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盈利模式范文
時間:2023-12-15 17:28: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器械盈利模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三個月來醫療設備穩居行業排行前6名,上周排名第2名。醫改擴容、出口復蘇、政策扶持,2010年醫療器械行業三駕馬車齊發力拉動業績加速增長。首先,在新醫改8500億元政府投資和建立基層醫療衛生體系的推動下,2009―2011年,基層醫療市場的醫療器械需求有望增加1000億元。根據政府預算,2009年是基層醫療投入增長最快的一年,但具體實施預計會有半年到一年的滯后,因此基礎醫療器械市場的出現在2010年;其次,在出口低迷的2009年,醫療器械行業出口依然保持同比的正增長,2010年在出口逐漸復蘇的情況下,醫療器械出口有望率先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平,第三,政策繼續扶持并進一步加強規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推動市場向規模化優勢企業傾斜。
一個月來廣播和有線電視排名持續攀升。三網融合漸行漸近,其融合的長遠前景是廣電網和電信網互通互聯,業務應用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最終將是行業監管政策和監管架構上的融合。電視、手機、電腦的用戶都可以在其習慣的終端上獲得更多的服務,從而帶來新價值的創造。第一創業證券表示,三網融合將推動有線網絡、內容提供商、光通信設備業大發展。有線網絡的盈利模式將從網絡使用費向服務內容收費轉變,進入寬帶接人和語音市場,新的盈利模式和新業務將會為國內有線網絡公司帶來ARPU值的大提升。6月6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主持召開國家三網融合協調小組會議,通過了三網融合的試點方案。根據報道,本月18號前各地市可以上報三網融合的試點申請,月底方案開始正式實施。
生物技術排名逐步攀升,上周排名第13名,較前周上升2名,較一個月前上升56名。目前我國醫藥生物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機遇。“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衛生開支占比偏低、國民健康意識提升、行業發展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這些關鍵詞句均說明我國醫藥生物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新興產業、戰略產業、醫改、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規劃…”,這些關鍵詞句均說明政府對醫藥生物行業的重視和扶持。中銀國際表示,醫藥生物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可以自主研發得來,也可以收購;可以收購公司,也可以收購專利。一旦收購或研發的藥品成為“重磅炸彈”,必將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毋容置疑,在大發展機遇下,我國醫藥市場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重磅炸彈”。主要看好兩類公司的發展潛力,一類是有望在較短時間內趕超大企業的中小公司,包括華蘭生物、愛爾眼科、福瑞股份、安科生物、海普瑞、上海凱寶、科倫藥業、樂普醫療、紅日藥業、科華生物、信立泰、魚躍醫療、貴州百靈、達安基因等;一類是有望在較短時間內走向國際市場的公司,包括橫瑞醫藥、天壇生物、海正藥業、天士力、云南白藥、同仁堂、東阿阿膠、片仔癀、長春高新、上海醫藥、華潤三九等。
篇2
近年來,醫藥健康產業正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作為一個會員制、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海川會的會員由中國醫藥大健康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優秀經理人等精英人群組成。目前分設了藥品、器械、企業家、投融資與并購、互聯網與大數據、醫藥專家等多個專業分會,以及上海、浙江、山西、四川等省級分會。通過公益分享、廠商對接、論壇峰會等活動,海川會得到了會員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好評,在冊會員迅速突破2000名。現已發展成為醫藥圈內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自發性社團。 其對醫藥產業的關注點,無疑正是當下行業的熱點所在。
新一輪藥品改革影響如何?是當下國內醫藥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藥物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傅鴻鵬博士作為特邀嘉賓,專門對此作了簡練而清晰的分析,并對醫藥企業如何應對當前形勢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傅鴻鵬表示:藥企數量多,但“小、散、亂”現象突出;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但“以藥養醫”痼疾仍存;讓廣大老百姓看得起病,但部分藥價仍現虛高……一直以來,藥品改革都是醫改中“難啃的骨頭”。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簡稱《意見》),直面醫藥領域突出問題,開出藥品改革的“藥方”。堅持從全鏈條、全流程發力,提高療效,降低藥價,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既去藥價“虛火”,讓藥品回歸治病本源,也強調藥品改革“強筋健骨”,就是要破解藥品領域存在的“多、小、散、亂、差”等現象。 ]
“相較于以往藥品領域‘只改一方’的改革方案,此次改革‘三位一體’,有效形成了多方聯動。”傅鴻鵬認為,這是我國藥品領域的重大改革,對進一步破除以藥補醫、減輕全社會醫藥費用負擔意義深遠。藥品流通一端連接生產供給,一端連接終端需求。針對藥品流通領域的一些亂象,《意見》從藥品流通改革的7個方面提出新措施,后期將會有多個配套文件出臺,醫藥流通行業重組整合將加碼,有些甚至可能發生顛覆性變化。“《意見》要求以滿足群眾用藥需求作為改革出發點,首次明確了我國藥品治病救人的基本屬性。這對廣大醫藥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有利于快速調整已被扭曲的產業結構和組織體系,擺脫積習已久的歷史包袱,加快推動我國藥品流通體系走向現代化。”
醫藥產業新秩序造就新模式
新一輪藥改政策相繼出臺,醫藥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那么,醫藥產業將如何被“解構”,又將如何被“重構”?在會上,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北京時代方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特聘教授段繼東作為海川會的企業戰略與政策專家,從多年醫藥行業資訊和趨勢分析的角度,作了《新形式、新戰略、新模式――藥界華為在路上》的主題分享。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首次對我國藥品領域改革進行全面部署。《意見》以滿足群眾用藥需求為導向,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從生產、流通、需求三方面共同理順利益協調機制,這將促使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屬性,推動醫藥產業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快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這對于醫藥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段繼東介紹,醫藥代表備案制、兩票制等改革政策,從長遠來看,有利于醫藥產業去產能、去庫存、去低水平重復,有利于醫藥企業降成本、補短板,如此醫藥新經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創新將成為主角。這種新秩序一定會造就新模式,比如新時期企業就需要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外資模式和國內模式相互學習,高端醫院、縣醫院和基層市場成為爭奪焦點,從服務醫生模式轉變到滿足消費者模式等。而新時期,領軍醫藥企業必將具備戰略領先、模式領先、科技領先、品牌領先、人才領先這五大典型特征,這就需要未來醫藥企業由實業盈利向資本實業多元盈利轉型升級。與此同時,段繼東還從全國數千家醫藥企業中,分別選擇了不同發展模式的優秀新領軍企業代表與參會人員進行了分享。
醫藥供給側和需求側發力共振
除了傅鴻鵬,段繼東,還有不少嘉賓借勢年會,也就2016“政策年”之后醫藥產業的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
多次成功創業的愛博同心醫學科技公司CEO、海川會創新醫療專家張志揚專注于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的醫學應用。他向大家介紹了近幾年虛擬現實領域以及該技術在醫療及醫藥營銷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目前,VR已成為醫療診斷、治療、康復的新手段,在止痛和眼科領域最為使用,它能影響病人的感官而改變病人的心理感受。VR創造的極其逼真的虛擬世界,未來將真正幫助實現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
