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經濟效益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4: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在線教育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在線教育的經濟效益

篇1

【關鍵詞】 傳統文化;設計藝術教育;營銷傳播;市場;傳承;發展

一、 中國現代設計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傳播現狀

(一) 中國設計藝術市場、教育現狀:回顧設計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歷史,我們的設計藝術,是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發展而興起的,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而產生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在商品化經濟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緊隨商品化經濟爆炸式的發展,追逐潮流、趕超世界,卻無法冷靜下來,審視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教育。誠然,新的設計形式的不斷涌現,出現了一批優秀的設計作品和造就了一批藝術家和設計師,但總體來看缺乏原創性和個性語言,形式與語言一直是在跟著外國走,具體的陳述與表現上也失去了該有的民族人文精神,丟掉了民族的風格和傳統的神韻,是令人深思的。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空間被改變之后,設計師的責任是重新營造一個適合現代人的人文語境和存在空間,而不是打破重來或盲目模仿、移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物質雖然豐富了,但地方文化潰散、傳統文化失根、民間技藝失傳已成為現實。面對如此的文化缺失,作為傳承文化與創新未來,教育是一種重要的力量,應從全民教育入手,從設計藝術教育做起,關注中國傳統文化,融本土民族文化資源于設計藝術教育中,探索和建立中國特色的現、當代設計藝術理論和教育,是設計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二) 傳統文化在當今教育中的傳播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根植于中華大地,世世代代影響著中華民族的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當今的傳統文化教育對我國現實的教育體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點中:

1.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利于促進學生開拓進取、積極上進。

2.厚德載物的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人格與品質。

3.和諧思維,有利于幫助學生處理人際關系、妥善的與人交往。

4.“以義導利”觀點,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5.愛國主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與民族精神。

二、 傳統文化教育在設計藝術教育中傳播的重要性

(一) 傳統文化觀念在現代設計教育中傳播的重要性: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即能體現文化的獨特性又能彰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符合東方傳播語境下的內在要求,因而在設計所涉及的領域中廣泛運用,掌握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優秀的經驗,我們才能夠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二) 傳統文化的元素、形式在現代設計教育傳播中的重要性:優秀的設計師需要的不僅僅是設計的技巧,更重要的還包括設計師的修養和對設計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以及對市場的把握,若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與元素的設計則更要求設計師及其設計團隊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扎實的修養積累,能夠在運用的過程當中抓住精髓,而不是膚淺的搬用模式化得樣式與元素。

三、 現代設計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思考

(一) 國際化背景下現代設計觀念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的傳播思考對于現代設計發展起步較晚的國家來說,只有從認識上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才有可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西方現代設計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確實具有可供借鑒的實際意義,高起點上學習借鑒西方的先進設計后,再進行設計上的創新。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的精華部分,設計者應有意識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應將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視角來俯視民族文化,這樣才能設計出全球所認同的精品來,在國際市場中建立有效的傳播需要有世界語言的民族文化。

(二) 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 增強文化的歸屬感: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無數的璀璨文化寶藏,對于本民族的文化我們應該珍視、繼承、發揚,設計師作為不同時代新觀念、新思想、新事物的創造者,就更應該對于本民族的文化充滿認同與歸屬,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文明之根,我們應該把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當做一種責任,一種自豪。這種觀念和思想應該滲透到我們藝術設計教學的整體活動中。

2. 設計呈現形式與元素的提煉要具有時代性:人類的審美是存在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的,不同時代背景下人的審美與需求呈現的趨向是不同的,設計師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不應該只停留在形式與元素的生搬硬套,應該傳承文化中的精神內核,以具有時代特征的形式語言表現出來,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時代的審美特征。

(三) 在設計藝術專業基礎教學環境中如何有效建立傳統設計藝術的傳播。

1. 改進設計史論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傳統的史論教學更多的是偏重系統的理論講述,理論考試結束課,這種學習方法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知識傳授系統完整,但忽視了學生的因素,難以實現設計藝術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互動的方法,要求學生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根據課程所講的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思考傳統設計藝術觀念、元素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全新表達方式,總結學習不同人物、時期、風格、流派、的設計表達方式,設計思維觀念,更深刻的理解傳統文化在當今的傳播語境中的傳承。體味中國傳統審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現實意義。

篇2

《意見》指出,當前我國社會領域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投資總量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仍然存在放寬準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著力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優化質量水平,對于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挖掘社會領域投資潛力、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問題導向,著眼于降低制度易成本、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營利和非營利分類管理,堅持“放管服”改革方向等原則。《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了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一是扎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制定社會力量進入相關領域的具體方案和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推進一站受理、窗口服務、并聯審批,在社會需求大、供給不足、群眾呼聲高的醫療、養老領域盡快有所突破,重點解決醫師多點執業難、納入醫保定點難、養老機構融資難等問題。

二是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針對社會領域投入平均收益低、回報周期長、抵押融資難等特點,出臺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投資基金,鼓勵各地通過風險補償金等措施為行業增信。

三是J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制定閑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同時,強調稅收政策落實,加大水電氣熱等價格優惠政策的監督檢查。

篇3

證金公司近幾年不退出市場的表態,也凸顯維護市場的恒心。我們應該相信市場背后的手,是出于利國利民而在默默運籌帷幄,社保賬戶已經大量開戶就是信號之一。如果相信中國是政策市,那就不要放棄希望。虧損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虧損失去信心。我們國家繁榮昌盛的大格局沒有變,老百姓家庭財產再配置的趨勢依然沒有變化。唯一變化的就是賺錢效應的下降,導致了風險偏好的降低。當前降準預期較大,貨幣政策依舊寬松,市場不缺錢,要有信心。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步走暖,增量資金遲早入市。

如果判定9月份有好的行情,那么8月份的最后一周,應該好好的思考布局方向。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①跌破定增價格的個股。定增的項目一般都是投向較佳的產業方向,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從中長期看,跌破增發價格的品種,一旦行情轉暖走強,往往能收獲較好的收益。畢竟真金白銀的參與定增,必定看好公司的前景。這類個股往往具有輸時間難輸錢的特征。建議關注跌破較深,有較好前景的板塊和個股。如:芭田股份、安潔科技、澳洋科技、三愛富等。

②業績較好的成長股。筆者認為這些個股起碼體現在中報或第三季度報預增,而且去年的每股收益在0.2元以上;銷售毛利率(TTM)不低于30%;市盈率(TTM)不高于60,或者未來一年PEG小于1;行業增速較好,起碼不低于15%。這些品種值得好好篩選。

篇4

這是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這并非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

