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編程專業培訓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5: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控編程專業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控編程專業培訓

篇1

【關鍵詞】多軸加工 技能等級證書 技術能手 藍領層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76-02

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的操作工短缺多達60萬。特別是北京、上海和南方較發達地區,對數控應用人才更是求賢若渴,許多企業紛紛高薪聘請數控專業人才。面對當前職場對數控技能人才需求的現狀,職業學校無論從培養人才的角度還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都沒有理由不去培養數控技能型人才,大量職業學校開設數控專業也是水到渠成、大勢所趨的事情。但幾乎沒有幾所培訓機構開設數控多軸加工的培訓這樣的培訓課程。如何在學校當中開展培訓是急需攻關和探究的問題。而技工學校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主力軍,如何培養數控多軸加工的高技能人才也是長期要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如何實施和培訓以及教學方法上更應值得思考。

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加速調整,國內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提高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已成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建設與發展的中心任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必然,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其技術和裝備水平,為發展高新技術及實現產業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礎條件。

目前二軸和三軸的數控技術的研究和教學都處在比較成熟的階段。而四軸、五軸等多軸數控技術的教學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原因是:(1)成本高,場地大。(2)對參加教學和培訓的教師或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要求非常高。(3)目前,國內對多軸數控技術的教學還不是很多或者說還不是很系統和規范。特別是目前國內的大型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數控多軸加工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依靠外企或國外的設備提供者提供的培訓。

筆者針對上海目前的數控培訓,特別是多軸以上的培訓作了一些調查。主要是在一些有較高知名度和國家級重點學校以及一些大型企業進行調查。具體調研的學校有:大眾工業技術學校、工業技術學院、第二工業大學、石化工業技術學校、李斌技師學院等。企業:上海汽車制造廠、上海煙草機械廠、上海機床廠等。

一 數控專業培訓的現狀分析

1.數控專業的學歷教育

學歷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學、高職、中職等教育機構中,針對數控方面的專業主要有機床數控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機械制造工藝設備等。而這些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數控工藝與編程、數控機床原理以及相關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AD/CAM、UG)等。

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一般包括:金工實習、電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計算機上機實習、數控編程實習、數控機床加工實訓、CAD/CAM應用軟件實訓、畢業設計等。我國機械、機電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近幾年雖有所改進,但仍相當陳舊。學生所學知識并不是用人企業所需要的,而用人企業所需要的課程學生又沒有學習。例如,機械專業的金屬切削機床、機械設計、機械零件課程,至今仍在講授傳統的“三箱”和齒輪設計。而數控機床已廣泛采用滾珠絲杠、滾動導軌、換刀機械手和伺服系統,“三箱”和齒輪已降為次要位置。又如,機械專業開設的金屬切削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學,目前仍然是講授傳統刀具和傳統加工工藝。而在數控加工上,一次裝夾,即可完成粗精加工。因此,數控加工的刀具和工藝不同于傳統刀具和工藝。又如,機械專業學生的金工實習,其主要內容至今仍集中在傳統的車、銑、刨、鉗操作方面,而企業急需的數控機床的操作、編程、維修的培訓,因無實驗條件,只能依靠講授理論,效果很差。

在數控培訓方面,很多學校把實訓重點放在數控機床操作方面。事實上,作為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數控機床操作非常簡單。用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數控加工工藝(如工藝路線選擇、刀具選擇、切削用量設置等)、模具設計、CAD/CAM與數控自動編程、數控機床機電設計與聯調技術、數控機床的維護維修等專業“工程素質”。這些專業知識的獲得,不是靠課堂的灌輸,而是要對學生“真刀真槍”地長期實訓。各學校由于受到實訓條件、經費投入和師資力量的限制,這方面的培訓還遠遠不夠,導致學校所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用人企業的需求。

2.數控技術培訓班

目前數控專業的畢業生在數量和其他方面很難完全滿足社會的需要,有關學校在所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授權后,開展了中短期(時間從1周至3個月不等)的數控機床操作、數控編程和CAD/CAM應用軟件等方面的培訓班,并配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者,更容易取得用人單位的信賴。

參加這種培訓的對象,大部分是有關企業組織的在崗職工,目的是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和對新技術的應用技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也有準備求職或跳槽的人員,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從這些參加培訓的人員結構上不難發現,他們主要是為今后能更好地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是為了能在以后不被企業所淘汰。而數控加工的高端人才的培訓就很少,也沒有相應的學校或單位有這樣的培訓。

3.學校或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數控技術在近幾年的廣泛應用,引起了社會對數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時造成數控師資,特別是同時具備相當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數控師資隊伍嚴重不足。基本上每個學校的數控教學師資隊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數和知識結構的缺乏。

目前,各級職校的師資隊伍的技術素質普遍偏低,學歷水平偏低。據統計,我國高職教師中具有碩士學歷以上的高職教師比例只有7%。現在各學校的數控教師主要是從各高校機械或機電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這些教師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講授數控專業的理論課沒有問題。但由于數控技術專業是一種新專業,能夠承擔數控教學工作的“雙師(教師、工程師)型”教師很少。特別是能承擔數控多軸加工的教學、實訓指導工作的老師就更少了。

為了盡快提高高職、高專數控教育教師的工程素質,希望由教育部組織,委托有能力的單位來承辦“機械工程領域(現代數控技術方向)骨干師資工程碩士班”,以彌補這類人才的嚴重不足。

