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1: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篇1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初中生;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274-02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學生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但初中生往往逆反心理嚴重,甚至會出現厭學、逃學、自殘等極端行為,因此要重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如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現進行探討。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本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1]可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既是當今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的重要目標。

2.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初中生處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時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渴望獨立,易沖動,但可塑性最強。在平時教育中,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一般都比較關注學生的生理成長狀況,卻忽略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使生理和心理教育沒有達到和諧統一。因此,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刻不容緩,這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和獲得全面發展的需要。

筆者一直從事思想品德課的一線教育教學,接觸許多初中學生,深切感受到不少學生成長中的迷茫和無所適從,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應當弘揚思想品德學科的人文性,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學生實際,注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用教師的健康人格影響學生。我國正進行的新一輪課改將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思想品德教師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自己學科教學的“職責范圍”,主動地有意識的進行滲透。[2]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要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思想品德教師自身應是一個有健康心理、良好品質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只有教師以高尚廉潔的人格從事自己的職業,才能真正言傳身教、以德育德,塑造學生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向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用教師的健康人格影響學生的發展,以達到更好的育人目標。

2.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思想品德學科本身蘊含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的主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教師可充分挖掘這些教科書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找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點,讓學生在獲得知識教育的同時,產生情感的共鳴和認同,使其心理素質逐步提高。[3]

3.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引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開創了許多新途徑。教師可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探究、小品表演、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同時體驗其重要性。它要求教師創設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簡單地說教,要注重實際地影響他們,注重引導。

4.將課堂滲透教育與課外心理輔導相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師不僅是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外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部分學生有問題不愿與家長老師溝通,因而教師要用靈活的方式,如利用網絡與學生溝通,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對一些心理困惑進行個別輔導,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與學生溝通應找對切入點,避免說教,鼓勵學生打開心扉,把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說出來。教師了解之后,應該努力幫助其解決問題,同時也應和家長溝通,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走上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樣學生不僅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把書本知識與社會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還能學到書本之外的知識和技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鍛煉了組織性、紀律性、自制力,增強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和信心。開展課外活動時,老師應與學生一起參與,老師作為指導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加入學生的隊伍里,既能密切師生關系,又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對老師也是有益的,體現“教學相長”。

總之,只要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加以引導,就能使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思想品德科任老師一定要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與學生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九年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科滲透

一、小學語文滲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對于學生心理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學校教育,因為小學生是處于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只有在這段重要的時期抓住機會,對于小學生的習慣、操守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只有發展了健康的個性,良好的品質,對于小學生成為全方位的素質人才起到一定的基礎作用。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必須擔負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引導學生全方面發展。語文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都知道語文是由生動的文章組成,一般主要反映自然、社會等內容,一般學生可以很容易在閱讀中感受到其帶來的魅力,老師運用其本身帶有的情感引導到心理教育上來,學生從內心更容易接受。

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1.自然滲透

在教學中,老師要很自然地把心理教育滲透到學科內容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張冠李戴,為了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而強硬轉折,這樣過渡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反感情緒。老師要把握好整個過渡過程,要自然而然結合兩個方面的知識。語文學科中存在很明顯的心理教育題材,學生可以直接閱讀,但有的題材可能就不是那么明顯。這樣的話,我們老師要找出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拓展,來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學生從最基礎的需要去思考,來達到思考問題以及思考的意義。最主要的就是抓住語文學科帶來的特點,充分利用學科內容的情感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舉個例子,在《落花生》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思考出在如今社會中是成為花生那樣的人比較有用還是蘋果那樣的人有用。花生樸實無華但缺乏自信,蘋果落落大方但略顯浮夸。針對兩者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做哪種人更好。這樣就是以教材為載體,將心理教育很自然地滲透在學科內容中。

2.適度滲透

我們都知道小學n堂一般都只有大概四十五分鐘時間,那么如何合理安排這四十五分鐘呢?其實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知道,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教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高其寫作的能力及其對于優秀作品的鑒賞能力,而不是整天進行思想教育。一般心理的教育能力可以維持在三分鐘到八分鐘,不能拖得太長。時間拖得太長一般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另外,就本末倒置了,忽略我們主要的目標是教學學科內容,影響學生學習。

