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0 17:40: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方法

篇1

    古語有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何意?園丁栽種,只要認真種植,精心呵護,樹木就會日漸挺拔,日趨俊美;而育人之職,卻因人本身的復雜而變的難以預測,而未成年的學生,又因其單純和不穩定性而成為更為復雜的群體,由此育人的工作也就變得復雜難測了。而教師的工作就是如何將復雜變簡單,幫助并指導學生使之逐步走向成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才。

    然而怎樣才能成才呢?生拉硬拽還是潛移默化,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要真正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為此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班集體活動是一個班級在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利用班集體活動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并使之運用在其課業中,是我在班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創造性是優良的思維品質的重要體現,也是健全人格的良好特征之一。只有具備創新精神的人在未來社會才會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我。而具備創新精神的人一定是一個在各方面具有創造能力的人。基于這些,在帶班的過程中,我從活動入手,將活動與創造精神結合起來,在活動中使學生逐步了解并掌握創造性思維的方法,為其創新精神的具備奠定良好的基礎。

    那么,如何指導并培養學生使他們具備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從而具備創新精神呢?

    創造性研究專家托蘭斯于1965年指出,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應當遵守以下幾條原則:A 、尊重與眾不同的疑問;B、尊重與眾不同的觀念;C、向學生證明他們的觀念是有價值的;D、給以不計其數的學習的機會;E、使評價與前因后果聯系起來。根據1973年新的研究成果,他又得出這樣的結論:最成功的做法乃是必須促使認識功能與情感功能都充分發揮作用,提供適當的結構和動機,并給予積極參加、實踐以及和教師、同學相互接觸交流的機會。

    根據他的這些理論,和自己的一些經驗,在班集級體活動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豐富其想象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因此,培養創新精神應先從發展想象開始,特別是創造想象,這樣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為此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的同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在觀察中獲得感性經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以至開拓他們視野。

    同時在這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指導學生從已知的信息中尋找答案,運用聯想和想象法拓展思考范圍,由此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例如,帶班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一方面在活動中活用所學課本知識,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將知識內化,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增加他的生活經驗,為其發展想象力創造良好條件。

    二、在活動中拓寬思路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好方法

    在班級管理中,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搞班級活動,但是否能搞好,是否受歡迎就是另一回事了。然而要想班級向心,形成自己的特點,體現自己的班級精神,從而促進學業,班主任還是要費些精力的,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改革所取得的成績,社會的不斷發展都要求我們不僅培養有知識有文化的科技人才,還要求我們培養服務于社會的健全的棟梁之材。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在活動中指導學生掌握拓寬或分解問題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我曾組織學生舉辦了一個小制作比賽,在短短的一周內學生們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可謂內容豐富,形式各樣,就連班里平時不茍言笑的同學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看著這一件件精心制作的精美作品,我想了很多……其實我們的學生有很大的潛能,就看我們怎樣發現,怎樣挖掘了,怎樣為他們創造時機了。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有一雙慧眼,我們也會成為伯樂的。而我們的學生也會因我們的注意而一展自己的風采。

    小制作比賽結束了,但他引起的思考遠沒有結束。就在學生們問我如何處理這些作品時,我的靈感突現,我不動聲色的反問“你們說呢?”片刻安靜之后教室里就議論紛紛了,有的說當獎品,有的說當禮物,也有的說留給老師做紀念品……這時,一位同學說捐給福利院,捐給希望工程吧,教室里的幾十雙眼睛投向了我,我點頭表示贊同,這時又有人說,這些東西雖是我們的心意,但是并不實用。這時間學們又一次將目光投向了我,“我們能否舉辦一個拍賣會,將作品賣給其他同學,一方面展示自己 ,另一方面組織全校同學參加,人多力量大嗎!”聽了我的一席話,他們又議論起來了,最終一致通過。這次班會不僅圓滿結束,更受到全校同學的支持。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得到了鍛煉,同時也在議論中開拓了思路,這次活動使學生們懂得了解決問題時不應拘泥于一個小范圍,就象不應只考慮如何處理作品,而應想一想怎樣使我們的作品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樣。這為今后學習中進行更為廣泛的探討開辟了道路。

    三、在活動中鼓勵提問與“隨心所欲”,從而培養創造性個個性

    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僅和智力因素有關,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個性特征也有關。據教育界多年研究表明,有創造力的孩子富于想象、依賴性小、愛自行學習、嘗試困難工作、尋找個人獨立性、好沉思、不盲從等。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和正確對待創造型的學生,還要盡可能的為他們提供機會,并使他們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從而激發全班創新精神的形成。記得我班在高二時創辦了自己的《班級周報》,同學以自由結合的方式寫了一期期的報紙,一輪結束后,我們舉辦了《周報》評比,其中班里的幾個女同學辦的一期報紙,因其背景簡潔明快——簡單的圖形和淺綠的底色,內容貼近生活且豐富多彩,使人感覺清新自然而倍受大家好坪。這幾個女同學正是班里的“小活躍”, 每一次活動她們都是與眾不同,每一次開會她們都是問題多多,主意多多。她們的個性有時讓人難以接受,但她們善于動腦敢于發表見解的精神又值得大家學習。對待她們,我從來是以鼓勵為主,肯定優點提出方向,在各類活動中讓她們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并創造條件,滿足她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時將其創造性在學習中逐步引導出來,使她們真正認識自己潛力。在這種看似“隨心所欲”的發展中,學生們逐漸發現自己的優勢,就連最差的學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的發現自我,不斷成長著。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每個學生在我們的培養下都可以具備創新精神,關鍵在于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何保護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探索愿望,如何指導學生把這些轉化為主動探索知識和新問題的學習行為等等。因此,這就給我們教師也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如何調動自己的創造才能。

