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0-25 17:2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決定了它們關于依靠經驗材料來對相應事物進行判斷及分析,還不善于在理論層次上進行推導,認識事物的時候傾向于知覺優先。因而,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及活動機會進行教學,做好演示實驗教學,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物理學科的基礎就是實驗,特別是初中物理的教材當中,大多數的公式、定律都要利用課堂演示實驗進行總結,或者利用演示實驗進行驗證,所以演示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相應的演示實驗可以促使學生對相應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及分析,取得比較生動的感性認識,這樣才能對相應的物理規律及概念進行更好的理解及掌握,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及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演示實驗,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其對相應的物理現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物理演示實驗能夠讓學生們一直記憶猶新,從而激發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而教師的演示更會對學生起到較好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做好演示實驗的措施
1. 轉變思路,做好課前演示準備工作
物理學界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演示實驗的一堂課是不可想象的。”演示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尤為重要。為了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教師就要盡量保證演示實驗的成功。首先,物理教師一定要充分做好課前演示準備工作,進行多次預演,這樣才能有效掌握在演示當中有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并采取預防措施。實際上,很多教師都不重視做好課前的演示實驗工作,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就會出現意外狀況或者實驗失敗,經常搞得手忙腳亂卻讓學生們不知所以,只能使學生們強行接受相應物理結論,教學效果不佳。其次,教師準備實驗的過程當中,應嚴格控制演示的時間,時間太長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內容少效率低。最后,除了《物理課程標準》及教材中所規定的演示實驗之外,還可以加上一些小實驗,或者改進演示實驗,從而保證教學效果。例如講授蒸發吸熱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進行教學,在一支溫度計上一端沾上酒精,另一支保持干燥,然后讓學生們仔細觀察二者的變化,從而讓學生們更加直觀清晰地了解蒸發吸熱。
2. 積極創設相關情境,認真設計演示方法
大量的實踐證明,如果學生被物理教師所設計的實驗情境感染,也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夠很好地進入到預定的情境當中,那么演示實驗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自然奧妙喜歡進行探索,雖然有著十分強烈和廣泛的興趣,但深度性及穩定性都不高。因而教師就要在實驗過程當中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例如講解“大氣壓”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進行母子管的實驗,在相應的大試管當中注入一定的水,然后把小一點的試管放到大試管當中,之后問學生們:“如果倒置大試管,小試管會有什么變化?”可能有學生會說小試管會掉下來,經過實驗,學生們就會發現小試管不光沒掉,反而緩緩上升,從而產生疑問,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點撥式教學,也就是告訴學生們大氣壓使得小試管緩緩上升。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們能夠更喜歡學習物理知識。
另外,在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將驗證性實驗變成探究性實驗,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歐姆定律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首先,讓學生們一邊學習一邊做實驗,使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案做實驗,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初步認識電壓、電流、電阻間的關系;其次,探索相應知識,教師指導學生研究相應問題,對實驗數據進行列表畫圖處理;最后,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歐姆定律進行分析、歸納及總結。進行這樣的教學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拓寬思路,解決問題的時候采取多種方法,并滲透相應的物理思想,鼓勵學生們用科學的方法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索,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物理思維,掌握相應的實驗方法,學會物理知識,從而有效保證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科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及探索科學知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有效進行演示實驗,做好課前準備,創新實驗方法,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蘇祖福.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優化——探究性學習[J].科學咨詢,2010(29).
