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建議

篇1

生態道德教育是一種生態教育活動,一種全新的德育觀。它是指教育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生態道德觀點出發,引導受教育者為了人類的長遠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生態道德教育的理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實踐途徑上提出要加強法治保障,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構建綠色社區家庭,培養學生生態道德素質。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所以,充分利用語文活動無處不在的情感體驗,滲透生態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生態道德行為,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教育的總目標之一。

各個年級語文教材都安排了鮮明的環境保護主題的課文,比如寫景文本本身就包含了生態知識和情感的因素。筆者對語文教材粗略統計,與生態直接間接的有關文本占總篇幅1/5以上。抓住文本中這些含有生態價值的人文思想,在言語實踐中進行道德生態教育,無疑是生態道德教育實踐中易行有效的方式。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例來談一談這方面的具體做法。

一、在文本學習中滲透,初步培養生態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

1.主題閱讀,營造生態文明的文化環境

執教《長江之歌》,筆者沒有簡單地引導學生讀讀本文了事,而是在課前做了充分的功夫:提供歌詞創作背景的閱讀材料;收看電視節目“話說長江”,欣賞“走進科學”、“人與自然”等相關節目片段;向學生介紹關于長江、黃河水資源的歷史發展狀況。上課開始,組織學生交流感受,用第二人稱說一說“長江是……”。預設話題:“長江,你是母親,你是無窮的源泉”、“長江,你風景秀麗,宛如一位俊美的少年”、“長江,有時你也是一頭洪水猛獸”。

學生根據自己占有的資料從不同角度認識了長江的文化歷史和生態變遷,以及對我國生產生活的重大影響,體會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了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有了這樣的鋪墊,學生對課文的朗讀、理解就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撐,在言語學習的同時感悟到詩作廣闊的文化歷史背景,明了壯麗的祖國山河存在于良好和諧的生態環境之中。

2.文本閱讀,領略生態環境之美

引導學生在閱讀《九寨溝》《鳥島》《拉薩的天空》《灰椋鳥》等描寫風景優美的課文時,筆者尤其注重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中體驗情境,滲透生態道德教育。比如學習《拉薩的天空》,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品詞析句從文本中感悟拉薩天空“藍”的特點,同時配樂播放各種天高云淡、令人心曠神怡的拉薩圖片,令學生仿佛置身在空氣純凈、高遠壯觀的大自然中。學生感慨之余,自然而然感悟到沒有被破壞的原生態的自然之美,激發起珍視并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的道德情感。學習《灰椋鳥》一文時,灰椋鳥歸林的壯觀景象不僅讓人產生愉悅感,也對為此做出貢獻的林場工人產生敬意,在交流這些話題的時候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積極的生態價值觀。

二、在拓展學習中滲透,加強生態道德情感體驗,樹立生態道德價值觀。

1.在“說”中滲透

“說”是有效地將“讀”到的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訓練方式,也是學習者對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吸納、表達的過程。如學習《黃果樹瀑布》,學生在贊嘆氣勢非凡的黃果樹瀑布的基礎上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作用,接下來筆者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 同學們,由于近年來干旱頻繁,很多游客不遠千里去欣賞黃果樹瀑布,卻只看到幾縷稀稀落落的水流甚至是干枯斷流的情境,如果你在場,你能給游客描述一下壯觀的黃果樹瀑布嗎?為了減少因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洪澇或旱災,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2.在“寫”中滲透

相比較“說”,“寫”更能促進思維和語言的精確性和深刻性。《長江之歌》課堂學習后,筆者又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寫一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倡議書》或《保護家鄉鹽河的倡議書》,拓展了知識,鍛煉了寫作能力,也在學校、家庭掀起一股保護生態環境的道德輿論。又如抓住寫公益廣告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觀察校園、公園、山林等處的宣傳標語,自己也練習從各個方面擬幾條保護環境、文明生活的廣告語。

這樣,學生在“說”(“辯”)和“寫”中既訓練了思維,發展了語言能力,也經歷到生態道德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生態道德價值觀。

三、在社會實踐中掌握生態保護技能,養成生態道德行為。

對于學生們來說,保護生態環境,要緊密聯系實際,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利用大語文學習觀,將文本學習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在平常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教育契機,培養生態道德習慣。

1.利用節日紀念活動進行滲透。教學《走,我們去植樹》,學生們在優美的詩歌誦讀中感受到植樹造林對人類環境的重要意義。為了將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在恰逢植樹節前,倡導學生行動起來,每個人栽種一棵樹,并認真看護管理小樹直到它生根長大,以此激發學生的勞動榮譽感,形成生態道德行為;學習《放小鳥》《鳥島》等課文或者在愛鳥周時,動員同學們了解鳥類對于生態環境系統的作用,利用各種宣傳,禁止捕鳥;利用環境日布置學生搜集資料出黑板報、手抄報并積極參加學校的手抄報比賽;無煙日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幫助家庭成員戒煙,遠離。在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養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篇2

【關鍵詞】 湖北省 長江經濟帶 建議

一、前言

201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2014年9月12日,《國務院關于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長江經濟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相較沿海和其他經濟帶而言,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是今后我國經濟增長最具潛力的地區。湖北省作為長江經濟帶中的重要一員,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能更好地發揮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發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推動湖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SWOT分析

1、優勢

(1)區位優勢。湖北位于長江中游,地處我國中南部,北接河南,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是東部沿海與西部內陸的結合部,在長江經濟帶區域中有著特殊的交通區位優勢。一是高速公路發展迅速。湖北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公路網,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隨岳高速、二廣高速干線、漢宜高速、繞城高速公路等,布局合理、輻射周邊、暢達全國、便捷通暢。二是鐵路干線四通八達。湖北境內的鐵路線有京廣線、京九線、襄渝線、漢丹線、焦柳線、長荊線及宜萬線,高鐵有武廣客運專線、石武客運專線、滬漢蓉鐵路大通道等。三是優越的航道條件。長江干流橫貫全省1061公里,內河航運發達,湖北省一半以上縣、市處于長江、漢江兩大水運干線上,長江航運物流使湖北能夠集散來自全國的物品,成為全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及國際貿易的重要窗口。四是民用航空事業發展迅速。武漢天河機場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航空港,此外,還有宜昌三峽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等,航線通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公鐵水空四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湖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2)資源優勢。礦產資源:種類多、冶金礦產豐富,主要礦產資源集中度高;水力資源:居中國第4位,長江由西向東橫貫全省,淡水湖泊眾多,有“千湖省”之稱;科教資源:湖北省科教事業發達,擁有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通過引進長三角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可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力;旅游資源:擁有多個國家級5A景區,可滿足大眾不同的旅游需求。

(3)產業優勢。湖北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鋼鐵、汽車、食品、化工等傳統產業基礎較好,產業就業吸納能力和配套能力較強,通過區域經濟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

2、劣勢

(1)體制差異較大。長三角地區市場經濟體制發達,法制基礎健全,但內地各省還留有計劃經濟的痕跡,存在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等問題,妨礙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不利于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長江上中下游在政府管理方式、企業行為方式和人們思維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比較大的體制差異,與形成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的要求還不適應。

(2)經濟發展水平不一。長江經濟帶覆蓋范圍廣、面積大、人口多,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梯度性差異,從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來看,各地經濟實力的差距較大,湖北居于中游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較易產生合作意愿,但同時也會影響利益的分配。

3、威脅

(1)城市、區域間的競爭激烈。長江經濟帶建設,在為湖北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區域間、城市間激烈的競爭。湖北雖然可以在長三角擴散效應下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但短期內也可能受到長三角的強力沖擊,出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企業等在一定時期內向長三角集聚的趨勢。

(2)維護生態安全責任重大。雖然湖北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但有些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或短期內難以再生資源。經濟的加速發展必然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湖北長江經濟帶資源保護難度加大,生態安全面臨挑戰。

4、機遇

(1)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機遇。緊抓國內外產業轉移機遇,依托湖北省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在充分考慮資源、生態等方面承載能力的條件下,遵循產業發展規律,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創新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布局優化,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2)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積極對接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依托“得水獨厚”的長江黃金水道,打造沿江產業帶,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助力湖北經濟發展。

三、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對策與建議

湖北正處于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階段,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可以加強與區域內各成員的交流與合作,與川渝資源優勢互補,可以承接長三角的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把湖北最有優勢的產業向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各方開放。因此,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既有利于繁榮長三角,提升川渝,又有利于增強湖北的經濟實力。

1、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需要政府做好頂層設計。首先,精準定位湖北在長江經濟帶中的地位,充分利用中部優勢,主動對接東部發達地區,實現產業轉移,加強與西部地區的合作,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其次,增強合作意識,破除狹隘的地方利益觀念,積極倡導建立各省市主要領導定期會晤機制,通過改進雙方之間的關系來實現共贏,如相互參股、信息和資源共享、開發利用新資源等方式,將市場做大,有效降低成本,使各方均獲益,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最后,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對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決策領導和公共服務職能,切實提高行政效能。

2、創新利益協調機制

合作共贏是共同發展的基礎,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應堅持互惠互利原則。長江經濟帶區域內成員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資源、技術、產業等方面又各有所長,因此,湖北省應在已有的區域經貿合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這一大平臺,與區域內各其他成員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此外,湖北省可設立專門的區域合作機構,成立區域合作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扎實有效地推進與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協調、服務作用,加強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與銜接。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湖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要加強與區域內其他成員在基礎設施上的合作,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加快區域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城市之間的快速干道建設。做大武漢航運中心,充分挖掘長江干支流的航運潛力,與重慶、上海航運中心實行對接,實現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地區的聯動發展,滿足各地區經濟發展、物資流通的需要。建設完整的長江兩岸東西向鐵路干線及發達暢通的沿江高速公路,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溝通東西向聯系的作用,使長江港口與腹地之間形成便捷、高效、暢通的聯系。

4、深化區域產業合作

湖北省要充分發揮區位、人才、科技、文化等優勢,積極推動產業合作,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武漢要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端生產業,輻射帶動全省產業發展;襄陽、宜昌、荊州等城市要加強汽車、裝備制造、化工、紡織、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的分工協作,提升產業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將產業園區作為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平臺,探索與發達城市共建產業園區,實現資源整合、聯動發展。三是增強產業合作能力。積極推進本土企業與省外優勢企業聯合、重組,實現產業鏈發展;做大做強本土配套協作企業,增強產業集群效應。

5、共建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保護好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成為長江經濟帶建設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長江流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因此長江上、中、下游必須通力合作,達成共識,樹立生態觀。處在上游的云南、貴州、四川和重慶要努力保護好自然環境,建設起上游的生態屏障;處在中游的湖北省應大力配合,在發展的同時注意環境的保護,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處在下游的上海、江蘇、浙江應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建立健全長江流域生態保護法規與標準體系,對區域內各成員形成約束力,促使其自覺向生態轉型。形成合力治污的工作聯動機制,哪里有污染,哪里就有大家共同行動的身影,集思廣益,互幫互助,真正做到生態環境一體化。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大眾媒體不僅要及時曝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還應向廣大群眾傳播環保知識,使其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實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結語

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是當前湖北省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湖北省應積極搶抓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機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強區域內各政府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創新利益協調機制,實現共享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硬件投資環境;深化區域產業合作,聯手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共建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探索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 段進軍: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思考[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1).