4.數控實訓設備條件嚴重不足

前幾年,各學校對數控技術所歸屬的機械、機電專業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各學校的數控實驗室的數控培訓設備非常有限。近年來,由于數控人才的需求推動,各校均建有不同規模的數控實訓基地,有的是規模大、設備種類多的實訓中心,也有設備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的實驗室。但在數控多軸(四軸、五軸)的設備上的投入就相對較少了。一方面,這些設備主要依賴進口,成本較高;另一方面,這些設備如引進后還要組織人員去國外進行培訓,企業或學校花了人力和財力還缺少這方面的人才。

而數控多軸加工的教學和培訓,需要有一定的數控專業知識、數控專業英語、編程軟件的應用等,又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因為多軸數控加工過程中的工藝、加工的刀具等,要應用編程軟件自動編程。

二 對策

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多軸加工的數控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只能熟練操作數控機床的“藍領層”人才的比例將逐漸下降,而具備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動手能力,熟練掌握和應用CAD/CAM、MasterCAM、Pro-Engineer、UG等自動編程技術,具有一定的數控設備維護維修技能的人才需求將會日益旺盛。

第一,在如何進行數控教學方面,應從目前的教學對象上加以調整,如在大學、高職等院校進行相關專業的教學,進行一些有關多軸數控技術的理論教學,因為大學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專業知識也比較扎實。在這些學生中開設這類課程既彌補了目前這類專業教學內容上的單一化,又為社會和企業增加新的技術能手。

第二,在教學培訓中也應該從目前的數控基礎教學中,增加數控多軸加工的高技能人才的培訓。

第三,在多軸數控加工技術的教學上應從以下方面著手:(1)在數控專業的編程能力上,加強自動化編程及編程軟件的應用。(2)特別是模具專業更應注重零件的造型設計與加工,這就更應從數控多軸加工培訓方面著手。(3)整合現有的資源,充分利用各個學校和大型企業現有的設備。(4)也可利用目前發達的網絡進行網絡教學。(5)應盡量聯合大型企業進行產學教研的合作。(6)在軟件方面應注重老師的能力培養和實踐教學的能力,特別是在數控多軸的教學上更應該加強編程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第四,還應該有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大力協助。即在教學經費上、設備上、教學軟件等,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曉鳴、劉奇珍.多軸加工數控仿真模擬技術應用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2(7):10~14

篇2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專業成長;探索

2010年年底,在上海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上,袁貴仁部長特別強調“要切實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這是因為“當前職業學校教師存在‘數量不足、素質不高、保障不力’等突出問題,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緊缺”。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僅是教師隊伍建設本身的問題,它是關系到我國整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從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角度,做一點探討性研究。

一、從低起點做起,向高標準靠近

2010年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32299人,教職工1510人,其中專任教師986人,生師比1:21.2,當年底首批由各校申報、省教育廳認定的“雙師型”教師321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2%,據統計,這些認定的雙師型教師絕大部分是由文化課教師通過培訓、考證、進修改成專業課教師的。如筆者所在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職高,專業課教師隊伍的先天不足和所有的職業學校一樣。2000年前,學校很多專業課都是由文化課老師現學現賣的。后來,學校規模逐步擴大,開設機電電子類、計算機與財會類、現代服務業類等三個類別、10個專業,但新進的專業課老師不足20個人,很多文化課老師通過培訓學習承擔了專業、實習、實訓課的任務,教學質量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老師每年在市級以上教學業務比賽中獲獎40多人次。學校的這個發展過程給了我們以下幾個方面的啟示。

1、中等專業技能不是高不可攀。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個定位很明確,中職學生學習的不是高能動作,也不是高新技術,中職課本里的專業技能也只是普通的技能或者是基本技能,其專業性不是高不可攀。中職學校的大部分教師經過努力掌握這些技能并不是太難,然后承擔相關專業的教學,是可以勝任的。在中職學校里,我們不能用“掌握高新技術”這樣的時髦名詞把老師們嚇到。建國初期,小學文化的很多工人都能成為技術能手;現代社會,具有本科文化的老師學學電子安裝、焊接技術、PS軟件、服務技能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本校原數學系畢業的韓老師,畢業后即從事電工電子專業課教學, 2003年學校開設數控專業后,由于專業課老師奇缺,引不進來,于是韓老師在自學的同時,利用寒暑假積極參加專業培訓,2005年參加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教師培訓班學習,2006年在大連機床廠參加數控車床培訓,2007年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培訓,2008年參加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教師技師培訓,2009年參加全省數控銑技師培訓,2010年參加模具專業培訓,先后擔任《車工工藝》、《數控車削編程與技能訓練》、《數控銑削編程與技能訓練》、《CAXA軟件應用》等多門數控專業課的教學,獲得了數控車、數控銑兩上專業的技師等級證書和電工、模具兩個專業的高級工證書,連年培養學生都獲得了省市級技能大賽獎項,畢業生技能出眾,技能鑒定獲證率100%,優良率95%,就業率100%,所帶的課被學生、家長和同行們認為是全市最受歡迎的專業課。據統計,在2010年首批認定的全市321位雙師型教師中,有179位屬于此種類型的。

