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范文

時間:2024-01-05 17:3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篇1

一、組織領導

(一)成立永寧縣檔案館應對重大事故和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和縣檔案館搶險救災工作隊。

1、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 長: xx

副組長: xx

成 員: xx

其職責是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搶險現場的組織指揮。

2、搶險救災工作隊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任組長,檔案局全體工作人員為成員,其職責是負責應急搶險工作。

(二)搶險救災責任人順序:1、局長 2、副局長 3、庫管人員 4、其他人員。

(三)協調指揮: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負責搶險救災工作的決策與協調,具體負責救災現場的組織實施與指揮,現場工作人員必須絕對服從,不得各行其是。

二、預案目標

(一)在應急的情況下,采取最有效行動消除對館藏檔案、資料的威脅。

(二)保護未受損的檔案、資料。

(三)搶救已受損的檔案、資料。

三、災害種類

災害可以分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大類。自然災害是指自然現象引起,如地震、雷電、洪水等;人為災害是指來自于人類的失誤,如漏雨、漏水、電線私拉亂扯和線路老化短路、起火(包括蓄意縱火、爆炸、戰爭等)。上述災害如果使檔案館的設施、設備、檔案、人員發生威脅,出現險情,應及時進行搶救。

四、搶救重點

(一)重點監視區:二樓檔案庫和三樓資料庫;計算機機房。

(二)檔案資料搶救順序:1、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2、民國檔案;3、各局委辦檔案;4、名人檔案;5、聲像檔案;6、圖書資料。

五、應急準備

(一)建立災情預警聯絡系統:由縣檔案館安全責任人負責與公安消防、水務、氣象、地震等部門聯系,建立有關突發性重大事件報告制度。將檔案館列入相關的重點管理單位,及時溝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災情預警工作。

(二)完善搶險救災的日常訓練工作:所有人員均應熟悉自己的搶險崗位、職責、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三)辦公室要完善搶險救災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給。消防器具應每年檢查(更換)一次,并與相關科室配合,保證消防通道暢通。

(四)所有庫房均應配備鑰匙兩套,一套由庫房管理人員使用,一套由辦公室保管以備急用。

(五)建立檔案安全檢查制度,把安全工作的重點從事后處理轉到事前防范上來,樹立預防重于搶險的思想。庫房管理人員應對庫房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登記,加強對重點部位的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要及時整改。

(六)按照檔案安全管理標準化要求,一是積極爭取資金安裝消防監控設施,確保檔案館始終處于安全監控之下。二是全部配齊消防滅火器和安全管理各種設施,確保完好率始終達到100%。三是及時檢查調整安全消防水袋處于能使用狀態。

六、應急行動

(一)基本行動:按照分工,樓層責任人及現場第一人應立即報告,在可能的情況下利用一切應急搶險工具阻止災情,保護未受損的檔案,并及時向領導匯報。

(二)辦公室應協調消防、搬運等環節的組織實施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應急預案的操作步驟:分一般性災險、較大災害和重大災害三種情況。

1、一般性災險的操作步驟。

(1)凡發現館內任何部位有被燒烤異味或庫房屋頂地面暖氣漏水等異常現象,每個人都有責任立即告知周圍其他人,共同查險源。如果險情不大,自己能處置的,除發出警報外,要立即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迅速撲滅險情。

(2)報告領導。

(3)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徹底解決問題。

2、較大災害的搶險步驟。

凡發現檔案的資料庫區災險情況較嚴重,搞不清虛實、或估計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處理的,應立即發出警報,呼叫搶險救災工作隊全體人員參加搶險。有關責任人指定專人迅速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撥叫消防電話及與搶險救災有關的外界聯系電話,明確受滅地點。

(2)打開通往險區的通道大門。

(3)通知大院治安員,保證大門暢通,為消防車的靠近做好準備。

(4)消防隊到來之后,應及時簡介險情,一切聽從消防人員的指揮。

(5)發現庫房進水時,應立即通知辦公室或安全責任領導,查找原因,排除隱患,堵塞漏洞,并先利用現有人員采取一切排水措施,以保障檔案資料的安全。

3、重大災害的搶險步驟。

發生危害檔案,同時又傷害人身安全的災害,如雷擊、地震等本身、次生火災、洪災、庫房崩塌等,可按上述較大災害搶險步驟進行排除。如同時涉及人員傷害時,要兵分兩路,一路應及時將受傷人員迅速轉移到醫院進行搶救,一路搶救檔案資料,若險情危及到供水、供電、通信、熱力及污水管線等又自身不能處理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搶險工作。

七、值班責任

凡在工作時間以外,如雙休日、節假日時間出現災情時,值班人員及帶班領導為直接救災責任人,其責任是:

(一)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通信暢通,對樓內各部位做到勤轉、勤看、勤檢查。

(二)撥打電話報警。

(三)撥叫電話通知局領導或其他責任人。搶險救災工作隊員接到救助電話應迅速到達指定地點。

(四)可能的情況下,阻止災情。

(五)請求大院治安員,迎接消防車、供電搶險車等及其它搶險人員的到來,并向消防等人員指明災險部位。

(六)搶險結束后,負責向領導報告發生災情情況。

八、善后工作

災情消除后,立即作好以下工作:

(1)搶救能夠補救和修復的檔案。

篇2

目 錄

1、總則

1.1編制目的

1.2編制依據

1.3編制原則

1.4適用范圍

2、基本情況

3、啟動條件

4、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5、應急反應

6、轉移安置及生活救助

7、災后救助及恢復重建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健全救災體系和運行機制,明確救災職責,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市重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試行)》、《××鎮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1.3編制原則

實行村支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各部門分工綜合協調、重點突出、因地制宜,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用于本村范圍內的暴雨、洪水、臺風(包括亞熱帶風暴)、干旱、風雹(包括龍卷風、颶風等)、地質災害、低溫冷凍、雪災、地震等異常自然現象造成的自然災害。

2、基本情況

××村位于××鎮中部,由××、長山、周公塢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地域面積11.94平方公里,農戶1208戶,人口3493人。20__年,××村工業總產值12.7億元,農業總產值3300萬元,村集體可支配資金65.5萬元,人均收入13872元。

3、啟動條件

一次自然災害造成以下一種或幾種后果的:受災人口超過本單位人口的3%左右;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本單位當季播種面積的35%左右;轉移安置人口占本單位總人口的1.5%以上;造成人員傷亡的。

4、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4.1建立村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領導小組,并確定組成人員及職責。

4.1.1 村領導小組組長由村書記擔任,副組長由村主任擔任,成員由村分管民政領導、民兵連長、治保主任、調解主任、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等負責人擔任。

4.1.2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研究和分析全村災害動態情況。

(2)研究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3)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小組,現場指揮。

