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數字經濟政策范文

時間:2023-10-30 17:3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各地數字經濟政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各地數字經濟政策

篇1

關鍵詞:俄羅斯;地區經濟;經濟轉軌

中圖分類號:F15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0961(2009)06-0029-04

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它幅員遼闊,地跨歐亞兩大洲。早在沙俄時期,沙皇政府就對全國進行行政區劃,以便于統治。十月革命以后,蘇聯政府廢除了沙俄時期的行政區劃,建立了三級行政單位,同時從經濟地理學的角度提出了經濟區的概念。蘇聯解體后,聯邦主體成為國家的基本行政區劃單位。雖然行政區劃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地域劃分,但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人文因素才是行政區劃最重要的劃分標準。與此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各聯邦主體的權力集中和經濟管理,設立了七大聯邦區,并向各個聯邦區派駐總統全權代表。

在這一地區劃分背景下,俄羅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問題仍繼續存在并有加劇的趨勢。通過對最近十幾年俄羅斯經濟轉軌過程的分析,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軌跡大致如下:1994-1996年,各地區生產出現同步下降,地區差異和分離傾向加強;1997年,經濟出現短暫回升;1998年,地區間經濟社會不平衡加劇;1999年以后,大部分地區出現經濟復蘇,地區間一體化趨勢有所加強。

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其主要表現是:居民布局的差異日益嚴重,人口繼續流向主要聚居區;采掘工業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仍在加大;生產仍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資金也繼續大量投入經濟發達地區。

這些趨勢使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區差異繼續加大。而加大國家調節作用成為縮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的重要手段。這是因為,一個國家的各個地區間存在著資源、自然氣候條件、經濟和人口條件的差異,但是在后天條件上卻應該實現平衡,其中包括:投入到不同地區市場的資金應該是平衡的、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居民應該擁有相近的實際收入和生活條件、地區預算能基本實現自我收支平衡。建立國家統一經濟空間是實現這種平等的條件,在這一經濟空間中,通過資金和勞動力的流動實現經濟積極性的自我調節,國家通過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對弱勢地區實行優先扶植,為地區內部市場的建立創造條件。

一、俄羅斯的問題地區

在俄羅斯經濟轉軌過程中,出現了一大批經濟停滯的貧困地區。在俄羅斯的經濟文獻中,這類貧困地區被稱為問題地區或蕭條地區。很長一段時間,俄羅斯在解決問題地區的道路上并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在1992年以前,蘇聯實際上不存在問題地區這種提法。當然,問題地區是存在的,但這只作為中央在“五年計劃”中應該解決的問題。因此,問題地區或蕭條地區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出現是一個新事物。俄羅斯對這一問題的解決缺乏理論、方法以及實踐上的充分準備。

第二,無論是蘇聯時期,還是俄羅斯時期都沒有制定出問題地區或蕭條地區經濟發展的統一規劃,這也成為地區差異問題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

第三,最近幾年,俄羅斯理論界表現出對問題地區的興趣,但是對地區經濟社會狀況分析的實用性不強,這影響了行之有效的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

第四,無論是俄羅斯的政界還是學術界,都沒有對問題地區加以嚴格的定義。

雖然如此,有一點卻很明確,俄羅斯在解決地區差異問題上所采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實施區域經濟政策。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這一調節工具,必須對問題地區的起源和結構加以深入研究。什么樣的地區是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對象,哪些地區是區域經濟政策優先考慮的對象呢?

在區域經濟學中,問題地區又稱為問題區域,是由中央政府區域管理機構依據一定的規則和程序確定的受援對象,是患有一種或多種區域病而且若無中央政府援助則難以靠自身力量醫治這些病癥的地區(區域)。問題地區通常分為三類,但在俄羅斯主要存在兩類問題地區,即蕭條地區和落后地區。

落后地區包括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的區域、地理位置邊遠的區域、自然條件差的區域等。這類區域不具備工業化的條件,或者說長期處于較低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蕭條地區主要是經濟結構以傳統的衰退產業為主的區域,這類區域的特點是主要產業衰退、競爭力急劇下降、經濟結構老化等。

由于經濟危機狀況的存在,導致俄羅斯的很多地區都有問題區域。但這一現象的產生也與人為因素有關,因為問題地區的存在成為地方政權向中央伸手要錢的主要借口,這也為問題地區的確定加大了難度。

目前,俄羅斯對問題地區的確定以兩個指標為基準,即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其中,地區居民生活質量包括失業率、平均收入、居住條件和基本社會設施、教育和醫療保障以及環境狀況。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包括人均地區總產值、行業結構、出口生產和基礎設施的發展(主要指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地區)等。同時,對地區的生產下降指數、失業率、地區工業生產潛力、居民平均收入等規定了最低標準,低于這一標準的地區就被視為蕭條地區或落后地區。根據這一標準,1996-1998年,在俄羅斯聯邦的89個聯邦主體中,有10個被列入蕭

條地區,8個成為落后地區。而1998年后,落后地區的數量增至10個,蕭條地區則減少為6個。具體變化情況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問題區域的變化是一個動態過程。因此區域經濟政策的目標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二、俄羅斯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問題的現狀及實質

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是俄羅斯區域經濟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

經濟地理學認為,地區平衡指的是通過公正的方法實現國家財富在地區間的平等分配,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居民應該享有平等的滿足基本需求的權利。地區不平衡指的是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居民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間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產生的前提條件有很多,如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自然條件、經濟地理狀況以及居民的生活習慣等。地區不平衡問題和政治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等一樣,同樣可以威脅國家安全。實施區域經濟政策是縮小地區差異的有效方法。

(一)地區差異現象的存在

俄羅斯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的不斷加大除與經濟整體下滑有關外,還受以下因素影響:市場競爭

機制的引入、不同地區對市場條件適應程度的不一致、國家調節作用的弱化、聯邦中央和各聯邦主體間的不平等關系等。

1992-1993年,從俄羅斯各地區居民收入和經濟主動性上分析,地區間的差異開始急劇加大。1994年,俄羅斯

國家統計委員會開始定期核算和地區總產值,這為以后通過人均地區總產值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也符合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基礎上進行國際和區際對比的方法論要求。

通過對1994-2001年人均地區總產值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俄羅斯經濟最發達地區和經濟最落后地區的分化正在不斷加大,地區差異及其他指數的差異也在加大(見表2)。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俄羅斯已成為世界上內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各聯邦主體間的實際差異情況還要更復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分布。位于塔尖的是莫斯科和一些石油天然氣開采區,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水平遠遠高于其他地區。比較發達地區(地區總產值高于全俄平均值)的數量并不多,僅是不發達地區的1/3或1/4。而落后地區(地區產值低于全俄平均水平)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1994年落后地區的數量為79個聯邦主體中的7個,主要指北高加索的一些共和國。此后這一數字開始增加,到2000年已經達到19個,新增加的地區主要位于俄羅斯中部和東部。在地區差異不斷加大的同時,俄羅斯落后地區和蕭條地區的數量也不斷加大。

俄羅斯經濟轉軌時期,地區利益的矛盾、地區間作為經濟伙伴關系的弱化,地區間市場無力擴大等現實,對經濟產生了消極后果。對于不同地區的居民來說,實際的不平衡已經打破了社會公平的原則。在俄羅斯,同一產品的價格、同一職業的勞動工資、同一資本在不同生產中的利潤率以及失業率和勞動力缺少程度等都存在地區差異。這說明,由于產品市場、勞動力市場和資本市場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地區生產要素和生活水平都無法達到均衡。如果要阻止地區間差異的進一步加大,減少貧困線以下人口的數量,就要創造條件加快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

不斷加劇的地區經濟社會差異無疑是俄羅斯患上的嚴重疾病。我們對這一病癥的診斷結果是:機體不會死去,但會一天天衰弱,并會引發其他疾病,實際上這已經被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盟國家的經驗所證明。但是,這種疾病可以依靠市場和社會自我調節來解決,國家干預是調節的根源。

(二)地區差異產生的原因

俄羅斯聯邦各地區在生產力布局和居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很大差異。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自然地理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地理條件(如北部地區氣候條件嚴酷,大部分地區為凍土地帶、沼澤地帶及地震高發區)的惡劣導致經濟地理布局的不合理,進而造成了居民分布的不平衡。同時,相關地區的經濟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設施不發達以及人口密度低等問題的存在,也使各地區差距加大。

表3對俄羅斯各聯邦區領土、人口、地區總產值、地下礦物資源的開采及出口情況進行了對比。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各聯邦區間的差異。