2、“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開始不要太高。“雙師型”教師其階段性標準是有變化的。職業學校可根據自己的現有師資情況,讓一部分教師從最容易的專業技能學起,熟練掌握一項專業技能,又能熟悉相關理論或原理,能給學生做示范,具有這種“初級水平”的老師,學校就可以認定為“雙師型”教師。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讓教師看到自己技能具有提高的基礎和希望,給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一個“階梯型”道路,這是中職學校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最實際、最有效的一個途徑。如本校劉老師鑒于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奇缺,他主動請纓擔任普車和數控車的實操教學任務,在短短的四年內,通過自學、培訓和進修,一年一項技能,一項一個臺階,他獲得了兩個技師證書和一個高級工證書。在2010年首批認定的雙師型教師中,把技能獲證作為標準之一,就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從實際出發的舉措之一。

3、“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能脫離實際。我們進行了多少年的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但最終能到中職學校任教的專業課教師微乎其微,直到目前“數量不足”仍然排在第一。當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據資料統計,本市的一所國家級重點職高,116位校本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已經占到了40%,這個數據是可喜的。40%的“雙師型”教師中,其中調進的占不到10%,其余的都是學校自己培養的,其專業技能也不亞于調進的。如2011年本市公開招聘專業課教師,中職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崗位、市場營銷崗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崗位、數控加工技術崗位因報名人數不足1:3,導致崗位取消。專業課教師進不來,教學怎么辦?中職學校的發展實踐證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重點還在于內部挖潛,先解決“數量不足”的問題,后解決“素質不高”的問題。

學校現有的文化課教師,“不太專業”的“專業課”教師,能否通過培訓、鍛煉改造成合格的專業課教師,然后再成為符合標準的“雙師型”教師,這是當前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整合培養渠道 搭建提高平臺

2007年,國家出臺了中職學校萬名骨干教師培訓政策,幾年來,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職學校現有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水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具體到每一所中職學校,參訓教師有限,很難滿足“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發展目標。根據我們學校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針對專業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的需求,我認為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應該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暢通實踐渠道。目前我們在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培訓渠道已經暢通。國培、省培、校培計劃,上下貫通,練成一線,專業對口,專項經費,監督考核到位。但在專業課教師的實踐問題上一直解決得不好,原因是學校沒有真正的各專業實習基地,而社會企業、工廠又不能真正的提供崗位給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實習,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得不到很好的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發展職業教育,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可是,誰來調動?怎樣調動?這些問題不明確,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實習的渠道就很難暢通。如果我們的中職專業課教師每隔兩年就能到社會企業里鍛煉3個月或5個月,讓他們的技能能夠得到鞏固,感受現代企業的工作氣氛、接受現代企業技能的實踐檢驗,他們再回到學校車間里教學生,其教學效果一定會更好。校培的“雙師型”教師,其突出的弱項就是實踐能力,因為學校沒有實踐工廠,絕大多數學校的條件達不到要求。如社會企業能融進職業教育,應該是一個雙贏,可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事情,很長時間了,還是做不到。

2、加大培訓力度。中職學校到底需要多少“雙師型”教師?多少專業課教師?按照安徽省2010年中職在校生96.3萬人算,專業課教師的數字也是龐大的。就本市而言,每年的國培計劃不到10個人,國家級重點就有4所,杯水車薪,和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需要提高的實際需求相差較大。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多層次培訓,多渠道培訓,多形式培訓;二是抓住專業培訓,抓牢質量培訓,抓死數量培訓。加大培訓力度,可以把培訓和評優、評先結合起來,可以把培訓和評職、提拔結合起來,可以把培訓和事業單位考核和績效工資結合起來。從學校發展和個人發展看,培訓是學校建設專業課教師隊伍的出路,也是中職學校全體教師的出路。

3、為“雙師型”教師專業成長搭建立交橋。袁貴仁部長曾經強調,要落實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有計劃的組織教師深入企業生產服務一線觀摩、考察和學習。要依托相關高等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要通過國家和省分級組織實施的方式,大規模開展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培養一大批“雙師型”教師,全面提高教師素質。袁部長的這番話語重心長。給專業課教師搭建提高、成長的學習立交橋,是中職學校的一個“硬任務”,實施得好,專業課教師就成長得快,實施得不好,教師隊伍建設就會受到影響。

走出去進修,請進來指導,拜師傅學藝,進工廠鍛煉,只要有利于專業課教師學習提高,學校就應該創造條件,全力支持,積極引導,創建學習立交平臺,讓專業課教師在學習提高方面四通八達,哪條路都能走得通、學得到就走哪條。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一本難念的“經”。增加數量,既受編制限制,又受渠道限制;提高質量,既受培訓條件限制,又受評聘使用限制。現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探索在職業學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同樣提出以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和政策機制為抓手,逐步形成培養與培訓并舉,理論進修和企業實踐并重,編制標準、任職資格與職務評聘相配套,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為充實教師數量、提高隊伍素質、優化隊伍結構創設制度環境。還要以創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政策機制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建設為保障,以教師隊伍數量補充和能力提高為重點,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完善職教師資的考核、評價和晉升制度,從用人標準、職稱評定等方面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這個導向功能如果發揮得好,將有利于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安徽職成教網

