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經營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誠信經營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新媒體環境下,媒介經營與管理從單一的以廣告為主的贏利模式向廣告傳播、增值服務、產品提供相組合的多元化贏利模式轉變,媒介的內容更為豐富,傳播者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用戶成為新媒體傳播過程中的樞紐,承擔著信息傳播與接收的中介強梁作用。這些新特征對《媒介經營管理》課程教學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適應新媒體對媒介經營管理變革的要求。
一、《媒介經營與管理》教學內容的更新
通過跨媒介的整合經營可以實現媒體核心品牌影響力的多層面覆蓋,新時期的傳媒競爭環境要求傳媒除了能夠保有和鞏固原有市場份額,還需要通過跨媒介整合經營的戰略使媒介的品牌和產業鏈得到延伸,從而在各個層面擴大其核心受眾的覆蓋范圍。教學中除講授媒介經營與管理基本理論外,在教學內容中突出新媒體經營與管理的理念與專業能力的培養,強調以職業技能評判實踐學習的標準,充分體現“理論中心、實踐中心”的雙中心教學目標。
(一)引入新媒體的經營與管理理念
引入新媒體的宏觀經營理念。主要講授新媒體帶來的負效應(主要是信息安全、侵犯知識產權、信息泛濫、網絡犯罪、網癮癥、數字鴻溝),闡釋互聯網監管的難點及管理對策,討論網絡實名制,重點分析新媒體的雙刃性,介紹發達國家互聯網管理的經驗和教訓,分析網絡輿論的特性、引導與規范問題。
引入新媒體的微觀經營理念。主要講授新媒體的盈利模式,務模式等;重點闡釋網絡廣告的特點、包括網絡廣告、收費服務、電子商問題、發展對策;討論電子商務模式的類型;分析收費服務模式的可行性。引入新媒體中著作權保護理念。主要講授了新媒體中著作權保護面臨的問題,尤其是新媒體的特性造成了侵權易、維權難;闡釋新媒體著作權的法律保護,介紹發達國家對新媒體的著作權保護情況;重點討論了“避風港”原則與“紅旗”原則,分析百度MP3版權案;討論網絡著作權的技術保護措施。
引入新媒體運營理念。新媒體經營中的長尾、免費與無聊的相關理論,都是在以往的常規經營中所輕視的甚至忽視的,反而是新媒體運營中的精致特色。以精準營銷手段為基礎的新媒體運營推廣手法,實際是更加注重用戶的接受度與感受度,通過網絡推手的手法,通過媒體共振的原理,達到信息傳播的最大化。而對新媒體形勢下的公共關系,新媒體應該是更加得心應手。不論環境多少復雜,只要把握住對于受眾信息需求的原則,就會更加主動地把握好輿情,面對突發事件,及時預判,并在危機公關中產于始終有利的主動地位。
引入新媒體多元化的跨媒介經營。可以實現內容和創意資源的共享。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一家集廣播電視、平面紙質媒介(報紙、雜志等)、網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媒體,可以將采集的具有高價值的視頻信息資源送到其下屬的電視臺播出,同時可以將為該視頻配置的文字稿稍作修改在其廣播上播出,同時還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其在其下屬的報紙、雜志、網站上刊發,這就大大節約了傳媒產品的制作成本,也降低了該集團的平均總成本。此外,這家媒介集團還可以共用一個發行渠道來發行其旗下的報紙和雜志,利用同一個節目主持人主持不同媒介的節目等等。這些資源的合理和重復利用不但可以降低傳媒組織運作的成本,還可以大大提高傳媒組織的運營效率。而這些經濟學范圍經濟正效應的實現,都必須以一個具備跨媒介經營能力的綜合性媒介集團的存在為前提。
(二)引入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同步發展理念
教學內容的更新,得益于教師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同步發展。主講教師在教學之余,前往《新疆日報》、《新疆電視臺》《新疆經濟報》、《兵團日報》進行業務學習,并對疆內主要媒體進行跟蹤研究,撰寫媒體經營與管理分析報告,通過努力,將最新的媒體經營與管理發展動態信息引入課堂,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媒介經營與管理》教學方法的更新
(一)教學方法的更新
為了克服媒體經營管理課程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病,培養初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潛能的媒體應用型人才,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現實中典型案例,如分析《太陽報》創辦并運作成功的背景、意義、價值與思考;分析三辰卡通在“藍貓”品牌經營上的得與失,運用所學知識,對“藍貓”品牌的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運用媒介經營與管理理論分析“封殺王老吉”事件,討論這個民族飲料品牌在新媒體環境中的成功之處;分析江南春創建的分眾傳媒樓宇電視獲得成功因素,存在的風險,如何看待分眾傳媒和新浪網的整合等等。這樣課堂教學與媒體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之間就不會出現明顯脫節的現象,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的案例中的媒介經營管理經驗也能給我們以很多啟示。
(二)注重《媒介經營管理》課實訓選題的擬定
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訓選題在《媒介經營與管理》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這就需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事先擬定適合學生的實訓題,使學生目的明確,思路清晰。組織學生小組互評研究成果、教師點評,將評價等次(分數)記錄在冊,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我事先擬定如下內容:
1.選擇新疆某一媒體的發展情況,結合省外一個你感興趣的性質相同的著名公司或企業,請進行二者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全面的對比研究。題目:A媒體與B媒體經營管理對比研究。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A媒體與B媒體的發展簡介;二是A、B媒體發展中的共性和差異;三是結合媒介發展相關理論,請你判斷同性質兩媒體發展的優劣,并說明你的理由。
2.結合企業多元化發展理論,對新疆大晨報股份公司多元化經營做出你的個人判斷。題目:XXX報業集團多元化分析。內容包括:一、新疆大晨報股份公司發展簡介;二、新疆大晨報股份公司媒體的構成、經營業務、戰略合作等;三、可用標桿理論來對比分析另一報業集團的多元化經營優勢。
3.請對你家鄉某報社(或網站)的經營管理進行闡述。題目:某報社的經營管理分析。內容包括:一、XXX報社(或網站)發展簡介,二、XXX報社(或網站)的經營管理之道進行分析。以上項目要突出要求,實施步驟及成果描述的具體要求等,通過以上訓練,達到如下效果。
一是培養學生的角色轉換理念。試著對學生的角色進行轉換,將學生置于模擬的各類管理經營者的位置,使學生從媒體從業人員的角色出發,以專業視角思考媒介經營與管理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二是培養學生既懂新聞規律又懂媒介市場規律的媒介經營管理能力。三是在單項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之間充分體現其互相包含性,即驗證性實驗既要體現對所學知識的驗證和技能的訓練,又要提供學生獲取知識能力和發揮創造能力的可能性;綜合性實驗既應體現內容的綜合性,又應體現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綜合性,即綜合性創造;而在創新性實驗中也強調技能基礎和綜合能力。創新性實驗緊密追蹤國內媒介經營與管理理論發展的最新動態和學術思潮,拓展學生的理論視野。我們通過開展探究式創新性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在媒介經營與管理中的開拓創新意識,培育了學生的創新成果。
在課堂教學環節,我們注重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學生演講、辯論、問題研討、案例討論、媒介經營計劃提案、媒介產品分析、媒介產品營銷策劃、媒介經營管理中的法律問題討論等等。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學生開拓、創新、探索、研究的能力。
總而言之,全球化背景下跨媒介經營已然成為國內傳媒的戰略發展的趨勢和必由之路,但總體而言我國的跨媒介實踐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這不僅體現在傳媒企業自身的戰略決策上也體現在我國大的政策環境上。所以,在這樣一種生存境遇下,“實踐之將出,理論已先行”是最可靠最穩健的發展之道。這就給我們的新聞傳播尤其是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學者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我們必須在現時的經濟政策環境下以國際化的眼光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在教學理論上為學生提高了開拓、創新、探索、披荊斬棘、指路導航研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直庵.媒介經營管理案例庫出版[J].新聞記者,2004,03:59.
[2]郭慶光.跟蹤實踐 規范方法 深入剖析[N]. 中華新聞報,2004-02-09T00.
