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過年的風俗范文
時間:2023-04-10 07:0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各地過年的風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原因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來歷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家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爾后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斗。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帶著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后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后又不見了,也沒人知道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里,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它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斗不過,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后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后,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做“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篇2
吃:江南年食多寓意
江南自古多富庶、盛魚米。因此在過年的時候,吃是十分講究的。年糕諧音“年高”,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幾乎家家都要搡年糕,打印子糖(年)糕,劃糯米方(年)糕,以討個“年年高”、“年高”長壽之口彩。裹粽子,寓意把幸福美滿的種子給包裹起來。扯白糖、串臘腸,是紹興舊俗中頗受歡迎的兩個“年食”,甜甜柔柔的白糖,扯長了,甜蜜的日子自然也就天長地久了。串臘腸,“腸”諧音“長”,長青長春長壽長福,喜慶祥和,再一串,不就是幸福長長了嗎。年夜飯上,吃魚、肉圓、粉絲、塌苦菜和暖鍋,是杭、嘉、湖地區的年俗。魚寓年年有余,肉圓象征團團圓圓,粉絲喻長壽,塌苦菜象征多子多孫,且與“脫苦”同音,暖鍋則是期盼來年日子紅紅火火。
喝:新年喝茶討吉利
江南多雨水。水可以釀酒,泡茶。因此,用酒、茶祭祖、敬神、待客是年俗中必不可少的。過年,喝“元寶茶”是江南比較普遍的習俗。茶水中置入形似金元寶的金橘、橄欖、蜜棗等,寓有團圓、如意、幸福等祝愿。而喝冬米(爆過的糯米)甜茶,熏豆茶,則是蘇州、湖州等地過年時招待客人的一種“年茶”。冬米甜茶,雖然普通,但卻寓意深長,滾滾燙燙的,糯糯甜甜的,象征著主人的熱情以及對客人的那份美好祝愿。熏豆茶是專門用來招待新女婿,新媳婦或貴賓的一種禮儀茶。
玩:奉化廟會傳千年
北宋時的奉化縣令蕭世顯在任時勤政廉政,了解農民疾苦,在遇蝗災時因長時間奮力撲殺蝗蟲而不幸中風而亡,鄉人為感念他的恩典而筑廟紀念。正月十三這天廟會上燈。一大早,四面八方的鄉親們出發,在通往廟會的道路上摩肩接踵。時間一到,便抬著廟頭羊、廟頭豬,舞著布龍,由村民護送,浩浩蕩蕩地向蕭王廟進發。用于燈祭的羊稱為廟頭羊,掛有鐵牌,上銘“蕭王廟”三字,尊為神物。廟頭豬和廟頭羊披紅結彩由十幾名壯年男子扛在祭桌上,豬嘴里含著一個蘋果,寓意歲歲平安。臨近廟門前,早已守候的鄉親們擁在門口迎候,一時間,鼓樂齊鳴,爆竹陣陣,廟門口熱鬧異常。沿途的鄉親都以一摸廟頭羊、廟頭豬為幸事,這渾身光溜溜的豬羊,一路高昂著頭,如眾星捧月般地被簇擁著進了廟門,供奉在神像面前。
樂:燈影龍騰今勝昔
過年貼春聯、窗花、“福”字、年畫;除夕夜吃年夜飯、守歲、放爆竹,新婦向家中的尊長獻鞋履,名“辭歲”,而尊長也會給新婦及孩童紅包,名曰“壓歲錢”。但真正感到樂趣無窮的是各地舉行的各種民俗活動。燈會作為一種“迎燈寄希望,張燈報平安”的地方風俗,江南許多地方早已形成了演燈、順燈、斗燈之風俗。迎會,俗稱“抬閣”,是一種以“桌子”為舞臺,以傳統戲劇人物造型為主體的民間表演形式,驚、險、奇、妙、怪,規模也頗為壯觀,大鑼、大鼓鳴金奏樂前導,一排排執事、鑾駕開路,十分熱鬧,堪稱中國民間年俗藝術中的一朵奇葩,華夏一絕。過年演社戲,是江南鄉村最普遍的一個民俗活動。如紹興演的是越劇、大班,蘇州地區以昆曲、評彈為主,而一些沿海地區則流行花鼓戲、亂彈等。春節期間,還有如舞龍、皮影戲、木偶戲等等。而過年扛起板凳龍,則是浦江鄉村的頭等大事。
篇3
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過年,尤其喜歡過元宵節。元宵節那天可以吃到各種餡做的元宵,還可以在晚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民間花燈。
記得去年的元宵夜,我們全家吃過元宵后,就看花燈。來到江邊的公園里,只見處處掛滿了色彩繽紛、圖案各異的花燈,真是看得眼花繚亂。
去看花燈的人真的太多了,我數不清到底是人多,還是花燈朵。我特別奇怪,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鬧花燈呢?媽媽告訴我,在很久以前,元宵夜人們是不吃元宵,也不鬧花燈的,但后來有一個妖怪在那一天迫害人間的生靈。一個神仙告訴人們這個妖怪特別怕亮的東西,于是聰明的人們想起了花燈,在那一天晚上掛起來,從此,再也看不見妖怪了。以后,人們在花燈上畫上圖案,制成各種造型,于是它的外形更美觀了,而且從此元宵夜鬧花燈也成為了一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啊,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呀,中國的風俗真是有趣。