[2] 孔祥杰: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合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

篇3

關鍵詞: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X8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范圍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已成為關系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緊迫任務。以2010~2014年的衛星遙感解譯數據和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為基礎,綜合分析了2010~2014年間靖江市生態環境現狀和變化趨勢,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態環境質量,制定保護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的宏觀決策和戰略措施,促進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2 靖江市概況

靖江市位于中國內地最富庶的經濟發展區――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東部水陸交通要沖,處于江蘇省中軸線與長江的交匯點,襟江近海,素有“蘇北小江南”之美譽,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以耕地為主,主要礦產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單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減和碳排放量達到國家和省下達目標,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實現“四城同創”,即創建成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和園林城市。

3 結果分析與評價

3.1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方法與標準

3.1.1 評價方法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方法、標準依據《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HJ192-2015)。

3.1.2 評價指標權重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權重分配,見表1。

3.1.3 生態環境狀況分級標準

根據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將生態環境質量分為5級,即優、良、一般、較差和差,見表2。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0.35×生物豐度指數+0.25×植被覆蓋指數+0.15×水網密度指數+0.15×(100-土地脅迫指數)+0.10×(100-污染負荷指數)+環境限制指數。

3.1.4 生態環境狀況變化度分級標準

根據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與基準值的變化情況,將生態環境質量變化幅度分為4級,即無明顯變化、略有變化(好或差)、明顯變化(好或差)、顯著變化(好或差)。各分指數變化分級評價方法可參考生態環境狀況變化度分級,見表3。

如果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呈現波動變化的特征,則該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根據生態環境質量波動變化幅度,將生態環境變化狀況分為穩定、波動、較大波動和劇烈波動,見表4。

3.2 生態環境狀況分析

通過遙感解譯,2014年靖江市土地總面積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積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設用地175.31 km2,水域濕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為0。

在全市土地面積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設用地占26.80%,水域濕地占31.99%。

通過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面積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點。

(1)土地利用率為100%。這一特點既表明靖江市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土地開發利用高,又反應出靖江市的自然條件較好。

(2)墾殖率高達39.46%。這說明農業在靖江市的國民經濟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蓋率非常低,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鎮建設用地比重超過農村居民建設用地比重。城鎮建設用地占建設用地的44.96%,而農村居民建設用地為25.23%,說明城市化程度較高。

根據各項數據計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態環境狀況,具體指數見表5。由數據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態環境狀況級別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態環境狀況保持“良好”狀態,并發揮著良好的固碳效益,但從資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較大生態壓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蓋指數下降趨勢明顯,土地脅迫指數逐年上升,污染負荷指數呈上升趨勢,說明全市生態環境依然脆弱,生態承載力偏低。“十二五”時期,是靖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蘇中地區率先融入蘇南“第一方陣”、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規模的擴大、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發展,環境問題將趨于復雜,環境污染將出現四個轉變,即污染物介質從以大氣和水為主向大氣、水和土壤三種污染介質共存轉變;污染物來源由單純的工業點源污染向工業點源污染和農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轉變;污染物類型從常規污染物向常規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復合型轉變;污染范圍從以城市和局部地區為主向涵蓋區域、流域轉變。

4 生態環境改善的建議及措施

(1)重視全民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提高政府與公眾的生態意識與認知,全民參與,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設,改變唯GDP的觀念,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辦法、獎懲制度,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

(3)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控制煤炭總量的同時發展更清潔的能源以擺脫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優化產業結構,傳統產業高端化,新型產業高新化,優勢產業集群化。

(4)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監督管理,確保治污設施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繼續開展整治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對違法排污企業保持高壓態勢。

(5)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實施“五年環境再造計劃”。著重圍繞水、氣、聲等環境要素,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實施碧水、藍天、寧靜工程,始終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避免過分人工化,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參考文獻:

篇4

長江流域橫跨祖國的東中西部,以不到全國1/5的國土面積,養育了全國1/3的人口,創造了全國接近一半的經濟總量,這是長江經濟帶的貢獻與傳奇。近年來,長江流域的濕地面臨著圍墾、污染、基建占用、水資源過度利用、過牧等威脅,逐漸消失的濕地和物種讓人們逐漸意識到長江流域濕地保護與恢復刻不容緩。

近日,2015年長江濕地保護網絡年會暨長江流域濕地保護與恢復培訓班在重慶市開縣舉辦,來自長江濕地保護網絡成員單位的代表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希望通過加強濕地保護,共筑長江生態屏障。

整體保護長江流域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 雷光春)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國的母親河,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

有關機構在對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1031個保護區及候鳥棲息地的評估顯示,我國的鄱陽湖濕地排名第一,貢獻總分達1056分;排名前10位的濕地有4個來自于長江流域。這充分說明了長江流域在全球生態保護中的重要地位。

遺憾的是,世界水鳥種群下降的物種數超過了上升的物種數,尤其是亞洲的情況不容樂觀。生態學理論驗證表明,如果只有10%的棲息地得到保護,將有50%的物種提前面臨滅絕的風險。通過開展區域性的保護,來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減少趨勢和改善全球生態系統的狀況并不現實。然而,長江濕地的現狀令人憂心,全流域的整體保護刻不容緩。

當前,長江經濟帶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長江流域各省(區、市)及濕地保護部門應把握機遇,保護好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產品供應能力,引導生態文明建設,維護長江經濟帶的命脈。

濕地保護區應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保護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第一要務,維持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特征;打造生態文明傳播與示范基地,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建立現代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通過法制建設、科學管理、可持續融資以及建立保護區、社區、企業、公眾參與管理機制和培養優秀的人才隊伍。

與此同時,要積極爭取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地綠色名錄。按照IUCN的國際標準要求,保護地必須對其本身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確立清晰、著眼于長期保育的目標;必須樹立公平治理的典范,其治理合法、公平且有效,決策透明、信息公開,有完善的投訴受理、糾紛解決機制;必須要制訂長期的管理計劃或相應的管理規劃,要有合理的社會性目標等;必須在自然保護方面有突出成就和貢獻。

通過建立國際一流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將長江濕地保護網絡的力量發揮到最大,更好地保護和恢復長江流域的生態系統,為保護長江經濟帶命脈,為我國乃至全球生態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水十條”為濕地保護加溫

(中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龐燕)

我國有9.2%的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24.6%的重點湖泊富營養化,9個重要海灣中有6個水質為差或極差;43.9%的地下水較差、15.7%極差;11.6%的飲用水水源水質不達標,占總供水量的3.8%。這組數據表明我國水環境形勢嚴峻,問題突出。

2015年4月,國務院開出一劑治水良方,正式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以問題導向的思路,“水十條”確立了65項水環境質量改善措施、55項水生態修復保護措施、48項環境隱患防范措施和70項綜合保障措施。林業是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部門之一,“水十條”的,為濕地保護帶來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機遇。

深化重點流域污染防治。“水十條”第25條提出,要編制實施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強良好水體保護,對江河源頭及現狀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江河湖庫,開展生態環境安全評估,制定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方案,東江、灤河、千島湖、南四湖等流域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西北諸河及跨界水體水質保持穩定。

保護水和濕地生態系統。“水十條”第28條明確要求,要加強河湖水生態保護,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禁止侵占自然濕地等水源涵養空間,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復;強化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加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力度;加強濱河(湖)帶生態建設,在河道兩側建設植被緩沖帶和隔離帶;加大水生野生動植物類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力度,開展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產種質資源的就地和遷地保護,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到2017年年底前,制定實施七大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同時,要保護海洋生態,加大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濱海濕地、河口和海灣典型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認真執行圍填海管制計劃,嚴格圍填海管理和監督,對重點海灣、海洋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重要濱海濕地等區域禁止實施圍填海,生態脆弱敏感區、自凈能力差的海域嚴格限制圍填海。

“水十條”已實施半年,今年資金投入規模已增加至130億元,其中62.7億元用于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濕地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占有重要地位,水質改善的功能顯著,相關部門應把握機遇,實現水污染防治和濕地保護的雙贏。

掌握資源分布有效開展科學保護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歐陽志云)

長江流域是我國的經濟核心區,但由于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自然資源利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沖突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開展了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與優先保護規劃的研究,為更好地保護和恢復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對長江流域內的地形、氣候、水系、土壤、水資源、生態系統類型、人口、城市、交通體系進行系統調查,我們確定了包括熊貓、滇金絲猴等重要保護動植物物種,收集了物種分布信息并建立數據庫,明確了物種空間分布。

調查顯示,長江流域內高等維管束植物有1萬余種,其中重要保護植物574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上游等地區;哺乳動物280種,其中珍稀瀕危哺乳動物146種,重點分布于橫斷山區、川西高原、云貴高原、秦巴山區等地;鳥類762種,約占全國鳥類物種總數的62%,其中珍稀瀕危鳥類153種,集中分布于岷山山系、鄱陽湖濕地等山區或濕地;兩棲動物145種,其中珍稀瀕危兩棲動物55種,主要分布于橫斷山區、貴州中北部、皖南山區等3個區域;爬行動物166種,其中珍稀瀕危動物87種,在長江流域分布比較均勻。以重要保護物種的分布格局以及所受威脅狀況為基礎,專家對動物、植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提出了共計28個保護優先區。

如何科學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受威脅因素眾多,如居民活動、交通道路修建、旅游開發、環境污染、礦產開發,以及地質、地震、洪澇災害等。通過對優先保護區進行威脅分析,結合目前的保護現狀,我們總結出一套保護對策與建議:如加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資源的調查與受威脅狀況評價,以優先保護區為重點,開展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分析與評估主要受保護對象受威脅狀況;以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優先區為基礎,建設保護區群,提高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效果;加強大熊貓、雪豹、黑頸鶴、江豚等優先物種保護區建設;加強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控制水環境污染;預防重大水利工程、交通網絡、資源開發等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保障生態用水,加強大壩洄游通道的建設;加強優先區旅游與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等。

