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1: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循環疊沓 影視廣告業 業務流程 循環學習制管理 跟蹤式重修
近年來,湖南影視廣告業引領著全國的發展,為適應、服務于區域產業發展,從2008年開始至今,媒體教研室每年組織4次以上市場調研,我們分別走訪過湖南衛視、湖南經視、中廣天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區比較代表性的行業,獲得了大量的崗位能力需求信息。我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定位為影視制作方向。該方向是通過往屆畢業生調研、網上招聘用人單位調研、行業企業調研綜合分析確定。通過調研,我們得出影視制作方面的人才社會需求大,用人迫切,并長期持續。
一、現有的專業體系
我們發現原有的專業體系不適合現在企業的崗位需求。存在很多不足。從專業定位、崗位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等與行業需要脫節。課程獨立而離散。學生普遍反映所學不能適應所需,學的時候不一定所需,所需的時候卻已忘記。同時,畢業生反映專業所學與工作崗位掛接不夠,上崗不能上手。
二、專業改革的思路
現在我們改革的整體思路是,緊密貼合市場、行家全程參與。因為時尚影響著影視行業的發展,她的最大特點就是動態和新穎,由此,我們的專業也應該是時尚的、動態的。
1.緊貼市場,建立長效合作
我們與湖南電視臺建立了長效的、緊密的合作機制,欄目的工作攝影棚建立在校內,專業建設的每一環節都有行業專家全程參與。
2.加強聯系,組織專家座談
以本地區行業需求為目標,崗位專業技能為指導,來制定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首先我們成立了由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加強已畢業的專業對口就業學生的聯系,帶領學生承接企業的實際項目,根據企業需求訂單式培養學生。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及時掌握影視類行業發展動態,定期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及時調整專業課程體系。
三、改革后專業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理念是:以就業為導向,按照影視制作行業工作流程,采用真實案例為載體。設計出循環疊沓式的課成體系。
我們的課程體系為循環疊沓式結構,主要由專業素質基礎、專業技能基礎、專業技能拓展三個大部分組成。
我們循環疊沓式課程體系結構,其中的循環:就是業務流程的循環。
專業導論課: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影視制作的基本流程。大一的課程,以《藝術創想》為核心,命題指向為攝影對象為人的短片,讓學生按基本流程自由創作,走完一遍工作流程。
此時的作品評價,業務流程跟蹤總結,肯定存在許多問題:劇本編寫思維禁錮,不夠發散,美學欠缺,攝影攝像基礎欠缺。
如此,帶著這些問題,學生進入第二學期的循環。那么這個學期的課程設置,就是圍繞提升學生技術技巧進行安排。這學期以大一學生自由創作的項目作品為載體,業務流程為主線,每個環節進行提升培養教學,讓學生在大一一期作品的基礎上,把自己的作品進行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造制作。
大二一期,更換命題對象,由人更改為靜態的物件的視頻制作。圍繞增加的元素進行課程的調整設置,但制作流程不變。大二一期同樣按業務流程制作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再下一期增加新的元素,新的要求,如《影視特效》,依次類推。每一個學期,按影視制作業務流程走一個輪回,完成一個個的循環,疊沓即業務能力的升級、積累,依次類推。
教師完成一階段教學后,會編寫詳細的教學總結,根據教學總結教師和企業專家按照崗位能力需求和實際工作流程來共同開發調整教材,以便于更好的用于下一次的教學。
四、專業實訓基地建立
為了更好的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我們陸續投入了85萬元,建成了多媒體專業書畫實訓室(完成藝術創想、造型基礎、色彩基礎課程)、木木攝影棚(攝像課、攝影課)、影視后期制作機房(矢量課、圖形課、剪輯課、特效課、二維動畫)、影視制作工作室(基礎短片制作、影視短片制作)。
為了保障教學效果,我們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首先是大量引進企業專家參與課程教學,多次派本專業教師進入企業進行鍛煉。
影視制作工作室除了完成課堂教學和學生實訓的設備支持外,還能進行教師培訓并承接校內外真實項目,由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并將這些項目作為下一輪學生的課程實訓項目。
五、新的教學評價體系
我們在專業教學管理評價方面做了一定一下的改革:
第一、我們建立了學生成長值核體系、從學生入學開始到畢業一直貫穿始終,從課堂到課外所有需要學生參與的活動都有相應的分值,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可獲得相應的成長值。成長值高的學生有相對的優先權,比如說借用設備,真實項目的參與等等。
第二、我們在課程考核部分也做了相應的改革,傳統的考核通常是以一場考試結束課程,而我們課程體系所采用的是循環疊沓式,前一門課程是下一門課程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確保每個學生在每一門課程結束時都能必須提交合格的素材或作品,并通過答辯,答辯委員會的成員由我們教研室全體教師組成。針對那些沒有通過的學生,我們采用所循環學習制管理跟蹤式重修。任課教師會利用課余的時間繼續輔導未通過的學生,直至通過答辯。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 高林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9
篇2
關鍵詞: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環境藝術設計
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大批知識寬、素質高、應用廣的人才,現代教育改革就是為此服務的。教育的現代化不僅包括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也包括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投影儀、錄像機、計算機、通信等相關的技術合為一體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應用于各學科教學領域。我國從20世紀20年代起,在教學領域開始使用幻燈機、投影儀和電影輔助教學等教學手段,1978年以后發展加快,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已初步在普通教學中得到推廣及應用,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信息量大,圖文并茂,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廣博的設計專業知識信息,有效精簡授課學時,改變傳統的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采取引導啟發式、討論式、范例式、項目式、模擬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更加活躍的思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涉及的范圍廣泛,是一個協調各門類藝術的整合體,其概念及內涵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豐富性、綜合性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基本特點。正是因為這樣的知識特點,要求在專業教學中注意專業知識的縱橫聯系,讓專業知識縱看一條線,橫看一大片,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系統完整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在學生心目中才能成為立體的、引發人們探索的學科。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尤·克·巴班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指選擇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它能使教師和學生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求得最好的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直觀性強、信息量大又靈活便利等特點,能有效的把書本中抽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拉近了專業知識與現實之間的時間距離。在視聽刺激下接近專業知識、理解專業知識、掌握專業知識、探索專業知識,形成較為深刻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表象。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將豐富而零亂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綜合起來,形成鮮明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概念,從而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尋求設計規律。可見,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科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功能作用
