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對社會的重要性及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22 18:04: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廉潔對社會的重要性及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 要:近年來,社會資本理論已成為社會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諸多學科理論分析的重要視角。社會學家運用“社會資本”的概念來分析個人、組織與社會,并嘗試用它來彌合社會學傳統理論中的宏、微觀之間的分裂狀況,在諸多具體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本文對社會資本的概念、特性及作用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資本,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同時為轉型時期社會資本的建構出了建議。
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轉型;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142-01
一、社會資本的定義
ピ詼隕緇嶙時鏡慕綞ㄉ希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出發,對社會資本進行了不同的定義,從目前所能發現的文獻來看,最早獨立使用“社會資本”概念的是漢尼芬,他在1916年發表的《鄉村學校社群中心》和1920年發表的《社群的中心》中用“社會資本”概念說明了社會交往對教育和社群社會的重要性。
シü社會學家布爾迪厄于20世紀70年代從社會網絡的角度來看社會資本的,他認為社會資本是實際或潛在資源的集合體,是與占有某種持久性的網絡密不可分的,這種網絡是大家所熟悉的、得到公認的、體制化的社會關系網絡。
ッ攔社會學家普特南把社會資本界定為規則、網絡與信任。他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組織特點,如信任、規范和網絡等,像其他資本一樣,社會資本是成產性的。
ッ攔社會學家科爾曼曾給出了一個被廣泛引用的社會資本的定義:社會資本是個體擁有的社會結構性資源。一般來說,個體擁有三種資本:財務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財務與人力資本是個體自身的資產,而社會資本則代表了與其他個體的關系,它不依附存在于獨立的個體,是寓于人際關系結構之中的,并為結構中的個體行動提供便利。與布爾迪厄相似,科爾曼認為,不論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個體擁有的這種網絡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相互熟悉或認可的制度化關系。
ド緇嶙時靖拍畹慕綞ㄒ恢幣岳炊際且桓鲇姓議的問題,通過分析以上幾位西方社會學家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盡管對于社會資本,不同學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義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會資本定義為一種和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區別的存在于社會結構中的個人資源,它為結構內的行動者提供便利的資源,包括規范、信任和網絡等形式。
二、轉型時期社會資本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ジ母錕放以后,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變遷,進入了急劇的轉型時期。社會轉型被描述為“一種整體性的發展”和“特殊的結構性變動”。
ビ捎謐型時期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發生了變化,使轉型時期社會成員建構的的社會資本有了自身的特點。
1.由普遍主義的社會資本向特殊主義的社會資本轉化
テ氈櫓饕宓納緇嶙時敬嬖謨詡蘋經濟體制時期是受政治色彩影響形成的社會資本,是一種非人格化的、有機團結的淺度信任型的社會資本,是一種弱關系。在科爾曼看來,特殊主義的社會資本是由家庭或者是由家庭派生出來的其他社會結構,在這個結構網絡中,人與人的關系是特殊主義的,是一種人格化的、機械團結的、深度信任的社會資本,是一種強關系。
2.保護性的社會資本向合作性的社會資本轉化
3.工具性的社會資本運作空間增大
ブ泄目前處于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轉型時期。在這個時期,傳統的社會資本已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轉型的需要了。由于傳統的社會資本已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轉型的需要了。由于傳統社會資本的局部過密及其與政治權力的過度聯系造成了許多嚴重問題,突出地表現為:(1)經濟組織形式的家族化,不僅不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大,而且損害了現代信用機制的建立。在東亞金融危機中,受到廣泛批評的“裙帶資本主義”就是一個深刻教訓。(2)農村中家庭勢力的復蘇阻礙了農村民主的制度化建設,并且不利于培養現代公民的意識和直正的民主參與精神。(3)對地域利益的過度強調,不僅是經濟上的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的重要原因,也是政治整合乏力的原因,破壞了政治的團結。(4)對人際關系的過度強調的傳統和個人在建構自己的社會資本時權力的廣泛介入,使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缺乏法治精神。人際關系和政治權力的結合擴大了腐敗的范圍,損害了政治廉潔的基礎。(5)普遍主義原則喪失,特殊主義原則盛行。普遍主義原則是市場經濟所需求的行為準則,是制度化、理性化的產物。
三、轉型時期社會資本的重要性及其建構
1.社會資本是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ブ泄傳統文化的特殊性要求我們重視社會資本。中國社會的本質是“倫理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重視社會關系網絡在結構變遷中或者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分析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プ型時期中國社會結構的特殊性需要我們重視社會資本。當代中國正處于急速的轉型時期,原有的依靠國家行政權利的資源配置方式已經趨向弱化,通過市場交換關系進行的資源配置方式還不健全,這時,一種非正式的社會關系網絡也就是社會資本作為基本的形式發揮交換和尋求支持的作用。
ド緇岬目沙中發展需要我們重視社會資本。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不僅需要自然資本、經濟資本和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投入,還需要考慮社會資本的重要性。不僅要把社會資本看作是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因素,而且要把它納入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中。只有使社會資本與經濟資本、人力資本以及自然資本結合起來,才能使中國走上社會。經濟、文化相協調的良性發展之路。
