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4-02-01 18:1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發展不足;規劃建議

農業發展規劃,是指各個地區根據當前的經濟、社會、技術、自然等狀況與未來可能發展的趨勢而制定的具有綜合性、長期的一種計劃形式。本研究以簡陽市為研究對象,結合《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5 ―2020 年)》綱要,分析簡陽市的現代農業發展現狀、規劃存在的不足與短板、并提出對規劃的優化建議。2020 年是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的最后一年,簡陽市的現代農業規劃成效初顯,但是在規劃的執行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不足與短板,研究分析這些規劃實施中的不足與短板,并針對不足提出相關優化建。一方面可以為簡陽市制定后續的農業規劃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將相關的不足納入后續規劃中,完善后續規劃。

1 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1 綜合生產能力

簡陽市糧油播種面積239.93 萬畝,糧油總產量72.4 萬t;發展特色水果30 萬畝,總產量10.95 萬t;發展蔬菜29.9 萬畝,總產量47.68 萬t。全市已建成萬頭規模豬場28 個、標準化養殖小區236 個,成功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3 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5 個;生豬出欄125.10 萬頭,羊出欄92.70 萬只,家禽出欄928.45 萬只,肉類總產量12.13 萬t。發展核桃14.4 萬畝,花卉苗木2 萬畝,香椿3 萬畝,林下經濟19.6 萬畝。實現水產品總量3.1 萬噸[1]。

1.2 產業化發展

簡陽市著力規范土地有序流轉,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已完成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實現耕地流轉66.7 萬畝。推進7 個鄉村振興連片發展示范區建設,整合項目資金2.4 億元,撬動社會資本7.8 億元,發展特色產業1.5 萬畝,全市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率達50.24%,特色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87.56%,累計創建“三品一標”產品124 個[2]。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1 家、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15 家。培育農業合作社1406 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2 個,省級示范社27 個;培育壯大集體經濟改革,,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40 個村、集體經營開發公司24 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14 個。登記注冊家庭農場137 個,培育種養大戶4000 余戶。

1.3 農業品牌創建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完成投資6.28 億元,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8.52 萬畝,新增產業3.18 萬畝。重點打造“簡陽晚白桃”、“簡陽羊肉”和“簡州大耳羊”3 個區域品牌,注冊了“力盛”、“福海源”、“蜀嬌”、“天宮山”、“土蕩蕩”、“如林”、“蜀臺紅香椿”和“新星紅山雞”等農產品商標40 余個。簡州大耳羊獲國家級新品種審定命名,簡陽晚白桃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并進入2015 年全國互聯網地標產品(果品)50 強;“蜀新1 號”核桃獲通過四川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6 年9 月獲第13 屆全國林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蜀臺紅香椿”椿芽獲四川省森林食品“天府七珍”稱號;注冊農產品商標40 余項,其中馳名商標3 個、著名商標10 個。

2 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存在的不足

2.1 規劃作用不夠充分

簡陽市制定了《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5 ―2020 年)》,但是在實際操作的層面,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產業準入條件與項目準入條件、園區建設方面的標準不夠完善。簡陽市納入到成都市的代管區域的過程中,各方面的環境都在不斷的變化與變革,許多在規劃中制定的標準與成都市的一些上位規劃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農業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大并且不夠精準,一方面在規劃中相關農業政策的設計的扶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在實施過程中,沒有精準的定位,對于相關涉農政策沒有精確實施。第三是規劃中關于涉農的相關項目的整合度不夠高,各個涉農項目之間聯系性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每個涉農項目作為相對獨立的個體進行項目建設,整合度不夠高。第四是在項目和業主引進方面存在隨意性和不可控性,規劃的引領作用發揮不強。

2.2 “農商文旅”融合不足

現代農業是一種多功能農業,應該強調現代農業的生態、觀賞、休閑、文化等多個方面。簡陽市的現代農業規劃在設計過程中,對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構建、休閑農業與觀光農業發展、農業品牌建設等各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劃安排。但是,對現代農業“農商文旅”融合發展規劃不足,所以導致了現代農業的各個方面發展各成體系,沒有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的融合優勢,沒有充分激發現代化農村的發展優勢。導致簡陽市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旅游資源融合度不高,產業鏈條延伸不夠長,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低,農民的收入水平增長受限。

2.3 對農村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保障不足

簡陽市2019 年GDP超過500 億,農業對簡陽市的GDP貢獻超過百分之二十五,在簡陽市的現代農業規劃中,通過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等方式能夠充分的增強農業的發展能力。提升農村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水平是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同時生產能力現代化與生產技術現代化也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但在簡陽市的現代農業規劃中沒有提出如何提升農村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水平。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則體現為大多數的丘陵地區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傳統的種養技術、經營模式占比依舊較大土地規模化開發程度不高,農業科技程度不夠高、產業鏈條不夠長、市場競爭力不夠強,農業和農村資源碎片化現象嚴重。農村的生產能力依舊落后,生產技術依舊沒有實現現代化。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從而導致市場競爭能力不強,而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不僅效率低,而且產量低、質量低且產量不穩定,沒有經濟效益。

2.4 對農產品深加工比較薄弱

簡陽市規模以上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僅26 家、總產值約25 億元,其中精深加工率僅為34.2%,產值僅占全省的0.15%、成都市的1.23%,且加工產品主要為泡菜、調味品、糧油深加工,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不高,品牌影響力較弱,市場競爭力不強。在簡陽市現代農業規劃中,對農產品加工的相關規劃中,建設重點是建設農業生產園區,鞏固現有老字號品牌生產規模。對果蔬的加工僅處于初加工的狀態,但是這一類農產品可以進行精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而更多的農產品又處于未加工狀態,在前期生產結束后就直接進入市場,價格與質量都不具備優勢。完善規劃中對農產品初加工,精加工的規劃,有助于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入。

3 簡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的優化建議

3.1 堅持規劃先行

首先,針對原有產業準入與項目準入條件、園區建設在規劃中不夠完善的問題,要充分的設計產業準入條件、項目準入條件、園區建設標準等各方面。其次,充分考慮簡陽市融入成都市的政策機遇與挑戰,以及“空港新城”建設的機遇與挑戰。加強簡陽市涉農規劃與成都市的各項規劃的銜接。第三,在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加大農業政策的支持力度與精準性,按照規劃的農業政策精準落實在相關的農業項目中。第四,在規劃中加強各項涉農項目的整合度,統籌規劃涉農項目建設,做到系統性與特殊性兼顧。最后,在規劃中要注重項目和業主引入方面的隨意性和不可控性,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3.2 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農商文旅體”融合是一個系統構造,其中的五個維度相互作用、彼此關聯。“農商文旅體”融合是包括空間融合、業態融合、功能融合等多元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及公共、生態、生活、生產于一體的城市發展模式,有利于更好服務城鄉廣大居民[3]。在規劃中充分將“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可以借助農村特有的自然文化遺產、優美自然環境,培育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康養農業等各個產業體系,充分發揮農業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科學把握城鄉統籌和三產融合發展大勢,以農業為本構建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拓展現代農業生態圈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4]。第一,實施“農業+旅游”、“農業+文創”、“農業+互聯網”、“農業+品牌”等一系列計劃,促進一二三產業相互滲透,融合發展。堅持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鼓勵各類主體將創意運用在各個涉農規劃中去。積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應用,以“線上農業”帶動“線下農業”。以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等契機,著力構建品牌運營體系,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以田園綜合體促進“農商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多功能、多業態搭建業務結構的綜合運營,跨產業、多功能,就超于了原來的綜合運營。綜合體突破了原有的慣性用途,從而在思想上打破慣性思維。激發原來收到局限的資產和資源效能,形成鄉村社會發展到廣闊產業空間[5]。

3.3 提升農業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水平

在規劃中加大對農業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水平給提升計劃,第一需要確立科學合理的技術路線。重點研究降低成本與節約資源,建立持續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技術體系,不斷的提高常規農業技術的科技內涵和組裝配套程度,大力發展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設施農業等為主體的農業高新技術,合理開發和保護農業資源,形成高效利用的農村能源與環境保護技術體系[6]。第二,需要全面拓展和延伸農業科技領域。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技術體系的配套和產業化開發[7]。促進農業各個科技領域相互銜接、緊密結合、協同發展。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完成對農業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現代化,例如,農業科研院所、技術市場、電視大學、技術講座等一系列的力量和活動。在簡陽市的涉農規劃中,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提升農業生產能力與生產現代化水平。在后續涉農規劃設計與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加強對農村農業生產者的技術培訓與農村生產設施的完善。促進傳統農業與現代高新技術相結合,并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

3.4 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

第一,簡陽市的櫻桃、晚白桃等果蔬具有易腐敗,保鮮難度大的特點,在采摘下樹后,能夠銷售的時間便迅速的變短,所以在簡陽市現代農業規劃中應該注重對這一類易腐果實的保存。第二,就是演唱這一類農產品的產業鏈條,為其增加附加價值。第三,完善農產品的挑揀分級,做好差別化分類,細分市場消費類型,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在簡陽的現代農業規劃中應該注重農產品產后粗加工與精加工的品類與種類,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增強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產能。做好簡陽市的農產品加工業,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一方面,對于傳統的以泡菜、調味品、糧油、面食加工等老牌農產品加工企業,要提升這些企業的標準化與規范化程度,加強品牌影響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對于簡陽的櫻桃、晚白桃與獼猴桃等果蔬類農產品,要逐漸完成從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轉化,充分利用粗加工與精加工這兩種加工模式,衍生農產品的產業鏈條,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參考文獻

[1]簡陽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鄉村發展服務中心2019 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工作總結和2020 年工作安排

[3]葉國偉,楊坤,李玲玲等.成都市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 ,30 (22 ):199-201.

