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農業旅游規劃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3: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意農業旅游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創意休閑農業的內涵
創意休閑農業是集創意,休閑,旅游,農業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創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型資源產業,它在農業產業本身的基礎上融合了創意、休閑、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的要素。創意休閑農業是以創意農產品為基礎,并創意農耕文化活動、創意農業產業形態。農產品創意主要是對其用途和形色進行改造,形成新的吸引力。
二、沈陽創意休閑農業現存問題
(一)觀念滯后,開發意識薄弱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起步較晚,農業戶口比重大,13億人口中仍有9億農民,傳統發展觀念意識明顯,人們認為農業主要是滿足人們的溫飽,并未充分考慮農業的替他用途。因此,大多數人都認為農業與旅游一點關系都沒有,自然很少有人去著重開發,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農業旅游便成了“農業+旅游”,而不是以創意、新奇與美感來吸引游客,難以變成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二)政府角色不到位,農戶經營理念陳舊
在營銷過程中,營銷人員沒有真正的把旅游者作為促銷對象,與旅游相關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合作。就農戶而言,由于缺乏政府有力支持,加之自身抗風險能力弱,雖意識到面臨機遇卻患得患失。
由于政府缺乏主導性,農戶缺乏開拓性,發展農村旅游很難成規模,上檔次。產品單,規劃粗,人才缺導致旅游開發缺乏創新,無法做到長期發展、與時俱進。
(三)資金不足,發展進度緩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農業旅游擁有投資少、見效快的優勢,但如果要開發具有一定規模、上檔次的農業休閑旅游區,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為保障。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國都還處在興辦旅游景點的熱潮中,人們所熱衷的投資熱點還仍然是傳統的景區、景點建設和對于品牌的爭創,無心投資于農業旅游區和農業旅游開發。我國管理方面薄弱,缺乏專門的組織管理單位保障創意休閑農業工作的開展。制度設立方面不夠完善。
(四) 沈陽現有的農業旅游表現形式為農業采摘體驗和休閑度假山莊,但僅僅還處于休閑農業的階段,沒有融合創意元素上升到更高層次。在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休閑農業大多呈現出規劃模式化、功能簡單化、特色模糊化、景觀(面貌)單一化的趨勢。現如今的休閑農業缺乏差異,缺乏意境,缺乏文化,也就是缺乏品味。這也表現出缺乏旅游,農業等專業高級人才,缺乏理論指導。人才缺乏導致旅游開發缺乏創新,無法做到長期發展、與時俱進。
(五) --!> 公共設施配套不完善,缺乏整體規劃景區內部服務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
很多創意休閑農業景區缺乏整體規劃設計,有些休閑農園農場先開發后規劃,造成園內雜亂無章。沒有充分利用良好的資源條件,開展人文生態景觀和農耕文化的休閑農業體驗活動。
三、沈陽創意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一)用創意打造休閑農業
我們都知道,休閑農業的主要消費群體還都是城里的都市人,有少許外國游客,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例如看看田園風光,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體驗農事等比較當地特色的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逐漸提高,這些會在整個創意休閑農業中的比重會降低。憑借郊野鄉村優異的生態環境資源,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建立一系列新奇、刺激、帶有時尚等現代休閑娛樂元素的景點項目,同時把創意手法運用到這些休閑農業中,形成創意休閑農業,從而刺激消費、滿足觀光者的需求。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資源條件,圍繞特色開展體驗活動
沈陽市擁有多種地貌類型,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原始優美的自然環境,生態條件也非常良好。同時它作為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輻射范圍廣闊,并擁有很多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包括傳統的農耕文化和淳厚的民族習俗,很適合長時間的欣賞和體味,有利于開展人文生態景觀和農耕文化的休閑農業體驗活動。因此,要認真調查分析當地的資源條件,突出自身的體驗特色,圍繞特色開展多項體驗活動,完善相應景觀改造,服務設施等。
(三)挖掘體驗活動中的美學和文化元素,提升體驗活動的內涵和創意
憑借沈陽市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體驗活動中要注重對內涵的把握和創意的設計,努力提升體驗活動的品位。因此,通過將現有的創意農業和休閑農業進行有機結合,這不僅可以提高創意農業的成果轉化率,而且還能增加休閑農業體驗活動的文化底蘊。
(四)進行市場目標群體的細分,提高休閑農業體驗活動參與程度
由于消費者具有不同的特點,沈陽市創意休閑農業可根據自身資源和社會條件,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出滿足不同的市場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同時通過前期對市場群體的需求調研和市場回饋,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體驗活動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都做到位,讓前來消費的客戶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吃的放心。
(五)建立健全的行業協會及非正式組織協助休閑農業經營者從人力資源、產業輔導以及整合營銷三大方面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加休閑農業產值。開展人員培訓,協會主要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舉辦休閑農業經營講習、開設課程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協會對休閑農業的發展進行積極的產業輔導。
(六)政府進行資金扶持,制定標準和規范管理
政府在這個產業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策這塊,可通過相關補貼,放松銀行貸款,設立專項費用等措施對創意休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優惠的政策,同時也要制定相關標準,規范創意休閑農業的建設,從而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
指導老師:王偉偉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創意農業;優勢;問題;模式;對策;浙江開化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7-0327-03
創意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生產為基礎,以創意為核心,利用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資源,依靠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創造出新的、優質的具有獨特性的農產品、農村消費市場和旅游市場,以提升農業的價值與產值,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1]。創意農業具備了高融合性、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性,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一種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無疑有著強大的發展活力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2-3]。