篇2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創新性思維 教學方式

近幾年隨著人們社會觀念的改變和眼界的拓寬,教育界隨之興起創新教育方式的浪潮,并且這股浪潮被大多數人們所推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

教師在高中語文教育改革中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和對待學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一些必要的調整,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都在不斷改進中發展。正是因為受到教師改變自身教學方法的影響,某些學生對教師的做法意見多,在實際教學效果中不論是教學方案的實際施行還是學生的課堂表現似乎都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這和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那么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呢?教師經過不斷思考,終于發現問題。在教師的實際授課中,無論使用哪種創新式的教學方法,最終都只是教師自己明白了自己所使用的創新式教學方法的精髓,而學生卻不了解,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對高中語文如何創新的深層思維并沒有傳達給學生。但是事實上教師要實現創新教學方式的目標,就必須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相應的引導。因為學生的思維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創新及最終的教學效率是有最直接影響的,學生思維的培養這個環節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忽視。在學生所有的思維之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其中最重要的,學生的幾乎所有思維的進步都與創新性思維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日后工作中,教師要更注意這一點,在實際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而且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就會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教師應該在教學方式的相關研究中傾向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盡量使學生的學習和培養創新型思維掛鉤,這樣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都是有非常大幫助的。

一、高中語文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現狀分析

1.在高中語文這樣一門包含內容非常雜的學科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困惑,教師在面對學生時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不解。因為學生在學習高中語文這樣一門開放性較強的學科的時候,經常會誤解教學內容的內涵,不能及時正確地了解課文內容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導致學生在長期學習中思維方式不能得到科學的引導,在對待學習的時候一直都是根據課本內容進行僵化思考,沒有獨特的見解,更不能產生新奇的想法,這一切都是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足引起的,學生被長期養成的思維習慣束縛,學習思維和教師倡導的創新性教學的課堂不能形成很好的搭配及融合,這是學生的一大問題。

2.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與其說是學生的思維習慣導致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困難,不如說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向。學生沒有創新思維的習慣并不是學生單方面的原因,與教師也有很密切的關聯。

在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只是意識到自己應該運用創新性教學方式授課,但沒有意識到學生能不能夠理解自己的創新性教學方式或者學生能不能適應及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真正注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導致師生在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道路上前進得很困難,教學現狀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能否成功很令人擔憂。

二、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益處探討

1.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可以說是近幾年以來在教育界很流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不斷流行和改革與其對教學過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在高中語文中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方式是現時代對高中語文教學幫助最大的一種教學方式,因為學生在學習高中語文的時候可以產生獨特的想法和很有創新性的見解,這樣學生既可以學習到課本內容的真諦,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對課本內容其他方面的見識,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在學比以往更多知識的時候,就會對高中語文表現出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增強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這樣可以提高綜合教學質量,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除了學習內容之外還有更大的交流空間。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密切,總的來說對高中語文教學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三、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方式研究與分析

1.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從教師自身來說,教師必須注重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及學生對創新性思維習慣的養成這兩個方面。教師要為學生在培養創新性思維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而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并幫助其解決。

2.從學生的角度說,學生不能對教師的幫助產生依賴感,而是應該學會在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并且依靠經驗培養創新性思維習慣。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身努力非常重要,學生要在學習中隨時運用創新性思維進行思考,在不斷實踐中逐漸養成穩定的創新性思維,幫助教師完美完成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教學方式的任務,一起推動高中語文課堂的構建。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在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也希望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推動高中語文課堂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創新思維 信息檢索教學 教學改革

大學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圖書檔案學類專業信息檢索課如何立足課堂,挖掘其中蘊含的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積極因素,全力構建適宜當代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我們探討和實踐的重要課題。1936年10月15日,在紀念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的大會上,愛因斯坦說:“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愿的統一規格的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管理大師德魯克說:“對企業來講,要么創新要么死亡。我們人類社會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就是一部創造性思維實踐,創造力發揮的歷史。”

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迎接未來的科學技術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2001年,同志多次提出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思維決定思路。

一、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思維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重視設計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以相應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必須重視對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新思維開展教學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摒棄了傳統教育中崇尚經驗、崇尚權威的舊教育觀念,主張敢想、敢做、敢闖,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出新思想、新方法。運用創新思維開展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是素質教育的內涵[1]。

二、運用創新思維開展教學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課堂上主要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教師應該信任學生,解放學生,調動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探索,自己創新,多給他們機會展示自己,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都要讓大學生有“表演”的欲望。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類比等手段,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創新思維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基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悟,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思維氣氛,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對學生循循善誘,特別要多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與教師爭辯,鼓勵學生奇思妙想。同時,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評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的復合型創新人才[2]。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創新教學的構成要素包括研究性、主體性、發現性和歸納性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方法創新的同時,用“創造性地教”為“創造性地學”創造環境和條件。

四、改變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教師的知識分為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和實踐教學中面臨突發事件時所應該具備的解決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不斷開拓創新。

強調培養發現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在了解知識的數量和精度的基礎上,要注重從創新能力和素質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認識信息檢索學科的本質、掌握學習方法。在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重視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基礎知識和綜合知識的學習。

總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每一位信息檢索教師都要想方設法,盡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盡力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愿我們用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有創新思維、適應社會發展和實踐能力強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開放性問題;數學教學;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主體創造能力的源泉,是人類一切思維活動中最高層次的思維。數學作為思維的體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具有不同的影響。本文就開放性問題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作一些探討。

