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學研究范文
時間:2023-12-14 17:39: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科學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科學學視角;建筑科學;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B503.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科學的歷史發展進程
在中國文字中的“建筑”,不僅能夠表示營造、建造建筑物的人類活動,還可表示某種活動的建筑產物,或是某風格、某時期及其技術與藝術的總稱,比如現代主義建筑、巴洛克建筑、古羅馬建筑、秦漢建筑等。
我國的建筑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并在當時就具備了獨特的建筑風格,并以此在以后得到了一系列發展。據歷史考證,在春秋末年,由齊國工匠官所著的《考工記》中,就已經詳細記載了當時稱工匠的主要職責,并記載了房屋建筑規則、王宮建筑規制以及都城規劃等。可以說,我國是能夠較早繪制建筑模型與建筑圖的國家之一,但是與其相對應的建筑理論體系卻并沒有能夠得到發展。
而現代建筑學的主體部分則源于西方國家,從歷史上來劃分,其建筑學的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古代,即建筑學剛剛興起時。公元前3世紀至2世紀時期,古希臘出現了專業的建筑著作,其中涵蓋了施工機械、建造方法、構圖法則等內容。其后古羅馬在古希臘建筑的基礎上,使建筑的數量、規模、類型都有了更大的發展。公元前1世紀,來自古羅馬的建筑師所著的《建筑十書》10卷本中,不僅將內容擴展到了住宅、公共建筑、施工設備、工具、供水工程技術以及建筑物與風向、陽光的聯系等,而且首次提出了美觀、方便、堅固的三原則。
第二階段為近代,即文藝復興時期。借助著文藝復興浪潮,西方建筑學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在這個時期,不僅有大量的藝術因素注入到建筑活動中,而且由于幾何學家也開始參與到建筑活動中,使建筑設計學、建筑制圖學都得到了極大發展。其中,1485年的《論建筑》一書更是首次兼顧到了建筑藝術與建筑技術,為建筑學的雛形樹立了較為完整的概念,可以說是建筑學產生質變的關鍵因素。
第三階段即現代,建筑學得到了穩步的發展。自從20世紀以來,已有的建筑學科不斷隨著對象的細化而有多門分支學科分化出來,其在綜合與分化的辯證統一中不斷增加分支學科。另外,建筑學圖書、刊物的數量也是逐漸龐大,不僅表現出建筑學正在逐步走向繁榮,而且還是其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從建筑學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難看出,建筑學已經演變為結構復雜的學科,所有將研究對象定為建筑活動與建筑物的學科都已經超越了單一建筑學的范疇,因此應稱這些學科為建筑科學才更為恰當。
二、建筑科學繼續發展的措施
時至今日,建筑科學學科可謂發展潛力巨大,而為使建筑科學的發展更為有序、可持續發展,基本應遵循一個基點,兩條主線,三位一體的發展措施。
(一)一個基點
就是準確、清晰地把握好過去、現在、未來的建筑科學,并將此作為基點,完善總體規劃,將力量進行合理部署,進一步將發展重點突出。而建筑科學學、建筑科學史就是為使建筑科學的發展而創立的新學科。
從本質上來看,建筑科學史就是將建筑科學及分支學科的演化進程進行梳理與回顧作為其任務,而建筑科學學則是基于對建筑科學發展歷史經驗的總結,進一步對建筑科學的定位、體系結構、持續發展的前景、態勢、條件、背景進行探討。它們既是建筑科學、建筑學的自我認識與自我反思,更是建筑科學邁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以前,這兩門學科的內容一般都包含于建筑學基礎、建筑學原理以及建筑學概論之中,而現在,這兩門學科的獨立已是必然,它們的創建對于整合性發展建筑科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支持作用。
(二)兩條主線
就是指在完善、充實建筑科學學科結構的同時,應全面考慮內外兩條線,其中內線應對已有學科的分化進行強化,而外線則應使學科間的融合得到促進。
首先要為已有學科營造出漸次分化的環境,通常情況下,研究對象分化直接影響了學科的分化。建筑物與建筑活動是建筑科學研究的對象,因此只要能夠分化建筑物與建筑活動,那么建筑科學的已有學科也能相應獲得細分化的可能。
其次是與相關學科的合作、交流與溝通要加強。建筑科學人員、建筑工作者應將其知識面充分的擴展,從而在建筑科學人員身上形成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同時還應積極地建立起與相關學科人員的橫向聯系,在合作課題中營造出萌生邊緣分支學科的條件與機遇。
(三)三位一體
就是建筑工程、建筑藝術、建筑科學三者得到協同發展,并在建筑工程與建筑藝術的基礎之上,將建筑科學建設重點突出。
建筑工程、建筑藝術與建筑科學之間應當是極為密切的關系,從圖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這點。
圖1建筑科學與建筑工程、建筑藝術的關系示意圖
建筑物、建筑活動另外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筑工程與建筑藝術,它們既作為建筑科學研究的對象存在,同時也是建筑科學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建筑科學只有源源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建筑工程、建筑藝術的實踐經驗與問題,并將這些內容提升為理論知識,才能真正得到建筑科學的相關回饋,進而發展成有理論導向、更具創造性的建筑工程實踐與建筑藝術實踐。
結語:綜上所述,對于基于科學學視角的建筑學科來說,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其繼續分化、細化且衍生出更多的邊緣學科并得到更大發展的機會是客觀存在的。為此,我們必須從建筑科學的發展進程開始研究,摸清建筑科學發展的歷史脈絡,并根據時展的需要,使建筑科學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1] 王續琨.科學學視角中的建筑科學.[J].科學學研究.2003,21(1).
篇2
關鍵詞:自主-互助 課堂 實踐
近年來,普遍都在提倡素質教育,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生平日在學校中的日常教學生活主要就是課堂教學,所以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課堂教學改革。教師首先要把講堂改為學堂,讓學生主動學,以學生為主體。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得出了構建自主-互助的學習型課堂是比較適合當今的教學模式的。下面我們針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探討。[1]
一、構建自主-互助課堂
1.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為構建課堂奠定基礎
課前,老師應指導學生如何預習,預習哪方面內容,到哪里去找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從而讓學生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激發主動性。老師可以安排課代表或是班干部將需要學習的下個課題張貼在教室的宣傳欄里,并要求每個學生都在預習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方式不限。[2]
2.創設課堂情境,為構建課堂奠定氛圍
課堂上老師要結合學生的特質和當前這堂課的學習內容設定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比如,在教授學生《中華民族大家庭》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音像設備來領會不同民族的自然風光,配上相應的民族音樂,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問學生,知道相關少數民族的禮儀規范嗎?了解這些民族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有效引導
新型的學習課堂應為活潑開放的自主性課堂,學生才是主題,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引領的作用,要更多的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這種學習方式的樂趣。教師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讓其自主學習,同學間互幫互助,同時,還要加強小組的培養,對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進行恰當的引導和培訓管理,引導小組研究討論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創新思維,培養團隊精神。另外,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要在學生有困難或是有矛盾時及時解決問題,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如提問相關問題、播放音樂等等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意愿,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提升教學效果。[3]
4.巧妙設問,及時鼓勵,引發思考
構建自主-互助型課堂,教師要能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在提問時不要提問學生馬上就能脫口而出回答的問題,也不要提問過于深奧難以確定的問題,應精心設計出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習能力的問題,并適當的鼓勵學生,不要吝嗇夸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教授《珍愛我們的生命》這一課時,想讓剛上初中的學生領會生命的價值是不切實際的,非常難,所以教師應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地震中女警救助嬰兒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這一話題,老師應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自然很容易根據自身的思考回答問題,也會提出一些問題,從而積極地討論,真正實現互助學習。[4]
二、自主-互助課堂的益處
1.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傳統的課堂中,一堂課最多也只能有一部分學生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互動學習,但想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自主學習中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在調研中我們知道,傳統課堂教學中只有大概1/3的學生能夠和老師同步學習,其他的學生由于無法進入到優質的學習狀態中來,普遍表現的很消極,課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造成課后的負擔更重,考試也會受到影響。自主-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投入到使用中后,才真正實現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
自主,指的就是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權力,以學生為主體,自由選擇制定學習的階段目標、方法和信息收集方式,當然了,不同的學科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文科類要加強閱讀,理工科類還應積極主動的進行實驗操作。[5]
互助,指的是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內的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進步,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思考,小組間也要互相交流,互相評價檢查學習效果。互助學習不只是學習方面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制約,還要實現不同類型同學之間個性人格的互補,大家共同發展。互助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自我表達機會,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教師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對于自己所在小組的歸屬感,集體榮譽感,并加強責任心的培養。[6]