據統計,我系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率為100%,環藝專業多門課程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有利于擴大課堂教學容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我們正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發展,知識總量的急劇增加,新的設計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使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知識內涵更加豐富。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擴大知識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上配合講解、展示,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與教材有關的知識,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課堂信息傳遞量,擴大了廣大學生的眼界,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把零散的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脈絡。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想象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一般來說,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經驗的有限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豐富多樣之間存在矛盾,需要將豐富多彩的設計知識直觀化,有利于學生去感知。傳統教學雖也有有趣的教學手段,但它缺乏多媒體課件教學所具有的多樣性和新穎性。多媒體教學手段融聲音、光色、情景于一體,視聽并舉,動靜兼備教學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容易在他們大腦皮層形成興奮點,啟發自身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源泉,也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學生在積極思維中進行綜合、對比、概括、分析、想象、聯想、評價,從而形成概念體系和規律性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減輕學生記憶負擔,降低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綜合性和生疏是造成廣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障礙的重要原因。多媒體教學以其載負的圖形信息比文字敘述更加簡潔、鮮明、形象的特點,使其更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將那些學生原來難以想象的知識變得真實可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并行是提高廣大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感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記憶的效果和質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掌握設計的規律,引導學生將感性知識與抽象思維相結合,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記憶專業設計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基本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使用某種電教媒體,究竟要解決什么教學問題,達到什么要求,教師心中必須要有數,目的要明確,要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來說,多媒體用于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手段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或者運用多媒體旨在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時的知識容量,開闊學生視野,或者是為了增強思想教育的內涵。一定要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不恰當的使用,不但收不到好的預期效果,反而浪費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沖淡了教學重點,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綜合性原則
綜合性原則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指綜合教學內容將多種電化器具有機結合,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單一媒體的局限性,充分發揮每一個媒體的功能,多種媒體互相補充,取得教學的整體效應,讓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相促進,有利學生注意力的保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有益于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二是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配合。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突出的優勢,但不能因此而不顧課堂教學的客觀需要,一味的濫用。從教師方面來講,應做到 講解與演播緊密配合,同步進行,融為一體。以學生方面來講,視聽與閱讀、思考、練習緊密結合。絕不能將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概摒棄,多媒體只是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
(三)最優化原則
最優化是指在一定學校的具體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佳效果,最優化是相對的。以較少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效果,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主要標準。因此,我們在選擇多媒體時要從兩個方面著眼:既能幫助自己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又能高效率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盡可能少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和財力。環境藝術設計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重要因素,形式為內容服務,這是一個大前提。絕不能為追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多樣化而盲目地利用多種多媒體,甚至在同一個問題中使用多種教學軟件,導致學生眼花繚亂,其結果勢必是事倍功半。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意的事項
(一)認真選擇資料,精心制作課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成功的關鍵
教學中不管是采用哪種多媒體都是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服務的,因此專業教學資料片、影視片、制作的投影片或計算機軟件的內容的選擇,必須遵照環藝課程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圍繞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師要精心編寫講稿,使其與課件資料融為一體。
(二)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靈活使用,發揮最大效能
多媒體教學的發展,不能脫離科技發展水平和國家經濟實力。在目前條件下,有些學校尚不能及時添置先進設備,教師應開動腦筋,因陋就簡,配合教學改革,使現有的多媒體充分發揮其作用。多種多媒體各有所長,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既考慮需要,又要考慮可能,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種各樣多媒體的最大效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適時引導,及時反饋
篇3
>>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軟件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高職會計專業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討 基于會計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之探索與實踐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研究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探索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改革 高職基于工作過程和行動導向課程體系開發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的成效分析與評價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餐飲課程體系改革實踐與研究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園林與花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改革探討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課程改革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討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user_number_id=732552752,側重于攝影與圖像處理)、廣州戰藍影視工作室(攝影與視頻制作)等;通過兄弟院校相關專業調研了解本專業在全省同類教育機構中的位置、優勢與劣勢,調研學校包括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文藝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技師學院(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相關專業。