篇2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實驗教學 教學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學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物理學的發展是人類與自然界直接對話、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的過程。《物理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物理實驗提出的要求是:“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用簡單的實驗儀器,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識,知道簡單的數據記錄和處理方法,會用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由此來看要求似乎并不高,然而要真正做到并不那么容易,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把實驗教學真正提升到一定高度,是否把實驗教學當成是培養學生終生發展的關鍵載體,是否真正理解了素質教育的內涵。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思想上重視,但礙于嚴峻的現實情況,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一線物理教師都知道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也深知對提高學生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來說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問題的關鍵是老師往往都太“急功近利”了,實驗教學往往不如傳統的應試教學見效來得快。同樣一節課的時間,傳統的應試教學可以教給學生相當多的知識,而實驗教學有可能只能教會學生一種簡單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同樣是一節課的時間傳統的講授法可能再現試卷中好幾道題,而實驗教學可能僅僅是讓學生初步知道什么是控制變量法。可見以分數論成績,以分數來錄取依然是評價和衡量學生的重要途徑,自然而然升學的壓力就成了擺在教師面前最大的障礙。所以更多的教師是在完成傳統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擠出那么一點少得可憐的時間讓學生“摸一摸”實驗儀器,“奢侈”一點的也只是簡單地復原一下書本的簡單實驗。
(二)摒棄實驗教學,專注傳統的知識講授。
少數老師認為初中物理課本的實驗過于簡單,完全沒有必要花時間讓學生再去設計實驗、動手探究——好像實驗的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只要一句話帶過即可,學生也好像都能理解記憶。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最好的是還能騰出一些時間來做練習、講解練習。持這種思想的老師往往忽略物理課程的本質——實驗科學。學生表面上似乎理解、記憶了,可是這也只是簡單地為記憶而記憶,失去思考的動力、探究的樂趣、發現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所謂的“書呆子”。
(三)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不分,更多地為學生“代勞”。
演示是為學生做示范,是為學生答疑解難而為,并不是從頭到尾都由老師代勞。應該讓學生分組動手做,當然這是要在事先設計好實驗方案的前提下進行的,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了可以同組討論、向老師提問、動手驗證等。所以我認為能分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講授,最好是學生在分組實驗過程中偶爾穿插演示部分操作,以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不要一味“代勞”。
二、如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接觸物理伊始是從教師的演示實驗入手的,所以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實驗是否做得引人入勝,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教師可以在利用已有教具的基礎上自制儀器模型,增強演示實驗的直觀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彌補演示實驗的不足。課堂上演示實驗的引入環節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有時難以充分體現出它的作用,而多媒體教學的圖文聲像并茂恰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演示實驗結合多媒體教學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和注意力。
(二)強化分組實驗服務理論教學。
“能分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講授”。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部分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分組實驗。從物理新課程改革的總體趨勢來看,教材上的演示實驗一般要求精煉、典型,它所占的比例也逐漸地讓位于學生實驗。因為學生分組實驗比演示實驗能更好地為學生手、腦、眼并用創造條件,它使學生在充分動手、動眼、動腦的過程中深刻理解知識、獲得知識和提高創造能力。
物理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的過程,在實驗教學中只讓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實驗是不夠的。教師可以根據本校實驗設備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好實驗設備和器材,多開展一些學生自主設計的分組實驗。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
(一)增加一些“新”、“奇”的實驗吸引學生。
為了激發學生興趣,除了做好教材上的實驗外,筆者還特意做了幾個趣味實驗:“長蠟燭與短蠟燭”、“神奇的金魚”、“燒不壞的紙杯”——奇妙的物理現象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思考,為激發學生物理埋下了伏筆。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從簡單的生活現象、自然現象入手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也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關鍵是如何使實驗變新、變奇。
興趣是產生動機的重要條件,學生只有對學習的對象發生了興趣,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習慣,對于提高教學效率非常重要。在課本中有許多小實驗,它們都具有直觀、真實、形象和生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在講述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時,讓學生回家用簡單的礦泉水瓶和吸管自制漏斗來吹乒乓球。學生親身體驗到了成功的和喜悅,產生了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改進教材上實驗,使實驗簡單,現象明顯。
教材中的實驗為了科學、嚴謹和規范,往往會給實驗操作帶來困難,或者很難將實驗目的充分地體現出來。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教材中的實驗必須結合學校的自身情況重新制定合適的實驗,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浮力的應用”這一節中,潛水艇的原理: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上浮和下潛的。用了生活中簡單易得的塑料罐,在罐口開兩孔內置氣球,通過對氣球充氣、排氣達到裝水、排水的目的,很好地實現了實驗目標。
(三)把多媒體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
多媒體教學雖然不能完全代替實驗教學,但在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彌補實驗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實驗條件簡陋、沒有必備的儀器設備;二是實驗過程較長、現象不明顯;三是課堂容量大的實驗復習課。例如:在“利用光電計時器測量速度”的實驗中,課網上下載有關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分析進一步了解了速度的測量,效果不錯,這就解決了學校儀器設備不足的問題。又如:在演示“硫酸銅溶液擴散現象”實驗時,由于時間較長不能直接、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而利用播放flash課件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現象。再如:在中考復習中,由于課堂容量大,時間跨度大,學生的遺忘率很高。因此,按有關知識點可以把所有的演示、分組實驗分成若干個教學片斷,讓學生邊瀏覽邊回答老師課堂重點問題的提問。這樣效果很不錯,且課堂教學效率很高。
總之,實驗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成績的有效方法和必要條件。所以每一位物理教師都要切實上好每一節物理實驗課。
參考文獻:
[1]陳運保.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J].——初中物理.
