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改革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成都市社科院與中國社科院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災后重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可持續的問題。而所謂可持續,說白了就是要用市場化思路來考慮、統籌、謀劃重建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的問題。
聯建房政策就是要讓市場主體、社會資本能夠進入重建過程,并給市場主體分發相應的土地權屬證書,使其產權受到保護。
可以肯定的是,起碼在災后重建過程中,這種對既有土地產權制度做出一定調整的安排是合理合情的,至于是不是合法,是否具有普適性,要看條件。不排除像30年問的很多改革一樣,通過自下而上的不斷的沖擊,在經人民群眾認可后,最后獲得自上而下的承認。在我看來,對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的產權邊界的確定所設定的鉗制性條件,即除了農民,其它的人不能擁有,可能通過災后重建的嘗試,逐步得到調整,甚至是突破。
還權賦能是核心
農村產權改革的核心是還權賦能。讓農民作為主體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中發揮作用,讓農民充分享受物權權益,讓生產要素流動起來。
所有的生產要素如果不具備流動性,這種要素的配置是沒有效率的。如果農村產權制度沒有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的要求、指向來進行相應的制度安排,土地這種最稀缺的資源,其配置效率是很低的。
土地承載社會保障功能沒錯,但這種社會保障很大程度上應由政府提供。如果因為強調土地的保障功能,削弱、忽視或者排擠土地配置功能,那么農民、農業的效率基礎不存在。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一方面要依靠城市的支持和工業的反哺,另一方面要靠農民長效增收機制的形成和農業生產的效率水平的提升。
通過確權,以不同性質的土地權屬,與金融機構產生對價,取得流動性,解除農村金融抑制,從而獲得土地的規模化效應和資本效益。
土地流轉并非土地私有化
土地流轉本身不是改革。土地流轉是純粹的經濟現象,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沒有必然聯系。只要在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農村土地資源的配置是分散的,就一定有流轉,一定有資源的流動。
認為土地流轉就是私有化的想法是荒唐的,更不能以此阻止、非議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我們的政策建議是,堅持既有的框架,以物權法為主要的改革依據,讓農民獲得以土地為核心的物權權益,并保護這一反映農民真正意愿的權益。
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的確也存在一些風險。最大的風險是地方政府由于利益沖動,可能通過農村產權改革過程中一些不公正的或者是灰色的程序設計來控制土地。其次是如果在規劃、政府引導、監管過程中缺乏力度或者不到位,確實可能在流轉過程中產生失地農民。
篇2
論文摘要: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在解決貧困農戶貸款難、增加農戶收八及緩解貧困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推行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介紹了農戶小額信貸的概念,并重點對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1農戶小額信貨概述
小額信貸是指通過向低收入客戶、個體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和社會服務等,借以幫助貧困者增加收入、擺脫貧困的活動,其含義具有金融含義和社會含義雙重屬性。國際社會一般將其視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一種制度創新,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緩解貧困。
農戶小額信貸是指以農戶為貸款對象,基于農戶的信譽,在核定的額度和期限內向農戶發放的不需抵押、擔保的貸款。農戶小額信貸資金來源是農村信用社依法吸收的存款及中央銀行的再貸款,貸款發放及收回的整個過程均由農村信用社辦理,并采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具體如下:首先由農戶向農村信用社提出申請,再由農村信用社對農戶信用進行評定,在信用評定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等級,對農戶發放不同信用額度的貸款證,持有貸款證的農民,在需要貸款時,可以憑貸款證及有效的身份證件直接到信用社營業網點辦理限額內貸款,無需層層辦理手續。
2我國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存在問題
農戶小額信貸的實施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全國及各省市地區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如果將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可持續信貸服務作為農戶小額信貸的終極目標,那么中國目前的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項目處于發展初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2.1運作機構問題分析
農村信用社產生于中國農村,并伴隨著中國整個金融體系及農村金融體系的建立、健全,其職能、性質都在不斷的發生轉變,幾十年曲折的發展歷程都打下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烙印,也留下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影響著農村信用社支農的實力和小額信貸的發放。
首先,由于政策性原因,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村信用社盲目地將大量的資金貸給鄉鎮企業,而大多數企業又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投資失誤等原因形成了不少壞帳。其次,農村信用社產權含混不清。由于產權不夠明晰,法人治理中權力義務責任的嚴重失衡,引發了一系列侵害信用社利益的行為,如經營管理者的道德風險、濫用職務、粗放經營、濫用職工、加重農民負擔、挪用資金、奢華消費等等。最后,業務素質普遍偏低。相對于其他銀行等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的員工的文化程度低、專業技術水平差、且觀念保守、知識老化,加之農村信用社不重視對員工知識、技能的培訓,其業務素質普遍偏低,在眾多金融機構中不具有競爭優勢。