篇2
關鍵詞:產業轉移 工業園區 信息化建設
隨著發達地區資本相對飽和,資本增值的需要已難以在本地市場獲得滿足,加上受各種綜合因素如勞動力成本、市場、環境、資源等影響,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強烈,資本急需向外擴張。而欠發達地區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開放,加大開發轉移的能力,各種基礎設施條件日趨完善,大幅增強了承接產業轉移的能力。作為經濟發展重要載體的工業園區,將面臨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而現在因在優惠政策的管理運行機制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已基本趨同,各地區工業園區相互之間的可替代性增強,必須要突出特色吸引轉移企業。國內外對工業園區競爭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很多,信息化建設對工業園區競爭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正面影響也已被大量證明,但信息化建設與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競爭力之間的影響關系在理論界還沒有被充分研究。本文嘗試性地從工業園區競爭力理論體系中提煉出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競爭力的構成要素,通過對工業園區信息化建設內容的再認識,分析出信息化建設和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競爭力之間的影響關系。
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競爭力構成分析
關于工業園區競爭力的構成,許多學者已經做了具體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主要構成:基礎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其中,基礎競爭力主要包括區位競爭力、資本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競爭力;環境競爭力主要包括園區文化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創新競爭力、聚集競爭力(向斌等,2010)。本文認為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競爭力是指在產業轉移的大環境下,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相對于其他同類園區在服務轉移企業方面具有的持續比較優勢能力。這種能力既包括園區現有的服務能力,還包括園區未來持續競爭的潛力。體現在對轉移企業的吸引、對優質資源的爭奪。
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競爭力構成與一般工業園區存在共性的地方,但是也具有自己的內涵,主要表現如下:
區位競爭力。產業轉移的本質是企業進行空間再定位,目的在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前提假設是產業轉移前后企業所處的區位條件具有同質性。而承接產業轉移的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區位條件肯定存在差距,只能通過輔助措施或彌補手段來盡量平衡。對于轉移后出現的區位條件落差,企業多少已有應對準備;而且各地區在建設工業園區時,都會選擇當地區位條件較優的位置,并且不斷努力完善各種交通配套設施;加上現代交通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時空概念,并使得經濟活動的交易費用進一步降低。所以,對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而言,雖然區位依然是園區競爭力的基本力量之一,但不是主要競爭力。
資本競爭力。資本是要素資源聯系的紐帶,是融通、集聚資源要素的關鍵,也是增強園區競爭力的直接要素。對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而言,資本主要指保證轉移企業順利入駐并盡快適應和恢復原有生產規模,在此基礎上能獲得持續增長所需要的資金、廠房、設備、材料等基本生產要素組合,園區產業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資本及利用規模的影響。資本競爭力表現為園區擁有、控制或可利用的資本的成本、數量、便利性等。轉移目的地的發展都相對滯后,如果在資本上能具有相對優勢,將有利于競爭力的提升,
基礎設施競爭力。各園區的基礎設施都不太一樣,但一般都包括道路、供水、供電、排上下水、通訊、排污、網絡、地塊自然平,即“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保障,是園區適應產業轉移的基本需求。通過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轉移企業落戶、發展、壯大提供優質的生活、生產條件,實現基礎設施承接,有利于園區產業轉移項目的吸納和承載能力的提升。
園區文化競爭力。實現觀念承接,文化營造是先導。園區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資源、內在的要素,除了構成園區競爭力外,還通過對其他競爭力要素的影響,對園區競爭力有著間接的增強作用。其中,創新文化是最重要的構成。
政府管理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主要包括政府營銷能力和政府服務能力。政府的營銷能力決定著園區的對外宣傳力度,從而影響著園區的產業聚集,以及對生產要素的吸引力。政府的服務能力主要指政府在處理園區事務時的效率、協調、廉潔程度,這對于轉移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有著重要影響。兩者共同構成了園區競爭力的重要協同力量。
創新競爭力。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是創新競爭力的兩大構成要素。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在前一輪的招商引資中主要是利用各自的優惠政策來吸引轉移企業,而優惠政策已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逐漸弱化。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要再造新的競爭優勢,就必須依靠體制的創新。技術創新在園區發展中起著能否占據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作用,是園區發展的生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相對區位競爭力和聚集競爭力的不足,并對其他競爭力起著強化作用。
聚集競爭力。產業聚集是工業園區比較高級的表現形式。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相對而言會有更大的優勢和資本吸引經營同一種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一群企業,從而形成集聚,又以此為資本更進一步地引來同群企業,使產業規模本來就大的園區變得更大,本來就具有優勢的園區更具優勢,產生正反饋或倍增效應,進入良性發展的渠道。轉移企業在原地區大都處于某種產業集群的環境中,并已形成較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因此,供應鏈體系的重建對發生轉移的企業來說是最主要的問題,產業集聚程度成為其選擇園區的一個重要衡量因素。由于區域發展不平衡,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在吸引聚集企業的能力上相對較弱,若能比其他同類園區更快形成產業集聚,將能從多方面影響園區的交易成本和產業的生產,進而增強園區的競爭優勢。
工業園區信息化建設內容再認識
工業園區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時代價值理念的指導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以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為目的的信息化政務模式,實現園區企業管理方式系統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營銷手段電子化的新型商務模式,為園區企業發展、員工生活構造高效便捷、綠色、專業的數字化生態環境。它的建設分為三個層次: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園區。其中,電子政務起龍頭作用,帶動著園區企業信息化、社區信息化和公共領域信息化的發展。
(一)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是政府運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從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滿足社會及公眾對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需求。電子政務包括政府公共服務的信息化和政府管理的信息化。政府既是電子政務工作的主導者,也是推動園區信息化建設的主導力量。園區電子政務建設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政府跨部門業務協同水平,使對園區企業的服務效率和能力獲得提高。具體建設內容包括部門業務管理數據庫化、政企公文傳遞網絡化、園區內政務信息集成化、辦公無紙化、對外宣傳網絡化等。
(二)電子商務
在電子政務相對成熟的基礎上,電子商務將成為工業園區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工業園區的電子商務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包括為入園企業提供內向型和外向型的信息化服務。內向型的企業信息化服務是指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構建園區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生產、經營、設計、管理等一攬子的服務,及時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為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綜合競爭實力的增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外向型的企業信息化主要服務于園區企業的營銷,借助園區的商務平臺統一對外宣傳園區企業,方便對外聯系和交流,提升整體形象,提高知名度,并促進交易。外在信息化需要內在信息化的支持才能發揮出更優的效果。通過園區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能為入園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信息化環境,對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的提高產生重要的正面影響。
(三)電子園區
電子園區是指是利用數字化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園區,把數字、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到園區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實現園區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以促進園區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暢、協調和高速發展。這是園區信息化建設的高級階段,是電子政務在園區管理上的延伸。“以公民為中心”,即把入園企業以公民對待,做到入園企業與政府的和諧互動。包括基礎設施管理、園區智能交通、園區環境質量監測與管理、公眾信息服務等,涵蓋園區生產與生活的各個管理方面和經濟層面。
信息化建設對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影響
(一)有利于聚集產業鏈的重建
轉移企業的信息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明顯的。通過園區的政務平臺和商務平臺,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拓寬招商引資的渠道,強化園區特色的信息和主導產業的宣傳,實現信息招商,提高入園企業聚集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從另一個現實的角度看,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多處于欠發達地區,園區建設與發展更多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較弱,規模較小,入園企業主要由當地原有企業的退城入園組成,缺乏實力強的主導企業,配套的中小企業少,難以形成聚集帶動效應。園區內暫無條件或不適宜承接聚集產業的相關轉移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導向和產業布局原則,轉移到其他具備吸納條件的相近區域落戶,通過園區商務平臺的構建,實現信息傳遞的準確。雖然產業鏈上的企業不在同一地點,會使時間、協作和溝通成本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借助信息化建設的力量構建虛擬的聚集產業鏈,不失為承接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發展初期競爭力提升的一種選擇。
(二)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的改善