篇3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對有些物理實驗,有的老師認為只要把實驗講解一下學生就可以理解,從而就懶得做實驗,但是這樣做的危害很大,經常這樣做的老師其教學情況將會變得很糟糕,他的學生會對這門學科慢慢地失去興趣。比如:在初三物理電學實驗中,用電器短路后,該用電器能否繼續工作,它兩端的電壓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流過的電流會怎么樣?對于這些問題,如果單純地老師講解,學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即使當時能記得住,但是時間長了,學生會很容易遺忘,學習效果很差。但是如果教師能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學生就會了解得很清楚,知道用電器不能繼續工作,其兩端的電壓為零,沒有電流流過該用電器,學生也不容易遺忘。再比如,在用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么?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大時,電阻兩端的電壓怎么變化?如果教師只通過畫圖講解,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基礎好的學生可能會能理解,或者也能學習得很好,但是對于一些成績中等、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講,他們會聽得很吃力,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果教師能通過學生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有很直觀的了解。通過實驗,學生就會牢牢地記住,即使過了很長時間,他們也會有很深的印象。
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如果能養成培養學生經常做實驗的習慣,將會給他的教學活動帶來很大的好處,主要體現如下:(1)在剛剛學習物理的時候,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初二物理“有趣的物理現象”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做幾個簡單有趣的實驗,如:紙托水的實驗,分子擴散實驗,還有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長頸漏斗做一個流體壓強的實驗,這些小實驗會使得學生一開始就興趣大增,從而喜歡上物理這一門學科。(2)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做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延續和鞏固。如在“浮力”這一章節,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的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得出結論,再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討論后,他們的印象會很深,會牢牢地記住,這要比教師演示實驗,或教師直接將結論告訴學生的效果好得多,同時,學生在實驗中學會合作,相互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將會增強班級里的學習氛圍,當然,經常做實驗,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3)經常做實驗的班級,對物理這一課程,不但學習效果好,而且學習風氣濃厚!他們遇到什么疑問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實驗、小組合作來進行探究學習。這對學生的學習品質也是一種鍛煉。
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只知道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技能,我們在報紙上經常看到這樣的信息:有的大學生剛剛從大學里出來,卻因為找不到工作,從而又重新去中專、技校里學習操作技能;大學里出來的找不到工作,而技校里出來的學生卻很搶手吃香。這些新聞信息說明實驗操作大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比如,在電學實驗中,通過導線和接線柱的連接,學生就會知道,順時針連接會使得導線和接線柱接觸良好,導線不容易松脫,這樣,到了實際生活中也會靈活應用。再比如,在初三的家庭電路中,通過平時的學習和實驗,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電路故障,遇到熔絲熔斷的時候,他們也會有自己的考慮和判斷,對一些簡單的電路問題也能夠進行處理,同時,這些生活積累也會對他們的學習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總的來說,這些主要是得益于學生平時的實驗活動。
我們南通地區,對初三學生,在升學考試前有個實驗技能考核,我覺得很有必要,它可以促使教師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也可以使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有一次展示的機會,這也使得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的、不喜歡動手做實驗的學生不得不自己動手去做,這也給他們一個動手的機會。現在除了物理實驗考核以外,還有生物和化學的實驗考核,我想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這充分說明,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有所作為,要想使自己的學生有所發展,除了要經常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養成做實驗的習慣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情況,選擇和設計出好的實驗,這在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比如,在初二的水的沸騰實驗中,用實驗室里的酒精燈燒開水的話很困難,要很長時間,但是如果用自己做的四個燈頭的酒精燈做的話就能很快做完實驗,所以,在這個實驗中,教師要在實驗前自己先做到心中有數,可以設計出四個燈頭的酒精燈,或者讓學生看實驗錄像。再比如,在小孔成像的實驗中,現成的實驗器材學校里一般是沒有的,教師用易拉罐和透明的塑料薄膜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好實驗器材,當然,教師也可以啟發學生自己動手做器材。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物理教師要多動手動腦。組織學生做實驗的時候,人員的搭配,小組和小組之間的協同合作等,都需要我們任課老師付出精力去認真研究。
篇4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7―0061―01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從其教學組織形式來說,可分為學生課外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不論做哪種類型的實驗,教師都要重視實驗教學的準備過程。預習實驗或者說是準備實驗過程,我們正好可以讓學生從動手撰寫實驗報告開始,鞏固物理知識,進行物理學科的素質教育。對于大多數的初中物理實驗,教材或資料都已經設計好了實驗原理、步驟和過程,為什么還要讓初中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呢?