[4]李燎.推進融合發展筑牢鄉村振興產業――大邑縣推進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探索與實踐[J].先鋒,2018 (9 ):35-36.

[5]楊海峰.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對策[J].文化產業,2018 (16 ):1-2.

篇2

一、2021年一季度工作情況

(一)抓中心促重點,經濟發展穩中有增。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340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69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32萬元;招商引資完成563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4842.4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4130.9萬元。

(二)抓改革調結構,基層黨建煥然一新。一是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選舉工作,換屆后村“兩委”常職干部共計69人,常職干部平均年齡42.08歲,學歷及工作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帶領鎮、村干部到彭州、廣漢、羅江等產業發展好、文化建設強、村級治理優的地方考察學習,提升干部的思想水平,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三是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鹿塘水鄉講座”能力提升培訓班,開設農村基層工作、寫作、演講、攝影和禮儀共5個培訓班,進一步提升鎮村干部自身素養和綜合能力。

(三)抓項目促發展,鄉村振興成效明顯。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全鎮已流轉土地21350.8畝,達總耕地面積的53.5%;二是建立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根據的產業分布特點及優勢,將農業規劃分為“一區、四地、多點”,建立鎮領導聯系園區、基地和農業新興經營主體制度,定期調研分析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產業快而穩發展;三是有力抓實縣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和“魚米之鄉人居環境”建設項目,聯合永太等鄉鎮已成功申報縣級“魚米之鄉”;四是成功舉辦鎮第三屆青市桃花節,吸引游客約2萬人,規劃籌備鎮第三屆龍蝦美食活動。

(四)抓治理保平安,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一是加強肺炎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地落實,組織鎮村干部及志愿者推廣使用“天府健康通”,登記注冊率達常駐人口的82.5%,并持續推廣宣傳肺炎疫苗接種工作;二是全力做好禁毒工作,建立鎮村干部定期聯系涉毒人員工作機制,每月初召開會議對當月禁毒工作進行研判部署,落實禁毒、禁種鏟毒、重點場所巡查、高危場所排查工作;三是嚴格執行《縣人民政府2021年森林防火命令》,落實森林防火“三包”責任制,實行鎮、村、社“三級網格化”管理,逐級壓實工作責任;四是將秸稈禁燒、河長制、城鎮環境綜合治理、垃圾“日產日清”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加快推進農村“四大革命”。

(五)抓服務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對已脫貧戶和邊緣戶關注和監測,堅守不返貧底線;二是完成低保清理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并堅持動態管理,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0%以上;三是提前做好春耕備耕,對渠道、塘堰等水利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對河道內垃圾雜物進行及時清理,確保春季灌溉工作正常推進;四是抓好就業幫扶工作,通過技能培訓指導、就業幫扶、創業政策落實等方式變輸血為造血,已開辦美食烹飪、嬰幼兒護理等就業培訓班2次,共120余人參加培訓。

二、存在的問題

第一季度在鎮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鎮各項工作開局良好,進展順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部分村人畜用水和生產用水困難,嚴重制約我鎮產業化發展;二是村級集體經濟任重道遠,大多數村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融合度不夠;三是動員各村(社區)黨員干部進行學習強國學習成效不明顯,注冊和學習人數偏少。

篇3

一、基本情況

我區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機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依托貧困地區優勢旅游資源,發揮精品景區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戶脫貧致富,積極開展旅游扶貧工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旅游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區共接待游客預計將突破1000萬次,鄉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萬人次,約占全區游客接待量的72%,實現綜合收入38億元,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一)政策推動。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出臺了《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潼南工作方案》《關于打造“六養勝地”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業升級版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突破口,推動農村扶貧開發的工作思路,成立了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將太安鎮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鎮罐壩村的現代農業、崇龕鎮的菜花景區,確定為鄉村旅游扶貧試點鎮。

(二)資金拉動。按照市扶貧辦安排部署,近年來,我區積極開展鄉村旅游扶貧工作,累計投入專項資金 670萬元實施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一是投入170萬元,興建了白沙村中央廣場;二是投入50萬元,為薛家、灌壩兩村70家星級農家樂添置了床位、茶幾、電視柜,解決了游客住宿難問題;三是投入120萬元,為太安鎮香水百荷項目建設停車場、觀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萬元,為崇龕鎮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觀光帶;五是投入200萬元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龍灘村油牡丹基地新修產業便道以及其他附屬設施,該些項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項目的生產條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壩村的現代農業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經成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區帶動。截止目前,全區建成鄉村旅游扶貧村5個,打造鄉村旅游扶貧片區3個,發展星級農家樂70家,推進農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鄉村牌”,高質量高品質打造“花漾潼南”“水韻潼南”“田園潼南”“鄉愁潼南”四個系列節會活動,大力推進“賞花游”“古鎮游”“紅色游”“禮佛游”“養生游”,唱響“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費,指導開辦農家樂,并在各節會期間,在景區設置扶貧攤位,讓貧困戶優先銷售土特產產品,在崇龕菜花景區打造潼南首個文創基地,吸引群眾本地就業,提高轄區貧困戶及回鄉人員就業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費,助推沿線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二、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投入力度較小。由于開展脫貧攻堅,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大多用于基礎設施或綜合保障政策,我區獲取的鄉村旅游資金僅有2014、2015年的670萬元。市級安排的資金非常有限,區級也沒配套安排,財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環境有待優化。部分景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還不夠完善、服務功能不夠優化,尤其是鄉村旅游區域的配套設施較落后,普遍欠缺優質整潔的住宿環境,不能較好的吸引過夜游客。

(三)旅游產品層次較低。我區鄉村旅游產品大多由市場自發形成,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發展水平不高。旅游產品形式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鄉村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對旅游扶貧工作的建議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條件、人文特色、農業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一是發揮潼南農業大區的優勢,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構建“農業+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圍繞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民俗,精心策劃一批參與性強、趣味性強的活動項目,使游客在鄉村旅游過程中,品嘗農家風味、品讀農耕文化,獲得回歸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體驗。二是延長產業鏈條,讓游客白天觀光體驗,晚上聚會娛樂,延長逗留時間,增加旅游消費。三是推進旅游新業態發展,打造一批具備休閑觀光、養生度假和文化體驗等綜合功能的高端產品,滿足旅游市場的高端需求。

(二)規范管理,提升服務。注重對“吃住行”相關服務及從業人員素質的管理與培訓,從而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指導新建星級酒店和優質民宿、農家樂,指導旅游企業豐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強對全區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經營管理、食宿服務、接待禮儀、傳統技藝、導游解說、文藝表演、市場營銷等技能的培訓,提升旅游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務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強實效。一是重視旅游項目的扶貧作用,跟蹤服務重大項目,推進項目早開工、早運營、早發揮脫貧減貧效應。二是鼓勵旅游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子”,在勞務用工、農副產品收購、產品開發、宣傳推廣等方面對口幫扶,不斷提高農民收益。三是創新“景區+農戶”扶貧開發方式,支持農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權等資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參與旅游經營,讓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推進貧困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重慶市潼南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會

篇4

備春耕生產情況匯報

區農業農村局

年初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派駐工作人員深入各村,動員廣大農戶積極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籌備春耕所需資金和物資,指導農戶適時開展農業生產。現將備春耕生產情況匯報如下。

一、春耕生產情況。

(一)種植結構調整情況。

預計今年計劃播種面積58115畝(森工24948畝;長勝鄉27847畝;區街5320畝)。其中種植糧食作物玉米23945畝、大豆22055畝、鮮食玉米5000畝、谷子300畝,種植果蔬3451畝,中草藥2480畝,其他作物884畝。經濟作物較去年相比增加6000畝。

(二)春耕生產資料、資金準備情況。春耕生產共需柴油124噸,已下擺18.6噸;需要農藥16噸,已下擺2.4噸;需農膜1.5噸,已下擺0.75噸;需種子80噸,已下擺20噸;需化肥736噸,已下擺60噸。

現已協調長勝農村信用社辦理貸款1700余萬元,春耕生產資金已經有保障(現已沒有缺口)。經調查沒有農戶因資金短缺而無法春耕生產的情況。

(三)農機具檢修情況。嶺東區共有農業機械728臺套,其中拖拉機共305臺(中大型290臺,小型15臺),配套農機具423部,現已檢修機械110余臺套。

(四)綠色基地建設情況。東溝小米種植面積全面落實。小米合作社已同35家農戶達成了種植意向,面積300畝。目前,合作社正在規劃土地,有意向的農戶進行土地流轉,實現倒茬、輪作。整合技術人員和育苗棚室資源,集中開展了棚室育苗,育苗棚點火面積2600平方米,減少了運行成本,有效的發揮了技術優勢。

