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墻修復技術及措施范文

時間:2023-12-19 17:4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城墻修復技術及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城墻修復技術及措施

篇1

關鍵詞:大同城墻;修復;利用

大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曾為兩漢名郡、北魏京師、遼金陪都、明清重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城墻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它與大同古城內的傳統民居、歷史街區、寺廟古跡遙相呼應,完美結合,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同古城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真實寫照和有力見證。

一、大同城墻的歷史背景

據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縣黎中輔編纂《大同縣志》記載:“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增筑”。現存的大同古城墻是在北魏、唐、遼、金、元舊土城的基礎上修筑而成的。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面積3.27平方公里,整個城池的形狀為東西略長的矩形城池。城墻高14米,墻體以“三合土”夯填,墻表包以城磚,四面城墻共建有580對垛子,代表著當時大同所轄村莊的數目。城設四門,東日和陽、西日清遠、南日永泰、北日武定。上各建城樓一座,均為重檐九脊歇山頂,三層重樓;外有廊環繞,平面均為凸字形,城墻四面雄峙著四座俊秀精巧的角樓,其中西北角樓亦稱“乾樓”,平面呈八角形,高大瑰麗,宏偉壯觀,曾為“大同八景”之一,有“鎮樓秋爽”之盛譽。54座望樓巍然矗立在古城墻四周,而這些望樓是中國其他一些著名古城墻中極少有的建筑,因此顯得尤其珍貴。

二、大同城墻的建造特色

大同城墻的建造極具特色。其一,它的外輪廓并未采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齒輪一樣,呈凹凸相間,凸出部分為城墻墩子,每邊共計12個,外加角墩4個,共計52個。墻墩為梯形結構,底邊長約23米,頂邊長約20米,頂面積為400平方米,在四個角墩的,還各建有控軍臺一座,這在各地城墻中是不多見的。四門之外是甕城,甕城各門之上建有“箭樓”或稱“匾樓”,每個甕城的建筑面積約為17600平方米,甕城之外又筑有一道月弧形城墻,將甕城圈在其中,謂之月城,月城又辟有城門。在距城墻約40米處,修有一道寬10米、深5米的護城河,波光漣漪,環繞古城。特色之二,在南城墻之上建有“雁塔”一座,俗稱望塔。這在中國城墻建設史上也是僅見的。塔內設踏垛磚梯可攀登至頂層望城郊原野,也是戰時重要的觀察點。其三,大同城墻的又一大特色是在府城東南北門外各附建一座小城。在明代宗景泰年間,巡撫年富首于城北筑起一座小城,名日操場城,即北關。明英宗天順年間,巡撫韓雍續筑東小城、南小城,并圍以護城河。深約5米。

三、大同城墻的價值

1、大同城墻的歷史價值。自古就是軍事要地的大同,地當邊塞之沖,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代,大同就以軍事重鎮而名揚四海,由于它在北部邊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軍事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即所謂“屏全晉而拱神京”。特別是城垣建筑高大雄偉,重關疊嶂,設施堅固,布防嚴密,被譽為“北方鎖鑰,九邊重鎮”。

2、大同城墻的保護價值:大同古城墻雖歷經歲月滄桑,幾經變遷,但仍舊保存了比較完整的基礎結構。據大同市文物局古建所2004-2005年實地調查、測量,截止2005年底,大同古城墻墻體,現仍存有東城墻1771米,南城墻1872.7米,西城墻1880米,北城墻1834.6米,周長7358.3米;北小城城墻7286米,南小城城墻900米。另外,北城墻有較完整的6個馬面,東城墻有7個,南城墻有2個,西城墻有1個。上述情況充分說明大同古城墻主體完整,基礎牢固,完全具有整體保護修復的必備條件。

四、大同城墻的殘損狀況

歷史上明景泰、天順、隆慶、萬歷及清順治、乾隆年間對大同城墻曾有過不同規模的修繕補筑活動,但是數百年來,由于戰亂、風雨剝蝕、人為破壞,特別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始到結束,大同古城墻更是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厚重的城磚被扒去蓋了房、修了路,的墻體成了建筑取材的場地,城門、甕城及月城全無,角樓、城樓、望樓、箭樓、控軍臺、吊橋及閘樓全部破損、拆毀,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大同古城墻已是千瘡百孔,斷壁殘垣,幾近面目全非。改革開放以來,大同的經濟雖然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處于在古城整體保護思路上的局限,缺乏對古城保護方面系統、規范的長遠規劃,伴隨而來的無序開發以及城墻周圍商戶、居民的私搭亂建,嚴重破壞了古城墻的整體結構,致使大量的珍貴歷史信息流逝消失,直接影響了古城大同的文化魅力和歷史風貌。為此,對大同古城墻的保護修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五、大同城墻的整體修復思路

大同城墻是體量極為宏大的古代建筑,因此對其保護修復也是一項宏大而復雜的文物工程。2008年,根據古城保護工作的安排,市政府率先以南城墻局部段落修繕作為城墻修復試點,在此基礎上啟動了東城墻的修復工程。按照古城保護規劃要求及文物修復原則,計劃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對大同城墻進行整體恢復修繕。具體修復過程大體采用如下思路:

1、史料考證。不僅包括查找史料檔案,還要注意搜尋未曾發現的歷史照片、碑刻以及相關蛛絲馬跡等,努力發掘與之相關的歷史信息,全面了解城墻的時代特征、結構法式及歷次修繕印記,為城墻修復提供有利的佐證。

2、現場勘探。由建筑、考古人員首先進行考古發掘,在城墻的外側有土體的地方與城墻垂直方向每隔30米左右挖探溝一道,通過實測和必要的科學探測,掌握第一手實物資料,為判斷城墻建筑、始建或重建年代,準確掌握現存城墻建筑構件、時代特征提供可靠依據。如:此次城墻修復中在其基礎部位發現原有的土襯石,按土襯石的方向向兩邊延伸,其中,東城墻發現土襯石610余米,南城墻土襯石320米,北城墻土襯石300多米。

3、分析造成損壞的原因。修繕要有明確的針對性,施工中需充分解剖分析認識古墻體中成功的夯筑做法,不斷改進與靈活應用。

4、總體上采取現狀加固保護。為了保護城墻的歷史信息和原有風貌,對城墻險情嚴重的地段和局部墻體采取技術上的修補和加固,按傳統工藝、傳統材料、重新填補部分被挖空夯土的地段,使外側的墻面及失去夯土心的馬面得到加固。

5、最低程度干預。堅持原材料、原工藝、遵循可逆可識別的原則進行。在有土襯石的地方基礎沒有破壞,地質較為穩定,勘探數據較平均,就采取補強基礎的做法,即在土襯石的外側挖寬1米,深1.5米的槽,用三七灰土夯實基底,通過對城墻進行基礎補強加固、城垛修復、砌石修復、植物清除、層面處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古城墻重現風貌。

6、安全為主。針對城墻墻體的不同損毀程度,分別采用不同

的修繕措施,如土方大面積坍塌、豁缺、墻面發生裂縫、斷裂等,采用整新夯填、補強加固等措施,力求保持原狀及城墻主體結構的安全和對人的安全。

7、不破壞文物價值。盡量使用原工藝、原有構件、經過考古發掘及可靠的歷史依據和現場勘查資料,城墻從石質土襯石、城磚、包磚均遵循傳統工藝,全部采用淋制的白灰膏砌筑,每層用白灰漿灌縫。為了盡可能保存各個時期有價值的墻體,恢復部分也必須與原有實物一致。