2.2運作流程中的問題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的運作流程,從為農戶建立信用檔案開始,中間經歷了貸款申請、信用評定、發放貸款證、取款、貸后監督,直到收回貸款并做出記錄,又再次進行信用評定結束,這八個環從環環相扣,并形成了一個有跟蹤反饋并能不斷完善、更新的循環系統。
從實踐上來看,由于受到內部、外部一些因素的制約,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或是某些環節缺位;或是某些環節雖然名義上存在,但實際上形同虛設,或是在執行過程中不夠規范,貸出資金的投放資質量及可回收性均難以保證。
為客戶建立信用檔案環節。很多農村信用社對于建立農戶信用檔案這一基礎性環節十分不重視,有些直接從當地的派出所抄來農戶資料建立農戶經濟檔案,內容也十分簡單,對于一些諸如個人品質、經濟收入、生產經營活動主要內容、經營能力等重要的資信內容基本沒有記錄,不能全面反映農戶真實的情況。雖然有些農村信用社也對農戶進行實地調查,但是很多流于形式,調查的質量不能保證。
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定環節。由于某些信貸員對農戶不甚了解,使得評定小組對農戶代表和村組干部有著強烈的依賴性,僅憑他們的一面之詞便予以授信。加上在農村一些工作極易受人情、關系和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致使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存在較大的主觀盲目性和隨意性,導致農戶小額信貸信用評定失真。除了上述主觀原因以外,由于基層農村信用社外勤工作人員編制普遍較少,但對于農戶進行信用評定工作量很大,很多信貸員雖想盡職盡責,卻力不從心,無意中造成了信用評定的不客觀、不準確。
關于貸后監督環節。在實際操作中,一些農村信用社按農戶貸款證對他們發放了小額信貸,可是貸后檢查、跟蹤管理工作卻沒有及時跟上。尤其是一些信貸員,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款項貸出后,就完成了信貸工作,也不愿意在事后深入農村的田間地頭,了解資金是否按規定使用。對于一些農戶將自身貸款轉借的行為,更是無法察覺。貸后監督環節缺位嚴重,間接降低了信貸資金的可回收性,增加了農戶小額信貸風險。
關于信用等級的再評定環節。這一環節是農戶小額信貸運作流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下一輪信用評定的開始,嚴格的講,應該準確地記錄貸款的還款數額、未還數額及到期日,同時將這些信息反饋到農戶信用檔案中,以便下一次進行信用評定,確定新的信用等級。但是一些農村信用社沒有嚴格執行這種制度,沒有根據持證農戶貸款到期償還情況和信用程度適時進行調整,對授信額度該增加的沒有及時增加,該調低的沒有及時調低,該取消持證資格的也沒有取消,大大影響了農戶小額信貸的質量。
除此之外,對于農村信用社有限的資源來說,農戶小額信貸業務量非常大,而大多數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都用手工操作完成,即使一些信息化管理條件較好的農村信用社也只是運用電腦進行簡單的記錄與操作,工作效率低,信貸質量也不能保證。至今市場上還沒有一套包羅整個小額信貸運作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幫助小額信貸機構提高資金監控的深度、廣度、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全面的獲得信貸資金的運作情況。
2.3保障制度問題分析
(1)法律制度不健全
農村信用社雖然屬于金融機構,但目前還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合作金融法律、法規,在法律上沒有明確合作金融機構的地位和權益,使得作為支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中常常處于困境之中。也正由于農村信用社的性質、服務宗旨、服務范圍等一系列問題沒有用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規范,農村信用社在農戶小額信貸的推廣過程中不能輕松上陣,既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約。
篇3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改革 產權制度 管理體制
一、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內容和現狀
2003 年6 月,國務院下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該方案提出了農村信用社試點改革要解決的兩大主要問題:(1)改革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確定不同的產權形式。產權改革的具體組織形式可以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產權組織形式。具體而言,在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信用社資產規模較大且已商業化經營的少數地區,可以組建股份制銀行機構;在人口相對稠密或糧棉商品基地縣(市),可以以縣(市)為單位將信用社和縣(市)聯社各為法人改為統一法人;其他地區,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礎上,繼續實行鄉鎮信用社、縣(市)聯社各為法人的體制。(2)改革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明確規定由地方政府負責對農村信用社管理,由銀監會依法實施監管,但在微觀經營決策上由農村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
這幾年,各地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比較明顯,提高了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2005 年6 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余額為10299億元,比2002年末增加4720億元,增長了84.60%,占貸款總額的46.9%。其中,農戶貸款8239 億元,占農業貸款的80%,比2002年末增加4002億元,增長94.5%。農戶貸款中,小額農戶信用貸款1767億元,比2002 年末增加1034 億元,增長140%;聯保貸款968 億元,比2002 年末增加715億元,增長336%。改革后各個試點省(市)存貸款余額以及農業貸款都較改革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不良貸款比例下降,并且資本充足率增加。