(五)秸稈離田情況。2020秸稈作物面積42928畝,秸稈總量11790噸,秸稈可收集量10364噸。現全區秸稈未離田面積5307畝(其中,長勝鄉200畝,區街240畝,林場4867畝未離田)。剩余未離田的地塊,預計將在本月末全部打包離田,確保不影響春耕生產。

二、存在的問題。

(一)秸稈離田難度大。今春回暖快,降水偏多,剩余未離田地塊為低洼澇地,給離田作業及帶來一定困難。

(二)雖然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傳統糧食種植面積仍然偏大,經濟效益低,農戶種植經濟作物的積極性不高。農業種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強化協調服務。積極幫助涉農企業和農民協調解決生產經營和春耕備耕中遇到的疫情防控、用工需求、農資供應、資金協調、運輸保障、政策落實等方面問題,為企業和農民破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提供有力保障。

(二)組織做好春耕生產物資籌備工作。組織農民加快訂購農資,加快下擺進度。加強對種子、化肥、農藥等重要農資產品進行監管,給各村屯下發種子、農藥、化肥重要農資采購登記表,做到農民采購的農資可追源,確保不出現坑農事件。加快推進秸稈離田還田工作,確保3月末完成秸稈離田任務,確保農民如期種上地、種好地。

(三)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特色種植養殖上聚焦發力。積極發展果蔬、雜糧雜豆、鮮食玉米、食用菌、北藥等特色種植。擴大北藥種植規模,鼓勵種植觀賞性藥材花卉(返魂草、白鮮皮、紫花地丁、赤芍、白芍等)給予補貼,力爭中草藥種植面積擴大到18000畝(包括林下種植)。壯大食用菌栽培規模,重點培育5—10個栽培大戶,積累種植經驗,引導更多的農民和社區居民脫貧致富。組織成立以種植食用菌為主的農民合作社,利用房前屋后的剩余空間重點發展以黑木耳、花菇為主的附加值較高的菌類種植。積極打造“珍康東溝” “潤澤農業”南果北種等地標式系列品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篇5

關鍵詞 茶葉產業;四大體系;五大工程;安徽石臺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304-02

石臺縣位于皖南山區,是農業部《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中重點產茶縣,全縣8個鄉鎮78個行政村,涉茶農業人口7.63萬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的83.4%。全縣有40個茶葉生產重點村,其中茶葉專業村有10個村。全縣茶園面積5 400 hm2(其中可采茶園4 400 hm2),無性系茶園面積1 900 hm2,產量3 805 t,產值2.05億元。與2010年相比,面積增長22%,產量增長26.7%。茶農人均茶葉收入3 850元。

1 石臺縣茶產業“十二五”發展成效

1.1 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近年來,石臺縣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品牌影響力逐漸增強,形成以“石臺硒茶”為統領的天方富硒茶,霧里青、西黃山為代表的名優茶,發展形勢良好,產量占全縣產量的30%,產值占全縣總產值的60%。精制“祁紅”和出口眉茶產銷形勢良好,產量占全縣茶葉總產量的70%,產值占40%,形成了“紅、綠”并舉的良好局面。

1.2 質量安全保障有力

近年來,大力開展茶葉標準園創建活動,積極實施綠色防控技術和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系統控制茶區面源污染和點源污染,石臺縣入選農業部茶葉標準園創建試點,獲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稱號,1400 hm2茶園被省商檢部門列入出口原料基地。全縣21個茶葉品牌獲無公害認證、8個獲綠色食品認證、12個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石臺香芽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石臺富硒茶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天方集團、日新茶業、西黃山茶業等一批茶葉加工企業清潔化改造,應用質量管理體系、HACCP認證等,促進茶葉質量安全水平[1]。

1.3 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圍繞提高加工增值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天方集團躋身中國茶業百強企業行列,日新茶業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西黃山茶葉等7家市級龍頭,縣級茶葉龍頭企業22家,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6家。全縣現有茶葉加工廠26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58個,茶葉營銷企業50多個,建立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行模式,形成大、中、小相結合的茶葉企業群體,帶動了7萬多茶農增收致富。

1.4 茶旅融合逐步形成

石臺是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境內山川秀美,生態環境優良,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4.5%,負氧離子含量超世衛組織標準35倍以上,是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地區。該縣天方集團和西黃山茶葉等茶企業采取會員制、股權制等方式,推出“認領自家茶山、喝上自家放心茶”及“聚茶山-眾籌”新營銷模式,每年為會員配送等值茶產品和提供免費體驗采茶、制茶、品茶,游秋浦河、吃農家飯等體驗活動,創建“定制+眾籌”石臺硒茶產業發展模式。全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人數60余萬人次,帶動農民就業6 000余人,增加農民收入6 000余萬元。

2 存在的問題

與先進地區相比,石臺茶產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表現在投入不足、基礎薄弱,無性系良種茶園比例較小;茶葉清潔化加工水平低,規模企業較少,設備落后;石臺縣硒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場份額低;茶旅融合還沒形成品牌,配套服務銜接不上,同質強、特色不明顯;茶食品生產才剛剛啟動,茶葉精深加工還處在空白,產業鏈延伸不夠。

3 發展思路和目標

3.1 發展思路

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為抓手,充分發揮自然生態及天然富硒資源的優勢,在穩定茶園面積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茶園綠色增長模式。按照“一核三區”區域布局,建立“四大體系”,實施“五大工程”,以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集約節約、生產清潔可控、廢物循環利用、綠色提質增效為發展重點,加快石臺硒茶供給側調整,走生態茶、健康茶、養生茶特色發展之路,推進茶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打造互聯網+硒茶產業平臺,創新石臺硒茶“定制+眾籌”產業發展模式[2],拓展茶旅結合深度、延伸發展特色硒功能產品,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好石臺硒茶特色品牌,做好祁紅傳統品牌文章,提升石臺茶葉品牌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使茶產業成為石臺農民脫貧脫困的支柱產業,將石臺打造成“夢里茶鄉、休閑圣地、養生天堂”。

3.2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縣茶園面積穩定在5 700 hm2,其中高效茶園面積達60%,無性系良種茶園比重提高到50%以上;新建400 m2以上清潔化加工廠10座、改擴建清潔化茶廠100座,清潔化加工能力占總加工能力的75%以上;實施茶產業綠色增長模式攻關示范行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率達50%以上,茶園綠色防控技術率達50%以上,“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率50%以上。按茶的不同功能建設100個茶園觀光點。全縣茶葉總產量4 500 t,茶葉總產值6.5億元,全縣農民人均茶葉可支配收入達到6 000元以上,年均增9.5%以上。

4 發展對策

4.1 布局重點區域

根據茶葉重點區域布局原則和準入標準,從全縣8個產茶鄉鎮實際,根據茶產業發展現狀,細分為“一核三區”:“一核”以縣城為核心區,“三區”為:在牯牛降、仙寓山為紐帶的南部山區,構建石臺硒茶等名優綠茶核心產區;在丁香、小河等西部鄉鎮,構建祁紅、出口眉茶等核心產區;在七都、橫渡、仁里、磯灘西北部4鄉鎮,打造紅綠兼制的茶葉產區。

4.2 建立四大體系

4.2.1 建立茶葉科技創新體系。一是建立政產學研對接平臺。圍繞茶產業發展,搭建縣與院(校)科技互動平臺,借“智”為推進石臺硒茶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二是建立產學研推進機制。以企業需求為核心,組建專家團隊,解決產業發展中技術瓶頸,借“才”為推進石臺硒茶現代產業化提供科技支撐。三是建立科技創新應用推廣模式。建立一整套有效促進石臺現代生態農業(茶葉)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應用體系,借“技”為提升石臺茶業效益提供科技支撐。

4.2.2 建立茶葉質量安全體系。一是建立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重點產茶鄉鎮、茶園示范基地和龍頭企業主要原料基地建立茶葉病蟲害預測預報點,形成茶葉安全有效防治和預警體系。二是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建立專業化防治隊伍,開展統防統治,實現綠色防控全覆蓋。三是建立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堅持產、管并重,推進龍頭企業、示范基地開展標準化、清潔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對開展茶葉“三品一標”的給予獎補。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骨干龍頭企業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產品的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信息平臺,守牢質量安全底線。

4.2.3 建立茶葉技術保障體系。加大茶葉良種良法推廣應用力度,建立茶葉技術推廣服務隊伍,通過農機、農信、農藝“三化”有機融合,實現傳統小農生產模式向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轉變,給石臺硒茶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4.2.4 建立“互聯網+茶業”推進體系。一是培植茶產業電商平臺。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和農產品流通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縣、鄉、重點村及茶企業的信息終端,實現農業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二是擴大茶業物聯網應用領域。圍繞茶旅深度融合,在牯牛降富硒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內,建設集富硒產品生產加工、旅游觀光、康體養生及“定制+眾籌”為一體硒茶小鎮[3-4]、生態小鎮,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休閑農業內涵,豐富鄉村旅游業態。三是提高茶業物聯網應用能力。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茶產業物聯網領域集聚,加強培訓與宣傳,讓更多茶業人分享“互聯網+”的增值利潤,以“互聯網+”引領現代茶業轉型升級。

