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4: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造性思維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新穎性。思維的目標,方法,過程等方面都比較新穎;
2、多向性。從縱、橫、逆三方面來思考問題;
3、多元性。善于從事物的多側,多環節,多因素,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思考;
4、開放性。全息動態思維過程,它善于大量地,廣泛地吸收外界各種信息,在與外界各種信息的交換和反饋中不斷吸收新東西,以建立自已的思維模式,調整自己的思維方法,整合自己的思維成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數學創造性思維 培養 有效教學
創造性思維在數學中應用廣泛,初中學生正好處于這種最富創造力思維的階段,新的知識對于他們而言都存在很大的內在潛因,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中,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 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為此,我做了一些粗淺的探索。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如下幾個方面闡述對這一理念的理解。
1、 數學創造性思維的涵義
數學創造性思維從屬于創造性思維,它既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又是數學中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辯證統一,它是創造性思維于數學中的體現;數學創造性思維也直接從屬于數學思維,它是人腦和數學對象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規律的過程,是數學思維中最積極、最有價值的一種形式。數學創造性思維不同于一般的數學思維之處在于它發揮了人腦的整體工作特點和下意識活動能力,發揮了數學中形象思維、靈感思維、審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優化的數學方法與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論的限制和具體內容的細節,完整的把握數與形有關知識的聯系,實現認識過程的飛躍,從而達到數學創造的完成。例如,求一次函數y=3x-1與y=-3x+5的交點的坐標,可以利用圖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數與形的聯系,又溝通了幾類知識的橫向聯系。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2、 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基本特征
數學創造性思維既從屬于創造性思維又從屬于數學思維,所以它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特點,也體現深刻性、獨創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數學思維品質。然而數學創造性思維作為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又有區別于其它思維形式的特征。
2.1 特征一
數學的發明是在形式、結構上的為數學美所控制的選擇
在數學領域中,發現或發明都是以新的組合方式進行的。發明創造就是發現各種形式的組合,并且選擇那些有用的組合加以保留利用,排除那些無用的組合。所以,發明就是選擇,而選擇是被科學的美感所控制的。
2.2 特征二
數學的創造是思維自由想象基礎上的構造
數學創造性思維需要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對象極大的簡化和純化。數學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思維的自由創造物與想象物,它以邏輯上無矛盾為必要條件。因此,沒有一種心理機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內在的本質。想象能使人開拓嶄新的思路,開創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領域,提出新的假設和理論。想象與構造是基于深刻邏輯分析基礎上的高度綜合。想象推動創造,創造得益于想象。
2.3 特征三
數學的發現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
數學規律的發現既要靠直覺思維、形象思維,也要靠邏輯思維。既要靠發散思維也要靠收斂思維。數學推理既有歸納推理,也有演繹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得猜想,靠邏輯推理來證明。
3、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途徑
篇3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高中;教學改革
一、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1.順應時代要求。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其典型特征便是科技創新在經濟增長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未來人才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從而決定教育必須以培養創造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其核心也就是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果高中教學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那么學生就沒有綜合能力可言,這就要求高中課程作必要的調整,應當充分重視高中歷史課的教學,且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高中歷史課程應使學生獲得基本的高中歷史知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高中歷史課程應避免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克服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高中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課程內容的選擇應體現時代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減少艱深的高中歷史理論和概念,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采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興趣。
3.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敢于質疑,學生在學校想與同學、老師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這點有利于形成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交流學習氣氛。敢于質疑、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學習所提倡的。因此,高中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二、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1.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內部動因和力量,它是個體發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內在動機來自于學習者對某一學習內容或學習任務的濃厚興趣。外在動機則是來自于外界影響,如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內在動機是語言學習取得長遠成就的重要前提。一個人的動機,總是同他滿足自己的需要密切相關。學習動機的實質是學習需要,這種需要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因教學內容的不同,應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提高高中歷史的教學效果。
2.引發學生多角度探討問題。知識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產生的必要條件,但知識并不等于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中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啟發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創造性思維。在高中教學中,課堂提問要有科學性。所提問題應當是開放性的,能引起發散思維的。只有在學生通過思考后,教師再啟迪誘導學生得出答案,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才能使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所表現。
3.引導學生大膽的去思考。引導學生大膽去思考,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進行討論和爭辯,在教學中安排適量的討論學時,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歷中教學中誤區較多,有的同學容易走進誤區,老師要抓住契機,指導同學們及時糾正。同學們求知欲望都比較強烈,讓大家課下積極探求、查閱資料,進行論證和批駁。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4.充分利用史料激勵學生思考。新編高中歷史教材比以往更重視史料的編輯,創設高中歷史情景,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興趣,激勵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由此產生積極思維的氣氛;通過補充史料,加強高中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全面的認識某一高中歷史事件、高中歷史人物,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性;通過探究史料,對史料的質疑問難,思考分析,從而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研究高中歷史的能力,進一步的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刻性。
三、結語
創造性思維作為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受陳規陋習束縛,對舊有結論的否定并獨立自主地探索和判斷一切問題。而在高中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特征表現在思維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能力和創造性人格,讓他們具備創新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潤華.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湖南教育,2008(1).
