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的基本要素范文
時間:2023-12-28 17:50: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力市場的基本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domestic wind power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uses Michael Por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ory to describ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wind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proposes works tha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China's wind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and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關鍵詞: 風電;風電裝備;裝機容量;平均安裝功率;國際競爭力
Key words: wind power;wind power equipment;installed capacity;the average installed power;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8-0024-03
0 引言
利用潔凈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環保理念的體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風力發電已成為最具商業化發展前景的成熟技術和新興產業,是世界未來最重要的能源。
1 世界風電市場及其裝備供應
2008年以來,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率為24.9%,新增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率為17.8%。風電的發展速度趨于緩慢,但仍保持著世界增長最快能源的地位。
2012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44.95GW,其中海上風電1131MW,比2011年增加了140%,占全球風電新增裝機的2.52%。至2012年底,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約為285.7GW。
2012年全球新增前十大市場占總裝機容量的84.9%,其中美國、中國、德國、印度和英國5國占了總裝機容量的73%,美國以其最強的年度業績成為全球風電市場新增裝機容量第一名。全球十大風電裝備供應商當年提供33.37GW的機組,占總量的77.4%,GE 風能取代 Vestas公司成為全球前十大供應商的第一名。
至2012年底,全球累計前十大市場占總裝機容量的85.2%,其中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和印度5國占了總容量的73%。全球十大供應商累計提供了236GW的機組,占總量的81.5%。
2 中國風電裝備發展狀態
經連續數年高速增長,2009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市場冠軍,2010年新增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風電開始面臨上游產能過剩、下游需求疲軟、并網消納困難、棄風限電嚴重、風電機組及其零部件質量存在不足,核心技術與國外仍有差距等一系列發展瓶頸,增速放緩。
2012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96GW,其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13MW。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繼續呈下行態勢,在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排名上位列美國之后,失去全球第一的位置。
但是,中國風電仍在平穩向前發展。2012年,中國風電并網總量達到60.83GW,發電量達到1004億千瓦時,超過核電成為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同時發電量達到了全國總發電量的2%,比2011年的1.5%有所提高。從累計裝機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風電從2009年的25.8GW增長到2012年底的75.3GW,仍保持著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第一的地位。其中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389.6MW,是除英國、丹麥以外海上風電裝機最多的國家。
3 中國風電裝備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3.1 分析方法 影響競爭力的因素多種多樣,本文從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出發,闡述影響我國風電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維持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包括:生產要素狀況、需求狀況、相關及輔助產業的狀況、企業的經營戰略、組織結構和競爭。這些因素是維持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也是維持產業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
3.2 國際競爭力分析
3.2.1 生產要素狀況 生產要素指生產某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投入。可分為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指先天擁有不用花太大代價就能得到的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非技能勞動力等。高級要素是指通過長期投資或培養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包括高科技人才、科研機構、現代管理體系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基本要素的作用因其廣泛的使用性和必要性的降低而被削弱,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①自然資源要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及國家相關部門實施了“全國風能詳查和評價”項目。項目根據國際上對風能資源技術開發的評價指標,在年平均風功率密度達到300W/m2的風能覆蓋區域內,考慮自然地理和國家基本政策對風電開發的制約因素,并剔除裝機容量小于1.5MW/km2的區域后,得出我國陸地50m、70m、100m高度層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大于300W/m2的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分別為20億kW、26億kW和24億kW。
美國斯坦福大學土木和環境工程系根據國家氣象數據中心和預警系統實驗室1998-2002年的風速和溫度數據,對7753個地面氣象站和446個空間觀測點兩種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比較,對全球風能資源進行了統計和計算,得出:全球范圍內距離地面80m處的觀測點中,平均風速將達到4.59m/s,其中3級及以上風區地帶可達8.44m/s。有13%可以達到3級風以上,即風速6.9m/s,非常適合風能的開發利用。在80m高處,符合風能要求的觀測點海上比陸地多90%。按在80m高度處6.9m/s的風速計算,全球可利用資源量為72萬億kW。即使只利用其中的20%,依然相當于世界能源消費量的總和或電力需求的7倍。
我國可利用風能居世界首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利于風電產業及其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②人力資源要素。風電技術涉及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材料科學、聲學、機械工程、動力工程、電氣工程、控制技術、氣象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和多種領域,是一項綜合的高技術。需要專業的技術培訓體系才能造就行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我國為人口大國,人力資源豐富,在勞動力供給方面占有極大優勢。但從風電市場快速增長過程中所呈現的人才短缺現象來看,人才存量不足、高素質人才隊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不利于行業競爭力的塑造與提高。
③生產能力與企業規模。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具備兆瓦級機組生產能力的企業不斷增多,生產能力亦從2005年前的小批量轉變為現在的大批量生產。
2012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96GW,其中前4家制造商產品裝機超過50%,前10家制造商產品裝機超過80%,產業集中度較2010年有所下降。金風科技、聯合動力,華銳風電、明陽風電是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排名前4位企業,亦是全球十大供應商,具有較強實力。
我國十大風電裝備供應商及其世界排名見表1。
④企業的戰略、組織結構與競爭方式。指企業的組織結構、戰略決策特點及競爭程度所賴以存在的國家環境。激烈的國內競爭不僅是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的最有利的刺激要素,而且會迫使企業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上去參與競爭。
目前我國的風電裝備制造主要企業多是上市公司,基本實施了現代企業制度,但管理水平較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企業的所有者與企業的經營者之間的委托機制及相應的激勵機制仍不健全,經營者的積極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企業的經營目標不甚明確,造成企業的效率不高,國際競爭力不足。
我國風電裝備制造重點企業基本情況見表2。
3.2.2 需求要素狀況 需求要素狀況指國內外市場某種產品或服務的需求。
①市場需求。國內需求是提高一國國際競爭力的原動力。國內需求狀況的不同會導致各國競爭優勢的差異。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國家,若國內生產企業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國外廠商必然會搶占國內市場,抑制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
2007年我國國內企業(含合資)生產的風力發電機組占當年新增裝機容量的57.2%,累計裝機容量的47.2%;2012年我國國內企業生產的風力發電機組已占當年新增裝機容量的92.5%,累計裝機容量的86.2%。