中國醫藥行業資深職業經理人、海川會企業管理與戰略專家杜臣的分享主題是《產業變化與應對之策》。杜臣分析,目前醫藥產業變化已成常態,產業變化的四大特點是產業在清醒、產業在凈化、產業在分化、跨界和新業態橫行。而“政策年”之后,未來中國醫藥企業總體上將處于3種境遇,即成功轉型突圍藥企,已經在競爭中脫胎換骨,完成原始積累,有高競爭力的產品或產品線,員工思想觀念完成轉型,企業運行機制適合競爭需要,存活概率在70%;苦苦掙扎藥企,沒有明顯的優勢,經營狀況在下滑,不滿現狀但不敢改革,歷史給予的機會和時間不多;僵尸或待嫁藥企,整體上不具備挽救價值,不論是人才、產品、市場還是技術,處于停產、半停產,有“娶”就“嫁”。
“從國家層面來看,無論醫改、藥改政策要達到的短期效果,是提高醫藥工業、商業、零售業等的行業集中度,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借用資本的手段。”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特邀副會長、海川會企業并購專家張自然博士在他的《政策頻出下,醫藥企業的新機遇》主題分享中也指出,目前,全產業鏈都存有并購別人或被并購的心態,最終的發展方向必將是形成行業航母。
奧咨達董事、副總經理、海川會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專家李強在題為《2016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概況》的分享中,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機遇和挑戰、發展趨勢、政策影響、未來預期作了分析,并大膽預測:未來10年將是醫療器械有序發展的黃金生長期,未來3至5年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可能會突破百家,可能會產生3至5家航母級的醫療器械企業,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產業中心。
將在全國推行的藥品購銷“兩票制”是醫藥企業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九州通醫藥集團營銷總顧問、海川會醫藥營銷與市場準入管理專家耿鴻武以《變革下的醫藥行業“掙扎”》為題,對國家1600多份行業政策,尤其是兩票制對行業的主要沖擊和帶來的挑戰、如何應對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并提出了極有指導意義的建議。“‘兩票制’的核心在于‘凈化流通環境,壓縮流通環節’,其作用在于促進大型流通企業兼并重組、中小型企業專業轉型。醫藥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合法合規,這樣才能抓住機遇,享受政策利好,實現共贏。”
海納百川共享產業盛宴
篇3
1研究背景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同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也推動了更多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需求,現有的公立醫院集聚了大部分的醫療優質資源,組織結構膨脹到一定層面,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在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巨大需求面前,存在巨大的缺口,醫療改革也走到了一個深層次攻堅階段,這正是民營醫療可以發揮價值的地方,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力量在逐步發揮作用。醫院投資成為了各路資本追捧的寵兒,而許多醫療行業之外的投資人普遍存在看不懂的情況,不了解醫院投資背后的東西。如何看清楚醫院的盈利模式、了解醫院本身的財務狀況及政策監管,避免盲目跟風而陷入困境,具有很大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
2醫院的分類及主要盈利模式
21醫院的分類標準
第一,根據所有權的歸屬,可以分為國有醫院、民營醫院、個人診所、外商獨資和參股醫院、混合所有制醫院等;第二,根據診療疾病的不同,可以分為綜合類醫院、專科類醫院(腫瘤、眼科、婦科、男科、口腔、中醫、心腦血管等)、診所;第三,根據營利性,可以分為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第四,根據主管部門的不同,可劃分為公立醫院,私立醫院。
22醫院的主要盈利模式
由于醫院分類的角度較廣,本文主要從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角度探討醫院的盈利模式及投資醫院的獲利模式。
221營利性醫院的盈利模式
營利性醫院基本上均是通過提升運營管理能力,實現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來盈利,與一般服務性企業的盈利方式差不多,根據業務及發展策略不同,可以分為幾種典型的模式。
第一,高標準化模式。依靠特定專科治療技術的進步和操作經驗的積累,使得醫療服務可以高度標準化,不再需要高度依賴專家的經驗判斷和復雜的治療技術。在標準化的基礎上,民營醫院開始快速擴張其業務和規模,并可通過規模效應再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率。
第二,區域民營醫院綜合模式。這種模式需要特殊的區域條件(如,公立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等)來孵育出一家規模很大的民營綜合醫院。在此基礎上,在核心業務團隊確立并積累了足夠的管理經驗之后,借助資本市場進行大規模的并購擴張。
第三,高端專科醫療服務連鎖模式。深耕專科領域的高端醫療,積累管理經驗、樹立品牌優勢,在此基礎上,借助并購來做大營收規模,實現規模擴張。
222非營利性醫院的盈利模式
非營利性醫院目前主要的投資獲利方式有以下兩種。
第一,收取醫院管理服務費。通過托管這些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投資換取運營權,投資機構通過輸出優秀的管理服務來提升運營水平,從而獲取一定比例的管理服務費。
第二,從供應鏈中尋找價值空間。如通過投資機構相關的另外一個主體為下屬醫療機構采購藥品、醫療器械及醫用耗材,并從中獲取一定差價。
3醫院財務盡調的主要邏輯
醫療行業盡調邏輯與一般行業盡調邏輯類似,其主要邏輯如下。
第一,首先需要了解醫院的基本情況(包括醫院的種類、主要科室、股東情況、管理層情況、經營情況等)、業務情況(包括醫院所有重要的流程,如門診、住院的全套流程,設備采購流程,患者掛號、診療、支付費用流程、醫保結算流程等)、內控管理情況(醫院的相關制度及執行情況,包括醫院執行的會計準則、現金結算制度、采購庫存制度、職工管理制度等)。
第二,在了解醫院基本情況、業務和內控管理情況后,從“舞弊三角”(機會、壓力、借口)出發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如設置了業績對賭條款的被投資人,很可能有虛增收入、少記成本及費用,做大利潤的動力;對于內控體系缺失及未采用電子結算系統的被投資人,很可能存在內部舞弊的機會;對于職工工資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醫院,接受紅包等行為可能被醫生及管理層合理化。對于上述可能存在的風險,需要在后續盡調中重點關注。
第三,根據判斷得出的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采用多種方法予以證實,如采用觀察、詢問、現場體驗、計算分析、比較分析、趨勢分析、盤點、抽查憑證等方式。要注意方法應用的隨機性和突然性,及反復較差印證,以得出更準確的結論。
4醫院財務盡調的主要方法
醫療服務行業是典型的政策導向型行業,受過國家政策法規的嚴格控制。財務盡調人員在開展盡調前需熟悉相關醫療行業政策法規,熟悉與醫院經營相關的財務、稅收法律法規,熟悉當地的相關監管政策。在醫院財務盡調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要點:現金科目(對現金的控制)、應付職工薪酬(合規性及成本費用確認的準確性)、收入確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費用的合理性等。
41現金的核查
醫院結算方式有其特殊性,現金及銀行卡收入是醫療收入的主要部分,而現金均有面額小、頻率高、不均勻的特點,給現金核查帶來很大??題,同時也給現金造假(賬外現金、坐支現金、私人卡收付)等帶來可乘之機。
在對醫院進行盡調時,需要首先獲取醫院的相關現金管理制度,了解醫院掛號、劃價、結算、收費、入賬、對賬的流程,通過隨機選取部分患者信息,穿行測試提取流程中關鍵節點的單據,核實管理制度的落地情況;重點關注未上線ERP系統或ERP系統流程存在明顯缺陷的及使用股東私人銀行卡收取服務收入的醫院,可以采用現場暗訪、詢問、盤點、隨機抽查收據存根核對等方式驗證其真實性。
42應付職工薪酬的核查
第一,對于營利性醫院,重點關注工資與行業平均工資的比較,過低的薪酬會引起人員的流失,醫生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等是否足額繳納,是否按照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及公積金,是否存在以費用報銷的形式替代工資發放等情況。并在盡調時可隨機通過與醫生、護士、管理人員訪談進行交替印證。
第二,對于非營利性醫院,重點關注薪酬的準確性,尤其對于外部資本投資的非營利性醫院,由于政策監管的限制,資本方往往通過虛構員工人數、高薪酬、高福利等方式變相分配公司財產等。