2.轉型時期社會資本的建構
ナ紫齲在發揮傳統資本積極意義的基礎上建立現代意義的社會資本。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資本的局限性,建構轉型時期的社會資本,就要對現有的社會資本進行改造,發掘傳統社會資本的積極效用,做好社會從傳統到現代轉型的過渡。
テ浯危利用制度創新機制擴大現代意義上社會資本的規模。具體表現在:提高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提高公民的文化知識水平與能力素質;強調民間的參與;制定嚴格的法律制度,發揮政治權力的正當作用。
ピ俅危樹立社會資本意識和社會資本開發意識。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要保持傳統社會資本的存量,擴大現代社會資本的增量,應當注重在運用好自身社會資本的同時,還要有社會資本開發的意識。
プ苤,我們在研究中國問題時一定要謹慎地使用這個概念。要在充分分析個人擁有的社會資本的同時,把研究的重點放在這種傳統的社會資本向現代意義上的社會資本轉化的過程以及中國式社會資本的建構和界定上。不能把關系看作是中國社會資本的基本內容和本質,不能簡單地從網絡的意義上來理解社會資本,同時還要考慮網絡中的規范、制度、信任、道德等范疇。這就是說,必須從總體的意義上來理解和把握社會資本這個概念。這樣才能為我們社會資本的重建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從而推動中國社會的順利轉型。
おげ慰嘉南祝
[1]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周長城譯.經濟社會學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8).
[2]朱國宏.經濟社會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0).
[3]朱國宏,桂 勇.經濟社會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
[4]卜長莉.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
篇2
關鍵詞:會計工作 職業道德 制度規范
前言
所謂會計職業道德具體指的是在實際工作會計人員應當遵循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及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會計職業道德不但是對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行為規定,同時也是會計人員所應當承擔的社會道德責任和社會義務,其包括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含義:(1)在會計職業活動當中,會計職業道德是對其各種利益關系進行調整的一種手段;(2)會計職業道德具備著較強的穩定性;(3)會計職業道德具備較為廣泛的社會性。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事業單位的改革也得以深入推進,各項行政事業的不斷發展對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此可知,提升會計職業道德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課題。
1.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及特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向社會做出的“誠信、公正”承諾,良好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對社會、對單位、對個人都有重要的意義。不可否認的是不同行業中,有些會計人員嚴重缺失了職業道德,這對會計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制約,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順利發展。
1.1與時俱進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往往對職業道德會有著不同的要求,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再加上不斷深化改革,會計人員所維護的不只是集體的利益或者國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受委托人和委托人的多方利益。所以,會計人員僅有以較高的標準來嚴格的要求自己,才可以與當前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相適應。
1.2誠實守信,堅持原則
“誠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就沒有會計。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和靈魂,也是經濟社會永恒的主題。會計人員必備的一項素質就是較強的原則性,也就是會計人員在辦理業務時必須嚴格的遵循財經法規,確保業務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職業道德與政策有著不盡相同的含義,各項財經規章制度基本上均是以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為重,而要想真正的實施及貫徹單位的法規制度、相關政策,那么就必須對原則加以堅持,只有這樣才可以促使會計人員具備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才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違法亂紀的各種行為的發生,才能夠使會計人員保持自身工作的廉潔清正。
1.3熱情服務
無論何種組織和機構都離不開專門的財務人員及專門的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應當密切合作于其他部門,從根本上將團隊合作的精神發揚出來,這樣才能夠切實將工作做好。在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過程當中,決定了我國會計人員應當將服務意識盡快樹立起來,并且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就是熱情服務,特別是在目前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會計人員更應當將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的世界觀樹立起來,將自己的行動準則定位在熱情服務上,努力做好自身的財務工作。
14無私奉獻
財務工作明確的要求會計人員要具備無私奉獻,以大局利益為重,以集體利益及國家利益重于一切的標準要求自己。其中,無私奉獻所表現的方面主要是會計人員的日常行為與道德習慣,不會由于個人利益的追求而將方向迷失,發揚及保持勤儉建國、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美德。會計人員必須以此約束和規范自身的行為及思想,從根本上避免雜念對自身風格與品性的影響。
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分析
2.1業務素質較差,知識結構單一
