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政策范文

時間:2023-11-02 17:3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經濟政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經濟政策

篇1

關鍵詞:農業;農村經濟;政策問題;建議

基于新常態發展背景下,農業和農村經濟遭遇最大的難題是農民增收困難。要想有效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和農業結構進行整改,使得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就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夠自己主動地申報農業結構整改項目,并且還需要根據《農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對農業經濟結構做出整改。

一、財政支農的問題及其建議

現如今,財政支農體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財政農業支出實行分塊管理,導致部分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監管體系不完善,時常都會出現資金流失等問題。基于此,有效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管理體系尤為重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由省上組建權威機構,針對支農資金進行合理分配,然后在通過省財政部門實現統籌安排,進而落實到相關部門進行負責。此外,要想解決“重資金分配、輕資金管理”的問題,就需要對法人責任制、工程監管制等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尤其針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而言,不能松懈對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而且在整改農業結構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過程中,農村基礎設施作為核心條件,根據我國現有的財政和投資體制可看出,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責,是由鄉鎮等進行管理,但據目前現狀可看出,大部分鄉鎮及上層沒能對其提高重視,甚至都沒有把國家項目的配套資金進行落實,就算建設中小型基礎設施,也都以農民的集資投勞為主要基礎。可見,我國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是我國農業需要進一步整改的核心環節,會直接關系到農民的脫貧致富和收入。基于此,國家應當把項目資金重點投放在農村的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如:農電改造、科技教育、衛生等多個方面。

二、流通體制的問題及其建議

流通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產品在流通方面存在信息不暢通的問題,只是盲目地根據市場需求提供農產品。雖然能根據市場需求提供農產品,但還存有信息不集中、信息質量低等問題,導致農民的生產和農產品流通,只是依照市場的情況做出調節;第二,農產品的流通規模較小且質量低,就連基本的農品安全都缺乏保障,更別提經濟效益提升了;第三,除了農產品的正常流通以外,農產品的批發市場還存有嚴重的滯后現象,沒能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基于此,針對上述問題,將采取以下幾點政策:第一,以經濟發展為主要依據,結合我國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實際情況,健全農產品流通規劃;第二,借助網絡技術,對信息資源實現整合,進而構建出集中統一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平臺,并在此平臺中,對農產品流通信息展開收集和整理、分析等工作,進而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信息。與此同時,還應借助網絡開辟銷售渠道;第三,提高農民步入市場中的組織化程度,并且還需要對農產品流通進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

三、外出打工的問題及其建議

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民都選擇進城打工,但農民在城市中并沒有獲取到自己應當享受的權益和利益。因此,需要糾正我國對農民工存在的不合理現象,維護農民工的合法經濟效益。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第一,我國雖已經實行了暫住證制度,但其實部分農民都沒有在居住期間,享受到城市市民應享有的政策待遇。基于此,應當構建完善的戶籍管理制度,并在大中小城市中開放戶口管理,讓農民有選擇的權利;第二,政府部門應對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權利進行明確,確保農民工子女也能獲取和市民子女相同的待遇,不會出現亂收費現象;第三,需要有效維護農民的正常利益,如:勞動工資關系和勞動保護等,只有保障農民正常外出打工就業,才能對傳統的城鄉分割制度實現整改,進而獲取較大突破。

篇2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我們可以得出: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核心的農村金融勢必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本文將從已有文獻對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關系的研究成果出發,探究促進我國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政策,為相關部門的政策出臺提供借鑒。 

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仍存在較為嚴重的二元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統籌城鄉發展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縱觀近期文獻,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金融的發展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但這種關系表現得并不明顯,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阻滯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威脅。 

一、相關關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退出農村金融市場 

從2000年開始,在我國農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撤出縣級及縣級以下地區。從而導致農村金融供應機構以及資金供應出現嚴重缺口,與當時農村經濟機制改革產生重大矛盾,隨著矛盾的日益尖銳,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積重難返的威脅。 

(二)缺乏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 

現階段農村經濟的發展缺乏良好的農村金融運行環境:一是我國目前的農村金融機構還都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觀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對農村進行教育、醫療、法律等公共產品充分供應;四是應加強農村社會保險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農村非正規金融行業沖擊金融市場 

在農村,私人借貸極為普遍,構成了農村借貸的主要方面。農戶的支出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教育、生活、醫療和生產,當入不敷出時,農戶往往更傾向于通過私人借貸的方式獲得資金。有數據顯示,農戶從正規金融獲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正規農村金融機構獲得借款非常困難。調查顯示,農民借貸的問題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錢。非正規金融的存在顯然有其必要性,但問題是非正規金融游離于法律之外,可能蘊含著極大的風險。 

(四)存款保險體系不健全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穩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強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防止擠兌危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現行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缺乏相關的存款保險制度,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政策建議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和外部支持環境 

現有農村金融監管力量,分別來自于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各省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往往出現職責上的分工問題,或者造成監管漏洞,監管不到位,或者監管過度。因此應該加強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 

農村金融改革同時需要一個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一是需要相應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國目前的農村金融機構還都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二是需要相關準備金管理,再貸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觀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對農村進行教育、醫療、法律等公共產品充分供應,促進農村商業金融服務的改善;四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與城市金融協調發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這就造成了農村金融改革與城市金融改革脫節。農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農村金融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農村經濟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帶來了農村金融需求的變化。經濟發展的過程在逐漸地削弱二元結構特征,城鄉統籌、縮小城鄉差距也成為政府現階段經濟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的互動式發展”一文中提到,與城市金融相比,農村金融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服務地域的廣闊性而導致經營管理難度較大,而使以利潤為導向的金融機構望而卻步。因此,應注意農村金融系統改革與城市金融系統改革推進的協調性。 

(三)完善我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 

鑒于我國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齊的農村信用環境,設置強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并且強化準入機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將經營效益差的信用單位排出農村金融市場,確保農民的財產安全。 

(四)注重農村金融的多元化發展,實現小額信貸組織創新。 

雖然非正規農村金融市場充斥了正規農村金融市場,但我們不能否認非正規農村金融市場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不同性質市場的存在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雙方會不約而同地改善經營模式,加強管理,而最終獲益者為廣大農民,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 

例如,進行以利潤為導向、成本收益平衡、運行效率高的小額信貸組織創新,通過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從多個渠道減少對捐贈的依賴。 

(五)區別化對待,滿足不同地區的農村建設要求 

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的經濟狀況、耕作環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異顯著,因此出臺政策應區別化對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將農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區的等級劃分,逐層削減規模,使農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農村,切實為農民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節省農民辦理事務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從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六)完善金融所有制結構,加快資金回流 

有數據顯示,農村建設常出現資金運用不合理的情況。因此可規定對資金運用達不到規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貸資金投入,或者減少存款,或者自動退出農村存款市場。加快資金的回流,為農村的建設提供充分的資金流支持。 

參考文獻: 

[1] 周霆,鄧煥民.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新論[m].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2]薛紅,賴景生.基于城鄉統籌視角下重慶市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關關系分析[j].管理學家.2009(04). 

[3]彭藝,彭紫云. 農村金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以中部地區為例[j]. 理論探討.2010(04). 

篇3

2005年農業和農村工作要確保糧食供求平衡和價格穩定,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快農村改革的步伐。

一、雖然2004年糧食大幅度增產,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并沒有明顯提高。糧食調控政策應該把握好兩點:既要重視切實保護和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也要高度重視防止糧價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

2004年糧食總產量469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388億公斤,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糧食單產308公斤/畝,比上年增長6.6%。糧食單產和當年糧食增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增產幅度這么大,與氣候因素有直接關系,更得益于國家對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2004年旱澇災害呈“點狀、散發”,未形成大的區域性災害,總的受災程度也較輕。1990年以來平均每年旱災面積為4.12億畝2003年為3.73億畝2004年為2.18億畝1990年以來平均每年澇災面積為2.25億畝2003年為3.05億畝2004年為1.16億畝。2004對糧食生產的支持政策力度之大是多年來不曾有過的。2004年糧食工作中的一條重要經驗是,面對糧食價格的全面上漲,決策部門沒有人為打壓糧價,而是順應了市場供求規律的要求,理性地對待糧價上漲。

目前國內糧食總需求大約在9700多億斤,每年約增長0.8%,這是各個方面比較接近的看法。只要今年糧食產量能達到9300--9500億斤,加上大豆進口和適當進口一部分小麥,完全可以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實現糧食總產量達到9300--9500億斤的目標,取決于氣候條件是否有利,也取決于對糧食生產的支持政策能不能保持穩定、并不斷完善和強化。實現這樣的目標雖然有難度,但只要調控政策得當,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次糧食價格上漲以后,能在目前的高價位上維持多久?會不會只維持23年的時間?這是當前農民和糧食主產區最為擔憂的一個問題。從過去10年的情況看,1993年底至1996年糧價經歷了3年的上漲,1997年至2003年又經歷了近7年的下跌和持續低迷。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糧食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是難免的,但一定要防止這次糧食價格上漲23年后,又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今后23年內糧價下跌的可能性要遠大于糧價上漲的可能性。如果出現糧價大幅度的回落,整個農業和農村工作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2005年我國糧食政策的基本趨向是:

1、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這是穩定和增加糧食產量的基本保證。2003年糧食播種面積為14.91億畝。2004年農業部的估計是15.3億畝,增長4000萬畝。今年要爭取恢復到15.5億畝。

2、穩定和完善對糧食生產的各種扶持政策。繼續對種量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農業稅的減免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資金會進一步增加。最低收購價的政策仍繼續保留。從國內外的經驗看,最低收購價或最低保護價政策雖有必要,但政策成本往往較高,即使采取這項政策,也要把握好力度,最低收購價的水平要合理確定。要集中財力確保對主產區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的價格保護。

3、加大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區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農村稅費改革前,每年中央加地方的農田水利投資為200億元左右,其中中央占1/3,而每年農民自籌資金就達200億元左右。高峰時每年冬春農民投工可達到80億100億個工日,最近幾年,農民投工這一塊已經大大下降,現在已降到50億個工日,今后還會繼續下降。逐步取消“兩工”后,如何保證農田水利建設有穩定的資金渠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于農民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切實加強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允許投工投勞。全國有60多萬個村莊,在短期內把農村各種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都納入公共財政的支持范圍是不現實的。引導農民自覺自愿投工投勞,參與各種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不能回避的一個重要政策課題。在實踐中如何把握好有關政策界限,需要嚴格控制標準、嚴格規范,防止重新加重農民負擔。對于受益對象范圍較大的農村公共工程,必須納入各級財政的支持范圍,不能再重新恢復農村義務工制度,對參與工程建設的農民必須給予合理的報酬。要大幅度增加中央財政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主要用于支持糧食主產省份改善生產條件。

4、建立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機制。目前的糧食風險基金是中央給一塊,地方政府掏一塊。糧食調出省將糧食調往糧食主銷區時,實際上將糧食風險基金的一部分補給了糧食調入省份,這樣就形成了“窮省”補貼“富省”的現象。在過去糧食多時,糧食主產區感到吃虧。這種反常的補貼嚴重打擊了糧食主產地區的生產積極性。糧食安全不僅僅是糧食主產區的事,更是糧食調入省份的事,不能讓經濟相對落后的糧食主產區來承擔這個責任。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建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具體設想是:適當降低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中地方財政的自籌比例;從經濟發達省份根據其糧食調入量或占用的耕地數量,收取補償金給中央財政,形成糧食安全基金;將土地出讓金的一部分歸集到中央作為糧食安全基金的來源,中央財政根據糧食調出省份糧食調出的數量給予適當補貼。

5、協調好糧食進出口政策與國內糧食政策,防止出現“逆向調節”,并弱化我國進口糧食的“大國效應”。從以往經驗看,出現過國內糧食供給相對平衡的時候卻大量進口,國內糧食減產供應緊張的時候又大量出口的現象。要統一協調糧食內外貿政策,提高糧食進出口的運作效率,防止糧食的進出口方向與國內的供需實際嚴重脫節,減少“逆向調節”。2005年玉米出口可適當擴大。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會打壓國內玉米價格,有可能造成“賣糧難”。2004年進口的小麥全部用于補充國家小麥庫存,在小麥豐收后,2005年仍然要控制好小麥進口的數量和節奏。過去的經驗表明,一旦出口國形成中國缺糧的預期,我國進口糧食時,將會刺激國際市場糧價上漲。中國進口糧食確實產生了“大國效應”。要進一步改革糧食進口體制,掌握好進口時機,弱化“大國效應”。版權所有

二、2005年農產品價格已經沒有繼續大幅上漲的空間,糧食增產幅度也不可能像去年那么大。因此,農民增收的壓力會很大。要更加重視“節本增收”、“優化農業結構增收”和“改善農民就業增收”。

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6元,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農業增收比重超過非農業,糧食主產區增收速度超過非主產區,種糧農民收入增速超過非種糧農民。2004年中央財政支農力度之大是多年來不曾有過的,但從總體上來看,財政政策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遠比不上糧食漲價和外出打工。2004年農民主要是靠“漲價增收”和“增產增收”。當前,農村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農民增收困難。必須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實現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一)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消費品價格的上漲。

2004年肥料價格約上漲了20%。各項財政政策性因素的直接增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被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抵消掉了。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控制農業生資價格的過快上漲是2005年一個重要政策課題。2004年對化肥生產和進口廠家的財政補貼(7億元)基本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2005年政策要有所調整,這筆資金用來直接補貼農民效果會更好。2005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8%。農民購買力低,但農村物價上漲卻高于城市,是不正常的。農村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日用消費品,不合格率高、假冒偽劣問題較為嚴重,銷售渠道混亂,嚴重危害農民的生產和生活。一些地方行政管理亂收費的現象,加重交易雙方負擔。連鎖、超市、配送經營等現代物流方式在農村發展還非常落后。要規范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管理,凈化市場環境,建立有效的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農村日用工業消費品市場要以擴大連鎖經營、重點加強便民設施建設為主,建立適合農村特點的商品消費品分銷渠道,發展銷售制等營銷方式,方便農村居民消費,提高農村市場的運作效率。

(二)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糧食供給不能指望過度依靠國際市場,尤其是口糧,糧食自給率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在我國,確保糧食安全應包括三項具體目標:一是保護和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基本自給水平;二是通過進出口調劑、庫存吞吐,最大限度地保證糧食市場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體的食品安全。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與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結合起來,推動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仍是今后我國農業發展的主線。根據我國農業資源利用和農產品供求的現狀,應在繼續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加快林業和畜牧水產業的發展,提高其在大農業中的比重。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推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加大對初級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積極發展農產品的現代流通方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經營。按照“發揮比較優勢,促進技術創新,實現市場多元化”的戰略思路,擴大我國優勢農產品的出口,力爭成為世界農產品貿易強國之一。

篇4

關鍵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稅收優惠;法律體系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帶動農業規模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方面起著突破性的作用。然而這一重要的利國利民的組織,在稅收政策支持上卻并不具備應有的優勢。

1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稅收政策現狀

我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稅收政策尚未形成一個完整體系,現行的政策散布在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印花稅等若干稅種中,缺乏系統性。增值稅: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農村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8]81號)進一步規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對農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征增值稅;營業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農村合作基金會專項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的通知》(財稅字[1993]303號規定:對地方商業銀行轉貸用于清償農村合作基金會債務的專項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獲得的非稅收入、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以及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印花稅:《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8]81號)規定,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產品和農資購銷合同,免征印花稅。

2現行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

2.1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身份認定模糊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主要有三種形式:農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專業協會。法律確定了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但并未明確規定其為企業法人、國家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還是社團法人。因而在是否將其認定為非營利組織這個問題上法律未給出明確的依據。而股份合作社,專業協會這兩種形式的法人地位還尚未明確,其法律權利得不到保護,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身份認定的模糊使得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運營存在風險,并且難以享受到相應的稅收優惠。

2.2土地流轉過程中的重復征稅

據了解,土地流轉是目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一大主營業務。該業務的流程一般為先由經濟合作組織與本村村民簽訂租賃協議,再由其將所有土地集中對外開展租賃經營業務,取得租金收入后,用于對村民的分配。該流程無疑有利于擴大土地規模,滿足受租人實現規模經濟的需求,從而提高了農村土地的利用價值。而與此同時,重復征稅就產生了。首先,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農戶簽訂租賃協議集中土地的環節,按現行營業稅的規定,村民應當就租賃金額繳納5%的營業稅;其次,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與受租方簽訂租賃協議時需再次就其租賃金額繳納5%的營業稅。這樣一來,實質上只有一筆的租賃收入繳納了2次營業稅。收入甚微,背負重大生活負擔的農戶本應獲得社會政策的扶持,而實際上他們卻在承擔著不合理的重復征稅,這無疑會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

2.3免稅范圍狹窄,稅收手段單一

在增值稅方面,僅對銷售農業生產者自產的農產品免稅,而對于社員分級、加工、安裝等初級農產品以及為社員提供的直接用于農業的各類生產資料,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納稅;在營業稅方面,僅規定商業銀行轉貸給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貸款利息收入免稅,而經濟合作組織本身非但不能享受營業稅稅收優惠,反而同上文所述出現被重復征稅。此外,針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稅收優惠形式大多局限于減免稅,而包括優惠稅率、稅收豁免、納稅抵免、虧損結轉、加速折舊在內的其他優惠手段,沒有得到充分地利用。總體而言,我國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稅收支持力度不強。

3完善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政策建議

篇5

[關鍵詞] 農民政策了解程度農村發展實證研究

農村政策作為農村發展的重要法寶,它必然對農村經濟、政治發展產生極大影響。為了獲得第一手的農民政策了解的實際情況,在山東省農村發放了1000份問卷,對全省17個地市的農民政策了解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回收問卷626,有效問卷476份。采用SPSS軟件,對農民政策了解與農村經濟影響和制約的問卷調查,進行比較精確的定量揭示。文章中的調查材料和數據皆來自于本次調查統計。

