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設計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共空間設計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共空間設計存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存在問題

引言:

教育事業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繁榮昌盛與發展,其中大學教育在國民教育中也尤為重要的,培養的人才不但為祖國的未來提高國家民族的素質,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恰恰這么重要的教育場所,高校校園空間環境的建設完善及質量更是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校園的公共空間建設不單單是美化環境的功能,亦能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心理,促進他們的成長成才,比如學校的公共環境景觀能潛移默化的激勵學生的信心。在日益發展的社會中,這些也越來越重要,對于大學生的交往、健康、信心等方面都逐漸得到好的激勵暗示及塑造。因為環境空間能對人有潛移默化的暗示及激勵塑造的作用,所以在高校校園的公共空間環境建設上更為重要。

一、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重要性

“公共空間”這個名稱的解釋是相對于私人專用空間來說的,指的是一切非限于特定人群使用的外部公共空間,并在這個空間里,可以向群眾提供進行一定社會群體或獨體活動的場所。而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主要服務于學校的師生,而對學生服務更是主要的。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社會群體,置身于校園這個特定空間里,他們在校園中的活動比較有規律可循,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既有具公共活動的普遍性又具有其個體的特殊性。公共空間,狹義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它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廣義是指公共空間不僅僅只是個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進入空間的人們,以及展現在空間之上的廣泛參與、交流與互動。這些活動大致包括公眾自發的日常文化休閑活動,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會。

此外,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的日益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國家的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國家對于高等教育更加比以往重視。各地區的綜合性大學也相應增加,逐步發展壯大,各門學科也興起并發展的如火如荼。也有更多的新校園都建設在遠離城市的郊區乃至更遠的地方。而新校園的公共空間設計建設也面臨新的挑戰,因為環境對于大學生的心理成長、學習興趣、品德修養、價值觀取向等有一定的影響。而那些建校比較早的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設計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所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將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作為研究符合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對校園建設的需求。

二、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存在的問題

與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相比,這一代學生物質上無疑是豐裕的,但他們在精神上卻是痛苦、迷茫的。給高校校園內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實現自己、與人交流的公共空間,將對大學生精神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

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指的是在高校校園內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文化、相互交往、漫步休息、公共業余活動等功能的空間。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規劃設計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保護和構建校園的生態系統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交往空間。從我國目前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現狀看,普遍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缺少。現在,大多數的高校校園公共空間大多是以往的規劃設計,進入大學校門,要么是廣場,要么是雕塑,伴隨點綴花池,中心對稱式,大多顯得單一枯燥,印象也深深得留在了大學生的心里。但繼續進入大學校園,會發現,除了功能用的建筑樓群及美化作用的設施環境外,高校公共空間環境的建設更是顯得不足及缺少,沒有真正在高校校園環境規劃中真正的得到展現。

2、高校公共空間環境的作用不大。“有時候設計者期望的設計達到某種效果或者產生某種氛圍,并能讓人們得到滿足,但是卻恰恰相反,往往都是浪費空間,或者不被人認可。在高校校園公共環境空間內,它有這么幾種:第一種是非人性化的空間,比方在很小的場地上設計布置公眾活動性強的環境空間,恰恰得不到滿足,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反作用;第二種是非文化空間,比很普通很沒有意義的很俗的雕塑、踏步、走廊等;第三種是矛盾的空間,比如在人流密集的路側安放休息學習用座椅,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下設計安排封閉性的私密空間等。在長春城市的高校的調查調研中大多存在這么幾種情況。有的學校更是留著空地浪費不利用閑置。大多數的公共空間環境在高校校園公共環境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 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不適應校園的生活所需。比如,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大多進入高校校園內,常常就會在建筑的入口處或是校園道路的交叉口處,會有展板及宣傳欄,大多是商家的廣告,真正對學生宣傳教育的意義不大,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交通空間。也成了校園環境的一個難以根治皮膚癬。不能滿足高校校園大學生的生活所需及成長需要。

4、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普遍存在雷同的現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設計受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高校及所在城市的主題文化所影響的。比如南方、北方的高校的公共空間設計受地域及氣候影響就有所不同;理科、工科、文科不同種類的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受學科影響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地區不同城市文化主題下的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也有所不同。高校校園環境營造的公共空間環境,應該滿足和促進大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相互的活動可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團結和凝聚力以及對高校校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設計直接或間接影響作用于大學生的心理及學校的環境氛圍。縱觀現在的校園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沒有著重考慮到這些影響因素,以休閑娛樂為目的居多,故設計理念大多雷同。

三、結語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應該多強調人性化,因地制宜,創造出優秀的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心靈空間、文化空間等,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此外,環境與人的心理及行為有密切關系,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作為人的外部心理環境,它對人心理的意義尤為重要,高校大學生處于人生的特殊時期,對校園公共空間環境的重視也體現了設計者及學校對學生心理的人性化關愛。最后重要的是,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僅是高校校園整體規劃眾多內容中其中的一個部分,一個好的高校校園的設計規劃,不僅僅體現在的是高校校園的某個公共空間環境的設計規劃,但是一個出色的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卻能成為校園整體規劃中的一個亮點,并為師生尤其是學生更好的服務,也關系到學生群體的發展、高校教育的發展、國家經濟的發展及國家的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 陳家琦。 從學生需求看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J]。 山西建筑, 2007, (07)。

[2] 歐詩,陳建。 高校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探析[J]。 規劃師, 2003, (09)。

[3] 鄭堡元,秦華,何為。 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人性化設計探討――以西南大學共青團花園為例[J]。 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 2009, (01)。

[4] 劉靜,梁天一,董和壁。 大學校園公共空間環境構架與效用分析――以北京師范大學主校區為例[J]。 管理與財富, 2008, (09)。

篇2

【關鍵詞】: 工程造價招投標竣工結算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 TU7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工程建設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分階段進行管理的過程。而工程造價控制工作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它對工程項目經濟目標的實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深對工程造價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是實現預期的項目投資目標和經濟收益的要求,也是社會經濟實現有序發展的必然趨勢。

建設工程造價在我國長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嚴重影響著建設工程投資效益管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就是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其目的不僅在于把項目投資控制在批準數額之內,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效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和發展,建設工程造價控制也出現一些新問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價管理盡快納入規范化、系統化、法制化軌道,已是當務之急。

二、建設工程造價過程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過程控制——項目決策階段

(1)在項目建議書階段,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缺乏主人翁意識,提交的投資估算內容過于簡單,往往造成漏算。

(2)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建設單位委托設計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編制投資估算,該投資估算經審批后將作為此項目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由于本階段工程量不明確或建設單位為了項目得到批準,令被委托方故意低估,造成估算準確性比較差。

2.過程控制——項目設計階段

(1)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是設計人員根據設計委托進行現場調查,選擇方案,進行設計,不同階段向造價人員提供資料,進行估價或預算。造價人員對工程概況、工地現場情況了解很少,無法將各種影響因素考慮全面,造成造價準確度不夠。

(2)設計方成本的控制意識不夠。設計方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先進性,而不注重工程造價中成本的控制,往往造成概算超估算。

