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學的主要原則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3: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程序教學的主要原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程序教學的主要原則

篇1

摘要:斯金納創立的程序教學理論,開辟了教育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引起了人們對個別教學研究的重視。實施程序教學的優點很多,如目的要求明確,利于掌握系統的知識與技能;分步學習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由易到難;能夠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必“齊步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

關鍵詞:程序教學法 體育教學 個別化教學

程序教學起源于美國,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普萊西率先開始研究程序教學,1945年經斯金納的改進與完善,發展為成熟的教學思想和模式,斯金納本人也因此被譽為“程序教學之父”。20世紀80年代,程序教學被譯介到中國,并受到廣泛的關注。特別是程序教學所提倡的許多教學原則,比較適于體育教學中基本動作的學習,因此,也受到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的青睞。

一、 程序教學的原則

(一)小步子原則

程序教學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學習為后一步的學習做鋪墊,后一步學習在前一步學習后進行。由于兩個步子之間的難度相差很小,所以學習者的學習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自信。

(一) 即時反饋原則

程序教學特別強調即時反饋,即讓學生立即知道自己的動作完成正確,這是樹立信心、保持行為的有效措施。一個學生對第一步能作出正確的反應,便可以即呈示第二步,這種呈示本身便是一種反饋:告訴學習者,你已經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開第二步的學習了。

(二) 自定步調原則

程序教學允許學習者按自己的情況來確定掌握材料的速度。這是傳統教學在課堂傳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學習者為參照點的教學法不同,傳統教學法使掌握快的學生被拖住,而學習慢的學生跟不上,致使同一班級學生之間學習水平差距越來越大。程序教學法相對顯得比較“合理”,每個學生可以按自己最適宜的速度進行學習,學習較容易成功。

二、程序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

(一) 行為目標的確定

行為目標就是對學生產生的教學效果,一般要有明確的說明。目標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非常具體的。像“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這種一般性或模糊的目標幾乎通過任何一種教學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動作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學生的身體練習為主要教學方式,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行為目標理論對體育學習具有顯著的意義。一個好的目標應該包括四個要素[1]:特定的學生群體;作為教學活動的結果,學生將完成的動作技能;學生完成這些動作技能的條件或情境;學生完成動作技能的水平或標準。當教師將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具體的行為目標之后,也就更容易把握對學生達成每個目標之后的即時強化。不過,由于教學實際的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教學目標的擬寫未必嚴格套用此法。一些較復雜的、高層次的情感目標、社會適應目標等,只有少數能用可觀察的可測量的術語來描述,大多數時候要采用定性的語言,并且表達也不盡清晰。因此,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既要考慮其具體、可測性,也要考慮某些目標的特征性。

(二)強化的安排

程序教學法是把運用強化物的效果增加到最大限度的方法,利用強化物,設計更好的相依關系,使強化物與行為建立良好的關系。強化物有人為的和自然的,積極和消極的。棍棒、剝奪權利、批評、評分、布置額外練習等屬于人為而消極的強化物;微笑、鼓勵、榮譽、獎勵等屬于人為而積極的強化物。在消極強化物控制下,學生的學習是強迫的、被動的;相反,積極強化物使學生擺脫了令人生厭的控制。斯金納認為,控制行為的最佳方法就是精心安排強化,即確定什么時候給予強化。連續的強化安排指的是對每一個正確的反應都予以強化,有助于確保學生不去學習各種錯誤的反應。

間歇的強化安排,就是對一些正確反應予以強化,而不是對所有反應的正確反應都予以強化,一般按反應的時間或數量來定義。時間間隔的強化安排是指每隔一段時間就對第一個正確的反應予以強化,如每隔5分鐘,對學生作出的第一個正確反應進行強化;或者每兩次強化的間隔時間也可以是不同的,如第一次為2分鐘,下一次為3分鐘,在下次為5分鐘,以此類推,時間間隔不斷延長,但每次強化間隔的時間都是圍繞著某個均值上下波動。比例強化安排是根據正確反應的數量或反應的頻率予以強化。如學生每正確完成動作5次,給予一次獎勵。這里的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變化的。由于不同的強化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應,而且每種強化方式長期僵化使用,都會導致反應下降,因此,在使用中應該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和設計強化的方式,而且盡量采取多種強化方式的組合使用。如學習新的動作技能時,初時使用連續強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間隔強化安排,最后是變化比例強化安排。

(三) 塑造與消退

塑造是指通過安排特定的強化相倚關系使有機體作出他們行為庫中原先不曾有過的復雜動作。要塑造行為,應該遵循如下步驟[2]:了解學生現在能做到什么(起點行為),如學生目前能達到的動作水平;了解希望學生表現的(終點)行為,如某動作技能的達成目標;識別學生所在環境中的潛在強化物,如學生每次正確完成動作的結果;把終點行為分解成可以按順序掌握的細小的步驟,如將復雜的動作分解成各個可供分解練習的小單元;經過不斷地強化每一個接近終點的行為,使學生由起點行為逐漸向終點行為靠近。正如通過塑造的技術可以使有機體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復雜技能一樣,人們可以通過漸退技術使有機體逐漸學會類似的刺激作出有區別的反應。也就是通過有關別的強化,緩慢減少兩種(或兩種以上)刺激的特征,從而使有機體最終能對兩種只有很小差異的刺激作出有辨別的反應。如通過對正確和錯誤動作分別提供不同的強化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對正確動作的塑造,對錯誤動作的漸退。一般來說,當動作技能的形成進入到泛化階段時,是采用漸退技術的有效時機。

(四)個別化學習與程序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正確反應都必須立即反饋。為了解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同時教眾多學生,又要照顧到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得到及時強化機會的矛盾,必須編制適合學生自定步調進行學習的程序教材。因此,“編制個別化學習的教學程序,是實施程序教學之核心”[3]。早年普萊西創制的教學機器、斯金納編制的自學教材都是程序教材,但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都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隨著電子計算機進入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始逐步推廣,利用計算機軟件編制程序教材為個別化教學的實現提供了途徑和條件,也成為現代程序教學實施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程序教學主要是把學習看做在刺激——反應過程中一系列動作的形成,因此,對于動作技能學習來說具有極大的操作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承緒.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21.

篇2

游泳是國家《全民健身計劃》中倡導推廣的主要健身項目。游泳對促進人體健康,發展形體健美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提倡終身體育的今天,學會游泳將會一生受益,然而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游泳是各個專項中最落后,困難最多,也是最不樂觀的項目,而學生不會游泳的比例之高又與其受到喜愛的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因此,高校游泳教學必須從只傳授游泳的競技技術轉變為傳授游泳的健身知識,要合理引導、積極培養學生對學習游泳的強烈興趣和積極態度,提高學生游泳健身的習慣和能力,鼓勵學生不僅把游泳看成是大學體育的一門課程,而且選擇為自己終身鍛煉的運動項目。

隨著高校游泳教學的不斷認識和不斷改革,游泳教學觀念逐漸由簡單的泳姿的掌握到快樂游泳。讓高校游泳更加社會化、大眾化,易讓高校學生接受,而不是單純枯燥的體能訓練,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里掌握游泳這以生存技能。所以,高校游泳教學方法不斷的接受新的元素,逐漸的進行自身的完善。

一、游泳教學的講解法和示范法

講解法也即語言法,是指教師正確的運用語言啟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對教學內容和動作要點的理解,促進學生對動作技術、技能的掌握的基本方法。動作示范法是游泳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直接和效果較好的一種直觀方式。它是教師(或所指定的學生)以具體的動作為范例,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要領和方法。示范和講解有機結合,在游泳教學過程中,示范特別重要,直觀地觀察動作有利于學生觀察動作的實質,迅速、準確的模仿動作。

二、游泳教學的分解法和完整法

在游泳教學中,分解法和完整法的單獨運用,都存在局限和不足,而這兩種方法的組合,則可以揚長避短,使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彌補各自的不足。在游泳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完整-分解-完整的組合教學方法。