二、目前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能夠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市場主體。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效果卻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1)農村信用社改革動機有偏差。國務院制定的改革目標是“花錢買機制”,而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獲得政策支持,即獲得人民銀行的專項資金支持,部分農信社從高管人員到一般員工把國家的資金扶持等同于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核銷,認為只要達到專項票據發行兌付的兩項硬指標,就大功告成。(2)所有權仍然缺位。雖然農村信用社通過大規模的增資擴股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募集了大量的股金外部股東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但外部股東關心和推動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工作的能動性卻很低,原因是,單個外部股東持股比例十分有限,股東權力的分散性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農村信用社內部人控制的局面;外部股東入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得到農村信用社更多、更好的信貸支持,而不關心法人治理結構是否真正轉變,他們參與農村信用社決策、管理的積極性十分有限。
其次,目前的信用社通過增資擴股造成股金性質異化。出現脫離“三農”的傾向農村信用社股權結構可實行資格股和投資股。資格股是獲得社員資格必須交納的基礎股金。是社員獲得信用社優先、優惠服務的前提,投資股是由社員中有實力的各類經濟組織,個人投資大戶形成的股份,很多試點地區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就采取對資格股實行固定利率分紅,即實行了股金存款化。在入股三年后可自由退股,從而導致股金異化,由于這一方式的出臺。本應向“三農”募股的方案,卻成為向信用社職工和一些關聯企業、個體戶招股。形成信用社股本金中職工、企業、大戶入股的股本金迅速增加并已成為主導股金。這樣不僅造成了農戶入股額和比例下降及農民股金的弱勢地位,而且使利益分配向經營者傾斜。出現了農村信用社脫離“三農”的傾向。背離了國家進行改革的初衷,
第三,農村信用合作社業務經營上的多元化目標發生沖突。目前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經營目標有多個,即合作制目標,主要為社員服務原則;政策性目標,支持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三農”目標;贏利性目標,以及作為金融機構為防范金融風險、提高市場占有率、擴大業務品種范圍而追求的規模經濟目標。多元目標沖突使得農村信用合作社經營績效低下,并直接造成信用社經營管理中的機會主義。在出現虧損時,農村信用社不是主要從自身管理尋找原因,而是傾向于強調自己所承擔的政策性義務和非贏利性。
此外,內部管理水平不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普遍較低也是農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一方面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者、經營者小農意識比較濃厚,缺乏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的長遠戰略規劃和應對措施;官辦作風仍然存在,同時,農村信用合作社內部很難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容易出現道德風險和經營風險;另一方面,農村信用社的員工素質在金融機構中較低,員工隊伍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已成為影響農村信用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大阻礙。
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這次農信社改革的重點在貧困落后地區而不是發達地區,然而這輪農信社改革在經濟發達地區取得的成效比較明顯,成立了一批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而在經濟落后地區就比較困難。這說明了金融環境很重要。現代金融企業的建立和生存需要一定的金融環境。在經濟發達地區,金融生態好,農信社就比較容易生存,改革的難度小,也比較容易取得成績。在經濟落后地區,金融生態惡劣,農信社難以生存,改革的難度也大,當然在經濟落后地區發展其他金融組織也很困難。因此,農村金融改革的難點在經濟落后地區,這才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點。
三、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的思路
農村信用社改革應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首先,農村信用社仍應定位在為“ 三農”服務上;其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使農村信用社成為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主體;第三,改革應以政府為主導,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產權改革是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環節
只要農村信用社存在產權不明晰的問題,則無論采取何種組織形式,其法人治理結構扭曲的現狀都難以得到真正改變,經營困難的局面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扭轉。因此,產權改革是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環節。要改革產權制度,使農村信用社產權明晰,必須做到:(1)理順股權結構。對農村信用社長期遺留下來的每股幾元、幾十元的股金進行妥善核算量化,并按照法人運作的標準重新明確并落實出資者的權利和義務。(2)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農村信用社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出資者的所有權得到明確,股東權利得到全面保證,防止經營者濫用權力,并使所有者和經營者的責、權、利相一致,通過改革,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
(二)加大對農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