8、風格統一原則。經過修復的部位盡量與原有的風格一致,新舊墻體結合部位要協調。以城墻修復高度為例,不同部位現狀地形標高不同,據考古調查,現狀地面較明代地面高出1.5米左右,考慮到古城內外環境變化與現代城市建設需要,本次修復工程不宜修復到明代墻角地面標高,決定參照現狀地面標高及環境與排水需要隨宜布設,添配的墻磚應與原有墻磚材質、規格相同,色澤相仿。補配紋樣圖案尊重原有風格、手法,保持歷史風貌。

六、大同城墻的利用

大同城墻的保護修復不僅有利于古城歷史文脈的傳承,還可以彰顯大同歷史文化名城的個性和傳統文化特色,帶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因此,在保護修復的大前提下,對城墻進行合理利用、開發,意義特別重大。

1、在開發利用大同古城墻的同時,要盡量恢復古城內的歷史風貌,充分挖掘和鞏固大同北魏京師、遼金陪都、明清軍事重鎮的獨特優勢,并且多開發一些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特色內容。例如,可推進城垣思古、廟宇民俗、小巷探幽、名人覓蹤等活動,使游人充分感受古都大同深厚的文化底蘊。

2、充分借鑒南京、平遙等城市對古城墻進行保護修復方面的經驗和做法,使大同古城墻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文物景觀。例如:以古城墻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建設成風格古樸的環城帶狀公園,使之成為人們旅游、休閑、度假的市民廣場,圍繞城門或依托關城形成對應的商貿中心,人們在工作之余,漫步于高大宏偉的城墻上或穿梭于雄壯的城門中,置身于碧綠的草坪和波光漣漪的護城河,緊張忙碌過后又多了一份休閑、懷古的恬靜心情。

3、對城墻環繞的古城歷史街區、傳統民居進行保護性修復,拆除協調的建筑,保持古城的歷史格局。如以古城墻內東南隅等為重點,構成一個集文化展示、民居、民風特色研究和旅游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傳統文化風貌區,使城墻與古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留住古城歷史記憶。

篇2

關鍵詞:青巖古鎮;古鎮發展;內在問題;解決方法;景觀保護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從古到今延續下來的社會歷史文化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積淀。當越來越多的時尚元素沖擊著歷史遺跡的時候,開發和保護成為了相互矛盾的問題。現如今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青巖古鎮的規劃和建設成為人們越來越重視的問題,而越來越多的規劃和建設卻古鎮的社會歷史性,在實施保護的時候,并沒有更多地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以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古鎮文化和古鎮景觀實施保護,促進古鎮的長期發展和穩步提升,達到理想的效果成為了現在文化保護的重點課題。

二.青巖古鎮景觀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青巖古鎮景觀現狀

青巖古鎮作為貴州省保存完好的文化古城,是集各種文化與商貿于一體的文化古城。這里所展示的是明清文化圖景,就宛如是一幅社會經濟文化發揮在那的完整畫卷。就是在這個極富南方山寨特色的地方,以城墻為界,建成了30多座的寺宇祠觀。古樸的風貌,豐厚的歷史,是青巖鎮的人民在精神生活了更為富足。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在這里依然延續著,形成了地方特色。然而,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對于古鎮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的保護成為了亟待面臨的難題。

(二)自然環境與古鎮景觀保護之間的問題

古鎮景觀在保護的過程中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和危害,其中有很多的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狂風、暴雨、沙塵、洪水、霧霾等一些惡劣天氣,對古鎮建筑和古鎮文化景觀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甚至還會給古鎮帶來毀滅性的破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自然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帶有腐蝕性的雨水以及異常的氣候;這對于古鎮自身的承載力是一種挑戰,這也對古鎮的保護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增長、人為因素與傳統風貌對古鎮保護的影響

古鎮本身的人口承載力是根據當時古鎮的人口的建設;近年由于古鎮的發展,人口在不斷的膨脹,遠遠超過了古鎮原有的人口基數,這打破古鎮的生態平衡;青巖古鎮景觀的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觀賞古鎮悠久的文化和景觀,但在保護古鎮景觀的過程中,人為因素在古鎮的保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游玩觀賞古鎮的公民自身素質不高、涂抹亂畫、垃圾的隨處丟棄等現象普遍存在,給古城鎮景觀和外貌帶來一定的破壞。

古鎮百年來具有的獨特景觀,有著自身的特殊風貌,主要的建筑物以及其相當的體量;在現代建筑的影響下,古鎮原有的建筑與周邊的顯得格格不入,無論是在色調還是在材質上都不協調。故在古鎮的保護中,保護古鎮固有的環境顯得尤為的重要。

(四)青巖古鎮景觀保護與發展之間的問題

多年以來,中國對于文化古鎮的保護非常重視,青巖古鎮在遺產保護上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并獲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由于保護措施單一化,導致了文化古跡留存下來而沒有實現其社會價值,而創造了經濟價值的古鎮,卻因迎合了時代的特點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旅游經濟是近些年來新興的文化經濟增長途徑。其是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合理地開發和利用之后,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青巖古鎮在旅游文化的開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特別是在慈云寺、迎祥寺以及北城樓和北街道都實施了搶救性恢復建設,并對于一些基礎設施也實施了復古性地修繕。但是對于這些歷史遺跡的修復或者是恢復進行反思,就會發現,這些修復性建設并沒有將青巖古鎮的歷史留住,而是充滿了現代的氣息。古老的建筑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并不是其建筑形式的存在,而是因為其中蘊含著文化,承載著歷史,這些都是現代式的“古建筑”所無法做到的。所以,采用現代的施工技術對于古建筑的恢復,所留下的僅僅是符號,而沒有成為青巖古鎮中歷史以及的一部分。

解決的措施和途徑

(一)古鎮的保護規劃要符合古鎮的地域特色

古鎮的保護要具有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古鎮要從整體性出發,以將當地的民族文化保留下來,而不僅僅是單獨的古建筑保護。對于古鎮的保護進行系統性規劃,將這里的傳統風貌與人文歷史相融合,將古鎮需要采取保護措施的規劃范圍和控制地帶都劃定下來,統一實施保護措施。對于需要修整的歷史文化遺跡在修繕的同時,還要實施必要的保護措施,以使其符合現代古鎮生活需要的同時,還要實施人文環境保護。在當代社會,對于古城鎮修復工作發展的比較迅速,在古城鎮的修復過程中,必須要有著一種整舊如舊的態度,要盡可能按照原有古鎮的摸樣加以修復,對于古鎮中一些特別需要修復的建筑,要嚴格的分析修復過程中的程序和步驟,要想在古城鎮中建筑新的建筑物,一定要符合那些傳統的文化特色去新建,在新的建筑物上相應的大小、布局、顏色等方面,要與傳統老建筑的文化特點相符合,堅持保護古鎮原有的建筑特色,促進古鎮長久的發展。