篇3

關鍵詞: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提高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水平迅速提高,科學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科學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我國機械加工行業之中,數控加工技術就是這些科學技術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并且隨著我國政府對機械制造產業的大力支持,導致機械數控加工技術在機械制造產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分析了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解決措施。

一、對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認識

全面了解數控技術是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基礎,數控加工技術打破了我國傳統加工技術的約束,我國目前的機械數控加工技術一般是利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和軟件相互配合來加工復雜的型面。機械數控加工技術能夠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還能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使我國當下的工業機械自動化水平迅速提高。

二、我國當下機械數控加工技術出現的問題

1.人為因素引起的問題

從時間上看,我國當前的機械數控技工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由于我國的機械數控加工技術已經在機械加工領域得到廣泛推廣。但是由于人為因素會導致部分機械數控加工設備陳舊,為了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定期對機械數控加工設備進行檢查工作,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保證處在使用中的機械加工設備能夠滿足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使用要求,保證機械加工產品的質量。

2.換刀問題

換刀方法具有簡單容易操作的特點,能夠提高機械數控加工的效率,保證加工產品的質量合格。換刀時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需要注意布置好走刀線路、刀具的擺放位置和刀具的更換順序,從而做到良好的控制換刀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防止其對機械數控加工過程產生負面影響,促進機械數控加工產品制造效率的提高。

3.機械程序編寫存在的問題

機械數控加工設備的程序編寫質量是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效率的前提,我們要從編程人員操作水平、技術培訓和實用性的角度進行機械程序的編寫工作。要保證編程人員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術,能夠完全掌握數控機床包括隱藏功能在內的所有指令,相關管理人員就需要了解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并進行相關培訓,保證技術人員的水平能夠進行實際操作,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的實用技術來進行機械程序編寫工作,提高機械數控加工的質量。

三、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方法

1.對加工流程進行科學化管理

機械數控機床對比傳統機床來講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如果采用傳統機床的管理方法對機械數控加工機床進行管理,就有可能對機械數控加工機床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該對機械數控機床采取適宜的管理方法對其進行管理,主要是通過集中式管理方法或者計算機集中式對其進行集中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計算機集中式管理師最好的選擇,下文主要對計算機集中管理式做主要介紹,計算機集中管理式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控機床作業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實時對信息實現共享,從而使技術人員可以實現網上辦公交流,并且可以實現隨時辦公,節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可以對物流線路進行有效的優化,從而實現整體企業生產效益和人員配置的整體優化提升。

2.應該定期對專業人才進行培訓

任何一項任務的完成都需要人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對于機械數控機床加工來說也是一樣,人才是任何一個企業的核心,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此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重視對人才的培訓,而在機械數控機床加工中,不論是機械數控機床電腦編程還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過程中,工作人員如果沒有進行專業培訓是很難勝任這項工作的,并且如果工作人員的技術素養達不到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也是難以得到保障的,同時還有可能因為誤操作而導致設備損壞等情況的發生,降低設備使用壽命,上述所有情況都要求機械數控機床這個行業中必須重視對機械數控機床專業人才的職業素養培訓,通過高薪聘請專業人才等手段,對工作人員的加工技術進行技術指導,加強人才培訓力度,從而保證人才質量,提高施工技術,進而保證產品質量,使企業能夠穩健發展。

3.合理選擇進行切削的刀具

除了提出了以上兩點改進措施外,合適的切削刀具能夠對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產生重要影響,我國當下的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正向著高速化、高剛性化和大功率化發展,由于這種發展趨勢,就對機械數控加工設備的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切削刀具必須在不損害自身性能的前提下進行高強度的切削加工作業。根據這個要求要進行切削刀具的選擇,可以采用硬質合金材料作為切削刀具的制作材料,如果在經濟條件和物質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則可以盡可能選用更為堅固、耐磨的刀片,例如陶瓷刀片、立方氮化硼刀片,進而為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提供更好地保證。

在進行切削刀具的選擇時,還需要注意針對數控加工的方式來選擇合適的刀具,例如球頭型刀具則不是適用于所有數控加工技術,球頭型刀具頂部切削速度低,通常把刀具的切削行間距調小以適用于精密的數控加工技術,相對應球頭型刀具有機械數控加工效率低下的弊端。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需要根據實際操作的機械加工技術來進行切削刀具的選擇。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在實際的機械數控加工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機械數控加工技術來進行各種部件的加工,雖然在使用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相應問題,但是相關部門已經加大了對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力度,相信通過對出現問題進行科學地研究后我國科學家會研究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結合管理部門科學的管理辦法,會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使用效率,促進機械加工產品質量的提高,進一步促進機械加工產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鐵路機電學校)

參考文獻:

[1] 祝成峰.論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策略[J].機電信息,2012,27:104-105.

[2] 張志輝.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5:50.

[3] 蔡志蘭.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策略[J].科技風,2014,09:244.

[4] 李剛.論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9:46.