[2]趙登明.高中歷史教學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1).
篇4
創造性思維,即獨立、創造性掌握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造出對社會有價值的新思維成果的能力,對學生而言,即是能自覺運用自己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去探索、發展和掌握知識的能力,表現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滿足于一般的結論,而是廣泛地、深刻地進行思維,提出心得過程中,必須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培養探索精神,奠定創造基礎
要實現思維方式的轉化,首先必須使學生具有各種轉化的心理品質,而這些心理品質的核心則是探究心里。實踐證明,創造性思維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識的基礎上。在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它需要學生的感覺、知覺、記憶等特征將已知的知識、方法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有內在本質特征系統的系統思維結構,隨學生的“系統思維結構”的擴充,其創造性思維的領域也就更寬廣,獲得創造性成果的成功率也就越大。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加強發現的因素,特別是在教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能通過觀察、計算、思考、討論發現的重要公式、定理,應力求巧妙地讓學生發現而得出結論,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體現著創造性思維。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造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指出:“一個平庸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優秀的教師教人發現真理。”善于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發現問題,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至關重要的。
現行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結構體現著創造性思維過程,它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感知、體會和借鑒。為了激勵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應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問題和不同層次的學生,恰當地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然后再逐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情境是圍繞個體并對其發生影響的外部環境。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接受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改造環境,并在改造環境的過程中同時改造自己。因此一個良好的情境,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基礎之上的。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方面,必須充分發揮教材的創造性因素,以激發學生進行創造思維;另一方面,教學中要激勵學生進行創造,對已知的知識和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形成新的系統思維結構,從而產生靈感,使之表現為新發現,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三、設置創新情境,增強創新能力
在培養指導精神,創設問題情境的同時,必須相應地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經常如此,學生才能進入創造性思維的大門。
創造性思維有三大特點:即事端性、伸縮性和新穎性。創造性思維的三大特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相互滲透又緊密聯系的。因此,在創新問題情景時要從這三個特點出發,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克服思維定式的消極影響,訓練思維的伸縮性。訓練思維的伸縮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變換題型,訓練思維的多端性和新穎性。思維的多端性是指通過一種思維方式可產生大量的新假設;新穎性是指通過這種思維可以找到途徑,僅依靠一種證明方法來培養思維的多端性和新穎性是不夠的,還需引導學生發掘所有學知識來求得結果的方法。
篇5
關鍵詞: 創造性思維 靈感思維 多元化 音樂欣賞 審美心理
一、創造性思維的多元內涵
創造性思維又稱創新思維,是人類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創見性的高級精神活動。由于它可以提供新穎獨創而有價值的思維成果,因此是開拓人類未知領域,進行科學研究和藝術活動,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創造性思維的總體特征是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盡管目前心理學界對其結構研究表述不一,但已達成兩個共識:其一,創造性思維是人區別于其他動物所獨具的一種高級心理活動。其二,創造性思維具有多元化的結構內涵,不同的活動內容(如藝術創造)創造性思維也不完全相同。就音樂欣賞而言,其創造性思維必須建立在聆聽感知的基礎上,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但當對音樂感受從情感欣賞上升到理性分析階段后,又必須有一定的邏輯思維的參與。
當然,創造性思維主要有發散性思維和集合性思維兩種成分,其中發散性思維上不按常規,尋求變異,多方找答案,具有流暢、變通、有效等特征,因此是重要的。而集合性思維是根據已有的信息,經過分析判斷獲得正確答案的思維,具有集中、求同、獨立等特征,二者相輔相成。
靈感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突發、獨創和模糊等特征。頓悟是靈感孕育成熟的標志,故靈感思維也叫頓悟思維。在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靈感思維起著突變和飛躍的作用。如作曲家在構思音樂作品時,往往會突然從心靈深處迸發出特有藝術魅力的嶄新音樂主題或旋律,這就是靈感思維的表現和結果。所以,靈感思維具有明顯的創新因素。音樂欣賞中的靈感思維是存在的,有時還超越音樂范疇,給審美主體帶來頓悟。如物理家愛因斯坦在研究相對論的最后關頭,是他自己演奏的小提琴音樂給了他靈感,產生了“相對論”。
創造性思維蘊含的直接性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集合思維、靈感思維等,呈現出綜合而復雜的有機結合狀態,不同性質的創造性活動會有不同的側重結構,絕不是單一的思維綜合模式。此外,必須指出的是: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是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前提,沒有本專業的扎實素養,創造性思維將會變成無意義的“天馬行空”式的思維是絕不能轉化為創造力的。
