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9:3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研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目前,地方院校本科畢業論文實施各環節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指導教師力量不足,畢業論文實施全程缺乏質量控制。有的教師指導學生人數過多,在指導工作上力不從心,無法對每個學生每個階段的工作進行仔細的檢查和指導;有的指導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繁重,對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精力和時間投入不足;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或者缺乏科研經驗和指導經驗,對學生指導沒有到位。所有以上問題均影響了論文水平的提高,導致畢業論文質量的下降。各院系在畢業論文工作布置上要求嚴格,但缺乏必要可行的監督機制,致使畢業論文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制度形成虛設。以上諸多因素均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下降。因此,很有必要對現有畢業論文的指導模式進行改革和實踐,以適應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和完善。
2基于科研導師制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
2.1科研導師制的內容
“導師制(Tutorialsystem)”是源于14世紀英語牛津大學,是近年來國內高等學校本科生教育中正在探索實踐的一項制度創新,導師對少數學生的學習法、課程安排、科研訓練、大學生活、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進行個別交流和指導,是一種有別于本科生班主任制度的新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而“科研導師制”是以科研為紐帶,充分利用教師的科研能力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在育人中的主導作用,培養與提高學生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從而提升的創新能力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一項制度。科研導師制以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為主旨,通過指導學生完成適度的科研任務,有效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臺州學院環境工程系從2007年開始導師制,是集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各專業從第三學期開始實施,每位學生根據意愿選定一名教師作為導師。在第一階段(二年級),導師幫助學生熟悉學科和專業的研究內容、方向和發展前沿的介紹,使學生及早了解和明確學習的專業內容與發展方向,盡可能安排學生參與簡單基礎的科學研究。在第二階段(三年級),以科研訓練為主,導師應切實安排學生進行課題研究,讓學生獨立完成科研的每個環節,使學生在科研實踐中接受系統的技能和科學素養的嚴格訓練。導師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學術和科技咨詢活動,閱讀專業書籍,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學術討論,參與生產實踐,擴大視野,活躍創新思維。在第三階段(四年級),以畢業論文工作為主,導師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撰寫畢業論文,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2.2基于科研導師制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實施途徑
2.2.1鼓勵學生盡早介入導師課題
國外很多國家都采用的是大學二、三年級就進入研究室從事科研工作,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科研思維及創新性思維都很強。而我們很多院校本科畢業論文往往在最后一個學期實施與畢業實習、找工作的時間相沖突,,時間緊,任務重,很難在短時間內鍛煉學生的科學創新能力,畢業論文也大打折扣。實行科研導師制,可以將科研導師制和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相結合,使學生盡早介入教師的科研課題,將畢業論文工作提前。導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課題推薦、指導學生檢索閱讀相關科研論文,組織參加各種學術講座,為后面的畢業論文進行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同時,低年級學生能較早地和高年級學生一起融入科研環境中,共同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使他們的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并在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親身體驗導師嚴謹治學、嚴肅科研的優良作用,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2.2為導師增設學生科研助手崗位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發揮學生助學助研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院自2012年起為正主持廳局級以上課題的教師增設“學生科研助手”崗位,幫助教師管理實驗室,指導低年級學生開展科研工作,提高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運轉效率,推進教師科研的順利實施,幫助學生出科研精品。學生作為科研小助手,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實驗突破點,驗證實驗方案,幫助教師擺脫繁重教學工作,使教師能在宏觀上把握整個課題的進展,有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學生在這個過程之中也得到導師的指導,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也得到提高,進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2.2.3結合導師的研究課題進行選題
導師可以將本科生畢業論文的選題與自身在研課題進行有機的結合。選題要針對現有的實驗條件和專業培養目標,大小適中,難度適宜。例如,我院教師主持的“半導體多元納米晶復合膜生物誘導仿生合成及可見光催化降解染料廢水研究”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分解設計或拓展延伸,拆解出若干不同的子課題。通過該選題,學生對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機廢水的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熟悉了光催化裝置和光催化處理廢水的工藝流程,并掌握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常用大型儀器的使用方法,與環境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致,有利于學生的就業。
2.2.4鼓勵學生申請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推廣大學生科研創新實踐平臺,如浙江省“新苗人才計劃”、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計劃、開放實驗室等。依托科研創新實踐平臺,與本科畢業論文結合起來,部分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即可通過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平臺申請各級各類科研創新項目,盡早地進入實驗室并參與導師的一些課題研究工作。學生申請科研創新項目,需要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做實驗和撰寫研究報告或科研論文,能夠系統地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學生直接將科研課題深入研究轉為畢業論文,對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地適應社會。從我院環境工程專業歷屆學生科研立項完成情況看,凡作為科研項目主持人的學生,能順利結題的畢業論文質量高,成績均為優良,且多數在國內中文核心二級刊物上。學生在文獻閱讀、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論文寫作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因此,鼓勵大學生申請和參加科研創新項目,本結合科研課題進行畢業論文選題,既是對創新實踐項目的延續和深入,而且因研究時限較長,研究內容系統深入,研究經費充足,一般來說,論文質量較高。
3結語
篇2
1.1科研管理人員應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
科研管理的內容決定了科研管理人員不但要掌握管理學、信息學等知識,還要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基礎,才能明確科研項目的創新點和可行性。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員不但是個科研管理者、臨床工作者,同時還是個較好的科研工作者。不但要從管理層面指導臨床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具備數據分析、判斷、信息捕捉、傳達的管理能力,還要能夠用專業人員的眼光對于課題的創新型和設計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和合理化建議,對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項目之間的科研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了解科研項目之間的相關性和可能存在潛在的合作和轉化。
1.2科研管理人員應具備為人作嫁衣的奉獻精神
科研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就是進行科研項目的管理,為醫務人員做好服務,體諒同時作為臨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壓力,給予更多的激勵,盡量提供更好的實驗平臺,為其爭取更多的機會,想方設法增加申報渠道。同時在整個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也需要進行不懈的努力,在申報項目之前要幫助科研人員仔細分析解讀申報指南和要求;在申報過程中要認真審核項目申報書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在申報成功后要督促項目負責人如期完成合同要求并積極幫助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在項目完成后還要積極協助科研人員申報成果。工作細致、工作量大、加班加點是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常態,而且沒有顯著的目標作為評價工作好壞的標準,只能從科研人員的成功中分享他們的喜悅,由此可見,科研管理人員需要有甘為人梯勇于奉獻的精神。