花燈太多了,有傳統的八角形花燈,有燈籠一樣圓形的花燈,總之形狀各異,讓人數不勝數,花燈上的圖案更是五花八門。有八仙過海的,有嫦娥奔月的,有昭君出塞的,有鄭和下西洋的,總之,有神話,有傳說,有歷史故事,也有歷史人物。
看著那五彩紛呈的花燈,嘴里吃著有甜又酸的冰糖葫蘆,覺得生活真的太有意思了。盡管天很冷,但前來看花燈的人卻越來越多。也許,人們看的不僅是花燈吧,也許人們是用花燈的光明來祈禱自己明年的好運吧。
篇4
除夕的風俗習慣與禁忌
除夕及其來歷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個晚上,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前夕,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關于除夕的風俗習慣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鮑魚等做成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的內容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中國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中國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托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除夕的節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于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關于“吃”
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2.關于祭祖
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后,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關于守歲
吃完年夜飯后,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嘩,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為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除夕的風俗習慣,你了解多少?
除夕因常在夏歷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風俗習慣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中國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篇5
吃: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一到農歷臘月二十四,東北人便開始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辦年貨。而在農村,則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和面、包餃子。年夜飯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通常必須包括雞、魚、排骨和肘子這老四樣,缺了其中一樣,這頓飯就顯得非常不“地道”、不“東北”了。除此之外,還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懇懇)、豬爪(抓撓抓撓)以及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豬肉凍兒、豆兒醬、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鐘聲一響,便開始吃餃子,寓意新舊交替,子時來臨。其次,還要吃長壽面,預祝壽長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里,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將一年諸事順遂。另外,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所謂“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東北,酒是過年的第一飲品。每家每戶,迎來客往,親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來蕩起室中的歡樂的氣氛。澄綠的茵陳酒,嫩黃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悅目。檳榔汽酒則香氣四溢,小飲數口,能令人齒頰生香。蓮花白酒則蘊蓄醇厚,風味悠長。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鮮族過年喝“聰耳酒”,希望這一年能聽到更多的好消息。過年飲酒又和迎新送舊有關,民間的習慣都是守歲守到半夜,稱之為“分歲酒”。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喝完分歲酒之后,長輩還要給小孩子們分“壓歲錢”。過年喝臘八粥,也是東北人家的習俗之一,意為驅寒防凍,迎祥納福。