農村信用社目前沉重的歷史包袱大多是由國家政策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干預以及信用社自身經營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應因地制宜,要對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進行認真鑒定,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中央和地方財政按比例補償的政策。其次,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對農信社發放的“三農”貸款應免征營業稅,對貧困地區的農信社免征所得稅,從而降低其經營風險,提高競爭能力。第三,適當降低農村信用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適當降低農村信用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擴大其貸款規模也是農村信用社增加收入的一個來源。但是應當注意到,準備金的減少意味著風險的增大,所以在降低農村信用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一定要掌握適度的標準。第四,加大再貸款支農力度。人民銀行的支農再貸款,要適應農產品生產周期,允許跨年度使用。當農村遭受自然災害時,允許延期歸還,從實質上體現中央銀行對農信社的扶持。第五,引入競爭機制,打破農村金融的壟斷局面,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組織。允許農信社跨鄉鎮經營,擴大競爭面,并允許不同區域的農信社跨區域兼并收購,實現優化組合。
(三)積極實施人才戰略和科技興社戰略
由于多種原因,農村信用社的職工素質和電子化程度都較低,是影響農信社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農信社應以人為本,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和人才工程,加強信用社員工的現代金融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將各種優秀人才吸收到農信社隊伍中來,提高農信社職工的整體素質,增強農村信用社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信社結算和聯行業務的電子化進程,增強競爭能力。
參考資料:
[1] 許志忠,崔曉初.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的問題及改革建議[j].華北金融,2001.
[2] 高偉.當前農村信用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攀登,2006(5).
篇4
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是通過推行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將新農合的支付方式由單純的按項目付費向混合支付方式轉變,促使醫療機構調整醫藥費用收入結構,控制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等,實現規范服務、控制費用的目標。其主要內容包括門診費用支付改革和住院費用支付改革。《關于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從2012年開始積極推進統籌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和病種全覆蓋的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實施范圍,爭取到2015年實現在所有的統籌地區全面實施的目標。
2.為什么要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
實行支付方式改革,有利于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增進新農合基金使用效益,提高參合人員的受益水平;有利于合理利用衛生資源,規范醫療機構服務行為,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對于新農合制度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讓農村居民切實享受醫改成果,保障參合農民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3.如何確保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取得實效?
首先要堅持全覆蓋的原則。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要力爭覆蓋統籌區域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覆蓋所有住院病人以及享受新農合門診(統籌)補償的病人。只有實現全覆蓋,才能避免醫療機構為控制費用而選擇病人,才能避免醫療機構向未實行支付方式改革的病人轉移費用成本,從而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有效發揮支付方式改革的內在激勵和制約作用。
二要結合實際,動態調整新農合支付標準。支付方式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要保證支付方式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就要尊重當前醫藥費用的合理現實及未來醫藥費用的合理增長。因此,新的支付標準,要根據基線數據調查、既往醫療費用水平等因素合理測算。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支付標準的確定,還應有利于引導參合人員常見疾病在基層就醫。同時,支付標準也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補償方案調整、醫療服務成本變化、高新醫療技術應用以及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增長等因素,結合實際定期調整。
三要兼顧多方利益,確保持續發展。要逐步建立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機制,協商確定付費標準及其他相關事項。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在考慮基金支付能力、醫療費用的個人負擔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改革過程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保證醫療機構獲得合理的補償,保障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和持續發展。
四要強化質量監管,保證服務水平。支付方式改革的根本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參合人員受益水平。在提高參合人員保障水平的同時,也要保證其享受的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管理經辦機構將發揮衛生部門統籌管理醫療服務和新農合的優勢,聯合醫療管理部門,結合經辦、服務監管協議,建立和完善支付方式改革考核評價體系,確保實施支付方式改革后醫療機構服務內容不減少,服務水平不降低,服務質量有保證。
4.如何對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進行監管和評價?