三、游泳教學的練習法和錯誤動作糾正法

游泳教學中通常采用的練習法包括重復練習法、變換練習法、游戲法和比賽法。水中游戲要考慮學生的游泳基礎、教學內容等的實際情況。

在游泳教學中,可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競賽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游泳教學中,學生動作常會出現缺點和錯誤,要糾正和改正,否則學生易形成動力定型,會影響動作技能的掌握。糾正錯誤要抓主要矛盾,對學生的錯誤認真分析,區別對待,對共性錯誤集體糾。

四、程序教學法和模式教學法

程序教學法是運用程序教學原理和特點,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設計和編制,按步驟循序漸進的一種教學形式。有實施程序、檢測程序和游泳技術教學程序教材,在教學中會有學生的反饋。程序教學法可以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模式教學法是根據游泳教學的一般規律,制定出教某一游泳姿式的計劃步驟,確定每次課的主體練習極其規格要求和考核標準,安排一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五、分層次教學法和分組互助教學法

大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以及起始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異。因此,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起始水平和主觀努力的不同,以及學生在水中的實際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分出層次進行教學。從實踐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次教學是游泳教學法中一個效果很好的教學方法。自由結合分組互助教學法,將學生自由分組,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岸上模仿練習和水中練習,由教師統一指揮,按組進行練

習,定量完成教學內容。

六、輔助器材和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輔助器材包括救生圈、浮漂、浮板、腳蹼、護目鏡、呼吸管、鼻夾、竹竿、哨子等,在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學階段采用不同的輔助工具。針對初學者,一些教學輔助器材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 。多媒體計算機也應屬于輔助器材這一列。教師可以結合動畫示范和講解,學生可以針對自身動作的錯誤,自行分析和糾正 。

七、深、淺水教學法

篇3

關鍵詞:新媒體;青少年;網絡學習;移動學習;范式

中圖分類號:G7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10-054-02

一、學習者中心學習

“對未來的教育專家和技術開者而言,移動學習實現的重要挑戰是高度情景化、個性化寫作和學習的持續性”。也就是說,移動學習課程的開、教學的執行、學習行為的持續,關鍵在于實現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的學習。

班級授課制的形式是單個教師向數量較大的學生群體傳授知識。這種教學形式擴大了單個教師的教育能量,提高了群體教學的效率。然而,教師的教學必須面向全班學生,步調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為實現個別教學,教育史上曾出現過“道爾頓制”(個別教學法),以滿足因材施教的需要。可以把網絡移動學習視為道爾頓制的信息化和技術化,即在保留“個別教學”根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數字技術從學習者角度考慮人機交互體驗,既可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也可使學習管理簡單化和系統化。

網絡移動學習具有排他性,是學習者專屬的學習,滿足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情景化學習的需求。無論何時、何地,移動學習都能使個性化學習、在線學習和課堂學習成為可能。情景化學習包含學習終端提供的視聽化學習情境(虛擬情境)和學習者選擇的學習地點產生的情境(真實環境)。正是由于互聯網絡的支持和移動學習終端的便攜,學習者的情景化學習需求才得以實現,而不同的學習者對于學習情境需求的自我偏好,進一步體現了學習者中心的個性特征。

不僅在非正式學習領域,新媒體作為教學輔助媒介能夠強化學習者中心地位的作用,在作為正式學習的學校教育中,網絡支撐下的移動學習媒介也可以有所作為。我國電化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南國農指出:“多種多樣的媒體進入課堂,有利于將課堂教學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移動學習終端,在教室、校園中靈活地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采用現和探究式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新媒體進行學習,便于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現問題,解決問題,直到掌握教學目標要求的知識與能力。

二、微課程聚合化學習

網絡數字媒介的出現將人類帶人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不少學者對當前中小學生碎片化閱讀、碎片化學習行為持批判態度,但筆者認為,碎片化作為現代生活的一種基本和普遍存在方式,它本身不帶有積極或消極的色彩,關鍵在于人們如何對待碎片化生活。

數字技術的空前展為人們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提供了可能。現代人已經習慣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時空。隨身帶電子閱讀器,等于包里裝進一個圖書館;利用手機,隨時隨地了解全球資訊;使用一張小小的上網卡,走到哪里都能參加課業進修或與人研習問題。這是學習方式的進化與革命,是對傳統學習模式的創新。

廣泛分布于教育網絡中的“微內容”是青少年使用終端進行移動學習的課程信息來源。這種形式的課程內容并非課程編制者系統地、整體地創造或提交的,而是間歇性、片段化產生的。由此形成的微課程具有主題性、分散化、碎片化、個性化、開放性等特點,是各類課程編制者集體智慧的結晶。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和學生對內容的選擇使課程優勝劣汰。青少年心智展尚未成熟,搜索、收集、甄別信息的能力有限,這就要求課程開者為他們提供資源聚合通道,幫助他們有效聚合相關學習信息。

基于微課程自身的特點,學習者“只有依靠一定的工具或機制對內容進行有效聚合,才能充分挖掘其價值”。技術上通常利用RSS、Tag、SNS、搜索引擎等方式實現相關內容的有機聚合,既利用了微課程實時更新、海量的優勢,又避免了微課程在整體學習中碎片化、分散性的弊端。因此,在微課程積累基礎上開展基于搜索引擎和歸類程序的“搜學”方式,是青少年網絡移動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課程組織理念和學習范式。

三、智能程序化教學

程序教學深刻地影響了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中小學教學實踐。程序教學法實施起源于教學機器的明。在教學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人們見證了,程序教學在網絡移動學習方面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可以說,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催生了智能學習媒介,而新媒介又為網絡移動學習中的智能程序化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運用空間。

網絡移動學習與班級授課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集中體現了學習行為的個性和專屬性,即它是一種一對一的人機互動條件下的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習者作為“個體”的學習。斯金納提出了程序教學的基本原則:小步子、積極反應、即時反饋、自定步調和低錯誤率。這些原則體現了網絡移動學習的范式,與網絡移動學習課程開與實施的指導思想不謀而合。

當前,青少年網絡移動學習的行為顯示:第一,他們接受的課程都是模塊化、精細化組織起來的,課程開者大多將學科知識細化到單個知識點(即前面談到的“微課程”),學習的進度被放在一個接一個的“小步子”中向前推進;第二,通過新媒介參與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人機互動,甚至不少學習程序本身就是一個游戲程序,促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反應”;第三,智能學習終端和教育云計算平臺因其自身內部程序的優越性,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以非常高的精度統計、分析并呈現學生的學習狀況,真正做到“即時反饋”,以提高和保持學習者繼續學習的熱情;第四,正如程序教學的定義所言,程序教學是通過教學機器呈現程序化教材而引導學習者進行自學的一種方法,這使得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定步調”;第五,智能程序基于學習者的輸入狀況,及時給出反應和引導,如輸入正確后給出的鼓勵信息和輸入錯誤后給予的提示信息,目的在于“教學中盡量避免可能出現的錯誤反應,提高學習效率”。

四、社交化學習

美國皮尤互聯網研究中心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青少年十分沉迷于社交網絡。在年齡為12歲至17歲的受訪者中,有73%是社交網絡的重度用戶。他們在社交網站注冊個人主頁,上傳照片,表言論,關注和評論好友狀態,更新和互相送即時消息等。這種生在美國的2010年的現象,如今正在中國上演。

社交網絡平臺的搭建在技術上始終基于實時互動、個體與個體或個體與群體交流的人際傳播模式。在社交網絡媒體中,從信源到信宿的中間環節大大減少,依然存在的“射器”和“接收器”幾乎沒有扭曲和失真效應,只是轉換信息樣式,便于傳播。社交網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個性化,這契合了在現代技術圍繞下出生和成長的當代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青少年群體的人際交往需求較大,強烈的新奇感和活躍的思維使其對真實性及虛擬性人際交往模式均具有較強的接納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融入社交化方式,無疑是有效提高青少年學習興趣和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這一先進教育理念的實施,首先歸功于社交化的網絡學習形式。