玩:傳統玩意樂陶陶
所謂“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說的就是東北年俗中的一個“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飯,孩子們將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響,謂之“踩歲”;再將懸掛于室內、外的春燈一齊點起來,照耀著四壁的年畫和春條,室內、外一片燈火輝煌。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謂之“守歲”。孩子們歷來是隨心玩耍,吃著冰糖葫蘆抖空竹、捻升官圖、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兒”、“耗子屎”等等。老太太們則坐在一起斗紙牌、打麻將、打十胡。
樂:冰雪狂歡從除夕開始
廟會,是東北過年時的一道流動的風景,惹人心醉。廟會里懸旗結彩,百貨雜陳,戲曲開場,人潮如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們。高蹺會一般是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二人傳與東北秧歌,是東北年俗活動中最喜聞樂見的。而上了年紀的人則喜歡吹嗩吶迎新年。東北漢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熱烈而著稱。而滿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著裝皆滿族傳統服飾,男子動作粗獷豪放,女子動作溫柔典雅。此外,滿族還要在門上貼紅掛旗象征著一年的吉祥開端。朝鮮族過年,照例進行放風箏、擲色子、跳跳板等游戲和體育活動。
篇6
如何慶賀春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積極意義的習俗,如掃塵、祭灶、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拜年、舞龍、舞獅、踩高蹺、逛花市、逛廟會等至今盛行。
掃塵
掃塵,古稱“掃年”。它最初起源于古代人民驅病除邪的一種宗教儀式,后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至今民間流行著“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諺語。又因“塵”與“陳”諧音, 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所以,每臨春節,家家戶戶都要掃房擦窗,清洗家具,拆洗被褥,灑掃庭院,處處都可見到人們歡喜、忙碌搞衛生的身影,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迎新春的喜慶氣氛。
貼春聯
掃塵后,人們開始在家里貼上紅紅火火的春聯。春聯,古稱“桃符”、“門帖”,是春節時貼在門上的吉祥聯語,也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據《宋史•蜀世家》說:“后蜀主孟昶每當除歲,便命學士作詞,題寫桃符,置于寢門左右。”有一年,孟昶命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認為辛的詞句欠佳,就自己拿筆題道:“新午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然而,用紅紙寫春聯,則始于明朝。趙仲邑在《蝸廬漫筆》中說:“在明太祖統治的年代,則不在桃木板上題字,而改在紅紙上。明太祖定都金陵之后,一年除夕,他忽然傳旨說:‘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明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愜意。后來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未貼春聯,經詢問知道這家是殺豬的, 主人不識字,正在發愁找不到人寫春聯。于是朱元璋提筆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此后春聯得以推廣,沿襲成習。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張貼在門框、墻壁或楹柱上,為節日增添了不少的喜慶氣氛。春聯的內容與書法更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個彰顯他們才藝的方寸之地,是他們每年舞文弄墨的一大興事。
倒貼“福”
在我國北方,除了貼對聯外,還有貼窗花和倒貼“福”字的習俗。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有的人家還將“福”字倒過來貼,“倒”諧音“到”,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如壽星、壽桃、喜上眉梢、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春節貼“福” 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這個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貼年畫
春節習俗還有貼門神和年畫。中國的年畫形式多樣,題材廣泛,風格不一,題材有山水花鳥、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等。在藝術風格上,天津楊柳青年畫以細巧、典雅而著稱;山東濰坊和蘇州桃花塢年畫以粗壯、樸實而見長。這就是馳名中外的“三大民間木刻年畫”。