對開放性問題教學與創新思維的理解

關于創新思維的含義有多種表述,但都反映了相同的創新思維本質。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創新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一般認為,人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切對創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維活動,均可視為廣義的創新思維;狹義的創新思維則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與傳統的思維相比,創新思維是一個具有諸多因素特點的思維過程,一般來說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新穎性。創新思維的新穎性通常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首先,它是一種突破常規思維、慣性思維的舊程序和舊思路,采取新程序和新思路的超常性思維;其次,它是突破過去已知的、現成的思路和形式,善于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情況,用新思路、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思維。二是靈活性和獨特性。這是從創新思維的思維過程角度分析的。靈活性是指在思維活動中對各種思維方式和方法的靈活運用和靈活轉移;獨特性是指思維過程中的獨立思考和對思維方式及方法的獨立運用。三是對應性和綜合性。這是從思維方法層面進行概括的。對應性是指思維方法為思維目的服務,不照搬所謂的“萬能方法”,能夠從思維對象的特點中找到適合思維目的的思維方法;綜合性則是不同層面和不同類型的思維方法的綜合運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創造就是綜合”的命題是正確的。

對于“開放性問題”的定義,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按照國外的資料,開放性問題常指結構不嚴謹,沒有唯一正確的解釋或簡單的答案的問題。于是,有人就把開放性問題的特征歸結為無條理、不完整、不連貫、模棱兩可的觀點,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多種資源與探究模式。開放性問題教學不是一種新興的學校教學模式,而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教學理念。它強調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將向學生傳授知識改為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將以往由教師給出答案改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得出答案,將思考的過程還給學生,使學生在自己的探究過程中增長知識、掌握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并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開放性問題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不僅是由數學的學科特點決定的,也取決于開放性問題教學的特征。這種教學方法具有條件的不確定性、知識的綜合性、結論的多樣性、解答的層次性、情境的真實性等特征。

條件的不確定性是指解題的條件比較模糊、不具有唯一性,給解題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使答案呈現出多樣性。

知識的綜合性主要是指條件或結論的開放。只給出一定的情境與要求,其條件與解題策略及結論都要求學生在情境中自己進行設定和尋找。由于學生思考角度與經驗背景不同,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解題策略,得到不同的結論。

結論的多樣性是指在解答開放性數學問題時,可以得到多個并列的答案,能夠充分展現和考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解答的層次性則是指由學生思維能力的差異性引發解答的差異性。根據開放性問題教學理念設計出的數學題能夠保證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的創新思維都能夠得到培養和提高。

情境的真實性主要是指在開放性問題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圍繞諸如生態問題、能源問題、市場經濟問題和最優化問題等進行思考。

運用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俄國數學家、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數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數學要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就必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換句話說,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傳統數學教學模式按照“教師講——學生聽——做練習——鞏固”的步驟進行操作,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某種數學方法,然后運用該方法解決相應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一種“接受—運用”的地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沒有多大意義。開放性問題數學教學則是讓學生在問題的“引誘”下,自己采取相應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實行開放性問題的教學。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認為應在以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設計開放性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讀、思、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意義上的讀書,只是對知識的吸收或模仿,不帶有任何創新成分。在數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讀書,強調以思考作為基礎,通過思考達到對知識精髓的掌握和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思考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它由問題和質疑兩方面構成。問題是思考的起點,質疑是創新思維的起點。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說:“創造性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我國古代學者朱熹也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創造性思維的“啟發劑”,它能激發人們的認識沖突,使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有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啟他們的創新性思維。數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中具有獨特和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恰當、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讀、思、疑。比如,筆者在講授“拋物線”知識點時,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然后設計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畫出“在同一個平面內,到定點和定直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確畫出拋物線圖像,少數學生畫成了直線。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按照給定的條件,把拋物線畫成直線”是否有道理。在這個問題的指引下,學生經過思考終于發現,把拋物線畫成直線的原因是將定點畫在了定直線上。然后,由此進一步引導得出準確的拋物線定義。這樣利用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讀、思、疑過程中發現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通過聚合和發散的思維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聚合思維是將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唯一正確答案或最佳解決方案的思維形式,是一種有條理、有方向、有范圍的收斂性思維,主要包括演繹思維和歸納思維兩種方法。發散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思路分析與探求不同解決方案的思維形式。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個基本成分,只有正確處理好兩者的相互關系,使其互補,才能使創新思維得到發展。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也是學習數學的兩大重要思維。數學具有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的雙重特點,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前,教師只強調對學生聚合思維的發展和訓練,往往忽略了對發散思維的培養。以犧牲發散思維為代價片面地發展聚合思維,會制約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通過聚合思維的形式推演出唯一答案,體現數學的嚴謹性;又要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方式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打破常規、大膽猜想、質疑問難、尋求變異,使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通過情境設計和歸納類比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前蘇聯心理學家普捷洛夫曾經說過:“創造想象的最大創造,永遠是產生于情感之中。”號稱“法國牛頓”的數學家拉普拉斯也說過:“在數學中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歸納和類比”。由此可見,數學教學中為學生設計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歸納和類比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依據兩個數學對象間已經知道的相似性,把一個已知數學對象的特征遷移到另一個數學對象上去,從而獲得另一個數學對象的知識的推理方法叫類比法。類比法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思維方法。如在復數除法的運算法則推導過程中,教材上沒有直接的類比對象,于是我提出了如下問題啟發學生進行聯想:(1)復數的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故(a+bi)/(c+di)應該是一個復數;(2)求出它的實部和虛部的關鍵是把分母c+di轉化為實數,即分母實數化。接著繼續提問:“分母實數化的提法,與以前學過的什么運算相類似?”學生很自然地想到了無理式運算中的分母有理化,從而由分母有理化的運算方法類比出復數除法的法則。由于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對分母有理化的認識比較深刻,由此類比出復數除法的法則后,學生在實際運算中不會生搬硬套公式,而是由分母有理化想到把除式中的分母實數化。由此可見,通過這些情境的設計和類比,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培養。