一、農民的政策了解對農村經濟生產發展的影響和制約

1.農民的政策了解對行業、生產技術信息了解的影響和制約

調查統計表明:山東省農民“非常了解”政策的占16.2%,“了解一點”的占76.3%,“不知道”的占7.6%,92.5%的農民不同程度地了解國家政策。

政策了解程度與行業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政策的農民,22.2%的“很清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不知道”政策的,只有8.6%的“很清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

政策了解程度與生產技術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政策的,26.4%的“很清楚”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生產技術情況;“不知道” 政策的,只有6.9%的“很清楚”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生產技術情況。

這說明:政策了解程度對行業了解程度和生產技術了解程度影響明顯,政策了解程度高的,行業和生產技術的了解程度也明顯高;政策了解程度低的,行業和生產技術的了解程度也明顯低。對宏觀政策的了解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農村、農民對自己所從事行業和行業生產技術的了解。

2.農民的政策了解對行業選擇的影響和制約

統計數據表明:隨著農民對政策“非常了解”到“了解一點”再到“不知道”了解程度的遞減,“進行詳細論證后選擇的”行業所占比例在遞減(39.0%、32.5%、30.6%),“聽了別人建議后的選擇”的比例在遞減(28.6%、23.1%、22.2%),而“看到別人賺錢后才開始做的” 比例在遞增(32.5%、43.8%、47.2%)。由此可見,政策了解程度與最科學、合理的行業選擇“進行詳細論證后選擇的”呈正相關關系,與比較科學、合理的行業選擇“聽了別人建議后的選擇”也呈正相關關系,而與感性的、盲目的行業選擇“看到別人賺錢后才開始做的”呈負相關關系。可見,政策了解程度對行業選擇的影響和制約極為明顯。

3.農民的政策了解對投資的影響和制約

調查統計顯示:“非常了解”政策的,32.5%的在投資時“自己想怎么辦就怎么辦”、“鄰居怎么辦,我就怎么辦”、“大多數人怎么辦,我就怎么辦”;67.7%“根據往年的投資成本、效益決定”、“根據投資成本、效益及投資前景分析決定”;“不知道”政策的,44.5%的在投資時“自己想怎么辦就怎么辦”、“鄰居怎么辦,我就怎么辦”、“大多數人怎么辦,我就怎么辦”,55.6%“根據往年的投資成本、效益決定”、“根據投資成本、效益及投資前景分析決定”。可見,“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不知道”政策的農民,在進行投資時,感性的、盲目的比例明顯低,而理性的、科學的比例要明顯高。政策的了解程度對投資的影響比較明顯。

4.農民的政策了解對收入態度的影響和制約

調查統計顯示:“非常了解”政策的,49.4%對目前收入“不滿意”,50.6%對目前收入不同程度滿意;“了解一點”政策的,60.1%對目前收入“不滿意”,39.9%對目前收入不同程度滿意;“不知道”政策的,63.9%對目前收入“不滿意”,36.1%對目前收入不同程度滿意。可見,隨著農民政策了解程度的遞減,對目前收入“不滿意”比例在遞增,而對目前收入不同程度滿意的比例卻在遞減。也就是說:農民對政策了解程度與對目前收入不滿意的態度呈負相關關系,而與對目前收入不同程度滿意的態度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農民越了解政策對目前收入越滿意,越不了解政策對目前收入越不滿意。

5.農民的政策了解對增加收入途徑的影響和制約

在“增加自己收入途徑”的調查中,位居首位的、27.3%的農民認為是“國家加大惠農政策”,國家政策在農民、農村致富過程中的作用可見一般。對農民的政策了解與增加收入的途徑的關系進一步統計分析顯示:農民在“不知道”、“了解一點”、“非常了解”政策時,他們選擇通過“國家加大惠農政策”的途徑增加收入的比例依次是22.2%、27.3%、29.9%。明顯可以看出:隨著農民政策了解程度的逐漸增加,依托“國家加大惠農政策”途徑增加收入的比例也在增加。從這份來自山東省農村、農民自身的調查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天,農村、農民已把“國家加大惠農政策”作為增加自己收入的第一位要素,并且隨著農民對政策了解程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人依托“國家加大惠農政策”增加自己的收入。

二、提高農民政策了解程度的對策建議

上述客觀、真實、有力地明證了農民政策了解程度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直接作用。因此,加大農民對政策的了解程度,就成為促進農村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如何提高農民的政策了解程度,就成為現實的必須和邏輯的必然研究。

1.提高農民文化程度,加大對農民日常學習的引導

調查統計表明:隨著文化程度由:識字不多、小學、初中或技校、高中或中專到大學及以上的不斷提高,農民“經常看”書的比例依次是11.6%、12.9%、20.5%、34.3%、38.9%,在不斷提高,而且提高幅度比較明顯;而“基本不看”、“需要時看”的比例卻也明顯呈下降趨勢。“經常”讀書看報的,27.8%“非常了解”政策,7.9%的“不知道”政策;而“基本不”讀書看報的,11.5%“非常了解”政策,11%的“不知道”政策。

調查統計還顯示:日常喜歡書報類型不同,對政策了解程度有影響。喜歡新聞類、知識類、小說、消遣類的農民,其“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依次是:20.9%、17.1%、12.1%、8.5%,“不知道”政策的比例依次是:4.2%、5.4%、8.5%、11.1%。隨著讀書看報頻率由“經常看”、“需要時看”到“基本不看”, 喜歡“知識類”的由38.1%、26%到21%,比例在遞減;喜歡“消遣類”的由5.6%、16%到20%,比例在遞增;喜歡“小說”和“新聞類”基本沒有變化。可見,隨著讀書看報頻率的增加,喜歡“知識類”的農民在增加,而喜歡“消遣類”的在減少;反而言之,隨著讀書看報頻率的減少,喜歡“知識類”的農民在減少,而喜歡“消遣類”的卻在增加。也就是說,讀書看報頻率越高,越喜歡“知識類”的;讀書看報頻率越低,越喜歡“消遣類”的。

由上述可以得出結論:文化程度越高的農民,讀書看報頻率越高;讀書看報頻率越高,越喜歡看“知識類”書報;越喜歡看“知識類”書報,政策了解程度越高。所以,提高農民文化程度,加大對農民日常學習的引導,是提高政策了解程度的文化、學習基礎。

2.激發農民獲取信息的主動性,普及推廣農村的電腦、互聯網

接受信息的態度對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影響。調查統計顯示:“主動獲得的”信息的農民,19.1%“非常了解”政策,4.7%“不知道”政策;“被動獲得的”信息的,12.8%“非常了解”政策,11.0%“不知道”政策。

信息接受渠道對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影響。農民通過讀書看報、廣播、上網、電視、人際傳播等不同渠道獲取信息,其“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依次是25.5%、22.6%、17.1%、14.4%、6.5%。

“接受信息方式”對“接受信息渠道”有較大影響。“主動獲取”信息的農民通過“讀書看報”、“上網”等途徑獲得的信息(38.2%)要明顯大于“被動得到”信息(18.3%)的,而通過“電視”、“廣播” 等途徑獲得的信息(59.9%)要明顯少于“被動得到”信息(80.4%)的。

通訊設施對政策的了解程度也有影響。擁有電腦并接入互聯網的農民,26.8%的“非常了解”政策,5.9%“不知道”政策;只有電話、手機或小靈通的,5.8%的“非常了解”政策,10.8%“不知道”政策。“通信設施”對“接受信息渠道”的影響。調查統計發現:裝有電腦、開通互聯網的農民通過上網渠道獲取的信息,要明顯大于用其他通訊設備的人。

從上述關于接受信息的態度、信息接受渠道和通訊設施對農民政策的了解程度影響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接受信息的態度越主動,越能夠通過“讀書看報”、“上網”等途徑獲得的信息;越能夠通過“讀書看報”、“上網”等途徑獲得的信息,就能夠有越多的農民“非常了解”政策,所以,激發農民獲取信息的主動性,是提高其政策的了解程度的態度基礎。而上網的設施前提是擁有電腦和網絡光纜,所以加大農村電腦、互聯網的普及推廣,是提高其政策的了解程度的工具基礎。

3.引導農民文化消費,加大網絡消費投入

文化消費支出對農民政策了解程度的影響。調查統計表明:隨著農民的年文化消費支出由100以下、100元~500元、500元~1000元到1000元以上,對政策“非常了解”的比例依次是12.3%、14.1%、19.4%、30.4%,“不知道”政策的比例依次是9.4%、8.9%、5.9%、4.3%。

文化消費類型對農民政策了解程度的影響。調查發現在農民主要的文化消費類型中,買報紙、雜志或書占28.6%,開通繳費電視節目占22.1%,上網占9.5%。不同文化消費類型的農民,“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的各不相同。上網的“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是33.3%,買報紙、雜志或書的“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是19.1%,開通繳費電視節目的“非常了解”政策的比例是16.2%。

