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發展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旅融合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旅融合發展

篇1

[關鍵詞] 農業 文化 旅游 三業融合 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 F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30-01

1 榕江縣農文旅發展的機遇

中央十報告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新要求,為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強大的動力,也為農業、旅游與文化的融合創造了優良的政策與發展環境。在國家“大農業”、“大旅游”、“大文化”等政策倡導背景下,創造性地將農業產業、旅游產業、文化產業三者進行有機融合,在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休閑農業發展水平,創新休閑農業未來之路,是新時期產業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

2 榕江縣農文旅發展的基礎

2.1 環境空間

榕江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都柳江中上游,是唯一地跨雷公山和月亮山的一個縣。境內無工業污染,山青水秀、藍天白云,生態條件良好,農耕文明歷史悠久,旅游及文化資源積淀很深,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好地方。

2.2 農業空間

榕江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暖濕潤、水熱均勻,年平均氣溫18.7℃,≥10℃的積溫5500℃-6700℃;年降雨量約1200毫米,年日照時數1313小時,無霜期達310天以上。全縣耕地面積31.8萬畝,常用耕地面積19.1萬畝,土壤以紅壤、黃壤、山地黃棕壤為主,PH值為5.3左右,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特色農業資源有:藍靛、折禾糯、本地小米、錫利貢米、本地黑豬、本地綠頭鴨、本地小香雞、本地矮腳山羊、本地小個子黃牛、野核桃等等。

2.3 文化空間

榕江民族文化資源底蘊深厚,境內文化多元,主要歷史和空間脈絡文化以侗、苗、瑤、水構成。其中,“三寶天下第一侗寨”是侗語的發源地;“苗王廟”是世界唯一苗族同胞祭祖廟。與農業有關的民族節日文化主要有: 侗族:三月三、祭牛節、吃新節、侗年、春節;苗族:牯臟節、下種節、粽子節、吃新節;水族:端節、卯節;瑤族:吃新節、平安節、盤王節等等。各種節日年復一年、代代相傳,節日氛圍日益濃厚,其意是預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老少平安、鄰里和睦、萬事如意等等。

2.4 旅游市場

貴廣高鐵和夏蓉高速開通后,無論是散客游還是團隊游都為榕江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兩高沿線城市的游客來榕江旅游。一是旅游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笆濉逼陂g累計接待游客338.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累計達20.82億元,分別是“十一五”的3.2倍和3.5倍。二是旅游產品不斷豐富。累計投入10多億元,建設了三寶侗寨、大利侗寨、濱河濕地公園、百榕健身公園、柳江廣場等一大批景區景點,成功引入樂里七十二侗寨景區開發、寨蒿旅游景區開發、繡娘影視基地、頭塘生態小鎮開發等一大批旅游項目落地實施,旅游業態和產品供給不斷豐富。三是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高速進城大道、濱江大道、濱河路、中心大道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建成通車,城市路網逐步完善;開通了5條城市公交線路,群眾出行更加便捷;建有樂言百吉、總兵署、江濱國際大酒店、天禧豪都、榕城尚品等226家賓館、酒店。四是品牌宣傳營銷效果顯著。先后成功舉辦了貴州省第二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暨2015中國?榕江薩瑪節、2015年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2016年州九運會暨第3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等系列活動。

3 榕江縣農文旅發展的思考

3.1 組建融合機構,制定發展規劃

三業融合需要農業部門、旅游部門和文化部門之間打破行業界限,促使三大產業相互延伸,從發展“大農業、大旅游、大文化”的角度,將分屬不同產業的不同管理部門集成在一起,建立一個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管理機構,協調不同行業與部門在產業融合發展中的分工協作,并制定“榕江縣農業、旅游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做好三大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區定位,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圍繞以縣城為中心,三寶景區、三條旅游精品線及農業觀光園區為重點,結合“一鄉一品?一村一韻”、“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休閑觀光體驗農業,提升榕江旅游產品升級打造。

3.2 組建跨業企業,搭建市場平臺

以農文旅龍頭企業培育為重點,充分開發北部多彩文化旅游、南部綠色山水康養休閑、苗侗原生態文化體驗、雷公山生態觀光休閑、月亮山山地康體養生片區、都柳江濱水休閑度假等旅游資源。以民族文化、觀光景區、一村一品農業產業、歷史典故為吸引物,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形成較為完整的農業旅游文化產業鏈,完善農文旅產業鏈條的服務功能,增強企業的綜合發展力。

3.3 挖掘融合產品,體現創意精髓

融合產品既集成原有產品的不同功能和特性,又成為另一種新型功能的產品,通過招攬游客游客體驗帶走,從而實現所謂的“1+1>2”效應。榕江發展“農文旅”三業融合產品應圍繞休閑農業做文章,將文化創意產業與農業旅游相結合,以地方特色產業為旅游產品,加快推進鄉村旅游項目、農家樂示范村、休閑農業主題園區、特色農莊、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區的發展,精心打造休閑農業節慶品牌和經典旅游線路,充分體現創意精髓。

篇2

一、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對產業融合的界定

從技術創新角度來看,植草益(2001)、馬?。?002)認為產業融合是通過技術革新和放寬限制來降低行業間的壁壘,加強各行業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從產業角度來看,Greenstein(1997)、厲無畏(2002)認為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 最終融為一體, 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綜合已有研究,認為產業融合是由于技術進步、放松管制和管理創新而導致不同產業邊界的模糊或消失,使產業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并使原有產業產品特征和市場需求發生改變,最終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二)對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發展的界定

