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范文
時間:2023-11-21 17:55: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很多教師認為,所謂新課程一定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所以就在自己的課堂上加入了很多內容,他在加入新內容的同時卻忽略了課本的基礎知識。也有一些教師認為,新課程改革不管改成什么樣,音樂書里的歌曲還要學習,所以就出現了第一節公開課中的完全傳統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的這幾年,筆者經常聽到這樣兩種課:第一種:某位教師上公開課,課題:七年級上第1單元《故鄉的小路》,教師教學生發聲練習,接著復習《故鄉的親人》,學生齊唱,獨唱評價;接著進入新課教學,先聽教師范唱,接著分析歌曲,節奏練習,歌曲學唱……一節課內容完成很好,只是覺得缺少生氣。
第二種:也是一節公開課,課題:七年級上第四單元《茉莉花》,一開始上課,教師就請學生看大屏幕,欣賞歌劇《圖蘭朵》片斷,接著欣賞各種形式表演的《茉莉花》,教師讓學生分析討論各種形式表演的《茉莉花》有何不同,一節課氣氛熱烈,但筆者覺得熱鬧有余,卻不實在。
以上兩節課正好走了兩個極端,第一節課完全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運用任何現代化的設施,這樣的課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一點新鮮感都沒有,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整節課都在教師的督促下前進;而第二節課又完全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沒有傳統教學的影子,這一節課視聽兼有,學生一直積極的忙著,但似乎是太“忙”了,沒有一點喘息的余地。
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好幾年了,身為一線的我們也積極的學習并實施著,但總是進入這樣或那樣的誤區。很多教師都認為,所謂新課程一定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接受更多的新事物,所以就在自己的課堂上加入了新的內容,他在加入新內容的同時卻忽略了課本的基礎知識。也有一些教師認為,新課程改革不管改成什么樣,音樂書里的歌曲還要學習,所以就出現了第一節公開課中的完全傳統的教學模式。
筆者認為,一節課只要讓學生自主的掌握了應學的知識,同時能發現美創造美就是一節好課,而形式并不重要。但是,完全用傳統教學模式上的課往往會缺少生氣,而完全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上的課有不夠實在。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呢?
帶著這個想法,筆者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帶進了筆者的課堂。在一個階段的實施中,筆者受益匪淺。
1 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并存,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記得以前用傳統教學手段上課,總有一部分學生提不起精神,也曾經問過學生為什么,學生說他對書上的歌曲不感興趣,覺得上課總是唱那幾首歌特沒勁。在教學生學習七年級上第二單元《龍的傳人》,時,筆者首先放了王力宏的《龍的傳人》的MV,全班的學生頓時都來了精神,筆者知道這節課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的討論既輕松又熱烈,學習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氣。如果筆者還是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這節課的話,一定受不到這樣的效果,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正好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這節課的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更好的促進了傳統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效率。
2 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并存,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生七年級上第二單元欣賞時,要向學生介紹管弦樂隊的組成,以前用傳統教學手段總是讓學生看著圖片,然后介紹哪個是弦樂器組,哪個是木管樂器組等等,學生在下個星期來上課時早就將學過的知識忘得干干凈凈了。而現在筆者運用了兩種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來演示管弦樂隊同時講解,用視聽的效果沖擊學生的記憶力。學生在直觀的學習方法下一般會記得更清楚。所以兩種教學結合使用,既避免了傳統教學下的不生動,又避免了多媒體教學下的不扎實,讓學生在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手段下輕松的學習音樂知識這不整是新課程的要求嗎?
3 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并存。可以促進學生發現美
《音樂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通過音樂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要想讓學生擁有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欣賞課是最容易發現美的課,以前學生為了聽而聽音樂,根本發現不了什么,現在在傳統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聽的同時可以看和音樂相關聯的圖片、視頻片段,學生從圖片、視頻中更能發現音樂的美。如欣賞八年級上第三單元《苗嶺的早晨》,根據音樂我配了一段苗族早晨的視頻斷片,學生不僅將音樂和視頻結合起來,而且通過視頻和音樂,學生發現了苗族的山美、水美、早晨的景色更美。
篇2
論文摘要:多媒體與中學物理教學整合在中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得到普遙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新課程改革的步伐。通過選取成都市溫江二中的高一和高二共198名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粉筆+黑板”教學進行對比研究,從而得出以下結果:1.接受多媒體教學的學生的成績優于傳統教學班的學生;2.實驗班的男女生的平均分差異比普通班的差異小;3.實驗班和普通班女生平均分的差異大于男生平均分的差異。最后通過訪談學生和科任教師探討出引起這些差異的原因,同時為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提供了幾點參考意見。
1引言
1.1問題提出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的應用十分廣泛,在教學、商業、經濟等各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逼真的圖像,生動形象的動畫,優美動聽的音樂,虛擬的實驗場景,可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思維。其人機互動的特點,為課堂教學高效率、高質量、演示清晰、成本低廉提供了技術保證。
中學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然而,對于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單靠觀察和實驗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如關于分子運動及原子結構的知識、大氣壓強的知識,電、磁場方面的知識等。這些物理知識所涉及的物質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中學物理教育長期以來都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來進行的,老師一般是從概念的文本意義出發,首先講述概念的內涵,然后講述概念的適用范圍,最后講述概念和其他概念的區別以加強記憶。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的是結果,對于知識、概念得來的過程太少或者沒有涉及,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沒有認清概念的實質,在學習和做題中沒有感悟物理知識的實質。沒有對物理知識的感悟和理解,使學生沒有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識,從而就認為物理是很深奧的學科。而課堂上老師對于基礎知識的教育僅僅是限于課本上的文字,將大量的時間用于難題的攻克,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圖文并茂、聲像俱佳、表現形式多樣等優點,對物理教學非常有幫助,不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現物理世界的運動規律,還可以對微觀事物進行模擬,對抽象事物進行生動直觀的表現,對復雜過程進行簡化和再現。因而將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多媒體技術畢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工具,如果在實際運用中不加注意,反而會對教學效果起副作用。所以,只有正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同時與教師的教學藝術完美結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2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已有研究成果
在進行文獻查閱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當下有眾多研究者對多媒體教學進行了研究,但都停留在對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弊端的理論探討的情況。陳貴從創設情景、化抽象為形象以及信息容量等方面對多媒體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席和朝也對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作了分析。還有很多學者都對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從理論上作了一定的探討,并沒有研究者通過實驗對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進行比較。基于此,筆者希望通過對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的對比研究來分析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劣,以期對當今的物理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1.3研究意義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學改革,關鍵在于如何切實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擺脫應試教育的羈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的目的。要實現物理教學的有效改革,引人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很重要的途徑。在此背景下,探討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在物理教育中運用的優劣,可以為新課改過程中物理教學途徑的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
2研究方法和工具
2.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法和實驗研究法,以及個別訪談法。首先通過搜集多媒體教學的相關資料,然后通過實驗教學過程,比較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區別。另外筆者還隨機選取了大約10名學生和4個物理科任教師做訪談研究。