3.寓教于樂

只有學生能夠享受其中,在其中尋找到樂趣,就能夠更加投入,學習效率會更高,而取得的效果也就更明顯。要想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滲透于學科教育,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不斷通過學習去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我們知道現在的學生一般抗壓能力比較弱,稍微在學習過程中或者生活中有點挫折,就產生放棄的想法。但是現在的社會競爭力非常大,受到的挫折只會越來越多,如果學生不能夠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那很多事情就很難成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語文學科的內容把學生帶入一定境界,讓學生在自己的興趣中主動思考,引導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很好地面對學習以及生活中的挫折。

4.拓展滲透渠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學到的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變成自己的。實踐,一般主要是強化學生對于某件事的認知,深化其對于事物的理解,所以老師要拓展一定的渠道,才能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滲透在學科內容中。當然,老師可以通過一定的平臺以及有趣的教學活動來進行。如,運用專題討論、演講、課本劇表演等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討論的形式一般是要求學生先準備好相應資料來進行辯論。兩方同學可以選擇自己持有的不同觀點,在辯論的時候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也可以聽到對方辯友持有的不同觀點,最后做結辯陳詞。這樣可以很好地把語言社交能力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學生可以很好加深自己對于課本知識的強化,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于課本中蘊含的知識得到深刻認識。演講,一般可以通過講說的形式及其觀眾的情感共鳴,有益于學生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中享受樂趣,不斷健全自己的人格,獲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生命教育;生命價值

在當前社會發展迅速的情況下,重視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讓學生學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認識生命、愛護生命。但當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在對生命教育教學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需及時地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加強生命教育教學。

一、思想品德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學在進行生命教育上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如,2013年3月底,上海××大學出現投毒事件,同學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就毒死舍友,導致室友失去了生命。這是發生在我國名牌大學的案件,此案件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惜與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思想品德教學旨在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加以引導,確保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感受生命的樂趣,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有關生命教育的素材,如:《笑對生活》《人格不可辱》《對自己一生負責》等等,通過這些資料能夠更好地進行生命教育。

學生要親身去體驗、去體會,才會感受生命的珍貴。

二、思想品德教師言傳身教進行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師要對生活充滿熱情,言傳身教。只有教師本身熱愛生命,對生活充滿激情,才能帶動學生,使學生受到感染也熱愛生命。

思想品德教師要做好生命教育,教師要在教材中發現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例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學生懂得生命的珍貴。

思想品德教師應倡導生命教育,利用思想品德教科書中的生命教育資源,將課本與現實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教育的生命氣息。

思想品德教師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當今社會,在校園出現了不少的自殺、他殺事件,要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學要結合國內外的發展形勢,彌補教材中滯后的觀念,使學生能夠愛上政治課,從而主動學習生命教育,重視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師要鼓勵學生實現生命價值,讓學生走出課本,到社會與大自然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詮釋生命教育的真諦,同時還要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命教育至關重要,其能強化學生的生命教育,培養生命價值意識,讓學生可以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重要性;措施;注意事項;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R1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188-01

前言

在醫療水平日益進步的今天,人們愈來愈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對身心健康的保護性措施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對于育齡婦女而言,最為重要的莫過于避孕節育。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國的許多育齡婦女對于避孕節育以及避孕節育措施的認識十分的有限,這也導致育齡婦女由于沒有采取正確的避孕節育措施而帶來許多嚴重的后果;而隨著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女性避孕節育卻只停留在其重要性,對于避孕節育措施與年齡層次的關系的研究仍還十分的缺乏。因此,本文選擇就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措施的選擇這一個側面從女性避孕節育的重要性、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措施選擇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選擇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一番論述和剖析。

一、女性避孕節育的重要性

女性避孕節育是指:在不妨礙性生活和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對受孕的機理和環節,采用相應的阻斷或終止受孕的措施,以達到避孕的目的的采用各種避孕措施和方法。對于一個健康的育齡婦女,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采取必要的避孕節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都女性的諭令長達二十多年,如若在在個時間段內,除了生育的需求之外,不采用必要的避孕節育措施,那么在多年的育齡期內,每個正常的育齡女性有可能妊娠一二十次。因此,避孕節育是減少和防止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產、保護廣大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避孕節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內容。做好女性避孕節育工作,對于女性個體本身、對于一個家庭的幸福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從社會的層面來說,是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從醫療研究的角度來看,女性避孕節育工作有序的展開和推廣則是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的必然結果。總而言之,女性避孕節育以及女性避孕節育工作對于國家政策推廣、社會進步、醫療研究以及女性個體身心健康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措施選擇的差異性