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年俗活動就是除夕守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瘟疫邪氣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了延長父母壽命。從80 年代起,全國人民在除夕之夜又多了一項文娛活動,就是闔家同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成為新的民俗,家家邊包餃子邊看節目,其樂融融。
開門爆竹
中國民間還有“開門爆竹”一說, 即到夜里12點新的一年的鐘聲敲響之時,家家戶戶都要開門出去燃放爆竹, 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為春節增添了十分熱烈喜慶的氣氛,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和樂趣。不過,在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適得其反。
初一拜年
守歲完了,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出門,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長輩帶領家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遨幾個人拜年,也有的是在單位里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還有一些路途遙遠的無法親自登門拜年,在一些文人雅士中間便流行使用自己制作的名帖相互祝賀,由此發展為后來的“賀年片”。隨著當今電信業的發達,拜年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最常見的要屬短信拜年了。這種方式簡便易行,只要在手機上輕輕一按,全國各地的朋友就都可看到你的祝福了。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等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可以給睡醒來的孩子一個驚喜,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子時吃餃子
飲食方面春節又有哪些講究呢?初一破曉,在喜慶的鞭炮聲中,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元,并在某個餃子和湯元中包一個小錢,誰吃到這個餃子或湯元,就會認為此人這一年有“好福氣”。
餃子,北方地區叫“扁食”、“煮餑餑”、水角兒”等。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挖掘出十幾只唐朝時的餃子,和今日的餃子一模一樣。但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卻始于明代,盛于清代。餃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待到子時(夜間12點)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交”與“餃”諧音,因而人們稱其為“餃子”。
飲“屠蘇”酒
在除夕吃“餃子”時,人們還要飲“屠蘇”酒,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生動而形象道出了古人過年飲屠蘇酒的風俗。傳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這種藥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唐代藥王孫思邈將其藥方廣為傳播,分發藥物給百姓,并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
置辦年貨
篇7
除夕排位忌諱 過年不給自己添堵
Tips 1
大過年的,別噴人
除夕排位第一大忌就是噴人了,俗話說的好“大過年的”,即便你的隊友坑了你、即便你的輔助不買眼、即便你家上單0-6都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脾氣,除夕節罵人可不是好彩頭,打不了打完后說一句“小子,明年再找你算賬!”
Tips 2
大過年的,請盡力
除夕排位有很多小伙伴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將原本非常嚴肅的競技比賽看得很娛樂,雖然今天是除夕節、雖然今天是大過年的,但是依舊請所有加入了比賽、進入了召喚師峽谷的小伙伴們盡力贏的比賽,消極的比賽不僅僅是對對手的不尊重,同時也是對隊友的不尊重。
Tips 3
大過年的,敬對手
自榮譽系統上線至今,相信許多小伙伴對于點贊的新鮮感早已過去,這也使得“可敬的對手”這一榮譽很少出現在游戲中。在除夕節這一天能夠遇到一起游戲的人實屬緣分,如果你輸掉了比賽,還是應該給表現好的對手一個敬,相信也一定會得到對方友善的回應。
Tips 4
大過年的,慎言行
除夕的到來伴隨排位賽的重置,各大服務器官方都開始嚴抓嚴打,尤其是對于消極比賽、代練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抓得非常嚴,小伙伴們切忌謹言慎行,盡量不要有掛機、逃跑等消極情況出現。
Tips 5
大過年的,不通宵
除夕節通宵玩游戲或者通宵排位實在不是什么好選擇,雖然人們對于春晚年年詬病,但這依舊會是你和你的家人最好的春節選擇,所以小伙伴們在除夕節不宜網吧通宵,應多多陪伴家人。