開化縣位于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源頭,地處浙、皖、贛3省7縣交界,是全國9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2013年,開化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示范區建設試點縣,以此為契機,依托10余年來“生態立縣”發展實績,縣委、縣政府提出并確立了打造以“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全域景區化、景區公園化”為基本特征的國家東部公園的發展理念,正是這樣的戰略定位決定了“立足生態經濟、發展創意農業”將成為開化縣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1 開化縣發展創意農業的優勢條件
1.1 農業資源優勢突出
近年來,開化縣依托良好的區位和生態優勢,以調結構增效益為思路,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途徑,以茶葉、食用菌、清水魚、糧油、蠶桑、油茶、高山蔬菜等優勢農產品為突破,特色高效的生態農業取得實質性的長足發展,正日益成為浙江省及長三角地區主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之一。一大批產于原生態環境的優質開化農產品已成為省內外城市居民饋贈親友的時尚禮品和不少賓館、酒店的形象菜及招牌菜,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市場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全縣的農業產業正快速邁上綠色發展生態取勝的科學跨越之路。
1.2 生態環境魅力超群
開化縣屬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0.4%,地表水總體水質常年保持在Ⅰ、Ⅱ類水平,生態環境總體質量在全國2 348個縣(市)中名列第16位,大氣質量更位列前10位,境內山清水秀、山巒疊嶂、綠蔭環抱、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素有“天然綠色氧吧”之稱,是城市居民遠離霧霾、潤心洗肺的絕佳去處。
1.3 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全縣現有各類風景旅游景點160余處,山地、森林、水景風光俱全,青山黛黛、綠水潺潺,“山水靈秀境,詩畫錢江源”便是開化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有代表性的如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根宮佛國5A景區等。
1.4 民俗人文底蘊深厚
錢江源頭文化、龍頂名茶綠色食品文化、根雕藝術文化、邊界文化、老區文化,其內涵深刻,具有獨特的產品特色和吸引力。宋村十八洞、霞山古民居、雙溪口古文化遺址等古跡不勝枚舉,可謂“三色”(綠色、紅色、古色)景點遍布縣域。還有眾多的民間傳奇、名人軼事、民間藝術,如馬金花燈、高蹺竹馬舞、蘇莊草龍等。此外,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農耕文化景觀,以及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鄉村景觀,讓人們在領略山鄉的古、土、特、真、野風情之余,更倍感人類改造自然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魅力,為開化創意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資源。
1.5 區位交通獨特便捷
開化縣是連接浙西、皖南和贛東北的要沖,北臨黃山、東連千島湖、西依三清山、南靠古城衢州,有著獨特的旅游區位優勢。同時隨著黃衢南、杭新景高速、九景衢鐵路等一批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和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推動開化更快地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和海峽西岸經濟圈。全縣現已初步形成了覆蓋面大、通達性強的立體交通網絡。
2 開化縣發展創意農業存在的問題
2.1 理解和認識不足
部分政府部門機構和農業經營業主,對創意農業的概念、內涵、功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沒有從拓展農業功能、滿足群眾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實現農業增效、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考慮,疑事無功,勢必導致積極性、參與度不高。通過創意構建農業發展鏈條、提高附加值的思路還未落到實處,同時也缺乏具體的政府政策及資金的支持與引導[4]。
2.2 發展模式單一
目前,開化創意農業的嘗試,主要是觀光農業與旅游業的簡單融合,優越的自然人文資源尚未與農業資源很好地結合形成生產力。眾多的“農家樂”,尚停留在“吃農家飯、觀鄉村景”的低層面,文化內涵少。許多觀光農業園就是從原來的經濟種植簡單轉變而來,功能單一,采摘游也尚未注入鮮明的鄉土文化內核。只有賦予觀光農業文化底蘊,才能實現互動共滋。而產業融合型、農業節慶開發型、文化創意型、產品創意型、主題園創意型、營銷創意型等創意農業模式應用更少。
2.3 產業化程度低
開化的創意農業普遍規模小,產業鏈條短,除龍頂茶、根雕外,形成品牌和規模的產品不多,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弱,帶動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創意農業的2個部分,創意與產業缺一不可,只有將創意成果轉化運用到產業鏈的全過程,才能進行深度開發,充分獲取創意農業產業的效益,否則只能是曇花一現、難以為繼。目前開化創意農業發展的短板之所在,就是缺乏完整的符合市場規律的創意農業產業鏈,缺乏三次產業間的融合聯動。
2.4 技術支撐短缺
創意農業所要依托的技術不僅是產業鏈各環節的各類生產技術、裝備技術,還涉及產業的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品牌和形象設計、文化傳承開發、項目營銷及發展規劃等方方面面。缺乏這類復合型的創意人才團隊,是導致開化縣寶貴的創意農業資源藏器待時的根源。
3 開化縣創意農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重點模式
3.1 基本思路
開化發展創意農業應當遵循“豐富農業景觀、挖掘文化內涵、增加科技含量、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精品品牌”的基本思路,其重心在于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和消費市場需求,以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為“兩大引擎”,著力打造以生態旅游、休閑養生為主脈絡的形態豐富的創意農業產業體系。只有實現科技、文化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才能為開化的創意農業營造起“金風玉露一相逢”的美麗而又雋永的意境。
3.2 重點模式
3.2.1 以旅游休閑為主題,打造觀光體驗型創意農業。以開化縣豐富的農業生產和農業資源為基礎,多彩的農村生活為特色,優美的鄉村生態環境為背景,借鑒先行地區的做法與經驗,加強農業景觀造型的設計和功能的拓展,注重流行時尚、工藝美術和藝術創作元素的注入,多配備一些參與性、娛樂性強的農業實踐活動。如在種植方式上,要突破傳統“橫平豎直”的窠臼,可耕種成一種有特定含義和藝術圖案的形狀;種植品種選擇上應契合現代人求新獵奇的心理和追求怡靜芬芳心境;品種搭配上應根據作物顏色、高矮、大小、成熟期的合理搭配,以達到四季應景、賞心悅目的效果。
在園區、村莊甚至鄉鎮的建設上都應按照景區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要樹立種地就是建公園的新理念,寄情山水、主攻特色,著力于建成一批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科普教育、生態農業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觀光農業園區、主題創意農園和創意村落、創意鄉鎮。通過公園式差異化的包裝、演繹,打造讓大山名起來、秀水靈起來、農田靚起來、資源活起來、鄉鎮紅起來,讓不絕于途的觀光客成為開化鄉村最為熱鬧的景象。
3.2.2 以文化傳承為契入,打造文化藝術型創意農業。充分供挖掘、展現和利用開化原汁原味、深邃厚重的民俗民間文化(如草龍、高蹺竹馬、九娘歌、目蓮戲、扛燈)、鄉土文化(如手工榨油、竹編、草編)、農耕文化(如間作套種、牛拉犁、石臼米)、農事節慶文化(如長虹油菜花節、蘇莊平坑保苗節、華埠華東開秧節、古佛節)、飲食文化(如蘇莊炊粉、開化汽糕、吃烏飯)、農產品文化(如茶文化、蠶桑文化、魚文化、稻作文化)、古建筑文化(如霞山古民居)、生活器皿文化(如大鍋灶、煙囪、石磨、竹篩)、遺址文化(如雙溪口古文化遺址)等資源,以農業生產、生活、銷售為載體,在傳承與保護的基礎上,融入創新和創意的元素,從而衍生發展出有特色、品質高、創意新的產品和產業,適應人們日益多樣化的物質與文化需求,賦予其新的現實價值和生命力。開化應著力于打造以農業文化為重點的農業旅游、慶典、會展以及以農業文化為依托的具有內涵、富有特色的地方農業品牌。