不同地區的工業園在政府運營、管理上各有其特點,在吸引轉移企業的優惠政策上也有著不同的優勢,但傳統的服務模式已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趨于同質化。通過電子政務建設,園區各企業通過共同的系統平臺,可及時獲取園區管委會的文件、信息,企業的各種統計數據、服務請求也能通過這個互動的平臺獲得及時響應,實現了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在速度為贏的信息時代顯得更重要。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因此獲得改善,服務水平得到提升,工業園區的良好形象得以樹立。
(三)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是持續競爭力形成、綜合競爭能力提升的基礎。園區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園區的融合建設,使得構建“小園區,大社會”這種創新的理念得以實現。通過園區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的改善,促進體制機制的創新;通過企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方式的革新,促進商務模式的創新;通過園區數字化和網絡化管理的實現,促進運營環境和園區形象的創新。
(四)實現資源的集約化使用
電子商務以園區為整體進行建設,而不是以企業為單位各自開發,可以實現技術資源的集約化使用,降低運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過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有關政策、服務、市場、技術等各種信息可以在園區內大量積累和迅速傳遞,企業采購、銷售、合作等信息流動更加通暢快速,實現信息資源的集約化使用,降低信息成本。電子園區的構建有利于科學調配資本要素的使用,合理實現基礎設施的共享,實現專業化生產和規模經濟,降低園區產品的相對單位成本,從而提高園區產品的競爭力、擴大產業規模,進而使園區競爭力繼續增強。
參考文獻:
1.向斌,鞠頌東.物流園區競爭力內涵研究[J].物流技術,2010.214(4)
篇3
[關鍵詞] 誠信成本 誠信收益 誠信時間模型
一、企業誠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是否選擇誠信不僅僅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更多的還是個經濟問題。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然會在利益的獲得與誠信道德選擇的代價之間進行成本和利益的權衡,這便形成了對誠信道德選擇的成本—收益經濟學分析。誠信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既有投入,也有回報,具有商品的某些屬性。企業誠信是一種無形資產,根據經濟學原理,企業要取得誠信這種無形資產必須有所付出,即誠信是有成本的。企業誠信付出會使其在市場上誠信度提高,從而樹立起良好的市場形象,無形資產升值,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回報,即誠信收益。
1.企業誠信成本
企業誠信成本有多種劃分方法,有人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有人分為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有人分為主動成本和被動成本。本文在以上劃分基礎之上把誠信成本分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動成本和被動成本(守信機會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罰款支出和信譽喪失成本(失信機會成本)。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誠信成本
(1)企業守信成本是指企業堅持誠信經營所付出的代價。其中被動成本指企業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對企業誠信經營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說是企業“為了誠信而誠信”。WWw.133229.CoM例如:要實現對客戶和消費者誠信的承諾,必須如期履行合同、保證產品質量;實現對企業員工誠信的承諾,必須保證按時足額發放員工的工資報酬、保障員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勞動安全保障設施;實現對投資者誠信的承諾,就要保證投資者財產的安全和投資者財產的保值增值;實現對政府、社會誠信的承諾,必須保證及時足額繳納稅款、保證合理開發和使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所花費用等等。企業若不支付這些被動成本,則可能會給自身帶來一時的利益,但這些收益是以犧牲長期利益而換來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這部分成本看作企業守信機會成本。
企業守信經營的主動成本是指企業具有了長遠眼光,為了樹立良好的企業誠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動支付的成本。如企業用于維護自身誠信形象的廣告宣傳活動費用;企業向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優質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所需支付的費用;對員工進行情感投資、建立誠信用人機制、用于職工誠信教育的費用等。海爾集團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誠信經營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員工豎立嚴格的質量意識,以誠實守信的態度對待消費者。也正是憑著這種誠信的經營理念使海爾得以穩步走向世界。管理學家愛德華·勞勒在其所著的《最終競爭力》一書中提到:通過企業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關系,是企業競爭力的最終來源。
(2)企業失信成本指失信經營所帶來的損失,主要包括:
①信譽喪失的損失。例如企業因為失信行為而導致市場份額縮小甚至喪失的損失;投資者不愿再繼續投資或抽回投資造成的損失;員工的忠誠度降低甚至離開企業造成人員流失的損失;失去與其他經營者合作機會而造成的損失等。這些成本是間接的、隱性的信譽喪失成本,一旦發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若能避免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業的失信機會成本。
②懲罰支出的損失。這是企業失信成本的直接、顯性的表現,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違約金;因商標侵權、制假售假、偷稅逃稅、走私販私、環境污染等受到社會有關部門嚴厲制裁的支出等。
誠信投資是一個戰術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是一個藝術問題,更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要杜絕失信成本的發生,但對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莊媽媽凈菜社”就是一味進行誠信投資不注重回報而導致失敗的典型的教訓,因此,必須要注重企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
2.企業守信收益
(1)市場集聚收益。企業通過誠信經營,依靠信得過的產品與優質的服務,建立起客戶與消費者對企業的忠誠,從而實現連續不斷的重復性購買。再通過消費者之間的口碑相傳贏得更多的顧客,使企業形成再次銷售和多次銷售,增加企業的銷售量,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業通過誠信待人的用人機制來吸引并留住更多優秀的人才,使企業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而發揮出來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創造力,可以為企業帶來的更大價值。
(3)資本集聚收益。有了誠信相當于企業擁有了一張融資的通行證,這對于當前融資難的中小企業來說更為重要。而且如果企業信用充足,一筆同樣數額的資金,可以周轉使用多次,這樣可大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無形的商譽集聚收益。中國一個企業生產的領帶在市場上價格只有數十元人民幣,當該企業成為皮爾·卡丹的定點生產廠家,還是原來的領帶貼上皮爾·卡丹的商標時,其價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這就是誠信的巨大價值。因為人家賣的不僅是產品,還有企業的商譽。商譽就是企業的市場形象,就是金錢,而企業的商譽是由誠信鑄成的。
二、企業誠信與失信經營的時間模型
現實的經濟活動表明,“誠信”是有價值的。任何經濟現象的出現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對應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收益的高低,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欺詐只會給自己帶來一時的不義之財,但要付出喪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價,嚴重者將最終被市場淘汰出局,這是任何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經營者和企業家都明白的道理。“誠信”已成為時下中國人最為稀缺的一種資源,誰擁有它并進行認真的經營管理,誰就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1.企業失信時間模型
圖2企業失信時間模型
總體來講,企業失信行為的單位時間內,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時間的函數,見圖2所示。雖然企業采取了不誠信經營行為,但由于信息傳遞的滯后性,其行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內其收益水平會迅速提高,達到較高水平,隨后會進一步增加。但隨著企業不誠信行為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會停止增加并開始下降。在某個時點,也即企業不誠信行為被社會了解到某種程度或受到某種處罰時,其收益水平會大幅度下降,嚴重的失信行為甚至會失去收益能力。無論企業用什么樣的理由解釋不誠信行為,人們都無法給予原諒,因為信譽很脆弱,它經受不住一次良心的違背。企業通過長時間的經營才能建立信譽,擁有信譽時間越長久的企業越受人們信任。但是無論企業的信譽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誠信行為,就會擊垮多年的誠信形象。不誠信給企業的傷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夠勉強渡過危機,也要用更長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這道傷口。
2.企業守信時間模型
同樣,企業守信行為單位時間內,成本和收益也是時間的函數。企業守信經營模型可分為投入期、發展期和品牌期三個階段,見圖3:
圖3企業守信時間模型
投入期:企業在進行誠信投資的初期階段,有可能是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的,企業的收益曲線是緩慢增長的。因為誠信從投入到產生存在一個“時滯”,包括消費者的反應時滯、需求時滯等,主要取決于消費者對企業所投入誠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資進行一段時間后,消費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業有信譽。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在被動成本支付時,企業可能會吃虧。比如在遇到困難時仍要履行合約,顧客不必為此支付誠信費用,也不會立即要求進行其他合作。企業付出了誠信成本,但并沒有得到誠信收益。但客戶因為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業,以后還會繼續合作,甚至給企業帶來其他客戶。這筆誠信收益比其誠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為發生時沒有反映出來。因此,從當前看,誠信被動成本大于誠信收益;從長遠看,誠信被動成本小于誠信收益。所以,只要企業想繼續生存下去,就應該誠信經營。
發展期:當企業準備支付誠信的主動成本時,就已經有了長遠眼光,樹立誠信形象為將來獲得更大的利益。這時,因為企業已經有了積累起來的信譽,所以企業誠信回報就會快速增長,其收益曲線就會變得陡峭。當企業不會為了誠信而誠信時,其被動投資已變為主動投資。企業發現誠信能帶來的收益越大,則會投資越多的資金用于樹立誠信形象。支付誠信被動成本還處在較低層次,為了生存;支付誠信主動成本則處在較高層次,為了企業發展。不管是哪一種,只要用持續發展的眼光看,誠信收益一定大于誠信成本。
品牌期:當企業持續不斷的投入誠信投資,而又源源不斷得到誠信回報時,企業就形成了自己的誠信品牌。品牌是企業在誠信方面長期大量投入的結晶。我們已經進入了品牌的時代,社會越發達,需求越復雜,消費越高檔,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除了滿足人們的物質消費要求以外,更能滿足人們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據西方經濟學家的調查統計表明:在人均收入達一萬美元以上的國家,90%的消費市場是滿足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為如此,品牌在市場經濟中有著獨特的經濟魅力。品牌是一種信譽和口碑,是企業誠信的投入和企業文化的結晶,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產。它將直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回報和收益。在一個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投資誠信的回報應該遠遠大于付出,即收益遠大于成本。據美國的一家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在誠實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將產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資收益率遠遠高于一般的投資項目。我們平常所說的“老字號”、“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是企業誠信在市場中的折射影像,是企業經過多年甚至幾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場考驗才得來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塊不朽的豐碑,同樣也是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