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新業務。

互聯網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額信貸、眾籌融資、新型電子貨幣以及其他網絡金融服務平臺。

在未來,可能出現以下這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1)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全球移動支付交易總金額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

(2)P2P小額信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

正規金融機構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現代信息技術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使P2P小額信貸在商業上成為可行。

(3)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眾籌融資在近年成為熱門。2012年4月,美國通過JOBS法案,允許小企業通過眾籌融資獲得股權資本,這使得眾籌融資替代部分傳統證券業務成為可能。

移動電商&O2O

中國互聯網從PC端漸漸轉入到移動端。

隨著人們對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增加和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移動端的互聯網網民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基于移動電子商務和線上線下(O2O)結合的商業模式會持久發力,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引爆點。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達到3.5億人,龐大的移動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隨著移動電子商務的服務領域越來越廣泛,衍生出移動視頻、游戲、閱讀、位置服務等各種虛擬產品和服務,擁有了一定規模的消費群體,成為吸引網上用戶贏利新模式。

并且,移動電子商務在公共交通、公共事業繳費、消費購物、一卡通、電子票務、旅游、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開展的多項試點應用。

云計算、大數據產業

國內云服務一般分為兩個市場,一個是個人消費市場,一個是企業消費市場。

在個人消費市場,有騰訊、百度、阿里、奇虎等等,在企業的消費市場,有金蝶、用友、SAP、Oracle等等。

從國內和國際趨勢來看,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在內的云計算正在逐步擴大整個IT產業份額,正在成為共識。

傳統產業正在逐步與云計算結合,例如制造領域的云制造,教育領域的在線教育等。

大健康產業

它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研究預測,至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形成約8萬億元的支柱產業。按此估計,2020年整個大健康產業市場將突破10萬億元。

在醫療支出方面,我國醫療人均支出為139美元,日本是中國的22倍、英國是中國的30倍。中國大健康擁有巨大的市場。

環保行業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內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十五”以來,國家加強了對城鎮污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拉動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國內城市環保行業以資源綜合利用、潔凈產品為主,這兩類子行業的產值在國內城市環保行業產值中所占比重超過3/4。

有分析稱,我國環保產業投資未來5-10年每年增長10%以上。其中,環保服務和環保產品在工業領域用于前端治理的發展空間會最為廣闊,國內環保工程服務市場也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內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十五”以來,國家加強了對城鎮污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拉動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

數據顯示,國內城市環保行業以資源綜合利用、潔凈產品為主,這兩類子行業的產值在國內城市環保行業產值中所占比重超過3/4。

有分析稱,我國環保產業投資未來5-10年每年增長10%以上。其中,環保服務和環保產品在工業領域用于前端治理的發展空間會最為廣闊,國內環保工程服務市場也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這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

在未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高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追求催生了生態農業的市場,人們越來越愿意為健康的生活理念付出相應的成本。

分析稱,引領新技術、新理念、新生活的公司將催生出一大批的千億級的公司。

篇5

世紀佳緣網創始人龔海燕將自己的網上昵稱取名為“小龍女”,當談到為何取這個名字的時候,她總是幽默的說道:“一是我屬龍,二是我長的像恐龍。”不過,對于被稱作“網上第一紅娘”的龔海燕來說,其中的意味并不僅僅如此吧!眾所周知,金庸筆下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形象不正是男人心中夢寐以求的女神嗎?這算不算是一種另類的營銷呢?

說起長相,龔海燕身上還發生過一件頗為心酸的往事,同時也是受這件事的觸動,使她產生了創辦一家嚴肅婚戀網站的想法。

那時,龔海燕在復旦大學讀研究生,由于中途輟學三年,所以她一直比身邊的同學要大幾歲。“我的個人問題就成了老大難。我媽特別著急,我只好開始征婚。”龔海燕說道。

為此,她選擇了一家婚戀網站,將自己的簡歷放了上去,然而偶然間她卻發現這家網站的資料都是從網上找來的,感到上當受騙的龔海燕找到了網站的負責人,并要求還錢。不過,網站負責人說出的一番話使她受到了深深地傷害和觸動。那個人說:“也不看看你長什么樣子,你還想找這些優秀的男士?”正是因為這一句話,才有了今天的世紀佳緣網和“網絡第一紅娘”。

2003年,龔海燕拿著在北大讀書時做家教積攢的4萬元錢,開始了創業之路。當時,她用1000元錢做了一個網頁,沒有征婚者的資料,她就鼓動身邊單身的朋友。“最初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同學。網頁也特別簡單,一個個往上面排。一開始是同濟醫大的一個女碩士,接著是上海交大的一個男博士,世紀佳緣就算開張了。” 龔海燕回憶道。

艱難起步的世紀佳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會員數量開始穩步提升,從幾百到幾千,再到幾萬,雖然數量的變化很小,但是意義卻很大。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對網站的進步感到欣喜的同時,龔海燕還在醞釀新的計劃。之后,她嘗試舉辦了第一次交友見面會。這次的見面會不僅效果不錯,還為她帶來了創辦網站以來的第一筆收入。

此外,在自己創辦的網站上,龔海燕還就近解決了自己的個人問題。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其實是我們網站的會員,在見面會上見過我,就在網上對我發了邀請,一見面,感覺還不錯。一個多月后,他就用自行車載著我辦理了結婚登記,一共才花了9元錢。朋友們笑我們是老房子著了火,燒得特別快。”龔海燕說起這段往事時,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

網站的快速發展自然離不開資金的不斷投入。隨著會員數量的不斷增加,早期一臺服務器和幾臺電腦的形式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然而,在創業早期龔海燕已經將自己和老公的錢的花得差不多了,依靠自身的能力無法再支撐網站的進一步發展。怎么辦呢?

