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技術就業前景范文

時間:2023-12-15 17:33: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產養殖技術就業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產養殖技術就業前景

篇1

以校企協同育人理念,從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產學研用等幾個方面的改革實踐,探索了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在實現校企協同育人的途徑,并對企業及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驗證了方法和途徑的可行性。

關鍵詞:

協同育人;校企合作;水產養殖技術

協同育人是指各個育人主體以人才培養和使用為目的,在系統內共享資源、積聚能量的有效互動[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2015年12月第九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著重探討了如何通過教育改革來推動產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從以上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新成員,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核心競爭力,應突破傳統模式,建立長效穩定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我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下同)在大力推進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把校企協同育人作為建設的重點工程,予以大力實施。

1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現狀

我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能在水產養殖場、飼料或漁藥生產等相關企業從事水產養殖及相關水產品銷售與服務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專科層次高級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從2000年開始嘗試“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近幾年,在各企業行業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本專業擁有5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實驗室,2個校內實訓基地,2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雖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我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在校企合作上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在2+1的培養模式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基本脫節,無法進行充分融合。(2)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大部分專業教師只有理論知識,無行業工作經驗,導致無法從社會需求開發科研項目。(3)學生頂崗崗位技術含量低,導致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沒有創新創業意識。

2校企協同育人實施途徑

2.1校企協同育人在課程建設中的應用根據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畢業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水產養殖及相關水產品銷售與服務等技術服務崗位工作,學校邀請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專業課程的制定,基于企業行業真實工作過程及工作要求來開發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的課題體系[2]。整合企業資源,基于典型工作任務進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與本專業相關的校企合作企業:秋雪湖現代漁業示范園、上海農場、海辰集團等,參照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員、飼料化驗檢驗員等國家職業標準,把《魚類學》、《水生生物學》、《水環境檢測與保護》、《水產動物疾病防治》等專業課程融為一體,重新排序,基于典型工作過程來進行教學,例如魚類、蝦類、貝類的品種鑒定工作任務對應的學習領域就是水產生物發育與鑒別,充分體現了課程的職業性,同時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校企協同育人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了優質專業技術人才。工學結合,交替式教學來達到理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深度對接[3]。介于水產行業的特殊性,4~8月份是水產行業生產的主要季節,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實踐活動,同時充分利用了暑假時間,打破了傳統2+1的教學模式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狀,采用交替式教學,按照理論—實踐—理論循環學習,不斷融入行業新動態,更新課本內容,達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深度對接。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學與課堂設計。在高職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通過企業行業提供的生產現場圖片以及視頻,為校內課堂教學增加了學科立體感,讓學生在教室中感受到企業文化以及水產養殖技術的生產過程。同時,通過與企業搭建網絡交流平臺,師生與企業技術骨干可以在線進行交流,互通有無,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2.2校企協同育人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針對市場對于漁業養殖人才的需求,我院水產養殖技術專業與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通威集團聯手開展“雄鷹人才計劃”,分成育鷹、展翅、搏擊、翱翔四個階段。育鷹階段:這一階段也是企業文化滲透階段。大一的第二學期,在每年的3月份建立40人左右的校企合作“通威班”,學員在校期間的4~6月份、次年9~1月份,與學校的課程銜接,企業的講師、外聘專家每月至學校講授行業動態、管理、專業技術類等課程。每年的7~8月份,利用暑假時間,大一“通威班”的學員經公司培訓后到企業生產一線跟班實踐,學習飼料生產工藝,實現從書本到實踐的轉變。通過在企業的培訓和生產實踐,學生對于所學專業有更直觀的認識,了解飼料生產工藝、銷售、品質管理等基本流程;對于未來就業前景充滿信心,坦然面對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展翅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基地學習階段。大二的第二學期,水產科技系學生按實踐的安排,4~9月份由學校專業老師帶隊到公司的養殖基地統一培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測水、投喂、用藥巡塘等水產專業技能;帶隊的專業老師也能從企業流程中意識到市場需要什么從而改進在校教學,使之更有針對性,并且可以聯合企業的專業人才,進行學術交流,技術研究,更好地為市場服務,開拓專業。搏擊階段:這一階段也是生產實習階段。根據校方與企業的協議,企業可以直接留用優秀畢業生。根據大學三年的培養及發展,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勝任不同部門工作。翱翔階段:這一階段其實就是一次質的飛躍。經過3~5年的時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2.3校企協同育人在產學研用中的應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是校企協同育人的手段之一[4],也是對創新驅動和“一路一帶”政策的貫徹落實,同時營造了創新創業氛圍的新型校園環境,師生通過企業資源能夠使得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對于高職學生,產學研用促進了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多個合作企業在校園共同建立創新創業基地,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激發了其社會參與感。同時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真正快速提升高職學生技能,使之成為企業所需的有用人才。例如水產養殖專業學生利用創新創業基地,研制的懸浮式增氧曝氣盤獲得了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設計大賽三等獎。對于高職教師來講,產學研用同樣是高效地對具有創新素質的教師隊伍的培養。高職專業教師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但是卻沒有直接參與產品研發的經驗,通過產學研用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例如《長江口甲魚仿野生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課題就是水產養殖技術專業與企業的校企合作項目),不僅為教師成功申報省市級課題做好背景技術儲備,而且將專業知識融入產品研發中,深入推進了高職教師參與企業研發的步伐。

3校企協同育人實施后的成效

根據行業發展及社會需求,本專業建立了由水產養殖場、水產研究所、水產飼料及漁藥公司、各級水產技術推廣站以及水產營銷等企業行業專家組成的水產養殖技術的專業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主要是進行專業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調整、專業課程建設等內容的研討。通過專任教師帶隊進工廠,邀請行業專家到校授課,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鼓勵教師參與到企業產品研發等方式,基于協同育人理念,將企業行業生產過程與學生培養過程緊密聯系,師生以及企業都同時收益,雙方達到雙贏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對市周邊地區水產企業以及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企業滿意度90%以上,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畢業生愿意推薦母校比例達到82%。充分證明了該專業進行校企協同育人理念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徐平利.試論高職教育“協同育人“的價值理念[J].職教論壇,2013(1):21-23.

[2]劉革麗.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3):58-61.

[3]朱艷,曹元軍.高職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研究[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