3.2.3 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打造科技型創意農業。以院縣合作為平臺,以產學研結合為依托,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以創意思維為引領,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和高科技成果,生產出高品質或獨特性的農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如在設施大棚中引入智能培管系統,進行智能管控,可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在水稻上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創意開發兼具養顏、瘦身、降糖等保健作用的功能大米;又如,可依托開化縣豐富的蠶桑資源,打破千百年來“種桑為了養蠶”的禁錮,研發桑葉茶、桑葉面、桑葉粉等功能食品。開化的農業只有注入科技的基因,遍施創意的肥料,才能裂變出巨大的能量。
3.2.4 以優勢農產品基地為孵化,打造品牌型創意農業。以開化縣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為帶動,在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集群化生產的同時,更要樹立起強大的品牌塑造與經營意識。開化縣的龍頂茶、清水魚、金針菇、黑木耳、山茶油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農業品牌,都必須在深化品牌建設內涵、拓展品牌產品范圍、衍生品牌創意產品、創意品牌經營模式上狠下功夫,通過品牌特色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產業鏈條資源整合提升打造區域品牌。如利用開化縣“中國龍頂名茶之鄉”的這張金名片,不僅可在產茶區興建茶戶、茶棧、茶館、茶博園,弘揚茶歌、茶藝、茶道、茶經等文化,還可研發茶多酚、速溶茶粉、餅干、果脯等各種各樣的茶類衍生品,植根于龍頂茶,構建起包括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和衍生產業的多層次的產業鏈和價值體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被市場認可、群眾接受的“龍頂”區域品牌產品。只有以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濫觴,匯聚文化、旅游、休閑、養生等諸多溪流,構筑起一條條長長的產業鏈條,開化縣的創意農業才能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4 加快開化縣創意農業發展的對策
4.1 宣傳引導,強化創意農業的發展理念
態度決定高度、意識決定行為,一個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首先需要的是理念的凝心。創意農業是一個新生的農業模式,人們難免對其認同度和參與性不大,尤其是作為農業主體的農民,囿于傳統的小農觀念,致使其在創意農業的發展中參與性低且收益甚微。建議政府部門要采用多種渠道和形式加大對創意農業的宣傳,可通過舉辦農業創意項目評選、農業節慶、創意展會等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宣傳創意農業發展典型以及創意農產品,讓人們直觀感受到創意農業帶來的良好效益,激發其創意熱情,從而引導更多的群體來關心、支持、參與創意農業[5]。
4.2 政策護航,構筑創意農業的支持體系
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一種發展模式的轉換,離不開政府強勁有力的行政推動、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務。要根據開化實際和創意農業發展需要,加快制定各種扶持政策,確定政策導向,搭建服務平臺。如要制定創意農業用地優惠政策,為其規模化發展提供土地空間;在財政資金的扶持上要向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與農民聯系緊密、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創意農業項目傾斜,重點用于項目的科技和創意研究、特色產品和品牌的宣傳;要奮力打造投資洼地,開門揖客,吸引眾多的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投產興業,同時要加大金融組織的信貸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導向、三資投入為主體、金融資本為依托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要注重支持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為創意農業主體提供技術提升、品牌推介、信息交流咨詢、融資擔保等各方面的良好服務[6]。此外,創意農業涉及的領域遍布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金融、廣告、營銷等行業,也亟需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盡快形成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聯合攻關、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
4.3 科學規劃,總攬創意農業的發展全局
堅持規劃先行,強化規劃的引領、調控和指導作用。應聘請國內具有成功經驗的專業規劃團隊,通過廣泛調研、論證,因地制宜,精心編制出開化創意農業總體發展規劃。規劃應整合產業定位、功能布局、重大項目設計、要素配置、公共工程、招商引資、營銷促銷、產業管理以及3~5年執行計劃等內容,以確保高起點、高標準,富有前瞻性和延續性。同時要避免紙上談兵,加快規劃的宣傳貫徹實施,積極協調推進創意農業規劃與現代農業、林業、文化、旅游、城建、土地、交通等相關規劃的融合,著眼于最為適合開化的創意農業發展模式,進行重點項目策劃設計、試點示范,然后逐步推廣、穩步推進[7]。創意農業的發展重在規劃貴在執行,好思路、好規劃必須落實到項目上,美麗藍圖才能變為現實。
4.4 園區先行,打造創意農業的精品典范
開化縣的創意農業尚處在起步和摸索階段,為避免走彎路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必須走“試點先行、重點突破、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路徑,可以將開化創意農業的發展與池淮鎮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相結合,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內糧油、茶葉、食用菌、果蔬、花卉等產業聚集、規模推進、鏈條運行、科技支撐、標準生產、生態循環的特征,進一步整合區域優勢、激活要素資源、武裝高新科技,充分挖掘園區文化、凸顯園區個性、創意園區特色,將其打造成為開化創意農業產業重要承載地、創意農產品研發示范帶、創意休閑文化展示窗以及群眾融入創意農業發展的生動實踐區[8]。同時要重點抓好生態農業和旅游的結合,可在開化205國道華埠至錢江源段、縣城至古田山段2條旅游主線路沿線以及錢江源省級旅游度假區內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培育發展以農業景觀營造和農業文化開發為主題的創意農業試點。讓開化縣的創意農業在“二區二線”的平臺上形成“輻射源”和“核動力”。
4.5 引進人才,組建創意農業的智囊團隊
創意農業是以農為根,以智取勝的朝陽產業。缺乏整合營銷、品牌管理、文化開發的復合型人才,是目前開化縣創意農業發展的軟肋所在。因此,應盡快實施創意農業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走出去、請進來”,借助外腦,挖掘本土的智力資源,尤其要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定向合作,在合作中培養鍛煉,使開化縣眾多的單純型的技術人才完成向綜合型創意人才的蝶變,盡快成為創意農業發展的加速器。同時也要著力于造就大批懂技術、會經營、有特長的現代農民,發展創意農業歸根到底是要靠現代職業農民作為新型主體去實踐,這對創意農業的發展具有現實和方向性意義[9-11]。
5 參考文獻
[1] 李瑞芳.現代農業視角下的創意農業發展對策[J].河南農業科學,2010(10):126-129.
[2] 楊良山,龍路芳,胡豹.加快創意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以浙江德清青蝦產業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12(10):156-159.
[3] 張傳偉,趙黎明.創意農業對現代農業發展重要性的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5):26-28.
[4] 袁媛,李學林,董曉波,等.以創意農業助推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考[J].江西農業學報,2013(5):132-135.
[5] 譚冠寧.廣西創意農業發展的研究和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8(27):12023-12025,12029.
[6] 汪海燕.北京郊區創意農業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1(6):55-56.
[7] 劉捷萍.中國創意農業融資機制創新策略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8):38-41.
[8] 李梅,苗潤蓮.北京山區創意農業發展初探[J].廣東農業科學,2011(17):155-156,181.
[9] 呂新海.文化創意農業――新形勢下的文化產業與創意農業的結合[J].現代交際,2012(12):25-26.
