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15 22:3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新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今,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商品隨處可見,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許多中國企業的成功。 從統計數據看,設計確實為企業帶來了增值。如果你希望通過設計為企業增值,不妨參照下述優秀企業的做法。他們的具體措施與理念雖然不盡相同,經營的產品也不一樣,但都是因為設計而與眾不同,贏得市場。
一、三個企業
1.蘋果電腦:重點與簡單最重要。代表設計:iPod到去年為止,iPod在硬驅動音樂播放器(hard drive-based music players)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82%。 設計師方法蘋果的產品之所以酷,原因在于它對重點與簡單的重視。這也是其工業設計部副主任埃維(Jonathan Ive)所大力主張的。
2.耐克:科技帶動設計。代表設計:耐克Air耐克Air是底部配有氣墊的運動鞋系列。從歷史上來看,可以說空氣技術改變了運動鞋產業。在專業運動與街頭休閑兩個方面,耐克Air無疑都具有標桿式的地位。如今,耐克每年僅在氣墊鞋這一項中的銷售額就高達數十億美元。 科技的應用耐克運用網絡來改善其產品設計流程。它給每一款產品都設計了一個主頁,使服務于同一商品的不同團隊都能得到最全面的信息。考慮到設計團隊的規模(設計人員分布于全球各地),以及較短的項目期限(對運動鞋類的產品來說,從產生設計圖紙到實物上架,通常只有15到18個月的時間),工作團隊之間的信息交流是至關重要的。領先的實踐耐克奉行“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與“從搖籃到墳墓”的設計不同,“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采用的是可循環原料,而前一種設計,產品在使用壽命結束后,是被完全廢棄的。耐克對生產原料的化學成份及環保效果非常重視。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它使用的原料、能源以及資源都是可以再生與分解的,從而也消除了產品設計中的浪費現象。
3.三星電子: 根據全球需求設計。代表設計:電子消費產品幾乎在每個電子消費品領域,三星電子都有所建樹。過去,人們老覺得三星的產品制作粗糙,風格也過于韓國化。可時至今日,這樣的看法早已不復存在了。 設計愿景:三星之所以能從地區性企業成長為世界級領導者,離不開集團董事長李健熙(Lee Kun-Hee)的遠見卓識。正是他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重新定位,即:以較高的價格來銷售高質量的品牌電子產品。三星的企業設計基金會表示,這個項目的宗旨是:養成全球性的設計視角,生產出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吸引力的產品。
二、兩個設計師
1.赫爾曼米勒:設計就是解決問題。代表設計:Aeron座椅Aeron座椅被現代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這款人體工學座椅雖然價格非常昂貴,但是坐過的人都覺得它舒適無比。它完全不作任何裝飾,其座位與椅背由堅固、半透明及可屈伸的金屬網絲制成,這種網絲被稱作pellicle。 設計師方法Aeron由赫爾曼米勒公司(Herman Miller)的查德維克(Don Chadwick)與斯杜姆普(Bill Stumpf)共同設計,其設計思路建立在人體的基本活動方式之上。通過對人體解剖學的應用,Aeron能對人體的任何移動做出響應,并預測其需求。“我們想設計一種重量較輕又具有彈性的產品,可以適用于任何體型及體格的人,”查德維克說,“這把座椅的移動方式與其他任何產品都不一樣。”此外,Aeron還是一件環保產品。 員工進入公司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構” Aeron座椅,在供應鏈上找到每一種原料的出處,確保在生產中使用環保型材料。為此,公司特地推出了一個新的項目,要求員工從人體健康、生態損傷、再生能力、再生種類及(或)可更新資源的使用方面,對產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公司堅信,注重環保的產品會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成功。另一個額外的好處是,工人每天處理的材料不會對他們的人身帶來較大的傷害。
2.法伯OXO:決不忽視終端用戶。代表設計:方便型廚房用品(Good Grips Kitchen Tools)這些產品幾乎贏得了所有的主要設計獎項,在紐約的現代美術博物館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OXO的方便型廚房用品向世人表明,偉大的設計可以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品牌。起先,這套工具的設計目的是為關節炎患者提供幫助。如今,原先用在削土豆器上的柔軟、寬大手柄已被應用在了五百多種產品上。 事實上,消費者知道你是否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而他們手中有一項最有力的武器。如果不合乎他們的要求,他們就不會買你的產品。市場調研在法伯看來,市場調研不僅僅是營銷人員的事,設計人員同樣需要調研。事實上,OXO幾乎從不進行標準化的市場調研,而且它對抽樣調查的做法也不認同。
要設計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工業設計師們需要考慮的決不僅僅是產品設計本身。他們還要關注產品的功能、外形、可用的技術、制造成本及用戶經驗等各個方面。外形設計只是工業設計流程中的一個小部分。這樣的設計會帶來非常明顯的好處: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能建立起忠誠的客戶群,并帶來許多回頭生意。
“工業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東華大學教授王繼成在日本設計基金會網站上表“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設計不光能夠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同時還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廣產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據稱,中國目前擁有200多所設計學校,每年為社會輸送8000多名畢業生。不僅如此,許多在海外求學與工作的設計師還在不斷踏上回國的道路。這一龐大的設計師群正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幫助眾多的中國企業營造出獨樹一幟的品牌與產品。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產品創新產品設計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系統中各個產業之間比例關系和相互聯系的形式,而所謂產業結構的升級則是指三次產業之間和每次產業內部從既有的均衡與協調出發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和產品創新,形成從量到質的突破,從而實現新的均衡與協調。探討現階段產品創新發展如何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借鑒有益經驗,因勢利導地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有效地提升我國產業結構的級次與整體素質,可為實現經濟目標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產品創新和產品設計創新
產品創新指的是將新產品的構思或生產程序首先作為商業用途。產品創新的角度,其主要的目的自然希望借由創新帶來有形的價值。一方面培植自己的發展實力,另一方面又有豐富的利潤,以維持事業本身的營運。本文中所謂的產品是包含產品的創新、實現至使用的整個概念,也即經濟學所謂狹義商品的定義。
產品設計創新是基于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應用微電子、信息、管理等現代科學技術,以提高產品質量、用戶滿意的價格和款式(造型色彩)、提高產品的功能、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為目的的一切設計技術的總稱。產品創新理論、方法與工具技術研究的宗旨是從產品的工作特性和功能目標出發,在特定技術、經濟和社會等具體條件下,根據相鄰學科的原理,創造性地設計產品,并使其在技術及經濟上達到最佳水平。該技術鼓勵設計人員,從原來固有的常規設計模式中跳出來,用新觀點、新原理、新方法來設計新產品。在發明了新產品后,在技術領先的有利條件下,將該技術領域擴展,并形成此方面的技術優勢。換句話說,設計的目的在于增進產品在技術上新的操作功能及整體品質。整體品質包含產品外觀、表面處理、信賴度等,它融入在整個產品創新的程序中。這說明了產品創新也等于技術創新,也是設計創新。
產品創新設計不是形而上學的空談設計,也不應該是盲目的改造或創新,它是要真正解決問題,滿足用戶需求和期望值的創造。設計創新需要依賴于設計者高瞻遠矚的眼光,通過運用獨特的思維和集體智慧,獨具慧眼,分析潛在需求,科學地預測未來市場需求和趨勢,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新能力,以前瞻性和獨創性的產品,創造和開發新的市場空間。
產品創新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制