43收入的核查
第一,收入確認完整性核查。采取穿行測試方式核實收入的完整性,按照醫院的相關流程,隨機抽取若干筆業務,按照業務發生到財務入賬的全流程進行穿透核查。如:財務盡調人員可以在醫院掛號的ERP系統中隨機抽取3~4名患者的掛號信息,按流程核對其掛號劃價、單據結算、財務系統中的收入確認、現金日記賬與銀行日記賬(網銀)是否完備,記錄的結果是否準確等。同時財務盡調人員隨機抽取若干筆收入發生額,與對應期間內銀行日記賬借方發生額進行核查,比較是否一致,確認是否存在少記、漏記的情況。
第二,收入確認的準確性核查。實踐中很多醫院根據現金收款確認收入,主要表現為預收的醫療款直接確認當期收入、未收到的醫療款不確認收入,以及存在部分非醫療服務項目收入。盡調人員可從收入明細賬中結合上述問題,采用權責發生制予以還原。對于那些事實上采取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的醫院,盡調人員需重點關注并計出大額的預收醫療款,還原報告期標的企業真實的收入水平。
44費用的準確性
醫費用科目是醫院盡調中問題較多的科目,盡調人員可以利用科目余額表中費用類科目的明細,對比分析今年的變動,并對異常的費用查看原始憑證進行核查。
第一,費用明細分類是否有變動。根據配比原則,直接提供醫療服務醫護人員的薪酬應在醫療業務成本核算,而很多醫院,成本費用核算比較混亂,錯誤或故意使用管理費用核算醫護人員薪酬福利,造成業務的毛利率虛高。
第二,攤銷及折舊金額是否準確。醫院的裝修費用通常使用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而大型醫療設備的折舊根據使用部門的不同計入成本或管理費用中。盡調人員需獲取醫院的固定資產清單,了解其折舊的計提政策、期限,明確具體使用部門,對于不符合會計政策、稅法及相關管理規范的設備折舊,應估算規范后對醫院利潤造成的可能影響。
第三,不合理的費用報銷。盡調人員對于醫院科室主任、醫生、護士、行政管理等人員高頻次、大額的報銷款需要重點關注。此類報銷通常以學術會議費、招待費用、通信費、餐補等名目發放。盡調人員需核算相關人員報銷的金額是否符合標準,此類報銷很可能為變相的薪酬福利發放。
篇4
2014年被公認為可穿戴設備蓬勃發展的元年,因此這個會議顯得意義重大。
據拓產業研究所的最新預計,全球可穿戴式消費電子出貨量在2014年會達到3930萬臺,年增長49.32%,而2015年將出貨6570萬臺,增長67.1%,此外,拓進一步指出,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居家照護、信息娛樂相關及運動健身三大應用領域增長最快,也占有最多市場份額。
隨著面臨高齡化的社會問題,讓各家科技大廠都切入穿戴健康管理市場。許多大廠除了發展可穿戴設備技術與產品之外,也正在結合通信網絡服務、醫療服務等來摸索及尋找能夠真正促使可穿戴設備產品市場發展的商業模式。
目前Apple推出HealthKit及健康和健身服務,透過HealthKit API來共享相關數據App,提供整合至iOS 8健康數據,并集中儲存于用戶智能型手機,未來將擴及可穿戴設備。
科技巨頭關注 多方開始投入
在國際兩大科技巨頭的影響下,全球科技公司開發出的各式各樣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等紛紛侵入醫療領域。而國內小米、360、果殼網、婚戀網站世紀佳緣等都開始涉足這一領域。
對于新生事物,人們總會對它的前景抱有極高的期望,他們樂觀的預計,可穿戴醫療設備將對傳統的醫療行業和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巨大沖擊。不過隨著同質化嚴重、價格混亂、技術不足等問題的逐漸暴露,它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可穿戴醫療設備給人們描述了超乎想象的科技藍圖,比如監測大腦數據追蹤情感、健康數據等。目前國內已有超過十幾款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問世,如智能體溫計、智能手環、智能血氧儀等,華為、小米已成立專門事業部準備發力可穿戴醫療領域。
與此同時,APP軟件也成為搭載硬件活躍用戶群體的重要平臺。今年,擁有數千萬活躍用戶的大姨嗎公司,先后與睿仁、PICOOC聯合推出智能體溫計和智能體重秤。用戶使用智能產品后可迅速獲得包括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肌肉量等近10種身體健康指標,同時在數據分析引擎的支持下,可以收到分析報告和健康建議。
此前,大姨嗎CEO柴可公開表示,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和想象空間巨大,在健康醫療領域里,大姨嗎依靠自有APP的大數據平臺,擴充醫療領域,通過與醫院、保險等其他行業的跨界商業合作,推出更為專業的醫療增值服務。
寶萊特董事長燕金元表示,現在做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公司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創新型公司,他們通常把概念炒得很大,吸引風投融資,但大部分最后做不下去;另一種是傳統企業,主要關注可穿戴設備的產業化和方向性決策,考慮能不能賺錢。于是,前者往往選擇一些娛樂級的醫療設備,后者則選擇專業級的醫療設備。
在美國,已經有一些健康保險公司嘗試將可穿戴醫療設備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作為代價,用戶必須同意將設備采集的數據提供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付費購買這些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他們可以分析用戶的生活習慣,作為調整相關保費的依據。在歐洲,有保險公司購買手環這樣的可穿戴設備送給客戶,長期、實時監控客戶的健康狀況,以減少客戶吃藥、進醫院、做手術的幾率,從而降低公司賠付的成本。
在國內,也有一些企業蠢蠢欲動。APP平臺“樂動力”就與大都會人壽合作,用戶可以用通過運動獲得的樂動力積分來換取相應的保險產品。燕金元也表示,未來將與保險公司合作。
目前看來,通過硬件來收集醫療大數據,并借此創新盈利模式,代表了可穿戴醫療設備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ABI公司預計,到2017年,用于遠程病人監控以及在線專業醫療的應用,將占到可穿戴無線設備市場的20%。有分析認為,如果擴展到整個健康領域,健身和醫療可穿戴設備將占可穿戴設備市場的60%。
世界知名醫療咨詢機構IMS預計,到2050年時,全球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超過60歲,高血壓、晚發性糖尿病、心臟病等需要監控的慢性疾病將成為可穿戴設備需求增長的動力。
發展前景不錯
技術與資本是短板
在燕金元看來,可穿戴醫療是一個要長期投入的產業。在大數據、粉絲經濟等新概念下,外觀炫酷的可穿戴設備,的確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一部分消費者購買,但是沖動消費無法產生持續的購買力,已經購買的用戶也不會持續、長期佩戴。
而根據現在的技術能力范圍,短期內很難出現一款集所有功能于一體的可穿戴設備,未來可穿戴醫療設備必然要在細分領域深耕。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可穿戴醫療設備,雖然實現了部分健康數據的采集,比如心率、運動量、睡眠時間等,但在數據的系統管理和潛在價值挖掘上做得還不夠。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現在智能手環的原理大同小異:通過內置加速度計計算使用者的步數、一天的活動水平,將數據到手機APP上。要想實現差異化,首先得在硬件上下功夫,把硬件做得舒適、續航時間長,再在便攜性和外觀上尋找突破口;第二是加入能測量更多生理指標的傳感器,這是沒有硬件開發經驗的互聯網公司的硬傷;第三是對后端數據的整合運用,把采集的數據進行再利用。“更多用戶是希望有一款應用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指導,而不只是數據曲線描述。但這對廠家提出高要求,如果要切入醫療領域,還需要強大的芯片、算法、醫療技術和專業團隊作支撐。”
篇5
資本的力量、憧憬、無奈與困惑在網絡招聘行業的十年里發揮到了極致:智聯招聘成立12年先后5次融資累計總額近1.5億美元,至今仍然上市未果;比智聯招聘晚兩年成立的前程無憂先拔頭籌在2004年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通過三次股權并購共涉及2.4億美元被美國最大的在線招聘服務公司Monster收入囊中……如今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已成為行業內公認的三大巨頭,據易觀國際2009年季度的數據顯示,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已分別達到26.3%、22.4%、15.3%。
雖然已經成為了市場的領頭羊,但智聯招聘和中華英才網被連續披露2008年一如既往的驚人虧損。而就是在這種現狀下,依然有眾多類型的招聘網站前赴后繼涌現出來,并頻頻傳出獲得風險投資的消息。這是因為網絡招聘這個“蛋糕”實在太誘人,據《2008-2009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發展報告》統計,以運營商營收總和計算,2008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達11億元,相比2007年的9.7億元同比增長13.6%,預計到201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大大小小招聘網站數量已經超過2000家,它們在三大巨頭的夾縫中生存,等待它們的將是什么?而那些已經在行業里投入真金白銀的投資者們心中對未來又有何盤算?