至于音樂欣賞中的創造性思維除了遵循以上規律之外,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的積累也是十分重要的。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是很難展開有意義的聯想和想象的,也就無從創造性地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是音樂創造性思維的一種特征。
二、音樂欣賞是發散性思維和集合性思維的并存
在音樂欣賞這種審美活動中,通過音響激起情感體驗,從而展開想象的和聯想。這一心理活動既遵循一切文學藝術欣賞過程的普遍規律,又有音樂審美的特殊內涵。造型藝術的欣賞是以視覺形象為依據,文學欣賞是以語言和文字所描寫的人物形象和客觀事物為依據,它們都有產生想象、聯想的具體對象和依托,都是在作品內容確立的“實體”范圍內進行再造想象的。但音樂欣賞的對象是看不見、摸不著,又沒有具體的語義內容(歌曲的歌詞是文學性質,也是音樂和文學的綜合藝術),存在表現內容不確定的美學特征,因此,音樂欣賞中的想象、聯想更為自由、更為廣闊,不僅有再造想象因素,而且具有創造想象的成分。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聯想。所以,德國的康德把音樂稱為“自由美”,此外,黑格爾認為音樂的“中心內容就是主體性”。
在音樂欣賞時想象、聯想等心理可按照思維網絡運轉,就需要可能展開全面的、開放的、廣泛的思維活動。這種發散性思維可使同一首樂曲在不同聽眾的心目中產生不同的音樂形象,而這些音樂形象絕不相同。如在聆聽《十面埋伏》時每人都會根據小標題創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審美意象,是一種極其自由的審美享受。有的教師把樂曲的小標題畫成風景畫,讓學生看畫聆聽音樂,結果是學生雖然形成音樂和視覺形象的聯系,但極大束縛學生的發散思維。這說明片面追求形象思維定勢,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必須指出的是:音樂欣賞只有發散性思維是一種殘缺,必須輔以集合性思維,才能完成從感性欣賞到理性欣賞的全過程。這不僅是因為一個完整的創造性思維構成必須由發散和集合相輔相成,而且因為音樂是現實生活在人們思想情感上的一種審美反映,音樂是有一定內容的,特別是在絕大多數的標題音樂中,其內容是確定的,如果發散性思維太離譜,而不能回到集合性思維上,往往會產生錯位的答案。我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協奏曲《梁祝》播放給不熟悉此曲的學生聽,然后在紙上寫出此曲表現的是什么內容。結果有多種答案,如浪漫愛情、抓壞蛋等,而真正寫出的只有一個平時經常聽音樂,了解此曲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自由想象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但卻不能肯定他們給出的答案都是正確的。這不叫和學生“作對”,而是引導他們善于將發散性思維和集合性思維結合起來思考問題,這是發展音樂創造性思維的科學途徑。
三、音樂欣賞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統一
和所有的藝術審美活動一樣,音樂欣賞必須從直覺感受出發,通過音響激起想象、聯想,從而進入形象思維過程。和其他藝術欣賞相比,音樂形象思維是以音響激起的感情體驗為基礎的。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情感積淀、文化修養不同,因此感受音樂時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正如音樂家柯克在《音樂語言》一書中轉引興德米特觀察聽眾對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不同反映:“一部分人似乎在群眾感到深深的憂郁;另一部分人感到是一首罵人的詼諧曲;第三部分人則感到這是一首具有壓抑情緒的田園曲。”這一方面說明了音樂表現內容的不確定性和音樂欣賞中發散性思維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證實了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有人認為“音樂形象實質上就是情感形象”,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從審美心理看,音樂欣賞中的形象思維絕不會停留在情感體驗階段,它可憑著情感體驗和生活經歷的積累,通過聯想、想象等心理過程,再造、重組出新的審美意象,這種審美意象的孕育成熟過程就是形象思維的創造過程。聽者可伴隨音樂音響的流動,在腦海中自由地演繹出許多生動的畫面。這種形象思維創造的自由性和能動性是其他藝術不能比的。雖然有的音樂美學學派對音樂形象持否定態度,但音樂欣賞作為一種藝術實踐活動無一例外地要用形象思維仍是更多學者的共識。特別對中小學生來說,音樂是可以感知的,音樂是有內容的,首先必須通過形象思維將他們引入音樂殿堂。鑒于中小學生生活閱歷淺,缺乏對客觀世界的直覺經驗積累,因此,借助歌詞、音樂標題乃至文字(語言)說明等非音樂因素建立起溝通形象思維的橋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音樂欣賞的目標不單純是感官的和情感的愉悅,而必須實現精神的升華和理性的領悟,因此要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輔以邏輯思維,使該感官—感情欣賞能上升到理性欣賞層次,使生動形象的感性體驗和準確深刻的理性認識完美地結合,以實現審美心理活動的完善和飛躍。音樂欣賞中的邏輯思維主要表現在對作品的理性認識與分析方面,它不僅包括音樂內容在通過形象思維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從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如調式、旋律、曲式、和聲、節奏等)方面進行分析。在交響樂等嚴肅音樂中(如貝多芬的交響曲)還包括哲理性的領悟,從而對音樂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準確的審美評價和論述。
從上述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完美的結合過程來看,無論是情感的體驗,還是對理性的理解,都離不開“三度創造”的因素。人們常常把音樂欣賞說成是“三度創作”(作曲為“一度創作”,表演為“二度創作”),無疑是對音樂欣賞和創造性思維密切關系的有力論證。當然,音樂欣賞仍是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嬰幼兒童對音樂的認識,很難展開理性認識和分析。可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情感體驗的豐富,對音樂理性的欣賞逐漸加深,審美心理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四、從多元性的審美心理中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音樂欣賞的創造性思維內涵不僅是多樣的、復雜的,還有依靠協調作用。形象思維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而發散性思維是產生創造心理的核心機制。兩者占有重要位置。邏輯思維、集合思維、靈感思維有機結合,才可使創造性思維有明顯效果。我們應全面地看到:音樂欣賞中的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多元一體的審美心理機制,其中多種基因辯證依存,不同的音樂類型、不同的年齡層次其各種基因所產生的作用就有所差異。例如歌曲、標題音樂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而無標題音樂形象思維帶有更多的主體自由性,發散性思維更為突出。我曾做過一個實驗:將有標題音樂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讓八年級的學生去聽,最后結論卻不同。有的學生說小提琴好聽,有的說大提琴好聽,還有的卻說大鑼好聽,是什么讓其有不同的說法呢?當然是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梁祝》取材于民間故事,作曲家并沒有通過音樂復述故事的意圖,而是根據音樂發展的邏輯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并把它們作為樂曲的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的內容,以表現梁祝的忠貞愛情和他們對封建宗法禮教的控訴、反抗,在作品中樓臺會中的一段音樂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對奏分別是梁、祝依依惜別時的感情交流,這是音樂抒情的一種方式。這種音樂抒情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完美結合。