三峽庫區濕地保護成效顯著

(重慶市林業局副局長 張洪)

三峽水庫是三峽工程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其中重慶庫區段濕地面積達7.77萬公頃,占整個三峽庫區濕地面積的74.8%,重慶濕地總面積的37.5%。為此,三峽水庫濕地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成為重慶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

在三峽庫區濕地保護和修復方面,重慶通過加大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岸開展大規模綠化造林力度,構建起百米臨江阻隔林帶、中部經濟產業林帶、高山無縫生態防護林帶,森林覆蓋率由22%提高到49%;通過建立4個國家級、9個市級和區(縣)級濕地及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開展科學的增殖放流,有效加強庫區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加強機構和法制建設、開展庫區濕地科研監測與交流,有效地提升了庫區濕地保護管理;通過開展庫區沿線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整治、庫區飲用水源保護、庫區固體廢物清理和漂浮物清撈,以及推進長江干流及嘉陵江等8條次級河流綜合整治、庫區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使庫區沿線環境得到綜合治理。如今,庫區生態環境實現較大改善,吸引了眾多鳥類棲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多次光臨三峽庫區。

篇5

目前,長江干流局部位置存在或水深不足、或水流急亂等礙航問題,個別復雜灘險甚至兼有多種礙航特點,對航道暢通、航行安全有較大的影響,不利于航運進一步發展。礙航礁石主要分布在長江上、中游,對其實施清除是實現航道發展規劃,發揮航道整治總體效果,減少航行安全隱患的需要,所以炸礁是長江上、中游航道灘險整治的主要工程內容之一。

在長江干流實施炸礁施工,應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預測評價,充分論證工程實施的環境可行性,為航道整治的實施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因此,開展炸礁對長江干流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預測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評價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雖然目前在航道整治過程中均進行了相關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但在其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內容上難以定量和缺乏完整性,制定的控制和減緩措施針對性較弱,本文在此方面進行一定的探討。

?藎炸礁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

全面和系統地預測分析和評價炸礁對水生生態環境影響是該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重點。從炸礁施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行為進行環境影響識別分析,炸礁影響水生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爆破傷害、水質懸浮物增加和生境破壞。

炸礁施工區域爆破產生的沖擊波和噪聲將直接傷害水生生物:炸礁將使施工區域底棲生物被直接摧毀,附近一定區域的底棲生物被掩埋,并將直接炸死、炸傷或影響施工區域的部分水生生物,對局部生態各組成成分的影響較大。

施工河段懸浮物增加將影響水生生物的局部生存環境:炸礁將造成河道水質懸浮物增加,局部懸浮物濃度升高短期內將影響浮游植物的生長,引起水體初級生產力降低,使以浮游植物為餌料的浮游動物生物量減小,局部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條件。

礁石爆破后引起的河段水文情勢變化將改變水生生物的生境:炸礁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還表現在對長江水域的占用和擾動,導致河道部分地形發生變化,原有的急流環境變為緩流,破壞了部分魚類的棲息地和產卵場,改變了部分水生生物的生境。

長江上、中游主要珍稀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和洄游魚類有白暨豚,江豚、中華鱘、白鱘、胭脂魚等,炸礁可能將對其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將是主要評價和保護對象。

?藎炸礁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預測和分析

1、爆破對水生生物的直接危害影響

河流中的礁石區域往往是部分魚類棲息地之一,魚類可以在礁石周圍覓食、產卵和棲息。魚類等生物的死亡率與爆破產生的水下沖擊波峰壓值和距爆破點的遠近有關。水下爆破的主要危害是水中沖擊波,爆破產生的沖擊波強弱與炸藥量、爆破方式有關。日本和前蘇聯的相關試驗研究表明,不同的魚類對沖擊波的敏感程度不同,在相同沖擊波作用下所受傷害和死亡的差別很大。

參照國內同類工程資料,爆破工程對魚類影響范圍采用下式進行模擬預測,根據水下爆破和炸礁后水下沖擊波在水體介質中的衰減情況,結合爆破現場情況,可估算不同單響炸藥量炸礁工程對魚類的影響半徑范圍。

沖擊波峰值壓力用下式計算:

Pm =31(Q1/3/R)1.45 ⑴

式中:Pm―沖擊波峰值壓力,kg/cm2;Q―一次起爆藥量,kg;R―爆破點距測點距離,m。

沖擊波對水生生物的安全距離用下式計算:

Rk = 25Q1/3 ⑵

式中:Rk―沖擊波的安全距離(m);Q―一次起爆炸藥量(kg);

根據上述爆破對魚類殺傷半徑、爆破沖擊波安全允許距離計算公式,預計一次最大爆炸藥量為625kg時,水下爆破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殺傷半徑為150m~300m。如果能進一步控制炸藥用量,如將一次最大爆炸藥量控制在100kg,則水下爆破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殺傷半徑為100~150m,炸礁爆破對魚類等水生生物的影響范圍將大大減小。

根據韓雪慧等對長江某江段航道炸礁施工區域的水體主要理化指標、浮游生物、底棲動物、漁獲物、魚類卵苗發生量進行了監測,并以鰱魚卵為材料研究了水下爆破對魚卵的損害。炸礁藥量為120kg的35%硝化甘油炸藥,鉆孔深度1.0~1.5m的水下爆破,使距爆點300m內的鰱魚卵破損或不能孵化,炸礁施工期漁獲量比往年同期減少了約80%。上述計算結果和實際監測調查的影響范圍較吻合。

2、爆破噪聲對豚類的影響

長江珍稀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白暨豚、江豚終生生活在淡水中,由于水中能見度較陸地上低,豚類在長期的適應進化中視覺系統逐漸退化,發展出替代性的聲納系統,以完成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基于對白鰭豚、江豚聽閾值和水下噪聲的分析、比較,對常見噪音包括船舶噪音對江豚的可能影響進行了分析,認為:10kHz以下的水流噪聲(平均約90dB)對豚類影響不明顯(閾值為80~100dB);10kHz以上的水流噪聲(平均約50dB)對江豚的影響亦不明顯(閾值為50~60dB)。10kHz以上的噪聲均為60dB,達到了聽力閾值上限(60dB)10dB,其對豚類的影響亦明顯;從以上分析和對爆破產生的噪聲傳播進行影響預測分析及相關現場監測可以得出結論:炸礁爆破噪聲對施工區域周邊豚類等水生生物的通訊和回聲定位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影響程度和距離有關,根據聲音的水下傳播特征,其影響范圍可達到1000米以遠。

3、懸浮物增加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施工作業引起水中懸浮物的增加,降低了水的透光率,因而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以浮游植物為餌料的浮游動物生物量減小,降低局部水域內的初級生產力水平,同時也會打亂一些靠光線強度變化而進行上下垂直回游的動物的生活規律;懸浮物還會粘附在浮游生物體表,因而使其運動、攝食等活動受到影響,過量的懸浮物會堵塞橈足類動物的食物過濾系統和消化器官,對其存活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嚴重時會造成死亡,從而使局部水域內浮游生物的數量減少。

懸浮物濃度增量大于150mg/L時,將可能對水生生物產生直接的傷害影響。根據長江干流某些炸礁施工的現場環境監測和類似項目的環境影響預測,其濃度增加值大于10mg/L影響范圍一般可控制在施工點區域100~500m以內,對水生生物影響不大;施工炸礁產生的懸浮物其濃度增加值大于150mg/L濃度影響范圍一般在100米左右,將對水生生物產生直接的傷害影響。

4、炸礁對水生生物生境的直接影響

魚類棲息地和產卵場的分布通常與河道的水文特點(如流速、底質等)有密切關系。河流中的礁石區域往往是魚類棲息地之一,很多魚類尤其是特有魚類喜歡在礁石周圍覓食、產卵和棲息。炸礁將部分破壞河流原有礁石區域激流流速,破壞其覓食、產卵和棲息生境,特有魚類產卵場的功能可能因工程建設而發生變化或喪失。炸礁雖然不改變江段總體的生態現狀,江段內魚類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等長期行為基本不造成影響,但是局部區域的生境會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對上游喜歡在礁石周圍覓食、產卵和棲息特有魚類的生境將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從而影響該類魚類唯一的生存環境,導致其滅絕。

河段炸礁施工將導致底棲生物的損失,,炸礁形成的沖擊波和礁石覆蓋將直接傷害施工區域的底棲生物。底棲生物是多種魚類重要的餌料生物資源,因此將對魚類資源帶來間接的不利影響。

?藎控制炸礁影響范圍的措施

炸礁對施工區域一定范圍內的水生生物將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上述爆破影響范圍預測結果以及區域環境特征,有針對性地制定控制和減緩炸礁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措施。

優化炸礁等施工方式,包括采用深孔松動爆破、分層爆破、微差爆破技術工藝,控制炸藥用量,有效地控制爆破沖擊波、震動、噪音和飛石。

選用低威力、低爆速的炸藥――乳化炸藥,有利于減小爆破產生的地震沖擊波。

建議在滿足爆破要求的同時盡量減少一次最大炸藥用量,同時爆破作業避開魚類繁殖季節,以減少炸礁對漁業的影響程度。

水下施工前采用人工和小藥量爆破對爆破區周圍的水生生物進行驅趕;施工期間,密切監視工程區域珍稀水生生物活動情況。在豚類經常活動或遷徙通道上設置警戒船,聘請了解豚類野外活動規律的漁民或保護區管理人員,監視施工水域是否有豚類活動,防止傷害豚類;對施工致傷的珍稀特有魚類進行救護救治,采取有效措施對受傷珍稀特有魚類進行救治救護。

按照環評建議和主管部門批復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前應咨詢當地漁政管理部門,協商確定施工時段,保證工程江段涉水施工避開魚類洄游、產卵期。在禁漁期和魚類產卵繁殖期嚴禁安排炸礁施工作業。

對航道附近有魚類產卵場的灘險整治方案進行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盡量避免在產卵場、有重要生態價值的河道進行炸礁,維持原生態功能。

炸礁對經濟魚類和早期資源的影響,可通過采取增殖放流進行一定的補償。放流種類主要是受工程建設而影響其資源量及產漂流性的種類,對于短期內不能實現白暨豚、江豚、白鱘等的人工繁殖放流可兼顧白暨豚和江豚的主要捕食魚類。根據《全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總體規劃(2011-2015年)》,放流對象主要是可能受影響的魚類、種質資源保護區的部分保護物種、四大家魚、其他重要經濟漁業資源以及珍稀、特有魚類等。具體增殖放流種類在項目環評階段根據項目涉及區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劃有針對性的提出。

