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法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6 17:07: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聽說法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聽說法教學案例

篇1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中職英語口語;案例

        “任務教學法”是指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應用在外語教學中是指在課堂教學時通過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transact)某些任務,使二語學習者能夠自然地學習,習得語言,擴展中介語體系和促進外語學習進步。

        我國中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令人擔憂。在調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時發現,擅長口語,能與口語教師進行日常會話的學生只占0.83%。學生說英語時,有32.29%的學生感到害羞,43.75 %的學生感到緊張得說不出來,只有15.62%的學生很樂意使用英語與別人交談,而能自然流暢、充滿自信地進行英語交際的學生僅占0.83%。?

        傳統口語教學有許多不足之處: 

        1)傳統型口語教學過于強調準確性。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是聽說法,即只讓學生反復機械地操練語言的結構形式,忽略了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學生活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得不到培養。

        2)純粹的語音教學。在過去幾十年來時間里,口語教學偏重于教語音,學生發音準了,卻還是不會用英語連貫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片面追求熟巧。大多數教師讓學生操練一些已有明顯答案的問題或互相轉述一些大家共知的事實,有的教師讓學生背誦,記憶課文,讓學生通過模仿和反復操練來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這些做法忽視了語言形式的情景性,學生還是不會在不同場合用恰當的語言結構表達特定的語言意義,因而無法進行正常交際。 

        任務型口語教學案例: 

        Hobbies!

        1、教學目標 

        (1)學會談論自己的業余愛好; 

        (2)學會談論喜歡業余愛好的理由; 

        (3)了解這些業余愛好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2、語言目標 

        (1)- What are your hobbies? /What is your hobby?

        - My hobbies are…/ My hobby is… 

        (2)- Why do you like this/these?

        - Interesting/relaxing/improve my English.

        3、單元任務 

        Task 1:談論自己的業余愛好? 

        Task 2:說明喜歡自己業余愛好的理由。

        Task 3:這些業余愛好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Task 4:看哪位學生做得最棒! 

        Task 5:要求學生在網上搜尋國內外名人的喜好。 

        4、教學過程 

        Step 1). Pre-task:談論自己的業余愛好?

        ①Lead-in 

        Do you know your classmates hobbies? 

        ②在表中填寫你的三個同學的姓名,先猜一猜他們在業余愛好是什么,然后分別去核實一下你的猜測是否正確 

        ③小組活動:每個學生都向本組匯報采訪的結果,評出誰的業余愛好最有意義。 

        ④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由全班評出業余愛好最新穎的同學。 

篇2

關鍵詞:酒店管理 情景教學法 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酒店服務業也迎來了發展黃金期。但目前中職院校的培養模式、觀念及生源素質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造成輸送的人才與企業要求相差甚遠。本文從轉變教學模式入手,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法,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通過實驗分析創新培養模式對酒店專業教學效果的影響。

一、情景教學法簡介

情景教學法又稱情景式教學,它是在直接法和聽說法的基礎上,利用視聽手段形成的教學法。它創設典型的場景,與語言描繪相結合,激起學生熱烈的學習情緒,從而促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情景創設的方法、手段多種多樣,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及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途徑進行情景創設。

1.多媒體動態感受場景

多媒體是一種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來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的手段,它集成了視覺與聽覺等多種媒介,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2.肢體語言豐富情景

肢體語言,顧名思義是通過身體動作或姿勢傳遞信息、表情達意的。它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有時比語言描述更清楚、更直觀,能溝通學生與老師的感情。

3.角色扮演情景

角色扮演即通過形象的語境氛圍,讓學生模擬書中情景,它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書中知識點的充分理解,促進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點,形成思維習慣,逐步提高語言運用的技能。角色扮演不是對某一單一環節的情景再現,而是對所學酒店管理知識的綜合運用。它可以使學生在逐項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掌握相應的表達方法與溝通技巧。

二、情景教學法應用于課堂中的教學實驗

1.實驗目的

實驗通過模擬酒店具體工作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酒店專業具體課程的教學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對課本及專業的理解,從而學習及鍛煉酒店方面的工作技能,以期更好地契合酒店的人才需求。