程錦等(2011)綜合已有研究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或者旅游產業內部不同行業之間發生相互滲透、相互關聯,最后形成新產業的過程。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發展,是將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有機結合開發旅游產品和旅游體驗項目,以滿足游客多樣化旅游需求的新型產業發展方式。農業通過和旅游業的融合,可以拉長農業產業鏈,也促進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陳琳(2007)認為旅游業與農業融合屬于交叉融合,即農業向旅游業提供資源,旅游業向農業延伸服務。李俊玲(2009)認為兩者融合屬于延伸融合,賦予了農業新的旅游功能。注重農業研究的學者主張農業提供資源,旅游業提供服務的交叉融合模式,注重旅游業研究的學者認為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模式是旅游業對農業資源的重新利用過程。朱海艷(2014)提出了三種旅游產業融合模式:主動融合、被動融合和互動融合,指出并驗證了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是主動融合模式。

二、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

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葡萄酒莊旅游

以酒莊作為葡萄特色旅游的平臺,將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儲存和銷售等產業鏈有機融入旅游的各個環節。近年來,懷來的葡萄酒莊發展迅速,已建成8家,35家在建,2004年,容辰酒莊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并承辦了2014年第15屆“中國懷來葡萄節”;2015年,瑞云酒莊、百花谷酒莊分別被授予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五星級、四星級企業稱號;桑干酒莊是集苗木繁育、科技研究、產品開發、旅游觀光為一體。

2、葡萄園農家樂休閑游

它是鄉村旅游的一種形式,也是葡萄種植與旅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旅游項目。農家樂周圍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緩解城市人工作中的精神壓力,因此,農家樂成為都市人假日休閑放松的首選去處之一。目前,懷來縣已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106個,參與農家樂旅游家庭350多戶,多以賞農家景色、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采摘鮮食葡萄為主。

3、“葡萄節”旅游

以葡萄節作為懷來縣葡萄產業旅游對外宣傳的主要平臺,形成了葡萄會展旅游。中國懷來葡萄節始辦于2002年,今年9月份是其舉辦的第16屆葡萄節。這一節慶活動的連續舉辦,為懷來葡萄形象的定位、葡萄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葡萄產品的品鑒促銷以及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搭起了平臺,成為人們了解懷來葡萄的重要窗口。

(二)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通過開座談會、走訪觀察、實地體驗等方式,發現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旅游業與葡萄產業的融合不夠深入,旅游產品較單一

其主要原因為融合中先進技術的應用率低。目前,我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旅游產業融合與新業態的主要驅動因素[9]。而懷來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過程中幾乎沒有應用先進技術,因此,旅游產品較為初級,多為基于傳統葡萄產業資源的參觀游覽、體驗采摘等。而農家樂旅游,也僅限于采摘葡萄一日游。

2、葡萄產業資源轉化為旅游要素的過程中缺乏整體規劃

懷來縣所轄的11鎮6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葡萄種植園和葡萄酒莊等旅游資源,但在發展上缺乏統一規劃定位,出現資源整合不夠、同質開發等一系列問題。對農家樂旅游而言,在道路建設規劃、道路標識設置、采摘觀光路徑、食物采購、住宿條件、停車場面積、接待服務等方面均無具體標準,完全由農戶根據自有條件隨意決定。

3、管理不規范,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懷來只有少數酒莊獲得了A級資質,農家樂的等級評定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其發展還處在盲目自發的初級階段, 經營者需先到旅游局備案,再去工商局注冊領取營業執照,衛生局負責衛生檢查,公安局負責安全管理,可謂政出多門卻都疏于管理。懷來葡萄節雖然已連續舉辦了15屆,但未形成營銷合力,政府偏重于從政績角度做宣傳,企業則各自為戰,收效甚微。農家樂的經營方式也還處在坐等游客上門的初級階段,創新服務、建立品牌和主動宣傳的意識相對較差,主要依靠到訪過的游客間口口相傳。

三、“互聯網+”視角下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

旅游業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產業,與信息技術有著天然的耦合性,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興盛,是傳統旅游業變革的主要驅動因素,也是促進旅游產業融合的主要因素。以“互聯網+”的視角研究旅游業與農業的融合發展,將轉變發展的理念和路徑,變革產業組織,創新業態與產品。

(一)充分利用葡萄產業資源,優化提升旅游產品

懷來位于地球北緯40度這一世界公認的葡萄種植黃金帶上,擁有優質的葡萄資源。鮮食葡萄品種以白牛奶和龍眼葡萄著稱,基于這些優質的葡萄品種,分層次開發旅游產品(見表1)。

(二)合理運用現代新興技術,深度開發旅游項目

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改良傳統葡萄品和培育新品種,并使其具有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提高葡萄種植產業鏈的旅游觀賞性與趣味性;整合葡萄資源,開發全新的葡萄旅游產品,使其更具有體驗性與參與性。如上述“科普園”、“體驗館”、“視頻”農場。

(三)重視葡萄周邊商品,圍繞旅游全要素創新

目前,懷來的特色商品主要以鮮食葡萄和葡萄酒為主,應圍繞“食住行游購娛”的旅游全要素進行產品創新,開發特色產品系列。如挖掘葡萄酒飲食文化,開發特色“葡萄宴”;建設葡萄園野營基地;在葡萄旅游帶景點之間開發適合騎行、自駕的觀光游覽或比賽路段;在游購娛方面,設計葡萄旅游的特色商品,形成系列,打破商品的單一性。

(四)做好旅游整體規劃,積極吸引社會資金

懷來縣應以發展葡萄旅游為重心,并制定整體規劃,積極實踐并探索出一條“政府引導、村企合作、產業推動”的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如果能夠探索成功,將會吸引各地公務考察團的參觀學習,屆時懷來的商務旅游會應運而生。

四、“互聯網+”視角下促進懷來縣旅游業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

(一)制定葡萄旅游服務標準和規范

為了更好的維護品牌,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實現懷來葡萄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制定葡萄旅游服務標準和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懷來縣的葡萄旅游既有強勢增長的市場需求,經營者也有從事葡萄旅游的積極性,如果政府能在政策傾斜、資金扶持、規范制定、高效管理方面積極作為,必將推動懷來葡萄旅游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整合利用媒介,多方位立體營銷

