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哲學思想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5: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經的哲學思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詩經的哲學思想

篇1

其次,哲學故事比較柔和,相對于嚴厲的說教,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一般學醫的都明白,用酒精消毒的時候。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續的酒精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后面依然活著。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柔和些,悄無聲息地滲進去,效果才佳。這充分地說明柔風比風暴更有力量。例如,學校的制度再嚴密,仍有人會尋找出制度的漏洞,鉆空子,負面影響較大。針對此問題我講了一則故事:12年前有一個小伙子,高中剛畢業就去法國半工半讀地留學。他很快就發現法國自助售票系統有漏洞,就是說逃一萬次票,只有三次被發現。于是他經常逃票。畢業后,他留在法國找工作,因他有逃票被罰記錄,沒有一家公司招聘他。他要討個說法,沖進一家企業經理辦公室,質問:“為什么因幾次逃票這點小事而拒絕天下英才?”“不 不、不”經理說,“此事證明了兩點,一是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于發現規則中的漏洞并惡意使用;二是你不值得信任,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市場的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復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交系統這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找不到雇傭你的公司。”此故事說明一個道理: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此故事能穿越人內心,讓人震撼,它能輕易地卷起人們心理的窗紗,它比剛性的制度、嚴厲的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哲學故事能觸動人們靈魂的深處。盡管人們是忙忙碌碌的,其實人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尤其是教師這個職業群體。如何能讓她們堅強,如何能讓她們把教育作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業來做,唯有哲學思想的引領,否則是徒勞的。例如叔本華的故事使人明白,生命是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又如泰勒斯的故事:你是誰?誰是我?你要到哪兒去等人生追問,使人們明白“認識你自己”,這才是每一個人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賽洛卡的故事:“愿意的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命運拖著走”使人們明白生命的安然在于學會隨順境遇……我通過這一系列的哲學故事引導,使教師們的靈魂得到了凈化,思德得以提升。一名教師在她的隨筆中寫到:人們可以設計生活,為生活而奔波;人們可以設計人生,為人生而努力。人生與生活才是人們生命的全部,只有生活與人生發生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時,生命才有價值,這才是人活著的實際意義。

現代人的痛苦從表象上看是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源于生存的困境無法改變,其根源是對于生活意義的失落。作為教育管理者,如何能盡最大所能使教師在當下因不斷的物質追求人性開始異化扭曲,造成嚴重的精神危機之中,讓教師能從社會、生活多元化的角度,承認制度公正的多元性。只有通過哲學思想引領,這種形式才能達成共識。又如教師的健康殺手源于心理因素的疾病,只有通過哲學思想的引領才能感悟人生,才能體會教師的職業幸福,才能對學生的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但講哲學故事必須要有選擇性,講故事要看對象,要解決什么問題。既要有趣味性、適時性,更重要的是健康有益的,必須有意義、有實效,具有精神價值。

篇2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提升

有不少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選擇時,仍對職業生活的基本特點和素質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善于應用所學知識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傾聽和尊重他人的品質和表達、表現自我的能力不足,不懂得分享與合作,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和堅持到底的責任意識。面對如此狀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僅要講授社會準則和規范,還應關注社會現實生活的基本需要,關注學生未來生存發展的基本能力。努力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大學生具有正確的職業意識與向往、具有創業意識和準備,能自覺迎接未來生存挑戰、理性選擇職業模式、積極參與社會變革、主動開創事業成就,進而享受成功人生。

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及構成

(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內涵

競爭力,顧名思義,就是參與競爭的實力或能力。“就業競爭力”是指不管你何時何地需要就業時,謀職都須具備的競爭力。英國職場專家Peter Hawkins曾提出:“等待被雇傭,在職場上是具有風險的,唯有讓自己具備就業競爭力才是一種保障。”

“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本質上是一種表現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和顯著標志,是畢業生把握并獲取就業機會、贏得欣賞的實際能力和比較優勢。概括說來,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戰勝競爭對手、找到自身才能發揮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適當的工作崗位的能力,即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能力。

(二)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構成

根據各種要素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所產生的影響程度,大學生就業競爭力至少可歸結為三方面的競爭力,即職業核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環境競爭力。

1.職業核心競爭力。是個體在某一特定的職業領域中所擁有的具有一定相對優勢、其他競爭者一時還難以效仿和超越的職業素質。這種職業素質應該主要包括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學習與創新能力及其專業精神。職業核心競爭力是大學畢業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是其可持續就業的一種發展能力,是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決定因素,直接關系到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和今后的發展。

2.基礎競爭力。是指大學畢業生能承擔并完成一定社會工作所需的各項基礎能力的總和,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過程中馬上能被用人單位發現和認可的能力或素質,它是一種顯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溝通表達能力(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身心素質特別是抗挫折能力、道德品質、觀念、環境適應能力等。它是影響大學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的最直接因素。

3.環境競爭力。包括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在內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條件。

(1)學校因素。包括:學校聲譽、學生所學專業、學校就業指導服務等。學校的辦學定位、學校是否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設置,畢業生所學專業是否是社會急需或有較高需求的專業是構成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一個基本因素。學校高質量的就業指導服務是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助推器。尤其是畢業生質量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優質的指導和服務能有效地提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2)家庭因素。家庭所在地類型(城市或農村)、家庭經濟條件優劣、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高低及職業領域的差異、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藝術的優劣乃至家族資源是否富有等都在無形中影響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3)社會因素。就業形勢的優劣和政策導向、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及前景、社會資源狀況的優劣也會影響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中心、以社會為平臺”的開放式實踐教學過程,通過“課內實踐”、“校內課外實踐”和“社會實踐”等環節,以案例分析會和研究性學習等形式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提升大學生職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