國內制造商已經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90%以上,并開始出口海外。2012年我國出口發運風電機組容量430MW(225臺)。
2001~2012年新增及累計風電機組安裝年均增長速度達到88.8%、66.5%,遠超全球平均的20.1%、25.1%。同時,中國新增及累計風電機組安裝已占全球安裝容量的20%~50%,呈良好發展態勢。見圖1。
②產品技術。2005年左右,我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主要依靠購買技術許可證的方式進入市場,進行風電機組的制造。隨著市場的發展,國內風電機組制造企業研發能力逐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已初步實現了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技術從引進消化、聯合設計到自主設計的轉化。已自主開發出適用于與低溫、高原、低風速區域的多型風電機組,基本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
2005年以前,我國安裝的多是兆瓦級以下的風力發電機組,功率多為250-300kW、600kW、750-800kW。2005年-2007年,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機組,2012年達到了風電裝機平均功率達到1.6MW。詳見圖2。
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起步較晚,直到2007年才安裝了一臺試驗性的風電機組。2010年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34臺3MW機組正式并網發電。2011年以來,國內制造企業在2.5MW、3MW、5MW及以上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研發上取得顯著進展,華銳風電的5MW、6MW樣機均已安裝并進入試驗階段,聯合動力6MW、重慶海裝5MW等也分別下線。2012年,我國新增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27MW(46臺),占當年總裝機容量的0.98%。其中潮間帶裝機容量為113MW,占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的89%。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建成海上風電項目總計389.6MW。
從全球風電機組裝機范圍看,2012年直驅型風電機組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9.5%,傳統式的雙饋感應發電機組仍為主流機型。主力機型功率為1.5-3.6MW,其中功率1.5MW以上的風電機組當年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96.3%,功率2.5MW以上的風電機組當年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12.8%。隨著海上風電的迅速發展,單機容量為5-6MW的風電機組已經進入商業化運營。美國7MW風電機組已經研制成功,正在研制10MW機組;英國10MW機組也正在進行設計,挪威正在研制14MW的機組,歐盟正在考慮研制20MW的風電機組。
盡管近幾年我國風電機組平均安裝功率超過1.5MW,但與美國、歐洲主要國家安裝的風電機組比較,還有較大差距。這也反映了我國的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技術與歐美強國比較還存在差距,先進風電裝備自主設計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③質量狀態。我國風電機組產量及產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在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方面,與國外成熟產品比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統計,2010年以來,我國風力發電機組故障頻發,且呈上升趨勢。故障主要集中在風電機組的變槳系統、變頻系統、電氣系統、控制系統、齒輪箱、發電機、偏航系統等部位。此外,在風電并網性能方面,產品可靠性較差,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了不利影響。
3.2.3 相關及輔助產業狀況 指相關上游、下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及狀態。風電裝備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是零部件供應和配套服務業,下游產業為電力行業。
近10年來我國電力安裝容量年均增長12.8%,下游行業的需求及持續快速發展為我國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帶來良好發展機遇。2012年我國電力安裝容量11.44億kW,其中風電機組安裝容量6237萬kW;風電機組安裝容量已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5.5%。
其上游產業主要是零部件制造業和配套服務業。
零部件制造業主要包括葉片、軸承、齒輪箱、發電機、變流器等。其中葉片、發電機以及大規格的偏航軸承、變槳軸承和主軸軸承,國內已實現批量生產,具有很強的供應能力。齒輪箱軸承、發電機軸承和大尺寸主軸軸承目前全部采用進口產品,制約了風電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變流器以進口和采購外資企業的產品為主,由于市場供應充足,盡管國產化率不高,但仍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配套服務業主要包括公共數據庫、以及標準、檢測及認證。目前我國風況數據未被很好的整合應用,反應風電設備運行及質量狀況的數據庫也處于缺失狀態,影響中國風電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我國已初步建立風電國家標準體系。但這些標準中有些直接等同采用IEC的標準,這些標準是否完全適合中國風況及氣候的具體特點尚未經過驗證。同時,我國風電產品檢測、認證的能力也已經逐步培養起來,初步形成風電設備自愿性檢測認證體系。但尚無一個較為全面的大型風電機組關鍵零部件綜合檢測平臺,嚴重影響我國風電自主創新及制造能力的提高。
3.2.4 產業政策 在“十一”時期,我國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鼓勵風電發展的分區域電價、費用分攤、優先并網等政策措施,建立了促進風電發展的政策體系,并組織了風能資源評價、風電特許權招標、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等,積極促進風電產業發展。
2010年《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產業的決定》,指出將“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并提出要“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收購制度”,并將實施配額制作為促進新能源發展的重大體制、機制創新手段。
2013年1月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了能源工作總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協調地發展風電。全年實現新增風電總裝機量1800萬千瓦(18GW)。
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為我國風電及其裝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4 結語
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巨大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風電發展迅速,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前列。同時,涵蓋風電開發建設、裝備制造、技術研發、檢測認證、配套服務的產業鏈逐步建立、逐步完善,中國已步入世界風電大國行列,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但是,在風電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創新能力建設、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亟待加強,風電公共數據庫、風電標準、檢測和認證等公共服務體系亦有待進一步完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電氣化水平的提高,電力需求的增長速度將高于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風電及其風電裝備發展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M].
篇2
摘要:電價預測是電力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支持向量機(SVM)已被廣泛應用于這一領域。然而,電力市場電價的高波動性和隨機性等特征給支持向量機核函數的選擇帶來了挑戰。本文在選擇不同核函數的基礎上,分別建立了兩個電力價格預測模型,并用真實電力市場價格數據對兩個模型進行了驗證。實驗結果表明,與其他支持向量機預測研究相比,本文精心選擇的SVM核函數對短期電價預測具有較好性能。
關鍵詞: 電力市場;預測;支持向量機;核函數
A Comparison of Kernel Functions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for 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ing
ZHAI Hong-yan1,ZENG Jin-ming2 ,ZENG Ji-xia1
(1.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405,China;
2.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zhou 510030, China)
ABSTRACT: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spot price is an essential issue in electricity marke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However, the high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features of electricity market present a number of challenges for the choosing of kernel functions for SVM. In this paper, by using different kernel functions, two SVM models for electricity price forecast have been developed. Case studies, adopting data from an actual electricity market, have been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comparisons with results from other SVM forecast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SVM models could be improved by choosing a tailored kernel function.