產業結構升級(如圖1)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同時也是產業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換過程。產業結構升級不但包括產業總量的增長,而且包括產業結構向高層次、合理化方向發展。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各國都積極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力爭占據有利地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就是要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造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張和強化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具體來說,就是要求企業重視產品創新發展,包括產品技術創新和產品設計創新,從而提高產業素質和效率,進而達到推動產業升級的目的。企業應該增強設計開發新產品的能力,同時積極進行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產品差異性,實現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轉變,以企業的產品創新來帶動有層次差異的產業結構的形成。
產品創新是企業領先的重要保證,我國企業只有創新才能在世界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創新實際上就是個性化的體現,是差別化設計的過程。只有提高創新能力,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保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生產、制造出別的國家所沒有的產品,并且是別人難以模仿的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永葆生機,產業結構才能優化升級。
產品創新主要通過刺激社會需求,改變勞動力分工結構,造成市場貿易格局差別化等方面,從而促使產業結構改變、升級(如圖2)。
(一)社會需求
產業存在的基礎是社會需求,而需求結構卻受到產品創新的影響和制約。產品創新和社會需求結構之間也存在著很強的互動關系,需求結構的變化也對產品創新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反作用。日本新力的新產品開發研究指出,一個新產品研發的成功可以歸因于市場需求與技術發展的密切配合。有了需求,產業發展才有方向和目標。可是如果沒有技術創新作支撐,沒有設計創新作先導,需求結構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將是極其緩慢的。
人們對產品的期望是無窮盡的,然而能否實現這些產品就是企業發展的優勢所在。設計創新提供了無限的創意,技術創新將這些概念一實現;而且一旦科學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就會極大刺激新需求。可見,產品創新發展直接促使技術水平的提高。產品創新通過降低成本,擴大市場,推動需求來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產品創新還將帶來投資需求結構的改變,促進產業結構變動,優化資源配置。
(二)勞動就業
勞動力就業結構是產業結構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業結構也是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作用于產業結構的一個媒介和傳導。產品創新是勞動就業結構改變的前提條件之一。因為技術創新帶來科學的進步,技術的成熟,促進勞動分工不斷細化和生產專業化,腦力和體力勞動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工細化能夠使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勞動力的科學合理配置直接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發展。產品創新發展正是通過改變勞動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生產要素的組合,改善企業運作效率,從而促使產業結構得到升級。
(三)市場貿易
技術差距理論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技術進步的作用。技術的差異造成市場貿易的差異,這也成為比較各國、各地區優勢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市場貿易的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技術和結構的差異,通過對貿易結構的改善可以提高產業結構升級的進度。
產品創新通過增強企業競爭力,進而影響市場貿易結構。市場競爭力一般取決于成本、品質、附加值和品牌等幾個因素,技術直接影響產品成本的高低與品質的優劣,設計則對產品附加值和品牌起著重要作用。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離不開產品創新,并體現了產品創新的能力。市場貿易的競爭核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競爭,技術競爭的高標準、高要求推動著技術創新,而技術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就是必須優先保證產品質量。
產品創新發展通過社會需求、勞動就業和市場貿易這三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產業素質和效率,優化生產要素的組合,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進而促使產業結構調整,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優化配置,最終達到產業結構升級。
發展產品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對策建議
(一)以政策鼓勵企業產品創新發展
政府應當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引導與激勵企業開展產品創新,加強產品創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設立工程技術和產品創新基金,鼓勵產學研三方來申請這樣的基金,以基金和企業投資、地方政府投資相結合,支持和推動全國各地的產品創新,使其成為全國普遍的行動。國家要制定和實施促進產品創新的政策,大力支持開展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的研究和學術活動,增強產品創新研究的技術支撐手段,促進我國產品創新能力的提高。
創造條件,大力促進產品創新設計人才的儲備。其中包括藝術、科技、人機工程、市場需求分析、市場經營等領域的多學科、全方位的產品創新人才。采用一些優惠措施引進并保留創新型人才,同時注重這類人才的教育培養。
利用產業集群的優勢,促進產業內企業的產品創新的發展。產業集群的一個最主要優勢是其創新的效應,由于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和其他機構聚集在某個特定的區域內,而且集群內存在創新的條件和環境,所以對企業的產品創新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政府應當制定政策幫助推進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同時通過創新主體企業的良性互動來對產業集群發生作用。
(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必須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企業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推進企業建設一流的研究與試驗條件,支持社會發展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撐平臺。企業作為創新設計的主體,應該積極轉變意識,根據市場需求,大力投入新產品的開發研究,轉變過去產品生產主要靠模仿的局面。通過設計水平的不斷創新和提高,促進技術的進步,開發自主創新產品,使得企業具有更高層次的競爭力。高層次競爭優勢則以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產品或服務上的差異為核心。這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企業和產業內部的創新意識和氛圍,而這種高層次的競爭力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發展前景,改變企業與其價值鏈上其他企業之間的分工,實現產業內的結構調整。
(三)提高協調發展技術、設計和市場的有效管理能力
篇3
論文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讓擁有簡單形式和單一功能的家具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在的家具設計不僅需要滿足現代生活和工作的使用要求,也要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創新設計是家具設計必經的發展趨勢。
一、家具設計概述
家具,從字面上理解是指人在室內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一種器具,是人們最熟悉的日常用品之一,是一種以滿足生活需要為目的,追求視覺與文化理想的共同產物,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它。