2. 2研究工具
分別是《力的分解》和《波》這兩章的單元考試題,以及自編訪問問卷。
2. 3研究對象
筆者以自己實習的學校溫江二中的高一和高二的兩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教授第二章的內容。具體情況如下:
2. 4研究程序
隨機選取高一和高二的一個班作為實驗班,進行多媒體教學,另外一個班作為普通班,還是進行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實驗班和普通班所接受的教學內容都是初次接觸,在學習之前兩個班的對所學章節的了解都處于完全不知道的情況,并且實驗班和普通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物理學習能力都沒有差異。即在實驗前,兩個班對即將學習的章節能力是幾乎一致的。然后分別對四個班的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和普通教學兩種模式。在一個月的教授后,分別對高一和高二的兩個班的學生進行單元測試。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教學方法的差異
結果得出,高一和高二實驗班的平均成績要明顯高于普通班,而且實驗班學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比普通班高。具體情況如下:高一實驗班平均分(80分)高于普通班(73分),實驗班的最高分(95分)也比普通班(94分)高,但差異不大,實驗班的最低分(60分)顯著高于普通班(45分);高二實驗班的平均分(79分)顯著高于普通班(69分),實驗班的最高分(91分)顯著高于普通班(84分),實驗班的最低分(55分)也高于普通班(45分)。
3. 2不同教學方法下的男女生的實驗差異
從表3的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班的男女生的平均分差異比普通班的差異小;實驗班和普通班女生平均分的差異大于男生平均分的差異。具體情況如下:高一實驗班的男女生的差異(6分)顯著低于普通班男女生的差異(13分);高二實驗班的男女生的差異(7分)低于普通班的差異(10分);高一女生的差異(9分)顯著大于男生的差異(2分);高二女生的差異(17分)顯著高于男生的差異(10分)。
4討論
4. 1不同教學方法的差異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高一年級還是高二年級,進行多媒體教學班級的學生的成績得分要高于接受“黑板十粉筆”的傳統教學的學生。經過對師生的訪談,筆者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多媒體教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訪談的高一吳同學說:“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課件的精美圖片、生動形象和不斷變換的畫面、內容豐富且聲情并茂的聲像資料等,都有助于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高二的李同學也表示說:“多媒體教學能引起我們興奮、愉悅的感受,同時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和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物理這門課,我們普遍認為它枯燥無味,除了公式就是定理定律。如果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適量加人多媒體,勢必會增強大家的學習興趣。”
另外通過和科任教師交流,發現擅長多媒體教學的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能節省課堂時間,擴充學生的知識量。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方法能節省不少時間。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剩余時間講授新知識、新進展、新技術,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啟發學生產生新觀點。這在應用多媒體之前是不可能實現的。擅長用多媒體教學的劉老師說:“多媒體教學能清晰、明了、更生動地表現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同時也更容易加深學生的記憶。我們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給學生講授生僻的概念,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加深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例如,講授《原子核物理)這一節內容時,完全可 以利用節余時間把一些背景知識,如放射線的發現、居里夫婦對物理學的貢獻、中子的發現、電子的發現、原子核式結構、裂變反應以及核反應堆等知識通過多媒體介紹給學生,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般來說,多媒體教學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只要點擊鼠標,就可以進行大量演示。課堂上,無論老師多么善于表達,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而這些知識內容又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而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給學生豐富的感知、表象,化難為易,學生掌握得較扎實,教學效果會很好。川高二的于同學認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總是很抽象,傳統的教學下老師用粉筆和黑板以及語言講述總是讓我們感覺不清晰,不夠形象,甚至老師不厭其煩地講授,我們還是很難形象地理解。”
另外由于一些實驗條件不易控制,如研究波的傳播和力的分解、能量的轉化等變化問題,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問題更加直觀、形象。又如,教師在對力的作用效果進行教學時,以羽毛球打在球拍上為例來體現這個道理,可是學生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形變的過程。然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給學生展示羽毛球撞在球拍上時被壓扁后又恢復和球拍運動及發生形變的過程,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在實驗里看不清的過程,既形象又生動,同時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在物理教學上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實驗班學生的成績得分高于傳統教學班。
4. 2不同教學方法下男女生的差異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接受知識時是由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渠道獲得的,其中視覺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聽覺其次。多媒體教學在視覺和聽覺的表達方面都有極其明顯的優勢,所以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往往可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表3可以看出,比較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女生在兩種模式下的差異高于男生。這主要是因為多媒體更多的是形象教學,女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男生強,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下更適用。而男生比較擅長抽象思維,所以,在傳統教學情況下,男生的成績普遍優于女生。同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實驗班的男女生的差異小于普通班的差異。因為實驗班采用多媒體教學,女生的形象思維被充分運用,可以更好地彌補形象思維的不足,使得女生和男生的差異縮小。然而普通班更多地適合抽象思維學習,所以,女生在物理學習上弱于男生,從而普通班的男女生差異較大。
4. 3建議
綜合討論和實驗結果以及個別訪談,我們可以得出新課改下的教師必須更新思想觀念,走出計算機輔助學的誤區,讓多媒體教學在物理教學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方面發揮作用,提高學生興趣,拓寬視野,激發求知欲,使學生成為教育技術發展的最大收益者。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多種教學工具,使學生更容易、更形象、更系統地接受物理知識,而且能更好地掌握運用知識。不過,我們必須擯棄多媒體萬能的觀點。多媒體可以輔助我們學習和教學,但它不是萬能的,在很多方面它只是個輔助的作用。不能一味地認為多媒體就是可以替代老師的教學,很多老師認為多媒體可以讓學生脫離老師單獨和機器交互學習,這是不可能的,很多的物理基礎知識都要老師來講解分析。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還要多多思考,從教學最優化的角度去認真研究怎么運用多媒體。總之,多媒體是工具,我們應該以更好地教好學生為目的,用多媒體輔以聲、像、圖、文,更有效地完成教學,讓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果。
篇3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有機融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滲透到各個學科并且應用到各個方面。這些現代媒體的應用給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改革。然而,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深入開展,其本身固有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露出來。如何克服多媒體教學的負面效應,使其在教學中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傳統教學方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知識的傳播、行為的示范、情感的交流,其面對面的教學方式,具有不可抗拒的親和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優勢互補,提高教學效果。
一、優勢互補,整合優化教學手段
不同的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視頻、圖像、動畫、板書、講解、實物演示等)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優勢互補,揚長避短,優化組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就顯得尤為重要。 1、根據教學內容,組合教學手段。在教學內容方面,如果講授的是有關邏輯推導、學術動態、學科發展等內容復雜、高度抽象的知識內容,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發揮教師在語言藝術、風趣幽默、因人施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而當講解有關工藝過程、實物實景等與色彩、圖形、動作以及與現場和實物有關的內容時,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把現場、實物的圖片、外形、動作全盤擺到課堂、擺到學生的面前,把已經發生或者還沒有發生的動作、工藝、過程進行濃縮、精簡,在很短的時間內予以重復或者預展示,并可通過色彩、動畫、放大、縮小、快進、慢放、重復等手段進行重點描繪和渲染。這樣,就可以突破傳統授課方式中由于教具模型、掛圖等教學輔助手段方面的限制,達到如臨其境、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針對教學對象,選擇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對象,由于其閱歷不同、知識的儲備量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例如,對已具備一定計算機操作技能,并有較強網絡知識的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的特點,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式教學;在課后,通過網絡,開辟網絡教學平臺。