除了運用旅游宣傳冊、電視廣告、戶外廣告、葡萄節慶等傳統的營銷方式進行促銷外,還應充分利用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來改造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加快建設葡萄旅游業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宣傳品牌、樹立形象、網上銷售,構建多方位、立體化的營銷體系。

(三)整體營銷,宣傳區域品牌

篇3

瀘州市實施“三大模式”破解鄉城縣農牧產業銷路難題

針對甘孜州鄉城縣農牧業發展集約化程度低、競爭力缺乏、產品銷路不暢等問題,瀘州市聚焦“精準、精心、精細”,實施三大產業幫扶模式,通過延長產業鏈、實施“以購助扶”、深度推介宣傳等措施推動鄉城縣農牧產業提檔升級。

一是延伸產業鏈,融合發展提升產業質量。鄉城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藏區良好生態環境優勢,但傳統的農牧業發展以個體種養殖為主,產業類型單一,產品競爭力不強。瀘州市在對口幫扶鄉城縣過程中,探索農牧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調整優化農牧業結構,不斷延伸產業鏈,從生產加工環節著手,提高農牧產業發展質量。瀘州市立足鄉城實際,投入援藏資金1600萬元,撬動政府投資、其他社會資金4400余萬元,打造康南農特產品加工園區,招引葡萄酒加工、藏青藍、雪松公司等企業,使得藏區蘋果、葡萄、牦牛、松茸、青稞等農特產品實現就地加工。2018年,康南農特產品加工園區實現工業產值6000余萬元。農牧加工帶來高附加值利潤,帶動群眾穩定增收,去年鄉城釀酒葡萄種植戶戶均增收達1.06萬元。

二是發展客戶群,以購助扶拓寬產品銷路。通過前期調研和摸排,針對生態農牧產品質量把關難、銷路難以打開的問題。瀘州市和鄉城縣整合優質企業資源,促成兩地農牧企業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益薌農旅,與各企業廣泛開展商業合作。益薌農旅定期組織產業技術指導培訓,對農牧產品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在打開瀘州市場過程中,探索出“以購助扶”的新模式。在經濟合作上,促成各地企業與益薌農旅簽署“認購協議”;在愛心幫扶上,鼓勵企業與貧困村建立長期定購關系。鄉城縣的藏雞、藏豬、蘋果等優質農特產品,通過一份份定向認購訂單發往各地。目前,各地企事業單位已定向認購幫扶貧困村農特產品280余萬元。

三是擴大宣傳面,深度推介打造特色品牌。瀘州市全力協助鄉城縣農牧特色品牌打造,協助鄉城藏雞蛋、藏雞、松茸、藏香豬等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指導各村壯大發展專合組織,發展了仁堆村牦牛養殖、仲古村藏系綿羊養殖等專合組織66個,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鄉多品、多鄉一品”的產業發展布局。兩地加大合作宣傳推薦力度,瀘縣與鄉城縣達成宣傳資源共享協議,利用雙方融媒體中心宣傳平臺資源,建立媒體聯盟,雙方APP植入雙方微信公眾號,相互推送產業產品信息。為幫助鄉城農特產品快速打開市場,瀘州市邀請鄉城縣企業、特色農產品參加“瀘州農博會”“迎春購物月”等展銷活動,鄉城農特產品已入駐瀘州各大商場超市或農特產品實體銷售店。

篇4

關于草場鎮龍華村入選全國億元村和白馬鎮黃草村

榮獲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工作總結

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前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監測通知,我局精心組織包裝,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和專家復核,我縣丙谷鎮和草場鎮龍華村通過監測并保留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且草場鎮龍華村獲“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稱號(全國僅136個村、四川省13個村、攀枝花市唯一1個村獲此殊榮),農業農村部將在全國進行宣傳推介。根據農業農村部對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認定結果,我縣白馬鎮黃草回族村獲“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全國423個、四川25個村鎮,攀枝花2個村)。這是我縣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又增添的兩塊全國性金字招牌。

近年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一城三區三基地”目標,聚焦加快建設安寧河流域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打造安寧河流域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省現代農業“10+3”和全市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堅持“三帶產業”布局,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一村一品”優勢產業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進“陽光米易”區域公用品牌市場化運作?!瓣柟饷滓住鲍@四川省首批十大區域公用品牌,第七屆四川農博會最受歡迎最受歡迎區域公用品牌。全縣“一村一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草場鎮龍華村獨特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枇杷生長,我局因勢利導,指導發展枇杷特色主導產業,積極選育優良品種,推廣控時成熟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枇杷果大、味甜、皮薄、肉厚,品質優、上市早,享譽省內外,成功舉辦“中國園藝學會枇杷分會第九屆全國枇杷學術研討會暨產業發展論壇”。注冊“多美龍華”“蜀果匠”“金攀壹果”等11個商標,已獲枇杷有機轉換產品1個,“米易枇杷”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搭建“益農信息社”1個,區域內4家龍頭企業、7家合作社開展枇杷網銷業務,指導開設網店、微店20余家,枇杷電子銷售額0.52億元,占比44%。全村種植枇杷7000畝,平均單產達820公斤/畝,畝均收益達16912元,枇杷年銷售收入達1.18億元。

篇5

通過聘請農林部門講師和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土專家”任教,采取“理論+實際操作”的形式,深入實施能力培訓一批、轉移就業一批、產業發展一批的目標。2018年以來,開展果樹管護、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培訓等培訓31期1293人。針對性的開展產業扶貧培訓、現場指導活動,指導群眾解決創業和技術性難題。

(二)精心策劃,擴大技能培訓的廣度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優化人才發展的環境,為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針對我縣農旅融合發展需求,積極整合農業、扶貧、教育、民政、旅游等部門培訓資源,開展助推重點產業、輔助“農旅一體”服務業、扶持特殊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順應時展需求等方面的培訓。2018年以來,開展各類培訓134期5858人,累計撥付培訓資金688.78萬元。