(4)檢查督促救災、抗災任務落實情況。

(5)制定危險地段群眾轉移路線及安置措施。

(6)及時解決救災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4.2領導小組辦事機構及職責

領導小組設辦公室,地點設在村委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日常性救災救濟,!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分管民政領導擔任主任。

5、應急措施

(1)啟動本預案后領導小組及時向××鎮人民政府、××鎮防汛指揮部等報告情況;

(2)迅速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小組;

①聯絡協調組:由村支部牽頭,抽調人員集中辦公,負責全村救災情況的收集、上下聯絡、組織協調、有關材料及各類文電的起草和發送工作,搞好后勤服務等工作。

②搶險救災組:由民兵連長牽頭,治保、調解、聯防隊參加,負責災區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搶修恢復工作,對自身無力搶修的,應第一時間上報上級單位。

③安置及生活救濟組:由分管民政同志牽頭,團支部、婦聯參加,負責組織制定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生活救濟方案,幫助災區安排受災群眾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

④查災核災組:由分管民政同志牽頭,負責災情的查核、統計報表的編制和上報工作。

6、轉移安置及生活救助

6.1領導小組對災區可能因災需轉移安置的人口進行預測,對人民群眾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脅時必須進行轉移。

(1)撤離信號由領導小組辦公室以會議、電話等通知方式,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成立村支二委成員組成的轉移安置小組,負責需轉移村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

(3)保證撤離群眾及時安置,24小時內派出醫療救助分隊,并緊急調撥衣被等救災物資到位。

6.2安置方式:采取投親靠友、借住、轉移安置到村避災中心,必要時搭建臨時帳蓬等。

7、災后救助及恢復重建

7.1災情穩定后,盡快組織災民返回家園。

7.2召開生產自救會議,組織災區恢復生產自救。

篇3

一、總則

(一)本預案是保證我鎮教育系統在遭受可能發生自然災害時,能及時、高效、有序處置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工作的行動方案。

(二)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災區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做好救災工作。

(三)本預案適用于洪澇、干旱、風、冰雹、低溫冷凍、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異常現象造成的重大自然災害后的應急反應。

二、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師生安全和減輕財產損失為目標,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信息暢通,反應快捷,處置有方,責任明確”的學校應急機制,按照統一指揮、高效應對原則,在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組織開展防災抗災工作,確保我縣學校安全。

三、 組織機構 

(一)成立花期鎮中心學校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其人員組成如下:

組  長:徐  勇

副組長:曹昌華

成  員:鄧懷剛  王慎思  游禮瓏 王元和  鄧小才  韓慶光  吳正錦  鄧國駒  穆仕武 張 軍     

鄒明順  梁 禮

曹昌華同志抓此項工作。

各中小學校均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具體的應急預案,明確專人抓此項工作,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主要工作職責

1、加強領導,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防災抗災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制度和制定各項應對措施。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防災抗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指導全鎮師生開展防災抗災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師生防災抗災意識和基本技能。

3、收集、匯總學校校舍損毀情況;幫助災區恢復正常教學秩序,組織指導災后校舍的恢復重建工作;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和預報,參與地質災害現場救援,組織現場監視,對次生災害進行預測,提供災情發展趨勢分析會商情況;組織地質災害現場災害調查、損失評估等。

4、認真做好各項物資保障,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戒備狀態,指揮和組織師生進行防災抗災,把損失降到最低點。

    四、工作機構

建立以下三個工作小組,分別負責有關方面工作:

1、宣傳報道組:由中心校辦公室牽頭,負責組織開展防災抗災宣傳、防災信息等工作。

2、救災搶險組:由中心校辦公室牽頭,負責臨時現場搶險救人、協助維持秩序等工作。

3、物資保障組:由中心校辦公室牽頭,負責防災抗災所需的各種物資準備和供給等工作。

    五、防汛抗災的準備

1、指導各學校制定好防災抗災應急預案,全面做好防災抗災各項準備工作。

2、加強對師生進行防災抗災宣傳教育,組織師生進行防災抗災應急演練,努力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3、做好各項安全工作檢查,排查安全隱患,及時整改落實,確保學校安全。

六、防訊抗災的應急

1、接到緊急警報后,各學校要迅速組織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要迅速趕赴現場指揮搶險救災。

2、迅速發出緊急警報,受影響的學校立即停課,并組織師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帶。

3、迅速關閉、切斷輸電(除應急照明外)和各種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受困人員進行轉移和安置。

5、加強對重要設備、物品的保護和值班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6、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七、其他要求

1、各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防災抗災工作,要以對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落實各項防災抗災措施。防災抗災期間,領導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當地,并保持24小時單位有人值班,通訊工具暢通。

2、在防災抗災應急行動中,各學校要密切配合,聽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篇4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充分利用各種減災救災資源,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場等多種手段,建立健全綜合減災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著力強化災害監測預警、防災備災、災害救助、恢復重建等能力建設,扎實推進減災工作由減輕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損失與降低災害風險并重轉變,全面提高綜合減災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13年全縣救災工作要力爭實現“兩下降、三提高、五確保”目標,即在未發生巨災的前提下,力爭全年實現因災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較常年明顯下降,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提高搶險救災應急處置水平,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凈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

三、工作重點

(一)切實安排好冬春救助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冬春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工作,認真組織落實。一是要對冬令救助工作進行自查。認真開展“回頭看”,檢查冬令救助資金是否全部下撥,救助對象是否準確,救助臺帳是否建立,救助資金發放程序和手續是否完善,發現問題要立即整改,違反政策的要堅決糾正。二是要認真做好春荒救助工作。要摸清底數,精心制定救助方案;統籌安排,實行分類救助,確保災民每人每天1斤口糧,保證接上夏糧。三是要嚴格執行救助政策。冬春救助資金主要用于災區群眾口糧、衣被等救助,不得挪作他用,切實做到專款專用、重點使用。

(二)認真做好新災應對工作。一是要加強災情會商。要與氣象、水利、國土、農業等部門進行災情會商,對本地重大自然災害發生趨勢作出預測,為做好救災減災準備提供依據。二是要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汛期之前,完成縣、鄉(鎮、場、企業集團)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的修訂編制,使預案內容更科學、更完善。三是要加強救災物資儲備。根據本地實際需求,會商有關部門利用實物存儲、協議儲備等多種方式,形成規模適當、供應充足的救災物資儲備能力。四是要加強災情信息管理。認真落實《民政部自然災害統計制度》,保證災情信息報送渠道和救災通訊網絡暢通,確保災害信息上報及時、準確。五是要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確保每個鄉鎮和每個村(居)委會至少要有一名災害信息員。各地要根據《災害信息員國家職業標準》,通過多種方式對災害信息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安排一定的通訊補助。六是要全力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工作。一旦災害發生,要迅速啟動救災應急響應,進入應急狀態,實行24小時救災值班,及時收集、上報災情,派工作組到災區查災核災,組織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三)繼續推進農村困難戶危房改造工作。今年,省廳將繼續對農村困難戶危房改造予以補助,各地要再添措施,積極推進今年危房改造工作。一是要爭取領導重視,將危房改造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二是要加強與財政、建設、土地等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齊抓共管,形成危房改造整體合力。三是要通過財政補貼、社會捐助、包戶扶持和建房對象自籌等渠道,千方百計籌措建房資金,破解資金籌措難題。