篇3
一、知識經濟的農業形態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沒有對“創意農業”統一的提法、嚴格的概念界定和評價指標,但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定共識:創意農業是由創意產業拓展而來,借助創意產業的思維邏輯和發展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資源為依托,將科技、人文、個人創造力等資源作為生產要素 ,投入到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 ,從而形成的知識經濟的農業形態。
迄今為止 ,人類經歷了原始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等四種經濟形態,而創意農業正是知識經濟形態中的農業發展模式。創意產業與傳統農業有效融合,開辟了農業發展空間、拓展了農業功能、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相較于傳統農業的產業模式,創意農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功能多元的創意理念
功能多元的創意理念是創意農業區別于傳統農業的特征之一。傳統農業功能相對單一,主要通過糧棉油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等生產解決食品的供應問題,而創意農業除了滿足人類食品需求功能,還具備滿足人類更多高級的需求如生態、旅游、體驗、文化教育等功能。如德國提出“綠腰帶項目”創意(即利用郊區資源,設計獨特的創意農產品和休養娛樂場所),創造了優質的農產品和農村消費市場與旅游市場;法國提出將農業建設為綠色隔離帶和城市景觀創意,發揮調節城市生態系統、涵養水源、調節微氣候等作用;英國提出旅游農業創意,吸引城市消費者到農村旅游、度假和務農,優化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近郊的農林業地區,開發出科普、環保、青少年教育和培訓場所等功能。
2、專業化系統化的農業設計
創意產業的發展不是靠靈機一動的點子,而是需要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和設計開發作為支撐,專業化、系統化的設計是創意農業的第二特征。傳統農業是按照工業化模式把生產劃分為研發密集單元和勞動密集單元,前者由少數專業人員完成,后者無需太多文化知識,通過簡單勞動完成。而創意農業全產業鏈都是知識密集的,產前要進行創意、設計、研發,產中要進行專業管理,產后要進行技術加工和市場開發。如荷蘭的花卉產業,產前設計開發是產業發展的戰略核心,產中實施精準農業、信息農業和設施農業,產后進行專業服務、市場開發和品牌宣傳,各環節都體現出創意農業知識密集的特征。
3、三次產業融合的產業鏈
將第一產業的農產品生產,與第二產業的農產品加工,和第三產業的創意、設計、研發、銷售有機融合,形成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延伸產業和衍生產業的全景產業鏈,是創意農業區別于傳統農業的又一特征。日本將這種全景產業鏈農業稱為“第六產業”。荷蘭以“創意”理念整合花卉業產業鏈:核心產業是花卉生產及相關文化創意活動;“支持產業”是支持產品設計研發的企業群,如科研機構、種源公司、農業生產設備公司等;“配套產業”是提供良好環境和氛圍的企業群,如旅游、餐飲、培訓等;“延伸產業”是花卉業下游、服務企業生長的企業群,如各類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金融、推介企業;“衍生產業”是以花卉文化為要素投入的企業群,如玩具、服裝、食品、紀念品等。
二、創意提升農業質量
綜合發達國家情況,創意農業主要包括生態型、旅游型、體驗型、園藝型、品牌型等五種類型。當然這些類型的劃分也是相對的,事實上,很多國家的創意農業都是幾種類型的復合,但均表現出獨特創意、設計開發、三次產業相融合的特點。
法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其創意農業以環保生態功能為主,對大田作物采取較大規模的專業化農場生產,注重調節環境和優化城市區劃布局。巴黎大區是法國第三大玉米產區和水果、蔬菜、鮮花主要產區,其創意農業作為巴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的綠色隔離帶,把高速公路、工廠等有污染的地區與居住區分隔開,限制城市的無限擴張,營造寧靜清潔的生活環境;同時,還是城市重要景觀,在調節環境的同時優化城市功能。
作為世界上工業化起步最早的國家,英國在20世紀70年代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城市人口因長久遠離自然,產生了走進鄉村、舒緩心理壓力、參與戶外活動的龐大需求,“旅游型”創意農業應運而生并得到迅速發展。目前,英國近1/4的農場直接開展農業旅游,當地居民和農場主根據農場的經營規模、經營效益以及市場需求特點,為游客提供體驗鄉村生產生活等服務,還建立了農業展覽館等文化設施用于發展文化旅游。截至2009年,英國大約有2 .5萬名農場主參加了以保護農村風景、開發農場旅游的農業環境計劃。
德國把“休閑農莊”和“市民農園”作為創意農業的主要發展內容。“休閑農莊”建在林區或草原地帶,除了開展森林休閑旅游、環保科普教育外,一些企業還將團隊精神培訓、創造性培訓等項目在森林里進行。慕尼黑市郊的農民在政府的幫助下,開辟了“騎術治療項目”,將心理治療寓于騎馬休閑活動之中;慕尼黑市郊區也因此項獨特的創意農業活動項目及其“綠腰帶項目”系列行動方案,成為人們理想的休養之地。“市民農園”是利用城市或近鄰區之農地、規劃成小塊出租給市民,承租者在農地上種花、草、蔬菜、果樹等或經營家庭農藝。
荷蘭重點發展產業鏈完整的園藝型創意農業,強調“適度規模經營、高度集約化管理、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占領技術制高點”,形成了設施園藝技術輻射、園藝產品集散和園藝生產專業分工的創意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鏈覆蓋了創意、設計、研發、育種、生產、收購、加工、儲運和銷售,以及旅游餐飲、策劃推介、玩具服裝等各環節。
日本的創意農業集中在大都市圈內,圍繞綠色、環保、體驗、休閑和示范功能,培育出大量特色農產品品牌。本世紀初,針對國民消費日益多樣化,食品加工、餐飲服務業發展迅速,但農產品生產的價值占比不斷降低的情況,日本政府著手推廣“第六產業”,鼓勵每個村莊都要有特色創意和產品,形成獨特的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三、我國創意農業發展空間廣闊
較高的城市化水平、知識經濟獲得較大發展和農民的職業化,是創意農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創意農業興起時,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平均達到70%以上,人們在解決溫飽和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余,對提高生活質量、優化生活方式、改善生態環境等提出了更高的物質與心理需求,高水平的城市化率成為創意農業產生的基礎條件。90年代末,發達國家的經濟形態逐漸向“知識經濟”轉變,“創意”成為經濟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如英國知識資產對勞動生產率的貢獻達67%,美國創意階層人士占就業總人口超過1/3),“專業知識、知識化的人力資本、知識產權”成為創意產業的衡量標志。發達國家還將教育和培訓職業農民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手段,以保障農業人力資源的優質供給。
目前,中國已初步具備發展創意農業的基礎。2011年,我國GDP超過47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城市化率超過50%,進入工業化中期后半階段和城市化進程轉折時期,城市人口對創意生產、創意生態、創意生活的需求與日俱增;“兩型社會”、“兩化融合”、“三化同步”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知識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推動下,截至2011年底,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5800萬人,全國6.6億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近60%,為發展創意農業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近年,京、滬、川、渝、閩、粵等地開展了一些創意農業項目,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創意農業。圍繞都市郊區開展的創意旅游,是目前國內創意農業較為普遍的模式;以節慶會展為平臺的創意營銷以及創意農產品會、創意農業大賽等產品推廣活動,推動了創意農業與消費市場的銜接。
但是,相較于發達國家創意農業,中國創意農業發展尚處起步階段,存在不小差距。首先,缺乏創意農業的戰略規劃和總體設計。大多數創意農業均為自發形成,個體經營居多,布局凌亂,各自為戰;政府也沒有專門的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缺乏,形不成規模效益和優勢品牌。其次,創意農業知識含量低,產業鏈條短,品牌意識薄弱。創意農業主要被理解為郊區觀光、旅游農業。不少創意農業簡單模仿,同質化嚴重,生產粗放、產品粗糙,品牌缺乏文化內涵和產品創新動力。第三,缺乏創意農業專業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意理念的高素質農民和產品品牌運作高層次人才。我國創意農業領域掌握宏觀經濟、產業格局、整合營銷、品牌管理、文化開發的復合型人才數量較少。農業勞動者素質整體不高,在接受新觀念、獲取信息、提高技能、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面臨較多困難。最后,大量創意農業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中國老少邊窮地區絕大多數具有優良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由于觀念落后、人才匱乏,這些寶貴的創意農業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要實現中國創意農業快速健康發展,就要加大對創意農業的總體規劃和引導,建立相關配套、推動創意農業發展的政策,提供創意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與農民聯系緊密、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創意農業項目,形成一批創意農業品牌。
篇4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科學規劃;創意農業服務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conditions of rural area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s booming, "Nongjiale" tourism. This is a ki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landscape, product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tourism,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combination model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s a unique form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This paper has emerg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Nongjiale" tourism and related discussion,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Nongjiale"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which broadly define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Nongjiale", namely the generalized "Nongjiale" tourism refers to all the rural tourism activity occurred in the rural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life happens 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tourism,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Nongjiale"; analysis the reason of Nongjiale ri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Nongjiale" tourism issues.