互聯網飛速展,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單機式的終端媒介已不再滿足人們交往和信息傳播的需求,社交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與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這一點,可以從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絡平臺的興起,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應用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流行得到證實。

在青少年網絡移動學習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除了移動終端,還有與終端緊密結合的云平臺。如果說移動終端實現了學習者觸感、實感的移動學習,那么,網絡平臺則為移動終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展動力。因為有了平臺這朵“云”,終端才有了信息之源,學習者才有了無邊無際的虛擬社交空間。論壇式的網絡學習社區是青少年網絡移動學習社交化方式的主要呈現平臺。這樣的學習社區意在通過揮青少年社交需求的動力,讓他們在學習前有興趣,在學習中有毅力,在學習后有牽掛。

篇4

[關鍵詞] 物理診斷學;程序教學;病例討論;診斷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5(b)-0153-02

物理診斷學、實驗診斷學、放射診斷學和外科學總論并稱為開啟臨床醫學大門的四把金鑰匙,尤以物理診斷學為關鍵,診斷學教學質量的好壞是醫學生能否成功轉變為合格醫生的關鍵。而臨床工作中常常是人命關天,診治關命。診斷正確是成功治療的前提。因此,為提高成教學生的物理診斷學教學質量,筆者采取了多種方法。

1 在教學中引入“病例分析討論”

在講解理論時,教師根據所授課程理論內容引入臨床病例,如:患者的主要不適及就診、服藥過程,通過提問使學生逐步分析,得出若干個疾病診斷;進一步提出需要做的體格檢查及重點的體格檢查,進行體格檢查的手法;繼續延伸至哪些疾病可以出現該癥狀等。然后教師指出學生分析恰當與不恰當之處,給出正確的答案。近三年的實踐證明:“病例分析討論”是目前訓練臨床思維技能最有效的練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模式,同時又嚴格模擬臨床實踐中醫生接診患者后的常用診斷程序。所以,學生練習的越好,對臨床思維技能的掌握就越熟練,當他們進入臨床工作獨自分析病例資料時正確率就越高。

例如講解肺部體檢時引入病例:男性,78歲,以“間斷咳嗽30余年、突發氣短1 d”入院。體格檢查:急性病容,端坐位,張口呼吸,口唇發紺,雙肺可聞及廣泛的哮鳴音,兩肺底可聞及濕啰音,心率152/min,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問題:(1)該患者的主要癥狀是什么?(2)重點需要做什么體檢?(3)可能病因是什么?(4)經過體檢后你考慮患者可能的診斷是什么?首先由學生討論回答,然后講解肺部檢查的基本方法視、觸、叩、聽,以增強學生的記憶。

2 采用模擬患者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于接受

傳統的物理診斷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常常是整節課灌輸理論知識,學生沒有思考的余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更是如此[1]。但物理診斷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給學生充分的實踐練習的機會。在教學中,筆者用少部分時間采取多媒體教學講授要點,然后由授課教師及一名助教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技能學習。教師在愿意充當模擬患者的學生身上示范手法,并且結合病例對臨床需要注意事項及陽性體征的判斷進行的闡述,然后就該節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通過學生回答、討論、教師講解正確答案的方式使學生快樂地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采用模擬患者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重視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物理診斷學的學習效果[2]。采取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促使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對所學的知識加強理解和記憶。

3 采取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教學

物理診斷學理論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講授理論比較枯燥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在教學中,筆者采用多媒體教學,把文字、動態圖像及合適的音樂制作在課件中,使枯燥的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習效率[3]。物理診斷教學中運用動畫對心肺的外型、解剖、內部運動等進行完美再現,同時將典型患者的查房錄像制作在課件中,使學生接受形象直觀的文字、圖形、視頻和音頻等信息,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教學方式,不僅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便于學生掌握視、觸、叩、聽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4 應用診斷程序教學

診斷程序是從典型的癥狀、體征出發,結合其他臨床資料,進行總結。成教的部分學生已經在臨床中工作,對患者有一定的接觸,但對診斷程序掌握不足。因此,筆者在教學采用了診斷程序教學。具體方法為:教師提取某一類疾病的、獨立于任何一個具體病例之外的、能夠導向正確診斷結論的一般性思維程序,以程序性的步驟來體現科學的原則和規律,并保證原則和規律的嚴格遵守。由于這些程序具體、清晰、可操作性強,而且把體格檢查手法和理論緊密地聯系起來,使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做什么,提高了對臨床思維方法的把握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應用“先學習程序,再做病例練習”的方式,可使學生更易掌握診斷的學習內容[4-5]。

5 學標準,保證正確手法

成教學生往往在思想中存在某些固有的、自己認為正確的基本技能檢查手法,不容易接受教師講解的正確手法,所以在學校考試及執業醫師技能考試時,基本技能操作可能不過關。主要表現為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體檢手法生疏并且不規范,錯誤手法多。如有的學生叩診心濁音界時把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放在左第五、第四、第三肋間進行叩診,稱以前上學實習時在某醫院見醫生這樣叩。由此可見,教師手法不規范、不標準,可能影響學生今后的行醫生涯。筆者采取課前對所有任課教師的檢體手法進行統一培訓,使其標準和規范,同時作為帶教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手法,教會學生準確的檢體手法,并讓學生反復練習以便牢固掌握。

6 讓學生熟悉正常人體標準及正常值

牢記人體正常標準及正常值是學好物理診斷學的基礎和前提。如正常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數據及范圍,發育正常的指標、營養狀態,不同的意識狀態,患者的面容及表情,皮膚的變化等;如提問學生正常體形的分類,學生回答:“瘦高行、肥胖型、正常型”,很顯然,經過中專或專科的學習,學生并沒有記住正確的“正力型、無力型、超力型”。再如頸靜脈怒張的診斷標準?正常人心尖搏動位于左第5肋間鎖骨中線內0.5~1.0 cm處,搏動范圍為2.0~2.5 cm等。只有懂得正常標準,才能發現異常情況,對患者的臨床情況作出迅速、準確的判斷。

7 按規定的檢體順序和手法標準完成檢體

物理診斷教學中體格檢查的正常順序是“自上而下,從前到后,由外向內,先胸后背,視、觸、叩、聽”。但對具體患者要靈活掌握。例如有醫師遇到一位嚴重胸悶、氣喘患者,醫生一定要讓患者躺下聽診心、肺,患者躺下后呼吸立即停止,醫生則告知家屬患者不能搶救而離去,導致了患者的死亡。在臨床實踐中,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不能平臥就要在半坐位完成體格檢查。一位陣發性牙痛的患者來就診,牙痛與活動及勞累有關,臨床初步診斷“不穩定心絞痛”,一位剛上班的醫生非常納悶:“怎么和書上的不一樣呢?”。后經過牙痛發作時的心電圖變化及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了之前的診斷。所以,同一種疾病可有多種臨床表現,需要經過詳細地問診和體格檢查作出初步診斷,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6]。

8 嚴格考核、確保學習效果

課程考核在成教醫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筆者通過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臨床技能、基礎理論進行定期考核,督促學生在課堂及課下進行大量的練習,糾正或更新了以前錯誤、陳舊的理念及檢體手法,確保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通過考核,也建立了良性的教學機制,每次考核過后,教研室都會及時進行總結及考核情況分析,使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7]。

總之,成教學生因為有一定的臨床基礎,在教學中更需要注意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應向學生介紹學科發展的方向與最新動態,使他們產生緊迫感和危機感,增加其學習的動力[8]。

[參考文獻]

[1] 張君.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探討[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4):102-103.

[2] 朱建蕓,麥麗,陳幼明,等. 檢體診斷學的實習教學方法探討[J]. 醫學教育探索,2007,6(11):1033-1034.

[3] 閆麗. 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0):105-106.