2 體制和機制因素

體制和機制因素對地區差異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布局不合理上。俄羅斯現有的經濟布局以蘇聯的經濟布局為基礎。眾所周知,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蘇聯在區域經濟管理上毫無例外地采取了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趹獙馉幒推胶饨洕l展的需要,國家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中部和東部地區,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卻因運距過長等因素而付出高昂的經濟成本,而西部原有的發達地區卻因為缺少應有的投資而發展受阻。經濟轉軌后,資源配置開始依據市場原則進行,西部地區因為人口眾多、城市分布相對集中、科學技術水平較高、購買力較為旺盛等原因而被眾多投資者看好。東西部的差異又開始加大。

3 歷史文化因素

這表現在地區開發和移民特點上。同發達國家相比,俄羅斯人口平均密度低,每平方公里8.7人,且人口分布極其不均衡。俄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北方和南方、中央地區和邊遠地區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俄歐洲部分,在占25%的領土上居住的居民超過國家總人數的78%。在國家的亞洲部分,在占75%的領土上只有不到22%的居民,其人口密度只是歐洲部分的1/11。俄羅斯北部和南部,沿圣彼得堡-基洛夫-葉卡捷琳堡-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伊爾庫茨克-赤塔-哈巴羅夫斯克這條線為分界點,其差異也很大。南部,占俄羅斯26%的領土上居住著95%的居民,而在北部,則只有5%的居民。表4為俄羅斯各聯邦區常住人口數字對比情況。

三、區域經濟政策是解決地區差異問題的重要工具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與計劃經濟時期相比,20世紀90年代的改革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的巨大改變不僅表現在各個行業內部,而且也表現在各地區的宏觀經濟指標上。蘇聯時期,擁有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資源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總體呈逐步上升趨勢。這很容易理解,因為蘇聯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是由生產要素決定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生產基金和工藝水平等),并且經濟的計劃性使各地區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俄羅斯的東部和北部地區擁有相對豐富的未開采和未運出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是在上述地區建立新的資源開采和加工企業的主要因素,而生產的高投入和產品向其他地區的運輸問題也無疑會推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俄羅斯市場經濟改革初期,地區工業生產結構發生了相對合理的改變。其中,輕工業和機械制造業的下降速度是創記錄的,而天然氣工業和電力工業的下降速度最小。價格是引發地區工業生產結構發生巨大轉變的另一重要因素??傮w上說,俄羅斯東部和北部地區的工業在很大程度上對外部市場有很大的依賴性,如果脫離這個市場,這一地區在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會遠遠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蘇聯解體和俄羅斯聯邦獨立后,開始形成新的區域經濟政策。俄羅斯國家區域經濟政策形成的條件是:國家對地區的中央集權管理向國家調節過渡、從統一國民經濟綜合體功能向建立統一經濟空間過渡。在新的政權垂直體系形成過程中,內外部條件也發生了變化,如廣泛地引入了市場關系、對自然資源所有權和管理權進行了重新分配、經濟體系的非中央化和非軍事化色彩加大、國家經濟開始積極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外資在俄羅斯經濟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規模加大,等等。

篇2

摘 要 在每年的兩會上,有兩個指標都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13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再次定為7.5%左右,同時把CPI漲幅定為3.5%。7.5%的目標設置合理、客觀,符合科學發展觀,這個數字背后,突顯了中國轉型發展的緊迫和必要。3.5%的目標設立科學合理,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關注。這兩個指標的設立,體現了我國優化配置和利用生產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國切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關鍵詞 兩會 GDP CPI

19世紀的英國科學家凱爾文勛爵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能用數字來表達我們所談論的東西時,我們往往開始步入科學的階段?!惫P者對兩會中提出的GDP、CPI兩個指標做了深入思考。一個數字是今年GDP增長目標7.5%。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的指標除了GDP增長率之外另外一個就是通貨膨脹率,流行最廣的通貨膨脹指標是消費者價格指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PI。CPI升3.5% 。透過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在GDP回歸、CPI求穩上作出的持久努力,“今年GDP增速7.5%、CPI控制在3.5%”,今天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兩個宏觀經濟預期目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充滿溫情的時代。

一、理性回歸――實現有溫度的發展

近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霧霾天氣,除了北京、武漢等幾個重災區,全國很多地方都未能幸免,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因不止一個,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氣中的污染物含量嚴重超標。嚴重霧霾天氣,讓公眾對“綠色發展”的緊迫性有了更多切身感受引起了人們更多地思考。

欣喜地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對GDP的反思,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實現GDP合理增長。各地的“GDP情結”正在淡化,經濟增長由“快”轉“優”的期待躍然眼前。

二、數字探微――探索數字背后的故事

“7.5%左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這是繼去年把經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從8%降至7.5%之后,第二年設定為7.5%。先前這一指標曾連續7年設為8%左右。國際橫向比,在全球低迷狀況下,這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縱向比,速度略低符合實際,也說明中國經濟將在調結構、重質量上下功夫

按照十提出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標,今后八年,我國經濟只要保持年均增長6.8%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7.5%的增長速度,這與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穩中求進”的精神一脈相承。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兩位數的高增長已告一段落,世界經濟延續低迷態勢,7.5%的目標是必要而且適宜的。這體現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延續性和主動性,7.5%的目標既強調了經濟要保持一定的增速,也強調了要給結構調整留出空間,實現有質量的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當前我國還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如果經濟發展低于潛在增長率,反而會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會喪失發展的機遇。所以調控目標既要防止冒進,也要與增速趨勢相適應,減少短期波動,防止經濟增速滑出底線。

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一直是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去年我國物價漲幅回落至2.6%,抗通脹取得重要成果。今年將目標設定為3.5%,低于去年4%的預期調控目標,體現了政府對穩定物價工作的重視,也為政策調整預留出一定空間。是因為今年通脹形勢也不容太樂觀,今年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應該說3.5%的物價漲幅目標并不太高,如果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居民收入的增速與GDP保持同步甚至更快,百姓對物價提升的承受力也會相應增強?,F實問題是,居民日常生活壓力不僅來自日常消費品價格,更主要來自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大額開支。這些因素在CPI中體現不明顯,卻增加了家庭負擔,導致居民在日常用品消費上敏感度較高。形成流動性偏好,大家為了規避風險,更多的愿意把錢存入銀行,而不是用來投資消費,這對經濟的持久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因此,物價問題不是孤立的。只有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切實解決好“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物價問題。

三、見微知著――把握經濟發展新航向

“一個數字透露了中國發展的未來?!闭ぷ鲌蟾嬷械膬蓚€發展目標,可以說給中國的經濟增長制定了一個“雙穩”發展道路,體現了科學、理性、務實的發展觀,有利于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一)結構性減速,增強發展協調性,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比較重要:

1.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

2.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

3.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5%左右。這比去年4%的預期目標低,而又高于去年2.6%的實際執行數。近期物價又有抬頭趨勢,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積聚,預計物價將進入回升周期。

(二)面對這種形式,平衡好“穩增長”與“控物價”的關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深化價格體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

2.要強化“米袋子”、“菜籃子”責任。

(1)要繼續完善和貫徹各項惠農政策,最大程度地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繼續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農業生產、增加糧食等農產品的供給;

(2)要落實好農用柴油、化肥等農資的供應保障措施,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防災抗災能力,為糧食增產做好準備;

篇3

經濟增長不一味追求過高速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06年要“穩定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平穩較快增長,意味著2006年經濟速度,既不過低,但也不宜過高,要防止經濟大的起落。經濟保持適宜增長速度,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有利于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上來,有利于切實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發展速度。而“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取向不變,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防止投資膨脹反彈,則是“穩定宏觀經濟政策”的集中體現,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制度保障。

產能過剩成宏觀調控“劍鋒所指”

盡管“結構調整”的字眼已屢次出現在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但這次會議對這一問題表述呈現出“不同尋?!钡奈兜?。會議提出:2006年經濟工作一個重要任務是推動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一天,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鋼鐵、水泥、有色等部分行業過度投資導致產能過剩的嚴峻問題及種種不良后果,指出“這個問題如果不抓緊解決,會進一步加劇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數據表明,鋼鐵產能目前大干市場需求1.2億噸;電解鋁閑置能力260萬噸;電石行業產能一半放空……而產能過剩的同時,更有新項目不斷上馬。受產能過剩集中釋放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擠壓,目前我國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上升57.6%。在這嚴峻背景下,國家近來一系列動作表明,鋼鐵、水泥、有色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無疑將成宏觀調控的劍鋒所指。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指出,今后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條件,國家明令淘汰的項目和企業,不得提供貸款和土地,環保和安監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