Tips 6
大過年的,挑時間
除夕排位同樣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一定要調好時間玩游戲,例如上午到中午不宜玩游戲、玩上飯點時間不宜玩游戲等等,除夕節開始就會進行串門,這些時間不是飯點就是出行時間,小伙伴們一定要調好時間排位。
Tips 7
大過年的,少喝酒
酒后駕駛很危險、酒后排位同樣很危險。相信有過過年排位的同學一定遇到過BP的時候看不清選人的、打游戲打一半突然不動了的情況,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酒喝得太多打一半睡著了的,所以大過年的雖開心,但就不要喝太多....至少不要酒后排位,真的很危險。
Tips 8
大過年的,少排位
除夕LOL環境比較復雜,根據往年的經歷來看,除夕期間排位連跪已經是正常現象,所以除夕有排位打算的小伙伴們一定要謹慎,多玩點娛樂模式能夠調節自己的心情,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的來歷、習俗和忌諱
除夕
【除夕的由來】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頭發白了都不能忘記。
【除夕的習俗】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除夕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鐘”。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
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后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里,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除夕在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后,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為除夕帶來,遠在他鄉的游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后,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除夕的忌諱
這一天俗稱“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傳統上除夕夜應守歲,忌過早的睡覺。
2、開口說吉祥話,忌說臟話。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見到陽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后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
5、不能留濕衣服過年。忌遇殯喪,遇之以為不吉,象征來年大災禍臨頭。
6、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這叫做"聚財"。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裝滿之后,鄉下還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
篇8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一、拜年禮儀。
拜年佤語估補(grūb)是一年一度小輩向長輩拜訪的一項禮儀活動。根據各地的宗教信仰、節慶日的不同,拜年時間一般分別為佤歷大年的初二,公歷元月的初二。所謂為小輩的親生父母和舅舅、嬸嬸,拜年時,小輩一般要攜帶自己的妻子(丈夫)兒女,帶上米飯一盒、熟雞一只、芭蕉一梳、糯米粑一盒、一包煙、一瓶酒、三節甘蔗、豬肉一串、一節白布(或一條毛巾),一早前往長輩住所拜訪。拜年過程,小輩向長輩鞠躬并握手,然后倒出溫水給長輩洗手,洗手時小輩男者前行搓洗,女者隨后揩擦。事畢,請長輩坐于桌前,說小輩給長輩拜年,求得恩惠和保佑。長輩禮儀接受,并給拜訪者禱告祝福,拜年完畢長輩給小輩以回敬送些什物和零幣。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二、做客禮儀。
走親訪友,禮物可多可少,可有可無,但帶點酒,那怕是一斤半斤不可無,所帶之酒須得禮節性的交給主人,否則就會失禮。如此,主人須得以自己的酒迎接,滴于地、念酒詞,祭告祖宗,表示迎客之意,否則,也會視為失禮。再將客人帶來的酒滴于地祭告祖宗,說明客人來由來意。最后大家共飲。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三、待客禮儀。
貴客來,主人要即刻接過客人的背包,掛在掛鉤上,適當存放好其它所帶物件,然后殷切讓座。客留期間至少要殺給一只雞,作為主菜,將頭敬于主客,以示敬重。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四、敬酒禮儀。
敬酒先敬年長者。集體飲酒時,讓某一老者代表在座各位滴酒于地,酒詞念罷眾人同飲,第一杯先斟敬于在座之最年長者。斟酒要專人,雙手以敬,行禮方式由下而上到飲者嘴邊。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五、敬舅禮儀。
佤族民間,人們敬重舅父勝于敬重父母,拜年第一要拜舅父;男婚女嫁第一要求得到舅父的同意;人死后,要舅父(或其后代)主持處理喪事。
佤族過年禮儀習俗六、婦女禮儀。
篇9
關鍵詞:上海;春節習俗;燒頭香
中圖分類號:K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3-0041-02