一、提高學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現在,中考命題的指導思想從考查學生熟練掌握知識的程度,轉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轉向考查學生的思維評價,特別重視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書寫的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樣,只有通過訓練和實踐才能真正獲得。所以,實驗報告的撰寫也是文字表述能力訓練和提高的途徑。
二、促使學生自我完善,健康發展
學生開始撰寫實驗報告時,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甚至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這很正常。在撰寫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中,學生會設計出各種各樣的過程和方法,在相互比較中就可找到各自的差距,并在改進過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真正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借此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撰寫一次實驗報告,基本包含了一次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而完成實驗報告,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與實驗技能作為依托。要設計好每一次實驗,學生勢必會主動復習和了解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撰寫實驗報告過程中融會貫通。所以,多讓學生動手寫完整的實驗報告,是鞏固學科知識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新課程改革的熱點話題,而加強物理實驗設計能力培養,也是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在完成實驗任務的基礎上,提出實驗的改進、變通方法,對知識進行遷移,探討實驗的內涵和外延。教師放手讓學生動腦去探索,通過動腦逐步形成、發展自己的創造技能,讓學生處于一種主動探索知識的狀態,對他們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和科學方法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讓學生親手撰寫實驗報告可以把學生帶入到科學探索的情境中,讓他們親身探索知識,使自己成為發現者,長期訓練會使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四、激發創造動機
“思”源于“疑”,設“疑”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在他們感到迫切需要解決某個問題時開始的。因此,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有針對性的實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中。在課外的探索活動中,學生的思維不像在課堂上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充分地發揮想象力,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活動。
五、學生撰寫的實驗報告也是實驗教學反饋的主要途徑
篇5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演示實驗
物理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學生不容易接受。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結合知識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知識。演示實驗作為學生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受“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一認識論的一般規律所制約。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認識客觀規律,發展認知能力。
一、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
實驗教學是一種教學效果收益很好的教學手段。驗證性的演示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對基礎理論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實踐證明:許多理論單憑教師口頭描述,很難被學生理解和掌握,而借助實驗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紙盒燒開水的實驗:把一張A4復印紙放在酒精燈加熱的石棉網上,發現A4復印紙燃起來了。我問“現在我用A4復印紙折成一個紙盒,它可以放在石棉網上燒開水嗎?”學生的興趣紛紛被吸引起來。然后用一張A4復印紙折成一個紙盒,紙盒的四個角用回形針固定。放在鐵架臺上的石棉網上,再加入水,然后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會看到水沸騰后,紙盒并沒有被燒毀。從中悟出燃燒有兩個必要條件:有氧氣參與和可燃物達到燃點。
通過實驗,讓學生明白掌握知識應該以理論為依據,以實踐為準繩,科學地看待問題,樹立科學的學習態度。
二、演示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的窗口。初中學生學習物理時首先接觸到的實驗就是演示實驗。整個中學物理教材中貫穿著各種各樣的演示實驗。這些實驗大多數準備方便,操作簡單,而現象非常明顯,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學生也很感興趣。
因此,教師要上好物理課,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一定要重視演示實驗的開展,爭取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
例如,在學習浮力時,可以用一個垃圾袋和一根細鐵絲,制作一個簡易的孔明燈,然后用手把它放在酒精燈下加熱,漸漸地,可以發現垃圾袋里的熱空氣變得越來越多,外形變得越來越鼓,數分鐘后釋放垃圾袋,結果看到垃圾袋向教室的上方飛去。學生看到后,都會感覺很神奇。
通過教師親自動手演示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課的興趣。
三、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觀察、實驗和理論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觀察實驗才能發現新的物理現象,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
中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與物理學家探索物理世界的過程在認識上是相似的,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是引導學生獲取物理知識、培養科學探索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例如,我們在吹肥皂泡泡時,吹出的氣泡總是先上升再下降,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是我們吹出的肥皂泡內的氣體是人體所呼出的氣體,開始溫度較高,密度小于空氣故會上升。經過一段時間后溫度下降,密度增大,以致下降。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的綜合性,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在日常教學中只有經常正確的引導學生觀察,才能逐步的培養起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整體上把握學生實驗,加強理論思維的滲透和教學,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識,訓練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實驗思想方法及科學的探索創新能力。
四、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和創新能力
在教材中設計了很多有趣的課外小制作、小實驗。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些小實驗,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各種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和能力。
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異常活躍,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相關問題。通過小制作、小實驗活動,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得到了強化,因而記的就比較深刻、牢固。