(四)繼續完善基層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制訂任務。根據民政部和省廳的部署,今年要完成鄉鎮和村(居)委會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制定工作,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救助應急預案體系。1、成立工作專班,開展業務培訓,加強檢查督辦,確保按時完成任務。2、制定樣本,供鄉鎮和村(居)委會參考;預案文本簡明扼要,便于操作;選擇部分鄉鎮和村進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上半年完成試點,下半年全面推開。3、預案制定前要對本地自然災害情況進行分析,制定過程中要做好征求意見、專家咨詢和按程序審批等工作,后要做好實施、修訂、宣傳、培訓、演練等工作;要通過現場演練,檢驗預案質量,及時修訂完善預案內容,不斷提高預案的實用性;鄉鎮和村救災應急預案要報縣民政部門備案。

(五)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今年,省廳將制定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標準,開展創建和表彰活動。一是要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要編印適合社區居民閱讀的防災減災知識手冊、減災科普讀物和掛圖;積極與教育部門聯系,將防災減災知識納入教學內容,并完成規定的課時;在公共場所設置減災知識宣傳欄,在社區和學校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提高社區居民的減災防災意識。二是要制訂社區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并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預案演練,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救和互救技能。三是要推進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要綜合利用城鄉社區服務設施、學校、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停車場或其他空地,建設災害應急避難場所;要組織專業部門進行質量鑒定,確保應急避難場所的質量安全。四是要探索建設減災志愿者隊伍。要積極與共青團、婦聯和教育部門聯系,建立相對穩定的志愿者隊伍;聯合衛生、消防等部門做好志愿者相關培訓,提高減災志愿者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篇5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運轉正常、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合理配置救災資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1.2 編制依據

    依據《菏澤市牡丹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菏澤市牡丹區胡集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凡在我鎮發生的水旱災害,大風、冰雹、雪、強冷空氣等氣象災害,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達到啟動條件的,適用于本預案。

1.4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2)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3)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4)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盡力減少損失,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5)規范程序,因地制宜,提高救災效能。

(6)依靠群眾,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團體的作用。

2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鎮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

    鎮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鎮領導小組”)為鎮自然災害應急綜合協調機構,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全鎮自然災害的應急救助工作。

2.1.1 鎮領導小組組成

    組  長:王文君  鎮常務副鎮長

    副組長:馬洪浩  鎮人大主任

    成  員:黨政辦、經委、土管建委、財政辦、綜治辦、民政辦、人武部、應急辦、派出所、教委、交管、工商、地稅、國稅、信用社、衛生院、電信、糧管所、供銷社等單位和部門負責人。

2.1.2 鎮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全鎮自然災害的應急救助工作。

(2)協調有關部門聽取受災地區的災情、自然災害救助情況匯報。

(3)組織會商,分析、評估災區形勢,研究提出對策和措施。

(4)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對災區的支持措施。

(5)組織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赴災區指導開展自然災害救助工作。

(6)決定其他有關重大事項。

2.1.3 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1)黨政辦:牽頭制訂本預案,并組織演練和實施;組織、協調全鎮救災工作;指導做好災民轉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組織核查、評估災情,災情,管理、分配省、市、區下撥和鎮配套的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指導做好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組織、指導救災儲備建設和救災捐贈。

(2)經委、農辦、土管建委:安排重大抗災救災基建項目,幫助災區盡快恢復基礎設施功能,協調有關方面落實項目建設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協助分析災情統計數據及對經濟社會產生的主要影響。

(3)工商、地稅、國稅:加強價格監督管理,必要時實施價格干預措施或者緊急措施,開展價格監督檢查,打擊價格違法行為,保持市場價格穩定。

(4)經委、民政辦:負責組織協調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動用鎮級儲備商品穩定市場;負責協調落實相關合作項目救災及災后重建。

(5)教委:幫助災區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協助做好受災校舍的恢復重建。

(6)農辦:安排抗災救災項目,組織協調抗災救災行動,協調災害緊急救援隊進行人員搜救;開展災情宏觀調查;組織現場監視、監測和災情分析會商。

(7)派出所、交管、綜治辦:組織力量搶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時疏散、轉移受災群眾,指導、督促災區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穩定社會秩序;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性治安事件,加強對要害部門的安全保衛,視情在災區實行交通管制,嚴厲打擊盜竊、搶劫以及哄搶抗災、救災物資的違法犯罪行為。

(8)財政辦:負責救災準備資金的落實和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做好救災資金、捐贈款物的分配、下撥工作,指導、督促災區做好救災款的使用、發放工作。負責對救災款物、物資儲備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9)農辦:組織、協調、監督、指導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搶險,掌握、汛情和旱情,對主要河流、水庫進行調度,配置水資源,組織指導災后水利設施的修復。負責組織重大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幫助、指導災后農業生產恢復;負責重大林業有害生物以及森林火災的監測和防治;指導災區做好農作物救災種子調配、供應及損毀農田的修復工作,幫助災區盡快恢復農業生產。負責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預警和預報,做好救災氣象保障服務。

(10)衛生院:負責組織醫療防疫隊伍進入災區,向災區提供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組建災區臨時醫院或醫療所,搶救、治療和轉運傷病員;實施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等應急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開展疾病監測,做好緊急免疫和重災地區場所消毒工作,對災區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進行預警;必要時組織心理衛生專家對災區群眾進行心理治療。

(11)安監辦:組織或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行動。

(12)供電所:負責組織災區的電力供應和電力設施的搶修工作。

(13)人武部:根據鎮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要求,及時組織突擊人員參加搶險救災,必要時協助相關地區進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2.2日常辦事機構

    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黨政辦,作為鎮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鎮領導小組的綜合協調和日常工作,其職責為:

(1)組織、協調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提出救災工作措施和建議。

(2)收集、匯總、評估、報告災害信息、災區需求和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情況。

(3)負責協調、指導災區恢復重建工作。

(4)負責組織、指導救災捐贈。

(5)承擔鎮領導小組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他事項。

3 災害救助分級

    依據自然災害的性質、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和災害救助的實際需要,自然災害救助劃分為特別嚴重災害(Ⅰ級)、嚴重災害(Ⅱ級)、較重災害(Ⅲ級)、一般災害(Ⅳ級)四個等級。

4 應急準備

4.1 資金準備

(1)按照救災資金分級負擔的原則,安排社區救災資金預算。

(2)應根據財力增長、物價變動、居民生活水平實際狀況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災資金補助標準,建立救災資金自然增長機制。