參考文獻:
[1]金康偉陳琪:民營企業誠信經營的成本與收益分析.鄉鎮企業研究[j].2004,5:p54-55
篇4
[關鍵詞]民營企業;誠信文化;核心競爭力;信用評價制度
[作者簡介]戴,泉州師范學院人文學院2005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在讀;吳真真,泉州師范學院人文學院2006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在讀,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6―0067―03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在中國大地上涌現出大批頗具實力及國際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僅靠粗放式擴大發展規模,只注重增加資本,引進人才和技術而忽視企業的文化建設,企業的發展將后勁不足。企業文化能為企業發展釋放出最為持久的動力,企業誠信文化是企業創建穩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力量源泉。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對于長遠發展的企業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對企業誠信文化基本內涵的理解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價值觀、企業精神、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等意識形態和物化精神的總和。企業文化的基石是誠信觀。誠信觀是我國傳統道德中最為重要的行為規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基本的準則。
首先,企業誠信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并為企業員工認同的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人生價值觀、行為準則和處事規范。誠信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領域。企業堅持“誠實、誠心、誠懇”和“信念、信心、信譽”以及恪守“童叟無欺”的原則是企業誠信文化的精髓。
其次,企業誠信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對國家和社會誠信,不偷逃稅款;企業對股東和員工的誠信,兌現招聘員工條款的承諾;企業對消費者的誠信,讓用戶使用放心產品,嚴禁唯利是圖坑害消費者。企業堅持生產經營中蘊育豐富的誠信文化,企業將永葆生機和活力。
二、企業誠信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企業誠信文化有利于維護國家與社會的利益。企業作為社會成員在生產經營中對國家和社會講信用重承諾,守法經營,照章納稅,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與社會的利益作出積極貢獻。民營企業的發展在我國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民營企業稅收達3487.3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9.4%,成為國家稅收的穩定來源。同時,提供70%的技術創新、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要研發地。我國每年新增就業人員有80%被民營企業所吸收,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二)企業誠信文化有利于增強股東和員工的凝聚力,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企業誠信文化有利于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員工產生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從而能夠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提高其工作效率。一個信譽良好的企業能讓企業的員工更多地得到社會的認同,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激發員工更好地為企業奮斗的熱情。眾所周知的海爾品牌,“真誠到永遠”信念以及無條件地為消費者服務,為海爾贏得了消費者的贊賞,也在短短的時間里使海爾的品牌大幅度增值,創造了海爾神話。企業要保證財務資料和經營及盈虧信息資料真實和完整的反饋給股東及廣大員工,保證經營決策和經營管理行為符合股東和員工的利益,符合公司長遠的發展要求。企業要為員工建立各種保險制度,建設員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供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兌現招聘員工的承諾,有利于保證企業對員工有吸引力,減少因缺少員工和技術人才對生產經營的制約。企業的誠信文化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業引導員工樹立誠信觀,統一員工的行動意識,增強員工的凝聚力,使員工為努力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目標而積極努力,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三)企業誠信文化有利于消費者享受和滿足消費欲望,提高核心競爭力。對消費者講誠信是企業誠信度的最終體現,不僅要不斷開發優質、新穎產品充分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還要實施全方位的售后服務,兌現服務承諾,讓用戶放心,并勇于承擔信譽責任。企業誠信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誠信文化的價值,表現在企業產品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中,產品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帶給消費者的是文化的享受和滿足,企業以消費者為導向不斷改革創新、豐富產品文化特色,有利于開拓和擴大消費市場,企業擁有誠信文化必然提高核心競爭力。
(四)企業的誠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聲譽,樹立起一個健康良好的企業形象。具有良好誠信度的企業,有利于在社會中獲得社會的認可,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而良好的企業形象也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溫州鞋生產企業的一個轉變過程。20世紀80年代初期假貨、劣質產品充斥著整個溫州鞋的市場,嚴重影響溫州城市的形象。溫州人經歷了痛定思痛后,嚴禁假貨、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注重產品的質量,注重誠信,堅守誠信,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也才有了溫州今天經濟的輝煌發展。
三、加強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當前企業誠信存在危機,曾在市場上出現的山西假酒、河南毒米等事件反映出一些企業唯利是圖,貪婪無度,取財無道,拜金主義,背信棄義,甚至不惜一切損人利己的行為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2008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開展了使眾多嬰幼兒患腎結石的含三聚氰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專項檢查,涉案企業109家,還查出含三聚氰胺多種產品,這表明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必須重新塑造與構建企業的誠信文化。加強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應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科學完善的企業信用評估制度。企業的信用評估制度是指一整套對企業進行信用評價的體系,包括相關的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要素。當前企業信用的評估制度不健全表現在:缺乏公正的客觀評價標準,評估者對企業信用的評價缺乏系統的量化指標。信用評估體制不健全,只對企業某一方面信用的評價,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往往降低企業信用評估的約束力。
(二)加強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構建企業內部良好的誠實守信氛圍。塑造企業內部誠信價值觀,要建立高層管理人員與一般員工之間的“共信圈”,這是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核心。由于高層管理人員對內管理企業事務,對外代表企業,所以高
層管理人員誠信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是否具有誠信形象。高層管理人員的言行,直接影響到一般員工的價值取向。塑造企業誠信文化,在企業內部形成有效的誠信理念,有利于培養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養成誠信守法的意識,高層管理人員與員工共創誠信守法環境,有利于維護企業形象。
(三)建立健全誠信激勵機制。誠信激勵機制是指企業建立的一整套對員工的誠信行為進行考核和獎勵的體系,包括考核和評價的標準以及獎勵的辦法等。要想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環境和誠信經營的氛圍,必須建立一種獎懲分明的誠信獎懲機制,使誠信獎懲制度科學化、合理化、標準化,以便于對企業員工實踐誠信行為進行獎懲。如職務任免、級別升降、薪酬分配等。同時要建立健全企業誠信獎懲的組織領導體制,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責任明確,保證對企業誠信行為有嚴格的管理和監控。
(四)在構建良好的企業誠信文化中,充分發揮政府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政府在構建社會誠信文化體系方面應起主導的作用,并在構建良好的企業誠信文化中,充分發揮政府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政府應加強對公眾的誠信教育,形成社會良好的誠信氛圍。對信用知識進行宣傳報道,使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信用意識和觀念,并使信用與政府權威、企業發展和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掛鉤,使守信者得利,失信者遭市場的淘汰。
(五)加快社會信用體系法制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是指社會建立起來的用于督促社會成員的活動是否符合誠信標準和要求的評價體系。包括信用記錄、信用證信、信用擔保。該體系的建立將使得企業和經營者的真實信用度變得透明,鼓勵企業努力提高自身的信譽度。政府應加強法制建設,使企業誠信經營有章可循,進一步完善有關信用和信譽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此倡導和激發更多的企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篇5
[關鍵詞] 企業誠信缺失原因對策
一、企業誠信的含義
“誠信”一詞,自古已有,“誠信”包括“誠”與“信”兩個方面:“誠信”之“誠”,是誠實之意,是語言和內心的一致;“誠信”之“信” 為信用,指語言和行為的一致,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對于個人來講,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是否能夠做到對己誠實,說實話,做實事,是否對他人誠實,一諾千金;對企業來講,是指企業在同各相關利益方―供應商、銷售商、政府部門、稅務機關、消費者的交往中,是否能夠提供誠實的信息并顧全各方的利益。對稅務機關,不虛報利潤,不偷稅漏稅;對供銷商,不拖欠貨款;對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最終消費者,不提供偽劣產品或服務。
“誠信”是誠實與信用的一致, 即以誠待人,取信于人。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的生命力所在,誠信是商品社會的社會契約之一,是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前提,也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我國每年因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產品質量低劣和假冒產品所造成的各種損失達2000億元。據有關部門初步估算,從20世紀80年代迄今,共達6000億元人民幣在誠信的“缺口”中流失。誠信缺失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制約著市場作為一種資源配置體制作用的發揮,對整個經濟的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二、我國企業誠信危機產生的原因