3、根據教學變化,調整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選擇和應用,一般來說,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設計好,做到“心中有數”,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教學實際,靈活調整教學手段,以適宜教學的需要。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停電、設備故障等突發性問題,就需要教師臨場發揮,及時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補救,這一點對于青年教師尤為重要。
二、以人為本,營造民主和諧教學環境
以人為本是教學的目的所在,是教學的根本。在教學中,應當把握以人為本的宗旨,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師生的教與學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學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于一體,具有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化靜為動等優勢,表現出集成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點,可營造愉悅、輕松、互動、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傳統教學可通過靈活快捷的板書、生動幽默的肢體語言、富有激情的講解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可營造一個師生情感交流、互動的學習環境。教師的學識水平、科研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師生互動教學的直接交往過程中體現出來。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本職工作。在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因此,教師不僅應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良好的行為規范,同時應具有嫻熟的多媒體操作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其一言一行對學生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重于言教,教無止境、學無止境、研無止境。
三、取長補短,構建靈活適用教學模式
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并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積極主動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實踐活動。因而,在教學中,應始終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手段為輔助”的基本原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因時、因地制宜,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構建靈活適用的教學模式。
1、優化組合教學手段,突出教師主導作用。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為中心展開的,教師在授課時主要是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它具有傳遞信息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觀等優勢。但這樣一來,計算機就取代了教師而成為了直接與學生接觸的教學主體,教師則成了播放幻燈片或屏幕信號的“放映員”,或者說是多媒體教學的“助教”,使得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眼神交往和對話相對減少,導致教師主導作用的喪失。傳統教學手段具有師生進行“情”、“意”傳遞的優勢,這是多媒體教學無可替代的,它是突出教師主導作用的橋梁。如果將兩者相互融合,兼容并進,擇優而從,將更能顯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2、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教育,多媒體教學可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但利用不當會使學生失去主體地位。程序式的課件播放、“目不暇接”的幻燈片切換、大塊大塊的“屏幕板書”和“眼花繚亂”的視頻,會讓學生“手忙腳亂”,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和做筆記,更談不上自主學習。黑板板書、案例分析、實物演示和課題討論等傳統教學手段可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分析、記憶知識,起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篇4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傳統體育教學 有機結合
一、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關系
我們通常把課堂面對面教學、運用教科書和教具等稱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把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稱為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和傳統體育教學手段各有利弊,我們應該辯證看待,正確運用。從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育課以實踐課教學為主,傳統體育教學手段仍在發揮主要作用,有著教學成本較低、師生互動靈活、可以隨機應變、直接影響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因而多媒體教學在現階段要完全替代傳統體育教學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多媒體教學雖然存在備課費時費力、教學成本較高、不利于教師個人特長的全面展示和臨場發揮的缺點,但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動態模擬、重復高效等優勢,使學生快速獲取新知識,在有些體育項目和內容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對傳統教學要做實事求是的正確評價,繼承其精華,揚棄其糟粕;對于先進的多媒體手段也不盲目崇拜,而要實事求是地客觀地進行研究與分析,吸收其長處,摒棄其短處。在體育教學中要真正實現兩者優勢互補,實現兩種教學方式的優質整合與優勢互補,讓傳統的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為我所用,做到以人馭物,用之恰當。還要研究和了解多媒體與傳統體育教學各自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最大優勢,采用適當的教學策略,用其所長,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最佳的體育教學效果。
二、促進多媒體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結合
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以傳統教學手段為主,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生的新型教學手段有許多傳統體育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它終究只是體育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因過于夸大其技術手段的優越性而拋棄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它不應該也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方式,更不能替代教師的創造性工作,而應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因此,多媒體進入體育課堂關鍵是要找準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找到多媒體和傳統體育教學的平衡點。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要選擇合理切入點,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正確處理多媒體與課堂示范、練習、語言表達傳統教學之間的關系,形成生動、形象、具體、合理的教學結構,使得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藝術體操教學中,課件制作時我們可以先播放規定套路視頻,讓學生欣賞藝術體操的美,讓學生充分感知正確和完整的技術動作,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感觀認識;再把動作的重點、難點做進課件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進行正確與錯誤的對比,并運用暫停、慢放和重放等手段加強學生的記憶,強化技術動作的理解,在教師的示范下再進行課堂教學,反復練習,形成動作定型,能大大降低錯誤動作的形成,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基本技術和套路組合。這種在多媒體課件輔助下的教學優勢是教師的直觀示范難以比擬的。
三、整合優化多媒體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手段
判斷體育課教學手段運用得好壞,其標準不是看它是屬于現代的還是傳統的,而應該看它是否幫助學生增強了學習效果。教學手段的選擇既不能只重傳統教學,忽略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影響,又不能完全脫離原有的傳統教學的基礎,片面刻意追求多媒體教學方法,只有靈活運用兩種教學手段,對教學方法和教學進程進行合理優化,教學活動才會生動,才會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1.根據各體育項目技術特點、教學內容,組合教學手段。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不是看它運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適合體育教學,是否能給學生以啟發和引導,是否能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多媒體教學適合則用,不適合則不用。教師不能脫離教材內容和運動項目特點,想當然地使用某種教學手段,搞形式主義,這樣反而會影響對教學內容本身的學習和消化。如在講授模擬裁判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多媒體課件展現球類比賽場面,能更快地加深學生對球類裁判法的了解和運用,讓學生先對畫面中出現的犯規情況進行裁決,再用電腦對學生的裁判水平進行打分,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和運動,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為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提供良好的保障。再如開展體育欣賞教學,通過多媒體手段能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走向,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體育美感,從而達到提高體育興趣、豐富體育知識、彌補體育課傳統教學的不足的目的。因此,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各種教學手段優劣互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針對教學對象,選擇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對象接受知識的能力存在一定差異,不同的教師個體、不同的學生群體,相互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學手段的選擇,應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結合教師的個人特長,盡可能地尋求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例如,在健美操教學時,教師讓已掌握套路組合的學生跟著多媒體視頻反復練習,自己則輔導掌握較慢的學生進行練習。這樣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解決了健美操教學中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有利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課堂教學不是為了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應該適當使用,實現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媒體的有機結合,讓課堂煥發新的生命力。