避孕節育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并不是簡單、隨便采取一種避孕節育措施便可以的。對于不同年齡層次女性而言,根據其生理狀況和特征,都有相應最為適合的避孕節育措施。在本文的論述中,將育齡女性分為生育前、哺乳期以及生育后等幾個年齡層次進行論述。對于新婚階段的女性來說,在其生育前,由于女性自身情緒、情感以及生活壓力綜合作用,在這個階段的女性在生理上會表現出排卵期不夠穩定等問題。因此,在這個階段,新婚的女性可以采取口服避孕藥等方法進行避孕節育。對于產后并正處于哺乳期的女性來說,避孕節育就更為的重要了。因為這個階段懷孕的可能性相比之前來說可謂是有增無減,因此需要立即采用單純孕激素避孕針、復方口服避孕藥、皮下埋植法以及宮內節育器等方法進行避孕節育。這些避孕節育方法基本上都是長期性的,對于避孕節育有著較好的效果;對于產后已經有了孩子并且不再打算生育孩子的女性來說,可選用長效、高效的方法,如皮下埋植劑或宮內節育器等。夫婦一旦決定不再要孩子,進行男性或女性絕育術對多數夫婦來說是很好的選擇,雖然這種方法就長期性來說是最為有效的,但是其潛在的嚴重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育齡女性在選擇這一種避孕節育方式的時候,需要三思而后行。除此之外,女性一般還會經歷婦女更年期,雖然在這個年齡階段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生育能力下降,但是避孕節育還是十分必要的,其可選擇的避孕節育措施有使用、女用以及宮內節育器等。

三、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措施選擇注意事項

不同年齡層次女性避孕節育措施不盡相同,對于新婚未產期這個階段的女性來說,根據其情緒易激動,額外排卵機會多,性生活經驗不足等生理特點,在選擇避孕節育措施上可以選擇簡便方便的方式,避免會影響未來生育的避孕節育方法和措施,例如長效避孕藥就是不合適的方法;而對于哺乳期這個階段的女性而言,這個階段女性的卵巢處于靜止狀態,因此在選擇避孕節育措施上需要考慮不影響乳汁的質和量,例如宮內節育器以及安全套等安全避孕節育措施;對于生育后期這個階段的女性來說,在選擇避孕節育措施上雖然沒有了什么特別的要求,唯一要做到的就是能夠做到長效、安全、綜合為原則,但是對于有特別疾病和禁忌癥的女性則需要特別注意;而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由于雖然卵巢功能趨向衰退,但仍有可能意外妊娠,所以選擇以外用藥具為主的避孕方法是最為合適的 。一言以概之,育齡女性需要并根據自身生理、生活方式,合理地選擇最為恰當和安全的避孕方法。

結語

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有著各不相同的生理狀況,在避孕節育措施的選擇上需要區別對待。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來說,如何做好避孕節育,該選擇何種避孕節育措施是個不斷拓展的問題,同時,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討,去探討出更為安全、可靠的避孕節育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瑩.陳慶華:女性外用避孕技術的研究應用進展[J] 世界臨床藥物2008,29(7)

[2] 陶曉玲.王燕.郎雁.熊俊常用口服避孕藥及宮內節育器效果評估[J]-中國婦幼保健 2012(05)

篇5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心理氛圍;實施策略

目前,有很多學校專門開設了心理輔導課。心理輔導課既有助于維持學校正常秩序,也可以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高中階段是學生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復雜,叛逆情緒較嚴重。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投入到實施身心健康教育的活動中,充分利用生物這一學科的特點,在生物教學中滲透身心健康教育。

一、創設健康的課堂心理環境,營造輕松的課堂心理氛圍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高高在上,因此一提到老師每一位學生都比較害怕。然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關心學生,這樣做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老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創設健康的課堂心理環境,營造輕松的課堂心理氛圍,從而有助于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生物教師不能因為這位學生成績較好所以給予其更多的關心,而是要關心每一位學生,從而有助于其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上會向某位學生提問,但是該學生沒有回答出來,此時教師不應該責備這位學生,而是要鼓勵這位學生,幫助這位學生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生物教師要用激勵性語言來代替歧視性語言,保證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恰當地處理生物教材,挖掘其中身心健康教育的內容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并且要將教材中的內容與身心健康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了解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當學生學習時,教師要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并且要指導學生,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新課程標準中曾明確規定:教師在設置課程目標的時候,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進行設計。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學中,當學生了解到我國當前的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之后,此時會增強學生振興祖國的責任感,并且也會讓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確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并且要努力實現這一目標,通過這一目標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高中生物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體性。有時候教師會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開展這一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習目標列舉出來,給予學生操作自,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比如:當老師講解完“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這一教學內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這樣一個探究活動,其題目為:拒絕,慎用心理藥物。通過這一探究活動不僅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還可以在學生心中樹立“珍愛生命、遠離”的觀念,從而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困難生

