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文化的論點范文
時間:2023-07-05 17:03: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傳統文化的論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主要表現在:一些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后繼乏人,面臨失傳危險。青年一代崇尚現代文明,對民族傳統和文學藝術逐漸失去興趣,不愿學習繼承。
鑒于此,有代表認為非遺,產業化是關鍵,筆者對此不敢茍同。
筆者以為,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先生認為:“文化自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文化自覺”一方面是要對自己民族文化有深刻認識,能夠講清楚本民族文化的歷史;另一方面是自覺地增強民族文化修養和人格品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緣起于群眾的“文化自覺”,依靠群眾和社會團體最大限度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支持和參與實現其保護。如果說自然生態環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先天土壤”,那么,群眾的文化自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文養分”。
而培養傳承人的論點筆者表示贊賞。筆者認為,無論是政府還是學者都應當充分尊重傳承人的意愿和實踐體驗,起到一種宏觀的指導作用,確保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的原生態性,使創造、延續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群體和個人能最大限度地參與,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傳承群體。
此外,我們可以通過采取政府津貼或補貼的方式資助傳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傳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護傳承人,努力培養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確保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祖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篇2
一、注重積累,豐富論據
1.關注語文教材。我們可以從自己熟悉的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入手,充分挖掘其中的寫作素材,進行多角度思維,思考材料可以為哪些觀點服務、如何為觀點服務,使課本成為議論文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
我們可以將每篇課文的作者進行梳理,這樣就可以積累很多的人物素材。比如課本中就出現了、食指、江河、楊子、張潔、馬克思、畢淑敏七位作者,記錄了他們對青春的理解,而2014年高考江蘇卷作文正是以“青春”為話題的,如果我們在作文時想到必修一的本專題,又怎么會言之無物呢?
2.關注自然現象。德國思想家歌德說過:“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我們完全可以從中獲得鮮活的論據。如2014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逝去的永恒》中作者的剖析,從大自然中幾種微小的生命入手,用例精美,慧眼獨具:小蜜蜂,勤勞得沒有時間悲哀;三文魚,選擇“流浪的青春”,以極其悲壯的方式演繹著千年夢想的追求,將生命代代延續;小麥花,只開極其短暫的五分鐘,卻盡心地開放,安心地凋謝,留下燦爛的果實。青春的奪目光彩和無限內涵,被作者用三種小生命從不同側面渲染得淋漓盡致!
3.關注社會生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會活潑地流個不歇。”如果我們在平時就關心時事新聞、社會熱點,在議論文中舉出現實性強的論據,自然就能體現出我們對時代的關注和反思。
4.關注其他學科。我們平時學習的學科里有很多素材可以積累成作文的論據。文史哲自古一家,自不必說。比如數理化學科公式定理的推導者以及他們的趣聞逸事,大可豐富我們的素材積累本;比如音樂美術考生花了大量精力在自己的專業上,似乎與文化學習格格不入,但那些音樂家、畫家們不正是我們作文中鮮活的素材嗎?如《品味時尚》一文中這樣寫道:
羅京就像一首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嚴謹得幾近刻板。是真的缺少貝多芬的狂放、肖邦的寫意、爵士樂的自由、拉丁音樂的奔放嗎?一曲《千里之外》,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如果不是對音樂知識有著深刻的了解,作者怎能寫出這么優美的文字?由此可見,其他學科的許多知識也是我們語文作文素材的“活水”。
二、綜合運用,有力論證
論證方法常見的有舉例論證法、引用論證法、對比論證法、類比論證法、比喻論證法、因果論證法、假設論證法等。我們可以根據論證的需要,綜合運用以上方法,這樣就會使論證充分,說服力增強。
1.對比論證法。對比論證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它側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中來揭示需要論證論點的本質。對比論證方式的運用范圍很廣,因為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于進行比較。我們可以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如2014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書中自有顏如玉》中寫道:
見過許多年華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卻眼神空洞,語言乏味,滿腹稻草。她們通曉最新的時尚潮流,但對文采、傳統文化面色訕訕。畫家陳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學時代的照片而無限感慨。當今域中所謂的校花們,如何與林徵因相比?可惜林徵因是早早去世了,否則,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風韻常存的吧。
作者將例證與對比論證相結合,充分論證了“青春不是只開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內而外的美麗。”兩相對比、鮮明強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旗幟鮮明。
2.類比論證法。類比論證是根據兩種事物之間的本質屬性的相同方面進行推理,從已知的一種事物的特性,推論出另一種事物也必然存在同樣的特征。如2014高考廣東卷高分作文《透過那泛黃的老照片》一文由“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開手機和相機,液晶屏上的照片,卻不過是無數個晶體堆疊的機械體,冰冷而沒有生命”引發開來,聯想到“電子閱讀的普及,使隨心所欲閱讀圖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碎片化、娛樂化的閱讀傾向,使我們很少能再靜下心來,在雪夜擁一火爐,捧一杯茶,品讀智慧的芬芳;電子郵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間不再成為心靈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簡短回復,不但使人的思考變得膚淺蒼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的幽怨溫情以及每個文字背后如泣如訴、輾轉斟酌的糾結纏綿……”作者將照片與閱讀、書信同類事物并舉,通過比較,從而得出了“生活方式的變遷,是時代和社會的進步,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正如王開嶺所說的,是古典與美感的消磨與喪失”這一結論,邏輯嚴密,思維深刻。
3.比喻論證法。比喻論證就是用具體的大家都熟知的事物比喻抽象深奧的道理,深入淺出,以收到淺顯易懂的效果。如2014年高考江蘇卷高分作文《青春永不褪色》一文中便充分運用了比喻論證法。文章這樣寫道:
生活如同航海,總會有暴風雨的出現。這些可怕的暴風雨,往往會吹落青春的風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顆樂觀開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傘,保護著你的青春。而學會忘記,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藥”,青春的傷痕也會加速愈合。
作者將“樂觀開朗”比作保護青春的“雨傘”,將“學會忘記”比作治療青春傷痕的“云南白藥”,語言詼諧,生動形象,對觀點的分析也比較透徹,值得我們借鑒。
4.因果論證法。因果論證,就是在列舉事例的基礎上,分析產生這一結果的直接或間接的原因,這原因就是我們所要證明的觀點。如2014年高考湖南卷高分作文《用心綻放最美的風景》在論證“唯有擁有信念,方可堅信自己,方能重建垣墻,修復夢想!”這一觀點時寫道:
她做到了,因為擁有信念,她放棄自己的百萬家財;因為擁有信念,她勇敢地當上村干部;大雨中為村民修建房屋,疾病中仍心系村民。她便是“最美村干部”――段愛萍。一個村的夢想,因她的信念而發芽,茁壯成長!夢想路上攜手信念同行,我心便是風景最美的園地!
本段正是通過對段愛萍之所以能成為“最美村干部”原因的分析,得出了“信念成就夢想”的論點,因果分析讓文章邏輯合理,思路清晰,論證得力。
5.假設論證法。假設論證就是針對事例從相反或相對的方面進行假設,然后通過分析得出與事例完全不同的結論,并將這一結論與事例中的結果作比較,進而推論論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如2014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沒有限制,何來自由?》一文中寫道: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試想一下,若是沒了這家規國法,世界不就亂套了嗎?“”的可怕場面難道還想重演?不,當然不。理性的人們告訴我,不,是不敢隨心所欲,更不能。
篇3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各種文化間的相互碰撞,讓傳統文化面臨著新時代的全面考驗。面對現代化的世界,傳統文化該如何成功蛻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2021,感謝您的欣賞。
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1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并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2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筑的發展并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3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后,在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后有井岡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__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并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于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時代而不斷發展;不囿于陳規而勇于創新;不敢于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圣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后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4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我中隊在本學期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禮儀伴我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周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
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周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
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后進。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學生的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應該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系,和他們多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學生。鼓勵學生爭當文明小標兵,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要最大限度地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學校的禮儀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過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會進一步養成,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弘揚中國文化演講稿5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古有杜甫的“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今有朱自清“酣眠故不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現他對美景的愛戀,優美的詩句不正說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在其間,這優美的詩句配合著詩人的思念,美景的驚艷將沉淀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展現到了極點,支撐著中國人精神世界。
愛國詩人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鏗鏘有力的壯言展現自己的愛國熱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李白對命運的不屈服和抗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這亙古流傳的名言不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讓人含英咀華嗎?