運用開放性問題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要求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行開放性問題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果不依照一定的要求執行,就可能無法收到預期效果,甚至會給教學帶來消極影響。筆者在長期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認識到,要想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開放性問題教學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就應按照以下要求進行:

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一方面,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學生的數學基礎、思維能力、學習興趣等特點設計問題、點撥問題、分析問題,既不能把開放性問題的數學教學要求定得太高,導致學生達不到要求,失去學習興趣,也不能定得太低,讓學生感受不到挑戰性,僅在同一思維水平上進行重復,無法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還要根據教材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數學學習水平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實行開放性數學教學,就是要正視這種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發揮自己才華的空間。

充分誘發學生的靈感和思維的發散性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是創新思維的主要形式。發散性思維與直覺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它主要憑借個人的直覺和洞察對事物和現象作出推斷。靈感的發生、思維的發散往往伴隨著突破和創新。在數學教學中應采用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等方法實行開放性問題教學,充分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鼓勵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促使學生直接越過邏輯推理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發展學生的非邏輯思維,從而發展創新思維。如在講解“f(x)是定義域為R的偶函數,又是最小周期為π的周期函數,而且在f(x)在(0, )上是增函數,試寫出f(x)的解析式”。為了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筆者先畫出f(x)=|sinx|的圖像,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由圖像展開聯想。一些學生從滿足三個性質的圖像出發,寫出了幾個用分段函數表示的符合題意的函數。通過這樣誘發學生放開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觀的方式,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利治.數學方法論和數學教學改革[J].中學數學,1984,(5).

篇5

關鍵詞:設計素描創新思維教學改革

一、創新思維方法與設計素描課程定位之間的聯系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創、具有鮮明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創新思維的方法多樣,包括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諸多方法。其中,形態分析法、解構重構法、5W1H法、頭腦風暴法、聯想法、靈感啟示法、逆向思維法、形象思維法、大膽設想法(打破常規)等,是在藝術設計專業開展設計實踐時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如何通過教學環節的科學設計,以創新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問題。設計素描或以其他名稱開設的藝術設計類專業素描課程,是多數高校設計專業新生入學后接觸到的首門專業課。在其高考前的美術基礎學習階段,素描基礎注重的是造型、空間表現和對美的感知與表達能力。大學階段,設計素描是從專業基礎課程向專業方向課程學習轉進的起點,這就使這門課程在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中具有敲門磚的作用。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背景下,基于創新型思維訓練的創新能力培養在設計素描課程中如何開展,自然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點。

二、科學設置設計素描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

要安排好創新思維訓練的任務,在課程能力目標上做出科學的設計,既要考慮教育對象的能力現狀,讓學生接受起來不困難,又要達到銜接專業課程的目的,使教學有效果。

1.造型能力

具備基礎的造型能力無論對于何種藝術類專業都是必備的能力要求,設計素描同樣承載了這樣的能力培養責任。

2.發現美繼而表現美的能力

審美能力是藝術設計創意表達的前提,設計創新的達成首先應該建構在對于美的感受、認知、把握、表達基礎之上。

3.認識和分析對象的能力

在設計素描中,畫面表達需從具象造型表現轉變為理性的分析和基于專業目的性的表現,強調主觀性與目的性。

4.創新思維應用能力

在設計素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引導學生從個性表達的自發,向創新思維訓練和養成自覺轉變,通過設置教學內容,讓其實踐各種創意表達形式,體會創新從思維到表達的過程。

三、能力培養目標達成與創新思維訓練的結合方式

1.造型與構圖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此階段的教學重在銜接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習,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構圖意識、畫面表現力,課時量可根據學生的專業基礎水平合理調整。貫穿的創新思維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打破常規法、靈感啟示法等。教學方式主要為教師案例分析各種類型的構圖形式和表現技法,由學生自己選擇表現內容,嘗試不同的構圖形式,小畫幅多構圖練習。教學中對學生的作業采取教師講評和學生自評、互評結合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

2.形態結構分析

此階段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從全因素的素描表現,轉變為具有側重點的素描表達,形式有結構素描、簡化概括、點線面歸納、黑白灰概括等。貫穿的創新思維方法包括形態分析法、頭腦風暴法、解構法、逆向思維法等。教學內容安排學生選擇自然物或人造物,對其造型、局部、表層肌理、內部結構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可對對象進行諸如切、割、燙、燒、壓、揉、撕、浸等的形態改造,記錄、分析改造后的對象特征,為后期創意表現與設計表達階段教學服務。

3.創意表現

此階段的教學要求學生借助形態結構分析階段獲取的形態內容,自主選擇并結合構圖與形式美法則進行創意畫面表現。貫穿的創新思維方法包括聯想法、重構法、靈感啟示法、形象思維法等。由教師講解創意表達的方法,并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對形態結構分析獲取的形態內容和記錄,運用創意思維方法進行再現。在此過程中貫穿造型、構圖、審美、形態等設計素描要素,以獲得具有個性化的畫面內容,達到初步的創新意識引導和創意思維訓練目的。