一、引 言
老上海的過年味道,從冬至起就已經濃郁的散開了,從傳統的臘八節到廿四節,從元寶茶到陳年飯,每一項都足以勾起傳統上海人似近又遠的記憶,而作為傳統老上海的一個過年習俗“燒頭香”更是值得現代上海人的注意。這項傳統且久遠的春節習俗伴隨著時間的磨刻愈發顯得彌新。筆者在2013春節期間調查了上海市寶山縣、靜安區等各處的春節燒香風俗及其燒頭香的情況,希冀從這一傳統的年俗中窺探上海市民的節令生活特點。調查的方式以問卷及直接采訪為主要形式。
二、上海地理概況
上海作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展現在世人面前不逾百年,從一個海濱漁村逐漸發展成為城鎮,而后由城鎮發展為縣,這是一個漫長的歲月過程。在時間的沉淀中,上海成為“東方的巴黎,西方的紐約”;資本家的樂園,無產階級的煉獄;冒險家的天堂,流浪漢的家園;現代中國的鑰匙。所有這些評判或出于道德,或出于階級分析,或出于城市地位。正如現代學者忻平在其一書中是這樣寫道:“經過了幾十年的‘依靠引進現代因素’的積累,已經造就了客觀的新生產力和和市民群體,‘現代知識的空前增長’,新價值觀與社會生活方式的定型,形成了上海都市的現代取向,這是一種不可逆轉、不可忽視的人心所向與社會認同,是一種非任何個人實力所能改變的歷史潮流……”
上海從馬家浜文化的發現算起迄今有六千年歷史,從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置華亭縣算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而從元朝年間設縣開始算起亦有七百多年的歷史,這些都昭示著這座城市既有歷史的積淀,亦有現代化發展的速度。這所曾經是吳淞江下游漁濱碼頭式的海港城市在接受新鮮血液,在遭受現代化沖擊的同時,既接受了異國文化的一些形式,比如現代上海人喜好過圣誕節、西方的情人節等等,也保留了原先城區的傳統里弄文化,各個街道、古跡、民居的演變,構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印跡。“近代上海民俗可以歸結出中西交匯、南北兼容和新舊雜陳三個特征”。這種種的印跡和上海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以降的上海都已然是多元異質文化共存共生的場所,這種雜交的文化生態使得傳統的社會風俗愈加凸顯的鮮活。
三、上海地區的年歲儀式
“滬城風俗,元旦賀歲,各家皆食膩更菜頭,小兒多擊鼓敲鉦以為樂。”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端,又稱為歲朝、元旦。作為傳統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禮俗:燒香,在新年里面則顯得猶為重視。“香燭提攜去復還,流年簽上問機關。觀音堂內蓮輿到,攜得香籃喚小鬟。”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開始,禮儀風俗頗多,一大早,有信女手持香燭到廟里去拜菩,爭燒頭香,除了表達自己對菩薩的虔誠,還祈禱新的一年如意興旺。” “每逢農歷初一、月半或佛誕辰之日,信徒們成群結隊,備齊香燭元寶進廟膜拜,爭燒“頭香”......“燒香拜佛,年初一清晨,許多老年婦女和少數中青年人到廟宇燒香,有的為爭取燒頭香,凌晨三四點就冒著嚴寒守候在寺廟門前......”另外《上海風俗》中亦有記載:“初一這天,善男信女,紛紛到寺廟燒香,稱“歲朝香”。上海老城廂內的城隍廟和在東北方的丹鳳樓,是香客最擁擠的地方,當然還有不少善男信女,成全結隊去寺廟爭先燒香,叫“燒頭香”,祈求平安,除夕夜半,剛交元日子時始,人們就拿著香燭去寺廟中,這是香車寶馬,不絕于途,比白天還熱鬧......”。這種燒香的熱鬧場面在晚清袁祖志《滬城竹枝詞》中亦有所記載:“爆竹聲中換錦衣,香燒頭炷轎如飛。索逋不管東方白,還燈籠去扣扉。”從這簡短的四句話我們甚至可以看見轎夫在氣喘吁吁地奔跑著,就是為了讓轎內乘坐的官人燒炷頭香。可見在傳統的新年里面,燒“頭香”一直是上海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節日活動。
(一)穿著服飾及食品的要求
寶山區永福庵的樂女士告訴我們,佛家里面的燒頭香有著自己嚴格的一套禮佛要求。為了表達虔誠之心,人們通常會在燒香前一天就會沐浴更衣,著裝整潔,不會穿的過于鮮艷;其次,有一些虔誠篤定的信徒會空腹前往寺院,要么就在燒香前堅持素食等等。非信徒的民眾要求不是那么嚴格,一般在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這三天吃素。
(二)燒頭香的儀式
在燒頭香的過程中還有一套較為講究的叩拜禮儀,在進入寺院時要注意選門進,進香時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是有講究的。普通游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也符合了“遁入空門”的說法。在進香時燒幾株香也是有不同涵義的:燒香時,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插香時,先燒香再叩頭。
燒香時要越旺越好,即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進香叩頭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進門叩頭了。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現在的人們去燒頭香已經很少有人嚴格按照真正的叩拜禮儀來進行了,人們往往會在大年初一很早就在寺院門外排隊等候,并提前把香點燃,然后時辰一到,寺院的門一打開,人們就爭相奔跑著進主殿把香往香爐一插,合手一拜。
(三)燒頭香還是燒頭炷香?