正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將愛國志士的愛國情懷烘托的淋漓盡致,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人為中國的崛起盡心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中華文化是中國騰飛的基礎,奠定了中國人的思想之路讓中國能在這條路上暢通無阻。
流傳千年的“文房四寶”是中華文化的體現,他將歷史的車輪輾轉過的痕跡印在紙上,更印在中國人的心里。“兩彈一勛”的鄧稼先效仿古人研究出令世界為之一振的原子彈,氫彈,完成千萬中國人的夢想,他堅守著亙古不變的中華精神,探索者綿延不變的中華文化。
篇4
這是一則漫畫類材料作文。漫畫因為自身的隱喻性增加了審題的難度,但是由于其形象性,使聯想和想象有了生動的形象依據,再加上題目中的提示語,從而降低了作文審題、構思的難度。因此,漫畫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撥開迷霧”就可以見到“真容”。
我們分析立意時,首先要理解漫畫的內容。老爸給小費讓女兒買醬油,結果女兒問是要特快還是普快;如果要特快的話,還需要再加兩元小費,讓老爸很是錯愕。
從老爸的角度來說,意在培養孩子參與家務的能力,施行獎勵機制;但是女兒更“先進”,根據速度的快慢適時加價。從女兒的角度,根據市場經濟,根據需求施行市場調節,金錢就是衡量的手段。所以作文立意可從兩個角度進行:
1.從父親的角度:培養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習慣,合理使用金錢等獎勵手段;學會賞識和獎勵;切忌使孩子形成狹隘的金錢觀。
2.從女兒的角度:自覺參與家務勞動,體會親情,孝敬父母;勞動價值觀念的可取之處;分擔;家庭責任。
佳作展示一
莫讓人心荒蕪
劉 晴
凱洛夫說:“天賦僅給予一些種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識和德行。這些種子需要發展,而發展必須借助于教育和教養才能達到。”誠然,塑造一個孩子最重要的莫過于家庭教育。然而,漫畫中父親要孩子購買醬油,孩子竟以“特快”為由要求加“郵費”。
是孩子太勢利,還是家庭教育有“黑洞”?人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孩子本身如泥,成形在于外界給予他的力量。所以究其本質,應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社會發展的偏軌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
尊重父母本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自然更是理所應當的。然而,在社會經濟大發展、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層的現在,家庭教育的偏軌導致了孩子成長軌跡的彎曲。父母過分溺愛孩子,讓孩子認為父母的愛理所當然。究其原因,是家長本身給孩子以唯利是圖、唯“我”主義的思想影響。
試想,如果漫畫中的父親從小就教育孩子無私奉獻、學會擔當,那么孩子在對待父母時定會以禮相待,以情相報,更不會出現這“要小費”的荒誕一幕。如果當前的家庭教育都是如此,孩子的下一代教育也會如此,想必未淼娜死嗝媼俚牟喚黿鍪搶益爭奪的問題,更會引起個人心理荒漠現象的發生,輕則冷漠不仁,重則爭端不斷,戰爭頻發,人心淡漠。
因此作為家長,應當關注孩子的成長問題,思考該如何把孩子塑造成棟梁之材。其實關于關愛教育有很好的范本,如在“100元窮游”父子身上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身為陜西戶外運動名人的爸爸,帶著有一些戶外經驗的兒子,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來給孩子精神世界的發育和建設以應有的關心與幫助。每個孩子都是單純的,家長是他們成長的引領者。過度保護只會折斷他們的雙翼,而無法幫他們展翅翱翔。
人不能只有利益與自我,更應有美德,追求崇高。正如但丁所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人類與走獸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不是毫無感情地索取,而是心存感恩。
因此家庭教育應當摒棄不良思想,以關愛、知識、道德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心不再荒蕪。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本文材料豐富,觀點有啟發作用。文章開篇從名人名言切入,巧妙運用凱洛夫的名言引出論點,并作為理論論據論證論點。而在論證過程當中又能成功地結合新聞材料層層深入地展開分析,從多個角度論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結合但丁的名言重申觀點,升華主旨。故本項評38分。
發展等級:本文的觀點立足于材料,層層深入,并最終聯系現實生活,給予人以教育的啟迪。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8分+發展等級18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徐珊珊
哈欽斯有言:“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孝順父母、助人為樂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漫畫中的父親請孩子幫忙,孩子卻索要勞務費,可見我們的教育沒有教會孩子從心底里去孝順父母、助人為樂,而這正是問題的實質所在。
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我們不能只崇尚多元文化,而丟了中華文明之根基。古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歷來講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恩報德,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人之美德。而自私、驕縱,只知道索取,不愿付出,以自我為中心、冷漠終將扭曲人格。
這幅漫畫中,一個小孩子因幫家長做事而理直氣壯地索要勞務費,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據報道,天津市曾有一些幼兒園為改變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的心理狀態,開展過“感恩教育”。老師們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孩子們布置了各種形式的“愛心作業”,比如:對照料自己的父母和老師道謝,幫助父母做家務,為爺爺奶奶服務等。幼兒園吃午飯前,一個個天真的孩子張著稚嫩的小嘴念:“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照顧我”“感謝做飯的廚師”“感謝陽光和空氣”……他們虔誠認真的樣子甚是可愛。
曾有人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等待他們的一定是悲劇。”可想而知,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質的回報的。當父母干活累了,孩子主動去為其擦汗;當父母生病時,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藥。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報了,父母的愛才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家長應該重視每一件小事,及時幫助孩子修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正確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在論證中,文章由面及點,條分縷析,逐層展開論述,讓人信服。在表達方面,句式靈活,感情真摯。文章融議論、抒情于一體,言辭懇切,啟人深思。故本項評38分。
篇5
寫譯是英語學習的輸出口,而寫作的難度更大。純粹性寫作技巧是不存在的,從本質上說,本文所談的技巧是對不同話題寫作內在聯系和規律的明確和展現。本文從寫作本質入手,透徹講解了不同話題的寫作技巧。
【關鍵詞】
話題寫作 技巧點撥 高職英語
雖然不同話題的寫作內容存在著很大區別,但寫作邏輯、語言構成、構思過程具有明顯地規律。掌握這些規律可以靈活應對多種話題,快速提高寫作水平,全面發展英語硬實力。目前,高職學生對話題作文的重視和熟悉程度遠遠沒有達到教學要求,還需要寫作規律和技巧的輔助。本文基于高職英語的不同話題寫作,對寫作素材、寫作邏輯、寫作技巧進行了深刻地分析,力求為學生展現出高職英語寫作的可用規律,讓寫作教學的過程和目標更加明確。
一、高職英語寫作的考察重點
漫畫作文、情景作文、應用文是高職英語寫作的主要類型,話題涉及到教育、健康、環境、感謝信、道歉信、校園活動等。這些話題和文體一方面指明了寫作范圍,使W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明示了話題和文體之間的交叉,更便于讓寫作教學統籌兼顧,相關內容進行靈活地切換。
高職英語寫作的考察重點分為話題、句型、詞匯三部分。首先,學生需要具備與話題相關的表達,如:在文化話題中,學生需要知道“文化交流”“傳統文化”“外來文化”的表達;其次,學生需要根據漫畫、圖表、情景、應用類型的不同要求,掌握相應的寫作結構和描述模式,如:“三段式”寫作模式、“論據支撐論點”模式、“總分總”結構;最后,學生還需要準備足夠的形容詞和副詞進行靈活地詞匯替換,展現出自己的詞匯量,全面提高作文的質量,如:“大量的”表達:a good many、a large many;“上升的”表達為:increasing numbers、growing numbers。這三個關鍵點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寫作要點,盡快打破對寫作的心理恐懼,大膽地組織英語句子,增加練習英語作文的機會。只有在話題素材、句型結構、詞匯量三方面最到位,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作文的質量。
二、不同話題英語作文具體的寫作技巧
1.掌握固定的寫作模式,以不變應萬變
高職英語作文的字數要求為120詞左右,并不要求學生展開長篇大論,而是運用較為準確的語言,完整表達一件事。因此,寫作模式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健康還是教育,他們都可以選擇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寫作結構。運用這些結構一方面確保全文邏輯正確、結構完整;另一方面提醒自己寫作方向,減少無效地寫作時間。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以“健康”話題為例。當是漫畫作文時,學生選擇采用漫畫寫作模式,即第一段描繪漫畫,點明寫作主題;第二段采用“總分總”或“論點論據”模式進行闡述說明;第三段進行總結,說明意義或個人方法。當是圖表作文時,只需要將第一段改為描述圖表即可。這種寫作模式也可以替換對應的內容,成為其他話題的支撐框架。如此一來,不同話題作文的框架得到了有效地解決。學生只需要記住兩種寫作模式,便可以迅速地搭建起完整的寫作結構,呈現出整篇文章的邏輯。
2.掌握句型之間的靈活轉化,促進句子的多樣性
句型變化、長短句交叉、虛實結合、主被動變換等都是話題作文的得分點和亮點。單一的句子結構會降低文章的美感;冗長的句子結構會影響對主題句的識別;過多的主動句子結構會失去論述的客觀性。因此,不同話題內容的作文都需要掌握句型之間的靈活轉化,增強語言表達的氣勢,讓整篇文章的表達具體、生動。