2重視科研項目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在科研管理中容易出現“重申報輕管理”“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科研項目作為科研工作的主線,有其完整的生命周期,需要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1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與輔導
強化科研申報服務制定“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申報時間一覽表”,便于科研骨干提前啟動申報工作,有針對性地安排相關培訓和專家輔導、經驗交流、政策解讀等,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高水平高層次的申報項目,可請院內外專家進行“一對一”輔導。在項目推薦前,組織院內學術委員會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進一步修訂申報書,必要時,對擬推薦項目邀請院外知名專家審閱,進一步提升申報項目的深度與廣度,提高中標率。科研管理部門則著重在申報書的書寫規范、附件材料的齊備等形式審查上下功夫,確保申報項目更加縝密完善。
2.2定期進行項目的檢查與監督
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除了對科研項目進行立項、成果管理以外,科研管理部門應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切實抓好在研項目年度進展和結題的督促工作。嚴格依據項目任務書,定期檢查項目的進展情況,遞交項目中期進展報告,同時檢查科研項目的原始實驗記錄,包括實驗場所、實驗數據、統計資料、實驗照片、待發表和已發表的論文等。及時掌握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對結題項目進行驗收評估,及時發現存在問題,糾正偏差,改進質量。對于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困難或問題,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盡可能地予以解決,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
2.3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統
實現動態高效的管理模式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科研工作的高速發展,這時需要建立一個科研信息管理系統,將過程管理的理念與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來實現,實現信息的收集、儲存、管理、分析和展示。課題負責人、財務部門、科研部門3方聯網,將課題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科研產出管理、人才管理和技術平臺管理等放在同一個信息界面下操作,使分散的不同信息之間建立緊密的動態聯系,使科研信息溝通更加簡潔和及時。項目負責人對自己項目的研究時間、經費到賬情況、進展情況、任務分工、經費使用等關鍵信息了然于心。財務部門及時了解課題經費的到賬、預算和支出情況,消除經費使用審核中的盲點,簡化后續經費使用的審批流程,加強科研經費的監督管理,保證經費的合理使用,實現對科研經費使用全程的跟蹤與監管。科研管理人員對科研項目進行實時動態查詢、統計、分析和管理,有利于及時跟蹤和把握科研項目進展,及時發現項目研究中的創新點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補救,同時科研管理者能準確掌握科研成果情況,從而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
促進學科間的溝通交流醫療、科研、教學工作量大,導致臨床科研人員間很少有時間或機會能坐在一起溝通或交流,而科研人員間的溝通交流可以促進科研合作,激發科研創作的靈感,因此,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成為當務之急。在不影響醫療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科研管理部門可以發揮其號召力,以座談交流會等活動平臺,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科研人員組織在一起,暢談各學科的發展現狀、工作心得、經驗總結等,推動科研環境的建設,促進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邀請院士、長江學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級重大項目負責人等國內外高層次專家來院講學,利用專家學者來院訪問交流的機會為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在讀研究生等舉辦學術講座或座談,開展博士沙龍,設立醫師論壇,鼓勵中青年專家走上講臺,以切身經歷和工作體會為基礎,介紹醫、教、研等方面的經驗。總之,通過多種途徑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自由的學術環境,進一步激發醫務人員的科研與競爭意識,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科學研究中來,并且以實際行動和喜人業績體現自身的價值。
4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4.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科研計劃管理辦法》和《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細化科研立項、項目管理、經費管理、成果鑒定以及科研獎勵等各方面工作,調動醫務人員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提高醫院的醫學科研水平。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如對于、授權專利、獲得獎項、成果轉化等給予相應的獎金或科研基金,鼓勵科研工作者多拿課題、多出成果,這樣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對于在項目計劃期限內不能完成研究任務的,應與項目負責人的職稱評定、晉升、年終考評、研究經費和課題申報等方面掛鉤,給予一定的限制。
4.2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篇3
英國的專業評價人員指的是:(1)政府部門內部的評價小組;(2)科學政策研究機構,例如PREST和SPRU中的有關人員[2](注:PREST:英國Manchester大學的工程、科學與技術政策研究所;SPRU:英國Sussex大學的科學政策研究中心。它們都是世界知名的科技政策研究機構。),它們除開展評價理論與方法論研究之外,還從事實際評價工作;(3)一些專門為公共部門服務的私人咨詢公司。需要指出的是,參與評價的私人咨詢公司的數量非常有限,其原因在于科研評價工作不僅是一項知識性很強的活動,需要各方面的知識投入,而且需要保持絕對中立,深受評價發起者和被評價方的信賴。這兩個因素阻礙了私人咨詢機構大量進入評價領域。
一、英國開展評價工作的政策背景
英國政府重視科研評價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1)政府削減了研究投入;(2)財政部(Treasury)和內閣辦公室(CabinetOffice)要求所有公共管理領域證明公共資金的價值和交賬(accountability);(3)政府科研資助部門必須對前景光明的新興科技領域作出迅速反應;(4)政府比以往更強調科學的實用性、技術轉移和交叉學科研究,并為此嘗試利用新模式組織科學研究,諸如資助機構聯合啟動研究計劃、支持產學合作研究和參與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因此需要把評價納入政策制定過程,通過評價來闡明復雜、疑難問題,例如不同資助模式的恰當程度、資助產生的經濟效益。面對上述4個方面的壓力,許多政府科研管理部門和機構建立了內部評估小組,小組一般由2~10名全時的工作人員組成,本文將他們稱之為內部專業評價人員。小組在一位負有政策制定職責的高級公務員領導下開展工作,這樣做有利于把科研評價與政策制定結合起來。
盡管政府R&D管理部門面臨相同的壓力,但是它們并沒有采用統一的評價框架,而是根據各自的需求和特征組織自己的評價工作[3](注:CABINETOFFICE,《AnnualreviewofGovernmentFundedResearchandDevelopment》,HMSO,London,
1990)。在這種情況下,1986年內閣辦公室成立了組織協調各部門評價工作的評估辦公室[4](注:目前,由于各個部門充分認識到了評價工作的重要性,不再需要一個專門機構推動此項工作,因而取消了該辦公室。)。評估辦公室既不從事實際評價工作,也不規定應該如何開展評價工作,僅僅制定了一份用戶友好的評價指南,用于促進內部評價專家之間的思想交流,傳播政府評價工作理念[5](注:CABINETOFFICE,《ResearchandDevelopmentAssessment:aGuideforCustornersandManagersofR
&D》,HMSO,London,1989)。
評估辦公室認為科研評價工作應該為科研管理與決策提供信息,是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內部評價小組不僅要組織評價工作,還要研究、構建科研績效、影響和投入等定量指標。例如,研究理事會的內部評價小組特別重視參與研究績效指標的擬訂和內部管理信息的采集與利用,將它們應用于研究計劃的制定、預算分配、研究管理以及事后評價工作。再如,貿工部(DTI)的評價辦公室不僅僅采集和綜合定量指標,而且更強調主動參與R&D計劃的制定及其詳細評價。
二、內部評價小組在科研評價與管理中的作用
1.在應用研究的評價與管理中的作用
1980年,DTI在其研究與技術政策司成立了研究與技術評估小組,主要從事應用研究項目的評價。1984年,評估活動延伸到科研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即從制定研究計劃到監控、評價研究計劃實施情況與產生的影響。目前,由于DTI不再支持與市場聯系緊密的活動,而是直接支持競爭前研究、支持大學與工業界的合作和技術轉移以及國際合作計劃,使DTI必須改進其研究資助計劃與管理系統,評估新的資助模式產生的影響,為相關問題提供政策建議。為此,DTI制定了ROAME文件,以它為框架開展管理與評價工作[6](注:L.Georghiou&E.Davis(eds),EvaluationofR&D-APolicymaker''''sPerspective,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Assessment轉andEvaluation,HMSO,London,1988)。ROAME由計劃中各個要素的首字母構成:基本理由(Rationale)、目標(Objectives)、鑒定(Appraisal)、監控(Monitoring)和評價(Evaluation)。它是提交研究計劃申請和評價受資助計劃的標準格式,既有利于申請人從上述5個方面考慮如何提出申請計劃,亦有利于評價人員對照這5個方面的內容評價計劃實施情況。
(1)理由部分必須闡明需要政府資助的原因,其中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即如果沒有政府介入工業界將不會開展此項研究。
(2)目標包括投入目標和技術目標,它們最好可以測度,同時還要列出難以量化和測度的目標,諸如計劃可望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這樣做有利于在計劃執行期間或計劃完成以后參照目標衡量計劃執行的成功程度。
(3)鑒定部分要詳細說明單個項目組成計劃的方式,列出計劃涵蓋的技術領域、遴選項目的標準和機制。
(4)監控指檢查受資助計劃的進展所采用的系統和程序。必須追蹤單個項目和整個計劃的管理情況,如果出現了問題,或者計劃的目標不恰當,都可以迅速作出調整。
(5)評價部分不必列出詳細評價計劃,只需要針對相關政策信息的需求,擬訂出開展評價工作的框架,并說明通過評價可以明確解決的問題。
從DIT評價工作的實踐來看,ROAME至少發揮了以下幾方面的作用:(1)為DTI的評估專家提供了一種評價思想;(2)通過監控和事后評價活動,把有關信息反饋給管理人員,可以提高他們識別、理解問題的水平,從而促進了“不斷學習和提高”這樣一種文化氛圍的形成;(3)按ROAME格式書寫的記錄,是評估小組獲取管理信息資源的一種重要渠道,這些信息既可以用于DTI制定科研資助政策,也可以用于設計評價方案;(4)對事后評價工作而言,可以對照當初實施計劃的理由和計劃擬定的目標來考察計劃實施情況。
