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基本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28 18:09: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新創業基本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資本 區域創新能力 選擇產業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是實現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根本途徑。要通過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實現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首先搞清楚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深層次經濟根源。本文通過對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根源的分析,揭示出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機制,可供區域提升創新能力和調整產業結構時參考。
一、資本增值是區域創新能力產生的原動力
1.資本具有增值性
就資本的自然屬性而言,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的價值,增值性是資本最重要的自然屬性。所謂增值性是指資本能夠產生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這是資本的本質要求,是資本運動的目的所在。投資者進行投資,資本以貨幣形態進入生產領域后,分化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廠房、機器、設備等形態存在的固定資本,另一種是以原材料、燃料的中間投入等形態存在的流動資本。只要投資行為發生,資本形態就發生變化。由貨幣轉換形成的實物資本,只有通過生產經營,與活勞動結合,才能實現增值。如果資本離開貨幣形態后不能進入生產領域,由于貨幣資本與其物化資本的差價及資本的時間價值,資本隨時間變化不斷折舊,資本將出現貶值。所以,資本只有增值,才能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免受損失。
從資本增值的信仰驅動因素而言,馬克斯?韋伯認為,新教地區的教民是上帝的仆人,是上帝財富的人間看守者,為了增加上帝的榮耀,就必須把上帝讓他看守的財產保值增值,只有讓上帝的財產保值增值,才是通往天國的坦途。那么,為了實現這種保值增值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節儉。在這種新教倫理觀的支配下:“一切封建的奢華與非合理的消費之抑止,促進了資本的累積與財產為達到收益目的的不斷重新利用”,即把資本的增值財富的努力歸結為擁有這種財富的資本家對上帝號召響應的結果。這是西方國家資本增值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
從微觀層面講,資本是企業中最具增長能力的生產要素,而且它的增長是一種主動性增長,其他要素的增長可以看作是資本的派生增長,因為這些要素不具備內在的增長動因和稟賦。所以,資本具有增值性,增值性是資本最重要的自然屬性。
2.區域創新能力產生的原因
區域創新能力是某一區域創新主體在創造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工藝、新的市場、新的材料來源和新的企業組織等方面所具備的素質或本領。施穆克勒(Schmookler)在考察了四個不同行業中的近1000種創新后得出結論:推動創新的動力一是解決昂貴的成本問題,二是為了抓住潛在的獲利機會。熊彼特(Schumpeter)在此之前也認為,技術創新的業績來源于對利潤的追求,企業家經常是技術進步的助推器。其實,創新主體不管是為降低昂貴成本進行技術創新,還是為了抓住潛在的獲利機會進行技術創新,都是為了獲取創新受益。從資本的角度講,都是為了使資本增值。因此,就投資者的投資目的而言,創新和資本增值是一致的。
然而,區域創新主體進行技術創新,除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和創新環境可以制約創新外,R&D資本是最重要的創新制約因素。實踐證明,致使中國科技競爭力一直處于中等水平的不是技術創新不足,而關鍵在于資本對技術的支撐力度不夠。由于企業是區域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的R&D資本主要來源于其資本增值能力。如果企業資本增值能力強,則R&D資本增加快,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快,技術創新進展也快;如果企業資本增值能力差,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受到R&D資本約束,技術創新進展必然較慢。所以,區域企業資本與創新能力及技術創新是一種正反饋的關系(如圖1)。區域資本增值能力是制約其創新能力提升的瓶頸。
圖1 區域資本、創新能力與技術創新的正反饋關系
3.資本增值是區域創新能力產生的原動力
區域資本增長是一種屬性驅動下的增長,從微觀層面上看,增量資本的增長受制于它的邊際收益率,存量資本的增長受制于生產技術。當資本在企業內部的增長受到阻滯后,增值的“沖動”并不會因此減弱,他要尋找其他要素的替代。但由于生產要素間的關系受到技術的約束,所以替代彈性是有限的。因此,資本必定要尋求更有效的增長途徑,這一途徑就是技術創新。
現在假設區域R&D資本增值能力強,則區域R&D資本增加快。以北京等13個省(市)2005年的面板數據為例,分析抽樣區域2005年的區域創新能力與資本增值的關系。在變量選取方面,根據國內外慣例,選取授權專利、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數量代表抽樣區域的創新能力,選取R&D經費代表R&D資本。現將北京等13個省(市)2005年R&D經費與授權專利、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的關系繪成折線圖(如圖2~3)。
圖2 北京等省(市)2005年R&D資本與授權專利的關系
圖3 北京等省(市)2005年R&D資本與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的關系
圖2~3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05》數據整理
由圖2~3可知,北京等13個省(市)2005年R&D經費與授權專利、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的地區分布基本一致。這說明區域資本增值不但能誘致大量的R&D資本,還能使區域授權專利、國內中文期刊科技論文的數量同步增加。即區域資本增值可使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區域資本增值能力差異直接影響或決定區域R&D人力資本和創新環境的差異。所以,資本增值是區域創新能力產生的原動力。
二、資本流動是區域創新能力產業轉換的助推器
1.資本具有流動性
除增值性外,資本還具有流動性特征,流動性是資本另一種重要的自然屬性。資本流動性是指資本的具體形態可相互轉化,資本的數量可增減變化,資本的產權可隨時轉移。資本之所以經常處于流動狀態,根本原因在于資本的趨利性。追逐利潤是資本的本能。由于自然資源、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分布的差異,致使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生產要素的交易成本存在差異,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投資利潤率必然存在差異。這樣,資本就不斷從投資利潤率低的地區或產業流向投資利潤率相對較高的地區或產業。不同地區或產業投資利潤率的動態變化誘致資本位置和形態的動態變化。所以,資本具有流動性特征。
2.區域創新能力轉移原因
決定區域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R&D資本和適宜創新的環境。這三個條件既是區域創新能力產生的前提,又是區域創新能力存在的關鍵支撐。由于具備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和R&D資本時刻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區域創新環境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也時刻處于變動狀態,所以,區域創新能力并非靜止不變,而是隨支撐條件的轉移不斷發生轉移。在世界技術發展史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南歐曾經是世界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但到18世紀末,西歐取代南歐成為世界上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20世紀初,美國又成為世界上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世界創新能力中心轉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撐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即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R&D資本和創新環境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在以上三個地區發生了轉移。中國區域創新能力中心也在不斷變化。建國初期,由于國防安全需要,國家的主要研發中心都分布在“三邊”地區,那些地區曾經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后來,隨著經濟建設重心的轉移,國家的研究發展中心陸續轉移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這些城市成為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改革開放后,受優惠政策的吸引,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本、R&D資本大量流向沿海“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由于這些地區是開放地區,創新環境相對優越,所以,這三個地區分別成為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增長極。
3.資本流動與區域創新能力轉移
現以江蘇省為例,通過分析工業資本流動與區域創新能力轉移的關系,分析區域資本流動與創新能力轉移之間的關系。在選取變量方面,由于大中型企業是區域工業經濟的支柱,所以,選取江蘇省大中型企業1999~2005年的科技固定資產構建費作為工業資本的代表變量。同時,根據國內外慣例,選取企業申請專利代表江蘇省區域創新能力中的工業創新能力。現將江蘇省工業資本與區域創新能力的關系繪成折線圖(如圖4)。
圖4 江蘇省大中型企業1999年~2005年科技固定資產構建與申請專利
資料來源: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1999~2005)整理
由圖4可知,除2000年缺少數據外,江蘇省大中型企業1999年~2005年申請專利變化與科技固定資產構建變動方向基本一致。這說明資本和區域創新能力在產業內的流動或轉移具有同向性。資本與區域創新能力在產業內的同向流動決定了它們在產業間的流動或轉移也具有同向性。
產業之間的利潤勢差是促使資本在產業間流動的根本原因,也是促使區域創新能力在產業間轉移的根本原因。第二次產業革命時,創新能力從鋼鐵、機械工業轉向飛機、汽車、化學工業,第三次產業革命時,創新能力又從傳統產業轉向高技術產業,從產業利潤角度講,都是產業之間的利潤勢差使它們這樣。資本是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區域創新能力隨資本的流動而轉移。資本流動是區域創新能力轉移的助推器,推動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從投資利潤率低的產業轉向投資利潤率高的產業。
三、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
1.區域產業結構演化的原因
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產業內部構成及產業之間的關系。從長期看,區域產業結構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類需求層次的不斷演化和提高。當人類低層次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為滿足人類吃飯方面的生存需求,農業最先得到發展,世界各地的早期文明最早體現為不同形式的農業文明。當人類吃飯需求得到滿足后,穿衣和住房需求成為迫切需求,致使第一次產業革命后,工業中的紡織業首先得到發展,而后重工業也相繼得到發展。當人類生存需求得到滿足后,發展需求開始提上日程,因此,為滿足人類發展需求的信息產業等高技術產業相繼得到發展。與此同時,從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方面考慮,人類需求層次越高的產品,技術含量越高,產品附加值越大,產品中凝結的人類智力勞動越多。由于智力勞動的稀缺性和復雜性,智力勞動成本比體力勞動成本高,智力勞動的價值比體力勞動的價值大,所以,工業比農業,服務業比工業技術含量更高,產品附加值更大,利潤率更高。
2.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機制
在區域產業結構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行業利潤不同,形成區域產業之間的利潤勢差。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行業平均利潤就如同地形圖上的等高線,根據利潤等高線可以繪出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利潤分布圖。在地形圖上,水受地球引力作用,會從地形高的地區流向地形低的地區。同樣道理,在區域產業結構利潤分布圖上,資本受利潤引力作用,會從利潤低的產業流向利潤高的產業。區域資本在產業間的流動又誘使其他創新要素在產業間的流動。區域創新要素在產業間的流動必然帶動區域創新能力在產業間不斷轉移。這是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的根本原因,也是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的深層次機理。
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機制是一種客觀規律,這種規律要求區域管理者必須合理處理區域資本、創新能力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之間的關系。在供求規律作用下,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從低層次向更高層次發展。但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是一種受約束的發展,區域產業結構受到資本供給的約束。一定區域的資本供給條件對其產業發展的支撐具有一定限度。在支撐限度內,區域資本能促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如果超過這個限度,資本對區域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將受到約束,突破這種約束的最好辦法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進行技術創新。
由于資本的增殖性和流動性,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在產業間不斷轉換,促使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四、結論
資本增值性和流動性驅使區域創新要素不斷從投資利潤率低的產業流向投資利潤率高的產業,由此使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從投資利潤率低的產業轉向投資利潤率高的產業。資本驅使區域創新能力選擇產業機制要求不同區域在配置創新資源時應有效利用經濟手段,通過調整資本投資收益率調整創新收益,進而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區域創新能力與主導產業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Christopher M.,Timothy J,Vincent J. Selecting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s explanatory factors of emerging stock market returns[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1,9(4): 401-426
[2]尚會永:資本增值動力來源探索[J].企業研究.2005(12):28-29
[3]張二震蔣佩曄:國際貿易、技術創新與人力資源的再配置[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10):53-57
[4]金雪軍劉汝姣: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模式分析及應用[J].軟科學.2004(5):26-32
篇2
在中國經濟以不可逆轉之勢加速與世界接軌之際,美國次貸危機掀起的金融風暴,卻有導致全球經濟衰竭的風險。當此復雜局勢,中國仍須順應國際潮流,繼續加快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與發展步驟。因而,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國金融業將迎來新一輪挑戰與機遇。
2008年又將是中國金融界進一步融入世界、調整規則和策略的關鍵時期。面臨宏觀經濟環境的重大不確定性,中國銀行業的進階之路更增艱險;同樣,房地產金融同受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而證券市場和房地產信托基金的發展,則將深遠地改變其投融資環境;中國保險業在探索混業經營模式、尋求發展之路中,亦須面對諸多前所未見的挑戰。中國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參與者們,如何應對未知的風險,預見并抓住變革中的機會?