篇6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特征;困境;對策;廣東東莞

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進入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時期,這一轉變必將對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特別是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又將面臨一次生存發展的命運抉擇 。

農村集體經濟在改革開放后,實行了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的土地承包制度,農村大部分的集體經濟組織放棄了集體統一生產經營;然而,在江蘇、廣東等沿海地區以及許多城市的郊區農村,一部分集體經濟仍然堅持保留著集體統一生產、統一經營、統一分配的經濟方式。所謂“蘇南模式”“順德模式”“龍崗模式”“東莞模式”都曾在全國輝煌奪目。廣東省東莞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模大,工業化、城市化水平高,2008年東莞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總量為1 134億元,占了廣東全省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的4成。也是目前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最多的地區(全國農村集體集體資產約15 000億元)。但是金融危機后,東莞的農村集體經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統一生產經營的經濟模式究竟發展前景如何?能不能堅持走下去?筆者以東莞為例,對統一生產經營的農村集體經濟模式進行探討研究。

1農村集體經濟的特征

目前我國在沿海地區和城市效區的一些像東莞一樣的農村,由于所在的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比較快,農村集體經濟在產權形式、經營管理方式、組織結構上都有著不同于農業種植業為主的農村集體經濟的特點[1]。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在改革開放后,堅持了集體統一生產經營和分配,堅持了走集體經濟的道路。這種集體經濟的模式促使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使東莞農村在改革開放中繁榮富裕起來。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具有不同于“公社化”時期、也不同于其他農業經濟為主的農村集體經濟的典型特點,這些特點成就了東莞農村經濟的輝煌,也正是這些特點衍生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內在矛盾。

1.1生產經營上的特點

我國農村集體由于占有著土地資源,因此發展土地和物業出租成為了一些集體生產經營的主要方式。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基本上都是以物業出租為主要的經營方式。改革開放后,大量的外資或民營企業進入到東莞農村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農村集體則以集體的土地建設廠房和商業鋪位出租,從而逐漸形成了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出租物業的經營模式。2007年東莞村組兩級集體經營總收入140億元,其中物業出租收入86.4億元,占61.7%,還有10.3億元的管理費和6.4億元的結匯收入,共占15.1%,這兩部分收入也是由廠房和土地出租而帶來的收入,實際上東莞農集體經濟75%以上的收入是依賴物業出租。

1.2產權制度的特點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農村實行了家庭土地聯產承包制的產權改革,將土地的經營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把經營使用權和收益權給了農民,而集體經濟的意義只保留在形式上的土地所有權和一部分用于集體公共產品的提留。東莞的集體經濟卻走上了另一條不同的產權改革道路。東莞產權制度改革的特點是:一是資產集體所有,統一生產經營。東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力,將土地集中起來使用,統一進行開發,建廠房商鋪等物業,由集體統一出租經營。集體將土地的經營、收益、處置權重新集中到集體手中,而農民只有收益享有權。但集體統一經營的內容已不是過去的農業生產,而是土地、廠房和商鋪等到物業資產的經營。二是建立股份合作制。2004年東莞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產權進行了一次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建立了村一級的股份經濟合作聯社和村民小組的股份經濟社,以股份經濟合作聯社取代村委會成為集體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三是資產量化,股權平均分配到個人。將集體的資產量化,分別建立集體股權和個人股權。個人股權按照合作社人數,平均分配,實行每人一股的平均股權制。四是產權固化。股民的個人股權實行“生不增,死不減”的制度,個人股權也不能轉讓、流動,實行了固化封閉式的產權制度。

1.3 組織管理結構的特點

在我國農村組織管理上基本上采取了“二合一”和“三合一“的組織管理體制。東莞市農村集體經濟采取了行政領導和經濟聯社領導合一的方式,即村委會主任兼股份合作社董事長,實行的是“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領導體制。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黨支部、村委會、股份經濟合作社掛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統一使用。近年來有所變化,有些村黨支部書記不再兼董事長和村委會主任。

1.4勞動生產方式的特點

東莞市農村集體經濟內的村民生產勞動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勞資分離。東莞的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方式主要是物業出租,需要參與管理的人數很少,除少部分人參與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外,大多數的股民不參加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生產,就是說股份經濟合作社內的的合作并不像過去的生產隊,既是生產資料和資產的合作,又是勞動合作關系,大多數的村民脫離了經濟合作社的勞動,勞動就業主要是個人自己解決。

2農村集體經濟困境的理論分析

近十幾年來統一生產經營的農村集體經濟,在全國的發展呈衰退的趨勢,以鄉鎮企業聞名全國的江蘇“蘇南模式”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集體企業改革中,集體經濟的鄉鎮企業大多易手私人,廣東順德的集體鄉鎮企業也在“亮女先嫁”的改革聲中基本上消失。金融危機發生后,農村集體經濟遭遇更為嚴重的沖擊,經濟收入大幅下降,相當一部分集體經濟面臨生存的嚴峻考驗。目前如東莞這種類型的農村集體經濟體制,在實踐過程中遇到許多羈絆和束縛,如:生產方式單一化、固定封閉的股權結構、經營決策中的效率、農村公共服務責任等問題。理論和實踐上碰到的許多困惑和疑慮,應從理論上深入認真的研究,得出較為清晰的理論認識,減少盲目性,以指導實踐的發展。

2.1生產經營方式

首先,應客觀地看到,東莞市這種集體經濟單一經營方式的形成是客觀的歷史環境造成的,改革開放初期,迅猛而來的外資企業需要大量的廠房和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利用這種土地資源優勢建設廠房、商鋪出租,帶動了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投資少、風險小、管理簡便、見效快,能迅速帶來經濟效益。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基本上依靠這種方式獲得了豐厚的收入,農民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實踐證明東莞農村集體經濟當時選擇這種生產經營方式是正確的。然而,集體經濟這種單一的生產經營方式,它本身就帶有它天然的缺陷:一是收入單一。廠房商鋪等物業收入成了集體經濟主要收入,有一句名言為:“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而單一的經營方式恰好應證了這句話,東莞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在金融風暴的襲擊下大幅度下降,單一的經營方式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二是物業收入的升值空間小。東莞的廠房租金30年前8~10元/m2,而30年來所有的物價都升了許多倍后,廠房的租金不升反下降至8元/m2以下。三是自主性差。集體經濟掌握的是廠房土地,而生產企業都是外資和民營個人的,生產經營的主體不在自己手上,就不能把握經濟的主動權。

金融危機發生后,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原有的生產經營方式逐步陷入了困境。分析起來原因在于:一是以出口為主的中國加工制造業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生活消費方式的轉變,進口商品的減少而下降,而寄生于加工制造業的廠房出租也走到了盡頭,以廠房出租為主要經營方式的農村集體經營方式也就陷入了困境。二是國家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規劃的制約。東莞經過一段快速工業化發展后,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后,對產業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過去那種“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粗放式的發展方式被限制;而城市也逐步走上園區集中發展的道路,農村集體經濟小規模分散發展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國家土地政策的收緊,用地指標嚴格控制,使農村集體經濟土地開發的空間越來越小。四是東莞農村集體的土地資源已經不多,面臨著資源瓶頸。東莞以物業收入為主的農村集體經濟收入,近幾年來增長不斷下滑,已經預示著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的生長力已經衰減。

2.2集體產權制度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在近十幾年來建立了一些類似東莞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圍繞農村的股分經濟合作制度的產權問題,出現了幾個難題,如:如何看待平均分配的股權模式?如何看待股份產權的固定化、封閉式問題?

農村集體股份合作制度的建立,有著它積極進步的意義,一是社員享有了收益分配權,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集體經濟產權對于社員主體的虛置和集體經濟與社員利益關系不緊密的問題,提高了農民對集體經濟的關注程度。二是一人一票的決策權的配置,使得農民的民主權利得到了體現。三是農村干部的權力受到了制度的約束和民意的監督,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感,較好地克服了決策的主觀性和隨意性,抑制了鋪張浪費,保障了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然而,從這種股份合作制的本質來看,它是建立在一種農業經濟的基礎上,集體股份合作社的主要經濟基礎是土地,然后是依賴土地建設的廠房等物業。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共有,那么構成這個集體的每一個社員個人都平等的享有,股份合作社的股權設置理所當然是按人平均,每人一股。所有權決定分配權,集體的收入分配按照平等的股權來平均分配,也就是順乎邏輯的事了。平均股權和平均分配的產權制度對于一個以土地為經濟基礎的合作組織來看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它本質上沒有脫離小農經濟的平均主義巢臼。過去東莞農村集體經濟在這種制度下能順利的走過來,集體經濟能夠很好的發展,主要是得益于土地資源的豐厚地租紅利,以及它主要是出租、收租式的比較簡單的管理方式,平均主義的產權制度還能適應這種經濟方式的發展的要求。但是如果是進入激烈的市場競爭,進行復雜的生產經營管理,這種平均主義的產權制度就顯得軟弱無力。其原因一是平均主義的產權制度是沒有效率的。公平和效率是天生的一對悖論,股份合作社無論男女老幼、貢獻大小,股權和收入一律平均分配。這種產權制度在實現公平的同時也犧牲了效率,調動不了個人的積極性,形不成有效的激勵機制,也就難以形成集體經濟組織的高效率。二是股份合作社按每人一票的方式來決策,降低了經濟組織的經營效率。現代市場經濟以及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兩權分離”使公司董事會在日常經營中有決策權,而東莞的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一人一票的決策機制,凡重大決策必須要通過全體股民投票,董事會成員也是一人一票,無法通過董事會的風險承擔機制和靈活的隨機決策來提高經濟組織的決策效率。因此,也造成了東莞集體經濟基本上是保守型、物業出租型的經營方式,除了個別村外,絕大多數村都無法直接經營企業和多元化經營,平均股權的弊端顯露無遺。