2.在基礎研究評價與管理中的作用
農業與食品研究理事會(AFRC)、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率先在內部成立了評價小組,由負有政策制定職責的官員監督小組的評價工作,還指令一名高級官員負責把評價與資助機構的其他活動整合起來。這種線性管理結構有助于確保評價獲得理事會高層的認可。
為了實時監控和評價資助項目,內部評價小組制定了績效指標,建立了相關數據庫。例如,AFRC于1972年率先建立了項目管理數據庫。目前,該數據庫除了收錄經費與人員投入、研究計劃的構成等數據項之外,還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績效指標,其中定性指標來源于項目立項時對項目和人員的評價,定量指標是出版物和引用情況。評價小組要定期向AFRC的有關管理部門通告這些數據,使它們能充分利用這些信息支持同行專家對AFRC的資助工作及所屬研究機構進行評價。同樣,NERC的內部評估小組要提供財務和管理信息,開展一系列文獻計量研究,參照當初設定的目標分析科學家和研究機構的產出。分析研究結果也用于支持同行專家的評價工作。
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SERC)的做法與上述兩個研究理事會不同:沒有自己的研究投入和績效指標數據庫;重視研究計劃的評價,而不是項目評價;傾向于雇傭外部專家深入分析定性問題,而不是單純依靠內部小組支持的同行評議[7](注:SERC肩負與其他部門共同資助英國的戰略研究、聯合資助產學合作計劃、資助英國參與國際科學合作。很明顯,評價這些資助工作非常復雜,不能單純依靠同行評議方法。)。但是,目前SERC正同教育與科學部以及其它研究理事會合作建立一套測度產出的方法和指標,使之適用于整個科學(不包括國防科學)的評價。此外,SERC還肩負培養科學家的重任,因而需要記錄博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后論文這類數據,用于評價人才培養活動的實施情況。
由于內部評估小組不僅積極主動地在理事會內部,而且還向廣大共同體交流自己的工作,因此,它們提供的定量指標獲得了廣泛的認同。通過把特定評價業務、評價支持研究和對理事會工作人員進行定量評價方法的培訓工作委托給從事科研評價理論研究的學術組織,評估小組與評價理論研究專家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作用。這樣,政策制定部門可以迅速了解、掌握評價方面的專門知識,在實際應用時按照每個組織的需求狀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這些知識。各個研究理事會還精選了部分獲資助的研究人員、同行評議專家和視察小組(visitinggroup)成員參與開發定量指標,例如向他們咨詢衡量成功的標準和指標,確保任何新穎的方法都可以成為強有力的評價證據。盡管如此,內部評估小組提供的研究投入和績效指標信息是在研究理事會內部發掘的,它們只可能適應于某類研究,因此,需要把它們整合到利用同行評議方式進行的評價活動中。總之,在英國基礎研究資助機構中,內部專家對評價工作和政策制定工作起支持作用,它們是英國專業科研評價隊伍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盡管同行評議仍是評估基礎研究最令人滿意的方式,不可能被內部專家評價方式替代,但可以肯定的是,評價小組能提供極有價值的政策信息,能為同行評議過程提供許多證據。
三、利用外部專業評價人員的方式
1.實時評價大型R&D計劃
英國科技管理部門認為,外部評價人員的評價比內部評價人員的評價更深入,更具有可靠性和公正性,因此,大型R&D計劃的評價一般都委托給外部評價人員。例如,英國國家信息技術計劃[8](注:該計劃由3個政府機構共同資助(DTI、國防部和SERC),涉及公司之間在競爭前的合作和公司與大學的合作。)(Alvey計劃)的實時評價就是由外部評價人員完成的。
在開始實施Alvey計劃時,DTI決定在計劃運行過程中要開展實時評價,通過把評價結論立即反饋到計劃運行過程中,提前發現問題并作出糾正。Alvey計劃的實時評價包括兩個部分:由SPRU評價計劃的適宜性和影響,由PREST評價計劃的結構和組織。這兩個機構的科技政策理論研究人員要把評價過程中開發的專業評價知識傳授給DTI的評估小組和參與評價工作的DTI經濟學家,使他們掌握最新評價專業知識和經驗。
2.制定評價手冊
利用外部專業評價人員制定評價手冊是一種一次性使用外部專家的方式,它不同于DTI和一些研究理事會采取的內部與外部評價專家之間需要長期維持聯系的方式。
英國健康和安全執行部門(HSE)就采用這種評價方式。通過委托評價理論研究人員起草詳細的評價手冊,指導內部評價人員對研究活動進行事后評價[9](注:PREST,ProtocolfortheEvaluationofHSEResearch,Manchester,1988)。評價理論研究人員在起草評價手冊時,不僅要充分反映HSE的研究人員、研究計劃制定人員以及研究成果用戶(包括HSE的其他部門、外部研究人員和工業界)的意見,而且還要提供評價案例,供內部評價人員參考。由于在起草評價手冊時調查了受評價活動影響者的意見,HSE的評價工作也獲得了很高的可信度。
3.外部專業評價人員和同行小組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經濟和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ESRC)采用外部專業評價人員和同行小組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對它管理的研究計劃、研究中心和培訓計劃做非常詳細的定性評價。其中,專業評價人員發揮兩方面的作用:采集研究績效方面的定量數據,指導評價。例如,ESRC在評價地方研究實驗室時,專業評價人員要與實驗室的管理者共同商定評價的范圍,然后向同行評議小組提供詳細的評價證據。這些證據不僅僅涉及研究質量,還包含管理問題、相關性和影響。評價座談會、同行小組可根據這些證據作出判斷。從表面上看,這種評價模式和歐共體的小組評價模式之間沒有明顯差別,但是,這種評價模式中的評價專家在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實施方面比歐共體評價模式中的評價人員有更多的控制權。
四、結論
1.充分發揮內部評估組織和外部評價專家的作用,使兩者相互密切配合,對科研評價工作非常重要
內部評價專家的產生和發展來源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他們一般有制定研究計劃、管理研究、為同行評議提供支持以及委托和實施評價的職責。由于他們熟知自己部門的使命、了解評價的需求和目標,因此在設計評價方案的過程中,他們的意見起了決定性作用。但是,評價是一項專業性和學術性極強的工作,不僅需要豐富的調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通曉管理學和經濟學的有關專門知識、熟練掌握評價方法,而內部評價人員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充分掌握這些知識。可見,如果沒有外部評價專家為內部評價專家提供專業培訓和咨詢服務,政府機構要建立評價職能是非常困難的
2.以下幾個因素可能影響評價的可接受程度
(1)為評價活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資助機構要有高級公務員負責評價活動,只有這樣評價活動才能受到高層的認可,且不受任何要挾和脅迫。
(2)允許不同資助機構對自己的評價活動進行安排。不同資助機構都有自己特殊的評價需求,評價體系要反映這些需求。不能草率地對各個機構的評價工作強加一些硬性要求,否則,評價體系將缺乏可操作性。
(3)把評價作為政府R&D資助與管理全過程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重視評價工作并對其做周密部署,使政策制定者從評價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4)外部專家在學界的聲望深刻地影響評價公正性和評價結論的可信度。評估專家可能被指責為得出了在政治上有利的結論,以獲取更多政府委托評價任務;小組評價易受專家地位的影響,小組成員總是想要保護自己所屬專業領域的聲望;而聲望卓著的專家易于被信任。
(5)在評價時要廣泛咨詢廣大科學共同體。只有充分調查被評價團體及其同行、科研管理人員乃至研究成果用戶的意見,并且適時利用評價專業技能,科研人員才可能接受評價專業人員的結論。
3.評價方法的日益復雜化要求評價人員具備一定水準的專業知識。內部評價人員和外部評價人員相結合組成評價共同體,既有利于內部評價人員迅速掌握最新的評價專業知識,又有利于外部評價人員發現政府機構的需求和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開展研究、推動評價理論的進步。
4.盡管評價工作的倫理準則至今還未見有機構明確提出,但是要加以深入研究,以確保和維護評價工作應有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在歐共體的小組評價方式中,小組成員一般由著名科學家和工業界的專家組成,成員的選擇依賴于評價背景和目標。在整個評價工作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的內部專業評價人員要為小組提供有關背景信息、事實和證據,他們僅僅起輔助開展評價工作的作用,并不指導評價工作,也不影響評價的結論。
[2]PREST:英國Manchester大學的工程、科學與技術政策研究所;SPRU:英國Sussex大學的科學政策研究中心。它們都是世界知名的科技政策研究機構。
[3]CABINETOFFICE,《AnnualreviewofGovernmentFundedResearchandDevelopment》,HMSO,London,1990
[4]目前,由于各個部門充分認識到了評價工作的重要性,不再需要一個專門機構推動此項工作,因而取消了該辦公室。
[5]CABINETOFFICE,《ResearchandDevelopmentAssessment:aGuideforCustornersandManagersof
R&D》,HMSO,London,1989
[6]L.Georghiou&E.Davis(eds),EvaluationofR&D-APolicymaker''''sPerspective,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Assessment
andEvaluation,HMSO,London,1988
[7]SERC肩負與其他部門共同資助英國的戰略研究、聯合資助產學合作計劃、資助英國參與國際科學合作。很明顯,評價這些資助工作非常復雜,不能單純依靠同行評議方法。
篇4
首先這需要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同時增加校內文學研究團隊的外部支持,如學校科研部門、教務部門以及后勤保障部門等,配套相應的一部分經費對項目組進行建設,以筆者所在宜春學院,科研部門對部分教師組建的科研團隊每年均投入十多萬元供采購小型儀器設備,并提供部分經費用于團隊成員對外交流;教務部門可用科研成果沖抵教學工作量;后勤部門提供辦公條件等配套設施,這樣的條件對科研團隊的支持力度很明顯。其次在團隊內部建立有效的激勵及約束機制,增加團隊的生命力,與此同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學習、培訓制度,激勵制度以及績效管理制度等,讓團隊成員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并增加團隊的溝通,增進協作,有效提高團隊成員的科研積極性,最終實現提升團隊整體學術水平的目標。例如筆者所在宜春學院的部分團隊,每學期會定期安排會議交流,探討近期完成課題的進展,所遇到的問題等,群策群力探討解決方法;在項目申報前期成員對申報書進行交流,相互提出問題與建議,加以改進;這些舉措有效的增進了團隊成員的科研水平,加快了項目完成的進度與質量,提高了團隊成員申報項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團隊成員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與科研質量。
2學生科研團隊
2.1實行導師制與指導
