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能源的原因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開發新能源的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開發新能源的原因

篇1

【關鍵詞】遠程數據通信;TCP/IP協議;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污染物監測

【中圖分類號】TP3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0)12-0056-1

該系統實現可大致分為界面設計、數據庫編程開發、網絡通信編程開發等三個主要部分。其中,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界面設計在風格上保持了一致性,均采用了VS2005的標準控件,主菜單根據數據查詢、參數設置、顯示方式等功能實現劃分。客戶端程序將串口發送的數據進行處理后,在存儲到本地數據庫的同時使用TCP/IP協議向服務器端實時地傳輸數據,服務器端接收到數據后存入其數據庫,兩端均能執行數據查詢操作。

通過本信息系統實現了環境污染物的遠程監測和管理,為檢測部門的監控和產品廠商的產品維護提供了便利。

一、綜述

為了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不僅需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加以治理,同時還需要對這些參數進行連續在線測量。實際上,監測設備數量眾多,配置分散,宜采用多個直接數字控制并通過通信控制器進行互聯組成多域網。這樣既滿足了監測部門的遠程監控,也便于生產廠家的遠程維護。經過研究發現,采用互聯網是目前比較方便并且經濟的解決方案。

本系統運行于WinXP環境,采用Visual 2005平臺,選擇C#語言作為開發工具,使用SQL Server 2005數據庫,實現了以下三個模塊的程序:1.遠程通訊類的編寫。它必須允許客戶端和服務器端訪問使用,以實現基于Internet的數據傳送和信息共享。2.客戶端程序。用于接收服務器端報送的數據報文并將數據存入網絡數據庫,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各種統計和查詢,并對服務器端進行參數設置。3.服務器端程序。用于對現場端的監測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并將其報送至服務器端,以及接收用戶端的控制信息并做出相應動作和反應。

二、功能分析

(一)服務器端功能分析

服務器端需要對煙塵參數進行數據檢測、處理和存儲,把處理后的監測結果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和通信協議發送給客戶端,并能夠實時地響應客戶端發出的指令。要完成該功能并能實現傳輸的安全可靠性,首先要考慮網絡通訊方式的選擇,如TCP和UDP、C/S和B/S的選擇,在比較后,本系統選擇了TCP/IP協議和C/S架構;其次要有自己的通訊協議,方便雙方安全通訊和數據的正確;最后,在客戶端發出指令(包括監測指令和其他指令),服務器端要實時無條件地響應客戶端的指令,快速地將數據傳輸到客戶端,并準確地完成客戶端發出的指令。

接收客戶端的控制信息并做出相應動作和反應。這個功能的實現,也是基于遠程控制技術,相當于服務器端的后臺程序,后臺中有客戶端發送的指令具體實現方法和程序,這些程序在服務器端應用一個類,很好地封裝起來。需要完成的動作和反應,主要包括客戶端對檢測儀器的選擇、參數設置以及光路控制等。

(二)客戶端功能分析

客戶端需要接收服務器端報送的數據報文并將數據存入數據庫,并能對數據信息進行查詢;對于數據的存儲、查詢和顯示方式,類似于客戶端一樣,需要借用數據庫處理模塊和顯示模塊。

不同的部分在于遠程控制模塊,它主要是包含了客戶端內所有能實現的控制功能,通過發送指令,來讓服務器端執行相應指令的程序來完成參數設置和檢測儀器的選擇等功能。實現方法是在客戶端的一個類中將包含服務器端所有能執行的指令,然后經過控件的操作,通過遠程通信將控制指令傳輸給服務器端,來執行命令,從而實現遠程控制功能。

三、設計開發

(一)界面設計

主界面設計采用父窗體方式,使用MenuStrip 控件來做菜單欄,按照文件、用戶信息、實時監控、歷史數據、污染物校正參數、系統參數等主題進行分組,將功能公開給用戶。

文件的下拉菜單中包含了數據刪除、數據備份、數據恢復以及退出;用戶信息下拉菜單中包含了對用戶信息的設置;實時監控的下拉菜單中包含了選擇監測點(該項中包括全部、01、02、03、04幾個選項)、選擇多個監測點、多圖形查看以及監測方式(該項主要包括采樣間隔、數據、曲線和堆積圖);歷史數據的下拉菜單中主要包括按時間查詢、顯示、關閉顯示、按窗口全部打開、歷史數據導出;污染物校正參數的下拉菜單包含了設置;在系統參數的下拉菜單中包括參數設置、光路控制、基本參數設置、串口參數設置、選項、歷史記錄導出、口令無效。

(二)服務器端設計

在收到監測儀器的數據后,調用數據處理模塊轉化成直觀的數值形式,通過TCP/IP通訊協議將數據發送給服務器端,實現遠程數據傳輸。在數據傳輸中,首先要創建套接字Socket,所創建的套接字與本地的IPEndPoint綁定,設置套接字的模式為偵聽模式,在套接字上接受接入的連接并在套接字上接受介入連接。

客戶端程序除了遠程通信模塊外,軟件定義了其他相關模塊類和對象,主要有:Communication類,負責與單片機的數據通訊;Viewexport類,負責圖形曲線和圖表的顯示及圖表的Excel方式導出;Alarm類,負責報警功能;DataProcess類,負責數據的處理;TableLog類,負責日志記錄及數據庫操作。

程序采用事件驅動工作方式,各功能模塊互相協作,自動觸發相應的消息事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Alarm類和TableLog類與后臺數據庫MS SQL Server2005使用技術相結合,實現數據庫的動態更新和復雜的查詢任務。

(三)客戶端設計

客戶端登陸并選擇好服務器IP地址后,服務器實時將處理好的數據傳給客戶端。一般情況下發送過來的數據是字節形式的,通過和客戶端相同的字節轉化,將數據轉換并存入本地數據庫,同時將數據顯示在監視界面中DataGridView控件中的表格中。在以后需要訪問的時候直接查詢本地數據庫。此時的訪問主要通過DataRead方法從數據庫中讀出。

由于客戶端不需要進行數據的處理,只是顯示監測儀器傳送的數據并存儲到數據庫,所以相對來說數據量會比服務器端縮減很多,處理速度也會增加,能夠滿足多個服務器同時監測的條件。

四、總結

借助于環境污染物因子遠程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將工廠監測部門的監控和政府監督部門的管理有效連接起來,方便了遠程監測和產品廠商的產品維護,實現對環境污染物因子排放情況的隨時掌握,實現現場運行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快速集中,獲得現場監控數據,為遠程監測故障診斷技術提供了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余成波,陶紅艷,萬文略.設備遠程監控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8).