(3)救災預算資金不足時,鎮安排的預備費要重點用于災民生活救助。

4.2 物資準備

    對現有救災儲備物資和儲備庫,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1)按照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建立健全物資儲備點,儲備必需的救災物資。

(2)每年年初購置救災必需的衣被、凈水器、食品等救災物資。

(3)建立救助物資生產廠家名錄,必要時簽訂救災物資緊急購銷協議。

(4)災情發生時,可調用災區鄰近的物資儲備庫、物資儲備點中的救災儲備物資。

(5)建立健全救災物資應急采購、緊急調撥和運輸制度。

4.3 通信和信息準備

    自然災害救助信息網絡應以公用通信網為基礎,合理組建災害信息專用通信網絡,確保信息暢通。通信運營企業應依法保障災害信息的暢通。

(1)加強鎮級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覆蓋鎮、村二級的救災通信網絡,時刻確保與上級政府間的救災通信聯系,確保各級政府及時準確掌握重大自然災害信息。

(2)在部門間建立災害信息共享平臺,加強信息交流服務,形成信息共享機制。

4.4 救災裝備準備

(1)鎮級有關部門應配備救災管理工作必需的設備和裝備。

(2)建立鎮級避災中心。

4.5 人力資源準備

(1)完善災害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2)建立健全專業隊伍。必要時組織民政、衛生、農林、國土資源等各方面專業人員,重點開展災情會商、赴災區的現場評估及災害管理的業務咨詢工作。

(3)建立健全與派出所、衛生等專業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

(4)培訓、發展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并充分發揮其作用。

4.6 社會動員準備

(1)建立和完善社會捐助的動員機制、運行機制、監督管理機制,規范自然災害社會捐助工作。

(2)規范救災捐贈的組織發動、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會公示、表彰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3)建立鎮社會捐助接收站,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網絡。

4.7 宣傳、培訓和演練

(1)開展社區減災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災害知識,宣傳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保險的常識,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2)不定期開展對各社區分管領導、各類專業緊急救援隊伍、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組織的培訓。

(3)根據災害發生特點,適時組織災害救助演練,檢驗并提高應急準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5 預警預報與信息管理

5.1 災害預警預報和信息共享

(1)相關部門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汛情預警信息和農作物生物災害預警信息,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等,應及時向鎮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

(2)鎮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背景數據庫,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威脅的相關社區和人口數量做出災情預警,并向鎮政府報告。 

(3)根據災情預警,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鎮和社區應做好應急準備或采取應急措施。

(4)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匯總各類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向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通報,做到信息共享。

5.2 災情信息管理

5.2.1災情信息報告內容

    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農作物受災情況和房屋倒塌、損壞情況,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采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5.2.2 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1)災情初報。村對于本行政區域內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災情,及時向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初步情況,最遲不得晚于災害發生后1小時。對造成死亡(含失蹤)10人以上或其他嚴重損失的重大災害,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到社區報告后,在1小時內完成審核、匯總災情數據的工作,向區政府報告。

(2)災情續報。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社區每天8時之前將截止到前一天24時的災情向鎮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鎮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天9時之前向區政府上報。特大災情根據需要隨時報告。(3)災情核報。社區在災情穩定后,應在1個工作日內核實災情向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到社區報告后,應在1個工作日內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將全鎮匯總數據向區政府報告。

5.3 信息

(1)信息堅持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的原則。

(2)重大災情和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情況由鎮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審核后,其中水旱災害情況由鎮三防辦會同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

(3)信息的內容主要包括:受災的基本情況、自然災害救助的動態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說明的問題。

6 應急響應

(1)、依據自然災害救助的分級,災害救助行動實施分級響應。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以屬地管理為主,事發地社區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負責本區域內自然災害的救助,鎮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根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處置的實際情況,實施統一指揮,給予協調支援。

    災害發生后,鎮領導小組及時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研究部署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相關成員單位受領任務。情況緊急時,根據鎮政府指令,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按本預案協調各成員單位行動。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預案所明確的職責分工,履行救助職責。實行24小時值班;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部動員,全力以赴開展災害救助工作。

(2)、 應急結束

    自然災害事件穩定后,由相應的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應急響應結束的建議,由本級領導小組確定響應終止。

    各成員單位要對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結果、響應職責的履行、響應的組織、響應的保障、平時的準備等情況進行評估,并做好有關統計、匯總工作。響應評估應形成書面材料,報鎮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匯總后,形成總結報告,上報區政府。

7 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7.1 災后救助

(1)根據災民生活困難情況,建立需政府救濟人口臺賬。民政辦將需政府救濟人口等災民生活困難情況報區民政局,并附分社區災情統計表。

(2)鎮民政辦陪同區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赴災區開展災民生活困難狀況評估,核實情況。

(3)災民救助全面實行《災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對確認需政府救濟的災民,由鎮統一發放《災民救助卡》,災民憑卡領取救濟糧和救濟金。

7.2 恢復重建

    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堅持“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作方針,災民倒房重建應由社區負責組織實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戶自建為主。建房資金應通過政府救濟、社會互助、鄰里幫工幫料、以工代賑、自行借貸、政策優惠等多種途徑解決。房屋規劃和設計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充分考慮災害因素。

(1)組織核查災情。災情穩定后,各社區立即組織災情核定,建立因災倒塌房屋臺賬。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災情穩定后2日內將全鎮因災倒塌房屋等災害損失情況報區民政局,并附分社區災情數據統計表。

(2)開展災情評估。重大災害發生后,鎮民政辦陪同區民政局,組織有關人員赴災區開展災情評估,全面核查災情。

(3)制定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根據全鎮災情和各地實際,制定恢復重建方針、目標、政策、重建進度、資金支持、優惠政策和檢查落實等工作方案。

(4)根據鎮政府向區政府要求撥款的請示,結合災情評估情況及上級部門撥款情況,會同鎮財所下撥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專項用于各地災民倒房恢復重建。

(5)定期向社會通報各地救災資金下撥進度和恢復重建進度。

(6)向災區派出督查組,檢查、督促恢復重建工作。

(7)與有關部門協商制定優惠政策,簡化手續,減免稅費,平抑物價。

(8)衛生部門組織醫療衛生人員深入災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進行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指導災區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8、 獎勵與責任

    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除由鎮政府進行表彰外,并報上級有關部門;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獻身的人員,按有關規定追認烈士;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篇6

一、適用災害界定

主要指各種綜合性災害,其特征指具有突發性,在一定范圍內造成人員重大傷亡,洪水、地震導致房屋倒塌、農作物受損面積較大,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自然災害。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助工作按照分級負責、協調聯動的原則,鄉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各相關部門和村分工負責的領導體制。

(一)成立救災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任務:負責組織指揮全鄉應急救災工作,研究部署災害預防控制、應急準備、應急處置、災后恢復和重建等重大事項。