3.根據教學變化,調整教學手段。一般來說,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設計好教學手段,做到“心中有數”,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教學實際,靈活調整教學手段,以適合教學的需要。
四、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優化體育教學方法
教師的素質和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在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學生、教育學生。體育教師要緊隨時代步伐,轉變教學觀念。如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思想上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讓教師真正認識到,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于課堂教學是高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是實施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需要,不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就無法跟上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是要被時代所淘汰的。二是積極開展現代多種教育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方法和手段,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所在及其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巨大影響,進而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把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大膽、靈活、有效地運用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去,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形成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只有努力鉆研業務,不斷地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正確利用多媒體技術,才能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才能更好地調控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地把握多媒體制作技能,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來互補傳統體育教育中的不足,從而真正進入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時代。
總的來說,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各有利弊,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探索和積累,將兩種手段有機融合起來,權衡利弊,相互補充、取長補短,構建靈活適用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高校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黃甫全,王本陸主編.現代教學論學程[M].教育科學出版社.
[2]韓志仁,裴玉華,胡承波.試論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J].科技信息,2008,10.
篇5
關鍵詞:地理教學;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比較
在現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了地理教學的主要手段,在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個性發展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傳統教學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兩種教學方法都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二者缺一不可。本文通過對兩者進行比較分析,以便根據課程內容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
1.多媒體的定位
借助電腦和網絡的先進設備,有聲音、有圖片、有動畫等動感立體化效果使得教學課堂趣味十足,更好的吸引了學生的視線,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教學模式[2]。但多媒體教學也由于信息多而擠占了學生的想象思考空間,違背了教育學理論。所以,多媒體教學優缺點互見。
2.多媒體教學的優缺點
2.1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2.1.1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地理教學的應用中占有很大優勢。即容量大、易操作,并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在區域地理教學中的效果尤為突出,各種地圖應有盡有,并且還可以對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和放大或縮小其目標大小,學生一目了然,老師也容易操作。學生在美麗的圖片、動感的聲音、優質的動畫中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更易于理解記憶。但是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注意,課件只是師生互動中的輔助,知識不能太過豐富和全面,不然會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1.2多媒體教學可隨機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景,既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又可以使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加深對此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2.1.3有效拓展可是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減少板書、畫圖時間,并對知識點進行高密度的信息優化處理,節約了時間。而課件的時時變動,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效果,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既提高了教學和學習效率又得到了美的享受。
2.2多媒體教學的缺點
2.2.1受到教學條件影響。多媒體教學雖然已廣泛使用,但在一些學校還沒有條件安裝多媒體設備,無法使用多媒體教學。有的即使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但由于停電、或沒有帶課件等原因而不能使用。因此,多媒體教學模式還受教學條件等因素影響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2 對教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并且課件的制作費時費力。地理教學涉及的知識面廣,輻射面大,課件制作有很高的難度。需要圖片、動畫、聲效以及精煉的總結相互融合搭配才能制作出好的課件達到教學效果,但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足夠的時間。
2.2.3缺乏師生交流,搶占學生思維。多媒體教學多是老師在操作,沒有板書、板畫作為交流平臺而使得師生間的交流減少,對于學生學習成果反饋不利。并且,多媒體課件中的內容全面、信息量足,學生通過觀察就可以獲悉知識,這就搶占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空間和想象力,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3.傳統教學的優缺點
3.1 傳統教學的優點
3.1.1及時反饋學習狀態,有效控制教學進度。教師可根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等方式得知學生學習狀態和教學成果,從而適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過程和教學進度。并且,傳統地理教學方法講解深入淺出,重難點較為突出,有利于學生的辨析和理解。
3.1.2方式易適應、易接受,知識內容銜接好。傳統教學方式在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影響下更容易被老師學生所接受、適應。對于前后所講的內容,在板書中的引導下,關系、條理清晰明確,銜接性好。
3.1.3 師生互動頻繁,更注重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2]。在老師板書、提問、設問等多種形式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回答思考問題,既有利于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增進感情和反饋教學效果,又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3.2傳統教學的缺點
3.2.1教法單一,并大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地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地理教學,無非是地圖、地球儀加上板書,都已講解為主,不能以動態或其他形式呈現出來,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在課堂上,大多時間都是老師在講解,學生被動接受,但是地理教學本應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聯系生活實際,并積極參與、實踐、體驗、嘗試,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習效率。
3.2.2教學過程不能呈現地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傳授知識過于枯燥。地理教學中很多地理現象都是動態的,比如地平線、氣候溫度的四季變化等,但是傳統教學無法通過講解達到動態效果,降低了教學效果。并且課堂大多以老師講解為主,缺乏趣味性。
4.結語