家具設計是個既古老又時尚的行業。當歷史走進了“工業革命”時代后,家具設計自然成為工業設計學科的一個重要門類,它將藝術與工業融合在一起,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應用科學。家居設計主要包括造型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設計三個方面。功能、舒適、耐久、美觀這四個方面對于家具設計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人的不同需要導致了人為滿足各種需要而進行的勞動生產和創造,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的產生充分體現了人類要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同樣,家具也是源于人們的需要而生產的,是造物活動的產物。于是,家具作為滿足人們使用的基本要求的生活用品而出現。當然,好的家具設計不止滿足人們實用、舒適、耐用等基本的使用需求,它還必須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即適應人們多層次的精神需要。
二、家具設計中創新設計的運用
在近幾年家具設計中,有趣味、益智、游戲性等多種設計手法頻繁的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具中,而且這種設計手法漸漸的融入普通家具設計中。這樣的設計出奇不意,給人更多的吸引性、奇趣性的同時,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而且能夠體現出獨特的個性情趣,透露出一種不同的、豐富的、充滿情感色彩的文化品位。
(一)形態的創新設計
其中,最受大眾歡迎的是具有人情味的北歐的家具設計。北歐家具設計就是具人情味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以人為本”設計思想,既滿足了現代生活方式對家具多樣化的要求,又敏于捕捉“家具人情化”的脈搏,追求適合人體結構的造型的同時,重視人在視覺感知上對產品的第一印象,讓家具富有生命力。因此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和喜愛。如丹麥當代著名女設計師,南娜迪設計的著名的蝴蝶椅,多層夾板兒童家具等都是非常的成功案例。她在注重新材料、新技術的同時,讓家具使用起來富有人情般的親切感。
(二)功能的創新的設計
功能的創新設計中最突出的案例就是多用途餐桌,它打破了一直以來餐桌僅限于用來吃飯這個功能,經過對使用方式的創新挖掘,又為它增添了做飯和加熱保溫飯菜的功能。桌面采用的模塊化設計,可以任意在餐桌框架上組合模塊化的桌板,使用者既可以在上面用餐,也可以在上面做飯。即使大幅度延長了吃飯喝茶的時間,也不用擔心飯菜會涼了。在其他的很多傳統家具產品中,功能的新運用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再例如,椅子與CD架,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家具卻經過設計師的巧妙構思,運用創新的設計元素改變了它們原有的基本造型,將椅子放置而浪費的空間做成鏤空的長條當做CD架,使二者在使用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即拓展了功能,又提升了使用樂趣。融入創新的設計便多了份人情味,更具有吸引力。
(三)材料的創新設計
家具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類服務,而滿足和完善人們對家具的使用需求后,因此將現代技術和設計相結合來設計家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設計者應當通過運用各種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的運用為主要創造要素,強調各種創新元素的綜合能力運用,尋求一個最佳的結合點,創造出美的造型形式,來表現一個產品對人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家具創新的設計從外觀到使用,無不需要考慮各種新材料與設計的融合。
現代家具設計在滿足人們基本功能的需求上,還應當體現現代消費者求新、求奇和求趣的視覺審美與心理審美的需求,這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家具時融入各種創新的設計概念。如有一種叫“書蟲”(BookWorm)的書架,它是用,塑料做的,并能任意彎曲,也是特別適合小空間。這種書架的設計就是將新材料運用到家具的創新設計中,讓原來書架的造型隨空間的大小而改變形狀,打破了木質或金屬書架堅固布點的造型。
三、家具設計中創新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國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提高,大眾消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家具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功能單一,形式枯燥的家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顯然,現在的家具設計不僅需要滿足現代生活和工作的使用需求,也要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創新設計是家具設計必經的發展趨勢。家具設計師應該將娛樂性質與人類情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享受現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進步與好處的同時,將新形式,新功能,新材料很好的運用到家居設計當中。
因此,在家具設計活動中,要創造出大眾喜愛的家具,我們就應該將創新設計的思想融入到家具設計活動的始終。將新材料、新技術零活運用到家具設計中,這樣的家具設計不管是從形態上,還是功能上都能夠滿足人們使用要求精神需求。于是,家具設計中創新因素的開發也變的尤為重要。
結束語:在現代社會中,家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家具的設計在大眾文化里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具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要尊重個性的表現,在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同時,更贏注重創新設計的運用。因此創新是家具設計的必然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萬軍.當代設計批判[M].人民出版社,2010.
[2]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篇4
【關鍵詞】機械創新,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在機械創新設計雖然取得了飛速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改進,在建設創新型社會的新時期,加強對機械創新設計及其研究,對確保機械創新設計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二、機械創新設計的概述
1.機械創新設計的研究對象
所謂機械創新設計(MechanicalCreativeDesign,MCD)是指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學技術成果(含理論、方法、技術原理等),進行創新構思,設計出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及實用性的機構或機械產品(裝置)的一種實踐活動。它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改進完善生產或生活中現有機械產品的技術性能、可靠性、經濟性、適用性等;二是創造設計出新機器、新產品,以滿足新的生產或生活的需要。由于MCD過程凝結了人們的創造性智慧,因而其產品無疑應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結晶的產物,具有完滿的美學性。
2.MCD與常規設計及發明創造的關系
(一)、MCD與常規設計
機械設計一般可分為方案結構設計、運動設計及動力設計三個階段,其中,方案結構設計最需要創造性,設計難度也最大。常規設計一般是在給定機械結構或只對某些結構作微小改動的情況下進行的,其主要內容是進行尺度設計及動力設計。工廠生產中的非標準件設計已含有較多的創新設計成分。而相對傳統設計而言,MCD特別強調了人在設計過程中,特別是在方案結構設計階段中的主導性及創造性作用。
(二) 、MCD與機械的創造發明
機械的創造發明大多屬于機械結構方案的創新設計。創造發明過程及方法的專著已有問世,但大多是作宏觀概括的論述,缺少具體的可操作性。MCD要完成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要探索機械產品創新發明的機理、模式及方法,要具體描述機械產品創新設計的過程,并將之程
3.機械創新設計技術
機械創新設計技術(MCD)是一門有待開創發展的新的設計技術和方法,它和機械系統設計(SD)、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優化設計(OD)、可靠性設計(RD)、摩擦學設計(FD)、有限元設計(FED)等一起構成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學庫,并吸收鄰近學科有益的設計思想與方法。人們對后面六種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較為深入且都已有專著問世,但隨著認識科學、思維科學、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及人腦研究的發展,MCD正在日益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一方面,認識科學、思維科學、人工智能、設計方法學、科學技術哲學等已為MCD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及方法;另一方面,MCD的深入研究及發展有助于揭示人類的思維過程、創造機理等前沿課題,反過來促進上述科學的發展,實現真正的機械專家系統(MES)及智能工程(IE)。因此,MCD是MES、IE等學科深入研究發展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分支,它要求能真正為發明創造新機械和改進現有機械性能提供正確有效的理論和方法。