KEYWORDS:power market; forecasting; SVM; kernel functions
1 引言
電價預測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現實的迫切需要使電價預測成為研究熱點[1]。電價預測是指在考慮市場供求關系、市場參與者的市場力、電力成本、以及電力市場體制結構、社會經濟形勢等重要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利用數學工具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規律,在滿足一定精度和速度的情況下,對未來電力市場中的電力交易價格進行預測[2]。目前,世界范圍內已在展開電力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我國也正在進行大區電力市場的試點。在市場環境下,電力如普通商品一樣進行交易,電力價格成為電力市場中的基本要素。市場參與者均以不斷變化的市場電價作為參考進行電能交易和結算,電價直接影響著參與者的收益。然而,電力市場中電價具有較高的波動性和隨機性,這給電力交易的收益帶來了風險,市場中的各方均希望能夠準確預測將來一段時間的電價,以選擇資深交易策略和估算效益。
短期電價預測是電價預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預測未來幾小時、1天至幾天的電價。準確的短期電價預測將有助于發電商最優報價策略的選擇,從而最大化其利潤,使購電方的動態成本控制成為可能,同時也為監管部門的實時監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保證電力市場的正常運行。目前,短期電價預測主要有四種方法:1.時間序列法。時間序列模型已被廣泛應用于短期負荷預測中。時間序列方法的主要難點在于如何選擇恰當的模型。在時間序列分析中,選用何種因子和用何種表達式有時只是一種推測,影響電價的因子的多樣性和某些因子的不可測,使得時間序列分析在某些情況下受到限制,預測的精度較低。2.神經網絡(ANN)預測法。神經網絡對大量非結構性、非精確性規律具有自適應功能,能夠有效處理多變量和非線性問題,從而成為目前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得比較多的一種電價預測方法[2]。應用神經網絡模型進行預測時,研究的重點大多在于如何構成預測樣本,如何構成輸入層數據等。由于模型的網絡結構的選取大多憑借經驗,或者采用試湊法,即取測試集預測誤差相對較小時的數值,因此神經網絡存在難以確定合理的網絡結構和容易收斂到局部最優解等問題,使得神經網絡在預測精度和收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3.基于小波理論的預測方法。小波理論是在傅里葉分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信號處理方法,小波變換能將各種交織在一起的不同頻率混合信號分解成不同頻帶上的塊信號,然后在各個時頻區域分別進行觀察和處理,在時域和頻域都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小波神經網絡與BP神經網絡相比,預測精度和收斂性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在用輔助式小波神經網絡進行預測時,需注意小波基和分解尺度的選擇,同時處理好小波變換過程中的邊界問題,否則即使各個子序列預測得再準確,總體的預測效果也不會很好。而在用嵌套式小波神經網絡進行預測時,需注意小波基的數量和網絡初始參數的選擇,選擇不當會導致網絡收斂速度緩慢甚至出現不收斂。4.組合預測方法[2]。鑒于單一預測方法的一些弊端,有些學者開始對組合預測方法進行探索,當前的主要思路是直接從電價預測機理的角度將單一預測模型進行組合,即先對各種已有的單一預測方法優缺點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將兩種或者多種方法進行組合,揚長避短,從而建立最優的組合預測模型[2]。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并非任意兩個或者多個數學方法的組合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預測結果,這需要實踐檢驗其預測效果,才能評價某種新的數學方法的應用前景。
作為一種重要的數據挖掘算法[3-4],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正被廣泛應用于短期電價預測[5]。支持向量機的性能與其核函數(kernel function)的選擇密切相關。本文針對支持向量機核函數選擇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探討在單一環境下支持向量機核函數的表現性能。
本文的后續結構組織如下:第2節對支持向量機及其原理進行介紹;第3節描述實驗配置以及數據;第4節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最后,進行實驗結果總結與討論,并對后續工作的開展進行展望。
2 支持向量機
篇3
關鍵詞:內部市場化;核算模式;鏈式結算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機床制造企業經營管理鏈條較長,生產工序相對較為復雜,包括裝配、機加、供料等多道工序和部門,推進內部市場化管理涉及全部管理鏈條和各個生產經營單位。通過近三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們發現建立內部市場化經營的關鍵是形成完整的內部市場化核算體系,在內部經濟主體之間形成鏈式結算,才能充分調動內部經濟主體的市場自我調控能力來達到改善企業經營機制。
一、內部市場化核算內涵和體系
內部市場化核算就是根據內部經營主體之間的供求關系,按照業務流程和生產價值鏈,對經濟活動實行有價結算、有償服務, 在內部實行鏈式結算,將內部各單位間的行政協調關系轉化為內部經濟關系,建立起新型工序服務關系,體現經濟效益的過程。
企業內部市場化運營,需要建立四級內部市場核算體系:一級市場核算體系是公司與內部經濟主體之間市場關系;二級市場核算體系是各經濟主體之間市場關系;三級市場核算體系是各經濟主體與內部經營單位之間市場關系;四級市場核算體系是內部經營單位與班組、崗位之間市場關系。通過縱向內部市場核算體系建設,可實現成本管控的分權管理和責任追究,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管控體系。
二、內部市場化核算運行機制
內部市場化核算模式建立需要分解經營管理流程、確立市場主體、形成經濟合同關系、制定內部結算辦法等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理順內部市場核算基本要素是做好內部市場化核算的前提和基礎。機床制造企業生產經營主要包括銷售、設計、生產三個大的基本環節,下面以銷售、設計、生產為內部市場主體,簡要闡述內部市場化核算運行機制。
(一)銷售內部市場化核算模式和內容
公司按照新簽主營商品的內外購銷差價確定銷售部門新簽合同的內部銷售收入;公司按照制造成本和提取費用綜合確定各類主營商品內部結算價格,按照主營商品對外銷售價格高于內部結算價格差額確認內部銷售收入。
公司按照銷售部門陳欠應收賬款催繳回款一定比例確認該類經營的內部銷售收入。陳欠回款提成按照年限分別計算比例和確認內部銷售收入。公司按照銷售部門銷售庫存商品的新簽合同回款和銷售效益提成分別確認銷售收入;庫存商品銷售效益提成以該商品實際制造成本和改造成本為內部結算價格,按照庫存商品實際銷售價格與內部結算價格之間的差額確認內部銷售收入。
(二)技術內部市場化核算模式和內容
設計部門為公司及內部單位進行的新產品開發、技術支撐服務、引進技術消化和科研項目研究等實行技術量化經營。公司根據新產品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填平補齊等技術等級分別確定設計費用提成比例,按照新產品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新產品項目研發收入。單元技術創新、三新技術應用、產品精化設計等項目研究,根據項目產生直接效益或解決瓶頸問減少損失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創新精化項目研發收入。
常規產品設計實行技術服務量化結算,按常規產品基型核定的單臺設計和工藝費用,根據生產計劃和生產周期分期確認常規產品單臺技術服務內部費用。各類商品設計成本降低額收入根據市場準入價格和制造成本綜合確定,按照實際制造成本降低額核定設計成本降低。
(三)生產內部市場化核算模式和內容
銷售部門與客戶簽訂購銷合同后,以內部結算價格收購各裝配單位整機商品;各裝配單位制定生產準備計劃,根據生產需求向采購、機加和供料等單位購買配套件、機加件、鑄鍛件、板焊件等。
裝配單位依據商品入庫單確認內部銷售收入,機加單位依據裝配單位簽收的產成品入庫單確認內部銷售收入,供料單位以機加單位簽收入庫毛坯件確認內部銷售收入。生產保障部門依據各生產單位簽收的電力、熱力、工具工裝費用確認內部銷售收入。
三、內部市場化核算基礎保障
1.會計核算基礎
內部市場化核算基礎是會計核算精細化,需要財務部門能夠核算確定每道工序、每個業務流程形成的經濟成本和創造的經濟價值,每個環節都準確核算財務數據,才能確定內部結算價格,形成內部市場化鏈式結算運轉,建立內部經濟往來關系。
2.內部價格確認
內部市場價格確定是在經濟成本核算基礎上,企業與內部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過程。內部市場化經營的根本目的是調動各經濟主體和全體員工降耗節支、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單純依據財務成本確定內部價格,將降低內部經濟主體工作積極性,因此需要企業在成本數據基礎上,統籌平衡企業與各內部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合理確定內部市場價格。
3.結算機構保證
各市場主體之間的內部結算需要有一個專門機構進行業務辦理、統籌核算,企業應在內部設立內部結算中心,各經營單位之間的結算采用“即時結轉,統一結算” 方式,即各經營單位在內部結算中心建立獨立的賬戶,內部各類成本和費用結算通過內部結算中心進行資金的托收,月末統一進行成本和費用劃轉。
機床企業通過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可建立以宏觀計劃管控為統領,內部市場化核算為基礎,投入產出為管控重點,內部經濟主體獨立經營的生產管理模式,從而推動企業實現管理精細化、內部市場化、生產經營集約化,優化管控體系和細化成本核算,實現制造成本全程節點管控,及時發現制造環節、管理過程存在的成本管控癥結,堵塞漏洞,挖掘潛力,提升企業整體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曉松,謝向陽.煤炭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1.