1.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是未來社會人類應具備的首要本領,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也是大學畢業生職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可以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享與合作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表現主要是:發現問題的敏銳觀察能力,通觀全局的思維能力,拓展思路求索答案的能力,借鑒經驗開拓新路轉移經驗的能力,遠見卓識預見未來的能力。創新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擁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知識和創新人格的基礎上。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讀書研討、辯論會、案例分析會、社會調查(采訪)、撰寫小論文、熱點追蹤、備課小組活動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學習渠道,培養問題意識和探討意識,激發學生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力求解決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留心生活,留心所處環境及社會的變化,細心觀察市場動向,學習捕捉社會和大學生生活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經典案例,學會作出分析與判斷,學會將收集到的信息系統化,并結合相關知識和原理進行分析運用,展開交流討論和辯論,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懷疑、批判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信息接受和處理能力,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形成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務實的作風、無畏的膽識、堅強的意志等相對較強獨立性的品格,從而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2.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精神。專業員工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精神。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通道。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社會調查(采訪)、請相關專業人士或優秀畢業生作專題報告或進行訪談、組織學生參與營銷活動,開展電話陌生拜訪活動,參加志愿者社區服務、社會公益活動和“三下鄉”等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就業創業等結合,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大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體驗各種社會角色,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對應行業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感受專業精神的魅力,明白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是一個人求職立業之本、創業之基,進而在大學期間自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及科學的職業理想,培養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及敬業奉獻精神,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拓展理論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實現角色轉換,提高自己迅速適應社會的能力,把素質轉化為能力,從而提升可就業能力,并為將來從業后專業精神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提升大學生基礎競爭力中的作用

基礎競爭力是影響大學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的最直接因素。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提高大學生基礎競爭力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中,可以以團隊精神為核心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基礎競爭力。

團隊精神是現代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當代社會對人才的急迫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的研究報告《學會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確提出:“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感情方面的品質,特別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中的感情品質。系統的訓練有助于人們學會彼此如何交往,學會如何在共同的任務中彼此合作。”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于199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提出,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的學習過程來重新設計和組織,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人。其中的“學會共處”就是指培養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蘊涵著對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且其在教育過程中能更好地遵循大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觀規律,加強針對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中,可針對當前部分大學生團隊意識薄弱,集體精神不強;張揚個性有余而協同合作意識缺乏;主動與他人溝通和交往的意愿不強;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宿舍和班集體凝聚力不強等現象進行教育引導。從培養責任意識包括對祖國的責任意識、對集體的責任意識和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入手,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讀書研討、辯論、社會調查、“模擬法庭”、“道德評判庭”、學生小組備課講課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大學生提供和宣傳關于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傾向性信息,使他們重新認識和評價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在人才目標結構中的重要性,明確團隊精神要求團隊成員必須精誠團結,相互協作,在團隊內部開展良性競爭;認識到團隊精神建設對成員個性化的要求及認同自己的社會角色要求,重視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在態度和價值觀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而主動修正重個人發展目標、輕社會目標,重智力目標、輕道德目標的目標結構偏向,向著符合素質教育健全人格、塑造良好個性的目標努力。在此基礎上,通過集體活動,引導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積極為集體的利益出謀劃策,勇于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學會傾聽和理解,學會與伙伴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互動中,逐漸樹立全局意識、大局觀念和合作意識;培養集體認同感、強化集體歸屬感;養成謙虛、寬容與合作的品質;學習和掌握與人合作共事的方法,掌握與人合作相處的要旨,學會寬容他人并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培養和提升溝通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并在和諧相處中促進身心素質的發展。

(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提升大學生環境競爭力中的作用

篇3

“黃B,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葛覃》),美麗的黃雀棲息在灌木叢中,“喈喈”的聲響,唱亮了一片綠色,也唱亮了一個女子急切待“歸”的內心深處的秘密。這樣的秘密,曾融入清澈的溪水流淌;這樣的秘密,也曾和著輕柔的微風飛揚。鳥聲的“喈喈”,又讓這樣的秘密平添了一份焦慮,也增加了一份憧憬。

“燕燕,下上其音”(《燕燕》),春光亮麗,燕子追隨著柳絲的輕揚上下翩躚,不停的呢喃聲,纏綿出的卻是離別的憂傷,“佇立以泣”,送別的身影定格在天地之間,遠望的視線里早已淚水縱橫。千古送別的詩作,也因那飛燕的鳴叫有了別樣的溫度和濕度。

“鴻雁,哀鳴嗷嗷”(《鴻雁》),秋來南去,春到北遷,征程的悲苦引發出鴻雁的聲聲哀鳴。哀鳴凄厲而悠長,在長空中回旋,也回旋在那些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征夫的心中。他們應和著鴻雁的哀鳴,在蒼茫的大地上向天而問:“雖則劬勞,其究安宅?”可哪里是離鄉背井的流民立命安身之處?從此,這樣的天問,便走進諸子百家,走進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也走進了明清的小說。

鳥兒們在《詩經》里飛翔,它們以各自的姿態展示著古老生命的存在;鳥兒們在《詩經》里鳴唱,它們以或婉轉或清亮或憂傷或甜美的聲音詮釋著造物主的神奇。

“萬物有情”,這一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也許就是先民從那些鳥兒的鳴叫中捕捉到了的靈感吧。在智慧的先民心中,鳥兒是有靈性的,它們同樣是上天給予人類的恩賜。于是,先民們借助于鳥兒的聲音,傳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借助于鳥兒的聲音,表現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伐木》),先民伐木的咚咚聲引來了鳥兒的嚶嚶聲和鳴,鳥兒的聲音在幽谷中蕩漾,時間似乎也停止了腳步,只是隨著鳥聲起起伏伏。“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鳥尚且能以鳴聲求友聲,那么人類自身呢?生命的征程是否也就是一個尋求“友聲”的征程?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鶴鳴》),廣袤無際的荒野上,鶴的鳴聲震動了四野,飛上了云端。近處幽谷的溪水中映現著魚兒輕盈的身影,遠處茂密的樹林掩映著嶙峋的奇石,置身于如此的環境中,聆聽著鶴的長鳴,自然也就有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聯想。這樣的聯想,而今已成為人世間的大理。這樣的理,與石同在,與玉共存。

在那個刀耕火種,物質極為貧瘠的年代,不知那些古老的鳥兒們的聲音給了先民們多少溫軟的記憶。也許正是那些鳥聲打開了先民們緊密的心靈窗子,讓先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擁有了一個可以流動的出口;也許也正是那些鳥聲啟發了先民對生命種種的悟覺,讓我們后人能夠沐浴著先民思想的雨露,擁有了那么一大筆的精神財富。