3.過程控制——招投標階段

(1)當前在招標投標過程中存在著不合理的競爭。一些少數有權威的人士,將工程建設項目以不公正的手段進行交易,使工程造價難以控制,施工單位為了自己企業的利益,要一味求追加工程費用,所以這種不符合工程的招投標,指定的承包商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是工程造價超額的隱患。

(2)在招標工程中任意壓價,導致工程造價嚴重失真。一些建設單位為了減少建設資金,利用僧多粥少這一現象,使得個別施工單位通過低價中標;而在施工過程中想方設法增加現場簽證及技術變更,以獲得額外收入,或干脆偷工減料,在材料上以次充好來蒙混過關,留下質量隱患。

4.過程控制——施工階段

(1)施工單位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目標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學性和先進性;

(2)材料價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購、儲存量計算不科學,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購時機,由于建設市場目前還比較混亂,材料采購價格失真,不法分子從中漁利,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60%~70%的材料費用失去控制。

(3)在施工組織方面,多數施工企業還是采用傳統的技術,現有的人、財、物沒能得到合理配置與利用,造成大量浪費,從而導致工程造價提高。

(4)施工單位從自身利益出發,通過大量設計變更,增加工程量或追求較高利潤。

5.過程控制——竣工結算階段

工程計量沒有按國家統一規定的計算規則和竣工圖尺寸進行計算,造成竣工結算工程量增加而多報工程價款的情況時有出現。結算單價隨意高套。不認真執行規定的定額或合同約定的單價,隨意高套,造成結算投資的虛增。間接費和利潤等計算,往往出現規定應扣減的項目少扣或不扣,而規定不允許增加的項目又增加。此外,計算誤差、虛設項目等問題也時有發生。

三、建筑工程造價過程控制的對策

1、項目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1)做好資料的收集,保證詳實、準確。要做好項目的投資預測,需要很多資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電路狀況、地質情況、主要材料設備的價格資料、大宗材料的采購地以及現有已建類似工程資料,對于做經濟評價的項目還要收集更多資料。造價人員要對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認真分析,保證投資預測、經濟分析的準確。

(2)認真做好市場研究。包括國內外市場在項目計算期內對擬建產品的需求狀況;類似項目的建設情況;國家對該產業的政策和今后發展趨勢等。

(3)做好方案優化。設計人員應有專業知識,了解設計意圖,熟悉工藝技術方案,和設計人員密切配合,用動態分析方法進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要在降低工程造價上下功夫。通過方案優化,使工藝流程盡量簡單,設備選型更加合理,從而節約大量資金。

2.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

(1)加強對設計單位設計圖紙質量的外部監督與審查。充分發揮圖紙審查中心的職能作用,審查、監督設計質量。

(2)規范設計概算辦法。確立設計概算須經過工程標準定額造價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審定,以確定的投資限額作為取費基數,可避免人為擴大設計規模和冒算。

(3)制訂設計獎懲制度。設計圖紙被審查中心確認為優秀設計的應給設計單位以特殊榮譽,對設計人員實施獎勵。

(4)制訂限額設計標準。限額設計是工程建設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資規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盡快組織有關部門,按建設的不同類型和規模,制訂出適宜的限額設計標準。

(5)推進新成果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優化工程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綜合效益。

3.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1)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對招投標的監督。

(2)不斷提高標的的編制質量和評標人員的業務素質,切實防止壓標或低價搶標。

(3)標底的確定原則上應使招投標雙方都有利可圖,達到雙贏的目的。在評標過程中,應在合理低價中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投標單位的社會信譽、資質情況、施工能力、設備狀況、業績等進行綜合評定,以便選擇一個既能降低工程造價成本,又能保證工程按質按時完成的中標單位。

4.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1)制定先進合理的工程造價控制目標,定期進行工程造價實際值與目標值的比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證工程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

(2)材料價格是影響建設產品成本的重要因素,嚴格控制材料價格是降低造價的有效手段。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基礎上,嚴把材料價格關,力爭把材料價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3)每個工程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各種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上、經濟上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合理的方案,以達到資源最佳配置和組織,從而降低工程造價。

5.竣工結算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

對已進入施工過程的跟蹤審計,決算審計非常重要。實行基建部門初審和審計部門終審,對工程決算的真實、可靠、合理進行審查, 可避免不應列入基建支出的費用混入建筑成本。在總決算中,要注意變更、洽商、簽證、招投標中分部分項交叉時,出現重復計算的現象。要重視對決算編制依據進行審查,包括施工合同及協議、套用定額、價差計算方法、工程價款調整方式、變更洽商簽證以及是否與相關的工程量計算相對應、決算的取費標準等內容。進行工程量審核,必須重點審核工程量計算是否符合要求,量數額的準確性。

四 結束語

建設工程造價過程控制,對工程項目能否達到預期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造價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有關造價的新理念、新規定,及時收集專業工程資料和有關數據,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控制方法,使工程造價的過程控制發揮更大的作用,以節約社會資源,全面提高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志文.對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四川建材,2010(1)

[2]張建平、蔣智生:招標投標與工程造價的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管理,2003(6)。

篇3

關鍵詞: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8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不停的穩步進行發展,我國國民經濟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對建筑設施的機電設備等附屬物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不僅要求機電設備能夠保證其使用功能,對其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只有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實行科學管理體系,將各方面都協調好,才會保證工程的質量,消除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控制中現存的問題

1.1相關材料、設備的質量問題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工程材料和設備質量的好壞的重要性,同時,我國機電產品整體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材料、設備的好壞是建筑安裝工程能否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但是仍有一些企業把關不嚴,對質量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工程中所使用的機電設備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例如,在采購建筑安裝的工程材料時,由于采購員不熟悉國家規范標準或采購員為降低成本故意混淆,不買正規所需的導線,造成防火標準和導線載流量明顯降低,不能達到技術性能指標。

1.2人員素質整體較低

人是參與施工工程的主體,施工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好壞。然而,施工企業或承包商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參加施工的很多人員屬于進城打工的農民,他們沒有受過專門的業務訓練或者是接受教育的時間有限,知識面窄,專業素質較低。對于施工中的專業知識他們根本不懂,施工中常有不規范的操作發生,時有安全事故發生,使工程的質量也大打折扣。企業忽視了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是貫穿整個建筑工程的,安裝施工人員缺少專業技術培訓,無證上崗,盲目施工,極易在安裝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是工程存在安全隱患。

1.3安裝操作存在問題

在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操作流程的不規范會造成安全事故。對于進行變配電安放的地方挑選的問題中,若安裝的順序不夠合理,將會影響施工過程中所進行相關的設備,同時也將不能保證維修護理的正常進行。機電設備安裝中需要使用許多連接,螺栓螺母連接是機電設備的常用安裝連接方法。當連接過緊時,螺栓在機械力與電磁力的長期作用下容易產生疲勞失效,導致螺栓剪切或螺牙滑絲等連接松動故障,從而引發事故;連接過松,則會導致連接松動失效。因此,在安裝操作之前,企業應對人員進行培訓,是之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從而避免安全事故。

2. 建筑工程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控制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2.1提高人員素質