[2]董春梅,劉勤.企業內部市場化淺析[J].企業活力,2005(03).
篇4
關鍵詞: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
Abstract: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s a national monopoly industries, and its operating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and even raising the level of national life. 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olving all aspects of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establish a global business of thinking,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The article analyzes several common mode of the pow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as well as 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TU20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電力行業作為國家經濟的基礎性產業,經濟越發展,電力越重要。“經濟要發展,電力要先行”。而我國電力基建市場基本上是國家電力系統獨家壟斷,所有電力基建項目主要由電力系統內的電力基建企業參與競爭。隨著我國電力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電力基建項目將面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招標,激烈的市場競爭已擺在所有基建企業面前。目前,許多電力基建施工企業推進項目管理機制,取得一定的成效。電力施工企業的管理,關鍵在于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信譽、效益。經過若干年發展,我國電力建設的水平不斷提高,為實現電力建設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奠定了基礎。
1、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發展
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國家的建設項目管理也曾走過目前我國正在走的路。這些國家的投資者們由于切身的體驗和深刻的經驗教訓,較早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早就開始求助技術專家,從項目決策、項目實施到工程改進都盡可能地利用專家的智慧和經驗,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管理的發展速度。較以前相比,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比較國際上先進的項目管理模式,我國電力建設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具有自身的特點。在當今電力基建施工企業中,基本采用以下管理模式:以施工圖預算控制成本的模式;以施工圖預算控制人、材、機資源消耗的模式;以電力基建企業“內部定額”編制施工預算,進行工程成本控制的模式;其他管理模式等。
2、當前電力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行各業紛紛引進項目管理,由于我國項目管理起步比較晚,在諸多方面還亟待改進。
眾所周知,盡管國內的水電、火電建設在整體水平上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我們仍應清醒認識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電力建設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差距。例如:工程項目管理不規范,有的項目負責人嚴重混淆了電網管理部門、投資方與項目業主之間的關系,破壞了工程建設責、權、利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安全生產基礎還不牢固;有的項目法人及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設施不完善,還存在不少事故隱患;有的施工工藝和現場管理還沒有引起項目法人及施工企業的足夠重視。又或者施工企業制度創新不夠,管理基礎薄弱,集約化管理程度很低,技術裝備差,內部經營機制不靈活,現代化管理手段應用層次較低;施工企業功能單一、結構趨同、互補性不強,企業總量過剩,電力建設市場保護嚴重,嚴重束縛了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員工的管理素質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我國的國情有關,換句話說,國家對電力行業的保護程度還比較高重。但企業自身的經營理念和項目管理水平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對電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思考
成本、質量和工期是電力建設項目管理追求的三個目標。對于電力建設系統而言,其基本目的是加快能源建設,緩解供需矛盾,以適應國民經濟協調穩步發展的需要。因此,電力建設施工隊伍必須做到: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正確處理質量成本中幾個方面的相互關系,采用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防止工程全面出現質量過剩現象,導致完成工程量少,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如何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工期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對施工企業和項目部來說,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過對工期的合理調整來尋求最佳工期點成本,從而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
3.1 項目組織結構
在電力工程項目管理中,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具備快速重組能力的項目組織對項目管理的成敗至關重要。大多數電力工程企業更多地采用矩陣式的組織結構。
由于矩陣式組織結構適合于大型工程項目的管理,并且有一些突出的優點。矩陣組織的某些特點可以很好地服務項目的實施:一是資源共享,一般用這種管理模式的企業能比傳統企業少用20%的員工。二是能迅速解決問題,即在最短的時間內,調配人才,組成一個團隊,把不同職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三是員工本身有更多機會接觸企業的不同部門。矩陣型組織既結合了職能型組織和項目型組織的優點,又克服了二者的缺點。
3.2 電力建設項目后評價
后評價是指在項目完工并經過一段時間運營后,對項目的立項決策、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總結,是對項目產生的財務、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效益與影響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項目后評價一方面確保了可行性研究和前評價的客觀、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完善我國投資管理體制的需要。總的來看,電力工程項目的后評價遵循一個客觀的、循序漸進的基本程序,大體上可概括為提出問題、籌劃準備、深入調查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和編制項目后評價等五個步驟,其中關鍵工作就是對資料的分析研究。按照電力工程項目的特點,可以把電力項目后評價的內容劃分為管理后評價、經濟后評價和運營后評價。
電力經營管理狀況的評價主要對電力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經營管理策略和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分析和評價,吸取經驗教訓,并提出改善電力施工企業經驗管理、進一步發揮項目投資效益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只有在項目運營后評價時,才有可能對項目可行性研究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方便為今后提高項目可行性研究水平提供經驗教訓。
4、項目管理具體對策
4.1 電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進行投入分析,形成責任成本管理,對所有資源要素按時間節奏進行動態優化組合,保證電力工程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換句話說,工程項目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要進行項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過程與施工生產過程同步進行,在時間上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項目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項目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控制,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已經發生的和可能要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其關鍵在于控制項目前期工作的成本,即項目規劃和設計方案時的成本控制。項目負責人在對成本進行控制時,可以具體從組織、經濟和技術等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4.2 加強質量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
質量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一直強調,必須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可見質量工作的重要程度。電力施工企業的“產品”是構成龐大電力網絡的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項目部管理,在施工質量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力施工企業項目管理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和制度。為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必須設置專管質量的機構。專管質量的機構的職能是對工程施工質量的檢查、監督和管理。在施工質量管理中,施工單位通常應建立圖紙會審制度、質量自檢制度、質量互檢制度、專管人員檢查制度、工序、工種間交接驗收制度、隱蔽工程現場檢查簽證制度、施工質量記錄填報制度、電氣裝置驗收制度等等。