三巨頭資本較量
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之所以能夠在行業中“三足鼎立”,除了公司成立時間早、涉足綜合性的網絡招聘以外,更重要的是,相比較于其他網絡招聘企業,它們有著更豐厚的資金實力。這也是它們拉響“燒錢”大戰的資本。
就拿三家公司近幾年的事來說,2004年,前程無憂網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掛牌交易,上市當天籌得7350萬美元;2008年,智聯招聘獲得澳大利亞最大的網絡招聘上市公司SEEK和投資銀行麥格理聯合注資1.1億美元;同年10月,美國最大的在線招聘服務公司Monster第三次出資1.74億美元收購了中華英才網剩余的55.6%股份,至此Monster共出資2.4億美元完成了對中華英才網的全資收購。
三家公司憑借著雄厚的資金實力作為資本,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開始了“燒錢”大戰。
智聯招聘早在2005年就與央視經濟頻道合作國內首個電視招聘欄目“絕對挑戰”,并于2007年開始出巨資邀請徐靜蕾和黃健翔擔任品牌代言人,將廣告主要投放媒體集中在互聯網和戶外;中華英才網2006年投入5000萬元與央視聯合舉辦“贏在中國”創業比賽,其注重在電視和戶外的廣告投放;與前二者高密度且大規模的投放相比,前程無憂則相對謹慎,只是將一部分預算投入互聯網廣告。
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和2008年的互聯網品牌廣告投放中,智聯招聘遙遙領先,投放金額甚至超過微軟、可口可樂等跨國公司,其2008年投放額是中華英才網的2.47倍,是前程無憂的5.59倍。
這組觸目驚心的“燒錢”數據,帶給三大巨頭及它們背后投資人的是驚心動魄的財報。
中華英才網母公司Monster財報顯示,中華英才網2008年虧損額高達1.75億元;無獨有偶, SEEK的財報顯示,2008年在智聯招聘的投資損失達到1447萬澳元,按照持股比例推算,智聯招聘2008年的虧損額約2565萬澳元(約1.7億元),CEO劉浩引咎辭職。幾乎同時,國內唯一的招聘類上市公司前程無憂對外公布,2008年其實現了7700萬元的凈利,而這主要得益于占半壁江山的超過3.6億元的傳統印刷廣告收入。
“智聯招聘之所以大張旗鼓的宣傳,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吸引投資。同時,作為尚未成熟的市場,廣告的投放量與平臺流量聯系緊密,一旦廣告停了,流量會下降的非常快,也就造成了業務的下滑。”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說,“在爭奪市場的現階段,決定了只要有一家公司展開了推廣活動,其他兩家也不得不開始投放廣告進行宣傳。”
某業內人士也認為,正是行業的不成熟,才使得幾家招聘巨頭不得不采用“燒錢”大戰來攻城略地,以獲得更多的普通用戶和企業用戶。于是,三大巨頭的運營費用大大提升,這也是它們虧損的主因。
小公司暗潮涌動
就在三大巨頭為市場、為榮譽而混戰之時,行業里時有其他招聘網站獲得風險投資的消息傳出。2006年9月,日本第二大招聘網站Enjapan 1000萬元收購英才網聯;2007年6月,運營不到一年的新農門網獲得千萬元注資;2008年4月,百才招聘網宣布獲得來自浙江民營風險投資商天德創投的2000萬元投資;2009年11月,Job36獲得深創投、深港產學研、東方富海、達晨等多家知名風投機構聯合注資……這些招聘網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細分。
在巨頭已經占領綜合招聘市場的情況下,這些小公司各自找到了立足的細分市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畫地為牢、深挖“地盤”。雖然這些公司的規模目前都不太大,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它們中的一些“日子過得還挺不錯”。
面向“藍領”市場的新農門網瞄準的是中國2.5億的農民工市場,考慮到農民工的實際情況,以互聯網為平臺,結合了呼叫中心、短信平臺、數字電視等傳統手段,為農民工提供招工、培訓、維權以及資訊等服務,從而在招工企業、技術培訓機構、勞務輸出機構和農民工之間搭建了一個信息橋梁。
與新農門網細分在某一個專業領域不同,2009年11月剛剛獲得了國內人民幣基金排頭兵深創投和達晨注資的Job36,將自己的細分觸角伸得更廣,旗下共有24個細分行業,而其中醫療和汽車行業做得最成功。
“我們在公司成立了3個月后就開始盈利了。”Job36 CEO王亮表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公司依然保持了增長,“目前國內招聘網站中如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等主要面向大眾求職者,涵蓋了海量的職位信息。但也存在著同質化高、招聘效率低等弊端,這反而給細分招聘模式提供了差異化制勝的機會。”
以Job36的醫療細分行業來說,分為醫院、醫療器械、醫學院校/協會/機構等分支,在醫院分支里,截至記者發稿時共搜索到13094條招聘信息。招聘職位列表精確到科室,比如兒科、內科、麻醉師、護士等。作為對比,在智聯招聘上,把醫療與保健美容歸為一個分支,搜索職位列表,共搜索到2953個職位,不到Job36的四分之一,并且多是美容集團的美容顧問和按摩師職位。相比之下,Job36作為細分行業的精準優勢體現出來了。
雖然王亮表示Job36已經實現了盈利,但是剖析其盈利特點會發現,Job36還是停留在低成本低收益的模式。從成本角度來講,Job36的推廣活動沒有其他幾家那么活躍,甚至是依靠個人關系以低成本換取廣告。另外,公司的運營成本也很低。營銷方面,王亮也坦言相對于其他比較大型的招聘網站,Job36的會員費用和廣告費要便宜很多。
瓶頸依然存在
縱觀網絡招聘的發展路程,最大的問題在于網站內容本身和盈利模式兩個方面。
在網站內容方面,存在三個問題,其一是行業服務內容高度同質化,在用戶面前缺乏核心競爭力,造成了用戶的黏度不夠,流失嚴重;其二是人性化程度不夠,對于個體用戶的服務意識差,顧客滿意度低;其三是頁面更新緩慢,大量過期、虛假職位充斥網站,這就使得網站的匹配效率大大降低。據業內人士表示,各大招聘網站一般都會為了“沖業績”,而將大量過時信息保留在網站上,這樣既造成了網站職位數量的虛高又拉攏了客戶,為其變相做廣告。
“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服務’二字。”陳壽送說,“服務,就是要提高企業端和個人信息端的匹配程度,哪家先解決了這個問題,哪家就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盈利模式方面,各家網站還在商業模式的探索期。目前基本都是采用“會員+廣告”的盈利模式。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整個行業若想進行持續、穩定的發展,那就一定需要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因此在這方面還需要業內的企業進行長期的摸索和實踐。
陳壽送認為單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講,前程無憂的優勢更加明顯。雖然前程無憂在網絡招聘方面與中華英才網和智聯招聘相比并無顯著優勢,但是其線下出版物是其最大的商業模式突破。2009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顯示,前程無憂第三季度總收入為2.196億元,其中出版物廣告費用7710萬元,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強。
而中華英才網和智聯招聘兩家公司都存在著各自的問題。中華英才網被Monster收購以后,要將Monster的行業優勢轉移到國內,并適應本土化,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智聯招聘作為被投資企業,會面臨更大的業績壓力,作為沒有線下業務支撐的企業,它的盈利道路還不明朗。
篇6
與“敵”同行
“必須‘砍’掉他!”
五個月前,麥迪格總裁劉東把厚厚一疊材料“啪”地一聲往會議桌上一扔。這疊材料詳細記載著麥迪格云南省級加盟商老呂的斑斑劣跡:他打著麥迪格的招牌,卻暗自發展自己品牌的加盟店,傾售同類產品!
想當初,劉東為打開云南市場嘔心瀝血。市場剛啟動時只賣出一千多元的產品,劉東親自飛往云南指導。可劉東剛回濟南,老呂就擅自更改他擬訂的營銷方案,劉東氣得摔了老呂打來的電話。隨后他不斷糾正其營銷思路,云南市場終于被激活了。近一年下來,市場很蓬勃,劉東很滿意,正想著年底發給老呂幾十萬的返利呢。老呂竟反手出了這么一招!看來,老呂這車怕是剎不住了。
“絕不能打草驚蛇!”劉東果斷決定,一聲令下,兩手準備:先派人取證,再不動聲色地攻打云南!若能拿下就把老呂高高掛起,舉而不打;若拿不掉?那就他!
于是麥迪格總部一干人馬悄悄摸進了云南昆明:看地段找房子、裝修、拿營業執照、辦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忙活了足足三個月。隨后,劉東將老呂的資格降級為單店。老呂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十一”黃金周來臨之時,云南省全省發行的主流媒體上,一夜之間鋪天蓋地全是麥迪格直營店的廣告!
老呂蒙了。
一旦控制住省會市場,劉東就開始挨個兒找老呂旗下的加盟商“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利――談笑間,老呂旗下諸多加盟商紛紛易幟。唯剩老呂一身狼狽,倉皇“逃”至貴陽,企圖另外扎根。殊不知他前腳剛到,劉東后腳便來。麥迪格貴陽直營店馬上開張!
“背叛麥迪格、擾亂麥迪格市場的人,我們絕不放過!”