畢業論文讓學生參與科研導師制是利用教師的科研項目與科研技能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的一種方式,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生的同時,也增加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提高師生科研水平和質量;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型方式。筆者所在的宜春學院生物類專業,一般有科研工作在身的教師,在學生二年級接觸專業課開始,都會進行學生和教師的相互接觸,接觸中教師會介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以及實驗室的情況,學生介紹自己的學業、生活、愛好等個人情況,達到相互了解,其后,可根據學生意愿參與到學生科研團隊學習,教師可依據科研內容與其本科論文相結合開展指導工作。此外,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在本科院校學生科研培養過程中占據著主要地位,是學生本科四年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重要的綜合性科研訓練教學環節。按照一般學校的培養方案安排,畢業論文完成往往是大學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工作,但那段時期,考公務員、找工作和實習占用學生大量時間,放任自流的話常常使畢業論文流于形式。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教師通常會提前介入,并找一些具體問題和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前一年將題目出好,要求本科生構思;同時對那些主動性強的學生,吸收他們進入團隊一起參與科研活動。
2.2對學生科研團隊管理與建設的思考
建立學生科研團隊就是以學術研究為中心、借助教師的課題和項目為依托條件,為培養其科研思維與技術的一批有協作精神的學生群體。生物類教師的科研往往實驗性強,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但不少實驗試劑有一定毒性,需要安全操作和嚴格管理,因此,在團隊設立之初,除教師指導外,需要學生團隊負責人,發揮負責人的角色作用;此外,教師可組織參加部分學術活動,如安排組內成員匯報,共同學習一些儀器的使用等;而在完成某些階段性的工作后,可適度安排一些團體的娛樂活動,讓團隊成員增進了解,提升人際關系凝聚力;在團隊建設中,可引入組內淘汰機制,即通過觀察團隊各成員在計劃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表現,可將消極應對項目的成員淘汰出團隊,再引進擁有較高興趣和較好研究態度的新成員,采用能進能出的機制來提高研究狀態。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本科生科研訓練,很多地方高校都出臺了一些鼓勵措施,比如大學生創新競賽、大學生實踐項目等活動,但由于學生缺乏相關科研素質的培養,主動性不高,往往是極少數學生有積極性,不少是教師協助學生完成項目申報,這些一方面反映出多數學生缺少科研訓練及獨立的科研思考意識,同時也暴露出科研獎勵政策對學生的吸引程度不高,還應有更多的輔助保障措施進行實施,如可采取科研項目結題答辯或,并結合指導老師意見的對應學分轉化機制等。
3結束語
篇5
農業科研院屬企業對農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了帶頭和推動作用,在彌補所在科研院財政收人不足、提高科研人員收人和促進科技成果轉達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般具有以下特點:l)投資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投資收益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弱;2)投資主體單一,大多為國有獨資企業或控股企業;3)經營管理者多數為兼職的農業科研單位科技人員。高層次專職的經濟管理人才匾乏,對本領域的技術了解較多,但對經營管理、財務成本核算等知識相對不足。
2農業科研院屬企業潛在風險
2.1農業科研院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薄弱我國將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要求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相互監督制約,尤其是董事會要能充分發揮作用。但是,相當一部分科技開發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并沒有按規范進行運作,還沒有真正形成現代企業運行機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很不完善。
2.2產權歸屬不清,連帶責任風險大一些農業科研單位在“非轉經”的過程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投資方和經營方往往為實際的同一主體,科研院屬企業法人代表,總經理基本由投資研究所主要負責人兼任,致使實際出資人虛位,投資監管責任不明,對資產的經營行為缺乏監督約束,造成了雖然有人經營使用國有資產,而無人向經營者追索投資收益和所有者權益的弊端。
2.3關聯交易復雜,成本核算不準確科研院屬企業投資方和技術依托單位往往都是同一單位,利潤和投資收益混淆,企業保值增值責任主體不清。一方面應該由企業承擔的相關費用沒有正常納人企業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一些與企業取得收人無關的成本費用在企業支出,企業的經營利潤以各種不同的關聯交易形式返回給其投資單位或主管單位。
3農業科研院屬企業潛在風險原因分析
3.1認識上的誤區農業科研院屬企業基本屬于國家投資,科研單位產權管理意識和成本效益觀念比較淡薄。
3.2體制上的障礙多頭監管但監管部門職責不清,缺乏統一的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監管不力。名義上,農業科研院屬企業監管部門很多,外部有國資委、財政和稅務審計等部門,內部還有主管單位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內審等,但實際上,每個部門的監管職責并不明確,責任意識淡薄造成了監管乏力。
3.3內控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足(理解偏差),認為企業內部控制就是內部會計控制或財務控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有的把內控制度等同于內部管理制度,強調了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控制,忽視了內部控制的整體協調。
4加強對農業科研企業院屬企業監管的途徑和方法
4.1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從產權制度上保證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其關鍵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而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建立在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之上的,當前,我國國有產權改革的核心問題應著眼于解決國有資產所有者缺位問題,將政府職能從國有資產的管理中剝離出去,將資產委托給能完全以企業經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機構來運營。所以最根本的是真正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清楚、管理科學和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
4.2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加強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應圍繞企業戰略目標,根據生產經營規模科學、合理測算各項目標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在建立目標成本的前提下,通過建章立制將成本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生產崗位。
4.3強化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和經濟責任審計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制,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要求,將企業負責人的年度目標考核與任期目標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兼顧,結果考核與過程評價相統一,考核結果與獎懲、任免相掛鉤。
篇6
日前,浙江工商大學出臺了一份《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畢業論文(設計)暫行辦法》,獲準立項的國家級及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以及學生以第一授權人獲得專利的科研作品,由學生本人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學校同意后可以作為畢業論文(設計)代替。(7月2日《中國青年報》)
這些年,大學畢業論文飽受詬病,并始終成為社會的一個熱議話題。本科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真正意義不僅僅在于目前的本科論文質量的嚴重注水,還在于大學教育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改變本科生論文單一考核方法,實現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最擅長的方面展示專長,也可以激發學生發明創造的積極性,更能引導學校教學改革實現與用人單位實際需求進行有效對接,進而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求、適應新技術革命和創新浪潮的時代要求,以滿足社會對各層次、各類型人才的需要。
雖說畢業論文是學生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化、系統化,有助于培養他們研究問題的能力,但絕大多數用人單位不在乎論文水平的高低優劣,因為畢業論文不能反映畢業生的實際研究水平,不少畢業生為了應付過關,隨隨便便、馬馬虎虎、東抄西拼,根本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的研究。而科研作品則不同,既需要學生選準課題和研究方向,又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研制;其中,由于研制作品必須與實用性相對接,可以使高校學術考核由務虛向務實轉變,這將為學生進行學術研究與考核開辟新的思路,也會為高校教學和創新注入生機與活力。
篇7
當前的高校科研組織主要是以學院為基礎,甚至是以學系為基礎,在學院內部組建科研團隊,展開科研活動。在學校層面靈活地組織不同學院的學科力量進行跨學科研究,以及整合學校與外部社會合作開展科學研究方面,還缺乏融洽的合作渠道和便利的機制平臺。這樣的機制使高校科研活動更多局限于狹隘的某一學科領域,不利于不同學科的融合交叉,必然降低創新的水平。因為當今學科創新與科研創新更多發生在不同學科的融合部,發生在不同學科視野與方法交匯碰撞的過程中。其次,這種僵化的組織形式往往使高校科研更多關注學科內部,而缺乏對學科社會應用價值的關照,從而使學科發展喪失了來自下游應用領域的創新促動與資源反哺。而當今知識生產模式和學科發展的趨勢早已經是基礎、發展與應用的上下游連貫和相互影響下的螺旋發展。在應用領域中創新學科知識已經成為新時期學科創新的重要途徑。高校科研組織僵化的體制在于學科資源固化的院系管理模式。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龍頭,院系是學科建設任務的承擔者,而院系基本都是以學科為基礎劃分的。學校的人事、經費、研究生、場地、福利等各種資源和相應評價都與學科相對應,并進而固化到院系當中。這種資源固化的結構使得學科邊界不斷得以強化,跨學科研究所依托的各種資源難以得到應有的協調,從而使跨學科研究難以的得到應有的支持和落到實處。如何從人事、經費、研究生等方面進行改革,為跨學科、跨學院科研組織(諸如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院等)的建設創造良好機遇,是創新科研組織的重要條件。