(三)服務企業,加大技能人才培訓的力度

為全面提升**縣企業職工安全生產水平,增強自身崗位的責任心和凝聚力,熟悉企業管理制度及工作環境,縣人社局組織對**縣四環鋅鍺科技有限公司、**縣源富鋅業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化工總廠等6家員工進行了系統、全面、嚴格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共培訓915人,發放培訓補貼157.31萬元。

篇6

云霧鎮地處貴定縣最南端,交通便利,素有貴定“南大門”的美譽,天然具有發展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有利條件。云霧鎮自然山水秀美奇俊、農業種植初具規模、所產“貢茶”歷史悠久,將為云霧鎮打造高效、優質,集“旅、農、茶”三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定堅實基礎。云霧鎮民族文化底蘊深厚,人文風情濃厚,主要居住有漢、苗和布依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諧相處,構成了云霧鎮美麗的民族文化景觀。云霧鎮具有發展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業的有利條件,云霧鎮鎮區周邊土地面積有一定的規模,土地耕作條件好,經過多年發展,以茶葉為重點的山地農業發展布局已初具規模。夏榕高速公路的開通為未來園區物質流通創造了良好的物流環境。國家提倡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建立100個高效農業園區的發展規劃,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隨著城鎮化發展加快,農村人口流向城市越來越多,農村閑置土地逐漸增多,這為集約化經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云霧鎮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資源厚重,以鳥王高原臺地、云霧大壩田園風光、江比濱水等為代表的自然景觀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魅力。云霧鎮地處黔中地區,具有良好的交通優勢。苗族文化和布依文化已形成貴州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資源。云霧鎮地處貴州古苗疆文化旅游走廊中心地帶,緊鄰貴州省省會城市貴陽,具有良好的旅游區位優勢。

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云霧鎮存在著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民族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及農業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云霧鎮的農業、茶產業發展各行其道,沒有充分結合旅游、觀光的發展進行產業融合建設,雖然農業、茶產業有所發展,但和旅游產業發展互不搭界,產業融合水平低,制約了云霧鎮產旅一體化的發展。考慮到旅游和農業、茶產業、民族文化有極強的關聯性,應積極加強農業、茶產業、民族文化和旅游的協作和互動,使各個產業能夠緊密成為一個整體,形成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基于資源的云霧鎮鄉村旅游模式選擇

云霧鎮是多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資源比較豐富,茶文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較好,但是缺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產品,文化資源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和促進產業融合方面發揮的作用較小,產業連接松散,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和適合的發展模式,因此探索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和路徑,用以作為開發的參考是極為必要的。只有在產業的融合發展上形成緊密結合、互動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才能加快實現由單一產業向產業融合發展優勢的轉變。在開發的模式上,有以下幾種模式可以提供借鑒。

1.民族風情型發展模式云霧鎮可以發展民族風情型發展模式,此地具有獨特而完整的少數民族文化,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也很豐富。以云霧鎮民俗風情為載體而開展旅游活動,以當地民間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來旅游者。這些風俗風物作為旅游項目的基本內容,進行整合包裝,推出品位較高、游客參與性強的旅游活動項目等。這種模式,既展示了鄉村不同階段的整體人文系統狀況,也滿足了游客認知和體驗的愿望。

2.農場莊園型發展模式以農業資源為依托的鄉村旅游,適用于具有特色農業生產活動的地區,并且要求當地的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因為農場莊園強調生產性、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融合,寓農業生產于休閑旅游之中,提供田園之樂,比較受都市旅游者的歡迎。云霧鎮農業基礎較好,離中心城市近,具有發展觀光農業的良好優勢。

3.景區依托型發展模式景區依托型發展模式,適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風景旅游資源或位于旅游風景區周圍,與風景區之間有較為便捷的交通聯結的地區,主要是在地勢較為平坦、道路較為通達的風景區周邊發展,利用農業資源和自然風景資源互補的組合優勢開發鄉村旅游產品。云霧山自然風光優美秀麗,利用風景區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游客在欣賞風景區內的自然風景之余,派生欣賞鄉村景觀。

三、云霧鎮現代農業、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新思路

云霧鎮依托良好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貢茶文化、現代農業等資源,積極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游的產業融合,創新開發農業、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了旅游產品體系,促進了農業與旅游業及民族文化的共同發展。在推動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在以下幾個方面要積極探索、努力創新。

1.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促進發展理念創新云霧鎮的旅游開發一定要樹立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體”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作為旅游的附屬產物,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才能在市場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云霧鎮的布依族、苗族和漢族,構成了民族文化景觀,其風俗、語言、節日獨具特色。所以,在推進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另一方面要通過市場的渠道,深入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內涵,增強文化底蘊并貫穿到旅游景區的全過程當中,突出其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特色,借此激發旅游的動力和活力,使旅游產品在更深的層次上、更高的品質上得到差異化的體驗,從而也更好地保護了民族文化。

2.打破行業與部門壁壘,促進融合和協同創新云霧鎮整體性發展的關鍵之處在于要打破部門、行業壁壘,推進文化旅游與工業、農業以及科技、傳媒等相關產業、行業跨界融合,推動各類優強企業進入文化旅游領域,推動科研、教育、民間組織等力量共同參與文化旅游發展,加強區域協作和資源、產品、市場整合,形成文化旅游創新發展的合力。整合利用各行業、各渠道的項目資金,在改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特色打造、景觀優化等方面施游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3.找準起點,開闊視野,規劃創新建立省內外乃至國外規劃力量共同參與文化旅游規劃的機制,既發揮本土專家作用,又引入省外先進觀念和技術,做到本土知識與國際視野的結合。云霧鎮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觀光地,一定要突出市場導向,提品需求,既要依托資源優勢開發產品,更要整合資源創新產品,通過深度創意策劃,促進有形文化旅游資源與文化風情、概念性地域文化等無形文化資源并重,規劃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和活動,改變就資源談資源的規劃方式。遵循文化旅游的規律編制規劃,以文化、景區、文化休閑區等結合為模式,規劃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同時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四、結語

篇7

《小康》:都說龍泉是個神奇的地方,在您看來,龍泉的優勢在哪里?