4.3 建設五大工程

4.3.1 茶樹良種繁育提標工程。加強同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鞏固擴大現有茶樹良種繁育基地,開展地方茶樹品種選育,篩選地方優質種穗,建立當地茶樹良種茶樹資源圃,為茶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茶苗。

4.3.2 茶葉生態基地提質工程。通過地方良種選育和引進及低效茶園改造等工作,到2020年全縣建立高效生態茶園3 000 hm2,無性系良種茶園覆蓋率達50%以上。推進以紅桃標準茶園、蓮花山生態示茶范園為模板標準示范茶園建設,推廣茶園耕作機械、綠色防控設施等,在全縣建立規模化標準示范茶園100處、面積1 400 hm2。

4.3.3 茶葉加工設施提規工程。按照茶葉清潔化生產加工技術標準,加快規模茶廠清化化改造步伐,現有鄉村茶葉加工點達到茶葉清潔化生產標準,每年改擴建茶廠10家左右、面積達200 m2以上清潔化加工廠,到2020年全縣標準化清潔加工廠達到100家以上。

4.3.4 茶葉經營主體提升工程。一是培育上發好力。從龍頭企業“強體”、合作社“規范”、家庭農場“增量”、產業化聯合體“三產融合”等開展分類指導。二是服務上加大力。著力提升茶業從業人員的技能和水平,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等,在提供技術物化服務同時,提供品牌經營與質量安全服務、產權交易服務、融資保險服務等。

4.3.5 茶葉市場品牌提效工程。繼續舉辦石臺縣茶葉節,支持鼓勵企業到大中城市開展各種形式的茶葉品牌推介活動,到省內外市場設立品牌銷售窗口、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多種經營形式開拓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通過政府引導與扶持、企業開拓和市場培育,使“石臺硒茶、祁紅”成為市場主導品牌。

5 參考文獻

[1] 陳曉,陳政.發展貴州生態茶產業的思路及對策[J].貴州茶葉,2008(3):36-39.

[2] 謝芬,楊江帆.構建閩北武夷生態茶產業經濟圈[J].茶葉科學技術,2009(1):40-44.

篇6

【關鍵詞】旅游產業;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3

一、前言

(一)旅游產業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旅游業發展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旅游事業到旅游產業的成功轉型,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已經從單一發展向注重數量與質量綜合效益的方向邁進。2009年國務院在頒布的41號文件中確立了旅游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嶄新地位,2015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超過4億元,占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1%,產業地位不斷提高,發展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產業,它不僅與餐飲、住宿、交通、娛樂、休閑、商業等行業直接相關,與體育、醫療、保險、金融、房地產等行業也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產業具有強大的產業關聯性,此外,旅游產業還在拉動消費需求、提供就業機會、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文化交流、優化區域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新型城鎮化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經提出中國的城鎮化和以美國為首的高科技產業革命是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這表明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對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城鎮化也面臨著許多問題,為此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觀念。在黨的十報告中也提到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性。新型城鎮化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新焦點。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和依托,同時,新型城鎮化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以及新一輪改革的重要戰略選擇[1]。人口數量的增加、產業規模的擴大、城鎮空間的擴張是傳統城鎮化發展的特點,而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生態環境的優化、城鎮功能的完善、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從而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協調發展。

旅游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旅游產業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業支撐,帶動城鎮發展要素集聚,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城鎮是旅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載體,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客源市場,還為旅游產業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在新形勢下,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研究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機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機理

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有著其內在的影響因素: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業支撐,能夠從經濟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公共服務城鎮化、生態環境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等方面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能夠從經濟效應、社會效應、環境效應、產業效應等方面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有力地推動了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

(一)旅游產業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

人口集聚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而產業的發展是人口集聚的基礎。在傳統的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包括產業打造滯后于城市發展、耕地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交通狀況不斷惡化等“過度城市化”引發的“城市病”問題,“空城”、“鬼城”、“睡城”頻頻出現。因此,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避免傳統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新型城鎮化發展必須有相應的產業作為支撐,把產業發展作為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旅游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能夠帶動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可以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提業支撐。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從經濟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公共服務城鎮化、生態環境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等方面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1.旅游產業推動經濟城鎮化的發展。旅游產業是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綜合性綜合性產業,具有高度的關聯性。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酒店業、住宿業、旅行社業、交通運輸業、休閑娛樂業、商貿零售業等110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此外,旅游產業的外延在不斷擴展,旅游又擴展到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科技、生態、環境、建筑、海洋等領域,產生了工業旅游、農業旅游、修學旅游、醫療旅游、旅游地產、海洋旅游等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旅游新業態。世界旅游組織相關部門對世界旅游業與全球經濟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旅游產業每增加1單位的產值,就能夠帶動相關產業創造4.3單位的社會財富,這表明旅游產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有利于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城鎮化的發展[2]。

旅游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大都是第三產業,其發展促進相關產業向旅游目的地的集聚,使旅游目的地第一、第二產業逐步減少,第三產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對城鎮化起到較強的帶動作用。同時,旅游產業的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鎮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此外,旅游產業各要素在集聚過程中促進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城鎮化發展要素的集聚,推動城鎮產業結構的調整。總之,旅游產業的發展在促進城鎮經濟發展、推動城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動經濟城鎮化的發展。

2.旅游產業推動人口城鎮化的發展。旅游產業是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相統一的產業,由于其具有低廉的就業成本、靈活的就業方式、勞動力需求量大且類型廣泛等特點,旅游產業在推動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產業促進就業的功能進行過測算:旅游產業每直接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能給交通運輸、商貿業、建筑業、輕工業等行業間接提供5個就業崗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旅游產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領域加以培育和扶持。根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統計數據報告及下半年旅游經濟形勢分析》預計,2016年我國旅游直接就業人口總數將達到2820萬,直接和間接旅游就業人口總和約為7974萬人,對全國就業的綜合貢獻率為10.25%,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吸納就業量最大的產業之一。此外,在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婦女、農民工、下崗職工、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者等特定人群的就業問題上旅游產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歐美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已經超過70%,而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比重還不足40%,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提供眾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非農就業崗位,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有助于提高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調整我國人口就業結構。旅游產業發展,特別是鄉村旅游的發展為農業轉移人口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農業轉移人口穩定就業,進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城鎮化。總之,旅游產業的發展在提高城鎮人口比重、增加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等方面發展著重要作用,有利的推動了人口城鎮化的發展。

3.旅游產業推動公共服務城鎮化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交通、餐飲、住宿等相關配套設施的支持,旅游目的地為了更好的發展當地旅游產業,就要給旅游者提供更加優越的旅游條件以吸引更多游客,這就要加強旅游目的地的道路、通訊、水利、供電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餐飲、住宿等旅游配套設施,以及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同時,旅游產業的發展還要求不斷提高餐飲服務、導游服務等方面的服務水平。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還提供了優質的生活服務,促進當地公共服務城鎮化的發展[3]。

4.旅游產業推動生態環境城鎮化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是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重要推動力。第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旅游產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內在動力,同時也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旅游目的地才是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為吸引更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必然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的力度。同時,旅游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資金保障,從而為城鎮生態環境的改善注入新活力。第二,旅游產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發展旅游產業必然會限制發展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的產業,同時旅游開發是對自然資源的間接利用,避免了由自然資源直接開發而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的發生,促進了旅游目的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在一些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旅游產業逐漸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第三,旅游者在開展旅游活動的過程中,在欣賞優美風景、感受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此外,旅游目的地政府和社區居民從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受益,從而增強了政府管理者和社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使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推動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4]。以上三個方面足以表明旅游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生態環境城鎮化的發展。

5.旅游產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近郊旅游、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注入了活力,近郊旅游、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旅游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閑的理想選擇,并成為推動城市與農村互動發展的媒介,是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最完美、最典型、最內在的體現[5]。第一,鄉村旅游的發展有效的整合了農村的人力、物力、財力,使農業發展的內涵和外延得以拓寬,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鄉村旅游不僅促進農村居民就業方式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還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第二,農村居民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獲得經濟效益,使其積極主動的投入鄉村建設中。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有利于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還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和居住條件的改善,這為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障。第三,鄉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來自于周邊城市的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在旅游過程中,為鄉村的發展帶來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當地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鄉村旅游在促進城鄉居民之間、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鄉村旅游的發展也有利于促進鄉村居民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從而提高鄉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6]。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

2015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次達到40億人次,人均出游2.98次,旅游總收入超過4萬億元。雖然我國以極快的速度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消費市場,但仍存在著配套設施不完善、發展質量較低等問題。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交通、餐飲、住宿、休閑、娛樂、郵電通訊等方面的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旅游消費水平,增強旅游產業競爭實力。城鎮作為人類各種行為和活動最密集的場所,本身就包含著為當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雙重服務的職能,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要同時考慮包括城鎮居民和外地游客的雙重訴求。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發展質量的提高帶來了機遇,其發展能夠滿足旅游產業發展的要求。新型城鎮化建設可以從經濟效應、社會效應、環境效應、產業效應等方面提高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