9月18日,《財經》雜志在北京舉行“中國金融:變局與對策”論壇,旨在解讀金融市場和重點行業的戰略規劃,為政策層、市場、企業與學術界提供深度交流的平臺,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為中國經濟與金融業的改革創新提供策略支持,以實現其持續健康發展。
本刊將當日論壇的主要內容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編者
銀監會推動“六項機制”的科學建設,在堅持銀行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強調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小企業已逐步成為我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緩減就業壓力方面的貢獻度越來越大。
目前,全國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498萬戶、個體工商戶3800萬戶,小企業數量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GDP的60%,上繳稅收的48%,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80%在中小企業再就業,同時我國60%以上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的新產品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
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增長、科技進步以及就業解決等方面的作用,甚至與美國的情況相當。盡管如此,各國都存在著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及其金融支持的不匹配現象,這也一直是各界廣為關注和討論的話題。
六項機制
我們始終認為,不能籠統地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要科學細分中小企業的結構。對許多中型企業而言,它們的突出問題不是融資難,而是如何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可持續比較競爭優勢的問題。小企業和微小企業融資問題應該作為關注的重點。對小企業和微小企業來說,傳統的融資模式不能解決其融資需求,只有建立與傳統銀行貸款業務相區別的融資制度,才能保證其貸款的商業可持續。
應該說,銀監會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銀行業應重點關注“小企業”,而不是“中小企業”;解決其融資問題的立足點,是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而不是福利性安排。早在2005年,銀監會就成立了完善小企業金融服務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提出了小企業融資的“六項機制”。這些機制創新包括:(1)風險定價機制,在科學測算貸款成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貸款的利率,以抵補貸款風險;(2)獨立核算機制,組建獨立的貸款營銷部門,并單獨考核貸款業務的成本和收益;(3)貸款審批機制,實現貸款產品和運作流程的標準化,簡化貸款手續,減少審批環節,提高服務效率;(4)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專門的業績考核和獎懲機制,使信貸人員的收入水平、職級晉升等個人利益與業績緊密聯系,防止激勵不足或道德風險;(5)人員培訓機制,要注重開展貸款業務的專業化培訓,提高信貸人員的專業素質;(6)違約信息通報機制,通過信息通報增強市場約束。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六項機制” 對于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而言是缺失的,是嶄新的信貸文化革命。要想使得這一金融信貸文化真正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建立起來,當務之急,是必須持之以恒地推動“六項機制”的落實。
為此,2006年,銀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小企業授信工作盡職指引》,允許小企業貸款有一定的失敗比例,對貸款盡職和免責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時督促銀行加強小企業授信和風險管理技術的培訓。2007年,進一步推進小企業貸款差別化監管體系建設,構建適應小企業融資的體制機制,并了《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
2008年,銀監會又進一步提出了“六個突破”要求,即:信貸傾斜上突破,機構布局上突破,信貸產品上突破,考核機制上突破,服務手段上突破和服務作風上突破。歷史地看,這是一個持續推進“六項機制”建設的過程,也是我國小企業融資監管制度走向成熟的過程。
經過各方面努力,近幾年小企業金融服務得到明顯改觀,小企業貸款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08年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授信戶數達378萬戶,貸款余額1.75萬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9.8萬戶、1031億元。
融資難困局
目前,小企業融資服務還面臨很多困難和障礙,最直接也是令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問題是:小企業貸款滿足率不高,融資難的呼聲還很高。
據對江蘇的一項調查,僅有75.8%的小企業認為資金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同比降7.3個百分點。有媒體報道,在浙江有高達84.7%的中小企業貸款服務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盡管這一調查數據可能因為調查對象、統計口徑等原因有較大出入,但至少說明當前小企業融資滿足率還普遍不高,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應該看到,小企業融資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即便是美國、加拿大等經濟發達國家,很重視小企業發展,視小企業為經濟發展的脊梁,但小企業融資問題依然存在,融資難問題遠沒有解決。2004年美國小額貸款(100萬美元以下)占商業貸款的比例已達38%,但也只有80%左右的中小企業貸款申請得到批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加拿大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債務是通過非正式途徑解決的,18%的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而這些申請中只有64%被接受;有47%的企業主認為,融資問題是中小企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之一。因此,要充分估計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一方面,融資難是銀行經營理念和服務能力欠缺的反映。銀行“六項機制”建設是否真正到位,是否建立了服務小企業的信貸文化,是否具有風險定價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小企業融資服務水平。歷史地看,這些變化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三五年時間內“六項機制”可能還難以完全到位,銀行的經營理念、管控能力、業務流程有待在市場磨合中盡快提升。另一方面,小企業貸款的高風險是制約銀行服務小企業的主要原因。
小企業經營困難多、穩定性差、風險高,銀行信貸成本較高(平均為大企業的5倍-8倍),影響了銀行貸款意愿。2008年6月末,全國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22.1%,比全部貸款平均不良率高14.7個百分點,高出近2倍;從三家試點銀行新資本協議定量測算結果看,小企業貸款的違約率(PD)為2.52%,一般企業為1.66%,小企業PD是一般企業的 1.52倍;不僅中國如此,G10國家大銀行組的小企業貸款違約率也是一般企業的1.5倍-2.0倍。
同時,融資難往往也是小企業經營難的體現。在市場條件下,商業銀行以利潤為目標,面對市場競爭壓力和大企業脫媒現象,必然調整客戶結構,追逐高質量的小企業群體。小企業是否真正賺錢、是否持續盈利,是融資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最近,我們對一個省的小企業貸款情況進行了調查。情況表明,該省2008年6月末小企業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10.2%,比全部貸款增速高4.6個百分點,但同比增幅下降0.3個百分點。上半年銀行受理小企業貸款申請22998戶、233億元,實際批準20355戶、210億元,貸款滿足率分別為88.5%和90.1%(與美國水平相當,高于加拿大)。貸款未獲批準的小企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業、農林牧漁業、房地產業、住宿餐飲業。
貸款未獲批準的原因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經營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致使部分小企業經營困難,因經營狀況不佳未獲批準的企業占比49.6%;二是缺乏抵押擔保影響小企業融資,這類企業占19.3%;三是產業、環保等國家信貸準入政策調整對小企業影響較大,因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導致不能貸款的占17.5%;四是出口不利因素影響了小企業經營,多數出口小企業利潤率在1%以下徘徊;五是貸款不良率較高對銀行造成了壓力和負擔,制約了小企業信貸業務開展。
努力的方向
解決小企業融資難題,需要銀行、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
對銀行來說,堅持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是重點。“六項機制”從2005年提出至今只不過三年時間,已被銀行業金融機構認識和初步接受,但要形成信貸文化、成為自覺行動,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從國際銀行業先進經驗看,按“六項機制”開展小企業融資服務,是銀行經營轉型的不二法門,銀行一定要適應經濟結構變化之大趨勢,將服務小企業作為一項帶有戰略意義的變革來認識和推動,大膽創新,形成符合小企業融資特點的授權、審批、管理、核算、考核、審計、問責機制,確保商業可持續。
對企業來而言,加強公司治理、提高經營競爭實力是基礎。
國際經驗表明,小企業融資只有走商業化的道路,按照市場原則辦事,才是根本出路。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必須著眼于宏觀調控和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必須立足于小企業自身,通過提升小企業發展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才能最終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小企業加強企業內部的治理,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并不斷提高經營和財務信息透明度。小企業只要苦練內功、增強素質和實力,才能成為銀行追逐的目標客戶群。
從政府層面講,營造良好的融資服務環境是保障。小企業融資難題是關系到國民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大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解決,特別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應進一步完善有利于小企業融資的稅收、擔保政策,建立適合小企業特點的征信體系、評級制度、違約信息通報機制以及失信懲戒機制,制定小企業信用制度管理辦法,為小企業融資提供信息共享和傳播平臺。同時,創新小企業貸款擔保抵押方式,推進科技型小企業融資試點,探索開辦存貨、可轉讓林權、土地承包權、知識產權、應收賬款等質押貸款,以及小企業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擴展小企業融資渠道,積極利用和發展二板市場、OTC市場開展小企業融資和股權交易,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多元化,減少小企業對信貸市場的依賴。
篇3
郭巖(1963―),男,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 研究。E-mail:
摘要: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依賴于企業間有效的知識分享,而社會資本作為來自于供應鏈關系的資源集合體,既可以促進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又會提升創新績效。本文構建了供應鏈社會資本、知識分享和創新績效三方關系的理論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驗證了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是企業創新績效的重要影響要素,發現了社會資本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正相關關系,尤其是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和認知維度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有顯著促進作用,并揭示了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在社會資本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間的重要中介作用。
關鍵詞:供應鏈;創新績效;社會資本;知識分享
中圖分類號:F272.4;F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2)12-0037-08
一、 引言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企業面臨著一個比以往更為復雜和充滿競爭的環境,其特征是競爭、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加劇。在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供應鏈要存在和發展,必須要創造新的價值,創新是產生和維持供應鏈競爭優勢的最可行戰略[1]。供應鏈企業無論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還是管理創新,其本質是知識的創新。