通過對兩種教學方法的比較研究,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兩者卻可以很好的互補,若能夠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即采用多媒體教學時將傳統教學的優勢設計進地理教學過。而若沒有多媒體教學輔助教學時,應該將其多種形式教學、多舉例、或組織課外實踐教學等多媒體教學思想融入進傳統教學中[3]。這樣取長補短、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以最優的教學方式服務于地理教學,更好的為提高地理綜合素質、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秀華.淺談地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J].新課程學習.2011
篇6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203.12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4)01-0079-01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會感到乏味、枯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教學思想與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整體概念。教師利用電腦對圖形、數字、動畫乃至聲音、背景等教學需要進行綜合處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適時恰當的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是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應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主性,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數學活動的參與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是有個性的,他們的活動受需要和興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怕學,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受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的視頻、單頻技術可以對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融會貫通。例如:在多邊形的分類、及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中,我們都可以編制一些帶有提問與引導解答相結合的課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保持其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有利于創設學生良好的思維情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多媒體能創設情境,巧妙把學生引到學習活動中來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精心設計學生喜歡的、生動的、形象的、饒有情趣的教學軟件,有意識地創設一個數學活動的情境。比如,一個問題、一個故事、一段錄像、一段音樂、一幅圖畫、一次游戲、一個實驗、一個情節、一種狀態等等,目的是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引起學生的好奇,充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當學生從被動的“要我學”到內心產生主動的“我要學”的動力時,創設的情境才能稱得上成功。比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設計了這樣一個開頭場面:火帽子要坐車去找紅袋鼠,先坐長方形輪子的汽車,車開動不了。接著改坐橢圓形輪子的汽車,車雖然開動了卻不穩,一顛一顛的顛得厲害。最后,它坐上了圓形輪子的汽車,汽車奔馳向前,舒服極了。問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圓形和長方形、橢圓形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圓形輪子的汽車才開得穩?……形象生動的畫面,美妙無比的音樂,兒童化的語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萌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躍躍欲試,各抒己見,此時,教師適時把握時機,導入新課,這樣就抓住學生的心,栓住學生的思想,巧妙地把學生引到學習活動中來。
三、利用多媒體能化難為易,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己很難示范清楚的教學環節,只要用課件中的動畫展現給學生,就能幫助學生清楚的看到每個細節,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并能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對于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的道理難以理解。如果用多媒體來演示:平分一個圓,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接著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個從圓中“跑出來”(還剩下一個虛線圓)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形象化的認識,直觀的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化靜為動的顯示,步步引導,環環推進,比起傳統的應用教具的展示,更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化圓為方”的深刻表象,做到了把知識化難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感知,掃清了學習的障礙,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使學生對應掌握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學得更快更好。
四、利用多媒體,能突出練習的層次和梯度
篇7
關鍵詞:語文教學 多媒體 傳統教學 結合
過去,教師在課堂上想盡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熟悉的聲音,熟悉的環境,還是讓學生打不起精神,懨懨欲睡,這讓本來生動活潑聲情并茂的語文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可能教師完全忽視了學生也是人,老一套教學讓人生厭。而我們教學需要體現人文精神,就是要學生能在新鮮、愉快的氛圍中實現“樂學”。多媒體不僅能創造好氣氛,還能不斷地變換情境,調節學習的緊張度。
多媒體運用于語文教學的優勢:
1、 運用多媒體營造美好課堂意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思維、探索的原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進入教學環境是一節課開始的關鍵。創設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是激發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欲望,啟動認知的有力措施。在計算機充分發展的條件下,尤其可以把音畫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如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一曲《好漢歌》讓人蕩氣回腸,讓人充分領略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講《林黛玉進賈府》時,一首《枉凝眉》又讓嬌弱的黛玉如在眼前。這些都是教師的講述所代替不了的,從而可以使教學在一種良好的氛圍中進行。
2 利用多媒體化抽象教學為具體化
學生一般不愛學習文章內容枯燥,過于抽象的文章,即使讀了,也是走馬觀花,抓不住要點。
其實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鮮明的形象與色彩的有機結合可以給學生帶來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運用多媒體的聲音。運用多媒體的聲效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表情達意。
3、激活學生的情感
愛迪生說:“最能打動人心靈的還是美。”以美的聲音打動學生,以美的形象感動學生,喚起學生對美的想像,讓學生陶醉在美的境界中。比如教學《登泰山記》,先展示一系列泰山的圖片,如泰山日出、云海、人文景觀等,激發學生向往之情,自然能讓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4、便于搜集教學材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而探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有了多媒體,不僅方便展示大量的文字和圖片和圖象,還可以用視頻直觀地展示工藝流程、游蹤、故事情節、盛大場景。這些動態的和靜態的、有聲和無聲的背景材料,為學生深入探究課文深層意蘊,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例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可以制作動畫,演示林黛玉的行蹤,學生只要在書中找每一處的名稱,全文的“綱”就提出來了。又如教學《道士塔》一課,可以運用多媒體,充分展示敦煌曲子詞、敦煌石窟、敦煌壁畫,為學生探究敦煌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做到的。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學會正確地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又要陶冶情操,修養品德,提高思想素質。語言是人的思維工具,信息的載體,因此,語文文字是一種有著無比巨大的想象空間的獨特的藝術。學習需要人的思想情感的參與,需要對語境的感悟和想象,其豐富性與復雜性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電化教學不能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因此在新時代的語文教學中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缺點。
1.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2.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文字為本的地位。
3.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個性和特長的發揮。
二、優化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其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一)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的輔教學的主體性質。它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種教學目標。
(二)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以語言和文字為主體。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運用語言和文字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基于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品味課文的寫作方法,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決不能宣賓奪主,把語文課上成影視課或音樂課,比如在教《林黛玉進賈府》時,不少教師就借來《紅樓夢》的相關光盤,以看代講,既不分析人物形象也不引導學生品味一代文學大師的優美語言。這樣一堂課,跟在影劇院上有何區別,又怎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呢?