例如:利用“The fact that(…)suggests that(…)(一個現象事實表明一個道理)”來表達多個話題內容。在文化話題中,可以表達為:“The fact that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 are attracted to Chinese culture suggests that a culture can be accepted in the world.(外國人被中國文化吸引的事實證明了中國文化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在保護環境的話題中,可以表達為:“The fact that people in a large range of industries are attracted to plant trees suggest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universal .(各行各業的人們關注種樹活動表明了環保意識是普遍存在的)”這個句型還可以運用在其他話題之上,完整地引出文章主題。教師應該向學生多推薦固定句型以及句型的變換,如:“It is obvious that…”可以替換為“Obviously , ...”;“There are due reasons to…”可以替換為“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這些句型變換對學生的寫作和英語文章理解會產生莫大幫助。
3.積累話題素材和替換詞,提升作文美感
不同話題的主要區別在于話題涉及到的相關表達,但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卻不存在較大差別。換句話說,不同話題的作文上的形容詞和副詞是通用的。教師應該抓住寫作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積累話題素材的同時還要加強記憶替換詞的力度,幫助學生從形容詞和副詞方面有所突破和發展,不斷增強作文的美感。
例如:不同話題的作文都會涉及到多個方面或方法,需要“首先、其次、最后、總結”等分層性信號詞。這些信號詞的表達可以是“firstly、secondly、lastly、to sum up; about all、in addition、more importantly、in short”等,掌握這些信號詞可以處理好段落內容的分層。作文表達替換表達減少低級詞匯,增加被動虛擬結構。如:將“some people”替代為“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將“must”替代為“never fail to”。這些替代性表達也會為文章增加很多亮點,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些話題相關的表達,對日常話題的相關性內容進行時常練習,避免寫作缺乏實質性內容,使得整篇文章空洞乏味。
【結 語】
不同話題的高職英語寫作模式、結構邏輯存在著內在的統一,具有極強的規律和聯系。根據本文的分析,話題作文的教學需要做好積累素材、替換副詞形容詞、段落結構以及句型模式的研究,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寫作思路和方向,最大程度地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宏.以任務優化英語寫作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報,2011(1)
【2】張琦.高職英語的寫作技巧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6
關鍵詞:生態問題;建設;改善民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將生態工作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高度的突出地位來論述,表明生態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而被融入到黨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關乎國際民生建設事業的各個領域和整個過程。政策導向的這一“小”變化,召喚著生態建設的“大動作”。勢必要求國人在理論認識上齊頭并進。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生態文明構建與民生問題進行討論交流,以便積極的應對生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發揮生態為人類生存提供山清水秀自然環境的獨特功效。
生態文明是相對于工業文明而言的。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除此定義解釋外還有多種不盡相同的解釋版本,它們雖然表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論點: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良性結合而形成的和諧統一。這就是生態民生思想的核心。有關生態民生思想早在我國古時就已開始萌芽,如《周易》中“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之說、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佛家“依正不二”等,無一不涉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觀點。雖然這些觀點有其自身及社會的局限而并未成為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主流,但其卻成為當代我國現代社會生態文明理論形成的主要淵源,是華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工作具以下特點:
1 生態建設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廣泛最現實的民生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是最廣泛、最直接、最現實、最持續、最基本的民生。是反映現代社會文明度的一個重要標志。眾所周知,擁有“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自身生存的基本屬性要求,千百年來始終成為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條件要求永恒的主題。也是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人人都需要清潔的空氣、純凈的飲水、安全的糧食…這些物質的轉化循環生產都離不開良好的生態條件作為保證。所以說生態建設是民生工作中最基本、最廣泛、最現實的民生。
2 “生態民生”理念
我們必須在認識上將生態建設與民生作為一個整體“生態民生”理念進行統籌規劃。這不是簡單的文字羅列,而是賦予了它們不可分割的新內涵。生態建設必須以民生為著力點,以民生為本,生態文明中的生態與民生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有機結合體-生態民生。這是人類現代文明社會賦予其應有的內涵,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生存與發展中出現的眾多矛盾問題經過不斷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形成完善起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為民生最根本要求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正是生態文明建設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生態民生的核心必須是如何處理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3者的關系。而生態民生建設就是要從如何降低及消除經濟發展帶來環境污染的問題入手,并且還要通過環境保護措施來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或者通過生態保護本身創造財富而改善民生。既要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又要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這個基本民生。生態民生最終要構建的應該是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經濟崛起為核心,以全面發展為目的,達到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社會狀態。生態民生建設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對待自然或停止改造自然活動,而是要把自然放在與人類一樣平等的地位,把發展與生態保護相聯系,做到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兩不誤,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民生改善的統一。
3 生態民生建設也是科學發展的屬性要求和重要體現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則,離開以人為本談生態文明建設毫無意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是民生問題,即建設生態文明,歸根結底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人類自身是生態文明的主體,處于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地位,不是人類消極地向自然回歸,而是人類積極地與自然和諧。同時,生態民生因具有促進、改善社會政治、經濟及其他利益在全體社會成員間的合理分配的間接作用,從而引申出了權利、機會、司法等更廣泛層面的社會公平與公正。
4 必須尊重生態建設與改善民生各自的運作規律
生態建設與改善民生2者屬于不同的社會建設領域,構成比率不同,2者的差別在于生態建設以自然規律(自然科學)為基礎運作,即生態系統的維護與修復應順應自然屬性,其旨在恢復、改善人類因錯誤生產方式導致的環境問題。而民生工作則以社會規律(社會科學)為基礎運作。即民生工作以社會支配的財富量及社會承載力等社會因素為主要導向運作。在生態民生建設工作中我們必須尊重它們各自的運作規律。
5 生態與民生工作的永恒性及可變性
生態系統的修復恢復是漫長的,需要幾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的不斷努力。但其整個修復恢復過程中的目標是永恒的,即永遠以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為主線。而民生工作具有隨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不同目標的特點,是動態的。如吃、穿、居、醫、就業、教育、養老、樂(精神文化需求)等民生工作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呈現不同的需求標準。
6 生態建設與民生的矛盾性
生態建設與資源開發對立統一,既要保護好生態,而又不影響能提高民生指數的資源開發,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片面追求資源開發,也不能只顧資源開發而忽視生態環境。應科學論證規劃,建立完善的風險生態評估預防體系,使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同步、或先預防后開發。總之,必須做到開發前心中有賬目、手中有措施。這樣才能夠搞好協調,使其在對立統一中相互發展,達到雙贏。
7 相互依賴性
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由人民享有,生態文明建設的力量源泉是民生的承載者——人民群眾。
篇7
評價一件紫砂壺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主要因素:美好的結構,精湛的制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功能。所謂形象結構,是指壺的嘴、扳、蓋、紐、腳,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精湛的技藝,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恍良的實用功能,是措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扳的便于執握,壺的周圓和縫,壺嘴的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顏色和造型的和諧統一。造型是一個壺的基礎和靈魂,而造型又是從何而來呢?