[2]王剛.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淺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0).

[3]周炎濤,李立明.TCP/IP協議下網絡編程技術及其實現[J].航空計算技術,2002,32(3).

篇2

三大“瓶頸”制約我國能源產業發展

“瓶頸”一:市場發育不成熟,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性能良莠不齊,沖擊了優秀產品的普及率,影響了人們利用新能源的信心。皇明集團提出,他們的“三高”集熱管剛推出,市場上就出現了三霸、三強、三超等“品牌”。

據分析,市場競爭無序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新能源及其產品宣傳太少,新能源產品的價值、性能及判斷標準百姓認識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宣傳、包裝、防偽等方面的不足,目前許多龍頭企業的優質產品不能引領市場,甚至還經常被劣質品沖擊。二是我國缺乏相關的行業法規和質量標準,政府有關部門對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監管缺位。

“瓶頸”二:技術水平落后,裝備跟不上。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專門的研究機構少。二是在技術來源方面,自主研發的技術尤其是高端技術很少,許多項目和企業都是靠從德國、丹麥等國家引進技術、或者合作生產。三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目前,我國只有章其初等少數幾位專家從事新能源開發利用的相關研究,人才培養也落后于產業生產,尤其是產品如何擴大應用領域的研究,專業人才隊伍嚴重缺乏,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風能等難以向建筑業、采礦業、汽車制造業、農業、工業發電業等行業進一步推廣。四是一些產業裝備跟不上,不是質量差就是嚴重缺乏。

“瓶頸”三:政府管理體制不健全,政策不合理。首先是多頭管理,讓新能源企業“出了問題都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解決”,一些部門發現企業有利可圖時插手“管理”,需要解決問題時則退避三舍。

其次是不合理的壟斷經營和地方保護主義。以風力發電為例,風力發電最適合與熱電網并網,但是,由于電力部門的壟斷經營,兩種電網并網遲遲不能實現。另外,許多地方還存在出于人員就業、地方稅收、政府形象等目的搞地方保護的現象,真正進入市場的企業受到了這些非市場化企業的排擠。

三是國家對新能源產業“先取后予”的方針亟待調整。皇明是全國民企(包括汽車、家電等行業)納稅30強之一,2003年納稅達到4000多萬元。但皇明集團近期向國家863等申請了十幾個科研項目,卻只能拿回十幾萬元經費支持。他們提出,如果國家把向新能源企業征收的利稅部分返還、解決了企業科研經費缺乏的問題,經過兩三年的發展,企業將創造更多的利稅,這樣,實際上就相當于沒向國家拿錢,而且,企業不會因為科研經費少而遭遇技術突破困境,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政府該為新能源產業做些啥?

專家認為,要真正解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短腿問題,需要經營者和政府共同努力,而新能源從受重視到推廣和普及是一個很長的科普過程,因此,政府的政策扶持能否及時出臺及其合理性如何,成為新能源產業能否突破困境的關鍵。

新能源開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一是通過立法優化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社會環境,尤其是市場環境。破產法、知識產權法、反壟斷法、反傾銷法等都應該進一步修改并真正落實各項法規,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保護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杜絕企業“破產”后換個名稱繼續開業等歪曲市場規則的現象,改善市場環境,真正實現市場化。有關新能源研究、生產經營的法律應盡快建立和完善,節能法修正、能源持續利用入憲、建筑節能法立法等應該盡早進行,同時,國家應盡早制定并新能源利用規劃,確定新能源利用的短、中、長期目標。新能源產品質量標準、行業規范、質量檢測及監督檢驗體系應盡快建立健全,加強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建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科技攻關和專業化生產,同時健全質量控制和技術服務體系,強化認證管理,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遏制市場上的無序競爭。

二是歸口管理,應明確有關部門對新能源產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管理職能,同時提高工商、物價等部門對新能源產業的市場查處和監督力度。

三是實行先予后取政策。在新能源產業的起步階段,國家應該效仿日本等國,重點對工廠、居民小區等場所強制使用符合本區域條件的新能源品種,如住宅區發展太陽能、養殖廠附近建沼氣池、油田附近建地溫空調設備等,但是國家可以提供技術、資金、稅收政策等方面的指導、扶持和優惠;而在沿海、大平原、島嶼等人煙較少的地區,不妨由國家直接投資建立利用潮汐能、風能等的工程。對于自主開發或利用新能源的企業和農戶,國家應該獎勵、扶持:一方面減少甚至暫時取消對企業征稅,另一方面加大“產、學、研”結合項目的人才支持和資金扶持、加快可再生能源科技成果的轉化,并加強對產業發展的引導,放寬貸款限制。總之,應先把新能源產業扶持起來。

四是擴大宣傳,通過媒體提高全社會對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認識,繼續通過培植示范企業、示范小區、示范項目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企業也須“強筋壯骨”

政府提供新能源產業的良好發展環境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企業不能成為政府的“溫室花朵”,離開了政府的扶持就寸步難行,而應該練好內功,靠效益在市場中存活、發展。

篇3

(一)新能源產業技術還處于未成熟階段。我國目前對于新能源產業技術的研究還處于未成熟階段,部分甚至僅僅處于研發階段,無法投入實用。就短期來看,新能源產業成本較高,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少,是一個尚在發展中的產業。

(二)新能源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由于缺乏創新能力而導致的核心技術缺乏一直是抑制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不具備核心技術,導致我國的生產水平跟不上世界市場的需求,使得新能源產業盈利能力不足。

(三)新能源產業政策配套不足。由于大部分新能源產業都處在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所以其生產成本較高,獲得市場認可度的難度大,很難在競爭中進入市場,需要國家的扶持。加之,我國的財稅政策在資金投入、激勵企業創新和引導社會投資方面并沒有太多作為,這樣的結果導致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受到抑制。

(四)新能源產業技術轉化率低。由于我國的中介服務系統并不發達,導致新能源產業的技術成果轉化率非常低。一方面是企業難以得到合適的技術成果,另一方面科研機構找不到合適的成果擴散渠道,這種第三方連接的匱乏導致了先進的技術成果不能產生社會效益。

