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的本質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28 18:10: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新思維的本質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創新思維的本質特征

篇1

摘要:現代數學教育應是發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動,提高人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是這種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任務. 高中數學教育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培養良好的反思習慣、反思性思維能力、變式思維能力等等.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創新思維;反思;變式思維

產生于奴隸社會的學校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是僅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其功能是傳授生產勞動技術. 隨著人數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學校的功能也隨之演變為“育人”和傳授知識相結合,并主要以“知識”為載體“育人”,最終培育出大量獨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 其中,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 筆者現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作簡要闡述.

1. 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有助于數學創新思維的發展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講授教學、接受式學習在現代課程改革大潮中,已被許多“追求創新”的“教育專家”視為一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其實,講授教學、接受式學習并非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 對于這種數學教育的“新潮流”,我們不能盲從,不能成為趕潮流的“追新族”,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方法,以科學的態度多做教育實驗,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和教育素質,要能對許多教育現象作客觀、理性的分析,深入研究不同的教學內容、受教育的對象、教育支持環境與條件等等.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最優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我們絕不能為追求“時髦”而放棄數學教育的本質,為改革而改革. 實際上,筆者與許多數學教師都經歷了許多實驗和感受,有效地教學方法只能是教師講解(特別是啟發式講解)與學生有效探索相結合. 當然,不是說每一個教學內容都要這樣做,比如數學概念的定義、某些為數學(或其他科學)的研究與發展所作的規定(約定)等,就不必讓學生去探究.

數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應在于培養善于思維、善于創新的人才. 在高中數學教育中,我們應通過對數學概念、數學原理、數學思想方法、具體問題的教學,研究最優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這就要求教師采取一些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比如:

(1)“語言激勵法”(教師用能激發學生產生思維動機或思考沖動的詞語,向學生提問或與學生進行數學交流,如“假如……”“比較一下”“類比……,你會發現……”“由此,你能聯想到……”“反之,又會如何?”“你能推廣嗎?”等等);(2)“體驗學習教學法”(教師向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學習體驗的環境,讓學生親身經歷、模仿或剪取某個生活片段,并讓學生擔任一定的角色開展學習活動);(3)“留空教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把全部教學內容和盤托出,而是有意在內容的適當地方制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空白地帶,讓學生自己推測或猜想可能的結果);(4)“挫折演練教學法”(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模仿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角度,有意“制造”出思維受阻的現象,讓學生經歷若干次挫折后,克服思維上的障礙);(5)“潛學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上當面向學生展示自己或其他研究者探討疑難問題或尚未定論問題的過程、方式、方法,讓學生看到創新思維的過程).

2. 培養反思習慣、反思能力,促進數學創新思維的發展.

一般,反思是指思維主體思考過去或已做過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它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也是數學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 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人的素質,而現在的高中生反思意識淡薄、反思方法欠缺、反思能力較差,可見,更應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反思.

反思意識主要是指思維主體對已完成事件的心理活動傾向,反思方法是指思維主體完成反思活動采取的具體策略或途徑,反思能力是指思維主體對反思對象執行反思活動時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

當然,反思意識較強的思維主體會積極選取較恰當的反思方,對某一對象進行反思性思維活動,并經常進行. 這樣做會使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學生反思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到數學素質的提高,影響到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

反思可以給思維主體足夠的思考空間,從中盡情地展開聯想、發表獨到的見解,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 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反思方法、反思能力,可以有多種途徑,沒有固定的模式. 經一些學者(比如西北師范大學的張定強)實驗研究,主要是將教師示范反思與學生示范反思結合起來,相互交流,促進學生反思. 通過編擬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對某些數學概念、數學原理、數學命題等進行反思,以便得出新的命題、新的解法、新的結論等等. 譬如,學完“角的概念的推廣”后,可拋出問題:試探討正角、負角、鈍角、銳角、直角、終邊相同的角、象限角這些概念的關系;學習了“三角函數”及“三角恒等變換”后又可擬出問題:六組誘導公式同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的九個公式之間有何區別、聯系;學了“平面向量”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向量,可問:怎樣理解平面向量與有向線段這兩個概念?

在教授高中數學新課程時,引導學生對教科書上的命題、例題的證法、解法進行反思,可發現更“好”的方法.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99頁例8:設點P是線段P1P2上的一點,P1,P2的坐標分別是(x1,y1),(x2,y2). (1)略;(2)當點P是線段P1P2的一個三等分點時,求點P的坐標.

教科書上的解法未能體現本節的重點知識和方法(本節的重點是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引導學生反思其解法,發現了以下簡捷易懂的解法:

解析設點P的坐標為(x,y),則=(x-x1,y-y1),=(x2-x,y2-y).

點P是線段P1P2的一個三等分點,有兩種情況,即2=或=2 .

(1)若2=,則2(x-x1,y-y1)=(x2-x,y2-y),從而(2x-2x1,2y-2y1)=(x2-x,y2-y),由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得

2x-2x1=x2-x,

2y-2y1=y2-y.

這樣就得點P

. 用此法解答第100頁的“探究”,就非常容易地由=λ得點P

進行“新課程”建設時,教材的編寫也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解法應簡捷而高效,能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繁雜的解法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110頁的例2:如圖1,ABCD中,點E,F分別是AD,DC邊的中點,BE,BF分別與AC交于R,T兩點,你能發現AR,RT,TC之間的關系嗎?

[D][F][C][T][R][E][A][B][O]

圖1

教科書上的解法是嚴格照按用平面向量解平面幾何問題的三個步驟進行的,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效果不好,初學者很難懂. 其實,這本是一個很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

解法1由CFT∽ABT,AB=2CF,得AT=2TC,同理RC=2AR,于是,AR=RT=TC.