世間萬物的自然形態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正是這些自然的姿態給我們的陶藝創作活動帶來了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素材,人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示。然而“自然”又究竟是什么呢?“自然”是一個相當廣泛而淵源的名詞,它包含了宇宙間的全部,自然學家將它解釋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全部現象所共同組成的完整的體系。而“自然形態”就是指在這個體系中所產生的一切可視和可觸的現象和形體。自然形態可分為有機形態和無機形態兩類,富有生長機能的形態叫“自然有機形態”,魚兒在水里游泳時為了減少阻力才有其獨特的流線有機形態,花生為了保護里面的種子,形成了表面應有的起碼強度與曲面的特征等等。奇妙的自然有機形態提供了藝術家進行造型創作的主要依據,有機形態的塑造也就成了立體構成中的重要部分。陶藝家憑借自然形態法則啟示追求人性物性的合理共存,創造符合自然環境和文人環境需求的調和且關聯的造型行為,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道路指針。
二、自然形態的表現:同一事物,不同工藝美術品類就能運用各自不同的語言方式,創造出各種不同造型、風格的作品,用簡練,線條流暢受同一種自然物象的啟發創作出了這樣“神似而形不似”的作品,帶給觀眾的是不同的藝術享受,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陶瓷藝術的形態特征常以具體或抽象的形態特征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有時以抽象為主要形態,給人撲朔迷離的意境;有時以具象為主要形態,授人以親切可愛的情懷;有時兼而有之,既實實在在、可摸可玩又讓人感受到說不出、道不透的內在意蘊,或可稱為意象。古代人們為了適應環境生存的需要及追求滿足個人或群體生活的欲望而有了造型行為,這種造型行為可分兩種,一種是不受任何條件因素限制而隨個人的意欲表達其目的的“純粹造型”,如用陶土來表達就是陶瓷造型。就形態的面貌即外形而言也有區別,具象形態就是模仿客觀事物而顯示其客觀形象及意義的形態,它的特點是形態與其存在的實際形態相似,因其程度又可分為寫實具象形態和變形具象形態。以完全忠實地表現描繪客觀的態度描寫客觀事物的真實面貌是寫實具象形態的特征,如我們常見的仿真性雕塑作品。用紫砂陶泥制成的各類小動物及蔬果魚蟲等,市場上隨處可見,形態生動的馬、小蟲、蟋蟀等小動物,工藝精致,南瓜、茄子、玉米,形狀大小顏色可以亂真,令人稱絕,完全就是原物的再現。然而技精再湛,造型再逼真也只能稱為復制品,它必然限制了作品對于審美感知的直觀向導。這種真實直白的表達,實難給人精神方面美好的啟迪和享受。相反如果那些藝術創作在塑造直觀形象的同時,也注意間接形象的表現,那么即便是很簡單的一個幾何造型和一組錯落有致的印壓,都可能給人以豐富的藝術想象,整個藝術創造和欣賞將因此成為一種高層次的精神審美。真正動人的藝術往往不是那些純寫實和純抽象的東西,而是兩者不同程度的結合所產生的作品,這也是變形性具象形態的特征,即運用夸張、簡潔或規則化的手法表現客觀事物在主觀感覺中的特殊表象,但仍需維持客觀辯論的真實面貌效果。這種形式手法在現代陶瓷領域的創作中運用已趨普遍,現代人們已不滿足于對自然形態的純粹描摹,而有意識地采取不同客觀素材進行不同方法的主觀改造,即從對象外部或內部的多種關系,邏輯形態,結構之中抽取哪些即帶普遍意義又富于個性色彩的特征,集中綜合創造,濃縮甚至夸張變形的強化處理,創造出既是生活原形又勝于生活原形的藝術形象手法,才具有廣闊的前景。而動輒將寫實和抽象對立起來,以為兩者必居其一的論點顯然是失之偏隘的。“不似”與“似”無論從藝術發展進程還是從創作的自身規律來說都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寫實形象,現代藝術中的符號也往往通過寫實意義的認知方法去讀解其中的象征意義,一切寫實都發端于抽象之后,所有的抽象又包含于寫實之中。“泉”在字典中是水的意思,當人們看到它時大腦中立即會浮現出一股清泉從泉眼中緩緩流出的畫面,仿佛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這就是自然形態對人的影響。就泉這一種事物,不同工藝美術品類就能運用各自不同的語言方式,創造出各種不同造型、風格的作品,用簡練,線條流暢富受同一種自然物象的啟發創作出了這樣“神似而形不似”的作品,帶給觀眾的是不同的藝術享受,這也許就是藝術的魅力。
三、在陶藝領域里陶藝家的陶藝創作從自然中汲取的意識表現:
陶藝家情感的表達和意欲表現的精神傾向,從古典雕塑到現代派作品,從具象到抽象,以自然物象主體還是以主觀符號作為創作語言因素,所表達的媒介不外乎一個借物現象。一件成功的作品能否感動人,拋開其構成作品的形式因素外,創作者的真切感受是不可忽視的,一切影響構成作品的形式因素應是圍繞作者的真切感受而顯露其技能和形式價值的,陶藝家的任務不是單純的復制事物,藝術作品的形式也無須復現世界的本來面貌。而陶藝家們所要做的在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個性特征,由此而創造的鮮明形象將把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向生活中尋常或不尋常的某些事物,使觀賞者能夠玩味現實與藝術之間的巧妙關系,以及經過再創造之后造成的強烈效果,在想象中得到最大的參與和發揮,并循著各自的文化素養和思維去破譯作品的含義。
四、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原動力,創新無疑也是陶瓷藝術發展的原動力。在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創新是自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和財富
篇8
論文摘要:從闡述互動教學的定義入手,分析了作為課堂互動教學的理論依據的建構主義理論和社會互動理論,探討了影響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因素,最后構建了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1互動教學的定義
互動是英語教學的一種理念。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獲得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它的實施場所主要是在課堂上。課堂是師生溝通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模仿語言的實踐場所,所以課堂教學不能缺少互動。所謂互動教學就是指把教育活動看成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與溝通。互動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并發展的、教學一體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活動的過程。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可以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最終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模式,并因此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2課堂互動教學的理論依據
2.1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
建構主義認為教育就是賦予學習者獨立思考的能力,強調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建構主義者皮亞杰與布魯納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不是獲取關于事實的現成信息。其實踐方法是教師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向學生提出概念、論點等,問題留待他們去探究(Williams,2000)。學英語并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知識,而是把英語當作一種培養學習者能力的手段。教師通過設計解決問題的任務,學習者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需要把學習和使用英語知識與個人的經驗和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在依靠自身知識經驗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重新建構自己對事物和觀點的認識與理解。
2.2社會互動理論(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會互動理論的核心觀點:強調學習的社會環境,以及教師、學生、任務或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動態性。在該理論看來,兒童從一出生就進入了人際交往的世界。學習與發展則發生在他們與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動之中。兒童身邊的人在他們認知發展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互動理論的一個中心概念是“中介作用”。通過互動,學生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對世界的認識也更廣、更深。
3影響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因素
影響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觀上主要是來自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因素。
3.1教師的教學觀念
觀念決定行為。教師的思想觀念的新與舊,不僅影響教師日常生活的言行,而且直接影響教學行為的變化。傳統教育重傳授和灌輸,現代教育重素質和能力。一個大學英語教師,英語水平大都是比較高的,但教學效果卻是參差不齊。如果大學英語教師觀念不更新,教學方式方法不創新,英語課堂互動活動是無法開展起來的。即使在形式上做一些,也不會收到實際效果。
3.2學生的學習觀念
學習者由于受自身學習經驗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都會對語言學習持有不同的觀念(Horwitz,1987)。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課堂上中國學生表現出被動學習的學習觀。以課堂發言和討論為例,即便他們有自己的觀點,但有時覺得不便表達或不愿與別人爭論,因此沉默不語或少言寡語。如果學生的一些錯誤觀念得不到糾正,他們很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
4構建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從廣義上講,指的是教師、學生、教材三個基本要素在教學過程中的組合關系;從狹義上講,指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步驟、教學要素的組合關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就是把教學過程視為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以及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的過程。
4.1師生互動模式
教師要打破課堂上的“一言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體驗學習過程,生成新知識。唯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里做到上下呼應,使課堂生動活潑。師生互動包括了教師的全面參與和學生的全面參與。教師參與的全面性體現在教師課前針對課程教學進行充分的準備,精心備課,教學重難點成竹在胸;課中教師充滿激情,恰當而智慧地把握教學時機,促使學生自主建構和生成課堂知識;課后教師不斷反思教學,思考課程教學目標的呈現形式是否有益于學生的認知活動以及教學任務的安排是否恰當等。同理,學生參與的全面性也體現在課程教學的課前、課中與課后幾個環節。課前學生必須就所學課程進行針對性的預習,帶著對課程的思考以及對課程學習的期盼進入課堂;課中自覺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任務中,主動積極地思考并發揮團隊精神和小組協作精神去解決一個個的學習任務,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和嘗試新的學習策略。在師生全面參與的課堂中,師生之間關系融洽,雙方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這樣的學習氛圍不窒息學生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探索未知領域,培養其獨立性。
4.2生生互動模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各種情感,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情緒、情感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緒的干擾。英語教學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有其特殊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純英語的教學環境。一位優秀的教師總是善于捕捉學生情緒的變化,并且抓住變化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
5結束語
通過課堂互動增強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這一互動實踐中找到自我,掌握了學習知識的主動權,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體驗到了成功。這樣一來,對學生今后成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更有利于指導促進教師今后的課堂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瀲.在交往互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2003, (10).