現代社會是多角度、多元化的一個社會,不同行業之間是互相交叉和互相滲透的,迫切的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并且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多種技能。
2.2服務意識淡化,習慣服從角色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財會工作所具備的服務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總體上來看,會計屬于管理崗位的范疇,并且單位通常重視的是行政管理,絕大部分的管理人員僅僅滿足于傳統的報賬、算賬以及記賬等簡單的會計核算工作,往往習慣于對角色的服從,長期的工作經歷使得會計人員普遍的缺乏周到的、熱情的和主動的服務于人民的意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并且對部門和單位的長期發展及經濟利益也是不利的,更嚴重的是對會計人員在公眾中的形象造成了負面性影響。
2.3業務水平較低,后續教育不足
目前,許多單位嚴重缺乏對在崗培訓和在職教育的重視,在繼續教育經費方面投入的財力、物力少之又少,應有的支持力度不足,造成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依舊停滯在原有水平,無法跟上時展的步伐。除此之外,會計人員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后續教育的重要性,最終使得會計繼續教育應有的作用喪失。
3.提升會計職業道德有效途徑
3.1重視政治學習,明確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會計人員如果想要將財務管理工作真正地做好,那么首先就必須將政治學習加強,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思想覺悟。會計人員不但應當將自己的日常事務做切實的抓好,還應當對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加以牢牢地掌握,以便于將正確的方向抓住,把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和自己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將國家的利益放置在首要地位,要具備較強的法制意識,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國家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嚴格地加以執行,在會計事務管理和核算中,必須時刻的保持清醒的頭腦及認真的態度,將財務管理職能盡心盡職的履行好,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加以抵制,以便于充分地將財務監督職能發揮出來,充分地保證單位財務核算的規范性,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和真實,并且對法律的嚴肅性加以維護。
3.2創建良好的會計環境,保證會計職能的履行
一方面,應當真正認識到內部會計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所帶來的影響,往往內部環境的優劣會對會計事務處理中會計人員的選擇造成直接的影響。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獨立的能力,盡可能防止受到內部環境和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還應當將完善的、健全的一套內部控制制度盡快地建立起來,促使單位各個有關崗位人員及各個部門能夠形成互相監督、互相約束的良好機制,防止在日常管理中不必要隱患的出現,以便于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和修養。
3.3推進會計繼續教育,強化職業道德建設
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就是會計職業技術和會計職業技能,可想而知,嫻熟的會計技術技能的缺乏,那么便會使得會計職業道德失去依托,而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重要前提就是精通會計專業技能及專業知識。要想成為合格的一名會計人員,那么就必須將“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加以樹立,將“超前學習”的意識加強,通過不斷的后續學習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認真的學習新制度、新準則和新理論,努力地將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將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提高,將問題的處理能力提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將本職工作扎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夠與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情況相適應。同時,要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高度重視,促使他們將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樹立起來,自覺的將專業品德修養提高,將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增強,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會計職業道德信念,借助于不斷的教育引導,提升會計人員的內在素質和內在信念,從而達到職業道德的崇高境界。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迅速深入,強化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構建具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隊伍,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及迫切。所以,應當積極的探尋提升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的有效途徑,以便于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切合,推動體制改革的順利開展,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瑜.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問題與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2)
篇3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理論基礎 模式 研究
一、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理論基礎
充分了解和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的理論基礎,對于提高經濟責任審計模式運營效率,對提高審計項目質量,提升審計價值,減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經濟審計模式的原則、特點、關鍵點等理論基礎進行分析和研究。