篇5
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值此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集結各種優勢資源,通過對各領域改革探索的深入研討和總結,推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模式與新理論”系列報道。
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場以實行“”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在農村拉開帷幕。30年的改革實踐證明,農村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促進了其他各領域改革的開展,使整個中國步入改革開放時期。但在改革的重心轉入城市之后,農村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顯得滯后了。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回顧和總結“三農”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對開啟新一輪農村改革意義重大。
回顧30年農村改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得到了很好的詮釋。農村改革的每一步前行都來之不易,都是在“左”和“右”的爭議和質疑中,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無論是“”,還是“村民自治”,等等,無不如此。
現在,我們步入統籌城鄉發展的康莊大道,但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爭議依然很多。農村土地問題是農村改革的關鍵所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杜潤生如是說。他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研究與制訂的核心人物之一。無獨有偶,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陸學藝指出,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在束縛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最主要的有兩個,一是戶口制度,一是土地制度。他從事“三農”問題的調查研究30多年,足跡踏遍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篇6
首先,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利,是深化農村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核心是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利。改革實踐表明,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生產決策和物質利益問題,從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業政策改革也提供了同樣的證據。例如,*-*年,由于農民稅費負擔過重,生產成本過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到*年,糧食總產量跌到8613億斤。*年和*年實行的“兩減免、三補貼”政策,使農民得到了直接的好處,兩年間糧食增產1000多億斤。近年來,農村教育、衛生事業和村民自治等改革,也激發了農民從事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因此,經濟上保證農民的物質利益,政治上保障農民的民利,是農村改革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始終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
其次,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依靠農民群眾的力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最富于創造性的力量。改革開放以來,和鄉鎮企業,這兩個新事物都是農民的偉大創造,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農民所具有的首創精神還表現在借助于市場的勞動力流動,不僅打破了城鄉的藩籬,而且為城市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要繼續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發揮農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進展的決定性因素。
此外,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一直是貫穿中國農村改革的一條主線。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改革、農產品市場流通體制改革、農村金融和財稅等體制改革、國家宏觀調控體制改革等,都是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來進行設計和實施的。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基本上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理順了農村最基本的生產關系,確立了農戶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形成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農村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把農業和農村發展轉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道,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最后,根據不同階段農業和農村發展要求,循序漸進地推進農村改革和建設事業。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階段性變化表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農業和農村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據不同階段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要求進行改革,這也是中國漸進式改革方式的突出特征。從農村改革突破到建立市場經濟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國的改革在各個階段上雖然重點不同,但都依次遞進、一脈相承。從宏觀層面看,也是如此。中國首先啟動農村改革,以農村的改革和發展推動城市改革,又以城市的改革和發展支持農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建設之路。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目標是要建設全面小康的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新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環境下,由于農業和農村發展已與城市經濟、國民經濟的發展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因此,就需要從全局的高度,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解決新的發展階段下的“三農”問題。
隨著我國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今后的農業和農村發展將與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全球化的趨勢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看待和采取什么樣的途徑來解決“三農”問題,將直接影響著今后中國農業和農村的長期發展,關系到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的方向。