篇9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許多研究僅僅從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將其局限于單純社會道德建設的視野之中,排除了對精神文化的本體論研究。從教育實踐看,學校文化始終走不出“物質文化”建設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種文化環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動的設計,這就是為什么學校文化豐富了,卻不能把幸福和快樂帶給學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觀的價值轉向,使學校文化理論能夠建立在生命哲學的基礎之上,讓文化真正回到學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學本質
(一)精神文化的解釋范式
關于精神文化,有兩種基本的解釋范式。一種是道德哲學的解釋范式。近代哲學將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是出于人類對物質文化和技術文明的反思,試圖從物質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現了人類重新探尋未來文化發展方向的危機意識。斯諾關于“兩種文化”的著名論斷告訴人們,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銳對立,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危機。科斯洛夫斯基則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這對范疇,再次表達了斯諾關于兩種文化對抗的擔憂,從而使精神文化獲得一種特殊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內涵。從這個意義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與物質文化和技術文化相對立的一種文化價值,它強調人類文化生活的倫理和道德內涵,表現了人類對精神世界和倫理生活的重新發現。文化哲學和社會哲學對精神文化的解釋大多站在這一立場之上。另一種是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第一次從人或生命的角度討論“精神文化”,始于德國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狄爾泰的生命哲學、斯普蘭格的文化陶冶論、博爾諾夫的精神漫游說等等,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前,文化一詞經歷了古代希臘人的“教養文化”、泰勒的“總體文化”,以及新康德主義的“價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義盡管不斷得到拓展,但始終沒有能真正與人的生命過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們,最早將文化與人的生命意識結合起來,使文化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所具有的內在性質得到揭示。斯普蘭格曾解釋了之所以要以生命為起點理解文化的本質,是因為文化對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義。他認為,學校文化的價值在于“喚醒生命”,而不在于傳遞知識。教育應當“一直到精神生活運動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尋求,只能通過人的靈魂的喚醒才能實現。”(注:鄒進.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與精神相結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達文化的生命本質。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并不拒絕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倫理價值,但它更關注學校文化與人的生命意志之間的對話,將精神文化視為人的一種內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識:內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幾乎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文化的概念與人性的概念一樣廣闊,文化的多元定義即是文化研究的開放性(注:周勇.論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斷精神化,始于哲學家們不斷用人性的視野看待文化問題,從而逐漸推論出文化的生命本質。在狄爾泰的生命哲學中,無論是文化還是歷史,都只不過是生命的不同表現形態,生命是理解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叔本華提出著名的生命認識論,把認識活動定義為生命體驗,而不是“邏輯統一性”,他說,“世界當然不是指理論上可以認識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進程中可以體驗到的世界。”(注:費迪南·費爾曼.生命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則將這種生命認識論運用于文化的解釋之中,新儒家的方東美則直接提出“生命本體”的文化觀。在他們的文化視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號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達,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質。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認為,“文化的本質理所當然就是對人類生命和精神的開發。”(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語[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103.)視精神文化為人的內在生活的形式,這就是站在生命立場上的文化信仰。
從某種意義上看,精神文化的確是一種平衡物質文化或技術文化的手段,具有豐富的倫理意義和道德內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純粹限制物質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將其視為實現社會目的的手段,單純從政治目的或倫理意義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設,則可能使我們陷于誤區之中。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為什么許多教師常常只關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關心學生的內在文化體驗,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確立生命本體的文化觀。這種背離生命的學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學生精神發展、個性發展和素質發展的反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處于分裂之中的學校文化,比如,物質文化建設是審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則仍是傳統的規范建設。這樣的學校文化建設,不僅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帶給他們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壓抑和困惑。因為,離開了學生內在的生命需要,再豐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為促進學生精神發展的力量。
從生命哲學的視野看,只有精神活動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現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沒有人類的精神活動,人類文化的生命特性不僅不可能得到表現,而且也將變得毫無意義。正因為如此,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們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構建教育的文化哲學。斯普蘭格曾經說過,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喚醒。在這里,文化一詞已經不是單純指一般意義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質文化,而是指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文化。因為他用“生命喚醒”來表達文化陶冶的實質,可見文化絕不是單純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種內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貝斯在討論文化陶冶時,認為文化陶冶是“心靈凈化”,是使“心靈深處無限開放”。如果離開人的生命意識,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沒有真正的教育價值,因為學校文化在本質上是學生進行生命交流的過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運動過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論架構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礎
最能表達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體驗性,因而體驗為精神文化建設確立起內在的生命基礎。狄爾泰最早開始在哲學視野下關照教育的生命主題,讓體驗在理論上獲得教育的名義和身份。狄爾泰提出生命本體問題,將“體驗—表達—理解”三種生命過程,視為替代傳統教育的新范式,在此,體驗被看作是教育的本體論起點。在狄爾泰思想中,哲學對體驗的關注,是哲學關注生命的開始,正是體驗這一概念,才真正改變了傳統認識論遠離生命的謬誤。他的繼承者伽達默爾則進一步細化了體驗的生命特征,認為體驗使人的求知過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來,體驗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這預示著個體認識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經歷的東西都屬于這個自我的統一體,因而包含了一種不可調換、不可替代的與這個生命整體的關聯。”(注: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87.)叔本華則把生命視為時間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體的體驗中才有意義,生命是通過每一個體的體驗而被證明存在。(注:費迪南·費爾曼.生命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達默爾還進一步確證,體驗在本質上不同于“經驗”,經驗中更多顯示的是知識的規定性,以及權威和傳統的制約性,而體驗則力求排除這些外在的干預,更強調個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動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體驗作為生命的直接形態,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質所規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發展為本質,體驗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發點,因而只有從生命體驗出發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為本體的教育性質。