(二)成立民政救災及日常工作辦公室,由民政助理靳利強、黨政辦主任兼任辦公室正副主任。地點設在鄉辦公室,聯系電話:

主要職責:負責領導協調全鄉民政救災和日常應急準備工作,協助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應急救災工作舉措,督促檢查民政救災和日常應急處置落實情況,及時將民政救災和日常應急工作向領導小組匯報。

(三)成立應急救援隊伍

1、應急搶險組

組長:

成員:各村再抽調3-5名青壯年骨干組成搶險救災隊伍。

職責:災害來臨時,迅速組成搶險隊伍,第一時間投入一線搶險救災,緊急轉移災民,維護現場秩序。

2、救災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救災計劃擬訂、災情統計、檢查、報送、制訂救災物資分配方案,指導災區做好災民救濟工作,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

3、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救災物資購置儲備,供應調配工作,負責災區群眾生活安置和糧食供應工作。

4、安置轉移組

組長:

組員:

職責:負責救災應急交通運輸工作,解決好轉移災民所需車輛和其它交通工具,保證救災物品順利到達指定地點,確保災民安全轉移到位。

5、醫療衛生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災區保管員救護,保證藥品供應,搞好衛生防疫和疫情監測。

6、安全防范組

組長:

職責:負責災區治安防范工作,對重點目標實施警衛,做好主要路段交通疏導工作,保證災區治安秩序良好。

7、綜合組

組長:

成員:由農技站、供電所、土地所、網通、移動等相關單位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軍區農業和其它產業的災情調查、生產自救,負責安全供電、調荷運行,負責救災通訊順暢,負責全鄉救災工作的執法監察。

三、平時準備

1、各村要根據本村情況,制訂好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

2、各村要把應急救災宣傳工作抓在手上,做在平常,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增強社會大眾的應急意識,抓好應急救災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自主、自救能力。

3、鄉村要在災害多發季節建立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明確主要領導親自帶班,時刻堅守工作崗位,確保一旦災情發生,在最短時間內向上級報災情。

4、鄉財政在編制年度預算時,要將救災資金列入預算,確保救災物資充足供應。

5、切實做好救災防控工作,平時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困難群眾生產生活自理,住房安全,嚴防因工作疏漏所導致的非正常事故發生。

四、保障措施

當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按照下列程序迅速展開工作:

1、鄉政府立即召開應急救災工作會議,迅速通報全鄉災情,研究部署應急救助工作,擬訂應對更大災害的可行對策。

2、立即向縣政府和有關部門上報我鄉災情和應急救災進展情況,請求給予援助。

3、按照預案設置,迅速成立災情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立即趕赴災區,按照分工職責,迅速展開救助,并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反饋。

4、相關部門要根據自己承擔的職責和義務,迅速深入受災區域,對口幫助受災村和群眾做好救災工作。

5、視災害程度,鄉政府隨時準備向主要領導匯報重大情況。

6、切實做好災民安置、物資調配、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工作。

五、災后救濟

1、大力宣傳救災物資工作的方針政策,凝聚社會力量,開展全民求助活動,確保救災物資供應到位,穩定災區群眾情緒,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2、制定災后恢復重建,保障群眾生產生活和醫療救助等工作方案,經鄉黨委、政府審定后,分步實施。

篇7

一般說來,應急預案的格式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一、應急預案標題

標題的寫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適用范圍(包括國家、地區、單位等)+事由+文種,如《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市特大洪澇災害救災應急預案》;二是期限+事由+文種,如《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三是事由+文種,如《供電事故應急預案》。

此外,總體預案應當在標題中注明“總體”二字,如《××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需要限定該預案所涉及的突發公共事件級別的,多在標題中提示,如《國家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省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應急預案》;試行性預案往往在標題這后標明“試行”等字樣,并外加圓括號,如《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

二、應急預案目錄

包括一、二級序數和小標題。總體預案以及其他條文較多的預案需要加目錄,顯示其基本輪廓,起到導讀的作用。

三、應急預案正文

(一)基本內容

有下列幾項:

目的。即該預案的預期效果,大多起筆交代。寫法有兩種:一是用“為(為了)??,制定本預案”的句式;二是直接用一組動賓短語說明,如“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工作原則。如以人為本,依法規范、職責明確,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依*科學、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公眾參與等。要切合實際、抓住要點。

編制依據。即制定該預案所根據的有關法律、法規、上級機關文件、其他情況等。用“根據(依據》??,制定本預案”的句式表述,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省防治人禽流感衛生應急處置預案》)。有時將編制依據與目的合寫。

現狀。簡述有關突發公共事件的現狀與趨勢。如《××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劃分了××市主要突發事件4大類13分類34種類型,概括了“以非自然因素為主,災害種類多、損

失重、影響大、連發性強、處置難度大”等特點,并作出“大風及沙塵暴、濃霧、冰雪、強降雨和雷電等氣象災害仍將是××城市的主要自然災害。環境災害、地質災害、地震、信息災害、超大地下空間、超高層建筑等特殊場所綜合事故、城市工業化災害與重大危險源、傳染病疫情等將是主要潛在災害”的預測。

適用范圍。指出適用于該預案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如“本預案適用于處置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組織機構與職責。明確領導、指揮、日常工作的機構及其職責、權限;以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多用圖表描述由主管部門、協作部門、參與單位構成的組織體系框架;明確與該區域內的外駐單位、軍隊、武警的應急聯動機制。

預測、預警。包括信息監測與報告、預警、預測預警支持系統、預警級別及等。其中,按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可分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和特別嚴重(I級)四級預警,并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應急響應。包括分級響應、信息共享和處理、指揮與協調、新聞報道、應急結束等。其中,依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原則上可按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特別重大(I)四級啟動相應預案。

后期處置。說明人員安置與補償、物資和勞務的征用補償、災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現場清理與處理等善后處置;明確社會救助的程序和要求;交代保險機構的職責和任務、事件調查承辦機構和審核程序。

保障措施。包括通信與信息、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應急隊伍、交通運輸、醫療衛生、治安、物資、經費、社會動員、技術等保障。要統籌安排、落到實處。

宣傳、培訓和演習。公布有關預案、報警電話等,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明確上崗前和常規性培訓的要求;交代演習的隊伍、內容、范圍、場所、頻次、組織、評估和總結等事項。

名詞術語、縮寫語和編碼的定義與說明。包括突發公共事件類別、等級以及對應的指標定義,統一信息技術、行動方案和相關術語等編碼標準。

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目錄。即與該預案相配套的其他預案的目錄。

預案管理。明確預案修訂、完善、備案、評審與更新制度以及其他方式、方法和承辦機構。如“本預案由國家防總辦公室負責管理,并負責組織對預案進行評估。每5年對本預案評審一次,并視情況變化作出相應修改。各流域管理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根據本預案制定相關江河、地區和重點工程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監督檢查與獎懲。明確監督主體,對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明確獎懲方案,寫出