4.結合專業方向的基礎設計表達練習

當素描作為具體設計的創意思維過程和前期設計表達形式時,即為人們常說的設計草圖。此階段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專業,合理選擇基礎的設計內容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創意練習,如平面類專業選擇海報設計、環境設計專業選擇景觀小品設計等。貫穿的創意思維方法包括5W1H法、分析綜合法、聯想法、大膽設想法等。通過前述三個階段的練習,結合學生在造型、構圖、審美、形態分析、創意表現過程中實踐的方式和畫面呈現的內容,引導學生將前期學習和練習的方法,通過素描語言,結合設計要求,應用于設計實踐,運用創新思維形成創造性設計草圖,完成設計素描服務于設計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和對課程節奏與內容的把握非常關鍵。教師應明晰各個階段的能力培養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對應的創新思維方法,科學設置環節,合理分配授課、練習和講評的時間。特別是在講評過程中,需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講評有機結合,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問題的發起者和解決者,教師轉變為引導者和咨客,而非裁量者,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發生、發展。

篇6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 創新思維 培養

隨著創新教育理論在素質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人們越來越體會到創新教育的價值,現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競爭,歸根到底就是創新思維的競爭,而創新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同志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當今實行的素質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人才培養是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初中數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一門主要學科。因此,為了適應當今社會人才培養的需要,必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談談看法。

一、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要立足于以下三點。

1.抓好“雙基”教學,為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堅實基礎和必備條件。

任何創新都必須有一定的本領,必須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有牢固的基礎和扎實的技能,才有可能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知識越多,基礎掌握得越好,技能越熟練,就越有可能形成創新意識。因此,教學中只有抓好“雙基”教學不斷鞏固學生學習的基礎,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方法,才有可能成功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否則,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將成為空談。再者,我們的教學應當面向多數的學生,教學的設計要使得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這樣的教學才能算是成功的。

例如:在學完《數軸》一節后復習有理數的比較大小中,以前我一般會提問:“怎樣運用數軸比較-4與-7的大小呢?”后來我進行了改進,刪去了“運用數軸”,這樣條件更為寬松,學生可有不同方法選擇,給了學生更廣的空間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多數學生都能得出:用“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來進行比較,還有一些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得出更有創意的方法:“-4比0小4,-7比0小7,因而-4比-7大。”這個問題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并非是個難題,又緊緊圍繞課本基礎知識,多數的學生都能回答,達到了復習知識的目的,而且學生在對舊知識充分理解后又能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創新,得到課本中沒有的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學會數學知識運用,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廣泛興趣,增強用數學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掌握廣泛的有關知識,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初三幾何《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舉例》一節的引入中,我提出問題:“怎樣測量一座七層樓的高度?”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回答出下列幾種方法:(1)從樓頂垂下一根長線到樓底,再量出這條長線的長;(2)量出其中一層樓的高度再乘以7;(3)測出離樓底某距離的一點對樓頂的仰角用解直角三角形計算求得;(4)用一條足夠長的皮尺直接量出樓高……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常用方法,通過思維的縱橫發散,知識串聯,能舉一反三,通過一題多解能使學生找到對問題的新設想、新思路,不拘泥于舊方案,不固執己見,從解法的對比中可得出優劣,對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很有益。在回答討論中,學生積極踴躍,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來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創新運用,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要面對大多數學生,鼓勵學生敢于創新,敢于標新立異,激發學生創新的勇氣,樹立學生的信心。

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個性自由發展的氛圍,讓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應當壓抑,這樣才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應當盡力提供機會,發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勇于探索,用與別人不同的獨特方法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勇氣。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發展學生的內在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對于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能悅納自我,勇于自我實現,相信自己能行。為此,教師要給每個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改變評價學生成功的標準。在平時教學中,應當立足于課本的基礎知識,有意創造“跳一跳,夠得著”的機會,使學生增強信心,產生動力,讓全體學生都能夠看得懂,都能去積極思考,并能有所收獲,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索,敢于發言,在教師的鼓勵下勇于創新,要讓課堂體現出數學教學是為了所有學生,這種引導全體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的教學對樹立學生的信心是非常有益的,而信心是學生積極進行創新的重要條件。

比如,例如在講授直線概念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條直線,并一直延伸到黑板邊緣,學生頗感驚訝,紛紛問:老師畫這么長做什么?教師做出直線繼續向前延伸的手勢,接著講:“這直線筆直伸向前方,穿過教室的墻,前面的南山,一直伸向天空、宇宙……”學生頓時恍然大悟,興趣倍增,深刻地理解了直線的概念。又如在講“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課時,教師先用三四分鐘時間,利用放縮尺畫了一個小孩的頭像,學生頓時滿腹狐疑:“我們的數學老師不是圖畫教師,怎能夠用這么簡單的工具畫出這張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圖畫?”老師抓住學生這心情興奮、思維萌動、注意力集中、求知欲高的時機進行愉快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進行了激發和培養。對學生來講貼近生活實際,問題解決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得出自己的方法,而且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克服單純追求理論學習而輕視聯系實際的不良傾向,善于把數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地解題。從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性的思維方法。對不同的回答,教師應都給予分析表揚,鼓勵學生用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解題,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而不應對學生所用方法予以否定,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個性,最后由學生比較、討論、評價各種解法的優劣,這樣才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勇氣,樹立學生的信心。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必須重點對學生進行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數學在本質上屬于思維科學,數學知識是數學思維的產物,而數學教學中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因此,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離不開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善于誘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常常為學生提供和創造機會,引導學生從舊知識中進行探索,學會去發現新結論,使學生完成由舊知識中再發現新知識的過程,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提高創造能力,達到漸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激發學生創新欲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中,我充分利用“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一種特殊情況”,引導學生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中通過類比,由兩者不同點“對應邊相等”與“對應邊成比例”之中思考探索得出關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再逐個證明。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由舊知識中用類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得出新知識,體驗了知識的創新過程和數學知識的探索中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思維的創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會常常總結某類題目的解法,讓學生解題時有“法”可循,但決不能忽視知識的靈活運用,要常利用機會打破學生已形成的思維定勢,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全面性,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維。