(2)專業調研結論
計算機多媒體軟件更新換代速度快,硬件設備要求高。不論是處理圖像的PhotoShop軟件,還是處理動畫的Flash,制作網頁的Dream Weaver,其版本更新都已有10多次,對內存和處理器的要求越來越高。移動多媒體越來越成為主流。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風行,智能電視的出現也指日可待,移動多媒體應用越來越廣泛,相應的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企業對計算機多媒體專業人才需求量比較大,相應崗位主要有網頁設計、動畫(廣告)設計(制作)、攝影與圖片處理、視頻后期處理,尤其是網頁制作與圖像處理的崗位需求量較大。同時,企業對計算機多媒體專業人才學歷要求不高,只要專科即可,適合高職教育的定位。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就業崗位對職業資格要求不多,無職業資格準入條件限制,而對工作經驗要求較高。
(二)確立專業面向的崗位
根據人才市場、企業和兄弟院校調研結果,結合自身特長,研究確立了如下表所示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面向的工作崗位。
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面向崗位的工作任務分析
工作任務分析是對某一崗位或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目的掌握其具體的工作內容,分析的對象是工作而不是員工。工作任務描述一般采用“名詞+動詞”的形式表達,通過會議研討式完成。會議研討任務分析法是在分析專家的主持下,企業專家對崗位中的工作任務進行會議形式的研討,制定出工作任務分析表。工作任務分析時,用到的概念有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其中,工作領域指一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工作任務,它可能與工作崗位相對應,也可能不對應,取決不同職業的勞動組織方式;工作任務指工作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單件任務;職業能力指完成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為厘清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面向崗位的工作任務,研究邀請了3位工作任務分析專家和9位企業專家,召開了為期1天工作任務分析研討會。與會企業專家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面向的崗位表示認可,但是基于實踐需求,可適度合并,例如“攝影師”與“圖片處理員”的崗位可合并為一個崗位,“影視制作員”與“動畫制作員”可合并“影視動畫制作員”,最終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面向崗位的工作任務如下所述。
(一)網頁設計與制作崗位工作任務
(二)攝影與圖像處理崗位工作任務
(三)影視動畫制作崗位工作任務
四、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
從面向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三個維度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進行分析后,研究接下來依據分析結果構建了相應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把前期的開發成果轉化成可實施的課程產品。研究組織專業教師按照“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任務逐個進行討論,以確定其課程設置。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研究依據接近原理,依據共同的任務與能力,對任務進行合理的歸并,設計專業課程。
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包括基礎素質模塊和專業技能模塊。其中基礎素質模塊包括入學教育、軍訓、思品與法律、心理健康教育、大學英語、體育、畢業教育等課程組成,主要培養大學畢業生的通用知識和能力。專業技能模塊分為基礎能力部分和專業方向,基礎課程由三大構成和設計鑒賞組成,主要培養學生的美術設計基礎和鑒賞能力,為后面的多媒體作品制作打下藝術基礎。專業方向包括網頁設計與制作、攝影及圖像處理、影視動畫制作,其中通過網頁設計與制作的課程教學,學生可以達到網頁界面設計、頁面排版和特效制作的程度;通過攝影及圖像處理的課程教學,學生能夠完成常見商業攝影、后期修圖,并制作成畫冊;通過影視動畫制作的課程教學,學生具備視頻拍攝、影視后期處理、動畫合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國慶.高職項目課程的理論基礎與設計[J].江蘇高教,2006(6):137-140.
[2]熊威.高職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依據及途徑探討[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9(4):38-40.
[3]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龔友國,董鴻安,賴敏雅.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37-40.
[5]何靜,劉佳環.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會的方法與技巧――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與思考[J].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5-7.
篇4
【關鍵詞】廣告學;課程;網絡;多媒體
一、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的發展現狀
我國高校廣告專業是80年代在廈門大學首先創立,進入90年代深圳大學和北京廣播學院也相繼成立廣告專業,到了21世紀,我國有三百多所高校建立了廣告專業,廣告專業的急迅擴張與飛速發展的經濟生活密切相關。而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結合也已成為了目前每一個有廣告學專業的學校在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中最關鍵的問題。武漢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湘潭大學等廣告學專業教師都先后開展了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研究,并有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這些成果大部分都是某門專業課程的教師獨立開發并運用于教學的,所以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體系不明晰導致多媒體資源堆砌,教師多媒體技術能力不平衡導致課程效果差異大等等。
二、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的理論研究方向
第一,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了解釋更高水平的學習,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概念。有機體必須首先表現出正確的行為,這個行為將產生強化。由于看到某個特殊行為之后出現了強化,有機體可能再一次去表現這種行為,以期望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網絡與多媒體組合教學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與認知學習理論。新的學習一定要適合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發展水平,因為以前的學習已經形成了認知結構,正是這個認知結構把輸入的信息與過去的經驗聯系起來,并且強有力地制約著輸入的信息。這個加工過程包括發展一般知覺的概念的范疇,并且在相同、相似、不同等特點的基礎上把當前的感覺納入現有的相應的范疇。
第三,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與創造性學習理論。我們認為:多媒體組合教學可以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生動、有效,特別是對高等院校的學生來說,大學教育重要是教育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今后的一生可以充分發揮自主性學習的才能,真正做到活一生,學一世。
三、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研究方向
第一,運用多種媒體組合課件。一般而言,像《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之類的概述性的理論課程,運用多種媒體組合課件,可以讓教學過程更直觀、生動,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感興趣,對知識點會理解記憶得更加深刻,并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和提出問題。
第二,開發CAI課件。CAI課件是基于WORD、PPT、投影儀、錄音機,以及SWF動畫等手段而高于其的一體計算機輔助系統教學課件。