解法2連結BD,設BD交AC于0,則點T是BCD的重心,CT=2TO,同理,AR=2RO,又因AO=CO,易得AR=RT=TC.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教科書的本意是想突出平面向量在解決平面幾何問題時的優越性,但“事與愿違”. 教科書上的解法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n-m)a+n+

b=0,由于向量不共線,要使上式為0必須有n-m=0,且n+=0”,這是什么原因,學生不明白,教科書并沒有交代,只是本冊書第101頁習題2.3 B組第3題與此類似,教科書可把這作為平面向量共線基本定理的一個推論:

推論1若向量a,b不共線,且λ1a+λ2b=0,λ1,λ2∈R,則λ1=λ2=0.

由此,還可以得以下推論:

推論1-1若向量a,b,c,d滿足a與c共線,b與d共線,a與b不共線,且a+b=c+d,則a=c且b=d.

利用這個推論就有十分簡捷的解法:

解法3+===2=2(+)=2+2,顯然四個向量,,2與2滿足推論1-1的條件,于是有=2,AT=2TC,同理可得=2,從而RC=2AR,于是AR=RT=TC.

3. 培養變式思維也是培養數學創新思維的一種有效途徑

我國的數學基礎教育階段,常常采取變式練習(變式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其實,變式思維遠非如此簡單. 變式,一般是指在保持對象的本質特征不變的條件下,改變它的非本質特征,再研究所得的對象,以圖有新的發展. 我們進行數學變式訓練教學,其目的不應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當成一種對付考試的優秀手段,更重要的是要體現數學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變式思維習慣和方法,盡量教會學生進行變式思維,從而提高創新思維水平.

變式思維包括概念變式思維和命題變式思維,概念變式思維是指思維主體在保持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不變的條件下,改變其非本質條件后,深入研究概念的本質特征,命題變式思維的范圍就較廣了,是指思維主體將命題的數學化結構進行適當變更,再研究新方法或新命題的正確性. 它包括題設變式思維、結論變式思維、逆向命題思維、方法變式思維.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98頁,關于平面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的結論:設a=(x1,y1),b=(x2,y2),當且僅當x1y2-x2y1=0時,向量a,b(b≠0)共線. 其實,刪去條件“b≠0”后,就得:

定理設向量a=(x1,y1),b=(x2,y2),則a∥b⇔x1y2=x2y1.

事實上,設x1y2=x2y1,(1)若x1=0,則x2=0或y1=0,有a=(0,y1)或a=(0,0),b=(0,y2),此時均有a∥b;(2)若y2=0,則x2=0或y1=0,有a=(x1,y1),b=(0,0),或a=(x1,0),b=(x2,0),此時亦有a∥b;(3)若x1≠0,y2≠0,則x2≠0,y2≠0,易證a∥b.

篇2

小學階段,人的思維比較靈活,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教育創新說到底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性思維屬高層次的積極思維,思維過程不僅有單純的抽象思維,而且與形象思維、靈感思維及夢境交織在一起,與習慣性思維、線性思維和正向常規思維不同。思維者的頭腦即是精神過濾器、精神恒溫器、質量監控儀,輕易不會熱就熱得發狂、冷就冷得冰涼。有區別于一般的本質特征:(1)幼稚性,(2)積極性,(3)獨創性,(4)明確的創造目的,(5)綜合中選擇。

在小學階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 在小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創新思維強調思維的發散、輻射和求異;要求思維探索的多樣性。小學各學科的知識面廣,但理性認識很少,因此,小學教學尤其適宜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在教學中,教學應是多樣化、生活化和充滿創造力的。

2 在小學教學中,應實施主體教學,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中要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校、教師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促使學生積極動腦,勇于探索,多動口、動腦、動手,敢于獨立思考,設疑問難、敢于大膽發言,激烈討論,愛刨根問底。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私處熞试S學生有爭議,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時間。教學中運用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創新精神。

3 開展豐富多采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提高并加深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創新提供了動力。小學教學要立足于課堂,但也要走進生活,使學生在多渠道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充滿自信、健康樂觀的精神生活。

4 營造一個創新氛圍濃厚的學習環境。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將創新活動滲透到教學計劃中,要求教職工樹立創新育人的事業心,逐步養成嚴謹的治學、治教的風氣。使學生置身于創新的風氣中,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5 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教育。首先要辦好各種黑板報、墻報和學習專欄。通過這些學校特色的宣傳,及時報道學校學生創新學習、活動的事跡。其次,要豐富創新文化的內容,通過各種興趣小組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特別對于一些創新問題,可通過開展座談會等形式,邀請學校領導和其他班級的班干部參加,引發師生大討論,激發每一位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擴大教育面。

篇3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 發展現狀 關系 培養方法

創新是人的本質特征,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呼喚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呼喚創新性教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造各種條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初中數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我國中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發展現狀

小學和中學強調死記硬背,無情地壓制創造性的獨立思維,一次糟糕的考試成績就可能會過早地斷送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因此,近二三十年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的趨勢。提倡開放式的創造性思維教學,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尤其在一般人都有“升學第一與唯一”的觀念,致使學生一直在從事呆板而乏味的考試準備,而教師在家長“望子成龍”的努力下,也不得不以填鴨方式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為考試而背誦記憶,最終導致教成一群只會聽人吩咐,不會思考也不愿思考的學生。

二、創新思維能力與初中數學學習的關系

教學創新是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數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最佳載體,而思維能力又是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數學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對現有知識的掌握,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運用分散思維、逆向思維等途徑,學習與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會對解答數學問題更加敏感,會更加有興趣投入到解題中去。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學生越是喜歡解答數學題目,那么就能更加鍛煉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得到越多的鍛煉,能力就會越高,能力越高,學生解決問題時就會更快。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比較,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規律的產生原理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將創新思維根植于數學學習當中。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