經濟責任審計與其他審計一樣,在模式的制定、實際運行、評價以及其他各個環節中都需要遵守《審計法》、《審計實施條例》等相關法規條例;其次,經濟責任審計還需要遵守公正原則、重要性原則、謹慎性原則以及實事求是的原則,也只有這樣才能為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高效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價值實現最大化。
相比其他形式的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第一,審計目的特殊性。經濟責任審計是審計監督與干部監督的結合,是為制約和監督權利運行服務。第二,審計對象特殊性。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為由人而事,這種由特定人的任期來界定審計的范圍和事項,在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將人和事進行有機的結合。第三,審計程序特殊性。經濟責任審計立項時,審計機關會在征求干部監督部門意見后列入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組織召開由干部監督管理部門和審計機關共同參與的審計進點會,被審計者在進點會上要對任職以來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和廉政建設情況進行報告,并由參加會議的被審計單位人員進行現場測評;審計項目實施結束后審計組會征求被審計者的意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要報送干部監督管理部門。第四,審計內容特殊性。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要沿著財政資金走向,更多關注“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程序合規性、決策內容合法性及決策結果效益性,關注對下屬單位監督職責履行情況。
由上述對經濟責任審計原則和特點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構建和運行的關鍵點就是在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的原則和特點,結合各地實際,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效運行。
二、研究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研究經濟責任審計模式,一方面對于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強化領導干部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現階段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還需要不斷完善。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經濟責任審計缺乏相關的計劃和管理。對基礎審計機關來說,每年審計項目計劃中法定項目、省(市)定同步項目占50%左右,余下的就是經濟責任項目。若年度中領導干部人事有所變動,經濟責任項目計劃也會隨之改變,難免影響審計監督的效力和審計項目質量。
第二,審計評價質量不高。盡管各地都出臺了完善審計評價體系及辦法,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受審計人員慣性思維影響,沒有正確辨別經濟責任審計與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異同,評價還是圍繞著單位財務收支合規性,沒有將違反決策程序造成重大損失浪費以及個人存在的違規違紀等問題作出正確評價,且評價用語不夠準確規范。也有些將被審計單位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內容納入評價,審計評價隨意性較大。
第三,準確界定責任尚有難度。雖然相關《規定》、《實施條例》等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作出具體解釋,但在實際操作中準確界定每一項責任尚有一定難度。有些問題既可以定為直接責任,也可以定為主管責任,有些問題可以定為主管責任,也可以定為領導責任,造成不同審計人員對同一問題定責結論就會不同,增加審計風險。
第四,審計結果運用成效微弱。由于干部人事工作的特殊規律,有些地方干部管理部門在提拔、任用干部時,對審計結果未能充分運用,審計成果的轉化作用難以充分體現。
三、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研究
由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研究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是一項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工作,所以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的調查研究從經濟審計的計劃管理、評價體系、責任界定及成果轉化等四方面對經濟責任審計模式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第一,搭建審計項目計劃管理模塊。一是建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電子數據庫,具體內容除了基本信息外,還要將以往年度審計開展情況、問題審計整改落實等信息輸入數據庫。二是通過與其他審計項目電子檔案結合,整理出問題歸集庫,為項目計劃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二是建立分類輪審制度。根據被審計者經濟管理權限和財政資金使用規模的大小,對被審計者實行分類輪審審計管理制。針對不同的審計對象,可采用不同的審計頻率。三是在制定計劃時要堅持量力而行原則,充分考慮審計資源,可以將經濟責任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及財務收支審計等項目相結合,避免同一年度同一單位重復進點審計。
第二,建立完善審計評價體系。一是要修訂有關制度規定,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引領作用。對照《規定》要求,分析和研究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細化和完善有關辦法,使之更具操作性。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探索建立分類別、分部門相對規范的經濟責任評價體系,切實提高審計責任評價的客觀性、公平性和科學性。二是圍繞領導干部履行“四權一廉”,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界定標準和審計評價體系,其中要針對不同類別的領導干部,突出各自的審計評價重點。三是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借鑒和吸納聯席會議各部門考核評價標準和意見,使審計評價更加全面和規范。