2高校科研團隊合作成效不高
高效科研團隊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當代學科發展與科技發展趨勢下,很多社會問題和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依賴科研團隊的力量。高校科研團隊,是以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為內容,由為數不多的技能互補、愿意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標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科研人員組成的群體。高校科研團隊的高度凝聚力形成有賴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成員相互依賴程度高,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或者組織目標凌駕于個人目標之上;其次,科研團隊的結構應是扁平式的,具有扁平的組織關系和和諧民主的人際關系;再次,團隊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與知識轉移很重要,它們極大地影響著團隊協作氣氛和創新思想的產生,從而成為影響知識創新和團隊績效的主要因素。我國當前能夠進行大規模、高深度科學研究的科研團隊建構非常薄弱。大部分高校絕大部分的科研活動都是分散的、個體的,實質性團隊合作少,團隊成員的知識共享缺乏廣度和深度,思想碰撞和知識創新力度不夠,團隊科研實力得不到整合。依托科研項目形成的科研團隊往往不具備扁平的人際結構,存在明顯的權威,知識共享與交流不足,各自為戰情況突出,從而使科研項目的結項成果帶有明顯的拼湊性,而非具有完整性、系統性和與預設目標指向性的項目成果。這種所謂的科研團隊頂多是現代工業生產線上的分工勞動,而不是在人員的知識與視野互動共享基礎上的有益于創新成果產生的高度凝聚和富有活力的團隊活動。從制度看,分配機制和評價制度是主要原因。它們造成了科研團隊內部在資源與經費分配方面的矛盾,涉及團隊核心人員的排序、科研成果署名的排序、項目具體的分工和項目經費的分配等,這些又與團隊成員的晉級、職稱評定等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成果評價往往只認可第一人,而其他實質性參與者的勞動難以得到認可。從團隊組織文化看,官本位文化影響到學術權力的平等發揮。往往具有行政頭銜者居于團隊的領導者地位,且以行政化風格推動團隊的運行。從而使科研團隊結構顯失扁平特征,科研活動方向與路徑的話語權、相關資源分配權等高度集中,難以形成寬松自由、相互信任、緊密合作的人際關系氛圍,不利于團隊成員間的溝通與協作以及知識分享、知識轉移等內在動力的形成,不利于創新性學術研究氛圍的形成。
3科研評價機制不健全
科研評價會影響到科研項目、科研基地等的立項審批、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審、教師績效工資,還影響到學術風氣與學術氛圍等等。健全的科研評價機制有利于調動科研工作者積極性,催生創新性的科研成果,減少無謂的低水平重復科研和資源浪費。當前我國高校的科研評價機制仍不健全:重數量輕質量,重學術輕應用。最為突出表現如有學者指出的科研GDP思維,即“數量取勝的生存邏輯”、過度量化管理問題。高校為了追求科研競爭力的提升,主要著眼于各種項目、經費、論文等數量的提升。科研工作方面,從教師個人年終總結,到部門和單位的年終總結,無不是各種數據的堆積,似乎數據是表明成績的唯一指針。另外,科研評價高度重視論文、著作等發表成果及其獲獎,而忽視對成果應用效果的評價。也就是當前大學科研評價主要是學術價值與創新價值引導,而缺少應用價值評價。存在突出的重基礎、輕應用,重學術、輕轉化的傾向,忽視地方和基層的技術問題,特別是區域中小企業的技術需求。過于強調數據,導致SCI論文唯數量論、唯影響因子論、論文虛假合著、虛假橫向經費等問題,直至催生浮躁的學術氛圍這一學術創新的災難性環境。而學術創新往往需要甘坐冷板凳,容不得半點虛假。重學術輕應用,導致高校科研視野狹隘,脫離當今學科發展與科學創新融和不同學科、貫通知識生產與應用不同環節的主流趨勢。無論是強調數據還是忽視應用,都導致難以形成高質量的、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這種學術評價機制引導下的高校科研活動,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作用甚微,在創新學術知識方面貢獻不大,在解決社會存在的突出問題方面功能不強。高校科研評價重數量、輕應用的機制特征有多方面的原因。重數量的科研評價思維或稱管理模式正如有學者提到的“軍令狀”式科研管理一樣,受到簡單化管理思想的影響。就是把泰勒源自工業生產的科學管理理念簡單地移植到科研管理中,忽視了學科發展與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忽視了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的科研管理的特殊性。輕應用的評價機制源自傳統封閉的科研活動及其管理模式。盡管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產學研結合的不斷加強,我國高校一些學科在與企業、與市場結合方面做出了努力,也產生了一批成功的跨界科研合作典范,但總體而言,我國高校科學研究整體開放性不足,科研管理的視野也比較狹窄,更多局限于對各類縱向項目的管理,橫向項目比例很小。這種只盯著國家縱向科研項目,而不善于為高校與企業、與其他科研機構等開展合作研究、以及為不同高校之間開展合作研究尋求機遇、搭建平臺的科研管理視野與模式,必然導致科研評價的單一標準,即只關注學術創新而忽視應用開發價值。也因為在理念上,科研管理尚未真正樹立符合模式Ⅱ知識生產時代要求的科研發展理念,對有關科研發展的規律的認識還局限于學科內部分化以及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而非學科知識的生產與應用這一上下游鏈條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其科研評價標準未充分關注到科學研究在應用領域的價值。
4科研管理行政化強學術性弱
當前在我國高校科研管理中,學術性弱行政化強,對學術生產的管理采取了行政手段與行政化思維。在高校科研管理體制、科研組織方式、科研成果評價與激勵、以及科研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行政化影響。例如,在學校的科研項目評審中,評審主體中行政領導占有很高比例,專任教授比例不高;評審結果也往往是各級行政領導獲得立項的機會更大,一線教師獲準立項機會少。成果評審、科研基地評審亦如此,為了成功立項往往只能由位高權重的行政領導牽頭。而行政領導并不必然是學術帶頭人。在各種科研項目、成果、基地、計劃等評審中,行政化色彩強烈不僅導致學術性弱,還導致普遍的偏離學術道德。對于很多評委來說,為自己的關系人、為本部門、所在學校多投票,而非以項目等的重要研究價值、學術創新性、團隊實力、已有研究基礎為依據,幾乎成為一個普遍接受的規則。在學術評價中已經形成了以行政領導為主體的“學術利益圈”,這些“學術利益圈”助長了學術不端,加劇了學術腐敗。學術評審的嚴肅性消失殆盡,一些評審活動往往淪為瓜分項目的過程。科研管理學術性弱行政化強是我國管理體制與內部治理結構缺陷的必然表現。在資源高度集中并以行政性配置為主導渠道的管理體制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也難以充分尊重分散的學術權力,而只是遵循行政化思路來組織科研活動。更多強調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則而非遵循科研學術的創新規律,而效率與創新并非線性相關甚至常常相互沖突。科研管理學術性弱行政化強還與大學內部治理結構中的學術權力式微密切相關。大學內部治理結構中,行政權力排擠和壓制學術權力的情形非常嚴重,學術活動領域民主管理程度也極低。要么是學術帶頭人直接作為學科帶頭人,甚至就是院系行政領導,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集于一身,學術權力往往被行政權力與行政利益所遮蔽;要么是一般學者的學術權力得不到重視,個別學術權威占有話語霸權。
5科研管理戰略性嚴重缺乏
我國高校科研管理嚴重缺乏戰略性。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競爭的日趨激烈、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壓力,高校科研對于大學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日益重要。高校科研管理戰略性的必要性在于:科研發展的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開放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科研活動的開放性從未有今天這樣的高度,高校與企業、高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從未有今天這樣緊密;高校科研的國際競爭與交流合作也日趨加強,高校科研組織方式、方向選題、方法、評價等日益受到國際范圍因素的影響;科研活動的影響因素日益復雜,涉及國家科技發展政策、企業與社會的科研服務要求、學科不斷分化融合的趨勢等。高校科研管理的任務在于,要準確地掌握學校的優勢學科領域及其科研方向、科研團隊、科研領軍人物,及時把握國家科研發展重大需求,準確把握學科與科研發展趨勢,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為學校科研發展制定明確的長遠目標和近期規劃,使學校的學科資源發揮最大的創新效益和社會效益。而當前我國高校科研管理普遍缺乏戰略性。缺乏科研戰略管理意識的表現就是不善于進行環境掃描,不善于把握國家發展戰略調整、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產業結構升級、技術更新換代等帶來的科研發展良機;局限于精細化甚至經驗性管理,缺乏開放性理念與長遠性目標,忽略大視野和創新性管理;缺乏自覺有效的組織改造與團隊建設努力,對于一些重大課題更缺乏必要的組織,不能有效凝聚學校相關學科資源展開跨學科綜合性研究。高校科研管理的規范化亦不足。高校的項目管理往往缺乏全程的精細化管理制度,對項目的管理僅限于立項、結項以及項目經費的數據管理,對于項目的進展情況、項目成果的影響力等缺乏應有的深度把握,對于項目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應用也缺乏系統的支持,從而難以對高校科研的實力做出準確的評價,更不用說對高校科研發展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了。科研管理戰略性不強的結果就是學校科研工作在理念上視野封閉,在行動上循規蹈矩,在成效上創新乏力,活力不足。我國高校科研管理戰略性不強與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的集權性特征和學校長期缺乏辦學自有密切關系。由于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和長期缺乏辦學自,學校辦學的各方面管理都存在嚴重的指令依賴特征。即使今天相關主管部門已經下放了一些權力,高校依然缺乏根據自身優勢條件,及時科學地評估各種機遇,進行戰略目標選擇,尋求學校科研發展突破口的自覺意愿與勝任能力。
6結語
篇8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科研質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帶動了全國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發展,也對各中小學的校長和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已漸漸為廣大中小學的校長和教師所接受,而且有的教師也嘗試著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教育科研活動。但是,對所有的教師來說,“怎樣做科研”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而且中小學教師在做科研時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中小學教師在做科研的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對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教學是沒什么問題的,但做科研卻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尤其是把科研和自己的教學結合起來更是讓他們措手不及。所以,中小學教師在做科研時會遇到很多困難,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