1.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數學家喬治·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聯系。”為此,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及思想觀念,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設拓展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在廣闊開放的時空中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索知識。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把一根細線的兩端各系一個小球,然后甩動其中一個小球,使它旋轉成一個圓。引導學生觀察小球被甩動時,一端固定不動,另一端旋轉一周形成圓的過程。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紛紛發言:“小球旋轉形成了一個圓” ,“小球始終繞著中心旋轉而不跑到別的地方去”,“我看見好像有無數條線”……從學生這些樸素的語言中,其實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滲透了圓的定義:到定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看到“無數條線”則為理解圓的半徑有無數條提供了感性材料。由于設置懸念,學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調動起來,思維積極活躍,這為引入圓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鋪墊。因此,探究的開始是創新被喚起之時,創新思維正是從這里起步的。

2.夯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的想象是建立在已知的事實和教學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對不知道的事物作出的一種判斷,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的設計師。所以我們要在基礎知識非常扎實的過程中去大膽地想象、合理地想象,使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地得到提升。

我們要想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首先,基礎知識在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之中是尤為重要的,所以我們的學生應該熟練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的方法。我們要打好基礎,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創新,使自己的創新思維達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其次,我們要讓學生不斷的想象不同的情景,根據教材的潛在因素,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3.在課堂中強化創新練習

練習對于數學教學而言是很重要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面對紛繁復雜的數學習題,教師如何選題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選題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

(1)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問題,教師布置習題要以保質保量為基礎。

(2)把握好數量與難度的關系,初中數學課本上的習題大多較容易,對學生思維上的訓練不多,無法滿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選擇一些有難度的習題,并要有針對性地講解,使習題的功能得以發揮。鞏固學生數學基礎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3)選擇習題要新舊結合,避免學生學了新知識就忘了舊知識。

4.完警教學評價方法,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要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進行創新教育,這就要求教師改進教學評價方法,更加重視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允許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評價。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所出現的一些差錯給予適當的寬容和諒解。與此同時,對于那些能夠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的同學,教師可以通過“太棒了”、“不錯”、“很好”、“有進步”等一些詞語進行表揚和鼓勵,保證學生可以理解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從而讓學生感到勝利的喜悅,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另外,對于一些好問、好奇、“插嘴”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對他們給予適當的評價,進行恰當的鼓勵,鼓勵他們進行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促進初中學生發展的靈魂和核心,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曉蘭.初中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03)

篇4

一、藝術設計專業的性質和特點分析

藝術設計是一門以創新為生命的應用性學科,是人類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項創造性活動。首先,藝術設計對綜合性要求極強。藝術設計綜合性很強.主要是由藝術設計的特性所決定的。具體表現在它的知識面概括了人類知識的方方面面,要求對人和人性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和風格、不同地域的民族風俗習慣;要涉獵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各個學科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一個好的設計。其次,藝術設計和生產實踐緊密聯系。隨著生產勞動的產生和發展,藝術也產生和逐漸發展起來了,人類的意識形態也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逐漸健全和發展成熟起來。換句話說,沒有人類的勞動實踐就沒有人的意識的成熟發展,也自然就沒有藝術設計的產生和發展。這三者間互相制約、聯系緊密??v觀藝術設計的發展,任何設計的興起和流行都和當時的生產實踐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有著密切的關系。最后,藝術設計中也包含恒定的元素。人性中恒定不變的真、善、美的存在,也就必然決定了藝術設計中真、善、美存在。求真、求善、求美作為人性中的本性和永遠的主題,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藝術設計追求的目標。

二、創新思維在藝術設計中得以發揮的舉措

創新是藝術設計活動的生命。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藝術設計本身所體現出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等,備受社會和企業的重視。創新已成為藝術設計引領市場的活的靈魂,那么,我們必須從以下幾點去做,從而使得創新思維在藝術設計中得以有效性發揮。

首先,廣博的知識是藝術設計者發揮創新思維的前提。藝術設計和哲學、宗教、政治、道德、心理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是藝術設計綜合性的具體體現,因此藝術設計是一門知識含量非常豐富、涉及多門學科的學科。如果把藝術設計者擁有的內涵積淀比喻為一堆干柴,那么創新思維就好比靈光、星火,沒有干柴就不可能引燃猛烈的創作火焰從而創作出絢麗的藝術作品。這就決定了從事藝術設計的人員要有廣博的知識。對于藝術設計,目前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那就是以技入道,重技而輕理,片面地看重技術層面的更新和變化,同時過分依賴專業技藝的變異表達,究其原因就是設計者內涵積淀不夠而忽視文化層面的探索和思考。藝術設計者只有在具備廣博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在設計創意中對地域習俗、受眾心理、審美情趣等文化層面和角度進行思考,才能把思想的靈光和星火演化為創新活動的過程,以獲得創新結果。

篇5

藝術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設計本質上要求創新。很多設計師一直強調藝術發展過程中創新的原創性及獨立性。創新就是讓藝術境界提升到一個新的平臺。而視覺傳達設計在創新方面應該進行綜合的,全方位的思考,它應該突破藝術表明的局限,深入到藝術的手段、思想內容等層次,包括突破藝術構思;創新不僅為對前輩及他人的超越,也包括自我否定和超越。設計要巧妙地捕捉靈感,在心中醞釀具體的操作手法和可能取得的理想成果,等到思考成熟的時候,通過實踐使創新型設計具備現實意義,也即是完成視覺產品制作。要實現視覺傳達設計創新,首先要在思維上進行創新培養,協調感性思維及理性思維,有目標、有方向地前進。