那段時間,龔海燕一直在超負荷的工作。她說:“我以前挺胖的,因為這個網站,整整瘦了28斤”。全身心的工作并不能抵消資金缺乏帶來的困擾,然而,重壓之下轉機還是出現了。

2005年5月,龔海燕收到來自新東方副校長錢永強的一封電子郵件。他在信中說,他認為“世紀佳緣” 很有發展前途,希望龔海燕能專心做好這個網站。為此,他還專門飛到了上海與龔海燕洽談投資事宜。“我們在金茂大廈54樓的咖啡廳里談了一個鐘頭,什么協議也沒簽,他回到北京后,就給網站打進了兩百萬元的資金。”龔海燕對這件事仍然記憶猶新。

拿著這筆錢,龔海燕擴大了網站的規模,美工、技術、客服、市場等部門相繼成立。緊接著,世紀佳緣又相繼獲得了新東方三位元老徐小平、王強、錢永強的4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和著名風險投資公司啟明創投的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

這時,龔海燕再也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了。她可以將自己對于世紀佳緣的設想完全付諸實施。龔海燕將世紀佳緣定位為一家嚴肅的婚戀網站。何為嚴肅?就是會員提供的信息要完全正確,另外會員的目的應該也只能是依托平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應帶有其它不良目的。可以說,龔海燕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話又說回來,雖然資金充裕了,但是盈利模式還不清晰。確定清晰的盈利模式對于龔海燕和投資人來說都非常重要。“風險投資總是希望你有償地為人民服務,來獲得回報,所以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要有經濟效益,這是我的目標。”龔海燕說。

為此,她成立了獨立的婚慶網站,向婚戀行業的下游發展。經過不斷地嘗試,世紀佳緣逐漸形成了一套線上增值產品+線下活動的盈利模式。不過要改變中國人崇尚免費消費的習慣,真正為網站找到穩固的盈利模式,龔海燕要走的路還很長。

2011年,網站已經擁有1087萬注冊會員,其中有200萬人在這里找到了另一半。 2011年5月11日,世紀佳緣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國內婚戀網站。

至此,龔海燕取得了創業路上的第一個里程碑。這時的龔海燕具備了在行業內縱橫捭闔的充足資源。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竟是她在世紀佳緣的“絕唱”。之后,由于種種原因,龔海燕選擇離職,世紀佳緣的龔海燕時代就此結束。

折戟在線教育

2012年,因為種種原因,龔海燕選擇離開自己創辦的世紀佳緣網。正所謂:“一個時代的結束,就預示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二次創業項目的選擇上,龔海燕將目光聚焦在了在線教育。2013年初,“91外教網”正式成立。

當談到為什么選擇英語培訓時,龔海燕說:“由于英語不好,當年在世紀佳緣路演的過程中只能依靠翻譯協助,自覺尷尬還浪費了時間。回到北京后就決定惡補英語,于是花6萬報了一個精品英語培訓課,卻又發現每次奔赴上課地點會額外花不少時間,這對于工作繁忙的我來說很難堅持。這時,我就開始關注在線教育領域,并最終生成了創辦91外教這么一個英語培訓網站的念頭。”

憑借著自身的名氣和資源,91外教網一開始就獲得了徐小平和網易資本的投資。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龔海燕很快就組織起了一支精英的外教隊伍,會員數量穩步提升,月營收也很快達到了百萬級別。不過,問題也很快顯現了出來。由于行業內同質化競爭嚴重,91外教網的優勢無法得到體現,加上會員中付費用戶的數量太少,91外教網無法獲得穩定的營收,網站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既然無法短時間內突破發展的瓶頸,龔海燕決定另辟蹊徑,選擇進軍K12教育領域,并在2013年11月,成立梯子網。龔海燕成立梯子網的初衷是為了要實現自己的教育平臺夢,為此,還喊出了三年要砸出4.5億元的豪言。按照龔海燕的設想,梯子網的會員會在半年內突破百萬。然而,缺乏現實中有力的支撐,設想終歸還是設想。

要想打造一個囊括學生、老師、家長三方的教育平臺,需要持續不斷進行資源投入。由于龔海燕在這方面的資源和資金有限,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梯子網的發展并沒有預想當中的那么順利。

不過,在91外教網和梯子網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龔海燕又在2014年成立了那好網。對于龔海燕這次的布局,很多人投來了質疑的目光。似乎龔海燕對于成功的渴望。讓她失去了對行業的冷靜判斷。之后,無論是宣布拆分91外教網,還是關閉梯子網和那好網,龔海燕都已無法扭轉敗局。

2015年1月13日,91外教被51Talk收購。她的二次創業也就此畫上了一個灰色的句號。正如她所說:“現在,我已經沒有勇氣堅持了。”一次次的疲于應付,似乎已經將這個女強人拖得筋疲力竭。

曾經的同事如此評價龔海燕的失敗:“由于對移動端的忽視以及在內部管理和產品研發方面的問題就決定了她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二次的創業失敗了,但是龔海燕不是那種輕易認輸的人,她東山再起的那一天或許并不遙遠。

鳳凰涅磐

普希金曾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嘆息,在未來的日子里不要心急,相信吧,親愛的朋友,那愉快的日子正等待著你。心兒永遠憧憬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永恒的回憶。”用這句詩來形容龔海燕的經歷可以說再恰當不過。

出生于湖南桃源縣的龔海燕,在自己的求學之路上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難。常言道:“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過,對于一個農家女孩來說,這番寒徹骨的考驗,似乎有些過于殘酷了。

1992年的暑假,對于手握重點高中保送通知書的龔海燕來說,原本會是一個愉悅的假期,然而,或是天意弄人,在拿到通知書的幾天后,龔海燕在賣冰棍兒的路上遭遇了車禍,導致其右腿粉碎性骨折,為了治病,家里欠下了3000多元的外債。對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債務的負擔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她在高二的時候還是選擇了輟學。那時,她的成績是年級第二。

此次邁出校門,不知道龔海燕能否預想到自己有一天還會回來、能否想到自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現實中,她別無選擇。

輟學之后的龔海燕通過父親向親戚借了3000多元錢,在鄉小學附近開了一家學生用品店。一年下來,在原本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龔海燕的小店竟然賺了7000多元錢。雖然賺了錢,但是她的小店并沒有繼續開下去。之后,龔海燕遠赴珠海打工,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另外還有在文學上的天賦,使其從一個普通的打工妹做到了公司內部的報紙編輯。龔海燕再一次成為生活的主導者,沒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雖然打工的日子還算舒適,但是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書卷氣還是讓她再一次做出了抉擇。1996年,闊別學校三年之久的龔海燕回到了學校,走進了課堂,重新做回了學生。這時她已經21歲,離國家規定的高考年齡線還差三歲。龔海燕再一次扼住了自己命運的咽喉。

篇6

關鍵詞: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應用;發展方向

一、前言

在視覺傳達設計與傳播的過程中,設計師是信息的表達者,傳達對象是信息接收者,視覺符號則是信息傳遞的媒介。數字媒體是視覺傳達設計傳播新渠道,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支持下,視覺傳達設計體現出更高的動態性,視覺符號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比如造型藝術、攝影、電視、電影等。本文將首先對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特點分析