三、機械創新設計研究的意義
開展MCD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價值,而且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MCD的深入研究將為人們發明創造新機器、新機械提供有效的理論和方法。MCD研究必然要涉及人的思維過程、創造機理及過程等研究內容,因此MCD研究能加速機械專家智能化,實現真正的“專家”系統,在加速機械設計水平向自動化、智能化、最優化、集成化實現過程中可以作出自己的貢獻。
創新設計的機械產品,必定在其原理確定階段經過反復的綜合選擇,結構上或尺度設計上必定蘊含了較高的創造性,也即必定含有較高的關鍵技術附加值,因此產品不僅具有優越的使用性能,而且具有較完美的造型性能,這包括科學技術原理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人機系統的良好協調性以及良好的經濟性等。這樣無疑提高了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競爭力,特別是當專利產品技術形成產業化的時候,可以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在MCD的實踐中培養了設計人員的創造性思維,增強了其創新能力,提高了人們進行創新設計的自覺性及技術上的可操作性,使MCD成為一種工具或手段,這樣,就促進了新產品(含專利產品)的繁榮與更新,為社會創造了財富。
四、機械創新設計發展方向
1.設計過程的數字化
不僅要完善工程對象中確定性變量的數學描述和數學建模,而且更要研究非確定性變量,包括隨機變量、隨機過程、模糊變量(人的智能、經驗、創造力、語言及政治、經濟、人文等社會科學因素)等的數學描述和數學建模。
2.設計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研究
健全、研究、發展各種類型的數據庫、方法庫和知識庫,及自動編程、自學習、自適應等高級商品化軟件的研制,如研究設計知識、數據、信息的獲取與處理技術、智能CAD人工神經網絡專家系統的模型和應用軟件等。
3.虛擬設計和仿真虛擬試驗及快速成形技術的深入研究
是一種以計算機仿真為基礎,集計算機圖形學、智能技術、并行工程、人機工程、材料、成形工藝、光電傳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一體的綜合學科研究。
4.機械創新設計技術
(一)、智力激勵法
人的創造性思維特別是直覺思維在受激況下能得到較好地發揮。一批人集合在一起,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由于各人知識、經驗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各異,提出的各種主意能互相啟發,填補知識空隙,啟發誘導出更多創造性思想,通過激勵、智慧交流和集智達到創新的目的。
(二)、提問追溯法
提問追溯法是有針對性地、系統地提出問題,在回答問題過程中,便可能產生各種解決問題的設想,使設計所需要的信息更充分,解法更完善。提問追溯法有奧斯本體溫法、阿諾爾特提問法、希望點列舉法、缺點列舉法。
(三)、聯想類推法
通過由此及彼的聯想和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類比,尋求各種創新解法。利用聯想進行發明創新是一種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辦法。許多發明者都善于聯想,許多發明創新也得益于聯想的妙用。類比聯想由一事物或現象聯想到與其有類似特點的其他事物或現象,從而找出創新解法。
(四)、返向探求法
將人們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反轉過來,從背逆常規的途徑探尋新的解法,因此返向探求法亦稱逆向思維法。例如聲音既是振動,那么振動為什么不能復現原聲呢?通過這樣的反問,發明了留聲機。
(五)、系統分析法
對于技術系統,根據其組成所有影響其性能的全部參量,系統地依次分析搜索,以探索更多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六)、組合創新法
組合創新法是將現有技術和產品通過功能、原理、結構等方面的組合變化形成新的技術思想和新產品。組合法應用的技術單元一般是已經成熟和比較成熟的技術,不需要從頭開始,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組合創新的類型很多,常用的有性能組合、原理組合、功能組合、結構重組、模塊組合等。
5.系統化設計方法
(一)、設計元素法
用五個設計元素(功能、效應、效應載體、形狀元素和表面參數)描述“產品解”,認為一個產品的五個設計元素值確定之后,產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確定。我國亦有設計學者采(二)、圖形建模法
研制的“設計分析和引導系統”KALEIT,用層次清楚的圖形描述出產品的功能結構及其相關的抽象信息,實現了系統結構、功能關系的圖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層之間的聯接 。
(三)、“構思”—“設計”法
將產品的方案設計分成“構思”和“設計”兩個階段。“構思”階段的任務是尋求、選擇和組合滿足設計任務要求的原理解。“設計”階段的工作則是具體實現構思階段的原理解。
五、結束語
通過對新時期下,機械創新設計及其研究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了機械創新設計的方向,為機械創新設計的優化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助于提高機械創新設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春林,《機械創新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篇5
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對體育設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個產品就是針對這一點,利用日益普及的高清晰度LED顯示面板代替目前的木質或水泥地板,可以有效的解決不同運動項目場地切換和等大面積場地的分配與管理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工作壓力增大,他們對于運動分需求不斷增加,大家的意識形態也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運動在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提供給人們去運動的運動場畢竟有限,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某一個項目的場地就只能進行該項目的活動,即籃球場就只能打籃球,打羽毛球就只能打羽毛球,便會出現有球場閑置浪費的情況出現嗎,非常不方便。
1 體育場館發展現狀
根據 2005 年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資料,截至 1995 年底,我國體育場地總數為 615693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5個。根據近十年體育場地平均 4.1的年遞增率,到 2008 年底我國體育場地數量預計達到 104 萬個,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 7.9個,同時將建成世界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奧運會場館,初步滿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 為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體制轉軌基本完成,經營模式多種并存,長期以來,國家的統收、統支、統管,致使公共體育場館長期對社會封閉,功能單一,使用率低,國有資產呆滯,而國家財政負擔和場館自身包袱日益沉重。公共體育場館所含投資量在場館投資總量中占有較大的比例。近年來我國群眾體育消費能力明顯提高, 群體經營活動已普遍成為當前公共場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經營“主業”之一。同時,也說明公共場館自身對群眾開放的認識提高和親民便民意識的增強,經營服務思想與業務方向更加端正。目前我國尚有相當數量的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時間不足,未能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其國有資產巨大的使用潛力尚未充分釋放。場館消費日漸興旺,消費水平總體偏低。在有償開放、有償鍛煉漸成時尚的商機拉動之下,目前公共體育場館消費正日趨興旺,前景看好。
2 體育場過與LED結合的分析
現今的地面空間可謂是寸金尺土,很多體育場所為了節省空間通常都會用單一的場地來進行各項體育活動。于是我們看到籃球場上有排球場、羽毛球場甚至是足球場的各種邊界條條,非常影響整個場館的美觀和觀看者的視覺。為了在有限的地方進行各種體育運動又不影響場地美觀。正確處理公共體育館建設用地與其他建設用地以及農業用地的關系,切實做到科學、合理和節約用地用地十分緊張的城市或山地城市,在滿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公共體育館的用地面積應適當減少。
體育運動的場館在體育運動中具足輕重的作用,基于如今的現狀,把led顯示技術和運動場地板結合,能夠打破于東場地的局限性,讓場地能自由顯示任何運動項目所需的場地,而且,顯示技術能顯示出各種圖案和顏色,讓運動變得更加個性化.