在課堂上,教師既要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情緒。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因此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厭倦、疲勞等情緒,此時教師要及時疏導這些學生,讓這些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對于那些學習困難生,教師要單獨與他們談話,在談話過程中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并且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當老師講解青春期教育知識點的時候,有的教師往往會忽略不教,這種教學方法會更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導致很多高中生會在這方面犯錯誤。因此生物教師要詳細講解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會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在素質教育中,身心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一些身心健康教育,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基礎知識,還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普.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師,2012(2).

篇6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教育;孩子成長

家庭教育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奠基石。家庭作為社會的組成單元,幼兒從出生到說話、走路,再到幼兒園、小學,這一路的成長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陪伴。但是,家庭教育如何“教”、如何“育”是一個深刻的問題,強調家庭教育一是要尊重孩子作為生命個體,應給予尊重和平等;二是要善于引導教育,培養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全的人品。因此,本文在認識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從以下方面闡述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期,不同時期的幼兒成長,對于家庭環境的訴求存在差異,但總而言之,都強調良好家庭環境要素下,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等。

案例:班級里有名男孩的父母離異,爸爸很少關心孩子,總是用暴力的行為解決事情,孩子很怕爸爸,跟著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孩子很聰明懂事,總是做一些小動作希望引起老師的關注。記得有一段時間,發現午睡時他不怎么睡覺。我們嘗試過很多辦法,給他講道理,作用效果都不大,他還是不睡覺,還會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和同樣沒午睡的孩子講悄悄話。有一次我故意離開午睡室,站在門口聽里面的動靜,果然我一離開午睡室,他就爬起來試圖叫醒身邊的小伙伴,我輕咳一聲,聽到我的聲音又立馬睡回被窩。起床后:“我問他為什么不睡?”他說:“睡著后會夢見可怕的東西。”聽了他的話我不禁心疼這個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無憂無慮,享受童年快樂時光,為什么他會這樣說呢?下午放學后和他奶奶交流,才發現是因為孩子媽媽不在,爸爸又經常打他造成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案例,家庭教育所承載的“正能量”、所營造的溫馨是缺失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以至于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缺失了家庭給予的溫馨、安全和關心。

二、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榜樣

爸爸媽媽是孩子感知世界的老師,以身作則的家長形象,勢必是孩子成長、做人的首要條件。

1.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財富

對于父母而言,尊重和孝敬父母;幫助和寬容對待兄弟姐妹;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相互扶持與幫助,這些關系的維護與本質體現,都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財富。關系體系中各關系的有序維持,穩定、溫馨的家庭幸福感,足以讓孩子收獲滿滿的成長幸福,并從中學習寬容、學會孝敬、學會尊重、學會信任、學會關心等,這些優良品性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成人。

2.融入“民主”,讓孩子“自立”

小孩也是生命個體,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融入“民主”,更有助于孩子“自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在民主的家庭環境中孵化,并在尊重、平等的家庭氛圍中讓自己更加“自立”“自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是強勢的一方,對于孩子的不當看法,難以用民主的方式幫助孩子認識錯誤、矯正不當行為,以至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日益僵化。

三、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貼身護士”,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僅要關心孩子的日常飲食、營養,還應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確保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港灣,父母要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貼身護士”。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行,保護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1.做孩子心理健康的“貼身護士”,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是孩子身心加快發展的港灣,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空間、心理發展需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有一定的認識,認識自己行為的好與壞,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遇難則退,遇事則煩躁等這樣的心理發展狀態,顯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善于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困難,能夠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能夠在不順心面前平復自己,這樣的身心狀態,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2.培養孩子堅信“我能行”,提高主觀能動性

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溫室中的花朵、花朵中的花蜜,父母往往是捧在手心,生怕孩子摔倒了。首先,“自信”應該作為一種態度,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父母要給予孩子肯定、欣賞,讓孩子在任務和困難面前堅信“我能行”,我能在學習中、實踐中收獲成功和喜悅;其次,挫折與失敗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選擇如何面對,這又是孩子在成長中積蓄“正能量”的關鍵所在。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的教育內涵,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家庭教育“正能量”的構建、注重家庭教育中民主的融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澤讓卓瑪.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4).