動態視覺傳達設計更突出其人性化、交互性、引導性的特點,在數字媒體的影響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內容形式更加豐富,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加奇妙的視覺體驗。其中,引導性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最主要特性,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視覺符號的應用,達到向人們傳遞信息、引導人們發現信息的內在關聯的效果。合理利用視覺傳達的引導性可以使視覺傳達設計具有更豐富的意義和價值。在數字媒體的影響下,視覺傳達設計的交互性也得到強調和凸顯,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既要實現自己的表達目的,又要注重用戶感受,從而使視覺設計更加完善。只注重自身的表達效果是傳統視覺傳達設計的一大缺陷,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可以幫助視覺傳達設計克服這一缺陷。視覺傳達設計的人性化則充分顯示出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的存在價值,以視覺符號進行信息傳遞更符合人們的身心需求。因此,動態視覺設計應專注于滿足人們生理、心理、物質、精神的各方面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存在價值,從而使視覺傳達設計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視覺傳達設計的理念

自19世紀中期被提出以來,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長足進步,與數字媒體技術的結合,將推動視覺傳達設計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目前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已經較為廣泛,包括在平面媒體中的應用、在多媒體領域的應用、在廣告中的應用、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在游戲領域的應用等。平面設計領域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早期應用領域,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主要陣地之一,在數字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平面設計表現更加多樣化,可以滿足設計師的各方面需求,使其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奇妙構思。在多媒體領域的應用則使視覺傳達設計逐漸由靜態設計轉變為動態設計,被廣泛應用于動畫制作、視頻制作之中,利用視覺傳達設計的優勢,增強動畫、視頻作品的感染力,同時視覺傳達設計也借助這些多媒體設計形式得到更好的發展。廣告領域也是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應用領域,在廣告領域的應用充分體現出視覺傳達設計的商業價值和經濟價值。

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廣告形式不斷創新,既包括傳統的平面媒體廣告,也包括多媒體廣告。視覺傳達設計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可以發揮視覺傳達設計的引導性,促進消費者進行消費,提高廣告的實際經濟效益。教育和游戲領域則是目前視覺傳達設計應用較多的具體行業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形式的在線教育層出不窮,對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教育的信息化發展已成為當下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視覺傳達設計在與教育相關的媒體作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教育媒體資源的發展注入了新的靈感和活力。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計算機游戲已經成為多數人休閑娛樂的方式。近年來計算機游戲、網絡游戲快速發展,迅速占領市場,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視覺傳達設計在計算機游戲中的應用可以使游戲主題更加突出、游戲元素更加鮮活,增強游戲的吸引力。

四、發展方向展望

(一)向多維設計維度發展

視覺傳達設計早期主要應用于平面設計領域,曾被稱為“平面設計”,這說明傳統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在二維維度下進行設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多維度設計將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發展方向,甚至成為動態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陣地。空間維度的衍生可以極大地豐富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形式,賦予視覺表達設計立體、空間上的意義,使其能夠創作出更多奇幻、悖理的設計作品。

(二)向信息交互式設計發展

交互式信息傳遞是數字媒體發展的主要特點和優勢,在交互式傳播形態下,傳統的信息表達者和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地位都將改變。視覺傳達藝術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交互式信息傳播的特點,達到互相助益的效果。更加注重設計的內涵和信息傳遞能夠獲取的實際效果。

(三)向多感官信息傳遞發展

傳統的視覺表達設計顧名思義是以視覺為主要的信息傳遞途徑,但在信息時代下,人們所能接受到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如何在龐大復雜的信息中脫穎而出,成功捕捉人們的注意力,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新挑戰。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也將向多感官信息傳遞方向發展,單純依靠視覺接受很難讓信息接收者留下深刻印象或體會其所要表達的含義。只有充分調動人們的多種感官,才能給人們帶來新奇的感官體驗,激發起進一步的了解欲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字媒體的發展給傳統視覺表達設計帶來較大影響,視覺表達設計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必須向動態化、交互性方向發展,不斷突出自身的優勢和價值,深化設計內涵,才能使視覺表達設計獲得更好的表達效果。

參考文獻:

[1]鄭亞.基于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傳達設計[J].設計,2016,(21):66-67.

[2]龍宇航.視覺符號在數字媒體技術中的導向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4.

[3]張金.數字媒體影響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D].燕山大學,2012.

篇7

一、前言

目前,我國發電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而信息化管理將能夠提高發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所以,發電企業人力資源實行管理信息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運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先進軟件與大容量硬件基礎之上的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通過集中式信息庫、自動處理信息、服務共享等,以實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改善員工服務模式等諸多目的。經過與企業目前的網絡技術緊密結合,從而確保企業的人力資源與日新月異的技術實現同步發展。

三、發電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促進管理理念轉變。

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了人力資源業務的在線、實時、全方位、多角度交互式管理,能夠為企業決策者和員工提供科學、合理的分析數據以及規劃目標。

第二,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發電企業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工作中的員工信息、薪酬保險管理等事務性工作日益繁重。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將大大降低事務性工作占用專業人員時間的比例,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第三,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將人力資源各專業以及上下級人力資源部門之間的工作界面劃分清晰,將與企業密切相關的員工招聘、人員配置等工作流程緊密的集中在一起,實現集中統一管理。

四、發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第一,實現發電企業未來戰略規劃的需求。

企業的決策層是企業的核心領導群體,其中心任務在于進行準確的戰略發展定位。戰略定位是基于企業現狀及對未來走向的綜合分析而得出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對未來的發展提供政策指導,對企業成功所必需的人力資源活動或方案予以描述,對企業的發展提出長遠的方向性規劃,對環境變化提出應對措施。因此企業決策層都在尋求能進行準確戰略定位的方法,而任何一個科學合理的戰略定位最終都體現為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實現人力資源管理者的需求。

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出現給人力資源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準確、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運用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準確、迅速地掌握企業人力資源的整體情況和個體資源的特征信息,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各業務環節的人力資源現狀和潛在的需求,根據這些信息制定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計劃、企業的薪酬福利計劃、績效管理計劃等,滿足企業生存和發展在人力資源方面的需要。

第三,實現管理方式人性化的需要。

信息系統的投入,使員工與企業之間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動成為可能,體現了實時管理的優越性。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技術與信息技術之間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可以在系統中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部內容與業務流程,從而使得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可以被用來定義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內容,優化和規范其業務流程,從而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信息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管理平臺,真正實現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五、發電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應用與發展

第一,實時在線管理。

現電企業基于先進的信息和網絡技術已經實現了生產控制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也可以借鑒經驗,在與具體業務相結合的基礎上,以業務操作為點、以業務流程為線,貫穿人力資源各項工作的全周期,開發出集采集、計算、控制、反饋于一身的實時在線閉環管控系統,將管理系統變為人機界面友好、人員交互順暢的交流平臺,使專業人員從操作、執行者變為決策、管理者,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革命性變革。