Key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rural tourism; scientific planning; Creative Agriculture Service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近年來,隨著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產業規模日益壯大,我國農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業態類型也在不斷的多元化,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便蓬勃發展起來---“農家樂”鄉村旅游。這是一種將農業生產,農村自然景觀,鄉土文化與現代旅游度假、休閑娛樂相結合的新型農業與旅游業交叉的產物,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形式。已從農民自發發展逐步向規劃引導轉變,經濟規模已從原來的零星分布,分散式經營轉變為集群分布,集約式經營。目前全國共有8。5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游。全國鄉村旅游經營戶超過了170萬家,從也人員2600萬人。而其中農家樂約150萬家。根據調查統計,我國約有70%的旅游資源分布在農村以及中西部地區。而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依托西安市已有的區位優勢,同時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這些都為農家樂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面對日益增多的農家樂等小型田園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們從中找到了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松,愉悅精神的休閑旅游方式。而這些正是農村與城市的區別,農村最重要的特色也即是他的本色就是綠色生態的鄉土文化魅力,所以在對農家樂的規劃上應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主旨。樹立科學發展觀,結合地形因地制宜,依山就勢。
當今的農家樂具有鮮明的特點:1投資較少規模設施簡易;2成本低廉價格適中;3客源不穩隨著節日季節有明顯的波動提供的服務相對簡單;4發展較為迅速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無論是城市開發,還是旅游串連,都要做到統一規劃,整體營銷,所帶動的,并不僅是一個行業的經濟收益,還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甚至一個城市綜合經濟體的升華。
以西安灞橋區“黃鄧村”農家樂為例
旅游市場定位:核心市場是西安市及周邊專項市場是白領市場,家庭自駕游市場
旅游產品定位:主要以休閑度假為主
總體創意思路:突破旅游空間,創新多元化休閑體系
黃鄧村的規劃思路:主要從空間的突破為基礎,從新的視角理解農家樂,開發多種休閑娛樂方式,農產與休閑并存的生產區,同時擁有淵源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
規劃理念:立足宏觀全局,以文化為先導,激活鄉村旅游資源,綜合發展產業鏈,實現從‘傳統農業鄉鎮’到‘主題旅游小鎮’的轉型
黃鄧村“農家樂”位于灞河右岸的灞橋鎮西北、分布在白鹿塬北坡,灞河之畔。景色十分優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春天果樹開花繁茂,夏天秋天果樹成熟結果,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尤其進入夏天以來,每個月都有新鮮的水果成熟。黃鄧村圍繞果蔬產業,通過多種主題活動,不斷激活并深挖人文、生態為主題的 農家樂休閑旅游,在展現區域特色的基礎上,也樹立了黃鄧村特有的品牌,更有力帶動了周邊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借助櫻桃產業不斷拉動區域農家樂休閑游市場持續向好發展。
目前,西安市休閑方式呈現出這樣幾個發展趨勢:其一,中高端休閑方式更為大眾接受。其二,休閑方式更加時尚化多元化,注重精神休閑方式的影響力增加。其三,休閑時間更加的廣泛化和日常化,不局限于周末和假期。
存在的問題:大范圍內,粗放式開發多,高層次精品少;區域范圍內,品種單一,趨同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科學規劃。農家樂只是滿足市民對農村的好奇,還不能充分滿足休閑的需求。低層次開發的實際效益不足以激發供給主體——農民及企業的積極性1)農家樂的特色越來越淡,農家樂的味道越來越大眾化,搞的有點像餐館或招待所,缺乏創新意識;2)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經營者的眼光有待放長遠,衛生狀況比較差,沒有品牌意識;3)缺乏有力的統一管理,本地區形成惡性競爭,沒有差異化經營;4)片區農家樂還沒真正形成氣候,缺乏整體包裝和推廣,象酒店式管理那樣能有農家樂專業管理公司對其進行品牌包裝和宣傳;5)缺乏對客戶體驗的調查,總體來說客戶滿意度一般,沒有持續性營銷方法和長遠吸引回頭客;
然而注重對鄉村資源的深刻了解,民俗文化及生態科技的探索研究,以及國家農村與城鄉統籌政策及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的趨勢,以現代服務業理念打造最具開發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休閑農業產品,充分發揮休閑旅游的引擎與產業整合作用,提升產業價值,帶動區域產業升級與城市化大發展。
形成關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俗文化、生態科技、民居建筑、創意農業景觀等諸多方面導向下發展新農村建設、古鎮古村、郊野生態休閑、農業生態園、農莊度假村等。
發展創意農業服務要在規劃設計上打破單一的規劃模式 ,在規劃設計上可以采用按照區域生態區規劃、生態農業示范園、農業產業園、休閑農業修改性詳細規劃,同時多元化的開發景觀資源,例如農業景觀、景區景觀、休閑農莊景觀、鄉村旅游景觀、廣場景觀高爾夫球場景觀、園林景觀等。
農家樂的景觀規劃要從細節著手,作到畫龍點睛,重點突出體現地域性特著的文化符號,具體到實踐當中,應該針對具體的區域,先刻畫出地域文化的主脈絡,通過進一步的概念化,歸納出成系統性的文化符號再將這些符號演繹到具體建筑與景觀改造的工作當中。
參考文獻:
[1] 盧小琴. 荊州桃花村農家樂旅游開發研究 [J].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07)
[2] 劉曉華. 陜西省延安市“農家樂”旅游發展研究 [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 (07)
篇5
1、農業景觀創意
通過藝術創意、文化創意,規劃設計,打造獨特農業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觀光旅游甚至休閑度假的服務。如江西婺源油菜花田、河套地區的向日葵花田以及美國的玉米迷宮等都是較為成功的例子。
2、農業產品創意
農業產品淵包括農產品、農業或生活廢棄物等冤可通過不同的創意手段,改變農產品傳統的食用功能和用途,提高附加值。玻璃西瓜、盆栽果菜、異型果、曬字果等是利用農業與高科技結合的農業產品創意曰秸稈作畫、魚骨作畫、干花、蛋雕以及草編等是農業廢棄物重新利用的農業產品創意。3.3農業飲食創意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農食文化,使游客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福建地區很多鄉村農家打糍粑、屏南米燒兔、福建海鮮餛飩、連江魚丸、傳統咸菜創意吃法等都是農業飲食創意的表現。
3、農業文化創意
文化是人類的航標燈。在人類的發展長河之中,文化既是向前發展的源動力,同時又規范著發展的尺度。創意農業的服務重心正傾向于對大眾文化服務需求的滿足,結合單純的農業生產與農耕文化,結合農產品與文化開發,使農產品和農業生產過程賦予文化內涵和價值。通過組織農業節慶活動,可以在本地掀起旅游農業的,促進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農作物類節慶淵花卉、水果、蔬菜、谷物等節慶冤、動物類節慶淵如螃蟹節等冤、民俗文化類節慶、綜合活動開發類節慶淵如北京房山的農耕文化節等冤都屬于農業文化創意。
4、生態保護創意
生態保護創意中的生態修復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依靠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和自調控能力與人工調控能力的復合作用,使部分或單獨受損的生態系統達到相對健康的狀態。如福建永安市實施農業部2012年度養殖生態環境修復示范項目,項目區以其良好的經濟效益示范帶動周邊地區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社會及生態效益顯著。
二、創意農業發展建議
篇6
【關鍵詞】果樹盆景種植 農場園區 規劃 創意性
引言: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快,現代農場園區成為農業發展的一種新型模式,受到了國家的大力倡導與扶持。現代農場園區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在規劃、建設等方面存在著問題,這就需要研究人員根據現實發展的需要,對農場園區的規劃做出適當調整。現代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在于既強調了農業生產的功能,也實現了對農場園區欣賞價值的開發。在保證農場園區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休閑旅游的作用,符合了現代農場園區創意性建設的需要。
一、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建設的總體概況
(一)產業帶動,多元投入
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建設,以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鼓勵農戶、家庭農場經營者等積極參與到農場園區的建設當中,以促成農業生產者集體利益的實現。農場園區通過產業化的帶動,采用多元化的投資形式,以建設成為靈活、多元化并且充滿活力的農場園區。
(二)立足優勢,突出特色