(二)提高保護意識,搶救瀕危歷史建筑

加強保護古鎮悠久的歷史文化、特色景觀、和古鎮的背景,會推動整個社會的穩步發展,增加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同時也會促進古鎮城市經濟、文化長期穩定的發展。悠久的歷史是古鎮的一種體現,它的內涵包括歷史文化和當代社會文化。保護古鎮景觀和古鎮文化,不是在原有古鎮景觀的基礎上去改變古鎮的面貌,我們要做的是多宣傳和保護悠久古鎮文化和古鎮景觀,并積極的參與當中,提高每一位公民保護古鎮景觀的意識,促進古鎮景觀和古鎮文化的長期發展。在青巖古鎮的保護規劃中,要以遺跡保護為主,實施必要的搶救措施,并在強化管理的同時,實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將青巖古鎮的保護與利用合并為一體,以實現雙方之間相互促進的作用。對古鎮的傳統文化遺跡實施搶救工作的同時,就是在其中滲入了時代性元素,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讓傳統保留下來,以彰顯著時代的特點了。那么,青巖古鎮的保護就成為了涵蓋現代社會歷史的歷史遺產。

(三)古鎮的保護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

在當代社會,很多具有古城鎮的省市都頒布了相應的保護條例和城市法規,在很多的古鎮當中,由于當地城市建設和規劃的需要,不一定要把所有古鎮景觀都加以保護,要選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鎮加以保護,例如:單獨的一間房子可能算不上是保護區,但是要把所有的房子連在一起就會表現出某個歷史時段的特殊文化,它們連載到一起就會得到升值,有很多時候,在保護好古鎮景觀和文化的前提下,去建設一個新城也能更好的去保護這些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只有科學合理的分布整個城市規劃,重新找地去開辟一個新的城區,就能從根本上去緩解古城鎮帶來的壓力,所以另建一個新區而來代替古城所在的老區也是一種很好的策略。

(四)實施古鎮保護的同時,提升古城鎮文化特點

在一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歷史的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標簽,是這個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個性化表現。古城鎮的建筑是我國民族的文化遺產,是一本寫滿歷史的書籍,是悠久文化的一種體現和完全不可再生的資源。在現如今的建筑行業中,要想發掘出古城建筑的特色和文化精髓,就要盡最大可能體現出古鎮固有的文化特色,運用先進的手段來創建古城特有的建筑文化。在當代社會,要想建設古鎮建筑就必須要保留古鎮原有的文化個性和特色景觀,可以找一些專業的相關人員對古鎮建筑進行實際考察,根據古鎮景觀特點來建造出相應的傳統建筑。

結束語

在古城鎮保護的過程中,這些工作是很復雜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從始而終的投入到保護古城鎮這項工作中去,在現代城市建設規劃中,既要促進城市的規劃建設也要保護古鎮長久的發展。如果對古城鎮進行開發和改造,一定要注意古城鎮自身的文化特點和景觀,保留古鎮獨有的文化景觀和特色。使歷史留下來的遺產、古鎮建筑特色與當代的建設相結合,從根本上保護和發展好我國特色的古城鎮,讓我國的古城鎮永久的保存下去和傳承下去,成為我們永遠的瑰寶。

參考文獻:

[1]李高峰.我國旅游景區管理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 商場現代化,2007(09)

[2]馮海霞.古城墻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策與建議[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6(22)

[3]付曉渝.中國古城墻保護探索[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

篇3

關鍵詞:古城風貌;建筑改造;漸進性更新;文化性修復

Abstract: Cit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in the different region and has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ity styl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different. In this style feature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eavy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ity. Xi'an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apital of world, after the change of thirteen dynasties, has been listed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present-day Xi'an city as the core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Ming City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Xi'an key protected areas, the overall regional outlook could not be better harmo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What reform means is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 city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of city and street texture and spatial form can form protectiv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question is worth us thinking.

Keywords: ancient city; reconstruction; incremental update; cultural rehabilitation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西安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歷經了十三個王朝的變遷,已經被列為歷史文化名城,而現今的西安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核心城市,又展現出其時尚大都會的一面,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魅力古都。因此西安的城市建筑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真個矛盾,是不能以常規的方式去對待。何種改造方式是適合于西安城市歷史風貌特征且對城市和街道的肌理以及空間形態能夠形成保護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從東大街開始發展至今,東大街是明城區內四條重要軸線大街中從未進行統一整體規劃和大規模建筑改造的街道,一直以一種商業利益驅使下的自然和自發自我代謝的建設狀態發展。因此街道形態深層結構依然得到延續和繼承。這種深層結構所傳遞出來的歷史感我們仍能有所感知,但是東大街臨街面建筑作為街道風貌和西安市整體古城風貌的物質載體,它的現狀雖然是東大街按照其街道性質所決定的內在發展規律自然形成的,是東大街歷史印記的必然組成部分。其作為商業街道“多樣性”的特質依然很好的保留下來,這也是東大街作為明城區內的主要購物區域的靈魂所在。但是,現今東大街的街道風貌與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風貌有一定差距,所以改造勢在必行。本文試圖從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城市風貌角度出發,在保持東大街“多樣性”的前提下,從多個角度去探索與西安整體古城風貌相融合的,不破壞原有城市街道肌理以及空間形態的,并與現代商業業態、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相匹配西安市東大街臨街面建筑的改造方式和手法。

在歷史地區商業街沿街建筑的改造和保護中,保護原有土地劃分方式和街道空間形態,及建筑與街道空間尺度之間的關系,并對建筑體量和高度進行控制是延續和形成街道歷史氛圍和整體傳統風貌的基本前提。

1、對文物單位和重點保護建筑的的保護和修繕

我們從多方面對東大街沿街建筑進行調研,從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建筑社會價值、建筑的使用價值、建筑的藝術價值等方面入手,結合西安市規劃部門對西安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風貌定位和對明城區傳統風貌保護的要求,對東大街臨街面建筑進行了綜合評估和分類,并針對不同的類型對沿街建筑實施相應的保護和改造的措施。

首先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確認,對于這類建筑我們采取“整舊如舊”的保護和修繕的方法,這種方式主要是指對于文物建筑和保護建筑及其所處環境的各要素,進行不改變其外部特征的各種保護性加固措施和保護性維護措施。它包括一些日常的保養、保護加固、對于現狀情況的修整等。

2、對具有歷史風貌建筑的修復和改善

而對于東大街兩側臨街面建筑中具有歷史風貌的民國時期的遺存建筑,我們通過調研發現,這類建筑以二層磚混結構為主,屋頂為雙坡硬山屋頂,但由于歷經的時間比較長,建筑外部較為陳舊,局部有破損情況,室內結構完整性不高,建筑內部舒適性不高。對這種建筑我們主要對其建筑質量進行評估,綜合考慮建筑歷史價值、使用價值等多方面因素,對于質量很差的該類建筑,建議拆除。但對其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及構件進行再利用,使得新建筑能夠延續舊有建筑的歷史印記,或者采取貼建的改造方法,保留原有建筑的立面等措施。而對于建筑質量保持中等的該類建筑,采取對其立面進行局部或者全部整飾和修復的辦法,恢復建筑原有的風格,保持內部原有的空間格局和傳統的空間肌理,但是為了提高建筑內部的舒適性,可以增加相應缺乏的設備,改善周圍環境的基礎設施。同時對該類建筑的廣告牌進行整合和設計,提升廣告牌的文化品位,對廣告牌的尺寸進行整合,改變現狀廣告牌面積過大、色彩繁多、尺寸不一的現狀。