課堂由傳統的教師的講堂轉變為學生的學堂,成了學生們互相交流,自主學習研究的場所。總的來說,自主-互助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結構,發揮了學生作為主體的功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到東西,真正活潑起來。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能夠體驗到從前難以感覺到的學習的樂趣。
2.每個學生的認知差異
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真正生動活潑了起來,同時也能讓學生認知到了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之處,這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解決方式的不同表現出來。學生在學習之前都應認知明白自己的學習起點,保證今后能夠正常順利的繼續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戰勝出現的困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一個學生要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夠學好,那必然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即便讓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也無法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新型的教學課堂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能夠在自己的學習經驗中繼續前行,即便遇到困難,也能及時通過同學間的互助交流及時解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學生都應該有其自身適合適用的學習模式,只有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進行總結,才能得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此外,針對學生的認知差異,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有效矯正。自主-互助的課堂可以實現比較頻繁的結果反饋,教師根據這些依據能夠及時調整教學硬件。而在學生間的交流互助當中,也有反饋和矯正這一環節,提出問題并展示出來。新型的課堂已經建立起了較完善的教學反饋矯正系統。
學生增強了自信,學習效率也更高了,傳統意義上的差生也普遍減少了,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也更強了。例如:一位數學教師在小學四年級的課堂上試用了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互助讓每個學生都能認知到自己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學習效率。實行這樣的教學模式之后,學生們明顯跟從前不同了,不再盲目聽從老師的話,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積極回答問題,養成了言之有據的好習慣,而且集體意識也得到了增強,小組里一旦出現學習進度較低的學生,總要想出各種方法趕上來。一年以后,這個班級的考試成績就達到了100%的優秀率。同時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個班級里還有兩名智力水平達不到平均水平,在小組同學的幫助下,這兩名同學也實現了優秀率。[7]
3.發揚創新精神
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人才要有更高的創新水平,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型的自主-互助課堂教學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提問、總結、探索規律,自己解讀相關教輔,自己做實驗,自己選擇作業并進行自我評價,整個的學習過程都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4.塑造小組文化
學生除了課堂教學還有課后教學,在班級中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場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在班級中培養未來走上社會時所必須的一些品質和公民素養。在課堂實踐中,構建出小組集體文化,改變傳統的班級同一性特征,創造充滿活力,同學之間良性競爭交流的開放性班集體。
4.1創設小組文化氛圍,每個學生都不可替代
學生們都有著歸屬感的需求,創設小組文化氛圍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歸屬感需要,所以學生們都建立起了學習小組,不同的學校和班級都創造了不同的文化,根據小組的特色決定組名組歌,學生們充分表達出共同的思想理念,倡導創新、個性、團結、共享精神等。
4.2實行小組自治管理,幫助每個學生成長
小組的自治管理解放了學生的傳統思考模式,讓學生們有了獨立自主的思考模式。小組組長首先可以選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按期輪換,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培養管理能力,并按照小組制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主評價。
結語: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構建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的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習能力,提升了教學效率,以學生為主體,全面培養學生各項能力。
參考資料:
[1]李春艷.初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潘永慶.建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與認識[J].當代教育科學,2006(14).
[3]潘永慶.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
[4]崔麗平.高中數學“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5]耿帥.初中思想品德課“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篇3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建設;研究
新課標要求教師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善于轉變教學角色,鼓勵學生嘗試新的學習方法。在這一前提下,就出現了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的學習方法,也就是自主學習。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培養其探究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成績,有利于其終身學習。本文將從四點分析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建設途徑與問題研究。
1通過師生互動建設好自主學習課堂
很多教師都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個體的行為。實際上,要想取得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必須通過師生之間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良好配合才可以。在數學課堂當中的平等參與、師生互動,更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進行學習,學生們一方面可以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還能得到一些不同的分工合作及自由組合機會,這樣就會獲得討論及評價其他同學思路或想法的空間及時間,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調動班級氣氛。例如,進行《角的初步認識》教學的時候,大部分學生認為邊越長,角也就越大。對于這個觀點,筆者首先讓學生們進行討論,然后再讓幾名學生通過角度演示器分別演示這樣幾個情況:①邊長角小,邊短角大②邊長角大,邊短角小;③邊長短不同,但角相等。學生們看完演示之后,同學們很快就得出一致的結論,即角的大小并不取決于邊的長短。這樣同學們就非常容易的記住了重點知識,還有充分的討論時間,老師也就不用再三強調知識重點了。
2高度重視學生感悟及體驗,建設自主學習課堂
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即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其中。在數學課堂上,相信所有的教師都喜歡學生們小手高舉,眼睛發光,小臉發紅,小嘴常說的的狀態,這不僅體現了學生們的活力,更說明了他們對知識的充分理解與吸收。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游戲讓學生們學到相應的知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辯論及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悅,通過畫畫展現其個性及才華。例如,在教授9的乘法口訣的時候,筆者并不是讓學生們跟著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伸出他們的雙手,大大的張開十根手指,從左邊開始,彎起一個手指就是一九得九,彎起第二根手指,就是二九,前面是一個十位,只有一根手指,表示一個十,而后邊是個位,一共有八根手指,接起來就是二九十八,以此類推,第九根手指彎起來的時候,前面的八根手指是八十,后面的一根手指是一,接起來就是九九八十一。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們都非常高興,樂此不疲地彎起自己的不同手指,快速記住了9的乘法口訣。
3關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的探究反思,提升教學效果
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前提即為自主探究,學生們必須學會對相應知識進行反思。因此,建設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積極開發學生們的創造性及潛能,組織并鼓勵學生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面對自主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積極的應用到自己的課堂當中,教師們不再是單純將知識結論直接告訴給學生,而是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們利用類似科研的方式來發現問題,進而研究討論問題,最終獲得知識結論。例如,在學習完角的初步認識之后,筆者就組織學生們開展了用火柴棒擺角的活動。先是讓大家擺一個角,然后問學生們一個角需要幾根火柴棒,他們一致回答兩根。“那么三根火柴棒可以擺出幾個角呢?”學生們立刻動起手來,擺出了不同的角,既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們的探索性被大大激發,并對通過自己動手獲得的更加豐富的知識感到非常高興。
4利用求異思維建設自主學習課堂
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覺得,“學就是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的活動。”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合理選擇一些具體的例題,創設出相應的情景,從而實現自然誘導學生求異思維,使其能夠在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例如,草場一共有鴨和羊十只,共有三十二條腿,請問鴨和羊多少只?通過教師的引導,一些學生會通過列算式的方法答出4只鴨,6只羊。但也有一個學生通過畫畫的方法解出了此題,即先畫出十個頭,每個頭下兩條腿,就是十只鴨,再從第一只鴨開始每只鴨身上加兩條腿,就變成了羊,到第六只加完的時候,剛好是三十二條腿!這種求異思維非常令人驚喜。
5結語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積極建設自主學習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夠使學生在快樂中扎實地記住相應的知識點,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徐秋琳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白佛小學
參考文獻:
[1]蔡凌燕.小學數學教材中教學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2,(5).