供應鏈中的知識創新是指圍繞某一個創新的核心主體,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供應鏈成員核心業務能力的互動和重組,來實現知識經濟化和知識增值的動態過程[2]。這種創新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有效協同供應鏈成員和外部網絡而開展的創新活動,通過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和服務效果,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3]。
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依賴于企業間有效的知識分享,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供應鏈尤為強調成員之間的協同與合作,以獲得競爭優勢和最多的利潤潛力。供應鏈成員間良好的知識分享可以為成員獲取外部知識提供保證,也有利于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知識水平,進而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Roper和Crone通過實證研究提出,供應鏈中存在著互補性的知識,這些互補性的知識對供應鏈中的知識分享有著重要的意義[4]。
供應鏈中企業間的知識分享,是指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通過獲取、共享存在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顯性和隱性知識,提高企業知識創新與運用的效率,增強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過程[5]。Hult和Ketchen指出一個供應鏈之所以比另一個供應鏈更具有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些處于優勢地位的供應鏈中,企業能充分運用了其內部存在的知識資源,并將知識資源當作供應鏈中的重要戰略資源進行了吸收利用[6]。因此,供應鏈企業間有效的知識分享可以促進供應鏈的創新績效。
社會資本是嵌入于個人和組織擁有的關系網絡中、通過關系網絡可獲得的、來自于關系網絡的資源集合體[7]。供應鏈是企業間結成的上下游關系,嵌入于這種關系中的企業可以從供應鏈關系中獲益,或者說供應鏈關系為企業提供了一種社會資本,這種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是嵌入于供應鏈關系的,通過供應鏈關系可獲得的,來自于供應鏈關系的資源和獲利能力。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能夠幫助企業接近和獲取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知識資源[8],企業能夠依靠社會資本提高供應鏈中知識分享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這種社會資本也成為供應鏈企業創新的關鍵影響要素[9]。
本文構建了供應鏈社會資本、知識分享和創新績效三方關系的理論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設,開發了研究量表,并對量表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在收集了大樣本數據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了分析,檢驗了假設,最后對研究結論和局限進行了討論。
二、 研究假設
1.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與企業創新績效
知識的分享與傳播是供應鏈企業知識創新的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術,在供應鏈內建立交流的網絡,為供應鏈中的知識創新創造基本的行為環境[2]。產品創新源于企業對知識資源的重新整合與創造,不僅要依靠自身占有的稀缺資源(包括知識),還需要企業積極從外部獲取新的關鍵知識。供應鏈成員企業間知識分享的程度對企業知識增長和價值創造有直接影響[10]。供應鏈知識分享能夠為成員企業提供便捷有效的知識來源,激活供應鏈知識存量,提高對已有知識的使用價值,進而加快供應鏈知識創新的速度,以及新知識在成員企業中應用的速度,使供應鏈成員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勝競爭對手,增強企業的實力[11]。
供應鏈企業合作共生的關系為在供應鏈范圍內的知識分享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可能性,其成為企業獲取新知識的主要來源。運用供應鏈伙伴知識可以提升企業績效,如提升運作績效、財務績效,以及改善產品,并可以提升知識創造水平[12]。供應鏈上有效的知識分享可以使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知識以促進產品創新[13]。企業應分享利用上下游企業的知識,使得供應鏈中各成員企業的知識在運動中不斷增值,從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核心能力[14]。供應鏈中存在著大量的知識資源,如供應商知識資源、顧客知識資源等,充分利用這些知識資源能夠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庫存等費用[15]。
通過供應鏈知識分享網絡,供應鏈成員能及時地解決經營中的問題,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變,促進企業知識創新發生[16]。Hult和Ketchen通過使用201個公司的實證資料構建了模型,說明知識分享對供應鏈企業績效的影響不僅僅會發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還包括文化競爭力及知識發展過程[6]。供應鏈上客戶知識的分享也尤為重要,它能使研發團隊在新產品開發中直接體現客戶偏好,實現面向客戶需求的產品開發與設計[13]。供應鏈上技術性知識的共享能讓不同企業、不同領域的技術知識進行碰撞與融合,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從而達到提升成員企業技術能力的目的[9]。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設1:
H1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會促進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
2.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與知識分享
社會資本是行為主體借助于社會網絡或其他的社會結構來獲得各種利益的能力,包括三個維度:結構維度、認知維度和關系維度[7]。
從結構維度看,社會資本關注網絡聯系存在與否、聯系強弱及網絡結構[7]。供應鏈中的知識分享與供應鏈網絡結構緊密相關,供應鏈的網絡密度、網絡聯接強度、網絡中心性對知識分享有顯著影響[17],在供應鏈結構中雖然通過提高供應鏈的柔性可以提高供應鏈競爭力,但最重要的是核心企業帶領各成員企業有效地分享知識。Cheung通過研究126家雙結構供應鏈企業數據,發現對供應鏈來說供應鏈結構是影響知識分享的重要因素,強關系使得供應鏈企業間容易分享態度、主張和信念[18]。
Modi針對聚合類型供應鏈結構,分析了供應商因素對知識分享的影響,發現在知識分享前對供應商進行評估與審查是重要的先決條件,同時跨組織的交流也是轉移企業成果,提高供應商績效的重要手段[19]。Love和Gunasekaran把組織學習理論運用到供應鏈知識管理中,提出組織間的學習促進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同時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組織間學習的開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提高供應鏈整體知識容量和競爭力[20]。供應鏈中的連通性需要穿過企業邊界建立,所以不是直截了當的,一些成員企業可以穿越網絡的結構洞(structural holes)獲得關聯信息優勢[21]。
從認知維度看,社會資本描述了提供網絡中不同行為主體間共同理解的文化、目標、表達、解釋與意義系統的那些資源[7]。組織文化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是共享的價值觀和信仰,它有助于企業成員了解企業運作,并規定其在組織中的行為規范,因此供應鏈企業間文化上的差異,必然導致參與知識分享的企業在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等方面將存在差異[22]。文化會影響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的行為,它決定了知識分享的內容和對象,構建了知識分享的社會平臺,塑造了新知識被創造、傳承和傳播的過程[23]。不同類型的組織文化對供應鏈企業知識分享的激勵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知識分享的水平也會有所差異[24]。
高密度的供應鏈網絡節點間的知識結構、范圍、水平在直接交流與學習中逐漸接近,減少了上下游企業在知識分享過程中由于文化距離、背景距離和知識距離等因素造成的障礙[17]。當成員企業進入供應鏈時可能有不同目標,通過協商他們能達成大多數企業接受(如果不是全部都接受的話)的目標[25]。如果矛盾的目標依然存在,伙伴間會發生沖突,沖突會導致挫折和不滿,這種不良氛圍不利于伙伴間的知識流動[26]。雖然供應鏈企業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供應鏈經常在文化妥協的基礎上形成,如果某個企業僵硬地推行它自己的行為方式,會出現文化沖突[27]。
從關系維度看,社會資本是人們在網絡互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具體關系,涉及信任、標準及可辨識身份等[7]。本文主要關注信任,因為信任是組織間知識轉移和知識創造的一個關鍵影響因素。隨著信任的發展,供應鏈企業會降低對知識的保護程度。信任對于知識分享具有促進作用。一方面,信任能夠促進企業間合作,從而促進其知識分享;另一方面,信任能夠加強知識分享的程度,從而實現企業之間知識的有效利用[28]。在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賴的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活動中,信任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供應鏈成員對彼此誠實、合作行為的預期。信任在知識分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正式的合作程序。當知識分享的雙方之間存在信任,人們更愿意給予對方有用的知識,同時也更愿意接受和吸收他人提供的知識[29]。
Batenburg和Rutten與Ke和Wei認為企業間的相互信任是供應鏈知識分享的重要因素[30-31]。Ke和Wei通過對在六個中等規模企業收集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后得出社會政治因素顯著地影響著核心企業是否把知識分享給一個具體的合作伙伴的決策,特別地, 對伙伴及其能力的信任也是導致參與知識分享的一個重要因素[31]。在供應鏈中,企業間的知識分享應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內容以顯性知識為主,注重集體知識的交互和傳播[32]。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設2:
H2 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會促進企業間知識分享。
H2a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會促進企業間知識分享。
H2b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會促進企業間知識分享。
H2c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關系維度會促進企業間知識分享。
3.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與創新績效
供應鏈協同中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供應鏈中的供應商和顧客之間達成的一種長期合作的戰略關系,在供應鏈中尋求適當的合作伙伴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多的貢獻和更低的成本。供應鏈協同的合作伙伴選擇對于一個供應鏈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33]。作為知識演化的平臺,供應鏈的網絡結構影響著集群的知識擴散與創新績效,作為結構洞的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可以在社會化、外化、知識融合和內化的過程中發揮“創新橋梁作用”,促進供應鏈中的企業創新[34]。Love和Gunasekaran提出供應鏈成員企業間的組織學習與合作伙伴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能夠有效提高供應鏈整體的知識容量和競爭力[20]。供應鏈成員間知識創新的關鍵影響因素是組織間的承諾、組之間控制機制以及合作成員的學習和創新能力[9]。
Quinn研究了文化對供應鏈協同的影響,分別指出了實現供應鏈協同各節點企業應該具有的文化理念和阻礙協同實現的特定思想行為因素,著重研究了協同的價值受益[35]。袁磊和武振業通過分析文化沖突可能導致的管理問題,討論了如何在供應鏈聯盟中進行文化整合,指出了文化協同的重要性[36]。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供應鏈成員聯合解決問題可以推動合作知識創新[37]。
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信任是供應鏈中各企業進行有效合作的紐帶與保證,培養企業間的信任是實施協同供應鏈的關鍵。企業間只有建立了信任關系,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證和提高,企業才能贏得長久的競爭優勢[38-39]。如果供應鏈合作伙伴缺乏誠信感,潛在的機會主義行為,不能把供應鏈的整體利益看作共同的目標,那么會使供應鏈的協同效應無法實現,導致企業間的分道揚鑣[40]。