第三,編制定責實務指南。經濟責任是由領導干部行使經濟職權過程中產生的,這就要審計機關正確判斷領導干部該應承擔的責任是經濟責任還是非經濟責任;根據領導干部的職責分工,充分考慮相關事項的歷史背景、決策程序等要求和實際決策過程,以及是否簽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參與特定事項的管理等情況,依法依規認定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同時,要分清是領導干部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因素而造成的失誤而應承擔責任。根據以上界定步驟,結合近年來審計所發現的問題,制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定責實務操作指南,將哪些問題列入定責范圍、應承擔哪種責任、責任認定的審計取證要求等編入指南,供審計人員參考。
第四,搭建提高審計成果平臺。審計機關要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支持率,同時要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時讓有關領導和部門掌握,促使黨委、政府在任用干部時,把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一項重要參考依據。同時,審計結果報告應作為一份不可缺少的內容進入干部檔案。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工作考核制,促進被審計人員和單位整改糾正問題,對整改工作不重視或整改未到位的接受社會監督。
四、結束語
總之,探究和分析經濟責任審計模式不僅能夠使目前存在的問題得以有效的緩解,而且還可以不斷的強化領導干部監督的手段,完善既有的監督管理機制,促進新的干部競爭機制的形成。同時有利于強化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和廉潔從政意識,進一步推進公共行政管理與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由此可見,研究經濟責任審計的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所以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不斷的研究和完善我國現有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式是審計機關一項長期工作任務和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隊伍素質管理;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的含義就是后勤服務和后勤補給的統稱。后勤服務就是后勤采購、人員定位、物品發放等方面的服務工作;食堂管理就是指通過后勤計劃、補給及后勤服務來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食堂管理的最佳方式就是要有統籌性、計劃性、協調性和管理性。這就要求食堂管理者要通過科學的手段、方式及方法來達到理想的管理目標。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農村初中學校的健康發展,也影響到每個操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單位的人性化管理。因此食堂管理工作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其重要性、如何加強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建設、如何發揮食堂管理的作用是保證學校單位工作正常運行的關鍵。
一、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食堂管理,應“以人為本”,樹立“和諧觀”,圍繞人的需要、人的提高來選擇管理方法,在不斷提高人的素質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內耗,實現管理的動態平衡,破解食堂管理的難題,大力推進后勤全面建設。食堂管理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因此,食堂管理者必須嚴格自律,廉潔清正,應當事事處處堅持公道正派,坦誠相待,贏得下屬的尊重和支持;被管理者也要尊重管理者,自覺服從管理,主動接受批評教育,勇于改正錯誤。通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共同努力,建立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順暢良好的工作氛圍。
食堂管理是學校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有兩個作用:一是為學校的直接物質化生產作好供應、貯存、運輸、組織等的全過程服務;二是為滿足學校學生的正常生活后勤、學習和工作的物質需求服務。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競爭日益加劇,食堂管理給學校發展帶來了嚴重挑戰。因此,從深化學校發展的角度,對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實行優化改革,從而有效保障學校生產經營活動是學校生存、發展、加強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食堂是反映一個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的能力的重要領域,食堂的管理水平,顯示學校綜合管理能力。良好的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是確保員工飲食和身體健康的基本保障條件,是提高學校生產效率的重要行動。通過分析初中學校食堂管理的基礎,提出了改善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措施,幫助學校建立和諧均衡的飲食和學習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二、食堂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其問題
通過日常工作中的觀察和了解,學生對初中學校食堂食物和服務質量滿意度不是很高,產生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系統的變化,學校食堂形成了在本學校壟斷管理。學校學生比較多,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團體,就拿日常膳食作為一個例子,學校學生大部分都是在學校內的餐廳就餐,可以選擇就餐范圍較小。最近幾年以來,農村初中學校食堂變化的速度很快,實現學校食堂管理的科學化、服務質量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領導對食堂管理不重視,只重工作任務,不抓學校食堂工作;食堂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思想陳舊,同時,食堂工作人員因薪酬問題,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層次低等因素,辦事效率偏低;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存在著管理方法不科學,服務機制不健全的弊端。學校食堂管理與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首先,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員工的福利資金短缺,嚴重影響飯菜的質量、就餐環境,從而直接導致了職工的伙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時,餐廳員工缺乏主動,經常會出現工作懈怠,導致服務質量下降,職工意見增加。