[4] 陳清. 臨床思維方法[M].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99-257.

[5] 溫曉艷,梁文杰. 診斷程序教學對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10,27(1):57-58.

[6] 歐陽欽. 臨床診斷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7] 王冠鳳. 構建立體化考試評價體系積極探索課程考核改革[J]. 成人教育,2012,(10):75-77.

篇5

教學理論是教學實踐的先導,當前學者們研究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實際上,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是多方面的,并且是有著清晰脈絡的、動態的歷史發展過程,這一過程既表明了特定學習理論的歷史局限性,又表明了人們在不斷實踐中認識的完善和提高。

1 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及局限

作為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納將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動物學習行為推廣到人類的學習行為上,認為人類學習行為也要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在教學上,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設計,將學習目標分解并逐一強化 ,學生則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來完成學習任務。斯金納重視強化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并設計特定的強化列聯。在此基礎上,他設計了一套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方案。斯金納的理論和實踐使他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于教學實踐的先驅。

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理論上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斯金納很少研究人, 而是期待從受控于情境之中的動物實驗中推導出一般的行為規律, 將之一成不變地應用于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物種,從根本上忽略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差別,尤其是忽略了人的社會屬性在學習中的決定性意義,陷入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泥潭。其次,新行為主義過于強調外部因素的影響,忽視了人的內在行為特別是人的學習動機、興趣、意愿等的決定性作用,將學習這一復雜、能動的過程視為簡單、機械的過程。再次,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經常性實驗證據表明,心理學家在各種情境中應用學習規律時發現了反常現象以及先天因素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從而動搖了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假設和基礎。

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局限反映在實踐上,就是程序教學在策略上過于教條主義,過于強調對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得支離破碎,破壞了知識的連貫性和完整性。程序教學著重于知識的灌輸,缺乏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和學生間的探討,忽視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缺少對學習者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程序教學只能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

新行為主義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局限,使得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放棄行為主義一味強調行為的研究立場,轉向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從而導致了現代認知學習理論尤其是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的發展。

2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的影響及局限

20世紀70年代,加涅在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與格式塔派學習理論相結合的基礎上,借鑒現代信息理論的研究方法和觀點,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論。加涅認為,學習過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過程,學習是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者內部狀況和外部條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學習就是學習者所面臨的刺激通過一系列內部構造被轉化、加工的過程”[1]。因此,加涅主張在教學上對學生給予充分指導,引導學生沿著既定的學習程序循序漸進地學習。為此,加涅構建了一個信息加工模型,并將學習過程分解為八個階段:動機階段、了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作業階段、反饋階段,這八個階段構成了學習過程中前后銜接、密不可分的一個鏈條。加涅認為,學習的每個階段都可能由于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導致內部過程的變化,教學就是對這些影響學習過程的外部條件的精心設計,并符合學習過程的程序化系統。

信息加工理論重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注重教學過程中的程序化設計,為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所提倡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系統進行自主學習,實質上就是學生對學習信息進行自主加工的過程,符合信息加工的規律。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的局限主要在于:第一,加涅把學習僅僅歸結為記憶的過程,沒有認識到思維活動在學習中的核心作用,從而削弱了現代認知學習理論注重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理論說服力。第二,加涅將學習的目標僅僅歸結為對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顯然是片面的。第三,加涅在對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折衷的基礎上提出了程序化教學理論,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知識是累積而成的。但是,這一命題既未得到科學史的支持,又被心理學的實驗證偽[2],動搖了這一理論的基礎。第四,加涅的程序化教學思想忽略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性,未能辨證看待教與學中的情感因素。學習既是認識過程,也是情感過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貫穿于其中。加涅的理論違背了心理整體性原則,使得他在拋棄了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機械化程序的同時,陷入了信息加工理論的機械化程序之中。

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及局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盛行于20世紀90年代,是認知學習理論的延伸和發展,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卡茨、維果斯基等。該理論主要包括:第一,在知識觀上,建構主義認為人不可能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知識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或假說,學習者對知識的獲取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完成,強調從相對正確的定義上去理解科學知識和書本知識[3]。第二,在學習觀上,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強調要由學生主動地建構意義,而非被動接受外界信息。提出了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即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強調新舊知識經驗的雙向作用與學習者和學習環境之間的互動。第三,在教學觀上,建構主義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中心地位,強調學習是學習者的內部控制過程,主張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化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主張在具有多種視角的現實情境中進行教學,以利于學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主張教學雙方及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探討,以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主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為此,建構主義提出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模式,最具影響的是隨機通達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模式、拋錨式教學模式和自上而下式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強調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社會主體,是一種較為完善的教學理論,同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又為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從而使之成為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的重要理論基礎。

篇6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日趨成熟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計算機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基礎。CAI利用計算機為媒介,通過計算機程序運行來實現課堂教學、輔助答疑、試驗仿真以及測驗考試等教學活動的技術,是當下教育技術領域中最重要、最活躍組成部分。

自1958年IBM公司開發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教學系統以來,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迅速發展。CAI之所以能在20世紀50年代產生并迅速發展,有其深厚的物質基礎、社會基礎和理論基礎。自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問世,其發展速度驚人,計算機數量增加快,性能提高快,價格不斷降低。計算機生產、銷售和服務成為重要產業。這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信息時代為CAI的產生提出社會要求,信息社會的信息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增強國家實力的重要資源,信息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從事信息產業人數大大增加,新科技成果層出不窮,知識出現所謂"知識爆炸"。作為社會發展產物,教育面臨信息社會挑戰,必然作出改革,以適應社會需要。世界各國對信息技術教育都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制定措施,在學校開展計算機教育,利用計算機進行其它學科教學,出現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新型教育技術。計算機輔助教學興起,在理論上直接受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影響。程序教學20世紀50年展起來,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斯金納根據從實驗室對動物實驗引出操作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理論,設計了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后來發展成為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學。[1]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在學習理論應用上,多數CAI軟件采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加涅和布里格思根據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提出對CAI設計有重要指導作用的教學設計原則,即:接近原則,反應必須在刺激立即出現;重復原則,重復練習能加強學習促進記憶反饋;與強化原則,與反應正確性有關信息可促進學習;提示及其衰減原則,在逐步減少提示情況下,朝期望的反應引導學生,完成學習。這一時期突出表現在人-機交互方式上,通過文字和簡單圖形,大多數CAI軟件缺乏吸引力。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無論是CAI發展規模,還是應用水平都顯著提高。認知理論成為指導CAI發展重要理論基礎。根據認知學習理論,學習的內部過程分別是接受、期待、提取信息到短時記憶、選擇性知覺、語義編碼、反應、強化、激發信息的保持、形成概念。加涅、維格和羅杰斯指出,學習內部過程與學習階段是一致的,若將CAI提供的人-機交互過程與學習內部過程相一致,會明顯增加CAI有效性。人們設計和開發CAI軟件,利用能體現課件內容且具有強烈感染力的圖形序列(或圖象),以喚起學生注意,激起學生學習期望,刺激學生回憶,提供足夠練習,評定學生行為。這一時期,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使CAI產生巨大變化,通過圖、文、聲、視頻圖象等表達教學信息,采用超文本技術,適應學習者聯想性思維等。第三階段進入90年代后,表現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和計算機網絡使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突出學習者主體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促進者和幫助者,而非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為開發能夠體現建構主義理論的學習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教學課件開發提檔加速

一般而言,教學軟件整體設計、編譯模式和發行策略的發展歷程有五種:一是全部教學內容做成一個課件,該課件集成所有多媒體素材,不能被修改和再編輯;二是課件整體編輯時,不在課件內部集成多媒體素材,而是與建立外部鏈接,課件打包不能再編輯,教師可參照示范課件,用多媒體素材進行重新開發;三是課件與多媒體素材建立外部鏈接,課件打包后允許教師再編輯,課件發行時不僅提供所有多媒體素材,并且提供可編輯平臺;五是積件,發行時主要提供積件組合平臺與積件庫,使用者使用時自由重組以達要求。近年來出現的"積件"設計模式尤為引人關注。廣義的積件是一種設計教學軟件的策略和思路,是對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過程進行準備、檢索、設計、組合、使用、管理、評價的理論與實踐。[2]狹義指針對課件而言,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的教學系統,包括積件庫與積件組合平臺。積件代表計算機輔助教學新思路,使輔助教學技術從固定、封閉、單一模式向靈活、開放、集成方向跨越。