1.主觀原因
(1)把企業僅僅看作是一個經濟實體,忽視了企業同時也是一個倫理實體。厲以寧先生曾說過,調節人們的經濟活動,除了市場調節、政府調節以外,還有一種調節,這就是道德調節。片面地理解市場經濟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忽視了現代市場經濟同時也是由看得見的手即管理來協調,當企業僅僅把“看不見的手,當作自己經營的理念”時,則意味著放棄管理道德對經濟活動的引導和制約,必然導致企業經濟本能的放任與放縱,單純追求利益。我國市場經濟剛建立時,計劃經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一些人經不住更多物質利益的誘惑,假冒、偽劣等不道德的行為開始抬頭,出現了道德滑坡。
(2)片面理解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忽視了市場經濟同時也是道德經濟和信用經濟,道德自律是法治秩序的最高實現形式,當人們把法制當作市場經濟的惟一保障時,便會在不同程度上消極等待完善的法制經濟的到來,事實上也就放棄了經營過程中的道德努力,忽視了道德對經濟活動的促進作用。在當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還沒有樹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倫理觀念,誠信貶值在主觀上有了滋生的土壤,不講信用、惟利是圖、金錢至上的經營觀念支配了企業的經濟活動。
2.客觀原因
(1)信用機制不健全。由于我國從計劃經濟脫胎而成,信用基礎十分薄弱,我國企業先天信用不足,信用機制不健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 企業不是獨立的法人,無明晰的產權,各種資源由政府直接通過行政命令在所屬單位之間配置,企業信用一片空白,信用只能由作為政府出納機關的國家銀行掌握,企業之間的商業信用被忽視,因而人們的信用意識淡薄,再加上利益的驅動,一旦步入市場經濟,許多經濟主體置信用于不顧,拖欠貸款、貨款,大肆惡意逃廢,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難免發生。
(2)信用建設的薄弱。信用信號傳導機制不靈,由于我國信用制度的缺乏,致使社會無法通過正常的渠道在經濟建設中發揮作用。同時,社會輿論導向對樹立道德形象、弘揚誠實守信的宣傳不力,有些宣傳報道過分渲染了經營中的投機取巧、投機、鉆營,媒介只注重對那些快速致富的人的宣傳報道,而對那些誠實守信,重合同、守信譽的單位和個人的忽視,使得中華民族寶貴的信用資源被流失,在社會上蔓延著一種浮躁的風氣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
(3)對企業不講誠信的經營行為打擊制裁不力。可以說現在的法律法規,無論是對個體私營企業的制假售假,還是對國有企業的惡意欠債逃債,或者是對上市公司欺騙公眾投資者、“巧取豪奪”等行為的打擊制裁都不到位,力度相當有限。我國對制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法律處罰成本主要是通過直接經濟處罰、取消行為資格、限制主體自由等實現。如直接經濟處罰是:沒收違法所得或處1~3倍或1~5倍或1萬元以下的罰款,而企業的非法暴利又何止這些?以“紅光事件”為例,違規企業上市當年募集4.1億人民幣,案發后沒收其非法所得450萬元并罰金100萬元,對有關中介機構也僅罰沒相應所得。這種不痛不癢的處罰,客觀上縱容了不講誠信的企業,使失信企業膽子愈來愈大。由此可見,這種處罰力度是不夠的,加之在執法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其執行的力度也不夠,使行為者能很快將風險轉移,根本不能對行為者形成威懾作用,失信者因此而付出的成本遠遠小于其因失信而得到的收益,這成為當前企業失信現象泛濫的重要原因。
(4)市場信息不對稱。所謂市場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一方交易者擁有比另一方交易者更多的與交易有關的信息,這為擁有較多交易信息的一方向交易對方隱瞞真實情況、虛假信息,誘使交易對方上當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提供了可能。誠信經營需要代價,誠信經營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代價高,價格自然也高,當一些企業以低價向市場投放假冒偽劣商品時,由于人們無法辨別誠信企業與詐騙企業,無法辨別真實產品與假冒偽劣產品,無法了解優秀上市公司與包裝的上市公司時,誠信企業的市場就必然被不講誠信的企業擠占,誠信貶值就難以避免。
(5)地方保護主義。企業誠信缺失行為之一的制假售假行為能夠大規模發展,在一個地方能夠發展到產業化、規模化的水平,與地方保護主義是分不開的。因為不少規模化、產業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展開的,這些制假售假者一點也不掩飾,作為地方的管理者,對于這樣的情況如果說不知情,顯然是不合常理。
三、改善企業誠信狀況的對策
1.建立誠信信息傳輸系統。信息是經濟與社會得以正常運作的一個根本點,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對稱、不透明,或者說是信息失靈,就可能給假冒偽劣、欺詐等行為造成可乘可機,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傳輸手段。當前,建立各種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網站,成為進一步推進社會誠信制度建設的重要途徑。
2.建立“企業資信信息網”。建立一個綜合的公共性的“企業資信信息網”,既符合國際使用制度發展的趨勢,也有利于推進社會誠信制度的建設,更有利于讓中外企業和社會公眾能夠在網上快速、準確地獲取有關企業的資信信息。企業一旦有違反誠信的情況,即可公之于眾,這樣,必將大大加強企業的行為自律。
3.加快信用立法執法建設,加大懲治失信力度。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法制經濟條件下,守法經營和誠信經營最經濟;但在非法制條件下,不守法經營和不誠信經營最經濟。” 目前企業不誠信的經營行為已經到了危害整個社會經濟運行和安全的程度,不用重典、姑息養奸將后患無窮。為此,政府必須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嚴格執法,為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法律依據,從而加大打擊、懲罰失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特別是對于制假售假,惡意欠債逃債,嚴重坑害消費者利益和國家利益的責任人,要嚴加制裁和提高有效處罰。
4.嚴厲打擊地方保護主義,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標準。一家企業不講經營誠信,問題可能出在企業自身;一批企業不講誠信,問題就要追溯到經濟環境。在中國某一地區的經濟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引導甚至營造的。正因如此,企業誠信缺失與地方政府的保護往往密不可分。一些地方干部為了一任政績私利,對于所管轄范圍內的制假售假聽之任之,甚至干預行政部門的執法查處,使違法企業非但不加收斂,反而變本加厲。要在全社會重建企業經營的誠信之風,建立統一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秩序,必須徹底鏟除地方保護主義。對各級政府部門,要強化大局觀念,考察經濟運行質量,建立更為科學、完善的考核標準。
5.加強企業內部建設。政府通過對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來促使企業的誠信改善,而企業也必須進行自我改善來達到講求誠信的目標, 產權制度是誠信建設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誠信建設的核心,企業戰略是走向企業誠信的通道,因此企業內部要切實加強這三個環節的構建,使企業誠信得以加強。
總之,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還需要通過學校教育、輿論倡導、媒體宣傳、行業自律等各種努力,營造一種誠實守信、童叟無欺的社會誠信風氣,使守信可敬,失信可恥成為每一個公民和企業的不變信條。
參考文獻:
[1]夏春艷:企業誠信建設的對策建議.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1
[2]孫亞東:淺析我國企業信用缺失與治理對策.市場周刊,2004,12
篇6
誠信歷來是人們對建設和睦、信任的社會關系的道德期待。只有誠信,,人們之間才會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賴,人類文明才會普遍建立,社會才會不斷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誠信的作用從人們的日常生活進入經濟活動領域,被視為經濟交換的劑和經濟交易所必須的公共品德。在當代經濟活動中,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取得長遠、巨大的動力,誠信經營是根本之道,這已被古今中外的許多成功經營案例所證明。企業要對消費者和投資者、對社會誠信,員工要對企業、對同事誠信,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長久利益,成就百年品牌。
大家都知道,保險公司經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誠信原則,保險公司要通過自己的員工在經營活動中以誠實來換取投保人的信任。如果保險公司不遵守承諾,不僅會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同時也會導致自身商品的無效而失去市場。我們保險公司作為一家從事商業保險的公司也不例外,非常注重誠信建設,建立起以“誠信經營”為核心的保險行業文化,立志做一個有道德的保險公司,將建設中國財產保險第一品牌作為自己的理想。在市場競爭中,貼近市場,遵循法規,開展正當競爭,規范展業,堅持不做市場的破壞者,不做不負責任的市場競爭者。
我們險要求員工對客戶誠信,就是要求在展業時,在為客戶提供風險保障服務時講誠信。大家都知道,保險條款的制定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客戶不一定都能正確理解,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在展業時必須誠實告知,不能利用信息上的不對稱讓客戶“付學費”。我曾聽一位朋友說過,他希望給他的愛車購買全保的保障,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替他辦理了投保手續。一個春暖花開的早上,他興高采烈的帶著妻子、兒子駕車到郊外春游。一路上他們說說笑笑,非常開心,然而不幸發生了。由于不熟悉路況,這位朋友撞上了路邊的一棵樹,他本人受了輕傷,而他年幼的兒子滿臉是血,不知道傷得怎么樣?在趕去醫院的路上,他想起他曾購買的這份保險,他很慶幸當時他買了全保的保險,這樣,他多少可以從保險公司那兒得到一些經濟上的補償,想到這兒,他心里有了一些安慰。而后他向保險公司報案時,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卻告訴他,他和他兒子受傷的醫療費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不能獲得賠償。為什么?他一下蒙了,“我不是給車子買了全保嗎?”在理賠人員的提醒下,這時他才發現,那位業務員替他辦理的險種當中居然沒有購買司乘人員保險。他不僅為此在經濟上受損,更嚴重的是他認為這位業務員利用他對保險知識的缺乏欺騙了他,他說他不再相信保險公司。聽到這,我相信每一位保險業的同仁都會和我一樣感到痛心,為現實中個別保險從業人員的不負責任行為而使整個行業遭遇的信用危機感到痛心。要明白,當我們千方百計擴大客戶群的時候,與客戶的交易不是一次性的博弈,而是讓客戶由于購買了保險產品而獲得一種長久的關懷和保障。
董事長在《業務員展業手冊》上寫下了“誠信、勤奮、專業”的題詞,這是對我們每一位業務員的基本要求,在展業時,我們不僅要講誠信,更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真正地為客戶化解風險。我們的一位業務經理就是這樣,以她的真誠和豐富的保險專業知識打動客戶。7月的一個上午,趙經理接到一個客戶某公司唐總的電話,說自己公司的財產保險快到期了,但是他們準備向其它保險公司投保……掛了電話,趙經理靜靜地站在辦公室,自言自語地說:“一定是我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夠好,一定是的!”想了一會兒,她決定再次去到客戶的公司了解清楚。正當趙經理和唐總在商議著保險事宜時,突然窗外一個響雷打斷了他們的談話,緊接著一陣狂風夾雜著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這時傳真機也傳來了關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唐總客氣地對趙經理說:“小趙,你先回去吃飯吧,關于保險的事,下次再說。我還要布置防汛工作。”說完就走了。趙經理緊跟其后說:“雖然我們在業務上暫時沒有合作成功,但為客戶提供防災防損工作是我們保險人的天職,我十幾年的保險工作經驗或許能為你們公司的防災防損工作提供一些幫助。飯等忙完了再吃。”然后她就跟著唐總一起認真地檢查公司的每一個角落,憑著豐富的保險專業知識,她提出不少消除安全隱患的措施,一直忙到下午五點。唐總非常感動,說:“我們還不是你們的客戶,你就能這樣幫助我們,如果我們真正成了你們的客戶,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保障和服務。我相信,在投保準沒錯。”最后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這是我們的員工在實踐中貫徹的“化險為夷,補天愛人”的企業精神的真實體現。趙經理以她的誠信、專業、勤奮獲得成功的同時,也使公司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和好評。,
正是每一位人通過自身誠信展業,才逐漸使贏得社會的信任和贊譽;正是每一位人忠誠地實踐著“以更及時、更全面、更專業、更道德的服務”的經營理念,才使在建設中國財產保險第一品牌的理想之路上走得更加穩健。相信通過我們誠信、專業的工作,一定能樹立起保險的優秀品牌,一定可以開創出加輝煌的明天!