作為生命的基礎,體驗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先性。但體驗不是無所不能的,體驗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過程。體驗需要教育的規約和引導,在這種引導中為體驗重新安置價值本質。在生命意識已經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強調這一點顯得特別重要。有些研究者對體驗的教育價值給予過高的期望,不僅將體驗視為基礎性的,更視為惟一性的,把體驗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們看來,體驗是完全自由的,順從體驗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爾泰將體驗視為教育的基礎,但從沒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體論轉向中,通過“表達”和“理解”進一步展開體驗的生命意義,通過與學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導和規約作用。狄爾泰對體驗的討論為我們理解體驗的教育意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啟示。我們常常過分關心學生的自然體驗,而拒絕了學生的精神體驗。精神體驗不同于對自然對象的直觀,而是對美和善的體驗,是對生活意義的體驗。精神體驗必然包含著體驗者的道德思考,以及與另一生命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即便是自然體驗,也同樣包含著價值和意義的認識,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選擇。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設中,不僅需要對體驗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對體驗進行價值引導。學校不僅應當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樣應當提高教育者的引導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驗的教育意義。
(二)精神文化的本體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歸生活是現代哲學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學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經被理解為是一個研究框構(注:楊善華.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通常成為批判傳統教育的一般起點。然而,我們對生活世界這一概念的本質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許多研究者的觀念中,生活世界被詩化了。事實上,哲學中的概念僅僅提供了我們思考教育問題的一個理論起點,只有與教育活動結合之后,才能使之成為一種真正有意義的教育話語。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雖然也有哲學概念的含義,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義是尊重學生作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體的地位。正因為傳統教育損害了這種主體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質。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讓學生的精神活動和生命體驗成為學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歸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課程學習轉入日常生活,放棄了課堂和知識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質,并不在于是課程學習,還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學生的主體精神,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內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實質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楊善華.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為生活的主體。因此,所謂課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質區別,只要學生能夠作為精神主體出現在教育生活中,那么,無論是課堂生活,還是知識學習,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學生不能作為主體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謂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質,也只能是被統治、被壓迫的生活,沒有生命價值的生活。
傳統的文化理論,并未徹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義,恰恰相反,還非常注重學校的文化生活。然而,傳統的文化觀,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設計,豐富的文化形式掩蓋了學生的生命之聲。強調學校的文化生活,不是傳統文化理論的錯誤,關鍵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視了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生命感受。豐富的文化生活,只是為了實現教育者的目的,教師往往為了“文化”而“文化”,創造了豐富的文化生活,卻把學生當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這種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學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學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師的工具,生活是教師的游戲。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學生豐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場——生命體驗。
2.學生的心靈生活。心靈是精神活動的場所,心靈的本質就是精神,沒有心靈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義。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觀,心靈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設計都更重要。心靈的概念意味著精神生活的獨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質。德國哲學家奧伊肯認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義,精神生活是獨立于物質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來,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個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個世界”,而且是一個獨立的“現實世界”。(注:魯道夫·奧伊肯.新人生哲學要義[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靈不可以被規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靈是一個自由生長的主體。心靈正是以自己無限的可能性而獲得生存的意義。從心靈的視野看待學校文化,文化就會顯現出新的意義。比如,在傳統文化的觀念中,像“班級日記”這樣的文化形式,往往不為教師們所重視,他們更看重的是能夠展示班級名譽和個人聲望的各種競賽活動,諸如數學、物理競賽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級日記這種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價值。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的心靈活動得到教育的真誠關切,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占有更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曾專門論述教育的“心靈化”問題,他把心靈化作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靈的靠近,越是能夠接近學生心靈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靈的教育,才能達到精神的高度。心靈具有內在性,心靈只有靠體驗和理解才能把握,沒有真切的體驗,沒有同情和理解,心靈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靈之路引入學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達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同樣十分重視學生精神世界的建設,他在《學生的精神世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學生精神世界的培育問題。他寫到,“教育——這首先是教師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經常接觸”(注: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內心世界是否豐富,取決于他同周圍世界的實際關系是否豐富多樣,取決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內容與性質。”(注: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來,精神世界就是學生的心靈世界,主張用豐富的生活內容與學生的心靈世界溝通,并把心靈世界的建設看作學校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精神文化建設與物質文化建設具有不同的起點,精神文化建設從學生的心靈活動開始,重心是學生的文化體驗和精神感受,以及在這種體驗和感受中學生獲得的快樂和意義。
三、精神文化的建設路徑
(一)文化陶冶理論
文化教育學派的陶冶理論改變著學校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為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向。文化教育學派,不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這一概念并賦予其獨特的哲學內涵,而且還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觀,為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哲學基礎。雅斯貝爾斯站在文化陶冶觀的立場上,重新討論了教育的本質問題。在他看來,陶冶的性質是“全面地展開精神運動”,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鑄造人的本質”,他寫到,“人的文化的一個要素就是作為他歷史性知識方式的陶冶,陶冶作為某一時代世界和宗教的歷史現實性之語言是充滿生命力,同時陶冶又是交流、喚醒和自我實現的中介。”(注: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1991.103.)他認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質,而不是像傳統理論那樣,將“文化傳遞”定義為教育的本質。無論是知識作為一種文化,還是生活作為一種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學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為學校的惟一功能是對學生的精神陶冶,這就是文化教育學派的教育本質論。