二、新能源經濟增長的出路

(一)實現產業內良性競爭。在不同地區發展適合當地情況的新能源產業,因地制宜,試點小規模開發。但是開發新能源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及滿足許多復雜的技術要求,許多企業無法獲得相應地資質,造成進入壁壘很高。如果僅僅由一兩家企業單獨進行開發則容易形成壟斷,嚴重限制經濟的發展。而目前我國的情況也就是這樣,特別是在新能源發電這一塊,往往是央企“吃肉”,中小企業跟在后面“喝湯”的局面。故而,只有打破壟斷,形成產業內良性競爭,才能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二)以科技帶動產業振興。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就目前來看已經落后于世界的許多國家,一般消費者也更加傾向于購買傳統的礦石燃料。所以我國的新能源技術發展應該考慮到多重發展道路并進的方法。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在世界上都是一個新興的課題,所以即便存在著發展上的不平衡,差距也比較小。這種比較小的差距一方面讓我國存在著技術上趕超他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的技術引進制造了困難。所以,新能源的這種特性就明確了一點,其發展壯大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培育。這種扶持應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金方面的支持。財政資金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業結構的變動。只有擁有了足夠雄厚的資金,才能滿足科學研發的經費需求,也才能吸引人才的流入,推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

第二,政策方面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用政策為新能源的市場投入保駕護航。能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性的在短時間內有效帶動科技的發展。

第三,配套設施的建設。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并不是簡單地提供能源就行了,它需要一整套將新能源有效利用的基礎設施。這些配套設施的建設不僅是一次大規模的資金流動,還需要政府對各方進行統籌調配,相互呼應。第四,整體的規劃。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是一個長期規劃,可能因為政府扶持的原因,會讓一些新能源的生產出現一些爆發性的增長,但是這種增長只是暫時地。一種能源真正被廣泛使用需要有一整套相關產業來配套,這種產業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要避免盲目擴張導致的浪費,以科技發展水平為前提,循序漸進。

(三)培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軟環境。目前,我國還是一個發展我國家,在為高速的發展尋找代替能源的同時,更新國民的能源理念也是發展我國家所要面對的問題。將我國傳統的克勤克儉的生活態度以“低碳消費”、“低碳生活”這樣的時代新詞重新介紹給人們,讓人們理解可持續性發展的內涵,并將之作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真正從精神文明的角度接受新興能源的應用。

三、結束語

篇4

關鍵詞:能源消費結構;能源消費強度;碳排放;對策

一、江蘇省能源消費情況及能源消費強度

1.能源消費概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江蘇省的各行各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伴隨著經濟騰飛,必然帶來能源消費的增加,從1995年到2009年,江蘇省能源消費總量不斷增長,其中2003年突破了年能源消費總量億噸標準煤大關,2007年進入了能源年消費總量2億噸標準煤的時代。(見表1)

3.能源消費結構

江蘇省的能源消費結構由煤炭、原油、天然氣及其他能源組成,其他能源主要由水電構成。(見表2、圖2)

(1)煤炭的消費變化。從1995年到2009年,煤炭的消費比例在60%到80%之間,一直遠高于其他能源占總能源消費的比例,煤炭的消費比例總體在不斷下降,但在1999年和2005年,煤炭的消費量有所回升。

(2)原油的消費變化。從1995年到2009年,原油的消費比例一直在20%上下浮動,總體變化平穩,從1995年到2003年,原油的消費比例總體呈上升態勢,其中2001年有所回落,從2004年到2008年,原油的消費比例不斷下降,2009年又有所回升。

(3)天然氣的消費變化。從1995年到2009年,天然氣的消費比例一直低于5%,但比例的總體趨勢是不斷上升的,2005年到2009年間,天然氣的消費比例增速顯著,但其變化仍不足以改變能源消費結構。

(4)其他能源的消費變化。由于長江下游流經江蘇省,相對豐富的水力有助于水力發電,所以,其他能源的消費比例尤其以水電為主。從1995年到2009年, 其他能源的消費比例不斷上升, 且上升速度快, 從1995年的2.7%到2009年的17.3%,上升顯著,但其變化仍不足以改變能源消費結構。

四、對策

1.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開發新能源

未來江蘇省的能源消費結構,應繼續堅持以煤炭為主,探索能源的多元化,這就需要大力開發新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等。充分利用東部沿海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風能,通過風能來發電,從而進一步替代煤炭發電,緩解江蘇省用煤、用電緊張的狀況。蘇北農村地區聚集地可發展沼氣等生物質能,增加能源利用類型。

2.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全社會節能減排

面對較高的能源消費強度和大量的碳排放,江蘇省應制定全省產業循環經濟改革,由政府牽頭,將企業與高校充分緊密聯合,使得高校這把知識技術的寶劍與企業這把實踐制造的寶劍雙劍合一,這將會大大增強江蘇省經濟發展的力度,為江蘇省的經濟建設開天辟地。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本省自身情況,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工程, 發展低碳經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發展。

3.逐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未來的發展中,江蘇省的經濟建設應由粗放型向能源節約型和集約化轉變,扎實落實政府政策,實現經濟的和諧增長,實現經濟建設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江蘇省的工業化進程,改變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的現象,發展低能耗、綠色環保的產業,整改或者關閉個體私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廠。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政府積極引導、全社會大力支持第三產業的科學健康發展。

4.建設能源儲備體系,提高抵御能源危機的能力

目前,世界經濟正處于低迷時期,能源市場也不景氣,江蘇省應抓緊能源儲備體系的建設,增強能源安全,防范未來不定期的能源危機的威脅。為建設能源儲備體系,江蘇省應充分利用國家當前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工程,調整自己的能源消耗;加快加強江蘇新近區域(包括海域)煤炭資源的開發和油氣資源的勘探;與周邊煤炭資源豐富的省份合作,例如安徽省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江蘇省應與其達成優勢互補的格局,力爭增加自己的能源儲備;在國際大環境下尋找最優能源供給商,減少本省、本國的能源消費。以上只對開源起到幫助,要想真正有效增強能源的儲備體系,還應該充分重視節流的作用。開發新技術、新設備,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等。

參考文獻:

[1]陳彥玲 王 琛:《影響中國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9年2期.