良好的人員素質是建筑機電設備安裝質量的基本保障,所以,企業應加強施工人員業務素質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參與現場安裝的施工人員,崗前要經過培訓,并掌握所需的安裝知識和安裝標準,使之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在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還需對設備安裝的安全性、合理性等進行全面檢查。與此同時,安裝質量負責的相關人員要嚴格監督現場安裝工作,嚴格把關,及時分析并解決機電設備安裝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除了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外,還要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以確保消除安全隱患。在執行一些大型工程時,由于機電設備安裝需要有很高的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只有這樣,施工單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2.2緊抓產品質量

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項目經理必須正確領導,建設起適宜的質量管理體系,做出合理、協調、統一、科學的分配,使與項目有關的管理人員能夠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從而提高管理水平,抓好產品的質量。在布置安裝任務后,工程項目的負責人必須很快地搭建項目管理體系,正確處理工程質量、工期、成本三者關系,安排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設計研究,為施工做好技術準備。同時,快速地對施工場地進行規劃和安排,為開工做好準備,以方便工作人員進場后就可以立即施工。項目負責人還應讓全體施工人員清楚地認識到質量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從而確保產品質量。

2.3加強對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材料、設備管理

材料、設備的好壞是建筑安裝工程能否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只有對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材料設備進行嚴格控制,才能確保建筑安裝工程的順利進行,所以施工企業對施工相關的材料、設備必須嚴格把關,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從而消除質量隱患。選購的工程材料和設備必須有相關的合格證明資料,產品主要技術參數及性能都必須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技術標準,經檢驗審核認定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對不合格產品應禁止用于工程中。

2.4在安裝過程中保證安裝質量

機電設備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的,施工人員在安裝時必須根據計劃和固定的順序來進行。安裝人員如果隨便改變計劃或調換設備的安裝順序,就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還可能會影響進程。機電設備安裝時還必須要分清主次,明確安裝施工中的重點環節,并在重要環節上加強監督。對于安裝工程中的子項目,施工領導應該進行統一規劃布置,統一指揮,使它們之間相互協調。機電設備通常有多種安裝方式,但最常規的安裝方式是在大量的實際運用中總結出來的,具有更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且會給維修帶來很大的便捷,所以,在安裝時應盡量使用最常規的安裝方式。

2.5加強監督體制的建立

材料、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在施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企業要建立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體制,打造一套適合它的的監督體制,將企業的各項職能與質量管理相結合,將質量責任落實到位。并且,可以通過建立有關的群眾監督渠道,讓群眾監督,使建筑安裝工程更好地進行,使它為人民謀求更大的利益。單位還可以通過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從而發現建筑安裝工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并積極改善它,使之更加健全,更加合理性,更加有效。單位可以利用監督體制的科學性,及時發現并處理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并將之反饋給單位領導,使其能夠及時改進工作。

3.結語

機電設備安裝是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建筑工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在很大程度上的決定著其企業在競爭中的位置。建筑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控制是一項全面細致的工作,它貫穿著工程的整個過程,機電設備安裝的施工好壞將涉及到整個建筑的所有機電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安裝機電設備的施工單位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在施工前積極組織施工人員參加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機電設備安裝時,施工企業應制定合理的安裝計劃,積極采取措施以避免安裝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加強相關的質量控制管理,以保證機電設備的運行質量。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發展、進步,才能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周常斌.淺談建筑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心,2009.12.

篇4

關鍵詞:建設單位;工程成本控制;問題;措施 

    0  引言

    工程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協作部門多,而目前包括從立項到竣工結算的全過程、全方位的投資管理還沒有完全形成,投資管理中的各個層面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從而導致工程投資中損失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建設單位為了提高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和效果,必須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

1  建設單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不少建設單位對項目考察不到位,盲目立項,立項后,在施工過程又缺乏有效控制,導致施工成本超出概算,投資失控。項目建成以后資產折舊額過大,投資回收期無限延長,甚至出現無法收回成本的現象。建設單位將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為設計單位的事而不聞不問。

在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重視程度不夠,工程設計人員往往偏重于設計質量與功能,不注重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有些設計的安全系數大大超過設計規范要求,由此造成許多投資浪費。有的建設單位在施工圖設計過程中審核不嚴格,對甲、乙方的圖紙會審、設計單位的技術咨詢的把關也不嚴。并且在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對工程變更沒有進行主動有效控制而導致投資失控。建設工程預結算是一項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核算工作,這項工作很繁瑣,需要編審人員認真對待,這就要求編審人員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編審人員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還有,在結算時施工單位高估冒算現象比較普遍,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較多的收入,采用多計工程量、高套定額單價、巧立名目等手段人為地提高工程造價,而不采用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創造社會信譽等正當手段。

2  建設單位成本控制具體措施

2.1 設計階段對工程成本的控制  為了抓好設計工作,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積極開展設計招標。設計方案好、設計水平高的設計單位能設計出工藝流程合理,建筑結構簡單,工程造價低廉的工程項目。通過設計招標和方案競選的方式擇優選擇好的設計方案和信得過的設計單位。充分運用價值工程優化設計方案。針對同一個建設項目而言,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不同工程造價就不同,通過價值工程對方案的比較,功能相同的選擇造價最低的,或造價相同的我們選擇功能最優的設計方案。適當提高設計費用,獎勵設計人員,為降低工程造價提供可能。一旦設計概算形成后,建設方可以以要求設計方在概算的基礎上若能使施工圖預算造價每降低多少個百分點,就獎勵設計人員相應的工程造價費用作為設計費,以這種方式調動設計人員的積極性,盡量多計算、多畫圖,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降低工程造價。

2.2 投標階段對工程成本的控制  建筑工程采用招投標是降低工程造價的一個好方法。它比直接發包要降低造價15到25個百分點。通過招投標選擇施工單位或材料供應商對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進度都非常重要。招標工作應遵循公平,公開,公正,誠信的原則;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然后編制招標文件;合理低價者中標,不過也不能絕對低價中標,以避免低于成本價而惡意競爭。

2.3 制定嚴密有效的合同條款  對工程變更及索賠實行有效控制是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的關鍵。針對當前工程量清單報價的方式,施工單位往往采取低價中標,索賠贏利的方式承攬工程。作為設單位應該事前把關,主動監控,嚴格審核工程變更,特別是要嚴格控制增加投資的變更,減少不必要的工程費用支出,避免投資失控;合同雙方應嚴格遵守合同約定,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限、內容認真履行好各自的義務,避免違約索賠,從而有效控制成本。

篇5

,分析了建設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并提出了具體解決對策與方法措施,希望能為工程造價控制的相關實踐提供參考

借鑒。

關鍵詞:工程造價 建設項目 過程控制 問題 解決措施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和企業對建設項目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大量工程建設遍地開花。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解決工程造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普遍被忽視,不利于有效地全過程控制工程造價。由于每個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建立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系統是很有必要的。目前,雖然部分企業己經建立了全過程造價管理的體系,但是各階段并沒有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有效開展,因此,對目前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特點及全過程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工程造價的特點