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

在拉動2005年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高速增長的是貿易順差和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增長相對滯后。數字顯示,自2001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率高達22.5%,與此同時,消費僅增長了10.7%,投資與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極不和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給予足夠重視,明確提出: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我國目前處于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階段,國民儲蓄率高,市場潛力巨大,決定了我國需要、也有條件依靠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在當前投資高增長、貿易增長方式亟待轉變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嚴格執行企業最低工資制度、開拓農村市場、拓寬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是2006年擴大消費的政策取向。諸如減輕普通居民住房及汽車消費的稅費負擔、停止對小排量汽車使用限制等措施,也有望出臺,將使人們敢于消費,形成充沛的內需動力,“燒旺”消費市場。

投資向農村基礎設施傾斜拉開“大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在農村。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性任務和要求,這是關系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決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在2006年邁出有力一步,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走出一步“有效啟動農村市場、擴大內需、轉變投資投向”的事關全局之棋。按照會議部署,要通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等措施,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其中,“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有力舉措,使多年來以城市建設為主的投資方向將更多地向重視農村建設方面轉變,將直接拉動農村消費,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按照部署,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和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中央投資,將比2005年有大幅增加。對鄉村道路建設、通信、電網等各項建設,國家也將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傾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成為全黨全國的共同行動。

重要領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當前改革主要任務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消除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2006年要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突破。國企改革、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股權分置改革等,目前已步入“深水區”,將是2006年繞不過去的“重頭戲”。加快推進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也將提上日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必須抓好的重點任務。寶鋼、神華、中國誠通、中國鐵通等大型央企已實施董事會試點,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國資委監管的一百多家企業將在2008年之前完成這項改革,而2006年是關鍵之年。股權分置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作為中國股市最重大制度變革,這一改革旨在根治股市先天缺陷。改革將攻堅克難,而改革的方向不能變、信心不能變、基本政策不能變。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將于2006年底結束,金融體制改革也時不我待。抓緊推進商業銀行改革,從根本上增強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是2006年一大任務。

“能源、環境消耗賬單”成經濟決策“風向標”

篇4

當前關注點的轉移不應再引起什么驚訝。澳大利亞的學生已經在學習漢語和印度語。他們的國家在中國、印度、越南和印尼都有投資,并利用這些亞洲新興經濟體給外國投資者提供的各種機會。無數的中國學生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學習深造,特別是美國。中國和東亞已經成長為全球經濟熱點,其中部分原因是歐洲跨國集團的大型投資。作為企業家們,忽視這塊區域,就意味著失去在成長型市場中投資的機會。

西方和西方以外的世界

在美國和歐洲,經濟增長已經放緩,甚至下降。在過去的幾年內,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應對經濟危機上,而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之類的新興大國――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哈薩克斯坦和智利――都在追求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它們的生產力增長超越了全球平均水平;它們的出口更多地集中于科技產品;它們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催生了一大批科技精英。這些國家新近涌現出的中產階層,也已經準備好享用開明政策和穩定發展帶來的成果。

特別是中國,已經受惠于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有超過50%的中國人居住在城市里。20年后,這個數字將達到70%。它的社會比例正在發生實質性的和結構性的變化,并會帶動一系列次級市場的發展。這也正是世界看待中國不同于印度和巴西的原因。后兩個國家都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它們有著數量眾多卻相對貧困的人口。巴西仍然依靠原材料和自然資源出口(不同于南非、哈薩克斯坦和印尼)。印度雖然一直在努力減少貧困,但它的人民還要繼續承受惡劣的基礎結構和教育體系。印度的工業還沒有形成全球性的競爭能力(至少目前還沒有)。

并且,所有以上提到的那些國家都利用經濟發展帶來的輻射效應提高了其國際影響力。而西方世界正品嘗著在外部世界中經濟操縱能力受限的滋味。

但經濟增長停滯并不是西方世界面臨的唯一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不再被落后國家奉為模仿對象。中國取代了西方國家的角色,成為了備選模型。中國和其他那些國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們采用了超越目光短淺的華盛頓共識的政策。例如,它們尋求模仿韓國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所采用的工業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同西方教科書中的觀點相反,中國及其他國家成功于政府對經濟政策的大量介入。它們的政策工具與很多西方國家采用的非常不同,例如嚴格的市場干預、匯率操控和廣泛應用的補貼。這些國家的很多企業都是國有的:他們索取補貼、獲得政府合同、排斥外國競爭者。

歐洲已經失衡,只能盡量緩和問題。歐洲大陸的矛頭已經向內調轉了:聚焦于內部討論和協商。當新興大國超越歐洲的時候,看看這些歐洲國家的樣子就知道,未來的問題都有哪些。這些新興大國贏得了經濟競賽,并且在國際組織內不斷提升他們的影響力,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20或聯合國。

經濟實用主義才是王道

新的全球權利驅動力要求西方世界采用新的西方思維和快速發展的新策略。雖然我們的影響力確實下降了,但新興大國還沒有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界秩序中形成可靠的發展模式。即便它們現在取得了成功,它們仍需面對自己內部的問題――這大多是由轉型帶來的――并且其收入水平也不會持續線性增長。有證據表明,它們中的大部分國家(除去中國)都要致力于大量增加人口數量。

由于這些內部動因的存在,新興大國們在國際環境中的靈活性要受到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的限制。中國和巴西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它們的這種局限性,所以經常在國際舞臺上提出合作性方案。且不僅在國際貿易領域,在氣候變化、減少貧困等其他國際關系中,也一并存在。

此外,新興大國間雖然也有諸如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和IBSA(印度、巴西、南非)等組織形態,其行動遠未實現一致。它們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政治和文化差異。

事實就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網絡化。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它變得更加富有,更加脆弱,也更加互相依賴。這就需要其中所有成員共同為其注入一劑兼具實用性和靈活性的良藥。歐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共同體,絕不能袖手旁觀。

篇5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發展。首先是發達國家內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美國經濟在平衡中強勁發展,與日本和以德國為例的歐洲國家經濟低迷的經濟發展形成對照;其次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平衡,中國、印度等國經濟發展快速,而拉美、非洲等大多數國家的發展卻極為緩慢;最后則是美國經常財政赤字龐大、債務增長迅速,而日本、中國和亞洲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國持有大量貿易盈余,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順差多以國債方式資本輸出到美國,由此形成世界經濟的“雙循環”。然而,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過程相對很緩慢,我國也將面臨風險。全球經濟失衡已成為當今世界日益嚴峻的問題。

1.對世界經濟與發展的影響

這一輪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經濟失衡,不同于第一次全球經濟失衡,匯率作為調節國際收支差額的主要手段失靈了,美國一邊擴大貿易逆差,一邊讓美元貶值,造成全球的“流動性過剩”。雖然不平衡下的2007年全球經濟形勢并沒有如人們預計的那樣悲觀,前三季度美、日、歐投資消費形勢樂觀,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全球貿易,尤其是服務貿易和并購投資也有所增長。但這輪全球經濟失衡的領域很廣,原因多樣,時間和空間上具有不定性,復雜性超乎想象,其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將長期存在。

2.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雖然目前全球失衡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是不明顯的,但也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相當嚴峻的考驗,尤其是在資源、能源、市場、技術和人才及世界現有的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約束下,失衡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高的不確定性風險。

二、全球經濟失衡的成因分析

1.全球性原因

從全球范圍看,全球經濟失衡主要來自現有的世界經濟、貿易、貨幣金融等格局的失衡。首先,全球經濟的非均衡性發展是根本性原因。一方面,美國經濟出乎意料地增長強勁,而日歐近年一直處于經濟緩慢增長期;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率超過西方國家的同時,兩者總體經濟的差距仍然在不斷擴大。其次,近年來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的變化是不平衡產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和服務轉移或外包到發展中國家,其國內轉而生產更高檔次的產品或服務,以促進經濟結構提升并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這一過程往往滯后一段時間,加上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往往不愿意向發展中國家輸出高新產品,為此貿易不平衡日益擴大,而各國的貿易、匯率政策等多種因素往往助長了這種趨勢。最后,全球性的儲蓄投資失衡是全球經濟失衡的另一內在根源,中國及亞洲一些國家由于經濟體制、消費習慣、人口結構及社會文化傳統等原因有著非常高的儲蓄率,加上國內投資途徑少、效率低,過多的儲蓄沒有全部轉化為投資,對應為貿易順差;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其擴張性政策下消費經濟的趨向不斷加強,使得逆差不斷擴大。