3 LED運動地板設計
篇6
1.1形態設計作者對本設計的造型多采用曲面,曲面設計是形態設計當中變化最為豐富,能夠非常好的體現產品的"柔"的感覺。整個瓶蓋的造型輕巧,簡約不繁瑣,同時瓶蓋按鍵的造型與瓶蓋的造型很好地融合,相交線之間巧妙交錯,給人流動、優雅的感覺。1.2色彩與質感設計不同的色彩可以使產品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產品的色彩設計具有功能性和審美性相結合的特點,所以在考慮產品色彩設計的時候必須得非常注意產品功能的要求,形態造型特點,使用環境,工藝成本等因素。除此之外,還得必須考慮使用地區不同群體、名族之間的文化差異的影響等等。本作者采用的顏色分別是橙色系、青色系、藍色系和紅色系。新型保健藥瓶作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保障,故多采用一些給人生命力與活力感覺的色彩。本新型保健藥瓶設計各部件表面均保持材料本身光滑的質感,給人以自然、宜人、清新的感覺。其中對于瓶身的質感選擇,可以設置成透明的材質和非透明的材質,兩個不同的材質變表現為不同的視覺感受,并且可以搭配不同質感的保健藥品使用更具設計感(圖2)。
2人機關系分析
2.1整體人機尺寸設計藥瓶整體設計參照現有藥瓶尺寸,整體呈圓柱狀,造型簡潔,截面直徑尺寸52mm,方便使用者握持,滿足使用者的使用習慣。2.2按鈕設計握持瓶身操作旋轉按鈕時采用豎握持方式,在操作按鈕時,必須避免小指反復操作,若食指反復操作會導致扳機指(狹窄性腱鞘炎)。手握持使用時,若需反復操作控制器,使用大拇指是舒適最方便的操作方式。如圖5所示,改新型保健藥瓶的開關設計在手握持瓶身時大拇指所在的地方,能夠帶給使用者極大的舒適性。按鈕的寬度尺寸也必須得考慮大拇指的寬度,按鈕的寬度設置為28mm,方便使用者大拇指的操作(圖3)。并且嚴格設置扭轉彈簧的最大扭矩,在使用者按下按鈕時手指所提供最大的力不超過5N,使得使用者操作便捷。
3材料及加工工藝分析
產品中透明蓋、瓶蓋、按鈕、通道和瓶身的使用材料為聚丙烯,凸起的材料為硅膠,加工工藝是注塑成型。扭轉彈簧采用專業制作彈簧的彈簧鋼材料,加工采用卷制、去應力退火、扭臂制作、切尾、去應力退火、立定處理等成型。旋轉軸可直接購買標件-手表與表殼之間的鋼棒,其專業術語稱為生耳。在設置扭轉彈簧的最大扭矩時控制在使得使用者按下按鈕時手指所提供最大的力不超過5N。然而對于手表生耳的一般所能承受的橫向剪切力在50~90KN左右,所以旋轉軸選用生耳完全符合要求。
4結束語
篇7
傳統衣柜的不足及改進方案
以傳統的衣柜為例,在設計上也考慮了上部空間的應用,許多家庭中都安裝有整體式衣柜。上部的空間主要存放不常用的大件,例如棉被;中間層用于懸掛常用的衣物,下層空間一般為抽屜式儲物空間。雖然在空間上充分的利用了空間。但有明顯的缺陷。上部空間高度太高,取放物品需要板凳架梯,甚至兩人配合才能完成,查找物品也不方便,更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中部空間利用較為合理,但衣物在柜體內部,查找起來也不太方面。下部空間一般存放小件分類物品,整理起來要蹲在地上,設計也不合理。衣柜就是一個存放衣物,床上用品,衣物配件等的收納空間。按存放物品的特點克簡單分為掛放物品,疊放物品,大件物品。按照人體工程學設計,符合亞洲人的掛放物品的合理高度應在1.7m~1.9m(掛桿);疊放物品需要經常分類整理,合理高度應在1.0m~1.6m;大件物品體積重量較大且一般不會經常取放,應放在<1m的空間。根據商品房內空高度的國家標準及實際情況,住宅層高內空一般為2.80m,按此高度設計衣柜,從設計上來說,利用2.0m~2.8m的空間會造成使用上的困難。但由于室內空間的限制,現有的衣柜只有掛放物品的空間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但也存在衣物在柜體中,視線受阻,查找不便的問題。下部的疊放物品存放空間,由于高度太低,分類、整理時需蹲在地上,不便于操作。上部空間一般用于存放大件物品,取放不便,需架梯甚至多人協助完成,不易查找物品,更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若按最合理的空間設計,掛放物品與疊放物品空間重疊,這也正是現有衣柜舍棄方便性,以保證充分利用空間的原因。能不能既保證空間的充分利用,又不影響使用呢。疊放物品,大件物品按要求設計既能滿足要求,關鍵問題在于怎樣利用衣柜上部的空間作為掛物空間,取物時掛桿能夠移動到1.7m~1.9m的高度,且垂直方向的空間不能重疊。所以只有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將掛桿移出柜體之外,并下降到合適高度。
設計方案的實現
為保證各個家庭中,能夠充分利用空間,衣柜設計的方案必須滿足能夠定制的要求。不然就失去的充分利用空間的意義,有悖于該設計的初衷。由于住房空間的不同,甚至用戶的差異性,該設計需在不同安裝尺寸上都能適應。因此,本設計將室內免架梯高處掛物架設計為組件式。另外,這樣設計對使用傳統衣柜的家庭,也能方便的對衣柜進行改造。機械原理免架梯高處掛物架的需要實現的動作為:X方向移動>0.6m,Y方向移動約0.7m。要實現該運動有多種方法,例如導軌限制運動,連桿位移設計,驅動控制位移等。根據家庭使用的環境,采用連桿方式實現該運動,從成本,可靠性上來說都是最佳的。其具體實現方式如圖2所示。該設計包括三個部分:動作機構,傳動部分,驅動部分。a.動作機構:轉動桿,轉動桿固定軸,掛物桿;b.傳動部分:滑輪組,傳動繩;c.驅動部分:手搖器或驅動電機。材料的選擇綜合考慮機械強度、美觀及耐用度。連桿及掛物桿選用不銹鋼件固定軸采用鑄鋁表面陽極氧化處理;滑輪采用黃銅;傳動繩采用多股不銹鋼絲。主要結構設計動作結構:為了便于安裝及不同長度的定制,動作結構設計分為了6個零件,只需按需切割螺桿及不銹鋼管,就能實現不同長度的定制,如圖3所示。傳動部分:采用滑輪組實現,將滑輪組設計為一個組件,無左右區分,方便安裝,如圖4所示。為了掛物桿左右兩邊均勻受力,同時升降,本設計采用了2組滑輪來實現,近端的滑輪組只需一個定滑輪既可實現,遠端的滑輪,需經過兩次轉向,采用水平方向的兩個滑輪,實現兩次轉向,鋼絲繩在滑輪徑向平面內變相,保證了鋼絲繩不因軸向應力損失動力,且不會從滑輪上脫落。驅動部分:近端與遠端的鋼絲繩終端連接固定,共用一個驅動力驅動。驅動部分實現鋼絲繩600mm~800mm之間的長度變化,在變化中的任意位置,都能定位。由于傳動部分的設計,簡化了驅動部分的運動,所以選擇比較多樣,也很容易實現。既可以用純機械式手動,也可采用電動方式。驅動力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在掛物桿最低時,所需的驅動力F最大,與重力相當。以家用條件來說,需設計約10KG負載能力。上文中僅對重要的設計部分作出闡述,其他部分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作出調整。例如,驅動部分若想采用電動,僅需將電機與手搖轉軸相連,在柜體上提供一個按鈕控制,電源采用低壓(安全性),通過變壓電源連接到家中的220V插座上。若用在櫥柜上,由于掛件重量較輕,可在收起時,壓縮一個彈簧,保證下落時有足夠的推動力,以避免抱死。掛桿可設計為升縮桿,增加通用性等。成品安裝如圖5所示,該掛物組件能方便安裝于衣柜中,不受衣柜寬度及厚度尺寸的限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創新點及推廣應用價值