蔡曉春:從地理位置上看,龍泉有些偏遠,經濟上也還屬于欠發達地區,但是在生態文明的背景下,龍泉的優勢也呼之欲出:

一是文化優勢。龍泉劍瓷文化世界馳名,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都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經典符號,一座偏遠小山城,一項人類“非遺”,兩項國家“非遺”,全國少有。還有源遠流長的香菇文化、靈芝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等。

二是生態優勢。龍泉地處三江源頭,境內主峰1929米,為江浙第一高峰,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浙南林海、天然氧吧等美譽,森林覆蓋率高達84.2%,城區空氣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4860個。境內龍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夏季最高氣溫28℃,當大城市熱浪滾滾之時,龍泉山卻依然是一個清涼世界。

三是旅游優勢。龍泉是個養生福地,旅游資源數量多、品質優、分布廣,有五級旅游資源單體4個,四級旅游資源單體8個,三級旅游資源單體30個,擁有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魅力生態旅游城市等十多張國字號城市名片。

《小康》:坐擁如此優質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龍泉如何打好這三張牌,使之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蔡曉春: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綠水青山更要金山銀山,強化優勢轉換意識,善于經營生態、經營山水、經營城鎮、經營文化,把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競爭硬實力,把綠色寶庫轉變為經濟寶庫,把文化和生態能量轉變為增長引擎,走生態富民、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從生態文明的角度來看,在工業化、城市化浪潮沖擊的背景下,我們所保留的良好生態環境、豐富文化遺產和旅游資源就是稀缺資源,非常珍貴。發展文化生態休閑旅游產業,是龍泉用好這三張牌的最佳經營方式。近兩年來,龍泉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以36%和40%的年均速度增長,這是很有說服力的實踐標準。

從全局和戰略性的角度,今年,我們又提出要把旅游業作為引領性產業和未來的第一支柱產業來培育,以旅游創新驅動發展,帶動農業調結構、工業促轉型、文化大發展、城鄉創特色,加快龍泉經濟轉型升級。

《小康》:在推進旅游創新驅動發展過程中,龍泉文化、生態、旅游產品優勢開發的特點和定位是什么?

蔡曉春:利用龍泉山、青瓷、寶劍、靈芝、金觀音茶葉等具有知名度的人文優勢,重點培育以山水觀光為主線、養生(養老)休閑為核心、鄉村旅游為基礎、劍瓷文化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推動旅游產業集群化、旅游業態多元化、旅游景區全域化、旅游服務優質化,打響“江浙之巔、劍瓷龍泉”旅游核心品牌。

產業融合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龍泉要實現把旅游業培育成為第一支柱產業,就必須推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旅游發展與整體產業布局相銜接、與文化事業發展相融合、與城鎮發展相配套。

一是推進“文旅融合”。將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區建設、活動舉辦、商品開發當中,抓好青瓷、寶劍、金觀音特色茶、莫言祖居地等文化主題景區建設,開展中國龍泉青瓷寶劍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促進文化與旅游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互促共進。

二是推進“農旅融合”。堅持“以農促旅、以旅興農”,鼓勵建設休閑農業觀光園、家庭農場和現代農莊,推動茶園、竹海、農田、果園、漁場、食用菌和蔬菜基地等景觀化建設,打造田園景觀。積極開發茶、菌、果、蔬等特色旅游餐飲。

三是推進“工旅融合”。推進劍瓷文化創意基地、中國青瓷小鎮等以“工業產品展示、工藝流程體驗、旅游商品銷售”為主要內容的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點)建設;注重開發一批工藝精致、附加值高、攜帶便利、游客喜愛的特色旅游商品。

四是推進“養旅融合”。加快養生(養老)基地建設,積極培育養生(養老)文化業、農業、房產業、保健業、產品制造業等養生(養老)產業,豐富“食養”、“藥養”、“水養”、“體養”、“文養”內涵。

五是推進“城旅融合”。樹立“城即景、景融城”的理念,在公共配套方面體現旅游功能,在塑造城市景觀中注重融入劍瓷元素、生態元素和文化基因,提升城市品位。充分挖掘甌江、水庫、溫泉等水生態資源,加強河道修復,建設水利景觀,開發親水性旅游項目、水上旅游項目、水生態旅游產品,增強游客的吸引力。

《小康》:接下來,龍泉準備從哪些地方著手,來實現旅游興市?

篇8

1金山區農業旅游發展現狀

1.1農業旅游產業規模日益壯大

金山區圍繞“把上海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金山區委、區府建設“創業金山、宜居金山、和諧金山”的戰略目標,重點發展“都市郊區型旅游業”,打造一條農業觀光休閑旅游的“黃金走廊”,具體內容包括:一條主線,即楓涇古鎮—中國農民畫村景區—皇母蟠桃生態園景區—廊下現代農業園區景區—海濱景區—山陽田園—漕涇休閑生態水莊景區;二個中心輻射區,即設立廊下現代農業園區農業旅游集散中心、楓涇鎮中國農民畫村農業旅游集散中心;三個重點集聚板塊,即在二個中心輻射區的基礎上再增加呂巷蟠桃農業旅游集聚區。目前楓涇金山農民畫村升格為中國農民畫村,它和廊下中華村農家樂都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農民畫村和廊下生態園被評為AAA級旅游景區,創建“上海世博觀光農園”13家,“世博農家”(2011年全部轉為“上海農家”)39家?,F有的資源基礎有力推動農業旅游與第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農業旅游產業規模日益壯大。