1.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經濟效應的提高。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完善的產業體系作為支撐,產業體系中核心產業的選擇至關重要。旅游產業具有綠色環保、關聯系數大、經濟效益好等特點在推動城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協調城鄉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新型城鎮化產業體系中核心產業的最佳選擇之一。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必然會提高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提高旅游產業的經濟效應。

2.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社會效應的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能夠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條件、社會服務以及人力資源的保障,從而提高旅游產業的社會效應。新型城鎮化以軌道交通、快速路為主干,完善城鄉道路交通網絡,使得城鎮的交通條件日趨完善,增強了當地旅游空間的可進入性,拓寬了旅游的服務能力和空間范圍,優化了旅游產業的發展環境。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不僅加強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設施的建設,還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高了旅游產業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城鎮居民休閑方式的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大量農村居民轉變為城鎮居民,其就業方式也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逐漸轉向非農產業,特別是服務業,這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的保障。

3.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環境效應的提高。新型城鎮化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加強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生態宜居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努力營造一個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生產生活氛圍,為旅游產業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符合旅游產業發展要求。城鎮公園、城鎮綠地等生態基礎設施在滿足城鎮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為外來旅游者提供的優質的旅游環境,這表明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利于提高旅游產業的環境效應。

4.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旅游產業效應的提高。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更加注重增加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旅游消費是在人們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以后,為追求享受而形成的較高級別的消費,是一種非必須性生活消費。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居民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以后,其對旅游的消費需求逐漸旺盛,旅游消費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同時,為更好的滿足旅游者消費需求必然會加大對旅游基設施礎和旅游配套設施的投資力度,旅游產業的投資規模也隨之擴大,強化了旅游產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其他服務業的關聯程度。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有助于提高旅游產業的發展層次,促進旅游產業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發展,從而提高旅游產業的產業效應。

(三)國家政策為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提供支持

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把旅游產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動農村向城鎮的發展,并指出旅游產業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4年國務院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加強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車場、供水供電、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一批生態環境良好、功能完善、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通過對古村古鎮、民族村寨的有效開發,建設一批具有歷史記憶、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城鎮,推動鄉村旅游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同時,在國家支持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服務業等專項資金中要講優先考慮符合條件的旅游項目。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中指出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新型城鎮化與服務業發展密切相關,加快發展包括旅游產業在內的服務業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功方向。同時鼓勵具有特色資源、區位優勢的小城鎮,通過規劃引導、市場運作,培育成為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鎮,推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

三、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策略

(一)科學編制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

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對旅游產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在編制發展規劃時,首先要把土地的綜合利用放在首位,統籌考慮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需求,將二者的發展規劃互為補充,從而加強旅游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協調共進,發揮好二者相互促進的作用。科學合理的協調旅游產業發展規劃與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的銜接,不僅能夠完成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各項指標,還能兼顧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創新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模式

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都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必須不斷創新二者融合發展的形式,以適應二者融合發展的速度。通過調整城鎮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互補發展,促進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水平同步提升。同時,推進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形成以旅游產業為核心、以城鎮為載體、融合多種產業的產業體系。旅游綜合體、旅游小鎮、旅游新農村社區是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過程中產生新模式,其中旅游綜合體是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主要模式。旅游綜合體的開發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崗位、轉變就業方式等方面發揮了及大的作用。旅游綜合體的建設,將形成以泛旅游產業為依托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基礎,加上旅游服務設施的需求和消費的集中化,對旅游配套基礎設施及社會體系完善的建設起到推進作用,這也必將帶動當地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

(三)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

眾多的實踐經驗證明,無論是旅游產業發展還是新型城鎮化建設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國在促進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涉旅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能,積極主動地為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提供服務,在項目審批、土地利用以及資金安排等方面實行更加優惠便捷的政策,在稅收改革、人才培養、要素供給等方面靈活運用優惠試點政策,推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具體來講可以從旅游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兩個方面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在旅游產業發展方面,要把旅游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發展,給予旅游業發展更多的優惠政策。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科學整合人口、土地、投融資、住房、生態環境等方面政策,形成推進城鎮化的合力。

(四)優化發展環境,提高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水平

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在推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時,不僅要加強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優化融合發展的硬環境,還要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優化融合發展的軟環境。在優化融合發展硬環境時,要結合各地發展實際情況,著重加強中西部地區道路交通、郵電通訊、園林綠化、住房建設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縮小區域間基礎設施的差距,從而提高整體水平,此外,還要加強市場、現代物流等基礎產業建設,為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同時,大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使硬環境上新水平。優化融合發展軟環境方面,首先要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意識,營造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其次要加強法制建設,嚴格規范市場秩序,營造公正文明的法治環境;還要加強政策研究,及時廢止或修訂不利于優化發展環境、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政策。

四、結論與討論

旅游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推動城鎮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口的城鎮化,同時還有利于城鎮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優化,有利于城鎮與鄉村的一體化發展,從而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有利于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于優化旅游環境,還有利于擴大旅游需求,刺激旅游消費市場。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可以通過編制科學合理的規劃、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加強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加以促進。

參考文獻

[ ]王新越,宋r,宋斐紅,于世遠. 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的測度與空間分異研究[J].地理科學,2014,09:1069-1076.

[2]北京市旅游局.旅游產業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發展狀況研究[N].中國旅游報,2010-5 -28 (006).

[3]唐潔.民族地區旅游發展與城鎮化建設的互動研究――以鳳凰縣為例[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2.

[4]祝光耀. 加強旅游生態環境保護 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J].環境保護,2002,09:3-7.

篇7

該文介紹了蕪湖市鳩江區白茆鎮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現狀、經驗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促進都市型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主要包括:做強一產、做大三產,發展電商、倉儲、物流,多方融資、政策傾斜,招商引資、內外聯動,依靠科技,促進發展等。

關鍵詞:

都市型現代農業;現狀;對策;白茆鎮

白茆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盛產各種名特優蔬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素有安徽省“農業狀元”的美譽。隨著白茆鎮劃入蕪湖市鳩江區以及長江二橋和過江隧道的建設,白茆鎮的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特有的長江沖積洲肥沃土壤和長江水源尤其適宜發展有機、綠色和無公害蔬菜以及特色水產品,獨有的長江沿岸生態林網水系生態宜人,尤其適合發展休閑旅游和農家樂。蕪湖市的發展以及長三角城市群的壯大,也為白茆鎮發展都市農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白茆都市農業示范區位于白茆鎮境內,總體規劃面積0.13萬hm2,一期核心區466.7hm2,涉及新園、義圩、套北3個行政村和三官殿社區。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以及中低產田和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的實施,示范區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在此基礎上,白茆鎮從2014年開始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通過2a多的努力,示范區瓜果一年四季飄香,無公害和綠色、有機蔬菜琳瑯滿目,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完美融合,都市農業示范景區雛形已基本形成。

1白茆鎮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現狀

1.1園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環境面貌大為改觀

完成了入園口及園區道路美化綠化、渠道清雜和園區內環境綜合整治、村莊59戶立面改造、村莊道路建設、園區內橋梁改造和2座曲橋以及3座涼亭、2座拱橋等配套景觀建設、建成80kW排澇站1座,主干道1.38km澆筑瀝青,支干道5.8km澆筑混凝土。打造了二龍塘和年潤2個休閑垂釣景點和莊稼漢葡萄采摘園,主要道路口建設木質休閑廊架,使園區及園區內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1.2現代農業高新科技推廣卓有成效

園區企業共建成二代鋼架大棚54hm2,連棟大棚14hm2,智能玻璃溫控溫室10hm2。推廣了反季節栽培、立體高效栽培、蔬菜標準化栽培新技術,防蟲網、粘蟲板、遮陽網、太陽能殺蟲燈、新型農機具等新材料。園區成立了專家工作站,與安徽省農科院蔬菜園藝所開展項目和技術合作,引進名、特、優、新蔬菜品種示范種植并取得成功,起到了很好示范帶動作用。

1.3園區承載國家和省市農業項目能力進一步增強

園區內共有3家企業承擔了蕪湖市蔬菜標準園項目,1家企業承擔了國家級蔬菜標準園項目,同時還承擔了農業部科技示范縣試驗示范基地項目、長三角地區設施蔬菜高產高效生產項目、設施蔬菜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等。

1.4農業休閑觀光旅游設備齊全

園區現已建成年潤和二龍塘2個垂釣中心,供游人垂釣和休閑觀光。完成林下音樂茶座、QQ農場、桃花島和千畝葡萄采摘園建設。所有路牌、導游牌以及木質休閑廊架、涼亭等已全部安裝到位。

1.5園區活動開展有聲有色

2015年成功舉辦了示范區首屆“千畝葡萄園采”摘節,吸引了蕪湖市大批市民和周邊游客前來觀光采摘,擴大了示范區知名度,帶動了全鎮餐飲、購物等三產消費,創出了白茆特色農業旅游業品牌。

1.6園區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園區主要蔬菜品種10余種,日最多上市量50t。主要銷往蕪湖、南京、杭州、常州、上海、武漢等大中城市,示范效應和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示范區周邊農戶實現了就地打工就業,常年做工的家庭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