例如,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以后,可布置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設計制作一個小孔成像的課外小實驗。又如,在學習了平面鏡以后,仍然可布置學生設計制作一個魔術箱的課外小實驗。然后再把學生的小作品拿到課堂中進行展示和評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動手的積極性,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課外實驗是課堂學習的補充,它不僅能鞏固和深化課內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演示實驗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訓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科書中實驗一般不能完全滿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教科書中有些演示實驗的實驗效果不一定都很好。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道參與對演示實驗的改進。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激發學生強烈的科學實踐愿望并付諸于行動,進而強化學生勇于進行科學探索和敢于改進前人科學實驗方案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重視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既注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又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許多的物理知識都是人們通過觀察和實驗,再經過認真的思索而概括出來的,因此物理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另一方面講,教師的演示實驗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成華、孫明明;探析充分發掘課程資源,放飛物理課堂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11年08期.
篇6
摘要:文章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初中物理實驗在新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可創設良好的物理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幫助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可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科學、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
關鍵詞 :物理實驗;初中物理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8-0040-02
初中物理就其內容來講主要是經典物理學中最基本、最簡單、與實際聯系最密切的部分,其主要概念、規律都是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物理實驗本身就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物理實驗在新課程教學實施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還有相當數量的學校領導和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在片面追求中考升學率的影響下,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科學素質及科學方法的訓練和培養,“黑板上種莊稼”、“課上講實驗,試前背實驗”的現象在物理教學中還廣泛存在。為此,認清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翻閱初中物理教材可以發現平均每一節都會有1~2個實驗;實驗探究過程的7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也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物理概念、規律和定律的認知途徑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進行觀察和實驗。在多數情況下,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了解物理規律,就是運用實驗的方法手段使某些物理現象再現,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再經過思維的加工,以形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教師經常通過觀察和實驗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更豐富、更生動、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質特征的感性認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實驗可以為學生學習物理創設有意義的真實情境,使學生能主動建構物理知識和發展能力。
學生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有很多可以觀察的物理現象;物理課標教材也是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編排新穎的,教材中的課內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都是經過專家們精心選擇、簡化和強化了的,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復性,它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物理知識的環境。學生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及課外實驗可以豐富感性認識,深化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和掌握新的物理知識,使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使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不斷地延伸和補充。例如,在學習音調、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的實驗時:拿出一把鋼尺,將它按在桌邊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然后再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以相同的幅度撥動鋼尺,聽它發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學生比較兩次發聲的異同和振動的快慢。通過實驗說明了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同時經過這個實驗學生理解了頻率的概念,認識了影響音調的因素。這個實驗不僅得出了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的結論,同時還引申了頻率的概念,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主動建構頻率概念。
二、物理實驗可創設良好的物理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力源泉,把物理實驗貫穿到各個教學環境中,自然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做實驗的機會,對完成物理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多具有生動形象、簡單易完成的特點,同時還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有一些實驗還能自制儀器完成,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思維敏捷,具有上進心和探索精神,對新增加的物理學科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好動、好勝是他們的天性,而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教材中的實驗恰好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培養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使物理實驗教學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另外,有關資料表明: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單靠聽覺一般只能記住15%左右;單靠視覺,從圖像獲得知識,只能記住25%左右;如果二者結合起來就可記住40%;如果學生能夠經常復述則可以記住60%;學生再經過實驗操作則可以記住75%,因此,物理實驗教學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了測量物質密度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提問:如何利用天平、量筒等儀器測量易溶于水的食鹽密度?