第一,很多教師不知道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特點,大多數教師都認為做科研就是像一些理論型專家一樣研究一些教育理論問題,所以就把做科研和自己的教學割裂開來了。
第二,很多教師不會運用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不知怎樣運用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近年來,國內學者對質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方法介紹比較多,所以許多中小學教師也開始運用一些這樣的方法,如敘事研究、案例研究等,但他們對到底什么是敘事研究和案例研究還不能真正理解,只是一味追求形式。相反,對量的研究(quanfitafiveresearch)方法的介紹卻不如20世紀80、90年代那樣多了,而且出現了反對量化的趨勢。這也促成了許多中小學教師不知該怎樣做,“到底要不要量化?”“哪些需要量化?”等問題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不少煩惱。
第三,很多教師不會寫論文,往往把學術論文寫成普通的作文,很難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現給大家,等等。
筆者認為,這些問題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小學教師怎樣運用研究方法的問題。因為這一過程是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步,研究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是否得當,對教育科研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從如何運用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角度,來談中小學教師怎樣做科研。
當然,對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特點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理解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特點的基礎上才能恰當選擇和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來做科研。
二、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特點
中小學教育科研指的是在中小學校里進行的,以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探索學校里的教育教學規律以及同外部相關現象的關系的認識活動。中小學教育科研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主要有這樣一些特點:
第一,中小學教育科研以應用研究為主,因為中小學教育科研主要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的,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行的。
第二,中小學教育科研以微觀研究為主,因為中小學教育科研通常都是校長和教師圍繞某個具體實際問題展開的,如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校本課程、教育方法、研究性學習課程等研究,多是范圍比較小而且具體靈活的研究。
第三,中小學教育科研以行動研究為主。因為行動研究強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研究,強調理論為實踐服務,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合作研究,為解決實際問題尋找答案。中小學教育科研就是根據實際教育教學I.口]題展開的,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應是同一個人或一個共同體,這正是行動研究所要求的。
這些特點決定了教師是教育科研的主體,因為中小學教育科研主要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而教育教學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教師。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必須了解這些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學會選擇和運用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來進行教育科研。
三、中小學教師怎樣做科研——如何運用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
中小學教師做科研是離不開選擇和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而現在最普遍的教育研究方法就是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國內許多學者已經對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理論基礎、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本文不再贅述,只從二者適用的范圍及結合的角度,談談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怎樣選擇和運用它們。
筆者認為,中小學教師做科研時,要恰當運用這兩種研究方法,首先就要根據兩者的適用范圍來選擇和運用。
(一)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的適用范圍
本文所采用的“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定義主要是參考了陳向明教授的觀點,即“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采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Ⅵu“量的研究(又稱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對一種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自己關于該事物的某些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
通過對不同著作和期刊關于這兩種研究方法的論述的學習,筆者認為,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在理論基礎、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區別,正因為二者的研究目的、研究過程是不同的,所以二者的適用范圍也有所不同。
首先,從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內在含義來看,它們的適用范圍是不同的。
量的研究主要是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所以它比較適合對一些數量關系比較明顯的教育現象進行研究,如對“教育結構與教育投資、學生的身體狀況”等的研究。
質的研究則是對事物全面整體的理解,不限于量化的部分,所以它比較適合運用到一些很難量化或者不能量化的教育現象中,如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教師對教材的使用、不同學科課程的實施情況、教師的信念、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焦慮心理”等的研究。
其次,從這兩種研究方法操作過程的具體要求來看,它們也適用于不同的范圍。
量的研究不強調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只重視操作工具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所以它比較適合對研究者不太熟悉的或較大樣本的對象進行研免在教育科研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對各種相關因素的分析,如對“學生成績及其影響因素、學生性別與自我評價的關系、師資學歷與職稱的關系”等的研究。
質的研究則強調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研究者在與被研究者的互動關系中,通過歸納分析各方面的資料,對被研究者的行為進行解釋和意義建構,探討的核心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它比較適合對研究者比較熟悉或者比較小樣本的、具體的對象進行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典型例子有對“學生個案分析、學生檔案袋評價、教學案例分析”等的研究。
以上是根據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含義和操作過程的要求,來分析它們的適用范圍的,教師在做科研時應據此選擇和運用質的或量的研究方法,但并不意味著將這兩種研究方法完全對立、相互分離,教師可以結合使用這兩種研究方法。因為在具體的教育科研中,教師對某一問題的研究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分析和描述,只用一種單一的研究方法是不能對這個問題獲得全面細致的了解和認識的,所以中小學教師做科研時,要恰當地運用這兩種研究方法,此外,還可將二者結合使用。
(二)教師如何結合使用質的和量的研究方法
在中小學教育科研中教師應如何結合使用這兩種研究方法呢?這是一個非常關鍵而且困難的問題。國內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較少的。筆者認為,司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首先,教師要根據自己所研究的問題的特點來決定怎樣選擇研究方法。
教師可以從不同的研究視角來看待所研究的問題,從而根據問題不同側面的性質來選擇適宜的研究方法。例如,“教師評價的研究”,就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進行量的研究,而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評價則進行質的研究。
教師也可以對同一問題的同一側面混合使用這兩種研究方法,如在研究設計上把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完整地結合在一起,采用馬克斯威爾(MaXwell,J.1995)提出的結合方式:
(1)順序設計,指的是兩種研究方法的使用存在先后順序,先用量的研究或質的研究,再用質的研究或量的研究。例如,“校本課程的研究”中對“學生需求的分析”,就可以先對較大樣本的學生做一個統計調查,然后根據研究問題的重點選擇一部分學生、家長、教師進行座談、訪談,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地分析他們在問卷中的回答。
(2)平行設計,指在同一項研究中同時使用這兩種研究方法,并進行相互驗證與補充。例如,“小學生輟學的研究”,就可以一邊對學生、教師、家長進行抽樣調查,一邊對學校、家庭的環境和學生的活動進行參與性觀察和深度訪談,然后對從不同方法得出的結果進行相關檢驗和相互補充。