什么是“頭香”?據上海各地方志中所載:“人們還習慣到附近寺廟燒頭香,稱為歲懺,又稱燒八字香......又如“在元旦清晨,每有至城隍廟中焚香拜佛,求神保佑,俾得一歲平安無事,且誠心者以為必俟天末明時須即往,能第一次至者,求福必多,名曰頭香。”初一燒一年中的第一炷香顯得尤為重要,上海人叫做燒頭香,初一日必須進10座廟燒香,于是也被講作“燒10廟香”清袁祖志《滬上新正詞》中是這樣描述的:“城門徹夜不曾關,向曉香車水一般,何時燒完十廟香,往人環繞看云鬢。”過去,一些人為了搶頭香,甚至翻越大廟紅墻,于是出現了南岳衡山過年一怪:搭梯翻墻把年拜”。可見其實燒頭香并不是上海地區所特有的。上海地區的頭香一般可以歸納為幾個特色,第一,燒香者在時間選擇上多為除夕至元旦日這段時間。正如“除夕漫漫尚未央,爭先入廟進頭香。”第二,多為新年的祝禱之用,“低心下首喃喃語,保佑來年命運昌。”第三,隨著時間的發展,燒香者人群在逐漸地擴大,情景也更為熱鬧。更有甚者,“除夕日之半夜,途為之寒,城隍廟中。幾無容足之地,蓋無不欲思第一次頭香也。”
燒頭香是指燒的第一炷香嗎?根據佛典中的記載,“頭香”是一種香的名字,正如我們尋常所說的檀香、牛頭香等等。關于燒頭香的記載倒是很少見到。我們在詢問調查中的一位裘阿姨時,她是這樣說的:“頭香可能更多地意義上在于民眾如何看待了。一般香客自己覺得自己在正月初一燒的第一炷香,就是燒頭香。按照上海居民燒香的習慣來看,燒香和燒頭香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燒香可以隨時隨地燒,沒有一個特定的時間環境。一些居民在家中設有佛龕、香案,在平時的日子里面會上香、喃喃的自語,但是這絕不等同于在新年燒的第一炷香,也絕不是頭香,頭香的意義就在于在特點的時間(除夕至元旦)、特定的地點(多為廟宇)、特定的人(自己奉上),這些特定所構成的祝禱愿望更加靈驗,所以燒頭香一直伴隨著春節而愈加顯得重要也不難理解了。
四、結 語
伴隨著日子的流逝,糟粕與精華并存的上海年俗正在人們的記憶中慢慢的消褪。但是“燒頭香”這一寄托了人們美好祝愿的新年儀式卻大有回溫之勢。正如尹繼佐在《民俗上海》中有過這樣一段話:“民俗文化由長久的歷史積淀而成,是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禮儀、信仰、風尚、娛樂等民間風俗習慣的總和。它蘊藏于普通百姓中間,與千百萬人的日常生活渾然一體,并在社會變遷過程中展現一種無意識的力量。” 這種無意識的力量是民俗對于人們行為模式的影響,民俗文化不是個別人的隨心所欲,而是全民族在其生存和發展中的一種選擇。它產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也制約和影響著社會生活。加上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的推動,“燒頭香”慢慢的在上海人的新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宗教的神秘感恰好能給人們一些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能稍稍緩解人們心里的緊張情緒,減輕一些內心的壓力。于是,燒頭香作為一種民俗信仰和宗教活動,也成為了當代人釋放心理壓力,尋找精神安慰的一種方式。
上海,這座正在發展的城市,在霓虹燈的華麗映照下,以優雅的文化內涵、襲襲香氣向現代化的人訴說古老而久遠的節令文化。
參考文獻:
[1] (美)羅茲·墨菲.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
[3] 忻平.城市化與近代上海社會生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 (清)王韜.瀛壖雜志(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顧炳權.上海洋場竹枝詞[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6] 《浦東老風情》編委會.浦東老風情[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
