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和中藥學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4: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學和中藥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學和中藥學

篇1

中藥的藥性、功效及應用,是臨床中藥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但由于中藥內容繁雜,臨床應用又涉及內、外、婦、兒等各科,因此學生普遍感覺難學、難記。筆者認為,以藥對為主線,以藥對所治病證為歸類依據,可將各章不同藥物串聯起來,形成“單味藥(功效)—藥對(功效)—主治證(癥)”的中藥學習鏈條,從而起到簡化中藥學習內容、減小記憶量,使中藥知識得以系統有序地排列等作用,進而加強學生對中藥藥性、功效及應用的學習和記憶。如,講完附子、干姜藥物之后,可重點闡釋附子—干姜藥對的配伍規律、作用及主治病證,并讓學生掌握四點內容:①附子、干姜為常用相須藥對;②二者合用其溫里祛寒、回陽救逆作用增強;③主要用治亡陽厥逆危證、中焦虛寒證及陽虛水腫證;④最能體現該藥對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湯。這樣做的教學效果,能使學生把附子、干姜聯系起來學習、記憶,遇到相類似病證時知曉將二者相須同用。為了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可進一步將附子—干姜藥對的用藥規律拓展到“同章者同類,同類者相須,相須者增效”的理論層面上來。另外,為了加深學生對藥對學習的印象,也可通過擬人手法描述藥對間的配伍關系,如人參—甘草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類性溫屬陽為“兄弟”相配,黃柏—知母同類性寒屬陰為“姊妹”相配等等。同時,也可選一些易懂、順口、好記的歷代醫家應用藥對的經驗名句講述給學生,如“附子無干姜不熱,石膏無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及黃柏無知母猶“水母之無蝦”“將軍之無馬”等,以提高學習興趣。

2藥對可加深學生對藥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藥物“七情”,是指單味藥的應用及藥物間的六種配伍關系類型,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這一概念,單從字意上理解,學生好像一聽就能明白,但每屆考試,總有一些學生把它答成“喜、怒、憂、思、悲、恐、驚”,這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從藥物配伍關系上來認識和理解。為了解決這一教學難點,筆者常以深化對藥對用藥規律的闡述為切入點,并列舉一些相差的簡單病例。即:在講藥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黃—桂枝、附子—干姜相須藥對導出“相須”含義;以黃芪—茯苓、黃連—木香相使藥對導出“相使”含義;以人參—萊菔子、生姜—黃芩相反相成藥對導出“相惡”含義等,然后把這些含義連接起來,就構成了藥物“七情”的概念。這樣,藥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藥學的概念體系當中,使學生聽起來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將其混淆為中醫學中人的“七情”。

3藥對可增強中藥學的臨床應用意識,強化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

中藥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臨床療效,而中藥治病主要是以復方配伍形式。藥對配伍是人們長期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組成中藥復方的核心內容,具有與復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單味藥向方劑過渡的紐帶和橋梁。因此,在中藥學教學中,深化對藥對配伍作用的闡釋,可增強學生學習中藥學的臨床應用意識,強化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使中藥學順利從理論走向臨床實踐。

中醫學認為,人體發病不外是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紊亂所致。因此,中藥治病就是調理臟腑陰陽氣血,補其不足,瀉其有余,重新恢復臟腑正常的功能活動。教學中,筆者針對疾病病機,歸納出養血滋陰藥對(如當歸—生地)、補氣養血藥對(如黃芪—當歸)、涼血補血藥對(如生地—熟地)、補氣健脾藥對(如人參—黃芪)、和胃止嘔藥對(如生姜—半夏)、調和營衛藥對(如桂枝—白芍)、清瀉相火藥對(如知母、黃柏)、清瀉胃熱藥對(如石膏—知母)等等,通過這些藥對把“藥—證”有機地聯結起來,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治療某證的常用藥物和簡單配伍,為今后臨床遣方用藥打好基礎。

4學習相反相成藥對,可培養學生臨床用藥的靈活性

相反相成藥對,是指性能相反的兩味藥物在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開闔補瀉等不同意義上的配伍,通過藥性的相反相制,以達到功用上的協調相成,體現了中醫治病的靈活用藥、適證化裁。筆者依據教材內容,歸納出了寒熱并用藥對(如麻黃—石膏、大黃—附子)、補瀉同施藥對(如枳實—白術、澤瀉—白術)、升降相隨藥對(如麻黃—杏仁、柴胡—枳實)、散收同用藥對(如干姜—五味子、桂枝—白芍)、剛柔相濟藥對(如附子—白芍、白芍—枳實)等,通過對其配伍特點的闡釋,使學生認識到,當臨床出現表里同病、虛實互見、寒熱錯雜的復雜病機時,若能善于利用藥物間相畏、相殺等配伍關系,則更能趨利避短,收到相反相成的效果,意圖培養學生臨床用藥的靈活性。

總之,在中藥學教學中,深化對藥對用藥規律及作用的闡釋,可執簡馭繁,提高教學效果,并為學生后期的臨床課學習和實際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2

中西藥學結合,共同構成中西醫藥學理論體系的結合,將會產主統一、新型的醫藥學理論體系。僅有中西醫學結合,沒有中西藥學結合,則中西醫學的結合是不可能真正達到的;若無中西醫學結合,中西藥學的結合亦難徹底。這兩類結合,互相促進,不斷深化,最后達中西醫藥學結合。 中西藥學所提供的藥物及使用規律,都是為防治人體的疾患,此為二者結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稱內在的科學性,決定了結合的基礎與核心將是中藥學。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藥學,還不能體現互相結合的直接聯系,必須在其現代科學化之后。結合的途徑,可從中藥及中藥學現代科學化達到;亦可從西藥中藥化進而西藥學得以中藥學化而達到。此重任的實現,不僅需中西醫藥學工作者的團結協作,還應吸收多學科工作者參加。迄今,對中西藥學結合諸多方面,看法非一,為加速中西藥學結合,實應加以分析討論.相關問題,簡述如下。

一、中西藥學結合的方向應當堅持

中西藥、中西藥學,是分屬于中西醫藥學理論體系的概念,各有相應醫藥學理論體系術語所表述的特定內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如中藥有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則用中醫藥學術語如理氣、壯陽、舒肝等表述。不論單獨還是配合使用,均要遵從中醫藥學理論,突出的是與中醫藥學的機體總狀況“證”相對應。尤其配合使用時,各藥按君臣佐使關系共同構成一個功效整體——復方與機體的“證”相對應而發揮治療作用。西藥的性能則以其物理、化學性質表述,如酸堿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規律則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西醫藥學術語表述,包括生理指標如血壓升高、病理指標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標如轉氨酶下降等,單獨或配合使用時,對機體的這些專項指標變化的針對性很強。尤配合使用時,各藥物間的關聯整體性則不如中藥復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別的存在,才需要探討其結合的問題。 中西藥學能否結合?這取決于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共同基礎。事實上,共同基礎是存在的。

第一,從物質基礎看,藥物來源均有天然產物和人工合成產物;均有單體和混合物。即本質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組成,也就是說,藥物作用于機體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最小物質單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單一種類或多種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從生物活性基礎看,藥物作用對象都是人體,通過影響機體的主化代謝過程進而影響生理和病理等狀況的改變,而呈現治療作用。基于此,中西藥學可用共同的術語或指標來表述藥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最終會達結合與統一。 現實臨床用藥情況已提出要求,中西藥學應當結合與統一。盡管存在這兩種醫藥學理論體系的藥物和用藥規律,然而一個現實早已擺在面前,即中西藥同時應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觀存在。有些是以兩類藥組成的成藥供給患者;有些則是分別由中醫和西醫處獲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斷用藥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醫藥學理論為依據,難能取得一致結論,因為標準不一。而對此種情況,為對患者負責,為提高治療水平,應當有個統一標準。統一標準的確定,只能是中西醫藥學結合與統一以后才能做到。