理性思維注重對時間屬性的思考,而感性思維注重的是空間屬性的思考。只有充分考慮設計的時間屬性及空間屬性,設計思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設計不能僅僅局限于設計方式、設計手段及技巧等層面,而要注重設計理念的確立。這正是設計創新思維的真正意思所在。而進入新時代以來。人們的審美取向越來越來越具個性化,傳統庸俗的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藝術追求。因此,設計思維創新要體現時代觀念,在進行作品設計的時候可以從圖形語言及設計理念等方面入手,巧妙融入民族情懷、人文情感和時代特色等。新時代的設計理念應該充分思考現代人的審美趨向,使作品設計具備獨創性、人性化、本土化及國際化。繪畫藝術及視覺傳達設計應該跟其它的設計層面相結合,綜合其共同特性,以實現設計理念由靜態視覺傳達向動態信息傳達延伸,促使視覺思維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而設計創新思維應該具備民族性、交叉性及互動性等本質特征。

二、視覺傳達設計思維創新培養

1.突破傳統思維要實現設計思維創新,必須突破傳統思維定勢的局限,實現思維的自由和靈活。而在實際的設計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在設計作品的時候缺乏個性,這是因為他們習慣遵守教師給他們設定的思維定勢去進行創作思考,久而久之便喪失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設計創新思維中的“獨創性”得不到真正體現。這種作品顯然缺少吸引力。因此,在專門的設計教學中,教師應該避免向學生灌輸程序式的思維模式,在設計表現及設計構思方面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獨立思考,并適當設置情境,將學生的設計思維空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可以捕捉更多利于激發靈感的素材。真正做到設計來源于生活,并回歸生活。

2.培養發散思維要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保證學生擁有一個“異想天開”及“海闊天空”的創作環境。要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及固有的知識圈,教師應該深入分許發散思維相關特點,巧妙地設置一個中心問題,鼓勵學生圍繞這個中心問題進行最自由、最靈活的思考或想象,從問題的不同角度去考慮其所有的屬性,去設想所有可能使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法,讓思維的觸覺延伸至問題的每一個關節。同時,還可以進行多種思維交叉訓練,如全方位思維、放射性思維、逆向思維及創造性思維。幾種思維方式交叉結合可以對傳統思維造成極大沖擊,并促動新思維的產生,這是創新思維的力量來源。每種思維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創作風格。而學生的思維發散可以多層面、多角度、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問題,促進學生整合相關思維,跨越思維過程次要的環節,加快思維速度,活躍思維流程,進而使思維效率得到提高,并使思維方式出現新的特點。因此,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實現思維發散,但設計創新思維的培養,關鍵在于要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創意方向,并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從問題的四面八方進行思考、找準事物的聯系與區別,整合統一意念下的思維,這樣思維創新便水到渠成。

3.在實踐中開發創新思維設計跟想象力密切相關。豐富的想象力可以使設計思路得以拓寬,并且只有通過想象,自身的思維才能突破實物的制約,到達一個理想的藝術境界。因此,必須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而創造思維與觀察聯想的結合,是合乎情理的思維延伸,只有形象、生動的想象才能有效將設計的思維和創意通過視覺產品的形式傳達出來。思維突破、發展和創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突破、想象、分析、重構為創新思維產生的一般過程。在設計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通過突破思維定勢,活躍思維方式,并在實物的基礎上進行最全面、最具體、最分散的想象,在各種思維方式的交叉沖擊下,創新思維的火花便會出其不意地迸發出來。通過思維創新,將設想好的方案在明確的設計目標指引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加工提煉,并找出最理想的設計方案。這樣,學生的思維才得到真正的歷練,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高。而要將學生的思維與實物結合起來,必須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從實際生活中尋找設計素材,在實踐活動中捕捉創作靈感,在真正的設計實踐中實現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結語

篇6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教學;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多種思維發展的結晶。它是一種能夠發現新知識,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智慧和能力,它強調的是思維的過程。創新思維不但能夠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及各種事物的內在聯系,而且可以產生新穎、獨特的見解和想法,至少也能提出創造性的見解。所以,創新思維是比一般思維更高的形式。是一種主動地、獨創地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創造性思維過程。常言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眲撔滤季S對于我們培養人、培養人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教育現狀中,不少學生平時學習認真刻苦,可在應試中遇到新題型時卻手足無措、緊張焦慮。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思維能力不強,習慣死記硬背,缺乏創造性思維。也在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只重視認知領域的提高,忽視了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英語更是一門語言學科,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學生必須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這也就決定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是何等的必要及重要。然而創新思維非天生帶來的,它是在人們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激發和培養起來的。那么,教師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筆者試結合英語教學實踐與近年來在新目標英語教學中所作的積極探索,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有效指導,拓展創新思維。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在這里,筆者一直提倡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白灾鳌保侵笇W生針對教材中的目標和要求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完成猜詞義、分析句型,歸納各部分主旨和大意,理清學習脈絡,了解語言重、難點等任務,并主動發現問題?!昂献鳌?,是指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展開共同的合作學習研究活動,教師在活動時進行有效指導,針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在課堂整體教學上,學生“探究”,教師“有效指導”。然后在“自主”和“合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去“運用創新”,教師精選教材中出現的重要詞匯、句型設計成任務,讓學生進行必要的鞏固,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實踐證明,這樣做,學生不是學少了,而是學多學活了。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結合目標語言教學,讓學生針對目標語言,學用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同時也使學生自學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二、巧設任務,讓學生通過觀察、發揮想象、實現創新

恰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比说乃季S是從疑問開始的,疑問能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從而激發他們積極地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在教學時,應多為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被動地跟著教師走。

1.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啟發學生自主發覺語言教學中存在的規律及特點,從而使其獲得成功體驗的喜悅。這樣既避免了被動接受式學習的枯燥,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想象是發展學生思維和語言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根據語言材料,巧設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們在編寫過程中,興趣盎然,積極思維。由于學生好勝心和表現欲強,大家都想好好露一手,因此都絞盡腦汁編好作品。結果大多數學生都能編寫得很精彩,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并鼓勵學生堅持經常寫下去。這樣一來,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也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交際,學生思維十分活躍。促使學生通過想象、擴展思路,然后自編自演,既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培養了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語言情景,保持興趣,強化創新意識