如果說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中工農之間和城鄉之間有著從工業化早期的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過渡到工業化中后期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轉變趨向的話,那么,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政府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干預行為,旨在協調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追求和實現平衡增長與發展。那么,中國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對“三農”問題產生的根源及其挑戰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觀察中國的“三農”問題:第一個層次是“三農”問題本身,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我們將其局限在“農”字上來看農業、農村和農民到底出了什么問題,面臨什么挑戰;第二個層次是“三農”問題與非農產業、非農地域,以及與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即要在工業化、城鎮化的背景下來看“三農”問題;第三個層次是要考慮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關系,中國農村與世界市場的關系,中國農民與世界上其它國家農民的關系,即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來談“三農”問題。
從經濟學角度看,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恩格爾消費定律的作用下,農業份額下降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這也是理解“三農”問題的核心。改革以來,中國農業的產值份額在不斷下降,從27.9%下降到目前的11.8%。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農業份額將會進一步下降。這是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現代化過程的共同經歷。例如,今天日本的農業產值只占GDP的1.3%(*),韓國只占3.2%(*),我國臺灣地區只占2%(*)。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過程中,伴隨著農業產出份額的下降、農業就業份額下降,非農就業比例上升,工業化發展還帶來城市化水平上升,這些都是同步發生的。這種由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結構的同步變化,也被稱之為結構轉換規律。
由于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和戶籍制度改革滯后等因素的制約,盡管農業份額隨著經濟增長比例不斷下降,但是農業就業比例和城市化水平并沒有出現同步變化。大量人口仍然滯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農業勞動生產率不可能有較快的提高,城鄉差距隨之產生,這也是造成“三農”問題的根源所在。
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所謂的“三農”問題。對它們而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是農業問題,也就是農產品供求問題。而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業的比較優勢不斷喪失,是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是一個可耕地和水資源都非常稀缺的國家,而大宗農產品的生產,如糧食、棉花等都是土地密集型和消耗水資源較多的產品。相比之下,并不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相反,蔬菜、園藝、花卉等經濟作物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則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由于這些產品還具有較高的收入彈性和需求彈性,因此,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在后WTO的全球化時代,中國農業發展需要通過發揮其比較優勢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隨著農業產值比重和農業就業比重的進一步下降,中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式也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包括采用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新的投入和生產裝備、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和銷售方式,也就是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很顯然,提高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深化農業生產和流通體制改革、培養現代新型農民,將是下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篇7
農產品加工業成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十二五”以來,吉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生產實現2000年以來的“十五連豐”,糧食總產量跨越500億斤、600億斤、700億斤3個百億斤臺階。2011年~2014年,全省糧食總產年均679.89億斤,年均增長5.67%。全國產糧大縣前10名中,吉林省就有5個,包括榆樹、公主嶺、農安、梨樹、扶余。
“十二五”以來,吉林省園藝特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勢頭。2011年~2014年,全省園藝特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42%,2015年底,全省園藝特產總產值實現1400億元,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吉林省始終堅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模式,推動農產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全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2011年~2014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4.86%,2015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左右,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吉林省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核心任務,農民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好勢頭。2011年~2014年,全省農民收入年均增長14.2%,始終高于同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和全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014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780.12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32∶1縮小到2.15∶1。2015年底,全省農民收入保持8%的增長速度。
實現116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十二五”以來,圍繞破解“地權咋改”、“糧咋轉化”、“誰來種地”、“怎么種地”、“錢從哪來”、“人往哪去”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吉林省創新體制機制,包括啟動農村土地確權國家整省推進試點、擴大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開展“三權分置并行”試點等。一些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吉林現代農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