2都市型現代農業存在的問題

2.1一產不強三產不足

目前園區農業產業以初級產品生產為主,產品無包裝和品牌,農產品加工業不發達,農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園區各類蔬菜種植雖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缺少“名、特、優、新”品種,沒有叫的響的品牌。圍繞農業衍生的第三產業不足,農家樂休閑觀光和垂釣園、采摘園等只停留在初級水平,沒有更多吸引人的休閑旅游項目,示范區人氣不旺。

2.2流通不暢環節過多

園區內企業缺乏農超對接以及小區直接配送的銷售模式,生產的農產品通過層層轉手銷售,生產企業利潤大多被流通環節占去,同時消費者支出成本加大又進一步影響到產品的銷量。農產品大量上市時沒有冷庫保鮮,往往只能低價銷售。

2.3資金不足后續乏力

農業基礎設施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較長,且風險一般較高,農業企業的資金不雄厚,很難擴大再生產,遇到市場不景氣或自然災害減產,企業往往陷入被動局面,籌資也很困難。一些企業投資建設了智能溫室,每667m2投入的成本達到70多萬元,投資回收期很長,如果沒有相應的高回報的產業運營,很難在短期內收回成本并實現增值。

2.4人才匱乏觀念滯后

現代農業對農業科技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級農業人才很難聘請到,一些農業科技人員知識老化,眼界不高,觀念滯后,很難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企業的經營者一般也不是常年從事農業的,多數投資者原先做的是農業以外的行業,對農業產業的規律把握不準,對生產、銷售、流通等各個環節了解不深,公民難適應當前互聯網信息時代的新變化。

2.5勞力減少成本加大

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的大量外出,農村勞力減少且老齡化嚴重,勞動用工報酬逐年上升,農業企業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且經常出現招工斷層現象。

3發展對策

3.1做強一產,做大三產

以一產為基礎,做強農業第一產業。圍繞“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在農產品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力爭多出精品,吸引城市市民前來觀光采摘鮮活的有機、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旅游業,以三產帶一產,實現農旅結合;把鄉村傳統文化創藝產業與農業相結合,進一步擴大農業的內涵和外延,并融入特色美食、健康養生、中醫中藥、農耕文化、農俗文化、田園詩歌、傳統戲曲等元素,讓都市農業示范園成為都市人的精神樂園。白茆鎮沒有山,但可以利用水鄉特色打造水上游,把示范區內蓮花套水系進行開發并與黑沙洲水上旅游相結合。利用沿江溝渠林網種植荷花,既可以形成蓮藕產業,同時也美化環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進而打造蓮文化為主體的富有個性化特色的農業旅游業。

3.2發展電商,倉儲物流

隨著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產品網上銷售模式越來越受到農業企業的青睞。要大力發展示范區農產品電子商務,建立物聯網體系,開展網上銷售。如在網上出售QQ農場“土地”,讓市民體驗農場主和農耕的樂趣。園區要建立起主要城市蔬菜直銷點和網上社區配送中心,讓示范區的農產品在300km范圍內實現地頭直達市民的餐桌。同時,在園區建立大型冷庫,讓上市蔬菜能及時保鮮儲存,并與物聯網冷鏈配送相銜接,實現一年四季均衡供應。

3.3政府支持,多方融資

政府要鼓勵銀行信貸和民間資本投入農業,通過政策性保險降低生產風險,并不斷整合資金加大對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充分爭取和利用國家對“三農”的扶持資金,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向示范區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傾斜,引導都市農業健康有序發展。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示范區企業申報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申報農產品“三品一標”、名牌產品等,為企業發展壯大奠定基礎。

3.4招商引資,內外聯動

對示范區現有的入駐企業要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提高企業經營者和示范區農戶科技素質。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知名龍頭企業入駐,提升園區企業總體實力。進一步落實好人才戰略,加大對農業科技從業人員的獎勵和扶持力度。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創業或以專利等入股,調動農業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進一步充分發揮農業專家工作站對園區技術指導、產業謀劃方面所起的作用,為園區企業更好地提供全方位服務。

3.5依靠科技,促進發展

篇8

珍惜“十二五”發展的“六個最”

:在剛剛的《黔東南州政府報告》中,記者發現兩個亮點:“十二五”期間,黔東南州的綜合經濟實力從全省掛末躍升到中游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而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5%,高于全省15個百分點,同樣位居全省第一。這兩個“第一”如何得來,有何意義?

馮仕文:五年來,黔東南州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主基調主戰略不動搖,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經濟增速和森林覆蓋率的兩個“第一”,正是我們“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成果,也是我們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團結奮斗的結果。

事實上,這兩個“第一”只是黔東南州“十二五”發展成果的一個側面。可以說,這五年是我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綜合經濟實力提升最大、縮小發展差距最明顯、基礎設施變化最突出、發展動力活力最足、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

:這六個“最”用什么來衡量和體現?

馮仕文:有的成果可以用數字來衡量:與“十一五”時期相比,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億元,超額完成了翻一番的目標;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82億元,增長4.7倍;民營經濟比重從42%提高到54%;城鎮化率達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059元增加到2317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元增加到6863元;貧困人口從167.29萬人減少到81.3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42.1%下降到20.9%……

有的成果需要設身處地去感受:貴廣高鐵、滬昆高鐵建成通車,凱里黃平機場建成運營,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凱麻同城化扎實推進,凱里市的首位度明顯提升,特色城鎮、美麗鄉村、高效園區各美其美,城鄉居民幸福指數逐年提高;相繼舉辦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全省首屆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大會、5屆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4屆下司皮劃艇激流回旋錦標賽等活動,“大美黔東南”的品牌名滿中外……

有的成果是功在當下利在長遠:黔東南被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和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扶貧攻堅重點地區;省政府批準設立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并出臺了支持我州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三產占生產總值比重從45.9%提升到51.2%,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人才資源總量達35.2萬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30.4%,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州”……

這些成果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的持續給力,是州委州政府的堅強有力,是黨員干部的艱苦努力,是全州群眾的齊心協力。對此,我們將倍加珍惜,也將從中汲取經驗、獲得啟示,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揚長補短唱好五出“拿手戲”

:五年來,黔東南州呈現出經濟快速增長、結構調整加快、動能轉換提速、生態環境優良、民生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但是,從橫向來看,與其它市州相比,黔東南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馮仕文: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的確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作為起步晚、底子薄、總量小,基礎設施條件長期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黔東南擔負著“趕”與“轉”的雙重任務,承載著33個民族、466萬余群眾奔小康的期望,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盡快解決問題,擺脫六個“繁重”。

一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加快發展、做大總量任務繁重;二是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城鄉差距大,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任務繁重;三是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培育、結構調整任務繁重;四是現代化的硬環境和以人為核心的軟環境建設滯后,環境建設、改革開放創新任務繁重;五是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社會治理能力還不強,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任務繁重;六是少數干部不作為、不善作為的現象依然存在,轉作風、提效能任務繁重。

:這六個“繁重”,可以說是黔東南州的短板。那么,長板又在何處?在省“兩會”上,省委書記陳敏爾多次強調要統籌補齊短板和做優長板。對于黔東南而言,如何揚長補短?

馮仕文:黔東南州的長板集中體現在大生態、大文化、大旅游、大數據四個方面。短板總結起來也是四塊:脫貧攻堅、產業建設、教育醫療事業、基礎設施。

正如敏爾書記所說,長板和短板需要辯證地看待,可以用長板帶動短板、從短板中做出長板。例如,大生態是黔東南州的長板,發展生態經濟的同時,就能夠帶動產業建設;大旅游也是我們的長板,打造精品旅游工程的同時,不僅可以彌補基礎設施的不足,還能夠旅游扶貧、旅游富民,助推脫貧攻堅。

目前,黔東南正面臨有史以來與國家戰略、產業機遇、自身優勢無限吻合的重大時刻。可謂舟至中流,唯有擊楫勇進,關鍵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唱好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農業五出“拿手戲”。

:唱好“拿手戲”,打好“優勢牌”,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發展。

馮仕文:我們已經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路徑: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全力搶占先機推進跨越;實施大健康戰略行動,奮力打造大健康產業高地;全力促需求,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工程;全力做長板,實施生態經濟培育工程;全力優結構,實施新型產業體系構建工程;全力促統籌,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工程;全力強基礎,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工程;全力惠民生,實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力護生態,實施生態文明體系構建工程;全力添動力,實施改革開放創新突破工程。

這三大戰略、工程將確保我們到2020年建成一個經濟發展更加繁榮、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就業收入更加穩定、民生保障更加牢固、社會秩序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大美黔東南。

以生態經濟作為主要經濟形態

:2月22日,陳敏爾書記在調研時提出,發展旅游業是貴州省堅守兩條底線、推動脫貧攻堅的戰略選擇,要牢固樹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動全省旅游業實現“井噴式”增長。而黔東南山美水美人更美,具有發展全域旅游的天然優勢。對此,馮州長有何考慮?