篇5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宏觀環境 微觀環境 SWOT

節能減排已成為當前全球汽車行業的共同話題。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存度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必須研發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尤其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在未來市場的競爭力,作為中國市場的領導者,上海通用公司是否應該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和機會到底有多大,就這個問題做以下分析。

一、 上海通用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

1.石油緊張激發新能源汽車發展

石油價格上漲,牽動了全球經濟神經。1998年原油價格還是10美元一桶,2003年穩定在25美元左右一桶。但到了2004年原油價格不斷上揚,國際油價每桶在90美元以上徘徊,逼近標志性的100美元大關。2007年10月底,國際油價上漲了56%,2008年,國際油價一路飆升,3月油價升到每桶110美元, 5月底到130美元,到了7月4號,上升到150美元大關。在能源消耗型增長模式下,中國能源安全已經告急!按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的預測,至2020年,中國機動車要消耗2.56億噸石油,占中國用油的86%。如果使用新能源的汽車替代一部分傳統燃油汽車,將開拓一個全新的大市場。所以說,解決石油危機和保障能源安全,在未來市場中提高其競爭力,上海通用公司必須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2.國際金融危機迫使汽車行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金融危機的災難開始傳染到危機重重的汽車行業。伴隨著金融危機的擴散,汽車行業的危機也開始從北美傳染向歐洲汽車市場。銷售數據顯示,北美市場所有的汽車公司9月份的銷量量平均下滑26.6%,創下了50年來的最驚人紀錄。福特汽車、豐田汽車公司以及本田汽車分別公布9月份銷量下降35%、32%和24%。而通用汽車通過進行雇員優惠促銷將其銷售降幅控制在16%。金融危機把災難帶給了每一家汽車巨頭。更糟糕的是,以中國市場為首的“金磚四國”新興市場的未來開始變得模糊。原以為可以免疫的新興市場從今年4月份開始集體步入低迷,4月份到9月份,中國車市連續五個月環比下滑。金融危機影響了全球汽車業,甚至影響到了中國市場,但這是一次產業調整的良機。目前很多國家以政府注資的方式挽救汽車巨頭,面對政府的扶持和市場的萎縮,很多公司只有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才是惟一的出路。

二、上海通用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環境分析

新能源汽車是使用新型清潔型能源作為動力,來代替通常使用的高污染類可燃油質,以汽車和柴油為主。按照燃料的來源劃分,新能源汽車技術可分為四類:一是基于傳統石油和電池作為燃料的節能環保汽車,如混合動力汽車;二是基于太陽能作為驅動的太陽能汽車;三是基于提煉出來的氫作為驅動的氫燃料汽車;四是純電動汽車。上海通用公司針對中國市場是否應該新能源汽車,需要進行內外環境分析。

1.宏觀環境分析

(1)人口環境分析。我國是人口大國,總人口約13億人口,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雖然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很大,但是就東部而言,汽車市場發展廣闊。由于近幾年家用汽車的數量是明顯增加,所以面臨的問題是交通堵塞。同時作為發達的城市,其工業化進程非常快,環境污染相對嚴重,因此節能減排迫在眉睫。從人口因素來講,東部地區發展新能源汽車具有可能性。

(2)經濟環境分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的需求量逐年增加。2007年我國人均GDP1300美元左右,而上海,浙江,等沿海和北京地區的人均GDP已經超過4000美元。而且最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都在10%以上,國民消費結構已由衣食為主轉位以住行消費位主。據統計,2005年我國乘用車輛達到400萬輛,同比增長21.4%,汽車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居民消費支出中,將有更大的部分用于轎車方面。雖然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國人口眾多,國內市場相對穩定,拉動內需是當前的政策,同時在內需組成中,轎車消費在未來幾年內是其重要的部分。

(3)政策法律環境分析。在我國已的相關政策中均提到要鼓勵混合動力技術。2004年5月,發改委的《機動車產業發展政策》中提到要突出發展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汽車技術。2006年3月,財政部針對4月1日實施的新消費稅政策時,明確說明對混合動力汽車等具有節能、環保特點的汽車將實行一定的稅收優惠。2007年11月,發改委正式《實施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目的是為促進汽車產品技術進步,保護環境,推進節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鼓勵企業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

2.微觀環境分析

(1)企業自身分析。上海通用汽車是上海汽車實業(集團)總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各出資50%組建而成。具有世界一流的精益生產體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購、物流、制造、銷焦與焦后服務體系和質量管理體,成為中國惟一幾家在建成投產后8年中產銷量超過100萬輛的企業。上海通用汽車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轎車整車生產行業的中堅力量。而且作為上海通用汽車的四大品牌,各個品牌的定位都是非常準確,包括高,中,低各類型的消費者。作為新能源汽車,不管從成本上,還是從技術上,新能源汽車始終是中低檔消費者所需要的。而且通用的轎車保持了美國汽車的堅固耐用,同時又是又繼承了新能源汽車節省能源的特點,定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2)競爭對手分析。上海通用的競爭對手很多,包括國外的本田、豐田、國內的吉利、菲亞特等公司。它們都在進行技術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的研制和試驗。以下就豐田和吉利汽車進行分析。

①豐田的新能源汽車。豐田公司是通用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已經研制出了新能源汽車,但是作為市場上的反映不是很好。首先其價格是比較貴的,其次作為中國消費者的汽車文化里,買日系的車的原因就是因為省油,而新能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豐田在短時期是通用的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優勢不明顯。

②吉利公司,吉利公司現在有一種發展新能源車的可能性,它是民族汽車品牌,在價格上占有優勢,其定位主要是低端的消費者,定位也比較準確,但是因為是民營企業,在企業的實力、融資渠道、抵御風險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上都不占優勢。

(3)消費者分析。從個人因素來看,目前汽車市場上主要購車者的年齡集中在25 至50歲區段,占84.28%,其中25歲至35歲之間的購車者占45.17%,說明年青人購車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在性別上,目前還是以男性為主,占72.86%,女性購車群也在呈上升趨勢。工薪階層購車成為一種潮流,這些人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對比較強,比較節儉,同時考慮問題長遠,所以這些人群適合購買新能源汽車。

三、上海通用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SWOT分析

1.優勢

(1)規模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上海通用汽車目前擁有浦東金橋、煙臺、沈陽3大生產基地,其中,煙臺和沈陽等地的生產基地是通過兼并重組建成。通過一系列的兼并重組,上海通用的產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之汽車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十分明顯,從而大大降低成本,獲得了一定的成本優勢。