(2)倡導建設精品工程,通過高標準、嚴要求,促使施工方在管理意識,工藝標準等方面找出差距,從點滴做起,體現過程運作的精細化,體現制度落實的嚴肅性。“精品”的內涵在于工程的高質量,因此需要以嚴謹的態度,精湛的工藝,科學的程序,精良的裝備以及上乘的材料來組織實施,保證執行標準的規范性、準確性以及運作過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所以創建精品迫切需要精細思考其要求的基本內涵,嚴格按照程序、合同辦事,以過程精品確保結果精品。
篇5
【關鍵詞】 電費資金;風險管控; 應對能力
當前,受企業內外部復雜環境因素的影響,供電企業的電費資金回收工作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因此,加強電費資金風險管理與控制成為供電企業首要的中心工作,其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銷售收入能否真正實現,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經濟效益,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一、電費資金風險分析
電費收入是供電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基本要素。近年來,電費回收難是電力營銷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在宏觀社會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作用下,供電企業需要面對諸多風險因素,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
(一)社會經濟與政策法規等宏觀環境風險
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加劇,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國內產業結構的快速轉型,造成部分電力用戶資金流動性不足,經濟效益下降。同時,在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時期,政府出臺的宏觀調控、節能減排、電價調整等政策法規,也對部分企業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由此對供電企業電費資金管理帶來潛在和現實的風險。
(二)電力用戶市場經營管理風險
在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中,電力用戶企業自身面臨的市場前景與生產經營狀況同樣對供電企業電費資金回收形成風險,這與電力用戶經營者的市場調研、市場開拓、市場營銷等關系較大。用戶企業的市場預期與現實、企業內部經營與管理都可能導致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倒閉,從而對供電企業的電費資金帶來風險。
(三)電力用戶道德誠信風險
在我國,先用電、后繳費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交易慣例,這種交易結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電服務主體電力用戶將自身存在的道德誠信風險轉移到供電企業。特別是在當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企業誠信體系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用戶惡意欠費,或利用政策、法規空當欠費,或通過變更用電主體故意欠費等行為,都會給供電企業電費資金增加風險。
(四)供電企業內部運行監管風險
這種風險主要存在的供電企業內部管理環節,主要是對電費資金管理沒有清晰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思路,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沒有實施必要的電費資金風險評估和監管措施,沒有配套的營銷隊伍和技術手段等。這些供電企業內部運行機制帶來的風險使得電費資金管理面臨較大困難。
二、強化電費資金風險管控措施,提高企業風險應對能力
針對電費資金的內外部風險及帶來的影響,供電企業應加強電費資金風險管理與控制,采取風險回避、風險預防與抑制、風險轉移等風險管理措施來規避與解決,以有效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一)加強電費資金風險評估,規避外部社會經營風險
供電企業要加強對企業外部宏觀社會、經濟、政策變化等信息的收集,多渠道、多途徑獲取社會經濟政策走向,主動了解分析篩選宏觀調控政策、政府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政府發展規劃等對供區內行業和企業可能導致的影響,分析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形勢,針對可能受影響的企業預見性地主動采取措施,防范和規避供電企業所面臨的電費資金風險。
(二)加強電力用戶信用管理,完善電費風險防范機制
供電企業要建立電力用戶電費信用管理評估制度,對轄區內的用戶實行信用評級,根據電費交納情況設立預警級別,對故意拖欠、不按時履約的用戶納入電費信用“重點盯防”名單,有針對性地采取“催、停、拆、打、談、治”的六字方針,實施相應催費措施,對欠費用戶加大催繳密度和工作力度。實行電費回收風險預警機制,對轄區內重點用戶定期或不定期上門了解其生產經營情況,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對用戶企業主要產品、經營范圍、銷售市場、市場價格波動等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對有可能影響電費資金回收的隱患重點排查,增強應對的主動性,防范與降低電費資金風險。
(三)嚴細企業內部管理,完善電力營銷運行保障機制
在供電企業內部完善電費資金管理運行機制與體制建設,防范和抑制電費內部管理風險。強化用電管理體制與業務流程建設,完善以用電管理職能部門為核心,以電費管理應用系統為平臺的用電管理體制框架,建立供電公司、各營業場點、電費營業人員分級分層管理控制網絡,規范電費營業管理流程,實現電費管理的制度化、標準化。按照抄表、核算、稽查、收費管理工作“四分離”原則,加強用電抄核收、稽查、分析與考核等工作。建立精細化的電費回收風險管理與考核辦法,制定電費回收管理辦法,促進電費回收管理監督激勵的常態性,嚴細企業內部管理,控制電費資金風險。
(四)創新資金結算回收方式,提高電費資金歸集效率
篇6
關鍵詞:電力施工企業 品牌管理 問題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飛速發展,電力施工企業所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大。電力施工企業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為企業塑造一個良好的品牌是不容忽視的。然而,就我國目前電力施工企業在形象策劃以及品牌培育上明顯已經落后于國內的其他行業。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電力施工企業的發展,一定要充分認識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分析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找到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尋求適合企業發展的品牌管理措施。
1. 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腳步發展的不斷加快,電力施工企業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所面臨的競爭也隨之更加激烈,品牌作為一個企業所具有的無形資產,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一項基本要素。電力施工企業的性質屬于銷售在前,提品在后的行業,可以說,企業所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如何直接影響到了企業招投標的情況。因此,爭創名牌著實已經成為了電力施工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首要工作。然而,想要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企業就必須實施科學的品牌管理戰略,使品牌成為企業的在競爭激烈市場中的立足資本,進一步加深企業的品牌形象,形式良性循環。可見,電力施工企業能否得到良好的發展,實施品牌管理是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
2. 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就我國目前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的現狀來看,雖然電力行業對其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是由于我國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還存在著許多有待改進的問題。
2.1 對品牌理念缺乏充分的認識
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在實施品牌管理的過程中,將工作的重心局限在打造企業知名度,提高企業知名度方面,導致對品牌的美譽度、企業的信譽度以及組成品牌管理的其他組成部分重視程度不夠,使企業在對品牌實施管理的過程中走進誤區,造成品牌管理無法將其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2.3 實施過程分離
在電力施工企業內部,存在很多專業的技術人員,但是,這些專業技術人員主要致力于電力施工方面,大多都不具備專業的品牌戰略管理理論知識。由于企業缺乏出色的品牌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確的指導方向,就會造成品牌文化“虛化”,這種虛化的企業品牌形象,在企業經營戰略調整的時候,都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
2.4 缺乏維護品牌的手段
維護品牌是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簡單的說,維護品牌就是要不斷實現對業主的承諾。與此同時,如果在施工的現場,由于企業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施工質量事故以及與業主關系不和諧等問題,都會損害企業品牌的打造。另外,企業不顧品牌形象盲目決策的做法,不僅會破壞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對企業品牌的培育和提升也會帶來影響。
3. 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的方法
為了能夠確保電力施工企業在實施品牌管理的過程中,將品牌管理對企業的推動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電力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企業品牌管理:
3.1 對企業的品牌進行準確定位
準確的品牌定位是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的重要前提,電力施工企業在對自身的品牌進行定位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競爭性定位的思考方式,在這種思考方式的基礎上,對有可能成為企業業主的潛在用戶進行想法施加影響,以此來喚起用戶內心已經存在的欲望,從而使企業在顧客的心目中占據一個無法替代的位置。此外,企業在對用戶實施服務的時候,一方面要盡企業最大的能力為業主提供獨一無二的承諾,另一方面,還應該保持電力施工企業內外活動的一致性,從而建立一個以品牌為核心的營銷管理機制。