2.美國方面的原因

美國經常項目巨額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國內政策。首先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當前美國經濟主要依靠消費拉動,近年政府大規模減稅、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以及個人收入和資產價值快速增長等因素都極大地刺激了個人消費增長;而美國為了實現其政治、經濟、軍事霸權,其公共開支一直是天文數字,而且不斷擴大。其次是儲蓄不足。在消費不斷擴大的同時,美國個人儲蓄率即儲蓄占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卻不斷下降。1995年美國的個人儲蓄率大約在4%~5%,而從2005年開始降至負數,這表明消費者不僅將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開支,而且還動用了儲蓄或進行貸款消費。最后,為自身利益對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施加影響。一方面,把勞動密集型及環境破壞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再把產品由這些國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美國大量進口消費品以滿足本國市場巨大需求的同時,卻對出口設置各種障礙,阻止本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從而導致美國巨額的商品貿易逆差。

三、全球經濟失衡的對策建議

1.全球性對策建議

全球失衡的調整,需要各國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努力。為此世界各國應對促進全球經濟失衡的有序調整進行積極的對話和磋商,并加強相互間的政策協調。第一,通過更多的戰略合作加強南北合作。工業化國家應利用其較強的經濟實力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為消除失衡負起主要責任,按照“新千年發展目標”,切實履行在消除貧困、資金援助、債務減免等方面的承諾,同時按照蒙特雷共識,努力實現發達國家把國民收入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的目標。第二,加強南南合作,加快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發展中國家只有從本質上提升各方面的實力才能實現對全球經濟不平衡及現有的各種全球性問題和矛盾的根本性解決。而先進的發展中國家應在分享發展經驗、貿易、投資和援助等方面幫助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并立場一致地爭取平等有利的發展環境,以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第三,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輸入國和資本輸出國雙方應該加強緊密合作,各自加快結構調整,增強各國貨幣政策彈性,在調整中維持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穩定發展中逐步消除全球經濟的明顯失衡狀態。第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加強各國在一些涉及世界經濟發展全局和各國共同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的協調,采取集體政策行動,進一步完善國際經濟和金融體制,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改善多邊貿易體制,切實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第五,主要大國進行匯率合作型調整,即主要大國之間重新簽訂一個“新廣場協議”,根據不同國家貨幣對美元的最優升值幅度分類,合作調整匯率,或者是美國削減財政赤字,以避免匯率調整中的“囚徒困境”。

篇6

關鍵詞 居民消費 中東西部地區 稅收政策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帶來了一系列的經濟增長停滯問題,隨之而來的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又給處于蕭條期的國際經濟以重重的一擊,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以平均增速9.7%的經濟增長在整個國際社會中獨占鰲頭,然而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啟動內需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無疑成為首選的經濟政策風向指標,其中減稅作為促進居民消費的一大重要措施。

一、居民消費的現狀及稅收原因分析

消費需求是指消費者對以商品和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的需求和欲望,在按支出法計算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通常用最終消費支出來表示消費需求。消費率是指當年消費在支出法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而言,消費率越高,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也就越大。最終消費包括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兩個部分,在此我們僅各地區居民消費。

在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直靠投資和進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消費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從1980年起,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為51%,1990年稍有下降為50%,1995年則降至47%,到了2000年則繼續下降為45%,2005年則降幅最大,降為38%,2007年降為35%,之后幾年一直處于下降狀態中。其中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稅收制度和體系影響居民收入及消費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目前我國稅制本身,是以流轉稅為主,這在市場經濟發展之初,強調效率優先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但2008年流轉稅占49.5% ,這樣的稅收收入結構會造成稅收負擔過多地由中低收入階層承擔,導致收入分配差距繼續擴大,缺乏公平。

(2)具體稅種對居民收入、消費的調節不夠力度,有時甚至會有反作用。一是直接影響收入來源階段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課征,單純的分類征收既缺乏彈性又提高征管難度和成本。其中占90%以上的是工資薪金所得、承包承租所得、個體戶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占到50%左右,侵蝕了居民直接的工資薪金收入。具體的費用扣除、稅率也存在問題。二是缺乏累進性的財產財富稅系。這包括房產、物業等不動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財產稅。我國目前對房地產征稅主要集中在轉讓、交易和使用環節?,F行房產稅對房產租金收入和房產原值按一定比例從租計征和從價計征,稅率分別為12%和1.2%。這樣的房產稅很可能會加劇貧富分化。同時遺產與贈與稅沒有確立開征。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沒有開征社會保障稅,影響居民的消費預期。四是稅收政策沒有及時的向吸納勞動力、切實增長居民收入的中小企業傾斜,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五是針對提高農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沒有有效的、貼近農民真實生活的稅收優惠政策。此外,我國目前許多行業的產品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同樣制約居民消費。

在此,僅討論稅收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近年來國家采取結構性減稅來促進居民消費,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結構性減稅強調稅制結構內部的優化,強調貼近現實經濟的步伐。

二、消費與收入、稅收之間的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影響各個家庭消費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價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狀況、消費者偏好、家庭財產狀況、消費信貸狀況、消費者年齡構成以及制度、風俗習慣、稅收等等。

關于收入與消費的關系,在此引用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理論,即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用公式表示是:

C=c(y)

另外,引用三部門經濟中總支出為:

y=c+i+g=a+b(y-t) +i+g

這里,t為定量稅,在這樣情況下,均衡收入為:

y= (a+i+g-bt)/ (1-b)

假設在上述公式中,只有稅收t變動,則稅收為t0和t1時的收入分別為:

y0=

y1=

稅收乘數k=-

可見,稅收乘數為負值,表示收入隨稅收增加而減少。當稅收增加時,相應的總收入將會減少稅收收入與稅收乘數的積,總收入的減少又反作用于消費,即消費將減少相應數量。

三、各地區居民消費與各主要稅種之間的關系

如上所述,一個地區的征收稅收將直接作用于此地區的總收入,而總收入繼而將影響該地區的消費水平。在此,考慮到我國東中西部地區不同的收入、稅收及消費水平情況,將分地區具體探討各區域間的稅收對消費的影響程度。

在我國,流轉稅為主要稅種,同時所得稅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也日益明顯,在此重點討論各地區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流轉稅、所得稅及房產稅三個大稅與居民消費的內在關系。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統計數據計算,東部地區居民平均消費Y為被解釋變量,增值稅人均稅收收入X1、營業稅人均稅收收入X2、企業所得稅人均稅收收入X3、個人所得稅人均稅收收入X4和房產稅人均稅收收入X5為解釋變量,以及其他因素(包括儲戶、信貸及人均收入等)為c,構建方程如下:

Y1=C+a1X1+a2X2+a3X3+a4X4+a5X5

采用OLS法對方程進行參數估計,樣本回歸方程為

Y=5288.62+1.71X1+0.53X2-0.25X3+X4+10.46X5

(22.25)(5.12)(1.97)(-0.72)(1.41)(3.34), R2=0.99

括號內的數字為回歸系數對應的t統計量的值,以下同。

從回歸方程中可以看出,在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與企業所得稅成負相關相關,即企業所得稅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的下降0.249個單位,而其余的稅種都與居民消費成正相關關系。

2.中部地區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統計數據計算,同理,中部地區構建方程如下:

Y2=C+a1X1+a2X2+a3X3+a4X4+a5X5

采用OLS法對方程進行參數估計,樣本回歸方程為

Y=4513+112.65X1+67.98X2-14.17X3-212.42X4+121.43X5

(1.93)?。?.51)?。?.41)?。?0.07)?。?2.89)?。?.16), R2=0.998

從回歸方程中可以看出,在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與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成負相關相關,即企業所得稅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下降14.17個單位,個人所得稅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下降212.42個單位,而其余的稅種都與居民消費成正相關關系。

3.西部地區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統計數據計算,同理,西部地區構建方程如下:

Y3=C+a1X1+a2X2+a3X3+a4X4+a5X5

采用OLS法對方程進行參數估計,樣本回歸方程為

Y=4947.1+22.83X1+9.55X2+51.67X3-217.94X4+190.34X5

(1.736) (1.38)?。?.57)?。?.60) (-0.77)?。?.65), R2=0.98

從回歸方程中可以看出,在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與個人所得稅成負相關相關,即個人所得稅增加1個單位將導致東部地區居民人均消費的下降217.94個單位,而其余的稅種都與居民消費成正相關關系。