篇4

關鍵字:就業導向 數控 實訓教學

本文從培養企業實際需要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出發,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向導、就業為導向,以實際任務為載體,以項目驅動實訓內容,采用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將產品加工引入到實訓過程中,構建"基于就業導向"的實訓模式。實現了數控教學與數控崗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基本措施

1、調整教學計劃,整合課程結構

專業教育教學計劃的制訂應突出從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轉變的理念,貫徹“學以致用”的基本原則,使整個教學計劃適應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要根據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趨勢,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向用人單位了解、調查各種職業崗位對知識結構的實際要求,明確各種知識所占的比例,重點開設幾門能反映該專業特色并符合實際需要的核心課程,以此來構建整體優化的課程體系。要著力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同時,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應保持其必要的連續性,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由少到多、由入門到提高,要以學生的動手操作為重心,把著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上,從學生一入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實踐訓練,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保持必要的連續性。在課程結構調整上,充分體現以專業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踐活動為紐帶的指導思想。為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積極實施整合課程結構,對一些相互之間有聯系又有重復內容的課程進行有機的整合,破除原有課程之間的壁壘與界限,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對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裁減重組,進行知識與技能的綜合。

對于數控專業而言,教學計劃的制訂應始終圍繞對學生利用數控機床進行有關數控加工的能力的培養這個最終目標,通常數控加工的過程具體又要牽涉到識圖、造型、加工工藝、編程等幾個方面,可見,數控專業的核心課程應包括機械制圖、數控機床、金屬切削原理以及造型、編程的相關軟件如Pro/E、UG、Mastercam、Cimatron等,而傳統機械專業的一些課程如機械基礎、鉗工工藝、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工程力學、公差與配合等等課程的課時量可以適當減少。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學生學習數控專業核心課程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學生進行數控機床實際操作的時間。

2、建立完善的校內實訓場所

校內實訓場所的建設是數控專業建設的基礎和啟動點,應重點投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畢業前短短幾個月的校外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來實現。一般來說,校外實習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運作、生產的組織以及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從職前的見習等等。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設備管理較嚴格,特別是一些高、精、尖的設備,如數控機床,不可能一下子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因此,學生真正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還得靠學校內部的實訓場所。加強校內實習場所的建設是營造良好實踐環境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保證。校內實訓場所可以營造良好的技術操作氛圍,使學生可以在比較從容的環境中主動操作,學習掌握有關設備的操作并進行反復的練習。當然,校內實習場所的建立要盡量貼近實際生產,要有明確的定位,要根據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更新相關設備,改善實習條件,以便使學生在踏上就業崗位時就能具備較熟練的實踐技能。

3、構建“基于就業”的實訓模式

所謂“基于就業”的實訓模式,就是讓學生在具體生產實踐的環境中,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身經歷數控加工每一個環節,進一步掌握、領會數控加工的基本步驟、一般處理方法、需注意的事項等等,從而形成對數控加工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其具體操作思路為:先由指導教師提出具體的任務,并對任務進行分析,將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每項小任務還可以拆分為更具體的操作單元。任務分解要說明學生應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在訓練的方法上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起指導和組織者的作用。如針對某一壓鑄模的數控加工,我們通常可以把任務分成產品設計、模具型腔設計、澆道設計、脫模頂出機構、復位機構、數控編程、機床操作等若干個小任務,每個小任務落實到不同的學生小組來完成。

近三年來,我校數控專業在進行數控課程教學的同時,利用學校的數控加工中心,承擔了相當數量的數控加工任務,使整個數控課程的教學過程完全貼近生產實際,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生動,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基于就業”的實訓模式是提高數控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的客觀需要,有助于學生實實在在地掌握一技之長。同時,也有助于學校與企業的進一步合作。

二、實踐教學出現的問題

我校在實踐教學中已取得一定的經驗,但是隨著數控行業結構性的調整和職業教育實訓力度的加大,目前實踐教學出現了以下問題。

1、實訓設備、場地不足

近年來學生數量猛增,校內生產實習的場所狹小,實習實訓設備不足,生均儀器設備值不高。這樣,學生實習中動手機會少,直接影響了學生技能的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與企業的實際上崗需求仍有較大距離。

2、師資隊伍建設滯后

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學生規模快速發展的需要,雙師型教師匱乏。專業教師不足,特別是具有生產經驗的專業教師更是缺乏。部分專業教師對生產服務一線的經營管理、勞動組織、技術工藝等專業知識了解不夠,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不強,很難適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問題解決方案

1、校企合作,訂單辦學

訂單式辦學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它既滿足了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又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實現零距離上崗,為學生的綜合實習提供場所。

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冠名班的形式,爭取企業在辦學條件、專業建設等方面給學校更多的支持,進行訂單式辦學。如匯縱模塑公司在學校投資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為數控紡織專業提供了三臺加工中心。

2、積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質、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職業技能、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數控專業現代化建設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根本保證。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是通過指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這一互動過程逐步形成的。由于現存教學體系的客觀原因,許多專業教師是直接從高等學校出來的,一般沒有企業生產第一線的任職經驗,而本身的專業技能也可想而知。職業教育特性要求職業學校專業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備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校要改變教師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動手能力的現狀,應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接受模擬生產經營和從事生產工藝的訓練,使他們逐步向“雙師”型教師轉變。近年來,我校數控專業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專業進修,迄今為止,已有7名教師參加了由清華大學、江蘇大學等高校以及相關企業組織的專業培訓,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有力地保證了我校數控專業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在另一方面,我們也積極聘請在企業生產第一線工作的既有實踐經驗又懂理論知識的技術人員擔任教師顧問,幫助教師解決具體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實際問題。