例如,求證:順次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般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是不困難的,順題深入還可以提出以下問題:1.順次連接梯形各邊中點;2.矩形各邊中點;3.菱形各邊中點;4.正方形各邊中點;5.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分別是什么?6.對角線相等且垂直的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是什么?這樣逐步精心設問,使學生思維逐漸活躍,思路豁然開闊,心情愉悅地掌握了知識,并從中找出了規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得到了鍛煉,打破了原有的思維定勢,并對解題的方法進行了創新。

3.加強對發散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利用教材內容,面向多數學生,通過一題多解,一圖多變等種種變式,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培養,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等,提高創造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

4.引導學生進行逆反設想,培養逆反思維,提高思維的創造性。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逆反設想,可拓展學生的思維方法,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特性,培養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圓的內接四邊形》一節的教學引入中,讓學生思考:“四邊形是否都有外接圓?”學生得出:不一定。再讓學生反向設想:“有外接圓的四邊形應滿足什么條件?”從而由學生探索提出本節定理。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反向設想,結合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探索,成功進行了知識的創新,鍛煉了創造性思維。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理念上要有重大的轉變,施行開放式教學。

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應當只是標新立異,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能僅偏向于讓學生做一些難題上的探索,應當在教學思想上有重大的轉變,強調思想的開放性,徹底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狀態,促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思考、探索、討論,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上《整式》一節中,講完單項式并做了課本練習之后,鞏固練習中我加入了這樣一個題目:“請你舉一個系數為-2,次數為3的單項式。這看是一道很容易的題目,卻是一個答案不唯一的舉例開放題。開始多數學生不能開放性地思考問題,被“要有唯一的答案”這種封閉式的思維束縛著。我調動了能寫出來的學生,讓把他們得出的答案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共同討論交流,很快大部分學生理解了題目,并跳出了封閉的思維方式,寫出了許多與已有答案不同的正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對單項式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鞏固,而且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后來,在講完多項式后我布置了作業時,用了類似的一道題:“寫出一個最高次項系數為2,常數項為-3的三次三項式。”有了上一次的基礎,這題作業學生基本上完成得不錯。

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思維。在課本中教材例題提出的問題大多數是具體而明確的,結論較為直接,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得到自己解答為前提,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有很多的例題可通過進一步引導或改進,及時加以聯想,使學生積極參與新的開放性問題的探索,只有教師擺脫固定的思維模式,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學中,我布置了這樣一個題目:“有甲乙兩工程隊,甲隊有272人,乙隊有196人,如果要求甲隊人數是乙隊的3倍,問需要從甲隊調多少人到乙隊?”學生依照一貫方法解題如下:

解:設應甲隊調x人到乙隊。

3(196+x)=272-x

解得x=-79

此時學生多數無法繼續,提出要講評,我經思考進行了以下講評:用同樣的方法解題到x=-79后,停下來,讓學生思考“-79”是否有實際的意義,很多學生用一般的思考方法很快回答:-79沒有實際意義。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和整個題目,再次思考答案是否真的沒有實際意義,這時,一些學生經過思考并把所得的結果回到原題中驗證后,回答:可根據《正數與負數》中原來學過的知識,把“由甲隊調-79人到乙隊”看作“由乙隊調79人到甲隊”許多學生也由此從中得到醒悟,跳出了原來固有的思維方式。這個題目對當時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來說,“-79”不符合實際意義,是一個條件不完整的題目,但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完成了一次知識的創新運用,把在“正數與負數”中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題中。由此也可看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若教師沒有創新的意識,讓思維限制在課本的知識和方法,將題目中的“需要從甲隊調多少人到乙隊”改為“需要從乙隊調多少人到甲隊”,則不能充分而有創意地利用題目的不完備性去引導學生,便浪費了一個促使學生創新的好機會,而學生僅僅做了一個一般性的題目而已。

五、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必須重視思維過程的教學。

重視思維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在教學中,如果只注重結論而忽視過程的現象,就會使學生看不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將被歪曲甚至取消了,那么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成了“無源之水”。要使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揭示知識的發生、發展,啟迪學生的智慧,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重視解題的過程和方法而不是結論,鼓勵學生大膽地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創新。

比如,在講授有理數的加法新課中,我讓學生思考解決:“(-2)+3=7”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思考討論交流后,得出了以下解法:①等于-5,因為2加3等于5,而第一個數為負因數而符號定為負;②等于1,因為比-2大3的數是1;③等于1,若原欠款為2元,現收入3元還了欠款,則剩l元;④等于1,因為記向東為正,先向西2米,再向東3米,結果為向東l米;⑤等于1,因為(-2)+3=[(-2)+2]+1=0+1=1。其中-2與2是互為相反數,相互抵消得0。在這些解法中,方法①雖不合理,但學生能積極思考,并用了知識的遷移,我也進行了表揚并加以分析;方法②綜合了前面學習的知識,進行了創新的運用;方法③和方法④,學生通過建模,也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得到解法;方法⑤雖互為相反數相加得零,尚沒有學過,但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新意地運用在這里,也得到了我的肯定。若在教學中不注重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而是告訴學生結果或教師依照本方法教給學生,也就不可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創新,不可能達到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總之,我認為創新思維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能力培養的核心。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逐步樹立創新思維的培養,這應是我們今后初中數學教與學的著力點。

參考文獻:

[1]胡慶彪,張莫宙的數學素質教育觀.福建教育.