篇7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公布的健康的標準中,前三條就是關于心理健康的內容。可見,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學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經歷著一系列的重大變化。這些正理和心理的變化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促進幼小個體長大成人。著個階段人的可塑性很強,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良好的教育環境影響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反之,不良的環境影響也容易使學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甚至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因此,必須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響,使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進。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

    目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工作還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由于一些觀念上的束縛,我國的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一直未能達到對學習成績重視的程度,有時甚至為了學生成績而犧牲其身心健康。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百依百順,講究“一俊遮百丑”,還養成了一些“好”學生的驕傲和虛榮心理;而對學習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動輒訓斥,肆意譏諷,美其名曰“恨鐵不成鋼”;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這種觀念和做法對“好”學生和“差”學生的健康發展都是有害的。

    從一些調查統計的結果來看,我國中小學生中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如,交往適應障礙、學習困難、情感挫折、娛樂限制、擇業茫然、生理發育煩惱、性生理偏差、親子矛盾、社會環境適應困難、宗教影響、不良習慣等。這些心理問題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開放新形勢對兒童少年心理成長的沖擊。只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創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篇8

關鍵詞:音樂;大學生;身心健康;干預作用

前言

音樂作為一門綜合類學科,其對兒童,青少年以至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是我們是有目共睹的,近年來,不論是對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力度加強,還是在大學生的音樂教育方面加大普及度,都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音樂教育功能重要性的重新審視,并且肯定了音樂在人類發展各個方面的積極干預作用。在國內外都不乏就音樂的社會功能進行研究的文章和書籍,但針對音樂對大學生身體、心理、智力等健康干預作用的研究較少,或者不夠系統和全面,多為樂器的學習或者歌唱的學習對身心的影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 66-68頁)

一、現今大學生身心健康實況

由于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近年來,人們的各種壓力逐漸增大,對于心理狀態尚未穩定的大學生來說,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的激烈競爭、日益加大的就業壓力、經濟壓力、以及諸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都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學生在承受壓力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知,以適應社會需要,如果再在人際關系中遇到難題,便更會沖擊大學生心理承受力,總之我國大學生現在的身心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其生理不健康狀況多表現為失眠多夢、四肢無力,頭痛心悸等。其心理狀況不健康狀況多表現為常有煩躁感、緊張感、無助感、孤獨感等。長處在身心不健康的狀態下的大學生工作學習效率會大大下降,所以要及時進行外界的干預和自身的調整,避免轉化為軀體或者心理疾病。[2](第127-128頁)

二、音樂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干預作用

(一)音樂對大學生腦部健康的干預作用

音樂對大學生腦部健康的干預作用分為兩個方面:1.音樂欣賞對大學生腦部健康的干預作用。2.音樂實踐對大學生腦部健康的干預作用。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刺激大腦神經,有助于腦部的健康和智力的發展。在這里,重點論述第二個方面,即音樂實踐對大學生腦部健康的干預作用。

在現代生理學認為,大腦兩個半球對學習和語言的識別機能不是均等的,總是一側占優勢。習慣用右手的人,左側大腦半球表現機能優勢。[3](第48-49頁)這雖與一定的遺傳因素有關,但主要是在后天實踐中形成的。習慣用左手的人往往右手也能操作,因此左右手雙側的皮層有關區域都能成為語言活動的中樞。因此加強左手的活動必然有利于大學生腦部健康發展。

可見,左右手的運動,尤其是左手的運動對大腦的技能的健康起到直接的積極作用,那么什么樣音樂實踐活動既簡單可行又能使左右手更加靈活呢?至少,樂器演奏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對于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普通大學生可進行如下音樂實踐活動:1.雙手敲擊軍鼓,剛開始雙手所敲擊的節奏相同,經過一段時間對樂器的熟悉,對節奏的感悟,可訓練左右手敲擊不同的節奏類型。2.可訓練木琴的演奏。剛接觸時,先熟悉音階,之后進行訓練右手的演奏,可敲擊簡單的樂曲《小星星》等,右手熟練之后換左手敲擊,當左手也能熟練演奏之時,方可訓練左右手交替敲擊木琴。綜上所述,此類型的音樂實踐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左右手的靈活配合程度,同時演奏時產生的規則節奏和優美旋律也能刺激大腦皮神經,從而起到促進大腦健康發展的作用。