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建設,需要立足于現有農場園區的產業優勢和農業特色,以果樹盆景的種植為主,通過開發農場園區的旅游價值延伸農場園區的產業鏈,大力發展農場園區的現代化建設,以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發展模式。
(三)科技創新,持續發展
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建設,需要做到開發與保護的有機結合。在建設農場園區的過程中,要做到高效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有機統一,促進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采取科學的農業發展規劃,以實現農場園區的合理構建,滿足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二、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
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在于充分發揮了農場園區的空間利用價值和功能效益,實現了農場園區內部空間的有效使用。創意農場園區的規劃空間需要依據農場園區所處的實際環境而定,以發揮農場園區的最大價值。創意性空間的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在體現空間布局多樣化的同時,重在實現農場園區利用價值的多樣化。實現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在一定條件下,需要保證農場園區規劃的合理性,與此同時,也要重視各個農場園區的個性化發展。創意性的空間規劃要真正做到為創意產業服務,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為人們提供創意性的服務,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使用需求。
(一)自由性。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給予了農場園區設計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充分發揮了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農場園區的空間設置以靈活多變的面貌出現,設計師在規劃空間的過程中,尊重使用者的個體差異,促進了農場園區的個性化發展,賦予了農場園區新的功能和意義。在農場園區的外觀設計方面,要對農場園區的規劃進行宏觀上的把控,明確設計的具體實施步驟,以提高農場園區的建設效率。充分滿足農場園區設計者的個性化需要,為農場園區的規劃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可能,利用設計者的專業知識以設計出具有創意性的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
(二)藝術性。藝術性是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創意性規劃的重要特性。各個階層的工作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審美需求。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充分利用藝術的創造性,為農場園區賦予了欣賞價值。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體現依賴于農場園區設計者的想象和創意。利用的美學和藝術的表現力為創意性的農場園區建設提供了又一發展途徑。
(三)地域性。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各個農場園區所處的地域不同,擁有各自不用的特色文化。通過建設創意性的農場園區展示了各地不同的創意文化和地域精神,提升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水平,滿足了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創意性規劃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社會文化的發展進程。
(四)動態性。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創意性規劃的動態性,即農場園區在空間使用的過程中根據使用需求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農場園區容納了多種因素,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不同的農場園區,依據使用需求的變化加以調整,實現了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農場園區在開展創意產品展示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r場園區的空間設計,以滿足農場園區創意性規劃的動態性發展需要。
(五)復合性。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創意性規劃的復合性,即農場園區的空間具有多種使用功能。創意性地農場園區的空間并非只為了實現某一目的,它能夠在同一時段內為多元化的創意活動提供服務,具有比單一功能空間更為多樣化的發展方式。
(六)生態性。生態性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生態性既需要人們樹立環保意識,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也需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而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性的創意性農業園區盡量避免了人與自然的脫節,減輕了工作壓力,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促進了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規劃的創意性發展。
結束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依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現實發展的需要,實現果樹盆景種植農場園區的創意性規劃,促進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今,我國在農場園區創意性的規劃和建設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以促進農場園區規劃的進一步完善,加快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梁日凡.廣西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研究――以龍北農場特早熟溫州蜜柑產業示范區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14-19.
[2]黑山縣千里馬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黑山縣宏寶果木專業合作社黑山縣松山果樹盆景種植專業合作社[J].北方果樹,2015,06:59.
篇7
今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省市委全會和區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創業創新、以民為本,實施城市化工業化兩輪驅動、"一化帶四化"同步發展戰略,調優發展空間,做優發展環境,轉變發展方式,促進五質提升,努力把余杭建設成最適宜居住的"美麗之洲"。
20*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GDP)增長13.8%;工業總產值1400億元,增長20%;農業總產值51億元,增長5%;財政總收入76.9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41億元,分別增長17%和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5億元,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5億元,增長15%;自營出口27.2億美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150元,增長10.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71‰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20*年要著力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注重特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10條優勢農業產業帶建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83家,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65億元。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新建市級都市農業示范園區2家。啟動"中華農業大觀園"建設,繼續加快高新農業示范中心建設,輻射帶動面積達到1.2萬畝,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1.6億元。發揮新型農技推廣體系作用,繼續實施農業新產品開發、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新模式應用工程。深化"三位一體"改革,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建設,創建5個區級示范性合作社。加強農業標準化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認證,確定區級標準化項目10個,申報安全農產品8個、安全農業產品基地3萬畝。健全重大動植物疫情預警預報、防控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進一步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完成萬畝沃土工程建設,改造中低產田7500畝。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建設工程,規劃建設10萬畝竹子現代示范園區,創建2個可食林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余杭組團區域防洪規劃和調度方案,實施東苕溪安溪束窄段拓浚工程,開展北塘堤塘與10座臨村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工作。