課件是專門為教學活動設計,課件(Courseware)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件[3]:它包括教學各種信息及其相關處理。課件具有以下特點[4]:課件與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理論密切相關,是編制者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適用于事先確定、特定的教學目標與具體教學情境;有的課件與教科書配套;具有整體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閉性。課件基本模式有練習型、對話型、模擬型、指導型、游戲型、問題解答型、發現學習型等。世界上沒有千人一面的教案,也應該沒有千人一面的課件。

積件發展是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新思路,是針對課件局限性而發展的新教學軟件設計模式,對解決計算機輔助教學領域內存在的弊病具有更佳適應性。積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注重人的主體性。積件將教學信息資源與教學思想、教法、學習理論相結合的主動權交給師生,將過去課件設計者從事的教學設計回歸到教師學生手中,成為教師和學生主動活動的形式,適應不同類型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需要。二是積件與教材版本無關。積件以知識點為分類線索,無論教材課程體系如何變化,教材版本如何變化,積件都可被師生應用于當前教學活動。三是基元性與可積性。教學資源素材愈基本,附加邊界約束條件愈少,其重組可能性就愈大。積件思想從過去的"素材"、"片斷"、"插片"的具體局部的經驗上升為帶指導性的CAI思想和人一機關系。四是開放性與自衍性。積件素材資源和教學策略資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庫供教師重組使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師(學生)都可將最新信息和自己作品添加入庫,只要確立積件信息標準,入庫規范,積件在教學活動中就自然具有開放性與自衍性。五是繼承與發展性。積件包涵了課件特殊性,適用于任何變化的教學情境,更適宜教師學生相互交流為主的課堂教學。課件經適當加工,可納入積件微教學單元庫,當積件庫的載體從磁盤、CD光盤發展到網絡時,積件的思想和著眼點就發展到全球化、虛擬化、社會化。六是技術標準規范性。為實現積件在校、地區、全國、全球可重組性,積件各類信息資源須遵從當今世界主流標準和規范,例如,文本格式、圖形格式、聲音格式、動畫格式、Intemet網絡接口格式等都必須與世界主流應用軟件一致,否則無法實現素材資料組合。

積件設計的指導思想主要來源于系統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對CAI積件規則、設計、組建、使用、評估、控制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教育技術系統工程學三個基本原理"系統結構功能優化原理""系統與環境融合原理""系統發展過程協調原理"對積件系統的"結構"、"功能"、"過程"、"環境"等各個方面研究具有直接指導作用。認知學習理論對積件設計模式作直接指導。教學軟件功能與特性受到兩個因素影響,即:開發設計目標與設計時所依據認知學習理論。積件有兩個組成部分:積件庫和積件組合平臺,共分為五個層次:核心層、平臺層、實庫層、虛庫層、環境層。核心層由教師和學生組成,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考慮到"教"與"學"互動性,以"教"與"學"最優化配合為運作設計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平臺層是連接兩個實庫(多媒體教學資源庫、微教學單元庫)與兩個虛庫(資料呈現方式庫、教學策略庫)、一個環境資源庫(網上環境積件資源庫)重要紐帶,是教師和學生選取、加工教學資源信息,進行教學活動的操作平臺。實庫層由多媒體教學資料庫和微教學單元庫組成,均為教師和學生可視聽交互的,并為其所支配的計算機軟件材料。虛庫層由資料呈現方式庫與教學策略組成,二庫共同特征是將許多好思想、方法、方式、策略、技巧積聚成庫,供師生靈活選用與借鑒。資料呈現方式庫主要是注重素材資料表達、連接、呈現等微觀層次,與具體軟件技巧相聯系。教學策略庫則重在計算機輔助教學整體構思上,與教法、學法和教學風格聯系,可供選用策略有講授模式、演示模式、討論模式、操練模式、發現模式等。環境層由校園網、地區網、國家網、國際網等多層次遠距離網上積件資源庫組成,決定積件系統開放性、多層次性和自組織性。

三、網絡遠程教學與虛擬課堂全新登場

篇7

關鍵詞:網絡;格式塔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能力本位課程觀

近年來,網絡課程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它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的授課。課程的內容可以以圖形、文字、動畫、視頻及音頻的方式呈現在客戶端的瀏覽器上,它的交互性和真實性的結合給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何在職業培訓領域開發網絡課程是我們探討的課題。當前,職業培訓網絡課程開發剛剛起步,還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為使職業培訓網絡課程的開發更好地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有必要對指導網絡課程開發的理論作一探討。

一、格式塔理論

(一)格式塔理論的適用性

將格式塔理論應用于網絡課程設計時,主要運用它的接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和封閉性等知覺定律.接近性是指我們傾向于將那些相互靠得很近且離其他相似物體較遠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實驗表明,接近性通常指“空間上接近”,而非指視網膜上的接近性。相似性指我們將那些明顯具有共同特征 (如顏色、運動、方向等)的事物組合在一起。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個運動的物體時,我們會把它的各個部分組合在一起.連續性定律指我們傾向于把中斷的線段看成是被某個物體遮擋一部分的連續直線。封閉性是說,如果一條線形成了封閉的或幾乎封閉的圖形,那么我們就傾向于把它看成是被一條線包圍起來的圖形表面,而不僅僅是一條線。

格式塔理論還有一個稱為“簡潔”的普遍原理,它可以近似地被譯為“優良性”。意思是視覺系統對輸入的視覺信息作出最簡潔、最規則和具有對稱性的解釋。大腦如何判斷哪個解釋“最簡單”呢?現代觀點認為,最好的解釋往往只需要很少的信息進行描述,而壞的解釋往往需要更多的信息。換句話說,大腦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奇特的解釋。這就意味著,這種解釋不因觀察點的微小變化而發生根本改變。

視覺中的另外一個重要規律就是圖形背景分離。要識別的物體稱為“圖形”,其周圍環境稱為“背景”。對一個學習者來說,準確判斷“圖形”和“背景”至關重要。否則,它就很難發現有用的知識,他必須能把圖形和背景分離開來而剔除偽裝物。所謂的偽裝物就是試圖混淆事物、破壞其表面的連續性,并產生一個易于混淆的輪廓,從而使真實的輪廓偽裝起來的事物或背景。

(二)格式塔理論對網絡課程開發的指導作用

1.在進行網絡課程設計時,應確保背景不影響主體信息的清晰度。合理應用格式塔理論的屏幕設計原理,背景與主體部分的反差應該鮮明,使學習者能輕松地破譯出文字和圖形。

2.使用簡化圖形引入較復雜的概念時,應遵循先簡后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3. 在設計屏幕布局時,應把相關信息放在一起。這樣,學習者就能很容易地辨認出同一類信息。例如,將文字講解放在一起。

4.在重要內容之處可運用色彩、動畫等手段以吸引學習者的注意。

5. 在設計時,圖形和文字本身應盡量簡潔,不要讓學習者花大量時間去揣測他們的意思。例如,在引入一個新問題時,應使用普通術語,而少用行話。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適用性