(3)交叉設計,指在研究開始的時候使用一種研究方法,然后隨著研究的進行,在繼續使用這種方法的同時結合使用另一種方法。這種結合方式實際上就是前兩種方式的混合,可以使兩種方法相互補充。例如,“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可以先對學生做一下觀察,然后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的深度訪談,最后對將各種研究結果加以綜合。
其次,教師要根據自己所研究的對象的特點來選擇研究方法。
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研究時,要對研究對象的特點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研究方法。例如,“小學生自我評價的研究”,教師就不能只用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而應根據其年齡、身體、心理發展等特點,通過訪談等方式加深對小學生的理解,然后采用上面的任何一種結合方式來進行研究都可以。
第三,教師還要根據研究的環境特點來決定怎樣運用研究方法。
教師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一定會受到外部或內部的環境的限制,教師應對這些環境進行分析,在特定的環境里進行自己的研究。例如,“學生評價的研究”,一定會受到外部環境如社會、家庭、學校、教師、同伴和內部環境如學生的影響。這樣,教師就應該根據這些環境的特點,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調查或訪談,結合使用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方法對如何評價學生進行分析,當然也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種結合方式。
篇9
在選題時,要充分考慮本科生的專業知識情況以及接受能力,難度要適中。目前,讓本科生在很短的時間里有突出的成績且具備很高的科研素質,往往是不現實的,因為本科生缺乏基本的科研經歷,并且受到專業知識結構的限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選題超出了學生能力范圍,要求太難過高,不僅預期效果沒有達到,反而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反之,選題過于簡單,學生只是簡單地重復以往的工作,畢業設計的效果就得不到很好地發揮,而且還浪費了畢業設計提升綜合素質的機會及學生和老師的時間。在實際的工作中,通常是設計一個大的框架,以已有基礎為依據,把這個較大的課題分成幾個互相聯系的較小的課題,交給能力不同的學生完成。這樣學生在面對任務時會更快的著手,而且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也能得到培養。
二、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重點培養科研能力
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階段,實際上是很重要的階段,培養學生早期科研能力以及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指導教師定期檢查與指導是很重要的。對于畢業后不想進修的學生,要更加珍惜這段時光,因為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步入最后階段。在畢業設計階段的磨練,對步入社會、接觸實際有很大幫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了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1.綜合運用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在設計的過程中,每一個零件的選取,每一個結構的合理設計,都要既有理論的依據,又要符合實際的需要。這就需要學生對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回憶與梳理,將理論知識轉變成實踐的應用,這也是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悉心指導,指導學生重點運用哪方面的知識,強化哪方面的基礎,幫助學生成功地完成畢業設計服務。2.合理利用文獻資料。科研的必備能力之一是文獻檢索與應用,熟知前人的成果、降低低水平重復的必要手段是合理有效利用文獻資料。由于涉及領域的發展在近幾年來十分迅速,選題較新,因此期刊雜志上的論文較多,與此相關的、具有權威性的專著論述以及文獻資料較少,這就要求要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學生的能力及時間有限,資料檢索和分類工作不可能大規模進行,以便于學生迅速進入畢業設計狀態中,往往指定學生對關鍵性的一些專著和論文進行閱讀和翻譯。這樣學生迅速入題既能夠得到保證,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相關資料,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得到發揮。檢索是對先進經驗進行借鑒并吸取其精華,同時也是對現有經濟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及對比的主要手段,其在擬訂基本發展路線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依據。在畢業設計階段,學生的檢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培養,將更快地適應、融入社會并了解國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動態,增強現代化的意識。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畢業設計,不僅是本科生學習階段的一個總結和深化過程,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講,是其從事科研活動的起點。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對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目標的指定,每一個環節的指導,教師都應以提高科研能力為主要的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科研活動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社會,創新能力是對勞動者的根本要求。由于本科生掌握的專業知識較為有限,所以,畢業設計的重點主要還是在于鞏固和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設計就是低水平的重復。教師選題時也要考慮到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能把畢業設計的內容規定得過死,應給學生積極探索科學新知、發揚創新精神的廣闊空間。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表現出來的求異思維,要有意識地加以鼓勵和引導。例如有位2013屆學生在畢業設計時,思維較為活躍,喜歡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對權威的文獻資料提出質疑。對于這樣的學生,首先肯定其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同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分折想法的正確性與可行性。若確實可行,就鼓勵其確定研究思路并付諸實施。學生順利的完成了畢業設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設定本科生任務時目標不能太高,科研工作不能太難,但是還是有必要鍛煉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完整的小系統的能力。只有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科研的門徑才會向學生們敞開,學生才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的最終任務是喚醒潛藏在深處的創新意識,而不是告訴學生們怎樣去創新。
三、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篇10
但是,我們也發現“校本教育科研”領域中的“浮躁”、“跟從”、“虛空”和“急功近利”的行為明顯。也許是由于受社會其它因素的影響吧,中小學教科研自身的價值及廣大教師教科研活動的價值趨向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因而學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嚴肅與“寧靜”,表現出科研缺少針對性、創造性、操作性和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直接影響了學校教育科研的健康發展。中小學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該如何定位?如何使學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趨“實在、管用、有效”,使之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揮應有的、正確的引領和促進功效?這必須引起廣大實踐工作者的正視和反思,也需要我們縝密思考并認真解決。
一、在啟動和組織“校本教育科研”的動機上,必須淡化“功利”
學校啟動和組織教育科研必須先端正并明確目的。中小學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學校教育發展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以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代表性的三個特征就是“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也就是說中小學的課題研究必須從身教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中來選“題”,從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找“題”,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命“題”,從教師自身課堂實踐的矛盾沖突中定“題”。只有這樣,教師在科研實踐中才能漸進生成先進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學藝術。這才會使中小學教科研充滿生機與活力,并在符合“科學性”與“方法論”的前提下學校的科研氛圍日趨濃厚。