圖1 工程造價控制的各個階段與造價控制的關系

圖2 各個階段對造價控制對全過程造價控制的影響

工程造價的控制取決于工程設計、計價、施工、竣工等各個階段,(如圖1)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控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項目的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限額內,合理使用人力、財力、物力, 保證工程項目管理的目標得以實現。因此,需要在項目造價管理中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也就是全過程造價管理。根據不同階段對工程建設造價的影響能力采取具體措施,進行有所側重的控制,(圖2)為項目各個階段對造價影響力的大小。

2、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很多工程項目都存在“三超”現象,即結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資失控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存在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地區和行業差別造成預算偏差。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建設項目已經打破了地區性和行業性,異地施工、跨行設計的單位和企業越來越多。由于我國現行的造價管理規定因地區和行業的差別而有所差異,導致了跨地區和跨行業的承擔單位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區或涉及行業的相關規定,使其在實際的程造價預算過程中出現偏差。

(2)缺乏動態的造價管理模式。由于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等不斷更新,編制工程造價時,就需要根據市場動態進行定額換算。但是由于我國現行的造價預算方法多為缺乏動態理念,定額消耗量常常以幾年前的統計資料為基礎,不具有時效性,難以準確反映現在以及將來的實際情況。而新增補的定額一般都是由典型工程測算出來的,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造價確定上的不準確。

(3)缺乏建設項目全過程的綜合管理。我國現行的造價管理模式大多是階段性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可能不是一個單位,沒有統一的造價管理目標,也缺乏相互溝通的機制,而工程監理單位很少介入投資決策分析,只局限于施工階段的質量與進度管理。設計單位局限于設計,而缺少對設計方案造價指標的控制約束,容易預算偏差。

(4)造價管理人員業務能力欠缺。由于自身專業背景與素養的局限,管理人員不能滿足造價控制工作的需要。投資預控能力不夠,致使工作階段滯后,項目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較好地組織協調各工程項目主體間的關系。

三、建議

1、項目前期階段精心準備。前期工作最重要,任務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設計和招投標。項目可行性研究需要對對擬建項目所進行的全面的經濟技術分析論證,做出關于項目建設的技術性、經濟性、適用性的結論,要實事求是、系統全面,為后期工作提供依據;項目設計推行限額設計,即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投資估算來控制初步設計,保證設計科學性的前提下,實現對投資限額的控制與管理并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招投標實質上是一種市場競爭行為,是為了優選最近方案和最佳單位,全過程應當公開、公正。

2、施工階段嚴格控制。施工階段造價控制較為復雜,施工單位必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做好人員、材料的協調工作,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監督單位應做好質量管理工作,落實監督任務,把好質量關。絕不允許施工過程中對設計隨意變更,必須將發生額度控制在定額范圍內。

3、竣工結算階段。竣工結算階段也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階段,要做好竣工資料的審查工作,確保其準確、可靠,還要建立嚴格的審計制度,對項目全程審計嚴格把關。

四、結束語

控制工程造價與工程建設的各階段密切相關,只有搞好每一個環節的控制,才能保證項目建設工程造價處于合理的范圍內,才能使造價管理創造應有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賀平安.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7

篇6

關鍵詞:公共;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一、公共空間

一般提及公共空間,首先提及的是眾多公共場所,而公眾對公共空間設計的認識,大多則停留在其作為公共場所的功能應用層面。在此筆者擬從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的對立面———公共性問題入手,對公共空間的討論重點放在公共性問題上。

(一)公共性

漢娜•阿倫特曾對公共性下過定義:“公共性是人們之間公共生活的本質屬性,它表現為在公開環境中和在具有差異性觀點的評判下形成一種共識,進而鞏固一種維系他們之間共同存在的意識的過程。因為公共性的存在,公共空間對于處在其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意味著一種重要資源,或者說是一種‘公共財產’,它是個人屬性的東西上升為共同物品的主要渠道。”筆者對阿倫特所定義的公共性有基本共識,公共性以環境的公開狀態為條件,人們從私密走向公開,關注公共問題,參與公共活動。公共性表現為一種過程,是一種公共過程。人們互存差異,以公開、平等為基礎,在觀點上形成共識,這種共通感覺,有賴于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掌握。

(二)空間公共性

建筑學對空間公共性的定義是指物質空間在容納人與人之間公開的、實在的交往以及促進人們之間精神共同體形成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屬性。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對于公眾和他們的公共活動來說,空間公共性概念作為動詞,指空間對它們所產生的一種影響,即空間公共性作用;對于空間本身來說,指空間因為作用于公共生活和公眾而表現出的某種屬性,如某某空間具有某種公共性。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但其公共性的本質屬性是一致的,下文主要探討公共空間在設計上主動地承擔公共性屬性。

(三)公共空間

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一個向所有公民開放的,公共意見能夠自由形成的空間。它的一部分由各種對話構成,在這些對話中,作為私人的人們來到一起,形成了公眾。這些公眾既不是作為商業或專業人士來處理私人行為,也不是作為合法團體接受國家官僚機構的法律規章的規約。在非強制的情況下處理關涉普遍利益的問題時,他們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組合,可以自由地表達和公開他們的意見。哈貝馬斯的觀點與阿倫特的公共性的定義相似,將公共性作為公共空間的主要屬性,從哈貝馬斯的觀點看出,為了實現空間公共性,必須要有一個作為物質存在的公共空間載體來承載公共性賴以展現出來的社會活動。

(四)公共空間的功能、目的

公共空間應該是一個具有公共性的低門檻的開放空間,使公共空間為公民公共生活能力的發揮創造了最直接、最廉價的環境,使公民公共性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公共空間內的活動具有綜合性,可以包容公共生活的任何方面,公共空間的活動一般是非正式的、即興的、非營利性的,使人們在這種氛圍中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喚起人們對政治參與和政治監督的責任感,鼓勵人們從日常生活中去創造共同體的意義,也有利于對公民進行價值教育。社會公共性是目標,空間對其作用的可能性是根本,公共空間不僅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載體和舞臺,而且也可以潛在地影響人們公共經驗的獲得。公共空間應該促進人們之間的平等交往,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表現自己;每個人都有機會超越必然世界而成為一個自由的人;每個人都能因此而獲得永恒,而作為載體的公共空間也可以因此獲得公共性認同,成為理想的公共空間。

(五)現實中公共空間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公共空間只是作為一個物質場所而存在,而其公共性意義被忽略,即使是作為場所存在的公共空間,也存在設計上缺少實用性、審美上不能被公眾所欣賞、教育上不具有引導公共性認識的問題無論從功能上還是形式上都無法體現出公共空間的公共屬性。其結果是損害了大多人的利益,失去了其公共性的基本屬性,具體表現為:公共場所只作為一個空間存在,其公共性被忽略,設計缺乏實用、審美不能被大眾欣賞、教育上不具有引導公共性認識以及培養社會責任感之用。