3、對質量較好一般建筑的立面整治改造

在東大街臨街面建筑中,對于街道空間形態影響較大的是一些建設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大體量建筑,這類建筑使用時間比較短,建筑外觀質量保持良好,內部結構完善。這些建筑是東大街“多樣性”的商業特色的重要來源,其功能符合現代商業業態,是東大街現狀商業業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但是由于80年代后,建筑思潮的不斷變化的影響,這些建筑呈現出“獨善其身”的態勢。如果將這些質量較好,體量大的現代建筑進行拆除改造,單純的從建筑形式和體量上像歷史風貌建筑靠近,僅僅是仿古,那么就違背了我們對這條街的改造初衷。我們對東大街的改造,目的是能更好的將東大街的歷史文化氛圍表達出來,而不是僅僅追求一種統一的特定的歷史風格。由于東大街街道的現狀本身就是歷史演變的結果,是歷史發展的物質印證,我們對東大街改造的最終目標不是某一特定的建筑風格的統一,而是一種對東大街臨街建筑的一種歷史文化性修復。

對這類建筑我們主要采取針對建筑外觀墻面的整治方法,由于使用年代較短,內部結構無需進行改善。建筑外觀材質保持的較好,因此我們著重進行建筑外觀的色彩控制。我們主要以立面清洗和更換外墻面裝飾面磚為主,輔以外墻面粉刷的手段。對于立面清洗和外墻面粉刷的手段施工成本和施工技術的要求都較低,但三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對建筑整體體量和形式沒有影響,且不受建筑結構制約,外墻面粉刷比較容易營造出大面積整體色彩的效果。而更換外墻面裝飾面磚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通過對面磚尺度的推敲和合理的組合砌筑方式,不僅可以對建筑色彩進行統一,同時能夠創造出不同的墻面肌理,消解這些建筑對于街道傳統空間形態來說較大的體量感,更有利于東大街歷史氛圍的營造。

這類建筑以大體量、高層數為主體,對街道空間形態的影響比較大,其建筑外墻面主流色彩應應與明城區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規定的顏色相符合。根據西安市規劃部門的相關規定,對西安市城市色彩進行了規劃,以灰色、赭色、和土黃色為城市的主色調,即“背景色”。而通過我們的調查,明城區內的鐘樓、古城墻等文物保護單位的顏色都以灰色調為主,因此在對這類建筑的色彩進行控制時,我們主要是將其色彩向灰色系引導,輔以黃色系和赭色系。

4、對質量中等的一般建筑的立面拆建改造

篇4

關鍵詞: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拓展

Abstract:Through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of Xi'an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some real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eeks after the model and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Key words: Xi’a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中圖分類號:K8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09)07-40(6)

作者簡介:和紅星 西安市規劃局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前言

西安,古稱長安①,是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歷史古都,具有3100多年的都市發展史,1100余年的建都歷史,是東方古老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圖1)。

作為四大古都之一,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弘揚歷史,繼承傳統,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一直是西安規劃工作的重點。在新形勢下,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2008年4月2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已經正式獲國務院批準,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前,對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一直沒有統一的法規,這次條例的頒布,對我們今后的工作將從法律角度給予極大的支持和保障。這充分說明了國家對于保護工作的重視,我們的保護工作也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契機。

2.城市的擴張,已經到了無法回避歷史的時候,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面對這種狀況,我們再不能一味采取“能讓就讓,搶救第一”的消極方式,應直面問題去探索保護的新體制。這種探索過程也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為。

說保護與拓展,實際上就是在上文提到的新形勢下,對我們工作的具體要求。保護一直是這些年來我們工作的重點和全部,但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找到名城保護突圍的新途徑、新方法。我們必須面對的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如今進入了一個尷尬的年代,以保護為全部則嚴重制約了城市的發展,同時,處于保護區的群眾也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們不能享受現代化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就更無從談起。

一、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簡介

1.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對城市復興的意義

西安的歷史囊括了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主要內容,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我們的驕傲。

改革開放初期,在歷史機遇和經濟的高速發展背景下,相對于大量的城市開發與建設,城市的歷史文化價值這種隱形文化卻表現的不明顯,在城市建設中并沒有體現出來,以至于我們很多優秀的歷史建筑消失、獨特的風貌街區都喪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

然而可喜的是,隨著近幾年城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社會對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認識,大家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要求的呼聲逐步提高。但是從強調快速建設到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這種新的工作思路的轉變,在工作上我們并無可借鑒的經驗。從編制《唐皇城復興保護規劃》到第四次總體規劃中歷史文化名城體系的建設,我們不斷探索著工作的方式方法。本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頒布對我們來說,就是一項引導我們工作的技術性文件,給我們明確了重要的工作目標。認真貫徹本條例,提高我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新的認識,有助于我們系統的思考保護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古都西安以及關中地區名鎮名村的歷史風貌的再現。

2.保護工作歷經階段

(1)第一階段

1950年―1980年,以始于1952年鼓樓、大小雁塔等文物古跡的修葺工作和西安市第一輪總體規劃的編制為標志(圖2)。第一輪總體規劃重視城市的歷史沿革,在進行總體布局、功能劃分時,把文物古跡當作重要的因素考慮,形成中心商貿居住區,南郊文教區,北郊大遺址保護區、倉儲區,東郊紡織城,西郊電工城規劃等五大功能區。北郊是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遺址所在地,不但文物價值高,而且占地面積大,規劃將此區域全劃為文物保護用地。合理的用地布局及富有遠見的規劃控制,為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第二階段

1980年―2000年,以西安市被列入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名單、環城工程開工和國務院批準的西安市第二輪、第三輪總體規劃為標志(圖3)。此階段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將歷史文化名城放在首位,把保存、保護、復原、改建與新建密切結合,提出“保護明城(老城)的完整格局,顯示唐城的宏大規模,保護周、秦、漢、唐的重大遺跡”的保護戰略,對文物古跡、歷史街區、城市格局、山水環境進行了全面保護,從而繼承了傳統格局,賦予歷史古跡以新的生命力,保護了古都風貌特色。同時制定了《西安市周豐鎬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遺址保護管理條例》,《西安市控制市區建筑高度的規定》、《西安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等建設法規,通過立法手段保證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順利實施。

(3)第三階段

2000年以來,以2002年國際合作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實施,2003年秦始皇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5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第15屆大會通過《西安宣言》,以及第四輪總體規劃的編制為標志(圖4)。這個階段,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融入世界古城保護運動的主流,全面按照國際準則和國家法規開展保護工作,規劃確定了“新舊分治”的城市發展大格局,疏解舊城,建設新城;在加強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提到工作日程,注重保護明城嚴整格局,發掘唐皇城文化內涵,顯示唐城宏大規模,突出城、宮、苑、市形象,保護周、秦、漢、唐重大遺址,恢復南山、八水自然環境。

二、新形勢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思路

在城市現代化快速建設浪潮的沖擊下,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沖突日趨劇烈。尤其是21世紀以來,西安城市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如何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尋求城市特色是保護的唯一出路。