信任是供應鏈有效運作的保障,只有創造信任的氛圍,才能發揮知識管理的效用。建立信任機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機制保證下,使供應鏈各成員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識,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要參與供應鏈成員間的知識分享與交流,通過知識交流與共享使自身獲得新的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庫[9]。Akkermans等通過對計算機支持的高科技電子供應鏈的案例研究,證明了在技術支持下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聯合努力、信任和透明度是實現供應鏈創新的關鍵要素,指出合作伙伴努力建立信任、實現可視化的過程就是供應鏈創新成功的過程[41]。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設3:
H3供應鏈企業的社會資本會促進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
H3a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會促進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
H3b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會促進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
H3c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關系維度會促進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
綜合以上假設,構建本研究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三、 研究設計
1.研究樣本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嵌入于供應鏈中的企業,這種企業至少要有其上游供應商和下游企業,其上下游企業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也可以說,我們的研究對象企業,其本質上應該在供應鏈關系中扮演一個中間角色。本文運用國內外研究中常見的“方便抽樣”方法,從一家咨詢公司的數據庫中隨機抽取了260家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供應鏈企業,這部分企業與上下游合作伙伴間存在合作關系,也有知識和信息的流動。我們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向這260家企業發送了調查問卷,企業中接受調查的人員主要是熟悉客戶關系及運作情況的企業高層人員、技術部門負責人、銷售/客戶經理、供應鏈/物流經理或知識管理項目負責人等。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38份,有效回收率為53%。
研究對象描述性統計分析主要包括企業所處產業類型、產權性質、成立時間和每年銷售額等項目。表1為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本研究所獲得樣本涵蓋的行業范圍比較廣,從有效的回收問卷看,包括機械制造企業38家、電子信息企業35家、化工和化學材料企業26家、紡織服裝類企業19家、生物制藥企業12家和其它行業企業8家。樣本的產權性質分為民營、外資和國有企業,其中民營企業62家、外資企業41家和國有企業35家。從企業設立年份來看,樣本既包括不到5年的新生企業,也包括成立了10年以上的老企業,其中以成立年數在5―10年的企業居多。從企業規模統計來看,年銷售額在1 000萬以下的小型企業占18.8%、年銷售額在1 000萬到5 000萬之間的中型企業占34.8%、年銷售額在5 000萬到2億之間的中大型企業占23.9%、年銷售額超過2億以上的大型企業約占22.5%。綜上分析可得,本文采集的研究樣本范圍較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量表開發和檢驗
本文屬于企業層面的研究,所需數據基本上是無法從公開的資料中獲得,因此本文的數據收集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設計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參閱和結合了企業供應鏈管理、創新績效、社會資本和知識分享等相關文獻,吸取了文獻中與本文研究相關的理論和成果,設計了相關題項。研究涉及到5個變量,分別是供應鏈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認知維度和關系維度3個變量、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我們在利用已有研究量表的基礎上,初步開發了測量量表。其次,征求了相關領域的學術專家意見,對問卷題項進行了修正。最后,對企業界人士進行了預測試,我們預測試了10家企業的中高層人員,根據他們的反饋,又一次對問卷題項進行了修正,形成了最終問卷。
(1)信度分析
本研究測算了最常用的Cronbach-α值,一般α系數達到0.7以上證明測量工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本文測量問卷的整體信度系數為0.968,大于0.9,證明了其可信程度非常高,表1反映了測量量表中五個測量維度的信度系數,整體問卷21個項目的信度系數為0.968。
(2)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6.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各題項的因子載荷系數如表2所示,表明各變量的研究題項均有較好的效度。
四、 數據分析
本文采用了結構方程建模(Structru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技術對研究模型進行檢驗,分析采用的統計軟件為Amos 7.0。
將調查問卷中的數據導入進行運算的結果如表3所示。模型擬合結果說明:模型擬合的x?值為310.751(自由度df為175),x?/df為1.776
表3模型擬合指標值
從模型的顯著性檢驗結果可看出,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793,C.R.值為3.096,大于1.96的參考值,且P值為0.002,達到了0.01的顯著水平。這說明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有顯著影響,假設H1得到了驗證。
從社會資本與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的關系看,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認知維度和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關系的C.R.值分別為4.720和2.162,均大于1.96的參考值,且P值分別為0.000和0.031,分別達到了0.001和0.05級別的顯著水平,這樣假設H2a和H2b得到了驗證。而社會資本關系維度和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關系的C.R.值為-0.238,小于1.96的參考值,且P值為0.812,大于0.05,因此社會資本關系維度對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的影響不顯著,假設H2c未能得到驗證。
從社會資本與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關系看,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C.R.值為2.225,大于1.96的參考值,且P值為0.026,達到了0.05級別的顯著水平,這樣假設H3b得到了驗證。而社會資本結構維度、關系維度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C.R.值分別為0.159和-1.850,均小于1.96的參考值,且P值分別為0.873和0.064,均大于0.05,因此社會資本結構維度和關系維度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不顯著,假設H3a和H2c未能得到驗證。
五、討論與結論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對企業創新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與前文中部分學者的觀點一致。這表明了:首先,知識對企業創新確實是重要的。Grant提出了基于知識的企業理論,將知識資源視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42]。創新型企業的本質是創造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并創新產品以實現市場價值。對知識的管理和合理運用會決定企業的成功,對從事創新的企業來說,尤其是這樣。其次,在供應鏈關系中,知識的有效分享對企業創新是非常有利的。企業創新需要知識積累,而這種供應鏈中的知識流動,使得企業能夠借助于供應鏈關系,較為方便和低成本地獲取上下游企業的知識資源,用之于企業創新活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創新型企業結成供應鏈關系,知識分享至少是重要的副產品,企業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都需要這種基于供應鏈關系的知識分享的發生。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和認知維度對企業間知識分享的影響也被驗證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在供應鏈中,企業的上下游關系為供應鏈企業帶來了重要的關系資源,這些資源直接促進了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社會資本理論來自于社會學,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到管理學領域,在管理學中發展壯大。近年來,社會資本理論與競爭優勢理論、知識管理理論交織在一起,促進了基于知識的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
在供應鏈中,企業間的聯系,尤其是經常性和頻繁的聯系對企業間的知識分享非常有利,尤其是對隱性知識的分享更為重要。Hansen指出,企業間的隱性知識共享,尤其需要強聯系的支持[43],本文的研究結論也支持這一觀點。供應鏈企業的合作使它們擁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標,減少了矛盾沖突,分享知識也減少了阻力。供應鏈企業間文化的相容性,加強了彼此的認同和理解,使企業間更容易溝通,這對促進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也非常有利。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關系維度與企業知識分享的關系未能得到驗證。確實,企業間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供應鏈雖然拉近了企業間關系,也未必能建立起企業間的信任關系。在供應鏈中,企業間的信任對知識分享應該是有利的,但由于社會資本三個維度的自相關性,信任促進了聯系的強度和共同目標的形成。這樣,可能導致關系維度通過結構維度和認知維度,間接促進了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
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和企業創新績效的正相關關系得到了驗證。這表明,供應鏈企業的共同目標,使得協同創新減少了阻力。供應鏈企業間文化的相容性,加強了彼此的認同和理解,促進了供應鏈企業的合作創新和創新績效。但供應鏈企業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和關系維度與企業創新績效的關系未能得到驗證。從結構維度看,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分享在社會資本與創新績效間可能扮演了中介作用,企業間聯系通過促進知識分享,進而促進了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但從關系維度看,信任無論直接還是間接,都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無顯著影響。仍舊可能是由于社會資本三個維度的自相關性,信任促進了供應鏈企業間聯系的強度和共同目標的形成。這樣,可能導致關系維度通過結構維度和認知維度,間接促進了供應鏈企業的創新績效。當然,社會資本關系維度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P值為0.064,雖然未能達到0.05級別的顯著水平,但也有一定的顯著性,說明社會資本關系維度也可能是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直接影響變量。
總的來說,本文的創新之處體現在:(1)驗證了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是企業創新績效的重要影響要素。(2)發現了社會資本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的正相關關系,尤其是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和認知維度對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有顯著促進作用。(3)揭示了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分享在社會資本和供應鏈企業創新績效間的重要中介作用。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樣本從某咨詢公司的數據庫中抽取,盡管獲得的有效數據滿足了研究的要求,但代表性仍有不足。在社會資本的變量測度上,考慮了主要的社會資本要素,而其它代表社會資本的要素也可能對整個模型產生影響,另外社會資本的自相關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研究收集的是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截面數據,而企業創新和知識分享作為一個持續過程,長期跟蹤研究也許會對上述結論有所修正。筆者計劃在今后的研究中選擇更加廣泛的調查樣本,結合深入的案例研究方法,爭取對中國供應鏈企業創新問題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參考文獻:
[1]
Kirk,A.P., Curtis, M.G.,Cors,T.M.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3,39(2):95-121.