篇4
自1994年實施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制度以來,歷經20余年的探索,我國建筑學專業本科教育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已發展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多數院校的課程體系一般采用以建筑設計課程為主軸,輔以相關技術和人文兩類理論課程群的架構(圖1)。
1教學實驗背景
“盡管絕大多數院校的課程體系的建構都希望上述兩大類專業課程能夠相輔相成地合力培養出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人才,但是,實際教學中普遍存在重實踐輕理論的趨勢,大多數作為學科基礎課程的專業理論課都存在接受度和配合度較差、課程間的教學內容關聯度弱化等現象”[1]。在整個建筑學課程體系中,設計實踐課程和設計理論課程在各自的縱向體系上自成一系,而在橫向體系上只是形式上的設計、理論課程分布,特別是到了高年級(3、4年級)設計課程訓練的深化拓展階段后,理論課程與設計課程之間協同性、關聯性的缺失,成為困擾高年級建筑學師生的比較普遍的教學問題。同時,“建筑師培養目前在中國最突出的難題(這并非僅存在于建筑學教育中的問題,而是在整個中國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如何突破學生自幼兒園以來長期形成的自主能力缺乏的瓶頸”[2]。這個瓶頸的后果就是教師不得不不遺余力地反復傳授知識點,試圖讓學生什么知識點都學到,以便他們離開校園后就能應對工作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這種以知識點傳授,而不是以知識體系建立為基本思路的教育方式事先給定整個培養中必須掌握的知識點,然后將所有知識點融入教學環節,傳授(灌輸)給學生;通過多次不同類型建筑的模擬設計過程訓練讓學生掌握這些建筑類型的設計要領,這導致學生無止境地反復訓練,教師反復上課,造成建筑學專業教學中教與學的巨大重復工作量。綠色建筑教育是當代建筑學學科面對氣候變化、環境危機等全球性問題的思考和行動。綠色建筑不應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建筑類型,在教學中也不應作為一個專門化的方向,回歸學科本體的綠色建筑教學,不僅要建立關于資源環境與建筑能量系統的正確認識觀,更為重要的是,要探究作為能量與氣候調節結構的建筑設計方法和策略。因此,綠色建筑教育包含了綠色設計“觀念體系”和“技術體系”兩方面內容。綠色建筑概論課程作為建筑學專業高年級設計理論課程,不僅承擔了學生綠色設計知識系統構建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承擔了推動學生建立可持續發展設計意識的教育目標。基于以上認識,如何提高學生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強化理論課程和設計課程的教學聯系,達到知識積累與觀念建立的復合教學目標,成為促成本次教學實驗的直接動力。
2探究式教學理論解讀
探究式教學理論來源于建構主義學派的“學與教”理論、“學習環境”理論和“認知負荷”理論[3]。建構主義學派奠基人皮亞杰認為:理想的學習過程是學生通過自我探索得到知識和技能,只有在實際情景中習得的知識才能被學習者真正地理解;建構主義理論強調聯系現實生活的情境化探究式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過程的記憶、理解和應用的層級不同,探究式教學過程旨在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析、歸納、質疑、創新的高層級思維活動。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特定問題,自主理解信息、尋求答案,其教學方式特點是回歸過程、回歸主體、回歸問題、回歸實踐,因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獨特優勢[4]。經過前期3年專業學習,4年級建筑學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設計技能,在5年制建筑學專業教育過程中,4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定位為建筑設計能力的深化拓展和綜合提高階段,重點圍繞城市空間、建筑集群以及社會經濟、技術整合等設計問題展開,“問題導向”成為4年級建筑設計課程及相關理論課程的教學共識[5]。當前,“設計的思維模式應從造物向謀事轉變,應從形式表面的迷戀轉向關注事物本身的內在價值,要抓住設計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這一核心理念[6]。在此設計背景下,探究式教學理念已成為大學設計類課程倡導的重要教育思想,采用研討課堂、翻轉課堂、實驗實踐課堂等教學方式,則被學界認為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
3探究式教學實施過程
探究式教學與傳統講授式教學的本質差別在于:傳統講授式教學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主要采用口述的方式,由簡到繁地將知識點全部灌輸給學生;探究式教學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探究問題,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實驗分析、推導判斷等探究性學習活動來領悟知識點,建立知識體系。對于綠色建筑設計教學而言,探究式教學方法強調以具體真實的設計問題為引導,以建成建筑為研究對象,推動學生觀察發現身邊的建筑問題,通過案例類比研究,運用專業知識展開問題分析,采用實驗測試、設計工具進行推敲驗證,最終提出設計解決方案。在問題發現、分析、解決的探索學習過程中,達到可持續發展設計觀念的建立、綠色設計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綠色設計技能習得等復合教學目標。針對綠色建筑概論和4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目標,我們將課程教學內容圍繞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營造的主旨建設目標進行了相關設計問題的分類歸納(表1)。基于上述設計問題分類,我們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板塊和提升板塊,分別采用了課堂集中講解(基礎板塊,講授課堂)、閱讀研討(提升板塊,翻轉課堂)、實地調研測試(提升板塊,體驗課堂)、設計策劃與方案設計(提升板塊,實踐課堂)等針對性課堂教學方式。基礎板塊內容包括可持續設計的概念、緣起、發展以及基礎設計知識,主要由教師在課程前期學時采用課堂集中講授,輔以課后擴展閱讀方式完成教學。針對綠色建筑的觀念問題和技術問題,在提升教學板塊,選擇綠色建筑的科學概念、人工環境營造中的技術邏輯等6個可持續設計相關研討問題,結合講授課程內容進度開展閱讀研討課堂教學。研討課堂采用翻轉課堂形式:教師在課程開課初期即全部研討題目,推薦相關課題閱讀文獻;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學習小組(3~4人/組),各研討學習小組結合課堂講授和課外閱讀內容,圍繞研討題目提出研討問題的解答、質疑、評價等相關研討內容。根據每組學生特點,每個研討題目由教師指定3個研討小組,分別執行主講、提問和評價打分等不同研討角色,在整個研討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習小組的角色進行輪換。主講小組在研討課堂通過PPT展示研討題目學習結果,提問小組針對研討主題提出相關問題,評價小組執行研討過程記錄工作,并為主講小組和提問小組的工作給出評分及評價說明(圖2)。“設計教學閱讀研討課堂的作用不是為了給學生增加知識,而是為了培養學生如何認識和看待這些理論;閱讀不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評論家,而是培養一個有深度、會反思的設計師。”[7]在研討課堂中,三方學生(主講、提問、評價)真正成為課堂主體,教師在課堂中重點起到引導討論過程、扭轉陷入死角的討論方向的作用。因為“綠色建筑”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時空特征、動態發展的建筑概念,隨著認識的加深,其技術邏輯亦在不斷推進發展,從研討問題的選擇到研討場景的設計,綠色建筑概論研討課堂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期望每位參與的同學通過主動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鼓勵學生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多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專業的圖文語言表達能力。在閱讀研討翻轉課堂中,教師和學生行為轉換頻繁,互動明顯,課堂成為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教互學、相互對話與啟發的場所,師生的共同探索成為課堂活動的核心,由此實現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將更多精力放在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反思、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性思維上,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這也說明目前很多翻轉課堂過多注重語言教學,而對學生的真實活動、實踐實驗這類訓練較少[8]。對于建筑學專業而言,設計類課程均包含一定比例實踐學時,自然具有實施體驗式教學的課程基礎。體驗式教學意為通過創造實際的情境,呈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方式。為了打破設計理論課程與設計實踐課程之間的藩籬,建立知識與認知之間的互動。綠色建筑概論課程與同期建筑設計課程協同推進,以學生熟悉的校園建筑作為設計研究對象,從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營造角度出發,選擇學校科研辦公樓、教學樓、宿舍等某一類型建筑展開調研分析,運用綠色建筑概論課程相關設計原理,發現并分析身邊的建筑環境問題(包括熱、光、聲物理環境,場所空間質量等問題),隨后在綠色建筑概論、建筑設計課程相應時間節點提出階段性調研、策劃、設計方案(圖3),完成從知識、認知到實踐應用的完整學習過程。
4教學實驗結果評價分析
國際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戴維·梅里爾在考察和比較11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提出首要教學原理,重在引領教學走上有效率、有效果和有魅力之路[9]。首要教學原理以問題解決為根本目標,包含5個核心要素:(1)問題(Problem);(2)激活(Activation);(3)演示(Demonstration);(4)應用(Application);(5)整合(Integration)。首要教學原理不僅關注“教師的教”,更關注“學生的學”,強調整個教學活動應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習規律,幫助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階段式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問題解決和探索發現的能力。基于身邊建筑、具體問題的綠色設計教學實驗,圍繞問題、激活、演示、應用、整合5個方面核心要素展開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綠色建筑概論課程的理論知識,推動知識的內化以及可持續發展設計意識的形成。經過2個年度課程教學實驗探索之后,圍繞“探究主體、探究互動、探究資源、探究能力”等4個探究式教學實踐評價維度,課程組進行了不記名問卷(有效反饋64份,總計85人)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對課程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知識習得與能力培養效果等總體評價以及小組學習方式、研討問題、調研策劃設計任務的難度、時間分配等具體課堂實施細節問題,主要調查反饋信息結果如圖4所示:同傳統講授型理論課堂相比,超過75%的學生(6分以上,總分10分)對“問題導向”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總體滿意度較高;超過90%學生認為以閱讀研討活動為主的翻轉課堂在可持續發展設計觀念的建立方面具有啟發作用,表示喜歡這種閱讀研討課堂教學方式,認為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同學學習積極性的作用;超過80%學生認為實地調研、策劃、設計實踐體驗課堂能夠起到鏈接理論課程和設計課程的橋梁作用,有效地推動了綠色設計知識體系建立與設計技能培養。
結語
篇5
【關鍵詞】房屋建筑學;校本教研;補充教材
為了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我校從實際出發,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有特色的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研究。其中,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研究方面,就如何在教學中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了系統分析與研究。本文為從校本研究與補充教材兩個方面進行的總結:
一、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校本研究
1.房屋建筑學在專業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房屋建筑學是研究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學。是土建類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之一,也是一門承上啟下的應用型課程。其任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建筑設計原理及建筑構造的基本知識,了解建筑的設計方法與步驟,了解建筑物的構成和細部構造。培養學生對建筑空間的理解能力和設計能力,并初步具備一定的建筑設計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意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2.房屋建筑學課程校本教研的特點與必要性
校本教研是以研究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現實問題為出發點,通過教師在實踐中的學習與反思,建立起學校內部和校際間教師教學研究合作的機制。它著力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工作,把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變成一種研究的過程,實現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雙向構建。校本教研包括學習培訓、教學反思、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內容。