二、傳統手工造物原則在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公共空間作為物質存在,其存在形式對活動在其中的人在思想、行為上產生直接但緩慢的作用,而這些被改變了的思想、行為會反作用于人的社會活動,通過設計思想對公共性的重視,提升物質存在空間對人的公共性的積極培養。基于公共空間公共性的上述特點,筆者希望通過傳統手工造物原則對作為物質存在的空間設計的啟發作用,推動設計者對公共空間公共性問題的再思考,擺脫制約公共性建設的各種局限,努力構建具有真正公共性意義的理想空間,間接地提升公民的公共性。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最早由莊子提出,后由董仲舒發展,其哲學思想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從手工哲學的角度來看“天人合一”,天即是天道,人即是指人工造作。人們在造作這種形而下的器物時,也在不斷追求對形而上的大道進行表達。大道無形,不是對道的形式的模擬,而是通過悟道所掌握的規律的物化。在工藝制作中表現出一種順應天道、探求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的工藝原則,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標準。從《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規律的深度掌握。公共空間設計需要“天人合一”設計思想指導的必要性:1.遵循自然規律,與自然為善,具有可持續性。2.將人與天融合,學會審時度勢,懂得按照規律建造,懂得節儉適度。3.一切盡在“道”中,對天道的認知具有公共認知屬性,可以使公民體會到公共空間的公共性,潛移默化參與到公共活動中來,起到很好的認知教育促進作用。

(二)以人為本

傳統手工造物從古至今一直追尋的根本原則是以人為本。傳統手工造物,將人作為主體對象來研究,而不是為了造物而造物。以人為根本對象制作器物,要以方便、適合人的使用為基礎,也要考慮到作為社會的人,既研究生理、心理、環境等綜合方面的影響,也研究文化、審美、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需求。而且傳統造物會注重對人格的培養,如太師椅的設計并不似沙發那么舒服,卻蘊涵著做人要中正的暗示,時刻使人自省。將以人為本的原則應用在公共空間設計中,重點則是設計中空間的物質存在與精神需求上的公共性的相互交融。另外,“以人為本”的“人”不是特指某人或階層,而是以全體公民為主要對象,只有在明確了設計的目標是服務大眾的基礎上,才能稱作公共空間建設。公共空間設計方案也應該由公民自主選擇,公民有參與決定的權利,這種模式自身也具有公共意義。

(三)空間觀念

傳統造物中空間觀念包含兩個層次:平面構圖;立體空間。平面構圖,是指對器物上的裝飾紋樣的規劃;立體空間,是造物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在傳統造物原則中,田自秉先生在《工藝美術概論》中對造物對空間的認識,有一點很值得關注。他不單考慮器物實體結構上占有的空間,而且與體相關的體之外的使用空間以及物品所放置的位置、物與物之間、物與環境之間,都在考慮的范圍之內。對器物空間的充分考慮,可以更好地發揮其適應性和有效性。這一思想在公共空間設計上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公共空間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空間規劃,在常規規劃中,重點要考慮整個空間分幾個功能區域,計劃各個功能區域的體量,處理各個功能區域之間的關系。在造物空間觀念的啟發下,這種注重功用性質的存在已經屬于第二性的,而這個空間作為一個對象存在與環境中應屬于第一性的存在,以往經常忽視其自身作為第一性的存在,忽視了這個整體空間與周圍大環境的關系的探討。第三性既是指承載公眾社會活動的抽象空間,要考慮到在此空間中的公民之間的一種地位平等、思想自由關系,使在這個空間中活動的人與人、人與公共空間、人與環境和諧,也要考慮到對離開空間后的人的持續影響。

(四)系統觀念

系統觀念指,在設計和制作中對各個因素和各種材質統一考慮,以達到系統化。傳統手工造物與現代化生產之間最突出的區別即是手工造物從設計到制作到物品交換都由一人掌控,有利于系統觀念的施展。公共空間設計中也應堅持系統觀念,設計前要對空間目的有理解、對空間環境進行考察、豐富空間的人文內涵等;在設計時要協調各個系統之間的觀點使互相配合達成共識,設計也要在發展中不斷發展完善;設計方案要考慮到空間對當代社會公民的意義、對未來公民的意義。這三點看作一個系統的不同方面,加以統籌。在公共空間中考慮系統整體性問題,就是現代的“交叉學科”研究,通過空間設計與其他學科的相關聯,并在公共空間設計中加以靈活運用,突破以往對公共空間學科研究的局限性,展現無限可能。

三、意義

運用傳統手工藝造物原則打造真正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空間的意義:在傳統手工造物原則指導下設計的公共空間,其本質可引領人們崇尚一種自然、適度的生活態度;可使人們彌補工業化大生產以來追逐利益、機械產品造成的單調冷漠環境、利己主義等猖獗造成的心理缺失,促進人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使公共空間具有精神層面上的公共屬性,公民在其中享有自由與平等,保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性事件批評,提升社會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實現自身公共性價值。傳統手工藝造物原則是流淌在中華人民血液中的準則,其價值已超越了單純的技術意義,已上升為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那些“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造物準則已和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思想密不可分。雖然在當今手工造物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是對這些原則的共識和認同依然留存于我們內心深處。用此流傳千年的原則指導近年來由西方傳入的新概念———公共空間設計,遵循此原則構建的公共空間,將會闡釋出中華民族以傳統文化為根基對公共性的獨到見解,也是以中華文化為背景向世界展現出我們的風采。

參考文獻:

[1]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2]于雷.空間公共性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3]田自秉.工藝美術概論[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

篇7

【關鍵詞】公共空間環境設計;原則

1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概述

空間是的概念比較寬泛,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解釋。科學家認為空間就是歐氏幾何學所展示的實際存在的空間。哲學家認為關于空間的知識領域是地理學。一定的空間分布是地理現象的重要特點。地理學的一大視角就是空間視角,因而各種各樣的空間觀得以產生。建筑工程師認為把握空間應該從空間知覺入手,認為空間包括路徑空間、領域空間、理想空間、街道空間、游牧空間和廣場空間。我國有些專家把空間限制較少的空間叫做開放空間,是以大部分居民為服務對象的敞開的空間,除了包括綠地等自然景觀,而且也包括庭院、巷弄等人文景觀。這種定義比較全面,一方面強調服務目標,另一方面對開放空間的要素構成做了規定。也有專家認為城市公共空間是指開放空間,它由公共綠地、道路、廣場、自然風景和休憩空間等組成。因此,目前只能說,城市開放空間與城市公共空間有很大得相似性。但對于公共空間或者城市公共空間現在還沒有比較統一的定義。城市公共空間具有秩序性、層次性和整體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是一種物質空間,其功能就是供人們使用,使人們的身心需要得到滿足;它是城市公共資源之一,空間資源是其本質;擁擠性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特點。