從醫學的發展規律看,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亦屬必然。任何醫藥學的發展,均需吸收其它學科的研究結果。作為中醫藥學和西醫藥學吸收其它學科的研究結果工作,最相接近和應優先吸收的內容,則應是彼此吸收對方之憂而豐富和發展自己學科。這兩種醫藥學的藥物學互相吸收的頂點,則是彼此結合與統一,從兩種藥物學的具體情況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屬優缺各半,勢必有在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物學中,何者為基礎與核心的問題,這將在下邊論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中西藥學在吸收彼此優點而豐富和發展過程中,將會達到結合與統一。

二、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是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基本內容

中醫藥學理論體系是把人體的平衡狀況和藥物對這種平衡狀況的影響,放到整個宇宙中來考慮的,不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會因素;不僅包括外在因素,更強調內在因素,總之,考慮人體、藥物及二者關系時,所涉及的可變因素,其多樣性和綜合觀,是其它醫藥學理論體系所不能比擬的,故能容納其它醫藥學的內容,起碼是比其它醫藥學理論體系容納中醫藥學的內容要多,這在中藥學藥物運用中能充分反映出來。突出表現在中藥對人體平衡的影響,并不是簡單地針對所見現象或某一病癥,而是針對機體的功能系統或稱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腎、氣血、三焦、六腑等,而這些功能系統或部位又互相關聯和影響,故又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正是這種綜合考慮而采用相應藥物,使得藥物的總體針對性更強,不良反應更少,故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物學,應以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具體內容則以中藥學相關內容為核心。此為根據之一。

根據之二,從近代對中藥學尤其對中藥的研究情況看,站在西醫藥學理論體系對中藥進行了大量的現代科學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結果。如弄清了中藥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結構;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表述了中藥的不少活性方面;更從中藥中吸收不少物質而成為新西藥(包括單體如麻黃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總生物堿、整個中藥乃至復方中藥等)。然而這些研究結果由于沒能及時納入中醫藥學理論體系,而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就拿從中藥中所得到的新西藥而言,盡管按西醫藥學理論能治療不少西醫藥概念的疾病。但因沒能考慮到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的相關用藥規律,卻難于完全準確地使用而取得應有的療效,反而出現了不少不良反應,近年對人參、甘草等中藥的不良反應報道,屢見不鮮,即為明證。例如人參,西醫藥學研究認為其有強壯作用。故用作強壯藥。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強壯作用,甚至引起對機體的損害。因為人參從中醫藥學角度講,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大補元氣與強壯并不能等同。大補元氣是針對虛證才有效;而對實證,不僅無效,反倒有害。

總之,把中藥納入西藥學,是難于完全容納的,然而,若將西藥按中醫藥學理論進行研究,使之具備中藥的基本內容,也就是說,使西藥變成中藥,成為中藥學中的藥物。對這種中藥化了的西藥,按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相關用藥規律使用時,則不僅能使其原來的內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療水平,即治療功效的針對性更強,不良反應減少。就拿四環素來看,其對急性細菌感染疾患效佳,而這類疾患,從中醫藥學分析,屬實熱證,有時夾濕,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則表明其具中藥相關內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熱解毒燥濕。所以適于實熱且夾濕證。此藥在西藥學中,雖對慢性細菌感染疾患并沒規定為禁忌,但療效不佳卻是事實。這從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用藥規律較易理解。因為此時的細菌感染疾患往往屬虛證,有的又偏寒證,對虛寒證是不宜使用苦寒藥的,起碼不宜單獨使用。使用于慢性細菌感染之疾患,是違背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用藥規律,當然不會取得良好功效。可見,把西藥納入中藥學,是能夠容納的。

依據之三,對西藥學近年發展狀況簡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賴以發展的基礎理論知識枯竭,需要新的理論知識。原來是以新的天然產物結構類型和機體生化反應過程的了解作為合成新藥的依據,而今這兩方面均未達指導藥物研究設計的新境地,而中醫藥學則對西藥學講,卻是新的理論知識。第二,研制一種新西藥現需資金幾千萬乃至上億美元,時間幾年乃至十年;篩選樣品5千到1萬種等,所得新藥,療效卻不突出。而從中藥研制,則耗費人力物力較少。第三,西藥研制正從天然產物。尤其民族藥尋求出路,而中藥正具備,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醫熱”,在很大程度上講,乃為“中藥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藥為民族藥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復方發展。第五,老藥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只能以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中藥學相關內容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難處正多,再擔重任,豈不強人所難。

這里有一個問題,應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藥學的科學性對比,即到底哪種藥學的科學性更強。為說明此問題,首先要有共同的標準,否則難于衡量。所謂科學性,在現代概念中,一種精密科學必須具備三條:①以正面經驗為依據。因為只有正面經驗,才能在必要時予以重復和驗證,②陳述的單一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精密性。③經驗資料的嚴格、合理的綜合即系統化。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成為一門科學。對此三點、若僅符合第①點,只能稱之為原始科學;若僅符合第②,③點,則稱偽科學了。據此,我們再與中西藥學對比,決定其科學性如何。從中藥學可見,三條均符合。

總之,從理論上,實踐中及未來發展方向上來看,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應以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中藥學相關內容為核心。

三、中西藥學結合的前提是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

1.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新型藥物學的總體輪廓 為了堅持中西藥學結合方向和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應當對結合和統一后的新型藥物學有個大體設想,即應有個總體輪廓,這樣才能使此項工作目標明確,而不致搖擺:進而能選擇相應途徑和制定相應步驟及施實方案,就迄今情況而言,新型藥物學應具備如下幾點:第一,應能體現和包括中藥學之優點;第二,應能體現和包括西藥學之優;第三,應能體現不斷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就具體藥物使用而言,結合和統一后的藥物。還應具備中藥的基本內容,亦具西藥的基本內容,從而能按現在的兩種醫藥學理論和用藥規律來使用。 對如上三點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三點內容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為共同內容,也就是說,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是中西藥學兩者的結合點。故關鍵問題在于中藥及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現代科學化了的中藥學就能體現如上三點,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

2.中藥學現代科學化的標志 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包括多方面內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劑生產、質量控制、中藥基本內容等的現代科學化。而其中最突出則是中藥基本內容的現代科學化,因為這方面內容的現代科學化,是其它方面現代科學化的基礎,更是中藥學現代科學化的核心。 中藥基本內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的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表述內容。這些內容的現代科學化,其標志就是在物質基礎和主物活性兩大方面給與現代科學的闡述。例如中藥藥性的寒與寒性作用,從物質基礎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結構類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會影響機體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的改變;理氣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結構類型作用于機體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變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藥物的配伍,會有哪些化合物間的化學、物理化學變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協同影響了機體的生化反應過程,進而發生生理、病理等變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藥若能達到如上程度的現代科學闡述,則中藥學其它方面的現代科學化就易實現了,如根據物質基礎和生物活性兩大方面,便于選擇合適劑型和給藥途徑,從而更好地適應臨床用藥的要求。質量控制則更可根據化合物的組成與含量為依據,亦可以相應生物活性為依據。 按如上現代科學化后的中藥學,再與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學所應具備的幾點,進行對比,顯然,均具備了。若按迄今中藥學基本內容的表達形式,那是難于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的,總之,中西藥學結會與統一的第一條途徑,就是中藥學的現代科學上,重點又在于中藥的現代科學化。 至于如何實現中藥及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首先要對中藥給與現代科學的化學、藥理學、臨床學研究,或單獨或配合進行;第二,這種研究,是在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內,圍繞中藥基本內容來進行。兩點缺一不可,如缺第一點,則仍是傳統中藥;若缺第二點,則研究結果會脫離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均無從談起中藥學現代科學化。例如,止痛藥研究,首先明確此藥是止何種證之痛,如寒、熱、虛、實等之痛的何種證。據此選擇相應模型和現代指標,如止寒證痛之藥,選用熱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適,因此乃為熱致痛,顯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將會更相宜,據此,再進行化學研究,可能獲得止痛作用的物質,并做相應生化、生理、病現指標的測定。這樣,就有可能從物質和生物活性兩方面給與現代科學闡述。