房屋建筑學課程是土木建筑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教學內容上,既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建筑工程設計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要求學生拓展知識面,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工程實踐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如何能夠應對學生的專業訴求,是房屋建筑學課程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建筑設計原理及建筑構造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豐富多彩,專業教師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校本教研有助于指導專業教師參與工程實踐來塑造教師個人的專業風格,總結出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智慧。
從房屋建筑學課程的特點上能夠看出,它既注重理論概括與提升,又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總結經驗和探索規律。因此,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校本教研的能動性能夠促進教師個性的發展,有助于教師構建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與教學風格。其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利于填補理論與實踐間的鴻溝,它的實用性可以促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3.如何開展校本研究
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校本研究的開展是以專業教師為主要的實踐者。倡導“教師即研究者”,以解決身邊的教育、教學問題為基本目標,以教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研究作為教研的基本內容。工作中要求教師做好課后反思,揚長避短,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強化教師終身學習意識,組織專業教師深入工程實踐,鼓勵專業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在繼續教育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專業教研室要認真組織開展課堂評價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方位指導年青教師專業成長,優化師資隊伍;用優秀教師的成長啟迪青年教師,構建青年教師道德和專業技能體系。通過課堂教學的展示、評議、反思、總結,提高教師教育素養和專業執教水平;組織編寫校本教材,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4.房屋建筑學課程校本教研體會
①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專業教研,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力爭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能成為教師進步的階梯。
②房屋建筑學課程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建筑工程實踐,接觸具體工程實際,總結實踐經驗,隨著自身專業素質提高,就可以把教學中發現的真實的問題,提升為校本教研的問題,再把其轉化為研究課題。其研究成果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便可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③建立教研過程中的相互聽課制度,聽課教師要做到發現問題,隨時記錄,找出問題,提出補改措施。
④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每次課后,教師一定寫出較為詳細的教學反思,強化對教學中的關鍵點的反思,把反思與理論學習和工程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理性思考,進行教師之間經驗交流,做到教師教學經驗的共同豐富。
⑤我們要留心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要自覺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只有教師以研究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教學與實踐,讓教學工作和教研工作融為一體,學校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⑥房屋建筑學課程校本教研過程中,較常用的一個教研活動形式:確定主題——集體研討——上示范課——評價教學——總結。
主題可以是教學中的章節,也可以是概念、工程做法、構造節點,或是一個關鍵詞。
⑦房屋建筑學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要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比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之間的關系,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情境,合適的階段,開展指導性教學。
⑧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是開展好課題研究的前提和保證。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專業教研室要組織教師廣泛閱覽教育類報刊、雜志及專著。
5.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反思的習慣培養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
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從習慣的教學行為中解放出來,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通過教學反思引導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性,在不斷的反思中不斷地發現困惑。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在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專業教研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已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等問題,不斷更新觀念,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我們要求反思應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教學設計要符合課程的教學特點,要切實有效;教學行為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要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要使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所提高,要達到預期目標。
通常反思的最簡單形式是寫教學反思,我們把教學反思的檢查作為常規教學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其中優秀者予以表揚,通過各種方式推廣示范其反思成果。在教學反思的基礎上,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反思進行理論總結,寫出教研文章,也鼓勵教師用記錄自己教學中的故事和軼事的形式來反思自己教學行為。
二、房屋建筑學課程補充教材編寫
我校選用的教材為普通高等教育通用教材。在我國建筑業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教材建設的步伐卻明顯滯后,存在許多問題。積極推進教材建設,編寫具有特色的補充教材,對搞好高等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現有的房屋建筑學教材主要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1.內容相對陳舊滯后,許多地方不符合國家現行《規范》要求;2.偏重于基礎理論,偏重單一知識;3.對人才的培養缺乏特色,實踐內容不足;4.固守傳統思維,忽視創新能力培養。這就要求房屋建筑學補充教材應能及時彌補所用教材的不足。要求教師及時增加建筑發展需要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規范、新理念等內容,刪除落后陳舊內容;要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融入充分的動手實踐方面的內容,在理論與實踐兼顧的基礎上做到把實踐放在首位,滿足房屋建筑學課程對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房屋建筑學課程培養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建筑技術日新月異,房建補充教材要有利于學生的再學習、再提高、再發展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1.房屋建筑學補充教材的編寫原則
房屋建筑學補充教材的編寫要堅持以針對性、適用性、實踐性、選擇性為原則。首先,補充教材應具有準確和具體的目標定位,補充教材內容的選擇應偏重實踐應用,綜合考慮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其次,補充教材要有較強的適用性,教材的編寫要符合學習規律,關注拓寬知識視野和聯系現代建筑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學生更多地接受具有時代特色的建筑新思想。再次,房建補充教材應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動手實踐技能訓練體系。補充教材內容的選擇應有利于研究活動的展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建筑科學探究的機會。最后,補充教材要具有可選擇性,要考慮教材使用者的差異和特點,有的內容和章節應當由教師和學生根據各自的需要而選擇,有利于因材施教與分類指導。另外注意,房建補充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拓展與補充,與所用教材的相對統一和穩定是必要的;房建補充教材呈現的形式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應注意用生動形象的描述與豐富多彩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2.房屋建筑學補充教材的編寫方法
篇6
古典園林設計課程是建筑學(古建修繕與保護)專業的基礎課,建筑尤其是中國的古建筑自古與園林環境聯系緊密,因此,該課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護的內涵和外延。對課程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設計題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師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完善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設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體會、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古典園林文化。
關鍵詞:
建筑學(古建修繕與保護)專業;古典園林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建筑自古以來就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的園林與建筑是并行發展的,上自帝王的宮殿與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與私園,建筑與園林在建造的過程中都是統一考慮的,尤其是中國的古建筑,蘊含著先人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繕與保護方向的學生非常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園林景觀尤其是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但該專業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只有建筑學外部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缺乏園林設計的基本知識。學生如何在短短的課時內掌握并且能夠運用園林設計方法和要素設計傳統園林景觀,是古典園林設計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的
教師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知識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夠進行中小規模的古典園林設計。此外,教師要求學生在設計的同時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準確地將調研、分析語言轉化為圖面語言,二是如何將現代景觀的設計語言用傳統園林的要素表達出來,三是如何在滿足現代園林空間功能的同時體現傳統園林文化的意境和內涵。
(二)教學內容
理論課程首先講授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要素與方法、設計思想和設計手法;其次講授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構圖和意境。實踐課程主要安排兩個作業,第一個是場地調研,第二個是具體設計,這可以加深學生對古典園林設計及表達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希望通過作業使學生能夠將現場調研和設計構思很好地轉化為設計語言,并且能夠將現代園林空間功能與傳統園林設計要素相結合,擴大建筑設計的視野、寬度和深度。
(三)教學方式和流程
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與實踐各12個課時。理論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與意境營造、構思要點。實踐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4個課時,以三或四人一組進行調研,講解對場地的理解和感悟,隨后由全班學生與教師一起分析和點評;第二階段4個課時,個人對場地進行深入構思并繪制平面草圖,以調研現狀為基礎,深入繪制平面草圖;第三階段4個課時,深化草圖,完成設計圖紙。
二、實踐課程題目設計
(一)題目設定
設計題目對場地、面積及設計背景進行限定,設計成果統一為A3大小的裝訂文本。設計基地主要選擇南陽市白河的小島——月亮島,四周臨水,要求學生在基地內部自行選擇1~2hm2的用地設計漢代背景的古典園林。該處是南陽市公園用地,既要滿足現代公園的空間功能需求,又要體現園林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設計成果要求
總體設計要求學生利用該基址使之形成一處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園林式休閑空間,運用古典園林設計方法組織建筑、綠化、道路、山水元素,創造美景宜人的游賞環境,營造獨具匠心的園林意境。設計成果要求包括總平面圖(比例自定)、設計分析圖、總體剖面圖、整體鳥瞰圖、局部透視圖若干及各項設計說明。
三、教學成果分析
(一)學生加深了對調研分析語言與設計語言的轉化能力的理解