獎懲的依據、主要規定。

制定與解釋。寫明制定與解釋該預案的機構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并標注聯系人和電話。

實施時間。多在最后寫“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生效)”等。

上述內容在總體預案中大多載明,專項等預案則根據實際需要有所取舍。

(二)應急預案主要寫法

有以下幾種:

分部式。它適用于條文較多的預案。全文分成幾個大部分,每個部分就是一個層次。第一部分是總則,概述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現狀、適用范圍等;中間各個部分是分則,具體說明有關方案;最后一個部分是附則,對名詞術語、縮寫語和編碼的定義與說明,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目錄,預案管理,監督檢查與獎懲,制定與解釋,實施時間等加以補充。在每個部分中,又逐級劃分,分層序數依次為“1.”、“1.1”、“1.1.1”等,其中一、二級序數后面多加小標題。國家預案、省級總體預案基本上采用此種寫法。

章條式。它適用于條文較多的預案。全文以章為序劃分層次,第一章是總則,中間各章是分則,最后一章是附則。各章內分若干條,而且每條之間連續編號,也就是所謂的“章斷條連”。條的序數可用“第一條”或者“–、”的形式編排,條下可以設款、項、目,款不編序數,項寫成“(–)”,目寫成“1.”等。《陜西省防御災害性洪水應急預案》即采取此種寫法,全文分11章,各章又分若干條、款、項、目。

條陳式。它適用于條文較少的預案。有兩種寫法:一是前言+條陳式。第一段為開頭,從第二段起分條表述。例如,《全國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的第一段以“為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高致病性禽流感,確保養殖業持續發展和人民健康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預案”作前言,從第二段起分六條對“疫情報告”、“疫情確認”、“疫情分級”、“應急指揮系統和部門分工”、“控制措施”、“保障措施”作了說明。二是條陳貫底式。即從第一段起就列若干條,直至最后一段,而且多用公文的“一、”、“(一)”、“1.”、“(1)”四級序數,這種寫法在單位、重大活動等預案中普遍運用。

四、應急預案附錄

包括歸屬于該總體預案的各專項預案、其他與該預案相關的重要預案(如與各省、自治區總體預案密切相關的該省會或該自治區首府的預案〉、各種規范化格式文本(如新聞、預案啟動、應急結束及各種通報的格式)、相關機構和人員通訊錄等。預案如有附錄,在正文之后依次寫明。

五、應急預案具名

一般寫在正文的右下方。

六、應急預案日期

多寫在具名的右下方。

篇8

[關鍵詞]環境保護;管道;檢測;原油;油田

中圖分類號:S8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8)08-0261-01

1.原油污染的影響

石油化工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油氣對大氣的污染,油氣的揮發物與其他有害氣體被紫外線照射后,發生反應,易產生致癌物和溫室效應。二是污染土壤,造成土壤鹽堿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特別是有致癌、致畸等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動植物體內富集。三是污染地下水,生活水源被污染,至于地方性癌癥常常出現,同樣也會通過食物鏈在動植物體內富集。

2.油田范圍內易造成污染問題的幾個主因

2.1工業排放(固液氣噪的排放)

在石油生產、貯運、煉化加工及使用過程中,由于事故、不正常操作及檢修等原因,都會有石油烴類的溢出和排放。

在油田范圍內,主要的污染物就是原油或原油污染物。不過各油田均能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定時、定量、定點的對廢棄物進行處理。使廢棄物通過處理,從而達到排放標準。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和管理手段,此類現象均處于可控狀態,而且通過技術提升,管理優化,甚至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

2.2原油的意外泄漏

意外的原油污染事件,會對野生動植物、土壤、水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油田開發過程中的井噴事故,輸油管線和儲油罐的泄漏事故,油井清蠟和地面設備檢修,煉化設備檢修或工藝改造。上述情況都易造成石油烴類大量溢出,雖然大部分泄漏均能回收,但無法避免的是仍有一部分殘留的石油會對地面、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上述的情況均容易出現在不正常操作的情況下,其中因管線泄漏存在著不可預測性,主要包括管線腐蝕,自然災害,盜油和施工的人為破壞等方面。因此,一方面國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通過法制教育限制不法行為。另一方面也通過技術手段減少一些自然災害對管道安全的影響。但無法有效的控制管內介質對管道內壁的腐蝕及較大自然災害對管道安全運行的影響。

3.油田范圍內的原油管道現狀

3.1據2015年數據統計顯示,僅長慶油田所屬6萬口油氣水井、上萬座井站作業區范圍內,長慶油田鋪設的原油管道長度已達5萬多公里,比地球赤道周長還多1萬公里。

在管道運營過程中,各種因素帶來的管道腐蝕常造成管道的失效,降低使用壽命,影響管道輸送安全。在油氣田開發生產中,從油氣井到管道和儲罐以及各種工藝設備都會遭受嚴重的腐蝕,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腐蝕—直是影響油氣管道系統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我國的地下油氣管道投產1-2年后即發生腐蝕穿孔的情況屢見不鮮。它不僅造成因為穿孔而引起的油、氣、水泄漏損失,而且還會帶來材料和人力上的浪費、停工停產所造成的損失(表1)。

3.2管道泄漏后的應對措施和影響

3.2.1原油泄漏后的應對措施,發生泄漏事件后,一般都會響應應急預案,但是應急預案畢竟是有局限性的,只能起到參考作用,卻做不到全面的指導作用,這也就是應急預案需要多次演練修訂的原因。

從應急預案的響應來講,各管道管理單位都會有應對管道泄漏的應急預案,用以面對突發的管道泄漏事件。甚至會根據泄漏的級別來對應相應的響應程度。從應急預案的適用性來講。應急預案的編制往往是根據假象狀態進行編制,預案適用性還需要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以及現場人員的響應能力來決定。再從應急預案的適宜性來講。對于應急預案的適宜性,更加受到了客觀環境的制約,如山區段、水網段、公路段、人員密集處等不同的客觀環境,從而對應急預案的適宜性提出了很難達到的目標。最后從應急預案的實用性來講。至于應急預案的實用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遠比提前進行整改的投入力度大得多。

3.2.2原油泄漏后產生的社會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造成環境污染,對土壤、地下水、動植物,乃至未來幾年都會產生不可挽回的惡劣影響。二、對企業的影響,發生環境污染事件,按照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可對企業進行無上限的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可見新《環境保護法》對一個企業命運的處罰力度和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三、對周邊環境和未來的影響,通過歷年來全球發生的原油污染事件,可謂是歷歷在目,均對周邊環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4.線路腐蝕的控制措施