3,中西藥學結合的另一途徑是西藥的中藥化西藥學的內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藥的生產、制劑的制備、質量控制、藥物本身的基本內容等,其中藥物本身的基本內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的表述,構成西藥學的核心內容,而這些內容均是以現代科學知識相關術語和指標來表述的。即物質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組成和性質來表述,尤其單體西藥更明確;生物活性則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關指標和術語表述,將現代西藥與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藥物及現代科學化的中藥進行對比,不難發現,現代西藥所缺的是中藥基本內容。如果使其具備中藥的基本內容,那么就成了現代科學化了的中藥,即成了中西藥學結合后的新型藥物。在此基礎上,可使中西藥學達結合與統一。 問題的關鍵是西藥能不能變成中藥和怎樣變成中藥。關于能不能變成中藥的問題,這從前邊關于中西藥學具有物質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組成藥物,且作用對象都是人體,也就是從道理上已闡述清楚。再從實踐上看,中藥基本內容就是根據藥物作用于機體后所呈現的作用(包括治療和毒性作用),按中醫藥學來總結歸納出來和確定的。據此,中醫藥學早已吸收了很多中醫藥學體系外的物質而成了中藥,如乳香等。更從現代臨床實踐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現代西藥的中藥基本內容。如有人認為考的松,具陽性,能資助肺脾腎氣化功能,對陽虛證效佳等,因此,對現代西藥,放到中醫藥學體系中進行研究。根據其臨床作用,而總結它們的中藥基本內容而成中藥。如前邊提到的四環素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這些為熱性的表現。至于具體作法,均可通過臨床進行。即按中西兩種醫藥學診斷,僅給西藥,再接中醫藥學總結用藥前后機體變化情況,據此而確定西藥的中藥基本內容,使之成為中藥。 值得指出的是,這條途徑,很可能是中西藥學結合的較快途徑,因為中藥的現代科學化本身較難,就從物質基礎的研究看,若將每味中藥的化合物組成、比例、性質、變化等均研究清楚,實非易事。例如人參已經多人、幾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類約百種化合物,然而還沒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種常用中藥的系統研究,希冀實現中藥現代科學化,僅物質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較短時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說生物活性方面了。當然,終應研究,也是能夠研究的。此條途徑卻不如西藥中藥化來得快,因西藥已具現代科學內容,僅缺中藥內容,而這方面內容的確定,從中醫藥學講,還是有很多方便之處的。 現在的問題是,應認識這條途徑,重視它,作出規劃,組織施實,中西藥學乃至中西醫學結合將會出現一個新局面,也是中醫藥學對世界醫藥學在當代的新貢獻。

四、中西藥學結合是中西醫藥學工作者和相關多學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務和努力目標

篇3

1以專業為先導《中藥學》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

開設《中藥學》課程的中醫學專業和中藥學專業不同類別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學習目的及要求有所不同,中醫學專業的學生將來需要參加執業醫師考試,成為醫務工作者,在臨床上選用中藥防病、治病,為患者解除病痛。所以,對中醫學專業的學生應側重于辨證用藥能力的考核;而中藥學專業的學生需要通過執業藥師考試,側重于中藥功效的考核。在給不同類別的學生上《中藥學》課程時,教材和教學內容選取是關鍵,考核方式的多樣化是有效手段。面對這種實際情況,我教研室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選取與之相匹配的教材,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為了進一步推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實現因才施教,學以致用,我們實施了符合中醫學專業和中藥學專業學生專業特點的《中藥學》考核方式改革。

1.1中醫學專業和中藥學專業學生考核方式的確定

為了有效實施考核方式改革,我們首先確定了符合中醫學專業和中藥學專業學生專業特點的《中藥學》考核方式。見圖1。

(1)中醫學專業和中藥學專業學生共同課堂考核方式包括學生出勤情況、課堂回答問題、歌訣背誦、章節體系功效背記。

(2)中醫學專業學生其他考核方式設定根據中醫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培養目標是醫生,在考核方式的設計中注重中藥臨床應用的考核,將臨床實踐貫穿于考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體現中藥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的考核特點。中醫學專業學生期中考試的考核內容側重于如何辨證用藥;中藥材飲片認知側重于考核學生對中藥材飲片的性狀特點、藥性、功用的綜合性的掌握情況,在考核飲片性狀特點的同時使學生完成對綜合知識記憶、強化和鞏固提高的學習過程;期末考試的考核內容具有層次性和體系性相結合,以及古本草學術思想認識情況和中醫臨床實踐相結合的考核特點。

(3)中藥學專業學生的其他考核方式的設定根據藥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從事中藥學相關炮制、鑒定、研發等工作,在設計考核方式時,中藥學專業的學生期中考試考核內容在側重于功效的同時顧及相關中藥學和醫學基本知識;飲片考核側重于“模擬藥房”標本章節分類排序考核;期末考試的考核內容注意與執業藥師的考核內容相呼應。

1.2多元化考核結果評價的客觀化

《中藥學》多元化考核方式是過程性評價,相對于傳統的考核方式評價難度大,對教師評價的客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核內容的設計要符合該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考核評價結果要客觀。教師應在授課前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考核內容制定相應明確的評價標準和執行方案,并向該專業學生公開宣布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為學生建立《中藥學》學習檔案,備案保存,向學生本人公布階段性考核成績,并確認簽字。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有部分能力考核結果有待于進一步細分性量化。項目研究過程中設立平行對照班級,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常規課堂教學,采取傳統考核方式,進行對比研究,使研究結果客觀可靠。

2結語

篇4

【關鍵詞】 中西藥;中西藥學;優勢互補;現代科學化;西藥的中藥化西藥學

藥學與醫學,是構成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兩大方面。二者的區別在于各有側重;聯系則在于互為依存。沒有藥學,醫學則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質基礎;沒有醫學,藥學則失去作用對象。

中西藥學結合,共同構成中西醫藥學理論體系的結合,將會產主統一、新型的醫藥學理論體系,形成優勢互補。僅有中西醫學結合,沒有中西藥學結合,則中西醫學的結合是不可能真正達到的;若無中西醫學結合,中西藥學的結合亦難徹底。這兩類結合,互相促進,不斷深化,最后達中西醫藥學結合。 中西藥學所提供的藥物及使用規律,都是為防治人體的疾患,此為二者結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稱內在的科學性,決定了結合的基礎與核心將是中藥學。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藥學,還不能體現互相結合的直接聯系,必須在其現代科學化之后。結合的途徑,可從中藥及中藥學現代科學化達到;亦可從西藥中藥化進而西藥學得以中藥學化而達到。此重任的實現,不僅需中西醫藥學工作者的團結協作,還應吸收多學科工作者參加。迄今,對中西藥學結合諸多方面,看法非一,為加速中西藥學結合,實應加以分析討論。

1 中西藥學結合的方向應當堅持

中西藥、中西藥學,是屬于中西醫藥學理論體系的概念,各有相應醫藥學理論體系術語所表述的特定內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如中藥有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則用中醫藥學術語如理氣、壯陽、舒肝等表述。不論單獨還是配合使用,均要遵從中醫藥學理論,突出的是與中醫藥學的機體總狀況“證”相對應。尤其配合使用時,各藥按君臣佐使關系共同構成一個功效整體——復方與機體的“證”相對應而發揮治療作用。西藥的性能則以其物理、化學性質表述,如酸堿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規律則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西醫藥學術語表述,包括生理指標如血壓升高、病理指標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標如轉氨酶下降等,單獨或配合使用時,對機體的這些專項指標變化的針對性很強。尤其配合使用時,各藥物間的關聯整體性則不如中藥復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別的存在,研究和探討其結合的問題,顯得十分必要,我們發現其結合有著它們共同的基礎。