四、結束語

構建“以能力為本位、應用為主旨”的數控實踐教學體系,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目標。同時,這種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企業、迅速頂崗,基本實現“零過渡”,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應。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維修電工;項目教學法;實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職業技能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深受企業歡迎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是當前眾多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各學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有的專業實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有的專業實行了模塊式教學,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于涉及專業知識多、技能范圍廣、實踐經驗要求高的維修電工專業,我們認為采用項目教學法最適宜。

一、維修電工專業實施項目教學的條件分析

1、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特性適合開展項目教學。維修電工專業具有專業知識多(例如高級維修電工知識點主要有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交直流調速、計算機基礎知識、特種電機、數控系統與數控機床等)、技能范圍廣(如電子線路設計與安裝調試、晶閘管可控整流電路安裝調試、復雜機械設備電氣控制系統故障檢修、PLC編程、變頻器操作等)的特點,它既不能采用理論與實際相分離的舊式教學,也不適宜采用所有理論和所有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而采用在項目的實施中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的項目教學是最適宜的。

2、實訓設備的要求。項目教學法是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過程進行的教學。設備的分組率要高,教學設備數量需求較大。我校對項目式教學非常支持,新建了電工電子電力拖動實訓室、數控技術實訓室、工業自動控制實訓室、機床電氣控制實訓室等實訓場所,實訓設備可達到3-5人一組,為項目教學的開展創造了條件。

3、對教師提出了新的高要求。項目教學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要求教師既能上理論課又能指導學生實際操作,要善于結合實踐進行理論講解。教師既要投入更多的備課時間,熟悉教學內容,整合并設計項目內容,又要熟悉教學設備。項目教學其核心追求不再是簡單地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去掌握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是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

二、實施項目式教學的具體做法

在實施項目教學過程中,項目的設立非常重要,要在各個教學項目中將知識點與能力目標緊密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既不能把維修電工技能訓練課題照抄照搬,也不能脫離維修電工技能訓練課題而任意設定,要結合本校的實訓設備及師資情況,且符合國家職業標準。我的具體做法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實訓項目手冊,把整個課程根據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要求分成了十個項目,每個項目包含了高級維修電工必須掌握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1)模擬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2)數字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3)晶閘管直流調速系統的調試及故障排除;(4)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系統的安裝與調試;(5)B2012A型龍門刨床電氣控制系統故障檢修;(6)X6132型萬能銑床大修工藝編制;(7)用PLC改造C460臥式車床電氣控制系統;(8)PLC控制交通燈的設計、安裝與調試;(9)用變頻器改造雙速電機控制系統;(10)用PLC、變頻器實現自動變速送料裝車控制。整個教學過程都在相應實訓室進行,每個項目按照班級人數的不同分為若干組,每組人數在3-5人之間。

三、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效果

1、項目教學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項目教學中的各個項目都來自于工程實際,該教學重視過程,體現了從做中學,整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是體驗、領悟的過程,也是學習、提高的過程。學生在解決各個項目的過程中,真正地培養了技能,鍛煉了動手能力。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不再是負擔,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項目教學中,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去完成設計方案、實施計劃,自己去查閱資料,教學實施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生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充分開拓自己的思維,對每個課題的設計都能融入自己的觀點,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動了起來,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3、便于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項目教學中我們建立了嚴格的考核機制,從任務的接受到學習紀律,從實施的過程到最后的完成,我們都要進行考核,達到標準的學員方可參加高級職業資格鑒定,使學生在學習中處處感到有壓力,時時感到有動力,形成了一個“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4、有助于教師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提高。在設計項目教學時,教師除了要投入更多的備課時間,還要對教學設備和教具非常熟悉,既要理論上精通更要實踐上過硬,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狀況,否則在規定的時間內就無法完成項目教學。教師隨時要解決學生的那些隨時隨地冒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項目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的教學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環節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維修電工培訓實施項目教學不僅可行,而且能夠充分發揮項目教學法的優勢,使教學更加貼近企業崗位的需求,對培養合格的高技能電氣人才可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篇6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work of PLC program designer certification on undergraduates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method, training content and practice link, etc.

關鍵詞: PLC;程序設計師;職業資格認證

Key words: PLC;program designer;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3-0305-02

————————————

基金項目:江蘇省大型工程裝備檢測與控制重點建設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編號JSKLEDC201204);青島農業大學實驗技術研究項目(SYKT12-01,SYKT10-15)。

作者簡介:張還(1974-),男,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氣控制與PLC。

0 引言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作為一種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特殊的工業控制計算機,它集3C(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技術于一體,被譽為現代工業生產自動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學習和掌握PLC應用技術已經成為工科專業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緊迫任務。我校為普通高等院校,筆者所在的機電工程學院設置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兩個電氣類專業開設有《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理論課、實驗課(理論課外單獨開課)和課程設計等課程,目的是通過這門實用技術類專業課程系統、深入和多層次地學習與實踐,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應用型的復合人才。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積累了許多的教學經驗。但客觀地講,在教學過程中和對外考察部分院校時也發現,我們學院培養的學生雖然理論知識掌握的較扎實、程序開發設計能力較強,但實踐動手能力、工程實際項目設計開發水平與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相比似乎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不少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從事的是電氣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的維護保養和設計工作,回母校時也反映了他們在系統和設備調試維護及設計開發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和欠缺。(PLC)控制系統設計師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第七批新職業,是指從事可編程序控制器選型、編程,并對應用系統進行設計、集成和運行管理的人員。這種有效的職業資格認證或職業技能教育作為全日制學歷教育一種有益的補充和擴展,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將來的專業技術工作。自2008年開始我院連續對電氣類專業學生進行了PLC程序設計師的認證培訓工作。