對于場地的調研分析是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基礎工作,也是整個場地設計構思的關鍵。對于場地的現狀、歷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學生能夠從場地的背景出發進行園林空間布局。比如,一個學生的場地調研從現狀要素的分析出發,確定場地的出入口以及場地的基本空間結構,從而確定場地的構思和基本布局。
(二)學生加強了對現代景觀的空間功能與古典園林設計要素的轉換能力的理解
學生設計的場地不同于傳統的私家園林,學生在設計中要體現現代公園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時體現傳統園林的文化內涵。中國古典園林在有限的空間里,綜合運用了多種設計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質空間的拓展到意境空間的聯想升華,這些設計手法看似傳統,實則與當代環境心理學、現代設計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用傳統園林的設計要素表達現代園林的空間功能。
(三)學生對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關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園林與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同時與當時的詩詞書畫相互影響。詩文題詠與某些景象相結合,被組織到景象之中,點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闡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華到精神的高度,從而成為園林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通過設計,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的相互影響和聯系,許多學生用題詞或者景點題名來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閣、正凝堂、致遠齋、經畬書屋、珠箔舫等。
(四)學生加深了對古典園林空間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古典園林景觀要素種類豐富,排列多樣,看似表現出自由隨意的風格,但實際上古典園林空間邏輯清晰,體現出有序的空間脈絡。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設計加深對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通過模型感知、剖面表現等體會所設計的園林空間布局和豎向空間表現,同時進一步通過細部空間的設計和表現,學生掌握了園林空間從大到小的轉化和設計,進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體、植物的運用和相互組織的方式。
四、結語
在古典園林設計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學生也在該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設計中對古典園林設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學中也出現很多問題,如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現狀場地條件,對于場地內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準,在設計中暴露出對該課程知識儲備明顯不足等。結合課程中的具體問題,筆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有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內容解決問題,以期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加完善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設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體會、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古典園林文化。
作者:趙瑞 王婷婷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篇7
論文摘 要:旅游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對象、性質、研究方法等等。通過對旅游管理的幾個角度來詮釋旅游管理的內容。
旅游業是在19世紀40年代后開始走上規模經營、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從那時開始,旅游經營者一直都在積極地尋求如何借鑒、吸取管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業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來改進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但在學術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沒能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70年代以來,這種現象有了比較大的改變,旅游管理研究領域公開發表的論文、刊物、專著已日漸增多。旅游管理學學科建設問題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有些學者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設想與建議。但人們對學科建設的一些基本問題的認識,如對學科研究對象,學科原理命題,學科的性質與理論框架,學科的前沿問題,學科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的確定等問題的認識,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為發展旅游事業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調節和監督的活動。旅游管理活動,具有多層次、多結構、多方面的內容,它貫徹于旅行游覽管理事業的全過程之中,從旅游管理的過程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確立旅游管理目標的活動,建立旅游事業信息系統的活動,進行旅游事業開展預測和決策的活動,制定旅行游覽事業發展計劃的活動,以及對旅游事業發展的監督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內容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旅游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旅游物質資源管理活動,旅游財力資源管理活動,旅游科學技術管理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業務經營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旅游資源管理活動,旅游設施管理活動,旅游服務管理活動等。旅游資源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風景名勝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設成就管理活動,旅游設施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鐵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賓館、飯店、餐廳、游樂場所管理活動旅游服務管理,又可以分為旅游客房服務、餐飲服務、導游服務、司機服務、引導購物服務管理活動,等等。
從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動包括用行政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經濟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法律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思想政治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用科學技術辦法管理旅游事業的活動,等等。
二、旅游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為了定居與就業的人,離開其常住地外出旅行與逗留而引起的各種現象和關系的總和。旅游資源、旅游者與旅游業是旅游活動產生與發展的三個基本組成要素。所以,廣義上的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應包括對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激勵、活動導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組織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業單位的影響與制約,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主要也由當地的旅游企事業單位負責。因此,狹義上的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主要指的是對旅游業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學的學科性質
旅游管理學究竟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學科?或者只不過是管理學底下的一個研究領域?學術界曾為此爭論不休。一門科學,它必須要有明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從實踐、大量的研究成果中總結出來、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科學原理。旅游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盡管與其他科學或學科的研究對象有明顯的不同,但考察國內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們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絕大多數是其他一些科學或學科,如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管理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獨立、清晰的理論體系架構也尚未建立起來。如果把它定位為管理學或是其屬下某個分支的一個研究領域,又明顯地讓人感到忽視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現代管理科學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事實上,如果人們認真思考一下它的學科原理基本命題,回顧旅游管理研究所走過的漫長歷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學的根基在管理科學中,管理學的理論與基本原理對旅游管理實踐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旅游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應用學科。
與其他部門、行業的研究或者說管理對象相比,旅游管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旅游活動的異地性:旅游活動的產生與發展總與旅游者的外出旅行與逗留分不開;接待同一對象通常必須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共同協作來完成。(二)旅游產品的文化性:旅游產品表現為直接的或間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費品上、有針對性的旅游服務。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旅游產品它都必須蘊涵著較強的文化性,這是因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他們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滿足。(三)旅游消費的綜合性:旅游者的消費需求通常是綜合性的,雖然他們絕大多數都有比較單一的旅游動機,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娛、購六個方面的消費一般都會有。而且,近年來旅游消費需求還在向其他服務領域內延伸。(四)旅游服務的社會性:旅游服務離不開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供需雙方的溝通與情感、思想交流,不僅有可能影響到彼此原有的意識傾向與價值觀念,而且還可能從中締造出一種新的公共或人際關系。(五)旅游經濟活動的普遍性:在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發展旅游業,首先是為了創匯、創收。旅游業在許多國家里已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重點產業甚至支柱產業。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以就業人數比例、所創造的利稅等社會經濟指標來衡量,旅游業已超過汽車、石油和化工等行業,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六)旅游資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構成旅游資源。旅游資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歷史的,也可以是現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些在空間上是不可以移動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修復,如名勝古跡;另有一些則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是可以不斷地充實與更新的,如體育賽事、文娛節目表演、節日喜慶活動等等。
四、旅游管理學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經濟、文化現象,旅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應視具體研究問題的不同,分別采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問題。
從定性分析描述問題到定量分析描述問題,這是一門學科日漸成熟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標志。在信息時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員要能熟練地掌握、使用計算機,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用統計學、經濟數學、管理數學的定量分析方法來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問題,以推動旅游管理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 顏醒華 .旅游管理學學科建設若干基本問題的研究(J).桂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0):39-42 .