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生不增,死不減”的不能轉讓,不許流動的固定封閉的產權制度,其初衷是想保護原村民的利益不受到侵蝕,但是在一個日益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保守的保護手段是否能有效呢?固化封閉的產權制度是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進不來,其后果是資源不能通過流動整合發揮其最大效率。資源要在市場不斷變化的環境下不斷的重新整合,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比如合作社的一成員,有一更好的投資項目,如果能將本人在股份合作社的股份轉讓轉化為資金,而將資金投入到自己創業的項目,就能使自己的這一份股份資本發揮了更大的效果。同樣,外部的資本如果能進入,為股份合作社帶來新的項目、新技術和新的管理理念,可以給股份經濟合作社帶來新的活力。由于東莞的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固化封閉的產權制度使得集體經濟缺乏活力,在生產經營上無法突破單一的物業出租模式,生產經營上闖不出一條新路子來[2]。

東莞這樣的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從上面對它的產權和分配方式、管理方式的分析來看,它本質上應該是一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它不是一個現代市場經濟的企業。合作制作為一種比較保守和穩定的體制在一些農村會長期存在下去,但是從經濟日趨全球化、現代化、市場化的大潮流下,不走向現代化的企業體制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從東莞集體股份經濟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也看到了這種體制日漸頹勢的跡象。1989—1998年的10年間,集體經濟純收入年均增長27.5%,1999—2003年的5年間,增速降為8.3%,2004—2008年的5年間,增速進一步降至3.4%,2009年前三季,同比為-6.0%。截至9月底,收不抵支的經聯社將達359個,占全市559個經聯社的64.2%。當然,集體經濟的發展的境況惡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認產權問題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

2.3政企合一的組織體制

農村股份經濟經濟合作社的產生,使農村在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經濟管理組織,而且多數村采取了“三塊牌子,一套人馬”,或“三塊牌子,兩套人馬”的組織結構,形成了人們常說的“政企不分、社企不分”。實行這種體制的好處是,機構精簡,機構人員少,黨政企組織之間協調容易,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決策的效率,黨政和社會組織可以從經濟合作社取得經濟資源的支持,黨政和社會組織有了資金保障。然而,隨著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日益發展,原有的組織管理體制卻逐漸顯得不合時宜了。外來人口的增多使人員構成復雜化,人們的利益多元化。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機構在小生產的農業經濟時代,有著精簡、節約、便于協調的優點。而對于工業化、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農村卻顯得不合時宜了。黨支部、村委會、經濟合作社各個組織的性質、職能不同,如果政企不分,不能各自獨立,分工運作,就必然會互相牽扯,互相制約。以行政干預企業,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以企業的方法來管理社會,也會造成社會管理公平、自治的原則的喪失。社會管理是追求公平、關愛、和諧,而經濟合作社是以追求贏利為目標,不同的職能和目標的組織合在一起,隨著管理的幅度和深度的加大加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互相掣肘的負效應。比如在在收入分配上,村委會作為行政和社會管理組織,想通過分配實現公平平等、濟困救難、同享福利、社會和諧的目標,而經濟組織卻是想通過分配實現獎勤罰懶、激勵先進、提高效率的目標。兩者的目標是相互沖突的。

2.4農村社會公共服務責任

從東莞農村的公共服務的情況來看,目前農村的公共服務資金主要靠集體經濟承擔,據東莞2007年提供的資料表明,東莞農村集體用于社會教育、治安、環境衛生等的支出達40億元,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分配的51% ,全國其他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方的農村集體情況都有類似情況。我國長期以來農村的公共服務由農村自己解決,成了天然合理的原則。今天以新的統籌城鄉發展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就值得商榷了。自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后,打破城鄉二元發展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使城鄉居民平等享有社會公共服務,已成為社會和政府的共識,為農村居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務應該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再從公共財政和公共服務的關系來講,誰掌握稅收和公共財政,誰就應該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而村級組織不是政府組織,沒有征繳稅收的權力,沒有能力也不應該承擔公共服務的責任。另外,再從東莞農村的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來分析,目前像東莞這些工業化、城市化發達的農村,已經由農業經濟轉為工業和商業經濟,大量的工商企業在村里需要提供大量的治安、環境衛生、文化教育、城市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還有大量的外來人口的管理和公共服務,這些公共服務對于村集體經濟是沉重的負擔,以至造成農村外來人口的公共服務長期不能較好的解決。

3對策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必然會面臨一次實質性的經濟調整,發展還比較稚嫩的農村集體經濟肯定會遇到嚴重的沖擊和挑戰,如何走出困境?選擇什么樣的改革發展路徑?先要從理論上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改革發展問題思考透徹,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方向。東莞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組織作為我國集體生產經營的一個樣板,既有它的實踐意義,也有它的理論研究意義,風陽縣小崗村重新回歸集體統一生產經營的道路,很有啟示意義。集體統一經營的發展模式全國和東莞都有成功的經驗,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應該是繼續堅持和探索的方向。但是,像東莞這樣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要不斷的改革創新,才能適應現代工業化、現代城市化的發展。

我國農村廣闊,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目前我國實際上存在著完全不同性質的2種集體經濟,一種是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集體經濟,另一種就是如東莞這樣的以工業和第三產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農村集體經濟。不同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經濟管理體制也不同。對于像東莞這樣的農村,未來發展的方向究竟是保持原來的農村發展路徑還是城鄉一體化,或是現代城市化,其方向決定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發展的路徑選擇。顯然,像東莞這樣的農村應該逐步去“農村化”,不應總是按照建設農村的思路來發展。應該朝工業化現代化和現代城市化的方向走,按照這樣的方向和思路來思考和選擇改革和發展的路徑。

3.1建立現代產權制度

農村集體股份經濟產權制度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改革,一是平均主義的股權問題,二是股權的固化封閉問題,三是決策機制的效率問題。要解決這幾個問題可以考慮從破除平均股權結構來改革:可以在保留原有的個人股權不動的情況下,拿出一部分集體的股份,出售給個人,可以讓村干部和一些能人購買更多的股份,打破平均股權制度。可以讓股權通過轉讓流動起來,股票在流動中自然會打破原來平均分配的股權結構。可以對外吸收一些資金進來,擴大合作的范圍。外來資金進來不但帶來資金,同時還會帶來新的經營理念、新的技術,給企業帶來活力。通過股權結構的改變,使企業內形成利益和效率機制,然后建立董事會的經營決策機制,改變過去每人一票的分散低效率的決策機制。

3.2改革生產經營方式

東莞農村集體經濟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是“單一化”,即有2種意義上的單一,一種是單一的物業出租,一種是單一的工業生產。這種模式在實踐中證明是不穩定、風險高。改變單一的生產經營方式,實行多元化經營[3],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一是改出租為經營。過去只是將廠房商鋪出租收取租金,今后應該考慮將廠房商鋪物業進行經營,參與管理,提供多種服務,增加物業收入的附加值。比如,把商鋪物業整合成專業市場,進行經營管理,為市場提供各種服務,如商務服務、物流服務、中介咨詢服務、技術服務等,通過開拓多種服務來擴大經濟收入來源。二是開展合作經營。農村集體經濟過去也曾嘗試過自己辦企業,由于技術和管理水平低,效果不好。現在可以嘗試與人合作經營,通過參股,與比較有發展實力的企業合作經營。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各種社會中介和監督機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給企業經濟合作提供了保障。三是大力發展服務業。東莞的農村經濟工業發展很快,而相對服務業發展滯后,通過發展服務業來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特別是為工業服務的物流運輸、商務會展、技術服務、商品檢測等服務業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利用過去的舊廠房進行改造,來發展服務業。