第一,從物質基礎看,藥物來源均有天然產物和人工合成產物;均有單體和混合物。即本質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組成,也就是說,藥物作用于機體而發揮治療作用的最小物質單元均是化合物分子。

第二,從生物活性基礎看,藥物作用對象都是人體,通過影響機體的主化代謝過程進而影響生理和病理等狀況的改變,而呈現治療作用。基于此,中西藥學可用共同的術語或指標來表述藥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最終會達結合與統一。現實臨床用藥情況已提出要求,中西藥學應當結合與統一。盡管存在這兩種醫藥學理論體系的藥物和用藥規律,然而一個現實早已擺在面前,即中西藥同時應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觀存在。有些是以兩類藥組成的成藥供給患者;有些則是分別由中醫和西醫處獲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斷用藥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醫藥學理論為依據,難能取得一致結論,因為標準不一。而對此種情況,為對患者負責,為提高治療水平,應當有個統一標準。統一標準的確定,只能是中西醫藥學結合與統一以后才能做到。

從醫學的發展規律看,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亦屬必然。任何醫藥學的發展,均需吸收其他學科結果。作為中醫藥作為中醫藥學和西醫藥學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結果工作,最相接近和應優先吸收的內容,則應是彼此吸收對方之優而豐富和發展自己學科。這兩種醫藥學的藥物學互相吸收的頂點,則是彼此結合與統一,從兩種藥物學的具體情況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屬優缺各半,勢必有在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物學中,何者為基礎與核心的問題,這將在下邊論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中西藥學在吸收彼此優點而豐富和發展過程中,將會達到結合與統一。

2 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是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基本內容

中醫藥學理論體系是把人體的平衡狀況和藥物對這種平衡狀況的影響,放到整個宇宙中來考慮的,不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會因素;不僅包括外在因素,更強調內在因素,總之,考慮人體、藥物及二者關系時,所涉及的可變因素,其多樣性和綜合觀,是其他醫藥學理論體系所不能比擬的故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物學,應以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具體內容則以中藥學相關內容為核心,此為根據之一。

根據之二,從近代對中藥學尤其對中藥的研究情況看,站在西醫藥學理論體系對中藥進行了大量的現代科學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弄清了中藥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結構;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表述了中藥的不少活性方面;更從中藥中吸收不少物質而成為新西藥(包括單體如麻黃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總生物堿、整個中藥乃至復方中藥等)。然而這些研究結果由于沒能及時納入中醫藥學理論體系,而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就拿從中藥中所得到的新西藥而言,盡管按西醫藥學理論能治療不少西醫藥概念的疾病。但因沒能考慮到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的相關用藥規律,卻難于完全準確地使用而取得應有的療效,反而出現了不少不良反應,近年對人參、甘草等中藥的不良反應報道屢見不鮮,即為明證。例如人參,西醫藥學研究認為其有強壯作用,故用作強壯藥。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強壯作用,有的甚至引起對機體的損害。因為人參從中醫藥學角度講,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大補元氣與強壯并不能等同。大補元氣是針對虛證才有效;而對實證,不僅無效,反倒有害。由此,西藥納入中藥學是十分必要的。

根據之三,對西藥學近年發展狀況簡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中藥西藥的發展而言是新的理論知識的突破。第二,發展研制新西藥比從中藥研制新藥耗費的人力、物力要大得多。第三,西藥研制正從天然產物,尤其在民族藥中尋求出路,而中藥正具備。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應以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中藥學相關內容為核心。

3 中西藥學結合的前提是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

3.1 現代科學化的中藥必須具備的條件

第一,應能體現和包括中藥學之優點;第二,應能體現和包括西藥學之優點;第三,應能體現不斷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就具體藥物使用而言,結合和統一后的藥物,還應具備中藥的基本內容,亦具西藥的基本內容,從而能按現在的兩種醫藥學理論和用藥規律來使用。現代科學化了的中藥學就能體現如上三點,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

3.2 中藥學現代科學化的標志

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包括多方面內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劑生產、質量控制、中藥基本內容等的現代科學化。而其中最突出則是中藥基本內容的現代科學化,因為這方面內容的現代科學化,是其他方面現代科學化的基礎,更是中藥學現代科學化的核心。 中藥基本內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的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表述內容。這些內容的現代科學化,其標志就是在物質基礎和主物活性兩大方面給予現代科學的闡述。例如中藥藥性的寒與寒性作用,從物質基礎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結構類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會影響機體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的改變;理氣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結構類型作用于機體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變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藥物的配伍,會有哪些化合物間的化學、物理化學變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協同影響了機體的生化反應過程,進而發生生理、病理等變化。其他方面,亦然,中藥若能達到如上程度的現代科學闡述,則中藥學其他方面的現代科學化就易實現了,如根據物質基礎和生物活性兩大方面,便于選擇合適劑型和給藥途徑,從而更好地適應臨床用藥的要求。質量控制則更可根據化合物的組成與含量為依據,亦可以相應生物活性為依據。 按如上現代科學化后的中藥學,再與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后的新藥學所應具備的幾點進行對比,顯然均具備了。若按迄今中藥學基本內容的表達形式,那是難于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的,總之,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的第一條途徑,就是中藥學的現代科學上,重點又在于中藥的現代科學化。 至于如何實現中藥及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首先要對中藥給予現代科學的化學、藥理學、臨床學研究,或單獨或配合進行;第二,這種研究,是在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內,圍繞中藥基本內容來進行。兩點缺一不可,如缺第一點,則仍是傳統中藥;若缺第二點,則研究結果會脫離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均無從談起中藥學現代科學化。例如,止痛藥研究,首先明確此藥是止何種證之痛,如寒、熱、虛、實等之痛的何種證。據此選擇相應模型和現代指標,如止寒證痛之藥,選用熱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適,因此乃為熱致痛,顯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將會更相宜,據此,再進行化學研究,可能獲得止痛作用的物質,并做相應生化、生理、病理指標的測定。這樣,就有可能從物質和生物活性兩方面給予現代科學闡述。

4 中西藥學結合是中西醫藥學工作者和相關多學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務和努力目標

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是中醫藥學理論和中藥學基木內容,此應肯定。作為中醫藥學工作者,通過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只能使中藥學乃至中醫學得到豐富和發展。為此,應當歡迎西藥學乃至多學科工作者,從事中西藥及中西藥學結合的研究工作。作為中西醫藥學工作者,既應當看到自己學科之所長與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識結構的所長與不足。先從知識結構看,西醫藥學因其本身即以現代科學知識為主體,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識的主體是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然而所不足之處往往在于缺乏中醫藥學的知識。故為實現中西藥學結合、使自己所具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之所長得以充分發揮,應當掌握中醫藥學知識,可向書本和中醫藥學工作者學習。作為中醫藥學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醫藥學知識和技能為所長,若僅具此,很難以更好地為實現中西藥學結合而發揮所長,還應具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可向書本和包括西醫藥學工作者在內的多學科工作者學習。以互相學習為彼此的聯系點,是易互相團結,共同為中西藥學結合與統一的任務而共同努力奮斗。再從中西藥學本身看,中藥學具有內在科學性。然從微觀闡述上又缺乏,而這正是包括西醫藥學在內的現代多學科所具有之優,而西藥學的整體綜合性不如中藥學,此卻為中藥學之優。

總之,用兩大醫藥學之優,互補不足。結果是促進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進而早日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值得指出的是,西醫藥學是以現代科學為基礎,但現代科學并不就等于已在西醫藥學中全部體現了,也就是說,僅用西醫藥學知識和技術,并不能徹底實現中藥學的現代科學化,應當是充分利用包括西醫藥學知識和技術在內的現代多學科知識,才能實現中藥學的現代學化,進而實現中西藥學的結合與統一,形成新型的藥物學。