1.2農業旅游產品結構日臻完善

近幾年,金山農業旅游產品日益豐富,產品結構日臻完善,產品特色日趨明顯,形成了休閑觀光農業、特色農家樂旅游、農業采摘活動三足鼎立的格局。休閑觀光農業以休閑觀賞為主要內容,如以畫為特色的中國農民畫村,以農業科技為主線的上海農業科普館金山分館等;特色農家樂旅游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體驗農家生活為主要內容,如廊下中華村農家樂等;農業采摘活動則以當季農業產品為主題,讓游客自行采摘,體驗豐收的樂趣,如呂巷三園農家樂、銀龍采摘園等。另外,農業旅游還與節慶活動緊密結合,如每年6月開展的“金山蟠桃節”、“金山海鮮節”,11月舉辦的“金山張橋羊肉文化節”等,首屆草莓節也于2011年底粉墨登場。經過幾年運作,這些節慶活動已探索出一套成熟的運作模式,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產生了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區內外有較高知名度。

1.3農業旅游市場環境日漸優化

目前,金山區農業旅游已有2個國家級3A旅游景區、2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三星級農家樂。這些成功創建的旅游項目,在設施、食宿、游玩、服務、環境等方面為全區農家樂提供了示范及參考標準。金山區旅游和農業管理部門聯合食品、消防、工商、物價、文化執法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全區的農家樂進行質量檢查,規范農業旅游企業經營行為,提升服務水平,切實做好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游樂設施安全等工作,為游客提供安全、舒適、健康、快樂的旅游服務,進一步維護游客權益,優化農業旅游市場環境。

1.4農業旅游品牌特色日趨成熟

金山區現有的農業旅游項目都充分挖掘本地人文、地理、景觀等資源特色,開發各有特色的農家樂,品牌形象日趨成熟,品牌效益日益顯現。中國農民畫村——楓涇中洪村以畫為魂,作為農民畫的發源地,有著“中國十大魅力鄉村”的殊榮,成為孕育當地農民畫藝術的“土壤”。廊下現代農業園區以農為魂,園區內景點眾多,連點成片,中華村有著上海市十大“我喜愛的鄉村”的美譽,由錦江國際傾力打造的“錦江農家”,是上海郊區設施最為舒適、服務最為規范的農家樂之一。農村新天地、廊下生態園、岑仙苑、農業科普館等讓游客與農業有一次親密接觸。漕涇水莊以水為魂,村區域內水網密布,大棚林立,盛產多種瓜果和特種水產,形成了“瓜的世界,魚的海洋”等特色農業生態景觀。

2金山區農業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前期規劃不到位,旅游開發模式雷同

農業旅游作為拉動農村經濟增長、帶動農民就業的朝陽產業,相對其他旅游形式起步較晚,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金山區位于上海遠郊,農業旅游發展時間不長,在旅游項目前期啟動時,往往缺乏總體規劃及市場調研,對現有資源開發深度不夠,對消費群體需求挖掘不深,造成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重點不突出、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在農業旅游景點、旅游配套設施等方面也缺少專業化、合理化、細致化的設計與實施,使部分旅游項目開發模式大同小異,旅游內容基本雷同,缺少個性化、主題性,特色不夠鮮明。

2.2管理體制不健全,行業綜合效應欠佳

作為新型的旅游方式,農業旅游存在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部門不明確、管理規范不到位的現象。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指導,市場準入門檻不高,開發深度不夠;缺乏必要的投入與扶持,項目設計起點不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專業的統計和評估,服務質量不高、投訴反饋響應慢。這些因素影響了農業旅游市場有序、快速、健康發展,使農業旅游業的行業綜合效應欠佳、核心競爭力不強。

2.3配套設施不完善,接待服務能力有限

與傳統旅游項目相比,農業旅游的景點景區大多位于郊區,地理位置的因素使其在交通、就餐、住宿、購物等基礎設施配套方面不夠完備、齊全,而金山處于遠郊,在這些硬件條件上更是相形見絀。在交通方面,景點與全市旅行社系統連接不夠,多數游客以自駕游為主,普通游客利用公交車等大眾交通工具,僅能到達大致區位,再到景點還需再借助其他交通工具,這就嚴重影響了客源。農家樂提供的服務包括住當地農家、吃當地農餐、購當地農特產品,但金山區設施條件比較簡陋、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不能滿足市區游客在食、住、行方面追求舒適、衛生、安全的需求。另外,在農業旅游景區,提供服務的大多是當地農民,往往業務素質不高、業務技能不強,雖接受過專門的業務培訓,但與專業的服務人員相比,服務質量仍有待提高。

3幾點建議

3.1利用區內優勢,強化資源整合

發展金山農業旅游,要充分利用區內優勢、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共同開發。利用區內便捷的區域交通資源為農業旅游開辟交通快線:滬杭高鐵、軌道交通22號線、7條高速公路、金山碼頭海上航線等為來金山的游客提供了便利。下一步要利用區內交通樞紐開辟若干條區內旅游專線,解決游客區內交通的問題。要利用區內豐富的旅游資源為農業旅游開辟市場,如以楓涇古鎮、中國農民畫村和東林寺為代表的北部民間文化旅游區,以廊下生態園為代表的中部生態休閑度假區,以城市沙灘為代表的南部濱海休閑度假區,三大旅游板塊已初具雛形,農業旅游與三大旅游板塊相互融合、共同開發,告別農業旅游單打獨斗的經營格局。

3.2加大政策扶持,深化綜合發展

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是產業發展的前提基礎和必要因素,農業旅游在初期發展階段,需要政府部門、職能部門的支持與關心。相關部門要從全區整體角度出發,統一規劃發展體系、合理安排開發內容、培育品牌形象,在完善機制體制、配套基礎設施、開發旅游產品、擴大宣傳營銷、構建信息平臺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與服務指導。推動建立農業旅游專業協會,確立行業協會的法律地位、社會地位,發揮應有職能作用。鼓勵各類資本參與產業建設,通過企業融資、吸收風險投資、爭取政府資金等形式加快資本的運營步伐。加快農業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農旅、文旅、商旅和體旅結合,深化綜合發展,延長農業旅游產業鏈。