篇6

關鍵詞 洪水 土壤侵蝕控制 生態退化 生態建設 生態管理 河道管理 森林保護

分 類 中圖法 S422

1998 年長江肆虐的洪水,牽動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心,百萬軍民的抗洪斗爭的勝利,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并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洪水過后留給我們的不僅是在危難時刻中國人民所迸發出的無與倫比的團結奮戰精神的自豪,也留給了我們深刻的教益與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氣候異常和地質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又有人為因素的作用。在人為因素中,有工程技術的問題,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的后果。

1 環境脆弱,氣候異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長江流域降水豐富,分布不均,全年 80% 的雨水集中在 8~9 月。加以今年氣候異常,由于“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導致長江流域出現了 3 次持續大范圍強降雨過程。今年入汛以來暴雨覆蓋面大,同時,今年長江流域暴雨移動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動,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疊加,這是造成洪水災害的重要氣候因素①。

(2)長江從發源地到入海口全長 6300km。源頭平緩、廣袤,上游為高山峽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輕的山脈,松散的巖體,脆弱的環境和獨特的地形,在地質構造運動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發地區,也是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區。上游幾條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 144~485m/100km 之間。穿過三峽,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區河流落差比降僅為 2.8m/100km,排水不暢。著名的荊江位于此段。上游攜帶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漢平原沉積下來,湖泊淤積,這些都是長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 盲目圍墾,違章建設,分洪蓄洪區難以啟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異具有重要作用。1954 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圍垸的抗洪能力較低,許多堤防圍垸自然潰口,為了降低洪水位,除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潰口和分洪的水量達 1023億m3,其中起到有效削減洪峰的容量約為 700億m3。根據 1998 年的洪水來量,如果要維持 1954 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約為 400億m3。但 1998 年的分洪潰口總量僅約

100億m3,其中有效削減洪峰的容量約為 50億m3 多,這樣減少分洪量約為 350億m3,約相當于減少洪水淹灌面積 46.7萬hm2(700萬畝)。國家曾規劃過數十處分洪、蓄洪區,并對蓄洪區內人民生產、生活作了規劃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分洪區內不僅開墾種植,同時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業工程設施,如果按原定計劃分洪,將遭受很大損失;如不按原定計劃分洪,勢必會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經受超過設計標準的洪水位,承擔極大風險。考慮到 1998 年洪水比 1954 年小,以及軍民團結抗洪的巨大潛力,中央毅然決心嚴防死守,力爭減少潰口和分洪的損失。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但實踐證明是正確的。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長了洪水肆虐

長江流域在歷史上雖曾多次出現過水災為患,但現在的形勢是近年來洪水出現的頻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同時,與長江歷史洪水相比,今年屬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時間維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區洪水位超過或接近歷史最高。這種中流量、高水位、大災害的特點是與人口的增長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建國初期對人口問題的錯誤理解導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國人口從清初不到 1億人口,到乾隆年間人口已達 3億多,到開始,全國人口已達 4.5億。而到 1991 年,僅長江流域人口就有 3.97億。長江流域總面積只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 18.8%,卻哺育了全國 1/3 的人口。人口的壓力,經濟的增長,加上長期以來片面地強調以糧為綱,促進了盲目的毀林開荒,坡地耕作,圍湖造田,濕地退化,草場超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變化,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3.1 森林濫砍亂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作用。森林的復雜立體結構能對降水層層截持,不但使降雨發生再分配,而且減弱了降水對地面侵蝕的動能。據研究,我國主要森林生態系統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變動在 134~626mm 之間,林冠截留率平均值變動于 11.4%~34.4%,平均為 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為本身重量的 4 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結構將地表徑流轉化為地下徑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洪峰流量,延緩洪峰到來時間,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縮短枯水期長度。且無林和少林地區的洪峰進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脅。濫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輻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溫度升高,促進土壤中碳的分解釋放,進而加劇“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氣候變化。氣溫升高又會導致蒸發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據研究,氣溫每升高 1℃,空氣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從而增加暴雨成災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養作用因林分狀況而有明顯的區別。由于人為破壞,人工林年齡小,生長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馬尾松為例,低質低效的馬尾松林生物生產力僅為優良林分的 1/9。由于優良林分有較好的喬、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層在一次降雨中所攔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 6~10 倍。優質林分由于非毛細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儲存量大約是低質低效林的 4 倍。20 年的優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 76.8mm 的降水。低質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徑流量比優良林分要多 10萬m3。據此,10萬km2 的森林就可多蓄 100億m3 的水③。

我國現有森林面積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 地區,恰恰是這次洪災最嚴重的兩條河流的上中游地區。由于長期以木材生產為中心,重采輕育、重取輕予,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黑龍江森林覆被率由 1949 年的 53.4% 下降到 1993 年的 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過熟林面積由 1948 年的 50% 下降到 1993 年的 13.3%。蓄積量由 1948 年的 76.6% 下降到 1993 年的 20.6%; 林分質量也明顯下降,每公頃平均蓄積量由開發初期的 199m3 下降到現在的 100m3; 珍貴的紅松林蓄積量減少了 85.4%, 闊葉林蓄積量減少了 87.8%。我國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峽谷地區,不僅以豐富的物種組成、多樣的生態系統類型和巨大的生產力享譽中外,同時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和環境保護作用。然而,自 50 年代起,這里的森林也經歷了浩劫。特別是 60 年代中期開始的三線建設,進一步擴大和加劇了天然林區的破壞,這既涉及到西南林區(所謂金沙江林區開發會戰),也涉及到大興安嶺林區(所謂大興安嶺林區開發會戰),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頭地區。當時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開發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區的水源涵養林,在今天看來,簡直是瘋狂的行為,而在當時,卻是作為國家建設的重大決策來進行的④。森林的面積和蓄積與 50 年代相比減少 50% 以上。地處長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 50 多個縣的森林覆蓋率只剩 3%~5%。例如,阿壩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過年生長量的 4 倍以上。有些林業局實際上已陷入無林可采的境地。

3.2 濕地湖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排水,圍墾,開荒 )

濕地包括湖泊、沼澤、泥炭地、海岸帶、紅樹林、珊瑚礁等。濕地和湖泊是流域來水的“匯”和調節庫,承擔著蓄泄河川、維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資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腎”的美譽。如淡水草本沼澤草根層和泥炭底層飽和持水量可達 845%~970%,僅三江平原沼澤地持水總量達 34億m3。此外,濕地能提供多種資源;生物多樣性高;調節氣候,凈化環境,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國際上非常重視濕地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并于 1971 年提出了“國際濕地公約”(RAMSAR)。該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政府間保護自然資源的國際公約。目前已有 100 多個國家參加了這一公約。我國濕地面積約

2500萬hm2,占國土面積的 2.6%(世界平均為 6%),現已全面退化。當前,對長江中游不合理的墾殖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人類不停地沿河沿湖圍墾,枝城至武漢 500km 的江段已基本圍墾完畢,使調蓄洪水的能力銳減。據調查和不完全統計,建國以來有 1/3 以上的湖泊被圍墾,圍墾總面積達 13000km2 以上,因圍墾而消亡的湖泊達 1000 余個。圍墾使湖泊蓄水容積減少達 500m3 以上,這一數字相當于淮河年徑流量的 1.1 倍,五大淡水湖蓄水總量的 1.3 倍,在建三峽庫容的 5.8 倍。湖泊面積和庫容的減少,直接導致江河來水無地可蓄。因此,同樣流量的水量出現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庫淤積嚴重的有 5 座,淤積量 1.14億m3,相當于報廢了一座大型水庫;中型水庫 210 座,目前嚴重淤積的有 35 座;洞庭湖是我國唯一良好的調蓄湖泊,1825 年洞庭湖面積達 6000km2,到 1949 年只有 4350km2,1958 年減少到 3141km2,到 1978 年湖泊面積僅存 2691km2,比 1949 年減少了 38.2%,比 1925 年減少了&n bsp;55.2%。湖容水量由 1949 年的 293億m3 下降到 1978 年的

174億m3,下降了 40.6%[3~5]; 由于泥沙淤積,湖底每年平均提高 3.6cm;目前洲灘面積已達 12萬hm2,且每年以 666.7hm2 的速度擴大。在圍墾和淤積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損失的庫容占其總庫容的 1/5;與 1937 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磯水位抬高約 2m,在相同水位下,匯洪水量減少 2.5萬m3/s,加大了水患潛在威脅。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積害在中下游,而禍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 82% 來自長江中上游,而來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積量的 18%。

3.3 在片面強調以糧為綱的口號下不合理的耕作

長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古老的農業區,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 85.6%。在巨大的人口壓力下,區內墾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區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農民不得不在河川兩岸開荒種地。長江上游約有 70% 的耕地是沒有水保措施的順坡耕作,尤其是大于 25°陡坡地的墾殖較為普遍。全區旱地約有 264萬hm2,占耕地的 53.8%,幾乎都為坡耕地。金沙江、雅礱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 25°以上的旱地占 34%, 雅礱江達到 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邊縣和金口河區,耕地在 25°以上的達到了 70%~90%。據重慶地區調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 25°的坡地占總耕地面積的 13.7%,5~25°的耕地 84萬hm2,二者合計占總耕地的 89%。又據陜西省的調查,漢江、嘉陵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在陜西境內的過境長度分別為 654km 和 244km;流域面積近 8萬km2。在流域范圍內,安康地區的坡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 70% 左右。35°以上的“掛牌地”占總耕地面積的 23%;漢中地區鎮巴縣陡坡開墾更為嚴重,大于 25°的坡耕地占 63.1%,大于 30°的占 41.3%,45°以上的極陡坡石夾縫耕地占 19.7%,其耕墾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條件所允許范圍。過度墾殖,往往伴隨著林地減少,陡坡墾殖釀成水土流失嚴重。眾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隨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當坡度大于 20°時,侵蝕模數每公頃達到 5000~6000t。根據三峽庫區不同土地利用狀況土壤侵蝕量的計算,林地、灌叢、草地和農地的年侵蝕量分別占三峽庫區侵蝕量的 6%、11%、23% 和 60%, 入江泥沙的貢獻率分別占 6%、12%、35% 和