[2]韓煥法,薄利娜,薄亞例.面向供應鏈管理的知識創新保障機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4):165-167.
[3]吳冰,劉仲英.供應鏈中的知識創新網絡[J].科學學研究,2006,(8):280-285.
[4]Roper, S.,Crone,M.Knowledge Complementarity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Local Supply Chai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4 (4): 339-355.
[5]陳建新,謝磊,土建東.供應鏈中知識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4):142-145.
[6]Hult, G.,Ketchen, D. Knowledg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in Supply Chains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 24(2): 458-475.
[7]Nahapiet, J.,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8]Yli-Renko, H., Autio, E.,Sapienza, H.J.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587-613.
[9]吳翊民.供應鏈成員間知識共享與創新討論[J].供應鏈管理,2008,(12):109-111.
[10]彭燦.供應鏈中的知識流動與組織學習[J].科研管理,2004,25(3):81-85.
[11]張旭梅,陳偉,張映秀.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09,(10):34-45.
[12]林巖.運用供應鏈伙伴知識提升知識創造水平:基于專利數據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9,(9):138-147.
[13]林,彭燦.知識共享、供應鏈動態能力與供應鏈績效的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7):89-102.
[14]李興國,李世林,王磊.基于知識的供應鏈合作機制研究[J].情報雜志,2005,(7):2-4.
[15]Christensen,W.J.Build-to-order and Just-in-time as Predictors of Applied Supply Chain Knowledge and Marke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6):76-92.
[16]吳冰,劉義理,趙林度.供應鏈協同知識創新的激勵設計[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7):120-124.
[17]曾德明,文小科,陳強.基于知識協同的供應鏈企業知識存量增長機理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2):36-45.
[18]Cheung,M.S.Does Relationship Learning Lead to Relationship Value? A Cross-National Supply Chain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32(6):98-113.
[19]Modi,S.B.Supplier Development: Improving Supplier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3(1):45-78.
[20]Love,P.,Gunasekaran,A.Leoingallianees:Aeustomer-Supplier Focus for Eontinuous Improvement Inmanufacturing[J].Hidustrial and Comxnereial Training,1999,31(3):88-96.
[21]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2]張慧濤.供應鏈企業間知識轉移中的知識破損及對策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8,(11):46-48.
[23]Delone,W.H.,Ephraim,R.M.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Dependent Variabl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24]Karlsen,J.T., Gottschalk,P.Management Roles for Successful IT Project[J].Project Management,2002,8(1):7-13.
[25]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3):293-317.
[26]Anderson,E.Two Firms, One Frontier: On Assessing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0,31(2):19-30.
[27]Koka, B.R.,Prescott, J.E.Strategic Alliances and Social Capital: A Multidimensional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5):795-816.
[28]徐莉,庫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調節機制的綠色供應鏈知識共享研究[J].技術經濟,2009,(3):119-123.
[29]李隨成,楊婷.知識共享與組織學習對供應鏈企業間研發合作績效的影響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5):97-103.
[30]Batenburg, R.,Rutten, R.Managing Innovation in Regional Supply Networks: A Dutch Case of Knowledge Industry Clustering[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3,8(3):263-270.
[31]Ke, W.L.,Wei ,K.K.Factors Affec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3):297-308.
[32]朱慶,張旭梅.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33]葛亮,張翠華.供應鏈協同技術與方法的發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6):151-154.
[34]張丹寧,杜曉君.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在中小企業集群知識創造中的功能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3):45-51.
[35]Quinn,F.Collaboration:More than just Technology[J].ASCET,2001,6(3):32-39.
[36]袁磊,武振業.戰略聯盟中的文化協同[J].管理百科,2001,(5):36-38.
[37]Uzzi, B., Gillespie, J.J.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6):34-67.
[38]張翠華,任金玉.新一代的供應鏈戰略:協同供應鏈[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407-410.
[39]趙光華.論產業集群供應鏈協同體系的構建[J].供應鏈管理,2010,(3):30-33.
[40]周立華,宋殿輝,王玉民.供應鏈協同的競爭優勢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4-6.
[41]王寧.知識供應鏈中知識創新能力的構建與提高[J].圖書館學報,2009,(2):12-14.
[41]Akkermans, H., Bogerd, P., Doremalen,J. Travail,Transparency and Trust:A Case Study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lanning in High-Tech Electronic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3):445-456.
篇4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剛要》)明確指出,“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與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種聯合培養方式,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
本研究以《剛要》為指導方針,依托國家實行“大交通”的行業背景和目前高職院校現有辦學條件,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高職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物流行業發展需要,面向物流行業物聯網管理與技術應用崗位,培養了解物聯網相關法規和發展動態,懂得現代物流管理相關知識、物聯網基本理念和物聯網核心技術原理,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應用軟件從事物聯網系統規劃、管理與應用等工作,具備規劃、運行和維護物聯網的基本能力、物聯網項目實施管理能力的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優良、職業道德高尚、操作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突出、專業特長鮮明的高素質高技能物聯網復合應用型人才。
二、“校企融合”專業辦學模式
1.建立多方參與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建立具有職業特色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廣泛吸納行業、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專業指導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針對行業發展變化、職業崗位需求、職業能力要求對專業發展方向、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把脈,確保專業建設和發展方向與職業崗位緊密對接。
專業指導委員會將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開發、師資隊伍培養、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制定和實施科學的質量評價標準,建立行業企業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
2.實行柔性化教學改革
聘請高層次專家團隊和客座教授,把企業、行業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帶入課堂,不斷更新和拓展教學內容。以現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基礎進行深層次的產學融合,實現校企共贏。
與相關行業協會形成緊密互動,在技能證書和員工培訓、科研、實習、招聘等方面為行業發展、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三、“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需求相融合
依托物流行業,根據行業企業物聯網復合應用型人才需求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行業企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的變化做出及時響應,以需求為導向修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需求深度對接。
2.課程體系與職業標準相融合
基于物流領域的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高職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綜合考慮國家物流師職業標準和物聯網技術與應用職業標準,依據職業標準制定專業職業能力標準。專業職業能力標準包括: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并以專業職業能力標準為依據設計課程體系。
3.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項目課程。課程開發來源于企業典型工作崗位,課程內容來源于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情境,將教學過程和真實工作過程進行“融合”。
4.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
理論知識來源于實踐積累和總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實踐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有力支撐。因此,不但要在課程內、課程間、學期間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相融合,設計課內實踐、集中實踐、課外實踐,還要在課程考核中實行課程內、課程間、學期間專業系列化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雙合格”考核制度。
四、課程體系構建
基于物流行業的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高職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要充分考慮專業的理論基礎和物流行業發展需要,因此課程設置需要整合相關交叉專業的特點,以“寬、專、交”的知識體系為目標,注重課程體系的交叉融合。針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與物流企業的互動合作,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通過職業崗位調研、職業能力探析、職業情景搭建,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構建“物流企業管理與物聯網技術應用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結構主要劃分為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及實踐課程三大類。其中,專業課程根據專業知識學習的承接性和重要性又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突出“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如圖1所示。實踐課程為凸顯高職類院校應用型本科專業特色,與本科院校物聯網相關專業實行“差異化經營”,加大了實踐課程比重,將實踐課程又分為課內實踐課程、集中實踐課程、課外實踐課程,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具體體現與本科院校相區別的“理實交互”特色,即課程內部理實交互、課程之間理實交互、課程體系理實交互。
圖1 課程體系結構圖
1.通識課程
通識課程主要包括:政治與國防教育、體育、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等。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思想政治覺悟,對事物有著正確的審美觀,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積極向上的精神,對英語、計算機應用、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有較好掌握,并能熟練應用。
2.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三部分。
2.1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物流經濟學、管理學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現代物流管理、物聯網導論,使學生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須的專業基礎知識。
2.2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物聯網技術原理與應用、傳感器原理與應用、無線通信原理與應用、物聯網信息管理與維護、物聯網終端設備選配、數據備份與恢復技術、嵌入式應用系統、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物聯網安全與管理、物流信息技術、ERP原理與應用、二維條形碼技術原理與應用、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供應鏈管理、物聯網應用案例、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等,使學生達到本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需的核心知識。
2.3專業拓展課程
專業拓展課程包括:物流統計、市場營銷、運籌學、電子商務物流、物聯網英語、管理與溝通等,使學生在達到專業培養目標所需知識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知識拓展和能力上升空間。
3.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包括:課內實踐課、課外實踐課和集中實踐課。集中實踐課主要包括:管理基本技能實訓、供應鏈業務實訓、ERP業務實訓、職能倉儲管理實訓、智能物流供應鏈管理實訓、車輛調度實訓、立體苦點、線、面業務實訓、企業物聯網構建方案設計等。通過實踐課程,使學生具備本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能力。
篇5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創新與創業;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2-130-002
一、國內外在該領域的教學管理體系的動態分析
(1)按照Lundstr?m和Stevenson(2001)的觀點,創業動機、創業機會和創新技能三個方面共同決定了人們的創業精神,而這三個方面都是可以通過教育來提高的。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早在1919年,美國的青年商業社便對高中生實施商業實踐教育。194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開出美國大學第一門創業教育課程。上世紀80年代,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創業者掀起一場“創業革命”,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迅速發展,并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從小學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根據麻省理工學院1999年統計,1990年以來該院師生平均每年創辦150家新公司,僅1994年這些公司就提供了110萬個就業崗位,銷售額達2320億元。硅谷60%―70%的企業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和教師創辦的。