該設計針對于現有方式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其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家庭高層空間儲物及利用的通用性解決方案。非垂直升降,從根本上解決了下方空間受限的問題,有效利用高層及柜外空間。動作簡單,驅動方式不受限制,可采用機械,電動等多種方式。擴展性強。例如利用于陽臺曬衣架,解決了現有升降曬衣架只能在陽臺內使用的缺點,能夠方便的伸出陽臺外和收回;利用與櫥柜,可將廚具掛到高處柜體中,美觀,衛生。
篇8
關鍵詞:鏜床;可調V型塊;創新設計
0 前言
滾筒是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構件之一,起到驅動運行和改向的作用,有用軸承、賬套、鍵三種聯接形式,而和軸承或賬套配合的筒體兩端內孔要求同心并且有同軸度公差要求,所以必須通過鏜床鏜此內孔才能滿足要求,以前鏜內孔采用固定式V型塊,對筒體兩端的內孔進行找正非常困難,準確率低,耗時非常多,操作者勞動強度很大而且需要很大的耐心,所以設計一種可調V型塊是很有意義的,能提高滾筒加工的效率,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
1 以前鏜筒體內孔用的兩種V型塊
1.1 固定式V型塊
如圖1所示,使用固定式V型塊在找正時,如果偏離了只能通過捶打來調節,操作者每次使用的力度都不一樣,這樣會使一個方向的偏離轉到另一個方向的偏離,反復進行,這樣需要消耗很多時間,加大了滾筒加工的成本和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1.2 微小調節V型塊
如圖2所示,這里運用到的原理是件3螺桿兩頭的螺紋旋向不同,一頭是右旋另一頭必須是左旋,這樣當件4與鏜床工作臺面用螺栓連接并固定不動時,旋轉件3螺桿并使件3向一個方向移動,由于連接V型塊一端的螺桿旋向相反,這樣對于這端的螺桿相當于只有轉動沒有移動,從而保證了V型塊和螺桿向一個方向移動,繼而對于滾筒在鏜孔找正時起到了調節的作用,但這種調節是微小的而且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比較大,因為這種V型塊是整體的,而僅僅是通過螺桿螺紋聯接來傳遞動力的,這種動力是很小的卻需要很大的動力源。
2 鏜床可調V型塊的創新設計
如圖3所示,這種可調V型塊的設計原理是在上述兩種V型塊的基礎上做了兩個方面的改造:
件1螺桿、件2六角薄螺母 M24、件3彈簧墊圈 24、件4平墊圈-C級 24、件5 T形槽用螺栓 M24X80、件6后座、件7壓蓋、件8深溝球軸承60000型 40、件9推力球軸承51000型 40、件10滑塊、件11羊毛氈、件12六角頭螺栓-全螺紋 M6X12
1)把原來由螺桿的左右旋向改為由深溝球軸承和推力球軸承來實現動力的傳遞,深溝球軸承只承受徑向載荷而推力球軸承只承受軸向載荷而且承受的軸向載荷比較大;
2)把整體V型塊分解為兩個單獨的V型塊,并與鏜床工作臺T型槽固定,這樣保證了對稱性和穩定性;
通過上述這兩點可以看出,這種V型塊能方便地傳遞動力源并且操作者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率和質量,但是一段時間內就要對軸承進行保護作用,而且在加工大滾筒時螺紋的自鎖能力不夠強。
篇9
一般來講,人的思維有兩種,即創造性思維和再現性思維。再現性思維主要指在整個思維過程中本質上不產生新的東西,思維結果在常人意料之中。創新性思維則是能在探求事物的過程中,當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能夠重新組織概念以求產生某種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恰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動愿望和行動,即立志探索、悉力追求的所謂“格物致知、格物致新”的理想狀態。那么,如何解決服裝設計教學所面臨的這一難題呢?筆者借此談一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力求拋磚引玉、共同探討,以饗讀者。
一、確定主題,指明方向
教學中,不僅給學生“拐杖”,還要給予“望遠鏡”。眾所周知,任何設計都是一個系統地、綜合地梳理和整合信息與調整理念的組織過程。這一計劃、組織和實施教學過程的前提是主題鮮明。因此,服裝設計也應有一個主題,即整體服裝從款式、造型、材料、色彩等,都要圍繞主題而設計。這樣,才有可能設計出完美的藝術品。
創造性思維不是一種與學識、技能乃至周圍毫無聯系的全新活動,它是在前人基礎上做出的新的綜合、新的突破。也就是說,綜合思維能力起決定性作用,而這種綜合性往往表現在其智慧雜交能力和辯證分析力。因此,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思維方法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堪稱是教與學兩方面核心問題的關鍵。
服裝設計教學,除再現性思維的訓練外,更要注重邏輯思維一般順序地引導,即感知――認知――提煉――概念――判斷――推理――結論――創新。要想把控、操使思維規律,解決教學難題,筆者以“服裝設計的主題是什么”為例,闡述一下這個問題。例如,除了明確告知主題就是設計產品的風格特點,即高雅別致、粗獷奔放、飄逸若仙、大方高尚、時代感、青春感、活潑感、奇異感、線條感、舒適感、便捷感、曲線美等,還應在感性認識上加以熏陶與強化,從而完成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跨越。主題確定后,就要考慮用什么手段來實現,對其做進一步闡述,一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尺寸的夸大或縮小;整體造型、色彩搭配、面料個性的三大元素組合;以及貼、挖、縫、繡等工藝裝飾或點綴。這些手段可以一種單獨運用,也可以多種結合巧妙實施。但是,切忌冗雜堆砌,避免造成視覺上的累贅感。
二、根據主題設計款式,突出個性造型
款式即格式、樣式。服裝款式是指服裝形體結構的組織形式,它是由不同的分割成幾何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塊面組合變化而產生的。它是體現風格的實體。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此概念,首先必須克服師生之間普遍存在的壓抑心理,共同探討課題,共同認識新事物。這樣,師生就易產生共同的語言和情感,從而使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依序成為教師的善誘行動。