第三,開發網絡版遠程教學課程。因為廣告學專業的市場性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在不斷變換的市場中轉變思維,接受新的市場信息和觀念,因此大多數的課外生活都應該納入到學習范疇。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廣告傳播要素都依托網絡平臺,從內容到媒體,以及受眾等。這使得網絡版遠程教學課程更能滿足學生不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也可以在業余時間學習的要求。并且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和個別學習的機會。
第四,將課程的多媒體教學素材系統化,形成開放的,可以給使用者方便運用的資源庫系統。廣告學專業各科專業課程的關聯性非常強,完整的包含了廣告活動運作的整個流程,但是不同課程中很多教學內容和案例之間又難免重復。所以我們要建立的一個可交互的多媒體教學素材資源庫,即不同專業課程的老師都可以采集到自己需要的資源,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的資源不斷提供給資源庫,以至于每個老師都能夠準確把握學生專業學習的程度,在教學過程中避免資料重復使用。
第五,運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資源庫組合教學。當所有的細節性、階段性教學課件和教學平臺開發出來以后,如何將它們綜合、有效地組合使用,這就需要所有專業教師根據整體的教學進程進行新的教學設計方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養成學生活潑、大膽的習慣和討論、爭論的學術素養。因為學生只有在創意和策劃過程中才能相互進行思想碰撞而產出良好的意念。
綜上,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網絡與多媒體教學的未來發展既要有理論研究作為支撐,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和理論深度,又要有實踐研究作為保障,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并整合更多的網絡和媒體資源運用于教學,保證教師之間、課程之間、學生和課堂之間、學生和專業教師之間多渠道的、高效率的溝通和銜接,節約大量教學時間,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復開發。由于廣告學專業對信息要求幾乎是日新月益的,因此,我們應提供一個視野廣闊、信息豐富,且隨時可以更新的開放式學習平臺和教學平臺。對于學生而言,我們還應該提供一個新型的教學環境,一個寬容的思辯環境,一個相互合作的學習方式和一個自由發揮的創意天地。
參考文獻:
[1](美)約翰布·魯德斯,華生,李維譯.行為主義.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篇5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教學;汽車維修;課程質量
引言
在如今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汽車的整體結構以及汽車的維修與保養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這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習與進修來說更是一個挑戰,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能夠將原本抽象的一些汽車內部構造以及零件的組裝加以生動化,能夠將復雜的內容變的更加簡單。
一、多媒體教學應用在汽車維修專業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方法具有更直觀的表達能力。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中,能夠將汽車的整體構造以及發動機等一些零部件的原理更直觀的表現給學生,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汽車的構造以及運作的原理通過圖片的形式更直觀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多視頻以及圖片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復雜而又抽象的汽車工作全過程。
(二)多媒體教學法能夠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通過采用多媒體網絡的教學方法在汽車維修專業課堂上的合理運用。能夠更加生動的對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加以擴充,擴大了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從而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三)多媒體教學法有著良好的交互作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實現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通過多媒體以及電子計算機讓學生之間產生溝通與交流對一個相對真實的話題展開研究。
(四)多媒體教學法有著很好的教學資源共享性。現階段,汽車維修專業的多媒體課件等等一些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實現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共享性,教師可以再進行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科學有效的利用好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利用,實現了膠鞋資源的貢獻,教師也可以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實現全球化的教學資源貢獻,真正的做到了提高教學資源的共享性。
二、如何實現多媒體網絡教學方法在汽車維修專業的應用
(一)直觀展示法。我們所說的直觀展示法,就是讓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方式能夠為學生進行各種不同的汽車零部件模擬實驗的展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更加真實的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內容。一般來說,能夠通過各種不同多媒體課件以及視頻資料實現直觀展示法。例如:我們在學習汽車發動機工作原理這一課題時,我們就可以采用二維掛圖以及三維動態導圖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出具體的工作原理。這樣就能夠最真實的展示出汽車發動機內部所有零件的工作原理,學生通過對這些視頻與圖片的認真觀看就能夠略知一二,更能夠幫助課堂教學的開展,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現場視頻引導法。現場視頻引導法,就是我們我們所經常采用的讓學生能夠走進汽車維修與保養的現場,進行專業技能的觀察,按著具體的教學目的與教學大綱來看,能夠對在實際的汽車為序與保養的專業技師人員的全過程有所了解,通過這些現場維修視頻的學習,學生能夠最真實的感受到現場操作的具體流程,讓學生能夠處于一個相對真實的學習環境。這些現場教學的視頻對于一些比較喜歡動手操作與實驗的同學來說,是一個難的的機會。再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能夠走到汽車維護與維修的現場中去,讓學生能夠進行參觀,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汽車仿真模擬實驗法。這種方法就是利用電子計算機以及多媒體網絡技術實現最真實最仿真的模擬系統,讓學生能夠通過對這些模擬仿真的系統增加對相對應的汽車維修與維護專業課程的學習,最終能夠更好的掌握汽車工作的原理。具體的說,借助這些模擬仿真的實驗系統,學生能夠最真實的掌握汽車維修與維護的實際操作流程,更有利于學生在未來步入工作崗位中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三、多媒體教學法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的注意事項
在多媒體網絡教學法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雖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加以合理的利用,但是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仍然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能過分依賴于多媒體網絡技術,學生更是處于整個課堂的中心,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合理有效的利用。在一些傳統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所不容易理解與學習的課程,能夠通過多每一技術實現教學方法的進步,從而能夠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對于傳統教學所容易理解的問題,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學方法的革新,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更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的反作用。
結束語
綜合以上內容,本文最初對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于汽車維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加以探索,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優勢補缺的傳統教學的弊端,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現代教育方法與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元欽.多媒體網絡教學在汽車維修中的應用探索[J].時代農機,2015,05:80-82.
[2]杜瑞豐.網絡工具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9:52.
[3]王鎖琴.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18:297.