(2)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探索開展的較晚。2002年教育部確立清華大學等9所院校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試點院校。2008年教育部通過“質量工程”項目建設了30個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2012年8月教育部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規定,各高等學校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教育課程。2014年12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4]15號),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全體大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納入學分管理,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實際效果。
隨著互聯網技術對金融領域的不斷滲透,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勢所趨。
(3)2013年以來,以第三方支付、眾籌融資、P2P借貸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業態蓬勃發展,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續的創造能力。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互聯網金融成為實業界和學術界熱議的主題,國內外金融教學、科研單位,緊跟時代潮流,積極追蹤互聯網金融最新前沿動態,不斷豐富金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二、我校教學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作為前央行下轄的金融院校之一,河北金融學院是華北地區唯一一所以金融學科為主的院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無數高端金融從業人才,并即將納入教育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系列。目前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各種金融業態層出不窮,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成為金融領域最具創新和創業的前沿領域。金融學科作為我校的主要學科,但我校對互聯網金融的教育教學管理仍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未設計針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教學方案,也未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業的教育方案,遠遠不能滿足互聯網金融的實踐發展,不利于我校繼續保持金融學科教育教學的領先地位,不利于我校培養金融類應用型本科人才。
(1)建立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目標,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質量。
(2)探索互聯網金融校企合作項目。邀請京津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參加我校的互聯網金融合作項目,豐富學生的實習實踐基地。
(3)設計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并將其納入學分管理。
(4)改進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案例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創業模擬等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實習,親身體驗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營。
(5)提供創新創業資金支持。目前我校缺乏對互聯網金融的資金支持,不利于學生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創業制度,對互聯網金融感興趣的大學生均可參加本項目的實施。
三、基于互聯網金融創新與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管理方案的主要內容設計,以河北金融學院法律系為例
(1)培養目標。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質量,在知識要求方面要掌握、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理論;系統地掌握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政策的基本框架,了解學科理論前沿和法治建設的趨勢;了解金融、會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一定的工具性知識,包括一門外語、計算機知識、信息技術應用和文獻檢索知識以及方法論知識。
(2)能力要求。掌握法學、金融學等方面的基本業務技能;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金融以及兩者結合部分的實務訓練,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備運用所學法律知識規范金融企業行為和防范法律風險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對金融企業行為進行有效監管的能力。
(3)素質要求。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備剛正不阿的品格;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職業素養;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學素養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4)培養模式。開展互聯網金融校企合作項目。邀請京津冀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參加我校的互聯網金融合作項目。納入合作項目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大學生一方面參加學校的理論課程學習,另一方面必須在互聯網金融企業實習,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必修課程。
(5)課程體系。開設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分別為《互聯網金融理論與最新發展》《P2P融資平臺商業模式與典型案例》《眾籌融資平臺商業模式與典型案例》《網絡銀行商業模式與典型案例》等,并開設《P2P融資平臺軟件應用》的實驗室課程,在互聯網金融實驗室進行上機操作。
(6)教學內容。講授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理論,互聯網金融業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以及互聯金融商業模式。對幾種典型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如P2P、眾籌融資、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等進行專業授課。
(7)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其一,開展案例教學方式。對目前運作成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典型案例教學。其二,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創業模擬等實踐活動。其三,組織學生在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實習,親身體驗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營。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8)提供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建議學校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資金支持。除此之外,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廣泛吸引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四、縱觀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條列措施,如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于2014年3月29日舉辦了第一期“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高管培訓班”
在此基礎上,中央財經大學于2014年3月國內首推專題講座式課程《互聯網金融》,該課程是面向2013級全日制學術型及專業碩士研究生全新打造的新型選修課程,并被寫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學分為2學分,于3月-6月期間共舉行了講座8場(約32課時),金融學院副院長李建軍教授主持了各期課程的講授和討論。課程邀請到羅明雄、黃震、易歡歡、董寶青等校內外知名人士,采取授課內容專題化、師資結構多樣化、考核形式靈活化等幾大創新模式,按照課程體系的內在邏輯設計安排講座專題,根據課堂筆記質量進行考核,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良好思維方式。除此之外,中央財經大學于2014年成立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專門致力于互聯網經濟、互聯網金融的科研教學工作。2014年上海金融學院設立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制定并實施創業指導工作的規劃和規章制度,并具體指導各學院系部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全校性的科技創新和創業活動指導以及相關活動的組織;舉辦國際國內學生創新創業專題研討和交流;負責國家級和市級創新創業項目的實施;負責學生創業項目孵化和創業園區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上海金融學院于2014年正式開設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為通過自主測試選拔具有從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相關領域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
篇6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50-01
一、引言
無論從宏觀上來看,還是從大學生自身出發,都應發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創新型人才為國家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撐,因此,創新教育逐漸滲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學中。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而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為我國企業輸送創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為大學生提供可靠的創業理論基礎與有關實踐經驗。那么如何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就成為當前高校繼續解決的問題。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
1.大學生自愿創業率低
據有關調查,大部分學生的創業意識較弱,他們多年來接受的教育似乎是為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極大部分大學生不愿自主創業。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大學生甚至被迫去創業,而由于他們缺乏創業基本知識和理論,這些大學生在創業的路途中一路顛簸,創業結果不盡如人意。雖然很多大學生都認清創業的價值,對創業的人心生敬佩和仰慕之情,但是大部分大學生并未主動專門學習有關創業知識與理論,沒有為創業做好真正的心理準備和行動準備。調查數據顯示,自愿創業的大學生在其中僅占不到1%的比率,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愿創業率非常低。
2.高校不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認識尚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高校僅把創新創業課程作為一門選修課程,沒有將它納入必修課的范疇,所以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內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沒有深入學習創新創業課程,導致很多學生沒有接受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因此,高校不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阻礙了學生接受有關知識,限制了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如何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1.加強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安穩、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只身冒險,投身于風險大的創業中,因此,首先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理念,傳授創新創業的新型教育理念給在校大學生,并逐步構建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體系。很多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存在偏差,他們認為創業成功后能給創業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同時也要承擔巨大的創業風險,所以很多大學生都望而卻步。因此,要讓大學生正確認識創業的價值就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創業給創業者帶來的不僅是一筆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責任,創業者要具備優秀的個人品質和承擔風險的素質才有利于創業。
高校可通過以下實踐活動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高校要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在校內設立有關創新創業的各種競賽活動,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以專業為背景,以團隊合作為目的,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高校可開創名為“挑戰杯”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以學術性社團為平臺,逐層推動創新創業活動的廣泛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巨大潛能。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沙龍、創建校友互動論壇,這樣能使學生在特長與專業間找到切合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校內設立一個“創業基地”,用以擺放有關成功人士的點滴成長和勵志故事,以供學生參觀,通過宣揚自主創新創業的先進典型,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勇氣,使更多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活動中找到創業的真諦和價值。
2.加強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首先,高校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把創新創業課程列為某些專業的必修科目,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在課堂上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生動地展示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的過程、規律與方法,以樹立創新創業觀念;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和精神,因為一個創業者必須要具備非凡的素質和人格魅力或者過人的才智才能勇敢面對生活的各種考驗;要把創新創業課程與本專業課程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本專業知識來拓展創新創業課程,例如,講授《管理學》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以便獲得所需知識。由于我國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仍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高校要在摸索中前進,吸取教學經驗,在原有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基礎上逐步改善,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我國高校要積極應對挑戰,努力發展創新創業課程,為國家輸送創新型人才。高校要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風險意識和創業精神,并努力構建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以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唐瑤.芻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及培養途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6-01
篇7
關鍵詞:創新創業;指導模式;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222-02
目前由于高校擴招、經濟增長趨緩等多方面因素,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政府和高校采取多種積極措施推進大學生就業,其中創新與創業教育工作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創新教育,其實質就是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必須將創新理念全方位貫穿每一個教學環節,用創新理念指導教學全過程。創業教育則是在普通教育基礎上進行的,以開發受教育者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個性的創業實踐活動教育。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目標同向,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同質,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內容結構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功能同效。然而,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機制存在一定偏差。一些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功利化,將創業作為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這種教育目標機制過于狹隘并缺乏遠瞻性。實際調查中,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如下問題:學生積極性高但實際創業率較低;科技轉化成功率較低;創業社會文化基礎與環境薄弱;創業風險較大。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工作。本文主要探討以參與項目和競賽作為實踐手段,以參與基地建設作為實踐平臺的創新創業指導模式。