上述過程完善后,誘導學生就個性整體造型繪制款式效果圖。眾所周知,在某種程度上,純粹的造型一旦完成,通常不會隨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服裝造型是一個典型的時空藝術、動態藝術,始終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因此,教師需從學生個性創意角度,結合消費人群的定位,運用造型元素和形式美法則以及服裝材料的選用進行三維構成的組合,進而凸顯學生在教學中認識過程的主體作用。
三、根據主題挑選色彩,選用面料
顏色是服裝的精華,它首先刺激人的感官,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應。然而,有時從理論和款式效果圖上看屬于好的配色,實際運用到服裝上,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顯得十分丑陋。究其原因,需要激發學生思維的連動性,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其在掌握事物的已知特征之后迅速遷移于其它未知的事物之中,從而產生連動思維。有了創造性思維,才能以偶然性求必然性,從特異性求一般性,誘發學生對偶然事物的敏感程度,激發其求知、探索的興趣,牽引其連動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只要看到一種現象后立即引導學生反思:“如果反之,則會怎樣?”這是一種從已知發現未知的重要方法,力求“逆推”取勝。實踐體驗說明,服裝設計的配色是十分復雜多變的,因為服裝的配色要考慮服裝面料的個性以及面料的肌理特點。如果脫離了這一可變因素,那么,配色就成為空談。因此,讓學生了解服裝面料的個性和表面特性,是配色訓練中的最關鍵一步。面料材質的審美評價,即是通過觸覺與視覺來體會各種面料所具有的獨特個性。手感的體驗包括輕/重感、平滑/粗糙感、柔軟/硬挺感、溫暖/涼爽感、凹凸感等。視覺傳遞的面料材質感覺包括色彩、圖案、組織肌理、光澤度、透明度等方面。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在體驗中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尋找靈感,以多向思維方向開發事物的質與量,使思維的廣度得以發展。思維的特點和規律是:感覺、感知往往觸動思維的橫向連動性伸延。在感悟中,當發現某種現象后即聯想出與其相似、相關的現象,并對這些現象勤于思考、善于歸納、勇于提出,才能出現新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由此可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對面料的肌理特點、質的風格、色彩聯想的感受和認知,使其由盲目性向理性轉變,將有助于創新設計理念的升華,使創意設計物化后更加貼切主題風格,從而進一步彰顯主題。
四、根據主題確定坯布,制定制作工藝
主題風格的演繹,要通過精心選料才能得以體現,而不同組織的坯布可產生不同的風格。例如,單機無虛線坯布能產生高雅別致的風格;壓腳橫機產生的多變組織可產生奇異感;直條、橫條坯布能呈現線條感;厚坯布給人以挺括精神的感覺;薄坯布能增加飄逸、懸垂感等。就教學而言,其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對坯布的原料成分、機織組織的識別,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心理的角度提升對所用材料的感性認識(面料的審美性)和理性評價(功能性和經濟性),不僅感覺其個性風格,并能找出其中的差異,產生相應的聯想,并由此而拓展設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因心而挑選出與主題相匹配、與風格相融洽的坯布,尤其是在確定服裝整體風格時,才能將面料運用的得心應手,達到功能性與經濟性價值的統一,實現面料與款式、造型的完美結合。
篇10
關鍵詞:兒童 玩具 設計 創新
檢 索:.cn
通過全面審視當前SET(社會―經濟―技術)因素識別所有兒童產品機會缺口,以及對兒童玩具的調查和分析,從中整合分析得到最終玩具設計創新點。調查內容以隨機化因素為主要內容,涉及到目前市場兒童玩具現狀、需求等內容,以及兒童行為研究。
研究過程分三個階段:識別機會階段,通過審視SET社會因素以及當前兒童玩具市場分析得到的產品機會缺口;理解機會階段,通過走訪、觀察分析專門用戶,形象化故事,進行情景分析,定義產品機遇發展方向;概念轉化及實施階段,通過頭腦風暴產生產品概念、草模制作、細節設計研究及材料工藝推敲[1]。
一、識別機會
識別機會階段,主要目的是確定并了解目標群體,審視SET因素,列出100個以上潛在的產品機會缺口;矩陣選擇最合適的產品機會缺口。運用方法包括:全面審視SET因素分析法;頭腦風暴;定性評估法,減少產品機會缺口數量。
(一)模糊前期
1.兒童玩具的性質和特點分析
玩具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最好伙伴,通過玩具直觀、形象的教育以及兒童身體力行的參與,可使兒童開闊眼界、增進智力、加快體質的發展及培養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促使良好性格的完善。玩具應具有安全性、適齡性、啟發性、娛樂性及藝術性等特點,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寓教于樂、健康成長”[2]。
2.針對當前SET因素分析
市場調查分析發現我國玩具企業正在努力發展自己道路,如澳貝、匯樂、木玩世家、智立方、小乖蛋等都是很有特色的玩具品牌,研發出大量的益智類、電動類、遙控類、玩偶類等玩具,并且具有制作工藝精良、安全性強等特點。但設計中仍缺少靈魂支柱,在盡量向國際大品牌靠近的同時,應努力發掘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目前核心家庭由于家庭成員少,家長一般都在30~35歲之間,夫妻兼顧家庭和事業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雖然相對傳統大家庭來說,家務負擔減輕,但隨之而來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導致家庭日常生活無序以及家庭成員間相互減少交流,尤其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既有優勢也存在問題。優勢:家庭經濟相對優越,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獨生子女享受父母充分的愛;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劣勢: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等“兒童玩伴”,自我中心意識較強;家長過度溺愛,幼兒容易滋生優越感、特殊感;家長教育思想易與社會及學校教育產生分歧;祖輩、父輩對兒童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使孩子無所適從[3]。