四、結論

從第三部分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稅種對不同地區的消費影響程度不同。對于東部地區而言,房產稅對居民消費影響程度最大,增值稅次之,影響最小的是企業所得稅;對于中部地區而言,個人所得稅對居民消費影響程度最大,房產稅和增值稅次之,影響程度最小的同樣也是企業所得稅;對于西部地區而言,個人所得稅對居民消費影響程度最大,房產稅次之,影響程度最小的是營業稅。進一步從結果可以看出,即便對于東中部地區來說,企業所得稅對居民消費影響程度最小,但是各自的影響數值不同,簡言之,企業所得稅所帶來的效果不同;同樣,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個人所得稅所帶來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五、對策

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中央財政在繼續落實好2008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結構性減稅政策基礎上,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一步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今年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減輕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帶動就業和創業,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是繼續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和調整稅率結構。對蔬菜的批發、零售免征增值稅。

三是穩步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為完善增值稅稅制,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和服務業發展,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四是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征稅試點范圍,出臺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五是通過實施較低進口暫定稅率等方式,鼓勵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國內緊缺的重要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

對于國家倡導的結構性減稅而言,應該區分不同地區執行不同的減稅政策以更大范圍的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從實證問題分析,我國應當加大不同地區實行不同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制定不同的稅收政策促進居民消費。

上述措施中,第一種措施主要目的在于減少企業所得稅,由實證分析可知,減少企業所得稅對于東部和中部地區而言,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可以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第二種措施主要目的在于減少個人所得稅,同樣由實證分析可知,減少個人所得稅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而言,在促進消費方面效果更佳;第三種措施在于擴大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即減少營業稅的征收力度,同樣由實證分析可知,這一措施對東中西部居民消費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其中,中部地區效果將最為明顯;第四種和第五種措施不在討論范圍之內,另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地區房產稅減稅促進居民消費制定措施,根據實證結果顯示,可以適當提高各地區房產稅,增加財政收入用于轉移支付或是政府購買以帶動經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可以適當大幅度提高房產稅。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中國統計年鑒局網站.

[2]人民日報.什么是結構性減稅政策.2012,http:///hbgsww/lzjsw/lzjy/201203/t20120323_453922.htm

[3]張曉峒.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使用指南[J].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5).

篇7

結構不改善,政策作用受限

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長7.6%,比一季度減慢0.5個百分點,系三年來最低;上半年,GDP增長7.8%,工業增加值增長10.5%,6月份的CPI上漲2.2%,顯示出經濟運行繼續下行回落態勢。

總體來看,超過7.5%的增長仍然高于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標,經濟仍在目標區域運行,并不是嚴重失速,但卻接近了政府可能承受的下限,也超出了一般人的預期。因為,在討論一季度的宏觀經濟運行時,基于3月份的工業生產、消費品銷售、出口增長和信貸投放都高于前兩個月,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如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也出現回升,很多人預測,二季度有望企穩回升。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時,我們就明確指出,由于經濟效益下滑,營商成本上升,中小企業問題仍未得到解決。經濟運行仍然存在著繼續下行的風險。

現在,有人又認為,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都有比較強的增長動力,預期第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會企穩回升。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仍然不能排除經濟下行的風險。因為,二季度的經濟運行就是在政策擴張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經濟運行的內外環境并未改善,增長的基礎也不穩固。國際經濟環境談不到好轉,只要不繼續惡化就不錯了。國內已經把穩增長放在了首要位置,寬松政策陸續出臺,但問題的關鍵也許不在政策層面,而在體制和結構層面,在體制和結構未能改善和無法改善的情況下,政策的作用不僅會受到限制,而且會發生扭曲。不僅如此,政策的寬松與結構調整和體制轉型往往是矛盾的。而體制和結構調整并未取得突破,在政策變調的情況下,且有倒退和惡化的風險。

這次經濟增長“破八”與2009年的“破八”不同,那次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帶有突然性,這次是經濟增長潛力下降,具有必然性;上次2009年第一季度一下子跌到6.61%,這次跌到7.6%;上次靠刺激投資,第四季度就上升到了9.21%,這一次沒有了4萬億,重回9%以上不大可能,站在8%就不錯了。有人認為,經濟增長“破八”是因為實行了以“控物價”為重點的宏觀政策,當前物價上漲大幅回落,就是以“控物價”為重點的宏觀政策的反映。這種說法掩蓋了經濟增長潛力下降的事實。去年的宏觀政策以控物價為重點,今年初就逐步改變了。6月份的物價的大幅回落,既與經濟走低有關,也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有關,季節性因素也不可忽視。

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穩增長首先要穩投資。限購限貸等政策名義目標是限制房價上漲,實際是既抑制需求,又限制供給,房地產投資的大幅回落就是證明。如果說去年保障房投資的增加彌補了商品房投資的下降,房地產投資的增長仍然穩定在30%,那么,今年上半年保障房建設抓得又早又緊,而房地產投資增速只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盡管政府表示,房地產調控不能功虧一簣,也不會公開明顯放松,但絕不會進一步加碼。為了穩投資,政府加快了投資項目,特別是大型項目的審批速度,鑒于投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短期內的拉動作用有限,國務院希望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衛生等領域抓幾件實事,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甚至去年停止和下馬的高鐵項目也重新上馬建設,各地政府也想搞點大手筆。這種情況發展的結果,一方面有可能實現短期的保增長,使下半年的增長回升;另一方面,有可能使已經過剩的生產能力更加過剩。筆者從去年末以來多次去上海出差,來回均乘京滬高鐵,一等票的上座率不到1/3,其他線路不比京滬線好。我們不知道,這種投資和增長除了一個好看的速度數字以外有什么好處?這種投資如何收回,何時能夠收回?為了增加投資,鐵道部再次舉債,這種債務如何償還,用什么償還?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通過這種辦法保住了今年的增長,一旦經濟再次下行,還能拿出什么挽救的辦法?

為了穩增長,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刺激消費,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也有所加快,但消費增長仍在回落,也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宏觀經濟政策,或者說,這不是單純的政策調控就能解決的問題,不改善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和體制環境,消費很難改善。比如,財政部、發改委和工信部“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給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從6月1日起,中央財政將安排256億元用于支持擴大節能家電產品消費,推廣期限暫定到明年5月31日。但實施1月,市場反應平淡,其原因在于家電市場基本飽和,消費能力遭到透支,消費者考慮的不是環保,而是腰包。

由于歐債危機繼續發酵和國際經濟衰退,出口下降明顯,進口也由于國內經濟回落而失速。在外部需求減少的同時,成本上升也是出口企業面臨的大問題。據海關總署對1856家出口企業的調查,76.7%的企業認為出口綜合成本同比增加,其中勞動成本增加的占80.4%,匯率成本增加的占56.4%,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占56%。利息調降0.5%的成本降低抵補不了5%的利潤減少。因此,穩定出口更不是宏觀政策能夠解決的問題,問題的根源在于國際經濟形勢不好以及造成企業利潤減少的體制和結構原因。雖然官方對今年的出口形勢比較樂觀,有望實現10%的增長目標,但對嚴峻的形勢應當有充分的估計。

篇8

那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2014年房地產市場來講有哪些有利的信號,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筆者認為,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只談保障房,不談房地產,房地產市場仍將呈現“逆經濟周期”的發展特征,在這個階段,還會強調保障房工作,通過“雙軌制”解決城鎮化后顧之憂。同時,城鎮化會推進城市群城市圈發展,這樣的過程里面,城市群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將迎來品牌房企的大力拿地與布局機會,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因為供求關系相對緊張,在2014年仍將持續火熱。

特征一:房地產市場仍將呈現“逆經濟周期”的發展特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4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會議指出,做好2014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促進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同時,要積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勇于突破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轉方式調結構、促民生改善。

從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宏觀經濟“觸底”的階段特征仍將在2014年持續,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仍然不會太高,原因有兩個:金融危機之后,通過4萬億投資刺激的宏觀經濟回升的后遺癥仍會發揮其作用,宏觀經濟“觸底”回升需要一個過程,并且會有多次觸底反復的過程,當前來講,宏觀經濟剛好處于金融危機之后再次“觸底”的階段特征;當前宏觀經濟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其實就是為了通過當前的改革陣痛換取未來中長期的穩定發展。