3.3規范行業標準,提升服務質量

農業旅游作為服務性行業,服務質量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指標,要以國家級、市級行業規范為依據,實施提升服務質量項目,強化服務理念,制定服務標準,美化服務環境,規范經營行為。在突出農家服務特色的前提下,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形式和內容,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另外,還需引進旅游專業人才,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培訓在職服務人員,提高服務技能素質;建立評估考核機制,在農業旅游產業內形成良性競爭氛圍等。

篇9

一、基本情況

眉山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地處岷江中游,是北宋大文豪K東坡故鄉。當年東坡先生不僅喜食泡菜,還親手制作泡菜。泡菜制作在當地民間已有1500多年歷史,東坡故里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制作泡菜。近年來,眉山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了泡菜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將“小泡菜”做成“大產業”,成為四川泡菜的主產地、核心區、排頭兵,占據四川泡菜產業“半壁河山”。眉山泡菜產業已擁有六個全國第一:全國第一個泡菜產業銷售額超過百億的市,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藝最先進的“中國泡菜城”,建成全國第一個泡菜博物館,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泡菜檢測中心,全國第一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創建了第一個中國泡菜行業標準。

二、發展特點

(一)眉山市政府全力推動。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眉山市泡菜加工產業逐步由作坊式加工向工廠化生產轉變,2009年出臺《強力推進泡菜產業發展的決定》,成立完善相關機構,建設專業園區,出臺扶持政策、整合項目資金,對原料基地建設、企業發展、標準建設、品牌創建、科技創新、出口創匯、繳納稅款等泡菜全產業鏈予以扶持。在四川省及眉山市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下,眉山泡菜加工產業駛上發展快車道,每年銷售收入遞增20%以上,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136億元。

(二)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本著“產業集中、企業入園、集群發展”的思路,眉山市建成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中國泡菜城”以及松江鎮、太和鎮三大泡菜加工企業產業集群。目前,全市泡菜企業64家,標準化生產線139條。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37家,億元企業10家,獲得自營出口企業9家,取得國外投資資格企業1家。

(三)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堅持科技興業,成立了四川東坡中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與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等科研機構合作,泡菜產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9項,直投式乳酸菌發酵加工泡菜技術獲得國家食品行業科技發明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蘿卜雄性不育系創制、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企業和科研機構每年研發泡菜新產品100余個。

(四)品牌建設成效喜人。眉山是“中國泡菜之鄉”,以“東坡泡菜”整體形象參與全國市場競爭。連續舉辦八屆全國性泡菜展會,成為中國泡菜展銷會獨有的會節品牌?!皷|坡泡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基地5個、有機食品21個、綠色食品74個。

(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產方面,泡菜加工通過糧經復合、訂單生產,建成原料基地42萬畝,帶動21萬戶基地農戶增收8.6億元。二產方面,建成了全國首個“中國泡菜城”,聚集泡菜加工企業及上下游企業30余家,2015年全市泡菜企業加工泡菜153萬噸,提供務工崗位2.5萬個,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6.5億元。三產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泡菜博物館、風情街、企業高端生產線、萬畝標準化基地、水天花月濕地公園為核心的中國泡菜城觀光旅游環線,休閑農業發展方興未艾,常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通過“泡菜九進”、“萬企出國門”、“全國行”活動,眉山泡菜銷往全國各地和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紅油泡菜系列占全國銷售市場80%,李記的魚酸菜和酸菜魚佐料占全國銷售市場70%。在眉山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泡菜產業走出了先行之路。

三、有關思考

一是為進一步加大加工農產品的銷售力度和知名度,近年來各地通過博覽會、洽談會、推介會等方式,整合多方力量,加大推進名特優及精深加工產品力度。眉山市政府承辦的中國第八屆泡菜博覽會,是將泡菜加工企業的產品集展示貿易、項目洽談、美食品嘗、品牌培育等主題活動融為一體,不斷提升泡菜加工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產品知名度。

篇10

[關鍵詞]阿壩州;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3-007-02

一、基本情況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阿壩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發展概略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始發端期,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期間九寨溝、黃龍等寶貴資源陸續被加以保護,以科研考察為主,海內外人士紛至沓來,接待型旅游初成氣候。第二階段是產業初創期,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期間接待型旅游開始向大眾化旅游轉變,旅游產業地位逐步確立,經濟社會帶動效應初步顯現。第三階段是快速成長期,從90年代后期到汶川地震前,此時段我州將旅游產業提升到全新戰略高度,作為“木頭經濟”的替代和“一體兩翼”重要的“一翼”,強力加以推動,尤其是九環西線和九寨黃龍機場的先后建成,為旅游快速發展打開了空間,產業規模連上臺階。第四階段是振興跨越期,從2008年到至今,地震當年全州游客銳減到不足200萬人次,三年多來,阿壩州堅持壯大旅游支柱產業目標不動搖,將振興旅游作為災后產業恢復發展的標志性工程,一手強力攻堅“進入難”問題,一手抓住災后重建機遇,以“全域景區”新理念強力推進旅游二次創業,短時間內以最快速度恢復到震前水平,突破性地實現了再生性的跨越發展。

(一)龍頭提升帶動強勁

全面提升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臥龍等景區建設管理水平,逐步邁入了核心景區龍頭帶動、骨干景區完善提升、景區景點建設發展的良性軌道。建成國家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4項,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77名。

(二)集鎮村寨特色靚麗

按景區規劃災區、按小城設計集鎮、按景點建設村莊,整體打造、連片推進,汶川水磨、三江、映秀等極重災區發展轉型,茂縣坪頭、牟托、理縣桃坪、木卡等102個精品旅游村寨靚麗推出,威州、鳳儀、川主寺、漳扎等100個特色魅力鄉鎮跟進演繹,形成了布局合理、錯落有致、串珠成線、連點成線帶面的城鎮村寨旅游帶。

(三)服務管理精細人性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風貌塑造地域特征、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產品多元化、產業鏈條化、服務人性化快速推進,環境凈化美化,全域景區化,游客消費選擇的多樣性、硬件服務設施的完善度、軟件人的滿意率全面提高,游客極目之處皆見美景,自駕游、民俗游、紅色游、鄉村體驗游等成為農牧民致富源動力。