篇4

如講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我們要介紹與課文相關的周瑜與赤壁之戰等歷史知識,還要介紹與作者相關的文學知識。如作者的生平、文學成就、王安石變法、“烏臺詩案”以及儒家和道家不同的哲學思想對蘇軾的影響等,以便使學生對作者以及詩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又如我們如果平時多閱讀一些關于自然科學的文章,那么高考的科技文閱讀多會迎刃而解。我平時經常看一些地理和生命科學的文章,對一些科學術語有皮毛的了解。在教授《古生物與大陸漂移》這一課時,我覺得文中所講的古生物的進化理論非常形象且通俗易懂,而學生對此卻感到理解困難。這里面很大的原因也許就是知識的積累少的緣故。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閱讀大量的文史及自然書籍對我們上好語文課十分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語文課更高效。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閱讀哪些書呢?我認為,我們既要讀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又要讀《詩經》《楚辭》、先秦散文和漢樂府。既要學習文言經典,又要閱讀現代佳作,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博覽古今之人。同時還要有所旁溢,歷史與地理、宗教與民族、方言與民俗,只要與文化相關的我們都可以讀。我們也許終生也成不了、錢鐘書那樣的大家,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努力。掌握淵博的知識也許還不是優秀的教師,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掌握淵博的知識。

其次,讀書最好成系統。例如我們要了解儒家思想,那么我們就應塌下心來仔細地讀一讀“四書”“五經”,以及一些古代學者對于儒家經典的專著,切不可讀一些快餐式的簡本、大意以及所謂的精髓。只有真正讀懂了《論語》,我們才會了解孔子其實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也有愛恨情仇,也有自己的脾氣,也食人間煙火。同時,才會真正地理解“仁”的內涵,并不像后代經學家所說的那樣呆板、固執和保守。

再次,語文教師閱讀面可以更廣一些。讀史可以明智,讀武俠未必就不能看出世態炎涼、人情世故。只要我們認真閱讀,仔細思考,便無書不可讀;只要我們抱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學習態度,每一本書都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每一個人都會通過讀書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

篇5

請君只看洛陽城——評丁一平博士的《歷史那邊的洛陽城事》

上古禮學的內在層級與邏輯結構(下)

辛亥年出山史實考述

簡析“歷史”的維度

新時期國內美學文論的若干論爭

亞里斯多德自然學說的存在學解讀

《詩集傳》對賦比興藝術手法的闡述

《文選·賦》類序與《漢志》“雜賦”關系臆說——《文選》研究之四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曲阜作家著述訂補

新世紀以來楊維楨研究現狀與前瞻

意識形態作用下譯作的變形——《格列佛游記》在中國的譯介

美國墨西哥裔女性的聲音——近30年《芒果街上的小屋》研究綜述

當代愛爾蘭詩歌研究綜述(1999-2010)

“右向構詞、左向造語”理論的合法性——以三音節狀中結構中副詞作狀語為例

河南省區域物流體系規劃研究——基于模糊聚類理論

三國文化旅游研究述評

論非營利組織及其農業科技服務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及其提升途徑

一人公司股東有限責任探討

隋唐時期的崤山南道

“五代柴窯在新密”初探

萬佛山石窟禮佛圖的文化價值

張載生平若干問題辨正

三國志裴注引《山陽公載記》考述

當前學術界關于生態文明的研究舉要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社會觀及其當代意義

試論惠能心性論對二程的影響

盧卡奇的“總體性”范疇探討

試析《紅樓夢》之“情”

還鄉:延宕的心靈抵達——論閻連科的農民軍人題材小說《中士還鄉》

通語詞匯與方言詞匯競爭概說

回顧與反思:中國語境中的艾特瑪托夫研究

《月亮寶石》的(反)東方主義思維

豫南影戲的生存現狀與保護對策

誠信的經濟哲學視角思考

ISO質量管理體系在地方政府的實踐

移動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及其應用

工程建設中的文物保護

品牌進化的動力機制與模型分析

尤時熙與明代洛陽的學術轉型

寨根類型裴李崗文化石磨盤初步研究

我刊再次榮獲“河南省一級期刊”稱號

與近代教育改革

論光緒年間江南民間的河南義賑

從出土文物看漢代北京地區的百戲藝術

荀子政治哲學思想的特性

論郭象對莊子“逍遙觀”的發展

亞里斯多德的科技倫理思想

論康德的實踐自由觀——讀《實踐理性批判》

“五四”與《詩經》學獨立思考派地位的確立

小說中人物對話的文學語用分析——以《弗朗西斯·麥康伯的短暫快樂生活》為例

工作場所的幽默與禮貌原則

誰是毀了保羅的真正魔鬼——也談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

試論熙語言研究方法的來源——基于描寫語言學視角

漫談色彩在電視廣告中的應用

《新編世界史話》出版

城鄉均衡發展過程中的人力資本問題研究——基于均衡理論的視角

篇6

【關鍵詞】 先秦; “陰陽”二元學說; 性認識; 陰陽

性學論述最早起于遠古的商周,先秦便有初步的雛形,先秦是中國古代性學研究的奠基并興起的時期。這個時期有關或涉及性學的著作已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黃帝內經》、《易經》、《詩經》以及道家中有關于性的論述的著作等。這些著作為我們研究先秦時期人們性心理的特點提供了依據。通過對這些著作的研究,我們發現先秦時期人們對性的認識深受“陰陽”二元學說的影響。

1 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

1.1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帶有二元性

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是依附于大自然的,人類對大自然中黑夜的降臨、嚴冬的出現、日蝕月蝕、暴風驟雨、雷鳴電閃、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極為恐懼與不解。先民們懾于自然的暴力與不解而屈從它們,對它們加以崇拜。所以人類在對人類本身膜拜(性與生殖崇拜)的同時,也對大自然充滿了膜拜。人類在對大自然膜拜中,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他們注意到太陽、月亮、云朵都是運動變化的,而且,草木枯黃返青、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都顯示出周而復始的規律性。因此,人類從探索中總結了一條不可違逆的自然規律,產生了樸素的哲學思想: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帶有二元性,有繁榮、旺盛也有死亡。這種二元之說就是“陰陽”學說。陰陽是指宇宙間相反相成、互相對立的兩種根本力量。一般說來,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無形的、興奮的,都屬于“陽”,而凡是相對靜止的、內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屬于“陰”。自然界中任何相互關聯的事物都可以概括為陰和陽兩類,任何一種事物內部又可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還可以再分陰陽。事物這種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現象,在自然界中是無窮無盡的。所以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