(三)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詩歌和散文情感豐富,意境優美,除了運用誦讀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時空造境。借用多媒體的光、影、聲、像等信息傳達出形象而又具體的物象,再啟迪學生動用想象的翅膀,批情入文,進入詩情畫意之中,品味詩文的美。
如何在教學中有效使用多媒體呢?
1、平時要積累較好的課件素材。課件素材包括圖片素材、聲音素材(尤其是課文朗讀)、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時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制作課件時才能得心應手。
2、利用多媒體聲音和圖片并用的特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可以針對有些語言文字設置藝術字和動畫,或配以聲音和背景,使之有立體感,有節感。
3、熟練操作和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如果教師對課件的操作不熟練或經常出錯的話,那么不僅達不到教學效果,而且割裂了課堂的有序性。因此教師必須能熟練制作和操作教學課件,記住各個教學環節要展示的內容,做到課件播放與講課內容的同步進行。
4、要有選擇性的使用課件。
例如:我在教學《烏鴉喝水》這課時,課文中描述烏鴉是如何往瓶里裝石子的?為什么水會往上升高?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卻也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我在課前準備了好幾個不一樣的瓶子,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確定哪個是烏鴉見到的瓶子?再請學生往里面裝水,說說為什么?最后讓學生選擇石塊往里裝,看著水位慢慢上升,讓他們想想什么占去了水的位子?通過一個實際操作的演示,直觀的解決了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并讓學生動手動腦。我相信,這樣的效果一定比只看演示來得好。
5、不能讓課件展示代替了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一個總結,也是學生對本課學習后的消化依據。教師拿著粉筆可以信手幾筆,成畫、成詩……學生看著老師秀美的文字,會仿照著寫一筆好字,這本身就是一副師生互動的美妙畫面。
篇8
【關 鍵 詞】 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高中地理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27-0025-02
多媒體是指將文字、聲音、圖形以及靜態、動態的圖像利用計算機集于一體,用于更加直觀而生動地展現某種情境的科學技術。多媒體具有豐富的表達力,較強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而傳統的“三板”教學是指板書、版圖、版畫、掛圖和模型。隨著對傳統教學方法探討的不斷深入,人們也發現了傳統教學有其優勢和不足。
地理學是一門兼跨文科和理科的學科,也是一門以圖像為載體的學科。在地理課上,越來越多的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喜歡用多媒體教學。有時,我們甚至會看到教師整堂課都在使用多媒體,連板書都在多媒體上呈現。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很容易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導致多媒體上有什么教師就講什么。而部分年紀稍大的教師因不習慣用多媒體教學,一節課下來,僅通過板書、版圖、版畫等進行講授,致使課堂信息呈現形式單一,氣氛沉悶,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對此,筆者認為,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探討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以充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缺點
1.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地理信息呈現多樣化。實踐證明,豐富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安全和感恩。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用音樂、圖片、影像、視頻、Flas和各種與地理有關的軟件等來呈現地理信息,可以使地理課堂形式多樣化,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是傳統教學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
(2)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它有些內容是我們無法直觀感受到的,我們把這部分知識稱為抽象的知識。高中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還比較欠缺,對于抽象的地理事物很難理解,所以教師經常要將抽象的事物直觀化才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借助Stellarium軟件,模擬天體系統使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天體。這部分內容如果只有老師講解,而沒有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學生是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2. 多媒體教學的不足
(1)不利于學生充分地思考。多媒體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它的信息呈現方式多種多樣,如果不加選擇,就會導致信息量過大,使學生無暇應接。比如,要求學生做一道題,給學生一段閱讀材料,學生認真思考后就可以做出來。但是,如果教師同時把兩段材料或者更多的材料發給學生,就會出現因信息量過大,最終導致學生跟不上,反而抓不住重點的情況,這就不利于學生思考和能力培養。
(2)不利于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奧蘇泊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實質的聯系。相反,如果學習者并未理解符號所代表的知識,而只是依據字面上的聯系,記住某些符號的詞句或組合,則是一種死記硬背式的機械學習。實踐證明,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就會因為呈現內容過多而導致講不清楚。以“冷鋒的形成”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有教師為了節約時間,直接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冷鋒的形成過程,結果是,學生只知道冷鋒形成的過程而不知道其形成原理,這不利于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3. 傳統教學的優點
(1)傳統教學的靈活性高。教師上課時,通常面對的是50~60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很難把上課會遇到的問題都考慮到,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學情臨時調整上課策略。若利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就可以利用黑板畫圖、板書等形式,幫學生理解,從而有效突破難點。
(2)有利于學生思考和記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成因性的知識,這部分內容一般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認為難懂的知識。針對這部分內容,如果用傳統的三板教學――教師一邊畫圖一邊講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觀察到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就可稍做停頓,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也可以通過眼神、頭部動作、手勢及身體移動等給學生以鼓勵。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更專注地學習。此外,如果把重點內容寫在黑板上,學生就會一目了然,方便記筆記,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4. 傳統教學的不足
隨著對傳統教學的深入探討,人們也發現一堂課光靠板書、板畫、板圖,會顯得過于單薄和單調,導致課堂形式單一,不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二、有效結合的原則
1. 要堅持傳統的三板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
2. 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綜合分析,選擇最佳的方式。
3. 黑板上曾經出現的內容多媒體上不必再重復出現,適當地控制PPT總頁數。
三、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效結合的優點