2.實驗對象及場景劃分

實驗選取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兩個班共計8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時間為一個學期共計20周,實驗教材選用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前廳服務》,本書采用情景式教學法思路編寫,書中主要設計了以下三個情景。情景一:懇親會客人的接送服務,主要包括客房預訂、禮賓迎送等內容。情景二:安利公司年會的前臺接待,主要包括散客及團體客人的入住登記及結賬服務等內容。情景三:酒店特色項目的推薦服務,主要包括個性化服務項目訓練、酒店特色項目服務等內容。

3.實驗方案

參與實驗的班級為A班和B班。A班以傳統教學模式授課,首先由學生預習并熟悉書中內容,上課時由老師具體講解知識點并提問,學生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提問,最后老師布置課堂作業,學期末進行課程考核。

B班采用情景教學法授課,上課時劃分若干學習小組,學生根據書中的內容并結合生活經驗,構思情景并進行角色扮演,之后利用靶盤進行自評及小組互評,最后老師再對各小組表現進行點評,并對相關知識點展開教學。

4.實驗結果

實驗的評判結果主要采用以下三個指標:教學過程表現、期末成績及廣交會實習表現。實驗結果如下:B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參與積極性要高于A班;B班學生期末平均成績為85.6分,A班學生期末平均成績為70.4分,B班平均成績高于A班5.2分;在廣交會實習過程中,結合企業反饋情況,B班學生的業務能力及融入能力要高于A班。

三、小結

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情景教學法有助于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質、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情景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鄧蘭珍,朱朦朦.前廳服務[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國強,金環.我國中職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等職業教育,2009(6).

[3]李永軍.“模擬酒店”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6(8).

篇3

筆者通過幾年的教科研實踐和課堂觀察,結合多年對初中英語聽說話題教學整體設計的摸索,聚焦聽說話題整合復習教學設計的思考,嘗試話題主線串聯,構建“感知、呈現、體驗、拓展、升華”聽說話題整合教學復習模式,提高授課效率,貫徹新課標理念。下面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教師進修學校英語學科“提質增效、問題解決”聽說話題整合優質課同課異構研討為依托,結合2013年本人參加福建省第三屆初中英語教學設計大賽榮獲省一等獎一節聽說話題整合教學案例,剖析該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模式構建基本框架初中英語話題整合復習聽說課“感知、呈現、體驗、拓展、升華”教學模式圖示構建如下:

二、模式構建理論依據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個體性意義建構的心理過程,更是實踐性的參與過程。知識的意義同學習者的意識都是在學習者和學習情境、學習者彼此之間互動過程中生成的,因此學習情境的創設將學習者的學習意識、生活體驗以及認知任務重新回歸真實的、融合的狀態。情境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有計劃地使學生處于一定情境中,利用其中的場景與教育因素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促進學生心理技能和諧發展,達到最佳效果的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受教師授予的知識,而是學習者基于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的過程。”簡單說,學習過程是學習者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不斷充實、豐富和改造已有知識經驗,促進新意義不斷生成的過程;它強調語言學習是對外部信息選擇、轉換、重組的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和創造性。

三、教學片段呈現與評析【教材分析】

仁愛英語七年級下Unit 6 Topic 3“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話題圍繞“問路與指路功能語言,貫穿交通規則、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等常識展開聽說教學活動,教師用具體的線索串聯引導學生感知整個話題,強化本話題重難點,啟發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驗并靈活運用“問路與指路功能用語”,加深認識交通規則、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在日常生活中規避交通風險,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同時滲透樂于助人、快樂自己的情感教育。本節課在整個話題學習中起綜合串聯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分析】

1感知

Step 1:Lead-in & Review

(1)The students enjoy a short video,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teacher.

T:What places can I see on my way to work?

S:…

(2)Change the situation to talk sth similar abou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What places can you see on your way to school?

S:…

【評析】①基于學情、教材和生活經驗的需要,教師利用video,以自己為主角,現身說法,創設精彩的語境,精心設計導入環節,使學生身臨其境,啟發學生激活相關的詞匯知識。精心準備的視頻呈現四個特點:視頻資料短小精悍,學生可快速捕捉信息,煥發學習激情;緊扣教材,視頻中的地點是復習教學需要激活的信息,任務預設鋪墊明顯;教師布置的任務明確實用,看完視頻后,學生輕松地答出教師預設的信息;啟發性強,引導學生再現路上所見的有趣場所的詞匯,達到師生交流的目的。②變換情境,利用學生相似的生活背景作為交流的教學素材,滿足學生急于展示自我的需要,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2呈現

Step 2:Learn by Presentation

Task:Listen and Check

(1)聽前:教師呈現兩張學生熟悉的家鄉地圖,設計家鄉地圖聽力任務,整體感知本話題重點短語和句型。

【聽力設題】聽中: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①Hello! Welcome to Quangang.Let me tell you the way to my .Take a taxi from the bus station.Go down Xinhua Street. at the crossing you come to a bridge.Go across the bridge,and walk on,when you come to the road,you can see a school,just the post office,You cant it.