1.2 陰陽是相互對立的,但又是相互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的,是對立的統一

陰陽是相互對立的,但又是相互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的,是對立的統一。如陰與陽雖然是對立的,但是陽存于陰,陰依存于陽。“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可見,陰陽都以對立的存在為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這也是陰陽的互根作用。而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互根互用,并不是永遠處于靜止和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于不斷相互制約、相互斗爭的變化之中,即所謂“消長平衡”,如《易•系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就在這種運動變化中,生生不息。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溫、熱、涼、寒氣候的變化,夏季本來是陽熱盛,但夏至以后陰氣卻漸次以生,用以制約火熱的陽氣;而冬季本來是陰寒盛,但冬至以后陽氣卻隨之而復,用以制約嚴寒的陰。春夏之所以溫熱是因為春夏陽氣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涼之氣,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為秋冬陰氣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溫熱之氣的緣故,這正是自然界陰陽相互制約、相互斗爭的結果。這種正常的陰陽消長,不僅反映了四季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也反映了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不論是空間還是時間,從宇宙間天地的回旋到萬物的產生和消失.都是陰陽作用的結果。這種樸素的陰陽哲學思想緣于商周,為先秦哲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這種樸素的陰陽哲學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對生命的認識、對性的認識都打上了陰陽哲學思想的烙印。如,對生命的認識,這種思想認為:人體的上部屬陽,下部屬陰;體表屬陽,內里屬陰;體表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外側屬陽,內側屬陰。以臟腑來分,六腑屬陽,五臟屬陰。生命就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在對立斗爭中,取得了統一,維持著動態平衡狀態,即所謂“陰平陽秘”、“陰陽勻平”,機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有斗爭就要有勝負,如果陰陽的對立斗爭激化,動態平衡被打破,出現陰陽勝負、陰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總之,宇宙間一切事物都帶有二元性,陰陽是指宇宙間相反相成、互相對立的兩種根本力量。陰陽是相互對立的,但又是相互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的,是對立的統一。

2 “陰陽”二元學說對先秦人們性認識的影響`

“陰陽”二元學說,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這種陰陽觀念,不僅是一種抽象概念,而且廣泛地浸潤到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的萬事萬物、對人們的性的認識和解釋中去了。其中:《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禮儀有所措。”天與地、男與女都是陰陽對立的。再如《易傳》中,分別以陰陽二爻來象征各種具體事物。如:陰代表坤、地、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與此相對應,陽則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黃、剛健等。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漢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潛意識。而陰陽觀念對先秦人們性認識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男女交合是符合陰陽天道的“至理”

把陰陽引申到兩性關系后,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思想認為:男女的交合不僅是單純的欲望發泄,更是陰陽兩種宇宙力量在人類身上的具體體現,男女交合是符合陰陽天道的“至理”。

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被認定為萬事萬物的自然法則,只有陰陽相互作用才能繁衍出萬事萬物。如東周時期出自周文王的《周易》又稱《易經》中以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物作為萬物的根源,叫作八卦。其名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其中天和地,即乾、坤兩卦是一切事物的總根源。而乾坤兩卦,除象征天地、父母外,也還是男女兩性性器官的符號,男女兩性是自然的一部分。男人、男性生殖器官屬于陽,女人、女性生殖器官屬于陰,不僅各自都包含了一部分相反的內容,而且也通過陰陽相互作用即性的結合,才能產生新的生命、產生了萬事萬物。如,儒家經典中有大量論述:“天地姻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即天與地,陰與陽,要交合才好,才是萬物的生機。如,《易經》:“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地感而萬物化生。”、“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等中的“動也直”、“動也辟”、“云雨”、“感”、“交”等男女的描寫,不僅贊美宇宙生成萬物的偉大,而且把兩性的交媾推及到天地交合的廣闊領域,并把對人的生殖行為的贊頌涉及到對社會、政治、道德的產生與運動的贊頌。這種贊頌不僅充分說明先秦時期人們認為男女交合是符合陰陽天道的“至理”、是一種帶有神圣意義的現象、是一種值得崇拜和謳歌的美事,而且也反過來印證了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對人們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神話、傳說、宗教和哲學中,也表現在對男女兩性關系的認識上。

2.2 男女交合能促進陰陽互根互用

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認為: 陰陽是對立的,但又是相互作用的,陰陽都以對立的存在為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這也是陰陽的互根互用。把陰陽引申到兩性關系后,這種樸素的陰陽哲學思想認為:男女的交合不僅能完成人類繁衍的任務、是符合陰陽天道的“至理”,而且男女的交合能使陰陽相通、能使陰陽在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運動變化,是陰陽相推、陰陽交感,它能促進人們身體的健康,尤其是能使男人恢復元氣、增強身體健康。如果男女不交,陰陽不通、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因為陰陽都以對立的存在為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所以男女交合能促進陰陽互根互用。先秦人們在男女的交合能促進陰陽互根互用思想的影響下,非常注重人們的性生活,開始了房中術的研究。房中術,作為道家養生術之一,成為道家功理功法類養生修為的專有名詞,又被稱為“男女合氣之術”或“黃赤之道”。單就房中修為的形式和內容而言,其要點無外乎順天地陰陽之和,全人身性命之真,或戒不漏以固精,或借術還精以補腦,或避忌衛生以益壽。如采陰補陽,道家以男子屬陰身,內含真陽;女子為陽體,內含真陰。交感之時,樂感沖開女子樂脈,地脈開張。男子天脈開張,陰陽樂氣相交,男得之謂之采陰補陽,女得之謂之采陽補陰。在長期流行過程中,房中術在其不斷發展壯大的高峰時期,產生過許多房中家和房中醫學專著,并形成一套極為隱秘、系統、完善的男女雙修術。它不僅能滿足性的需要,還能延年益壽,驅病強身,它也驗證了男女交合是陰陽在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運動變化,是符合陰陽互根互用的理論思想的。

2.3 男女交合要注重陰陽的消長平衡

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認為,陰陽對立雙方不是處于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運動變化的,是始終處于此盛彼衰、此增彼減、此進彼退的運動變化之中的。其消長規律為陽消陰長,陰消陽長。陰陽雙方在彼此消長的動態過程中保持相對的平衡,人體才保持正常的運動規律。平衡是維持生命的手段,達到常閾才是健康的特征。但如果這種“消長”關系超過了生理限度(常閾),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于是人體生理動態平衡失調,疾病就由此而生,所以陰陽不僅相互作用,更要注重陰陽的消長平衡。因此,先秦人們在房中術的研究過程中也非常重視“節欲”,如《素女經》強調和人身體的強弱是相互影響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于陰陽交接之道爾”。書中提出了“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宜,認為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杜絕是有害的;但要掌握節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規律蠻干則會“漸以衰損”。

可見,先秦人類在認識性時,具有樸素的“陰陽”二元學說的思想,他們認為性是陰陽兩種宇宙力量在人類身上的具體體現,他們不把性與具有道德觀念色彩的欲相聯系、相否定;同時還認為男女的交合是陰陽在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運動變化,是陰陽平衡的過程。陰陽平衡能促進人們身體的健康,但如果陰陽失調,超過了生理限度(常閾),就會產生疾病,所以要“節欲”。這種對性的樸素哲學認識,至今仍然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劉達臨.愛經與秘戲[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6.