46% ⑤。長江中游的大面積墾殖已有近千年歷史,枝城至漢口的 250km 江段能圍墾的已基本圍墾完畢,大大減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 年代,長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積 29.95萬km2,目前已達到 39.3萬km2, 占流域面積的 39.1%。長江上游以年平均 6.8億t 的泥沙輸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積在荊江段和洞庭湖內。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 55.18萬km2,占流域土地面積的 36.2%,年平均侵蝕土壤 24億t。每年都有幾百萬公頃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巖。據施季森、張金池⑥報導,水土流失面積 50 年代為 36.38萬km2,80 年代初為 73.94萬km2,并指出長江河道河床每年以 1cm 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開發,水土流失面積從 50 年代的 1.1萬km2 增加到 90 年代的 4.72萬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紅色沙漠,湘、資、沅、澧四水輸 入洞庭湖的泥沙 80 年代比 90 年代增加了 34.4%。研究表明,長江泥沙主要來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烏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據宜昌站測定,多年平均年輸沙量達 5.3億t, 水土流失主要物質來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 60%~78%。由于長江夾帶泥沙在長江入海口大量沉積,使得長江入海口北淵航道幾乎近于閉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減低。

在長江上游 100萬km2 的流域范圍內,根據調查統計,年均侵蝕量

15.68億t,長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輸沙量為 5.3億t,輸移比為 0.33。宜昌站以下,漢口站的年均輸沙量為 4.3億t。宜昌和漢口間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據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積量高達 0.984億m3,其中 82% 來自長江中上游,而通過湘、資、沅、澧四水的淤積僅占 18%。

土壤侵蝕不僅造成中下游的淤積,同時減少了“土壤水庫”的調蓄作用。據史學正等的推算,長江上游面積為 100萬km2, 以土壤平均厚度 0.78m 計算,其土壤整個孔隙之和為 1973億m3,土壤水庫的總庫容量隨著土壤侵蝕的加劇而損失嚴重。長江上游 35.2萬km2 的流失區中,在年侵蝕總量為 14.78億t 的條件下,其侵蝕模數就高達 4200t/km2·a,相當每年剝蝕 4.0mm 的土層,即每 10 年減少 21.97億m3 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壞以后,土壤,雨滴直接打擊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結構破壞,嚴重地阻礙了雨水滲入土壤水庫,從而加劇了洪水的下泄[6]。

4 以抗洪為契機,進行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

我國生態系統失調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進行生態系統的重建,必須與經濟結構的調整相結合,把改善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相結合。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

4.1 總體規劃、綜合治理

以可持續發展的原理為指導,把大江大河作為一個整體的大系統,從自然、社會、經濟綜合考慮,打破部門割據,統籌安排,進行綜合治理、宏觀調控;建立相應的管理和經營體制,妥善安排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過去流域機構管江不管湖,地方機構管湖不管江,農、林、水利部門各自為政,條塊分割,職責不清,管理紊亂。在地方和部門利益驅動下,采取短期行為,缺乏長遠打算。上游墾荒毀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圍湖造田,大搞建設,不僅減少排蓄能力,并且在關鍵時刻,難下決斷。今后要改變條塊分割的管理機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統一協調的機構,對有關重大的生態建設和水利建設問題的決策,要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同時,要加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4.2 大力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以小流域為單元,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進行立體布局、綜合開發是我國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經驗,也是景觀生態的主要研究內容。在今后的山區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中應予以大力推廣和扶持。

推廣坡地改梯田、坡地綠籬、橫坡種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還林;防止在三峽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態破壞;停止三峽移民過程中實行簡單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將加劇陡坡開墾。例如,據重慶市統計,三峽移民至今已開墾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將帶來新的嚴重的水土流失。因此,應按照“三峽庫區的生態功能分區”重新規劃安置移民。

4.3 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退耕還林,退耕還湖

退耕還林和退耕還湖工作勢在必行。成功的關鍵在于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向服務業和加工業轉移和解決糧食及生活問題。在坡度大于 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段,應堅決杜絕開荒,已開墾的地段也要盡快退耕還林;在土壤和水利條件較好、坡度較緩、水土流失潛在威脅較小的已開墾的農地,可以實行林業和農業的綜合規劃,推行農林復合經營體系;對于目前仍然處于天然狀態下的洲灘,為了發揮其調蓄功能和生產效益,應該嚴格制止盲目圍墾,對已建圩區,應因地而異。對地勢較高,圩內水利設施基礎好,開發利用程度高,對調蓄、行洪無重大影響的圩區,原則上應繼續予以保留,并進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標準;對圩區地勢低下,有礙行洪和調蓄者,應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調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質的圍墾調整改造為蓄洪性質的圍墾,并建設安全島(臺)、安全樓、物資和人員緊急轉移公路等安全措施。當水位漲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繼續上漲時,啟閘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對圩堤單薄且水利設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圍圩灘是魚類重要產卵場者,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退田還漁”。所謂“退田還漁”并不意味著將已建成的圩區恢復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狀態,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區設施的條件下,將原來封閉式的圍墾種植,改造成半封閉型的筑圩養殖[8]。

4.4 發展種草養畜

在雨量和相對濕度較高、日照相對缺乏、坡度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帶,難以從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區,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熱河谷地區應發展種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產力,發展畜牧業,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區早日脫貧致富并使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4.5 加強林業建設

森林有巨大的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作用。我國現有森林面積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恰恰是這次洪災最嚴重的兩條河流的上中游地區。由于長期以木材生產為中心,重采輕育、重取輕予,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建議:

(1)加強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樣性高,層次結構復雜,有利于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在維護生態平衡中能發揮重要作用,是我國自然資源中的寶貴財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區實際上已無林可采。特別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兩岸地區,更應明確劃分出水源涵養區,加強保護。應當認真貫徹天然林保護工程,一年內禁止進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長期遭到破壞的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在此期間要抓緊制定天然林生態系統的管理辦法和措施,以便逐步過渡到分別類型進行生態系統的科學管理。建議在長江上游干流和支流兩岸 10km 范圍內建立國家級永久性森林水源涵養區,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處長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嶺山脈北側、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對長江水文影響很大的山地丘陵應大力發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區防護林面積達到 50%~70%;在中下游地區,用材林和經濟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護林比重不應少于林地的 1/3。

(2)大力開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加快山區綠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為主,封管、撫補改相結合;對飛播林、生態脆弱地區的新林要實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壞,以便盡快發揮防護效益。

(3)開展群眾性的造林綠化,加速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和公益林建設在土壤條件較差、植被恢復難度較大的地區,如石灰巖山區、退化嚴重的紅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嚴重的地區,應加大投入,通過人工造林保證植被的恢復。造林工作應貫徹“喬、灌、草相結合;防護林與經濟林相結合;封山育林與造林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墾、煉山等整地方式;要進一步優化和鞏固已建成的長江防護林體系。在土層較厚和退耕還林的地方,可加大經濟林的比重;在防護效益較差的經濟林中補植生物綠籬,提高防護效益;造林樹種要選取根系發達、枝葉繁茂、萌芽力強、生長快、壽命長、經濟價值高的樹種營造各種混交林。還可建設多林種復合型的森林,如防護—用材林型、防護—經濟林型、防護—薪炭林型、防護—特用林型等,充分發揮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點。對已建立的防護林應進行調查,對其經營管理和生態功能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經營管理機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機構和人員編制要精簡,管理職能要從砍樹到種樹和森林管護;對轉產的工人、職工、群眾要妥善安 排,給以出路,要組織剩余勞力開展多種經營,合理開發森林多種資源,特別是非木材資源;承包低質、低效次生林經營和荒山造林任務,實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種形式,建立起靈活多樣的管理體制,增強林業行業的活力和發展后勁;同時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探尋綠山與富民相結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資力度,拓寬籌資渠道除森工企業轉產職工安置費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區造林綠化條件困難,費用較高,而地區貧困,自身缺乏財政支持能力,因此,除當地籌資和中央要加大投資力度外,應拓寬籌資渠道,吸引外資和內地沿海的資金。此外還要建立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確定公益林補償渠道,按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由受益單位提供補償金。

(6)加強法制建設,提高全民族森林保護意識為此要完善配套法規,加強執法和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應該從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上改變林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堅決打擊和徹底堵住濫砍亂伐和毀林開荒事件,嚴格執行森林法,一絲不茍地貫徹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確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兩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壞。

(7)大力發展種草養畜在雨量與濕度較高而坡度較陡的山地和海拔過高的高原區,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熱河谷應種植牧草發展畜牧業,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產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使山區人民早日脫貧致富,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6 加強濕地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建議盡快查清濕地退化的現狀與趨勢,調整和恢復河緣、河漫灘濕地和湖泊及沼澤濕地,合理配置濕地,增設不同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開發前要嚴格進行生態學評價;提高濕地保護與開發中的科技含量,尋求濕地資源持續利用優化模式,以充分發揮濕地所應有的削減洪峰、蓄納洪水、調節徑流的功能。

4.7 建立生態經濟核算制度和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鑒于生態工程建設的長期性和全局性,通過政策、立法,在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進行扶持。現在國務院在建立林價制度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實行森林資源有償使用方面已有所規定。按照森林生態效益的高低對經營者實行補償,這不僅對提高經營者經營的積極性是有益的,同時對提高全民的生態意識,以全新的觀念評價森林都是必須的,應盡快加以實施。這一制度在草地和濕地的管理中也應擬訂出切實可行的規定,以便對整個土地利用系統的管理。

4.8 認真貫徹法律政策,加強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意識

解放以來,我國制定了 5 部環境保護法規,8 部資源保護法,同時也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但是由于執法不嚴,群眾法制觀念淡漠,資源環境破壞屢屢發生。因此,必須加強執法力度,加強對執法的監督,以便堅決制止毀林開荒、陡坡開墾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時要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和法律意識。

4.9 加強科學研究和新技術的應用

總結推廣現有的科技成果;開展科技示范;圍繞資源保護和生態工程建設急需的科學和技術問題,特別是對以流域為單元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的環境保護功能、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態經濟評價、資源計價以及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的經營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長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礎地理信息動態遙感體系,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和監測系統,組織多學科的長期合作,協同攻關,研究長江洪水形成機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陸關系、江湖關系,解決暴雨與洪水的準確預測、預報和預警。

參考文獻

1 楊玉坡等.長江上游(川江)防護林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2 楊美卿.1998 年長江洪災分析:天災與人禍.科技導報,1998(10)