②Listen and fill in the map.

(2)聽后:師生核對答案,鞏固詞匯,梳理習慣用語。

【評析】聽前環節教師讓學生看地圖聽短文,初步感知本話題重點:地點名稱和方位介詞。聽中環節教師設計兩個聽力任務:①設計一段方位描述的聽力填空,材料難度不大,學生能夠完成此項任務;②設計家鄉地圖聽力任務,貼近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教學設計新穎、巧妙,目標明確:強化方位表達法;熟悉地圖標志;認識交通標志,訓練學生多種聽力技能,捕捉關鍵信息。聽后師生共對答案,緊扣話題的核心目標語言,檢查學生即時掌握程度。本環節教師從聽前、聽中、聽后三個任務讓學生反復接觸與文本相關的語言信息,為學生說的有效輸出打下扎實的基礎。

3體驗

Step 3:Learn by Practice

TaskⅠ:根據問路與指路情境,教師為學生設計多種路徑的問路與指路口語實踐操練。

情境1:教師呈現PPT動畫效果圖,創設直線路徑的情境,學生根據PPT呈現的動畫直線圖,運用所學的指路語言信息回答,教師啟發學生發散思維,挖掘其他生成。

情境2:教師呈現PPT動畫效果圖,變換行走路線,創設曲線或其他線路的情境,學生根據PPT呈現的動畫路線圖,運用指路語言信息回答,進一步建構口語表達簡單到復雜,記憶表象到記憶應用的過程,提升學生口語思維表達能力。

TaskⅡ:教師呈現一張城市街道平面圖,MP3音頻文件播放兩則消息:①“鳥叔”要到某市某地演唱“Gangnan Style”;②東東要到某家銀行存錢,進行人機對話互動競猜。

Task Ⅲ:以前兩個情境的互動對話和人機對話做鋪墊,教師布置學生兩人一組對話操練,進一步鞏固問路、指路核心目標語言。

【評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學生“用語言做事”來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提倡教師創設真實的語境,設計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結合具體教學環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與需要,關注學習過程,明確語言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升語用能力。因為學生已經積累了本話題大量的目標語言,在本環節中,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語言實踐中來,熟練在不同語境下為行人進行多種問路與指路語言表達,學以致用,提高學生隨機應變會話能力,我設計了直線、曲線和其他指路實踐會話表達活動,體現了會話操練情境“真實”和“多樣”的課標理念,使學生的語言實踐得到足夠的操練,逐步實現語言知識的內化。

4拓展

Step 4:Learn by developing training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第五條指出:結合教學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根據實際教學目的和學生學習需求,對教材中部分內容和活動進行取舍、調整、替換或重組,適當拓展或延伸原有教學內容。要求教師具備創造性的教材再處理和教材文本解讀的能力。

在本環節的教材處理中,我以“What should we do to avoid traffic accidents on the road?”承上啟下,引導學生答:We should learn traffic signs and rules.自然導入交通標志和規則的學習與運用。

(1)再認再憶,師生簡單操練:

T:What does … mean in English?(教師呈現不同的交通標志)

S:…

多數學生僅停留在交通標志簡單短語的再認再憶表達階段,在具體的問題語境上,缺乏多元發散性思維的英語表述能力,拓展性的英語語言技能表達更是少見。

(2)活用語言技能,師生互動對話:

情境1:

T: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see the sign ?

S1(一般):We shouldnt park here.

S2(中等):We should park in the right place.

S3(優秀):If we dont park in the right place,well get a ticket for parking in the wrong place.

情境2:師要求生仔細分析圖片(一人酒駕被交警開罰單)中的情境,根據情境組織詞匯,啟發問題發散思維。

T:What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S1(一般):The man breaks the traffic rules.

S2(中等):The police stops the man,Because he drinks and drives.

S3(優秀):Its dangerous for him to drive after driving.He should get a ticket for drunk-driving.