(二)音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作用

現代神經生理學專家指出,音樂對神經結構有直接影響。[4](第6頁)不同的音樂作于用人的器官,由于速度和音調的不同,可分別使人產生鎮靜、安定、愉快、活躍興奮等不同作用,從而調節情緒,穩定內心環境,達到排憂解壓等效果。

音調歡樂,節奏明快,旋律流暢且音樂優美的樂曲對改善學生情感憂郁、沮喪等具有良好的作用;情調悠然,節奏徐緩,旋律清逸,風格娟秀的古琴、小提琴協奏曲,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及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樓臺會”“化蝶”等曲段對于大學生的情緒不安,焦慮煩悶等心理問題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第五樂章》則給在困難中逆境中失去信心和斗志的大學生以鼓舞和奮斗的力量。

在當今社會大學生報復社會以及殘害自己的甚至自殺事件的發生率也高于早期,所以及時調節大學生不正常情緒,是根本抑制惡性事件,引導大學生心理正確發展的途徑,而音樂又在這一途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加強音樂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干預作用

(一)開辦音樂欣賞室,實踐室

可有學校投資開辦一個音樂欣賞室,音樂實踐室,可以一室多用,室內裝潢以典雅大方為主。另外需要購置一些較容易掌握的樂器:軍鼓,木琴,三角鐵等。每周固定時間有一位音樂老師為前來參加音樂實踐的同學放映世界經典音樂會的視頻,另外再安排一個時間則由老師帶領同學們對那些簡單的樂器進行演奏學習以及學習簡單的歌唱技巧等。

(二)通過校園廣播傳遞音樂之聲

以洛陽為例,據調查洛陽的幾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師范學院;洛陽理工學院均設立有專門的廣播站。而且洛陽師范學院的廣播對校園的覆蓋率可達到98%,即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聽到校園廣播。利用這一條件,可建議在廣播站成員中間成立一個專門的音樂小組,為同學們挑選適合大學生欣賞的積極向上的有內涵的音樂。每天中午在校園新聞結束的后10分鐘以及在晚上晚自習前的20分鐘播放給同學們,可附上對作曲家以及音樂風格的簡單介紹,以此可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達到更深層次的欣賞音樂。

(三)大力開展校園文娛活動

大力開展校園文娛活動,努力營造音樂活動的濃厚氛圍,為同學們打造一個良好的展示自己,欣賞別人的平臺。如洛陽師范學院每周都會舉行的周末文化廣場活動,則是每周由一個院系組織安排一臺晚會,節目構有成歌曲、舞蹈、樂器演奏以及小品等,面向全校師生演出。這樣就使在校大學生文娛活動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真正實現了用音樂活動充實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結語

音樂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在人類發展歷史中,音樂一直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們當代大學生中間,正確的欣賞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作品,并且積極地進行音樂實踐活動都能夠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好的發展,正如達爾文所說:“如果一個人不聽聽音樂,很可能影響他的智力發展。”我國古代哲學家荀子也說過:“樂者,治人之盛也。”可見音樂不僅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更加智慧。

參考文獻:

[1]楊秀.音樂療法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方[J].大理學院學報,2007,(07):66-68.

[2]梁小玲.音樂的心理治療作用[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03):127-128.

[3]浦任. 神奇的音樂治療[J].望新聞周刊,2000,(28):48-49.

篇9

關鍵詞:放心糧油工程;糧油食品;質量安全

放心糧油工程的開展具有很多積極意義,無論是站在國家發展角度,還是站在個人角度,放心糧油工程的開展都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的今天,絕對不能因為某些糧油企業的不法行為,而損毀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以及每天憂慮的心理。

1 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確保糧油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

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是保證糧油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通過這一工程的開展,廣大消費者對糧油質量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進一步的認識,現如今,我國各個省市都在開展放心糧油工程,這是對人們生命健康負責的一種行為,國家對這一工程也表示了支持,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以便能夠充分保證放心糧油工程的順利開展。而國家以及各級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視放心糧油工程的開展,主要是基于幾下幾點:

首先,這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基本條件,我國一直都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涵蓋了多方面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品質量安全,如果一個國家的食品質量安全都無法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就無法保證,沒有健康的居民,又何來和諧社會?因此,實施放心糧油工程,以此來保證糧油食品質量安全十分重要,事關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其次,這是人們身心發展的需求,我國早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同時,相關人員卻忽視了糧油食品質量安全的問題,這使得我國的糧油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是有發生,給人們的身心造成了重創,有很多人正是因為食用了不健康的糧油,引發或者誘發了各種身體疾病,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對糧油食品安全一直懷著惴惴不安的心理,為此,的確需要實施放心糧油工程,以此保證糧油食品安全,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解決了人們的顧慮。

最后,這是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舉措,市場機制的建立建全,要求每一個行業都應該遵循市場規范,糧油行業攸關人們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如此,但是某些企業卻對此不以為意,因此導致了很多安全事故,這是一種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在市場中,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應該遵循公平正當交易的原則,則某些糧油企業顯然違背了這一原則,但是通過實施放心糧油工程,能夠將不合格的糧油企業查封,這就規范市場秩序意義重大。

2 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確保糧油食品質量安全的對策

2.1 構建長效機制

很多城市為了能夠真正的做好這一工程,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除此之外,還下發了很多的指導性文件,通過這些政策以及指導性文件的貫徹落實,糧油企業的品牌意識明顯增強,同時各個糧油企業聯合起來進行網絡布局,共同構建放心糧油工程的長效機制。另外,市場各個監管部門,比如工商部門、衛生部門等有效聯手,加強監管力度,這為長效機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礎。長效機制的建立,既需要糧油企業的積極配合,而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監管,更需要消費者有安全意識,只有如此,放心糧油工程的長效機制才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并且實施。

2.2 新上面粉機組項目

某市為優質小麥煙農15的主產區,該小麥品質優良,蛋白在15%以上,面筋能達到35,面粉白度列現有小麥品種前茅。根據這一優勢,新上石磨面粉機組一套。以煙農15小麥為主要原料。開發生產面包粉、水餃粉、饅頭粉等,做到無添加,純天然,綠色安全,多規格包裝,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讓居民吃上放心、優質的小麥粉。

2.3 開設精品糧店、推進放心糧油向“早餐工程”延伸

某市以丘陵、山區為主,主產花生、小米、綠豆、紅豆等優質雜糧,其中,望海山小米通過國家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花生、大蔥、櫻桃、蜜桃、凌河大蒜被審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確定在我市的市南區和市北區各開設一家“精品糧店”,銷售自產面粉和優質雜糧:并聯合標準化種植基地,供應無公害蔬菜;同時做好饅頭等傳統食品的供給,方便居民生活,讓特產和放心糧油走上老百姓的餐桌,滿足城區和周邊地區居民的消費需求。

2.4 建設放心糧油配送中心

為保證“放心糧油工程”的順利建設,與百貨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合資建設放心糧油配送中心。超市是供銷系統成立的連鎖超市,目前有400平方米以上直營店16家,加盟店227家,規模大,網點多,已輻射到各鄉鎮。雙方確定,在城區合資成立配送中,在連鎖超市內合資設立放心糧油專柜,雙方各占50%股份,按股份投資、分紅。統一配送綠色、健康、環保的面粉、雜糧以及饅頭等熟食。同時,積極開拓全市范圍內其它超市的糧油配送業務,引導消費者樹立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多吃有機食品.健康食品.使這項民心工程真正做到“群眾滿意、政府放心”。

2.5 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進一步加大

對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對實施“放心糧油工程”重要意義的認識,激發參與創建熱情,形成消費者、經營者、監管者全方位參與創建的局面。

2.6 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

“放心糧油工程”并不是僅僅依靠糧食部門就能夠深人實施的,而應該依靠各級部門的政策支持。因此我市各部門應更加給予高度重視,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財政扶持”的原則.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措施,建立放心糧油工程專項基金,引導和扶持放心糧油骨干企業建設放心糧油食品配送中心、放心糧店、精品糧店等糧油銷售服務網絡,合力推進放心糧油工程建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對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確保糧油食品質量安全十分重要,因為糧油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部門與各級政府以及消費者都有責任關注這個問題,現階段,我國的糧油食品安全的確存在一些問題,這一點我們應該正視,只有正視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進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具有針對性,對策適用性也比較強,而對其進行研究,正是希望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韓永奇.建立監管長效機制護航糧油食品安全[J].中國糧食經濟,2011(4).