加盟就是復制盈利模式
在治近行業,劉東堪稱一大奇人。
1996年,他憑借“劉東理療鏡”就已創造出年銷售2億元的行業奇跡。劉東判斷,治近市場至少還潛在有幾十個億的市場!他若干年來大大小小的實戰經驗就是最好的決策支撐。此時他就像一個撞見麋鹿的獵人,立刻毫不猶豫地舉起獵槍。2005年,他控股的技術世界領先的美國麥迪格,研制出“金視力組合”,即不長度數的眼鏡加上內置的角膜接觸鏡,真正做到了治療量大于用眼量,實現了七天就可摘掉近視鏡。
“金視力組合”一經上市,立刻引起市場轟動。2007年,麥迪格僅投入十萬元的招商廣告,就產出了五千萬元的銷售額,一千萬元的回報!兼之加盟電話無數。2008年,麥迪格已有一百余家加盟店,預計銷售額可達1.5億。
一方面是產品,麥迪格可謂治近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跑者;另一方面是市場規模,增速離劉東的預期太遠太遠。究其原因出在模式的復制上:啟動初期,由于麥迪格比國內同類產品價位略高,加盟商往往對產品并不自信,又沒有大量的資金,所以缺乏持續投入廣告的膽量;加之加盟商又往往自作聰明地改變總部擬訂的營銷方案,導致很多市場都后續乏力……
劉東由此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地復制濟南模式!要與加盟商共同做大市場!
濟南模式正是麥迪格的成功模式。2006年,麥迪格直營店在濟南總部一樓落成。當年該直營店一直虧損;2007年持續投入,初見成效,其單月銷售額從不到二十萬爆發式增長到一百多萬;2008年初,經過持續廣告投入,依然是這個直營店,單月銷售額突破二百萬元!
一個僅150平方米的直營店竟可以創造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這無異于是劉東在中國商界創造的又一個奇跡!加盟商們半信半疑。其中煙臺加盟商董山親自到濟南考察,當他看到濟南直營店成箱的病歷時,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保健品行業有一個說法叫“銅南京、鐵濟南”。誰要是拿下了這兩個市場,尤其是濟南市場,其營銷策略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因此只要麥迪格加盟商堅決復制濟南模式,絕無不成功的道理!
為此,2008年5月,麥迪格專門召開“全國加盟商驗光師、店長技能提升班”。劉東把美國麥迪格的技術顧問諾曼博士等一行四人請到中國麥迪格濟南總部為大家講課,并親自向大家總結和傳授濟南成功的運作模式。
他還曾親率麥迪格團隊飛赴長沙,對終端各個流程進行指導工作。在長沙加盟商盛峰廣告費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劉東深入開展入校工作,與學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后來每當各重點學校開家長會時,都會通知麥迪格加盟商發放一些愛眼資料。當地很多老師在發現有學生配戴“金視力”真的摘掉眼鏡后,不但讓自己的孩子也配戴了“金視力”,而且成為了義務宣傳員。現在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口碑宣傳,長沙加盟店已經實現了每月近五十萬元的銷售額。
如果長沙市場完全按照濟南的運作模式,肯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突破。對這些人品好又有一定運作能力的加盟商,劉東表示麥迪格總部將加大扶持力度。他還笑著對記者透露秘訣:“說穿了其實很簡單,一廣告,二入校,三是轉介紹。”
打造核心競爭力
既然如此簡單,為什么不是其他企業偏偏是麥迪格?
其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一是核心產品。麥迪格產品始終是世界一流;第二是核心經營理念。一個企業唯有“道”對了,才能談得上“術”;第三是核心團隊。劉東堅持了十年才有了今天的麥迪格,麥迪格濟南總部中層以上人員,全是劉東親力親為帶起來的核心人才。
篇7
期刊大數據的價值和應用
1.海量數據的聚合與挖掘。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加速了大數據的發展,大數據以數量大、多樣化和速度快為特征,大數據的處理具有自動化、高效便捷的特點,大數據的應用幾乎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思維、策劃思維。基于大數據的傳統期刊出版商,迫切需要其產業發展模式由分立式向統籌式轉變。信息數據以新的形式在所有媒介間實現資源共享、整合、跨平臺利用。大數據將進一步引發數據倉庫、商業智能、云計算、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新應用的連鎖反應。具體到期刊領域,出版內容海量聚合、有效購買閱讀服務的受眾人群數據聚合、發行渠道數據聚合等信息數據將為未來的期刊發展革命帶來前所未有的平臺。
對大數據高效精準的分析有助于細分受眾,為受眾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亞馬遜根據用戶購買圖書過程的網絡信息記錄,分析出用戶的圖書類型喜好及購買力等商業元素,向用戶有針對性地推送產品,取得成功。對傳統出版企業影響巨大的當數大型互聯網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免費”閱讀,大型互聯網公司具有龐大的用戶,擁有無法比擬的大數據資源,通過并購期刊企業進軍數字出版領域,以成熟的“內容增值”商業模式推送產品,對無資金優勢的眾多小出版企業無疑是毀滅性打擊。
2.傳統期刊的數字化轉型。移動終端開發商不斷開發新技術創新移動智能閱讀終端,這使得傳統出版商不得不將目光轉移到移動設備及操作系統上,從而優化內容和技術,將二者更好地結合以帶給用戶良好的體驗。傳統出版已經向數字出版轉型,典型特征是依據互聯網思維進行生產流程的數字升級與價值重構。盈利模式由傳統的售賣版權向內容增值轉移。大數據引領的產業升級包含期刊出版的各個環節。大數據給期刊出版行業帶來海量、結構復雜并有預見價值的數據,出版企業重視對相關數據的深度挖掘、科學分析,并作出有預見意義的判斷,依據海量的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及社交數據構建數字出版平臺。數字出版平臺包含專業化的內容生產、切合用戶需求的運營管理模式、合作共贏的營銷模式和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以數字出版內容來源為例,傳統期刊出版一般依據編輯記者的信息收集,大數據時代專業網站、微信、微博、APP等媒介平臺為出版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以上資源交互性強,搜索快速,成本較低,便于收集加工。
“以用戶自生內容為特征的社會性媒介因其具有深度和廣泛參與性、極強的瞬時互動性,讓用戶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主創作、編輯、分享的媒介接近與使用優越感。”當前,數字期刊、數字圖書、數字地圖、數字音樂、各類數據庫出版物等多種產品形式日新月異,對傳統出版行業的沖擊巨大,傳統期刊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之勢。
大數據時代老年期刊發展面臨的問題
1.老年期刊數字化程度不高。自1983年第一所老年大學開辦到現在,我國建立起立體的老年教育網絡,教育課程設置與教育形式不斷進步,老年群體的新媒介接受能力得到較大提升,通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尋求文化消費的老年人群不斷增多。隨著三網融合的發展,依據老年人生理特征開發的電視、網絡及手機應用不斷增多,這些都給老年期刊數字化提供了保障。
當前,我國已開設網站的期刊有一千多家,近萬種學術期刊和萬方、中國知網合作開展數字化業務。“在新的技術與應用的支撐下,信息終端實際上多可以成為互動平臺,提供多種功能,進而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對市場比較敏銳的期刊或新聞出版機構已經推進了數字化進程,嘗試付費電子期刊、網絡期刊以及在線期刊等新的發行模式。而我國老年期刊數字化應用很低,網站做得比較好的老年期刊有《銀潮》、《秋光》、《晚霞》,但其網絡載體只起到宣傳或公告平臺的作用,沒有鏈接期刊內容。圍繞期刊內容及消費記錄大數據進行深度應用的期刊還很少。
2.老年期刊市場化不足。英國著名傳播學者霍爾的“偏好式閱讀”觀點表明,受眾會依據他們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他們與文化的關系,從文本中選擇某種特定的意義。我國老年群體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其文化消費與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他們也有自己的“偏好式閱讀”原則,并積極尋找高品位的文化消費品。但是我國老年期刊的商業化之路剛剛起步,采編、發行、體制等市場化不足,發行量超過80萬份的寥寥無幾,沒有全國性的老年期刊品牌。而在美國,“現代壯年》雜志的市場化運作非常成功,雜志發行量達到3800萬份。
人數據是各行業高度市場化的體現,各種信息以數據的方式高度集中,再以市場資源分配方式配給,傳統的觀點認為我國老年群體主動消費期刊的動能不足,對紙質媒介依賴性強,不會選擇新的閱讀方式。老年人文化消費存在三種傾向,一是主動尋求文化消費,這一部分人群集中在文化素質較高的退休公務員和教師群體;二是子女引導文化消費,子女推介作用較大;三是被動文化消費,閱讀目標及閱讀方式目的性不強。隨著科技的發展,老年群體的紙質閱讀可能還會是主流,但數字閱讀的便捷性與舒適性讓老年群體改變閱讀媒介與閱讀習慣成為可能。