學習理論經歷了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演進過程。斯金納受實證主義哲學和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影響,把物理學的操作主義和生物學的進化論結合起來,構建了被稱之為操作行為主義的理論體系。他認為,教學的結果是要引起人們行為的變化,并根據操作條件作用和積極強化原理批評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學的思想和方法。在他的倡導下,20世紀5n年代末60年代初,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便在美國風行起來并遍及全世界。程序教學其要義主要表現為“小步驟,及時反饋”;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形成了傳統的CAI課件制作模式。早期的計算機教學系統的教學模式以指導和操練為主,具有程序教學的直線式或分支式結構特征。其初衷是讓教師從繁重的教學例行工作中擺脫出來,由計算機來部分地代替教師的工作。但因其忽視社會語言文化刺激對人影響的復雜性,把源于動物學習的規律搬到人類學習活動中來而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行為主義往往忽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抹殺人類與動物學習的本質差別,這是該理論的重要缺陷所在。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一些基本技能培訓的網絡課程的開發還是具有指導作用的。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在建構主義學習觀指導下,計算機輔助教學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可簡單概括為在設計學習時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進度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的建構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

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客現存在的,但是對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即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建構”和“解釋”的。由于個人的經驗是多種多樣的或有差異的,因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或建構也是多樣化的。這就是建構主義對學習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也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發生的,知識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會有意義。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只有從真實情境出發,通過分析解決真實問題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與建構。另外,真實任務的完成情況也是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有效標準。同時,建構主義還認為,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建構的認識因人而異,有的較全面,有的較片面,有的非常正確,有的則完全錯誤。這就要求學生就某一問題與他人交流看法,通過交流,個體可以知道自己與他人的認識是否一致或兼容,可以看到他人如何處理同類問題,就是說個體必須在社會環境中不斷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認識,使之更符合客觀規律。由此可知,建構主義認為只有合作學習才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建構主義理論流派紛呈,但這些派別之間有著共同之處,即認為個體應以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識。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多媒體計算機和基于Internet的網絡通信技術所表現出的多種特性特別適合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所以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教學應用的飛速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正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圍內日益擴大其影響,也成為網絡教育的重要理論基礎。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網絡課程開發的指導意義

1.建構有利于學習者建構知識的網絡情境,即將學習活動放置到相應的職業環境中,并從多重角度和視角提供學生建構的機會。網絡教學可以通過使用模擬來增加這種機會。

2.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例如設計出一系列問題,以及一套對學生可能作出的各種回答進行評估的程序。

3,創設學生相互交流的場所。這主要通過設立 BBS或留言板以及聊天室來提供。

4,提供基于問題的學習。盡可能模擬直接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或圍繞學習內容向學生布置可供選擇的問題。

三、能力本位課程觀

(一)能力本位課程觀的適用性

我國職業教育雖然得到了長足發展,但課程領域的研究仍然不夠,只能說剛剛起步,目前還只是一般課程理論的應用,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理論。當前關于職教課程的說法很多,目前最流行的是能力本位課程觀,即在課程設計中強調職業或崗位所需能力的確定、學習和運用。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滿足產業界和社會對培訓對象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要求為基本原則,強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從就業環境而不是教育專家的觀點方面來開發課程。這是當今世界各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的方向。但是,對能力的不同理解將會導致不同的能力標準,能力標準不同,相應的課程模式、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機制也就各異。我們可以大致將能力總結為以下三種:第一,任務本位或行為主義導向的能力觀。它主要受行為主義的影響,主張以一系列具體、孤立的行為來界定能力,而這些行為又往往是與一項項被細致地分解的工作任務相聯系的。在這種能力觀基礎上開發出的課程就是一系列孤立的任務技能學習包。這種以具體任務來分解能力的能力觀是有缺陷的,它忽視了團隊合作對于個體操作行為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忽視了真實的職業情境的影響。第二,一般素質導向的能力觀。這種能力觀認為,個體的一般素質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體的任務、技能的基礎。這種能力觀注重普適性的一般素質,而對所應用的具體工作情境缺乏考慮。近年來在培訓中所提倡的關鍵能力的培養就是建立在這種能力觀的基礎之上的。他的缺陷是:①一般能力是否存在,以及一般能力是否具有遷移性都還缺乏心理學理論的支持;②依據這種能力觀而鑒別出來的一般素質對于為特定專業開發設計課程并無多大幫助。③同任務本位的能力觀一樣,它也是在脫離真實的職業情境來評價學習者的一般素質。第三,將一般素質與具體情景聯系起來的整合的能力觀。這種能力觀力圖克服前兩種能力觀的局限性,它強調需要將一般素質與應用這種素質的具體情境聯系起來。英國學者高夫·斯坦頓曾構建了一個能力模型,較準確地表達了整合能力觀的思想。能力結構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具體情境的理解力;一方面是一般性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兩者缺一不可。這種能力觀已經或多或少地受到建構主義理論的影響,且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二)能力本位課程觀下的網絡課程

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整合網絡教育,發展適合能力本位思想的網絡課程十分必要,我們設計的網絡課程的系統如下圖所示:

我們的網絡課程系統一般分為學生資料管理單元、題庫及試卷設計單元、教材設計單元、在線測驗及作業單元、虛擬實驗室、在線交流單元。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教材設計單元、在線測驗及作業單元、虛擬實驗室,在設計這些單元時應注意:①在教材設計時要首先概括出本課程的一般能力目錄,然后根據此目錄設計出相應模塊尤其是核心模塊,同時應設計出盡可能真實的職業情境,將模塊放置于此情境中供學生學習,以達到一般能力與具體情境的完美結合。②依據能力本位特性,學習者必須經過學習單元中各個模塊任務的考核,以確保達到標準后,方可以進入下一模塊的學習。因此,在線測驗及作業單元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③實踐性是職業培訓課程內容的最主要特點,同時通過實踐,也可以將0S力與具體情境相結合。因此,虛擬實驗室的建立必不可少,而且也是關鍵環節之一。網絡虛擬實驗室就是在WEB中創建出一個可視化的三維環境,學生通過鼠標的點擊進行虛擬實驗或實習。它可以突破時間及空間的局限,讓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地進入其中進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以上是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基礎上設計網絡課程的點滴看法。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受行為主義的影響。近年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課程改革的啟發日益增大,因此建構主義職業教育課程觀應運而生,它對職業教育課程及教學提出的新觀點主要是:以實踐為先導,以任務為本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擯棄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的三段式教學;將各人的、經驗的知識明確納入到職業教育課程中去,充分認識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的作用;允許課程目標有一定彈性,而不像其他職業教育課程觀,要求學生嚴格達到某一目標;教學盡可能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進行,提供并鼓勵對學習內容的多重觀點和表征;強調學生自己對知識技能主動建構,加強自我意識等。由于此課程觀與目前所推崇的網絡課程都是建立在建構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有理由相信,相同的根基將能導致兩者的完美結合。目前在此課程觀下的課程模式研究尚不充分,筆者就此談一點看法:目前職業培訓網絡課程的開發還只是普通課程的移植或克隆,未形成自己的特點,所以一開始就應該擯棄三段式課程模式,大力提倡網絡實踐課程,而不是理論知識的網絡教學,這是重中之重。而虛擬技術及仿真技術的使用尤其關鍵,應用該技術可以建立虛擬的網絡實驗或實習基地,使人們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主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而且對于某些昂貴的或高危險度的培訓課程的開發更為方便,當然我們并不是將網絡虛擬替代真實的現實。

以上我們對基于職業培訓網絡課程開發的理論進行了粗淺的探討,以期對廣大職教理論工作者和實踐者進行開發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網絡課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石偉平.比較職業技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黃 健.成人教育課程開發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BEVERLYABBEY,丁興富,等.網絡教育——教學與認知發展新視角[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5]祝智庭,等,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制作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

[6]徐國慶.激進建構主義與職業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8):51-55,

[7]車浩陽,余勝泉,何克抗.構建基于WEB的虛擬實驗室[J].教育技術通訊,2000,(3).