2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

2.1以人為本的原則

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使城市的主體,為人們的活動提供空間以使人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是城市空間的最大價值。因此,在創造城市空間時,要貫徹尊重人、關系人的理念,使得人們的多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規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為城市的四個功能,并以此為原則來設計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亞就有明確的功能分區,但它只注重汽車交通,卻將步行系統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這種規劃顯示出了設計者對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片面理解,最終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見,使人們對公共空間缺乏興趣。現在我國處在快速城市化時期,城市發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也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存在一些問題,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對長遠考慮不足;層次感不強,結構系統性不佳;城市規劃沒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閑娛樂空間不足,交通集散空間過多;城市廣場規模過大。針對這些問題,必須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具體來說,要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城市規劃要有系統性,要對開放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給與高度重視。無論是街區,還是社區和鄰里,都要做好規劃,而且規化要體現城市的總體結構。第二,要適度圍合一些建筑,創造積極空間,使人們的領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間規模過大,可以進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設施和植物等來進行改造。第三,尊重邊界效應,在使用者容易接觸的地方開展空間布局,做好空間邊緣部分的設計,使公共空間的吸引力增強。第四,以滿足最有可能使用該設施的群體為主要的考慮對象,同時也適當兼顧其他群體的需要,使各個群體都有自己合適的活動場所。此外,把殘疾人、母嬰和兒童的需要也要考慮進去,體現人文關懷。第五,公共空間應該建設一定的設施,使人們的活動需要得到滿足。此外遮陽、日照和通風等因素也要考慮進去,使人們能在空間了舒適地享受生活。第六,在公共空間設計要將可能的磨損和后期的維護考慮在內。以前在進行公開空間環境設計時,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一般考慮很少;現在設計者卻非常注意環境與人的協調,想法設法使環境滿足人的需要。

2.2系統性原則

對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古與今,遠與進這是整體進程的。城市與分區、單元、地段,體系與城市,地區與城是等等相對的整體。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社會、建設、管理、教育等是各個層次。建筑的內外、單元的內外、城內與城外也是相對的整體。粗與細、上與下是設計操作和系統規劃的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應該以工作作為突破口,采取科學的研究方法。環境客體、環境主體和環境主客體之間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三個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造的復雜系統。系統的核心是整體。環境的整體性是指系統功能正常、要素結構穩定和要素和諧共存。城市空間的一個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間,所以城市空間規劃和城市公共空間規劃應該綜合考慮。整體性的思想不僅有物質層面的意義,還有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意象理論認為,每個人眼中的城市環境是多種視覺元素疊加而形成的整體效果,也是幾個空間場所的疊加。根據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點,那城市空間就可以看做是線,點線要完美結合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

2.3動態性原則

很多城市的壽命是很長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壽命比較短。時間跨度長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特點,它從建立起就會一直新陳代謝,城市空間的塑造也不是某一個建造者或設計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結晶。動態性原則主要有四個表現。首先,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是一個建設,反饋,在建設的過程,所以是動態的;其二,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會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完善,使其系統性逐步增強。其三,互動的動態性。與人為本的原則與互動原則聯系緊密,互動原則是基礎,實施其他原則要以互動原則為前提;互動原則的發展依賴于其他原則。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實施過程中,其具體設計的的約束條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維輪廓所提供的。空間尺度、形態及其與周圍建筑和環境的關系等眾多因素都應該考慮進去。這使得城市設計框架的彈性增加。其實質是要求動態把握公共空間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會層面、人群細分的關懷。綜上所述,公共空間環境設計是城市整體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的功能的發揮有較大影響。開展公共空間環境設計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的原則有三個,即以人為本的原則,系統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

參考文獻

[1]付永芳.禪文化在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5.

[2]趙娟.北京高校新校區公共空間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3.

篇8

【關鍵詞】建筑;室內空間;設計

1 我國的室內設計的不足

室內設計如何創新,是一個長期的熱門話題,它主要針對當前建筑室內設計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忽視室內環境特點和要求,忽視建筑形式與內部空間的整體性,盲目照抄照搬、盲目追趕潮流、盲目進行材料堆砌、盲目聽命于甲方老板、盲目追求效益的傾向而提出來的。

目前,我國裝飾業抄襲現象非常嚴重,很少有頗具功力的創新之作。隨著我國室內裝飾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設計師應對已知的設計因素和設計意圖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視覺效果,整體把握和細節處理等,設計師都應心中有數。

一切藝術創作的創新問題都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因為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所謂標新立異、推陳出新,都是指在繼承過去設計創作成果的基礎上,開拓新思路、發掘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尋找新題材。在建筑創作范疇,還要探索新結構、新技術領域、開拓新的材料來源。我國現階段的室內設計,由于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階段的制約,還沒有形成既結合國情,又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設計風格趨向,普遍出現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國古代建筑樣式或裝飾部件的情況,這就是社會上公認的以拼湊代替設計的現象。說明我們缺乏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建筑文化素養。其具體原因是:其一,對建筑室內環境的意義缺乏理解,缺乏正確的建筑環境意識觀念。其二,社會整體建筑文化發展的落后(或稱繁榮中的危機)。其三,建筑設計、施工管理機制不完善。

2 建筑室內外設計的關鍵

建筑內外的空間設計是根據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質和所處環境,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藝術處理手法,從內部把握空間,設計其形狀和大小。為了滿足人們能舒適地生活和活動,而整體考慮環境和用具的布置設施。那么,建筑內外的空間設計的根本目的,在于創造滿足物質與精神兩方面需要的空間環境。影響建筑內外的空間設計的因素很多,諸如空間的尺寸、空間結構的潛能和局限性等方面的因素;室內空間的具體用途,是作為工作或休閑、娛樂或禮拜還是康體或學習;室內空間的內涵----要考慮它的重點。現場環境的實用性考慮,比如出入方便、照明數量、聲學效果、座位數以及儲存和擺放東西的空間;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還有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等等——設計要素包括視覺(顏色、燈光、形狀)、觸覺(表面、形態、質地)以及聽覺(噪聲、回音)。設計師必須對上述要素具備美學、適用性和技術上可行的欣賞能力,設計師必須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上述元素以及做出何種反映,不僅僅要了解單一要素,而且要不同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3 室內外空間的過渡

在所有的建筑類型中,別墅是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融合得最好的,因為有最多的機會創造豐富多變的室內外過渡空間,同時由于空間的復雜,別墅室內外過渡空間也是最難于處理的一種類型。

由于很多別墅規劃設計中的脫節,規劃、建筑、景觀分別由不同的設計師來完成,就形成了一些盲點、一些空白。比如在建筑和室外相交接的地方,那些露臺、平臺、陽臺、建筑入口處、門斗、雨罩等位置的細節設計,經常是既不屬于建筑師的工作,又不屬于園林師的工作。因而缺乏深入的設計處理。而這些位置對于業主的生活體驗又構成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環境行為學的研究中表明,人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間逗留,這樣他可以既有對公共空間的參與感,又能看到外面人群或自然中的各種活動,如在陽臺向遠處眺望、在窗內向窗外看等。好的過渡空間設計能夠極大地提高空間的可利用性與靈活性。過渡空間越充分,越有余地,居家的私密性就越強,也越少外界干擾,同時也越有助于體現業主的身份地位和尊嚴,當然也就越能體現其居住價值。

4 室內設計的要點

現代室內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綜合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設計及實施的過程中還會涉及材料、設備、定額法規以及與施工管理的協調等諸多問題。可以認為現代室內設計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但是現代室內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只能是為人和人際活動服務。現代室內設計是綜合的室內環境設計,它既包括視覺環境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包括聲、光、熱等物理環境以及氛圍、意境等心理環境和文化內涵等內容。

4.1 光線的設計

在室內空間環境中,光不僅是為滿足人們視覺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美學因素。光能制造空間、改變空間或破壞空間,它直接影響到空間形狀大小、質地和色彩的感知。影響采光設計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照度、氣候、景觀、室外環境等,另外不僅要考慮直射光,而且還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