1 培訓工作遵循的原則和努力方向

1.1 以能力為本位實現培訓手段的多樣化和培訓內容的改革 我們學校普通電氣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自動控制系統及電氣工程系統的系統設計、研制開發、試驗分析、系統運行、系統維護改進等方面技術工作及相關領域經濟管理工作的寬口徑、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和培訓中應當切實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設備調試維護能力的培養,不能讓他們浮在上面,拿過來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應當讓他們既擁有軟實力又擁有硬實力。

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培訓中,應當注重“軟件與硬件的結合,知識與能力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不能只是單純地講授PLC的指令系統和編程方法等,而是要同時注重PLC的實際應用和PLC控制系統的各部件的集成和整體構建;不能只是注重學生的編程開發設計能力的培養和培訓,而是要同時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系統和設備的調試維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不能只是注重學生在課內機械地、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而是同時要在課外發揮他們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己去探索創新型的課題和研究性項目。因此,學院應當開設部分開放性實驗室供學生課外的鉆研和訓練。

1.2 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高的方法與途徑 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設備(儀器)維修保養以及對設備故障處理的方法、能力上。設備調試維護能力和設備故障診斷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源自于設備維護者自身專業知識技能的提高和日常經驗的豐富與積累。因此,需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設備使用說明書和技術資料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需要用人單位和學校加大對設備維護者和學生的培訓和鍛煉,另一方面也需要他們自我知識及技能的提高和不斷補充新鮮的養分。我們知道,有些設備發生了故障或出現了報警,單憑設備維護者平時在課堂上、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找到設備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有時候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找到該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和技術資料,翻到常見故障現象、原因和故障排除那一章節,對癥下藥一般都會比較順利的解決。對于那些一果多因的故障,我們只要采用排除法或者按照設備發生故障可能性概率的大小一個一個地去試,一般也都會順利地排除故障或解除報警的。

1.3 雙語教學的開展和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的提高 從筆者曾在工廠一線多年從事數控機床電氣的售后技術服務工作和在進入高校后不少畢業學生反饋回的信息來看,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設備維護者在調試維護設備時,很多最新的、比較先進的設備或系統(尤其是進口設備或系統)其說明書和技術資料都是英文原版的,因此,在培訓及教學中應該適當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英文原版技術資料(如圖紙、使用說明書和編程手冊等)的能力。

2 培訓工作中的嘗試與實踐

在PLC程序設計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嘗試與實踐:

2.1 培訓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 古人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當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平時進行實訓時,經常會在程序編程、下載時和設備聯線統一調試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發生各種類型的故障。此時教師、培訓指導者應盡量減少在解決問題、排除故障過程中的參與,更不能替學生去解決問題和排除故障,應當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只是給出他們足夠多的提示和啟發,讓他們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并嘗試著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

2.2 部分授課內容嘗試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 在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雙語培訓教學在內容上應當適合(如選擇電氣控制中的繼電器部分),在難度、深度和廣度上應該適當,力求通過雙語教學把本課程、本專業最常用的英語專業術語、常見的專業技術詞匯傳授給大家;

2.3 利用好教學實習、實踐環節,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實踐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的課程學習和實驗實習與社會實踐環節是相輔相成的,應當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PLC程序設計師認證培訓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技能教育,也是對上述全日制學歷教育的一個有力的補充和擴展。課程設計作為一個重要的實習環節,是“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理論課、實驗課一個必不可少、有益的深入和拓展。課程設計實際上包含了不少難度較大的、綜合性很強的PLC實訓項目。如果利用好PLC課程設計這個教學環節,學生的編程開發能力、硬件調試能力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另外,教師和學生應當努力地走出校門去,利用課程實習環節、畢業實習環節,多和外面的企事業廠礦單位、科研院所接觸,了解它們的發展動向和技術需求,同時也了解它們最新的設備和技術發展狀況;

2.4 充分發揮學生創新實驗平臺的作用 應當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和課外專題小組,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學生參與指導教師的教研或科研課題。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進行基本的科技技能訓練,使學生積累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做到進一步地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我院設有大學生創新實驗室,這就為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訓練平臺。今后應當思考怎樣更加充分地利用好這個平臺,從而為PLC程序設計師認證培訓工作更好地服務。

3 結語

我院自2008年開展PLC程序設計師的認證培訓工作以來,共有近百名學生獲得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的《PLC程序設計師職業培訓證書》。近年的實踐證明,通過這項專業培訓工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水平,為他們今后的擇業、就業,更好地走向社會和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夯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劍,徐立輝,劉美菊,等.建筑類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特色建設與實踐[J].中國建設教育,2010,3(5~6):45-46.