一、以參與項目和競賽作為實踐手段
創新創業實踐是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起中介意義的環節,它為大學生提供了實現自身想法和展現實踐能力的基本平臺。高校主要通過舉辦各種科研、設計、開發、創業模擬和競賽以及組織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作為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手段。“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擴充為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創新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創業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創業實踐項目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下完成。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創新訓練項目是基礎,創業訓練項目是過渡,創業實踐項目是目標。可以興趣驅動和自主實驗為原則開展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開展創業訓練計劃時引入模擬公司管理模式;實施創業實踐計劃時配有創業導師并引入孵化器。指導學生參與學科及科技競賽活動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與實踐重要途徑之一。“大學生挑戰杯”有兩項重要賽事,分別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為大學生科技成果提供展現舞臺。當前,“挑戰杯”科技作品成果社會價值愈來愈高,參賽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與創造性也不斷提高,成果質量日益得到專家及社會的認可,并產生了社會價值。然而“挑戰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競賽滲透著濃厚功利色彩,折射出應試教育弊端;競賽作品學院氣濃,成果轉化較難;科技創新陷入創業困境。
二、以參與基地建設作為實踐平臺
由于項目參與式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強調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學生通過“干中學”方式實現創新創業意識及技能提高。高校可與政府、企業一道通過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的基地建設作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新實踐能力。高校可為大學生創立大學生創新實驗室,大學生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科研活動并主動參與創新性實踐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業和學科競賽,提高學生基本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實踐技能提高,培養團隊精神;同時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實驗,為大學生創建了一個開放式的環境。培養大學生創業思維和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提高自身能力、發掘自身潛力的平臺。高校可大力發展校外實習基地,建立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結合的雙導師制度,通過校企合作,針對性地選擇和實施項目,為大學生提供創業鍛煉的場所和機會,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職業責任感和專業知識學習興趣,培養面向社會、創新能力強、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同時為大學生了解市場、熟悉公司基本管理和運作情況提供創業經驗。以政府或高校主導的大學生創業園主要幫助和推動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成長,創建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環境。政府可提供如下扶持政策:如資助優秀創業項目、支持創業載體建設、提供創業場地扶持、鼓勵多渠道融資創業、減免相關稅費、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創業指導和培訓等。斯坦福大學所在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創業園,通過提供基礎商務服務、中介增值服務和資本運作服務等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高校中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師生來開拓創業。
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指導模式,以參與項目和競賽作為實踐手段中主要討論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和“挑戰杯”大賽。以參與基地建設作為實踐平臺中主要討論了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校外實習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偉,錢執強,徐東波.“大學―科技園”聯動的創新創業培養模式淺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3(5):51-53.
[2]盧寶臣.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7):140-141.
[3]許朗,貢意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項目參與式創業教育[J].學術論壇,2011,(9):213-217.
[4]孫曉梅.試論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功能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20-122.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管理模式[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6):118-121.
[6]徐欽民,張濤.工科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型素質培養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14(5):4-6.
[7]丁三青,王希鵬,陳斌.我國高校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與創新教育的實證研究――基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8]張向明,劉新瓊.構建創新創業大平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6):130-132.
[9]韓照祥,朱惠娟,李強.探索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培育創新創業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82-84.
篇8
1.1創新創業教育概況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那么創新創業教育含義是什么呢?1991年在東京舉辦的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從廣義上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定義,它是指通過教育手段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開創性個性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具有基本業務素質、創新思想境界和開創性個性的人才的過程,是一種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理念、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除了在校生的教育外,創新創業教育也面向全社會,主要針對一些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實踐的教育,為一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或已經成功創業的個人或集體提供系統、科學的教育指導。
1.2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落實大學生創業政策,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提高就業率的重要措施。這是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之所在。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各級政府積極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各項工作堅持扎實基礎、搭建平臺、注重引導的原則,采取有力措施優化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服務環境,要求高等學校營造支持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環境,從上到下著力構建層次分明、覆蓋全體、系統科學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1.3創新創業教育作用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利于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決策力、組織力、領導力、協調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認識環境、把握機會、明確風險,在實踐過程中按照所學的商業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設計,因此大力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能夠不斷提高創新人才的質量。
2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2.1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作用
圖書館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組成部分,隨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適應需要而發展起來。它配合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向學生提供文獻資料、情報信息,使學生獲得知識,受到教育。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進行廣泛的學習,充實擴展課堂學習內容,達到擴大知識視野、增加信息量的目的。高職院校圖書館要與高職教育的需要相適應,就需從它的服務目的與對象、館藏信息資源建設及綜合發展方向上與之相適應。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職業教育的使命,培養面向社會基層、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追求的目標。
2.2圖書館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圖書館具備文獻信息的資源優勢,它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大學生最喜愛的地方之一,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即主動地向他們提供一些創新創業方面的精神食糧,幫助他們樹立“想創業、敢創業、爭創業”的思想,使他們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正確地看待創新創業問題。圖書館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是學校教育整體系統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中外期刊和電子資源等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職教特色,重點收藏大量有關基礎、專業性職業教育和其他一些綜合性的書籍。這些大量的數據以紙質文本、光盤、數據庫等形式存在,利用因特網、電腦終端、電子郵件等方法和技術手段突破時空限制服務于廣大師生,成為學生獲取創新創業知識的良師益友。圖書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教育形式更為靈活,圖書館作為“第二課堂”,實現了高職教育中學校課堂教學同圖書館創新創業教育的雙向滲透,將從過去依賴課堂教學的灌輸,轉向包括創新創業教育在內的尋求全面素質的提高。另外,圖書館為學生學習其他知識、博覽群書提供了一種安靜有序的閱讀環境,因此,圖書館成了廣大學生經常匯集的場所,在這里整齊有序地擺放各種文獻資料,整個環境清潔明亮,安靜幽雅,相比于課堂,這里更多了些讀書的環境和良好的氣氛,而思想問題的解決必須在這種有形無聲的環境中才能實現。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會互相切磋、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互相比較、互相督促,吸引他們到知識的海洋去汲取人類智慧的精華,尋找人生的真諦,提高綜合素質,全身心開展創新創業。
3圖書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措施
3.1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高職院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這些紙介、電子的資源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最基本的物質條件。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教育,圖書館應嚴格把關采書環節,應聘任各專業和各學科的帶頭人、教授、教學能手以及學生代表擔任選書顧問,由他們有針對性地提出所需書目。另外,采編部門應制定科學的選書制度和規范的選書程序,加強紙質文獻資源的收藏。在采購的過程當中應注重提高文獻資源的質量,使館藏紙質文獻的結構更趨科學、系統、合理,增加延續性。高職圖書館工作的一項新的內涵,就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現代化的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全面的創新創業成功實例和經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欲望。在這個過程中就應加快自動化、數字化進程,進而對館藏資源進行適時調整,將采集力度轉到電子信息資源上,認真采集網絡數據庫和光盤數據庫等非紙質資源,從而建立起虛實結合、互為補充、彼此融合的巨大信息資源庫,為創新創業教育準備充足的文獻資源。
3.2提高館員服務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作為高職圖書館館員,工作的重點是激活其創新創業欲望。有了這種想創業的想法,學生們才會有行動,圖書館應通過服務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圖書館要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貢獻力量,重點就是要建設一支能為創新創業服務的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圖書館專業隊伍。這就要求高職圖書館在穩定和加強圖書館專業隊伍基礎上通過各種途徑盡快培養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和圖書館專業隊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制定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調動館員的競爭意識,同時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要加強館員思想作風建設,定期組織崗位培訓,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館員,才能為學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注入活力。應該解決原本課堂教育講授的傳統知識不能滿足高職學生創業需求的問題,就要吸引學生到圖書館來,為學生提供了完全開放、自由的空間,在這里學生自覺學習,引導他們拋開課堂形式和課堂紀律的約束,依照各自愛好和興趣,自主地選擇各類文獻資源,進行自我知識的延伸和深化教育。
3.3幫助高職生培養初步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態式的雙贏結構,創新創業能力包括前沿信息的獲取能力、創造性地思考和行動的能力、把握機會的能力,還包括綜合利用各方面知識能力、辨別吸收能力和消化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館員可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以及先進的網絡檢索設備、對信息進行檢索加工等優勢,準確及時地將最新的資源、技術與各專業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也可通過組織系列講座、圖書活動周等活動,不僅教給高職學生查詢、存儲、組織、傳遞、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要教給學生如何創新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在此基礎上,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很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
3.4加大宣傳力度
收集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利用圖書館平臺大力宣傳。充分認識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是高等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因而高職院校的館藏既要強調專業性,更要注重實踐性。因此,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了培養學生“較強實踐能力”,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將各屆畢業生的優秀設計作品及創新創業成功案例收藏起來,開辟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特色館藏室,展示成功的作品,以形成與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素質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相一致的實訓仿真職業環境,學生通過這些實物作品及真實案例,可以獲得比文獻資料更形象、更直觀、更真實的信息,這對于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4結語