(二)頭腦風暴
首先對現今玩具市場進行分析:(1)我國玩具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兒童玩具的開發和研究無論是在設計界還是企業界都處于緩慢上升階段。玩具展覽會中的產品部分仍屬于翻版模仿。就技術而言,兒童玩具中運用聲、光、電、集成電路等高科技的玩具比比皆是,沉迷于電子產品的兒童越來越多。他們可以輕松成為虛幻世界的掌控者,但面對現實生活卻無所適從,這是社會發展給兒童的身心帶來的負面影響。(2)兒童時期是個體消費的依賴期,他們的消費是由成人決定。由于家長的期望、性格、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審美修養等不同,造成需求的多元化[4]。
小組討論后篩選出6個產品機遇:1、傳統玩具再設計。2、生活用品類玩具。3、拆裝類玩具。4、角色扮演道具玩具。5、益智類玩具。6、大型游樂玩具。運用矩陣法再次進行產品機會篩選,最終生活用品類玩具成為研究方向,圍繞這方面進行了SET因素分析。(圖1)
二、理解機會
在理解機會階段,目的是深入了解用戶,明確市場目標;運用一系列方法和原則幫助團隊采納可執行見解,并將這些見解轉化為產品概念;進一步展開有更多細節的故事情節,總之把價值機遇轉化為總體的、一般性產品準則。主要方法有:訪問、觀察、形象化故事、情景分析、輔助研究方法人機因素、生活形態參考。
(一)兒童心理特征分析
兒童玩具應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心理特征及行為特征來設計。一般兒童的年齡可分為4個階段:
1.0~1歲嬰兒期,出生后的第一年運動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發育比其他年齡快,視覺、聽覺和對聲音的反應逐步完善。玩具設計要點:玩具顏色鮮艷、明快造型簡單、清晰、形狀、顏色、大小對比強烈、能懸掛、慢慢移動和搖動、能發出悅耳的聲音,表面光滑、無棱角,材料安全、無毒。鼓勵兒童看、聽、吸吮、抓握、撫弄。
2.1~2歲幼兒期,此時的兒童全身動作、獨立行動迅速發展。針對l~2歲兒童的特點,設計玩具時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增加活動性,促進兒童手眼協調、肌肉發育;具有創造性,鼓勵兒童自主活動、自我表達;具有教育性,鼓勵兒童獨立思考、促進智力發育。
3.2~3歲幼兒期,這一時期的玩具要滿足兒童非常好動、好奇、活躍、對什么都感興趣的特點,這一時期的玩具要注重玩具的功能,主題要廣泛,造型要夸張、滑稽,表現手法有意外性、突發性和富有幽默感。這一時期是對兒童進行智力開發、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要注意玩具的益智性和教育功能[5]。
4.3~5歲兒童初期,這一時期的兒童最明顯的特點是好奇、好問、好模仿,是發展智力,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一般兒童從3歲開始進入幼兒園,從原來以家庭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漸接觸社會,開始認識社會環境中的社會機構和社會角色,開始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及有關的人們的勞動,初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因此,這一時期也是培養兒童積極的健康情緒和良好的品德性格的最佳時期。
游戲和玩具是孩子學習社會、了解生活、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增進才能、強壯體魄的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活動,更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年幼無知的孩子說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又是學習,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將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的大事[6]。
在調查中1~3歲幼兒占64%的比例,并且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于身體和智力飛速發展的階段,也最喜歡與父母親密接觸,因此希望抓住這個人生的關鍵期為孩子創造一些有益且耐玩,并能與父母產生互動的玩具設計。最終目標用戶定位在1~3歲的幼兒期孩子。
(二)產品概念定義
生活類玩具產品應該具有的屬性:安全、環保、耐玩和易玩。在調查中發現,對家庭中現有玩具的各方面價值因素進行打分,得出結果,如圖2所示,因此,生活類玩具的設計應該在情感、人機、美學和影響力方面有所發揮。如情感培養方面,應積極鼓勵孩子樂于創造、勇敢探索的精神;在人機方面,應提供給孩子易玩并安全的玩具,以免提醒、禁止的語言太多,打斷孩子玩耍的思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養成。
(三)產品機遇與故事情節闡述
通過大量的家庭調查,最終課題組擬定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幫助產生具體的設計方案。三歲的子杉是家里唯一的小公主,她有很多玩具,但對這些玩具很快就失去興趣,導致家里玩具成災,為此爸爸媽媽很苦惱。不耐玩、沒有創意空間是這些玩具的通病。子杉平時究竟都喜歡做什么呢?首先她對家里的剪子、刀、螺絲刀、鉗子很感興趣,總想模仿爸媽干活。其次,只要爸媽在家,她很喜歡和他們在床上摔跤、在爸媽身上爬來爬去、鉆到毯子或被子下面躲貓貓。可以按照這兩條思路進行思維發散,確定最終的目標。通過矩陣篩選、討論,第二種思路作為課題的設計方向――能提供探索性鉆、爬的生活用品類玩具[7]。
三、產品概念轉化
孩子喜歡在小空間玩耍、探索,因此總在父母被子里進行鉆 、爬。此款玩具應兼具玩具與生活品兩種屬性,既可以“玩”也可以“用”。經過多次修改后,最終制作出兩個設計方案,如圖3。其一是一款柔軟的游戲毯,它既能形成小游戲空間,色彩鮮艷、明快,造型簡單,又可以做作為真正的毯子使用。最終采用極細超柔絨布料制作設計模型,因為質感柔軟,厚度和硬度達到要求,且色彩明亮。
這個方案還借鑒傳統游戲騎木馬的原理進行設計,只是把形象變成“奶牛”,但功能還是一樣,鍛煉孩子的平衡感,進行感統訓練。第二個設計點在于父母可坐在毯子里面,使其表面形成一定高度的斜坡,孩子可隨意爬來爬去、鉆進鉆出。父母也可以抓住孩子手腳進行感統練習,父母在下面不斷的擺動,鍛煉孩子平衡感。
方案二是一款利用毛氈材料制作的游戲地墊,利用毛氈材料既安全環保,又比較容易卷曲成型的特點,為孩子提供了發揮無限創意的空間。
- 上一篇:組織生活對照檢查材料
- 下一篇:競崗演說稿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