會越來越人性化,更加地貼近自然,建設設計將更加完美地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建筑與環境和諧相處。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天然無公害的綠色資源將成為第一選擇,建筑設計上所體現的技術也會越來越多,綠色建筑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大大提升,通過一些科學高端的技術處理,建筑將能根據外界環境自動調節室內環境,給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真正地享受到綠色居住。

5.總結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節能減排觀念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綠色建筑成為建筑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綠色建筑是節能,環保,健康,安全,經濟的代名詞,現代綠色建筑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能源和資源的節約,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盡可能開發利用新能源,研發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技術,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讓建筑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篇9

>> 建立以醫院為核心的多層次化養老社區,發展醫療經濟 商業養老保險事業發展與多層次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建立 論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商業醫療險的改革與發展 發展補充醫療保險,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 如何建立和完善多層次企業補充醫療體系 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結構的調整 防范醫療糾紛為醫院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應建立多層次養老制度 多層次、柔性化、開放化的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討 專訪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建立多層次多元化金融體系 多層次區域發展視角下城市群一體化的思考 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匯率市場化框架下的金融創新發展 淺談醫療設備管理如何為醫院戰略性經濟發展服務 商業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協調發展,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農村經濟體制變革中的農村醫療事業發展研究 淺談醫療衛生事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縣域經濟發展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影響 構建醫療保障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治理機制 建立多層次養老體系,破解養老新難題 河北高等職業教育多層次化發展動因及策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劉旦中國養老社區開發和運營模式研究,經濟論壇 2015(7):79-84.

[4]張衛國 美國養老社區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12(5):136-149.

[5]李沛霖.美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廣東經濟,2008(6)50.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tudent apartment is the key areas and crucial link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apartment management and explores the apartment education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y example.

關鍵詞: 大學生;社區;管理;服務;模式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ommunities;management;services;mode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4-0264-02

0 引言

大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陣地,也是矛盾和安全事故易發地。隨著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在大學生公寓的管理過程中,就要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善于分析大學生公寓中個體與群體、點與面的特點,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和心理需求,充分認識學生心理動向和需求背后因素的復雜性、綜合性,對大學生公寓管理規律加以認真研究,并積極探索公寓育人的新模式,創新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機制。

1 大學生公寓管理的現狀

1.1 公寓管理觀念上存在誤區 以往學校管理上,認為大學生都是成年人,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就是負責學生宿舍的安全、衛生,只要宿舍不著火,不出亂子,就算完成任務,對學生重管理輕服務,學生宿舍成了沒有部門牽頭管理服務的真空地帶。

1.2 公寓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學生在宿舍內的行為表現失控,黨員發展沒有全程化培養,也沒有充分發揮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生在教師視野之外的表現,老師無從掌握,僅憑表面現象評價學生。

1.3 公寓文化內涵建設落后 大學生宿舍成了僅僅是為學生提工了住宿的地方,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才能增強學生宿舍內的文化氛圍,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的文明宿舍,促使文化的內涵建設大大增強。

1.4 公寓安全管理沒有形成嚴密的防控體系 大學生公寓人員集中,是安全重地,需要各部門聯動,建立科學的防控體系。目前各職能部門沒有有效對接,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安全事件預防、報告和應急處置機制。

1.5 公寓尚未形成科學、高效的育人合力 學生工作管理隊伍沒有真正深入到宿舍和學生群體中,工作重事輕人,僅局限于處理日常事務和各類突發性事件;部分管理服務人員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簡單,服務意識淡薄;缺乏正式的組織和規范的管理,學生自我管理也流于形式,并沒有代表廣大學生真正參與到大學生公寓管理工作中來。

2 加強大學生公寓管理的意義

2.1 國家和社會高度關注 國家教育部十分關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為了推動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深入,加強學生公寓的管理創新工作,從1999年至2002年共召開了四次全國性的高校后勤工作會議。在2002年2月22日以教發(2002)6號文下發《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見》;2002年8月26日以教社政(2002)9號文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千意見》。中國高教學會后勤管理研究分會于2003年7月25日還專門成立了學生公寓專業部。高校學生公寓建設和管理的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樣建立健全學生公寓管理體系不僅是順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推進高校兩個文明建設。

2.2 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 隨著我國城市社區的發展越來越快,高等教育體制逐年改革,“大學生社區”順應需要開始產生的,學生社區就是學生課余生活的總和,它主要是包括大學生宿舍、包括文體活動場所、宿舍區商業服務網點和學生食堂等的生活以及自習學習、大學生活動等的校園特定區域[1]。大學生社區為是大學生學習交流、生活娛樂提供了的主要場所,把課堂延伸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活之中,在這里學生之間可以分享學習和生活方面的信息,交流學習心得,共同探討疑問和難點知識,相互聯絡感情,總之,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與此同時也是為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提供了實踐的課堂。

大學生怎樣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正確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是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大學生社區直接關系著學生的這些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甚至生活道路的選擇。所以大學生社區在作為新時代高校育人的重要陣地的同時也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管理工作者重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