科技的發展讓大屏幕閱讀、移動閱讀更加便捷與方便。當前45歲左右的人群已經具備相當的互聯網使用經驗,10年后這部分人群將是老年期刊的消費人群,數字化期刊將是老年期刊的藍海。
大數據時代老年期刊的發展之路
1.內容為王:產品生產革命。基于大數據時代的內容生產,不是簡單地將期刊內容轉化成電子文本在網站或移動媒介卜,不是出版形式革新,而是整合各類資源,打造更加契合受眾需求的精細化、智能化產品。大數據時代給老年期刊的內容來源及營銷渠道帶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同時也帶來挑戰。當前老年期刊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出版內容問題,圍繞當前受眾的碎片化閱讀、移動化閱讀習慣以及老年讀者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的需求,如何利用大數據生產有時代精神、有深厚底蘊的文化精品是老年期刊內容生產的重中之重。大數據時代對品牌的內涵要求是專注、專業、極致,老年期刊的內容生產必須走內容為王的道路,依據大數據提供的便利,一方面做到內容精品化;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的審核分析技術,對期刊內容的質量進行評估控制。
2.編創共建:生產模式革命。當前大部分老年期刊專業人員匱乏,十幾個人搭建的班子構成了從生產到發行的主體。大部分老年期刊的發行地域覆蓋面較窄,投稿人較為單一。另外,由于老年期刊辦刊主體的體制問題,大部分老年期刊還未實現股權多元化、股權激勵等管理體制。老年期刊市場化不足、資金不充裕,造成了大部分老年期刊內容雷同、專業化程度低、品牌影響力不強。
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自助出版與眾籌出版等具有創新性編創共建的生產模式的出現,為老年期刊的變革提供了發展思路。在社交網絡環境幾乎全覆蓋的新型傳播環境中,原先傳統老年期刊閉合的生產經營生態圈被打破。老年期刊應積極吸取新媒體環境下出現的創新性生產模式,采用不同層次、不同地域、不同國別的多人協同編輯模式,打造精品化、世界性的老年文化產品。比如《老派》雜志,采編人員覆蓋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老年期刊應積極與新媒體展開媒介融合,更精準地滿足受眾的心理訴求。《老派》與新浪微博合作,為其受眾搭建即時的信息共享與交流平臺,精確定位當下老年人關注的話題,在跨界融合方面走在了前列。
3.融合營銷:盈利模式革命。未來電視、手機與電腦將實現互聯,智能閱讀終端將廣泛普及。老年文化產品的投放終端將更加豐富,受眾的閱讀選擇更加多元。大數據時代移動閱讀與社交化閱讀環境改變了期刊出版行業的盈利模式,由單一的期刊出售、廣告投放轉向內容增值和其它服務。
老年期刊融合營銷的第一個層而是建立多層次的產品平臺,守住傳統期刊,拓寬電子出版市場,挖掘手機移動多媒體平臺,把精致專業化的產品精準地投放到受眾最容易獲取的平臺。
篇8
關鍵詞:移動醫療;微醫;案例分析
當前我國醫療體制面臨衛生保障覆蓋率低、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低、初級醫療服務滯后、藥費居高不下、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本質上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人類健康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和復雜化。全球性的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大提升了醫療水平,推動了醫學模式由傳統集約式單向問診向數字化定制化轉變,也帶來了普遍性的醫療成本上升的問題,在醫學新形勢下,我國迫切需要深化醫療體制的全面改革,以滿足群眾日益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而這些問題在當前地理天然間隔、地區信息不及時、醫療成本增高、資源有限的大背景下著實是難以解決的。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便攜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患者和醫生需要的健康數據可以都保存在電子健康病例和患者的個人健康管理系統中,患者的健康數據依托可穿戴醫療設備隨時更新,并提供給醫生隨時查看。患者看病完全可以足不出戶,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溝通,這一方面幫助醫院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負擔,另一方面也使患者看病能方便及時地享受高質量的醫療問診服務以及病后聯系服務[1]。目前政府大力倡導的“互聯網+”與醫療領域緊密結合,帶動大量移動醫療服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立并向各自方向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的有機結合,可以使醫生與病人緊密聯系在一起,從疾病問診到康復咨詢,構建一整套“互聯網+醫療”健康體系,這為解決傳統醫療體制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難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因此,我們立足當前國家相關醫療體制現狀與問題,結合國家深化醫療改革政策方案,在醫療保障制度與分級診療框架下探索移動醫療的實用價值與可行性,綜合互聯網思維深入研究移動醫療企業的發展現狀,得出移動醫療產業的前瞻性分析與建議。本文采用典型調查、實地訪談的研究方法,選取愛丁醫生與微醫集團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移動醫療服務企業作為移動醫療分析案例,并通過對這些廣受歡迎、用戶較多的移動醫療企業運作的深入分析,延伸出整個移動醫療產業的現狀與問題,為移動醫療企業公司的未來發展以及我國未來的醫療改革提供一些具有參考性的可行性建議。
1移動醫療企業發展現狀
1.1企業概述
愛丁醫生是一家幫助育齡青年優質懷孕的“O+O”模式整合服務機構,主要產品是愛丁醫生APP這一手機備孕工具,可以幫助育齡青年開展個體化全面的孕前準備。該應用著眼于用戶備孕需求,運用獨特的、模擬臨床醫生的算法,為用戶提供以懷孕為目的的移動醫療服務,服務項目主要包括為備孕期的年輕人做風險評估、疾病因素與狀況評估、體檢提醒以及生活習慣改進建議,逐步引導育齡用戶將身心調整至最佳受孕狀態[2]。微醫集團是一家主要提供預約掛號、在線問診復診、遠程會診、電子處方、藥品配送等互聯網醫療和會員服務的移動醫療服務機構。微醫的主要產品是兩款手機APP,一款是針對醫生的“微醫生”,旨在獲得相關患者健康數據,建立一種真實的醫患關系;另一款是針對患者的“微醫”,幫助患者完成在線查找醫生、在線掛號、在線復診等移動服務。微醫的發展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掛號網、微醫和互聯網醫院。2015年12月,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在國家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烏鎮上線,截至2016年年底,烏鎮互聯網醫院的接診量已突破5萬人次/日,近兩年微醫互聯網醫院已在全國18個省市落地[3]。
1.2運營模式
愛丁醫生的運營模式主要是“O+O”。對于大多數服務項目用戶無需再奔波于各個服務機構,可以直接使用手機APP在日常生活中在線接受備孕的相關指導和管理。而諸如B超、抽血等服務則在線下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技術支持。愛丁醫生目前提供門診服務,從診前評估,到門診預約,再到專人隨訪,采用本地遠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個性化備孕服務,同時還包括個性化備孕方案、二胎咨詢、婦科體檢等服務。在盈利方面,愛丁醫生相關負責人認為主要還是應以提供服務和解決方案為主,愛丁醫生目前唯一的收費項目是遠程咨詢項目,即通過電話和視頻為用戶提供遠程問診服務微醫已經在“醫、藥、險”全產業鏈布局,主要覆蓋互聯網醫院、健康消費、健康金融、會員服務和家庭醫生等領域。運營模式上,微醫目前主推線上線下結合的互聯網醫院,線上提供在線醫療服務和遠程會診服務的在線診療平臺,線下為群眾提供實體醫院,開放民眾進入提供與醫生面對面問診咨詢服務。微醫盈利模式也主要分為醫、藥、險3個模塊。就醫方面,一般用戶的掛號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如果需要掛指定的專家號則需要收取一定費用,該收入由醫生與微醫共同分配,醫生提取70%,微醫則提取30%,用于企業日常運營管理;藥品方面,微醫提供網上購藥服務,與多家藥品生產和流通企業深度合作,以互聯網醫院為新的藥品終端,用戶可以線上支付,微醫會將藥品送貨上門;商業醫療保險方面,微醫連接875家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和國內主要大型商業保險公司的理賠系統,微醫還建立健康賬戶支持診療一站式結算、基礎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理算賠付、理財產品購買等服務。