文化陶冶論不僅用生命哲學對文化進行重新定義,而且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質論。文化教育學派以生命哲學作為自己的堅實基礎,以“生命不可規范”這一根本原理作為建立文化陶冶論的基本依據,將這一論點貫穿于以文化陶冶為中心的教育觀中,并站在這一論點上,批判傳統教育的科學主義教育立場。在他們看來,由于生命的不可規范及不可預設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適用于人的生長過程。因為有了新的哲學基礎,文化教育學派得以用新的視野重新考察學校文化理論,從而在本質上使教育從決定論的目的觀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論遠離了確定性,打開了通向生命發展的可能性和開放性的世界。陶冶論的代表德國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說:陶冶“猶如人們從無底的存在深淵之不可言狀的迷惑中掙脫出來,而達到廣闊的平原上,心胸頓時開朗,感到宇宙萬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靈產生共鳴,形成一種水融、天人合一的關系。”(注:鄒進.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這里,陶冶實現了孔子詩教的理想:“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注:論語·陽貨.)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變成學生心靈自由的力量與源泉。
陶冶論最根本的意義在于,改變了學校文化建設的根本范式,從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發,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在這一視野下,學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豐富內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資源,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生命體驗,才能使這些資源成為精神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理論雖然發現了文化的教育價值,但卻因為排斥文化主體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響學生的精神生活。盡管學校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始終只限于“業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論的立場上,學校文化生活決不僅僅是一種業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學生作為生命主體的價值,都可以理解為精神文化的活動范疇。如果課堂能夠給予學生真正的生命體驗,就應當視為一種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學
生命哲學的另一重要代表奧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學”的概念,獨樹一幟地為生命哲學創立了理解生命本質的一種哲學解釋觀,在他看來,生命的本質不是人的感性本質,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觀的精神。精神這一概念,不僅解釋了生活的本質,而且也解釋了陶冶理論的本質。學校精神文化建設,表現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體驗,但也不是生命體驗本身,而是生命體驗中的精神內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學校文化陶冶的價值本質。
人的生活意義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貴性,是精神給予生命以崇高的價值和意義,這一給予關系是不能被顛倒的。“精神產生于一個更高的源泉而不是與感官世界共生,當唯物主義者想要合乎邏輯地表述他的觀點時也必須接受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斷地越來越多地把它的優勢讓給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內部生活的觀點來經歷、來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魯道夫·奧伊肯.新人生哲學要義[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學校文化必須回到精神生活中來,生命體驗必須在人的精神家園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則,單純的生命直觀可能會使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我們今天的教育無疑在這個問題上已經明顯出現差錯,把傳統教育所引起的教育問題,錯誤地歸咎于教育對精神化的偏愛和重視,因此,以放棄教育的精神世界來尋求學校教育的變革,這是非常危險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設與整個學校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從整個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體的價值觀,并真正確立起制度優先的教育原則,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時,將道德的基礎立于社會而不是個人,他還批評了人們對盧梭自然主義的誤解,認為盧梭自然主義的本質不是“個體本質”而是“社會本質”。在他看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遠優先于《愛彌爾》的自然個性,(注:愛彌爾·涂爾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過改善社會,然后才期望從這種改善中得到愛彌爾的自然天性。
篇10
在任何社會,爭端都應和平解決。如果存有過多尚未解決的爭端,人們就不能彼此保持良好關系,社會的寧靜也會受到威脅。在理論層次上,爭端是指“通常最初雙方協商不成而經過一些標準的程序表現的公開主張。”要解決爭端,就必須有解決爭端的組織存在。爭端解決組織可以許多形式組成。簡言之,它們可分為訴訟型和調解型兩類。傳統中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它解決爭端采用調解。古代中國的爭端常以仲裁和調解解決。正如美國仲裁協會前任會長所言,“傳統中國觀是通過無比友好的談判來解決爭端。”
中國人喜歡用法律以外的方式解決爭端的歷史原因在于公平正義感。其目標是為了維持社會和諧,即“中國人的人際關系的最終目標”。只要可以,爭端就以相互妥協的方式加以解決。在參加仲裁時更是如此。可見,即便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參加仲裁的每一個人仍會被告知他必須降低要求,否則‘就吃虧’這樣一類話。因此,如果一方堅持要為其‘權利’徹底辯護或要求完全恢復原狀,那么他就不應再選擇仲裁。”
無論文化如何不同,對任何社會這可能都是平等適用的。在傳統中國人和現代西方關于爭端解決的觀念之間,存在著一些相似之處。不能下結論認為只有中國傳統社會喜歡仲裁或調解。在現代西方社會,仲裁頻頻用于解決諸如婚姻有關的糾紛,而訴訟似乎用于解決商業、合同或侵權糾紛。但中國傳統觀對各類爭端都一樣。這似乎表明西方和傳統中國在爭端解決上觀念有所不同。
在西方,“傳統已將訴訟留給律師,希望他們在法律基礎上解決商業糾紛。”對一些西方人來說,中國觀念不可接受:法定權利怎么能放棄?普通法的基本原則,正如胡曼所言,是“財產、權利、義務不受限制。”法院給出的判決“要么讓你什么都有,要么讓你一無所有。”即便平等規則也不能改變基督教義。如果有爭端存在,訴訟方式就會被采用,而且案件判決取決于當事人的實力。在法院系統流行一句話,“公眾關注的不是鼓勵當事人嘗試和平解決以達到最輕微的利益調整。”因為“在社會大眾看來,這種解決方式是懦弱的表現,”而且“正義也不會因此而實現”。但是,對追求提高審判效率的西方人來說,中國模式是一個潛在的思想寶藏。
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從沒喪失其影響力,甚至在以后也是如此。的確,它在過去曾受批判,而且1949年之后出生的幾代人都沒有受過它的教育。但是,一名北京官員承認,在那樣無法無天的時代,“傳統”在處理個人和商業糾紛上起著部分作用。因此,對這樣一種有著極大影響力和反彈力的文化的深入理解,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還有利于提升解決現代爭端的水平。
在傳統中國,厭訴歷史悠久。有不少諺語反映了這種態度,如“餓死也不當賊:煩死也不告狀”、“想活別打官司,想死別進地獄。”其原因之一是訴訟人遭衙門的訟師和衙役盤剝,衙役和走卒就靠這個吃飯。另外,規避訴訟也在一個比較深的層面上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和哲學。不同的哲學流派在避免爭端上都持認同態度。他們認為爭端(當事人各方沖突的表白)擾亂了社會的和諧秩序和宇宙的總體秩序。因為,按照中國人的世界觀,人與自然相互交織,形成一個無法分離的整體而延續存在...和諧或一元的思想,被中國人不斷變化地加以表達,來強調其主旨。
因此,用于解決爭端的訴訟方式受到批判。毫無疑問,儒家在這一點上起了主要作用,道家、法家、佛教和墨家也涉足其中。除了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其它流派都可在中國早期哲學著作《易經》中找到根據。在《易經》中,訴訟方式受到批判因為它最終給有關各方帶來災難。這給傳統中國爭端解決定下了基調。
但不能認為中國哲學一層不變。就拿儒家為例吧。漢代的儒家與孔子自己的哲學有相當不同之處,它與宋代的儒家也有區別。盡管如此,他們有一點還是一樣:即應避免訴訟。在此,我們可以把不同時代的儒家看成是一派。在討論其它學派也可以這樣。但也不能認為所有的儒家都反對訴訟。有一些就認為訴訟不可避免,甚至認為訴訟有好結果。他們的觀點也應加以考慮。
和諧
歌頌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人們只要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就有可能和諧。因此,傳統中國的司法官吏的作用就與現代社會的法官不同。司法官吏的首要任務是教育人們注意舉止。據說,在舜帝任命皋陶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法官時,任命一詞強調的就是后者有教人法律的職責。司法制度的最終目標,按照孔子的說法,就是營造一個沒有爭端或犯罪、更適于居住的社會。采用法律或懲罰是想建立一個沒有這些東西的理想社會。在漢及其后的朝代,政府都變相地采用法律。他們都認識到法律存在的切實需要,認同僅靠教育和道德引導不足以使人們具有良好形為。而法律則能夠。
不同學派都歌頌和諧。荀子,孔子的一個追隨者,將它與社會結構的調整聯系在一起。他說,人類擁有至關重要的呼吸、生命和知覺,再加上一種道德與正義感。這就是他們成為世界上最高貴物種的原因。在體力上,他們不比一頭公牛厲害,在速度上,他們比不上馬:但馬和牛卻被人役使。為什么?我認為是因為只有人才能形成社會而動物不能。人為什么能形成社會?我認為是由于社會分類。社會劃分怎樣轉化為行為?我認為是因為人類的道德與正義感。因此,如果他們的道德與正義感應用于社會分類,和諧就會產生。如果在種類間存在和諧,就會產生聯合:如果聯合,就會產生巨大的體力;如果有巨大的體力,真力就會產生;真力產生,就能戰勝萬物...如果社會不是基于社會劃分而形成,就會產生爭端;如果有爭端,接著就發生無序;如果存在無序,就發生支離破碎;如果存在支離破碎,就會出現軟弱;如果存在軟弱,就不可能戰勝萬物。這就是為什么即便在最短時刻也不能忽視規距和道德原則。
在這里,道德和正義促成社會和諧。其結果使社會結構形成。
在傳統中國,“個人被融于社會,并附屬于群體與和諧觀中。”和諧觀假定社會最初處于萬物各得其所的完美理想狀態。這種狀態后來被打破。為保持和諧,必須順應天道。以這種天人合一觀,人道最終得到天道的預兆。這種思想至今仍具有影響力。
對中國人來說,社會和平不意味著每個成員的主體權利得以協調。他們認為,正如西方人所說的,社會不是為個人利益而存在的:它早就有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它一直處于和平狀態---除非其中一分子打亂了它。