[2]廖春林.糧食食品安全要把好“五道關”[J].中國糧食經濟,2011(8).

[3]周葛彥.淺析糧油檢驗在監督糧油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民營科技,2013(5).

篇10

關鍵詞:在校大學生;健康情緒

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社會三方面的完滿狀態。”所以說,每個人要想身體健康,必須要具有健康的情緒。在校大學生健康情緒是指,在校大學生在各種環境中能保持一種適度的正常情緒反應。健康情緒有利于促進在校大學生的身體心理機能協調發展,有利于他們學習目標的實現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大學生情緒健康的標準

情緒健康是健全人格的必要條件之一。一般而言,情緒的目的性恰當、反應適度,不帶有幼稚的、沖動的特征,符合社會規范的要求,就是情緒健康的標準。

心理學家瑞尼斯等人提出情緒健康的6項指標:

(1)發展出某些技巧以應付挫折情境;

(2)能重新解釋和接納自己與情緒的關系,不會一直自我防衛,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標;

(3)知覺某些情境會引起挫折,可以避開并找尋替代目標,以獲得情緒滿足;

(4)能找出方法,緩解生活中的不愉快;

(5)能認清各種防衛機制的功能,包括幻想、退化、反抗、投射、合理化、補償,避免形成錯誤的習慣,以至防衛過度,造成情緒困擾;

(6)能尋求專家的幫助。

心理學家索爾也指出情緒健康的8個特點:

(1)獨立,不依賴父母;

(2)增強責任感及工作能力,減少與外界接納的渴望;

(3)去除自卑情結、個人主義及競爭心理;

(4)適度的社會化與教化,能與人合作,并符合個人良心;

(5)成熟的性態度,能組織幸福家庭;

(6)培養適應,避免敵意與攻擊;

(7)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

(8)具有彈性以及適應力。

對大學生來說,情緒健康具體表現為:情緒的基調是積極、樂觀、愉快、穩定的,對不良情緒具有自我調控能力,情緒反應適度;高級的社會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正確對待自己的學業。作為學生,為了完成自己的學業,以良好的成績走入社會,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意識,刻苦奮斗的精神。要善于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訣竅,養成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后主動復習的習慣,打下堅實基礎。勤奮學習,做好自己工作,可以使大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產生成就感。克服的困難越多,工作學習成績越大,這種情緒體驗就越強。

2.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性格品質是在校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核心。恩格斯說過:“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做什么”反映對現實的情緒態度,“怎樣做”反映情緒的行為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質,一方面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在實踐過程中體驗、總結和提高。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性格要正確地估價和了解,經過自我反省,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性格修養方法。

3.正確對待生活的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受到干擾,遭到挫折,感到失意。不能正確對待挫折,或者挫折壓力超過心理承受能力,都可能產生影響身心健康的情緒反應。在挫折壓力面前,在校大學生要學會調節自己的認知心理,努力控制消極情緒反應。不必要太在意可能出現的逆境或問題,隨時解決矛盾,不要讓自己總是很糾結。要防止或減輕不良情緒對自己身心健康的影響以及對他人情緒的擾亂。

4.加強平時的健康情緒教育。學校對大學生的培養教育歷來很重視,創造良好的情緒氛圍,使他們的獲得正常的、積極的、健康的情緒體驗,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對在校大學生實施情緒教育時,首先,要防止過分節制,因為過分控制就不能有豐富多彩的情緒體驗,必然有礙身心的正常發展。其次,要避免姑息遷就,特別是對那些有能力、有專長的在校大學生的一些缺點、錯誤和不良習慣,不批評教育容易助長其不良情緒的發展。最后,不要任其發展不管不問,認為情緒問題是個人的問題,是小事情,可以不加要求,這不利于在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5.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校大學生的情緒與其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當他們身體健康時就表現出朝氣蓬勃、心情開朗、精神振奮;疲勞、睡眠不足與疾病則容易成為在校大學生情緒低沉不安的背景。我國醫學界認為,人的情緒變化除由客觀環境的刺激引起之外,內臟氣血的病變,也能影響到情緒的異常。由此,在校大學生要堅持體育鍛煉和合理的休息,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和衛生,保持良好睡眠,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讓自己感到疲勞和無奈,這是情緒飽滿與健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