馮仕文:州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多次提出要抓好“山地特色農業和山地旅游業姊妹篇”,政府工作報告中52次提到“旅游”,可見州委州政府對于抓好旅游產業的重視程度。

我認為,黔東南州提出的“大旅游”,與“全域旅游”的理念完全吻合;對“大旅游”的戰略定位,也與省委省政府的思路相契合。更重要的是,我們把“大旅游”納入到“生態經濟”的范疇,決心以生態經濟作為主要經濟形態,把融合發展作為主要路徑,將保護生態作為堅實基礎,以創新開發作為根本動力,把發展平臺作為重要載體,始終統籌發揮好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兩大優勢,力爭形成更強、更有力的經濟新增長點。

: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生態經濟利在千秋,但也需要用心培育、耐心建設。

馮仕文:“十三五”期間,黔東南州將實施生態經濟培育工程,突出抓好三個“姊妹篇”。

一是抓好山地特色農業和山地旅游業姊妹篇。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大州,到2020年實現總產值320億元以上。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一批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示范帶、示范園。推進全域旅游,為大眾提供山地生態游、鄉村特色游、避暑休閑、溫泉度假等優質的個性化旅游產品。

二是突出抓好民族文化和創意產業姊妹篇。實施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計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基地,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實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等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

篇9

以關于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重要指示為遵循,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七屆八次、九次全會部署,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引領,深入開展農業土壤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綠色生產體系、防控體系和監管體系建設,努力實現農藥化肥無殘留、無超標,著力打造農業土壤無污染生態高地,走出一條綠色、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之路,為全市最終建設成為中國綠色有機谷?長森林食藥城提供力量。

二、主要目標

突出綠色高質量發展,堅持減量與增效并重、堅持生產與生態統籌、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開展“三提升一示范”,即:土壤質量提升、農產品質量提升和農業服務質量提升三項攻堅行動,培育百村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到2023年,配合全市建設成為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我縣創建成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

農業土壤質量目標:到2023年,全市農業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52.1g/kg,達到耕地質量等級GB/T33469一2016第一級標準。全縣規模化種植基地土壤質量達到《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1-2013)以上標準;全縣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到65%,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90%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到2023年,全縣共建設成高標準農田14萬畝。

農產品質量目標:到2023年,全縣以人參、中藥材、食用菌、藍莓、山野菜為主導的特色農產品種植品種全部建立地方標準,糧經菜比例穩定在5:4:1,全縣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比重達到100%;標準化種植基地內生產的農特產品基本達到綠色食品以上標準,全部推行食用農產品電子合格證制度,全縣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年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

農業社會化服務目標:到2023年,以鄉鎮為單位的農業綠色有機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服務能力和水平達到鄉鎮轄區內綠色有機產業發展需要。形成集有機肥、生物菌肥、生物農藥、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廣應用,農業托管服務、農機推廣、土地流轉、農業土壤質量監測和主要農產品產地質量監測為一體的農業綠色有機產業服務中心。服務于綠色有機產業發展的市場預測、金融保險、物流運輸等服務體系基本完備。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開展農業土壤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1.建立農業土壤質量監測體系。按照市里統一部署,結合省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建設要求,建立省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組織開展縣農業土壤質量監測工作,根據監測指標和點位設定,具體負責組織縣農業土壤質量監測工作,指導鎮、村具體工作任務的落實。2021年底前,全縣建設8個耕地質量監測點,每個監測點經費2萬元,所需資金16萬元由縣財政列支。形成全縣農業土壤質量監測數據第一期數據,每年10月底前完成年度監測任務,對耕地質量變化做出評價總結,形成全縣農業土壤質量監測報告,建立耕地質量監測檔案,數據匯總并上報。(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首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技術的入戶、到田率,保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實施效果;其次結合本縣實際,拓展技術服務領域。在鞏固和深化大田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基礎上,探索藍莓、人參、平貝母、五味子等特色經濟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肥料效應試驗數據及采樣測試結果,科學設定測土配方監測點,建立測土配方數據庫。制定推廣“有機肥+生物菌肥+農家肥”配方技術,通過試驗對比和投入產出成本核算,每畝補貼50元,引導農民轉型施肥模式。(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推廣有機肥、生物菌肥應用。長期單純使用化肥,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質量退化,作物產量和質量下降,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因地制宜引進一批有機肥、生物菌肥和葉面肥料,通過試驗示范推廣形式大力推廣有機肥、生物菌肥和葉面肥應用。增施達到國家行業標準有機肥(國家農業部NY525-2012)、生物菌肥(NY/T798-2015)的,使用1噸以上(含1噸)的生產者享受300元/噸的補貼。同時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制定的配方肥配合使用,可以改善作物營養,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質量,增加施肥成效,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環境污染。配方肥、有機肥(微生物肥料)、葉面肥配合使用,每年推廣面積10萬畝,三年推廣30萬畝。(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推廣生物農藥、生物防控等新型技術應用。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方針,大力推廣生物農藥和生物防控技術。結合我縣產業結構特點,因地制宜制定生物農藥、生物綠色防控技術、化學除草劑、化學除蟲劑使用操作規范,監督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嚴禁使用違禁、高毒農藥,嚴管過量用藥。鼓勵生產者使用噴霧器更換高精量噴頭,提高農藥利用率。每個噴頭補貼15元。推廣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蟲,每畝補貼分別為6元和15元。推廣使用玉米2:2空休閑輪作保護性耕作技術,每畝補貼150元。鼓勵玉米秸稈粉碎還田,每畝補貼100元,所需資金由縣財政資金列支。建立和完善農作物綠色防控的長效機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促進我縣農業綠色健康發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格按照《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的要求,大力開展田、水、路、林綜合治理。協調推進土地平整、灌排溝渠、田間道路、農田林網與生態環境保護等設施建設。統籌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同步采取農藝和工程技術措施。確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標準。遵循“突出重點、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分期建設”的原則,明確農田建設區域布局,優先扶持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把“兩區”耕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2021建設高標準農田2.7萬畝,所需資金約3500萬元,由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列支。到2023年,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覆蓋14萬畝以上,達到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標準要求。(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6.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專項整治。全縣各行政村原則上選配1名農用物資安全員,報縣政府備案。主糧作物按照40g/畝的農藥廢棄物標準收集,特色經濟作物按照4g/畝的農藥廢棄物標準收集,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村級要嚴格把關各村作物種植面積,并要求各村生產者根據農藥使用具體情況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農用物資安全員負責本行政村區域內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保管和登記并建立臺賬,回收時應對照各生產者種植面積回收相應數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按照每村耕地種植品種測算出基本回收標準數量,農用物資安全員全年補貼1000至2500元,各鄉鎮黨委政府按工作量確定補貼額度,在各行政村轉移支付資金中列支。農用物資安全員由鄉鎮政府負責考核,不勝任工作的予以調換,不發補貼。各村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統一歸集,明確回收范圍,科學設置回收點,各鄉鎮政府負責將本轄區內各村收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在規定時間內統一運到指定地點(地點選擇地遠離住戶,遠離河道區域),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將庫存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有處理資質的單位。參照危險廢棄物處置的相關技術標準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置,對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過程進行全程監管。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每年所需資金23萬元由縣級財政資金列支。到2023年,農藥包裝廢棄物實現全部回收。(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7.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全面落實農作物秸稈禁燒、限燒有關規定,深入推進秸稈五化,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100%、90%以上。重點推廣無抗畜禽養殖技術應用,通過研發推廣應用中藥制劑替代抗生素,實現源頭無抗、過程無抗、結果無抗。同時為發展綠色有機種植業提供有機肥原材料。(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獸醫總站、縣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開展農產品質量三年提升行動。

8、建立特色經濟作物標準化種植體系。重點圍繞人參、中藥材、食用菌、特色漿果堅果、山野菜等優勢品種,制定地方和團體生產標準,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應用。本著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差異化發展,加快推進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培育一批特色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開展品種優化、純化、擴繁和示范推廣,加快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培育推廣一批具有特色、綠色有機品牌效應的優良種苗,提升種植集約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每年需要資金10萬元,由省級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列支。(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9、合理優化種植業結構。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穩定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補貼力度,合理實施輪作、防止土壤退化。大力推廣玉米2:2空、玉米留茬少免耕、玉米秸桿還田等技術,擴大經濟作物灰蘇子、紅小豆的栽培面積,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大力推進藍莓、五味子、平貝母、蒲公英、農田改造栽參等特色產業健康發展,促進加工業、畜牧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達到耕地用養結合的目的。全縣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糧經菜種植比例穩定在5:4:1。(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0. 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執法和信用體系,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建設。按照《縣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考核辦法》(靖政辦函發[2020]13號)相關規定,嚴格落實《縣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實施方案》(靖政辦發[2020]9號)。到2023年,進一步提升縣農產品檢測機構工作能力,達到能夠為全縣提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每年所需經費30萬元;每個鄉鎮建設1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設工作。每個站建設費用10萬元,每年工作經費3萬元。以上所需資金134萬元由縣財政資金列支。(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畜牧管理總站、各鄉鎮人民政府政府)