3.2 構建卓越的質量體系和服務體系
由于電力施工企業的行業特征,工程的質量好壞無疑成為了企業的立命之本。因此,如果想要創建企業優秀的品牌形象,必須要創造一流的工程質量,工程質量一旦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就必然會贏得市場,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為客戶提供保質保量的工程服務之外,企業還應該向客戶提供品牌服務,品牌服務不僅僅只是包括竣工后的質量回訪保修,還應該包括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全方位服務。只有構建卓越的質量體系和服務體系,才能更好的獲得用戶的認可,從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
3.4 對企業品牌進行有效的推廣傳播與維護
電力施工企業品牌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不僅僅是樹立完企業品牌形象之后就萬事大吉,還要對企業品牌進行有效的推廣傳播與維護。電力施工企業可以適當的向媒體投放一些企業廣告,比如像《中國電力報》等電力投資商必看的媒體。其次,還可以在相關的行業網站上進行企業的宣傳與推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業主對企業品牌的理解,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如果想要得到穩步的發展,在未來的時間里,就應該加強企業品牌管理,大力推廣品牌戰略,制定品牌規劃,以此來促進我國電力施工企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靜波,柳向紅.電力施工企業實施品牌管理初探[J].《管理科學文摘》.2005(11)
篇7
企業文化視角下政工工作創新本質上需要在企業政工工作中融入文化內涵管理等,需要從如下幾個原則出發:
1.作為企業政治思想工作需要明確將馬列主義、思想、“三個代表”等作為指導性思想,將黨的路線、方針等貫穿到企業文化建設、政治思想工作之中去,這樣可以有效增強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實效性和文化滲透性,將文化內涵融入到企業政治思想工作中。同時在培育企業文化精神和共同價值觀的時候需要在全公司樹立團結合作的精神,實現員工小目標和企業大目標之間的有效融合,將政治思想工作融入整個過程中,引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在同一個大目標下和文化建樹中推進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創新發展。
2.堅持在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創新過程中融入企業文化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我國傳統的文化中曾經提出“民本”的基本思想,這些思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重視管理過程中“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作用,企業文化管理理念也是在“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下提出來的,因此“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和企業文化管理的內涵說到底都是一致的,我們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也是圍繞著人們的根本利益出發的,因此在企業進行政工工作創新發展的時候也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企業職工奮發向上。
3.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創新與企業文化管理的融合發展需根據電力企業自身規律來進行。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創新與企業文化管理都需要做到滲透,相比而言,企業文化管理和建設往往更加全面深刻,企業文化可以將各個基本要素注入到企業管理中,在形成企業核心文化的同時加強企業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構建,因此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在創新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發展規律融入文化管理理念,從而更好地適應電力企業發展特征實現政工工作創新。
二、企業文化視角下政工工作創新對策建議
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之上,企業文化視角下企業政工工作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1、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下進行政工工作創新,提升電力企業綜合凝聚力。企業各項工作說到底都是以人作為基本主體,任何管理方法都需要人來實踐,因此我們需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下進行政工工作創新。首先需要強化企業職工學習,培養一批職業化的職工,企業文化的構建歸根結底都是需要職業化隊伍來實現,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推進企業職工學習創新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提升企業職工綜合素質,推進企業職工在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指導下進行政工工作創新;其次通過文化活動執行落實政工工作創新,可以通過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寓教于樂的政工工作,增強企業向心力的同時提升政工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對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定期檢查,比如對員工的企業歸屬感、認同感、自我滿足感等進行調查報告,及時發現員工問題并有效解決,為企業政工工作創新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職工積極投入到企業各類工作中。
2、實現企業品牌戰略,促進政工工作創新。企業品牌文化是企業文化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品牌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電力企業可以通過企業品牌戰略的實施促進政工工作創新。首先企業可以通過自我品牌文化的宣傳擴大對外影響力;其次可以通過品牌文化的推廣進行市場占位,比如可以通過廣告詞和品牌文化的宣傳推介企業產品的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將品牌文化植入到企業職工和消費者心中,提升整體認同感和歸屬感,讓企業在正確的文化價值軌道下展開各項政工工作。
篇8
摘 要 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財務管理,現今電力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電力企業如果想要提高財務管理必須要實行精細化財務管理,關于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要從財務精細化管理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現狀、電力企業在財務精細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電力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應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如下分析。
關鍵詞 電力企業 財務 精細化管理
在企業精細化管理當中,財務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會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的整體決策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財務精細化管理是現今電力企業最核心部分。隨著電力企業的在不斷的擴大經營管理,此時一定要管理好電力企業內部,掌握電力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實時動態,從使財務管理的事后核算轉變為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全過程的掌控,建立起集中型財務精細化管理體系,科學合理使用財務核算的流程,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財務分析體系達到更加全面完整,實現全過程實時有效的財務管理與監控及成本費用優化預控,才可以讓電力企業在社會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精細化管理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我國長期發展以來,電力企業始終處于壟斷地位,在財務管理方面意識比較薄弱。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促使了社會各界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全國的電力企業統一開展了“電力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活動,徹底在行業內部來根除弊端,建立新型的財務管理方法,便于壓縮成本,使企業的盈利水平不斷提高。
1.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企業財務要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就是精細化管理,其最大的功能是可以挖掘出電力企業強大的潛在管理功能,將財務各方面的工作精細化,從以前沒有開展的工作內容開展下去,從以前沒有的服務實行下去。讓精細化管理思維徹底的貫徹到財務管理當中去,一面可以增加企業財務部門的責任感,還可以提升財務管理的質量以及效率。綜合電力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非常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2.電力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電力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是為了適應集約化及規模化的生產方式,以細做為基本要素,精細化財務管理需要企業的每項業務和每個崗位建立相應的業務規范和工作流程,建立目標細分、流程細分、任務細分精確決策、實施精確計劃、精確考核的一種非常科學的財務管理模式。精細化財務管理是以“細”為基點,達到細致入微,對企業的每一個崗位、每一項具體業務,全部建立起一套相對應的業務規范和工作流程,同時將財務管理分散到公司的每一個生產經營領域,行使財務部門的監督權力,拓展財務部門管理,服務職能,從而實現財務管理沒有死角,深層挖掘其潛在價位。通過優化財務管理手段、拓展財務管理領域、深化財務管理內容,將企業財務管理融合到經營生產的各方面,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來提高電力企業總體管理水平,使企業效益可以穩步增長。