【評析】本部分教學重點:交通標志和交通規則。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交通標志和交通規則的英語表述,靈活運用交通標志牌遵守交通規則,規避交通風險。教師設計三個步驟處理本環節教學內容:①以問題“How to stop traffic accidents and keep safe?”銜接授課的重點;②利用多媒體呈現教材的交通標志牌與學生操練對話,強化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名稱的記憶;③拓展語言生成階段,教師創設兩個情境,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針對提供的情境問題,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通標志和交通規則自由表達,增強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學生有多種精彩的答案生成,語用效果明顯。

5升華

Step 5:Project

本環節教學核心:話題總結提升,引導學生通過個人或小組活動加深對交通安全主題的認識。

TaskⅠ:Individual work

學生個人多種句型結構的單句表達展示:

情境1:教師呈現兩幅圖片,創設圖片情境,學生根據圖片和提示詞,用多元句型結構描述圖片。

Picture 1:(交警指揮交通)

S1:Dont break the traffic rules.

S2:Its right for us to obey the traffic rules.

S3:…

traffic,rules

Picture 2:(拒絕酒駕標志)

S1:Dont drive after driving.

S2:We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drive after driving.

S3:…

drink,driving

TaskⅡ:Group work

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的單句表達展示:

情境2:教師播放一段交通事故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并思考問題:“Why does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指定專人代表本組匯報。

Group 1:Because they cross the street when the lights are still red.

Group 2:…

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的文段口頭展示:

情境3:教師呈現四幅交通安全圖片和提示詞,根據圖片順序,學生把圖片串成一個英語小文段,每組指定專人代表本組匯報。

【評析】教師從學生“學以致用”的角度來設計本環節的教學活動,適當開發與教材相關的資源,使課堂活動具有明確目標,構成一個環環相扣、由淺入深、有梯度的口語表達活動。本環節教師設計了三個教學情境,圍繞“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安全”的主題,引導學生用多元化的句型結構表達真實的情境,拓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深化安全思考,珍惜生命,升華對本話題主題的認識。之后,學生交流展示,共同體驗學習成果。

篇4

關鍵詞: 任務型語言教學 英語 口語 職校 語言運用能力 素質教育

1.引言

對于我國大部分職校學生來說,課堂是他們唯一使用和體驗英語的地方,在課堂外,他們很難有機會去接觸和演練學過的英語,而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大批能夠熟練運用這門語言的基礎人才,一般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已滿足不了當前形勢的需要。只有對英語教學進行革新,對課堂進行改革,才能培育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國正在對職業學校基礎課程改革大力提倡使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30多年來交際教學思想的一種發展形態。它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主體性學習,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做中學,用中學,并把培養學生具備完成這種任務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教育部頒布的新《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也明確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本文將圍繞這一教學法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2.任務型教學法理論基礎

2.1任務型教學的定義及必要性

任務型教學強調應用,努力給學生提供訓練的機會。它與新課程標準理念相匹配,有助于落實新課程標準。任務型教學途徑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實踐空間,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它對各種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適合多種類型和組織形式,既適用于運用語言的活動,也適用于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的活動;不但可以獨立操作,而且有利于合作學習。

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可以帶來如下變化:

第一,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第二,營造語言的運用氛圍;

第三,建立師生平等和諧的關系;

第四,布置英語語言、文化環境。這些正是新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所需要的條件。因此,《課標》大力提倡任務型教學。

2.2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理論依據來自許多方面,有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言習得研究、課程理論等。下面擇其兩種主要來源,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交際教學理論等幾個方面來理解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教學理念。

(1)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學習有以下四個特征:

1)學習者建構他們自己的理解。

2)當前的理解決定所建構的新知識。

3)社會交互作用促進學習。

4)有意義學習出現在真實學習任務中。

它倡導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括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2)交際教學論者認為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

海姆斯提出“語言能力只是交際能力的一部分,交際能力由四部分組成”的學說,即:

1)形式是否可能。

2)實際履行是否可行。

3)根據上下文是否恰當。

4)實際上是否完成。

“交際能力”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不能只學或者只教語言知識本身,還應該了解和教授與該語言有關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努力克服母語文化和習慣的干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這四個部分的要求為參考,盡量創造適宜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的環境,確實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3.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3.1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交際法認為口語教學的內容應是語言知識教學與培養在各種場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二者的結合,共同達到培養交際能力的教育目標。從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和策略能力這三個方面來描述一個人的口語能力,即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包括語音、語調、語法規范、用詞恰當;掌握說話規則,了解語言的文化特征,在特定的情景或社交場合下能夠恰當得體地使用習慣表達法和正確的語體;熟悉交際的策略,會使用會話技巧及利用非語言手段克服因語言能力不足引起的交際困難。

3.2任務型教學法在職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應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最終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設計交際任務,創設交際情境,鋪設交際路徑,積極引導學生“敢”說、“會”說、“多”說,走出“啞巴英語”的困境,推動職校英語教學,實現口語交際的功能。

我國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調查的現狀令人擔憂。筆者所在南京市女子中專――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在調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時發現,擅長口語、能與外籍教師進行日常會話的學生只占16.2%。學生說英語時,有33.1%的學生感到害羞,26.2%的學生感到緊張得說不出來,只有24.3%的學生很樂意使用英語與別人交談,而能自然流暢、充滿自信地進行英語交際的學生僅占17.4%。(見下表)

傳統口語教學有許多不足之處:

(1)傳統型口語教學過于強調準確性。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是聽說法,即只讓學生反復機械地操練語言的結構形式,忽略了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學生活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得不到培養。有些教師對語言形式要求夠細、夠嚴,讓學生反復操練一些死的語法結構。

(2)純粹的語音教學。在過去幾十年來時間里,口語教學偏重于教語音,學生發音準了,卻還是不會用英語連貫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片面追求熟巧。大多數教師讓學生操練一些已有明顯答案的問題或互相轉述一些大家共知的事實,有的教師讓學生背誦,記憶課文,讓學生通過模仿和反復操練來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這些做法忽視了語言形式的情景性,學生還是不會在不同場合用恰當的語言結構表達特定的語言意義,因而無法進行正常交際。

在職業學校英語口語教授中,任務型口語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以任務為依托,以培養和提高職校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信息的溝通和交流,真正體現教學過程的交際性。

4.任務型口語教學案例

4.1有關背景

本教學案例為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第二屆英語優質課評比參賽課,所教授的為職教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三單元,圍繞Television這一主題開展教學活動,所教授的是Speaking部分,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表達觀點和看法。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怎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呢?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個很好的途徑。下面筆者主要談談任務型教學模式在賽課中的成功嘗試。

4.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掌握對話中出現的生疏詞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對話,如:opinion,worst,terrible,joy,joyful等。學生應該掌握生詞詞組和對話大意,并能用本課所學英語詞匯來完成基本任務。

(2)技能目標:要求學生能掌握并熟練運用常見的表達方法來表達觀點和看法。根據新課改的精神,特別強調學生在不同語境下正確運用語言。因此,本課的技能目標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際,能用英語流暢地完成語言交際任務。

(3)情感目標:把學生的個性發展放在首位,營造快樂、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樹立自信心,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團隊精神及合作能力。本單元通過選用礪志向上的情景任務,并設計“生活箴言”,巧妙通過多彩任務的設置,將德育教育融進英語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4.3實施(課堂教學實錄)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1)引入(Leading In)――熱身活動,筆者設計一個簡單任務,復習與本課相關的內容,為實施任務作鋪墊。

(2)任務前階段(Pre-Task Phase)。介紹任務的要求(明確目標,任務),呈現完成任務需要的知識(呈現、介紹、操練與任務有關的單詞和短語)。

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兩個問題:

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What does Eliza think of winter?

這有助于幫助學生快速閱讀本篇文章激發“說”的興趣。

(3)任務中階段(During-Task Phase)――做任務(個人、小組、集體完成任務)

在說的部分,采用層層深入的方法,先要求學生進行簡說,先弄清對話含意,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了解整體,然后逐步掌握各部分的教學內容,最后完成不同難度的口語任務。任務型教學法突破了在教學內容方面由部分到整體的傳統英語教學思想,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從整體到部分的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表達能力。

在這一部分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兩個口語表達任務,

1)要求學生找出對話中出現的一些表達觀點的短語,并辨別出句型適合于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通過表格的反復呈現,使學生們一邊說一邊進行記憶。I’d like two students to give us a summary of phrases about expressing opinions.

2)For different seasons,give your different opinions.