“十二五”期間,吉林省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工程,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等6大工程、村屯道路等32項建設,打造樣板村群和標兵村,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省投專項資金9.4億元,帶動各方面投入100億元以上,全省農村公路里程接近80000公里,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村村通。創建美麗鄉村108個,整體美化縣(市、區)12個,農村綠化美化自然屯11758個。扶持建設農村文化大院9319個、休閑健身廣場3829個。改造農村泥草房76.4萬戶、危房34.4萬戶。解決了1018.06萬農村居民及74.87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推進1503個貧困村整村躍升,實現116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十三五”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如今,“十三五”即將伴著新年的曙光到來。在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方面,吉林省將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動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和城鄉居民收入均衡。
篇8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等市、區領導就南海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與國內知名“三農”專家學者溫鐵軍、黨國英、劉守英、羅必良進行深入探討。鄧偉根在致辭并就南海農村綜合改革發表的演講中,就南海重啟農村綜合改革做了說明,并就政經分離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農村發展,建設幸福南海等一系列難點問題,請與會專家、學者為南海農村綜合改革支招。專家們建議,南海要在建立生產要素市場、政經分離、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的基礎上,在集體土地上建立現代城市、現代產業體系。
1. 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如何協調各自之間的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在論壇作主旨演講時認為,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施行的其實是一種相對集中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各地來說其實就是政府的公司化運作。在村一級,這是一個精英集群在掌控著從經濟到社會到政治全部的運作過程,他們之間如果完全分開,則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運行成本。因此,南海的政經分離還隱含著一個前提,這便是要加強黨的領導。
2. 如何引導經濟組織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來運營資產,以提高收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提出,要素市場化而不是產品市場化。他認為,南海的農村改革有幾大亮點:一是農村實現了社區化管理,使城市服務延伸到農村,政府財政對農村公共服務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二是城鄉之間正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進展迅速,使城鄉二元結構的關鍵環節之一開始被打破。三是建立了集體資產使用權交易平臺,有利于克服集體經濟固有的“內部人交易”弊端,增進農村社會穩定。四是農村產權明晰邁開了重要一步,股權固化到戶,給后續改革留下了空間。接下來怎樣改?除了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臺外,以后要解決的關鍵是農民股份交易的問題。以后南海要發展市場經濟,要解決的不是產品市場化,而是要素市場化的問題,全國都要解決這個問題。幾十億的農村集體資產沒有轉化成資本,而是變成分紅分散到了有股份的村民手中,這樣就導致南海的農村經濟發展缺乏內生性投資,通常都是依賴外部投資,方式較為粗放,增長較為緩慢。如果創造一個家庭股份交易的平臺后,因為產生了有競爭性的購買者,就可能使他們的資產增值,這樣可大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政經分離后,應該如何提升村官和經濟組織負責人的素質?黨國英認為,機制倒逼提升組織人員素質。與其給他設定一個自身提升的目標,還不如設定一個機制。機制可以這樣設置,比如說管理經濟的這部分負責人,如果不努力,利益受到損失,可能就意味著要下臺。而政治這一塊一定要強調民主制度,在政經分開的基礎上,讓選舉更透明。簡單一句話,就是引入適當的制約機制,給村官和經聯社負責人壓力,讓他的利益與政績結合起來。
3. 如何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
黨國英提出,強調專業化服務,提高公共服務效率。他認為,在南海,農民其實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農村也與城市有著密切關聯,異于傳統的農村。將農村治理轉變成為城市治理,這是“三農”問題的“破冰”之舉。把鄉村治理轉換成城市治理,不僅在發達地方,而且在農村也有,在方向上是一樣的,但是在操作方法上可以不一樣。簡單說幾個方向,比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也可以說公共領域、私人領域。農村公共服務主要負責私人領域,而私人領域也不要你全負責,主要由第三人來負責。為什么要分開,說到底也是一個規律,我們私人不僅要講專業化服務,在公共領域也是一樣,不然就沒有效率。
4. 集體成員權獲確認才能打好城市化基礎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羅必良認為,南海是一塊創新高地。早期農村股份合作制解決了兩個核心問題,一是解決了怎樣分配,讓農民享受發展成果;另外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規模發展的生產性問題。現在南海農村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南海新一輪的農村綜合改革依然以產權為中心,改革目標層次、檔次更高,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因此確權到戶是一個重大改革,是南海變革最核心的因素。確權到個人就會有一個弊端,人口的規模會不斷擴大。而確權到戶,則人口增加分紅就減少,從家庭內部解決了家庭人口規模的變化,有利于城市人口自由流動。以戶為單位,產權關系明晰了,集體資產就可以走市場化道路,轉型為企業化的股份合作制,集體經濟可與其他資本合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真正實現政企分離。
劉守英認為,“兩確權”是南海搞政經分離、股份制改革、城市化最根本的一條。其設計實際上牽扯到三件事,第一,就是現在進行進入城市圈的這些土地,通過調整城市規劃,納入發展空間,這一點南海做到了。第二,在城市化過程中集體土地的確權。只有做好了對現有的集體成員權的確權,才能為未來的城市化打下基礎。第三,是對成員權的所有制的確權,就是解決我們集體所有制下,原有的集體的成員,哪些人有權分享我們原來社區土地的收益,將集體的社區成員所有制和未來的以資產為紐帶的所有制分開。
篇9
【關鍵詞】農村民間金融,現狀,政策建議
一、農村民間金融體系的現狀分析
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也是農村改革發展的可靠保障。要確保當前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迫切需要創新農村資金投入機制,破解農村融資難問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在《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特別提出了要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河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能否建立一個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直接影響到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改革發展的進程。