篇6
一、養殖專業教學融入多媒體的意義
1.有利于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養殖專業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積極促進養殖專業教學的創新發展。多媒體技術在養殖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使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得以應用,從而推動了養殖專業教學改革的發展。
2.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養殖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養殖專業教學要努力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讓教學方法和內容與社會需求接軌,從而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術人才。養殖專業教學應利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資源和靈活、生動、多樣化的教學內容,這對學生掌握養殖專業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養殖專業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有利于養殖專業教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養殖專業教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的措施
1.依據教學目標融入多媒體元素,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依據養殖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程教學前結合教材的難點、重點和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把課程難點制作成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課件或動畫,利用多媒體把實操性強的知識點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指導學生進行具體操作,以提高教學效果,突破教學瓶頸。例如,在講家畜的受精過程、母畜懷孕過程中的生理變化時,利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音頻以及簡潔的解說進行授課;在講述畜禽營養基礎時,把營養物質的吸收制作成動畫;在講礦物質元素缺乏癥時,利用多媒體演示病例圖片等,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專業學習的興趣。
2.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目的,精心設計和編寫教學課件
在養殖專業教育教學中,設計和編寫教學課件是多媒體技術與養殖專業教學融合的重要一環,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搜集素材。養殖專業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素材搜集要以專業課程內容的重點為核心,結合養殖專業階段性或整體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專業技能掌握為目的,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后進行。例如,在制作青貯飼料課件前,先搜集本地常見的青貯原料圖片、青貯飼料制作過程的視頻、國外青貯飼料的使用發展情況等。
第二階段是編寫課件。養殖專業教學課件應明確體現養殖教學的主導思想,注重技能的培養,符合養殖專業的科學操作原理。課件的內容要真實反映教學內容,課件的素材、時間、難度都應滿足養殖專業課程教學的要求;編寫課件時,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靈活地將素材與知識點銜接。在編寫青貯飼料課件時,根據教學要求,把青貯飼料的制作過程作為重點,先展示青貯飼料對養殖業的意義及其營養特點,再利用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青貯飼料具體制作的要領,為后面的分組實踐操作奠定基礎。另外,課件中可融入國外青貯飼料的發展現狀,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趣味性。
第三階段是調整修改課件。對課件進行修改完善,根據養殖教學目標優化課件內容,刪掉繁瑣、重復的文字和圖片。
3.結合多媒體教學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從業的根本保證。養殖專業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例如,在養殖專業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一些道德模范和技術能手的視頻資料,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
4.以就業為導向,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篇7
首先,信息化教學流于形式。機械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比如有些教師只是簡單的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幾個關于模具生產的視頻,應付了事。其次,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機械專業理論的教授和實踐技能的培養結合起來。而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做到這一點,不是不能充分利用計算機操作的優勢、實現教學與實踐的互動,就是過于依賴計算機輔助教學,而忽視了其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此外,教學評價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約機械專業實現教學信息化的一個絆腳石。
二、實現機械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的具體策略探究
(一)教學前的信息化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進行備課。這一方面要求教師掌握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知識素養。因為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保證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點能夠被學生充分接受和理解,就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了解社會上機械專業的相關情況,搜集新的機械圖片和視頻,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要認真挑選工藝制造的圖片或數控加工的影像資料。對于復雜的零件,比如說裝配體,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Solidworks軟件,有針對性地對關鍵環節進行三維模型展示,以更加清晰、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學習。
(二)教學過程的信息化
信息技術是一種利用文字、符號、顏色、線條、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是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結合,為機械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輕松的利用網絡技術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問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大大的提高機械專業的教學效率。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現方式多樣性,從不同角度展示相關機械專業的相關模型和零件結構圖等,為學生帶來多種視覺效果,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相關知識,深化學生的記憶。
(三)教學后的信息化
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比如說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建立自己的互動網站或通訊社區,如QQ群,學生在課下或者放學之后可以利用網絡請教老師自己沒有搞懂的專業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對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以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此外,學生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查詢自己不懂的知識和學習新的專業知識。
三、總結
篇8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型;建設框架;教學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01-0038-03
一、引言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到:“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現代高職教育的大環境下,各地職業院校已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在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中的重要性,紛紛加大力度進行資源的全面開發。伴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資源建設問題卻不斷出現:多資源、少精品的問題時常出現;高的建設率和低的使用率相伴而生;各大院校相似或相同課程的重復建設問題嚴重。數字化的資源開發出現“形式大過內容”的現象,無法真正體現專業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的內涵。
在各大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辦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建設也面臨同樣問題:軟硬件建設力量不足,教育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材、課程、場地、設備以及合作企業資源差距較大,導致開發出的資源無法達到優質效果。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就要求高職院校牽頭,保質保量地開發出針對專業核心課程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實現合格資源入庫,并確保資源更新率和使用率。
二、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1.建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的內涵