(四)宣傳促銷效應凸顯

創新營銷理念,實施整合營銷,多渠道組合、多方式融合、多活動聯合,相繼與境外旅游機構、航空公司、新興媒體、景區等達成戰略合作,掀起高密度、大范圍、全角度的營銷攻勢,成功承辦“2011中國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等節慶,災區旅游強勢推出,形成了南北輝映、東西貫通、全面開花的良好態勢。2011年,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0.69億元,占GDP總量的36%。

(五)瓶頸制約根本改觀

堅持以大項目、大投入推進交通大發展,全面暢出口、強骨架、上等級,完成九黃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新改擴建干線公路18條,映汶高速、黃土梁隧道、雪山梁隧道、巴朗山隧道和成蘭鐵路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陸空一體”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交通瓶頸制約問題根本性改觀。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來,我州旅游業盡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笆濉币詠?,隨著旅游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區域合作與競爭更加激烈,旅游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情況和新變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加快推進旅游“二次創業”,已成為阿壩州旅游實現大跨越、大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規劃引領,繪就文旅資源保護開發藍圖

根據文化旅游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區位環境,編制《阿壩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阿壩州文化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阿壩州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統籌推進,錯位發展。堅持把災后恢復重建與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優化經濟布局、轉變發展方式、充分開放合作及改善宏觀環境結合起來,編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災后阿壩州片區旅游業恢復重建實施規劃(2008-2015)》及各項子規劃,使恢復重建成為增強災區發展后勁和科學發展能力的過程,將災區作為景區來規劃、將集鎮作為小城來設計、將村莊作為景點來建設,統一規劃、連片推進。加強重點縣城和重點旅游集鎮規劃管理,形成層級明確、管治有效、民主透明的城鄉規劃決策、實施、監管機制和體系。

(二)堅持保護優先,繼承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原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成立州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州藏羌文化研究會,設立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頒布《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37項,申報確立國家、省、州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89名。編制《阿壩州藏羌民族文化風情走廊工程總體規劃》、《阿壩州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完成茂汶羌碉、松崗直波碉樓、理縣籌邊樓等重大文物的搶救維修保護工程,成立州藏族傳統編制挑花刺繡協會,建立州婦女羌繡就業幫扶中心,加快生產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挖掘和開發。成功推出《藏謎》、《羌魂》等大型藏羌歌舞文藝節目,展現民族文化獨特魅力。

(三)堅持政府主導,夯實文旅資源保護發展基礎

創新資源保護開發管理體制,建立“州縣共管、以州為主”州政府直屬正縣級事業編制的景區管理局4家,組建州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和13個縣級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打破部門、行業、區域界限,加快文旅資源整合開發步伐。規范管理文旅市場,組建了州旅游執法局和縣級執法機構,出臺《阿壩州旅游市場管理辦法》、《阿壩州金牌導游員評定辦法(試行)》、《阿壩州農(牧)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標準》等辦法或意見,管理邁入標準化、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突破“瓶頸”制約,相繼建成九黃機場、鷓鴣山隧道、川九旅游生態示范路、郎川路、通縣油路、景區油路和都汶高速,完成汶川至馬爾康、汶川至川主寺公路改造升級,暢出口、強骨架、上等級,“陸空一體”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可進入性和通達水平極大提升。

(四)堅持融合發展,加快文旅資源保護開發步伐

推進文化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深度研發特色文化展示展演形式,重點在九環線、西環線和內環線上推出了九寨天堂甲蕃古城、九寨溝藏羌風情晚會、紀念碑碑園、茂縣中國羌族博物館、桃坪羌寨、甘堡藏寨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項目,從“風光游”到“文化游”,以獨特鮮明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探索發展以農興旅、以旅促農、農旅互動的休閑農業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創造性啟動實施了以打造100個特色魅力鄉鎮、100個精品旅游村寨和100個幸福美麗家園為主體的“三百示范工程”,錯落有致、串珠狀分布的魅力鄉鎮和精品村寨有效連接起各景區景點,由散落的“金沙”到一盤“活棋”,鄉村游、草原游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積極舉辦國際大熊貓文化旅游節、國際牦牛文化節、瓦爾俄足節、嘉絨鍋莊節等各種節慶活動,增強了藏羌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和引領力。

(五)堅持要素保障,優化文旅資源保護發展環境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提供標準化、人性化、親情化服務。實施標準化引領,在景區、通道、設施、服務等方面推行標準化,逐步形成依標準管理、建設、經營和服務的良性機制。量身打造精品線路,設計推出適合不同地方、職業和年齡階段潛在消費者的線路和服務,學習借鑒云南等地先進經驗,引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生態旅游線、民俗旅游線、紅色旅游精品線、地震遺址旅游線“串珠成鏈”。推動發展藏羌餐飲文化,以藏、羌、回美食為中心,培育發展本土餐飲品牌、餐飲名店和名品名廚,成功推出九寨溝邊邊街、金川文化街、汶川旅游步行街、若爾蓋大藏精品街等特色鮮明的餐飲美食街區、酒吧娛樂街區和主題園區。

(六)堅持“四個結合”,推動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

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鮮明確立文化生態旅游發展定位,把保護放在首位,強化管理促保護,加強保護促開發,認真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草原沙化治理和濕地保護等工程,走“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產業開發與增添民富相結合,統籌推進鄉村旅游,堅持富民優先和“三結合”(民生工程與旅游轉型、整治城鄉環境與提升旅游形象、旅游開發與新農村建設),依托“三百示范工程”、牧民定居等民生工程建設成果,提升完善縣城和重點集鎮功能,推進觀光型經濟向富民型經濟轉型。堅持點線面相結合,科學設計旅游精品線路和優質產品,確立了“一區、兩廊、三環線、四樞紐、六片區”布局,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堅持規劃引領和跨越發展相結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做到后發不掉隊,創新不止步,促進文化旅游業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