[8]嘉格倫,萬小器,等.網絡教育——21世紀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關鍵詞:信息與通訊技術 大學英語 教學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當前世界面臨著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和新世紀人才素質的挑戰。2007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要求》中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并創造條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向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而大學英語教學領域中,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其中明確提出外語教學目標應定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當前,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ICT的飛速發展,這一“要求”迎來了發展和實踐的大好契機。

當然,這也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發展、走內涵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對于教育而言,ICT不僅是需要學習的內容,也不只是傳統教育的輔助工具,還是推動整個教育體系發展的重要因素,它促使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形式及學校結構等方面都發生深層的變革。

二、ICT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ICT(即信息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其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它與教育的整合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中的一種重要趨勢,并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強大動力。在教育范圍內,ICT具體分為兩類:其一,計算機技術,包括基于課程的計算機課件、計算機輔助測試、文字處理、圖像軟件、電子表格、數據庫和演示軟件;其二,通訊軟件,可提供遠程課程、教育資源欄、白板和網上交流。

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ICT不僅是技術手段,而且是新的理論指導思想。它要求一名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ICT、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創造的是一個數字化生存新環境,適應這個環境將成為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生存能力,是每個社會成員進入信息時代的“通行證”。因此,教師要著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要將培養學生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有鑒別性地評價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運用多媒體形式表達信息、創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作為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去抓。教師在高度關注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同時,要力求吸納當今世界有關英語課程、英語教學與學習的最新觀點加以統整,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并適應世界新潮流的課程、教學與學習理論。

三、在ICT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

(一)教學流程

ICT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可行性,為整個英語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了貢獻,它著眼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機器(網絡)、機器(網絡)與教師的平衡關。早在1926年,普雷西設計了一種自動教學機器,后來斯金納在此基礎上又開發了一種使用教學機器的程序教學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學。而這種在一定的教學原理指導下的個體自學的教學方法與ICT的結合即產生了現今的大學英語計算機和網絡教學,其教學流程圖如下:

(二)教學模式

該大學英語計算機和網絡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層式教學。設計時,強調把教學內容在分成若干單元后,其中各單元的排列組合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編成一個整體的程序進行教學。另外,在統一整體編排的程序下,由于各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中、下三類不等的差距,該模式允許學生自己確定學習進度,即“自定步調”。

(三)設計原則

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該模式嚴格遵守信息與通訊技術(ICT)環境下的策略性、反饋性和自主性三大原則。

1. 反饋性原則

ICT環境下大學英語計算機與網絡教學設計活動,就其信息流動性而言,是一種雙向通信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教師是信源,學生是信宿,計算機與網絡是信庫,統一起來構成信息的流通系統。但如果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信息只是從一處傳到另一處并將其儲存起來,那么信息的結構內容本身則基本上沒有改變,沒有經過處理產生新的信息。這只能稱得上是信息(知識)的準備階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增添一個重要的環節,即反饋環節。因為信息只有經過反饋后,進行轉化才能產生出效益,才能實現信息的價值。如ICT環境下大學英語計算機與網絡教學設計中的配套教學光盤就能及時顯示學生做出的每個反應,隨后教學機器還能馬上根據學生的反應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復。這種“結果的及時知悉”或“信息的及時反饋”,將使教學程序在每進行一步后,學生可以核查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然后進行自我評價,為最終的知識的應用打牢基礎。

2. 創造性原則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其教風由教學思想、教學態度、教學能力、教學風格、治學精神、管理方式等多種成分構成,教風直接決定學生的創造水平,并主導課堂氣氛。

在ICT環境下大學英語計算機與網絡教學,強調構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這種課堂包括空間上的靈活性、學生對活動的選擇性、學習材料的豐富性和課堂內容的綜合性。與傳統課堂的呆板、大班教學、考試頻繁、學生分等級、權威教學等有著本質區別。在這種“開放”性的課堂里,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勵,教學方式靈活多樣,鼓勵探索,鼓勵提問。如在ICT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計算機與網絡教學設計中,教師呈現給學生的知識,一般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練習、表演、書寫等各種方式作出回答。教師則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非“面對面”的“作品展示”、“在線交流”,減少學生的“教師權威”慣性壓力,引導學生擴大視野,多層次、多角度地探索分析問題,靈活思考,不固守陳規陋習。

3. 自主性原則

麥克利蘭的研究曾表明,一個人行為的主動性與事業的效績有著明顯的正相關,也就是說主動性是成才的一個重要因子。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耶爾克斯和多德森德實驗研究證明:這種主動性與活動效率的關系成“倒U型”的函數關系,即活動任務容易時,個人主動性加強,會提高行為的效率,但當活動任務難度增強時,主動性水平越高,活動效率越低。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計算機與網絡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最后的設計程序中系統性地導入形成性評價機制,將更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事實也是如此,形成性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和教師共同商定評價標準,強調學生們通過自我評價不斷地觀察和解釋自己的學習過程,并通過不斷提出問題、階段性的測試或考評來把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采取適當的進度調整措施。這種主張充分尊重學生的評價權的評價方式,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獲得語言學習成就感,樹立自信心,精力充沛、堅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障礙,而且有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身英語學習過程,培養自主學習精神。而自主性的長期培養,最終將促使學生良好意志的生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時間利用率,能保證工作和學習活動的一貫性,能提高活動的自覺性,這是個人成才的重要保證。

四、結語

ICT已打破了教育領域中的時空界限,改變著教學的環境、組織、內容及方式、方法,使大學英語在教學內容、教學質量和效益及教學管理方面的運用有著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替代的優越性。基于信息與通訊技術(ICT)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是隨著ICT向教育領域的擴展,筆者在增強對其潛能認識的同時,著力于改善教學環境,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James,J,Bridging the Global Digital Divide,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Massachusetts,2003:62-68,108-115.

[2]Kagami.M.Tsuji,M.& Giovannetti,E(E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the Digital Divide: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Cheltenham:2004:64-69.

[3]Report of University of Sydney,Alleviating the Digital Divide:Policy Recommendations,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2002:10-19,43-50.

[4]Watkins,P.High Tech,Low Tech and Education,Deakin University Press,Victoria,1986.

[5]黎加厚.從課件到積件:我國學校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6]康志鋒.面向21世紀的英語語言教學新方向――中間通路[M].外國語言與文學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3).

篇9

【關鍵詞】中學英語 課堂教學 策略研究

中學英語新教材的使用,標志著我國中學英語教學開始從單純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注重外語素質的培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講得多,學生實踐少,造成兩極分化,使一些學生喪失了學習外語的興趣,乃至最后放棄。即使成績好的學生,也往往靈活運用能力、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不強。眾所周知,語言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經過漫長的實踐獲得的,外語也不例外,它往往需經過反復的循環和大量的實踐才能習得。中國學生學外語不具備耳濡目染的語言環境,只有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并通過多次強化和反饋來獲得并鞏固知識,加之外語的遺忘率很高,若不及時復習,學生就有掉隊的可能,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加以鞏固和補充,以增強學生學習外語的信心。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跟不上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我們每位教師應主動投入到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去,以積極的態度不斷探索適應新教材的教學策略。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總結和進行新舊教材的對比,摸索到了一些既符合學生學習外語的特點,又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教學新策略——“精講、多練、細查、常補”教學程序。按照這一程序進行教學,符合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往往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精講

講,是教學的中心環節。在學生百思不解之時,在疑難問題的關鍵之處,教師應給予“少、精、活、透”的講解。教師要注重講的藝術,如有聲有色的語音語調、恰如其分的動作表情等等,這樣就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取得較好的聽課效果。講課是教學中的主要教學形式,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講解法

將單詞、詞組、句型同課文融匯在一起進行講解,在單詞中學語音,在課文中理解句子。在講解的過程中可采取設疑與答疑的方法:教師邊講邊問,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教師對于學生已懂的知識可不講、少講,學生未知的知識要重點講,講明講透。對課文的詞組、句型、語言點要作扼要的重點講解。

(二)設疑法

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設疑。疑要設在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上、設在學生不易理解和易混淆的知識點上,然后以課文情節發展為主線,圍繞疑問作重點講解。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答疑、辯論、練習、啟發的方式激發他們的思維,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三)答疑法