田里 .旅游管理學(M).云南大學出版社.1997.
姚行正 .對現代旅游管理學科建設的淺層分析(J).企業導報.2009(07):153 .
顏醒華 .互動教學改革創新的理論思考(J).廣東社會科學造.2007(01):21-24 .
顏醒華 .淺談旅游管理專業選修課教學改革總體思路(J).旅游專刊.1999(09):42-46 .
篇8
關鍵詞:建筑制圖 教學改革 課程體系
建筑制圖是一門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專業基礎課,它研究如何繪制和閱讀工程圖,研究在平面上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制圖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使學生具備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素質,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完成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相應崗位上的技術知識和職業技能,加強實踐性的環節。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首先由于高職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的理論基礎差,學習的自覺性和意志力不高,對教材中復雜的理論內容難以理解,普遍感到空間立體思維難以建立;其次高職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仍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由于實踐教學條件和“雙師型”師資的缺乏,未能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且受專業規劃總學時壓縮的影響,建筑制圖課程的教學學時在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根據各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突出學生讀圖繪圖能力,使學生所學知識“夠用” 和“會用”。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對課程內容的合理編排,建立適應性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是實現建筑制圖教學改革的前提。在學時少、內容多但基本要求不能降低的矛盾下,為完成建筑制圖課程教學計劃,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精確制定教學進度,科學編排教學順序。
1.強化制圖基礎模塊
為使房屋建筑制圖規格基本統一,圖面清晰、簡明,提高制圖效率,符合設計、施工、存檔的要求,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在作業中遵守國家標準,以培養學生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使學生重點掌握作圖步驟和一定的徒手繪圖能力,這是現場施工、監理及設計人員應掌握的基本技能。此模塊內容瑣碎,單靠背誦難以掌握,為了不使學生一開始學習就接觸枯燥無味的識記內容而打消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也避免學生在后面開始繪圖的時候頭腦中沒有這部分概念,此模塊的教學安排在開始繪圖的過程中, 理論結合實際, 講練結合。
2.刪減畫法幾何模塊的內容
畫法幾何主要是研究空間幾何元素的投影,理論性和系統性強,且比較抽象,難度較大,其中的圖解法在建筑工程實踐中很少用到;對于難度較大的點、線、面綜合性問題可以由計算機更快捷精確的解決,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實際價值。教學中將點、線、面的投影和基本體整合,首先從比較簡單的基本體入手,讓學生一開始就從整體和立體的角度把握,然后再分析基本體的組成將點、線、面的投影延伸出來,從而避開枯燥的理論講解,這樣,經過由立體到平面反復轉換的立體感知過程,學生的立體思維可以得到不斷的提高,學習過程將會變得簡單容易。
3.降低基本體截切相貫模塊的要求
基本體的截切相貫抽象難懂, 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占用學時較多,學生的作業負擔較重,其與建筑工程實踐聯系并不密切,且建筑類形體并不像機械零件外形復雜多變,比較簡單,所以減少截切相貫模塊中的復雜內容并降低難度。
4.突出組合體和圖樣畫法模塊的重點
組合體是建筑制圖課程的核心內容,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起著重要作用,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三維立體與二維圖形的對應關系及相互轉化思路,要突出識圖部分的重點;對于在組合體識讀過程中出現的障礙和識讀結果的正確性,有時可以借助畫軸測圖提供思路和檢驗,因為軸測圖是學生讀圖的輔助手段,也是空間立體思維建立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學時將軸測圖知識點有機地融入組合體內容使其相輔相成,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盎然的時候接觸最重要的內容,對學生立體思維的培養可謂事半功倍。圖樣畫法是前面各部分的綜合運用,是投影理論和專業圖的橋梁,重點是剖面圖的形成方法和應用,為專業圖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明確課程定位,建立新的課程體系
高職建筑制圖課程要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識讀、繪制圖樣的能力和取得與建筑專業相關的如施工員、安全員、預算員和資料員等技能證書,最終實現工程設計表達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設計創新能力和社會能力四個目標。目前建筑制圖課程體系是從二維圖形到三維立體的架構,構型設計內容少,傳統課程體系延緩和制約了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進程;新的課程體系立足于高職院校的專業定位和培養模式,以創新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為核心,突出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的培養,具有如下特點:
1.以三維為主線
制圖是以“體”為出發點,以“圖”為落腳點,學生空間立體思維的培養,需要大量的圖形信息來支撐,教學中由三維實體分析到二維投影制圖,再從三維實體轉化到二維工程圖,三維實體設計表達貫穿其中,體現了以三維設計表達為主線,以二維投影制圖為重點的理念。
2.知識有機融合
在專業圖部分,學生并不具備建筑材料和房屋構造的相關知識,從而導致知識鏈接的斷層,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學生繪制和閱讀建筑工程圖,會造成學生對建筑物整體及各構造部分處理不當,因此課程內容體系應把聯系緊密的相關知識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制圖與建筑材料和房屋構造的基本知識既自成體系又互相滲透有機整合在一起,整體優化,使建筑制圖課程的教學具有廣泛性、交叉性和時代特征。
3.內容動態更新
教學內容要緊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于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要不斷補充進來,建立寬厚的知識平臺,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構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應用技能
高職畢業生基本是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他們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更需要切實有用的識圖能力和繪圖技能。對每一模塊配備的習題進行練習,是學生掌握重點和解決難點的有效途徑,學生在課堂上能聽懂教師的授課內容,但自己做題時卻普遍表現出思路茫然,無從下手,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因此要較好地掌握本課程的內容,需通過一定課時的繪圖、讀圖、切制模型和繪制軸測圖等訓練和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特別是專業圖,它是學生就業后首先要接觸的部分,需要進行大量的繪、讀圖實踐訓練,在教學周的最后安排學生進行讀、繪圖集中實訓,繪圖可由簡單的A4圖紙到較復雜的A2、A1圖紙逐漸深入,讀圖要選擇一套10~15張組成的復雜程度、難易程度適中的完整的施工圖,由教師提問,分組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能熟練掌握建筑制圖理論知識,很好地建立起空間立體思維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并完成對一套圖紙的完整性及圖紙之間的關聯的認識,使學生對專業制圖知識形成連貫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對專業圖的理解能力,提高應用技能。
四、創新教學手段,設計教學過程
現代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普遍,它能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立體的教學環境,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可視性強、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等優點,使學生通過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理解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在圖樣畫法及專業圖識圖部分利用多媒體會使復雜形體變得生動直觀和清晰完整地反映圖紙上的大量信息,提高教學效果;但它節奏快重點不突出,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比較被動,缺乏思考的過程,有些學生一節課下來竟會忘記剛才課堂所講的內容,所以應用時教師要加強對知識層次的把握,突出重點,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對重點內容特別是作圖步驟應該用傳統的板書強調和示例。
利用立體模型和實物的實例教學能夠給學生的感覺更直觀、更真實,使學生體會到建筑制圖課程與身邊的物體聯系緊密,進而激發學生注重觀察實際中立體實物的興趣,將課堂學習向課外延伸;在基本體和組合體模塊利用實例教學對學生三維立體思維進行培養更加有效。
因此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比如建筑制圖基礎部分運用傳統的板書效果會很好,但教學手段并不是單一運用,要遵循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根據各部分知識特點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利用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提高教學效果。