篇7
論文摘 要:文章分析了物流誠信的重要性和我國物流市場普遍存在的誠信缺失 問題,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建設誠信管理的必要性及相應對策。
一、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為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生產制造 型企業選擇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與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事實 證明:將物流業務外包能給生產制造企業帶來諸多利益,例如,企業可以集中資源于自己的 核 心業務、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等。但是,在生產制造企業與第 三方物流合作的過程中,部分物流企業為了謀求利益而將客戶利益于不顧,甚至欺騙客戶, 給客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導致部分客戶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誠信產生質疑,使第三方物流 陷入誠信危機,嚴重影響我國物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物流誠信的重要性
誠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和發展。物流業作為現代服 務業,不只是在車輛、倉庫等硬件方面的競爭,還有誠信等軟件競爭。物流誠信是物流企業 對社會和客戶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公平、公正、高效、守約地把商流活動的物質成果傳遞給 最終消費者,并忠實地為物流信息使用者們提供優質服務的品質。通過加強對物流企業的誠 信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加客戶滿意度。
2007年5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協會組織開展了“江蘇省汽車運輸行業質量管理辦法、誠 信服務百家優秀企業”推薦評選活動。2007年8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北京舉行首批 物流企業信用評價A級信用企業新聞會,并向社會了首批20多家A級信用物流企業的 名單。有關協會組織評選活動并把企業的信用狀況公示出來,正是說明了誠信對于物流服務 業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宣傳報道誠信經營的典型,引導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增強誠信意 識,加強信用自律,樹立以“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觀念,形成“知法守法、誠實守信、 兌現承諾、失信必懲”的行業氛圍,創建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場競爭環境。
三、物流行業存在的誠信缺失現象及產生的原因
現階段,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誠信缺失現象較為普遍,分析原因,導致我國物流市場誠 信危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流企業投入不足導致的誠信危機。由于物流業準入門檻低而利潤高,物流成為近年較熱 門行業而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部 分企業實力差,設施、設備條件非常有限,也紛紛加入到物流行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 爭 ,于是采取非正常手段拿到客戶訂單,但最終因為資源不足、服務能力限制不能完成合同條 款而造成違約,在利益與金錢的驅使下把誠信丟失,從而失信于客戶企業。
2.企業管理不完善導致的誠信危機。部分物流企業管理水平差,個別員工的操作失誤導致企 業失信于客戶:比如廣州某物流 企業把客戶特地從國外買回來寄回老家給妻子的結婚周年紀念禮物弄丟;本該發送到深圳的 貨物被運到了上海;因為送貨員的粗心而把當天要發送出去的貨物落下,導致送貨時間延誤 ,貨主無法準時收到貨物;有的貨物就算準時到達,運到的貨物卻不正常破損;某物流公司 由于經營管理不善,欠了貨主一大筆貨款無法償還,最終選擇卷款逃跑,等等。類似這樣的 事件,在我國物流服務市場時有發生。
3.物流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導致的誠信危機。某物流運輸企業明明知道客戶要求承運的禁運品 ,但是還向客戶承諾可以進行承運只是 運費很貴,最終賺了小錢卻丟失了寶貴的企業信譽;有的物流公司對不了解物流運作的客戶 漫天要價;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還存在著實際服務水平和承諾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 些物流服務失信的現象在實際的操作中更是屢見不鮮。
4.物流企業與客戶雙方不信任導致的誠信危機。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雙方在合作的執行過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進 行合作,在另一方面又為保護核心能力和商業秘密而設置壁壘,這必然會引發伙伴間的 不信任,甚至引起戰略伙伴間的不合作,也導致合作雙方的成本增加和服務質量降低。另外 ,部分客戶企業擔心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后,自己對物流失去直接的控制力,一旦雙方的協作 中出現問題,比如第三方物流企業不能完全理解并按照客戶企業的要求來完成物流業務,就 可能會出現物流失控的現象。
四、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誠信管理的建議
物流企業想盡快擺脫陷入“誠信危機”處境,必須重視物流誠信管理的重要性,正確認 識物流企業在誠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應對的方法和措施。
1.政府、行業協會加強管理。
制定規范的行業準則,建立嚴格的物流市場準入制度。政府要加大對物流業的投資力度 ,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并對能夠誠信經營的物流企業,給予資 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勵。通過制定行業準則來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誠信經營,使從 業人員形成共同的道德價值觀。比如物流采購聯合會推出的A級誠信物流企業的評選,無疑 將為物流行業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競爭環境。
2.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一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利用相關的法 規、制度中存在漏 洞來進行違法經營,謀取小利,而危害客戶企業利益和我國物流業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我 們的立法部門加快速度完善相應的物流法律、法規,使雙方企業在合作過程中有法可依,出 現問題時也可找到解決的辦法。《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于2008年1月1日起實施,將進一 步促進和規范我國快遞服務的發展。
3.開展培訓教育,樹立誠信觀念。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企業要將物流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重 要內容,使誠信管理成為企業 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管理層倡導并大力推動合法經營誠信待客,通過經常的培訓教 育和潛移默化,努力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和諧、講誠信的企業文化氣氛;增強 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誠信觀念的樹立也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之間開 展互信合作。
4.大力發展和完善物流保險業。大力發展和完善物流保險,推動我國物流責任賠償制度的完 善。物流保險制度可以看作 是對物流業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為經營者分擔行業風險。但是物流保險的發展在我國現行的 市場環境下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在于市場環境不完善、市場主體的特殊性、物流保險產品 不完善,以及物流業和保險業之間缺乏信任等方面。物流公司和保險公司之間要不斷加強對 話,爭取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對推動物流市場和保險市場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5.物流企業要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實力和服務能力。物流企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整體實力, 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并在此基礎 上不斷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以滿足日益發展的物流市場的需要。完善企業的物流設施設備 ,積極學習先進的物流技術、經營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知識。學習國外物 流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提升企業本身的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不同要求, 并在客戶心目中留下“誠信經營企業”的印象,增加客戶企業對本企業的信任感。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務業具有巨大的市 場需求,同時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物流企業要建立良好的誠信體系,學習先進的技術 、管理理念,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相關管理機構和權威部門則要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 指導、輿論監督引導,努力創造良好的物流市場競爭環境和行業氛圍,以促進第三方物流企 業誠信經營,以利于我國物流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聯輝,王堅強.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5
篇8
關鍵詞:學科教學 價值引導 實施
作者簡介:于世華,男,南京市第十三中學,中學高級教師。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指出:“實踐原則這種命題含有意志的一般確定,其下面有種種不同的實踐規則。如果主體把條件看為只對他自己一人的意志有效,則這些原則或準則就是主觀的;如果看為客觀的,對每一個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有效,則這些原則就是客觀的,或稱之為實踐規律。”在康德看來,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在認知領域,人既受先天的認知形式的制約,同時,認知內容也受到感性的限制,因此,理論理性是不自由的,受著自然法則的統治。作為有限理性存在的人有沒有自由?人的行動的動機能否不受經驗的束縛而出于理性自身的決定?康德給出了答案,即“對每一個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有效”。這種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則,意味著意志的自由就是道德的自律,由此,出于主觀的行動目的與客觀的道德法則獲得了統一,人的自由最終引向了人不同于一切自然存在的價值與尊嚴。康德的實踐理性把教學實踐引向了人的價值與尊嚴,引向了教師的道德自律,引向了教學如何合乎人的理想與人的合理需要,引向了“至善”的價值之域。正如康德所言:“道德律在行動者里面所產生的傾向去促進我們能在實踐上實現最高的善。”
一、價值引導的界定
教學能否達到康德的實踐理性的境界?即“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做是目的,永遠不能僅僅看做是手段。”簡單地說,也就是教學能否提升師生道德自律的境界,使得教學不僅是教師涵養德性的意志自由,也是學生的人性培養與升華。教學既成就了學生,也完善了教師,使人性得以保存和擴展,擺脫教學的功利主義,將人性的完善作為教學的內在目的。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將學科教學引向人的價值和尊嚴。為此,學科教學的價值引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它要經歷一場精神領域的探險過程。
1.建立在先天人性基礎上的德育。孟子性善論認為,人生有“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人生來就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是人性的“四端”,也是人性善的四種萌芽,發展起來就成為仁、義、禮、智。康德所驚贊和敬畏的人的內心道德法則與孟子的“四端”都是先驗主義的道德論。筆者以為,所謂先驗道德形式應該是“物種”進化的結果,自然萬物之所以生機勃勃遵循自然法則,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人性之所以有“四端”也是在母親的孕育、家庭的呵護中形成的,這就為德育提供了基本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不應動輒訴諸強制的手段,而要適時地點化,理想的教育“有如時雨化之者”,保存、善養和擴充人性。“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師有過激行為,應有所反省,以存養本心。學生有不道德的行為,教師應相信學生的“善端”,幫助學生分析其原因,是意志薄弱還是善惡不辨,是盲目冒進還是不專心,是缺失志向還是缺少反思,教師應對癥下藥,善于引導。
2.建立在國家意志基礎上的學校德育。建立在國家意志基礎上的學校德育與意志自由的道德自律難免會形成沖突。有學者提出了解決辦法,即“基于基礎性權力之上的道德教育”①。一方面,它強調公共善,強調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實質性價值的引導。例如,它強調無論個人是否愿意都有必要愛國、關心他人、關懷社會、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和公共決策等。另一方面,它強調這種干涉并不只是為了維系共同體,也是為了通過促進公共善來促進個體自由發展。筆者以為,“基于基礎性權力之上的道德教育”當然能夠充分尊重個體的道德自由權,可以讓個體積極參與論辯、充分協商、質疑和審問,因為,它們是共同生活所必要的共同體信念。但由于“美善德育倡導的儒家美善生活的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認可”②,這實際上放棄了部分學生對“至善”生活的價值引導。
3.建立在學科教學基礎上的價值引導。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不同于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是在學科知識基礎上挖掘知識內在的德性追求,它不同于一般性的德育。一般性的德育功能在于找回善良本心,保存和發揚那種天賦于人的善性,通常運用角色扮演、情境體驗、道德敘事等方式感化學生的心靈。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不僅具有豐富知識、提升能力和感悟人性的多種育人功能,而且價值引導建立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有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德育功效。
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不同于學校道德教育。它是在中學德育學科(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教學基礎上將德育推向道德自律的境界。在康德看來,一個行為是否具有道德意義是不能從結果或者行為本身來判斷的,它只能以動機作為評判的標準。比如,公司要誠信經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動機。公司可能害怕失去信譽而誠信經營,也可能迫于工商部門的處罰而誠信經營,也可能因為誠信而帶來利潤而誠信經營,也可能應該誠信經營而誠信經營。顯然,只有最后一種行為是有道德意義的。因為公司只承擔有限責任,以公司所有資產對外債負責,所以,顧客與公司打交道存在風險,是以信譽為前提的。顧客與公司發生業務往來就是對公司的信任,所以,公司應該誠信經營。這樣,公司誠信經營的道德要求就獲得了知識的支撐,知識教學與價值引導獲得了統一。誠信經營原來是作為公司經營成功的外在手段,現在成了公司成功經營的內在條件,體現了經營者的道德價值和作為人的尊嚴。人不再是公司利潤的工具,從而獲得了目的性的存在。
二、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的發現
有學者認為,“價值導引式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旨在通過教師刪選材料、創設情境、設置問題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體驗等方式,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在課堂中‘自然’生成。”①隨著網絡的發展,現在多數教師都能運用網絡資源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課堂教學之中,設置情境,生成知識,再加上豐富的音視頻資源,一般的課堂教學都可以搞得熱熱鬧鬧。知識生成都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中完成的。教學設計一般遵循著“背景材料——情境設置——設計問題——師生互動——生成知識”的路徑。只要教師對一節課稍加“理論提升”,就會變成“價值導引式的教學”。這種教學設計路徑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是對傳統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體驗、重傳授輕反饋的教學方式的反叛。并且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都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之上的,所以,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輕視學科知識。但是,此種設計重點仍然是知識,即使有價值引導也僅僅是教學的情感價值,無法上升到“道德自律”的人性的教育。
例如,“消費及其類型”教學設計(部分)②
[創設情境](PPT展示)我的家庭支出結構比重圖(2013年8月)
[合作學習]按交易方式區分消費類型
(學生回答):
錢貨兩清的消費:1.米、油、菜等日常開支2000元;2.轎車用油500元;3.衣服、鞋支出1200元;4.訂閱雜志、購買書籍120元;5.親子班課程420元;6.鄉村游800元。
(教師點撥):
錢貨兩清的方式的特點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歸買主所有。
貸款消費:支付房貸1000元。
[設問解疑]
1.什么樣的商品比較適宜貸款消費呢?