第二,績效考核評價系統。

企業建立起以績效考核系統為管控手段的人力資源信息化管控系統,可以科學、合理的制訂出考核指標,明確責任,明確崗位職責,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實現“確認目標、問題、對策、責任、效果、兌現獎懲”的企業績效考核閉環管理的良性循環。

第三,“選、用、育、留”全過程管理。

隨著發電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領域的多樣化發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選、用、育、留”等環節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在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建立員工招聘、入職、用工、升職、培訓、激勵等工作的流程化和標準化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輔助進行簡歷篩選、建立人才信息庫、網上考試考核、員工職業生涯設計、員工在線教育培訓、員工績效考核等工作職能,實現各環節的實時、在線、全過程管理,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六、結束語

篇8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出版企業 商業模式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出版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為了突破出版行業的發展瓶頸,出版企業必須要構建新的商業模式,促進出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新時代的出版商業模式的構建,必須要立足于當下的行業現狀,同時結合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來進行,這兩者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夠從當下的行業現狀出發,那么商業模式的構建就如同空中樓閣,缺乏實現的基礎;如果不能夠結合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商業模型的構建就會缺乏長遠的眼光,順應時代的發展規律。

一、大數據時代促使出版企業轉型

大數據時代的概念,是由全球致命的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首次提出的。麥肯錫公司認為:數據已經深入到了當今社會的各行各業,是重要的生產因素之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人們駕馭數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必須能夠全面地收集信息,科學地利用信息,才能夠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商業價值[1]。進入大數據時代之后,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深刻影響,其中出版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

傳統的出版行業以紙質媒體為主要傳播方式,生產周期長,生產成本高。進入大數據時代以后,傳統出版逐漸被數字出版所代替,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數字出版具有傳統出版所沒有的巨大優勢,能夠將文字、圖像、聲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帶給讀者更加強烈的視覺沖擊[2]。同時,數字出版的生產成本低,生產速度快,運用比較方便。數字出版的出現,改變了出版行業的模式和流程,傳統的媒介形式逐漸沒落,銷售和服務的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總而言之,數字出版的出現,大大壓縮了傳統出版的生存空間,迫使出版企業必須進行轉型。

在這種情況下,出版企業必須從行業全局的角度著手,對自身的發展進行規劃,尋求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方式,構建新的商業模式,促進自身的轉型。

二、出版企業的商業模型構建原則

(一)延伸價值鏈

對于一個行業來說,價值鏈主要由基本活動和支持活動兩部分組成。基本活動就是企業的生產、營銷、運輸和售后服務,支持活動包括原料供應、技術研發、人力資源調配等等。為了確保出版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必須要對出版產業的價值鏈進行延伸,讓出版產品實現價值上的增長。在新時代的出版行業產業鏈當中,每一家關聯的企業都為產品價值的增長作出了貢獻,而構建的商業模型必須讓這些企業的貢獻集中協調起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出版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延伸出版價值鏈,要從多個層面入手。首先,要挖掘傳統紙質出版的生存空間。紙質出版雖然正在被數字出版所取代,但必須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歷程,所以,紙質出版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出版企業要注意對市場客戶群體進行細致劃分,為不同客戶群體提供不同的出版產品,提高企業在出版行業中的地位。其次,要采取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尋求與圖書、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無線通信等多種媒體的融合途徑,打造企業的代表性品牌產品,樹立企業的形象[3]。第三,出版企業可以順應新時代各種媒介融合在一起的趨勢,對于同一出版內容采取多種媒體增值的方式,提高出版內容的增值能力,在行業當中占據高端地位,取得更加豐厚的資金回報。

(二)縮短供給鏈

供應鏈是與價值鏈相對應的概念,也就是以企業的核心業務為中心,一切與商品形成至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過程相關的活動,包括原料采購、產品制造、產品運輸等。而縮短出版行業的供應鏈,也就是說要減少出版產品分銷的中間流程步驟,提高出版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出版產品的運輸成本,從而提高出版產品的經濟效益。

在傳統的出版行業當中,供應鏈包括了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涉及到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群體,是一個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的網絡系統。而對于新時代的出版企業來說,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對這一復雜的網絡系統進行簡化,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利潤。

三、出版企業的商業模型構建策略

為了打造新時代的商業模型,出版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立起專業的人才隊伍。目前我國出版行業的人才都具有對傳統出版相當深刻的認知。所以,出版企業要積極更新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對數字出版的認知水平,以便將尋求到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結合的路徑。

其次要建立數據庫共享機制。大數據時代中,一切工作都離不開信息資源。數據庫是信息資源的儲存場所,無論是企業決策、市場反饋,還是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管理,都需要以信息處理為依托。建立數據庫的共享機制,能夠幫助出版企業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也能夠加強與其他出版企業之間的溝通,促進行業的發展。

最后是要注重理念上的更新和服務上的創新,帶給消費者更加良好的體驗。在大數據時代,出版產品必須要能夠與多種媒體進行連接,豐富產品的相關服務類型,提高出版產品的附加價值,盡可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向問題。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出版行業產生強烈沖擊。出版企業必須結合行業當前的發展形勢與未來的發展動態,構建新型的商業模式,盡可能地延長價值鏈,縮短供應鏈,豐富產品的類型,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彥.移動互聯時代出版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五維評價模型[J].科技與出版,2015,07:37-41.

[2]劉美華,王谷香.“互聯網+”時代出版企業在線教育發展戰略探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6,02:50-53.

篇9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當前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質量提升是建設的核心與關鍵。在歸納我國當前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典型質量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更新觀念思路、完善城鄉體制、強化產業支撐、關注農民發展以及推進職業教育的策略和建議,以求促進我國城鎮化建設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質量提升;策略

“十二五”以來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迅速發展,2015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6.1%,比世界平均水平還要高出約1.2個百分點,但是在高城鎮化率的背后還存在著低城鎮化質量的突出問題。土地城鎮化速度過快,半城鎮化現象嚴重,“城市病”日益凸現,環境資源透支過度等問題使得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迫切需要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

一、提升城鎮化建設質量的重大意義

城鎮化質量是指在城鎮建設的推進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內涵價值和滿足程度,是從動態的視角全面考察城鎮建設的綜合水平以及城鎮化過程中各要素的發展質量、協調程度和推進效率,強調體現城鎮發展的公平性、集約性和可持續性。提升城鎮化建設質量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標志著中國的城鎮建設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度。提升城鎮化建設質量是我黨根據現實國情提出的旨在解決我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歷史決策,有助于我國人民日益追求的公平正義、和諧有序、可持續發展等美好愿望的實現,有助于我國正在推行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夢的實現,有助于我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我國城鎮化建設中的質量問題分析