1. 有利于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有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教師要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記憶,而有些只需了解的材料,則可以直接用多媒體呈現出來,這樣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也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且利于學生記憶。一堂好課的關鍵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結合會使課堂氣氛活躍,不再是單一、枯燥乏味的課堂。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思考和交流,也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2. 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程改革要求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只用傳統教學方式或只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都不利于這一目標的落實,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充分發揮“雙主”作用。例如,在教學“上鋒與天氣”時,教師可首先在多媒體上播放最近的天氣預報,以導入新課并激發起學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接著,在講解冷鋒的形成過程時,教師在黑板上一邊畫圖一邊講解冷鋒的形成過程,如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在講解完這一知識點后,可以空出5分鐘,讓學生自己在本子上畫冷鋒的形成過程。最后,再在多媒體上播放冷鋒形成的動畫,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冷鋒的形成過程及其帶來的天氣變化,從而直接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3.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多媒體和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課件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課件的形式和內容要合理,避免只重視形式而輕內容的課件。此外,教師還要有過硬的“板書、板畫、板圖”技能,這也是一個地理老師的基本功。教是以學為目的的,每一個學生學的實現必須成為教的訴求,教師既要關注“教”,也要關注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和學情,進而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所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最終使課堂教學效果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艷,韓雨薇.地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效整合[J].教育戰線,2012,(1):123-125.
篇9
關鍵詞 高職思政課 傳統教學 網絡多媒體教學 整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64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network multimedia teaching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ach. Two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ar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We must actively take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m together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traditional teaching; network multimedia teaching; integration
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是教師在講臺上主講,用黑板板書演示,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本書就能夠完成教學過程。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網絡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它集圖、文、聲、影、網于一身,為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環境,積極促進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教學的整合,能使高職思政課的課堂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
1 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指的是老師和學生處于同一教學場所(主要是教室)內,思政教師依靠書本、黑板、粉筆、嘴巴、肢體語言等面對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網絡多媒體教學是指老師和學生可以處于同一多媒體教學場所內,也可以不處于同一教學場所內,師生利用計算機、投影儀和互聯網絡等現代化硬件和軟件設備,進行實時或者跨時空的教學。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教學各有優點和缺點,只有實現二者的有機整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最大的優勢是能實現師生面對面的思想理論和情感交流,思政教師通過運用板書、手勢、表情、語言、眼神等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和思想交鋒,在學生面前對教材內容進行苦口婆心的、耐心細致的講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化學生,能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對學生身心產生潛移默化的言教身教作用,這是網絡多媒體教學難以做到的。網絡多媒體教學雖能集互聯網和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于一體,形式和手段豐富多彩,但也存在很多人機交互的情形,學生面對的是冰冷的機器,難以進行心靈的溝通。所以,魍辰萄б歡ǔ潭壬廈植沽送絡多媒體教學過度依賴計算機、網絡等硬件和軟件設備,師生、生生之間思想理論和情感交流不足的缺陷。
(2)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中由于學生獲得的知識基本來自課堂上教師的講授,信息雖沒有網絡多媒體海量,但這些信息都是思政教師從海量信息中經過深思熟慮而篩選出來的,知識嚴謹準確,能確保與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保持一致,能做到有效地對不良信息進行屏蔽,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而網絡多媒體教學中學生雖能通過互聯網很輕易地獲得海量信息,但這些信息往往魚龍混雜,里面摻雜著不少的不良信息,由于缺少老師的把關,再加上學生缺乏應有鑒別能力,很容易誤導學生。
(3)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一本教材、一張嘴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是其真實的寫照,由于教學手段缺乏,教師只能從理論到理論,從抽象到抽象地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上課比較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難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網絡多媒體教學適應了當前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需要,它集互聯網、圖形、文字、音頻、動畫、視頻等多種要素于一體,教學手段極其豐富,充分利用這些手段來輔助教師的講解,能使思政教師講解的內容避免抽象、深奧、說教與枯燥,變為具體、簡單易懂、生動和有趣,教學效果相對較好。
(4)在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中學生獲得的知識基本來自課堂上教師的講授,由于受教材內容、教師個人的能力和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所提供的信息有限;而網絡多媒體教學卻突破了教學的時空限制,網絡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的資源極為豐富,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在任何有電腦網絡的地點進行任何內容的學習,使課程內容突破了時空的局限,這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切實地提高了思政課的教育實效。
因此,鑒于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教學各有長處和短處,讓二者有機整合,彼此取長補短是十分必要的。
2 高職思政課傳統教學與網絡多媒體教學整合的模式和要求
篇10