要求學生看季節照片,并說出它們的主要特點,用表達不同觀點的方式描述不同季節的優缺點。

以上任務的難度是由淺入深進行設計的,因而,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可以參與活動,進行學習。

(4)任務后階段(Post-task Phrase)――反饋。

A.檢查、評價完成任務的情況。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小組互評(以口頭,填表等形式作評價)。

B.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再一次通過活動強化本課英語口語表達難點。

在說的后部分,為進一步鞏固口語成果,筆者為學生設計了兩個口語表達任務,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施分層教學,這里做了許多處理,設計了兩種不同的任務,由簡入難。

(5)布置作業(Homework)――布置作業(注意做與任務有關的作業或為下節課做準備的作業)

最后是作業部分,通過一個設問:Do you still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expressing opinions?(你還想了解有關表達自己觀點的更多方式嗎)激發學生課后主動探究學習的更大熱情,這時給學生布置兩項任務:

1)Review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f level A.Read and act the dialogue in Task 1.復習對話并分角色表演對話。

2)Situational dialogue:

We see TV ads every day.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 helpful,but others don’t think so.What’s your opinion? 設置情景對話,讓學生分組對電視廣告效應作出自己的評價,也為下一單元的學習做好鋪墊。

4.4簡析

本課是“說”,筆者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職校學生的年齡狀況、心理特征,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設計一系列任務,由簡到難,盡量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增強學生會話的信心,給予學生一些指導,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在這節課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系列任務,例如較容易一些的問題型任務,如回答問題、描寫照片、猜謎語等;也設置了較難的項目型任務,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明確的目標,通過有梯度的任務操練,把握好了學生英語語言學習上的“最近發展區”通過“強任務派”原則逐步分配任務,最大限度地發掘了學生的內在潛力。筆者注意加強任務中的即時評價,因此,發揮了教師“組織任務,點撥評價”的作用,使學生有一種自我展示的成功體驗。這節課中,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把握得比較到位。本次賽課,筆者榮獲了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第二屆英語優質課評比綜合二等獎的好成績。

4.5這個教案體現了任務型口語教學法的以下幾個特點

(1)改變課內學習和語言環境,創造語言運用機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改變學習方式,組織口語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3)設計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語言流利性。

(4)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確保了語言的得體性。

(5)建立了師生平等和諧關系,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任務,克服了口語交際中的情感障礙。

(6)有助于評價體系的完善,更新評價觀念――注重過程評價;調整了評價手段――各項技能的綜合評價;充實評價的方法――以人為本的全面評價。

5.為提高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口語教學水平,英語教師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任務型英語口語教學的內涵,培養職校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達到英語口語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復雜性的綜合目標。

(2)在任務型英語口語教學中,創建為學生提供在課堂內模擬自然語言學習環境的各種條件,但不能否認語言知識與集中在形式上的練習。

(3)任務型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語言的形式,還要強調形式、意義和功能的結合。

(4)任務型英語口語教學的理念是調動職校學生的情感因素,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注意教師的主導作用。

(5)任務型英語口語教學應與傳統語言教學方法同時使用,探索提高職校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

任務型語言教學,對于教師與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結合學生和課堂教學的實際,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地域差異,找出更加適合職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交際能力是語言課程的最終目標,并適當注意語言的真實情景和學生的需要,使學生能把課堂學到的語言應用于不可演變的真實世界中。任務型口語教學就是要求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思維,千方百計地提高職校學生的口語。

總之,“任務型”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一個趨勢,值得大家探究。我們要科學地理解任務教學,就必須要認真地研究,只有真正從學習者角度出發,仔細推敲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任務難度、任務設計及課堂教學實踐等,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體驗自身的主體性,自主地去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使學生有成就感、榮譽感,那么我們的教學才會事半功倍。讓我們共同努力,不斷探索,進一步推動職業學校學英語口語教學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

[2]楊永勝.淺述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增刊).

[3]張東波.口語教學與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9,第13卷,(3).