城市有特色才有發展,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才能實現經濟的騰飛和文化的復興。那么西安的特色是什么?西安的特色就是其蘊含上千年的歷史文化。西安古都保護的核心區是老城,我們采用古今和諧統一的規劃理念,恢復傳統格局,保護人文風貌,通過行政中心外遷,逐步降低老城區的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緩解交通壓力,實現老城整體傳統空間的保護與延續。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除眾多文物古跡外,分散在舊城中的許多傳統街區更能親切地表達歷史文化的濃厚韻味。我們對舊城內有特色的部分街區進行了保護和有機更新,使歷史街區以其獨特的方式及其自身的歷史文化優勢在城市發展及經濟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時借著《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頒布,我們將進一步展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關中地區是十三朝王都的京畿,有多少歷史文化資源,有多少特色地區與村鎮,這些村鎮我們都要保護起來,形成關中地區甚至陜西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我們要結合市區甚至市域范圍歷史文物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西安模式”,積極吸收國際國內的先進經驗,豐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內涵。

三、西安古城保護與拓展的實踐探索

1.唐皇城復興規劃

唐長安城在公元7-9世紀成為國際商業貿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兼容并蓄的恢宏氣魄吸收了來自各國的文化精華。同時唐長安城布局繼承了我國古代都城規劃布局的傳統手法,采用軸線對稱的方格網型道路系統,明清西安城就是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并且皇城范圍內歷朝歷代文化遺存豐富,建筑風格多樣。而西安老(明)城是在唐長安皇城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城墻以內地區是千年歷史文化相疊加的重要保護地區,我們就生活在這么一個天然的歷史博物館中,急需對這個地區的保護與復興進行探索。

因此在規劃中重點保護歷史街區、人文遺存,逐步改變西安老城“有古城墻而無古城”的局面,突出西安作為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古都的特色;全面挖掘隋唐至今文化內涵,延續城市文脈,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建立富有個性的城市風格,促進西安旅游業的發展;合理調整用地結構,行政辦公機構外遷,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保持老(明)城的活力;疏散老城人口,降低建筑高度,減小建筑密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人居環境。

在具體保護方案中,我們保護維持城市的平面形狀、方位軸線、均衡對稱的路網格局、方正完整的城墻、城河系統以及由街、巷、院構成的空間層次體系,整體保護殘存的隋唐皇城街道肌理格局。同時進一步提出“一環(城墻)、三片(北院門、三學街和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三街(湘子廟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物保護單位、傳統民居、近現代優秀建筑、古樹名木等組成的保護體系并建立保護名錄。另外,老城內嚴格實行建筑高度分區控制,逐步改造現有超高建筑。城墻外側風貌協調區,做好城市設計,建筑高度、色彩、風格符合老城的整體保護要求。

2.市域范圍內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僅僅是對該城內的保護,還涉及周邊環境的協調和風貌的再現。關中地區、三秦大地不僅僅是西安的老城區需要保護,更大范圍內的名鎮、名村更需要保護,甚至有些村鎮的文化底蘊更深厚、純粹。因此在第四次總體規劃中,根據人文歷史環境與自然歷史環境,將市域劃分為四個保護帶,即城區歷史名城保護帶,中部歷史地貌、河湖水系保護帶,南部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帶,東南部古遺址、古陵墓保護帶。根據不同保護帶內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

市區范圍內則突出重點,保持“老(明)城”嚴整格局,顯示唐城宏大規模,彰顯內外名勝古跡;保護大遺址,恢復“八水繞城”生態環境。重新審視西安作為“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世界價值,提升“絲綢之路”起點形象。

3.重點歷史街區、優秀建筑、古樹名木的保護

在唐皇城范圍內,北院門歷史街區和三學街歷史街區是重要的城市特色風貌區。區域內歷史建筑、古樹名木眾多,是城市歷史文化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是西安市回民聚居區,具有濃郁而獨特的文化氛圍,是西安傳統商業和居住的典型代表。雖然該街區存在市政基礎設施較差、道路交通系統不完善、亂搭亂建較為嚴重、歷史建筑遭到破壞等情況,但由于其豐富的人文資源,尤其是宗教文化與傳統飲食文化是西安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資源。這些都是我們的特色文化,要保護這些文化的形式,更要保護這些文化的生活場景。因此我們在規劃中保護和延續回坊依寺而居、依坊而商的傳統布局形態和生活習俗,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改善道路交通狀況,提高回民區的整體生活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促進整個街區的經濟發展。

三學街位于西安市老(明)城內,著名的碑林、關中書院、臥龍寺位于其中,這里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保護碑林歷史文化建筑為中心,以繼承與保護周邊傳統關中民居特色為依托,以修復原有傳統建筑為主,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滿足居民現代生活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該街區保護規劃延續了街巷的傳統空間格局和四合院布局的形式,拆除保護范圍內的不協調建筑,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改善街區環境,打造以碑林為中心的文化街區品牌,成為西安旅游的一個熱點地區。

在風貌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了保護。據統計,全市計有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古樹和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名木有共585株。對于這些古樹,我們不僅按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所有古樹名木進行登記、注冊、定級、編號,并針對每棵樹的具體生長環境和觀賞環境,確定其環境控制措施,建立檔案,甚至我們城市的道路和建筑都要為這些古樹讓路,讓保護走在第一位。例如在西安的老城西門外有一棵古樹名木,為了保護這棵樹木,我們特意改變了這一段道路的斷面設計,將保護的理念體現在一點一滴的細微處。

4.大遺址的保護

(1)西安遺產遺存概況

西安城市的遺址保護范圍占地108平方公里。西安的整個城市建設和發展幾乎與遺址依存、與文物相伴。城市的競爭力最終是文化的競爭力,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更具城市靈魂。可以這樣說西安新城建設伴隨著遺址的保護,城市的發展伴隨著遺址的利用。整個現代西安城市建設與城市遺址的拓撲關系如張開的五指互為滲透。在城市發展初期對歷史遺跡的保護,西安向來是以避讓為先,能讓則讓。西安城市遺址的保護方式經過了劃定區域、消極保護的休眠療法,被動的恢復和重建,主動的文化產業復興帶動周邊建設的幾個階段。但到了二十世紀末,西安城市的擴張已經到了無法繞過歷史遺跡的時候,必須直面歷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經歷了以興慶宮遺址,唐城墻遺址為代表的“完全保護”模式,以大唐西市為代表的“挖掘經濟、文化雙重價值”模式,以曲江池遺址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帶動”模式之后,終于面對了西安,乃至全國最大,最難的大遺址保護工程――西安大明宮遺址的保護、利用與拓展,其復雜、困難的程度如同在城市心臟上做手術。

(2)大明宮遺址保護

大明宮建于公元634年,是唐長安最大的一處宮室,宮城平面呈不規則的梯形,城垣周長約7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宮城南面正中為丹鳳門,共有城門9個,宮城依據功能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前朝又被東西向的宮墻分為外朝、中朝和內朝三區,外朝的正殿是位于龍首原南面的含元殿,殿基高于地面15米,面闊11間,東南有翔鸞閣,西南有棲風閣,各有廊道與含元殿相連,殿前兩側的龍尾道各長78米,攀升三重臺階通向朝堂。這是大明宮最具代表的建筑,布局規正嚴密、主次分明,尺度宏大,其規模是故宮太和殿的三倍。公元883-896年間連遭兵燹之厄,漸成廢墟。