2.哪些人適宜貸款消費呢?
3.貸款消費畢竟超出了當前的支付能力,是不是不健康的超前消費呢?
租賃消費:無
(教師提問):哪些商品比較適合租賃消費?
(學生回答):無需、無力、不想購買的商品。
不難看出,上述教學設計的重點是按交易方式區分的消費類型,對錢貨兩清、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特點的介紹。學生通過學習能明白消費有三種交易方式,而對三種交易方式的價值引導卻是微弱的。這三種交易方式都有其內在的道德因素,教師應在學科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將教學引向道德境界。就錢貨兩清而言,可以向學生詢問:“你用得最多的交易方式是哪一種?對這種交易方式有何感受?”這樣就把交易方式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結合起來了。學生可能會說,錢貨兩清的交易有安心、踏實的感覺,不像貸款消費有著借債還錢的壓力。教師作進一步引導,我們花錢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其背后是人的勞動的交換,由此,學生會明白,錢貨兩清的交易方式隱含著父母勞動掙來的錢與其他勞動者生產的財富的交換。這里不僅有等價交換的公平,還有對勞動成果的珍惜,以及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最終引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德領域。同樣,貸款消費是由于人一生的收入水平變動很大,剛工作時收入少,到中年以后會有較多的積蓄,如何解決年輕時的住房、汽車的需求,可以“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這里不僅有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也體現了人的尊嚴,年輕人追求幸福生活不“啃老”,不非法謀利。其實,貸款消費是以個人信用為前提的,用的是自己未來的錢,應該誠實估量自己的還貸能力。這樣,就將貸款消費的外在條件轉化為人的道德選擇了。再說租賃消費。租賃消費不僅體現人的生活智慧,也體現了物的尊嚴以及其背后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對勞動者來說,總希望自己的勞動產品能物盡所用,從而使自己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一件偶爾用到的商品買回來閑置在家里,不僅是財富的浪費,也是對他人勞動的不尊重。這樣,租賃消費作為一種交易方式的內在價值意蘊就被揭示出來了。所以,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關鍵在于教師對學科知識的道德價值的發現。
如何發現學科知識的道德價值?筆者以為,知識內在道德價值的發現主要在于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孟子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教師對所從教的學科知識教過多遍,應該對知識有透徹的理解,但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僅在于知識的內在邏輯,更重要的是知識對人的意義。如何獲得知識對人的意義?教師應該積極自覺追溯知識的本原,讓所教知識首先成為教師自身道德滋養的養分。教師的博學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博反約。因為知識不是客觀符號,它是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產生的,知識當然凝結著人內心的道德法則。教師對學科知識的道德價值的挖掘應從大處和本原人手,將知識引向對人性的滋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一個小的知識點也能照亮人的心靈,猶如通過小隙而認識日月之光一般。
三、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的實施
學科教學的價值引導是建立在學科知識生成基礎上的,因此,學科知識的師生互動生成的教學環節與一般課堂教學相同,教學遵循著“背景材料——情境設置——設計問題——師生互動——生成知識”的一般路徑,學科知識的價值引導的實施重點放在知識生成后,如何將學科知識引向人的德性教育。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引導學生的道德想象力、道德理智力和道德感受力。
1.道德想象力的引導。“道德想象力是指‘以道德的方式’進行情境解釋的能力。道德想象力是‘道德’的,是由于它參與了各種可能性利害結果的評估。”當然,學科教學的道德想象力是運用學科知識對人的行為選擇在想象中進行解釋,使抽象的道德原則與具體的感性行為表象聯系起來,以提高道德認知水平。比如,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一個抽象的道德原則。教學中教師可以例舉事例,某人為了個人的“幸福”生活,選擇了貪污、受賄等不正當的手段獲取金錢,最終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但這并一定會引起學生的道德認同。有學生會認為,他運氣不好,或者手段不夠高明,或者沒有搞好“關系”等等。那么,教師應該運用學科知識創造性地發揮學生道德想象力,理解道德原則的內涵。教師可以設問:一個人貪污幾百萬、上千萬,僅僅是成捆的“花紙票”嗎?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一個農民工辛苦一年,流血流汗,年終只有五萬元的收入。一個人貪污一千萬元,相等于多少農民工為他一個人勞動一年?再想想哪些沒錢看病的弱勢群體,一千萬元能拯救多少生命?道德想象力的引導,就是想象多種情境,對行為后果的綜合考慮,充分評估行為的道德后果。通過情感投射“設身處地”地為情境所牽涉的每一個人的處境著想,由此,學科教學超越了一般課堂教學的固有情境,有效地擴展和深化學生的道德認知,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為學生今后的行為選擇提供了道德支撐。
2.道德理智力的引導。道德想象力是通過多種道德情境的想象,預見行為的后果,提升道德認知,所以道德想象力具有“虛擬性”的特點,而道德理智力是將學生引向道德現實感。“單子式”的個體感覺是主觀的,家庭、民族、國家、社會作為實體所具有的普遍性的道德原則是抽象的。只有將普遍的道德原則與個體精神統一起來,個體才能獲得道德的現實感。換言之,一個人無論怎么特別,都不能離開人的共同本質,否則就不能稱之為人。只有人的共同本質與個體生命獲得統一,人才能獲得人之為人的現實性。道德現實感是具體的和辯證的,道德原則是一種理性把握中的存在,因此,只有透過理智力的努力才能完成這種統一,獲得道德現實感。比如,“要堅持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教師一般從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哪些權利,必須履行哪些義務講起。每個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因此,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教師無論例舉多少事例也只是情感上的熏陶,學生對此只有法律上的約束,卻不能上升到道德自律的高度。因為個體要獲得與國家共同體的統一,不但需要模范公民的榜樣示范,更需要理智的中介才能完成。其實,權利與義務的統一不僅是單一主體的統一,而且是不同主體的統一。你享有權利是以別人履行義務為條件的,你履行義務就為別人享有權利創造了條件。以遵守交通規則為例,你看到了綠燈,能享有自由行走的權利,是別人履行了紅燈停的義務。利用學生理智力進行辯證思考,將學生的理性上升為“精神”,將個體潛在的自在精神融入到共同體之中,成就了學生的道德現實感。
篇9
【關鍵詞】商業倫理 五倫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
一、商業倫理相關概念
(一)商業倫理
商業倫理是企業在處理與內外部人之間利益關系時所應自覺遵守的到德方面的行為規范和活動方式。其實是企業對利益相關者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商業倫理的實質是企業要對大家負債。那么,這個“大家”指什么?
(二)商業倫理關系
商業倫理關系是指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道義關系。利益相關者就是上文中所說的“大家”。利益相關者有內部利益相關者和外部利益相關者,內部利益相關者是指企業主人、企業經營者以及企業的員工,外部利益相關者是指顧客、自然資源、社會、競爭對手、政府、供應商等。
二、商業倫理中的五倫法則
孟子曾經說過一句話:“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有親、有義、有別、有敘、有信這是人倫中的五倫法則,商業倫理中同樣也有五倫法則。
(一)有信
有信,是商業倫理中的第一法則,商業倫理中的有信是指誠信經營。誠信是一個企業的利業之本,成就之基。誠信經營要求企業會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合理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俗話說“賣出去是硬道理”,只有誠信為先,企業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創造市場,獲得利潤,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如果企業經營不講誠信,說假話、制假貨、售假貨、做假帳,利益相關者諸如顧客、供應商等就會不信任企業,企業就會失去市場,最終會倒閉。“光明被指加工回奶事件”導致光明乳業山盟公司市場份額變為原來的一成;海爾集團張瑞敏“砸冰箱”的行為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將1984年那個虧空142萬,產品滯銷、人心渙散的青島冰箱廠締造成了如今的海爾神話。誠信經營關乎企業的成敗,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忽視各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誠信對待各利益相關者,須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二)有義
人倫中的有義是指君臣有義,具體表現為君仁臣忠,不僅只臣子要對君王忠誠,而且還包括君王要對臣子仁義。
在商業倫理中的君臣主要是指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有義是指企業與員工之間要遵循道義。一方面,企業要善待員工,為勞動者改善工作環境、保護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員工應當對企業忠誠,以企業為家,為企業奉獻。有資料顯示,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不愿為他們的公司付出更多努力,公司忠誠度降至五年來的新低。員工對企業的不忠誠,主要來源于企業本身。員工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同時,各種加班以及各種額外的工作要求,讓員工的工作激情迅速干涸,這對他們的健康、家庭以及人際關系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各個企業在抱怨員工喜歡跳槽的同時,必須自省,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有義,必須時刻牢記“君仁臣忠”,對應的假若君不仁,臣還會忠么?