大力推進農村建設。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加大"星級村"創建力度,全面開展"百團結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完善社會各界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繼續實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創建市級示范村6個、市級重點整治村30個。全面推廣農村多層公寓建設,開工建設50萬平方米,引導農民集中居住。推動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在畜禽宜養區推廣標準生態畜禽小區飼養模式,完成規模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10家以上。實施道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04省道兩側和杭徽高速余杭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
大力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拓展農民增收途徑,積極引導農民從事非農產業。繼續開展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培訓農民2.55萬人次,實現本地轉移就業5000人。深入實施農民信箱工程,注冊農民電子信箱3萬個,啟用率達到95%以上。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管理,推動農村土地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繼續實施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幫扶,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積極開展政策性涉農保險,進一步推進農房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能繁母豬保險工作。繼續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新征地農轉非人員做到應保必保。健全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提高"五保"集中供養率。
二、轉型提升,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
強化項目推進。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超額完成"三高三倍增"年度目標任務,規模企業產值增長26%以上。繼續實施項目推進承諾、履約保證金等制度,督促已供未動項目盡快投產,力爭鼎勝鋁業、春風摩托等51個重點續建項目建成投產,杭鍋集團、欣業制蓋等35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完成工業生產性投入85億元,增長6.3%,其中設備投入比重達到50%以上。進一步拓展存量空間,力爭盤活閑置土地1500畝以上。做深做細儲備項目前期工作,完成項目儲備60個。加快建立500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統籌協調落地機制,實現工業項目全區共享。
構建發展平臺。整合提升各類工業功能區,加快規劃建設東、中、西三大工業高地。集全區之力支持余杭經濟開發區發展,實施開發區"三年行動計劃",規模工業產值達到220億元,增長30%;合同利用外資2.385億美元,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9450萬美元,增長14%。加強對接協作,全力支持錢江經濟開發區建設。加強鎮鄉工業功能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嚴格按照產業功能定位引進項目,加速形成產業集群。拓展仁和工業區塊發展空間,盤活廢棄礦山工業用地1000畝。加快倉前高新園區建設,探索建立組團工業基地。充分利用港口資源,著力發展崇賢、仁和、臨平港口作業區和運河二通道作業區等臨港工業集聚區。
優化產業結構。認真執行項目評審辦法,統籌配置土地資源,加快構筑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裝備制造業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的先進制造業體系。促進家紡等傳統企業加大技改力度,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努力拓展終端、成套設備生產項目發展空間,逐步改變"缺重少新"工業結構。繼續做好治小、治散、治劣工作,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外移。梯隊扶持20家強企大企、30家行業龍頭、50家成長型企業,加快培養5億元、10億元、20億元以上銷售收入企業群。著力提升公共平臺服務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信用擔保機構作用。實施"百名優秀企業家"培養工程,組織企業經營者赴境外培訓。加強品牌建設,爭創國家級名牌或免檢產品1只,馳名商標1件,省級名牌產品2只,市級名牌產品5只。
推進外向帶動。落實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完善項目儲備、推進協調、推進責任、簽約跟蹤等制度,力爭全年合同利用外資5.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50億元,其中市外22億元。繼續加強專業招商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招商網絡。創新招商方式,拓寬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鏈引外等招商渠道,積極開展敲門招商、駐點招商、借力招商、搭臺招商,引進世界500強或全國民營企業500強2家以上。主動為企業提供公平貿易服務,大力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支持有條件企業"走出去"開辟基地,設立境外企業和窗口,力爭實際對外投資1170萬美元。主動開展"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經濟協作,繼續對口支援四川閬中、重慶涪陵,認真做好與衢州柯城"山海協作"工作。
三、優化整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大力推進商貿物流業。完善落實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著力構建綜合性商貿物流業體系。積極發展港口經濟和物流產業,加快推進浙江億豐家居建材城、杭州康橋良渚汽車品牌一條街、農村連鎖網點配送中心、西溪購物公園、世貿布藝城改造等項目,完成浙江金恒德國際汽車物流廣場一期、諦都科技城、杭州宏豐家居城一期、杭州灣國際建材裝飾城、余杭江南茶葉市場等項目建設。努力做好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園工作,實現水產、肉類、果品、蔬菜、糧油、副食品各大交易市場逐步開業,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引進先進業態和知名品牌,振興傳統商業品牌、老字號,積極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深化"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鞏固發展鄉村連鎖便利網絡。
著力發展休閑旅游業。大力實施旅游經濟強區戰略,力爭接待國內外游客41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億元。完善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旅游資源保護規劃,完成旅游國際化戰略行動計劃、超山風景名勝區整治方案、徑山風景旅游度假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核心景區控制性規劃。加快推進徑山·山溝溝國家森林公園、小白菜文化園、格林蘭登度假莊園、徑山休閑度假小鎮和休閑會議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徑山古道二期環境整治,力爭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工程10月1日有限開園、南湖滯洪區保護與開發項目沙灘公園6月對外開放。加大旅游促銷,繼續辦好中國茶圣節、塘棲枇杷節、超山梅花節、雙溪水上狂歡節等節慶活動。積極開發新型鄉村旅游產品,新建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各1個,區級10個;區級農業休閑觀光園3個。積極挖掘工業旅游資源,爭創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繼續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創建五星級旅游飯店1家、省綠色飯店1家,省旅游強鎮1個、省旅游特色村2個,新增"全國百強"旅行社1家、國際旅行社1家。
全力培育新型業態。利用產業基礎、區位交通、市場環境等優勢,大力發展物流、加工、配送一體的生產業。結合杭州地鐵一期工程、高速公路出入口、運河等交通干道,大力發展地鐵經濟、通道經濟。編制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創意臨平"首期主體項目,著力培育"創意良渚"、"創意倉前"、"創意西溪"三大創意基地。繼續加大總部經濟引進力度,鼓勵諾貝爾、海虹精細化工、爭光樹脂等企業發展總部經濟。貫徹落實房地產業宏觀調控政策,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完善各類投融資平臺,積極打造金融商務集聚區。積極引導休閑、保健等消費熱點,加快培育保險、信息、中介、樓宇經濟、科教服務、社區服務等新型業態。
篇8
一、堅持規劃引領,做優園區模式