(3)保護模式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更多地關注遺產的文化價值,忽視其經濟價值的存在。遺產的保護是政府單一的事務,由于公共財力的限制,許多城市遺產在風雨中孤獨地沉睡。由于片面強調文化價值,忽視經濟價值,遺產保護對城市來說,成為歷史的負擔和財政的包袱。充分尊重城市遺址文化價值的同時挖掘其蘊涵的經濟價值。

遺產最積極的保護方法就是利用。大明宮的保護打破了遺產保護政府的一元化格局,是民間資本介入城市遺產保護的一個嘗試,也是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并重的一次實踐,為西安眾多遺址的保護利用闖出一條新路。

(4)展示方式

① 整體措施

遺址整體保護技術上有選擇地借鑒日本平城宮的經驗。“前朝”部分規劃為遺址文化公園,采用臺基復原展示為主的模式,形成個性化的遺址文化主題;“后宮”部分圍繞太液池的復原,園內建筑遺址主要采用堆土標示展示和植物標示展示方法,用森林公園的建造手段體現城市綠肺的休閑環境價值;大明宮南部未探明地區,則采用覆土保護低密度開發的可逆式發展保護模式。

② 御道展示

界面概念――一個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構建起來的御道廣場,可以將西安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燦爛文明之光折射到未來,將歷史與未來連接在一起。這是其設計的思考原點和始終堅持的創意。這個界面越純粹,折射到未來的光芒就越深遠,西安的發展空間就越廣闊。這一“界面”是一個鮮活的場景,而非一塊僵死的廣場,具有千變萬化的內容,而非一成不變的形象,是新世紀西安推動時間軸發展的發動機。

它作為“懸浮狀態的工程體”覆蓋在唐地面及其保護土層之上,能夠有效地保護大明宮御道廣場的文物現狀,并可以提供給未來的考古研究者靈活的考古“工作平臺”。 以高清晰LED布置在“界面”的北端,臨近含元殿遺址,將含元殿以倒影的方式在御道廣場上加以展示,并利用電腦虛擬三維科技和高科技介質,使影像反轉,與現狀遺存重疊在一起,讓人仿佛置身于唐朝盛景之中。

5.大遺址保護的點滴體會

西安多年的遺址保護與利用的探索和實踐,已從被動到主動,從單一到復合,從單純政府到多元參與,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我們的體會是:

(1)城市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在保護過程中應讓遺址發揮相應的社會作用,煥發新的生命。

(2)城市遺址的保護具有四維的特點,應考慮遺址的共時性和歷時性,同時應營造遺址的滄桑感和當時的歷史氛圍。

(3)對于城市中心遺址的復興總是伴隨著商業利用,既要發現遺址的文化價值,也要挖掘其經濟價值。

(4)不同遺址類型應采取不同的保護方式。也可采用不同的利用形式,不一定完全是政府行為,但政府必須主導。

(5)大遺址保護與建筑創作引用“城市復興”的理念來達到中國傳統建筑美學的復興,而其中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將伴隨著文化的理念復興而逐步走向城市設計與城市文藝的復興之路,對于正在蓬勃向上的中華民族而言,傳統建筑的復興很大程度上影射著中華文明與文化藝術的復興。這一復興它并不是照抄照搬,也不是修舊如舊,更不是從傳統到傳統,而是由傳統、文脈、和諧、神韻等真正達到城市的文化復興。

結語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它的天然優勢就是源遠流長、厚重博大的文化積淀,這種歷經千年而積累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任何人憑借熱血和干勁都難以速成的,所以,作為規劃管理部門,不僅是行政管理者,更是歷史文化遺產繼承者,將先人文化產業發揚光大,不僅是對城市的最大貢獻,也是對發展的最好理解和推陳出新。因為這種文化傳承最終讓市民得到了發自內心的微笑和安居樂業。這種注重文化的發展思路,不僅僅是為了文化,更是為了人的發展、人的尊嚴、人的權益回歸和內在的精神幸福以及其樂融融的社會場景。城市發展的定位最終用市民的和諧感和幸福感來界定、總結,這是一種行政超脫,更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果斷踐行。由此,城市成員得到的幸福才會真實形象起來。所以,把西安建設成為中國的文化之都不僅是我們的責任,更是對西安歷史,西安市民最好的貢獻。

篇5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在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同時,也對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截至6月5日,國家文物局共收到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山西、湖北7省(市)文物行政部門關于文物受損情況的統計報告,共有16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2處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5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不同程度損害,共有2766件館藏文物受損,其中珍貴文物292件。文物系統干部職工1人死亡,多人受傷。

四川省文物受損情況最為嚴重,共有8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都江堰),17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03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不同程度損害。館藏文物1839件受損,其中,珍貴文物189件。另外,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處。作為重災區的成都、綿陽、阿壩、德陽4個地區文物建筑、博物館垮塌、文物損毀非常嚴重,文物損失慘重。“最為嚴重的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建筑群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巖寺,文物建筑大面積坍塌,未倒塌的也全部成為危房;北川縣文管所保管的館藏文物全部被毀。”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稱,“隨著調查的進一步展開,估計實際損失還會更大。”

甘肅省和陜西省文物受損情況也較為嚴重,兩省文物受損單位分別涉及8個市(州)和7個市35縣(區),甘肅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受到不同程度損害。16座博物館館舍遭破壞,其中隴南市武都區博物館館舍和館藏文物受損比較嚴重。607件館藏文物受損,其中珍貴文物61件。陜西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受到不同程度損害。308件館藏文物受損,其中珍貴文物41件。值得慶幸的是,全省未發生一起不可移動文物和保護設施完全坍塌現象(截至6月5日),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只有個別立俑傾斜了0.5度,粘合處有輕微裂紋。

重慶市文物受損情況相對較輕,文物受損單位涉及26個區縣和4個市直屬文博單位,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包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大足石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受到不同程度損害。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處,市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文物保護單位受損主要是墻體傾斜、裂縫,屋頂瓦片脫落等。館藏文物受損12件,其中珍貴文物1件。

另外,云南、山西、湖北三省共有2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只發現少許裂縫,作為世界最高木建筑的山西省應縣木塔完好無損。

公眾普遍關心的名勝古跡中,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都江堰魚嘴出現裂縫,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廟片區山體滑坡,秦堰樓下沉,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三官殿、觀瀾亭等建筑和圍墻全部垮塌;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第5窟中龕右壁菩薩的左臂肘部局部破損及裂開,右龕主佛右手扭曲移位,第133窟9號龕主佛右手腕部也出現了移位;西安大雁塔外觀雖無明顯變化,但塔室內四面及券洞頂部2至7層有粉層裂縫,4至7層塔室有部分粉層成塊狀脫落,目前暫停游人登塔。

■文物系統全力抗震救災

地震發生后,全國文物系統抗震救災工作迅速啟動。國家文物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部署和開展文物系統抗震救災工作。5月12日地震發生當天,國家文物局迅速與地震所波及地區的文物行政部門聯系,了解文物系統受災情況,慰問受災文博單位職工,并連夜印發了《國家文物局關于做好震后文物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有關地區文物部門加強對抗震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采取緊急措施,加強館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及時做好災情的上報工作。5月13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又緊急召開了局長辦公會,進一步研究部署地震災區的文物保護工作。從5月13日起,在國家文物局政府網上每天一次或數次及時震情通報,公布文物受損情況。