對于教學過程的設計,每一模塊是以任務驅動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采用“做中教、做中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如組合體畫圖教學過程的設計可分為五部分:(1)根據項目確定教學任務;(2)分小組拆裝模型分析形體結構;(3)制定形體的繪制方案;(4)完成形體的測繪,繪制標準圖樣;(5)小組評價、教師點評、討論問題和總結。當然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需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設計。
五、結論
建筑制圖教學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工程技術人員制圖能力的需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實踐和創新能力,以上著重論述了優化教學內容、合理調整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性教學、豐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勝強.現代工程制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篇9
1.目標展示 1—2分鐘; 2.獨立自學 20分鐘
3.嘗試練習 15分鐘左右;4.組內探究 5分鐘左右
5.展示反饋 15分鐘 6.共性點撥 5分鐘左右
7.質量檢測 15分鐘 8.教學反思 1-2分鐘
本模式的特點:
1.突出自學和自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落實。“我的課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體現。
2.交流和展示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和彰顯個性的勇氣。
3.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提高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和應試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師的講,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的隨意性。
5.課堂容量大,學習效率高。
6.能體現面向全體,尊重差異的原則。
“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主動學習的氛圍,創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合作探究的主體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能動空間,學生初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自主—高效”課堂模式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也是21世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之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與能力,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獲得能力。因此,教育的目是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教育者的任務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和探究能力。幾年來,我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把“自主—高效”學習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來研究并加以實踐,突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經過幾年的探索,師生受益匪淺。
“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強調以自主學習為主,以學定教、先學后教,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指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為目的。這既有利于實現“教是為了不教”,又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一般安排兩課時組織教學,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認真讀、動腦思、動口說、動耳聽、動手做的興趣。
(2)梳理知識結構,形成網絡,理出規律,查找本課時重點、難點、疑點和三易點(易錯、易漏、易混的知識點)。
(3)自學、自練、合作,使大多數學生對新授課知識技能的掌握能達到70-80%
(4)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二、教學準備
1.教師要熟悉課標要求,吃透教材及相關材料,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學情的調查把握,精心備課,要對學生所學內容、學習方法與效果、師生互動進行“預測與設計”。
2.設計好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自學提綱。自學提綱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自學疑難信息反饋、自主學習的學法指導、自學練習題、自學反饋等環節,好的自學提綱實際上就是教學內容的深化與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構成知識網絡,使知識網絡構成體系。
3.精選練習題要體現針對性、層次性、梯度性。(1)習題與例題相似,略有拔高。(2)面向全體,尊重差異。(3)“概念”、“原理”題型化,知識問題化。(4)教學重點突出。(5)難點分散:將難點化為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綜合以解決難點。
三、教學環節
1.明確學習目標(1-2分鐘)
設計學習目標的原則是:(1)要符合新課標要求,注意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并重。(2)要結合單元提示、課前提示、課后練習題等內容,注重點與面,指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3)學習目標要全面,但更要突出重點,同時具有激勵性。(4)要利用可檢測動詞表示。
明確學習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獲取新知的過程中有的放矢。上課伊始,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在學生與教師的思維碰撞中,營造一種支持學生學習的寬容、輕快、積極的心理氛圍,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通過教師講解或學生的朗讀,以強調并明確本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等有關要求。教師要破解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與能力點,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協助學生確認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
2.獨立自學(20分鐘左右)
本環節設計要求:①自學內容指向清楚 ②自學時間準確合理 ③學習任務要求明確 ④學法指導科學有效 ⑤教師巡視,督促學生思考 ⑥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教師點撥。
獨立自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養成習慣的主要途徑。在自學提綱或自學指導的引領下,放手讓學生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學生在認真學習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想象,并做好記錄,如重點、難點、疑難問題和精彩的語句等,利用已有知識、技能主動獲取新知,同時為嘗試練習做好準備。自學階段尤其是在本模式的實驗起始階段,教師要設計好自學內容、自學要求、自學時間、要達到的目標及檢測方式等。
在實驗的起始階段,教師要特別注意學法的指導和推廣,必要時可用示范引導的方式指導自學,對部分進入不了狀態的學生要在課堂或課下個別輔導。教師要認真巡視,認真掌握學情,并適時適當鼓勵。
學生在自學和討論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巡視和觀察,通過質疑問難,個別詢問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難和存在的問題,獲取盡可能多的直接信息,為下一課時中的“精講點撥”做好充分準備。
3.嘗試練習(15分鐘左右)
本環節設計要求:①對重點題目和重點學生要通過板演或提名回答的方式重點關注。②練習題的設計要與例題相似或略有拔高,難度切忌過大。③教師盡量不講,但要認真巡視,掌握好學情,做好信息反饋,為下一節的重點講解做準備。④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及時評價并有激勵性,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
嘗試練習既是對自學效果的檢測,更是對學生運用新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結合提綱上的練習題讓學生大膽嘗試,學以致用,并且限時獨立完成,及時了解自學的效果,體驗嘗試成功的愉悅。同時如果學生在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就會更加主動地去自學課本和接受教師的指導。
4.組內探討(10分鐘以內)
本環節要求:在自學和嘗試練習的基礎上,小組內積極展開討論,要充分調動優秀學生的帶動作用,實現兵教兵。一是消化個體疑點。二是交流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小組長要記錄并督促;三是交流個體獨到的見解,相當于組內展示,互相學習;四是形成本小組的學習小結:即獨到的收獲和小組合作仍解決不了的共性疑難問題。
組內探討是一個交流合作、達成共識的高效學習方式,交流、討論甚至爭議是學生身心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個性最張揚、收獲最大的學習方式之一。
教師要認真巡視并隨時參與各小組的討論,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討論那些值得討論的、有價值的問題,克服“假繁榮”。關注交流效果,認真掌握學情,并記錄各小組學生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展示或反饋已形成的小組學習小結,師生一起解決共性問題。
(2)突破課時重點、難點,構建知識網絡,鞏固新知。
(3)培養學生獨立、緊張、高效的應試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共性疑難問題及解題策略,即“二次備課”
(2)教師精選典型試題:所選試題一要有針對性,二要有梯度、層次性;三要注重變式訓練。
三、教學環節
5.展示反饋(15分鐘左右)