因此,從當前政府表態及市場基本面走勢來看,房地產市場投資拉動宏觀經濟穩中有升的角色還要繼續扮演,市場基本面還會持續回升,這將帶動市場成交量持續好轉與價格的持續回升。

當前地方政府的政策力度相對偏中性,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后本屆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政策和走勢的表態較為曖昧,和宏觀經濟“觸底”的階段特征密不可分,在宏觀經濟尚未明顯好轉之時,房地產市場投資拉動宏觀經濟穩中有升的角色還要繼續扮演,因此,只要2014年市場和房價不出現報復性反彈,當前各地已經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化,市場成交量還會延續2013年的行情,整個市場基本面也會繼續呈現出“逆經濟周期”的發展特征,在2014年呈現出總體上繼續回升的跡象。

特征二:強調保障房工作,“雙軌制”解決城鎮化后顧之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

此前,政府會議也強調,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這個過程中盡管淡化“房價”的調控特征,但是,調控的基調還是存在。從新型城鎮化的角度來講,現階段仍然堅持調控,其實是在為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做鋪墊。

原因很簡單,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城鄉二元結構勢必會逐漸破除,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轉化為市民勢在必然。但是,農民在城鎮化過程能夠享受到的現代化成果以及在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等方面,在操作環節上都還是未知數。

盡管從保障性住房領域來講利好消息頻出,比如,從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軌運行,并軌后的公共租賃住房租金原則上按照適當低于同地段、同類型住房市場租金水平確定。政府投資建設并運營管理的公共租賃住房,各地可根據保障對象的支付能力實行差別化租金,對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采取租金減免;最近相關部門也提出2014年會探索共有產權房的保障性住房模式;新華網記者調查的16個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西安、無錫、大連7個城市提前超額完成2013年保障房建設計劃。但是,這些“數字游戲”將在農民轉化為市民的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顯得更加力不從心。

住房保障和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是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與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的一方面。具體來講,一方面,要切實落實各地住房保障計劃,不能玩“數字游戲”,切實可以做到保障低收入群體在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居住問題(不一定是購買住房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要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既要充分發揮房地產在宏觀經濟觸底階段的拉動經濟增長作用,也不能因在此市場背景下商品住宅市場價格過快上漲而引起城鎮化門檻再度提高。

特征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實施“城市群”戰略勢在必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完善并創新區域政策,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扎扎實實打好扶貧攻堅戰。

此前,政府也多次提出新型城鎮化,借機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地區之間協調發展。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講,新型城鎮化規劃之后,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實施“城市群”戰略也是勢在必然。

從政府對“城市群”的戰略規劃來說,中央政府在“十五”計劃中正式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央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市化的主體形態” 。而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央繼續強調“城市群”的概念,提出要“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目前,大城市面臨著日益沉重的人口壓力、交通壓力、環境壓力和資源壓力,而小城鎮仍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和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建立,未來可以帶動這些地區的產業和經濟,有助于縮短地區差距,平衡地區間的發展,進一步解決房地產市場日益緊張的供求矛盾。

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市場背景下,“城市群”、“城市圈”將迎來大發展的機會。并且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同城效應將日益凸顯。

比如,隨著高鐵、高速、地鐵等便捷的高速交通的通車,使得上海至周邊城市如昆山花橋、嘉興、蘇州、南京、紹興等江浙地區的時間再縮短,泛長三角1小時經濟圈及泛長三角2小時經濟圈都已基本形成,這為泛長三角區域內購房者到周邊城市工作、生活都提供了便捷的基礎交通設施,也為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來講,近年來,長三角區域內相鄰城市房價也有愈發接近的趨勢,如上海和杭州、上海嘉定和昆山花橋等。隨著上海自貿區的正式設立,長三角區域更能在享受政策紅利的基礎上,帶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特征四:政策短期“收緊”,加大供地=向市場“扔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積率。從會議精神來看,無論是通過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還是通過提高土地容積率,仍然是通過增加供應的方式盡可能緩解特大城市的市場供求關系,調控市場化的特征比較明顯。

其實,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出臺地方調控措施后,廈門、南昌、沈陽等二線城市樓市調控拉開階段性“收緊”序幕。在樓市政策短期“收緊”的市場背景下,供求關系較為緊張,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開始采用增加土地供應的方式解決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問題。在此市場背景下,如何看待年底及2014年的土地市場?新型城鎮化背后的城市群城市圈背后是否還有市場發展機會?

城鎮化會推進城市群城市圈發展,在城市群城市圈規劃與發展過程中,房企的重返一二線城市布局策略將會傾向于城市群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因此,城市群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將迎來品牌房企的大力拿地與布局機會。短期內收緊的調控政策對于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相對緊張的基本面來講難以大有改變,尤其是一線城市,很難通過增加土地供應、提高容積率改變“人多地少”的現狀,因此,在“逆經濟周期”的市場背景下,在2014年房地產市場仍將持續火熱。具體來講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調控城市年底大力推地,2014年也將加大土地供應,將引來品牌房企對于優質地塊的爭奪戰,甚至勇奪“地王”的現象不可避免。

此輪一二線城市調控政策當中大多數城市提及要繼續加大住房用地供應,甚至有的城市明確提出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為2013年計劃供應量的120%,力爭130%,一二線城市供地量的增加,相當于各地在向市場“扔肉”,對于今年銷售業績普遍好轉資金面寬裕的房企來講,拿地需求本已如饑似渴,尤其是對于品牌房企來講拿地機會不容錯過,因此,本輪調控措施反而成為品牌房企深耕一二線城市的市場機會。

此外,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些調控的城市具有市場布局和比較好的市場成長空間,品牌房企在這個階段不會放棄一二線城市的布局,因此,對于品牌企業來講此輪調控對房企來講也不會影響太大,2013年年底各地紛紛加大推地力度將吸引大量品牌房企的關注,預計,2014年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由于供地量的增加有可能還會引來品牌房企對于優質地塊的爭奪戰,“地王”現象有可能不可避免。

第二,品牌房企的布局策略導致城市群城市圈當中的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勢必再度火熱。

筆者認為,品牌房企的布局策略一般是中長期性的,不是短期性的,不會因為短期內地方政府的“階段性”收緊措施而改變??偟膩碇v,由于城市群城市圈當中的一二線城市具有比較好的市場成長空間,品牌房企在這個階段不會放棄一二線城市這些核心城市的布局,反而有可能趁機在一二線城市加碼拿地,謀求市場深耕與逆勢擴張的機會。甚至有的品牌房企甚至提出不放棄任何一個省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的布局,力爭在每一個核心城市的市場份額做到前三,甚至第一。因此,對于品牌房企來講,不會放過這次城市群城市圈當中的拿地布局核心城市的好時機,2014年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有可能還會引來品牌房企對于優質地塊的爭奪戰,“地王”現象有可能不可避免。

第三,市場化背景下,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觀特征,供求關系持續緊張,一線城市投資價值中長期看好。

一線城市紛紛加大土地供應,這對于未來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來講,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觀特征,市場供求關系沒有辦法通過大規模供應土地來獲得緩解,當前來講,也只能說盡可能通過這些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與出現爆發性增長的機會。

土地市場價格進入持續上漲通道,建造商品住宅的土地成本上漲,房價不可能不上漲,從這個角度來看,2013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住房用地計劃即使全部完成,商品住宅地供應仍將是稀缺的,這將導致商品住宅市場中長期處于上漲狀態,最終將助推樓市“階段性”爆發。

第四,從執行層面來看,只要供求關系緊張局面得以緩解,調控政策就會逐步淡化其市場作用。從二線城市來看,一方面具有比較好的成長空間價值,另外,二線城市在預售制度、銷售環節、限購執行等諸多方面,實際上并不是太規范,起碼沒有一線城市那么嚴格和規范,因此,從執行的角度來講,總體來講,階段性影響會有,但是在持續影響力有限,至多4-6個月,從這個角度來講,總體上也不會影響品牌房企的逆勢擴張布局策略。

篇9

世界500強的地域分布

“世界500強”從其誕生之日起,無論是從縱向還是橫向角度看,無論是從排名方式還是從地域行業分布,它始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從地理分布上看,世界500強中絕大多數企業都來自發達國家,但隨著戰后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新變化,世界500強企業數的國家與地域分布仍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500強中,美國企業最多,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500強中有300多家來自美國,占到其中的六成左右,超過其他國家世界500強的總和。隨著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與日本經濟的恢復和走向繁榮,這種過于畸形的結構逐漸得到扭轉。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所占500強的比重已下降到30%。進入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從滯脹中解脫出來,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全面突破,美國的經濟狀況又明顯好于日本和西歐,其在世界500強中德企業數止跌回穩,一批高科技企業迅速崛起,進入世界500強。但隨著美國金融資本的逐步退步,美國在世界500強中的份額逐漸減少,到2008年,根據《財富》公布的最新統計,美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僅占153席。