篇7

關鍵詞:培養創新思維;數學評價;改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173-01

創新是時展的要求,是民族的靈魂。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適應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其中最關鍵的是需要一批富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這些人才要逐步培養。作為學校,承擔著向社會輸送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者的重任,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迫在眉捷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

一、數學創新思維的含義

對創新我們有多方面的理解,說別人沒說過的話叫創新,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叫創新,想別人沒想的東西叫創新。但是創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東西,舊的東西以新的形式包裝一下叫創新。舊的東西以新的切入點切入叫創新…。而創新思維就是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其實質是求新、求異、求變。在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造性思維一般是指“創造過程中的思維活動”。這里的創新,一般是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思維活動,即只要是思維的結果具有創新性質,則他的思維(過程)就是創新思維,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揭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論,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對一切正常人來說,都是可以產生的,對于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和發展的總趨勢就是發展思維,培養能力。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的教學就必須要從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入手,把創新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

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其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生機制,培養過程中首要的便是觀念的創新,要用創新精神去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也就是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靠有創新精神的老師去培養。

(一)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是指按照設計的教學過程,根據教學原則,進行教學實中活動的具體方式和手段。現代數學論對教學方法的理解,已從過去強調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法發展到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配合進行的教學的方法體系。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各有特點,只有在教學實踐依據教學目標、內容,師生實際水平,教學材料和設備進行恰當地組合,有機地結合,靈活地運用,才能達到優化有效。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教”為“導”,“導”其開竅。

(二)善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及大地提高并豐富了當今人類獲取、傳遞、再生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手段,改變了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尤其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作用日趨重要。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進入中學課堂,顯示了它明顯的優勢。它集文字、聲音、動畫、圖形與圖像于一體,能提供最佳的教學情境,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充滿豐富、生動的學習活動,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的改革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必然發展。

三、數學評價要與教學過程并重

傳統教育過程是課程教學評價的流程,教學就是教學,評價就是評價,二者是完全分離的,課堂教學就是傳授新知識過程,而評價要在課后、期中、期末單獨組織、實施。現代數學教育評價理念認為:評價與教學是一體的,它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這個環節主要靠課堂觀察來完成,即自然情境中,評價者在事件發生的當時,隨時捕捉各種教學現象。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的教育評價應該是一個有計劃、有目的的過程,要實現以下幾個目的:首先是能反映學生學習的成績和進步,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其次是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第三是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的歷程,認識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方法等學習習慣上的長處與不足;第四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學習的進展和遇到的問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五是能及時了解教師本身在知識結構、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方面的表現,隨時調整和改進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使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這樣說,適當及時的數學教育評價,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樹立信心,開拓思維,勇于拼搏,敢于創新,形成樂觀健康向上的學習觀。

綜上所述,通過挖掘教材創造性,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教學程序、教法和現代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創造性的心理機制,促進學生多講、多動手、多猜想、多發現、多創造,在積極思維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甘苦,體驗創造的樂趣,獲得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受。鼓勵學生勇于探索,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創新教育;實踐能力;設疑啟智;自立探究;發散性思維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育則是培養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棄舊圖新,培養出新一代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我們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一、設疑啟智,營造創新氛圍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每一步教學都應設信息溝,層層遞進,可根據教材中的插圖,給新知識的引入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且無處不在,生活中小到細菌大到星球,身邊的一切都離不開數學。

二、培養自立探究,巧設創新探索機會

素質教育是培養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能力。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夠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銳意創新。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采取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學生獨立思考,尋找問題的可能性答案,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時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設備條件,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獲得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對學生激發興趣的調查和分析,我們遵循以學生探究教師設置的情境問題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目標,以教師的適當指導與點撥為支點,以學生的小組探究實驗、互相質疑、交流與討論為主要學習形式,建立了適合本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先思、再導、聯想、感悟”,介紹如下:

1.先思: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有位學生提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我肯定了他敢于挑戰的創新精神,并鼓勵他課后自學三角函數中的正切知識,以便驗證自己的猜想。如此引入,給學生以新、奇之感,以問題開始,吸引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再導:引導參與,討論交流,體驗創新

問題創設:針對學生實際和新課改的要求,我們設計了符合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情境,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提出問題。

集中討論:選取部分小組的學生,述說他們是如何思考,如何討論,如何達成共識,談收獲,議疑難,讓教師和學生仔細聽,及時發現問題,認真收集。同時對關鍵問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注意調控學生的課堂紀律。

小組交流:小組經過充分討論后,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討論結果,可以再次暴露問題。

教師點撥:這一環節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討論時,不斷闡述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然后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歸納思考方法,再進行突破和創新。

3.聯想:開拓思路,發散思維,培養能力

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來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不斷總結,歸納整理,以方便以后的學習和教學。

4.感悟:體會數學本質和內在規律,拓寬思維。

四、培養發散性思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指從同一來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多向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加強發散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