學生聽了肯定很驚訝,食鹽放在水里就溶解了,怎么測呢?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學生仍用物理教材中給出的方法處理這個問題就有一定的困難了,因為食鹽的體積是很難測出來的,這時就需要學生打破常規,另外尋找辦法。學生首先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食鹽溶于水,用常規的方法就測不出食鹽的體積,他們這時候就會想到是否有一種溶液食鹽不溶于它呢?在實驗過程中,他們首先會用天平稱量待測食鹽的質量,接著可能會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先制成實驗飽和溶液,再根據食鹽不溶于食鹽的飽和溶液這一化學性質所測出的食鹽體積,從而計算出了食鹽的密度。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反復強調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砝碼的選擇,這樣不僅復習了天平的使用方法,還可以避免實驗儀器的損壞。在讓學生掌握實驗技能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打好了實驗的基礎。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從教師一提出問題就給學生帶來了很濃的學習興趣,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還培養了他們運用其他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從而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物理實驗可幫助學生從生活走進物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科本身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物理實驗也是如此。在初中階段,物理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在其中的物理規律,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或者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器具進行實驗,這可以從中啟發學生,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從而大大地加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讓他們對物理知識產生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使學習效果更加明顯。通過把所學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同生活結合起來,利用所學知識和實驗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通過探究物理規律,再將其應用到生活和生產實際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使之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且還能培養其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
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實驗時,可以通過儀器的介紹,引導學生思考可不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器具來代替實驗器具,而且應該怎么安全使用,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物理實驗不只是在學校實驗室,不只是專用儀器才可以完成,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器具也可以完成教材中的很多實驗,同時這也是實驗創新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打破學生的常規思維,培養學生突發奇想的創新思維,在實驗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和操作技能,讓學生有更多動手機會來學習物理知識。再者,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制造疑惑和問題,營造出強烈的問題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進行積極的探索活動,以促進其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如何讓學生體會到這個看不見、摸不到的大氣壓強就成了學生學習、理解大氣壓強的一大障礙,教師可以運用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覆杯實驗:在盛滿水的水杯上面覆蓋上硬紙片,并用手按住硬紙片慢慢倒轉,倒轉后移開按住硬紙片的手,水不會流出來,再向四面八方旋轉,水也不會流出來,這時,學生們就會感到十分驚訝:水為什么不會流出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就帶著疑問回顧實驗,進行探究。通過這個實驗就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這個實驗生動、形象地讓學生認識到大氣壓的存在,從而得出結論,并客觀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這時,教師提問,除了運用像實驗中那樣的水杯外,還能用其它實驗儀器來演示這個實驗嗎?學生進行討論回答。最后,教師拿出一個學生們天天喝的礦泉水瓶再次演示這個實驗,這時學生們將體會到物理實驗儀器無處不在,從而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進行實驗操作,啟發學生探索、制作簡單的實驗儀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物理實驗可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科學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愈演愈烈,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極大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綜合多學科的知識才能夠解決,雖然很復雜,但卻是學生所處的真實世界。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社會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和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因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關心世界、認識世界的習慣,以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當今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生存,“人文目標”的出現,不但可以把學生從單一的課本中拉回到他們的實際生活中,而且還可以在人文精神與自然學科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對自然界更加本質的認識,從而逐步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因此,教師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驗課題,適當地引入相關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等,在其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及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的意識。例如,在電學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在做實驗時,給學生們介紹一節干電池所帶來的污染及危害,以及回收利用的好處。在講聲學部分時,給學生講解噪聲污染的來源、危害及控制等,在這種教學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利用資源的意識,對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有積極的作用。
基于初中物理實驗在新課程教學中的意義,教師應重視并積極落實實驗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潘雪蓮.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大眾科技,2011,(10):213-215.
[2]胡衛平,孫枝蓮,劉建偉.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4.
[3]魏日升.中學物理教材教法與實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27-128.
[4]閻金鐸.中學物理教學概論(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6.