面對國內長距離、大范圍的石油管道應用,而實施的管道監測力度卻未能及時跟上,這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環保隱患,甚至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因為在管道生產、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曾不同程度的受到出廠管道質量、施工過程中母材保護程度、焊接質量、回填后管線受應力、地質變動以及在傳輸介質時對管材腐蝕等各方面的影響,均能造成管道在后期使用過程中不同程度的損傷或變形。此時就應該對管道的內部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和監測。

通過技術手段對油田內的重點管線進行監測管理,定時進行無損檢測,建立管道健康檔案,評估管道運行壽命。對出現嚴重腐蝕的管段和易出現管線破損的管段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如實施不停輸帶壓開孔封堵作業,實現對管線的修復和更換。此技術已多次運用在蘭成渝、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能源輸送管道上。

現階段,國內各管道運營單位均能對管道運行情況,特別是管線的健康情況進行關注和投入。但在各大油田還未能對各原油管線進行監測管理,依然還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5.結束語

篇9

1、為確保供水工作在應急情況下各職能部門正確履行職責,使應急供水工作快速啟動,高效有序地運轉,最大限度地減輕各種災害和事故造成的影響,特制定本預案。

2、應急供水工作實行“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保障供水”的指導方針,遵循統一指揮、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大局利益,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的原則。

3、應急供水工作要與日常行政管理、生產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協調一致,統籌兼顧,并保證應急供水工作實施過程中的權威性。

4、所有單位(部門)和個人都有積極參加搶險救災,保障供水的義務和責任,對應急供水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部門)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失(瀆)職等違規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5、本預案適用于破壞性地震、臺風、洪水、水源污染、恐怖破壞等災害及事故的應急供水。

6、因供水系統設備、管道故障、停電等原因造成長時間(超過24小時)無法恢復供水時,應適時啟動應急供水預案。

7、縣自來水廠是應急供水預案啟動的責任單位。供水企業內部必須服從統一指揮,隨時奔赴應急現場救援。

二、應急處置指揮體系和職責

1、決策指揮機構

對供水突發事件的決策指揮,建立由縣人民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府辦分管領導和縣公安局、水利局、建設局、衛生局、供電局、環保局、廣電局等主要領導組成,負責對供水突發事件的組織協調、決策指揮和處置。

2、領導小組職責

①檢查督促各相關職能部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身及社會財產安全的法律和政策、規定;

②督促檢查各相關職能部門制訂處置突發事件預案及有關的應急準備工作;

③責成相關職能部門建立應急處置的組織,配備相關的工具裝備;

④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處置突發事件;

⑤檢查監督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善后處理以及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的工作;

⑥及時向上級機關及社會公眾突發事件的信息。

3、安裝維修隊和機電搶修隊的組成和職責

①組成:由縣自來水廠安裝隊、維修隊、生產技術科等有關人員組成,縣自來水廠廠長任負責人。

②負責供水管道和設備的修復工作,搶修重點放在黨政首腦機關及要害部門、醫療部門、人員疏散點及市區主干管道。

4、縣自來水廠職責

①學習貫徹落實好本預案;②組織開展自救;③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情況和傳達執行指揮部的指令;④向指揮部請示支援。

5、在預案啟動后各機構成員應按時報到,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一切行動聽從指揮,不得各行其政。

6、物資保障

應急供水的物資供應實行備齊備足、按需劃撥、力行節約、確保重點的原則,由指揮部統一調配。各部門要用好救急物資,且及時退庫保管,各種應急設備要確保在完好隨時可用狀態。

三、應急處置的原則、程序及類別及處置基本方案

1、各單位、部門和個人在供水突發事件處置中應執行“科學預警、緊急處置、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工作原則:

①科學預警:包括“群策群防”和“科學預測”,充分發揮全體市民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把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責任落實到各相關職能部門、個人。各相關職能部門(個人)應定期收集、分析供水和社會綜合信息,建立靈敏的預警機制,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及時預防和化解,爭取把供水突發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②緊急處置:按照就地就近、及時處置的要求,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接到突發事件信息時,有義務在第一時間報告相關主管部門,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置,不得延誤。責任部門按應急預案采取緊急處置措施,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同時按規定上報。

③統一指揮:對發生各類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處置,各職能部門、單位的專業小組按照職能范圍負責處置突發事件,各相關部門和個人應積極協調配合。

④分級負責:在突發事件中,各部門、單位和個人按規定及時報告和行動,聽從指揮,對分工負責的工作不得推諉回避。

2、特殊處置程序

①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一旦獲悉供水突發事件警報,應立即向110指揮中心或縣自來水廠報告,由110指揮中心或縣自來水廠上報領導小組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聯系電話:2322119、2324887。

②應急處置預案啟動后,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各專業應急小組和相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的擴大(散),各有關部門、單位應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把影響降到最小。

③突發事件處置程序可簡單概括為“定性質、早報告、快處置、保安全”四句簡語。

3、突發事件類別

①漠村溪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河道出現大面積的油料污染、原水理化指標嚴重超標。

②城區供水主管道突然爆裂,造成全城停水48小時以上,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市民生活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

③重大自然災害,造成供水專線停電、水廠停水全城無供水48小時以上,嚴重影響市民生活、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造成社會不安定的。

④運輸有害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

⑤重大燃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水源污染。

4、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基本方案

(一)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河道出現大面積的油料污染、源水理化指標嚴重超標

①由縣環保局、縣衛生防疫站對污染水源進行取樣化驗定性。

②縣公安局所對污染源進行調查取證。

③縣廣電局對沿河群眾進行嚴禁使用污染和防止污染擴大的宣傳。

④領導小組下令供水企業關閉源水、供水管線,自來水廠停止向城市供水。緊急啟動備用的龍池水廠緊急生產,可保證全縣基本生產、生活用水。

⑤縣衛生局、環保局負責提出污染水處置的方案,縣自來水廠負責對各自分管的管線、制水設備的消毒、清洗工作。

(二)重大自然災害

因雷擊、洪水、地震等造成外部供電系統發生問題,由縣供電公司組織力量搶修(救),供水企業內部供電設施由縣自來水廠負責搶修,縣供電公司派員協助搶修;源水水質由縣衛生防疫站、環保局取水化驗,領導小組根據備用水源化驗結論下達啟用備用水源的命令,縣自來水廠負責實施,待自然災害解除后自動恢復。

(三)供水總干管爆裂

由縣自來水廠組織力量搶修,縣廣電局負責進行安民告示。

(四)制水車間遭人為破壞

縣自來水廠負責搶險,供電公司協助,廣電局進行宣傳告示,公安局進行現場保護、調查取證和破案,衛生防疫站、環保局負責水樣化驗、定性等工作。

四水源污染預案

1、發現水源水被污染,特別是破壞性或突發性意外污染時,水廠取水口立即停止取水,制水車間的反應池、沉淀池、濾池必須泄水放空,緊急啟動龍池備用水廠,并及時上報上級領導。

2、接到水源污染報告,應立即指揮、部署和檢查各成員單位的落實工作,水源污染可從消除污染源方面整理,遇到破壞性或突發意外污染時,應認真肅清污染,盡快恢復供水系統正常供水,以保障城市供水。

3、縣自來水廠中心化驗室應及時派人對污染源采樣分析,盡快拿出結果,并提出解決方案。

4、對水源污染事故,供水企業自身無法解決時應及時上報指揮部及政府有關部門,請求盡快協助解決。

篇10

關鍵字:市政橋梁;自然災害;應急管理

Abstrac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outh, heavy snow and ice disaster shocked the world is exposed to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infrastructur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we need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public emergency prevention,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as the analysis object,contingency plan for sudden natural disasters in. How to us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ory, coordination,further improve the analysis ability of the emergency pipe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emergency rescue missions toquickly complete the natural disasters.