在“草橋結拜”中突然出現了不協和的大鑼,打破了所有音樂的和諧,學生的反應是不好聽,甚至可怕。那么這種不協和的大鑼就代表封建勢力的到來,最后“化蝶”音樂又回到重復主題音樂之中,讓學生通過對《梁祝》的分析,尋找多方答案。這時發散性思維對學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生對音樂作品會逐漸加深,從多層次的審美心理上培養其自身的創新思維。特別是中小學生欣賞音樂時,以對形象的聯想、想象為主,其發散性思維十分活躍,應鼓勵其創新精神,但由于知識、生活積累不足,大多須回到集合思維中尋求正確答案。成年人聆聽音樂時,所產生的形象思維與主體生活經驗密切相關,既有個體差異性,又有群體共識性。至于交響樂等高雅音樂更容易為文化修養于生活閱歷豐厚的知識層人士所青睞與享受。
當我們粗略地探討音樂欣賞與創造性思維的關系和創造性思維活動規律后,則感到當前在音樂欣賞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理念與實踐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必須澄清:
發散性思維不等于創造性思維:二者是被包容與包容的關系,有密切的關聯,但不能合二為一,不能畫等號。創造性思維離不開發散性思維,但僅有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也就成了空中樓閣,難以生成及生效。但在有的文章中將二者混為一談,認為只要啟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是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這顯然是認識上的片面。正是由于不了解創造性思維的豐富內涵,因此在實踐上出現了“只要發散,不要集合”的偏向。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貴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但最后大多要回到集合思維上,以獲得正確的答案(特別是因為中小學音樂欣賞曲目大多為聲樂作品及標題性音樂),獲得正確的音樂知識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方式,它有啟迪智慧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開拓進取、創新求異的精神,但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創造能力。有時通過聆聽音樂還會萌發和獲得超音樂的靈感。但各種創造力的培養是一個較為龐大的并帶有較強專業性的系統工程。泛提音樂欣賞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是不夠準確的。
總之,音樂欣賞與創造性思維關系極其密切,但必須正確全面地認識它、科學合理地處理好二者在教學中的實踐,以促使審美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2002年各期.中國音樂教育.
篇6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為社會和高一級學校輸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投入教學改革,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改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新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建立為“創造性而教”的信念,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的同時,高度重視和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更新觀念
一、初中物理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造性思維是指認識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下,以頭腦中已有的信息為材料,通過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借助于想象與聯想,直覺與靈感等,以漸進性或突發性形式對頭腦中的現有知識和信息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從而產生新觀點、新設想的過程。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新課程體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主旋律。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驗證物理定律,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提問、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聯想能力、展開科技興趣活動等幾條途徑來實施。
二、更新觀念
關于創造性的研究,心理學認為大多數人都具有創造的潛能,這種能力并非少專家所特有。 “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們的學生個個是人才,人人能創新,人人可成才。樹立這種觀念,就要求我們教師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正確認識、評價學生,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創造力,是每個學生都具有的一種創造能力,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觀察、實驗、操作,還是記憶、理解、思維,時時都有創造的火花閃現,學生無論是在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處處都有創造的行為表現,需要我們教師去發現、去引導、去培養。
正確認識學生,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思維特征,是我們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具有創造學習潛能的初中學生有以下一些個性特征及良好行為表現:
(一)創造性學習的個性特征
1、好奇心強,好動手;2、興趣廣泛,對各種學習和活動都感興趣; 3、敢于發言提問,勇于質疑發難,愛鉆“牛角尖”,常想把老師問住難倒;4、有自信心,但不固執已見;5、樂觀、積極向上,有進取心,不怕失敗,不怕挫折;6、虛心樂意接受意見和建議;7、愛幻想,聯想豐富。
(二)創造性思維特征
1、觀察事物細致;2、富于想象力;3、對事物反應快,容易受到啟發; 4、善于假設,能運用假設的辦法,引發思維,尋求問題的解決; 5、喜歡用新穎的或者異常的方法解答問題;6、理解問題深透,自學能力強;能自覺探討問題,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熟練地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三)創造性學習實踐行為表現