1.3特征優勢
愛丁醫生是針對特定用戶群體即備孕青年的醫療服務,主打i-MLP的備孕理念,即從Medical(醫學)、Life(生活)、Psychological(心理)這3個方面來幫助用戶備孕,除了專業的醫學指導,還會從用戶生活習慣行為以及備孕時的心理因素等多方位對用戶進行考量。愛丁醫生會從生活習慣上對用戶進行干預和指導,通過手機App向用戶提出健康備孕的建議,如戒煙戒酒、早睡、補充葉酸等,也會向用戶推薦適合的運動調理,特別對于女性群體而言,心理上的輔導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與陪伴,定制化全方位的服務是愛丁醫生的最大優勢。微醫不同于愛丁醫生專注于備孕領域,而是著眼于醫療服務的流程優化,前身是掛號網的微醫的優勢在于掛號醫院資源非常廣泛。截至2016年10月,微醫已經覆蓋29個省份,與2400多家重點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連接,擁有超過1.5億實名注冊用戶和26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累計服務人次超過8.5億。微醫在移動醫療服務與實體醫院關系的處理引人注意,二者之間是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關系,而不是人們常以為的競爭關系。具體而言,醫院對于線上線下會按比例分配掛號數,只將一定比例的掛號數放在網上,這里是考慮到實體醫院附近的居民,對于他們而言直接前往醫院掛號顯然更為便捷。互惠互利更體現在移動醫療可以幫助醫院提高運作效率,減少管理成本[5],同時擴大醫療資源影響力,為實體醫院醫生帶去患者,本身也是向全國宣傳地方優秀醫療資源,同時移動醫療服務為醫院及醫生創造了新的盈利渠道,這也是對傳統掛號量減少的補充。
2移動醫療企業面臨問題
2.1公信力缺乏
當前群眾患病仍是首選公立醫院,面對紛雜的移動醫療服務企業以及大量充斥的醫藥廣告,尤其是近年的魏則西事件,人們不免對這些非官方醫療服務機構的醫生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表示懷疑。相比之下,公立醫院醫生由于有著官方的培養審核機制,其可靠性、權威性與科學性早已深入人心。事實上,人們對醫療專業性的關注遠高于及時性和便捷性[6],能否有專業權威的醫生鑒定審查機制,成為移動醫療服務能否被大眾接受和習慣的關鍵。在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保護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而我國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缺乏隱私保護,甚至時常爆出企業之間買賣個人隱私數據的事件,而且一些疾病對于人們來說其實屬于難言之隱,人們并不希望自己的疾病、身體數據被買賣傳播,這使得很多人對將醫療服務與互聯網大數據相結合的移動醫療服務及其可能伴隨的隱私泄露問題持質疑態度。
2.2企業盈利不足
對于服務特定領域的愛丁醫生,專注于備孕領域,本身也意味著服務范圍受限。從長期來看,用戶的備孕期往往很短暫,孕后就不會再使用了。而且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只會生育一到兩個孩子,這可能會導致缺少長期可持續的用戶群體。而且愛丁醫生缺少宣傳,線下的服務與活動也較少,目前服務項目也基本是免費提供,只有遠程咨詢這個唯一的收費項目。而對于服務范圍廣泛的微醫集團,一般掛號不收費,本質上是采用免費提供服務吸引患者、醫院和醫生進入平臺,在有了一定的流量基礎后,再提供健康管理套餐、異地就診全程服務等付費的高級增值服務的盈利方式。事實上,在移動醫療機構創業初期,許多企業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利潤問題。移動醫療服務數量雖多,但成立時間往往不長,還沒有足夠時間吸引留住長期用戶,而培養用戶群是構建生態、保證長期盈利、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2.3地方觀念保守
雖然目前國家已經鼓勵放開醫生多點執業,但很多地方政府及公立醫院觀念較為保守,并沒有完全放開,害怕醫生資源流失。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新興的移動醫療與實體醫院并不一定是競爭與搶奪資源的關系,完全可以達成相互的長期的合作,移動醫療可以幫助醫院降低擁擠導致的管理負擔,同時提升本地醫療資源覆蓋范圍與影響力,讓本地優質醫療資源得到全國范圍的廣泛的宣傳,同時移動醫療的附加服務也給醫生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二者可以實現互惠互利,本質上是行業的效率提高與制度的改革創新。
3移動醫療企業發展建議
3.1政府建全分級診療體系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基本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7]。”政府可以整合醫療服務資源,將移動醫療與分級診療相結合,使移動醫療與實體醫院相互合作。具體可以設計為居民首診在實體醫院,復診在線上移動醫療,先獲得患者健康數據,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讓患者與醫生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健康數據,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就醫渠道,方便選擇聯系異地專家咨詢就診。而在病人的康復期,可以保證醫生對患者的健康數據的隨時長期監測,線上溝通指導,術后恢復還可以結合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等進行服務。而這些都不再需要患者往返醫院,有效降低醫院負擔,方便醫院降低管理費用,方便患者不必來回奔波,同時還能獲得異地更好的醫療資源,不失為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思路。
3.2政府宣傳引導社會觀念
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放開醫生多點執業,這對于公立醫院醫生也是提供一種陽光變現的平臺,可以進一步提升人才知識利用率,充分發揮醫療人才的社會價值,同時也能讓醫生憑借其專業能力知識合理合法收取與之相應高低的報酬。醫生在定價上可以擁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注意由于信息不對稱也可能存在肆意拉高等問題,因此不能純市場調節,需要受物價局監管。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醫生可以不局限于體制內,拓寬自身的發展平臺。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硬件資源建設、人才優惠政策等途徑幫助移動醫療服務的成長。在移動醫療領域,浙江省走在全國前列,如杭州市蕭山區的中國智慧健康谷、杭州灣信息港的微醫集團,以及桐鄉市政府支持下在烏鎮建立的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
3.3企業拓寬服務盈利渠道
低價吸引用戶與企業發展盈利是一個相互矛盾的難題,這就需要企業不斷拓寬服務渠道。一方面保證突出服務特色的前提下,擴大服務渠道,諸如發展線下服務機構,增加與用戶雙向互動,吸引增加用戶群體規模,保障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增加各類合作方,實現多方共贏。微醫集團目前的第3模塊就是商業醫療保險,移動醫療企業未來可以為患者提供基本醫療保險外的更有個性化的針對患者疾病的商業健康保險定制方案。在分級診療體系的復診與康復階段,需要對患者健康狀況的持續監測,這就需要提供大量可穿戴醫療器械,對于移動醫療服務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市場贏利點,企業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可定制化的價格便宜的便攜式醫療設備提供長期健康數據監測[8]。筆者對移動醫療未來發展的建議是,移動醫療服務不應局限于提供掛號服務,更應充分合理地利用醫療大數據,建立針對患者疾病、位置等信息的科學引流、精準匹配系統機制,一方面對患者就診提供最佳方案,另一方面促進有限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3.4企業加強信任機制建設
篇9
在此之前,張江高科與宏泰發展、東湖高新等知名產業園區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園區資本聯盟”已經同河北省商務廳就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園區開發基金”簽署協議,首期規模將達到400億。
張江高科總經理葛培健曾公開表示,園區開發已經進入“基金操盤時代”。那么,什么是園區開發的“基金操盤”?園區開發為何要選擇基金操盤模式?