4.2 色彩設計

色和光不能分離,色彩作為空間設計的一種手段,色彩是室內設計中最為生動、最為活躍的因素,室內色彩往往給人們留下室內環境的第一印象。只有把色彩與室內空間、采光、室內陳設等融為一個有機整體,色彩設計才算是成功的。

4.3 材質的選用

公共建筑室內界的飾面材料,應同時具有使用功能和人們的心理感受兩方面要求。除了考慮室內的視覺效果以外,還應注意人通過觸摸而產生的心理感受和美感,例如堅硬平滑的大理石、花崗巖、金屬,輕柔、細軟的室內織物,以及自然親切木制材料等等,應根據空間的不同需求來綜合考慮。伴隨著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人們已厭倦了鋼筋混凝土的生活空間,人們對公共建筑室內界面材質要求逐漸把目光移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成為室內設計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很多天然材料開始受到設計師和大眾的寵愛。

4.4 聲環境設計

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聲環境亦同樣不可忽視,以廣州白天鵝賓館中庭為例“,故鄉水”瀑布就是較好地把自然景觀和聲音引入室內空間,使整個室內空間增色不少,取得良好的效果。總之,在公共建筑室內空間設計過程中,應將形、色、聲、質最終融為一體,賦予人們以綜合的心理感受。

參考文獻:

[1]張福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7~551

[2]詹和平.中西建筑室內空間設計比較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篇9

關鍵詞:城市街道 構成要素 整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194-01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的具體體現。街道是城市最主要的公共空間,街道網絡構成城市的骨架,它直觀的展示城市的風貌;它也是城市里的人們最經常接觸的場所,它是一個城市人文面貌的體現。今天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傳統的城市由于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步伐而急需進行改造更新。但是由于利益的驅使,大片的傳統街區被推倒重建,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和為機動車服務的超大尺度的城市道路代替了步行為主的尺度宜人的街道,這樣的街道不是為人服務的,它是冷漠的、危險的、缺乏活力的。機動車的普及,占據了原本屬于人的街道;基礎設施的老化,越來越不能滿足街道里人們的需求。面對這些需要更新的街道,規劃設計者如何整治才能保持街道的地域性、歷史性以及人文性呢?

1 目前街道存在的問題

早在40年前在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深刻剖析了美國大城市街道所面臨的問題在當下面臨的活力消減,公共空間功能消失的問題。現如今這樣的問題也在一步步逼近我們今天生活的街道。大多數城市以往那種親切宜人、界面連續、空間尺度適宜的街區組織被現代城市的發展完全摧毀了。雖然近年來有過對城市街道的改建及景觀環境設計的探索,但還是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公共空間的失落、人文活力的喪失,最主要的還是機動車交通的侵蝕和“表皮”式商業的無序增長導致街道環境惡化。

2 街道構成要素

街道的構成包括物質形體的空間以各種設施還包括使用者在其中的行為。街道的品味和活力在于參與其中的人們和具有生命力的街道家具、沿街建筑以及由這些元素圍合的空間。街道里的要素應該是多元的,開放的、互動的……。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街道各個要素的要求除了使用功能以外,還要能夠欣賞它,人們需要去參與其中,在欣賞和愉悅之余,去體驗、思考城市文化,以及其他一些設計者想要表達的理念或是社會問題。

3 街道整治方法

街道空間是城市設計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體現了一個城市的風土人情,反映了城市的風貌和特征,深刻詮釋了城市的文化與歷史內涵。因而街道空間設計時,要從人們經常停留的角度,以及人流運動的視線去精心組織街景構圖,形成整體空間面貌,使主要街道更具有宏偉的氣派,小街更充滿親切溫暖的氣氛。當我們用人文的視角來品味來審視我們的街道空間時,我們在進行街道的整治是應尊重并滿足本地居民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各種需求。那么,如何構建起有地域特征、人文品味的街道空間?我們的城市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

3.1 充分尊重,繼承和保護歷史

質量較好的具有時代印記的老建筑是街道形成以來歷史的見證,不同年代的建筑在同一條街上出現,不但可以增強街道的“可印象性”,也可以豐富沿街建筑立面形式,不會有單調乏味的感覺。城市街道、景觀空間人性化設計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遺產,認真研究城市的發展,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對城市歷史演變,自然地理風貌、文化傳統、居民心理、市民行為特征及價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并融入當代城市生活的新功能,形成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和城市風貌。

3.2 從整體觀念出發,有序組織創造景觀序列

城市街道景觀空間設計要以城市設計的理念來做指導,從總體出發,從規劃開始就對道路、節點小品、水景、燈光、人、周邊環境綠化等城市景觀空間構成要素,進行統一安排。要與城市自然景色,歷史文物有機聯系在一起,把街道景觀與環境作為一個景觀整體加以考慮并做一體化的設計,并利用當地材料、傳統建筑符號,并融合社會、文化,展現地方自然風貌、風土人情來達到景觀空間設計的實用性、觀賞性、地方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充分展示城市的整體形象與個性。

3.3 強調人的主人翁地位

街道的行為主體是人,這里的人包括居住在這里的人,也包括路過這里的陌生人。當居住在這里的人對這個街道有了認同感,歸屬感,那么保護它就成為了一種不自覺的責任。開放的,經常被人使用的街道是安全是最安全的,無須專人管理和維護的。街道的主人有自覺性去美化他們的街道,或者說自家的客廳。在城市街道空間設計、建設和各種服務設施的配置過程中,都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從普通市民的角度出發,分析其適應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要求,根據人們的習慣、行為、性格、愛好進行空間選擇,提供最佳服務,如公共汽車座椅、電話亭、小賣點、夜間照明等。

3.4 生活化場所的營造

現在的街道越來越多的為機動車服務,功能趨于單一,活動的人少了,自然街道就喪失了它作為公共空間的品質。街道應該提供各種人進行各種活動的場所。街道里生活著各個年齡層的人,各種職業的人,不同的時間他們有著不同的活動需要。因此街道里不僅要有兒童活動的游戲設施,還要有老年人鍛煉的健身器械;不僅要有年輕人散步用的林蔭道,不僅要有情侶私語的座椅;不僅要有容乃十多人的廣場,還要有兩三個人聊天下棋的鋪地……場所里承載著各式各樣的生動的座椅,花壇、樹池,垃圾桶,燈柱……。

3.5 生態融入環境

街道景觀對于我們來說不應該僅是人文的樂園,還應該是城市生態建設的基點。與自然也好,與人類也好,遍布的生態小環境的建設是必須的。街道里的生態小環境對于整個城市來說可以形成網絡,對于市民來說有方便的可達性。植物具有凈化空氣,吸收噪音、調節人們心理和精神的生態作用,更是城市街道景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在設計中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對現狀面狀綠化作宜人尺度的綠化設計,并且增加街頭開敞綠地;在行道樹下增加灌木或草坪景觀,增加線狀綠化的層次豐富與季相豐富;在人行道較寬敞處增加花池、景觀樹、花壇等點狀綠化;與相鄰街道注重綠化滲透關系。

篇10

Abstract: The public space of five-star hotel could ensure the accommodation,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business needs of guest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Chinese five-star hotel public space design principle, it could als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hotel. Human behavior needs should be also be considered when designing to create a personalized, comfortable hotel environment.