篇9

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唯一路徑,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必然選擇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紀,經濟全球化必將導致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企業乃至任何一個人,不管其主觀意愿如何,都必然卷入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競爭之中。發達國家靠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能力的開發,使其綜合國力遠遠超過我們。據2000年上海科技論壇的一個數據表明,代表知識創新能力的科研成果中,中國只占世界問題的1.6%,而技術創新能力的標志即專科申請僅為0.2%,研發支出不到全球的4.9%,而美國在2000年頒發的申請專利數14萬件,其中中國人申請119件,日本人為3.1萬件,美國人為8.5萬件。這種驚人的反差背后正是一個民族與民族之間創新能力水平上的差異。因此,從生產率上看,日本是我們的40倍,美國是我們的50倍,中等發展國家是我們的10倍。

二、員工創新能力培養的

創新能力指人在順利完成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創建新事物的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潛在的心理品質。

1.提高創新者的基本素養

創新者的基本素養主要包括創新的核心信念、思維方式、創新人格以及創新潛能開發和意志品質。提高創新者的基本素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讓創新者認清“三個自我”,即自我研究、自我表象、自我暗示,培養三個能力,即學習能力、初中能力、及創新能力。

2.員工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

(1)擴散思維的培養

擴散思維是指面對問題沿著多方向思考,產生出多種設想或答案的思維方式。擴散思維又稱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多向思維等。

擴散思維的培養主要通過智力激勵法、默寫式智力激勵法、卡片式智力激勵法、三芰式智力激勵法等方式,通過特殊的專題會議形式,使與會成員之間的智力互激和思維共振,從而達到產生大量新設想的目的。它又叫頭腦風暴法、腦轟法、暢談會法、群論法等。它是1939年由美國創造學奠基人奧斯本創立的。

(2)收斂思維的培養

收斂思維又稱聚合思維、聚集思維、集中思維、求同思維、綜合思維等,是指以某個問題為中心,運用多種方法、知識或手段,從不同方向或不同的角度,將思維指向中心點,經過比較、分析后,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的一種思維方法。主要方法有輳合顯同法、層層剝筍法(分析綜合法)、目標確定法、擴散思維和收斂思維混合法。

(3)聯想思維的培養

聯想思維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時發現了它們共同的或類似的規律的思維方式。是既有聯想特點又有思維屬性的思維方式。

主要方法有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飛躍聯想方法。

(4)逆向思維的培養

逆向思維是指與一般思維方向相反的思維方式,也稱反向思維。這里的一般的思維方向,是指傳統的、邏輯的、群體的思維方向,也可稱為常規思維,采取這樣的思維方式,對解決常見的問題來說,節省時間精力,也容易成功。但是,有時遇到新的或復雜的問題時,用常規思維方式解決不了,改變一下思維方向,會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有時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要的方法有還原分析法、缺點逆用法。

(5)組合思維的培養

組合思維是指把多項貌似不相關的事物通過想像加以連接,從而使之變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整體的一種思考方式。

組合思維自人類誕生以來就發揮著強大的威力,并且在未來的社會中都將繼續發揮著更為強大的威力。主要方法有,同類組合、異類組合、重組組合、共享與補代組合、概念組合方法。

(6)質疑思維的培養

質疑思維是指創新主體在原有事物的條件下,通過“為什么”的提問,綜合應用多種思維改變原有條件而產生的新事物的思維。

篇10

一、營造寬松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當思維處在積極、敏捷、興奮、高效的狀態下就會產生創新的沖動意識,這就是創新意識。要使學生的思維進入創新的學習狀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努力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要積極采用啟發式、探索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擺正學生的主置,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將課堂營造為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也就是創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不是我講你聽的單向交流,而是允許學生打斷老師的講話,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講話、觀點提出異議,允許學生相互討論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這樣就有利于消除上課過于拘謹的場面,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這個氛圍里,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和發揮。

二、落實學生主體,培養創新思維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只有落實“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在教學中形成創新思維。

對高中學生來說,展現書本知識發生發展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重視設計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以相應的創新思維的熏陶,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手段提出種種假設或猜想,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假設或猜想的方法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適時地誘導學生求異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牛頓在伽利略等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建立牛頓三大定律,各種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等內容中突出科學創新思維的教育,并逐步滲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極限的方法、控制變量的方法等,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學會根據現象或事實進行科學推理的方法,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基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助于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悟,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和創造能力。

三、加強探索實驗,培養創新精神

探索性的實驗,有利于展示前人的思路,揭示蘊含的思想,將優秀的思維方式剖析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例如,法拉第日夜辛勤工作,經過無數次試驗、嘔心瀝血,終于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為發電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為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鋪平道路。如何在實驗中展示這一偉大的思維和研究方法呢?教師首先介紹在法拉第的思想中,確信物理學所涉及的自然界的各種力是互相緊密地聯系著的,他分析了電流的磁效應后認為,既然電可以產生磁,反過來磁也應該能產生電。基于這一思想,實驗中先引導學生猜想:(1)電和磁有什么關系?(2)實驗:發現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3)猜想:利用磁場可否獲得電流?(4)再實驗: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總結規律。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手中器材,探索獲得感應電流的操作方式。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喚起學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感受到學習的無限樂趣,對培養創新意識、創造能力以及終生學習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引導動手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例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現有裝置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你還能設計幾種測定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學生電學分組實驗中,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驗中學生需要在各種因素中取舍,對所得的信息進行篩選,這就要求學生在追求既定目標的過程中應變、思考和探索,使學生的分析、抽象、綜合、表達的能力都得到訓練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