3 邱紫華.東方美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 米歇爾•福柯著,姬旭升譯.性史[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篇7

二胡的悠揚踩著三月斜雨的韻腳,沁過薄霧和窗紗,微微的還有些許暖意。冉冉檀香彌漫著空氣,讓我不覺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國文化長河中。

天地初開,萬物終歸混沌。祖先們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哲學思想,道德倫理、無一不體現著祖先們的智慧,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爭鳴,如一聲春雷驚雨,給華夏大地一場潤澤。道家,法家,儒家、諸如雨后春筍紛涌而出。其文學思想,道德學說更是沿用至今,令我們受益匪淺。而反自春秋《詩經》開始,先秦散文,魏晉文學,后唐詩宋詞元曲,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學的博大精深。從孔子的“詩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給人們打上了一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岳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這種憂患意識逐步上升到愛國精神,體現了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倫。“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精神。“仁者愛人”的高尚道德。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的天人共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當世界文化的鐵蹄滾滾襲來時,總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抵擋。在這個物質利益至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欲望,拜金,權利等都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蝕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洋節”,昔日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歡的,是沒錯。可這又何嘗不是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漠視?那些我們曾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都哪去了?我記得魯迅曾說“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有進步。”奧巴馬也曾說“當中國忘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時,就是我們攻打這個民族的時候”覺醒吧!我希望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傳承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來構建我們的祖國輝煌。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淅淅小雨盡苦泣。

初三:淵寒【鎮濤】

篇8

[關鍵詞]國學;古代文學;思想價值

一、國學思想的思考

國學的內涵極其深厚,主要包涵中國古代的歷史學、經濟學、思想文學、技術學、地理學、哲學、政治學、科學以及建筑學、數學、書畫學、星象學、音樂學、醫學等眾多方面。換言概之,就是指中國古代的學說。我國國學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于人們常把傳入中國的歐美學術稱之為“西學”和“新學”,因此,中國學問固有的形式則被“國學”一詞代表。國學大師們眼中的國學內涵都各不相同,但不管從何種國學思想中分析,我們都能得知其與我國古代文學之間的必然聯系。國學的內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是指中國學術文化中的所有內容,而狹義上則簡稱為儒學,在幾千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大家孔子便在其論詩中表明“群”、“興”、“怨”、“觀”的作用,由此可見,對于實踐思想的重視與儒家思想的入世早已深入到我國思想文化價值的內涵中。此外,國學還分為傳統與新興兩大類,傳統的國學主要包括學術研究與傳統文化方面的研究,以酈學為例,通過深入研究這部作品,從而形成一門學問。國學在某程度上體現了文人的愛國情節,在中國文學歷史思想價值的發展過程中,文學藝術逐漸由傳統的思想向現代轉變,這一轉型的過程對現代與傳統學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與承接的作用,立足現代的文學形式,看待傳統國學的思想內涵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來對待。

二、古代文學作品的思想

(一)史部

在史部中,對史書進行收隸是其主要內容,這些史書的涵蓋面非常廣,包括地理類、時令類、雜史類、正史類、別史類、編年類和職官類等十五大類,在史記中,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古人的壯志豪情。在史部中,有一部恢宏著作是不得不提的,那便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這部優秀的作品得到了魯迅先生的高度評價,被其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主要的特點就是在相當的時期內,同一事件對人們的不同看法都被記錄在內。《史記》為史學奠定了獨特的文學地位,不僅對通史體裁進行了先行的開辟,更對我國古代散文、戲曲、小說和紀傳等文學產生了深刻而長久的影響。

(二)經部

作為國學的核心部分,學習經學是提升文學涵養的主要內容,其主要分書類、易類、四書類、詩類、小學類和孝經類等十類。縱觀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不難發現,以儒家著作的思想精髓為主力的作品不在少數,多數作品的美學范疇與審美觀念都與儒家經典密不可分。以我國古代的詩歌為例,其表現特征主要含蓄委婉,而對意境的追求則要求詩歌的含義深刻,使人品味無窮,“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將送別的思念延伸至遠方,就很好得體現了這一內容要求。加強我國古學思想與儒學思想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多加了解文學的范疇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三)集部

集部主要分為總集、文學理論和別集這三大類。對詩詞的專集與總集進行詳細收錄,包括詩文評、別集、詞曲、楚辭和總集這五類。在集部中,我們主要對《詩經》進行深入的剖析。早初期,《詩經》的普遍稱呼為《唐詩三百首》,作為一種流傳極其廣泛的唐詩選集,其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兒童啟蒙性讀物,還是一部經過歷史沉淀歷久不衰的文學經典。而《唐詩三百首》最早又被稱為“詩三百”,相傳,經過孔子的刪訂,“詩三百”在后世的經典地位被確定,因此統稱為“詩經”。《詩經》以優美的詞句來體現感情的豐富,這種借詩抒情的形式對后世的文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詩歌具有象征性,一首詩歌中常常除了表達顯意之外,還能體現出言外之意,一首僅僅對事物進行闡述的詩歌不能算是好詩,將寓意與顯意結合在一起,不僅能使詩歌內涵更具層次感,還能使詩的主題思想更加意味深長。

(四)子部

子部主要是對諸子百家的類書及著作進行采集,包括道家類、法家類、儒家類、農家類、兵家類、釋家類、雜家類和醫學類等十四種。在子部中,道家與儒家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因此,我們可以以此為例來進行詳細的解析。道家崇尚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莊子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中,《莊子》一書詳盡闡述了莊子倡導的理論和思想。這本著作通過對虛擬寓言故事的采用,體現了生動奇特、想象豐富、寓意深刻且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表現手法。在我國古代的文學長河中,莊子與周子早已將文學方面的語言發展到玄遠高深的境界,對后代文學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莊子哲學思想的基礎,“道”達到了其思想主張的最高境界。如若對莊子的文學思想和哲學理論沒有深入的研究與了解,便無法立足古代文人的角度,認識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及精神世界,最終也無法分析與研究他們的經典作品。