參考文獻

篇5

摘要:綜合大學《中藥學》課程在保證核心內容教學的基礎上,應重視補充和拓展一些課外內容,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醫藥元素、中藥品名變遷和中醫藥典籍記述和歌訣等,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綜合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內容;補充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210-02

近年來,國家重視中醫藥事業和中醫藥人才培養,在加強中醫藥院校學科建設的同時,也在部分綜合性大學、農林類大學和師范大學設置中藥學專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中藥現代化[1]。筆者所在西北大學為陜西省省屬綜合大學,于1999年在原藥用植物專業基礎上成立中藥學專業,隸屬生命科學學院,是學校唯一的醫學類學科。作為綜合大學的中藥學專業,強調現代生物和化學方法在中藥學教學和科研中的應用,無論是師資背景、科研方向,還是學術環境、課程設置,均表現為化學、生物學較為突出而中醫藥理論相對薄弱的態勢。筆者承擔《中藥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根據本校中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特色,在核心內容的教學方面提出深入講解總論、注重藥味功用對比以及緊密結合現代研究實踐等教學指導思想[2]。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筆者深感綜合大學《中藥學》課程還應重視補充和拓展一些課本之外的內容,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醫藥元素、中藥品名變遷和中醫藥典籍記述和歌訣等,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中藥性能主治的記憶和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教學質量目的。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醫藥元素

主席說過,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3]。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上產生和發展的,吸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和精華,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關系是樹木與土壤的關系。深入理解中醫藥知識,離不開文化的引導[4]。因此,適當介紹傳統文化中的中醫藥元素,樹立重視中醫藥傳統文化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對中醫藥理論的學習和掌握。

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五日是個不吉祥的日子,這一時期毒蛇、蚊蟲等有害動物開始繁衍,容易流行瘟疫,于是形成“躲午”習俗,后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5]。為應對自然變化,人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屋內用蒼術、白芷等燃燒煙熏,屋外門邊懸掛菖蒲葉片、艾葉等,身體用菖蒲葉片、艾葉、桃葉等混合煎水洗浴,佩戴蒼術、白芷等組成的香囊等,用以殺蟲滅毒、避邪驅瘟。通過端午節來歷的講解,不僅使學生了解中醫藥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而且對蒼術、白芷、艾葉和菖蒲等中藥的藥性和應用有了初步而直觀的印象。成語“韋編三絕”,古人用來形容讀書刻苦,都把串聯竹簡的牛皮繩磨斷了,“韋”就是熟的皮革,而中藥“石韋”的名稱正是根據“韋”的含義,結合其“曼生石上,其葉如革”的生長環境和植物特征命名[6]。如此,學生就能記住為什么不能把“石韋”寫成“石葦”。“杏林”常作為中醫界的代稱,民間有“虎守杏林”圖流傳,在講解中藥“杏仁”性能功效的同時,介紹東漢末年東吳醫家董奉在廬山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懂得這個典故所體現的天道、人道和醫道的結合和統一,感悟古代醫家“醫者仁心”的高尚情懷和品德[7]。

二、中藥品名的變遷

中藥的有效性來源于古人的臨床實踐,查閱醫藥學古籍和專業著作是中醫藥研究的重要環節。某些中藥品名在歷代醫藥文獻中發生了變化,《中藥學》課堂教學中需要講清楚這些藥物品名的變遷。例如,唐代以前認為“木香”顏色越深、含樹脂越多,質量就越好,文獻所載“青木香”實際為優質的“木香”,唐代又出現馬兜鈴的根作為“木香”的代用品,稱為“土青木香”,至明代《本草蒙筌》把“土”字去掉,馬兜鈴的根即為現代藥用的“青木香”,與來源于菊科的“木香”不同。宋代以前所稱“通草”為木通科的“木通”,宋代以后所稱之“通草”為現代所用的“通草”,即通脫木的莖髓。

為了與《中國藥典》收載中藥品名一致,《中藥學》教材及其學術著作多按照藥典收載的中藥品名編寫[8],這對于學生未來從事中藥專業相關工作、自覺遵守藥典標準有實際意義。但是藥典是指導當前中藥生產、加工、流通等領域活動的法規,根據需要對多來源藥材進行了分開羅列、命名,或改變了某些中藥的傳統名稱。例如,為了確保中藥制劑質量一致、均一,遵循一物一名原則[9],《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萆Z分列為綿萆Z和粉萆Z[10]。因此,《中藥學》教學中補充、厘清一些中藥品名的來龍去脈很有必要。

《中國藥典》所列“豆蔻”,古代本草記述為“白豆蔻”,而古代本草中的“豆蔻”為藥典所載“草豆蔻”;中醫治療腸癰經典方劑“紅藤煎”,方中藥味“紅藤”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莖,《中國藥典》稱為“大血藤”;《中國藥典》收載“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而中醫傳統所用“葛根”的來源為豆科甘葛藤或野葛的根,包含了藥典中另外一個品種“粉葛”。再如,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犀角”這味中藥已禁止使用,《中藥學》教材中用“水牛角”代替[8],但筆者認為仍然應該全面介紹該藥,既有利于“犀角地黃湯”等經典方劑的學習,也為挖掘“犀角”的科學價值提供可能。

三、中醫藥典籍記述和歌訣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尤其是浩如煙海的詩詞歌賦讓中華大地無愧“文明古國”的美譽。這種文學素養同樣在中醫藥典籍中有所體現,一些醫藥記述和歌訣文筆優美、言簡意賅,對于學習和掌握中藥性味功效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現代中藥學“相須”的定義為“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結合《本草綱目》的表述“同類不相離”,可以加深對“相須”定義的理解。更有《本草正義》論述“麻黃若不與桂枝并行,其不專主散寒發汗也”,舉例說明了麻黃、桂枝配伍在發汗解表方面“同類不可離”的“相須”關系。《本草綱目》記述香附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形象展現香附擅長于疏肝理氣、調經,治療肝郁氣滯、月經不調等病證的特征;“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麻黃”,揭示了香薷善發汗解表散寒,兼有利尿之功,頗似“麻黃”,且能化濕和中,宜于夏季外感風寒、內傷濕邪病證。《本草經讀》謂附子“回陽救逆第一品藥”,強調了附子治療亡陽證的重要地位。“一味丹參,功同四物”語出《婦人明理論》,以養血調經方劑四物湯為比喻,突出了丹參善調經水、為婦科調經常用藥的特征。《藥性賦》言“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概括了車前子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的功效和特長;“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扼要說明澤瀉是利水滲濕藥物,又提示利水藥可能會傷陰。這些本草記載和歌訣生動活潑、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常能在使用時脫口而出,應該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加以介紹。

新世紀,中藥的內涵更加豐富,中藥應當是藥物、中醫理論、傳統文化、歷史積累和現代研究等的集合[11]。綜合大學中藥學專業與中醫藥大學不同,缺少中醫學學科支撐,中醫藥學傳統文化熏陶和基本理論積淀較少,學生容易將中藥學專業混同于“天然藥物”專業。因此,在《中藥學》課程講授中,圍繞核心教學內容,適當拓展與之相關的傳統論述和背景,溯本清源,加深學生對中藥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引導、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思維,更好地服務于中醫藥學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景堂,祝麗英,李存東,等.高等農業院校增設中藥學專業的探索與實踐[J].藥學教育,2006,22(1):9-11.

[2]張亞軍.綜合性大學《中藥學》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1):1378-1379.

[3]吳瀟湘.把中醫藥打造為國家品牌――二論提出促進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N].中國中醫藥報,2013-8-28.

[4]薄彤,張麗,張巖.中醫文化與中醫藥留學生預科教育[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130-131.

[5]閻艷.端午節俗源流及其變遷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6(5):117-124.

[6]陳立軍.臨床中藥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4):22-24.

[7]李楊,楊建宇.“杏林”的由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7):152.