二、電力企業在財務精細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值后,電力企業擴張加速,電力市場供過于求,發展后的電力企業在電煤價格走高、市場縮減的雙重壓力下尋求新出路。為了突破自身瓶頸,電力企業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內部方面問題。
1.缺乏市場經濟意識
我國電力企業運行當中,設備供應商、發電企業、用電客戶等都是進行自主選擇,整個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不少的電力企業消費市場需求變化反應較慢,財務內部沒有辦法投身市場運作當中,不僅疏忽了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成本壓縮,更不能及時的發現范圍產生的不確定性和財務預算目標。
2.財務管理方法單一
因為財務管理范圍的狹窄性導致財務管理方法單一。財務管理范圍不全面致使財務管理方式簡單化,很多電力企業著眼對成本費用的控制以及資金的運作,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方法起不到作用。成本控制方面一些企業在環保收費、電煤價格等問題上無解決辦法,導致企業財務管理作用逐部弱化。
3.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中應用有限
在財務的軟件應用方面,信息不夠統一,使企業整合程度和信息利用率降低,各項業務因此不能及時共享傳遞,財務信息在企業內部同樣缺少集中和控制。因為電力企業在實踐當中缺乏一套比較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財務評價指標系統,及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高端人才和財務支持決策有效的手段,由于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管理認識匱乏,會造成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無法發揮出該有的決策作用。
三、電力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電力企業精細化財務管理應采取細節化管理、戰略化管理、標準化管理、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評估化管理及成本優化預算控制,這些是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核心模式。實施資金的精細化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精益求精,準時、準確的提供資金使用原因,為企業財務整體精細化管理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構建資金精細化管理,要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統領全局,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保證在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基礎上,實行科學統籌,推動企業資金全方面預算管理實施,增加資金使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財務預測精細化是根據電力企業財務收支的客觀規律,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針對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所做出的科學估計,是制定財務計劃及決策的重要依據,是做好日常資金調度工作的根本。
1.從制度上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自從建國以來,我國的電力企業始終沿用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財務分析方法,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這種陳舊的財務管理辦法已經不適應現今信息含量豐富的這一特點,顯得過于簡單、粗糙,并且還存在著太多的不合理之處。可還有很多電力企業沒有認識到這方面缺陷,對全面質量管理、全面預算等科學、適用的方法缺乏足夠認識,在財務管理實踐中沒有有效開展。如果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電損的損耗計算方法不夠科學,會導致進一步造成無法從財務角度找到解決方案。
2.壓縮成本,提高效益
(1)企業應從財務管理的源頭來開展成本控制,貫徹成本核算科學的方法,借鑒鋼鐵企業等一些其他行業成本管理措施,從而進行作業成本、標桿管理和責任成本制度,實行物質分類方法。
(2)編制成本分解計劃,建立科學規范的標準成本體系,從內部挖潛增效,定制成本費用定額,精細化成本的支出項目,降低不必要浪費,將盈利水平提高。
(3)加強對項目投資規劃、物資采購、科研、施工過程的成本計算,強化經濟調度,控制購電成本上升,優化上網電量結構,充分使用各類的金融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努力降低資金成本。
3.實施全方位的預算管理
(1)電力企業在將來的發展過程當中,面臨不斷增加的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其重點在于成立公司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根據“十一五”規劃還有企業經營戰略要求,采用價值形式對經營活動進行目標控制和預測決策。通過對業務、信息、資金的整合,明確適度的授權、分權,及戰略驅動的業績評價等等來實現資源的作業高度協同、合理配置、戰略有效貫徹的目標,在精細化管理模式前提下促進預算管理,必須堅持“所有的經濟活動都納入預算,所有預算收支都延伸到項目,所有預算項目都細化到月度”原則,以效益、效率配置其生產要素,從而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借助財務軟件的應用,將預算編制從原來的年度預算,漸漸發展為季度預算、月度預算;同時將原來的固定預算逐漸發展為滾動預算,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體系。
(2)電力企業業務預算或是生產預算的重點是成本費用的預算,這就需要財務人員不斷的拓寬預算內涵,從而形成產、供、銷全過程的預算體系。告訴管理層何時投資、資金來源、何時收回投資,該加強對以電價為基礎倒推投資的預算,減少盲目投資概率。
(3)在預算過程當中,落實權責,建章立制是保證預算管理程序化和規范化的先決條件,完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從組織上來保證預算體系能夠正常運行,各個級別的預算責任單位都需要承擔起預算管理責任,財務人員還要不斷的學習相應編制預算方法。在崗位上該橫向分專業,縱向分層級落實各個預算單位的責任和權利,規范管理量化、分解經營目標、加強考核為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4.通過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促進公司財務規范化、科學化的科技合理方法,用信息化建設加速財務現代化的工作,為財務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信息平臺,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質量。電力企業日常核算的工作量非常復雜,手工帳更加浪費時間,再加上一些財務人員在財務軟件方面的功能認識不到位,致使日常工作中的小問題不能夠及時發現,從而降低成本的真實性。而使用精細化管理,就是要將財務人員更多的精力使用到財務數據分析當中,為成本和預算管理做好更多的準備工作。
四、總結
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通過不斷深化財務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強財務核算,提高財務信息有效性,最大限度為企業的盈利能力提供保證。啟用精細化財務管理,需要將企業財務工作提升到經營管理層上,加強動態及全方位的控制,并以細為起點,財務人員需要認真學習,領悟細微工作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對每個任務,都成立相對應的業務規范和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華.電力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原則和思路.現代電力.2008(6).
[2]陳孝.精細化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財會通訊.2006(13).
[3]金翔.精細化預算管理浙江電力財務戰略選擇.電力信息化.2007(5).
[4]彭秦晉.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
篇9
關鍵詞:節能調度表 智能電網 互動式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5-00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智能電網的應用也進入了大力發展的時期,在發展智能電網的過程中,節能調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智能電網運行控制的核心,在我國的電網建設中,節能調度對節能減排和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智能電網的發展,對互動式節能調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1智能電網互動式節能調度的相關內容分析
1.1互動式節能調度的基本內容
互動式節能調度是在不影響電網安全的基礎上,對發電企業和用戶予以一定的自利,允許用戶發電計劃的存在以及用電計劃向節能方向的調整,從中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互動式節能調度的內容具體由下面的關系如圖1表示。
1.2發電企業參與互動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發展時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在電力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中得到自己的發展就要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對電力企業進行全面的改革。電力企業的改革主要面向的是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環境的改善。對發電權交易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額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國的電力企業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電權交易是指在保護用戶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利用雙邊交易或者集中交易的方法完成電量指標的買賣行為。這種買賣行為是在政府的指導下進行的,將高耗能的發電指標專項低耗能的發電指標,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調度中心對發電企業的發電計劃給予一定的自,在這種自的支配下,充分的實施廠內,發電集團內和不同發電企業之間的節能調度。建立交易平臺,和交易模型,從而實現能耗和污染物的低指標排放。
1.3用戶參與互動