3 虞孝感,姜如虎,竇鴻身等.應重新審視中游長江治水戰略.中國科學報,1998-08-26

4 虞孝感等.鄱陽湖圍墾對洪水影響和對策.中國科學報,1998-09-16

5 賈全欣.長江水患為何多?中國改革報,1998-08-06

6 史學正,梁音,于東升等.調用“土壤水庫”是防洪減災的根本之策.中國科學報,1998-10-2

第一作者簡介

李文華,男,1932 年生,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專業為森林生態學,并在自然保護、農林復合經營和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研究方面進行過多年工作。

① 王禮先,張志強.森林植被變化的水文生態效應.見: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研討會論文.1998

② 東北林業大學.森林與環境及特大洪水的關系.見: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研討會論文.1998

③ 曾思齊.98 特大洪災后的反思.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研討會論文.1998

④ 沈國舫.沉痛反思,誓志護綠.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研討會論文.1998

篇7

[關鍵詞]鄱陽湖 水環境 生態 治理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承納贛江、撫河、信河、饒河、修河五大水系統的來水,調蓄后經湖口流入長江,鄱陽湖具有過水性、吞吐型湖泊的特點,流域面積16、22萬平方公里,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鄱陽湖水域有三分之二在我們九江市,轄區內有永修縣、都昌縣、星子縣、湖口縣、德安縣、九江縣和廬山區等7縣濱臨鄱陽湖。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市科學發展、奮起趕超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本文通過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九江區域水環境的調研,針對鄱陽湖九江區域水環境存在問題及其治理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鄱陽湖九江區域水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質污染呈加重趨勢

鄱陽湖因吞吐型湖泊特點,水位漲落受江西五大水系及長江來水的雙重影響,豐枯水位面積極大,這種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響著水體質量。由于枯水期水量僅為豐水期的1%-2%,而污染物排放無太大變化,此時水體水質最差。豐水期正值農耕時期,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機物隨水土流失和地表徑流進入鄱陽湖,此時污染排放負荷最重。鄱陽湖采砂作業及航運船舶排放的油污水,也對水體水質造成破壞。

2.水資源憂患意識薄弱

少數地方和企業對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盲目承接發達地區轉移過來的污染企業和項目,留下環境污染事故隱患。一些企業管理者環境意識不強,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粗放型經濟造成部分地區已無富余環境容量,對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制約。

3.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目前濱湖各縣均尚未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十分普遍。現有的生活垃圾處理場也未達到衛生填埋要求。大量生活污染源直排入湖,有機污染聚集在湖區,致使鄱陽湖部分水域有機污染加重,水質呈下降趨勢。

4.農業面源污染比較嚴重

由于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過量使用且利用率低,造成湖區氮磷污染物大幅增加。漁業及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化肥養魚、網箱養魚,使湖區浮游植物生長迅速,水體富營養化狀態加快,已經威脅到水體質量和飲用水源安全。

5.水質監控能力亟待加強

主要體現在:一是監測點位設置過少。二是濱湖各縣監測能力薄弱,缺少水質監測技術人員和儀器,影響了鄱陽水質監控工作的開展。三是縣級環保部門各方面的能力均有待加強。

6.發展經濟與水環境保護矛盾突出

九江市各縣(市、區)在發展地方經濟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引進項目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我們的地方經濟不發達,水環境容量相對脆弱,要發展處理不好就會有污染。根據最近一次鄱陽湖污染源調查數據分析鄱陽湖濱湖7縣區排入鄱陽湖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總量為19775噸/年,其中工業源為5044噸/年,城鎮生活源為3048噸/年,非點源為11683噸/年(占59%)。其中非點源污染是鄱陽湖九江區域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源。濱湖7縣區中,廬山區的工業污染源最大,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別占分部工業排放量的56%、65%,主要排放點源為廬山區化纖企業;都昌縣非農業人口居濱湖7縣區之首,縣全部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鄱陽湖,其城鎮生活污水和主要COD排放量最大,因農村生活污染源占比大,縣全部非點源污水均直接排入鄱陽湖,其非點源廢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最大,分別占濱湖7縣區全部非點源排放量的44%、43%。

二、鄱陽湖九江區域水環境治理的對策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用良好的水環境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建設環鄱陽湖經濟生態區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要保護好鄱陽湖一湖清水,就要加大開展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以科學發展觀推進鄱陽湖經濟生態區建設,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與水環境保護并舉之路。對此一是要加大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環境法制的宣傳力度,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環境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樹立環保先進典型,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二是繼續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進一步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制度,擴大環境信息公開范圍,增強公眾的環境法制觀念和環境參與意識;三是繼續面向各級領導、企業法人開展環保知識、環保法規及環境形勢的培訓教育;四是繼續開展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2.調整產業結構,倡導水污染治理與清潔生產有機結合

要將生態示范區、生態城鎮及經濟生態環境,與鄱陽湖經濟生態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促進水環境保護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對于工業點源污染,必須加強監管力度,提高污水處理的科技含量,促進各企業排放,要勇于將重大污染事件進行光,決不能允許將企業治理的責任和成本轉嫁給社會。通過適當的環保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鼓勵企業清潔生產,將污染控制在生產的全過程,減少污水的排放。要采取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措施,充分調動企業治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政府要利用收取的排污費等設立特別基金,用于扶持處理設施的建設,減輕企業治污的經濟壓力。采取有利措施,積極防止面源污染。對于農村面源污染,要加強宏觀控制,積極開展農藥、化肥施用結構調整,積極推薦生物防治,推廣無公害生態技術,建立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要大力推行陸地生態農業等面污染控制項目,加快農業綠色產業化進程,實施保證生態環境的水資源配置戰略,切實防治氮磷污染。要將農村水環境保護、農業灌溉方式的改變、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的建立等方面結合起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使沿湖沿河地區的農村村莊建設,步入人居環境與水環境良性發展的局面。

3.改變思想認識,提高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有機結合

對于江河湖庫等水域,加強科學管理,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和水體的水環境承載能力,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減少污水排放。要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箱養殖技術,改精養為混養,減輕內源污染。要加強水庫、閘壩的科學調度,特別是修河流域各水庫的科學調度,保持河流水體的適當流動,達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體的自凈能力。由于我們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于全國水平,人們對水環境的細微變化認識不足,導致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毫無意識的對水環境進行破壞,造成部分河段與湖泊水域水污染情況加重。保護水環境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構建環鄱陽湖經濟生態經濟區的關鍵所在。沒有合理的水質,就等于沒有水量,沒有足夠的水量,也談不上什么水環境。若不強化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不僅影響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最終還會導致人民生活不安寧,社會不穩定。因此加強水資源保護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事情,解決這個問題,要更新對水的認識,樹立保護水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生命線的觀念;樹立保護水環境就等于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的觀念。

4.加強農村管理,完善農村水環境保護基礎工作

按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對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摸底,依法取締引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排污 ,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二是大力推廣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的實用技術,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控制和減少面源污染;三是修河干流及沿鄱陽湖各縣區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對各縣區水質出口斷面進行考核。

篇8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措施

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提煉而出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戰略,也是人類對于社會和經濟活動與自然界的關系進行的重新界定。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于自然界的索取不斷的增加,造成了大量資源與能源的浪費,與此同時,人類向自然界無限制的排放也造成了生態環境失衡、社會環境混亂等現象,這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相違背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大量興建,促進了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卻也由于人造工程的興建,對自然界的水體、氣候、地質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為此,如何在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為人類造福的同時,避免或者減少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成為了當前人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水利水電工程的興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對自然界氣候的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地區性氣候受到大氣環流的控制以一種平衡的狀態存在,但是水利工程的興建,將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者是濕地,這就會造成地區的氣候變得較為濕潤,對于地區的小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地區降雨、氣溫等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二)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后改變了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 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 往往會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 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 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干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 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 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 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 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變化較大, 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 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

(三)對水體的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河流中流動的水體在水庫中經過停留后會發生一些變化。一方面就是對航運的影響,過船閘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對上、下游的航運帶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水庫里存儲的水體溫度可能會升高,這時容易引起水質的變化,進而引發水污染。另外,水庫蓄水后,隨著水面的擴大,水體蒸發量會增加,這會導致水汽、水霧的增加。

(四)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可謂有利有弊,一方面,通過水庫等工程的建設,對農田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使農田避免受到淹沒和沖刷等危險,通過對天然徑流的攔截以及對地表徑流的調節,也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結構和養分結構產生了影響,更加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是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興建也造成了下游平原地區的淤泥肥源逐漸減少,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時,輸水渠道的滲漏造成了地下水的抬高,造成了周圍地區土壤的鹽堿化和沼澤化日益嚴重。

(五)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這里的魚類是特指的, 生物物種則泛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當前社會上極為關注的是大壩建設對洄游魚類造成的影響。事實上 , 洄游魚類由于種類不同, 其生存的環境也各不相同, 如鱘魚, 相當一部分是在北緯 45 ℃左右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國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等河、海之間洄游。 而且, 并不是每條河流都有洄游魚類。 世界各國在建壩時解決魚類洄游問題通常采取兩種辦法:一種是采取工程措施, 建魚梯、魚道等; 另一種是對洄游魚類進行人工繁殖。 我國長江葛洲壩工程建設中, 解決中華鱘洄游問題就選擇了人工繁殖的辦法, 事實證明是比較成功的。 需要強調的是, 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河流上建壩, 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是不同的, 要對具體的河流進行具體的分析, 不能一概而論。

(1)對陸生植物和動物的影響:①永久性及直接的影響, 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對陸生植物和動物都會造成直接破壞;②間接的影響, 指局部氣候, 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等所造成的對動植物的種類、結構及生活環境等的影響。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指對水生藻類植物的影響。水庫淹沒區和浸沒區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鹽都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 庫區周圍農田、森林和草原的營養物質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從而形成富營養化的有利條件。

(3)對魚類的影響:切斷了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道;水庫深孔下泄的水溫較低, 影響下游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下泄清水, 影響了下游魚類的餌料, 影響魚類的產量;高壩溢流泄洪時,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過于飽和, 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如, 長江葛洲壩, 下泄流量為 41 300~ 77 500 m3/ s, 氧飽和度為112 %~127 %, 氮飽和度為 125%~ 135%, 致使幼魚死亡率達 32.24%。

二、保護生態環境的解決建議

(一)建立全面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實踐證明,每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都必然會對生態環境的產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應重視如何趨利避害。相關單位,應根據工程建設的實踐情況,科學地評價工程建設的最大價值。注意在評價時,應關注工程的環境價值、自然生態以及社會生態等的兩種具體的有形、無形變化情況,立足現狀,展望未來,不忘長遠利益的維護。

(二)加強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增強對環境的管理,從大氣、噪聲、水體等多個方面同時開展有效的監測活動,對于施工期間當地的環境狀態進行實時的了解。同時,實行環境監理制度,對于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污染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留下潛在的污染源。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要及時的處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觀恢復和綠化工作,減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三)強化工程運行管理

科學制訂調度運行方案,統籌兼顧社會、環境、經濟效益。在制定調度運行方案時,優先滿足生活用水,重點考慮生態用水.兼顧其他用水。在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礎上,以生態效益為目標開展生態調度。為河道留下適當的生態水量,兼顧灌溉、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境保護設計的要求,以及調度運行的需要,科學制訂環境監測計劃,并按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對規定的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調度運行提供科學依據。

(四)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 我國水庫移民經歷了安置型和開發型兩個階段, 國家還出臺了庫區后期扶持政策。 為了解決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有專家建議研究“ 投資型” 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將淹沒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價設施進行評估, 加上對生態環境的補償作為股份, 參與水電開發建設, 使移民和開發方形成利益共同體, 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 建設期安置移民的費用通過預支若干年應得的收益來解決。 移民區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為股東參與工程建設的決策管理。 這一建議值得研究探索。

三、結語

在水電開發建設中, 一定要正視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積極尋求并落實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 在設計、施工、運行和管理等方面 , 探索更為科學和有效的環境保護方法。只有堅持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 堅持科學的施工方案 , 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和知識, 明確科學的發展計劃, 才能推動水利水電事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潔.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科技博覽,2012(06).