[8]陳蔚文.中藥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9]張麗麗,孫寶惠,秦隴,等.《中國藥典》2010年版成方制劑處方飲片名稱規范的商榷[J].中成藥,2015,37(1):225-231.

[10]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篇6

【關鍵詞】  中藥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藥化學》是一門實驗應用性學科,為實現中藥現代化而培養中藥新藥研制與開發方面的人才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將藥化實驗與科研接軌,加強實驗技能與科研設計能力的培養,結合中藥新藥開發、國家新藥審評辦法的基本要求,應加強新藥臨床前物質基礎研究的科研設計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實驗的基礎教學方法上,則應側重于中藥化學實驗方法學的系統學習,比較各類實驗方法的共性和特性,以提高學生科研設計能力;在實驗操作方面,可先讓學生按規定的實驗方案和裝置操作,再逐步過渡到在教師指導下設計實驗方案和裝置,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完成整個實驗。這樣,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研究中藥成分的常規方法和操作技能,還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設計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

1  改革實驗教學,分層次安排實驗課

根據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體系指標和中藥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采取的方法是在實驗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做到既有基本實驗,又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基本實驗主要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綜合性實驗在于體現知識、能力、綜合素質全面性;設計性實驗主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運用知識、創新等適應科研工作的能力。

1.1  基本實驗

中藥化學的實驗內容涉及到中藥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儀器分析等相關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因此,為強化實驗方法的系統學習,根據本學院的具體情況,我們將中藥化學實驗課的第一個實驗設計為基礎化學技能實驗(4學時),內容從提取裝置(索氏提取器、滲漉筒、回流裝置、濃縮裝置、旋轉薄膜蒸發儀),到紙色譜、薄層色譜、柱色譜等,將整個實驗室里存在的小到玻璃儀器,大到hplc,均給學生演示及復習,使基本的實驗技能在學生頭腦中呈現具體的形象;同時,根據中藥化學實驗的具體特點,在后兩個學時中安排學生練習薄層板的鋪制。基本實驗占整個實驗教學的一半學時數。通過基本實驗的練習,使學生正確掌握中藥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1.2  綜合性實驗

    綜合性實驗是講義上按部就班的實驗,但絕不是各學科實驗的簡單堆積,而是通過對幾味中藥完整的實驗研究過程的學習,使學生把中藥專業各學科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性地思考問題,更充分地理解各學科間的關系及該專業的完整體系。以往中藥化學的實驗完全是按講義上的步驟做,沒有新意。我們在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中,在保留部分原綜合性實驗的基礎上,將另一部分綜合性實驗改革為以下兩部分。①比較性實驗:將某一實驗給出多個工藝路線,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完成后,討論比較各工藝路線的優缺點。②探索性實驗:提出某一工藝線路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查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分組實驗,優化工藝線路[1]。

1.3  設計性實驗

    在中藥化學實驗課程的后半部分,安排了綜合設計性實驗。它包括對甘肅特色中藥(黨參、當歸、大黃)的化學成分預試驗的內容,并且記入學生的實驗課成績。在對這些中藥化學成分檢識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初步進行資料查新,并設計檢識的整個過程,由指導老師批閱后進實驗室操作。這樣培養的學生,自學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會大有提高。通過查新資料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改變過去學生依賴實驗講義做實驗的現象。在實驗教學中學生進行未知試樣提取、分析時,規定學生在一周前應開始認真作準備,并自覺運用了中醫認藥的初步判斷法,從藥的味、色去簡單推斷。但作為中藥化學實驗教師,要提醒學生盡量不用主觀判斷法,而是用系統的實驗方法客觀地分析中藥中可能存在的成分,寫出完整的分析流程圖及結論依據。

2  改革實驗考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中藥化學》長期以來的實驗考核有兩部分,即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成績的均數)和實驗基本技能(實驗課結束時實驗技能操做考核)。這種考核方法只反映學生的常規方法和操作技能,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按部就班,沒有創新,不能適應我國藥學事業飛速發展以及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要求。為此,我們依據中藥化學實驗課的特點,結合實驗教學改革,改革實驗考核,將實驗成績分為3部分。

2.1  基本實驗考核(占40%)

基本實驗考核是實驗課結束時候的考試,考核分為兩部分:問題回答和操作技能。問題回答為抽簽式,內容為中藥化學基本操作知識、原理、實驗中的問題和實驗安全規則以及安全措施等。操作技能考試的內容主要是中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2.2  平時實驗成績(占30%)

保留傳統實驗考核部分,即每次實驗報告成績的均數。實驗報告的成績評定重點放在討論方面;實驗記錄、實驗結果的處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臺面整潔等作為評分標準之一。要求學生對實驗成敗進行分析,能夠解釋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和原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使他們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綜合設計實驗測試(占30%)

綜合設計實驗是從查文獻、寫文獻綜述、提出實驗思路(類似于開題報告),到記錄實驗過程的詳細內容及數據,最后將學生對未知樣品的整個實驗流程和結果給出合理評分[2]。

我們認為,通過3部分的綜合評分,能夠客觀地反映教與學的情況,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也比較合理,調動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

3  注重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除了對實驗內容進行改革外,還必須對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影響實驗的因素很多,如原理、工藝、方法、操作、儀器、試劑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疏忽都可能導致實驗結果失敗。因此,要求指導實驗教師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  預習

每次實驗要求學生詳細閱讀實驗教材,理清思路,了解此項實驗的目的、原理,培養學生自學、思維的能力。對于綜合性實驗,還可以組織討論,提出自己設想的方案,充分調動大家的主動性、自覺性。

3.2  操作

實驗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進行分析基本操作的訓練。好的實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注意糾正學生的不正確操作。另外,在不影響實驗進行的前提下,還可以設置一些“陷阱”,在老師的啟發、引導、鼓勵下,自己處理一些有意為之的偏差,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

3.3  巡視

在實驗進程中,指導教師要不斷巡視,注意觀察,對每個學生基本功的操作要嚴格要求,對學生違規操作的現象要及時糾正。學生應該掌握的實驗手段和方法應在實驗進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

3.4  書寫報告

實驗報告應是學生操作實驗的真實內容。但實驗中,往往會出現實驗結果與真實結果不一致的時候,有的學生會有涂改數據現象,還有的學生不去檢查失誤原因,而是抱怨實驗條件差,儀器設備落后。作為實驗指導老師應該加強學生素質的教育,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科學實驗的根本要求就是實事求是。藥品,只有一個結果,合格與不合格,科學的數據、結果,來不得半點虛假,即使實驗設備不太理想,實驗數據稍有誤差,甚至整個實驗失敗,也決不允許篡改實驗數據。因此,應把實驗報告的書寫形式重點放在討論方面。要求學生對實驗成敗進行分析,能夠解釋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和原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使他們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  結語

實驗教學和考核的改革,改變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使有限的實驗經費和課時充分利用,提高單位學時的知識含量,使學生能夠把相對獨立的課程聯系起來,融會貫通。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有利于學生的實驗技能達到系統化、規范化要求,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很快適應工作需要。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中藥;物理;化學;特性;功效

【中圖分類號】R28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09)10-0099-01

相當一部分中藥,經過現代科學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現代科學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來表征,從而可按西醫藥學理論體系采使用。如大黃,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藥,有致瀉、利膽、抑菌等作用,從而可治療相應病癥如便秘、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等。如將西藥按中醫藥理論體系進行研究,設法標定出其相應的中藥的特性,并用中醫藥術語表征其功效,可按中醫藥理論體系來使用西藥。