其一,重“量”輕“質”。根據《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8》研究發現,“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實現了兩大突破:一是2010—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首次達到并開始超過50.0%,這標志著中國整體進入城市型社會階段;二是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首次超過世界總體水平的52.5%,達到52.6%,并以高于世界年均0.5個百分點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推進。與此同時,城鎮化提速帶來的就業困難、住房短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諸多城市問題給城市的社會治安埋下了極大的隱患,我國各大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普遍不高,而且還存在著嚴重的地域差異。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東部、東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城鎮化質量指數的平均值分別為0.5419、0.4860、0.4632和0.4643。其二,重“物”輕“人”。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代背景下,許多地方政府將城鎮化建設簡單地理解為城市越大越好,城鎮越多越好,從而過度重視城市建成區域面積、城鎮化率等物化指標,卻忽略了居民生活質量、居民幸福指數等人化指標。實踐證明,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攤大餅式”城市化路徑并不能給民眾帶來真正的利益和實惠,其結果是建成區人口密度偏低,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城市公共服務跟進嚴重滯后,住房交通、人居環境等基本公共設施條件嚴重缺位,造成了城鎮化建設發展中的人文迷失、人性喪失和人格扭曲,形成了人與物的對立甚至異化,并進一步引發了一系列新的社會發展問題以及生態環境問題。其三,重“近”輕“遠”。高速擴張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必然重點關注那些能夠很快帶來經濟效益的行業領域,而對于投資大見效慢的有關城市健康發展的城鎮化質量方面關注不夠,這樣的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城市的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國許多城市基礎較為薄弱,在快速城鎮化的過程中也產生許多為了近期可得利益忽視或放棄長遠利益和發展的現象。譬如:因城市擴張而產生的失地農民利益保障問題、因過度追求GDP而造成的能源資源浪費問題、因盲目追求產能效應而帶來的城市經濟持續發展問題以及因產業經濟提速引發的生態環境失衡問題,等等。其四,重“建”輕“享”。“十二五”期間我國在城市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城市基礎建設更加堅實完備。但與此同時我國各城市的“半城鎮化”現象也十分嚴重,大量的城鎮居民無法共享城市建設的豐碩成果,大量農村居民無法共享城鎮化發展的雙贏利益。城市二元結構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依然是橫亙在遷移人口與城市社會之間的隱形鴻溝,大量農業遷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幾百萬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在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與村舍的同時卻未能在教育醫療、就業養老和住房保障等方面平等地享受城鎮居民所獲得的基本公共服務,導致其對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政府的政策導向產生強烈的質疑。其五,重“城”輕“農”。由于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主要是靠工業產值、服務業規模和生產GDP帶動起來的,所以地方政府往往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向工業和服務業傾斜,做出大量的輿論宣傳和政策引導來扶持二、三產業,甚至不惜過度吸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隨意占用農村耕地搞產業園區建設、肆意排放各種污染物破壞農業生態平衡,導致城市勞動力價格低廉、農村無人種地收糧,城市空房率一路飆升、農村耕地數量直線下降,城市經濟空前繁榮、農村生態岌岌可危。而且,城市的快速發展也沒有充分發揮其對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許多農村依然面臨基礎設施欠缺、公共服務滯后、居住環境較差、生活保障缺失等現實問題,農民的生存需求和生活質量被一再忽視。

三、提升我國城鎮化建設質量的策略和建議

1.更新建設觀念,明晰發展思路

第一,以人為本,有序轉化。農民向市民的轉化不僅是身份的轉變、也是心理的轉變、職業的轉變以及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的轉變,包括農民到城市務工人員的轉化和城市務工人員到市民的轉化。一方面要從體制和物質上滿足進城務工人員在就業、住房、養老、子女入學等社會保障方面的平等訴求,另一方面還要從主觀上幫助他們克服思想傳統、觀念保守、心理失衡、交往障礙等問題和困難,要促進那些有能力在城鎮實現穩定就業和長期生活的外來務工人口逐步實現市民化,此外還要對所有城鎮市民堅持公平共享的原則,確保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升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第二,綠色集約,協調發展。首先,要嚴守底線,堅守耕地紅標,堅守生態平衡,決不能為了城鎮經濟發展犧牲或影響到生態環境。其次,要積極治理,對已經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要認真對待、及時處理、科學統籌、妥善解決,加大整治力度。再次,要集約開發,要大力支持節地節能節水型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發展太陽能、潔凈煤等可再生能源和技術,大力發展地節能型綠色建筑和緊湊型城市,集約空間優化城市布局。最后,要協調發展,全面推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促進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第三,傳承文化,彰顯特色。首先,結合各地的歷史背景和地域概況明確各級城鎮的文化特征和城市定位,制訂因勢利導、就地取材的合理化建設方案,突出各自特色和自然風貌。其次,多維度開展城市文化建設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創新開展角度,通過培育市民文化、發揮社區文化、提升公共文化等方式形成城市自身的主流文化并得到市民的認同和支持,形成主導話語權。最后,強化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深度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和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發展具有地方特色、歷史印記和民俗風貌的特色城鎮,打造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空間,確保城市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2.完善城鄉體制,消解發展障礙

第一,創新體制機制,破解城市二元結構。一是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政府要以城鄉一體化和遷徙自由化作為改革目標盡快消除戶籍附加的福利值,恢復戶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時進行土地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切實保障進城人員的身份轉移和財產權利。二是要加快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國家財政對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力度,突破歧視性就業、傾斜性社保和區別性教育等制度障礙,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切實保障進城居民的就業權與居住權。第二,縮小城鄉差距,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一是要科學編制城鄉發展規劃方案,切實解決規劃上城鄉脫節、重城輕鄉的問題,將農村逐步納入城市的發展規劃,實現城鄉產業對接,培育農村新的產業增長點,帶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二是要大力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村土地的集約化,實現農業技術的現代化,提高農村發展的經濟效率和生產效率,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多方引導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創新基礎服務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機制,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徹底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產條件;四是要深入關注農村民生建設,建立城鄉統一的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科技、交通等社會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城鄉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