其次,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用人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實不到位。 對于食堂發生的責任事故等無法處理和追查當事人和管理人員的責任,沒有準確的規章制度對其約束,使得在食堂管理工作中有些混亂。
再次,忽視了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日常的監督考核。學校對那些食堂從業人員沒有進過嚴格的培訓,即便有培訓,培訓的項目也很少,培訓還缺乏針對性、目的性,使得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食品營養意識等方面欠佳。
三、提高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的方法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經濟正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可以直接加入全球范圍的經濟競爭,這無疑會給我國的社會、經濟帶來新的氣象。面對這種新的形勢,我國的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應該如何應對,才能很好地發揮食堂管理作用呢?本章從學校后勤三個主要方面的工作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具體對策。
(一)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
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中,責任感、事業心、工作熱情、奉獻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對管理者而言,人員品德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學校食堂工作是學校向社會展示自身的一個大窗口,后勤人員不僅與教師交往頻繁,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身心健康,食堂管理者的品德很自然地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健康向上的學校風氣和食堂管理者的品德、作風有很大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食堂管理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二)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實現目標管理責任制,對于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一定的保證作用。職工對總務處負責,總務處對學生負責,責任明確,職責分明,獎優罰懶,保證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但是,這種保證作用還得依賴于不斷地完善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使食堂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使所有的職工都對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達到優質服務。
(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隊伍
建立一個高質量的食堂工作團隊,這也是搞好食堂管理的一個關鍵的工作。俗話說“事在人為”,但目前學校后勤職工隊伍,有相當數量的是生產一線調整下來的人員,隨著各種物業水平的提高、服務對象的多元化、服務對象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對后勤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當前食堂管理,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加大培訓工作力度,增加訓練的投資,讓他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構建團隊的學習氛圍,促進整體改善,將建立一個懂管理、會經營的食堂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食堂管理人員,可以滿足后勤需要的技術人員放在同一個重要的位置來考慮。因為,食堂管理只有適應服務對象的需求,就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否則他們將會被淘汰。
四、結論和展望
(一)結論
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工作是學校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也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一種動力。學校食堂工作和學校的各項工作密不可分息息相關。采取什么措施、利用什么方法真正把食堂管理工作再上一個臺階是學校發展的目標。只有不斷地提高和不斷完善以上各個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職工食堂管理水平。搞好后勤服務工作,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是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體現。我們要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優化后勤資源配置,完善相應機制,使學校后勤服務工作更趨規范化、人性化、科學化。
(二)展望
第一、建立嚴格的餐飲經營準入制度。食堂社會化改革是今后食堂改革的重點,食堂社會化就是把食堂推向市場,吸收有競爭力的企業或個人參與食堂的經營,這就要求學校對食堂經營者建立嚴格的飲食經營準入制度。對食堂要實行公開招標,綜合審核投標方的各項指標,包括經營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資金能力、資質信譽和員工的素質和健康狀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餐飲服務是一塊“肥肉”,飲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的服務對象是師生,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因此,對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經營者建立嚴格的餐飲經營準入制度能夠預防經營者得不良行為,從杜絕各類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的發生,是提高學校食堂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第二、加強飲食管理,落實規章制度。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和企業一樣,辦的好與壞和管理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沒有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和科學的管理,再好的體制也落實不了,什么事情也干不好。管理是基礎,管理是一門學問,管理是生產力,管理出效益,加強伙食管理是我們工作的永恒主題。