著名語言學家克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創設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眱和巧朴谀M的。從母語學習的規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擬開始的。學生在模擬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學生心目中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境,充分利用好教學掛圖、實物、手偶、簡筆畫、動作、多媒體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看景、聽音、會意,直接理解英語和提高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減少漢語的介入,培養良好英語語感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來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學生會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加上想象力的發揮,編出多種對話。

開展課外活動,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雙向發展。

小學英語課一周三節,每節課僅40分鐘,班級人數又多。要想培養實踐能力又使學生保持興趣,僅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課余的時間顯得更為重要。要鼓勵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實踐,培養良好的創新能力。

篇7

    1 自主創新思維

    自主創新思維是指在自主性的原則上,不依靠于別人,能夠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和自主行動的一種思維能力。這種基本素質有兩方面的體現:一方面是個體自身的特性,包括他的主體性,上進心,主動性,自信心,判斷力和創新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就是社會特性,它包括自我約束,自律自省以及責任感等等。自主創新思維是一個人行為能力的體現,不僅要求他具備能夠獨自完成學習和工作的技能和能力,還應該在學習和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才能,即能夠通過思維活動的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發現新知識,新技術,為社會提供新穎的,有價值的思維內容。

    在學生自主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那這樣是不是就是說完全讓學生自學,老師的作用就從此不重要了?不,絕對不是。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若是沒有老師精心的指導,那么學生的自主摸索就會變得盲目,就會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學習沒有中心和重心,高耗低效。而是相對于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來說,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角色和教學方式上都要發生變化和革新。教學理念的改革,是指教師要重新的認識“教學”。以往的教師理解的“教學”是教給學生知識,而現在理解的“教學”應該是教給學生如何學習。教學角色的改革,是指教師要由臺前轉向幕后,從傳統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權威意識的執行者轉變成為平等意識的指導者,從大小事包攬的個體勞動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學方式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我們一定要摒棄傳統灌輸教學,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再加上合理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自主能動性,自主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完成知識的構建和形成過程。

    2 藝術素描教學中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應當遵循的原則

    (1)教學思想和觀念應與時俱進,加強學生自主性和個性化的培養。清初畫家石濤曾有一句經典的名言:筆墨當隨時代。意就在于作畫應當要根據時代和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變化,進行發展性的和變化性的思考和創新,只有這樣,畫作才有了不斷提高和發展的生命力。所以,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觀念都應該緊隨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不斷的提高和更新,與時俱進。

    設計素描教學本就是一項創新性的教育工作,只有我們擁有獨立的人格,自主的思想,和個性化的表現手法,才能逃開臨摹別人作品,避免重復和雷同,創造出屬于自己,具有生命和活力的作品。自主創新思維能力要在學生剛入學的初期就進行培養,讓學生擁有創新的意識,懂得獨立思考,探索,建立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知識體系,擁有個人的見解和看法,不盲目,不跟風,獨樹一幟。

    (2)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藝術素描課程有它的獨特性所在,課程的設置上,除了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增加廣度和深度之外,還要強化藝術專業的特色。造型基礎課程是以素描和色彩課程為主的,所以扎實的造型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傳統的造型基礎課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下,盲目的追求扎實的造型基礎,只會占用大量的課上時間,學生學到的也只是臨摹技巧,也是重復中的熟而生巧,思維得不到開拓和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重新設立素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但是重新設立也并不是要完全的舍棄掉傳統的體系,而是注入更多更新的觀念和方式來進行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教學課程體系的重新整合。

    過去,傳統的造型基礎課程主要是通過寫實的方式來培養學生認識和表現客觀事物的能力,學生雖對事物的表象刻畫的惟妙惟肖,但卻不能認識這表象之下,更深層次的本質和內涵。所以,在基礎課程的設計中,應當注重對形態元素的初步發現,認識,理解,表現和重組,能夠讓學生往深處挖掘和探索,了解表象之后存在的深層本質和精神內涵。想要走向藝術設計,對形態造型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據藝術素描專業的方向,提取出形態構成規律的核心能力來對學生進行重點訓練和培養,使學生們能在造型基礎學習的同時,明白專業培養的方向,在學習基礎寫實的造型方法的同時,自主發現更多可以成立的具有創造性的表現手法。在這個過程中,開拓想象力,培養自主創新的思維能力,提高創造力,完善自身的設計知識體系。

    3 設計素描教學中自主創新思維的構建方式

    在分析和借鑒了國內外優秀設計院校的先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嘗試提出設計素描教學中自主思維能力的構建方法,拋磚引玉。

    3.1 課程內容本身應富有創造性

    后現代主義課程專家多爾指出:“適應復雜多變的21世紀的需要,應建構一種具有開放性、整合性、變革性的新課程體系。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體系的載體,而成為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發展過程;課程發展的過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不再是完全預定的、不可更改的?!?/p>

    設計素描是研究視覺形象,在教學中,除了要進行素描訓練,讓學生認真感悟對象之外,還要注重增加一些設計的意識形態,設計內涵和審美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從宏觀、整體和系統的角度認識藝術素描和設計之間的聯系,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得到素質的全面提高。

    3.2 實踐教學中培養自主創新思維

    教育家梅紐因曾說過:“學生的動力首先還得來自于學生,這一動力正是我們必須從他們身上去發掘的?!彼?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就必須要讓學生自主的參加學習活動,這樣才能自主的獲取知識和靈感,個性和創新。

    (1)注重學生自主創新思維的啟發和培養。藝術是創造,是創新,而不是照貓畫虎,一件藝術作品的生命就在于它的與眾不同。獨創性的藝術作品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尋找和刻苦探索,用有自己創新的想法和思路,并能夠具體的表現在畫面上,傳達給欣賞的人。這個過程是需要學生不斷的學習訓練,不斷的積累,敢于打破成規,推陳出新。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引導和鼓勵學生應用自己的創意思維來創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觀察力,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自覺的形成觀察記憶,想象創新,情感傳達的思維方式。正如阿斯海姆說過的一句話:“一切知覺中都包含著思維,一切推理都包含著直覺,一切觀察中都包含著創造?!?/p>