3.3改革組織管理體制

在農村工業比較發達、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農村,“三快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了,改革的思路應該是逐步向現代城市的管理體制過渡。實行政企分離,黨支部、社區、股份公司各自獨立,各盡其責。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改革應該根據各個地方、各個村不同的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從東莞農村的情況來看,各個村的經濟發展情況差異很大,不可能一刀切,只采用1種模式,至少應該有3種模式可選擇:一是集體經濟基礎較好的村,可以選擇向現代股份公司制改革,建立規范的現代股份公司制,將企業推向市場做大做強。二是集體經濟有一定基礎,但是實力還不是很雄厚,向現代股份企業制度改革的條件還不具備,可以考慮保持原有的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制度。三是集體經濟非常弱小,甚至于集體經濟負擔沉重,資不抵債,集體經濟無發展前景,這種集體經濟也可以采取“休克療法”,取消集體經濟組織,將農民納入城市居民管理,為他們解決基本的社會保障,使他們盡快轉變為市民,融入城市,避免這類農村被“邊緣化”[4]。

3.4改革公共服務方式

統籌城鄉發展,政府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已經成為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而且像東莞這種類型的農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城市化,那么理所當然,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的公共服務應該逐步轉移給政府。問題是政府財政可能會負擔加重,一時難以承受。可以通過對農村集體經濟的配套改革來解決政府的財政負擔問題。農村集體經濟既然是一個經濟組織,有著一定的經濟收入,就應該承擔納稅義務,政府可以通過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稅來解決政府的財政負擔問題。如果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朝現代股份公司改革,按照企業的性質納稅,那么政府的財政收入就會增加,其財政負擔也就減輕了。

4參考文獻

[1] 祝俊峰.把東莞城鄉一體化水平提升到更高層次[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2] 陳榮平.躍進大未來——東莞發展模式轉型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篇7

一、影響貨幣政策在農村經濟中有效實施的原因

造成貨幣政策在農村傳導機制受阻而不能有效實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國農村經濟市場化水平很低,自身就遠比城市復雜,因此,貨幣政策在農村的實施會遇到比在城市更多和更復雜的問題。

1.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不暢?

目前,在農村起主導作用的金融機構是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但由于農業發展銀行職能和業務范圍的限制,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如北京市農業發展銀行的年貸款余額僅有六、七十億元,。而農業銀行在商業化改革中基層網點大量撤并,貸款權限上收,農業貸款的比重不斷下降,也無法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如1999年—2001年北京市農業銀行涉農貸款在各項貸款余額中的比重分別為46.63%、38.42%、29.03%。大部分農戶和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只能依靠農村信用社,但農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也遠遠滿足不了巨大的農村金融市場的需求。據抽樣調查顯示,2000年至2003年,農民每人每年從銀行和信用社借入資金65元,而通過民間借貸借入達190元。因此,目前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金融主體弱化不僅滿足不了多樣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也導致了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不暢。

2.傳導工具的缺乏導致貨幣政策的傳導力度減弱

在貨幣政策的實際操作中,基層央行僅有名義上的再貸款、再貼現和窗口指導等調控手段,但是再貸款的調控作用僅限于支農再貸款、緊急性再貸款和經營性再貸款,而且都需要經過上級銀行的嚴格審批,再貼現指標被控制得較緊,也很難發揮作用。因此,窗口指導成為基層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主體。過多依靠窗口指導和道義勸說的辦法,缺少其它必要的輔助手段加以保證,對商業銀行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都不強,貨幣政策操作手段的匱乏客觀上制約了央行貨幣政策職能的發揮。同時,商業銀行進一步強化一級法人管理體制,基層商業銀行在執行政策時,會以其上級行的政策取向作為執行標準,央行的指導意見顯得蒼白無力。傳導工具的缺乏直接影響了貨幣政策在農村經濟中的有效性。

3.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調整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由于實施“大城市、大企業”的戰略目標,其在農村的經營狀況開始收縮,大量的農村資金被吸收上存。例如農業銀行在信貸管理權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級的管理辦法,縣級以下機構基本上僅有發放5萬元以下本行存單質押貸款權。目前市級國有商業信貸審批自主權被削弱,組織資金30%左右上存,而縣級支行的主要任務則是組織存款,除小額質押貸款外,基本上沒有放款權。

同時欠發達地區受到經濟結構調整遲緩、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就使得其社會有效信貸需求相對不足,信貸失去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欠發達地區的分支機構基本上成為總行派出的專門負責吸收存款的大儲蓄所。資金的過度集中背離了正常的經濟運行規律,農村經濟中自然也就失去了貨幣政策傳導的渠道與資金基礎。

4.農村社會信用環境的欠佳導致貨幣政策難以發揮傳導實效

由于農民信用意識淡薄,再加上農村金融法律法規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尤其是農信社貸款的收回。近幾年,雖然各級政府加大了信用環境治理力度,但金融維權難,農戶、村組拖欠銀行信用社貸款等問題對金融部門服務新農村建設也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了支農貸款難以持續快速增長的后果,而且影響了農村金融機構對“三農”投入的積極性。

而大量不良貸款的形成使逐步市場化的利率機制失去效應,過高的負債成本逼迫各基層行貸款利率的剛性上浮,使央行的最高浮動利率演變為實際執行利率;與此同時,由于缺少必要的中介機構,貸款抵押難、抵押物資處置難、擔保難的問題,嚴重制約著信貸資金正常運行。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需要一個良好地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欠佳不僅導致貨幣政策難以有效傳導,而且也直接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加強新農村建設中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對策與建議

1.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

金融機構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主渠道,因此必須穩步推進農村金融機構體制改革,形成多層次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以適應農村多層次金融需求。首先,創新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轉變農業政策性金融的發展模式。將原來按機構劃定業務為主的模式轉變為按機構劃定業務與業務招投標并存的發展模式,可以考慮將原來按機構劃定業務為主的模式轉變為按機構劃定業務與業務招投標并存的發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運作方式和效率。 其次,農村信用社要鞏固已有的改革成果,要辦成商業上可持續、主要服務于鄉(鎮)、村和農民的金融機構。第三,農業銀行要結合股份制改革工作,通過機制和體制的轉換,充分發揮農業銀行作為大型商業銀行的系統優勢,切實提高對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信貸支持質量和效益。第四,積極推進郵政儲蓄改革。目前,國務院已批準成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還應盡快組建縣級郵政儲蓄銀行,以改變縣級郵政儲蓄機構只存不貸,資金外流的現狀,應充分發揮郵政儲蓄機構農村網點多的優勢,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最后,要引導和扶持民間金融組織的發展。隨著農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和深化,農村經濟已經呈現出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的多層次、多元化需求,民間金融恰恰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因此注定要成為農村金融主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從法律、制度、政策上規范民間金融的行為,既要肯定扶持,又要改造規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準備金率和資本充足率及實行風險責任自負,引導和鼓勵民營小額信貸銀行、合作銀行、私人銀行等多種形式的農村民間金融健康持續地發展,納入到農村金融體系中加以監管,增加農村金融供給的靈活性,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

2.適當增加農村貨幣供應量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普遍落后,尚且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在政策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農村貨幣供應量增加幅度可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金融機構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留在地方作為支農貸款資金;其他金融機構在農村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合理比例以央行再貸款的形式返還給農村金融機構使用。

還可以適當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調整農村金融機構的存貸款比例和備付金比例,增加可用資金規模。

3.人民銀行應加強“窗口指導”,用活支農再貸款

應積極引導金融部門加大對“三農”和特色農業的信貸投入,支持農業產業化。適時向農村信用社發放支農再貸款,以緩解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緊張的矛盾,同時,人民銀行應修改支農再貸款管理辦法,延長貸款上限,以盡量滿足農戶對資金不同檔次的需要。

4.合理運用再貼現以及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

大力發展農村票據市場,改進和完善再貼現業務管理,在再貼現利率政策上對農村信用社以一定程度的傾斜,調動農村信用社辦理票據貼現業務的積極性,對涉農已貼現票據優先辦理再貼現,通過票據市場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資金來源和總量。利率是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工具,如果將利率杠桿運用好,可以以單倍的投入創造出多倍的產出。我國各地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且普遍滯后,制定與利率相關的貨幣政策時必須有所差別,應當考慮到政策在各地的操作和效果。雖然央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定了一定的浮動區間,但農信社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并沒有區別對待,導致在經濟金融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信用社在利率執行中“就高不就低”,這就使得相當一部分貧困落后地區的農民和企業無法承受貸款利息負擔。因此央行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貸款利率上限;農村金融機構也應按照不同貸款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實行不同的貸款利率政策。

5.創新適應農村經濟融資要求的金融產品體系

目前在我國,農民享受到的金融服務非常缺乏,絕大多數農民與金融機構的接觸僅僅限于存款、匯款而已,金融產品的匱乏直接導致了貨幣政策傳導受阻。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要求下,各金融機構應根據農村經濟的特點,積極開發新產品,形成特色化、差別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同時,加大中間業務產品創新與開拓,除了對現有的中間業務品種進行認真整合外,還應加大對高附加值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與營銷,特別是加強銀行承兌匯票敞口業務、信用證、貸款承諾業務、信息咨詢、財務顧問、保險、金融機構委托等業務的創新與營銷,通過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在滿足新農村建設資金需求的同時提高貨幣供給的效率。

6.注重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

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則表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是引導和配置經濟資源的“原動力”。兩大政策的均衡配置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反之則制約經濟發展。因而,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套安排和聯動。財政政策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積極發揮能動作用:(1)繼續為政策性金融機構進行財政支持,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為農業發展提供廣泛的資金支持。(2)為偏遠地區農村金融機構的建立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適當剝離一部分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減輕農村金融機構的財務負擔。(3)制定稅收、利息補貼等優惠政策來鼓勵金融機構為農村提供貸款。

7.推進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離開信用,任何新的經濟模式都無從談起,所以加強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當務之急,也是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一個有效途徑。一是建立農村誠信獲益失信受損機制和農民個人信用記錄數據庫,加大對逃廢債的制裁力度;二是加強對農村企業和農民的誠信教育,提升農民誠信意識,不斷改善農村社會信用狀況;三是加強與農村政府部門、工商行政管理、稅務、農民行業協會等部門聯合,形成完善的誠信體系;四是各級人民銀行應積極取得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引導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將各自的信貸政策、訴訟結案率和執行率與農村信用建設掛鉤;五是對農村企業和借款人按信用等級分別給予不同的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期限放寬等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于麗紅. 解決“三農”問題的金融創新思路[J].北方經濟,2006 ,1:59-60.