1、學習扎實,肯下功夫,會利用時間; 2、敢于大膽實踐,急于求新; 3、在學習中,喜歡一氣呵成,有不完不罷休的的勁頭;4 、自理能力強,學習、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自己能辦的事情自己辦。
三、訓練發散思維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有了興趣不等于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的。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更能使學生容易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和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必須建立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課內要狠抓“雙基”的教學和訓練,廢除注入式,提倡啟發式。講要精,學要透,練要巧,用要活,減輕學生那些不必要的負擔,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學好課內的基礎知識,練好基本技能,使學生有能力打開分析問題的思路。其次鼓勵學生求異和發散。求異思維是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課外科技活動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它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營養及良好的情緒和環境。而且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創新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新技能。
結束語
改進物理教學,為創造性而教,培養創新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培養創造性人才是教育的終點行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達到終點行為的經常任務。學生的創造性是可以通過培養發展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自己首先就要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創新精神、責任感。只要廣大教師努力探索,積極實踐,堅持不懈,一定能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物理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啟迪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學習與創造、模仿與創新、理性與幻想有機地結合起來,就一定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平面設計;創造性;思維
眾所周知,創造性思維是產生新思想、新假設,是運用新穎、獨創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有人說,創意思維是教不來的,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十分準確。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是可教的,正如心理學中思維的特征是可操作的。堅實的知識基礎、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引導學生發現、探索和創造的新境界。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創意設計人才,這就要求中職院校不僅僅要培養技能型人才,更要培養既懂創意又精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只有底蘊、有文化、有特色的設計作品才能贏得企業和大眾的關注和喜愛。縱觀中職學生的平面設計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作品構思簡單,模仿的痕跡較重,其作品中很難發現吸引眼球的亮點。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培養,學生不能將廣告訴求與設計本質相聯系,更難產生創造性的思維成果。一幅作品失去了創意,就失去了靈魂。因此,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一、讓廣博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設計者的想象不同于純藝術的幻想,是設計者把想象利用表現技術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象塑造的過程,是大腦中空間立體想象的構想被及時捕捉并被圖紙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過程。要想把腦中所形成的形象、色彩、質感和感覺落實到寓意豐富,真實感強烈的事物,傳達正確的信息,就要將標題、內文、背景、色調、主體圖形、留白、視覺中心等元素有機結合,運用表現和藝術的刻畫達到作品的真實效果。這一切的基礎是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能、敏捷的思維、豐富的經驗、非凡的洞察力判斷力和不平常的人生經歷。
中職學生因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對社會文化、民族特征、地域文化、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等的形成不夠完善,不同的社會文化差異直接影響到不同民族、地區的人們對平面設計的認同心理不同。由于不同文化成長環境因素的差異,課上教師要通過案例分析、精品鑒賞和創作實踐等方法,讓學生多方面了解地域文化知識和民族傳承,課余鼓勵學生積累和收集相關材料,通過電視、報紙、雜志、各類書籍、互聯網及現代化通訊設備關注和收集創意新穎的設計作品,積極投身實踐與創造性勞動,豐富文化知識,提高術修養,增加審美趣味和發展創造力。
二、讓想象插上夢幻的翅膀
想象力是人類憑借記憶所提供的材料加工,從而產生新形象的思維能力,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在思維的過程中積極想象甚至是幻想,引導學生創造新事物。教師可以運用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造性,發散思維最能代表創造性的特征。例如,在課堂上,教師提出“英雄”一詞,讓學生進行聯想與之相關的詞匯,以這個問題為中心,使思考的方向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越多越好的答案,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往往由英雄可以聯想到美女、偉人、超人、白馬、狗熊等,再從這些事物分別聯想,如美女又聯想到服裝、護膚品等,偉人聯想到等,再進行多方位聯想與思考,會形成一個蜘蛛網式的思維模式圖,想象不受任何限制,就像插上了翅膀,從一點向四面八方飛翔,然后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奇,既出乎預料又合乎情理的
答案。
三、讓頭腦風暴凝聚團隊精神與求知欲
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說明人多方法多,教學中可以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集體的智慧。頭腦風暴就是每一個人都能暢所欲言,提出創意構想,從而產生盡可能的觀點,即使有些觀點天馬行空,但也可以突破思維局限,集思廣益,達到更高的創造性協同水平,對于創造性活動具有非常大的使用意義。
篇8