三、國學思想體現古代的文學價值方面

(一)綜合性思維的引入

現代文學學科的多方面發展給文學創造了獨立的機會,文學與史學合一的局面被制度化與專業化打破,文學、史學和哲學被“分家”。其中,文學主要分外國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文學、文藝學和當代文學這幾大類,而古代文學則被劃分為先秦兩漢、魏晉和唐宋元明清層面,在各個不相同的層面中,按照戲劇、詩歌、小說和散文等體裁進行了更深入的劃分。詳細的分門別類使研究范圍更加明確,在當代學術研究中,學者進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學問而學問,并沒有通過科學合作與獨立品性產生一種傳統學問通研古今的責任感。現代化的文學學術專家取代了古代的通儒,現代文學的嚴格限定、藝術特色、明確指向、實踐方法和獨立系統等一些文學特性能夠加快研究者的模仿操作能力,能快速提高社會意義、人物時代背景的分析與古代藝術特色的疊加的文學研究的步伐。狹隘批判的古代文學研究觀念降低其本身的學術氣度,造成歷史意識流失,在對國學與古代文學的研究中,學者要統籌全局,引入綜合性思維,加強專業的研究技能,拓寬廣闊的研究視野,才能更深入得體現國學與古代文學的思想價值。

(二)歷史觀念的角度分析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古代文學所持有的同情態度與歷史意識相互制約與平衡。文學者們通過有限的歷史文獻綜合了解與連接,常常將自身所處的環境、時代背景和學說納入到古代文學說,以此來闡述古人的思想意志。由于現代學科在發展的背景下對傳統的價值體系與觀念進行了摒除,且改變了舊式研究范式不成系統的局面,研究者們可以一邊享受研究思維解禁后的自由,另一邊也要擔負起對新范式進行優化和創新的使命,從自然科學領域和西方科學理論中學習相關的方法,對其進行吸收與借鑒。歷史意識是語境的一種還原思想,它要求學者在研究時要站在作者的心理世界與原始時代方面,為雙方創造平等對話的條件,其中,研究者的思維模式處于自由狀態,可以在對話中隨意展現,但不能直接通過文學著作進入作者的生活,否則,超越了歷史的限制,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個現代人的獨角戲,而不是超越時空界限的文學對話。

(三)對傳統文學的珍視

在當代的學科文化研究中,需要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對傳統的文學進行研究。西方理性學派認為,對待傳統文學要在批判中繼承,這種思想實質上已經對傳統文學持否定態度,在對傳統文學進行研究前就已經在潛意識中產生了排斥的思想,尊敬與信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否決了傳統民族文化的自然傳揚與繼承,從而形成傳統民族文化思想層面上的斷裂現象,進一步導致對傳統文化的忽視與批判。古代文學少不了理性與科學精神,傳統文學遺產并不僅僅表現古老文字的形成與古代文學文明的發展,其蘊含的思想、精神和性情才是文學研究最有價值的部分。因此,通過國學以珍視的態度來對待古代文學是對傳統優秀文學的一種肯定。

四、兩者思想價值的共通之處

國學的思想核心主要為忠德思想、信德思想和孝道思想這三種,這三種思想與古代文學所體現的價值有共通之處。“百行孝為先”,這是古代文人對孝道的首要看法,古代社會的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古人稱其為萬物善良的源頭,《弟子規》中指出:“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句詩表明,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傷時,父母會擔心,但當我們的德行品性受到破壞時,父母會因此感到羞恥,這樣稱之為不孝。古代人用忠德來感化百姓,使百姓受到合理的教育,并將此種品性教化給后人,普通百姓要忠于自己的上級,對君主的美好德行進行繼承與發揚,忠與孝是相互統一的,百姓不僅要恪守忠孝之德,以此治家,還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對他人的父母與兄弟姐妹也要適當的關心孝敬,這是作為普通百姓應恪守的最基本忠德。信道,信是做人立身的根本,信德是治國、利國的根本要素,在古代社會活動中,信德是人們修身律己的法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準。“信”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梁,對于社會的穩定亦有重要作用,因此,無論是治國,還是交往相處,誠信是基石,是決定一個人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

篇9

關鍵詞:南;方位;本義

今天的“南”字除了作為姓氏之外,就是作為一個方向詞,指南方,與“北”相對,這是現在我們最為熟悉的“南”的意義。《說文解字》中對“南”的描述是:南,H木至南方,有枝任也。湯可敬先生在《說文解字今釋》中對此解釋道:草木在南方就會枝繁葉茂,枝莖生長旺盛,生命力蓬勃。《前漢?律歷志》中也有云:太陽者,南方。南,任也。也是類似于《說文解字》中的說法,即太陽升起的位置在南方,南方也是草木向著生長的方向,因為太陽的氣息能使草木茂盛。然而在眾多書籍中發現“南”似乎在最開始所指的并不是一個方向,而是指一種樂器。這就要從“南”字本身的源流開始說起。

“南”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形體是“”,一些學者認為它上半部分的“”是繩結的形象物,作懸掛的樣子;而下半部分的“”則像是鐘鼓的形狀,也就是說甲骨文的“南”字是模擬繩索系著鐘鼓懸掛起來的形象而造。金文“”在甲骨文下半部分“”的基礎上添加了“”,人們認為這是棍棒或者鼓槌的象形,表示用棍棒或鼓槌敲擊下面被懸掛的樂器。篆文“”基本上延續了金文的寫法,筆畫由直線轉為圓潤的曲線。隸書“”在上半部分簡化了篆書上的繩結之形“”從而寫成了“”。楷書為“南”。我們可以看出,隸書中“南”字的形態已經具有現法的形態了,所以“南”字從古至今的形態變化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從中也可以看出,“南”最開始是一種懸掛起來的鐘鼓打擊樂器。在《禮記?文王世子》中有一句“胥鼓南。”字面意思為名叫胥的人敲打著南,南就是樂器。唐蘭的《殷虛文字記》中也有介紹:南是“瓦制之樂器也。字上從,象其飾,下作形,象瓦器倒置之形,其口在下也。”我們可以看出“南”是一種瓦制的、中空并且開口向下的打擊樂器。總結出“南”的本義就是一種樂器,雖然材質有所不同,但其形象都是一樣,即懸掛起來的、開口向下的樂器,和戰國時期的編鐘類似,只不過編鐘是成組編排的,而南是單獨用做樂器的。除了本義之外,在古代的文獻中,“南”還有其他的引申義。