(2)多品牌戰略帶來的差異化優勢。上海通用是中國最早實行多品牌戰略的企業,目前擁有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和薩博四大品牌,形成凱迪拉克CTS,凱迪拉克SRX;別克君越轎車、別克君威轎車;雪佛蘭景程轎車、雪佛蘭LOVA樂風轎車等十系列近六十個品種的產品矩陣。實施多品牌戰略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而為新能源車發展獲得了差異化優勢。

(3)廣告媒介帶來的推廣優勢。上海通用汽車在傳統的廣告媒介之外開拓了另一種宣傳方式,即利用地鐵上的電視傳媒進行廣告活動。這種廣告活動不僅新穎,而且產品的宣傳效果很好,同時也是其他汽車生產商所未曾采用的。而上海,南京都已經有地鐵,杭州和寧波在在建或將要建設,這就為新能源汽車的廣告媒體的宣傳提供了一種可能。

2.劣勢

(1)技術水平制約。通用需要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車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及控制系統其中一項核心技術,才能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雖然通用現在也著手發明新能源汽車需要的相關技術,但是道路非常坎坷,在合資企業中,外方難以接受轉讓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強制要求,合資企業把新能源技術帶到國內的態度一直不是很積極,即便已經在國內生產,但也相當于整車進口,其價格很高。

(2)汽車速度慢。作為新能源汽車,其速度都比不上傳統能源汽車,這就會給消費者一些顧慮,比如在高度公路上行駛的過程中,速度太慢,或者在半路中,沒有新能源燃料,這樣會帶來很多的麻煩。即使不在高速公路上,作為中國的交通游戲規則,一般有超車,“S“型路線,如果汽車的啟動速度太慢而不能超過其他車輛,就是無法按照既定的速度行駛。

(3)消費者接受程度低。作為一種新鮮事物,中國消費者有一種“趨同“效應,如果別人都買,我才去買,如果別人不買,我也不買,所以,新能源汽車在打開局面上非常被動。同時新能源汽車在成本上比較高,所以在售價上也是高于一般的轎車,最后,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服務網點不到位,這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顧慮。

3.機會

(1)環保、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是每個行業都談論的話題。尤其在汽車行業,因為石油短缺,尾氣排放嚴重,加劇了環境污染嚴重,產品運輸成本增加。所以,國家、企業、消費者都認識到了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管從國家政策的扶持,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消費者購買意識等方面來講,都是有利的。

(2)國內石油供給緊張。我國是一個石油需求大國,其中大部分的石油都是依賴進口,其石油供給已經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就是說,即使有些消費者有經濟實力去使用傳統燃油汽車,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最終有一天一定會衰竭的,所以就會形成“貴金難買油”的局面。在目前情況下,作為汽車行業,發展新能源車是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3)消費環節的稅收傾斜。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已經從過去支持科研開發轉向支持其產業化。以及靈活燃料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這些項目將優先獲得消費環節、生產環節、稅收政策等方面的國家扶持。 同時,今年國家即將實施燃油附加稅,這也是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的一個刺激措施。

4.威脅

(1)具體政策支持不力。在美國汽車企業每銷售一輛新能源車會得到政府大概2000美元的補助,日本是20萬日元,法國則是15000法郎,其中10000法郎是獎勵汽車生產,另外5000法郎是補貼給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這對于很多買車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誘惑。而在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還不夠完善。國內新能源車還處于起步期,新能源車的投產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最理想的方式是政府利用稅收來平衡,從營銷環節給予廠家補貼,從而拉低新能源車的成本。新能源汽車市場售價接近汽油版車型的售價才能有市場。

(2)國際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到世界各國,作為中國已經是世界市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雖然中國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尤其是汽車市場,但是由于股市低迷,銀行利率的下降,人民幣升值,還有CPI指數的上升,市場不景氣,所以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已經趨向保守,只滿足于日常生活必需品。企業受國內外經濟的影響,節省成本也是它們首先要考慮的。

四、結束語

通過對通用公司發展新能源汽車的SWOT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上海通用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存在一定的劣勢和威脅,但是有更多的機會。雖然受到產品開發成本高、壽命短,消費者接受程度低等因素的影響,但在每個新產品開發之初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雖然國際國內市場不景氣,但是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現象,是所有行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還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所以我們覺得上海通用應該發展新能源汽車。

參考文獻:

[1]豪彥:通用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策略[J].汽車配件,2008,3

篇6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對于人們賴以生存的資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問題也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目前眾多的人口給我國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能源的浪費也使我國的能源狀況出現了危機,下面我們就對我國目前的環境狀況作以分析。

我國人口眾多,而可利用土地面積卻在急速的下降。在一些地區因為沙化、建房用地、土地荒蕪等,我國平均下來每年都要減少將近五百萬畝的可用地。可耕地逐漸減少,但是所需要的糧食還要增加,所以就出現了在耕地中出現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的過分使用,不僅破壞了土壤特有的微生物結構,使耕地土壤的質量急劇下降,還給環境帶來的很大影響。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步入小康階段,并且在教育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但是還會有整體知識水平不高的一些農村鄉鎮。由于發展急迫,而且專業性的技術不到位、設備不完善、環境保護意識也不強,在鄉鎮建立工廠的同時,造成了地方性的環境嚴重破壞問題。例如,一個造紙廠污水排放污染了一條河;皮革廠的建立嚴重污染了地方的空氣;個別地區還會出現冶煉把大片空地搞得寸草不生的現象。由于我國的監督制度目前還不能每個地方都會做到位,就造成了這些地方環境一直處于嚴重污染狀態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能源還是以煤為主的,在工業中和民用中的煤的用量都是很大的。在短期內把煤改為其他燃料還不是很現實,燃煤對我們環境造成的污染還是要持續。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偏遠地方還砍伐樹木作為燃料,不僅僅對環境造成了破壞,還對我國生態循環造成了很大破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我國目前對污水處理的體系建立的還不夠完備,國家還不能提供對我國污水完全處理的資金用量。我國工業生產污水加上人們的日常生活污水,據相關專家估計每年要拿出幾十億才能對這些污水做到較為合理的處理,目前我國還沒有這個實力。