篇7

摘要:信息化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構建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提出,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可以難點易化,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目前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主要是在PPT的制作和網絡資源的應用,自主創新的知識內容較少,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師沒有掌握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師、學校、社會管理部門應三管齊下,實現信息化教學,真正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的全新學習局面。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方法課程機械制造

信息化教學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學,其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我們在學校進行課程教學時,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提供的硬件設施,配以先進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這樣,生活在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們應該更容易接受,因為他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化的內容,比如手機。筆者針對職業教育課程機械制造基礎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展開探究。

機械制造基礎是職業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內容包括熱加工、公差配合、機械加工、先進制造技術和特種加工技術等內容,這是一門覆蓋范圍比較廣的課程。一般是在學生學習完一些基礎課程如鉗工工藝學、車工工藝學、刀具等課程后,才開設此門課程。

從以往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來看,我們采用的信息化教學多局限在PPT和一些網絡資源的應用。教師們認為使用PPT教學有很大的好處,比如可以用醒目的字體標出重點和難點內容,用flash或其他視頻材料實現難點易化,但是不得不承認要做一個好的PPT,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要為此花費較多的金錢。而學生們大部分只對那個flash或視頻材料感興趣,同時這樣的教學手段還是無法將整個知識體系詳細地表現出來。如果要在此門課程的教學中實現信息化教學,筆者認為無論是作為施教者的教師,還是作為教學行政管理部門的學校,都應以實現信息化教學為前提而做大量的工作。

一、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必要的軟件和硬件環境

一般職業學校教師的工作內容比較多,首先要完成一定的課時量,其次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要維護好一個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再次所有教師都要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要時時充電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這樣的工作情況下,一個承擔班主任工作的專業課教師很難有充足的時間來做課件或研究更好的數字化教學方法。這樣,就要求學校為教師創造可以專心研究信息化教學的條件。

信息化教學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所謂的數字化教學。以機械制造基礎為例,如果想把車刀的角度表達清楚,用機械三維軟件進行模擬、仿真是最合適的。但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由于受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熟練掌握一個機械三維軟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筆者認為學校或教育機構要為教師提供一些固定的機房,根據教師的需求安裝幾個不同的軟件,如UG、Pro/E、Solidworks等,并配備一到兩個熟悉軟件的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在教師沒有上課任務的時候機房對教師開放,這樣教師們會更快地掌握軟件,從而能夠應用到課程教學的備課當中。

二、教師要有鉆研精神和敬業精神

由于教師們的工作任務都比較重,所以教師要想實現信息化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證一定的時間

以學校的統一上下課時間和上下班時間為準,每天下午學生們3:50放學,教師們5:00下班。這期間有一個小時的不上課時間,不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完成要批改作業、寫教學總結等等瑣碎的工作,有的教師能富余半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教師們能把這個時間利用起來,日日如此,不用一年的時間應該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個教學軟件。

2.保證有良好的學習心態

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比較難。因為除了工作,我們還都有家庭,如果一心只想學習,這不太現實。教師只能利用上班的時間,既工作又學習,充分利用課下時間,要么規劃,要么思考。這個過程既苦又累,但是當某一天你看到自己做出漂亮的上課素材,你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3.派專業教師到專業培訓機構學習

如果受財政限制而不能安排更多的老師在假期進修,學校或教育部門可以讓教師們在本單位接受培訓,差旅費可以省掉,同時自己單位的教師擔任培訓教師,培訓費用亦可以省掉很多。每天教師們在本市或本單位進行培訓后還可以回到家中,照顧家庭。

三、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只有學生能接受我們講授的知識,我們的工作才算是達到了目標。所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意識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我們要越來越注重學生們的情感教育,多采用表揚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應該樂于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因為這樣不會傷了他們的自尊,會極大地維護他們的“面子”,有了“面子”,做什么事情都會有動力。

第二,教師要有耐心,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多和這樣的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學會和各種身份的人交流溝通,這樣的做法也許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第三,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學習體會來教育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注重教學資源共享以及知識體系升級的工作

由于職業教育要發展,我們每年都要接受上級部門的檢查,學校為了自身的發展,也鼓勵老師們申報各種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的項目。大部分的項目申請下來并完成后,為了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都是不公開的,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看到這些項目的成果。所以就造成了資源的封閉。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單位或政府部門應當出面,以單位名義申請,個人組織項目的實施工作,單位為個人提供一定的資金,研究結果屬于單位;個人可以對自己的創新加以說明,并標注版權所有;政府為項目申請人和申請單位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

完成的項目是符合當時當地的教學、生產需求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目里有些內容已經不合時宜,如機械專業的機械零件與機構、機械加工、數控編程等校本教材的內容多是以歷年大賽試題、企業實際生產的零部件圖樣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圖樣為素材的。過了一年或幾年時間,社會上的這些素材會有所改變。如果不及時修整或調整項目內容,辛辛苦苦、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做成的項目就有可能遭到淘汰。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將所有項目內容在電腦上進行資源共享,由當年進行應用或使用該項目成果的教師進行項目內容修整,形成新的版本繼續使用。這樣,即保障了項目創始人的合理權益和原始版權,又使得該項目得以應用下去,項目內容永遠符合教學需要。

五、小結

從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到現在,我們已經充分體驗到了這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優點。它設計簡明,意圖表達明確清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于大部分的老師都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我們還沒有掌握其精髓——教學內容數字化的方法。所以,在信息化教學探索的道路上,我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閆軍秀,李捷.關于信息化教學的思考與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5(9).

[2]閆其順,李曉芳,張元成,葛江文.機械加工和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科技資訊,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