    (2)有目的的進行自主創新思維的訓練。首先,要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藝術素描。藝術素描是在借鑒和融合傳統繪畫素描藝術精華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設計藝術學科的特點形成的視覺造型藝術科學。藝術素描作為一種傳遞設計創意,交流設計方案的手段和語言,它始終是為設計所服務。我們在進行藝術素描訓練的時候,要通過對事物各種不同特征的相互比較和聯系,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的分析,通過對事物表象的觀察和內在形式內涵的理解和聯系,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將自己的理解和情感用藝術素描的形式表現出來,呈現出擁有嶄新的生命力,新的視覺沖擊力,既和諧又有表現力的藝術畫作設計;其次,要打破常規的素描表現形式。這就需要教師正視學生之間的思維差異,根據學生的個體思維,不斷的改變和創新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獨立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例如,在靜物寫生時,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把勁舞擺放好,讓后讓學生進行如實的臨摹。但是如果我們更“懶”一點,只是簡單的把道具物體對方在桌子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畫面需要,審美要求來進行挑選,搭配,這樣創作出來的畫作,會更能體現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意圖。雖然對象只有一個,但是它的呈現方式卻是千差萬別,百態千姿。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作畫的情緒,而且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擴展思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自主風格的藝術素描。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想象,摸索前行,拋棄熟悉事物帶來的形體情感束縛,把他的陌生因素挖掘出來并強化表現,就能呈現新的視覺形象。

篇8

關鍵詞:變式教學 創新教育 實踐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大力倡導創新精神和狠抓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變式及其教學。下面本人對在變式教學中的幾個原則和幾種類型課的變式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1 變式教學的本質含義

數學的變式教學就是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背景從多個方面變更所提供的數學對象的素質或數學問題的呈現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質特征時隱時現而本質特征保持不變的教學形式。

這種教學形式中有兩點應該十分明確,即:(1)變式教學中的所說的“變”僅僅是變化數學對象或數學問題中非本質的東西,如概念、定理、題目結構等的不同表達形式。而本質的特征則保持不變,做到萬變不離其宗。(2)變式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題目情境變化中,能概括出有關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及一些數學思想方法的本質特征。

2 變式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通過創設合理的、有挑戰性的變式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興趣,就會以一種積極進取、聚精會神的狀態對所學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加工,知識掌握的效果就好。通過變式練習,教師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了一個階梯,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合理的新知識。對于每一個變式,通過在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討論,促進課堂的民主、和諧,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學中,變式練習是傳統練習和創新的中介,教師通過變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教師通過改變問題的情境、改變問題的條件、結論或是圖形的關系,讓學生探索,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通過“一題多解”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而這種發散思維正是創新的基礎。

3 變式教學應遵循的若干原則

變式教學實施要取得成功,遵循下面幾個相應的原則是必須的,即:

3.1目的性原則

對于同一則材料,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變化。不同的變式其目的和作用也不一樣,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和需要,決定變式教學的形式和手段,這是變式教學的關鍵。只有明確了教學的實際需要(即實際教學目的),我們才能明確教學的實際需要,明確哪些是本質特征,哪些是非本質特征,從而明確什么可以變,什么不應該變,讓變式真正為教學服務,而不是形式上的熱鬧。

3.2啟導性原則

在變式教學方式中應該堅持啟發式教學觀念,注意變化過程中的向導作用。這是變式教學的實施方式。只有按照這一方式,我們才能讓學生的思維依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循序漸進。

3.3量力性原則

變式教學方式的變化深度、廣度和難度應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適應能力。這是變式教學成功的保證。只有確定好一定的“度”,循序漸進,我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變式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3.4適時性原則

變式教學方式在恰當的時候引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這是變式教學的技巧,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一技巧,我們才能使變式教學方式的引入不至于生硬和突然,使學生的思維平穩和諧地發展。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自然流暢,不能“拉郎配”,要有利于學生通過變式的解答,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 變式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4.1概念課中的變式教學

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學生雖然能背熟定義、公式,但對概念的理解卻十分膚淺,這些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題時,常常發生錯誤。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確定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在講清每個概念的來龍去脈后,教師還應該適當地采取變式訓練。

例如在學了“同類項”的概念后,教師可設計下列例題進一步鞏固同類項的概念:若下列每對都是同類項,試問括號內應該填上什么樣的數字或者字母。

又如在學習下面這個命題時我采取這樣的變式設問:

原命題:長方體一條對角線的平方等于一個頂點上三條棱的長的平方和。

設問1:將此命題中的長方體改為立方體,請自編一道證明題、一道計算題、一道選擇題。

這種以自編變式形式設問,寓“共性”于“個性”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辯證發現的思維能力。

4.2 例題課中的變式教學

數學教師在例題講解方面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仿”的公式化的教學,這種單純地講解和簡單地套用阻止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容易產生以死記硬背代替主動參與,以機械模仿代替智力活動的傾向。而教材中的例題富有典型性和深刻性,如何充分地挖掘教材例、習題的潛在功能是很關鍵的。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適當增加開放性變式題是完全必要的。

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第二冊復習參考題B 組第6題時:

原題:求曲線y =-4-2x上與原點距離最近的點的坐標。

本題的條件是拋物線y =-4-2x和原點以及距離“最近”,本題的本質是曲線上的點到點的距離問題,本題的結論是求點的坐標。

變式1 求曲線y =4-2x上與原點距離最近的點的坐標。(適當改變條件,強化解題方法)

變式2 求曲線y =-4-2x上的點到原點距離的取值范圍。(適當改變結論,培養探究意識)

又如運用類比方法,可有:

變式3 在橢圓 + =1求一點P,使得點P到點A(1,0)的距離最小。

通過改變題目的條件、結論、背景,或者將條件一般化,或者變換條件與結論,或者用類比法替換條件,呈現一系列的變式題,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探求各種變化及解法,極大地豐富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4.3復習課中的變式教學

復習課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系統化,同時適當地精選習題,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和方法。不少教師在上復習課時,總是讓學生做大量的習題,企圖覆蓋各種習題的解法,題海戰術必然會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后果。為了避免這一弊端,本人在復習課時采取了精選習題進行變式訓練的方式。

舉例如下:在學習了初中第二冊第179頁例1后,提出如下問題:

變式1 順次連結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的四條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

變式2順次連結對角線垂直的四邊形的四條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

變式3順次連結對角線相等且垂直的四邊形的四條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

變式4順次連結對角線不相等也不垂直的四邊形的四條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

變式5順次連結四邊形四條邊中點所得四邊形分別是矩形、菱形、正方形,則四邊形的對角線分別滿足什么條件?

學生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就可以對這章的知識融會貫通。

變式就是創新,變式訓練應該抓住思維訓練這條主線,恰當地變更問題情境或改變思維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在變式教學中,要注意不要為“變式”而變式,而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為的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多問、多思、多用、辨錯等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合理的變式情境,揭示知識本質屬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梁寧建.心理學學習與考試.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P192.

[2]吳慶林.認知教學心理學.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P228.

篇9

(1)體育教學方法理論研究很多,最突出的是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分類進行研究,這類研究層出不窮,如標新立異的分類、不同視角的層次構建等;(2)體育教學方法的實證研究多集中在對某個教學法進行研究,如探究式教學法、自主性學習法等,不能從整體上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研究;(3)把創新教育理念和體育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更是少見,在理念指導下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的研究有待深入。

二、創新教育理念的內涵及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1.創新教育理念的內涵“創新教育,特別是面向基礎教育的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的價值取向,以發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全面發展為宗旨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啊眲撔陆逃桥囵B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徑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具體舉措。創新教育理念強調教育理念的創新性,是從提高創新素質、塑造創新人格、培養創新人才出發,對教育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的理性認識與判斷,是對自己的教育理念的突破和創造,顯現出根本性、簡潔性、指導性、時代性以及系統性的鮮明特征?!皠撔陆逃粌H涉及到教育的目標問題、方法的改革和內容的調整,而且要系統地對教育進行改革,即進行教育創新以實現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目的?!?/p>

2.創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構成創新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有一點是相同的,實質在于培養人的創新素質,含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創新思維與創新人格、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3個維度。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新意識和鍛煉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是基礎,鍛煉創造能力是提尚。創新意識是創新活動的內部心理傾向,表現為好奇心、求知欲、懷疑感、創新需求、思維的獨立性等方面,是創新心理素質形成的前提。它包含創新思維,創新個性,批判思維,求異思維,好奇和興趣,獨立與獨創,自覺與果斷,自制與毅力,自信與自尊,懷疑與求真等,受學習壓力、抑郁和焦慮的影響較大?!芭囵B創新敏感度,創造創新張力,是養成創新意識的重要一環?!?/p>

三、創新教育理念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1.堅信創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創新的潛能。每個學生都能通過恰當的教育培養成某方面的創造性人才,后進生和優等生是一樣的,教師注重的是如何培養、挖掘的問題。第二,堅信學生的創新素質有層次和類型的差別。教師不能用一個模式對待所有的學生,針對不同情況,實施因材施教,對待學生個體給予彈性要求;尊重學生的興趣和不同態度,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稀奇古怪”的想法和“隨心所欲”的動作創造;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教師的教法進行質疑。

2.實施創新的教學方法

創新的教學方法與一般的教學方法既有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體育教師要—堅持系統的觀點,根據時展的需要,以教育創新為理論基礎,發展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創新教育。

發現教學法: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僅給他們一些事實和思路,啟發他們積極思考、獨立探索,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并掌握原理和規律。教師設計好教學方法,提供有效的資料和條件,提問、指導和耐心等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想象力,從本能上刺激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想學、想練并探索學練的方法和技巧。

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針對學生在實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或提出的困難,幫助他們分析,探尋解決的辦法,并進行實驗,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過程就是創新思維提高的過程。

篇10

一、數學變式學習的涵義

數學變式學習,就是變更數學問題的情境或改變思維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質特征不變的情況下,使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不斷遷移,然后予以解決的過程。

將原來的題目進行變式然后進行學習,是當今數學課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但是至今還沒有提到理論的高度、引起重視一種方法。事實上這種方法也是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的“跳板”,在現在的學習環境下不失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數學變式學習的基本過程

變式學習,一般來說其實施過程應該是“以問題為起點,以變式探究為重點,以培養創新意識為目標”。它按照“問題(范式)──變式(練習)─―創新(嘗試)─―評價(遞進)”的學習程序,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數學知識網絡,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整個學習過程,通過變式探究這個重點,注重將變式學習與創新學習相融合,以期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個目標。

(一)提出問題,為創新提供條件

提出問題,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典型問題而提出的。如定理的逆命題是否成立?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題中的作用是什么?從課本上的結論能推出哪些新結論?這一節、章內容有哪些主要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時是怎樣運用的?這個題目能推廣嗎?等等。

例如:已知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求證:AB∶AC=BD∶DC。

教師在提出的問題前,心里就始終要有“問題既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又是學生學習的終點(新問題)”這樣的一個新觀念。如何利用這個問題,就有許多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為了解題而解題,這是缺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師的方法。他們往往在解決問題前就指點學生“過點C作CE∥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E”。這種方法解決問題速度快,但是學生自己沒有思想,學生的思想是被教師牽住了。

方法二,即所謂的啟發式。教師引導:“我們現在學習的內容是什么?那么根據現在學習的內容,你可以用作平行線的方法解決嗎?”