3.強化產業支撐,提升經濟動力

第一,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三產協調共進。首先,要發展現代化農業,在嚴守耕地紅標、提高糧食產能的基礎上,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全面推廣綠色高效產業,實現地區農業經濟品牌化、標準化和規模化。其次,要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高成長性制造業向著高端化、集群化、集約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在深化改革國有企業的同時大力扶植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增強工業的支撐能力,并通過科技創新等手段提高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釋放出更多勞動力以滿足第三產業的發展需求。最后,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和文化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城市服務業,充分發揮其就業吸納能力,在對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支持高成長業以及新興服務業,著力打造高集聚、高效率、高復合、高容量的服務業集群。第二,優化產業集聚區,促進產城良性互動。一方面要推動產業集聚區的優化升級,提高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規模、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企業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構建、資源集約利用、人口有序轉移。另一方面還要堅持產城互動,用產業集聚和勞動力的吸納來帶動人口轉移從而推動地方的城鎮化發展,反過來再用完善的城鎮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功能來支撐產業集聚區的發展,以產興城、依城促產,積極創造就業崗位,促進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促進集聚區就業人員市民化,形成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的良性互動關系。第三,發揮產業輻射力,拉動城鄉一體發展。首先,政府要按照“競爭力最強、成長性最好、關聯度最高”的原則合理確定地方產業集聚區的特色主導產業,大力推動產業鏈條延伸和產業層次分化,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將產業鏈條的末端或低層次部分引入農村,形成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增長極和產業支撐點。其次,要充分利用產業集聚區的輻射作用,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帶動機制,通過產業集聚區的市場影響力、工業影響力、科技影響力和文化影響力,帶動農村生產經營、科技文化的現代化發展,帶動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向農村居民滲透,引導有條件的農村逐步向城鎮方向轉變。

4.關注農民發展,促進人口轉移

第一,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注重人文素養培育。首先要注重農村教育的內涵建設,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要不斷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財政投入,明確規定各級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比例;強化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基本教學條件,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加強農村中小學師的資隊伍建設,做到師資配置標準化、教師隊伍穩定化和教學技能現代化。其次要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加強學生各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具體包括思想認知能力、價值判斷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權利保護能力等。第二,關注個體發展需求,科學引導有效轉移。首先,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城市容納量的暫時飽和,許多進城人員面臨著回遷的尷尬,故而政府要通過政策優惠和媒體宣傳讓農民群眾了解城市經濟的發展形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前景,幫助農民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選擇,避免盲目轉移增加城市壓力。其次,各級政府要保障城鄉信息交流暢通,便于農村人口及時了解城市的用工需求和各類職業在不同城市的從業狀態;各類教育機構也要加大職業培訓力度,便于進城人員掌握具體的職業技能、能夠很快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最后,用人單位要積極開辟技能培訓通道,提供職業發展平臺,加強對進城務工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管理和監督,引導和促使他們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第三,積極排解融入障礙,促進農民市民化。首先是要解決生存障礙。對于“失地有業”的進城落戶農民,政府要通過相關的政策落實他們的土地征用補償款或者使用權轉讓費用,為其在城市生存提供物質保障;對于“失地無業”的進城落戶農民,政府在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的同時還要積極開展就業意識引導和就業技能培訓,為其增加長久發展的可能性。其次是要消除思想障礙。一是通過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以及社會性歧視的矯正來幫助進城落戶農民調整心理落差,消除心理自卑感和待遇不公感;二是通過社區管理、文化教育和媒體宣傳來幫助進城落戶農民改變傳統觀念,擯棄不適于城市的思想認識和生活方式來縮小與市民間的差距,增強進城落戶農民與市民的交流與互動,為進城農民與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提供更多的機會從而推動他們的市民化進程。

5.推進職業教育,確保智力支持

第一,深化產教結合,確保產業發展的人力供給。政府要樹立大職業教育系統觀,在社會大系統的發展變化中將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把職業教育系統與產業系統視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注重職業教育產教結合的整體性和開放性。各級職業院校也應當重新認識職業教育與產業集聚的關系,找準職業教育在產教結合中的位置,緊密結合地方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貼近產業升級晉星的人才和智力需求,改變單一封閉的辦學模式,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激發職業教育的辦學活力,實施內涵式發展模式,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為產業集聚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保障。第二,加強農村職教,擴展城鎮遷移的人口資源。政府要出資購買在線教育產品、開設網絡教育課程、組織農村培訓機構,建設多區域服務型農村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向農民免費提供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且對于具有創業計劃且具備創業條件的農民還要做好以提升其能力和技巧的創業教育。要通過農業職業教育的推進發展一方面培養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經營;另一方面盡可能地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促使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到城市,促進城市的發展。第三,普及社會培訓,提升城市建設的人才質量。教育部門要與人力資源、民政等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協同前進,擴大對城鎮居民的培訓規模,各級職業院校、政府以及社會機構也要積極組織城鎮居民的職業技術和能力培訓,創新培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勞動者的人才質量。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培訓要以人為本,能夠體現未來就業的方向性和規律性:二是培訓要具有適用性,能夠針對職業需求的現實內容要求;三是培訓要具有靈活性,能夠滿足社會就業的專業性需求;四是培訓要具有超前性,能夠適時配合就業需求與人才供給的變動發展。

參考文獻

[1]牛文元: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2012,科學出版社,2012年.

[2]謝平振:新型城鎮化建設何以是“新”[J],廣西社會學院學報,2016.4.

[3]姚士媒等:中國城鎮化理論與實踐問題[J],地理科學,2014.6.

[4]李曦輝: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路徑研究[J],發展研究,2016.6.

篇10

關鍵詞:先進制造技術 機械制造工藝 關系分析

中圖分類號:TG33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b)-00-02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先進制造技術是影響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最直接條件,而良好的機械制造工藝就是先進制造技術最好的體現。隨著我國對工業化發展越來越重視,因而先進制造技術引起了更多人的普遍關注,對其研究力度不斷加強,并收獲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可是,我國的先進制造技術與機械制造工藝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并不能止步于此,我們要正確看待二者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怎樣樣能做到制造技術與制造工藝不斷創新,這是對于我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遇,因而我們找對最佳的發展途徑,將對機械制造業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1 先進制造技術的確定和體系建立

先進制造技術具體是指什么?目前還缺少規范的、統一的定義。當廣泛被接受的含義是:先進制造技術是促進制造業汲取高科技技術并應用到實踐生產中所取得的成績,并能把它貫穿于整個制造流程的制造技術的合稱。

先進制造技術是制造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其不斷革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先進制造技術快速發展,逐漸形成高新技術群,并經過不斷完善,已經構成了健全的體制系統。可是,受各國不同基本國情制約,先進制造技術內容和構成方式上差異很大。對于我國來說,我家相關部門已確定了多層次技術群組成的先進制造技術