關鍵詞:針灸學;多媒體;課件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課堂教學軟件(簡稱“CAI課件”)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并展現了它的獨特魅力。但如果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應用不當,不僅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對教學其消極作用。2000年下學期至今。本校在98級-2002級中醫各專業(五年制、七年制)、中西結合專業(五年制、七年制)、中西結合短線自考專、針灸推拿專科、針推美容專業、高護專業、成教醫療各專業等數十個班級廣泛使用常小榮教授主持開發研制的多媒體課件,并結合傳統授課方式,在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本文就針灸學多媒體課件如何與傳統授課方式相結合談談個人體會。
1 多媒體課件在針灸學教學中的優勢
1.1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深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視野、豐富心理活動最主要的推動力。常小榮教授主持開發研制的《針灸學>多媒體課件是一個制作質量高的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像同步、動畫共存,模擬實景操作演示。非常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增強記憶,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直觀性、立體感、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避免呆板講解和空洞說教所造成的學習厭倦感,始終使學生都處在輕松愉快、新穎美感的氛圍中接受信息、學習知識。例如。在講授“經絡腧穴各論”篇中的“腧穴”時,每個穴位均聲像同步、動畫顯示穴位的正側、背面的淺、深層解剖(重點顯示大的神經、血管等針刺必須避開的部分),每個穴位的應刺深度,每個穴位操作的注意事項等,鏈接有每個腧穴的主治作用特點,適應的主要病種及現代臨床應用舉隅等。使枯燥的腧穴理論講解課生動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2動態逼真突破針灸學教學難點 針灸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中醫學課程,經脈循行、針刺意外、針刺手法等均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傳統授課方式中,老師雖細致講解,但很難達到印象深刻的效果。在針灸學多媒體課件中利用Flash技術,聲像同步(配以古典音樂),動畫顯示14條經脈的循行走向;在操作要點中。模擬演示針刺意外中氣胸的產生過程及針刺中血管后的后果。通過這些豐富生動的三維動畫讓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印象深刻,從而正確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逐步把握知識規律的實質。
1.3信患擴充提高教學效率隨著中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和深入,中醫學生的課程越來越多,而每門課程的學時數在逐步減少,對教學內容如何進行濃縮的要求相應地在逐步提高。傳統的教案要求教師每年在備課過程中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手工重新書寫。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大量的文字、圖片、影像和動畫等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根據授課效果、學科內容的進展隨時隨地進行修改。這種易于修改的電子教案使教學內容能夠常用常新。多媒體教學的可重復性還打破了針灸教學空間的界限,學生在課后可重放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可根據自身接受能力反復播放授課內容,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這些都充分保證和提高了針灸教學效果和效率。
1.4制作嚴謹科學利于統一規范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根據畫面隨時講解穴位定位、針刺、艾灸技能操作要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直觀性教學原則。使學生看清每項技能操作方法、步驟;明確操作目的,注意事項,體驗要領;了解或初步掌握操作要點,確立規范化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更加合乎針灸理念,以培養出面向新世紀的高質量人才。
2 多媒體課件在針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計算機屏幕來回跳轉的畫面破壞了教學的整體性和知識的系統性 由于計算機屏幕內容切換頻繁,每一次切換一般都涉及一個方面或一個知識點,與傳統板書相比,教學的整體性、知識的系統性不夠,不利于課后學生的自我總結。且有的畫面一閃而過,不利于學生做筆記,畫面之間來回跳轉使一個本該連貫的操作失去了其完整性,同時也破壞了學生的連續思維。
2.2 多媒體課件使用不當能使教學質量下降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其作用旨在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為追求時尚,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某些教師在沒有充分考慮自己所授課程的實際情況,對多媒體技術盲目崇拜,認為只要使用多媒體技術,把課程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就一定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多媒體技術適宜于表現抽象的形象化的內容,而不適合表現抽象的邏輯思維的內容,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將課件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教師上課遷就課件,依賴課件,受其約束的現豫時有發生。一是在高校內因多媒體教室內多媒體設備損壞,任課教師停課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模擬實驗取代教學實驗。實驗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的準備、觀察和研究來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基本科研能力。三是有些教師因有了課件就不備課甚至很少備課了,結果造成課件與教學內容配合不當,切換不緊密。效果比用傳統手段教學還要差。
3 多媒體與傳統授課方式在針灸教學中的有機結合
3.1 明確傳統教學方式的主導地位教育過程的核心問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嫻熟的教學語言、手勢、表情等對專業知識的闡述,面對面的交流與探討,以及對學生醫德醫風的教育,正是傳統授課方式的優勢。目前廣泛應用的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輔教學手段,同掛圖、圖片等其它教具一樣,都是為教學服務的,而不是教學圍繞多媒體轉。課堂教學的成功仍然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實施成功的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手術室專業知識、多媒體軟件的使用技術,以及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
3.2 因材施教多種教學方式綜合合理運用 針灸學實踐性很強,要想使學生喜愛和掌握這門科學,必須加強實驗教學環節。但是針灸課學時少,沒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實驗。為此,我校理論部分教學采用CAI件大班上課,教學實驗部分采用CA]課件、針灸模型及。人這個“活媒體”綜合運用小班上課。具體操作是:小班25人左右,2個人一個小組,每組一具針灸模型人。學生在老師簡短的講授后,便分組在模型人上循經辨穴、取穴;相互之間在活體上給穴位定位,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穴位相互針刺,以達到準確取穴、體驗針刺手法并體會得氣的感覺。此后,預約適當的病人到實驗室。由病人敘敘述病史,學生做出診斷并根據經絡理論進行辨證取穴,討論行針手法,最后由帶教老師綜合大家的意見確定針刺穴位,現場治療。這樣,學生就能親身體驗針灸治病的整個過程,加強了記憶,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采集病史的能力。
3.3 多媒體課件教學中多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能很好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加強教學互動性。但由于多媒體教學授課的內容都是預先準備好的。教師,特別是沒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容易照本宣科,只顧照著多媒體課件往下講,多媒體課件成為代替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機器,把學生當作接受信息的容器,變“人灌”為“機灌”,甚至“人機共灌”,忽視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忽略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啟發式教學在多媒體課件中不易體現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及課前準備時多留一些提問的空間,甚至可以將一些重要的問題、融會貫通知識點的問題做在多媒體教學課件里相應的位置。
- 上一篇:創新思維訓練與創新方法
- 下一篇:農村社會工作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