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是面向專業教學數字化、網絡化的教學資源信息系統,它運用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與整合,以計算機網絡為傳輸載體與共享手段,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與共享。建設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的目的是規范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共享幼稚教學資源,開放教學資源環境,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構件終身學習體系搭建公共平臺。
2.計算機多媒體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能夠集中職業院校教育和管理多媒體相關行業企業的優質資源,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機制,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知識的社會普及,具體體現在:
(1)共享優質資源,推廣專業建設成果;
(2)為專業學習者提供自主學習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3)實現人才培養、教育教學、高質量就業的互利互惠;
(4)深化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
可見,建設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借助資源庫的建設促進不同學校之間、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共享和再應用,實現資源的充分和高效使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基于共享模式的教學資源庫的總體建設框架
創建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是大力推動和發展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有效途徑。根據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全過程必須與專業所對應的產業、行業、相關企業保持緊密聯系,以實現共贏發展。在我校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校本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中,主要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制定專業建設標準
專業標準的建設是專業發展的基礎,在專業標準的制定和實踐過程中,要開展充分的調查和研討過程,確保行業中先進企業的全程指導和參與,以實現專業契合行業標準、準確定位的原則。
步驟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
在全國同類高職院校中開展廣泛的人才培養調研,有條件的情況可以將調研范圍擴展到國外,參考和借鑒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地區發展特點和特色,最終形成應用于各類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標準化文件,并且密切聯系企業實現實時更新。
步驟三:制定專業課程體系
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上,制定專業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由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支撐課程、拓展課程等構成,其中專業核心課程為體現專業核心技能性課程,專業支撐課程為核心課程的支撐和基礎支持課程。
步驟四:設計符合教學及就業需要的實踐教學體系
鑒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特殊地位,將深入研究專業新的實踐教學體系。
步驟五:核心課程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
核心課程建設是專業的立身之本,因此對核心課程的開發是資源建設的重點。課程資源開發可參照國家制定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標準展開全面的資源建設。
步驟六:專業資源平臺建設
建設符合專業特點和特色的數字化資源平臺,在本項目中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獨立開發的網站為資源平臺,實現動態的資源、更新和管理。
對于已經建設完成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主要進行調整和升級。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按照資源入庫的標準,結合產業、行業和合作企業的新技術、新方法,選用企業新項目改進資源內容。可采取邊開發邊使用的形式,力求資源庫的建設伴隨學生學習全過程,并為其職業生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四、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資源庫建設案例分析
在我校重點專業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校本資源庫建設中,重點從三個方向大力推進,最終實現校本資源庫的建設和實施:
1.教學資源庫建設中有關專業標準的基礎研究
(1)實施方案:高職院校進行專業資源庫建設的起點是專業的基礎建設。包括專業標準、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設計、實踐教學體系等。這一系列的基礎研究工作是專業開展的根基,決定著專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有基礎扎實才能明確專業定位,確保資源庫建設路線的正確性。
(2)主要技術手段:針對教學設計中課程設置的修改,開展新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具體執行過程在“廣東省電子信息類教指委項目――以‘核心課程群’為節點搭建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綜合性虛擬實訓平臺”中實現,主要內容為以“四類能力節點”構建實踐教學整體方案。以改進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原有實踐教學體系中曾經開展過的以“課程為主導的實訓形態”和完全以“綜合性項目為主導”的實訓形態中的不足。
2.針對核心課程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
(1)實施方案:針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是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核心內容,通過專業課程的資源開發過程有助于形成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共享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
(2)主要技術手段:通過明確課程資源建設的入庫標準,提供資源開發的指導,規范資源開發的全過程。對于計算機多媒體專業資源的開發制定出了“專業核心課程資源建設的入庫標準”,在該課題開展的過程中(以兩年時間為界限)力求用專業的資源建設入庫標準為指導對核心課程開展建設工作,以形成示范效應,并在后續的專業建設中對其他核心課程開展相關的建設,并逐步實現所有核心課程的優質化。
3.開展專業資源庫系統的建設,作為校本資源庫的基礎平臺
(1)實施方案: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資源庫系統建設中,我們通過開發專業群網站,以專業建設帶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校本)教學資源庫建設。
(2)主要技術手段:在網站中所有與專業相關的基礎文件、課程建設資源、專業宣傳資源、素材庫資源等,并實現注冊會員管理等功能。由于整體建設以“校本”資源為目標,網站會通過分權管理的方式實現專業宣傳性內容全覆蓋,而專業核心資源只針對特定用戶的功能,以明確的權限管理解決網站運行過程中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問題。專業核心課程資源建設入庫標準如表所示。
五、成效分析與未來展望
在為期兩年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規劃和實施中,我們對該項目進行了效果的評價和成效的分析,整體而言實現了三方面的突破:
1.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實施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優化和推廣
選取高職院校色專業“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實施全方位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針對專業核心課程,開展包括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精品課程、綜合性虛擬實訓系統、專業教學網站等各類型教學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將項目落到實處,力爭形成典范。
2.探索符合現代高職院校特點的專業教學資源庫開發模式
在研究現代高職院校信息化特點的基礎上,制定數字化教學資源標準,落實具體專業進行典范建設,在實際應用中推廣和優化資源,并最終形成適合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模式。從“虛的研究”到“實的建設”到“虛的總結”,形成一套創新的“專業資源庫建設推進模式”。
3.自主開發特色數字化教學資源作為示范,并形成教學成果
針對專業核心課程,建成一批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成果, 資源類型包括:多媒體課件、自主學習系統、計算機教育軟件等。在現有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經驗的基礎上,嘗試開發更多形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形成合力,包括虛擬實訓系統,自主學習系統等,從根本上推進資源的內涵建設。
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發展,是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專業化、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在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過程中要始終確保專業、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一體化,真正實現專業的內涵建設,提升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祝智庭,許哲,劉名卓.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新動向與動力機制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2):1-5.
[2]解文明,歐少閔等.建立高校數字教學資源激勵和評價機制的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2(8):1-3.
[3]蘇小兵,祝智庭.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需求和供給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8):2-4.