一是高標準編制新規劃。結合農業產業布局,精心謀劃農業園區發展定位。以大地豐收農業創意產業園專業規劃設計團隊為主導,邀請南農大、南林大、上海交大、揚州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教授,編制園區規劃,形成了以豐收大地、鹽土大地為龍頭,鎮級園區各具特色的發展布局。全區12個鎮級農業園區均委托專門機構編制了具體的建設規劃,每個鎮園區規劃面積1萬畝,核心面積3000畝。二是高規格推廣新技術。把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集中展示區,大力推廣農牧、農林、農漁結合等10多種環境友好的新型種養模式,示范推廣藍莓、山核桃等新品種35個,實施高效立體復合栽培、“兩網一灌”等新技術28項。草廟鎮川鹿生態農業園與山東壽光三元朱村聯姻,依托壽光蔬菜集團高端新穎的技術,聘請壽光專業技術人員駐點指導,突出“冬暖式”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農戶開展高新農業技術培訓,目前已建成32個冬暖式大棚,間套種黃瓜、蕃茄、苦瓜等蔬菜,每棚黃瓜年產量4.5萬斤、蕃茄2.6萬斤、苦瓜2.4萬斤,銷往大豐、鹽城、蘇南、上海等地,每棚年純收入達10萬元。同時川鹿園區發揮上聯山東壽光下連農戶、地靠麋鹿保護區的優勢,采用統一規劃、統一建造、統一技術、統一供苗、統一銷售、農戶投資、分戶管理、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打造蔬菜的生產、銷售、物流的集散區。三是高水平裝備新園區。整合園區資源,加強道路、灌排、庫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智能溫室、鋼架大棚、遮陽網、防蟲網等一大批現代設施裝備園區,提高了生產、加工、保鮮、貯運等各個環節的機械化水平。加強土壤培肥和生態環境建設,主要生產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設施化。東方綠洲現代漁業養殖基地面積兩萬畝,擁有73個養殖設施配套齊全的標準化淡水魚塘,以銀鯽、鯔魚、鮰魚和4大家魚為主,搭配少量團頭魴、河蝦混養,推行標準化生產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創建“一河鮮”品牌,成功創建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基地。
二、重抓特色培植,做大園區產業
一是培育特色。圍繞農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發揮產業特色和品牌優勢,堅持“一鎮一園、一園一特”。豐收大地、鹽土大地兩個市級園區重抓種苗、食用菌和海洋生物產業。各鎮利用區位優勢,彰顯“一鎮一特”,形成了新豐苗木花卉、大橋高檔設施油桃、南陽冬棚韭菜、大中早酥梨、萬盈藍莓櫻桃、西團薄殼山核桃、白駒設施果蔬、小海防蟲網設施蔬菜等一批有市場、有銷路、有帶動力的現代農業產業。萬盈鎮康莊櫻桃園以進口大櫻桃為主,部分引種了石榴、甜柿、桃、杏等品種,園區與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合作,聘請研究員王家喜教授為技術顧問,采用矮化砧木“披散紡錘形”的樹形和以色列噴滴灌技術,實現“一年栽樹、二年成枝、三年成花、四年結果、五年進入高產穩產期”的預期目標。二是創塑品牌。加強對外品牌宣傳,以特色創品牌,以品牌提效益。鹽土大地獲評“國家級農業科技園”、“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園”,豐收大地被授予“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中國特色農莊”,大中九州田園被授予“中國特色農莊”,早酥梨通過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南陽韭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是輻射帶動。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參與園區建設,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農機作業、病蟲防治、產品營銷等專業化服務,廣泛推行以訂單為紐帶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以園區為依托,輻射帶動周邊大戶1000多戶、農戶3.2萬戶發展高效農業,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注重功能拓展,做高園區層次
一是發展創意農業。充分發揮“大地豐收”全國首家農業創意產業園的平臺作用,以農業創意產業集聚為支撐,大力發展農業項目規劃設計、咨詢培訓、科技成果展示、品牌設計推廣,精心培育全國一流農業創意產業園。目前,現有上海三松現代農業品牌設計有限公司、香港深遠智慧有限公司等10多家境內外知名農業創意團隊入駐,將農業的融智融資有效結合。二是打造休閑農業。植入旅游元素,拓展提升現有園區功能。以農業“接二連三”工程為核心,突出生態風光、農業體驗、四季采摘、休閑娛樂、農家樂,集生產、觀賞、體驗、銷售、娛樂為一體,實現園區農業與旅游產業、一產與三產融合發展。豐收大地、鹽土大地、豐禾大地、荷蘭花海、九州田園入選“鹽城最具魅力休閑農業園”,豐收大地、鹽土大地獲評全國四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恒北梨園風光建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荷蘭花海獲評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
以園區為載體,打造盆景,主推荷蘭花海郁金香風情系列旅游、鹽土大地藍色旅游、麋鹿生態旅游季、梨園風光梨花節、豐禾大地油桃采摘節、豐收大地菌菇美食文化節等各類節慶活動。2015年,大豐區成功創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區鄉村旅游吸引游客超220萬人次。新豐鎮荷蘭花海深度挖掘“中華民國村鎮規劃第一鎮”的歷史底蘊,以1919年荷蘭水利專家特萊克規劃大豐農田水系為淵源,秉持“立足鹽城、承接上海、輻射長三角”的功能定位,圍繞“觀光旅游、婚紗攝影、健康養年”三大產業布局,全力打造中國連片種植郁金香面積最大、種類最多、業態最全的“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三是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堅持園區農產品實體流通與電子商務雙輪驅動,依托電商產業園、農副產品網絡營銷中心、農一網、豐龍網,構建大豐優質農產品營銷網絡,拓寬園區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以華東首家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試點市為契機,以區鎮兩級園區為核心,建成村級益農信息社102個,為農民提供農業公益、便民生活、電子商務、培訓體驗等一站式服務。草堰鎮甘霖雨露現代農業示范園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蔬菜基地,基地蔬菜產品銷售以凈菜直銷的方式進入高檔社區和直營超市,同時開通中高檔客戶群網上APP平臺銷售。
四、突出要素集聚,做強園區經濟
篇9
據本刊記者了解,與前四屆相比,本屆活動在“三館兩園一帶一谷”設置基礎上,新增“一線”――京北黃金旅游線,設置延壽及樂多港兩個分會場。
延壽生態觀光谷,以北京農業嘉年華活動帶動溝域經濟發展為宗旨,設置r業嘉年華―延壽生態觀光谷分會場。基于對本屆農業嘉年華活動舉辦季節(春季)、舉辦時間(3月11日―5月7日)及資源條件現狀可利用性考慮規劃開展系列健康休閑活動,提升延壽生態觀光谷的品牌知名度,帶動溝域內各產業的發展。依托大楊山國家森林公園、銀山塔林、延壽寺、冰湖石林等旅游資源,開展“醉美延壽”攝影大賽、“民宿體驗”、“北京農業嘉年華杯”健走活動等系列活動,擴大宣傳,引導市民前往旅游,帶動當地生態觀光和旅游休閑產業發展,促進山區農民增收致富。
京北黃金旅游線,以“昌平全域旅游”為總體指導思想,以突出“魅力昌平”為核心,打造集吃、住、游、購、娛等旅游要素的精品旅游線路。在樂多港設置本屆農業嘉年華的分會場,依托本屆嘉年華活動廣泛宣傳,輻射帶動昌平全域旅游的發展。規劃如“走進延壽鎮,暢游樂多港,繪最美家鄉”“世界地球日我為冬奧助力”等活動。
在58天會期里,主辦方精心為廣大游客籌劃了23項特色活動。有適合騎行愛好者的“草莓騎行”;充滿時尚激情、展現青春活力的快閃表演;延壽分會場的民宿體驗與健走;樂多港分會場的“我為冬奧助力”地球日主題活動等。在開幕式當天,還可以欣賞到具有百年歷史傳承的長峪城社戲。周周精彩不斷,處處亮點升級。一路走一路游,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處處創意、處處科技、處處歡喜。
絲路花語館展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50種花卉的歷史文化,場館景觀共計使用近17萬株的花卉。薯國演義館展示白、黃的、紅的、粉的、紫的、黑的土豆6個色系共40余個品種。豆彩工坊采用豆類作物100余種,幾乎每個景觀的打造都是用豆子一粒粒粘帖而成,僅一幅講述豆類作物發展的畫卷,就用了3000多粒豆子。各色農業元素的大集合,巧妙地應用于場景打造,為廣大游客展現震撼、好玩、精致、高端的農業創意景觀。
篇10
1、無染寺:建于東漢桓帝永康年間,廟宇規模宏大,舊時為膠東第一古剎,現有遺址。主要景點有江北玉蘭王、王母娘娘洗腳盆、翡翠池、仙女池等十八潭,整個太沽河峽深谷幽,分布著眾多秀麗迷人的巖床溪谷,其溪床巖石連片,光潔如玉,清澈溪流流淌其間,波光粼粼,由于山勢坡度各異,形成千姿萬態的清潭、瀑布。
2、山泰生態園 :文登市山泰種養殖生態園創立于2010年6月,2013年10月正式營業。生態園占地面積2400畝,綠化覆蓋率達到57%。惠澤李龍故里美名,盡享回龍山下靈氣,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以生態循環為核心,涵蓋綠色種植、生態養殖、餐飲旅游、休閑養生、純凈泉水等特色項目,融合四季采摘、特色餐飲、主題婚慶、農家樂園、冬季滑雪等綜合服務,倡導回歸自然,品味純正生活。
3、栗景新天地:是米山鎮西鋪頭村在原有草莓采摘、特色餐飲等休閑旅游產品的基礎上,包含了VR虛擬體驗、草莓立體科技、中醫康養、咖啡書吧等內容,是集特色農業、休閑采摘、運動康養、產品培育、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適合不同年齡游客參與。
4、文登青龍生態旅游度假村:位于文登西郊,距市中心3公里,是威海地區規模較大的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綠色養殖為一體、多功能的生態旅游景區之一。
- 上一篇:化學專業導論心得體會
- 下一篇:先進制造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