[2]陳麗妍,陳麗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J].才智,2012(36):219.

[3]鄧生雪.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北方環境,2011(08).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長江三角洲;博弈分析;一體化管制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2-0100-02

1 長江三角洲工業污染的現狀

1.1 工業是長江三角洲區域的主要污染源

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指在長江入海而形成的扇形沖積平原上,以上海為龍頭,由浙江的嘉興、杭州、紹興、寧波、舟山和江蘇的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16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帶,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2004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長江三角洲區域占全國土地的1%,人口占全國5.8%,但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但是拉動GDP增長的幾乎都是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工業污染的排放量(尤其是江浙兩省)所占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表1),工業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污染源。

長江三角洲的能耗在不斷上升。上海1992年能源消耗總量為3656.92萬噸標準煤,2004年上升到7266.85萬噸標準煤,整整翻了一番。江蘇和浙江的情況同樣如此。1995年至2003年,江蘇的煤炭、原油和燃料油的消費量分別增長了93%、65.9%和63.4%。據推算,整個長江三角洲2010年能源消耗將達到4.3億噸。與發達國家相比,蘇、浙兩省的單位GDP能源消耗大約是日本的6倍、美國的2.2倍、韓國的1.8倍。特別是大規模發展加工工業,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正威脅著長江三角洲經濟和城市的良性發展。

1.2 水污染和水質型缺水嚴重

由于太湖,長江,東海以及錯綜復雜的水系把長江三角洲各方聯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該地區水資源非常豐富,江、河、湖往往跨行政區域分布,這些水資源為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也同時遭受這些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的污染,并且,一個地方的污染會影響到整個區域。京杭運河長江三角洲地區段、太湖、長江下游段、錢塘江段等水資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太湖最為嚴重。2007年5月底,太湖水域大規模暴發的藍藻再一次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環境惡化敲響了警鐘,也暴露出長江三角洲地區環保合作機制存在著嚴重的漏洞。

調查顯示,除長江,錢塘江干流的水質保持良好外,長江三角洲地區其余中小河流的水質污染均很嚴重。大多數城市河流都存在比較嚴重的有機物污染問題,水質均遠劣于V類標準,出現季節性的或終年的水體黑臭現象。

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775立方米,相當于全國水平的1/3,尤其是上海和蘇中南地區,人均擁有當地水資源僅為246立方米,458立方米, 加上水體污染的加劇,都已進入缺水城市的行列。江蘇2004年與1999年相比,工業廢水排放量增長了31.0%。

1.3 大氣污染加劇,酸雨頻繁

近年來,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大氣污染未得到明顯改善,形勢反而更加嚴峻。整個地區被酸雨所覆蓋,酸雨發生頻率達75%以上,成為全國酸雨的高頻率地區,且酸度高,PH值常小于4。據2006年環境公告,浙江酸雨污染仍較嚴重。公報表明,省控測站降水PH年均值都在5.60以下,全省平均為4.30,比上年下降0.08;平均酸雨率為91.6%,比上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32個省控城市中有25個為重酸雨區。個數與上年持平,其余7個為中酸雨區。

1999年至2004年,上海的廢氣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增長了72.7%和17.4%;工業廢氣排放量增長了46.9%,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長了32.9%。

2 區域污染的博弈分析

2.1 “囚徒困境”格局及其成因

長江三角洲區域在經濟上的一體化進程,從博弈論的角度看,也是一種合作聯盟博弈格局。而在經濟發展中,各方都沒有注重其在生態環境上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方都采取“畫地為牢式”的環境保護策略,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的污染,更不利于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與經濟上的合作博弈格局相對比的是,在環境保護中,長江三角洲各城市陷入了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相矛盾的“囚徒困境”之中。長江三角洲的各個城市可以看成是個體理性的代表,從污染治理成本和收益上,各方不僅考慮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支付,也考慮其他相關城市對環境的支付,顯然對于單方來說,簡化為兩種治理與不治理的情況,最終達到納什均衡,單方都會選擇不治理。而由“囚徒困境”格局產生這種納什均衡的結局,對長江三角洲區域密切聯系的各城市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2.2 博弈分析――以公共水體為例

我們假設以長江三角洲區域的一公共水體,如太湖為例來分析。在上述“囚徒困境”格局中,如果各個城市之間可以達成攻守聯盟,如果這種同盟有外界力量保證實施,那么這種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如果各個“囚徒”之間沒有外界力量保證同盟能夠實施的話,那么這種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博弈的結局如我們分析簡單囚徒困境一樣是納什均衡,即各個利益主體會選擇從各自利益出發的不合作治污。

假設公共水體周圍有n個城市,每個城市都可以自由使用水域中的水(這里忽略水體上下游污染的不同質性),如果水被污染,則城市需要將其處理后才能使用。假設如果有k個城市污染此水域,則城市的水處理成本是kc(實際情況下,各城市的這部分費用由自來水廠等供水機構承擔)。城市排出的水被污染的話,他們可以在排放前加以治理,達到排放要求,設治理成本為b,假設0

E={1,2,……,n}表示為該水體流域的n個城市集合;VE表示n個城市的總和收益;P表示i城市的收益;Vi表示i城市不與任何城市結盟的收益;SE的一個聯盟;V′i城市i在結盟S下的收益。在無政府監管或監管不嚴的情況下,由博弈的知識可知:

Vi=P-kc (0

這樣的情況下,城市的收益會隨著k的增大而減少,但這并不是所愿意看到的,于是在利益一致的目的上,形成聯盟S,都必須按照聯盟的要求排污前加以治理或按照協商進行集體治理,于是:

V′E=P-(k-k′)c-b (0

k′為聯盟S成員數。現實狀態下一開始會存在k′

由于在一體化管制下,k′n,這就使得聯盟中各個城市只是投入治理污染的費用nkc,相比于在無聯盟限制狀態下,投入處理水成本 要小得多。

nk′c-nb>0(6)

理想狀態也即我們所追求的總效用最大,如果在n個城市形成統一治理污水的聯盟,并且建立在互相協同合作的基礎上,對各城市來說,他們就能獲得帕累托最優。

公共水域的研究,擴展到長三角濕地生態系統的其他方面,如大氣,土壤,只有在合作保護機制下,才最有利于長三角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長三角地區區域污染的一體化管制政策探討

3.1建立跨區域管制監督機構,加強各方在水、大氣等污染中的合作

在前面我們已經證明,各個城市要達到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最優,必須要有外界力量的監督和管制。在這里外界力量應該是政府部門,但是由于長江三角洲區域,跨越兩省一市,不是屬于單一的行政區域,所以要進行徹底的合作,首要之舉是要打破行政上的分割,組織跨區域的管制監督機構。這也是在長江三角洲加快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形式下的必要之舉。

如果僅是在環境問題出現后,采取處罰之類的暫時性舉措,遠遠不能彌補其所造成的污染損失和生態破壞。只有在組織了跨區域的管制監督機構后,才會有整體的區域規劃和生態眼光。在管制機構的推動下,加強區域間在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等污染治理中的合作,最終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3.2 在一體化合作格局下,完善區域環境監管

(1)逐步推動區域建立生態工業鏈和實行清潔生產。

傳統工業中工廠追求的都是單一產品的效益,采用一種從原料到產品的到廢料排放的線性生產方式,以達到單一產品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有學者統計,在現有的工業生產中,只有4%左右的資源得到了利用,其余的都被廢棄了,未被利用的資源是環境污染的根本因素。

在長江三角洲管制一體化的格局下,推動建立區域性的企業信息交流平臺,使資源在空間上優化配置,可能會產生變廢為寶的效應,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清潔生產是對生態工業思想的實踐,它是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的,所以如果沒有區域聯合和監管規劃,清潔生產根本不可能落到實處。清潔生產的要旨就在于從產品、生產過程、及其構成的整個產業體系,圍繞結構生態化重組轉型,推動生態產業系統的建設。特別地,針對導致“資源-產品-廢物”線性物質代謝模式的核心:產品,實施生態設計,應成為清潔生產的關鍵。

產品的清潔生產,促進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物質流的改觀,提高生產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打破現在長三角以加工業,高能耗產業為主,只能用我們的資源為國外打工的局面。

(2)規范環保產業市場,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環保產業在產生經濟效應的同時還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是改善工業污染的有效方法,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新興產業。目前長三角的環保產業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水平低,規模小。跨區域的監管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跨區域工業污染一體化管制,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加對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從而有效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區域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環境監測儀器、環境工程設計等認證認可制度,以及與國際慣例接軌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保護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及環境技術認證制度,以促進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

4 結 論

長江三角洲區域已成為中國新的生態環境脆弱帶,在長三角加快經濟一體化的同時,更應重視其在生態上的耦合和密切相關性。本文從博弈論合作博弈的理論出發論證了長江三角洲區域在環境保護上應該采取聯盟,將會達到帕累托最優,實現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一些管制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安樹偉.資源環境約束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展[J].資源與產業,2007,(4).

[2]鐘水映,簡新華.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張天柱.從清潔生產到循環經濟[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J].2007.