篇9
[關鍵詞]專業標準 數學教育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8-0023-03
《教師專業標準》是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教師專業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將《教師專業標準》作為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
我院數學教育專業是師范類的傳統專業,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當前的課程設置中,專業課不能完全覆蓋中小學數學知識,教師教育類課程開出率較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層次、有效性融合不容樂觀,數學應用類課程無論選修還是必修數量相對較少,實踐環節較薄弱。近幾年,我們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不斷探索數學專業課程設置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2年,我院數學教育專業獲得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立項,下面談談在《教師專業標準》背景下修訂和優化數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幾點認識和做法。
一、優化數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本專業課程設置堅持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原則。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注重課程內容的優化整合,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關系。
1.突出師范特色。在課程設置中:減少學科專業課程,增加教育類課程;減少必修課程,增加選修課程;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減少單科課程,增加綜合課程;減少傳統課程,增加創新課程,使學生有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2.重視綜合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強調數學理論的建構的同時,又能很好的處理數學知識、數學能力和數學素質的關系。讓學生把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了,又形成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整體的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方法。
3.重視當今研究成果。在課程設置上,重視經典數學和近代數學的同時,開設現代數學新進展、新成果、具有前瞻性的課程,向學生介紹數學教育的國際比較和國內數學教育的進展動態,以及當前數學教育研究的前沿成果。
4.重視現代教育技術。構建信息技術教學體系,加強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識、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學生形成現代的數學教學觀。
5.加強教育類課程教育教學實踐環節。貫徹《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在數學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體現高師數學專業的特點優勢,適應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培養既具有扎實的數學與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又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數學教師。
二、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在“ 以學生為本” 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根據培養目標,構建師范專業性、信息技術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有機結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一)完善課程體系
1.精練數學專業學科課程體系
數學教育專業以數學分析、高等代數 、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數、概率統計、計算機應用基礎、初等數學研究、普通物理等為數學教育專業主干課程。首先,我們從廣西農村中小學校的實際出發,本著學科專業課程“夠用為度”的理念,對部分學科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和整合,例如:將高等代數、解析幾何這兩門課程合并為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一門課程,同時適當降低其系統性、完整性、嚴密性要求;其次,將課程體系分為基礎性課程、發展性課程和創造性課程,形成了一條主線,以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為基礎性課程,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數為發展性課程,概率與統計、普通物理為創造性課程的課程體系;各部分按知識層次進行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基礎性、發展性課程和創造性課程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形成連貫、開放、整體的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結構合理,很好體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要求。
數學專業學科總課時680學時,比原課程設置的833學時減少了153學時,形成“更高效、更實用”的師范數學教育專業學科課程體系。
2.構建信息技術教學體系
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們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同時加強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一是重視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加大課時,由原來的一學期開課時間,改成一學年來開課。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原理、網絡原理、多媒體技術原理;同時,還要了解網絡信息的倫理道德修養;了解信息安全、防范計算機病毒和抵制計算機犯罪的常識等。
二是加大課件制作及教學演示課程,將《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制作》、《Flas設計》、《網頁制作》列為必修課,還開出圖像設計、動畫設計、影視編輯等選修課程,提高學生課件制作及數學教學演示能力,這包括對數學語言文字、符號、圖形、動畫、實物圖像、聲音、視頻等教學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與管理,借助于計算機及多媒體技術將文本的教材內容轉換為更為直觀生動的超文本形式的教學材料,如電子教案和網絡課件等。
三是開發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整合的校本課程,讓學生了解信息科學技術應用于數學教育的發展狀況,了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育領域中的規律、特點和動向。使學生通過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景來探究、發現、獲取、驗證、建構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意識,并形成自覺運用信息技術來學習數學的意識。
信息技術課程總課時為221學時,課程以必修課、限選課、任選課相結合的形式開設,部分研究型課程延伸到課后。
3.強化教育類課程體系
數學專業課程主要為學生提供數學學科理論知識,教育類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公共教育類課程主要為學生提供普通教育理論方面的知識,主要開設:心理學、教育學、三筆字、教師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師范生音樂和美術基礎、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課程。第二類是數學教育類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提高從師任教的技能和藝術,實現數學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向實際的教學行為轉化的核心課程, 融數學、教育理論于一體, 起著聯系數學學科課程與公共教育類課程的橋梁作用, 也在數學學科課程、公共教育類課程與中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之間起著“承上啟下 ”的作用。我們將數學教育類課程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數學教學內容研究類, 開設數學解題研究、初等數學研究等課程;二是數學課堂教學研究類, 開設中小學數學教材教法、中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教育測量與評價等課程;三是數學思想方法類, 開設數學史與數學方法論、現代數學思想選講、現代數學與中小學數學等課程。
教育類課程總課時52時,比原課程設置的408學時增加了121學時。
4.構建與農村中小學對接協作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加強與農村中小學校的聯系,在現有教育實習基地基礎上,進一步向農村中小學延伸,延長實習時間,教育實踐由原課程設置的4周增加到16周,構建包括基礎見習、課程見習、綜合實習、校內實踐、校外實踐的系列實踐教學活動,將學生的教學實踐貫穿在在三年學習過程中。這一改革,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際教學和見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完整了解一個學期的中小數教學全過程,更有助于切實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三、以《教師專業標準》依據,全面推進教學方法、 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教師專業標準》中教學方法要求: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與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有效實施教學;有效調控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因此,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我們顯得尤其重要。
1.要徹底改變目前部分教師課堂教學靠“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口”的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實現從“教”向“學”的轉變和從“知識授受”向“問題解決”、“實踐探究”的轉變,積極采用啟發式、探究式、研究式、參與式、討論式、案例式、現場示范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還可以根據課程性質,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工具探索數學的實驗,數據的模擬等,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和有效。
2.要求每位教師認真思考所任專業課哪些內容、哪些環節和哪些方面可用多媒體教學,積極開發和使用課件(至少占課程的20%),將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結合起來,確實提高教學效果。
3.將課程的一些教學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電子課件、教學錄像、應用案例、模擬試題等上傳到學習網上,讓學生共享,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內容,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開辟課程論壇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平臺和與教師交流的場所。
四、結語
為了促進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為師范院校的教師,我們應認真學習《教師專業標準》,全面把握《教師專業標準》的內容要求,根據中小學數學教師人才培養需求,抓好課程體系建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鉆研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廣西培養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隊伍作出貢獻。
[ 參 考 文 獻 ]
[1] 馮娟.地方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J].邢臺學院學報,2008,(4).
[2] 劉桂香.高職數學教育專業的現狀與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3).