歷史教學創造性思維必要性策略創造性思維主要指的是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來對事物進行創新,進而獲得新穎思路的一種創造性思維。初中歷史學科的知識具有綜合性、過去性以及具體性等特征,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還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已經針對于中學歷史教學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在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面還是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歷史學科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在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必須要發揮重要作用。歷史新課改標準當中曾規定,在進行歷史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準確把握計算歷史年代和歷史圖表的使用技能,要求學生具備初步的閱讀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最終達到全面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這就表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初中歷史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但就目前的現狀來講,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歷史教師的專業性不強,許多初中階段的歷史老師并非歷史專業文憑,而是學校隨機分配和安排的,即使有些老師是歷史專業出身,但是其在教學方面還是沿用以前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乏創造力。此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順應時展的必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的創新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要求未來人才必需要具備高度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也決定了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
1.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
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條件,而這種條件的產生則主要依賴于教師創設的啟發式教學情境。因此,我們首先要將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究知識,確保知識的傳授具有啟發性。在上課開始的時候,教學不再是單純的陳述知識,而是提出問題和導讀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的主動創造提供必要的心理和外部條件。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允許學生交流、討論,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處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當中,以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拓展。在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本次課程的內容進行梳理,將歷史事件的脈絡和走勢理清,幫助學生總結和思考。此外,教學必須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盡量消除或是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鼓勵學生創新。
(2)引導學生大膽思考
在教學當中適當安排實踐和討論學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個人見解,對于思維走進誤區的同學,教師要抓住機會,指導學生及時糾正。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十分強烈,鼓勵學生課外探究和思考,對歷史知識進行批駁和論證,不僅能夠訓練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激發學生的聚合、發散思維
(1)引發學生多角度思考,提高思維的流暢性
思維的流暢性指的是對刺激做出流暢的反應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項目越多、反應越迅速,則思維的流暢性越好。一般來講,歷史現象和內部之間存在著各種復雜聯系,歷史的發展過程也存在各種原因,所以在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一方面要求學生細微活動要迅速、暢通,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通過假設和變式,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
思維的變通性指的是對刺激隨機應變的能力,這是發散性思維的第二特征,即在面對問題情景的時候可以隨機應變,不拘泥于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當某一思維受阻時,可以進行思維的快速轉移。所以,要想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首先就要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正向思維的機械性,有效活化學生思維。其次,要重視對側向思維的訓練,即通過對近似知識的類比,使學生獲得新的啟迪。在實踐教學當中,可以充分利用變式和假設,迫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3.鼓勵史料探究,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深化
通過史料教學,可以激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引導學生探究史料,增強其研究知識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一般而言,史料是過去人們對于某件事物的看法,寫史料的人員一般都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上發表觀點,因此,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如何通過史料來進行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基礎史料,讓學生對其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思考,然后引導學生探究史料實在何種情況下,寫作者以何種目的寫出來。通過課堂思考和討論,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最后在教師的點撥下形成學生自己的見解。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學生死記硬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變化。