篇10

我國自然生態環境本底脆弱,長期以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退化問題突出,生態形勢嚴峻。主要表現在:①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km2,約占國土面積的38%,是世界各國中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很多地區水土流失面積、侵蝕強度、危害程度呈加劇趨勢,全國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達1萬km2。②荒漠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萬km2,并且每年還以2460km2的速度擴展[4-6]。③草地退化、沙化和堿化(簡稱“三化”)面積逐年增加。全國已有“三化”草地面積135萬km2,約占草地總面積的1/3,并且每年還在以2萬km2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區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開墾草原,加劇了土地的荒漠化。④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我國已有15%~20%的動植物種類受到威脅,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7]。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不僅影響人們目前的生存環境,同時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很大挑戰,有研究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透支”獲得的,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力開展以林業工程為主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通過采取科學有效的人工措施進行生態系統恢復,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2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重要意義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和多種生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8]。林業生態工程是指根據生態學、林學及生態控制論原理,設計、建造與調控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工程技術,其目的在于保護、改善與持續利用自然資源與環境。開展林業生態工程研究一方面偏重于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有利于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和環境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等)。Landell-Mills等[9]對林業生態工程的可持續經營及其未來的可能變化、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強調林業生態工程在可持續發展中的物質基礎作用、環境基礎作用和能源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林業工程是一個包含著“社會-經濟-自然”符合生態系統全部內容的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考慮各種有關產業的生態經濟同步發展與生態環境脆弱地帶的治理、保護、開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10],注意從環境資源屬性入手,保護、開發和利用林業生態工程,尋求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結合,根據林業生態系統多功能的特點,以生態效益為主,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協調[11]。

3我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概況

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林業局根據林業大工程帶動林業大發展的思路,決定對原有十大林業工程進行重新整合,在一個時期內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六大工程(表1和圖2)。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主要解決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和其他地區的天然林資源保護、修養生息和恢復發展的問題;退耕還林工程是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需要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改變農民傳統的耕種習慣,是最大的強農惠農項目,不僅對現階段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促進國家文明發展和人民殷實小康、實現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子孫后代繁榮富足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三北和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我國涵蓋面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流域等地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狀況;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北京乃至我國的“形象工程”,也是環京津生態圈建設的主體工程,主要解決北京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是一個面向未來、著眼長遠、具有多項戰略意義的生態保護工程,主要解決基因保存、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保護、濕地保護等問題;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是我國林業產業體系建設的骨干工程,主要解決我國木材和林產品的供應問題,也是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其他生態建設工程順利實施的根本保障。六大林業工程的成敗和績效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生態安全體系和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范圍覆蓋我國97%以上的縣,總計劃投資將超過7000億元。工程范圍之大、規模之大、投資之巨為歷史所罕見,成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和我國新世紀再造秀美山川的偉大壯舉[12]。六大林業重點工程的開展使我國森林在長期投入不足和面對人口增長、經濟增長對森林資源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較快發展,對促進我國森林面積增長和提高森林覆蓋率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截至2013年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9~2013年)結果,全國森林面積有208萬km2,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90年代的16.55%增至21.63%,活立木總蓄積量164.33億m3,森林蓄積量151.37億m3。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分別位居世界第5和第6位,人工林面積仍居世界首位[13]。截止2006年底,全國林業部門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護區已達1740處,面積達121萬km2,占國土面積的12.60%。各類保護區中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14]。與此同時,林業工程的實施促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土壤侵蝕、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環境問題有所緩解,發揮了較大的生態效益。全國有近1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點治理地區的沙化擴展趨勢得到有效緩解,局部地區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毛烏素、科爾沁兩大沙地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寧夏、山西、吉林等省區沙化土地開始逆轉,內蒙古赤峰、陜西榆林的局部地區已基本實現山川秀美,人民的生產生活空間得到擴展[15]。

4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林業生態工程的開展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帶來了一定的生態效益。但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生態退化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現象仍未改變,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4.1林業生態建設缺乏對自然地帶規律的認知

林業生態工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對自然地帶規律的認知,不僅增加成本開支,而且會引發新的環境問題,造成生態環境問題的復雜化。如熱帶的喬木移植到溫帶,要么是死亡,要么建設暖房并符合熱帶喬木所需要的熱量條件。前者是失敗,后者則成本加大數倍乃至上百倍。又如有些地方的林帶要靠人工澆水才能維持,也應屬于失敗。有學者根據干旱、半干旱區自然地帶特點提出應當重新審視三北防護林建設問題[16]。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規模營造防護林既不利于防患沙塵暴,也不符合水資源短缺的客觀現實[17],完全違背客觀的自然地帶規律。

4.2工程規劃布局不合理

規劃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體現在由于工程覆蓋范圍極大,林業工程區相互重疊程度高,且各項工程主導功能不同,建設期限與資金投入水平有差異,造成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混亂。如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與速生豐產用材林工程在東北地區大部分重合,也就是說該處不僅是天然林保護的范圍,也是我國用材林建設基地,但無法明確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以哪一個為重點進行建設,這種現象極有可能造成2個工程在該地區都難以充分發揮效益。另一方面,工程范圍劃分存在一定爭議,如天然林保護工程在東北地區主要是以大小興安嶺為主體進行建設,但二者北部交匯處卻并未被劃入工程區,而該地區氣候條件適合植被生長,且有天然森林分布,應納入天然林保護范疇。

4.3工程質量評判指標單一,“一刀切”現象嚴重

目前林業工程主要以森林覆被率作為主要評判指標,是值得商榷的。以我國西北干旱區為例,適宜森林生長分布的區域面積有限,目前一些省區的森林自然覆被率多在5%以下。如果要求這些省區大面積植樹造林,以達到對濕潤、半濕潤地區要求的相同的森林覆被率指標,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因此,半干旱、干旱氣候下各省區環境與發展的協調應尊重自然,既應保證較高的森林覆被率,也不應片面追求不切實際的造林指標[18]。

4.4工程管理不規范,體制機制不完善

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工程建設缺少生態補償等激勵機制,工程區相關利益群體對工程建設成效不夠關心;工程統籌規劃有待改進,工程計劃資金管理與工程組織實施相脫節,工程投資水平低、到位難、隨意性較大等。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對公益林和商品林沒有嚴格區分,未真正實行分類經營管理,林業生產關系無法理順。許多地區仍未依法確定山林屬權,承包者對林地承包經營權缺乏法律規范和保護,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對林業工程的開展造成影響。

5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對策與建議

5.1林業生態建設應以全國主體功能區劃為核心,合理進行統籌和規劃

主體功能區劃是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重要載體,具有綜合性特征。林業生態建設要根據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進行合理統籌和規劃,構建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和南方丘陵山地帶(“兩屏三帶”)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為骨架,以其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為重要支撐,以點狀分布的國家禁止開發區域為重要組成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青藏高原生態屏障要重點保護好多樣、獨特的生態系統,發揮涵養大江大河水源和調節氣候的作用;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要重點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護,發揮保障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的作用;東北森林帶要重點保護好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發揮東北平原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北方防沙帶要重點加強防護林建設、草原保護和防風固沙,對暫不具備治理條件的沙化土地實行封禁保護,發揮“三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帶要重點加強植被修復和水土流失防治,發揮華南和西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作用。

5.2尊重自然地帶規律,科學開展林業生態工程地帶性建設

自然地理要素(水文、土壤、氣候、生物、地貌等)及其綜合體呈現強烈的地帶性分布規律,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類型適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長,形成不同的植被分布。林業生態建設要注重對自然地帶規律的認識,秉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的科學原則,切忌以森林覆被率作為我國各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指標。必須把地帶性原則作為林業生態建設的基本原則,尊重自然地帶規律,否則產生更大的生態問題。在受季風作用影響的我國東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溫度水分條件好,有天然森林分布,林業工程應遵循森林分布地帶性規律進行植樹造林。在我國最北部———北緯50°以上的大興安嶺北部地區應以種植寒溫帶針葉林為主;在東北東部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應以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為主;在遼東半島與華北地區應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在秦嶺、淮河以南以及南嶺以北的西南、華中、華東與華南北部的遼闊地區應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在廣東、廣西、云南、臺灣諸省(區)的南部以及東喜馬拉雅南坡地區應以熱帶季雨林、雨林為主。在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地區,植被類型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為主,僅在山地的適宜部位有森林分布。林業工程建設應以恢復草原和荒漠植被為主,局部地段可植樹,但不宜大面積造林。

5.3建立森林生態服務收費制度,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恢復和建設的投資主體是政府,但同時應多渠道籌集補償基金,建立林業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按照“誰收益,誰補償”、公平合理的原則,一方面受益方向森林生態服務提供方直接或間接地提供經濟補償。凡受益于公益林或依靠森林資源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而有直接經濟收入的單位(農業、水利、水電、旅游等部門)和個人均屬被征收對象,都必須繳納森林生態效益價值補償費用。另一方面,通過立法形式設立生態稅。為避免開征新稅難的問題,由政府職能部門出面,采取在增值稅和營業稅中附加的形式收取費用,為森林生態服務補償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5.4規范林地流轉制度,提高林地使用效率

林地是林業再生產最根本的資源,是林業可持續經營的基礎。林地合理流轉是發揮林地效益、改變我國林地效益低下問題的根本途徑。隨著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林業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入。首先,盡快制定相關法律規章,確保林地流轉的公開性、公平性和合法性。逐步取消對林地流轉的種種限制,并從流轉范圍、形式、程序等方面進行合理規范,確保林地流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依托市場,建立完善的林地價格體系。應按照市場規律,盡快研究建立林地市場價格體系,積極推行征占用林地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的新機制。再次,加強對林地流轉的監督管理。對于可進行林地流轉的商品林地,針對林業生態服務與社會服務功能,林業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對林地的保護、利用、歸屬等進行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等職能活動,監督林地是否改變用途,生態環境是否遭到破壞。同時,建立更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林地使用權流轉方式,經營模式由單一形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屬于家庭承包經營的林地由承包者依法自主決定采用轉讓、轉包、出租、互換等方式進行;屬于集體經濟組織的林地主要采用拍賣、招標、公開寫上的方式進行流轉從而激活林地市場。

5.5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生態保護意識

林業生態建設是我國生態建設和保護的主體,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主陣地。要響應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宣傳教育、制度法規約束等手段切實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杜絕“邊治理、邊污染”等現象,嚴禁以犧牲森林資源為代價來換取糧食增產、經濟增長,防止林地大量流失,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6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