震區各省市文物行政部門也均于第一時間緊急召開現場會,部署救災工作。四川省文物局深入了解文物災情和人員傷亡情況,并及時報告國家文物局;重慶市文物局建立了災情信息報送制度;陜西省文物局抽調文物保護、建筑規劃、結構力學等方面專家學者組成文物防震救災專家組,分3個小組奔赴災情相對嚴重的西安、渭南、寶雞、漢中等市調查災情,現場評估災害損失情況,提交了檢查報告和應急措施;甘肅省文物局在5月13日即派人赴災區勘察,目前已完成受災嚴重的隴南市的所屬9個縣區及天水、武威等市的受災勘察工作。

災情發生后,各文博單位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疏散參觀人群,緊急關閉開放館舍,實施了24小時雙值班制度,確保了人員和文物的安全。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10分鐘之內就緊急疏散了4000名觀眾。

文物保護不同于其他工作,地震發生后,盡管余震不斷,危險重重,為防止次生災害和盜竊行為的發生,都江堰市文物局全體干部職工顧不上自身安危和家人情況,仍然全天候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及時搶救轉移館藏字畫和瓷器等文物:迅速將文物從六層文物庫房轉移到一層,并將文物用海綿、軟紙進行包裹,對藏品柜進行了支護加固。5月14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趕赴成都和都江堰調查文物受損情況,看到此情此景深為感動,迅速向局里匯報,國家文物局緊急購置100頂軍用帳篷支援災區文博單位。

在妥善安置文物和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文物系統干部職工積極投入到當地的自救工作中,大多數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都開放了所管理的空地和廣場,為當地群眾提供緊急避難場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5月19日一天就接待了約20000名受災群眾。

“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受到不同程度損失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永陵博物館克服困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免費對外開放,4家博物館共計接待游客11888人次。

5月19日至24日,單霽翔率工作組赴四川、重慶、陜西、甘肅等地震災區第一線,看望慰問災區文物系統干部職工,實地調查災區文物及文物系統受損情況,連續召開4次現場會議,研究部署地震下一階段文物系統搶險抗震救災工作以及地震博物館的籌建工作。

5月25日至6月1日,國家文物局張柏、童明康兩位副局長分別率專家組赴四川,對文物損毀情況進行詳查評估、提出下一步搶險和保護方案。

■率先修繕都江堰

地震后,國家文物局即組織了全國各省、有條件的市、縣文物部門,以及專業隊伍,對口支援災區震后文物保護工作。專家組擬定了災后不可移動文物修復原則,按照輕重緩急將文物救災工程分為搶險加固工程、修復工程和重點修繕工程三大類。對面臨坍塌、損毀危險,存在嚴重隱患的文物建筑實施搶救加固工程;對已經完全坍塌、損毀的文物建筑視情況實施重建工程;對局受部損但暫不影響整體結構安全的文物建筑實施重點修繕工程。

都江堰不僅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圍繞其開發的旅游產業也是都江堰市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經研究,國家文物局決定率先對其進行修繕。

專家對都江堰世界自然文化遺址進行現場考察后認為,景區文物的災后現狀是:整體尚存、局部垮塌。都江堰3個主體工程中,魚嘴在余震中受損,出現裂縫,但不影響其功能,飛沙堰、寶瓶口無礙。“十分慶幸的是都江堰工程主體沒有受到大的傷害,飛沙堰、寶瓶口、魚嘴等重要部分經詳查,都未出現險情,其中魚嘴上的裂縫也是20世紀80年代水泥封護部分的裂縫。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傾注了畢生精力興建的造福成都百姓的水利工程經受住了考驗。”單霽翔說。但是國內最大一處紀念李冰父子的祀廟――二王廟,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二王廟總建筑面積12000多平方米(其中6000多平方米列入文物建筑),嚴重損毀面積4000多平方米,部分損毀面積7000多平方米,整個二王廟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伏龍觀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損壞。單霽翔介紹,震后第一個修繕項目將從二王廟和伏龍觀中二選一。目前,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清華大學城市設計規劃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等機構的古建筑保護專家共計20余人組成的工作組已在二王廟展開勘測與設計工作。

“原樣修復”將是本次修繕工作的原則,“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照原樣修復,盡量使用原有材料,能使用的一磚一瓦都要用到。至于損壞嚴重的,將啟用現代科技材料結合民間工匠進行修復工作。”

在過去兩年里,四川省和都江堰市的文物保護部門已對二王廟做了很多保護性的測繪,每個古建筑的具置,包括長、寬、高等數據,都有完整的圖紙記載,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搶收現場的建筑材料。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呂舟強調,修繕工作在盡量使用原材料的前提下,還要融入一些現代建筑的觀念,以降低今后再次發生地震時的損失。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支持。

據了解,四川省文物局已于6月5日前報送《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文化遺產搶救保護規劃大綱》至國家文物局,后者6月5日上午組織召開規劃大綱評審會,并于6月6日將規劃大綱及評審意見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據估算,修復由地震造成四川等7省(市)的受損文物,約需資金60億元。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上報財政部,希望能夠突破常規,設立專項資金。

■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次地震的重災區――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區,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震使羌族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墻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無影塔等無不遭到毀滅性破壞。大地震中,眾多北川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傳,熟知羌族技藝的傳人遇難意味著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從此“斷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面臨著滅絕的威脅。

加快藏、羌民族聚居地碉樓與古村落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進程的呼聲日益高漲,國家文物局相關人士表示,在充分考慮公平原則的前提下,這些建議會納入視野。與此同時,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批準了北川羌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報送的《北川羌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搶救和保護此次地震災難中的北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法制保障。《條例》要求有關部門將“對即將消失的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時組織搶救。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按專業標準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地記錄,并完整歸檔,妥善保存和管理”。中國民族博物館也將啟動羌族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項目。

■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

地震發生后,陸續有社會各界人士提出了建立地震博物館的倡議,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初步認可。總理5月22日重返北川考察時,也提到將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予以保留,修建地震博物館。

5月28日國家文物局曾會同四川省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就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召開了第一次專題座談會。6月2日,四川省文物局召開汶川大地震遺址博物(紀念)館、紀念地前期準備及地震文物征集會,并派出包括省文物局、地震局的專家組成考察組赴都江堰、綿竹、什邡、綿陽、青川等地進行地震遺址、博物館選址考察。6月5日,國家文物局再次召開專家座談會,進一步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并計劃將具體意見和建議盡快納入四川省災后重建總體規劃。

國家文物局方面表示,地震遺址博物館不是旅游場所,它是保持歷史記錄的文物,也是供人們憑吊、寄托哀思的一處紀念地,博物館除保護好北川縣城地震災害遺址外,還可能包括汶川、都江堰等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震后場所,以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地震遺址系列。單霽翔說,無論在地震學、地質學、建筑學還是科學抗震救災方面,地震博物館都有重要的價值,此外“遺址記錄了一場特大自然災難,許多無辜的生命被壓在了廢墟下,它應該是一個飽含情感、紀念生命的地方;同時,它也記錄了一場浩大、感人的全民戰斗,展現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偉大力量。因此,地震遺址應體現紀念性和教育性”。