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主,包括保險、證券、擔保機構在內的多層次、廣覆蓋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這些金融機構的網點深入農村,較好地滿足了農戶和農村經濟組織在存款、貸款、匯款和保險等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農村金融涉農貸款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然而,從目前廣大農村金融現狀看,我國農村金融仍然是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有待解決。
1、金融機構缺乏,有效供給不足。由于貸款的高風險性、高成本性和弱補償性,商業銀行在農業貸款中的贏利空間很小,導致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大量撤并機構、上收信貸管理權限、轉移投資項目等。特別是已經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已將重心逐步向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轉移,向優勢行業傾斜。另外,目前的涉農金融機構——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整體實力相對較弱,農業銀行作為農村金融商品的供給主體,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已經開始基層機構收縮和撤并的改革。而被稱為“資金漏斗”的郵政儲蓄銀行在全省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村,在信貸業務發展初期,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業務面相對狹窄,要在農村金融發展中發揮較大作用并不容易。其他非正規金融機構發展極其緩慢,民間金融組織在農村經濟中的滲透程度與服務范圍非常有限。
2、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不容樂觀。農村金融市場的生態環境影響了金融機構開拓農村市場的積極性。主要表現為個人和企業的失信行為導致銀行出現大量不良資產,而銀行一旦訴諸法律,卻往往“贏了官司輸了錢”,討債十分困難。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投資難以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率,風險大,造成了“個人、企業貸款難、金融機構難貸款”的二元結構矛盾更加突出,從根本上導致農村金融發展缺乏可持續性。
3、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地區退出,在新農村建設形勢下,曾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農村信用社,難以獨自扛起支持“三農”的重任。目前,河南農村信用社系統的存款數量僅占全省金融機構存款總量的40%左右,而“支農”貸款數量卻占到全省金融機構“支農”貸款總量的90%左右。其中,67.4%的農戶得到了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支持,貸款需求滿足率達到84.3%①。然而,僅靠農村信用社這一家金融機構,很難滿足河南農村、農業和農民對金融的需求。一“社”難支“三農”是全省農村金融現狀的真實寫照。
4、農村金融服務單一。現行農村金融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趨勢,單一的農村金融服務已不能滿足需求。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金融網點匱乏。近年來,伴隨著大量商業銀行網點從鄉鎮的撤離,農村信用社的網點也日漸減少,農村金融網點的缺乏情況日益嚴重。由于急須融資的農戶往往缺乏必要的擔保,以及擔保機制的不健全,作為農村金融主要融資渠道的鄉鎮信用社和銀行并不能及時提供農村急需的資金,進而迫使資金融通不得不通過間接融資方式進行,這極大地破壞了農村籌資的效率。三是金融工具及服務品種單一。
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幾點政策建議
一是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破解農村融資難問題首先要解決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覆蓋面問題。一要完善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加快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改革步伐,增強政策性銀行支農功能,擴大政策性業務范圍,在繼續做好糧棉油收購融資基礎上,突出加大對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中長期項目的金融支持,發揮政策性金融服務“三農”的引導和帶動作用。二要壯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一方面要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明晰產權關系,推動農村信用聯社加快組建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步伐,改善資本結構,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其支農實力和發展后勁,發揮好支農主力軍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城市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按照股份制導向,改革產權制度,優化股權結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機構到縣域設立分支機構。此外,還要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規范引導民間金融健康發展。
二是大力推進農業保險工作,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快建立農業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保險機制作為獨特的風險管理和社會管理工具,在支持和服務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活躍地方經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力發展農業保險,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還有利于促進信貸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就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機制和發展模式,開展在政策支持下保險公司與政府聯辦、為政府代辦以及自營等多種農業保險經營模式,還要通過稅收、補貼等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穩步提高農業保險覆蓋面和保障程度。此外,應積極支持專業性、商業性保險機構的發展,鼓勵引導商業性保險機構到農村地區設立機構、開展業務、開發適合農村需求的各類保險產品,探索建立多層次、多主體的農業保險網絡。
三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篇10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必須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這對于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筆者認為,通過學習實踐活動,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圍繞“科學發展上水平、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執政能力建設。
一是要增強務實創新的能力。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黨員領導干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實踐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實踐,迎合農牧民群眾的意愿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在帶領群眾奔小康的過程中,積極探索農村改革的新經驗,開拓新途徑、創造新經驗,立足農村工作實際增強務實創新的能力。
二是要增強科學決策的能力。全面提高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是構建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