事實上,目前學校教育處于一個確實需要實踐工作者研究的階段。有好多實踐性的問題應該說大家都了解,但卻都不知道怎樣去解決。比如擇校問題,學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隨偶像、考試,還有學生發展性評價方面的問題等。但中小學校又不同于專門的教科研部門,廣大教師更不同于專業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走專業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師卻有自己的“別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獨具優勢——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學校生活,富有個性的成百上千學生,以及由此所構成的絢麗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風景,還有那年復一年常見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活動,以及由此積淀并內化的豐富而厚實的經驗體會和感受體驗。這些都為廣大教師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頭,也為學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堅實的“基點”。“霧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萬萬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嚴肅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學校教育科研必須淡化“功利”色彩,切實從實際需要出發,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實在、管用、有效”上,具體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啟動并組織實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從”,注重“創新”,選取“校情”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中小學教科研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中小學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教育實踐”是中小學教科研課題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具有“創新意義”的課題研究,應該具有“校本”、“師本”特征。我們如果就學校及教師本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調查、歸類,找出共同特點,再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修正、提煉,去偽存真,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各學段的中小學,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個性。正是由于各校獨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為辦學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這方面的研究就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從學校教育教學的表象出發,并引發進行一些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計劃地進行問題篩選經驗提煉資料尋疑現狀分析意向轉化,這本身就是“創新”。
要重視從“弱項攻關”和“強項冒尖”兩個維度來確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項攻關”就是要針對學校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明顯薄弱點引導重點研究,全力攻關力求有所突破,由弱變強;“強項冒尖”就是對已經顯示出來一定優勢或具有較大潛力的優勢項目,通過專題組織研究,予以重點強化,使之成為代表學校乃至更大范圍產生名牌效應。教科研的選題往往反映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著研究的方向,也制約著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進新課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的擇善而從,師生關系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等無不是課題選擇的“源頭活水”。
三、在教改過程中,要做好“生成過程”資料的積累、記錄和整理
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教改過程要重視探究,注重教改的實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疇,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積累”。一個課題的實施乃至于一個教師的成長,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艱苦磨練的過程,哪怕是實施中的失誤與偏差也是很寶貴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專家論證、名師指導后的“操作過程”、“自我練兵”更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只有扣住“研究內容”,層層推進,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偽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設及成果渾然一體。否則就會給人以無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實施,是一個從假設到驗證、再到推廣,或者是調查分析、經驗概括、實施推廣的過程。對廣大教師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過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項研究能解決系列重大的所有問題。我們研究思考的過程,也是自身漸進提高的過程。起碼可以使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得到提高,這種潛在的積極效應往往影響久遠、深刻。從這個意義上講,廣大教師關注教改過程及資料收集、記錄整理,這與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樣有意義、有價值。
四、在認定和評價教科研成果時,謹防“虛空”,關注“實效”
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從事的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應用,并在應用中再進行研究、改進和發展。課題“研究”并不是主要為了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而是為了積淀經驗、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規律,并加以總結、推廣。中小學教育科研成果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應是:研究中小學教育問題,其成果必須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而獲得,并對中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社會價值,甚至對教育科學發展有一定學術意義。這樣的研究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當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標準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學教師科研成果,就會挫傷實踐者的積極性。我們還要注意鼓勵涉足于科研的教師的堅定信心。
中小學教科研成果的評價認定,我想除了對課題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認定外,還應該包括對學校教科研機制狀況的評價認定。我們有必要關注學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機制。學校要在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引導教師志愿參與,倡導教師及教研組間的合作競爭方面做工作。要通過機制創新以激勵、塑造、發展和凝聚教師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求真效。要倡導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專家、教研員結成研究共同體,學校部分教師之間結成研究共同體,在形成濃郁學術氛圍上下功夫,這才是中小學教科研的真正價值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濃厚“校本研究”的氛圍,實現“科研興校”的宏偉目標。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方面,力戒“依葫蘆畫瓢”,要學會變通、合成和更新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項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終結于研究結題報告或得獎。而更要看重該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是否能得以推廣應用并轉化為學校或一定區域的教學效益。離開了成果推廣和轉化為效益這一環節,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和存在的實際意義。在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目前必須重視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變通”。我們對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蘆畫瓢,照辦照套,即使是純粹本地區本學校的成果,也會因人、因時變遷、由外部環境變化而難以適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考慮到兩個方面,一是現在可行嗎?二是怎樣變通更可行?我們要把變通貫穿于教改的始終。
二是做好嫁接與合成。教改過程是一個靈活度大、綜合性強、變量多的動態過程。要比較精細地做好相關成果重新嫁接與組合的工作,不斷適時地調整、補充與完善。
三是創新很重要。在課改實驗中經常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同類型課題別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給人產生耳目一新的啟發,自己又產生一種創新的靈感,并引發了對相關其它問題的研究興趣;或者有時覺得自己的教改實踐又遇到了全新的問題或障礙,與原來的設計方案相去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潛下心來苦心鉆研,或許通過審視自己設計好的教改課題,在重視認識、反省后,覺得有充實、完善的可能,這就必須進行關鍵性改進,也許會使教改更趨科學。總之我們要關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創新,這更有利于落實“實在管用有效”。
六、謹防“科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倡導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學校說:“科研教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因為教學科研的內容、教研方式與教學實際“兩張皮”所造成。中小學廣大教師要直接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專業研究者的路子。務必要把“教學、學習、研究、推廣應用”有機結合。這就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是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教學是教師的中心任務,而教科研相對次之。同時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又是科研的主陣地,如果離開了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教科研成為無本之木。教師要牢記“教為主,研為輔,研為教服務”,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干,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導中小學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