產業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創新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上海科創中心股權投資基金的成立,將服務于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重點投資區域是上海的主要高科技園區如張江、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等,以及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創新板”,并向周邊區域輻射。
葛培健認為,張江高科參與投資的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母基金是園區開發運營模式從“地產化”轉向“產業引領、基金操盤”的大膽嘗試。
園區開發公司是中國自成特色的產物,通常走土地批租、滾動開發之路,承擔園區開發建設、租售運營和招商引資等功能。盈利模式是通過區域開發和物業開發,用低租金低地價吸引高新企業落地。
自1990年4月浦東開發以來,先后形成了陸家嘴、金橋、張江和外高橋四大園區開發公司,每家旗下各有一上市平臺。其中,張江高科對應張江集團,1996年在上證所掛牌上市,是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運營和服務的主力。
張江高科早年的模式和多數同行一樣,以“地產化”為主要開發模式。但是隨著張江區域的不斷開發,客觀條件上留給張江高科進行房地產開發的空間越來越少,單純依靠物業租金使得張江高科面臨被資本市場邊緣化的窘境。加之主觀的轉型需求,產業投資成為張江高科新的轉型方向。
葛培健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探索由政府主導、上市企業牽頭,設立推動產業升級的專業化產業基金,通過產業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產業創新中來,激發產業創新的活力,有機會成為推動園區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器。”
葛培健認為,“原有的以‘土地增值、租金收入、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為內容的產業地產業務將不再是園區的收入核心,今后園區發展將更加注重園區內生循環的‘招才’‘引智’‘創商’‘留人’,真正做到‘產城融合’、可持續發展,這是探索‘產業引領、基金操盤’園區開發模式的目標所在。”
張江高科的產業投資之路
張江高科從2006年就開啟了產業投資之路。2006年,張江高科通過吸引高科技企業入駐并且提供配套服務,并選擇優質企業進行投資。公司當年新增投資金額為3059萬元,比上年增加了87%。
2007年,張江高科出資1.65億元成立上海浩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6月,浩成創投又出資10.2億元,設立上海張江成創投資有限公司,用于投資醫藥、醫療器械和金融板塊優質項目。
2010年8月18日,嘉事堂成功登陸中小板,作為二股東的張江高科在這一筆投資上浮盈6.1億元,一戰成名。
此后,張江高科的股權投資遍地開花。2015年,張江高科完成對金融發展基金、武岳峰投資、朗朗科技、微電子裝備公司等的股權投資。2016年,張江高科領投嗨修養車新一輪數千萬元的融資;以FOF模式間接投資螞蟻金服;通過參股的基金公司對生鮮電商天天果園進行了一億元投資。當年張江高科還直投百事通、賽赫智能等新三板上市企業,直投的康德萊和間接投資的步長制藥也登陸主板。
截至2017年一季度,江高科對外投資項目規模為37.89億元,累計投資創業類項目99個。其中,已上市企業26家(包括完全退出8家),預披露企業2家,擬上市企業11家,改制企業1家。
數據顯示,張江高科通過FOF模式參與了14只基金的投資,基金投資規模累計17.30億元。
PPP基金牽引提高園區開發效益
園區開發的基金操盤模式,除了產業引導基金外,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基金牽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張江高科參與投資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園區開發基金”就是探索PPP基金提高園區開發效益的新嘗試。
葛培健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園區PPP基金操盤模式是,引進社會資本,發揮其在園區建設和運營管理方面的優勢和經驗,與政府形成在園區開發上‘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合理設置項目運作結構、合作內容、運作方式及回報機制等內容,創新園區融資機制。”
張江高科曾經在張江科學城西北片的技創區進行了全國園區PPP建設的首次嘗試。1999年,根據上海市的戰略部署,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決定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建設1平方公里的張江技術創新區。面對當年上海全市財政收入僅為431.8億元,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需求超過1852億元的現實情況,浦東新區在張江技創區投資建設中首創了“BOO”模式(建設―擁有―運營),于當時而言,該項目開創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建設運營科技園區的先例。
篇10
從我們觀察的情況看,鵬華消費優選的走俏源于基金經理王宗合果敢大膽的操作風格。資料顯示,該基金一季度短短三個月內倉位已達94%,二季度內也僅進行了階段性倉位下調,二季末股票占基金資產比依然高達93%。在行業結構的調整上也是大刀闊斧,二季報顯示,該基金在金融保險業的減持單季達到23%,同期增持幅度較大的行業是批發零售9.73%,食品飲料5.72%。
除鵬華消費等少數幾只新基金表現突出外,一些績優老基金也顯露出“真功夫”。截至8月12日,以成長股投資見長的富國天源,在銀河證券的基金評價體系中,跑出同類排名六項第一的優秀表現。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作為一只平衡型基金,截至8月12日,富國天源在過去三個月、六個月、今年以來、過去一年、過去兩年、過去三年的排名上,均位居同類產品榜首。受益業績突出,該基金資產規模一直穩定上升。上半年基金行業規模縮水約1600億,富國天源仍獲得約29.5%的規模增長。至8月25日,富國天源今年以來凈值收益率為2.63%。
本周走進《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的嘉賓也有多位今年投資業績都為正受益的,如易方達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易方達增強回報鐘鳴遠、東吳新創業兼東吳雙動力基金經理王少成。此外還有國泰基金副總經理梁之平、交銀施羅德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交銀雙利債基經理李家春、工銀添頤杜海濤、富安達優勢成長孔學兵、信誠中證500吳雅楠,他們將會探討當前市場格局劇烈的變化。
鎖定三季度政策轉折預期
《投資者報》:不僅僅是鵬華消費,我們注意到,近期有27只基金的凈值都成功回到3000點水平,如王少成管理的東吳新創業、東吳雙動力。王少成談談你過程中的感受?
王少成:從二季報可以看到,我們把新興產業以及消費類股票視為二季度資產配置的重頭戲。而在美債危機、國內通脹高企等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消費板塊在二季度也確實顯現出強大的防御能力和投資價值。
三季度盡管貨幣政策依然偏緊,但是經濟的持續回落,可能會引發財政政策的松動和局部轉向。從過去兩年A股走勢看,每次宏觀調控政策的轉折都會引發市場風格的轉變。因此在三季度政策轉折的預期下,A股也可能會出現反彈和風格轉向,其間與調結構相關的板塊和個股將凸顯出配置價值。
《投資者報》:印象中,孔學兵未來的判斷某些方面和王少成很類似?
孔學兵:我們也認為在“十二五”規劃推動下,以科技創新取代傳統技術、以新的盈利模式取代傳統產業鏈條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線,有望顯現“孵化器”效應。
從短期看,市場多空力量將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基于此,業績增長超預期的個股或有利好事件刺激的個股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如食品飲料、醫療器械、光伏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板塊。此外金融地產、汽車也開始具備“玫瑰綻放”的潛力。
待批基金為何1/3以上為指基
《投資者報》:從證監會8月12日公布的信息看,目前排隊待批的指數基金多達35只,占所有待批基金的1/3以上,剛剛獲批的33只基金中指基占9只。這是在釋放怎樣一種信號?
梁之平:指數化投資在中國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未來各家基金公司在產品線打造上會更趨完善,創新動作也會更多。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多投資標的的指數化產品,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
如行業更分散的滬深300等寬基產品可以作為資產的“船身”;在股市震蕩加劇之時,商品類指數產品就能夠充當船槳,起到平衡投資風險的作用;而如納指100、中小板300等高成長上市公司的旗艦指數產品則可充當“船首”,圖騰于未來的投資收益。
吳雅楠:我們知道,當市場開始反彈時,主動管理型基金業績往往不如指數型基金表現出色,這主要是因為單邊上漲的行情中板塊輪動較快,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很難在短時間內及時準確調整資產配置和倉位。而指數化的被動投資憑借高倉位、廣泛的分散化、最少的組合變動和交易成本,可以在單邊的反彈行情中占據很大的優勢,從而表現好于主動管理型基金。
如果認為指數要上漲,跟蹤指數的杠桿基金應該是大家分享反彈行情的首選,這些杠桿基金在反彈過程中上漲得更快。
債市收益率已近歷史頂部
《投資者報》:今年債市波動很大,我注意到,鐘鳴遠管理的增強回報和安心回報也是保持正收益的,你是如何在具體的投資運作中做到正收益的?
鐘鳴遠:安心回報6月底開始入市,此后股市上下波動劇烈,基金整體運作回避權益類市場,較好地控制了風險。同時,6月底至8月初債市面臨了非常猛烈的資金面緊張和信用風險的沖擊,利率產品和信用產品都出現了大幅調整,好在安心回報在建倉之初就明確回避了一些高風險券種,保持了穩定操作。
二季度增強回報為了較好地回避股債“雙調整”的行情,適當降低了債券倉位。到6月末時,考慮到央行本輪加息周期已經過半,又適當回補了債券倉位并提升組合久期,因此實現了一定的投資回報。
《投資者報》:伴隨債券收益率普遍升至歷史較高水平,債市機會是不是顯現?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醫療安全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