我國以火力機組發電為主的時期,用戶的負荷性具有不同的特點,用戶參與互動是通過改變用戶用電的負荷,對尖峰負荷進行處理,從而降低尖峰負荷帶來的邊際能耗水平,用戶的積極主動參與互動能夠對用電負荷實施調度,實現削峰。用戶參與互動的過程如圖2所示。
結合上圖可以看出,在技術上給用戶互動提供相應的技術平臺和信息渠道。發電企業的內部設置測量系統,而調度中心的工作則是對發電企業的一些信息數據進行采集,例如,企業的成本、機組能耗、機組容量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檢修計劃和交易數據等等。在調度中心和用戶之間建立起智能電網的互動通信平臺,使智能電表能夠落實到每一個用戶的家中,再把用電負荷的大小、種類等等用電的基本信息傳送給調度中心。調度中心的工作是對企業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對系統的能耗量、電網的運行狀態和用戶的用電狀態再傳達給用戶。調度中心還需要對用戶的用電數據進行及時的檢測,預測用電的負荷高峰期,提供負荷調整的相關經驗和意見建議,使用戶自身的負荷資源進行主動的響應,對不符合用電需求的政策進行及時的調整,實現用戶的互動。
2互動式節能調度的模型和算法分析
2.1互動式節能模型
互動式節能調度的主要作用是節能減排,但是除了節能減排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作用考慮,主要表現為有時候成本過高,電網的運行不夠穩定等等。基于此,互動式節能調度的目標不僅僅在于節能減排方面,還在于經濟成本的節約、溫室氣體的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運行的可靠性分析等等。為了提高調度計劃的可行性,要對不同的目標及調節方式進行考慮分析。以下幾個模型主要涵蓋了我們談到的問題
第一,多目標一致性評估模型。這種模型對傳統與現代互動式節能調度的目標進行評估,如果一致性的程度較高就可以運用簡單的加權平均方式形成單一化的目標函數。如果結果不統一,那么就要對不同情況下的不同目標進行重要性的分析。對低碳發電調度與節能發電調度還需要展開評估,從一致性和目標函數的一致性分析低碳電力調度與節能發電調度的多目標進行一致性的評估。
第二,多目標協調優化模型。多目標一致性評估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那么針對這種情況就要進行多目標的協調優化。互動式節能調度中會出現很多種函數關系,這樣就提高了調度優化的復雜程度。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影響每一個單元目標的基本要素進行研究,建立起多個目標協調的優化模型,采取決策樹的方法在不同的條件下采用的一種優化手段。調度計劃可以按照時間點進行細分,不同時間點的調度計劃對研究形成不同的影響。
第三,調度計劃的時間顆粒度優化模型。在互動式節能調度中,調度計劃的時間顆粒度是一個固定的值,一般情況下是十五分鐘。我們舉例說明在優化調度計劃時間顆粒中的調度能否的到優化。例如,在比較短的負荷期如果產生比較大的波動,并且能夠自動發電控制、旋轉備用等能耗和成本相對普通發電機組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細化時間長度來把握負荷波動的情況。
第四,智能多模型。互動式節能調度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協調發電企業、電網和用戶三者之間的協調問題,對互動過程的種種行為進行控制和處理。在行為的處理方面可以采用智能多理論建立智能多的模型。在互動節能調度中嵌入智能性、中介性、機動性的模型。
2.2互動節能調度的算法優化
互動式節能調度是一個超大規模非線性的理算時變的優化問題。在算法上我國通過學者的研究已經出現了許多種。其中動態規劃法,啟發式方法和混合整數規劃法等等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算法的優化過程中,在節能優化調度引入多種互動以后,算法比較復雜,為了優化以往的算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首先,基于貪婪算法的可伸縮機組組合算法。互動式節能算法應該以《節能發電調度辦法》為基準,保證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去分析機組煤的消耗水平,分析機組開停的影響要素。在電量的轉移比較多的時候,對電網安全審核的處理、能耗校核的處理都會有相應的影響,這就需要采用遍歷算法保證節能效果其他的情況基本可以運用貪婪算法
其次,對綜合煤耗微增率的出現進行優化處理。我國目前大規模的互聯電網在較遠距離情況下的輸電有可能發生線損的問題。發電廠的能耗降低但是線損可能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要以煤耗微增率為基礎,減少線損的情況,降低發電煤耗實現優化。
最后,云計算的電網優化調度計算。在引入互動后可能存在深度不足的一些問題。這樣可以結合遍歷法對開停狀態模糊的邊際機組進行開停狀態的遍歷。不僅提高計算量的伸縮還要保證優化的深度。云計算是利用計算資源的方法,具有虛擬化、該可靠性和通用性的特點。云計算的電力調度是未來智能電網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利用閑置的資源降低電力企業的相關投資提高電網調度的優化結果。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智能電網的互動式節能調度進行了分析,從模型、算法及互動關系進行分析的深入。基于尖峰負荷的能耗的用戶側互動優化進行了探討。包括集中調度和發電企業自主調度的協調運作等等。智能電網的互動式節能調度為我國建設環境友好型,能源節約型社會做出了貢獻。這種調度方式將被廣泛的進行運用。實現電力企業,發電方及用戶三方的利益,達到降低能耗、節能減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童志.靈活互動智能用電的技術內涵和發展方向[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10(2):125.
篇10
關鍵詞:電信業 效率 數據包絡分析 資產收益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measures HHI in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which indicates the market a highly-concentrated one. Then DEA approach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s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A and efficiency has also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urthermore, a lateral comparison with some foreign telecommunication firms is made to get a full picture of efficiency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By global comparison, a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China Mobile is full efficient, while China Telecom and China Unicom should expand their scale and improve their techn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 DEA, ROA, efficiency,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2008年,我國的電信業通過一系列的產業重組,形成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足鼎立的局勢。其中,中國移動占據領頭羊地位,在2011年占據了電信業53%的市場份額,超過其他兩家的總和。
我國電信業目前寡頭壟斷的市場環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電信企業的效率問題也成為熱門話題。一些人認為我國當前電信業的市場結構將使企業產生“高枕無憂”的惰性,出現表現欠佳、運營效率低下和服務質量變差等現象,進而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而另一些人則爭論正是電信業寡頭壟斷的產業組織結構使得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從而使得各企業高效率運營。此外,他們指出,較大的企業更易獲得規模經濟,這將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益。
為了探究電信業重組以來三家電信公司的效率,以及其與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本文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
一、文獻綜述
在近年的研究中,數據包絡分析法(DEA)被廣泛地應用于測度公共事業特別是,電信業效率的測算。Noel D. Uri (2001)應用數據包絡法研究了電信業效率,認為美國的電信業激勵性規制效果并不明顯,因為技術效率沒有顯著變化,而配置效率變化趨勢不明 。
希臘經濟學家D.I. Giokas和G.C. Pentzaropoulos則對歐洲電信業效率做了很多研究。在2000年,他們主要采取DEA,得到了希臘各個地區電信的效率,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在2002年,他們比較了歐洲主要的公眾電信公司的運營效率,得出公司規模并不一定導致效率。
同時,也有學者針對亞洲的電信公司效率進行了研究。Chao-Chung Kang (2009)通過DEA得到了合并前后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發現盡管私有化促進了中華電信公司效率的提高,但無法保證公司在最佳規模 。Pun-Lee Lam和Alice Shiu (2008)采用DEA測度了中國大陸各省電信部門的生產效率。他們認為東部省份電信部門表現明顯優于西部省份的主要原因應是環境,而不是運營水平差異。
但是大多數學者忽視了電信業市場結構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Johannes M. Bauer (1997)嘗試通過檢驗市場勢力、創新和效率的聯系來檢驗Schumpeter的結論。他認為規制和壟斷特權會阻礙創新,而競爭機制會激發創新。
鮮有學者考慮橫向比較,即在研究一國電信企業效率的同時,進行全球對比。此外,國內的研究缺少對具體電信企業的效率分析。本文將我國現存的三個電信企業作為考察對象,嘗試探究中國電信部門盈利能力、市場結構與效率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測算三方面的指數,來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另一方面,引入了一些外國電信企業,以期將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運作效率進行橫向比較。
二、中國電信企業實證分析
(一)赫芬達爾-霍希曼系數(HHI)
赫芬達爾-霍希曼系數(HHI)常被用于衡量一個特定市場的市場集中程度。根據定義,赫芬達爾-霍希曼系數表示為市場中各個公司的市場份額的平方之和,取值范圍在0和1之間,被看做是測度市場集中度的一個參考指標。而市場集中度則是體現市場結構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個較高的HHI意味著較高的市場集中度,并且該系數的上升顯示出此行業競爭的減小與企業市場勢力的增強。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相關文件,一個HHI超過0.25的市場可以被視為是高度集中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