[7] 尹繼佐.民俗上海·嘉定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8] 上海市浦東新區史志編纂委員會.川沙縣續志[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9] 徐華龍.上海風俗[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10] 歐粵.松江風俗志[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11]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篇10
文/袁 枚
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然宣、成、嘉、萬①,窯器太貴,頗愁損傷,不如竟用御窯②,已覺雅麗。惟是宜碗者碗,宜盤者盤,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參錯其間,方覺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盤之說③,便嫌笨俗。大抵物貴者器宜大,物賤者器宜小。煎炒宜盤,湯羹宜碗,煎炒宜鐵鍋,煨煮宜砂罐。
【注釋】
①宣、成、嘉、萬:指明代宣德、成化、嘉靖、萬歷四朝。
②竟用御窯:竟,從頭到尾,全。御窯,生產宮廷用品的瓷窯。
③板板:板,指鑄銅的模子。后以板板形容呆板,固執,不知變通。
【譯文】
古語說:美食不如美器。此話很對。然明代宣德、成化、嘉靖、萬歷年間所生產的瓷器極為昂貴,人們擔心損壞,倒不如全用清朝御窯所生產的器皿,這些瓷器也十分精致清麗。只是該用碗的時候就用碗,該用盤的時候就用盤,該用大器的就用大器,該用小器的就用小器。各式食器參差陳設席上,令美食更為生色。如果呆板地一律以十大碗、盤的方式操辦,則顯得粗鄙俗套。一般珍貴的食物宜用大的食器,普通的食物宜用小的食具。煎炒菜肴以盤盛為好,湯羹一類宜用碗裝。煎炒菜式,宜用鐵鍋,煨煮食物,宜用砂罐。
【點評】
美食與美器的和合統一,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袁氏本篇闡述了美食與美器的密切關系,主要強調幾點:一是食器本身必須精美,明清一些名貴食器,雅潔清麗,可以為飲席增色。二是食器與食肴配合的和諧之美,則要求配套、整齊、劃一。食器色彩、規格當與飲宴環境和合,令美食美器相映生輝,反對大碗大盤,粗陳俗套。三是食器炊具的選擇,往往與食肴的質料與烹飪方法有關。如,高級食品宜用較大食器,顯得大方珍貴,普通食品宜用較小食器,顯得豐富緊湊。煎炒宜盤,湯羹宜碗,都是為了方便進食。煎炒需用旺火猛火,宜用鐵鍋,因為鐵鍋傳熱快,容易達到烹調效果。而煨煮需用文火慢熬,宜用砂鍋。砂鍋散熱慢,容易保溫保味,可以較長久保持湯羹鮮美。
吃臭味——餿豆腐酸年糕也稱佳肴
文/殷登國
揚州人在春節期間,也常用變餿發臭的豆腐招待回門的女兒、女婿。
原來在古代中國,女兒出嫁后,一年里難得有機會回娘家拜望父母,只有在過年春節時才能回門,嫁得遠的尤其如此。但回門不是在年初二,而是要到了二月初二。揚州有句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待活猴。”用活蹦亂跳的猴子來形容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回門,歡欣雀躍的女兒。而女兒回門時,最常吃的就是餿豆腐。因為過年前每家都一次做了許多豆腐用水缸養著,豆腐泡在水里泡了一個多月,雖是大冷天,也會變餿變味,而揚州人偏愛吃用餿豆腐燒煮的菜肴,或餿豆腐燒黃芽白菜,或餿豆腐紅燒絞肉,或釀餿豆腐,把這些作為招待回門的女兒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呢。
可與揚州人餿豆腐比美的是浙江人的酸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