11.鼓勵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認證。加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認定力度,全面落實國家、省關于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認證的獎補政策,鼓勵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認證工作,全縣每年新認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年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到2023年,全市認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25個。每年開展認證工作費用5萬元,所需要資金由縣財政資金列支。(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2.建設一批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基地。重點圍繞參、蛙、菌、藥、菜、牧、果、蜂、漁九大特色板塊,在“50個百畝綠色基地”的基礎上,沿襲“一谷一城”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做法,打造一批農業綠色有機試驗示范推廣基地,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周邊種植戶發展綠色有機產業。2021年全縣建設1個100畝以上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到2023年,全縣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面積達到300畝。每年所需經費50萬元,由縣級財政資金解決。(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開展農業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13.強化完善服務要素體系。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聯合社建設大型保鮮加工和冷鏈倉儲設施項目情況。一是政策依據。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農村工作會明確,要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優化產業布局,順應產業發展規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依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本項目采用新型生產經營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形成“大主體”帶動多個“小主體”發展產業、“小主體”帶動農戶增收的發展局面,不僅可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同時有效銜接了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二是建設主體。由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裕泰特產開發有限公司牽頭,前期聯合21戶農民合作示范社、15戶家庭示范農場,同時吸納100戶農民合作社組成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聯合社。三是投資方式。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8億元,其中:裕泰特產投資1.1億元,農民合作示范社、家庭示范農場、農民合作社融資0.5億元,銀行貸款2.2億元。項目建成后,裕泰特產負責運營并償還銀行貸款和農戶融資的0.5億元本金。同時,聯合體爭取到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冷鏈設施建設固投總額30%的1.14億元項目補貼,作為農戶的股份按比例分紅,設置保底紅利。四是建設內容。項目建設地點在國道504和國道222交匯處,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擬建設倉儲庫庫容31萬立方米,其中:貯藏窖9萬立方米,通風庫16萬立方米,節能型機械冷庫6萬立方米,具備加工、儲存、冷凍、冷藏、檢測、包裝、打包、集包農特產品和物流快遞配送上下行物品等功能,打造集加工保鮮、配送服務、冷鏈倉儲運輸等為一體的長物農特產品公共服務中心。五是運營思路。本項目采用以冷鏈倉儲物流為主體功能的運營模式,逐漸向綠色有機訂單農業、農特產品保鮮、加工、檢測、銷售等多元化融合發展,附帶糧倉功能,打造“綠色冷鏈、數字冷鏈、智能冷鏈”的物流體系,逐步建立長地區最大的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倉儲物流集散配送聯合體,帶動農戶分紅、就業,輻射周邊縣區,做到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速推進鄉村振興。一是訂單農業帶動農戶種植綠色有機農特產品,探索智能生產、平臺經濟和資源共享等新模式,檢測中心認證農戶生產的綠色有機農特產品后,通過冷鏈物流配送至東北、華北等地區,解決農特產品滯銷問題。二是通過保鮮延長農特產品生命周期,錯峰出售將提高農特產品的附加值。三是可以集中批量倉儲糧食、蔬菜,緩解“米袋子”和“菜籃子”壓力,穩定市場物價。四是整合縣內物流快遞資源,徹底消除在城區作業存在的安全隱患,發揮倉儲、加工、配送等一體化的資源優勢,節約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五是農用物資等消費品集中采購配送到村,保證品質,降低農戶生產、生活成本。

為引導推動金融資本投入綠色有機農業,解決綠色有機農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縣將組建綠色有機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根據吉政辦發[2019]8號和吉金局文[2020]208號文件和公司法要求,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不低于1億元,縣政府出資不低于34%、3400萬元,否則無一票否決權,注冊資本金今年年底繳齊,分兩次出資,年初縣政府出資20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入股3000萬元,年末縣政府出資14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入股3600萬元,通過發揮財政擔保和金融服務優勢,創新銀行貸款模式,重點解決企業融資、科研支持、農民貸款等方面的融資短板。搭建托管服務平臺,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大力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從土地托管和農業規模化服務入手,探索“村委會+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農戶”以及“墊資托管+信用保障+收入保底+約定分成經營管理”分配模式,建立一條連接農民、新型經營主體、金融企業的紐帶。

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針對作物品種與保險公司制定個性化保險擔保政策,凡是做綠色基地和有機認證的地塊,其上種植的任何作物全部納入保險品種,政府給予保費補貼。在做好成本保險的基礎上,探索推進收益保險的開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商務局、縣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4.強化技術服務。堅持綠色生產理念,大力推廣質量控制技術,積極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制定和完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適應配套的地方主要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入戶率達到100%。鼓勵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大力支持發展產業聯合體等新型經營組織,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5.強化科技支撐。通過“市綠色有機產業研究院”的建立,依托“政、院、企”合作服務平臺,引進一批有機肥、生物菌肥、生物防控等領域的專家團隊,根據市研發提供符合我市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的有機肥、生物菌肥、生物農藥和綠色防控技術,加快推進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在全縣范圍內推廣應用。結合職業農民培訓、致富帶頭人培訓和創新創業培訓等,科學制訂農業綠色有機產業培訓計劃。重點抓好農村安全員、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培訓工作,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綠色產業創業致富帶頭人,實現引領農業綠色有機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新局面。(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各鄉鎮政府)

16.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強化農藥、化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管理,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制度,加強生產、經營管理。落實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誠信檔案及購銷臺賬制度,建立健全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全面推進放心農資連鎖經營和配送,暢通經營主渠道。建設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縣域內農業投入品100%納入平臺管理。建立農業投入品質量常態化監測制度,定期對鎮域內主要生產基地、交易市場的投入品開展監督抽查。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有關規定。嚴厲打擊農業投入品生產環節非法添加行為,取締無證無照農業投入品生產企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各鄉鎮政府)

(四)開展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創建行動。

17.完善示范村標準體系。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打造一批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建立健全政策引導、科技推廣、技術服務、保險兜底、加工銷售等一整套落實保障機制,從2021年-2023年,每年按照20%、40%、40%的比例,建設一批綠色有機發展示范村,到2023年全縣所有行政村基本達到綠色有機示范村標準,綠色有機示范村內全部實現農藥化肥使用無超標、無殘留,土壤無污染。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40%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18.創新示范村發展模式。圍繞“綠色產業、綠色生活、綠色村莊”的綠色體系建設,全力打造“五個一”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即:一村一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網。一村一社:依托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培育打造一個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合作社,合作社要具備與本村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能力,具備初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產加銷融合體系;一村一業:依托中藥材、食用菌、果蔬和鮮食玉米等特色品種,發展訂單農業,確定優勢品種形成規模,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綠色有機示范基地,每個示范村集中連片發展綠色有機種植面積達到100畝以上。示范村內耕地達到無殘留、無超標和無污染;一村一品:積極借鑒大北山“老農夫”品牌經營模式,通過村村聯合、村企合作等方式,每個綠色有機示范村要至少培育一個優勢產品品牌,示范村整體達到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標準;一村一景:綠色有機示范村全部達到宜居示范村標準。基本實現道路硬化、邊溝院墻整齊化、村屯主要區域亮化、村屯道路綠化美化、村屯環境潔凈化、農戶庭院整潔化;柴草垛定點堆放,畜禽圈養,有景觀點和休閑廣場,具備一定的鄉土風情特色。按照串珠成鏈,串線成面的發展思路,實施休閑農業星級村百村創建行動,聯動推進生態宜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和生態文化建設,培育打造一批休閑旅游農業示范村,實現村美宜居、村游富民,遍地開花的新局面。一村一網:依托互聯網進村入戶工程,大力發展網紅經濟。通過發揮市綠色有機產業聯合會、市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協會等電商服務平臺優勢,采取一對一幫扶合作、第一書記代言、網紅主播代言等形式,形成網上銷售體系。(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文旅局、縣融媒體中心、縣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補貼程序

(一)申報

1.生產者使用新型肥料生產者向耕地所在地村委會申報數量并提供購買新型肥料登記證、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等,據實申報施用地塊。

2.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制定的“以獎代補”“因戶施策”補貼政策,也可以享受本方案的補貼政策,但不能重復享受。

(二)確認

村委會、包村干部、包村領導負責對生產者使用新型肥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確認。

(三)公示

村委會、包村干部負責逐戶、逐地塊登記,要對進行使用新型肥料分類統計。在本村公示無異議后由生產者和村委會、包村干部、包村領導共同簽字蓋章報鄉鎮政府審核驗收。

(四)審核驗收

各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負責對生產者申報使用新型肥料進行認真核實,要做到真實可靠,經得起檢驗。要組織鄉村干部細化驗收程序,嚴把審核驗收關,確保申報數據真實,無虛報冒領。

(五)資金發放

縣財政局及時將補貼資金撥付到各鄉鎮政府,由各鄉鎮政府組織力量迅速將資金發放到生產者手中。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組織領導機制。在全縣“一谷一城”建設組織領導框架下,成立縣農業土壤質量提升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縣政府政府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擔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認真負責、強力推動,要按照縣級領導機制,成立本級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二)強化政策保障。按照《方案》確定的建設任務,制定保障性補貼政策。重點針對有機肥推廣應用,生物農藥推廣、種植業結構調整,整村綠色有機試點建設,制定獎補政策,引導種植戶發展綠色有機產業,確保在降低農藥、化肥使用的同時,達到農作物產品綠色有機標準,實現增產增效。

(三)強化技術指導。成立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導服務專家組,全程為轄區內發展綠色有機產業進行指導服務。每個綠色有機示范村,要配備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指導、監督綠色有機示范村建設。建立數字化信息檔案,客觀真實反映出綠色有機示范村建設進程,為下一步整縣推進綠色有機產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