“南”在后來又演變為一種地方的曲調,被稱為“南音”,可能是一個地方(人們一般認為盛行南樂的地方屬于江漢流域)的人經常使用“南”這種樂器演奏,久而久之他們的音樂就成為“南音”。《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兩個部分就是這些南音的合集。在一些古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南”和音樂有關的例子。例如在《詩經?小雅?鼓鐘》中有一句:“以雅以南,以龠不僭。”意思是:演奏雅樂和南樂的時候,各種聲音和諧而不會讓人覺得混亂。這里的“南”即用南器演奏的音樂。后代的各朝詩人又用“二南”特指《詩經》中的《周南》和《召南》,經常用在文學作品中,例如唐代劉禹錫的《酬令狐留守巡內至集賢院見寄》有云:巡內因經九重苑,裁詩又繼二南風。

另一個引申義,即“南”表示方位,與“北”相對,在右。這一用法在《詩經》也有所體現。比如《邶風?凱風》云:“凱風自南,吹彼棘心。”還有《小雅?南有嘉魚》中的一句:“南有嘉魚,A然罩罩。”那么“南”是怎樣由它的本義――樂器,演變為表示方位的呢?依據“南”的甲骨文形態可以看出,早在殷商時期“南”這種樂器就已經存在了,并為人所使用。在郭沫若先生的《甲骨文字研究》中,對“南”的解釋是:由“南”字的形象來分析,我認為這是鐘鼓之類的樂器……鐘鼓一般都放在南邊,故其字遂表示東南之南。就是說“南”是鐘鼓類的打擊樂器,因為經常擺放在南邊,所以就用南來指代南方這個方向。音樂在古代禮儀制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帝王一般坐北向南,為最尊貴的位置,而樂器就擺在帝王面前。《禮記?郊特牲》中有一段描述道:“殷人尚聲,臭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闕,然后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詔告于天地之間也。”說明了殷人在祭祀的時候喜歡使用音樂,而且場面也甚是盛大。還有人猜測,南方也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人崇拜太陽,也就將演奏音樂所用的樂器放在太陽的方向。所以張富祥先生的觀點也有一些道理。兩人觀點的共同之處就是“南”演變為方向都與樂器的擺放位置有關。到后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南”這種樂器與聲音不再流傳,而作為指代方向的名詞卻留了下來,被廣泛運用,沿用至今。

我們從“南”字的發展演變來看,它的本義是一種懸掛的打擊樂器,后來被人們引申為與音樂有關的名稱,并用來特指《詩經》中《周南》和《召南》這兩部分音樂。再后來因為與樂器的擺放位置有關又演變為代表方向的名詞。從文中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南”的這幾個意義在《詩經》中都有所表現,這就說明在春秋時期“南”就已經完成了本義的演變,并最終成為專指方向的名詞。

參考文獻:

[1]許慎,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 [M] 岳麓書社,1997.

篇10

關鍵詞:中醫 哲學思想 體育文化 酒文化 茶文化 養生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58-04

中國養生文化源遠流長。《管子》提出“食莫若無飽”的節適有度的原則。《論語》中提出“知者樂,仁者壽”的觀念;《老子》提出“無為”、“致虛極,守靜篤”的養生觀念;《莊子》提出“無用”的養生觀;《黃帝內經》提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的原則;華佗發明“五禽戲”……中國的養生文化博大精深。

1 中醫藥食同源的思想與養生

“藥食同源”,又稱“醫食同源”,是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思想,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不僅可以飽腹,也可以治病。

王學泰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指出“中國古代醫學源于飲食,神話傳說中神農氏不僅是教人種莊稼、樹百谷的農業之神,而且還是醫藥的發明者,是華夏民族的藥王”[1]。中國古代神話如《搜神記》《淮南子》記載了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的神話。另外,《山海經》也有柢山“有魚焉……食之無腫疾”、另有青丘山 “多赤p……食之不疥”的傳說。從這些神話和傳說,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戰勝疾病的樂觀精神和樸素的食療觀。

中國歷史進入文明時代之后,祖先們在與自然界的較量中積累了豐富的食療養生經驗,并將這些經驗通過典籍的形式記錄并傳承到后代。《周禮》總結:“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甘滑(《周禮?天官?食醫》)”,這些養生直到今天還備受推崇。《黃帝內經》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素問?藏氣發時論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中國傳統飲食結構,古人主張通過日常飲食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被后人稱為“藥王”的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所以提倡“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的治病原則。孫思邈的著作為食療學奠定了基礎,此后歷代皆有食療專著,如唐代孟詵《食療本草》、唐代昝殷《食醫金鑒》、宋代陳直《養老奉親書》、金代李杲《食物本草》、元朝吳瑞《日用本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明朝盧和《食用本草》、明朝寧原《食鑒本草》、清代章穆《調疾飲食辨》等。

到了近代,人們把這種將傳統醫學知識和烹飪經驗結合的一種食物賦予新的名字――藥膳,將食療養生提高到新的高度。藥膳是食物學、藥物學、營養學的有機結合和實際應用。中國藥膳以中醫理論原則為依據,使用可食用、無毒、能補、 無相反作用的中藥,配合普通食物,通過烹制,使之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且有延年益壽、健體強身和祛病功能的膳食[2]。藥膳既是中醫中藥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又是中國烹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使其身體得到滋補,疾病得到治療。近年來,我國的藥膳得到長足發展,不僅在菜肴里廣泛應用,而且延伸到各種酒類、糕點、糖果、小吃中。各地藥膳餐廳也相繼開設。在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進展,1995年在北京成立中國藥膳研究會,開展藥膳理論與實踐研究,并組織編寫出版藥膳專著,如《中華精品藥膳》《美味藥食譜》《中國藥膳理論與實踐》《中國藥膳辨病治療學》等。2016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了“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重大任務,包括藥膳在內的各種中醫養生文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是一種提前預防疾病的觀點。但如果“夫病巳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得病了之后再治療無異于口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鑄煉兵器。這種“未雨綢繆”的思想早在《詩經》里就出現過了,“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詩經?豳風?鴟^》)”。具體到日常飲食起居,則要順應一年四季時節,春天要“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天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冬天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春夏秋冬,順應四時,或早起或早睡,去寒就溫,清肺氣,養精蓄銳,修養身心,以治“未病”。

要治未病,除了調和平常飲食起居之外,德行的修養和內心的寧靜也很重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養性》記載“性既自善,內外百病自然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德行修養能讓內心寧靜,從而百病不生、無禍亂災害,所以養性則能治“未病”。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治未病”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醫院設置了“治未病科室”,解決人們的亞健康問題。所謂亞健康,是指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癥狀,但不符合現代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準[3]。為了讓人們更好認識亞健康、解決亞健康問題,中華醫藥學會出版了《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這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范亞健康研究及干預的文件。