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撰文倡議,應將“以生命的名義珍愛生命,以不屈的精神重建家園”當成地震遺址博物館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可演繹成“地動山搖,遺址為證”、“緊急應對,奮起救援”、“珍愛生命,不屈不撓”、“大愛無限,江河動容”、“暢通信息,重視科技”、“科普為先、科研為重”、“挺起脊梁,重建家園”、“人與自然,永恒話題”等副主題,建立相應的展區和展館,努力凸顯定格和警示、真實和完整、見證和啟迪、紀念和緬懷、保護和探索、科普和科研等主要功能。

對于中國文物界來說,保護和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是一個新的課題,需要會同地質、地震、建筑、規劃、社科、民俗等各方面學者進行科學、嚴密地研究。

■加快“中心庫房”建設

地市級博物館的文物庫房基本不達標,這是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走訪災區后的結論。“這么多年,許多縣的文管所就兩三人,但保管的文物級別很高。我在一個地方看到,出土文物放在14平方米的庫房里,一排保險柜,里面有9件國家一級文物,幾十件二級文物,但這個庫房就像一個菜窖,蓋上板,人睡在上面,說人在文物在。我說,如果把你綁走了呢?”單霽翔介紹說,綿陽市博物館的中心庫房在此次地震文物保護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所藏5000多件文物僅1件受損。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進中心庫房的建設,并抓緊中心庫房的改造達標工作。

早在“八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就開始在全國文物部門推廣建立中心庫房工作。中心庫房又被稱作“文物銀行”,其建立旨在配備和整合一個地區的文物資源,并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綿陽市中心庫房是國家文物局支持重點建設的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中心庫房之一。庫房集納了所屬7個縣市,包括北川、汶川等重災區的數千件珍貴文物,簽訂了代管協議,采取分類建檔、規范匣裝方式予以保存,安全性很高,同時不影響文物的展示。“我一進中心庫房,心情立刻就好了許多。只有一只大瓷瓶由于體積太大無法放入專柜,在地震時被震碎了,但是可以修復。這真是奇跡,否則地震就把這里的珍貴文物一網打盡了。這是悲情中唯一的一次安慰。”單霽翔很為綿陽市文物得以幸存而感動。

“十一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文物局設立“國家‘十一五’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對國有博物館文物庫房的新建和改擴建、館藏文物的保管及安全設施建設等工作進行專項投入,其中也包括支持區域性文物中心庫房建設項目。計劃增設100所中心庫房,已確定在內蒙古、黑龍江等省區的地市級城市建設17個中心庫房。

■文物保護如何走出“猝不及防”陰影

地震發生后,國家文物局組織了專家組奔赴四川、重慶、甘肅、陜西等地,對受損文物進行深入地實地勘查和評估定損,并組織搶救和搶修。

“專家組的工作重點是摸清不可移動文物以及博物館人員、建筑、文物的具體狀況。”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說。

有關文物專家說,地震中文物受損如此嚴重,原因之一就是大地震波及的省份基本都屬于我國文化遺產的密集地區。以四川為例,受災地區不僅有都江堰、青城山、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遺產,還有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臥龍、九寨溝、黃龍等自然保護區,這些地方匯集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物資源。毀損遍及文物古跡遺址、館藏文物等多個受保護的文物種類,毀損范圍涵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說,近年,很多縣都擁有了自己的博物館,社會上已經形成范圍較廣、規模龐大的博物館群,這也是此次損失較大的原因之一。

“文物部門保護意識的缺乏是此次文物損壞嚴重的又一個原因。”宋新潮說,有些文物收藏單位的設施不完備,特別是縣級文管所,由于文物沒有裝入囊匣保管,在地震時出現落地現象。同時,對文物建筑和文物保管、陳列、展示工作的防震措施,也缺乏具體要求。

“一些文物長年得不到修繕,遇到特別重大的自然災難就會‘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嗚呼’。”重慶市文物局副總工程師吳濤說。

5月26日,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帶隊的抗震救災文物保護專家組抵達二王廟景區,這表明四川災后文物復原修繕工作正式啟動。

關于文物具體的修繕和重建的開始時間,童明康說,必須等到余震過去,呈現平穩狀態時才能開展。自然文化遺址屬于國家級別的,還需要協同世界自然文化遺址相關組織、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一起制定具體的修繕方案,并待文化部批準后方可開展實施。

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組織未受災的實力雄厚的文博單位,著手開展古建修繕和文物修補的準備工作,制定搶救維修的具體方案。6月中旬,將召開全國文物系統支援災區動員大會,簽署協定,進行對口支援。

一些文物保護專家說,文物不同于其他,“重建”二字背后更多的是如何尊重原貌進行修繕和保護的問題。而古跡遺址和館藏文物又需要區別對待,重建文物的過程中稍有不慎,文物將失去原有的歷史模樣和意義。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認為,災后文物的修復工作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和倒塌的民房不同,遺址修復不能操之過急,如何恢復原有遺址的建筑風貌,需要經過國內權威專家的論證,確定方案以后才能實施。除此之外,保護性修復還需要翔實的檔案資料。如果古建筑完全倒塌,就根本沒法修復了。

依照我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中關于保護原則的規定中有一條就是必須原址保護。據羅哲文介紹,文物學家一般把這個原則稱為“修舊如舊”。在這次地震中遭受嚴重創傷的不可移動文物也要依據這個原則進行。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說,如果有些地點經過專家的論證,確實不具備在原址上修繕的條件時,才可以考慮異地保護。《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也規定了這樣的條款:只有在發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或因國家重大建設工程的需要,使遷移保護成為唯一有效的手段時,才可以原狀遷移,異地保護。

根據《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規定,文物保護工程分為保養維護工程、搶險加固工程、修繕工程、保護性設施建設工程、遷移工程等。羅哲文介紹,在這次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恐怕這些工程類型都有可能用到。他說,文物修繕和保護本來就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決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就能結束。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可能需要分階段根據文物的需要進行各類工程。

關于毀損文物修繕的具體承擔方是誰的問題,國家文物局有關工作人員說,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文物保護單位需要修繕、遷移、重建工程時,涉及建筑活動的單位,應當同時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另一種是不涉及建筑活動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只要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都有資格承擔。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我們為毀損文物惋惜的同時,也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重慶市文物局副總工程師吳濤認為,加強平時對文物的監管、明確分級負責制等都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對策,同時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辦法來應對突發事件。

“我覺得,地震多發國家日本對文物的地震防范措施值得我們學習。”徐蘋芳說,日本的文物大多都是用底座固定在柜子上的,即使柜子倒下來,文物也沒事。而且,日本的博物館抗震級別也非常高,通常會成為地震發生時人們的躲避之所。

在涉及文物保護的各種法律、規章、辦法中,只在《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中有一條涉及預防災害對文物毀損的原則性規定:預防災害侵襲。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要充分估計各類災害對文物古跡和游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制訂應付突發災害的周密搶救方案。沒有一個實施細則,這樣的原則性規定很容易就淹沒在眾多法律條款之中,從而在現實中失去或者降低了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