這給中國式的爭端解決提供了哲學基礎:爭端或沖突是壞事因為它擾亂了和諧,預防爭端比事后解決要好。
儒家
因為在傳統中國社會仲裁較多,儒家思想常被借用。對儒家來說,成功解決爭端的關鍵不是維護受害者權益或判給無過錯方以損害賠償,而是用道德規則教育當事人。這些規則中蘊含有中庸和忍讓思想。中庸思想防止人們采取直接沖突或極端措施(如訴訟或暴力)以捍衛自己的權利。忍讓思想不讓人們堅持維護自己的利益,哪怕自己有權享有。“忍讓反映了群體優于個人的思想,它要求沖突雙方相互妥協以重建公平。”
如果人們遵循這些思想,他們就會始終為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考慮,并運用自制來防止爭端。君子不與人爭。他不應只為自己利益,尤其是當這樣會使他人受損時。追求物質利益要讓位于保持和諧。道德的基本規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社會上的所有成員都照著做,當然不會有爭端。進一步講,儒家思想的本質是完善自我。即使他人沒做好,君子也要做好。儒家相信每個人最終都能被教育成君子。儒家愿意接受任何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以向他人證明自己是怎么做的。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被教育成君子,爭端也就會變少,即使有一點也能很好地加以解決。
儒家道德規范對外表現為禮。歌頌禮反映了儒家傳統思想。“禮的普遍效力基于古代圣賢開創天人合一的事實而產生”。
儒家的世界觀實質上是靜態的。否則,古代圣賢的智慧無法形成規范后代人行為的禮的基礎。按照這種世界觀,原始的和諧是完美的。任何變化都只會擾亂它。其實,孔子是古代最著名的中國傳統思想家。他曾承認自己只在傳播傳統思想而沒有創新。他也曾自豪地指出他所推崇的禮是周代的東西。在一個封閉的條件下,習慣成了規范人際關系的最好準則。在社會或經濟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僅靠遵循習慣來避免沖突。這樣,習慣就更為人所接受,因此社會和諧就得以維持。長者被視為權威,因為他們似乎知道地更多。這種假設是產生服從權威的態度的原因之一。
正如儒家看到的,一個人與不同的人保持著各種各樣的關系。兩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隨著他們關系的改變而改變,而禮則明確了他們待人接物的適當方式。如果人人都接受儒家規范并遵徇禮,社會將會和諧。那么防止爭端的最好方式將是教育人們遵循禮并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如果有爭端,解決它的過程將被視為一次對沖突各方進行道德教育的機會。其目標是教人怎樣按禮去做。
法家
在戰國時期,法家的中心思想是強國。每個諸侯的欲望都是稱帝。為了達到這一點,法家提出“法治”原則,其含義是要求人們必須遵守國法,不做法律禁止之事。人們之間的爭端會削弱一個國家。為打贏官司,沖突各方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如果有過多的人際糾紛,國家的終合國力只會銳減。為了強國,法家采取防止爭端的嚴厲措施。
爭端預防也與法家的以法為本思想有關。商鞅認為,人類社會最初并無法律,因為古代的人過著一種簡樸的生活。后來,人們傾向于拉關系并開始擴展其自我利益。結果,沖突和爭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社會上的強者和多數人在弱者和少數人面前占有優勢,并利用后者。為避免沖突和爭端,古代圣賢基于規范人際關系的目的而制定了法律,限定了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并區分了所有權。按照這種理論,爭端預防是法律的目的之一。法律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工具,按照慎到的觀點,它是良好行為的標準。尤其是它強調了所有權和財產權的重要性。他說:“一兔走,百人追之,分未定也。積兔滿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按照慎到的觀點,爭端預防的成功取決于所有權定義的范圍。法律應盡可能細化,不給爭端留有空間。
正因為強調爭端預防,法家對爭端解決就不是特別關注了。在理論上,考慮這個問題沒有必要。有一套好的法律,就不應有爭端。哪里有爭端,哪里就應按照法律解決。當事人打官司的好處是判決的基礎。如果沒有法律來控制局面,那么法律就應進一步完善以解決存在的問題。其目標就是對未來出現類似問題進行預防。
墨家
雖然總的來說,墨家思想不被諸侯所接受,在戰國時期它還是很有影響力。墨子,并不明確表示人們不應與他人存有爭端。雖然如此,我們仍可推斷他是頌揚和諧的。到墨子時,中國正處于動蕩之;“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因此,沖突和爭端不可避免。墨家相信痛苦只有一個原因:人們相互不愛惜。為解決這個問題,墨子主張人們應。如果這樣,社會就會出現“強不持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的局面。在這個什么都不會出現的社會里,就不應再考慮訴訟,事實上也沒必要了,因為總體上人們將不存在一點爭端。
墨子不光嘴上說,也將其主張付諸實踐。在戰國時期,他們組建了一個高度紀律化的行動組織。其首領稱為巨子。其它成員稱為墨者。巨子對他們發號施令,也能處決他們。其目地是改造世界使之更利于居住。
應該指出,墨家采用了一種功利的觀點來推廣其“兼愛”思想。他們表示,愛他人必將最終讓全體受益。這種態度的根源在于墨家對人性的信任。人們存在爭端有兩個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人是自私的。由于自私,人們為擴展其自身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哪怕傷害他人。另一理由是辨別是非沒有標準。當存在不同標準,爭端就不可避免。處理爭端的最好辦法,要么是解決,要么仍用堅持天道的預防爭端規則。正如墨家所理解的,這一規則是“兼天下而愛之”。
墨子用一種悲觀的論點看待人性。他不認為人們沒有外界干預就能考慮周全。在這一點上,他與法家是一樣的。但這兩個學派的解決方案各有不同。法家采用懲罰,墨子采用誘導。墨子主張,誘導最終可使人人都彼此愛惜(“兼愛”)。
道家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個人主義。因為道家關注的不是人際關系,他們從不細化人們為人處事的規范。但同其他學派一樣,道家也帶有和諧思想。這不難理解,因為儒、法、道三家都是在動蕩的春秋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進一步講,這也涉及其對衰退的偏好。對道家來說,事物的初始階段是最好的。這種見解并不少見。事實上,在每個文明的神話時代,和諧常被頌揚以充當自然秩序,也被用在人類社會的原始狀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特別是在道、儒兩家看來,就是這個被頌揚并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和諧。
對莊子來說,與自然保持一致,與他人保持和睦關系,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與他人發生爭端,受到公眾的譴責。道家以自制作為必要元素來構筑和諧社會。正如老子所言,“罪莫大于多欲,禍莫大于不知足。”
人們存有爭端是因為他們有欲望并不知足。老子提出,人應盡量無欲。因此,他們不應斤斤計較。老子視爭端為壞事。他為人們給出指導性原則,而不直言其主張:“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描述的理想社會沒有爭端。從其字面理解,可以認為是每個人過著完全隔離、不與他人來往的生活。不鼓勵為私權斗爭。老子主張,如果沒有爭端,大家會很開心。盡管說人不應為私權斗爭,但他在表達這一意思時態度并不拐彎抹角。他相信作出忍讓的人最終將擁有更多。天道偏愛保持自然,越無為越能持久。其實,一個與世無爭的人才是順應天道的。這一思想稱為“天道無為”。因此,天道損有余而奉不足。避免訴訟的最終會獲勝。總的來說,原則上應是:“不要發生爭端,采用調解。”
根據老子的說法,法律沒必要存在也不會被接受。建立理想社會的第一步就是摒棄法律。其思想是為了讓人回歸到天真狀態。這一觀念產生的理由是是“法令滋彰,道賊多有。”這不是法律虛無主義。老子并沒有說不應遵循規則。起碼天道是必須遵守的。其基本精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可能是自然法的中國版本。盡管認為天道無情,老子仍主張天道老是偏袒好人。因為制定法律是為了顛覆天道,如“損不足而奉有余”,這與天道是相違的。因此應摒棄法律。莊子也持同一觀點,他主張“避斗折衡,而民不爭”。
并不意味著這遵循規則的人將情況更好。一個人如果犯了錯或貪得無厭,最終仍將被上天懲罰,因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佛教
佛教在漢朝以后對中國產生影響。據說,在公元381年左右,中國西北部的大多數人都信佛。一個出家三次的皇帝還宣布以佛教作為國教。盡管中國的儒家勢力更大,佛教仍在漢--唐哲學發展中占統治地位。佛教起源于國外,其法律觀與儒、法、道三家截然不同。
在某些方面,它類似道家。其中心思想是提升自我以求完美。它與道家一樣,都不關注人際關系。好像它也不追求和諧。但和諧思想在佛教世界觀的發展中也很重要。宇宙的每個單一部分的成長都依賴于其它部分,因為它們全都是緊密交織的的。為達到完美境界,人和其所處的宇宙必須融合。如果宇宙不和諧,這就不可能發生。因此,沒有和諧就不會有提升。
帶著對和諧的頌揚,佛教試圖避免一切爭端。用佛教的話就是“出家人與世無爭。”
儒家關于訴訟的觀點
盡管儒家哲學具有很大影響力,但現實中的社會不可能和諧,爭端也是不可避免的。憑借其巨大影響力,儒家思想自漢代以來成為正統學說。大體上儒家規則被人們接受。四書五經也成了判斷民事活動的客觀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講傳統中國的好官,首先要是個儒家。因此,儒家的厭訴與傳統中國的爭端解決習慣高度相聯。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儒家提出儒家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
在傳統中國社會,“只有職責而無權利,只有家庭而無個體,只有干涉而無自由,只有特權而無平等,只有忍讓而無爭端。”它不像西方的“法治”觀那樣“注重社會本位、保護弱勢群體”。它只“考慮賢人標準”。這也是它為何在實踐中常被濫用的原因。這種制度在一個只存在君子的理想社會里可能行得通,但它希望人人都能自制和無爭則不現實。在傳統中國,“權利不是西方人認為的那樣絕對、固有和不變。在中國,隨著相關權利改變,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和相關職責也發生改變,條件也在重新定義權利。”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的大小取決于他的道德和社會地位,因為強調職責,個人權利保護就顯得不足。因此,居于高位的人欺壓無權的人就很常見了。就算現在,中國社會的最新權威研究仍表明:
在描述爭端時,信息顯示人們支持傳統儒家模式,強調群體利益和維護宇宙和諧,表示喜歡仲裁、不想打官司。而在現實中,法律行為被描述成追求個人利益為權利關系競爭和傾軋。
在傳統中國,官吏被稱為“父母官”。其任務之一是保護普通人。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官“都以海瑞(明代的一名法官,以“在解決財產糾紛時為著窮人”而聞名)為榜樣。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從推行儒家模式以來,設圈套是常有之事。因此一些儒家擺脫常規方法不足為奇。這些人贊同用訴訟解決爭端。明朝大臣邱浚認識到“人們有欲望是自然的。因此,避免訴訟是不可能的,應采取訴訟。”清代大儒崔述也持類似觀點。他主張“每個人類社會都存在訴訟。當人們相互交易,訴訟是常有之事。這是人性決定的,不可避免。”這代表了不同于傳統模式的一種爭端解決的觀點,它承認沖突和爭端是自然的。事實上,相同的觀點早有耳聞,但由于傳統中國的爭端解決基礎,它不被廣泛不接受。
初看,崔述似乎提出了一個爭端解決的理性觀點。但深入研究,我們就會發現他的理論也保留了傳統的東西。其目標也是構筑一個沒有爭端的理想社會。根據他的理論,是否有爭端,取決于行為正當(不是合法)與否(不是非法)。如果正當方總是勝訴,不正當方總是受罰,就沒人敢做壞事。如果沒人做壞事,就不會有爭端。要是這樣,一個理想社會不用斗爭就能創建一個。一套理論給官員強加了一個少不了要與正統觀點相聯系的繁重的職責。但這兒的重心變了。官吏不應以個人身份卷入本已交給他們查辦的事情中,他們應站在正當方的立場來解決爭端。因此,就有必要培養協調能力。
結論
儒、法、墨、道四家和佛教原則上都贊成和諧。其共同點是避免爭端。一些儒家已接受爭端是常有的觀點。但其理論實質上與孔子的其它弟子的意見是一樣的。他們同意排除爭端,但又想用另一方式構建理想社會。