篇8

關鍵詞:阜新;經濟振興;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機制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8-0045-02

經濟振興是資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經濟轉型的最終目標,而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轉型的基礎,發展現代農業則被確定為轉型的重要方向。建設新農村既是阜新經濟振興的體現,同時也是其經濟振興的必要條件之一。這一選擇離不開本地區城鄉之間的互動。在阜新市經濟轉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應著手構建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機制,探索二者互動的現實路徑。

一、阜新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基礎是現代農業的發展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施農業產業化成為阜新市經濟轉型的主導產業。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實現經濟振興,首先要對經濟轉型進行產業定位。根據十年九旱的實際,發展現代農業成為阜新經濟轉型和經濟振興的首選,而且發展受降雨因素影響較小的新型畜牧業,也使畜牧業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阜新市的經濟轉型從“由黑變綠”起步,“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使阜新轉型中向更為高級的產業形態邁進,現代農業產業化雛形已初步顯現,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總量顯著提升。目前,經過經濟轉型,阜新市的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農產品加工業年均增長4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占第二產業的比重由12.7%上升到27.3%,總體上非煤產業的比重明顯上升。

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一個方向不僅促進了阜新經濟振興,而且也拉動了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契機。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業結構調整,開展的“百萬農民增收致富工程”項目戶已有23.7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77%,這一工程的實施直接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總量顯著增加,而且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有了很大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阜新市的城鄉互動和以及經濟振興和新農村建設的互相促進。首先,現代農業的發展解決了就業問題,容納了大量下崗工人再就業,使城鎮登記失業率降低到4%左右;其次,現代農業的發展孕育了二、三產業,改善了產業結構,使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只占經濟總量的27%;再次,現代農業推動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社會結構合理化,城鄉收入比為2:1,與全國的3.3:1相比有很大的改善。

二、阜新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機制構建及其政策選擇

阜新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需要以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為重點,致力于將以煤電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為包括現代農業在內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努力實現產業與經濟、城市與農村、資源與環境的全面協調,走符合市情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具體地說,阜新市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機制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構建。一是集中,加快農業用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二是合作,引導農民參加農民合作社或采用經紀人方式;三是統籌,搞好城鄉產業發展規劃,優化工業與農業、城鎮與農村的空間布局,科學確定城鎮規劃區、工業生產區、農業發展區、農民居住區和生態保護區;四是產業融合,在經濟轉型升級上求突破,產業發展堅持城鎮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針對阜新市現有的資源狀況和產業前途,實現城市化和特色農業、規模農業、現代農業協調發展,完善城鄉相互促進機制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選擇。

1.關于城市化的政策選擇

積極推進城市化是新農村建設的應有之義。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體兩翼”,可以說沒有城市化就不會有新農村。新農村建設的戰場不只是在農村,至少有相當的分量、相當一段時間是在城市。建設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一個基本的出發點是“減少農村,減少農民”。城市化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歸宿要解決的問題是,接納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排擠出來的農村剩余人口。除此之外,加快推動阜新市的城市化進程,至少還有兩點理由,一是中等城市擴容應該是國家城市化的重點,阜新市作為中等城市,更多地吸收農村轉移人口是理性的選擇;二是阜新市的特殊市情: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城市化水平為52.48%,“十二五”末期將達到65%,而遼寧省的數字分別是62.1%和70%。按照“十二五”規劃,遼寧省的城市化率要達到70%,同時城市化水平至少要達到70%,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才可能全部為城市吸納,但阜新市現有的城市化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到2015年末,要縮小為相差5個百分點,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阜新市保持比全省更高的城市化速度。

2.關于農業現代化的政策選擇

現代農業的發展使得阜新市經濟結構得到調整,而且在綠色食品開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目前全市已有一些品種農產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無公害食品認證。但是目前阜新的農業仍然屬于小農的生產模式,說明離現代產業還很遠,因為現代化意味著消滅小農經濟,有小農經濟的地方就沒有現代化。這是新農村建設要解決的首要和基本的問題。改造傳統農業必須具備制度、技術、資本和教育等幾個基本要素,就目前的情況看,應在資源條件好的鄉鎮試點改造傳統小農業、提升為現代化的大農業生產。現代化農業作為規模化農業,排擠邊際生產力為零的、即潛在失業的那部分勞動力是必然的,農業現代化過程是一個“技術排擠農民”的過程,置換出來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要進入城市。因此城市要有能力接納“技術排擠”出來的剩余人口,為現有農業的“進化”和“退化”提供轉移空間。這就要求提高城市的接納能力,依據區域的資源條件和比較優勢,通過非農產業帶動,實現工業、服務業擴容。

3.關于農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選擇

政府應該有規劃、系統地調整接納農民進城的政策。城鄉統籌發展,以城市帶動農村、以工業帶動農業的首要涵義是,拆除“制度排擠農民”的藩籬,疏通阻止農民進城的制度通道。現在的很多制度和政策,使城市不僅沒有很好地接納和吸收這些剩余人口,而是排擠農民進城,農民工問題就是這種“排擠”的集中表現。推動農民工市民化進程,設定一定的門檻,給予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市民待遇。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城市政府先期為進城農民工提供廉租房和低價商品房,建立起一個結構健全、功能層次分明的住房保障體系,進行根本性的結構調整,保證進城農民工有房住,同時提供義務教育,公立學校應竭盡全力接納農民工子女。

三、完善阜新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機制

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互相促進存在一系列的掣肘因素,如阜新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慢、城鄉發展脫節;GDP及財政收入低、農民收入低、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低、農產品加工業生產工藝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高消耗、高投入、高碳。同時,還存在著新農村建設滯后問題,如農產品加工品牌、綠色、無公害產品少,加工環節增值低、鏈條短,農民的非農收入占比較低等問題。實現阜新經濟振興,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以農業產業化為切入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的機制。

1.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的帶動功能,以企業化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需要農業規模經營。農業規模經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土地集約化,二是農民組織化。如何提高農業現代化、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市場經濟中通行的“合作組織”,應該是企業性質的公司。專業化農業經營活動需要由相應規模的農工商聯合企業經營和管理。一方面要靠農民自己的創造,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調整,引導提高農副產品加工的檔次,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農民共同致富。

2.促進土地流轉,促進土地規模經營

經濟振興與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需要土地規模經營。在家庭承包制這種土地使用制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這與現代化農業存在尖銳矛盾和沖突。土地得不到集中,農業就不能規模化,農民的收入也就無法大幅度提高。真正解決土地規模經營問題最終靠城鄉互動,即加快城市化進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一是放開戶口,讓農民成為城市人口在城市定居下來;二是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可以跨地區轉移的社會保障,農民可以隨身帶走,回農村時即使沒有了土地也能有生活保障。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打工農民真正放棄土地,使土地向少數農戶轉移,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

篇9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城鎮化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使得我國農村土地的有效利用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因此,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人居環境質量整體不夠好等的情況下,對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是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 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我國農村土地的使用情況進行相關調查發現,有差不多60%的鄉村景觀有著很一般的景觀風光,有將近80%的鄉村道路沒有足夠的了變化面積,并且,居民點的綠化面積覆蓋率也很低,溝路林渠已經遭到嚴重損壞,導致我國農村土地、河流的生態功能呈現嚴重退化狀態,給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帶來嚴重影響。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國家先后實施了多項幫扶政策,如農業基礎建設、退耕還林和農村土地整治等,以不斷提高農村經濟水平、進一步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但是,在不斷加強新農村建和推進土地整治的過程中,生態景觀理論、技術方面沒有比較專業的指導,管理人員、工作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大大影響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并且,部分先富裕起來的村莊開始修建高檔住宅房屋,出現與當地文化、特色等不相協調情況,最終給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帶來嚴重阻礙。另外,沒有對生態系統的循環發展、低于文化保護、風土人情繼承等給以高度重視,導致生態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地方文化特色嚴重缺失,最終成為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 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的目標和任務