一是建立健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制度飲食管理制度,對飲食服務進行細化管理,每年年初下達計劃完成指標,定期進行系統考核,并對考核情況進行講評。做到了各項工作有人管,分工明確、制度落實、管理到位,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獎罰分明,充分調動了食堂工作人員辦伙食的積極性。食堂負責人定期組織人員負責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定期對食堂衛生安全情況、食堂操作規程是否操作規范等進行檢查和把關。組織人員查找漏洞和隱患,并進一步完善健全相關制度,食堂經營的各個環節都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二是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組織食堂工作人員學習《食品安全法》,并發放食品安全條例的小冊子,供大家參考學習;對新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學習各種規章制度、管理條例、禮儀等。
三是學習借鑒其他初中學校食堂的先進管理辦法。食堂負責人定期派遣管理人員到其他學校食堂學習取經,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以指導和改進本校食堂的工作。
四是讓學生及家長參與食堂的管理和監督。學生的心聲最能反映食堂的實際情況,在食堂的管理中,管理者們應認真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實行民主管理。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可以為學生建立反映食堂情況的平臺。比如設立投訴、電話意見箱和在校園內部網上設立專欄等,征求學生意見。
五是實行農村初中學校食堂信息公開。倡導使用信息化手段實施信息公開,農村初中學校食堂信息公開遵循真實、及時、完整、便民原則,努力做到“內容全覆蓋、信息全透明、過程全監督”。 落實專人,開展食堂信息公開日常工作,并做到信息及時更新。公開的內容有:食堂管理的有關政策文件、學校工作機構及負責人、膳食管理委員會名單、食堂原材料及主要輔料的采購情況、食堂飯菜價格、帶量食譜、食堂財務收支情況和公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情況。
六是實行領導陪餐制度,保障學生用餐營養。建立健全學校領導輪流陪同學生就餐制度,做到有陪餐制度、有陪餐輪流表、有陪餐工作牌、有陪餐監督臺賬“四有”標準。陪餐領導隨同學生一起就餐,負責對飯菜的外觀、口味、質量等進行認真評價,對食堂衛生環境、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進行監督,征求就餐學生的意見建議,并做好陪餐工作臺賬,保障學生用餐的安全和營養。
第三、抓好飯菜和服務質量,控制飯菜價格。食堂員工服務水平是影響學生對食堂滿意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員工服務水平包括員工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態度是基礎,質量是保證。一是要制定員工考核體系。員工為學生服務時,嚴格按標準辦事,便于考核。消除心理偏差,學生也是顧客,顧客就是上帝。在為學生服務時,食堂員工應面帶微笑,舉止文明禮貌。讓學生評選出最佳服務人員,樹立標桿。二是要加強員工的隊伍建設。在上崗前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
第四、引進特色經營,豐富飲食品種。食堂應從實際出發,想方設法,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飲食的需求,積極引進南北風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進入食堂經營,豐富主、副食品種的供應,比如開辦好一些有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粉、面、粥、經濟快餐小炒類的即點即炒菜肴等。能夠讓,學校的學生吃到可口的飯菜。
第五、確保飲食安全,杜絕食物中毒。食堂大宗物品實行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制度,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確保廣大師生飲食安全,建立和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大力推行食堂食品可追溯制度,落實食堂食品采購索證、進貨驗收和臺賬等制度,實現食堂食品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推進透明(陽光)廚房建設,搭建食堂監控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將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現場制作食品過程實時公開,實現菜肴制作過程透明、可視,接受師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隨著我國校園消費的不斷升溫,校園食物中毒事件屢有發生,飲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據衛生部定期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通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衛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54起,造成1897人中毒,其中12起發生在學校集體食堂,455人中毒,1人死亡。學校食物中毒事件已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這進一步警示我們必須加強初中學校飲食安全管理,要充分認識農村初中學校食堂已成為食物中毒的高發區,我們必須加強防患,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第六、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為學生服務,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近年來,食堂經營者因經營成本過高,效益不好,退出食堂經營的事件屢有發生。因此,為解決經營者的后顧之憂,確保食堂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給予食堂必要的政策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學校學生食堂經營服務有利于建立長期穩定、適應市場經濟的“公益性”服務方式。
參考文獻:
[1]劉文.對農村初中學校食堂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礦業,2010(6)
[2]孟毅芳.做好學校崗位設置管理[J].理論探索,2009(2)
[3]王晉文.科學發展與制度保障[J].理論探索,2009(1)
[4]周安鼎.財務制度在食堂管理學校中的執行思考[J].現代商業,2011(11)
[5]陳艷珍.當前政府績效評估的影響因素分析[J].理論探索,2010(1)
[6]何敏,蘇植庭.滿意度戰略向最優戰略的轉變分析――基于影響顧客忠誠的因素研究[J].企業活力,2009,(8):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