篇5

關鍵詞:建構主義;精讀課;教學設計

一、建構主義的內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一)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是西方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教學理論。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通過研究兒童的認知規律提出來。科恩伯格(O.Kemberg)和斯滕伯格(R.J.stemberg)等人的研究使建構主義理論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認識論、學習觀、教學觀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并在國內外教育教學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認識論,反對機械反映論。它認為,認識不是人腦對事物直接的、簡單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建構而成的。它鼓勵學習者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中去解決問題,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使新知識的學習不斷得到攀升。同時注重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牽引作用。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自20世紀50年代起,學習理論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不同的發展階段。風行于60年代的行為主義強調學習起因于外部刺激,認為只要控制刺激并給以適當強化。就能控制和預測行為,它完全忽視了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這一時期教學中盛行的“聽說法”和“視聽法”就集中體現了行為主義的思想。80年代,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成為主流。該理論主張。人的認識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時期流行的“認知法”就和認知主義理論密切相關。自90年代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悄然興起。如果說行為主義注重外部刺激的設計,認知主義著重知識結構的建立的話,建構主義則更關心學習環境的設計。行為主義和部分認知主義偏重于教師的教,而建構主義則特別注重學生的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與老師和學習伙伴的交流、協作,最終以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現在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情境性和學習的社會性這三個方面。

建構主義改變過去只重視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方式,重新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定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適當的環境中通過探索和交流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最終獲得知識。

因此,了解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情緒感受和創新、探索意識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節。

但是,強調學生的“學”,并不意味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所需要考慮和注意的。

二、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

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非教)、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而非完成教學目標)。在外語教學中,精讀課是綜合性最強的、知識與技能并重的一門基礎課。精讀教師和學生們相處多,彼此了解多,這有利于開展學習環境設計,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在精讀課教學中開展建構主義的學習十分有益。下面結合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unit2sectionA來談談基于建構主義的教案設計。

(一)分析教學目標

分析教學目標是為了確定學生學習的主題,再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情景創設。本單元的主題是“代溝”。除了要掌握一些關于“代溝”的詞句和表達法,還要了解“代溝”的原因,表現形式和解決辦法。(二)分析學習者

對于學習者的分析,主要目的是設計適合學生能力與知識水平的學習問題,設計適合學生個性的情景問題。學習者是非英語專業大一新生。

(三)設計學習任務

這是整個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模式的核心和重點,它為學習者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使得學習者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確實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習情景設計,有助于將問題置于一個真實的任務環境中,這有助于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學習任務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

要設計非良構的問題。非良構的問題具有無顯示目標和限制條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無解;有多種評判答案的標準:問題的概念理論基礎的必要性及其組織具有不確定性等特征。那些只需要回答yes/no的問題是“假交互”,這樣的問題不能太多。否則只能是“表面繁榮”,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得不到提高。

設計學習任務要符合學習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學習者的知識能力太多。

要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不是期望學生一定就能給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參與,使其了解這個領域。

根據這些原則,我在不同的階段設計了不同的任務。在pre-readingactivities階段。我用一首敘事歌She’sLeavingHome(Lennon/McCartney)引入主題,激發興趣。聽完歌提問,讓學生講講這首歌的主旨。簡單回答之后。進入Brainstormingdiscussion,討論父母和孩子“代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的有些回答會讓你耳目一新。

在while-readingactivities階段,主要根據課文內容提問:詞句的理解,對下面內容的猜測,寫作手法。主旨大意,邏輯信號詞的運用等。

在after-readingactivities階段,要求學生進一步思考什么是“代溝”?并且用短劇表演的形式來把“代溝”演出來。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被空前調動起來,他們表演的短劇涉及到“早戀”“網絡語言”“服飾打扮”等兩代人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不同意見,把“代溝”活化了,同時使用了很多剛剛學過的新詞和新的表達法。

(四)設計學習情景

建構主義強烈推薦學生要在真實的情景下進行學習。要減少知識與解決問題之間的差距,強調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因此,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需要將設計的問題具體化,教科書上的知識內容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和提煉。而設計學習情景則是要還原知識的背景,恢復其原來的生動性、豐富性。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環境、社會背景),其表現是不相同的。

學習情景的表述及模擬要具有吸引力的表征(虛擬現實、高質量視頻);它要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真實、富有挑戰性的上下文背景,從而激發學習者參與交互式學習的積極性,在交互過程中去完成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教師要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供咨詢與幫助。

學習完課文之后,為了創設更加真實更加豐富的情景,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我推薦學生在課外看一部有著同樣主題的迪斯尼經典喜劇:辣媽辣妹(FreakyFriday)。通過“母女互換身體,對調生活”來了解對方的生活,達到相互理解。看完電影后寫作文:Howtobridgegeneration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