篇9
一、創新創業教育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具備創業基本素養和創新型人才的現代高等教育模式,通過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熏陶,重點分層次、分階段的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素質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順應時展需要,滿足社會對專業型、創業型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實用性教育體系。因此,在民辦應用型高校實施教育改革和“互聯網+”時代的推動下,需要結合民辦高校在校生的專業特點,積極開展“專業教育+創業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更好地推動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1.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薄弱
民辦高校的學生多為二本或專科學歷,起點較低,基礎也相對薄弱。因此大多數學生普遍關注自身發展方向,而對學校的認可度卻比較低,學生自身也缺乏自信,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執行能力也較差。加之會計學這個專業的特點,導致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普遍比較沉悶,思維相對固化。對于就業的選擇也比較保守,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從事本專業的會計工作,而對于創業只有少數家境富裕的學生萌生過想法,但也沒有具體的規劃和實施。由此可見,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相對薄弱。
2.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不完善
目前,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完善。一方面,民辦高校針對會計學專業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多是在會計學專業課程基本完結的基礎上,針對大三、大四的在校生開設的虛擬創業實訓課程,缺少創新創業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鍛煉。另一方面,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資源相對欠缺。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不僅沒有多樣化的創新創業資源進行指導,而且學校購買的虛擬創業的軟件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真實的模擬企業創業環境,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性學習。
3.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
大多數民辦高校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師資隊伍,這往往是制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而言,首先,民辦高校所需的專業的、有實戰經驗的創新創業教師數量相當不足。其次,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師多是由專業課的專職教師甚至是行政人員或者輔導員擔任。最后,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師一般不具備專業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創新創業實戰經驗積累。因此,現有的創新創業師資力量無法滿足民辦高校開展“專業教育+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
4.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力度不夠
由于民辦高校的體制與公辦院校的體制大不相同,辦學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自身投資,而創新創業教育更是一項巨大的系統性工程,所以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實踐平臺的建設也需要民辦高校自身進行投資與開發。由于受學校體制和資金來源的限制,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實踐平臺相對匱乏。比如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示范基地、實踐基地和孵化產業園等數量相對較少,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訓練,而且也無法滿足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辦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步伐。
三、改善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1.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民辦高校通過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可以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同時也有助于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所以,針對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學院應積極制定“專業教育+創業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到會計專業課程的講授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此外,學校還應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電臺廣播、圖書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的優惠政策和幫扶措施。另一方面,邀請創業成功的校友或知名人士來校開展經驗分享座談會,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激情,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
2.構建有層次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石,對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辦高校應建立有層次且全面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就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應在大一階段開設通識教育,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通識課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在大二階段開設專業教育,將“專業教育+創業教育”相融合,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創業所需的基本素養。在大三上半學期開設創新創業基礎教育,掌握創新創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大三下半學期開設創新創業實踐訓練,在模擬訓練和體驗中增強創新創業能力。在大四階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促成學生創業與就業的全新局面。此外,豐富創新創業課程資源,開發創新創業網絡課程,建立創業公開課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加強專業的創業師資隊伍培養
師資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攻堅力量,有利于保障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因此,民辦高校應加強專業的創業師資隊伍培養。首先,為了滿足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不同階段的創業需求,應建立“四層網絡”專業教師體系,即由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專家構成的“戰略專業網絡”,由企業精英和職業經理人構成的“教練網絡”,由初創型企業校友構成的“同行網絡”,由教研能力較強的教師構成的“教師網絡”。其次,應采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師資激勵政策。一方面,鼓勵缺乏經驗的教師進行自主創業或者到企業掛職鍛煉;另一方面,聘用有創業經驗的社會人士或者企業經理人擔任創新創業教學任務。
4.建立多元化的創業實踐平臺
實踐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檢驗環節,是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民辦高校應通過引入企業、政府等社會力量共同建立“空間+教研+活動+孵化+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創業實踐平臺。首先,通過建立模擬創業環境的實訓空間,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其次,學生參與教師申請的創新創業科研項目,可以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再次,學生通過參加創業競賽等活動,可以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另外,通過建立產業孵化園,為學生提供自主創業所需的場地環境。最后,為學生創業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資金扶持、技術咨詢、項目策劃、人員培訓等多類創業服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的推動下,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民辦高校刻不容緩的攻堅任務。因此,民辦高校需要提高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結合民辦高校體制和不同專業特色,積極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構建有層次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加強專業的創業師資隊伍培養,建立多元化的創業實踐平臺,實現“專業教育+創業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型、創業型人才。
【會計學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王碩.基于“互聯網+”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分析[J].納稅,2018(07):236-237.
篇10
【關鍵詞】人才培養;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 研究背景
創新創業教育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成功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基于“創業崗位”需求調查調整專業課程設置,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1],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業教育。本文為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路徑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為培養具有生存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復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此,把握市場化發展的基本規律,進行適合于暖通專業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業崗位”需求調查是非常必要的,也為實施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實踐依據。
2 確定暖通專業創業崗位
根據高職暖通專業崗位群基本框架,采用網絡新聞采集法進行“創業崗位”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時段是2015年5月至6月,以“暖通專業”、“創業”為關鍵詞共收集到12200條信息,對互聯網近3年來的網頁進行瀏覽,匯總形成適用于大學生創業的具體崗位情況,將其整理如表1。
這里面A代表的是設備營銷與服務崗位群,B代表的是設備安裝施工崗位群,C代表的是設備運行維護與管理崗位群。統計結果為A類共包括10個具體崗位,B類共包括10個具體崗位,C類僅有1個創業崗位。然后根據社會關注程度和網上評論暖通人才的創業經驗,總結這些創業人走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大學專業學習――畢業實習打工――參加暖通工程商務活動――注冊公司開展某擔項業務。
從互聯網得來的數據數量過大、典型不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挑選出更適合于我們高職高專的學生層次的創業崗位,以利于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課程改革方案。采用專家打分方法篩選出最具典型意義的創業崗位,最終制定出促進學生創業的課程改革方案。通過選擇合適的企業實踐專家,組建本專業的校企合作專家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校企合作專業指導會議和專家訪談會,針對網絡新聞采集法確定的創業崗位分類進行重要性比選,通過專家打分提取本專業的典型創業崗位。所以,得出了適合本專業學生的創業崗位主要有兩大類即為設備營銷與售后服務和設備安裝與施工。
3 建立面向創業崗位的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實施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載體與依據。將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列入教學計劃,使創業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實現融合,提高創業活動與所學專業及獲得的技能關聯度,進行專業性創業活動,從而提高創業教育水平。
3.1 調整學科體系課程,模塊化創業性專業課程
雖然按照原有課程體系,每門課程對相關知識都有所教授,但并沒有按照具體項目和創業的要求來組織,從而學生不容易將有關知識和實際項目相結合。因此,需要打破原來學科體系的課程設置,將與典型創業崗位緊密相聯的課程分解并進行模塊化。篩選、甄別出與適于創業崗位緊密相關的專業核心技能模塊,對該模塊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外延,使教學能夠滿足創業的完整知識需求,并弱化與創業無關的知識教授,從而使教學計劃圍繞創業項目來制定。典型的創業崗位是基于市場需求的直接和具體體現,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將原來的知識體系內容進行重組。例如,將原來的《供熱工程》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分成了四個模塊:室內散熱器采暖、室內地熱采暖、室外熱網工程、換熱站與鍋爐房。
以地熱采暖為例,按照創業崗位導向來安排教學內容,除供熱工程基本知識的教授外,還需補充概預算、施工技術、電工學、測量學等其他課程的內容,需要探索不同課程教師按照課程模塊進行交叉任課的模式,并探討相應的配套課程管理制度。另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方向選擇4個模塊中的2-3個模塊來學習,這樣,即保證了不超出學時數,又能強化所選模塊的學習效果。
3.2 調整與分配典型創業崗位對應的專業課程的學時與學分
學校應設置與典型創業崗位相適應的課程或課程模塊供學生選擇,并設定相應創業學時和學分。創新學分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相關創業崗位課程學習,并參加與之相關的科研、技能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取得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果或實踐經歷,經學校認定后確認的學分。筆者所在學院在此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并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必須取得6學分及以上方能畢業。我院積極開展一些小型專業競賽,例如,空調設備組裝比賽、地熱加熱管的盤管連接比賽、CAD繪圖比賽等等。比賽的成績可作為相應課程的加分項,在國家級知識競賽或院級以上的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相關成果的,經學院認定可以抵沖部分選修課學分。通過這些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參與愿望。通過這類的實踐技能大賽活動,即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激發了其他同學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也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的更廣闊的舞臺,為將來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3.3 圍繞創業崗位,開展參與式教學
在學校現有校內外實訓基地教學、頂崗實習等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圍繞創業崗位,調整參與式教學的內容和主要環節,使之與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時代要求相適應。保證教學內容緊扣創業崗位,形成較為完整知識體系,掌握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例如,我院各專業積極開展項目化教學,讓學生參與真實的項目來學習課程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讓學生得到許多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通過真實的工作,更能體會專業知識的價值更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興趣愛好,不僅促進了對企業職場環境的熟悉,也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3.4 模擬創業活動是創業教學的延伸
通過小企業申請計劃書,創業方案競賽,參與小企業生產經營等一系列的活動,對創業課程進行模擬演練。我院校內實訓場可提供設備、材料供學生進行創業實踐使用,如管道加工機具、風管加工設備、熱熔機具等,實訓中心二層的建筑設備生產與工程技術服務實訓場,基本可以實現“工地建在學校,工程師走上講臺,學生走出教室”的創業教育教學目標。同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在畢業前一年里到企業的真實環境中,融入企業真實的市場競爭,經歷失敗、成功的實踐嘗試,培養學生敢于創業的勇氣和膽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