二、目前我國能源利用狀況與我國經濟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雖然有能源含量很豐富,但是平均到個人的量卻是少得可憐,而且還有各地能源分布不均勻、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受污染相當嚴重等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技術的不夠完備,還可能是因為管理體制的不科學以及我國經濟體系不夠完備等等原因。在專業技術方面對新資源的開發還沒用制定出較為完善的制度,如此一來就對新能源的開發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目前我國能源的利用對外的依存含量日漸增高已經成為了一個公認的事實,最近海關公布的相關數據有一次提醒了我國市場,隨著當下我國從海外進口能源的含量逐漸地增加,從而使我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含量也迅速升高。相關科研專家認為,伴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的產量和人均耗能量已經十分不對稱,日后煤、油、天然氣從海外進口的趨勢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國能源對外依存量的上升也在繼續著。這樣的能源發展趨勢。對我國經濟以及國防各方面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就目前世界能源逐漸減少的趨勢來看,這些生活能源終有一天會用完,所以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珍惜這些可利用的能源,做到合理科學的利用,不浪費。最重要的還是努力開發新的可利用能源,代替目前逐漸減少的能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世界能源問題。

三、對新能源開發與我國綜合經濟協調發展的若干建議

在對“十一五”規劃期間,我國在新能源的開發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然而也暴露了很多不容易發現的問題。為了從本質上加強我國新能源開發的發展力度和推動新能源發展的變革,建立一個安全、可靠、環保、經濟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能源發展新體系,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會對我國的新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有所幫助。

(一)對新能源開發的發展規劃要加強

目前,由于政府的職能變換不是很到位,重視相關項目的發展,從而忽略了相對應的規劃問題。能源發展規劃和現實中能源的開發相差太大,規劃不僅落后而且還沒有相關的約束管理,致使能源開發過程中發展無序化、資源浪費現狀很嚴重。新能源的開發面臨難并網、難調峰、難消納等現實問題。所裝設備多但是發電量卻很少、運轉速度很快但是產生效益卻不容樂觀,有些地區沒有資源開發的條件,但是也盲目的跟隨別的地區構建能源開發基地。因此我們在對新能源的來發進行發展規劃時,要從戰略全局的統一、科學、長遠的的角度出發,對戰略決策的約束力度和嚴肅性要加以強化。

在進行規劃時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是電源和相關的電網配套的問題,要對相關項目發展的有效性做到保障,必須送的出去。其次,要對新能源的發展和傳統能源的科學環保的利用之間的關系做到合理的處理。同時要把新能源的開發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做到合理調整,對發展的分布形式、和新能源的就地消納給予鼓勵。最后我們要學會因地制宜,對新能源開發產地要做到科學有效的利用,對于一些偏遠地區交通不發達不利用運輸,無法進行就地消納的,我們要做到合理的緩解,從而避免對新能源的開發帶來不必要的浪費。還有就是地方性的能源發展規劃也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劃要求進行。

(二)節能排減是新能源開發的基礎

針對我們開發所要利用的資源和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嚴格按照節能排減的開發原則,加強對一些耗能高、排放高、效率低的能源開發技術的有效改造力度。同時我們還要加強能源發展合同化的管理理念,從而對通過拉閘限電這類的行政方式推行節能減排的方式做到有效的避免。我們還要結合東西方的科學寂靜發展水平與環境容納量,對節能減排的指標做到有效安排,堅決避免一刀切的方式。

(三)掌握新能源開發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對新能源的開發最關鍵在其技術上。近年來,雖然我國對新能源的開發也有較為多的研究,但是我們卻始終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在新能源的開發上核心技術及其設備我們還是在依靠海外進口。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要根據新能源發展要求對相關的科學發展體系做到更加的完善,從而加強能源開發的基礎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攻克。在一定程度上政府要增加相對應的科研的資金投入和政府對新能源開發的扶持力度,要建 立健全新能源開發的標準,堅強能源開發的監督和檢測力度。在遵循市場服務機制的前提下,吸引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新能源的開發,增加企業自覺投入的稅收優惠,從而對新能源相關科研成果的研究做到有效加強。

篇7

在外界看來,這次“日本從中國購車”,不僅讓全球市場刷新了對于中國汽車產業搶占全球制高點的認知,也使得中國國內消費者進一步關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態勢。

“事實上,我們很早就開始開拓國際市場,以日本為例,我們已經在當地摸爬滾打了10年時間。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特別是高端市場都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市場總監李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據介紹,目前比亞迪正在給美國洛杉磯生產25臺電動大巴,預計今年上半年交貨;2012年以來,比亞迪在荷蘭銷售了超過30臺電動大巴;比亞迪還以50%對50%的方式和德國奔馳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后者負責車體設計等環節,更為關鍵的電池、電機和電控則由比亞迪負責提供。

中國是全球汽車產業的后來者,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自主品牌卻不曾落在其他跨國企業身后。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商用車銷售部總經理王杰說,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汽車企業或許難以短期實現超越跨國巨頭的目標,但在新能源領域,中國汽車企業憑借自身的努力實現了平起平坐甚至彎道超車。“現實就是中國企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已經擁有一席之地。”他說。市場人士表示,和傳統燃油車相比,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市場路線完全不同。前者往往將發展中國家作為切入點,但后者則是一開始就從國際高端市場入手。

“我們剛剛進入海外市場時,品牌知名度很弱。但是我們用事實證明,中國企業確實擁有技術優勢,2013年以來,我們陸續通過了歐洲、加拿大、美國等市場認證,為此我們專門投入了10億元人民幣建立專業測試場所,在亞洲居于絕對領先地位。”李巍說。

除了技術因素外,中國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國企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披荊斬棘的重要原因。以深圳為例,這座城市長期積極投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出租車和電動大巴車隊,不論是安全記錄還是市場效率上,都成為具有說服力的市場推介案例。

“我們的客戶通常都是被常年奔馳在街頭的電動車和電動大巴說服的,即使最嚴苛的市政管理部門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李巍說。

也正是依托對技術和品質的自信,比亞迪正在從單純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變身成為城市新能源交通方案的供應商。王杰說,目前比亞迪已經設計完成了多種充電整體解決方案,以最新開發的充電塔為例,最多可以同時容納400輛車充電、單層占地面積不到600平米。

依托這些技術,比亞迪可以向一座城市提供以各種型號電動公交車為主體的清潔交通方案,讓一座城市都可以在“無聲、潔凈、電動”的基礎上運行。

“這種能力目前在全球還不多見,我們有能力為全球不同區域打造適合其自身特色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王杰說。