1中醫藥術語表征功效的現狀與意義

中藥的現代科學研究工作沿著中西藥結合的道路前進現代對中藥所進行的科學研究,主要包括藥理、化學和臨床研究。藥理研究,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表征中藥的功效。應包括中藥的飲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單體化合物。化學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藥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從而為控制藥物質量、制劑制備、選擇給藥途徑及保證藥物效用提供依據。臨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藥所能治療的按西醫診斷的疾病的情況。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結果尤其是從中分離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醫按中醫藥理論體系進行使用了,只能為西醫按西醫藥理論體系進行使用,也就是說,把中藥變成了西藥。長此下去,勢必出現中藥的消亡和西藥的豐富與發展。例如,經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黃連中的黃連素可抑制細菌,被西醫用作抑菌消炎藥。然因尚未研究黃連素的中藥特性和用中醫藥術語來表征的功效,故中醫不能按中醫藥理論體系來使用它。中藥的特性如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等,是中藥的特點和長處,它們與機體的“證”相對應,直接指導著臨床用藥。例如從四氣中的寒熱看,可與“證”對應使用,即熱證用寒性藥,寒證用熱性藥,即所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再如歸經,按現代觀點的結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腎、腸、骨等結核病,按中醫理論體系分析,這不同部位的疾病,屬于不同歸經,在選用藥物時,是要考慮到的。就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盡管從西醫角度看均屬細菌感染性疾患,但從中醫看,在急性期屬實熱證(或濕熱證),應選用苦寒藥,而在慢性期,則屬虛寒證(久病必虛、虛易成寒),是不宜選用苦寒藥的。

2豐富和發展中藥學

中藥的很多苦寒藥,均具抑菌消炎作用,當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認為抑菌消炎作用即為中藥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碼這表現了中藥的味苦性寒這一特性的一個方面。一些臨床實踐已經證明,它對腎陽虛病人效果較好,而對腎陰虛病人效果不好,這說明它具有中醫藥學術語的補腎陽的作用。可見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論西藥還是中藥都由相應化合物構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為結構清楚的單體化合物,有的為結構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藥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結構清楚的單體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劑、三溴片等為成分結構清楚的混合物,而相當一部分格林制劑及一些天然藥物如洋地黃葉、番瀉葉等,其成分結構不完全清楚。而中藥,盡管大多數藥物的成分結構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結構清楚的,如冰片即為龍腦,相當一部分礦物藥的成分結構大體清楚。它們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構成。例如西藥的利血平,是天然產物,磺胺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產物,中藥的絕大多數如麻黃等是天然產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為由雄黃(硫化砷AsS)煉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過中醫研究中藥物質的五味

一般來說,成分不同,其味各異。中藥成分的復雜性,決定了味的多樣性。這一研究結果,給傳統中藥五味賦予了新的內容,為中藥顯味、顯效提供了物質基礎,為中藥的現代化研究開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味與化學成分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如酸味多含有機酸,甘味多含糖類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堿及苦味質,咸味多含鈉、鉀、鈣、鎂、鋁、碘等無機物質幾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揮發油等。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藥的有效化學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質基礎,其思路是正確的。但由于這項研究工作起步較晚,雖已初見端倪,但要獲得突破性進展,仍需繼續努力。味與化學成分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化學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諦,更不能成為其規律。由辛味為例,有人對80種辛味藥與170種非辛味藥含揮發油的百分率進行了比較。結果:80種辛味藥含揮發油者占58種(72.5%),不含揮發油者占22種(27.5%);170種非辛味藥含揮發油者30種(15.9%),不含揮發油者140種(84.1%)。結果顯示:辛味藥中有27.5%的不含揮發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揮發油。揮發油作為辛味的物質基礎,只能說明多數,不能說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況,需要我們加以解釋。總的來看,目前對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醫藥理論為指導,從中藥中尋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終合成新的藥物(西藥)。這種研究,忽視了中醫藥理論,更沒有結合中藥本身的特性,因而難以對中藥藥效給予科學的闡釋。

參考文獻

[1]王筠默.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

篇8

1中醫藥術語表征功效的現狀與意義

中藥的現代科學研究工作沿著中西藥結合的道路前進現代對中藥所進行的科學研究,主要包括藥理、化學和臨床研究。藥理研究,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表征中藥的功效。應包括中藥的飲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單體化合物。化學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藥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從而為控制藥物質量、制劑制備、選擇給藥途徑及保證藥物效用提供依據。臨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藥所能治療的按西醫診斷的疾病的情況。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結果尤其是從中分離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醫按中醫藥理論體系進行使用了,只能為西醫按西醫藥理論體系進行使用,也就是說,把中藥變成了西藥。長此下去,勢必出現中藥的消亡和西藥的豐富與發展。例如,經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黃連中的黃連素可抑制細菌,被西醫用作抑菌消炎藥。然因尚未研究黃連素的中藥特性和用中醫藥術語來表征的功效,故中醫不能按中醫藥理論體系來使用它。中藥的特性如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等,是中藥的特點和長處,它們與機體的“證”相對應,直接指導著臨床用藥。例如從四氣中的寒熱看,可與“證”對應使用,即熱證用寒性藥,寒證用熱性藥,即所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再如歸經,按現代觀點的結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腎、腸、骨等結核病,按中醫理論體系分析,這不同部位的疾病,屬于不同歸經,在選用藥物時,是要考慮到的。就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盡管從西醫角度看均屬細菌感染性疾患,但從中醫看,在急性期屬實熱證(或濕熱證),應選用苦寒藥,而在慢性期,則屬虛寒證(久病必虛、虛易成寒),是不宜選用苦寒藥的。

2豐富和發展中藥學

中藥的很多苦寒藥,均具抑菌消炎作用,當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認為抑菌消炎作用即為中藥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碼這表現了中藥的味苦性寒這一特性的一個方面。一些臨床實踐已經證明,它對腎陽虛病人效果較好,而對腎陰虛病人效果不好,這說明它具有中醫藥學術語的補腎陽的作用。可見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論西藥還是中藥都由相應化合物構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為結構清楚的單體化合物,有的為結構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藥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結構清楚的單體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劑、三溴片等為成分結構清楚的混合物,而相當一部分格林制劑及一些天然藥物如洋地黃葉、番瀉葉等,其成分結構不完全清楚。而中藥,盡管大多數藥物的成分結構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結構清楚的,如冰片即為龍腦,相當一部分礦物藥的成分結構大體清楚。它們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構成。例如西藥的利血平,是天然產物,磺胺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產物,中藥的絕大多數如麻黃等是天然產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為由雄黃(硫化砷AsS)煉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過中醫研究中藥物質的五味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醫院;藥學服務;合理用藥

在臨床醫學中新藥的研究層出不窮,使藥學具有更顯著的復雜性。因此,醫院藥學中用藥的合理性,可以保證用藥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藥學服務是指藥師應用藥物學專業知識,向人們提供與藥物有關的服務,不斷提高醫療質量。臨床藥學合理用藥工作在各大醫院中得到全面的普及,但是在藥學用藥中還是存在很多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藥物處方沒有診斷、用藥方法錯誤、藥師業務性較低、藥物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高等。因此,醫院臨床藥學中應該完善臨床藥師制,提高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物治療的積極性,增強藥物使用的合理性與時效性等。

1 醫院藥學中的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改革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醫院的救治和服務機制的要求日趨嚴格。確保用藥的合理性成為了藥學工作人員的本分工作,在藥學服務中應該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才能促進醫院的服務水平。醫院藥學中的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如下[1]:①在長期的合理用藥中,確保調劑處方的準確性,有利于增強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藥物使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②臨床用藥種類繁多,對臨床藥師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因此,作為合格的臨床藥師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才能正確掌握各種藥物的使用禁忌、藥理作用等。在合理用藥中,應該為患者提高有效的用藥方案,作為臨床藥師應該加強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不斷提高了藥學工作人員的交流技巧以及綜合素質。③在醫院的藥學工作中,院方組織專業有力的臨床藥學工作隊伍,開展各項抗菌藥物監測工作,創新藥物咨詢方法,擴展藥物信息咨詢服務,有利于降低藥學使用的差錯率,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水平。