在學生預習課文之后,教師可采用答記者問的方式,讓學生提出難點,教師根據他們的難點啟發式地進行少而精的講解與歸納。經過學生的思考提出的難點,有時就是教師要講的重點,這樣老師在講難點時,他們就感到如饑似渴,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通過講解法、設疑法、答疑法,學生獲得的知識印象深、記得牢,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到了學習的方法,越學越會學,越學進步越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準、透、活的講解是十分重要的。

二、多練

練,是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鞏固知識、檢查課堂效果的重要環節。外語課就是聽、說、讀、寫的實踐課,學生必須經過多次反復的實踐訓練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練的形式要多樣化、層次化。練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到高層次,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性;同時還要注重外語教學的連續性、循環性和階段性。在設計課程時,要注意練密度、寬度和深度。所謂密度,就是教師充分利用45分鐘,合理分配教學內容,注意教學效果,進行密集快速的活動。所謂寬度,就是學生練的面要大,要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要“動起來”,每節課學生的活動面一般要在80%以上。所謂深度,是指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要注意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貫徹可接受性與高難度相結合;要注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耳、動腦,使學生在運用英語中獲得興趣,提高能力。上課時學生積極“動”,老師善于“誘”,“誘”、“動”配合,就會形成教學。

練是多層面的,是通過聽、說、讀、寫來完成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聽力訓練

“聽”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聽得懂才能學得會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教材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很好材料。要使學生聽得懂、聽得明白聽得有趣,教師每堂課必須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課堂設計,教學要有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訓練聽力不是僅僅靠開設語音課或補充聽力材料來進行我們也可從教材中發掘材料。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啟發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詞組或短語來解釋新詞或新詞組與短語,用學過的句型來套用新出現的句型并加以引申、歸納。這樣,學生既訓練了聽力又學到了新的知識,可較好地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二)口頭訓練

“說”是在聽的基礎上把所學得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以說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要求學生不僅用英語來講,而且用英語來想。為了說清楚,學生必須把所要說的內容在腦海里經過一番整理。因此,這是一個有難度的綜合練習。現在使用的新教材,語言環境設計形象、生動、活潑,適合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我們可以采用值日生報告、學生問答、背誦課文、復述課文、做游戲、表演小品等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復述課文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和連貫表達的很好訓練,這項能力一開始對有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老師可以采用問話方式,提示并鼓勵他們說下去,逐漸過渡到不加提示獨立復述的程度。如果在外語教學中,我們能長期堅持聽說訓練,就會使學生越說越流暢、越讀越準確,大大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三)閱讀訓練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需要擴大學生課外閱讀量學生接觸的文章越多,語言點重現率越高,所學的知識掌握得就越牢。在閱讀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有效方法,要求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做到快速瀏覽、整體把握、重點精讀、理解分析、猜測詞義教師應結合所學課文,補充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閱讀材料,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每周可以采取限時閱讀、難易結合、長短結合的方法,并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四)筆頭訓練

寫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寫,可檢查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程度。大量的練習,是通過寫來完成的。對于練習,提倡少而精,不提倡多而雜的“題海戰術”,筆頭訓練題目要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多變性。同時,可采取聽寫、默寫、縮寫、寫日記等多種形式以達到練的目的。英文的寫作是英語課教學的難點,必須是細水長流、積土成山。每節課,適當做些聽寫等筆頭練習,有利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每周布置一、兩篇小作文,常練多寫,邁小步、不停步,循序漸進地進行課堂訓練,最終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步提高。

總之,練是英語教學中培養能力的重要途徑。以練為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于學生智力開發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細查

查,就是對所講的知識驗收,是教育對象接受力的反饋。在整個教學完成后,教師應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查,比如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還有哪些知識需要補充和提高,學生還存在哪些問題等等。這一步要查得細而實,從而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查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平時的練習、作業、單元過關、階段測試、個別談話來檢查,也可以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復述課文、聽寫等查出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時更正、及時輔導。

四、常補

補是程序教學法中落實教學效果的最后階段,是對學生已學知識的缺漏之處給予充實、完善和提高的有效措施,常查常補是防止兩極分化的重要手段。補有多種形式,課上補和課后補、集中補和單個補、口頭補和書面補。對于后進生,可列出常錯題,限時當面做,及時面批、講透;對于優等生為了使他們吃得飽,教師可以編一些靈活性、綜合性強的試題,以彌補能力的不足。可以把作業、考試、練習中學生常犯的錯誤、帶有普遍性的錯句編成“學生錯句集”發給學生改錯。口頭練習出差錯,如回答問題、值日報告等,可當面給予糾正和補充。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查漏補缺要盡量做到堂堂清、段段明、時時補。

“精講、多練、細查、常補”是一種綜合教學方法,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各環節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是統一的整體,但并不是每節課都必須采用所有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將其中幾種重新組合,如可用講、練結合形式,練、查結合形式,查、補結合形式,也可以采用講、練、查、補同時綜合進行。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是講中有練、練中有講、講中有補、補中有練,靈活運用,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馮克誠,西爾梟.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篇10

關鍵詞: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師生互動

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有使用VB語言開發應用程序的基本能力。VB是一種可視化編程語言,提供了豐富的控件,采用事件驅動的編程方法,使編程更加容易,程序開發不再需要過多的與編寫代碼打交道,從而可以將更多時間放在程序設計上,放在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算法及更友好的用戶界面上。但是以往教學中基礎性實驗比重過大,綜合性實驗比重相對較小,教學始終停留在語言基礎層次上。同時由于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方法選擇不當,導致很多學生對VB語言感到枯燥難學,學過之后不能獨立設計程序。

在以往的VB課程的教學中,筆者認真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處,總結了以下一些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認識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因而在課堂上總處于“被動接受者”的地位,盲目的聽、記,缺乏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時學生學習VB課程的動機還不明確。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應付考試。

2.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在實際教學

中,很多時候教師在講授新課程前單純性的從新內容的角度出發,忽視了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效果不是太好。

3.教學方法不夠靈活,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傳統的教學策略往往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其實課上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雙邊活動。

4.授課與實踐相脫節,學習效率不高。VB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與上機實踐并重的課程,但在課堂教學中,偏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較為突出,授課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更是普遍存在。

針對課上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以為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演示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演示實例,激發學習興趣學好VB,首先要讓學生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和求知欲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一旦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在無意中形成創新的內在動力。同時要剖析實例,在學生普遍對程序設計表示出興趣的基礎上,比如選擇“建立簡單計算器”這一簡單的實例進行分析講解。首先,筆者演示了一遍做好的程序,讓同學們看到程序運行結果,頭腦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接下來,教師再分析程序的思路、結構、用到的知識點,對在VB環境中如何開始界面的設計、代碼的編寫、程序的調試修改到最后運行進行了分析。通過筆者的分析,學生對窗體的屬性、方法和事件等的使用就有了直觀的認識。這樣教學,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2.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實現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教學時筆者發現,學生問不出問題的原因往往在于沒有真正去思考。實際上,問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沒有問題便沒有深人。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即提出問題,留給學生時間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從而更深人地展開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堅持循序漸進,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在教學的整體設計上,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分散難點、合理選材,為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順序。對于有難度的知識點,先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讓學生有所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及相關知識的積累后,再引入一個復雜一些的例子,使學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最后再加以概括總結。在上機時,不僅要求學生驗證和重復課堂上講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通過上機實驗進一步加深對語言、程序設計的理解和掌握,這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及實際編程的能力.在語言的教學中,最好能提前一個月完成課堂教學,用最后的一個月進行課程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開發一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綜合性和拓展性的應用程序,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一次較為完整全面的訓練。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教學得法。程序設計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使同學們了解編程的基本思想,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圍繞著這個目標,在保護同學們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按照他們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一切有效的教學方法都可以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吳鴻雁:《關于計算機語言教學方法探討》(江南大學信息學院學術論文集)。

[2]楊俊宇:《淺談VB程序教學方法》。

楊東方: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