相關鏈接:比亞迪獲美國電動公交車大訂單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長灘市運輸署4月27日宣布,該機構與比亞迪北美總部――比亞迪汽車(美國)簽署60輛零排放純電動公共汽車采購合同。這一訂單創下美國電動公共汽車最大訂單紀錄,也是比亞迪迄今在國際市場上拿下的最大一筆電動公共汽車訂單。

篇8

中國能源消費為全球第二

從能源探明儲量上看,中國主要的能源資源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國一次能源資源總儲量估計為4萬億噸標準煤,但人均占有量和消費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從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來比較,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已上升為居美國之后的第二位,同時能源消費增速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隨著中國“十一五”規劃對能源消耗明確提出2010年前單位GDP能耗降低20%,近兩年能源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作為對比,2006年世界平均能源消費增速為2.4%,中國的增速還是要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達到8.4%。 近年來,中國油氣消費的比重增加較快,石油供應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增大。中國目前石油進口依賴度約為45%,預計到2050年將達75%左右。在全球高油價的大環境下,中國石油供應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

中國現有能源結構三大缺陷

同發達國家以化石類能源為主不同,由于能源供給結構的特點所限,中國能源構成結構中煤炭占7成左右,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很低。國際上橫向比較,中國能源結構同化石類資源占比較低。消費結構上,煤炭消費比率雖然逐步降低,但在今后10―20年在中國能源生產與消費中仍將占據支配地位。世界能源平均消費結構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隨著中國能源消費量增加和消費結構的轉變,能源問題日益突出。

問題之一:能源的生產量不能滿足能源消費的增長。根據有關計算,為了保證中國GDP年均增長7%以上,能源供應則應保持每年遞增4%左右。以現有的開采速度,石油只夠使用44年,天然氣還能連續開采63年,隨著石油能源消費量的逐年增加,石油供應面臨較大的約束。據預測,中國能源缺口2020年約為2.5億噸標準煤,到2050年約為4.6億噸標準煤,缺口規模約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問題之二:能源消費結構存在缺陷,環境壓力加劇。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以煤炭為主的國家之一,能源消費模式偏離當前世界以油氣燃料為主的基本趨勢。中國煤炭大多直接燃燒使用,用于工業鍋爐、窯爐和采暖的煤炭占47.3%,在使用效率不高的同時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煤炭消費是造成煤煙型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以煤為主的消費方式持續下去,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問題之三: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生產過程中能源利用率低下。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07年11月的報告,目前中國能源使用效率僅為33%左右,僅相當于發達國家20年前的水平。據有關資料,如果以日本的GDP能耗為基準1,則美國為2.7,歐盟為1.6,韓國為3.3,東盟為4.3,而中國則高達9。

中國能源困境的應對策略

實行全球能源戰略是保障經濟長期安全穩定的前提。對世界任何國家而言,多渠道的能源都是保障能源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因此加強國際合作,多渠道開辟能源供給渠道(如俄羅斯、南美洲、中東等地區);同時積極進行能源外交對中國這樣一個能源消費大國是不可或缺的。有國際輿論認為,爭奪最后的豐富油氣資源很可能成為21世紀地緣政治的主題,未來戰爭的根源即在于石油爭奪。中國需要把能源戰略儲備作為保障能源特別是石油供應的首要戰略。全球能源保障體系的構成大致由國內能源勘察開發供應體系、國外能源供應體系、能源戰略儲備體系三者構成。中國政府于2007年12月18日宣布成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標志著中國開始著手處理保障體系中相對薄弱的儲備體系。

中國政府需借鑒國際經驗,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發展太陽能、水電、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加大其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日本政府1993年就提出了旨在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新陽光計劃”,大力開發新能源,采用太陽能、風能、燃料電池、氫能、超導能等。同時積極開展潮汐、波浪、地熱、垃圾等發電的研究和實驗。美國《國家綜合能源戰略》確定的新能源開發利用目標是,發展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非常規甲烷資源,發展氫能的儲存、分配和轉化技術。

篇9

關鍵詞: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支持

根據國際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社會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面臨兩大能源挑戰,其一為保障可靠的、廉價的能源供給;二為實現向低碳、高效、環保的能源供應體系的迅速轉變。依據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將逐步向新能源、低碳化的產業經濟發展道路邁進,這是確保我國經濟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需要。但就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而言,依然以煤炭為主,約占70%左右,新能源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且由于新能源在發展過程中需求前期很大的投入,科研技術水平要求嚴格,這就為我國發展新能源產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也正是因為此,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不僅僅是財稅政策與科技技術支持政策,激勵類政策、決策監管類政策、行業類政策和市場服務類政策均是為了支持我國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國家政策支持以發展新能源產業將是本論文研究的目的,也是我國新能源產業工作者關心的問題。

一、新能源產業的概況

新能源是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主要包括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而新能源產業則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行為,開發新能源的單位和企業所從事的工作的一系列過程。對新能源的認識主要包括兩個特點,一是新技術,二是可再生。新能源按其形成和來源分類可以分為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天體引力能;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可以分為常規能源、新能源;新能源按屬性可以分為可再生能源與非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按轉換傳遞過程可以分為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這些不同的分類預示著新能源有很多不一樣的形式,現如今,我國對于新能源的應用比較光伏的主要有太陽能、風能與核能,對于其它如地熱能、生物質能與潮汐能等都應用相對較少,這也是我國新能源產業一直處于初步階段的原因之一。

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

新能源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順應科技潮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加之,我國提出區域專業化、產業集聚化的方針,并大力規劃、發展新能源產業,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雖然如今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彰顯了很強的活力,并且在太陽能、風能與核能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就發展現狀而言,依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總的來說新能源產業園區地區間分布不均衡;產業發展門類齊全、產業規模參差不齊;專門的新能源產業園區不足,綜合性的國家級或省級園區占主導;圍繞新能源產業研發、制造及新型材料的發展相對成熟,而新能源產業的應用則相對較弱等;相關政策與激勵制度不完善。目前,除了我國的太陽能與水電等新能源有實力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外,很多新能源在開發與利用上都需要高額成本;同時,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具備明確的戰略規劃與發展目標,從而不具備穩定、連續的市場需求,這對于如今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是一個阻礙。