對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可知,當前農村土地整治的目標和任務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農村土地的有效整治,可以解決社會、農村經濟和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問題,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二是,通過有序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工作,農業初級生產力可以得到不斷提高,對于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著重要影響;三是,采用合理規劃土地權、破碎化田地的方式,農戶擁有的土地面積可以得到不斷擴大,從而使農戶的耕地面積得到不斷增多,對于提高土地生產力、農戶生產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四是,在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配置農村土地資源的情況下,農業生產結構得到合理調整,生態系統得到循環發展,對于保護生態多樣性、提高農村土地的生態景觀價值有著重要影響。

四、 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對策

(一) 深入研究鄉村景觀特征,注重鄉村景觀價值的充分發揮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每個村莊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生態景觀,因此,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必須深入研究鄉村景觀的各種特征,全面掌握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生長規律和水文分布規律等,才能充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自然景觀資源等,最終促進農村生態系統循環發展、生態景觀價值不斷提升。例如:在保護歷史文物、修筑鄉村道路的過程中,注重鄉村景觀價值的充分發揮,合理的配置各種植物、街景等,才能真正提高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真正推進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

(二) 深入研究鄉村土地多功能性,注重生態景觀服務功能的有效提升

根據相關研究可知,土地具有生產、財富儲備、生物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儲存各種物質、保障生物多樣性,對于促進生態系統循環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必須深入研究鄉村土地的多功能性,不斷提高農村土地綜合生產力、生態景觀服務能力等,才能真正促進生物多樣性發展,從而保障農村土地生態安全、生態景觀價值等。例如:在景觀生態學中,有研究人員提出“斑塊、廊道、基質”的景觀結構理論,充分展示出防護林、田埂、田塊等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對于提高農村生態景觀價值有著重要影響。

(三) 深入研究流域水文生態情況,注重全球氣候變化的合理應對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遭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大氣、水、土地等幾個方面的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威脅。在我國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必須深入研究不同流域水文生態情況,才能及時找出控制土地遭到侵蝕、沙漠化等的原因,以有效防治各種土地方面的問題。目前,土地的有效利用、生態景觀建設已經成為土地治理的重點,在對水體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注重生物多樣性、土地資源等的保護,才能確保各種土地整治措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從而推動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與此同時,在全球氣候不斷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還需要針對性的制度各種應對措施,如暴雨、極端氣溫等,才能在不斷完善預警體系的情況下,提高我國農村生態系統的彈性和防范能力,最終推動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四)深入研究生態化景觀化技術,注重土地整治工程建設標準的有效健全

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鄉村土地整治相關機制,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實效性,是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的重要措施,對于提高農村土地整治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在國際往來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注重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吸收、學習和利用,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村自然生態的完整性、連續性,從而降低人為破壞帶來的永久性傷害,以在有效實施各種整治措施的情況下,促進農村生態系統循環發展、生態景觀價值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深入研究生態化景觀化的各種整治技術,注重農村土地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并有效健全農村土地整治工程的建設標準,才能增強全體人民的參與積極性,以在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等的情況下,提高全人類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從而推動我國農村土地整治生態景觀建設不斷前進。

篇10

通過各地區發展經驗可知,交通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同樣農村公路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在致富路上我們悟出了許多道理,其中最為顯著的是:“要致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可見農村公路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加強農村公路管理,改善交通運輸環境,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商品流通鋪平道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二、我國農村公路發展現狀及重要意義

農村公路建設作為農村地區長遠發展的基石,能夠促進農村的經濟、人文發展,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高人們生活水平、過上富裕生活。一個國家的公路網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擁有一個完善的公路網絡系統,不僅便于人們的生活、生產、區域間物質流通和人文交流,而且還能拉動區域涇濟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不僅有了量的提升,也有了質的飛躍。從浙江省2008-2015年公路里程統計可以看出我國農村公路發展概況,2008年末浙江省縣鄉道44836公里,專用道714公里,村道48178公里;全省通達率為98.03%。2015年末浙江省縣鄉道48760公里,專用道669公里。村道57901公里;全省通達率為99.72%。從2008-2015年縣鄉道增加3924公路,增長0.87%;村道增加9724公里,增長2.1%,通達率提升了1.69%。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農村公路通達率逐年在提高,農村公路網建設迅猛增長,體現出近幾來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公路建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反應出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

國家對農村經濟建設的高度重視和不斷投入,在基礎設施公路建設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幾來對公路網的整體規劃和布局,對重要區域的部分農村公路通過改建直接提升為國省道,對較重要的區域重建了部分新的縣道、鄉道公路,大大改善了農村的通行情況,也緩解了部分區域交通的壓力。為了貫徹中央 “村村通公路” 的決策,各級政府十分重視農村公路的建設,尤其是村道建設,這8年來村道的增長尤為迅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雖然農村公路網建設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由于我國農村面積大,山高地遠,比如西部幾個省份仍有較多的村莊未能通達公路,主要靠得是肩挑步行,嚴重阻礙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們依然生活在貪窮之中。也有部分區域雖然通了農村公路,但由于受資金、地理條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農村公路仍為機耕路或礫石路,路面狀況較差,危險系數較大,通行能力低,嚴重阻礙當地的農業、工業及旅游業等發展,從而制約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

可見,農村公路的建設對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極為重要。農村公路不僅是干線公路集疏運的基礎網絡,也是其他運輸方式集疏運的基礎網絡,是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各級政府至力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城鄉協調、結構合理、質量穩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網絡和運輸服務體系,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三、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區域經濟的影響

農村公路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促進區域經濟政策制定,加大區域內資源開發和利用,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促進農村區域經濟政策的合理制定,加快農村公路網建設

農村公路作為連接區域經濟、物質流通的重要渠道,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決策和政策的制定有著決定性的影響。(1)農村經濟做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接拉動和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公路建設的投資具有乘積效應,交通建設的投入必然會帶動周邊農業、工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農村公路的建設和發展,有助于農村商業化、產業化的交通區位優勢;促進和加快區域經濟政策下的城鎮化進程。因此,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可以加快農村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加快貧困落后地區的脫貧致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有效地促進城鄉區域間的交流,?Ф?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促進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速農村經濟發展

我國有廣闊的農村土地資源,怎樣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呢?土地的使用價值受地理位置、使用屬性、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影響,最直接的表現是基礎設施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響著土地價格的高低、使用范圍和產出的效益。從交通設施與土地之間的關系來看,交通與土地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會帶動公路沿線的土地利用,支撐經濟的發展。

3.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加快農村特色經濟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直以來農村主要以原始農業生產為主的第一產業結構,也是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這種僅靠天吃飯,靠人辛勤勞作,效率低下,收入甚微的產業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現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

農村公路建設必然推動產業升級和空間布局優化。公路交通快速便捷,縮短了人流、物流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能夠促進形成區域性的規模經濟,同時也帶動服務業、旅游業、特色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農村公路的建設能夠促進市場穩定發展,促進了區域的協調發展。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有利于打通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運輸通道,直接拉動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融合,改善投資環境,帶動經濟發展。最終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的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四、農村公路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與對策

農村公路是公路交通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干線公路與農村之間的主要通道,是農村發展經濟、提升效益的基礎設施,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農村公路建設和管養中面臨著許多主客觀的因素影響,制約了農村公路、農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影響:農村公路范圍廣、里程長。中國地大山多,山高地遠,很多農村座落于高山偏遠處,給建設投入及管養維護帶來困難。(2)歷史、政策因素影響:雖然近年來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農村問題”,但由于觀念、歷史、地域和發展階段等多重影響,農村的基礎設施仍然存在著區域不平衡和薄弱點。制約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規模大、投資多、生產周期長,因此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支持,才能發揮出農村公路的建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3)資金因素影響:資金是建設的基礎,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底子薄,資金來源困難,方法方式單一,主要由政府投資建設,造成了很多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和養護資金匱乏。(4)農村的文化及思想意識影響:廣大農村人們群眾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思想比較保守和局限,為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夠積極,設及到個人的土地或山林等利益時,設置眾多障礙,甚至不配合、不出讓等等,也造成建設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之一。(5)公路經常性管養和管理不到位:由于養護資金短缺、工作環境差、管養人員缺乏、超載嚴重等等造成管養不當,嚴重影響了公路的公路路面技術狀態和通行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經濟建設。

為改善經濟基礎相對較薄弱地區的公路現狀,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需要保證農村公路里程與質量的關系,在公路里程擴張的同時保證公路質量,提高有效公路里程,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經濟帶動作用,積極探索融資渠道、解決資金困難問題、發揮政府資金引領作用。其次,做好建設資金與養護資金的合理分配,保?C農村公路“建的起、養得起”,明確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責任,防止建設過程問題給養護環節增加難度。最后,加強管理,整頓秩序,治超治亂等,實現文明交通、和諧交通,維護農村公路的實際效用,實現農村公路有效經濟利益,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