4.正確處理接受學習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系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時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經過多年時間證明的結果,但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并非完全拋棄過往的接受學習,節節課都讓學生獨立思考。接受學習是人類固有的思維模式也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建立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生。由于歷史課堂的教學是對過去人類活動的探究,因而接受學習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一個個發展階段,其思考問題的方式并不成熟,因此在面對難以理解的問題時,依然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所以,在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當中,要特別注意將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郭瑞清.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創新精神的培養\[J\].才智,2009,(22).
篇9
關鍵詞:數學教學;思維的創造性;思維訓練
一、思維的創造性是思維品質的重要特征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思維活動的創造精神,是在新穎地解決問題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品質。它是個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指導下把頭腦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組合,產生的具有進步意義的新設想和新發現。它不同于傳統的舊模式,與教師平時講的內容容完全不同。這種思維特征具體表現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突然發現教師所講例題的其他一些解法,發現教材定理的另外證明方法等。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創造性思維是在可供選擇的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中,找出最優解決方案的思維過程。
二、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學生自主學習、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思維創新是中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重要能力。面對求知欲極強又極易接受新事物的初中學生,新的構思可以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提問的學習能力,新的形式可以幫助他們靈活運用、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新的內容可以促進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創新教育是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要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對于正處在智力開發最佳時期的中學生來說,實施創新性教育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數學課堂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突出趣味性、探究性、過程性和實踐性,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直接感受并經歷知識發現的過程,從而為體驗搭設支點,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培育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教育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要有效地培養出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教師首先要先轉變教育思想、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所謂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所以,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的核心就是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三、中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1.培養學生以完備合理的知識結構來形成和發展創造性思維。一位數學家曾指出,數學發明創造是識別、選擇、重新組合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們講合理的知識結構有利于學生新知識的同化,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要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就必須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體系合理化、科學化并具有系統性。只有當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合理化,才能達到思維方式的科學化,進而創造性地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2.通過創設自由愉快的學習情境來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我們的教學中,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體會真實的問題,得出合理的猜想,并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檢驗猜想的正確性,使數學的教學活動成為具有無限樂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體會成功的喜悅,這樣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盡力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敢于想象、提出問題,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能。這種自由愉快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心理品質。