關鍵詞: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設計;原則

Key words: five-star hotel;public space;design;principle

中圖分類號:TU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4-0106-02

1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的總體原則

1.1 自然和諧的可持續原則面對目前世界范圍內不可再生資源的濫用、環境品質急劇下降的嚴峻現實,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和評判環境創造的發展觀和價值觀,認識到城市與建筑必須考慮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共生關系,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問題。

為了未來生活和子孫后代的幸福,人們開始提倡保護自然資源,在設計中更加提倡人與自然的協調設計,保護環境、節約材料能源成為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由此,可持續性設計應運而生。可持續性設計以人為本,重視人在靜態、動態條件下的生理狀況,將使用者的需求與健康放在首位;同時也注重材料的合理使用,以最貼近自然、對人體無害的、節省能源的材料滿足產品功能的需要,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人類營造活動中長期存在的地域性設計或氣候設計,到能源危機后的節能設計,再延展到以追求自然系統原則為訴求的生態設計,直到現今可持續理念的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研究發展。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對于自然有著熱烈的渴望。人類與自然共生,熱愛大自然、依戀大自然乃是人之本性。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人都愿意親近大自然,要求人工環境自然化。所以,盡量在酒店公共空間中引入自然的元素,盡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原則,減少能量的消耗,尤為重要。

1.2 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的流線關系的設計原則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的流線是酒店運轉的動脈,流暢的流線能使酒店的各項功能協調有序地運轉,反之,如果酒店運轉不順暢,就會影響酒店的經營形象和經濟效益。酒店的交通流線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大區域。在室內又分為“橫向”和“豎向”兩方面即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賓館的流線從橫向到豎向分為客人流線、服務流線、貨物流線和信息流線四大系統。賓館流線的設計原則是:客人流線與服務流線互不交叉,客人流線直接明了,服務流線快捷高效,信息流線快速準確。

公共空間的流線設計應該是使用者行為規律的反映,也是科學地組織、分析功能的結果。一個酒店流線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旅館的經營和游客使用的舒適度。流線設計除了需明確表現各部門的相互關系,使客人與工作人員都能一目了然、各得其所,還需體現主次關系和效率。客人主要活動位置及到達的路線是流線中的主干線,而圍繞著主空間的輔助設施、服務路線則應該緊湊、短捷。合理的流線設計將有助于提升建筑空間的疏密有致、情趣氣氛,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也有利于設備系統的運行和保養。合理的流線設計在于交通空間的布局和交通流線的設計,它們是制約酒店功能空間關系的關鍵因素。

在五星級酒店中,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可以把流線分為:酒店住宿客人的流線、會議及宴會客人流線和服務人員流線等。在流線設計上應當盡量使不同人流之間互不干擾,以提高使用的舒適性和服務的高效率,下面就對不同人員流線分別作以下分析。

①住宿客人流線。酒店住宿客人是酒店中的主要使用群體,他們的流線是酒店公共空間中最主要的流線。電梯、樓梯和總臺應接近入口,位置明顯利于分散人流,減少到上部公共部分和客房的客人從大堂穿越。通常自入口到服務臺的路線短,到電梯的路線略長。在處理交通空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應保證有足夠的寬度。b.應避免將其它功能(如休息區、大堂灑吧等)布置在入口和主要道路之間,因為人在有目的的行進過程中,有抄近路的傾向。c.各功能要素的布置應保證充足的使用面積,如問訊、接待等柜臺前、休息區沙發座椅旁的活動面積,應避免侵占交通路線。

②特定客人流線。特定客人是指有特定目的來五星級酒店中的客人,如酒店承接大型會議或宴會時來自外部的客人流線;有些酒店建有大型體閑運動中心,會吸引外來客人形成休閑客人的流線;還有些酒店設有貴賓套房,也要有單獨的流線而與普通客人分開。會議及宴會客人流線為:會議入口――會議前廳――會議廳,或者是電梯廳――大堂――會議前廳――會議廳,外來的客人可以從專門的會議入口進入酒店會議門廳,再到達會議廳;而住宿客人則可以通過大堂進入會議前廳,再進入會議廳。

③服務人員流線。服務人員流線是酒店中區別于客人流線的另一個主要流線關系,服務流線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酒店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從而影響酒店的經營效益。服務人員流線大致為:服務入口――服務區――服務通道――公共或功能空間。公共空間流線設計主要是按照兩條原則進行,一是將客人流線與服務流線分離,這是在酒店設計時所必須做到的。同時既要保證游客能夠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又要讓人們幾乎感覺不到服務人員的存在。另一方面就是要盡量使不同的客人流線相分離,互不影響,但是人流的交匯有時是不可避免的,有時也是必要的,人的活動有時也會成為空間的構成因素,對營造活躍的空間氛圍有幫助。如大堂空間就是各種人流的集散地。在空間設計上,要有意識的將人流集中的區域擴大,增加流通空間的面積并增加休息區的面積,使空間中的人們既能感覺到他人的存在,又不會對自身產生過多的干擾。

2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的設計方法

按《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空間是與實體相對的概念,是具有容納能力的一種環境,它由種種手段所形成。相對實體而言,空間存在于大自然,空間是無限的,這時的空間是沒有邊界限定的。當在無限的空間里置入某個物體,空間和物體之間就馬上建立了一種視覺關系,空間部分被占有了,無形的空間就有了某種限定,有限、有形的空間也就隨之形成了。比如地上的一棵大樹,樹冠的底下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獨立空間。由建筑構成的空間環境稱之為人為空間,而由自然山水等構成的空間環境稱之為自然空間。本文所研究的是五星級酒店內的人為空間。公共空間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旅客在五星級酒店中使用是否方便,精神是否偷悅,同時也反映了五星級酒店的商務精神內涵。

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形態設計的關鍵是處理好空間形體―人的心理效應―空間的使用功能三者之間的關系,由于不同空間形體的特點給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設計時要使空間形體滿足空間使用功能的同時,也要與空間所需要營五星級酒店公共空間設計研究造的商務互相契合,吸引客人互動的目的。

2.1 借鑒法不同的歷史時期,就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對于某一時段的五星級酒店,其建筑空間形態可以借鑒歷史上這一時期的建筑空間形態特征。我們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期間建筑的發展更是形成一門獨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這為五星級酒店空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借鑒法是對已有的歷史建筑持尊重的態度,并在此基礎上有創新、有時代感的反映,這樣的建筑才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一味模仿。照搬歷史建筑會使人們停滯在歷史中,沒有進步、缺少活力。這里所指借鑒傳統建筑形式并不是讓新建的酒店建筑模仿其酒店所反映的歷史時期的建筑空間形式,而是在利用傳統建筑形式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以適應現代功能和結構。

2.2 抽象法現代五星級酒店的功能較復雜,現代結構體系也使地域建筑的形式中很多部分成了裝飾元素。因此,在滿足現代五星級酒店功能、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可以把地域建筑的形體或傳統構件、裝飾等抽象出來,運用到建筑空間形體上,讓人無限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