2 醫院藥學中的合理用藥

2.1藥物評價中的合理用藥 藥物評價主要是對臨床用藥的經濟、有效等特征作出全面的評價。比如:相關專家全面評價維生素、辛伐他汀的臨床用藥后,不斷促進了我國藥物評價工作的快速發展。

2.2藥物利用研究中的合理用藥 醫療決策分析主要體現在藥物處方應用方面,在臨床中進行藥物進行金額排序中,主要采取金額指標、限定日劑量、處方日劑量、藥物利用指數等方法。例如:彭永富等人通過回顧性分析多家醫院長期的抗腫瘤藥分析,預測了用藥的發展方向。

2.3藥物流行病學中的合理用藥 藥物流行病學研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藥物不穩定性比較強;患者在長期用藥后,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出現重復用藥的現象等。例如:王青等人采取合理用藥國際指標,進行對照研究,分析符合我國國情發展的科學評價方法,使我國合理用藥工作發生飛躍性的突破。

2.4藥學信息咨詢服務中的合理用藥 醫院藥學信息服務工作主要包括[2]:評價上市后的新藥,收集反饋藥物安全信息;進行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研究藥物流行病學,對合理用藥進行指導;整合藥學情報,分析臨床用藥方案的可行性;預測用藥趨勢,調查各個區域的藥物市場價格;在醫院藥學應用中開展計算機技術,研究管理軟件等。例如:臨床藥師全面應用臨床藥學信息服務系統計算機軟件,研究符合中國特色的藥學信息學課程教學方法,促進我國藥學信息學的建設水平。

2.5 藥學服務中的合理用藥 醫院沿著藥學的方向發展,要求臨床藥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并采取綜合措施,防止發生各種用藥問題,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藥師必須負責監督藥物有效性的重大責任。例如,黃詳等人經過長期積極參與臨床用藥決策,分析藥學服務模式的相關因素,使藥物的評價方法日趨接近國際化的發展水平。

2.6 循證醫學中的合理用藥 循證醫學成為臨床醫學領域中的研究重點,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如下:整理系統評價的有效證據;獲取全面的循證醫學證據,對臨床診斷與救治原則進行科學的調整;在臨床診治中全面運用循證醫學證據,不斷完善臨床指導措施。例如,張欽遲等人通過隨機評價奧拉西坦改善高血壓腦出血功能,表明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應用奧拉西坦,可以改善患者預后情況,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2.7 藥事管理中的合理用藥 醫院藥學管理工作主要是:不斷創新醫院藥學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工作崗位,增強醫院藥學管理時效性;不斷整合處方調配程序,分析藥品貯量控制存在的各項問題,加強各項社會學科知識與藥學之間的相關性;對臨床藥師進行優化培訓,展開各項技能培訓,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結構等。例如,劉洪慶[3]等人重視人才的培養,建立強大的醫療人員隊伍,提高合理用藥人才的整體素質。

3 結束語

合理用藥形成了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日趨深入,不斷形成良好的合理用藥氛圍,使臨床用藥的發展朝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在臨床合理用藥中,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標準的用藥指南,優化臨床用藥評價方法,促進藥品信息建設水平,不斷轉化藥學服務方向等。

綜上所述,在藥物評價、藥物利用研究、藥物流行病學、藥學信息咨詢服務、藥學服務、循證醫學、藥事管理等方面的合理用藥,不斷增強用藥更具有合理性與規范性,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藥學服務,推動醫院臨床合理藥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丹.淺析醫院藥學服務與合理用藥[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0) :4184-4185.

篇10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臨床合理用藥及藥學監護的意義。方法:隨機選取我院采用中成藥及中藥飲片進行治療患者98例,并對患者用藥種類、途經及發生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進回顧性分析,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98例患者中,給藥途徑最多的屬靜脈注射及口服給藥,而發生不良反應主要體現在:未辯證論治35例,用法、用量不當24例,療程不當17例,中西藥連用不當20例,其他原因2例。結論:加強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及藥學監測,可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中藥;合理用藥與藥學監測;臨床意義

相對于化學藥品,中藥的不良反應較輕,其保健品均以純天然為主,,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臨床藥學的普及,中藥臨床藥學也逐漸被重視。為給臨床醫師提供合理的給藥方案,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保障中藥應用安全、有效、經濟,現將我院的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隨機選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來我院采用中成藥及中藥飲片進行治療的患者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齡5-76歲。分別對患者用藥種類、途經及發生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進回顧性分析。

2 結果

98例患者中,給藥途徑最多的屬靜脈注射及口服給藥,而發生不良反應主要體現在:未辯證論治35例,用法、用量不當24例,療程不當17例,中西藥連用不當20例,其他原因2例。見表1。

表1 引起藥物不良反應的藥品種類及構成比

用藥種類 發生不良反應例數 構成比 中藥 37 37.7% 中西藥聯合用藥 18 18.3% 西藥 43 42.0%3 探討

3.1 用藥注意事項:中醫藥理論主要在辨證論治。應用中藥時應全面掌握中醫藥的有關知識,并按照辨證論治原則進行合理化用藥。同時,在給藥劑量上應準確。如果用量過小,則不能發揮作用;藥量過大,則會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對長期應用中藥補益藥患者應避免濫用情況發生。中西藥聯用合理,可增強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聯用不合理,則可出現相反的結果。中藥注射劑,由于其成分比較復雜,當與其他藥物配伍時,常會引起藥品pH值改變,色澤變化,發生沉淀等,從而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

3.2 臨床意義

3.2.1 中藥臨床療效綜合評價的必要性: 中醫藥在我國數千年的發展中,雖已建立了一套系統的理論體系以及獨特診療的方法,但是在臨床的療效評價上,目前仍缺乏規范,這主要與中醫樸素的根據病患主觀癥狀以及一些體征來判定所患疾病的恢復情況。中醫防病治病手法有著獨到優勢,這一優勢展示同樣需要科學、系統的臨床評價方法。而目前中醫藥的臨床研究質量、水平均較低,療效的評價標準很難被現代醫學所接受,這已制約了我國中醫藥發展的現代化、持續發展,讓中藥很難以藥物的身份進入到國際市場之中。正確應用現代的科研方法學,能夠合理繼承中醫學的傳統的研究方法,并促進兩者有機的結合,對我國發展現代化的中醫藥事業、推動其向國際化標準發展的必須。目前中藥臨床療效綜合評價尚無公認、確切的先例,這也是中藥評價的一大缺憾,同時也成為了中醫藥學臨床科研學者的一個新課題[1]。

3.2.2 中藥臨床療效綜合評價的常用方法[2]

(1)定性的評價方法:如Delphi、法專家會議法。

(2)技術經濟的分析方法:如技術評價法,經濟分析法。

(3)多屬性的決策方法:如多目標和多屬性的決策方法。

(4)運籌學的方法:如數據包絡的分析模型。

(5) 統計分析的方法: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別分析、聚類分析。

(6)系統的工程方法:如關聯矩陣法、評分法、層次分析法。

(7) 模糊的數學方法:如模糊的綜合評價、模糊積分法。

綜上所述,目前中藥臨床療效綜合評價方法種類較多,數學方法復雜多樣,優缺點不盡相同,各類方法考慮的側重點也不相同。選擇方法不同,導致的評價結果也可能不同,所以在綜合評價時,應根據具體問題做出具體分析,選擇方法時要有針對性,遵循客觀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的原則。在綜合評價中,評價指標的數量應該合適,給予盡量精簡的“主要”評價指標,和較多的實際效果評價[3]。因此對于具體實際評價的問題,如何確定評價的目標和選擇評價的指標十分重要,應慎重的考慮。中藥臨床療效綜合評價方法是中醫藥發展的必須階段,其各種不同方法應該具備系統性、科學性、可比性、可觀測性、獨立性。

參考文獻

[1] 王冬,陳立明.構建軍事醫學學科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5,18,(1):8-12.

[2] 顏揚,杜綱等.企業柔性的指標體系及其AHP-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甘肅科學學報,2004,16(4):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