日本戰后經濟高速增長,在20世紀60年代時,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僅有39家,而到20世紀90年代曾經達到149家。但自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企業競爭力的下降,日本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數字逐漸減少,1998年僅有100家企業進入這一名單,比1997年減少了12家。上榜公司的平均收益下降了14%平均每家日本公司虧損了9000萬美元以上。到2008年,最新的世界500強名單中,日本企業的數目銳減到了64家。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英、法、德三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大致在110家上下。意大利、荷蘭、瑞士雖然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少于英、法、德,但都有大幅增加,這與歐洲一體化進程有密切關系。歐洲統一大市場為這些本國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為其進入500強提供了市場支持。到2008年,歐盟國家企業在世界500強中的數字達到了179家。

世界500強的地域分布變化是世界經濟增長中心轉移的直接結果。盡管在20世紀世界經濟增長中心轉移到了北美,但歐洲發展的慣性和工業文明的積淀,使歐洲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數三分天下有其一。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經濟增長重心由北美向亞太地區轉移,亞太地區在世界500強中的企業數不斷上升,從1962年的33家增加到2008年的117家。而北美的地位相對下降,在500強的企業數隨之減少,從1962#的314家減少到2008年的172家。

小國產生的大公司

不過,在《財富》500強中,還有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現象,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500強中逐漸顯露鋒芒,包括亞太地區的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中國臺灣,拉美的委內瑞拉、巴西均有企業進入500強的名單。而韓國自1976年第一家企業進入500強以來,到1996年已達到了13家。近幾年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據最新公布的統計,在2008年的全球500強中,韓國企業達到了15家,其中三星電子更是以近1072億美元的營業額位列全球500強企業中的第38位。

1938#3月22日,李秉哲于韓國大邱成立了三星商會。這就是現在三星集團的前身,當時它的業務主要是出口韓國的干魚、蔬菜水果到中國內地及“滿洲國”。朝戰結束后,三星開始拓展自身的經營范圍,經過40多年的發展,到1996年三星集團發展成為全球第五大集團,目前包括62個子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00多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23萬,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貿易等眾多領域。

目前三星集團營業額約1330億美元,旗下3家企業連續多年進入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行列。其中2008年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三星電子排名第38位,三星生命排名第247位,三星C&T排名第475位,并且其品牌價值高達176.8億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35位,連續五年成為成長最快的品牌之一。三星集團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占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2003年《商業周刊》評價三星是“充滿生活方式的時尚感,品牌價值持續攀升的企業”。2005年國際知名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及《商業周刊》公布2005年全球品牌價值調查,三星躥升到第20名,而索尼跌落到第28名。美國《商業周刊》說:“索尼應該向三星學習”。目前三星出口總額占韓國出口總額的22%,每年繳納8%的稅金。韓國媒體經常以“三星王國”、 “三星共和國”、“李健熙時代”等稱謂來形容三星集團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力。

韓國企業的國際化道路

二戰之后,受地緣政治環境的影響,韓國一度在經濟建設上奉行“先統一,后建設,不統一,不建設”的方針,這直接導致韓國經濟發展嚴重滯后,1961年,樸正熙通過上臺,開始奉行“經濟發展第一”的方針,韓國經濟因此取得了迅速發展。韓國政府強調“出口第一”和“貿易立國”的政策,規范國內大財閥的經濟行為,推動他們積極向海外拓展市場,從而奠定了這些公司今日的全球影響力。

1968年,韓國公司開始向海外拓展業務。當年,韓國南方開發株式會社向印尼投資300萬美元用于開發當地的森林資源。隨后,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韓國現代集團等開始涉足中東國家的建筑業和貿易。1973年,韓國企業開始向國外制造業投資,1977年開始轉向礦業部門。但到了80年代初,投資規模和項目都是非常有限的。在1968~1980年間,韓國企業對外投資項目為287項,投資金額僅為1.42億美元。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韓國對外貿易狀況得到改善,外債總額也持續下降。在美日兩國的壓力下,韓元被迫升值,為了維持出口產業的競爭力,韓國的企業紛紛跨出國門,韓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也有了明顯增長。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到了2925項,投資金額近70億美元,是1968~1980年總投資額的近48倍。伴隨著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韓國企業的規模和國外子公司的數目也不斷增加。在世界大型跨國企業中的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加。

韓國企業的飛速發展日益受到世界的矚目,眾多韓國企業進^國際市場,加快了國際化拓展的腳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三星、現代等眾多韓國企業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知名公司。

韓國企業海外投資地區分布

韓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加快了國際化拓展的腳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主要由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國內市場因素。韓國國內資源貧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缺乏支持企業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且韓國國內的工資水平比較高,2003年韓國的職工平均月工資約為1500美元,而2004年韓國大企業招聘職員的年薪在20000美元左右。韓國在華企業的每一名中國工人掙1美元時,換成韓國工人則企業須支付8.5美元。高工資削弱了韓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迫使韓國企業必須走出國門。如韓國纖維產業為了克服國內成本上漲引起國際競爭力下降的問題,到斯里蘭卡、孟加拉等低工資國家進行投資。由此可見,韓國企業為維持企業的競爭力不得不到進口國投資建廠,或到生產成本更低的第三國建廠生產,再進入發達國家。第三,韓國人口只有4800萬,購買力水平相對有限,國內市場狹小,只有日本市場的1/3,美國市場的1/30。

各國的貿易保護壁壘。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保護之風盛行,各發達國家紛紛對進口商品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限制,尤其針對亞洲新興國家的低價產品設置了進口配額、反傾銷和標準認證等一系列貿易和技術壁壘。在美國和日本市場,韓國企業有競爭力的服裝、電器等產品受到限制。對以出口為導向的韓國企業來說,只有走出國門對外投資,繞過貿易保護壁壘才能維持企業的發展。90年代初,韓國企業為了回避歐盟的貿易壁壘,在歐盟國家內部設立合資家電企業,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迫使韓國企業不得不加快國際化步伐。

政府的鼎力支持。韓國政府大力推行企業海外投資自由化政策,并對企業的國際化進行了廣泛的干預。韓國政府放寬對企業海外投資的限制,對國際化企業給予優惠的稅金支持和靈活的融資待遇。由于政府的傾斜政策,韓國形成了以大企業集團為主體的企業國際化模式,這種政府直接支持的國際化模式有效地促進了韓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為了在變化的國際、國內市場中生存發展,韓國企業已經走出了一條共同發展的國際化之路:在政府支持和保障的推動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獲得快速發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企業的成功也提升了韓國國家的整體形象并且成為韓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韓國企業通過國際化戰略,占領了很大規模的國際市場。這無疑將是韓國企業21世紀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優勢。

21世紀,韓國企的國際化戰略

2003年末,韓國政府確定了十大增長產業,包括智能機器人、未來汽車、新一代半導體、數字及視頻傳輸、移動通信、液晶顯示裝置、智能家庭網絡、數字式數據和軟件、新一代充電電池、生物醫藥與人體器官等。政府將把這些產業作為新世紀韓國發展的主導產業,并大力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綜觀韓國企業這十幾年來的發展史,它們早已將電子、通信、生物等高科技產業作為企業經營的主要領域,并且已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不小的優勢。隨著政府政策的出臺,這些企業也必將借此謀求更大的發展。以三星為例,它已將子公司削減近一半,并確定了電器電子、機械、化學、新材料、航空信息通訊作為集團的核心產業。這些高科技產品都是以通訊信息為基礎的21世紀的朝陽產業,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韓國企業實行國際化戰略的基礎。

韓國企業,無論是原來的四大集團還是新興的產業集團,無一不是實行多元化發展。大多數韓國企業經營范圍極廣,上到航天軍工,下至日用消費品無所不包。多元化經營使韓國企業的規模迅速擴大,產生了規模效應,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企業的產品形成積聚效應,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產品的多元化也降低了經營單一產品的風險,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韓國的LG集團在中國采取多元化發展戰略,在中國設立了多家合資公司,其生產的產品包括家電產品、手機、數碼通訊產品及光驅、顯示器等IT產品。而且,韓國企業實施多元化戰略并不是單純投資和生產規模的擴大,而是力爭在每個投資領域都達到行業的領先地位。通過多元化經營,韓國企業建立了雄厚的業務基礎,同時品牌知名度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使其國際化基礎更加穩固。