(三)有親
有親,在商業倫理的五倫中主要是指企業應當仁愛經營。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方面企業應當做到人,以人為本,為消費者全心全意提供優質的服務,給消費者以人文關懷,從而有效的提高消費者的服務滿意度,進而增加企業的客戶滿意度,最終到達提高企業效益的目的的服務。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在提升自己經濟效益的同時,多做慈善事業,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贏得消費者的好感,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想要長遠的發展,一定不能忽視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創造自身利益的同時,要關注社會,做到“有親”。
(四)有別
商業倫理中的有別指有所分別。在對待顧客方面,應當有所分別。此別,不是指對顧客不公平待遇,歧視顧客,而是指對待不同的顧客,根據其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服務,也可以說是人性化服務。例如,可口可樂之所以能夠風靡全世界,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其在不同地區根據其地區特色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口味。這一種營銷策略,以消費者為中心,關注消費者的利益,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達到了該企業的經營目的,是真正的雙贏。相反,蘋果手機在保修期內出現故障換機時都是連通后蓋一起更換,唯有中國不給換后蓋,就為了避開新機保修期重新計算的政策,這種有別不是商業倫理中的有別,對不同消費者的歧視,將導致蘋果的銷售量下降,帶來一系列的損失。所以,商業倫理中的有別,應是在以滿足各利益相關者利益基礎之上的有別。
(五)有序
商業倫理中的有序中的序是指次序。在處理企業與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時,必然會產生相應的沖突,在此時,就需要考慮次序問題。假若企業主人的利益與社會、自然資源等發生沖突時,企業應當將社會、自然資源放在首位,然后再考慮企業主人的利益。現在很多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忽視社會、自然資源的利益, 福建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起因是資金礦業一味壓低成本、減少環保投入,只注重企業利益,忽視了環境的保護,最終帶來的后果是污染事件的曝光,公司的巨大損失,正是所謂的損人不利己。所以,企業在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有序,外部利益關系人的利益始終應當在內部利益關系人之前,這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結論
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社會這個大家庭,企業在這一大家庭之中,需要處理好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此生便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準則,這便是商業倫理。有信、有親、有義、有別、有序,人倫中的五法則,在商業倫理中同樣適用,企業在需要將這5法則貫穿于日常經營的過程之中。
參考文獻:
篇10
一、守法誠信經營
公司組織健全、制度完善,能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從事經營管理活動。企業納稅信用良好,能夠依法按時申報并足額繳納。銀行信用良好,無騙取貸款、借貸不還、惡意欠款等現象。公司開展“誠信企業”創建工作,制定計劃并落實。確保創建誠信企業的財務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范性。
我們一直把“誠信”作為核心的經營理念,誠信也鑄就了我公司的現在和末來。公司精心制定完善誠信守則,大力弘揚“誠信、守約、協作、高效”的團隊精神,以“客戶至上,誠信服務”為理念,形成“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無信為憂”的企業氛圍,使誠信理念植根于全體員工之中:
1.要理論學習。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誠信教育的內容應當結合企業的實際而設計,補充政治和理論方面的“營養”,徹底清洗那些傳統的觀念和作風,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新思維的教育,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使員工們懂得誠信關系到企業的生命和未來,誠信與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進而扎扎實實地實踐和學習,造就一支行業的“精兵”隊伍。
2.是強化層次教育。根據個人的業務專長,采取不同方法,分門別類的確定培訓對象和培訓方式,培養員工對具體工作中所遇情況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水平。如對維修維護人員,對客戶服務人員。
3.是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以領導帶動員工,提升全員整體素質,曾經安排的對外學習的內容企業要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和上升空間,組織安排學習。員工的素質提高了,企業有活力了,才能占據發展的制高點。
4.是用誠信服務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我們講誠信不是演“脫口秀”,而是先要用實際行動去拉近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再努力做好接待、服務和回訪的溝通工作,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維護服務對象的至高利益,最終達到與服務對象之間零距離、服務零投訴的目標。
5.公司完善企業誠信內部管理,拓展誠信深度和廣度,規范服務方式和服務標準,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監督和獎懲制度,讓制度變成一種文化。以誠信的熱潮為契機,在深化誠信經營的基礎上,建立起誠信責任制、誠信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等,成立督查監管組織,規定其職責范圍,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并根據督查情況,對嚴守企業誠信規則,業績較佳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以起到鼓勵作用;對于違反企業誠信規則并給企業帶來損害或影響企業社會形象的員工,給予嚴厲的處罰,以起到警示他人作用。
6.公司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和“誠信即形象”的共識和理念。我我們每個凱悅人要恪守職業道德,找準自己工作的著眼點,熱情服務于業主,解業主之所難,幫業主之所需。用誠信贏得廣大業主的信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行業的誠信形象。
二、踐行安全規范管理體系
公司核心管理人員擁有豐富物業經營管理服務經驗,
全程運營共計三十多萬平方米樓宇。物業管理項目通過深入理解本地城市特點與新生活觀念變革,將成熟的先進管理服務理念接地氣,重新整合建設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物業管理規則和人性化服務標準。
凱悅物業一貫秉承促進安全、消除隱患、努力保障設備、設施正常運轉,嚴格按照公司各項規章制度開展工作。
其中
二是抓安攜全管理,安全工作是柒一個企業的命脈,如果惰不能保證安全,企業就柳談不上經營。因此安全惺管理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協。
保安部狠抓內保屆及保安隊員的培訓管理螢工作,定期召開安保工洲作會,傳達相關主管部忙門的指示精神,解決工鉗作中出現的問題,做好每各項安保預案及安全疏己散演習,確保在緊急情災況下能夠啟動實施安全陣預案。保證全天候巡邏繹制度的有效落實,人防憤、技防相結合,尤其在稍物防設施不完善的情況軸下對區域進行全方位有倚效監控。做到:違法必垃抓、違規必糾、隱患必咖除、服務轄區、確保平鍋安。
此外,他們還解同管片派出所建立工作佛聯系,發現案情時,積邀極主動協助、配合公安亮部門的工作。
物業保安部努力加強義務消抿防隊的培訓管理,使之眾成為素質高、責任心強志、技術過硬、經驗豐富妙的隊伍。根據相關錢管理規定,定時、定期維完成消防設備、設施的肅檢查、維護、保養,確戌保消防設備、設施隨時形啟用。同時不斷完善消撥防預案,并組織實施演裂練,提高服務管理著和剛商戶的在緊急情況下的睜應變能力,確保在緊急象情況下,能有效組織滅襄火、疏散人員,保證人爾身財產安全。物管部定孟期進行自查工作,充分盛發揮安檢小組的特性,矩杜絕一切不安全隱患,四確保實現安全年、區域濃無事故的總體目標。我哲們定期和不定期的對萊訃太花卉內部及周邊商戶頃進行安全檢查工作,并級督促整改,做到檢查有兜記錄,月月有匯總,落造實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并鍬存檔備查。
三是抓熱情服務,客戶服務部作為后勤保障部門,制面臨對員工、對商戶、贊對業主的三重服務,無萊論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肆,都會影響到公司的整私體聲譽。
對于庭院、小區內外環境衛佯生做到滾動性保潔,早扮晨清潔好的道路,平時出現臟禽水、爛葉、煙頭、紙屑易等廢棄物,保潔要頻繁不間斷的進纓行清理。在雨、雪天更要應央及時采取防護措施,隨倦時給業主一個安全、優廖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有的時憂候,落葉堵住了下水管麓,他們就帶上皮手套,鉀一點一點去掏下水管,壓經常是滿身污泥,但是甲我們的保潔人員卻總是笑著說:習枯慣了,這就是我們的工神作。
在基礎設施設地備上,工程管理部建立、完裕善了有效的巡視檢查制據度,對供電系統、給排誼水系統、消防系統、照刁明系統、霓虹燈廣告等岔設備定時、定期查巡,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杏確保設備設施正常運行汛。例如,對設備設施的酣報修工作于第一時間及小時處理,保持高效率。包以使設備設施不至于因再設備故障而中斷運行;按時完成雨雪季節防娟范工作,安排、組織完慷成相關施工項目。進藥入雨季前,維修人員提毆前對綠化導水溝歸進行清理,對外側的排合水溝進行清理。根據天鋼氣、氣象季節條件調整餞外遮蔭網;根據季設節變化做好了直燃機組閥、空調機組置換保養及峽檢修工作,保障了設備稀的正常使用。在制冷、光供暖期內加郡強人員場內巡視,適時進行戎設備調試,減少能源浪震費,保障了建筑物內溫度梳需求的同時,為節約能賄源做出貢獻。
四是抓節約能源,我們野企業不論是否盈利,都乖奉行著開源節流的佃原則,物業公司用水、疑用電非常龐大,這就要啟求公司人員有一個節約意識莎,工程管理部員工在設備扶設施的維護中,大力推蝸廣使用節能產品,僅庭院照明燈具改造一項露,原設計普閻通日光燈,但他們對此撓進行了論證,改用節能鑒型燈具。否
物管部人員上下齊心崇,不為名利,任勞任怨陛,勇于付出,共同努力雪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羌作任務,多次受到社區街道委員會、消防炯隊的表揚。
三、 企業社會責任
凱悅物業自建立之初,就不斷踐行開展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我們在自己的社區長期義務照顧獨居老人;為社區建立公益講堂,定期宣講健康、文化等有益內容;組織開展主題文化展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組織舉辦跳騷市場,方便群眾的生活互換;聯系消防單位為社區老人和孩子進行消防演習逃生培訓;
我們也走出社區,為扶貧工作捐助出力。
雖然我公司“守信、盡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認可和美譽,但是“誠信經營”絕非口號,仍需我們繼續建設完善,我們要將“誠實守信”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個凱悅人的心中,我們將為此堅持不懈地、腳踏實地地前行,真正做到誠信經營、客戶至上、回報社會、造福人類……!相信隨著誠信體系建設的逐步完善與發展,凱悅物業必贏得走向未來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