3 中國古代文化與養生

3.1 飲食節制與養生

古人講究飲食要有節制,不能暴飲暴食,否則對身體有害。《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開篇即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長命百歲之人都順應規律、節制飲食、作息規律,若沒有節制、不講作息,則會“半百而衰也”。

到了明清時期,茶療之風盛行。“茶療的內容、應用范圍、制作方法等,不斷有所發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療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廣泛習用的‘午時茶’、‘天中茶’、‘枸杞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芎茶調散’、‘蓮花峰茶’、‘川芎茶’、‘仙藥茶’、‘珍珠茶’等等,均系出自明清時代,而茶療的應用范圍幾乎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內傷各科及養生保健等[17]”。這一時期,記載茶療的醫書也頗多,如李時珍《本草綱目》、陸樹聲《茶寮記》、高濂《遵生八{》。另外,清朝宮廷“代茶飲”也十分盛行,陳可翼等所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18]記錄當時有15方之多。

到了近現代,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不斷被發現、被應用,茶療趨于成熟。近年來,各種各樣的茶療方應時而出,如防治肝炎的 “綠茶丸”、治療胃病的“舒胃茶”、治療糖尿病的“宋茶”、治療感冒的 “銀翹茶”、治療頭痛的“天麻茶”、“決明茶”、治療咽喉炎的“潤喉茶”用于減肥的“烏龍減肥茶”等。除了大量茶療方的開發,茶膳也得到發展。所謂茶膳,即用茶入饌,配合其他食品原料制作成為菜肴、面點、粥品、湯羹之類的食品。近年來,茶膳的種類越來越多,郭志剛等[18]統計,目前包括傳統茶膳在內的茶菜肴、茶面點、茶粥羹等近200種之多 。

6 中國藥酒與養生

酒與藥物的結合是中醫防病治病、養生保健方面的一大創舉。 藥酒是中國養生文化不可缺少的。所謂藥酒,是選配適當中藥,經過必要的加工,用度數適宜的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體。

《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篇,論述了酒與治病的關系。醪醴,即酒,“必以稻米,炊之稻薪”。酒是用整的稻米作原料,堅勁的稻桿做燃料釀造而成,醪是濁酒,醴是甜酒。最初釀造的酒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治病養生的,“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漢書?食貨志》也說:“酒,諸藥之長也。”名醫華佗曾用酒充服用“麻沸散”,用以“刳破背腹”等外科手術,《三國志》卷二九《華佗傳》中記載“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有中有“關云長刮骨療毒”的故事,在名醫華佗為其刮骨療傷時,關云長談笑自如、喝酒吃肉。在古代沒有麻醉劑的條件下,酒能起到部分麻醉的作用。酒的藥用,《神農本草?序錄》也有記載:“藥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在實際操作中,我國先人就發現有些藥適合用水煮,有些藥適合用酒浸漬,有些藥適合用膏煎。

到了明清時代,中國藥酒得到長足發展 。明朝李時珍幾乎是“百病用酒”,其著作《本草綱目》用了大量篇幅,列舉了數百種病癥的主治藥。另外,“明代宮廷則建有御酒房,專造各種名酒,尚有‘御制藥酒五味湯、真珠紅、長春酒’……當時,民間作坊也有不少藥酒制作出售,如惹苗酒、羊羔酒。還有一些都是人們自釀自飲,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營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陽的酒……其中有不少就是藥酒”。“清代,遠在乾隆初年,就以‘酒品之多,京師為最’之說,當時出現了一類藥酒店用‘燒酒以蒸成’的各色藥酒。因以花果所釀,故此類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 、茵陳露、山植露、蓮花白等等,其中不少藥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壽延齡’之功……當時在清宮佳釀中,也有一定數量的藥酒,如夜合枝酒,即為清宮御制之一大藥酒[20]”。

近年來,隨著醫藥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養生的重視,藥酒釀造不僅繼承了傳統的制作經驗,還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藥酒的生產更加合理科學,藥酒使用范圍更加廣闊。如用于治療風寒感冒的“糯米釀酒”、“姜蒜檸檬酒”;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的“桑菊酒”、“蔓荊子酒”;用于治療咳嗽的“桑白皮酒”、“雪梨酒”;用于治療哮喘的“紅葵酒”、“小葉杜鵑酒”;用于治療汗癥的“黃芪補氣酒”、“四味當歸酒”;用于胃痛的“丁香煮酒”、“山楂桂圓酒”;用于治療便秘的“三黃酒”、“蜂蜜酒”等等。

7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的養生文化博大精深。要把握中國的飲食文化必須從修身養性、中醫思想、體育保健、飲食起居等方面著手,既不能忽略歷史進程,又必須把握時代脈搏。

參考文獻:

[1] 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105.

[2] 楊洋.食藥同功――藥膳的起源與發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3):17.

[3]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

[4] 曹順慶.中華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5.

[5] 曹順慶.中華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7-18.

[6] 游建西.論老莊養生哲學[J].宗教學研究,2006(1):17―21.

[7]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0.

[8] 任俊,等.冥想使人變得平和――人們對正、負性情緒圖片的情緒反應可因冥想訓練而降低[J].心理學報,2012(10):65-74.

[9] 梁恩貴、魏燕利.五禽戲之文獻傳存與功法流變新考[J].道教研究,2012(2):84-89.

[10] 包來發.八段錦簡史[J].中醫文獻雜志,2001(2):37-39.

[11] 周偉良.《易筋經》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內容流變[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45.

[12] 朱毅,等.五禽戲早期干預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6):109-112.

[13] 伍艷明,等.八段錦養生法對糖尿病前期的干預作用分析[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5-8.

[14] 龔利,等.推拿功法易筋經對老年骨骼肌減少癥患者等速肌力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9-62.

[15] 孫林峰,等.養生功六字訣調治腰痛病原理淺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5(3):75-77.

[16] 伍仁福.中國茶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5.

[17] 伍仁福.中國茶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9.

[18] 陳可冀.慈禧光緒醫方選議[M].上海:中華書局,1981:11.

[19] 郭志剛,等.香茗入饌亦佳饈――古今茶膳飲食文化研究[J].飲食文化研究,2006(3):110.

[20] 陳煜.中國藥酒的起源和發展[J].江西中醫藥,1994(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