本土化生產策略是韓國企業實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其目標是要做一家成功的當地企業,而不是在當地市場取得成功的外國企業。韓國企業力爭實現人才本土化、產品本土化及生產本土化,而不是簡單地在當地生產而。人才本土化是跨國公司在外國發展的趨勢,本土人才熟悉市場行情,待遇比母公司聽派人員低很多,當地人才優秀而廉價,本土人才的比劂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韓國企業尤其重視培養本土管理人才,并向企業注入本土文化。在生產上,產品的大多數配件都是在本地生產或采購的。如LG在中國的零件本土化率達到90%,其目標就是要達到完全本土化。三星集團則推出三星獎學金計劃,大力扶植本土的優秀人才,為企業的發展積累人才基礎。韓國企業的市場定位是以世界一流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本土生產的產品。正是這樣,產品也是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進行設計開發的,以滿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而且許多技術都是在當地進行研究開發的,這與其他許多國家把研發放在本國大不一樣。韓國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球節的全面本土化經營,使之成功地把自身打造成本土化企業,被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所接受。

韓國企業實行國際化戰略,不僅是在海外建立生產工廠,而是建立從原材料、零部件采購到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和勞動力雇傭均在當地進行的大型基地,并通過向當地轉讓新技術、新產品以及建立與當地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與當地經濟的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世界型企業。韓國企業根據不同的產品特點采取不同的生產策略,對一些處于生命周期成長期或成熟期的電子產品進行規?;a,通過擴大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采取全面成本領先戰略。它們通過采用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和雇傭廉價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以達到物美價廉,借此與日本和美國對手競爭。這也是韓國企業最具競爭力的手段之一,如LG力圖在中國建立世界最大的電子生產基地,產品不僅在中國市場銷售還要出口亞非市場。LG預計2010年其在印度的投資額將超過100億美元,是2004年的10倍,將建成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生產基地。可見,韓國企業通過建立以戰略基地為中心的綜合化生產基地,可大幅度地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

篇10

1.專制王權與宗教教權統治階級的差異造成檔案類型的單一與多樣。

自然環境在中西方檔案事業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因素同樣在檔案事業的發展中有著巨大的影響。中國延續了上千年的專制王權使中國檔案的形成領域狹小單一,在中國三千年的檔案工作史上檔案主要形成于官府,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統治者才是使用檔案的唯一合法者。在中世紀,西方的政治制度較之中國有著強烈的宗教色彩,這也是構成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在統治階級上這種宗教教權和西方王權是分庭抗禮的,這就產生了為不同統治階級服務的檔案,進而增加了檔案、檔案館的類型。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宗教文化始終處于專制王權的陰影之下,很難獲得自由發展空間,無論何種宗教都難以操控主宰中國人信仰與精神活動的統治權。中國的宗教文化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一直被邊緣化。而在西方由于“基督教絕對的超越尺度,世俗的王權勢力在社會價值體系中不可能取得絕對的統治地位,反而在世俗的統治中一再受到教會的制約和挑戰”。在西方社會中就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分庭的現象,作為同樣具有統治權力的宗教勢力自然會產生維護自身統治的檔案。西方社會除了有為維護皇權而建立的皇帝檔案館外,教會檔案館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容小覷,主要包括教皇檔案館、主教檔案館和修道院檔案館,這些檔案館的出現增加了檔案類型,擴大了利用檔案人群的范圍,盡管檔案的利用還跳不出統治階級的禁錮,但檔案館類型的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檔案來源的多樣性。

2.農耕經濟與商業經濟的差異造成檔案類型的單一與多樣。

中西方地理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中國的農耕文明和西方的商業文明,而兩種文明不同的生產方式促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中國經濟長期停留在以農業和依附農業的家庭手工業結合為一的男耕女織模式,再加之中國封建社會歷朝統治者大都推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即使開展對外貿易其目的也不是為謀求經濟利益,而多屬于政治需要,這樣的政策顯然抑制了大規模的私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從而無法打破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難以形成在經濟上獨立于鄉村的工商業中心城市。農耕經濟對檔案的依存程度小,再加之檔案一直處于統治者專制保存狀態,民眾無法利用檔案。在整個社會的生產實踐中檔案的價值沒有顯現出來,社會需要程度低,主動形成檔案的意識未在社會中出現,民間形成不了有別于官府的檔案,更無法形成大量檔案的聚集地和一定規模的檔案館。在西方出現的相對集中的商品生產和經營打破了家庭的傳統體制,形成了以城邦為獨立自治的共同體。這種模式成為后來城市形成的原始狀態,到了封建社會中期,西歐的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生產力的普遍增長促使手工業和農業分離。“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后,交換隨之發展,在交通要道、關隘、渡口及城堡或教堂附近集市逐漸興起。許多行商成為了坐商,手工業者也聚集其地。這樣便出現商業和手工業日趨活躍的城市。隨著城市的出現,城市檔案館也出現了”。從城市興起之時起,為了避免外來的和內部的互相競爭,保證產品出售和不受封建主迫害,城市手工業者就聯合組織了各種不同行業的行會,這些行會和商業公會在長期活動中,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檔案和檔案館。

二、禮制與法治觀念的差異導致檔案利用的不同

“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典賦予了統治者最大的個人權力,他擁有全國的土地財產和人民,他可以任意地決定國家、人民的命運。而人民的權利則在對君主的絕對服從中消亡,因此我們看不到封建法律對民眾有任何參政權、議政權和監督權的規定,也沒有結社、言論甚至思想的自由權利?!迸c中國情況不同,無論是古希臘還是羅馬在有限的民主政治中都公開宣稱法律應體現公民的意志。法律效率的支持是推動公民利用檔案的保障,而中國的法典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從未出現過公民權這樣的蛛絲馬跡,大量的法典內容打壓遠遠多于鼓勵。西方法律對民權的認可為民眾利用檔案提供了合法性,不管檔案的公開程度如何,利用程度如何,至少在法律保障范圍內可以促成利用檔案的動機。中國的國家組織機構和政治體制是以家族宗法原則為核心建立起來的,百姓使用檔案得不到任何的理由和依據,而宗法家長制的管理體制又進一步阻礙了檔案的利用。中國歷來奉行家長制,對家中長者之言言聽計從,家長的話就是真理,祖宗的祖訓就是法律,而國家的統治者皇帝就是對這種禮制的最高監管者。在整個社會中對于違反了綱常倫理的事無需求助于官府就可在鄉里族長的主持下依照所謂的“禮制”即國家道德解決,而不是依靠國家機關的強制保障執行,即“民不舉,官不糾”,這種沒有法律約束的約定俗成的文化繼承,削弱了官府中文書檔案對老百姓的影響,大大擠壓了檔案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致使百姓對檔案證據性價值的忽視。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法律原則的確立為檔案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民眾在利用檔案時就有了社會制度和法律的保障。西方社會早期就已經利用檔案審理案件。例如“,在埃及人(嚴格地說埃及不屬于西方,但地中海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麥斯的墓里發現有訴訟銘文。麥斯幼年喪父,由母親管理他的財產,親屬們想瓜分這份財產,寡婦為了證實兒子的財產權,要求查看檔案,檔案證實了麥斯的財產權?!睓n案證據性價值是檔案利用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禮制觀念阻礙了檔案在社會法律范圍內價值的實現,檔案的價值僅僅體現為“維護整個統治階級的利益”,多用于文獻編纂、編史修志、教化民眾,檔案的政治性價值空前。社會大眾既沒有民權,又在禮制的約束下喪失了與檔案接觸的機會,導致整個社會檔案意識淡薄,檔案的社會性價值缺失嚴重。而西方個人權利在法律上受到保護,其利用檔案的合理、合法性毋庸置疑,進而加深了對檔案的認識和利用,圍繞檔案工作、檔案理論活動的展開更是順理成章的事,后來在西方國家掀起一系列檔案工作改革的有其歷史必然性。歷史推進到今天帶來了一場席卷全球的信息技術革命,無論中西,世界各地的檔案事業都在經歷著科技浪潮的洗禮。檔案事業在科技文化的作用下中西差異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模糊,中國與西方站在了一個共同的檔案現代化的起跑線上。

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