篇7
1轉變教學觀念
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驗證原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書本知識,更重要地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入手,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探求的狀態。
2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實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適的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啟迪其思維。利用驚奇實驗導入新課,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實驗導入方法。例如,“大氣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新課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雞蛋的實驗,這奇跡般的現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那么什么是大氣壓呢?在學生興趣被激發的情況下轉入新課教學。當學生明白大氣壓的概念后,為了加深印象,將一只玻璃杯灌滿水,用一張塑料卡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過來。問,當把手移開后,會產生什么現象?松手后學生驚訝不已。紛紛議論,大氣壓到底有多大?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抽去空氣的馬德堡半球示出,選兩個力氣最大的男同學來拉,結果用盡力氣也拉不開;當把進氣閥門打開后,一個人就很輕松地把兩半球拉開了。學生即驚奇又信服,對“大氣壓不但存在而且很大”的結論深信不疑。這樣通過實驗情景,提出問題。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動機和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給學生多動手實驗的機會
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動手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每次作實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懂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在電學實驗中,教師要反復強調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特點及“+”、“-”接線柱的接法,讓學生學會用歐姆定律正確估算量程,避免量程過大使測量值的誤差增大,又避免量程過小而燒壞儀表。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就能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的基礎,有了這種基礎,學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它電學實驗。例如探究電池的電壓,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的規律等,這樣通過實驗,不僅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做好課外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各種物理實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的過程中,思維異常活躍,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物理教學要教會學生知識,不僅要求學生學會,還要學生會學。創新是一種高層次的知識遷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維機會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求異創新的愿望,逐漸培養學生從全方位推測、假設和構思中“探視”答案以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往往給出實驗方案且方法單一,無探索性,不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筆者在教學中,以常
見實驗知識為出發點,進行引申,讓學生發掘其內涵和外延,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創新分析,利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各方案進行評價,選擇最佳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如測定鹽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m;②用量筒量出50ml鹽水;③把鹽水倒入燒杯中稱出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④求出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質量m;②倒入量筒中50ml鹽水;③稱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質量M;④求出密度ρ=。
比較兩種方案,方案二較佳。方案一中量筒中的鹽水倒入燒杯中質量減少了。玻璃對鹽水來說是浸潤的,一部分鹽水附著在量筒的筒壁上,沒有倒入燒杯中,導致誤差較大。這樣,讓學生去設計問題,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5建立實驗教學評價中的意識創新
篇8
進行小實驗過程中運用的原理都是相應的物理知識,因此進行小實驗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復習步驟,可以讓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綜合水平。課堂作業中也涉及小實驗,老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和參考書,選擇一些簡單、有趣又有代表性的小實驗讓初中生在課堂上去做,多給初中生制造一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學會自己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最后解決問題。老師應當要求初中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完成小實驗,老師要引導和監督學生,盡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實驗條件。物理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中將實驗完成,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并將實驗的過程、現象及結論編為一些題目,讓學生去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建立教學情境,喚起學習積極性
通過操作小實驗,可以充分喚起初中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初中生主動去學習物理。物理這門課程是有一定難度的,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初中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小實驗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實驗工具,從而了解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樣能提高初中生對學習物理的信心,使得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去學習,同時也加深了印象。
三、引導學生將物理與實際生活聯系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覺得物理課是比較難理解和乏味的,然而課堂小實驗可以有效地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得學生感受到物理的生動有趣,對實際生活是有幫助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自制調光燈、研究自行車結構等實驗,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學習好物理是非常有作用的,喚起學生對學好物理的決心。
四、提高和培養初中生的創造能力
篇9
針對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嘗試作圖法來解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通過幾個實例來解釋。
一、作圖彌補教學不足
【問題】關于凸透鏡成像的教學。以往教學設計是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但是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困難。原因除了數學基礎不夠,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觀察在光屏上成像不清晰,學生難理解或難觀察到最清晰的像是什么,這樣就無法清楚像距在哪里。
【對策】彌補實驗觀察的不嚴密,克服無關變量的干擾。單靠實驗不一定能得出精確結論,凸透鏡成像實驗需要觀察到在光屏上出現的清晰的像,然而師生觀察的只能是一個大概,這樣要學生得出物距與像距關系的規律,肯定存在誤差。因此,課堂設計靠實驗得出物距與像距關系是不妥的,初中物理實驗還是要以驗證為主。
■
即要得到成像規律,筆者指導學生進行如圖一的作圖分析,從甲、乙、丙、丁、戊五種情形分析燭焰AB分別成像的結果,然后再實驗,學生才會有的放矢。
二、作圖解釋模糊現象
【問題】使用量筒時,俯視的讀數大于實際值嗎?教材的圖中出現俯視與仰視的錯誤讀法,但沒有告訴俯視與仰視讀數是偏大還是偏小。
【對策】建議通過如下例題作圖分析來對比解釋:一裝有30毫升水的量筒,如果用俯視方法去讀,則讀數大于還是小于實際值?