體系。

首先,現代先進制造技術要以優質、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為中心,在逐漸向基礎制造工藝擴展。其次,新型制造單元技術創新。這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及新興產業的促進下,制造技術與其他現代高科技技術向融合而產生了現代先進制造技術,例如數控技術、網絡監控技術、航天技術等。

最后,先進制造技術集成化。這是將應用信息技術與系統管理技術的完美結合,它是基于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等技術結合而產生的。

2 先進制造技術的現狀與特征分析

2.1 先進制造技術現狀分析

先進制造技術是現代技術創新與工業進步的典型代表,是衡量制造業水平的關鍵指標,也是國家工業賴以生存的保障。近年來,世界各工業發達國家已經深刻意識到先進制造技術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各自都在對其進行深層次科研,可見,市場經濟的競爭實質是先進制造技術的競爭。不同的先進制造技術格局已經形成,并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許多科技成果,例如:網絡監測系統、數控系統、虛擬制造系統等。

2.2 先進制造技術特征分析

2.2.1 全球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襲來,對制造業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制造業的資源配置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國,這就推動了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發展。某種產品的制造過程可能由不同國家共同完成,將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及制造技術先進程度來對制造過程進行分配,這樣做除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減低成本、便捷方便外,還能夠促進國家交流,縮小國家間貧富差距,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2.2.2 多元化

由于技術創新瞬息萬變,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原有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逐漸被取代,關鍵體現在多元化、復雜化及人性化。今后的市場走向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沒有水能夠準確預見其發展趨勢,當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生理需求后,更追求自我個性化的展現。更多的消費者對原有的制造業提出了新要求,制造業既要提供特定的戰略、舒適的環境及合理時間使用的有形產品,又要能夠保證產品的使用質量及后期服務,制造業生產出的產品,要對市場需求有充分了解后才能生產,要避免盲目制造

產品。

2.2.3 靈敏化

以前的制造業生產出的產品種類單一、批量大、傳統、統一化等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制造業逐漸向靈敏化發展。制造廠家通過各種合作方式來增強競爭力,最大化利用資源,節省投資成本,根據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調整制造生產目標。其建設重點就是實現各方面先進技術全面結合,使得整個制造業能夠準確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保證所生產產品能夠在社會上大量流動,為制造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2.2.4 服務化

現代制造業是以市場需求變化為前提的,服務質量是確保產品被人們接受的重要保障,制造業已經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并不斷努力向服務業轉型。現代的制造業所考慮的重點不僅僅是設計與生產,更重要的是根據對市場的實際考察,將產品后期服務作為關鍵環節來抓,服務化應該體現于為社會服務、為消費者服務,制造業應將服務化作為主要建設內容。受這層發展趨勢影響,很多企業對服務的關注度不斷加大,而且服務所帶來的綜合效益會更可觀。

2.3 mT的體系結構

面向制造的設計技術群。面向制造的設計技術群系指用于生產準備的工具群和技術群。設計技術對新產品開發生產費用、產品品質以及新產品上市時間都有很大影響。產品和制造工藝的設計可以采用一系列工具,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以及工藝過程建模和仿真等,生產設施、裝備和工具,甚至整個制造企業都可以采用先進技術進行有效地設計。

制造工藝技術群( 制造技術環境)。制造工藝技術群是指用于物質產品生產的過程及設備。制造工藝技術群是有關加工和裝配的技術,也是制造技術的傳統領域。

3 針對機械制造工藝進步先進制造技術的措施

制造業所涉及到的領域很多,例如:機械、輕工、化工、電子、航天、建筑等等,制造業從實質上分析,其不僅僅是通常認為的基礎產業,而且是創新生產力的生產過程。制造技術是現代制造業發展的前提,而機械制造則是制造技術的直接體現,這也是制造技術創新的方向。第一,先進制造技術已經被大范圍的運用到機械制造領域,促進了機械制造工藝的進步,并對其他相關產業也有積極影響。第二,機械制造工藝不斷革新,其重點內容又是先進制造技術。所以,先進制造技術和機械制造工藝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在其發展過程中不能傾向用于任何一方。

我國的制造業起步比較晚,與其他制造業國家相比差距比較大,而機械制造業又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經過幾代人艱辛努力,我國機械制造業積極汲取國外的先進制造技術,但還是處于初級階段,要想達到成熟階段還有很漫長的道路需要探索。面對新形勢下機械制造工藝創新,先進制造業應采取以下措施。

3.1 強化先進制造技術過程全面開發

強化先進制造技術過程全面開發包括技術裝備、生產技術、管理體制、市場觀念及人員調配等環節。它對提升制造業市場綜合競爭力是很有必要的措施,因此,我們要給與其高度重視。除此以外,我們也需要關注機械制造技術自身創新,這可以豐富先進制造技術、帶動相關制造業打下堅實

基礎。

3.2 扎實基礎工作,合理采用先進制造

技術

在機械制造業不能盲目的使用先進技術,要在各項基礎工作牢靠的前提下,合理采用先進制造技術。總之,先進制造技術要以市場需求為發展核心,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因地制宜,協調發展。應該具有針對性的挑選出某些重點行業,將其作為試點來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等技術使用熟練后,再進行大范圍推廣建設,這樣能大大降低制造業投資風險。

3.3 重視人才素質道德建設

人才是先進制造技術不斷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他們的素質道德高低對制造業影響最大,因此,要想確保先進制造技術應用與創新,那么一定要重視人才素質道德建設。通過對制造技術研究人員開展定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及時向他們傳播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在每次培訓過后,還應該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只有順利通過考核的人員才可以上崗。這樣能培養出一批高素質。技術硬、通管理的制造人才。

3.4 積極汲取國外先進制造技術

我國制造技術起步滯后于發達國家,因此我們要虛心接受它們的先進技術,并通過積極的汲取過程不斷豐富我們自身的制造技術。經過我國對制造業的長期探索,已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制造技術,我們在未來的制造技術發展中,要積極汲取國外先進制造技術,探索出最符合中國的先進制造技術。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與科技飛速的發展,先進制造技術仍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我們對先進制造技術應該有側重點,建設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先進制造技術。不言而喻,隨著我們對制造技術研究的繼續深化,不久的將來,它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在世界制造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站穩腳步。在黨的正確方針引領下,相信我國的制造技術會有更長遠發展,在世界的大舞臺上會綻放耀眼光芒。

參考文獻

[1] 劉曉宇,艾春雨.先進制造技術與機械制造工藝[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1,3(2):16-18.

[2] 趙文興,張舸.輕型碳化硅質反射鏡坯體的制造工藝[J].光學精密工程,2011,7(1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