而對于具體的新能源發展現狀,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所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機遇:比如,光伏發電行業正在經歷因產能擴張增速遠大于需求增速而導致的供給過剩, 全產業鏈面臨價格下跌、利潤水平下降的壓力。從組件、電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臨利潤被壓縮的壓力;而在風電領域,政策面對于風電制造業門檻的抬高和行業規范化治理的重視,將有利于風電行業走出無序競爭,提升行業集中度,未來行業將呈現強者恒強態勢,而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量產啟動可期,電池材料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不僅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充電/換電模式也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設施。而現如今的核能產業則是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典型代表,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中國自主產權反應堆技術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標桿工程。

三、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持

國家為了更好的發展新能源產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有綜合政策,也有行業政策,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提出利用風力(光伏)生產的電力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等。在2007年,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中規定,發展新能源所需的電費將以價格補貼、研發補助、項目投資補助等形式發放,在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進口關稅等多個方面給新能源產業提供優惠;2007 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定,到2020年新能源發電企業發電量要達到 3%,2010年已經占到1%;使用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兩種定價機構對新能源產業提供幫助,在光伏初期項目中甚至提供4元/度的補貼。

特別是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支持其發展,比如,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根據動力電池性能、銷量等指標對企業給予獎勵;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和配電網專項金融債等支持各地充電設施建設,鼓勵地方建立以充電量為基準的獎勵補貼政策,減免充電服務費用;并規定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等。

總結

我國的新能源產業擁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而如何更有效的利用這種發展機會為國家社會主要現代化建設提供助力,則是很多行業人士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完善新能源定價機制,建立新能源發展基金制度;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降低新能源產品開發成本;注重新能源產業鏈互動發展,化解新能源供需價格矛盾等,這些都是有效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希望本論文的研究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作用。(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參考文獻:

[1] 郭毓東.論新能源的產業引力效應及政策創新[J].價格理論與實踐, 2011( 3)

[2] 朱勁松.“兩型社會” 建設下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商業時代, 2011( 5)

[3] 譚琪.我國地方新能源產業激勵政策創新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 2011( 11)

篇10

【關鍵詞】: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

1、導言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需要加強對戰略性資源的保護與積極運用,以此來確保自身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同時,我國也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國家,在日常的生產建設活動中,我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程度較高。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以及開采能力來看,我國的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以及煤炭資源的儲量僅僅能夠維持建設活動得以繼續運行十幾年到幾十年。因此,加強于對新能源的勘探以及對新技術的運用顯的迫在眉睫,這既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發展難關。

2、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

2.1純電動汽車燃油發動機是當今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而燃油發動機是以燃燒汽油或柴油來驅動汽車行駛,而這種發動機在工作時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是目前空氣的主要污染源。而純電動汽車是以電池的二次動力為能量源,并配以高性能電動機輸出的動力來驅動汽車的行使,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的排放物,不會對空氣造成任何的污染。動力電池、充電器、電動機及其控制器是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動力電池是汽車的能量源,是電動汽車的最為關鍵的部件,對于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電動車中的電機控制器和電機元件的組成上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電動車的各項性能,同時也包括電動車的速度和各項復雜運行的能力,相比電動車的能量本身性能來說,這種低速的輸出就會配合相關的控制單元,能夠更加凸顯電動車的性能。

2.2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輸出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能量源提供的,使用“汽油和電力混合”的較多,它可以通過油和電的相互補充,以達到降低排放和減少消耗,還彌補了動力電池能量不足的缺陷,在市場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目前混合動力應用比較熱門的一種類型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是一種純電動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相結合的汽車,整車安裝配備較大容量的電池組和車載充電裝置,在電池容量較高時(同時速度在規定范圍內),可以使用純電模式行駛。

2.3燃料電池汽車以燃料電池發電為主要能量源的燃料電池汽車,它的行使是通過電機驅動的,這種電動車的各項燃料系統是電動車的重要組成部氛而電動車本身行駛中所需要的燃料都是由于化學反應而產生的能量,將燃料通過化學反應直接轉化成與電池相同的原理,然后再轉移到電池汽車上,使其能夠行駛。

3、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趨勢

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這三種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不過由于各國國情的不同,所以在對這方面的研究上也有所不同偏重。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始于二十一世紀初期,目前對以上三種新能源汽車都有所涉及,但具體應當重點發展哪一條路線仍待進一步研究。開發新能源汽車是事關國民生計的重要事業,必須要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充分考慮每一個細節,選擇合理的技術路線,并進行合理的產業調整。

3.1主要發展趨勢

目前最適合我國國情的是混合動力汽車,因為其同時具備純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電動汽車雙方的動力結構和優勢,在實際研發之時可以借鑒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燃油動力相關技術。其次,由于我國國土面積遼闊、道路交通距離較長,所以汽車必須要具備長時間的驅動能力,而混合動力汽車在這方面比其他新能源汽車都更具優勢。另外,由于混合動力汽車中部分燃油動力的存在,還有助于促進電動力結構的發展。近年來所出現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能夠同時滿足人們對傳統燃油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需求,方便人們選擇動力方式,所以更加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總而言之,混合動力汽車不但技術基礎良好,且非常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是我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

3.2最終發展形態

如果說混合動力汽車是我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發展趨勢的話,那么純電動汽車就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最終發展形態。無論從環境保護方面來看,還是從方便使用和管理方面來看,純電動汽車都是汽車動力方式選擇的最優化結果,更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雖然純動力汽車在續航方面和充電時間方面仍有很大不足,但隨著未來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些問題都將獲得有效的解決。總體而言,阻礙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技術方面的不成熟,所以在這方面我國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為此,我國已經出臺了多項政策來扶持汽車制造企業對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看到成果。

結語

總的來說,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分析之后,在對未來的汽車發展模式進行思考,不難推測,在今后的較長時間之內,小型的內燃機汽車依舊是汽車市場中的銷量領先者,但是隨著電力供給系統的不斷建設與完善,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將會大幅降低,且使用情況也將更為便捷,因此,電動汽車的市場比例會呈現出逐步提高的趨勢,電動汽車也會相應地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那時,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比例應當能夠達到市場總量的一半,內燃機汽車也就會成為歷史,其它類型的汽車也會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我們的城市環境與空氣質量勢必會得到明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就能夠實現進一步地提高。

【參考文獻】 :

[1]龐德良,劉兆國.基于專利分析的日本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研究[J].情報雜志,2014,05:60-65.

[2]劉穎琦,高宏偉.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技術創新發展趨勢與對策[J].科學決策,2011,02:1-8.

[3]靖蘇銅,石則強,葉松,于志祥.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