分析:正確的方法(如圖甲):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即眼睛a點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b點水平連線,a點與b點連線與刻度面相交于c點,為正確的讀數30毫升,即為實際值;如果用俯視方法(如圖乙):a點與b點連線與刻度面相交于c點,則為錯誤的讀數大于30毫升。因此得出結論:用俯視方法去讀,則讀數大于實際值。
三、作圖解決實際疑難
【問題】測電筆測零線氖管會發光嗎?家庭電路在開關閉合后,測電筆測火線氖管會發光,測零線不會發光;而當零線斷開后,測電筆測火線氖管會發光,測零線會發光。學生對此感到很奇怪。
【對策】通過等效圖的做法,讓學生明白電路圖圖1是正常的家用電路圖,圖2是零線斷的家用電路圖。
■
開關閉合后,當測電筆測正常家用電路(圖1)的零線時,電路圖為圖3,測電筆被零線短路而氖管不會發光;測電筆測火線時,電路圖可為圖4,測電筆與電燈并聯,因此氖管會發光。
■
■
而當零線斷路時,測電筆測火線,電路圖為圖5,火線上的電流通過火線――測電筆――人體――大地形成閉合回路,故電筆氖管發光,此時燈不亮;測電筆測零線,電路圖為圖6,火線上的電流通過燈――零線――測電筆――人體――大地形成閉合回路,故電筆氖管發光,此時由于測電筆電阻大而燈不亮。這樣,通過等效圖的做法,清晰地進行比較,學生則容易明白實驗的基本原理。
篇10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73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無論是物理概念還是規律的發現,都是以實驗事實為基礎分析總結出來的。實驗是物理學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方法,物理教學若離開了實驗,就顯得格外無趣、枯燥。近年來,實驗教學越來越得到重視。縱觀各地中考發現,中學物理實驗不再只是知識的考查,實操也逐漸納入其中。
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實驗教學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環節。如何發揮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簡要談談。
一、做好課堂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近期中央一臺播出的《加油向未來》大型科學實驗節目,連自己家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十分期待和喜愛,讓筆者深深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以及令人震撼的實驗。教師通過演示簡單的實驗,例如:漏斗吸乒乓球、硬幣浮起來了、碘的升華和凝華等實驗,能把抽象的物理理論變得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二、注重分組探究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新課標改革后,一方面要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科學興趣,提供科學素養;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技能,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探究性實驗,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同時,能讓學生通過參與發現規律的活動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探究性實驗大多要分組進行,例如:凸透鏡成像實驗、壓力的作用效果及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關系等實驗,在實驗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探尋規律,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三、開發課外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
課外實驗主要是一些利用生活中簡易的材料完成的小實驗,例如:慣性、浮力、液體壓強等實驗,材料簡單,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設計實驗步驟簡單,中學生可獨立完成。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完成實驗,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探究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探索和創造能力,激發創新靈感,更能獲得成功的快樂。課外實驗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拉近物理科學與生活的距離,感受到科學與生活的關系,更好地在生活中發現科學、運用科學。
四、加強實驗宣傳,轉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方法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教師仍然注重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設計新的實驗教學方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發現中學習、在創新中學習、在快樂中學好物理。
加強實驗教學的宣傳,可以從多方面出發,常見有報刊雜志的宣傳。在多媒體時代,電視網絡的宣傳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現在熱播的《加油向未來》《是真的嗎》等科技節目。在平時教學中,各教育部門可以開展各類實驗競賽,不僅有學生參加的,教師參與也很重要。例如,現在經常開展的此類活動有: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教師創新實驗大賽、教師實驗微課制作大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