Keywords: municipal bridge;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9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我國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發生頻度高、每年造成的損失都超過上千億元。近年來的南方特大冰雪災、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均暴露出我國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患和應急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迫切需要我們科學系統地研究突發公共事件的防范、預警及應對機制和措施。

一、市政橋梁工程應對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作用和內容

救災是一項非常復雜而且緊急的工作,必須擁有一套科學系統的制度用以指導救災工作的開展,才能使救災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災害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損失。我國救災工作是以在政府為主導,結合所用能發揮作用的力量,發動社會團體、求助企業單位,號召人民大眾,多方面組合構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的抗災體系,使抗災工作更具有計劃性和主動性,務必做到隨時隨地都能迅速、高效的進行抗災工作。整個救災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障交通的順暢。發生區域性災害時,市政橋梁的暢通無阻往往起著生命線工程的作用,對搶險救援、交通疏導、人員物資運輸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山區橋梁來說,在天災面前顯得是如此的脆弱。一旦橋梁交通出現問題,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和疾病災害時,很難及時救援和運送物資。所以,在突發自然災害時,保證市政橋梁的暢通至關重要。

市政橋梁工程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措施

2.1在市政橋梁規劃建設時注意提高的其抵抗突發自然災害地能力

規劃時,要調查當地的環境條件,歷年發生災害情況,確定抗災的層次,明確所需的抗災能力,同時分析各種橋梁橋梁的構造功能,適合什么樣的抗災水平,按照不同路段抗災能力需求做出規劃,并對抗災的薄弱路段及時做出改造的計劃或者建設輔助橋梁,保證市政橋梁在災害條件下突發災害時的可靠性;設計時,如果是突發自然災害較多的地區,要提高設計標準,或者著重考慮易發生的突發自然災害問題,優化線形設計、避開災害多發地帶,以提高橋梁橋梁自身抗災能力。

2.2制定市政橋梁抗擊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通過分析歷來突發自然災害的數據,按照自然災害類型、發生區域、影響范圍及其破壞橋梁交通的程度,將災害分級,并分別配合不同級別的預警,一方面橋梁管理部門可以根據警報的級別啟動與之相配的應急預案,另一方面它可以告知廣大出行者,將要發生什么災害,讓出行者有所準備,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市政橋梁應急響應預案內容主要包括救援方案、應急通組織和管制方案等。既要保證預案的完整性,涵蓋應急組織機構、預測與預警、應急響應、善后處置、信息、應急保障、監督管理各方面,模擬各種自然災害事件的情景,設計培訓程序和演練計劃、行動戰術和程序和事故后清除和恢復程序。盡量細化和明確各機構及其運輸隊伍的職責、權限、響應流程和時效、處置技術與手段、安全防護、應急保障隊伍的建設等各方面,使預案更具可操作性。突發自然災害時,可以根據橋梁的破損程度,選擇最合適的救援方式進行救災;根據當時的交通狀況,及時按照交通組織和管制方案疏通交通,保證橋梁的正常通行。

2.3做好應急管理保障

為了能使應急系統在災害發生時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做好應急保障工作,保證管理部門的領導指揮人員、能發揮作用的人力物力、可用資金、先進設備和GPS先進技術手段的配合,全面提升橋梁的管理能力,保障應急管理的順利進行。同時,在號召群眾、調配設備、協調社會團體、增強物質儲備、及時傳遞信息等方面形成較為成熟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災前預警、提高應對突發災害時的能力。加強自主創新,著力開發出更好、更先進的救災設備和救災的科學方法。

構建完備的抵抗突發自然災害的管理系統是應急管理的關鍵,只有有了完備的應急管理體系,才能在突發災害發生前,有效整合救援相關部門的資源,在災害發生時,合理的選擇救援方案或及時制定搶救措施,完善調度資源,采取交通控制和協調等措施,以保持救災災后重建時的道路交通的運輸能力,保證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進行,將災害損失所造成的各種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2.4保障應急隊伍及裝備建設

2.4.1成立一支救災專業素質高的隊伍。

政府建立一整套應急專業隊伍的培訓體系,充分利用目前與相關大學的合作辦學,加強應急專業教育培訓,開辦應急職業技能培訓,并授予相應的資格證書,培訓對象應是事故和救援過程中的各類人員,并包括一些社會志愿者。培訓內容包括救災的專業知識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救災工作的整體水平。通過培訓進一步推動建設與社會工作者相關制度,使他們也成為應急管理和救援的生力軍。

2.4.2橋梁基礎設施建設

主要指健全橋梁沿線交通安全設施的配備和實施橋梁交通應急反應系統的設施和事故處理設備。特別是應急管理中心下屬的各應急處理中心應儲存種類齊全、數量充足的應急器材。更多的簡易應急設備可向社會團體或個人臨時借用或租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購置和過分閑置。

2.5市政橋梁災害的修復治理

修復時按照“先急后緩、先通后暢,修復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遵循橋梁工程相關技術規范,科學整治,提高抗災能力。災后治理修復時,應準確了解災害性質和成災機理,有針對性的選擇防治方案和措施,根據自然環境、資金、技術條件等因素選擇一次性根治、分階段治理、維持性治理等方式。對修復工程,做到科學設計、精心施工、確保質量。主要通過“先繞避、后整治,少挖填、增橋隧,重防護、強支擋”的原則實現,將“地形選線”、“地質選線”、“環保選線”有機結合起來,避讓災害、增加橋隧比例,合理掌握標準、避免大挖大填,科學整治災害、確保安全穩定。

結束語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關系國家和人民安全,關系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只有自主創新,才能開發出適應我們獨特環境的救災技術與設備,以更好的應對突發性災害的襲擊。國家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組織實施,切實把自主創新思想和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包括加強社會公益性的技術研究,應對自然災害事件的專性科技設備研究。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進程,儲備具有處理各項事物的裝備技術,以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家義.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10

[2]達慶東,陳剛.SARS危機以后公共衛生體制改革的幾點思考[J].南博1j學位論文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