3.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思維訓練,啟發創新意識來培養創造性思維。在數學教學中,可根據數學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計劃地開展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在思維訓練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發散性思維訓練。發散性思維主要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去觀察和分析問題。數學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來源于發散思維,它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成份。在數學教學中,為防止思維程式化,對于一些問題,盡可能變化為已知條件,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揭示數學問題的層次,又可以充分展現學生自身的思維構想,讓學生從中吸取數學知識的營養。
(2)開拓性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的一個特點是能開拓出不同于一般的有效解題方法。為此對概念要一義多析,對試題要一算多法,對應用題要一題多變和多解。要注重中介思維能力訓練,提高直覺想象能力。例如,通過類比,迅速建立數學模型,或培養聯想能力,促進思維迅速遷移,都可以啟發直覺。我們還應當注意猜想能力的科學訓練,提高直覺推理能力。
篇10
1 創造性思維的內涵及其特征
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帶有創見的思維,簡單點說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造思維,一般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盡管這種思維結果通常并不是首次發現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維主體自身的首次發現或超越常規的思考。一般來說,創造性思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1 獨創性――思維不受傳統習慣和先例的禁錮,超出常規。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定義、定理、公式、法則、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解題策略等提出自己的觀點、想法,提出科學的懷疑、合情合理的“挑剔”。
1.2 求異性――思維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出奇制勝。在學習過程中,對一些知識領域中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方法,不信奉,特別是在解題上不滿足于一種求解方法,謀求一題多解。
1.3 聯想性――面臨某一種情境時,思維可立即向縱深方向發展;覺察某一現象后,思維立即設想它的反面。
1.4 靈活性――思維突破“定向”、“系統”、“規范”、“模式”的束縛。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于書本所學的、老師所教的,遇到具體問題靈活多變,活學活用活化。
1.5 綜合性――思維調節局部與整體、直接與間接、簡易與復雜的關系,在諸多的信息中進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內容具體化,繁雜內容簡單化,從中提煉出較系統的經驗,以理解和熟練掌握所學定理、公式、法則及有關解題策略。
2 創造者所應該具備的條件
創造,是人類社會賴以前進的動力,是人類智慧之最。創造,是對以往的否定,是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特成果的最有價值的勞動!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力。根據“創造成就=知識技能×智力×非智力因素”這個公式,一個人要想進行成功的創造,應具備以下條件:①寬廣深厚的背景知識;②一定的智力發展;③良好的心理品質。
3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1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首先必須轉變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創造教育,就要端正對教育對象的認識。把學生從“視為物”到“視為人”,即認識到學生是具有思維能動性強的人,把教育任務的完成,教育目標的實現看成師生雙方努力的結果。
3.2 激發學生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在我們教師的日常教學和平日工作中,筆者個人認為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一些嘗試。①語言激趣;②以美激趣;③以用激趣。
3.3 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動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保證。在我們課堂的日常教學中,教師一手包辦的做法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新一代的學生不再滿足于吃別人嚼過的東西,他們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他們需要一片更廣闊的天地。針對這種形勢,我們教師所能做的已經不是照本宣科,把知識教會就行了,我們更大的任務是去引導學生,讓他自己去動手,去思考,去研究。
3.4 注重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正如著名心理學家魯賓斯指出的那樣,“任何思維,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論的,都是從觀察分析經驗材料開始。”觀察是智力的門戶,是思維的前哨,是啟動思維的按鈕。觀察的深刻與否,決定著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
3.5 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我們要善于啟發、積極指導、熱情鼓勵學生進行想象,以真正達到啟迪思維、傳授知識的目的。想象不同于胡思亂想。
3.6 煉就學生的質疑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點。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學中應提倡學生問問題,誘導他們問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同時,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獨立地思考和分析,表現出不依常規、用新穎的求異思想和方法解答問題。
3.7 鼓勵學生求異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大膽鼓勵學生存同求異。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就曾寫過:“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的名句。存同求異就是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通過大膽猜想和逆向思維,打破常規,敢于標新立異,想別人不曾想,做前人未曾做,獨辟蹊徑,從而誘發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3.8 誘發靈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方面。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還應當應用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形式等方法去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 上一篇:審計人員績效考核辦法
- 下一篇:誠信經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