展示即特色展示,反饋即問題反饋。就是以題為展示平臺,讓各小組走上講臺,大膽展示本小組獨到的見解收獲,達到互相學習、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生生激勵的效果。然后各小組提出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間置疑解疑,最大限度的解決各小組遇到的問題。在各小組展示反饋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評、指導,而且以激勵為主,也可運用小組自評、組間互評等形式,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表現欲,并最終確定下一步要講和練的重點內容。
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選擇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組織好整個展示活動,盡量讓全體學生充分“動”起來,并準確地誘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保證整個合作交流緊張高效,突破重難點,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共性點撥(10分鐘以內)
共性點撥是教師對共性疑難問題的重點講解。此環節教師要精講,只講該講的內容即:學生自學、合作、交流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于這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在學生渴望釋疑的心理狀態下,教師針對其疑點, 抓住要害,理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問題為案例,由個別問題上升到一般規律,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歸納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教師重在引導、啟發、點撥,善于給學生搭好“梯子”,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學生要集中精力,針對自己的疑惑,關注教師的精彩講解,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盡可能的“悟”到答案,并做好記錄(思路、規律、拓展的知識點等)。
7.質量檢測(15分鐘左右)
質量檢測既是檢測學習效果,又是一次實戰演習。此環節要求學生獨立、緊張、高效地完成當堂檢測。精選的典型試題:設計目的要明確,難易、份量要適中,實用性強。學生訓練時要求應嚴格,跟考試一樣,不許討論,不許抄襲,這樣老師了解的才是學生的真實水平。教師巡視,隨時批閱先做完的檢測題,提問回答(中差生談答案,優等生談思路,尖子生找規律),及時掌握學習效果。針對學生達標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待教師及時糾正后,可即時補充糾錯練習題,給學生消化整理的機會。
質量檢測試題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拓展知識,從而把新知識納入到個體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性能力。
8.教學反思(5分鐘以內)
教學反思就是師生共同總結反思本節課的得與失、感與悟,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內容和解題思路、方法,把知識梳理成線,形成網絡,加深印象,將所學知識與能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規律與做題技巧;教師及時反饋,評價學生課堂表現,初步確立今后的改進措施,努力方向等。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減少環節,壓縮到一課時之內,原則上體現以下幾個環節,各環節的要求和上面一致。
(1)目標展示 1—2分鐘
(2)獨立自學 15分鐘
(3)組內探究(疑難探究)5分鐘左右
(4)共性點撥 5分鐘左右
(5)質量檢測 15分鐘
(6)教學反思 1-2分鐘
本模式的特點:
1.突出自學(20分鐘)和自練(嘗試練習和質量檢測各15分鐘左右),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落實。“我的課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體現。
2.交流和展示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和彰顯個性的勇氣。能達到生生互動,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激勵也成了自然的促學措施。
3.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提高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和應試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師的講(兩節課共10分鐘)。計劃性很強,避免了教師在課堂上的隨意性。
5.課堂容量大,學習效率高。
6.能體現面向全體,尊重差異的原則。
篇10
關鍵詞 科學傳播;民主模型;科學咖啡館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8-0015-02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科技水平日新月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科學傳播技術依然模式單一、形式滯后、資源不足、效果不佳。為了探索更具時代特征的科學傳播模式,2005年6月,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新民晚報聯合主辦和推出了新民科學咖啡館,截至2013年11月中旬,新民科學咖啡館已經舉辦了170期。目前,它已經成為上海科學界小有名氣的科技傳播品牌,不僅是媒體主動介入推動公眾參與科學的嘗試,同時,它更是基于公民立場的科學傳播“民主模型”的體現。
1 科學咖啡館簡介
和基于缺失模型的政府或科學共同體組織的科學講座等不同,科學咖啡館是一種體現科學傳播民主模型民主特征的實踐形式,它的起源是出自對科學有興趣的個人志愿,意愿是促進公眾和科學的對話。1998年,獨立電視制作人鄧肯·達拉斯(Duncan Dallas)受法國作家、哲學家馬克·蘇特(Marc Sautet)1992年發起的哲學咖啡館運動啟發,在英國利茲創辦了第一家科學咖啡館;而美國最早的丹佛(Denver)科學咖啡館也是由科羅拉多大學免疫學教授約翰·科恩(John Cohen)個人創辦。隨著科學咖啡館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這種實踐形式陸續在英國諾丁漢、諾丁漢、紐卡斯爾和牛津等城市流行開來,1998年到2003年間,在韋爾肯姆基金會贊助下,科學咖啡館基本上在英國本土發展壯大。目前,在美國大約有60家科學咖啡館,大多數科學咖啡館隸屬于一個名為“咖啡館科學”的國際組織,由大學、博物館之類的教育機構贊助,免費向公眾開放。
科學咖啡館是科學傳播多元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體現在公眾與科學的雙向溝通。它無論是從內容到形式還是場合、話題、參與者等,都體現出了一種自由平等的科學傳播新思路。
2 我國科學傳播的現狀
2.1科普人才缺口仍然存在
和科學普及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科學傳播主要還是停留在“公眾理解科學”層面,站在科學共同體的立場來傳播科學。科普人才的缺乏以及科學傳播活動相對不足已然無法滿足公眾對于科學的需求。在國外,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在申報研究經費時,必須包括安排了何種與公眾互動或科學傳播的活動和內容。但在我國,科研機構并不承擔科學傳播的責任,大部分從事科普事業的人都是退休的科技工作者、中小學科學教師,或者是科技領域的媒體從業人員以及從事科學題材創作的作家等,至今都還沒有專職的科普從業人員,更別提科普的專業化人才。
2.2科學傳播模型相對落后
當前科學傳播有三種典型模型,它們依次為:中心廣播模型、缺失模型、民主模型(也叫對話模型)。三種模型雖然并不具有時間上的先后關系,但在各國實踐中,它們有一定的演化關系,并且同時并存。國內外針對科學傳播中三種經典模型的研究也正熱門起來。其中,基于傳統科普形式“中心廣播模型”是自上而下命令、教導的,而“缺失模型”則是把公眾當成“旁觀者”,因此,強調了公民立場的“民主模型”顯然更具有發展意義。
2.3專家信任危機日益凸顯
以前,受到計劃體制的限制,科學傳播都是自上而下的宣講,所以,科學家或者專業人才在解讀科學問題的時候,都是以接受任務的目的出現,鮮有主動自愿的。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傳播的發展,科學家主動走下神壇的越來越多,而媒體也樂意邀請專家解讀某些科技話題或者是自然災難事件。但由于部分媒體對專家的把關不嚴,隨便套上“專家”的身份,加上有些專家在表述問題時過于絕對化或者被媒體斷章取義了,對科學的不妥當的看法片段往往經由網絡廣泛傳播,造成了誤讀。因此,專家的信任度也在下降,專家被民眾戲稱為“磚家”,更有不少專家的觀點被網友炮轟是“馬后炮”、“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此,為了一個合適的讓專家走下神壇的平臺、讓公眾了解真實的科學的渠道是非常重要,這也是科學傳播民主模型的精髓所在。
3公眾意識轉變
3.1“公眾參與”的需求浮現
從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公眾已經越來越有參與的意識和欲望,也有了參與的表現,近年來科技傳播正從“公眾理解科學”層面走向“公眾參與科學”層面,基于科學傳播民主模型的新民科學咖啡館這種實踐形式,正是由傳統的自上而下模式向雙向溝通模式轉型之作。其實,專家信任危機固然和社會媒體不恰當的運用專家資源以及部分專家確實存在技術不過硬的情況有關,同時也和公眾“參與科學”的需求,以及公眾自我科學素養有關。
在現代社會中,公眾不但需要理解科學,而且希望參與科學。公眾渴望在科學發展方向的決定方面有更多的發言機會,使科學發展更充分地體現公眾意志。隨著公眾關注視角的擴大與公眾參與意識的提高,雙向溝通模式,則要求決策部門和科學家積極回應公眾的關切和需求,以提高公眾對科研好處的信任,提高科學職業的吸引力。
3.2科技傳播模式向雙向溝通轉變
和其他科學傳播的民主模型相比,比如共識會議,對話就是科學咖啡館的目標,它提供了非正式的、輕松的氛圍,公眾和科學家之間可以自由地對話、雙向的溝通,而不是從前只有科學家在臺上主講科學知識。雖然,有些對話并不直接對公眾決策產生影響,只是公民提出自己對科學的思考和困惑,但通過這些對話,能夠使得公眾理解公共社會議題,也啟發科學家,從而推動科學公共決策的改進。
外國不少政府都在嘗試推動科學家、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交流,開放和增加與公眾對話的平臺和渠道。他們常用的載體就是科學咖啡館、科學商店等。本文嚴在針對新民科學咖啡館的傳播效果進行研究時也發現,新民科學咖啡館沒有了自上而下的議程,確實提供了科學與公眾平等交流和對話的機會,搭建起了兩者間雙向溝通的平臺。
這樣的雙向溝通平臺有益于改善了公眾與專家的關系。一方面,當前的專家信任危機,與傳播中的語境剝離不無關系,所以,讓公眾當面聆聽專家對某一問題的見解的完整表述,是最直接的消除誤會的方法。另一方面,科學咖啡館對專家們也是一次表達溝通能力的考驗。不少專家在主旨發言環節的表現還略顯拘謹,到互動環節便大為出彩,現場受眾或犀利、或異想天開、甚至含有錯誤的問題,打開了其話匣子。
參考文獻
- 上一篇:高分子材料在農業中的應用
- 下一篇:云計算網絡安全問題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