方法三,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師肯定不是這樣處理的。他們肯定會圍繞這個問題深入分析,讓學生不但自己能得出“過點C作CE∥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E”,而且還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作平行線。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如何證明AB∶AC=BD∶DC?線段BD和CD位置關系有什么特征?既然BD與CD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有一個公共端點,象這樣的2條線段的比,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才有可能得出?如何作平行線?”

變式設問就是指圍繞數學概念的本質,設計變式題組,以突出本質特征。常見的有引入設問、辨析設問、深化設問和質疑設問。變式設問常從某個“范式”出發,層層設計問題,將思維由淺入深,有利于培養準確概括的思維能力。

上例的基本過程就是: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質疑;通過學生的“有疑”,培養學生的創新。這就是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如何進行“變式設問”的教學。

(二)變更范式,為創新開拓思路

這里范式是指數學課本中具有的思維成果,含基礎知識、知識結構、典型問題、思維模式等。把一個數學命題(習題)加以改造(或者改變條件、探求結論,或者改變結論、尋找條件,或者改變問題情境等)獲得一組變式題,稱為變更范式。這些變式題,對鞏固基礎知識、提煉思想方法、優化思維品質、提高創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變更范式的常用方法如下:

(1)等價變更:將原題的條件或結論,甚至整個題目用與之等價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題。這是由于同一數學問題常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或表達方式而決定的。這種變式方法有利于突出數學知識的內部聯系,有利于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2)逆向探求:將命題(定理、公式、習題)的條件與結論互換,構造逆命題,檢驗逆命題是否成立。逆向探求是訓練逆向思維的好方法。

例如,已知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求證:AB∶AC=BD∶

DC。它的逆向探求就是:已知在ABC中,如果D是BC上的一點,且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逆向探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引申命題:從一道簡單的命題(習題)出發,對命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更,通過“一般化”推廣命題,通過“特殊化”獲得結論,使命題向縱深化方向發展。引申命題是提出新問題的好方法,有利于提煉通法,有利于創新思維。

例題:在ABC中,如果D是BC延長線上的一點,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

引申:在ABC中,如果D是CB延長線上的一點,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

很顯然,通過這樣的引申,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就有了創新意識。同時,借鑒原有的知識,就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4)數形變換:將代數問題等價地轉化為相應的幾何問題,或者將幾何問題經恰當處理化歸為代數問題。數和形作為數學的兩個基本對象,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反映。數形變換將代數問題與幾何問題相互轉化,有利于發展形象思維,有利于培養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化歸能力。

(5)變更題型:所謂“題型”指的是題目的結構形式,也就是在一道題目中,將已知與未知及解題指令中的所有事項相互聯結起來的邏輯形式。變更題型,就是將課本例、習題的結構形式進行變更,如將封閉性題變為開放性題等。變更題型有助于理解題目的本質屬性,開闊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6)圖形變換:以基本圖形為“生長點”,通過圖形的變換得到變式題組。在幾何學習中,加強圖形的變式訓練,有利于發展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圖形變換的作用有二:一是尋找圖形的不變性,二是從復雜圖形中分解出基本圖形。

例如:已知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三角形的周長。這個題目,就要求學生能通過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行圖形變換,才能正確地解決問題。學生經過這樣的范式分析整理,一般就為“變式練習”墊定了創新的基礎。

(三)練習創新,為創新拓展平臺

變式練習,就是將練習題演變,借題發揮,一題多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通過這樣的“變”,不僅使學生鞏固記憶,而且完善了自身的應變能力、應試技巧。整節課前后貫通,緊密相連,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體系。

例如:在教學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這條弦所對弧”。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使學生弄清楚:①是直徑垂直弦還是弦垂直直徑?②什么平分弦?③弧是怎么樣的弧?④什么平分???⑤這個定理中所有的平分、垂直是由什么確定的?

首先是范式分析整理,上面的例題翻譯成數學語言,就是:“已知AB是O的直徑,CD是O的弦,ABCD,那么AB平分弦CD,AB平分優弧CD、平分劣弧CD?,F在的問題是如何改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結論?改變哪些條件和結論,這個題目依然成立?在這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改變題目的已知和結論。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他們自己通過嘗試,是可以尋找出規律的。這個題目僅僅改變已知和結論,就有6種不同的類型出現。

(四)評價遞進,為創新延伸發展

學生在自己嘗試的基礎上,通過變式練習,思維已經開始活躍,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探究數學問題不僅僅是改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結論的問題,從中的方法還有“形式變式”、“方法變式”、“內容變式”等等,要能多思善變,舉一反三。既會正向思維,又能逆向探求;既要發散思考,又會收斂思維。多向思考和研究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要通過概括、比較,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形成新解法、新命題、新觀點,積累數學學習活動經驗。新的觀點形成后,通過在班級或小組的交流、反思、評價,能夠及時糾正錯誤、彌補錯漏,以求新求異,強化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

三、“變式學習”應掌握的基本原則

新課程數學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變式學習,應該掌握以下原則:

(一)“變式學習”中的科學性原則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我們進行“變式學習”的根本目標,它并不一定強調要取得什么發明和創造(因為這與初中學生的要求太高了點),而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其創新思維的過程概括起來就是:面對現狀會發現問題,面對問題會科學猜想,會收集各種有用的信息并進行組合加工,設計出求證的方案并作論證,還要在解釋結論中學會反思評價,從而發現新的問題,變式學習要的就是這一點。

(二)“變式學習”中的漸進性原則

變式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是新型人才的一種基本素質,它是在上述科學性原則的指導下的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感悟的過程。教學中 采用鋪墊方法讓問題步步深入,用一連串小問題引領學生思維,并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來完成變式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漸進持久地發展。如果教師不掌握變式學習中這個漸進性原則,脫離學生實際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到頭來只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三)“變式學習”中的反思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