[3] 馬嘯風.高師本科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及課程改革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10
關鍵詞: 農業院校青年教師 專業課程 教學質量 提高途徑
青年教師是指35歲以下的教師。目前隨著農業院校的進人級別不斷提高,35歲以下的專任教師多數擁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并在所屬專業領域有一定的建樹。專業課程是某一專業必須學習掌握的課程,是保證培養專門人才的根本,和專業有著緊密關系。農業院校的專業課程實踐性強,應用性強,學時數在30―60學時不等,主要以講授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實施的形式也是以講解教學方法、講讀教學方法、實踐指導為主,輔以討論教學方法。利用有限的學時、可選的教學方法,如何將一門課講授清楚、講好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也是一個有待攻破的難關。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煉出青年教師提高授課水平的幾點建議。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
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中在“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一欄中,將“必修課應用多媒體授課的比例”和“自行研制開發的多媒體課件”數目作為評估指標之一。對多媒體授課的解釋為“指利用多媒體教學授課”,多媒體技術的解釋為“利用計算機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動畫等信息的技術”。現代教學技術在高等院校的推廣使用,使得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變得尤為重要,農科類的專業課程可以直接利用的多媒體課件數量有限,多數是由教師自行制作。對于青年教師來講,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無疑是備課的一部分,花費的時間較多。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賽中常用的制作軟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 CAI flash powerpoint,courseware等,每個軟件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需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具體的教學方式,靈活采用一種軟件,或多種軟件并用,制作滿足授課需要、具有交互方式和導航功能的多媒體課件系統。
配套教材應選擇與教學大綱吻合的最新版教材,在制作中,留有余地,為以后陸續增加的行業動態留有空間。備課過程中盡可能參閱國內外同行的網絡資源和教學內容,以便在多媒體課件中吸收更多高質量的圖片和影音素材。影音動畫素材的使用在實際教學中效果要明顯好于靜態教學素材,在自行制作影音素材的同時,可以考慮利用相關的國內外網站中現有資源豐富授課內容。另外,青年教師還應關注學術會議、學科間的交流,多種途徑獲取本學科的前沿信息,及時添加課程教學的新素材。
二、教學相長
專業課程的講授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授課可以在短期內積累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課堂掌控技巧,有助于青年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另外,可以邀請優秀教師參與說課[1],通過交流來完善自己的授課技巧,建立快速順達的專業知識轉換途徑。
現在多數高校實行了“青年教師導師制”,要求導師指導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并對青年教師的教學進行監督指導。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通過“從做中學”、“從看中學”,不斷吸收和掌握導師的經驗,獲得“緘默知識”,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2]。
三、科研、實踐與教學相互促進
高等農業院校基本屬于教學科研型大學,多數青年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參加了部分科學研究。科研可以作為教學的“源泉”和“翅膀”,可以促進青年教師獲取新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也會促進教師能力的提高[3]。科研引導青年教師盡快地深入并了解實踐,把適合教學的最新實踐成果納入課程教學內容,避免教學內容陳舊、枯燥乏味等弊端,發揮科研源泉的動力,逐步提高講授水平。所以要保持較高的教學水平就必須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
目前,國家和省級科研機構,對青年教師的科研課題申報方面有很多優惠政策,青年自科基金、博士點新教師基金等基金項目,都是針對年輕教師設立,通過積極申報和參與課題,獲取新的研究實踐成果,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和提升創新能力。
熟悉所從事專業的研究領域,并具有較好的科學能力的青年教師,會將近期的本學科國內外研究動態帶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新穎、生動。青年教師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學科發展現狀,充分發揮自身思維敏捷、觀念新等優勢,積極探索和開展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在農業院校專業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除了將該課程講授清楚外,還應注重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青年教師應虛心地學習并借鑒優秀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既保證專業課程的理論性,又要突出其實踐性。實踐性教學是農業院校培養專業人才的中心環節,青年教師應尤其重視實踐教學,盡快克服青年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驗、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等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記錄導師或其他優秀教師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內容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多媒體記錄教學資源既可納入課程教學資源,又可作為提高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指導性培訓資源。
青年教師參與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也是深入社會實踐的途徑之一。青年教師利用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可以服務于校外實習基地,而校外實習基地又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學習、鍛煉的機會,通過將生產實踐經驗納入課程教學內容,使專業課程補充生產實踐的內容,學生會獲得真正意義的實踐知識,更快地適應社會,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效統一。
四、深入社會服務
青年教師應積極參加科技服務方面的社會活動,實現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對接。社會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多方位、多層次變化,專業課程體系也應科學合理地調整,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響應社會需求。青年教師通過參加“雙百工程”建設、校企合作、農村科技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等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從而相應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目前有些農業院校已經將青年教師社會服務的經歷列入業務培養方案和考核項目。
五、參與評比活動,適時梳理自己
高校現行的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方式多樣,如講課、教案比賽、四項全能(講課、教改論文、課件、演講)比賽,具有考核范圍全面、評價標準嚴格等特點。在比賽中,教學方法、板書、語言表達、語速等都通過量化的形式進行評分,參賽者可以聽取教學經驗豐富教師的點撥,接受集中、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觀摩其他參賽者的教學,可以使青年教師獲得教學情感和語言因素的學習機會,尋找教學基本功、方法和技巧的差距和優勢,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通過積極參加教學比賽活動,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青年教師可以利用此機會,集中沉淀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總結自己的經驗,使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有效的調動[4]。
總之,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最為活躍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群體,青年教師教學水平關系到農業院校的教學質量,是農業院校發展的關鍵。在導師、優秀教師前輩的指導和自身刻苦鉆研提高的基礎上,青年教師在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還可以依托自身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等特點,開展新教學資源的開發,開創課堂師生雙邊互動的新方式,探索新的教學內容和手段,大膽嘗試,尋求并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教學藝術。
參考文獻:
[1]崔學文.談如何有效開展“說課”活動[J].文教資料,2006,(23):25.
[2]閆文軍.對高校青年教師導師制的探討[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9,(12):28-29.
[3]高宏.試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之養成[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2):66-67.
[4]廖志文,李小坤.目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過程中常見問題與解決途徑[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0(2):107-108.
- 上一篇:高職數學知識點歸納
- 下一篇: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